首页>文秘知识>最新高中群文阅读议题 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阅读训练问题分析论文(精选5篇)

最新高中群文阅读议题 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阅读训练问题分析论文(精选5篇)

作者:笔砚 最新高中群文阅读议题 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阅读训练问题分析论文(精选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群文阅读议题篇一

散文是高中语文学习中常见的文章类型。对散文的阅读学习, 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散文中所传递出来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基本生活常识, 而且在阅读的同时, 作者文中所传递出来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等也使学生的思想获得熏陶。因此, 高中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散文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高中语文; 散文阅读; 方法;

散文区别于其他文体, 它所表现的是作者真实的生活、情感和想法。对散文阅读学习的过程, 也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因此可以说, 通过散文的阅读学习, 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体会, 不仅可以学习作者的基本写作手法, 而且也使得自己的思想情感得以熏陶。不过在教学中, 我们也发现, 很多时候教师的教学没有将散文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要克服这些弊端, 真正有效地开展散文的阅读教学训练。接下来,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专门就散文的阅读训练问题, 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分析在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有助于教师去克服这些问题, 有针对性地更加有效地去开展散文教学训练。例如, 在散文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的特点, 有很多教师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技巧指导, 在这一过程中, 也不由自主地会对一篇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等进行讲解。而这种讲解解读往往是非常主观的, 会对学生本身的理解产生干扰。除此之外, 很多教师也非常用心地进行着各种教学改革活动, 可是在散文阅读训练方面, 却表现出盲目性比较强的特点。很多教师只是为了进行教学改革而改革, 这种盲目追随教改的做法会导致语文课改“剑走偏锋”, 如把课堂上的“分组讨论”称之为“合作式学习”, 在课堂上提几个问题就变成了“问题解决”教学, 或称之为“研究性学习”, 华而不实, 导致散文教学核心内容丢失。

在散文教学中, 对散文本身的理解既需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解释, 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 要特别注重留意学生主观解读中所存在的偏差现象。尤其那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思想, 更是需要老师特别注意, 根据课堂教学进程的变化, 及时进行干预。作品既是人文的, 又是科学的, 不是学生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 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不能为了创新, 就凌驾于文本之上, 肆意误解甚至曲解文本。这样既减弱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又助长了学生虚浮、轻率的学风, 对培养学生严密、准确的思维能力十分不利。因此,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就要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分享发言, 进行灵活干预, 充分地表现出课堂教学灵活性的特点。

一篇散文中总有一些关键的词句, 很多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会忽视这个特点。所以在讲解过程中, 教师要特别提示学生, 在阅读的时候要留意这些关键的词句, 通过这些关键的词句去理解一篇文章内在的逻辑结构特点。除此之外, 一篇文章构思的焦点也要敏锐抓住。往往有一句话概括出来, 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围绕着这句话加以展开的。

散文的“文眼”虽不固定在某段某处, 但也有规律可循。如《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个句子就是本文的“文眼”, 它开篇点题, 统摄全篇, 使思念父亲的深情笼罩全文, 映照全篇。所以在每一篇散文的学习中, 教师首先要抓住文眼, 其次才能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发现文眼。一般来说, 将文章读上一两遍, 文眼也就自然显现了出来。

在语文学习中, 每一篇散文都是精挑细选编入教材之中的。这些名家的作品, 主旨明确, 用语精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通过提问等方法, 去启发学生体会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一篇散文的写作是围绕着一定的目标展开的, 作者通过事件描述, 和情感渲染, 最终要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这往往在文章中能够明显表现出来。

对于一篇散文作品而言, 写什么是很重要的。这个“什么”, 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材料, 它包括景、物、人和事, 内容的选择要服从于主旨的需要。它们是作者经过筛选后的产物, 也是和作者内心情感表达相吻合的。散文的情感, 一般都附着在这些实实在在的“物”上, 才具有真实可感的力量。我们就要引导学生用“回溯”的方式, 借助这些材料, 去探求作品的感情、思想和意蕴, 并逐步进入审美判断的精神境界。为了培养学生提炼文章中心思想能力,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仿写的训练。通过仿写, 学生自己成为作者, 如何组织自己的语言, 如何将自己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渗透进去, 都需要精心地设计和编排。在经历了自己写作的过程之后, 学生们往往在捕捉散文中心思想的能力方面会有较大的提升。

四、在散文学习中, 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 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语言是美丽的, 语音是美丽的, 出自肺腑的声音, 更有其美丽之处, 有让朗读者和聆听者感动的地方。苏轼的“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若放声朗读, 一种雄浑豪迈的感觉会油然而生;若默读, 品味效果就会截然不同。放声朗读无疑是深入品味文本语言的重要途径。所以虽然到了高中阶段, 朗读声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时间朗读有空间朗读, 教师可以每天安排固定的课堂学习时间, 进行散文的朗读任务。

总之,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散文阅读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结合散文自身的特点,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散文学习活动, 让学生学会抓住散文的中心思想, 体会散文的语言之美, 通过对散文的仿写训练, 提升对散文的整体把握能力。教师个人更是要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 成为学生在散文学习中的榜样。发挥好教学引导者的角色, 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帮助。

[1]李晓佳.高中语文教师散文教学预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7.

[2]贝宝琨.高中语文之中国现当代散文教学研究[d].延安大学, 2016.

[3]高明侠.高中语文现当代散文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5.

[4]张盼.高中语文中国现当代散文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 2014.

高中群文阅读议题篇二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同时还能对其审美意识进行培养,促进其文学鉴赏力的提升。然而,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情况却不容乐观,严重忽视了阅读过程中学生的审美体验,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来打破这种困境。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困境;突破;

近年来我国新课程改革正不断推进,教学理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课程结构从以前教师为主导逐渐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强调课堂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逐渐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从近年来我国的教学情况来看,散文教学很明显进入了审美困境,学生在教学中缺少良好的阅读体验。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及时找到有效的方法突破困境。

一、散文阅读教学审美困境有哪些

1.散文学习上忽略审美

语文课堂的时间有限,在指导学生的散文阅读时,教师通常要求教师看清题目或提出文章内涵与作者情感等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题目进行阅读。课堂一开始学生的思维就是局限的,散文阅读的目的放在了回答问题上,而不是对其中的美进行感受。这种教学方式直接忽视了对学生审美的培养,也打击了学生对于语文散文的学习积极性,对其发散思维的意识形成了限制性作用。

2.答题内容流程化

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高中语文课堂更加关注答案的标准性,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卷面分数上。一些教师还会以答题方式来学习散文,例如通过对某方面的描写,抒发了文章作者的哪些情感等。这种阅读理解式的答题对学生的思维形成了限制,应试教育体制之下散文的美感荡然无存。

3.阅读评价指标单一

当前我国始终在实行应试教育体制,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评价学生时,教师普遍过分关注学生的分数。教师以标准答案当做判断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结合散文阅读分析这一部分的分数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严重打击了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学习兴趣,在分析过程中学生思考的方向很容易就会出现偏离的现象,会去考虑如何回答才能靠近标准答案,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会被限制,散文阅读审美根本达不到预期的要求。

二、如何突破散文阅读的审美困境

针对上文提到的当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面临的审美困境,教师有必要对教学策略进行科学调整,鼓励学生将其学习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这对于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提升很有必要。笔者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相关建议。

1.在阅读中体悟散文的美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体悟文章的意境。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入感受到文章抒发的情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细致体会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的,在用词和表达等方面积累经验,从而为以后的写作部分打下良好的基础。阅读散文可以帮助学生摆脱外界环境的影响,帮助其全身心投入到文章的意境之中,这对于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感以及文章的美感非常有利。

2.减弱散文阅读理解的流程化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新课改也在进行高考与教育上的改革。要想恢复散文美感与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就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渐去掉教学的流程化。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不能为学生预设题目,也不要预设思路,使学生带着轻松、好奇的心情去贴近文章和作者营造的'氛围,深入体悟文章中抒发的情感与寄托的思想。

3.充分重视散文阅读体验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同时包含很多不同的教学层次,教学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散文阅读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上,在阅读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阅读的过程上而非阅读的结果上,强调阅读中审美价值的获取。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而存在,在课堂上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去发现其中蕴含的美感,同时适当延伸阅读内容,最终促进学生审美分析能力的提升。

总之,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应该从词句的意味逐渐朝着行文氛围及思想情感等方面深入,其过程体现了学生的感受以及理解。在其过程中,教师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引领学生仔细体会、用心感受,通过自然而然的过渡接受审美熏陶,与文中作者创造的人物形成共鸣。散文阅读培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阅读水平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过程,它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会答题才算读懂了文章。

参考文献

[1]丘天、田睿、王艳玲《基于高考试卷分析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思考》,《现代教育科学》第4期。

[2]李金云、马欢《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探索与反思--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为中心的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5期。

[3]郜培芳、任强《抒情散文有效教学之“三读”--以高中语文教材故都的秋教学为例》,《景德镇学院学报》第4期。

高中群文阅读议题篇三

一、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学?

说起阅读教学,老师们并不陌生,我们习以为常的教法便是一篇一篇地教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教师抓字词教学、抓课文分析、抓课后练习题。但是,很多学生仍然是阅读题不会做,习作语句不通,离题太远。这是因为学生阅读“量”明显的不足,加上花时多、见效慢的学习过程,造成了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单一。朱永新老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众所周知,阅读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紧靠课内阅读,远远达不到标准。语文课程的教学要从课内引向课外,引导学生用课内方法指导课外自学,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达到一定阅读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群文阅读教学打破了传统的阅读教学,从原先的“一篇”到现在的“一群”,是由树人教育研究院在国内首先发起的语文课程改革。所谓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这个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课堂里,让学生阅读的几篇文章,肯定不是随意放在一起的,这几篇文章有一个共性的依据,这个共性的依据就是群文阅读的“议题”。“一组文章”说明在群文阅读课堂中,教学文本不是一篇文章,至少要用到两篇,一般是三五篇。当然如果一节课,只出示三五篇课文让学生读读而已,只有阅与读,没有教与学,也不是群文阅读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系列文本,结合议题或者相关任务,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思考、讨论、发现、练习。

二、如何确定议题组合文本?

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不是随意而定,议题的确定是有一定依据的。群文阅读教学,文章组合议题是多角度、多面化的。

1.我们可以把“作家”作为议题。例如:学习李白的《望天门山》,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李白,我们可以再选几首李白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对比阅读,体会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创作风格之间关联,李白的形象就更加丰满了。在学习《七律长征》时,将《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放到一起阅读,结合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毛泽东的情怀和抱负,走近诗人毛泽东。

2.我们可以把“同类体裁”作为议题。例如:把几篇童话故事放在一起,三年级上册的《去年的树》《牛肚子里旅游》,我们可以把“童话中有趣的角色”作为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话中生动有趣的形象,丰富学生对童话形象的认识。

3.我们可以把“阅读策略”作为议题。例如:把《总也到不倒不了的老屋》《田鼠太太的项链》《不留余地的狼》《公主的猫》放在一起阅读,将“一边读,一边猜”作为议题,在讲精读课文《总也到不倒不了的老屋》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猜,归纳预测的方法,探后引导学生学习比较其他三篇文章,从而加强对这些预测策略的学习与运用。

4.我们可以把“写作手法”作为议题。例如:把《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三篇课文组合在一起读,拟定一个议题“奇妙的中心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了解中心句的作用、表现形式,学习抓中心句,学会利用中心句归纳主要内容。把《落花生》《白杨》《梅花魂》《桃花心木》放在一起读,学生就能找出文本中的写作手法上的特征----借物喻人。

5.我们可以把“人文主题”作为议题。例如:可以把“父母的爱”作为议题,把相关的文章放在一起读;可以把“快乐的童年”作为议题;可以把“珍贵的友谊”作为议题;可以把“美丽的大自然”作为议题。

6.我们还可以整合课本单元的课文,选择合适的单元主题作为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我们可以将议题拟定为“古诗词中秋天”。第五单元《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我们可以将议题拟定为“观察中的发现”,运用课本中的选文进行单元延伸、课外延伸,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量。

三、如何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1.一篇带多篇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最典型的一篇文章,围绕议题找出文本在思想内容或者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接着进行小组合作阅读其他几篇文章,发现它们在思想内容或者表达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最后进行全班交流、概括这几篇文章的异同之处,达成共识。

2.群文共读

所谓群文共读,就是让所有的学生一次性读完所有的文本,然后开展文本之间的比较。在课堂上,首先,出示将本节课的阅读任务和所有文章一同呈现出来;接着,引导学生根据任务阅读群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任务;最后进行全班交流、概括这几篇文章的异同之处,达成共识。

总之,群文阅读教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求同存异”。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找出异同之处,最终交流、概括、整合达成共识。大部分群文阅读教学都遵循一个基本课堂教学流程:阅读、比较、交流、整合。

高中群文阅读议题篇四

摘要:群文阅读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阅读教学的思想和实践。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单篇文章阅读作基础,但重点是指导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本文从解释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入手,阐述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群文;阅读;内涵; 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规定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整本的书。”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教师们在阅读教学上做了大量有益的研究和实践。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外阅读量不够

在现今的教学评价上,为了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好成绩,教师们往往无奈或有意地以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来衡量教学效果。一学期下来就让孩子们学了二三十篇课文,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将这些课文嚼得烂、嚼得透,名副其实的成为了教材的“奴隶”。这样一来,孩子们的阅读量肯定十分有限,最终导致学生阅读量不够,质不高。

(二)阅读活动重宣教,轻落实

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时,老师们更多的只是在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指导。“孩子们,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在课外多读书吧!”为师者仅仅停留于这样说教式的宣传、鼓动,而没有将系统、科学的阅读方法交给孩子们,更缺乏孩子们阅读成果的有效反馈,可想而知,真正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的儿童是不多的。

(三)课堂内外阅读零散,缺乏整合

课堂教学与孩子们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没有做到有效的衔接,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而且课内所阅读的课文也严重脱节。

研究发现,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密切关联。学生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而群文阅读教学恰恰克服了传统阅读教学的短板,它不能像上传统语文课那样进行“精雕细琢”式的深入挖掘,而是选取同类型的文章对语文课本进行补充、拓展、丰富。相对于课内知识的深度,群文阅读更注重孩子们阅读的广度和兴趣,充分尊重学术的主体地位,让孩子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二、群文阅读的内涵

所谓群文阅读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现场,较短的单位时间内,要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和学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就选文内容展开集体建构,最终对选文理解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教学既是对教学内容的突破,更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突破。

三、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从“一篇”到“一群”的更大价值是努力改变以往阅读教学中的许多痼疾。它意味着“教”的改变。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一)转变教师观念

印证了陶渊明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书读多了,感受慢慢就深刻了,积累就丰富了,认识也就加深了。所以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

(二)选好主题文章

群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否则,群文阅读就会群龙无首,杂乱无章。选择篇目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的一组文本。以神话故事为主题。如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鲧禹治水》《大卫》《夸父逐日》等了解神话特点群文阅读,以人物为主题,如《商鞅南门立木》《狄仁杰公正护法》、《出色的老师》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群文阅读;以事物为主题,如“千姿百态的荷花”“故事中的狐狸”群文阅读。此外,我们还可以以文章的“线索”进行多角度、多面向地组合。如,把李白的诗歌放在一起,是以“作者”为线索;把记叙文放在一起,是以“体裁”为线索;把友情类文章放在一起,是以“人文主题”为线索;把一组同一主张的文章放在一起,是以“观点”为线索„„一组选文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议题,围绕着议题可以展开阅读教学。同时,这也对教师的视野、眼光、智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规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群文阅读把大块时间用于学生的自读自悟。学生自悟自读时间的增加,意味着教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上不能有太多的苛求,在“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的课堂上,从客观上就决定了“群文阅读”和单篇文章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群文阅读”的课堂里不再拘泥于单一字词的理解,不必做到句段的“刨根问底”,也没有时间做到精读感悟,群文阅读教学也就必然不可能做到以往的“面面俱到”。而这钟看似少了什么的“让学”,才是提高孩子们语文素养的“真学”。这种有所“舍弃”的语文实践无疑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

(四)尝试多种阅读方式。

读、浏览、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需要细嚼品味式的“慢阅读”,更需要整体把握式的“快阅读”。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不仅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多篇不同作家、体裁、内容的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关注略读、默读方法的指导。这种基于课外阅读教学的群文阅读,不仅让课外阅读的指导更有成效,还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群文阅读把阅读教学由“单篇”引向“群文”,形式的变化带来教育理念的巨大变革,引领语文教育由思想封闭走向思想解放,由个体学习走向集体建构,由知识灌输走向寻求共识,对于学生语文素养、阅读兴趣和教师教学效能的提高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中群文阅读议题篇五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长乐小学

王正芳

李瑛

摘 要: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而兴起的一种新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它以有效教学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依托,以文章组教学为方法,以学生主体为指导,希望通过对比分析、综合理解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从文字中获得信息、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提升文学修养。本文分析了在教学小学五年级语文群文阅读中的体验,讲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感受。

群文阅读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引导学生对多篇相关联的文章进行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要求学生掌握对比归纳,综合分析多篇不同内容、风格、体裁的文章的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面,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善,提升教学效果,从而为学生终身阅读与发展打下基础。

那么,在进行五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在教研组与其他老师的探讨获得经验,简单地谈一下自己的亲身感受。

首先,我们老师必须弄清楚,群文阅读的主体是学生。“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明确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内涵,能让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抛弃无为的教学引导、讲授,选择更好的阅读和阅读教学方式,把更多的时间还给阅读,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实践的机会,从而进行真正的原生态的阅读,形成阅读能力。群文阅读,增加了单位教学时间内学生的阅读量,丰富了一定主题关联下的阅读内容,也为能更充分全面地训练学生信息收集处理能力,深入研讨文本、比较阅读、分析鉴赏等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群文的优势,更准确地定位阅读教学中师生的角色。不因为阅读的增加,而使教师“讲”和“导”的分量过度增加,而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群文阅读的主人,享受群文的“福利”。

实践中形成可迁移的阅读能力。

最后,群文阅读不仅要读,更要“品”。在长期的传统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常常形成了较为保守的阅读教学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群文阅读教学与单篇课文教学相比较,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阅读信息量、更广阔的阅读平台、更多的能力培养机会,因此,决不能为“教文”而教文。就拿上一段提到的这四篇群文阅读的文章,就是单篇文章远不能及的。从这组文章内容而言,4篇课文用不同的故事表现了父母之爱,为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品味平凡的爱、伟大的爱。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求同”环节。从文章主题而言,虽都是爱,但父爱和母爱是不同的。一个是慈祥的母爱,一个是严厉的父爱。同时,在教学中,我还设计了“求异”的环节,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探究“爱”的不同。

总而言之,群文阅读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我们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把群文阅读有效地开展起来,真正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3]李开忠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学习周刊,2014(2)

[6]朱庆华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导语设计例谈.语文学刊,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