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读史记的心得体会1500字(优质8篇)

2023年读史记的心得体会1500字(优质8篇)

作者:FS文字使者 2023年读史记的心得体会1500字(优质8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史记的心得体会1500字篇一

20xx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延安市委宣传部,在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窑洞广场举办《永远的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文艺晚会》。该演出由smg公益媒体群承办,东方卫视、smg艺术人文频道将于10月22日长征胜利纪念日前后播出演出盛况。

选择延安大学,传颂延安精神

延安是红军长征的胜利落脚点,中共中央在延安的20xx年,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20xx年,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曾经说过:“我是在延安入的党,是延安养育了我,培养了我。陕西是根,延安是魂。”拥有深厚历史底蕴与红色革命传统的“延安故事”和“延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精神力量。

为此,《永远的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文艺晚会》特地选择在延安市、在著名的延安大学举办。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其校园内有层层叠叠的216个窑洞。本台演出的舞台就选在了以这个壮观的窑洞群为背景的“窑洞广场”,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视觉景观优势,极具陕北风情与延安特色。

选择在延安大学校园举办这台演出,不仅寓意着长征是一部青春的史诗,更意味着每一代人更将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以大学生为代表的中国年轻一代,将充满自信地走在朝气蓬勃的新长征路上。来自smg公益媒体的导演团队也对节目进行了精心的挑选与多轮的排练,在本台晚会中,代表上海大学生的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艺术团、代表延安大学生的延安大学鲁艺合唱团携手演出,展示两地大学生风采。今天的晚会现场,3400位延安大学的大学生台上台下一起互动,群情激奋,唱响了一曲弘扬长征精神的青春凯歌。

重量级特别嘉宾 讲述长征精神薪火相传

除了精彩纷呈的演出外,导演团队还数度来回延安,邀请到了几位特别嘉宾,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传承着“长征精神”与“延安精神”。

最为“重量级”的来宾,当属西北红军与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刘志丹的妹妹刘玉兰女士。西北革命根据地,为红军与中共中央落脚陕北打下了坚实基础。刘志丹烈士的人格魅力与丰功伟绩,对妹妹刘玉兰产生了终身难忘的影响,她深情缅怀她大哥刘志丹的革命信仰,并鼓励年轻的大学生们继承先烈的精神力量。陪同她一起登上舞台的,是刘志丹的侄孙女刘宁,她如今也坚持留在延安工作生活,这也代表了许多“延安儿女”矢志不渝的“初心”。

此外,同样来自西北根据地的开国将领郭宝珊的儿子郭建民、创作《东方红》歌词的陕北榆林农民歌手李有源的孙子李锦鹏,也从不同角度回忆父辈、祖辈在陕北留下的故事,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燃烧革命理想的岁月,表达长征精神与延安精神的薪火相传。

而几位代表了当代长征精神的重要嘉宾,也从上海专程赶到了延安。其中就有刚刚在里约奥运会上夺金、并已5次登上奥运最高领奖台的著名跳水运动员吴敏霞,她以她的亲身经历,表达了“每一块奖牌都是一次长征”的奥运精神。此外还有“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总指挥张卫东,他和他的年轻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挑战极限的精神,正是长征精神的当代缩影,他们不仅将长征火箭,也将长征精神送入了人类文明的前进轨道。而曾经在20xx年前参加过长征胜利84周年演出的原“好八连班长”公举东,此次也再赴延安,感受革命圣地翻天覆地的变化,续写上海与延安这两座城市的长征情缘。

强大演出阵容 续写上海延安长征情缘

上海与延安,对于长征有着同样深切的情怀。1996年,当时的上海东方电视台就在延安举办了庆祝长征胜利84周年的文艺演出。

在演出中,融合了京剧与越剧的歌曲《我是中国》,从黄浦江畔唱到了延河畔。当时演唱这首歌曲的,就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先生。时隔20xx年,这首歌曲再度唱响在延安大学,由尚长荣先生与著名越剧演员王志萍共同演绎。而在20xx年前参加演出的中国著名歌唱家,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贠恩凤,这次也再度登上舞台,与上海优秀青年歌手席燕娟共同演唱《南泥湾》,那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银铃”的嗓音依然宝刀未老,赢得喝彩。

而在本台晚会中,来自上海的顶尖艺术家与优秀青年演员更是组成了强大的演出阵容,包括享誉世界的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广受全国欢迎的著名青年歌手平安、曾在意大利国际声乐比赛中夺魁的青年男高音歌唱家韩蓬、上海旅游形象推广歌曲《我们的上海》演唱者“力量之声”组合等,都在延安的舞台上倾情献唱,带来《延安颂》、《我爱你中国》、《七律·长征》、《红旗飘飘》等经典旋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廖昌永,另一位刚刚在代表国家最高艺术水准的《g20峰会文艺晚会》中登台的著名青年钢琴演奏家吴牧野也来到延安,演奏诞生于延安的作品《保卫黄河》。两位“g20级”艺术家的联袂献艺,将使这台演出颇有“小g20”的艺术品质。

读史记的心得体会1500字篇二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但是匈奴兵越来越多,汉军寡不敌众,后面又没救兵,最后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动了朝廷。汉武帝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儿都下了监狱,并且召集大臣,要他们议一议李陵的罪行。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吆喝一声,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

司马迁认为受腐刑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他几乎想自杀。但他想到自己有一件极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不应该死。因为当时他正在用全部精力写一部书,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

原来,司马迁的祖上好几辈都担任史官,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到了长安,从小就读了不少书籍。

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承父亲的职务,做了太史令,他阅读和搜集的史料就更多了。

在他正准备着手写作的时候,就为了替李陵辩护得罪武帝,下了监狱,受了刑。他痛苦地想:这是我自己的过错呀。

现在受了刑,身子毁了,没有用了。

于是,他把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为止的这段时期的历史,编写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的巨大著作《史记》。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对古代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迹都作了详细的叙述。他对于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给予高度的评价;对被压迫的下层人物往往表示同情的态度。他还把古代文献中过于艰深的文字改写成当时比较浅近的文字。人物描写和情节描述,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活泼。因此,《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

读史记的心得体会1500字篇三

也怪不得如今的年轻人。毕竟,那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岁月,和现实生活相距太远,引不起他们足够的关注也可以理解。但问题背后的隐忧是,先辈们留下的精神遗产如果在下一代人身上得不到有效的继承,那我们面临的将是精神上的断层。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只有牢记历史,我们才能找到我们的传承,明确我们的奋斗方向。所以说,追忆和纪念那段历史是我们需要做的重要事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唤起人们对先辈丰功伟绩的记忆,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让人们重温我们的过去,记住那段不平凡的历史,从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在多元化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唱响主旋律。

追忆和纪念固然重要,但仅仅停留于此还远远不够。追忆和纪念是为了不忘却,是为了发扬光大,但能否真正让历史在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头脑中扎根,能否把这种光荣传统和伟大精神真正注入人们的思想意识,转化为一种作用于人们行动的精神营养,则是需要我们长期努力的事情。

原因就在于,随着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变化,社会上一些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改变,传统意识淡化、价值取向多元化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社会现实。作为我们这个民族、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宝贵精神财富,长征精神无疑需要我们大力弘扬,但要真正让它发扬光大、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则需要努力改变我们的“精神土壤”,通过长期不懈的、切实有效的努力,营造出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和追求崇高的价值取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传统,不能没有精神的支撑。一个牢记光荣传统、推崇伟大精神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正如胡*锦~涛同志最近所指出的:“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这个时刻,我们需要追忆历史,需要隆重纪念,但更重要的是永远铭记,把这段历史、这种精神真正融入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转化为振兴祖国、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

读史记的心得体会1500字篇四

一位小女孩天真地问父亲:“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对于他们,长征已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流逝,长征精神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

这就是长征精神,这就是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这就是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种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武打小说,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肯德基,喝着沃尔玛,为超女疯狂的时候……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6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作为当代的热血青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让我们重踏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火红的太阳!

读史记的心得体会1500字篇五

在悠长的古代文学史中,我们并不缺乏具精神原创性的大师。孔孟、老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曹雪芹……他们的名字足以与日月同辉,彪炳千古。然而在当下的教育中,这样一些凝聚着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却日益离我们远去,除经院中的学者、教授们阅读、研究外,已是鲜有人问津。真正的大师不只是来“宴大宾”,传统文化需要普及,需要“平民化”。这对于精神缺钙的一代,显得尤其必要。新课标的提出恰逢其时地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新课标规定:高中阶段选修课必须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一规定使我们暂且可以从高考的阴影中走出来,堂而皇之走进大师,阅读经典。

那么,在高中阶段应开设哪些选修课?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哪些论著最有价值,最值得一读?这是个众说纷纭,无需定论的问题。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当短小精悍的《论语》、含蓄蕴藉的唐诗宋词、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等成为学生与老师的首选对象时,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却往往被弃于思想的角落里。究竟《史记》该不该读,读什么,怎么读,这样的问题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不得不提到了日程上来。

或许我们应当换一种眼光重新审视两千多年前的这部著作了。

“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的《史记》,集先秦、汉初文化之大成,《尚书》、《国语》、《春秋》、《左传》、《国策》、《论语》、《孟子》、《庄子》、《荀子》等先秦典籍,皆可从中找到影子。比如一万来字的《论语》,差不多都被司马迁引用尽了。从这种意义上说,《史记》就是一座先秦时期的图书馆,它详尽地记载着那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医学、天文学等的成就,窥一斑可见全豹。而较之先秦诸作,它在形式上又有许多的优越性。首先,语言的浅显。司马迁将书面语与汉代生动的口语糅合在一起,开创了一种新的语言风貌,清新,朴拙,更浅显,更口语化,也更易被今天的高中生理解与接受。其次,情节的奇特。清人袁枚说:“史迁叙事,有明知其不确,而贪其所闻新异,以助己之文章,则通篇以幻忽之语序之,使人得其意于言外,读史者不可不知也。”(《随园随笔》)生性“爱奇”的司马迁在叙史时,仍不忘著上荒诞一笔。《五宗世家》记载临江王刘荣被其父汉景帝谋害,后“(刘荣)葬兰田,燕数万衔土置冢上”。《史记》中类似这样的浪漫主义笔法还有很多,垓下之围、赵氏孤儿等故事皆绝妙之极,传为美谈。在二十四史中,《史记》是最富文学性的一部,它更像是一部历史故事集、历史小说集,其情节的曲折、生动与学生的审美兴趣不谋而合。最后,体例上的相对独立性。《史记》一百三十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互为经纬,贯通全书。但同时,每一篇又相对独立,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它犹如一篇篇情节曲折的短篇小说,又如一首首耐人寻味的精美诗篇,读者自可从中任选一篇率性而读,并不受上下文的限制。对不具备充裕的阅读时间的中学生,这无疑是最好的形式之一。此外,《史记》的悲剧性、抒情性等也都符合高中阶段学生思维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纵然我们无法拒绝《诗经》、《论语》、《孟子》、《红楼梦》等等优秀的古典作品,它们同样是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载体,然而今天之所以要独钟于《史记》,却是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当下的阅读现状、我们的教育理念等分不开的。

当然,《史记》130篇,并非每一篇都适合高中生阅读。阅读有两种,一种是无功利性的,为了愉悦自我,陶冶性情;而另一种是带研究性的阅读,这是专家学者们考虑的事。我们开设选修课,阅读《史记》,不是仅仅为了某种知识性的获得,不是为了记住几个烦琐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是从中欣赏体验,汲取一种精神养料。当孩子们今后面对困境时,能从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处获得一种力量,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学生从小结识这样一些精神大师,并与之交流,掌握一种做人、做学问、看世界的方法,这才是受益终身的东西。按照这一思路,五体中书、表可暂且搁置一旁,其他112篇人物传记,则可以任意选出一篇慢慢品味,或挑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事迹来一睹为快,总之,不拘一格,因人而异。

接下来就是怎么读,也就是怎么教的问题了。回顾我们以往的文言文教学,逐字逐句地串讲,把文学作品肢解成一个个实词、虚词和一串串特殊句式。于是《鸿门宴》等精彩的篇章就在逐段分解、串讲中,丧失了它的灵魂,远离了阅读的本质。文学是人学,文学教育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和对生命的感悟,这也可以说是开设《史记》选修课的目的。具体而言,其一是认识人生。一部《史记》,记载了四千多个人物,其中重点描绘的有一百多人,上至帝王将相、皇亲国戚,下至商人、平民、妇女、倡优。一个人就是一部书,从这些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身上,我们可以读到很多东西。伯夷、叔齐的积仁洁行,屈原的以身殉道,勾践的卧薪尝胆,残忍的吕后,狡诈的刘邦,阿谀逢迎的叔孙通、公孙弘……其中人性的善恶美丑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它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其二,认识社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我们缅怀历史,更主要的是要从中“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确立自己的价值观。黄帝汤武所以兴,桀纣二世所以崩的治世之道;盛极一世的秦始皇临终竟与鲍鱼为伍的惨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史记》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三千多年的历史舞台,同时也是我们了解当今社会的一个小窗口,它对我们今天的治人治国仍颇多启迪。其三,掌握一点读书、做学问的方法。《史记》的完成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与司马迁个人的努力分不开。司马迁十岁时就能诵读《左传》、《国语》、《世本》等古代典籍,后又受业于今文学派大师董仲舒、古文学派大师孔安国。通过多方的学习,司马迁掌握了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成为一名融贯古今的大学者。二十岁以后,司马迁离开家乡,壮游全国,前后十几年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这,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而是以访寻历史文化遗迹,收集历史资料为目的的学术田野工作。每到一处,他都认真细致地向当地人民了解情况,实地考察,确保其著作的真实性。“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是司马迁在学术工作上的真实写照,这两点对于今天的高中生来说,尤其重要。

这三点的学习,不是几个实词与虚词的精讲所能穷尽的,也不是几篇课文,几节课的选修就可了事的。对生命的感悟,对经典的阅读,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这是一辈子的事。“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司马迁成一家之言,是为了让后人引以为戒,明善恶,辨是非。同样,我们今天读史,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装点自己的门面,而是从大师那里汲取精神养料,获取如何生,如何死的永恒之物。

当然,教无定法,关键是头脑中要有这样的理念。以下所述教学实施方式只是一些初步的设想。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了解司马迁生平,以及他所处的社会大环境,这应是让学生走进《史记》的第一步。然而,在司马迁头上高悬着太多耀眼的光环,“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这样的头衔只能让人心生敬畏,拒之于千里之外。如何将司马迁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知人论世还只是阅读经典的初始阶段。除此之外,我们可由学生最感兴趣的领域切入,分专题形式阅读《史记》,比如司马迁与旅游等等。每星期设置一个专题,引导学生借助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共同探究,共同完成。或以讲座、座谈的形式邀请《史记》专家、学者前来讲授、交流。总之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在初步阅读《史记》的基础上,我们再从语言学、文学、哲学的角度解读《史记》,由感性入理性,由表入里,透过字里行间,捕捉其精神内核的层面,挖掘司马迁的人生观、历史观、文学观等等。《史记》是司马迁“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汉文学史纲要》),是作者情感的喷发,对这样的作品我们理应满怀情感去解读。选修课就是要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给他们一个交流与对话的机会。同学与同学间,学生与老师间,读者与作者、作品之间的多重对话,多重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教师的职能不只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塑造灵魂,在互动的交流中开拓学生的精神家园。这样的《史记》选修课方是生趣盎然的,是富有生命力的。

德国的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开设《史记》选修课,其目的也正在于开启学生的思维,唤醒其内心深处的情感,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当然,经典的阅读不是一两个学期的选修就能完结的,这是一项终身的工程。尽管以上的构思还只是一时的畅想,但我坚信事在人为,新课标,新课程,新语文,需要付出新的教育实践。

读史记的心得体会1500字篇六

《史记》中有一个故事让我非常喜爱。那是项羽的故事。项羽他十分骄傲自满,目中无人,自以为可以取代秦始皇,而且他总是不听别人的劝告,最终死在了东城。他还不知道他错在哪儿,仍给自己找借口:这是天意,并不是自己用兵的失误。但项羽身上有一种精神值得我学习:他在东城决战的时候,宁可死在战场上,也绝不当逃兵溜回江东。李清照曾经说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策。从项羽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有好几次我在做数学题的时候,碰到了一些拦路虎,我并没有绞尽脑汁去思考,而是当个可耻的逃兵,直接跳过去了,甚至可能我连题目也没读清。读了项羽的故事后,我回想起来,真愧疚呀!

《史记》中有许多爱国的伟人,每个人的爱国方式都不一样。我们既不能像屈原那样国亡就投江自尽,也不能像子贡那样凭着三寸不烂金舌影响七国的发展然后以此拯救鲁国,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譬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少用一次性筷子,少用餐巾纸,建议随身携带手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这些看起来像是小事,但如果大家都做到的话,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国家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强大。

读了《史记》,不仅丰富了我的视野,还拓展了我的课外知识,更让我对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这可真是“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史记的心得体会1500字篇七

最近读了《史记》这本书,我们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的国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了大量杰出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自己的笔墨,为后世的人们展现了一幅幅绚丽夺目的画面。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以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著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后人无法超越也难以企及,这个人就是司马迁,这部史学著作就是《史记》。《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它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约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传统国学精品中,唯有《史记》是无以伦比的“百科全书”。鲁迅先生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这部巨著是对历史发展的深刻总结。他发表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独到见解,同时又对矛盾现实给予了有力批判。这样一部既具中史学价值又具文学价值的著作的成功,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文学手段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丰满灵性的人物形象。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在“本纪”、“世家”和“列传”中所写的一系列历史人物,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高度概括力和卓越的见识,而且通过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活动,生动地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此,两千多年来,《史记》不仅是历史学家的学习典范,而且也是文学家学习的典范。鲁迅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在文学上最伟大的成就是它那形神兼备、跃然纸上的人物描述,开拓了我国传记文学作品的先河。它的成功在于采用文学手段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丰满灵性的人物形象。其所记载的人物形形色色,众态纷呈;其所刻画的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司马迁描写人物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将人物放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去表演,将人物置于时代和生活的环境中去描写;

二是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的场面中写人;

三是用典型的细节来写人,旨在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四是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五、运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

读史记的心得体会1500字篇八

《史记》的第一个故事便是五帝的传奇故事:讲了为人们的利益历尽艰辛的炎帝,聪明机敏、明辨事物的黄帝,明察是非、做事一丝不苟的唐尧,谦让有礼又以德服人的虞舜,治水有功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禹。他们都具有难得的品德,他们为人类发展进化作出了无量的贡献。

《史记》中还有一个故事:晋公子重耳流亡时,绝粮断炊,而他的随从介子推为了保住重耳的命,不惜割下打退上的肉让重耳充饥。当到达晋国成功登基后,其他几位随从都得到了奖赏,唯独介子推什么赏赐都没要,而且还带着老母隐居山中,重耳一气之下下令放火烧山,其实是希望介子推能出山,但是介子推最后还是烧死在了山里。重耳后悔不已,为了表达自己的歉意和谢意,重耳决定将这座山命名“介山”,并且规定每年这时家家都不可以生火,这便是著名的'“寒食节”。介子推这种为主人无怨无悔而在所不辞的忠义、一身清风的廉洁令人惊叹和赞赏。除了坚贞不渝的介子推和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五帝,《史记》还有许多故事:孙膑和庞涓之间的明争暗斗;愚蠢至极的秦二世;识大体的蔺相如、知错就改的廉颇;西楚霸王项羽的传奇;匈奴首领单于杀父自立的残忍无理;管仲和鲍叔牙的生死之谊;稳重谦和的晏子。这些故事离奇生动,摄人心弦。不愧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据史料记载《史记》作者司马迁受过宫刑,在古代,宫刑对男子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但他在欲轻生之前想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终于,他想通了,也终于使他的死“重于泰山”。

《史记》是一部明写历史的书籍;是一本体现作者感情精神文明的书籍。看史记,也就是在看司马迁的内心世界。相信你一定会喜欢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