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最新参观图书馆观后感(案例13篇)

最新参观图书馆观后感(案例13篇)

作者:JQ文豪 最新参观图书馆观后感(案例13篇)

一分钟的时间对于一个等待的人来说,仿佛过得特别漫长。如何在一分钟内打动他人、留下深刻印象?一分钟时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以下是成功人士的一分钟心得分享。

参观图书馆观后感作文

我去过“惊心动魄”的游乐场,也去过赏心悦目的公园,却从没有去过正规的图书馆。今天妈妈回来的格外早了一些,她说要带我去安康的五个图书馆参观一下,我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的一蹦八丈高。

首先,我们骑车火速赶往了安康市图书馆。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走了过去,顺着那些介绍牌,我们进了图书馆内部,我发现这里的书分为文字书和电子书,我和妈妈先去了文字书那块儿。我打开那扇门,里面有七八个大哥哥大姐姐,他们静悄悄的看自己的书,没有一个人在说话,只有不时的翻书声,这种感觉就像地上落了一根针,都可以听得见似的。我相信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一定很爱学习,不然不可能这么专心啊!在这里找书的时候,我遇到了我们学校的一位同学,这可真巧呀!

其次,我们去了兴安西路图书分馆。当我和妈妈正准备进去的时候,门口坐着的奶奶拦住了我们,原来进这个里面需要刷读者证或身份证的呀。我给落在家里面了,唉,只好在外面的玻璃窗瞅一下啦!

接着,我们去了东大街图书分馆。这一次我和妈妈用了刷身份证的方法进去了。我们刚打开门就看到四五个男孩子坐在地上,玩着奥特曼卡牌,还有一些人在玩手机,他们还在那儿大声的说话,看书的人总是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作文们。这时我真想对那些不好好看书的人说:请你们不要再大声说话啦,图书馆是大家学习的地方,是不能喧哗的!

然后,我和妈妈去了龙舟文化园图书分馆。到了那里总算是让我的心情舒服多了,那里的人都安安静静的,只有个别人读出了声,不过这也是爱学习的表现呀,这种场景可真是让人舒心!我和妈妈也静悄悄的,没有打扰那些人。离开了那里,我和妈妈还去旁边的汉江河坐了一次船呢,这是我第一次坐船,虽然很刺激,但看着翻滚的河水,我真害怕船沉到水里去了。

最后,我们去了离我们家最近的兴安门图书分馆。因为那里也很安静,所以我选了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这本书是讲安全知识的,我从里面学到了一个关于海啸的知识:当海啸要来临的时候会有一小段地震,海水会退潮,有不少的鱼虾会浮上岸,可能还会有一些奇怪的声响,这都是海啸来临的前兆。读书可真好呀,有这么多有用的知识,它们就像是远方的客人一样,挥手等待我们来学习、了解他。

回家时已经九点多了,迎着凉凉的夏之风,回想着今晚发生的事情,我的心里别提有多快活啦!我暗暗的想着:书籍可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呀!以后我要经常去图书馆看书,学习更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参观展图书馆观后感

昨天,刘老师对我们说:“明天要去图书馆读书!”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欢欣鼓舞。

一走进图书馆,一阵阵凉气迎面扑来,顿时驱散了夏日午后的酷暑,真是太爽了!我们先来到一楼图书馆读书,我正读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刘老师叫我们几个人去图书馆外面,我们正纳闷的时候,刘老师走了出来,说:“你们要写征文。”“纳尼?”带着一串串疑问,我们走进了一楼大厅,那堆积如山的图书让我们不禁咂舌赞叹。

接下来王老师带我们走向了二楼,二楼有党员活动室、港台图书阅读室、电子阅览室、古籍书室、地方文献室、报库……我们先来到港台图书阅读室,顾名思义当然是来自港台的书啦!电子阅读室里面有很多电脑,正当我们看着电子书籍时,走进来一位帅哥,王老师给我们介绍说这就是陈馆长。陈馆长说:“使用我们馆的借书卡登陆我们的网站,可以看200多万册电子书。”听到这个消息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发出尖叫:“哇塞!这么多哇!”我们跟随陈馆长的脚步来到古籍书室,不由的闻到了一股奇特的香味。陈馆长说这个香味来自防虫药剂,是为了避免古书被虫吃掉了。我问陈馆长:“这里有乾隆的书吗?”陈馆长说:“当然有啦,这里连四、五百年前的书都有呢!”再往前走就是地方文献室,这里有三台、绵阳、四川等地著名作家的书,陈馆长说:“等你们长大了成为了作家,我们图书馆就把你们的作品收集起来放在地方文献室里。”听了陈馆长的话,刘老师意味深长的说:“这是陈馆长对你们的期望,你们要记住啊!”我心想:“等我长大了,成了作家,我的作品陈列在这里,我的学弟学妹来这里参观不就可以看到了吗?那时我可就为学校争光添彩了呢!”当我还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时,同学们把文献室旁边的报室也参观完了。

三楼主要是多媒体放映室,我们去参观的时候,我们班的同学正在里面看快乐礼仪的动画宣传片呢!

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次活动让我们遨游了书籍的海洋,知识的世界,享受了书中的乐趣。书是一本万能的手册,能告诉我们一切的答案,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它,把它当做我们的良师益友。

参观广州图书馆观后感小学作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的参观图书馆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参考!

参观图书馆已经有许多次了,作为新生的身份参加了一次,作为图委会的成员有两次经历。不过虽然参观了多次,但每一次都有新的发现,有不同的感受。

我看来,图书馆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在这里不仅有自修室,学术沙龙,而且有各种各样的书库,种类繁多。图书馆也是韶关学院最具特色的建筑物,整栋建筑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这里既可以阅读中外的学术名著,也可以看到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在这面积大藏书量丰富的图书馆,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知识。

图书馆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书目齐全,分类清晰。从一楼到六楼,分门别类:文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外语类等等,还可以阅读近期的报刊,甚至还可以查找年代久远的报刊。

当然,图书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个别老师态度不是很友好,对新生不是很有耐心;同时,书库的书籍更新速度比较慢;电脑速度有点慢等。

期待着我们的图书馆越来越好!

盛斌: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仔细地参观了钱学森图书馆,这是中国科学巨匠的科学成就、治学精神、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的宣传展示中心,观后党员们都心潮澎湃,今天我们在一起来谈谈感想和体会。

汪铠峰:钱老有几大特点让我们动容:钱老的爱国情怀真的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得不佩服。钱学森曾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的多种荣誉,在美国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物资生活条件。经过很多的艰辛之后,他最终还是回到了新中国的故土,虽然当时新中国科研条件不是很好甚至太苦,但是钱老还是带领着我们新中国的团队为我们新中国的航天导弹事业做了卓越的贡献。

周瑞章:钱老的刻苦钻研的精神值得我们教师学习。众所周知,钱老刚回国的时候,除了他自己头脑里的专业深厚的知识之外,新中国的各项条件,比如经济,科研条件,人才储备等,都不如意。但钱老没有害怕和退缩,好好地刻苦钻研攻克出了许多关键技术核心。

秦宏连:钱老博学多才。他看的书非常非常多,馆藏的他看过的书就是非常非常多,还只是他一生看过书的小部分,看了之后真让我们大家震撼。难怪钱老懂得东西那么多,看到他的书你就会全明白。馆藏里有许多他生前的书信以及一些绝密的研究资料什么的,感觉钱老非常严谨,用文稿纸一气呵成,书写工整,字迹清秀。钱学森的为人低调,谦和,或许这是他在“两弹一星”功臣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吧。

参观展图书馆观后感2

如果说书是一滴水,那么图书馆就是海洋;如果说书是一粒稻谷,那么图书馆就是粮仓;如果说书是一片树叶,那么图书馆就是整个森林。我心目中的图书馆是科技的、舒适的'、安全的、环保的。

高科技的图书馆里有许多机器人,可以随时帮助你找书。如果你想看《昆虫记》,机器人会告诉你它在几号书柜,哪一排。他不但可以帮你准确找到书,还可以帮你把书放回原来的书架,你只需让机器人扫描一下,它就知道书在哪,并把书放回去。

这里还有书籍4d放映室。就拿《昆虫记》来说吧,这本书中有许多奇妙的昆虫,你想看到它,就可以去放映室。把书放在机器上,它会自动识别图片,帮你把图片中的事物呈现出来,你甚至还可以触碰到它。

在舒适的图书馆中看书,是一种极大的精神享受。让机器人帮你把想要的书拿到后,你就可以去阅读室了。那里可以容纳5000人,装着空气净化器,使你感觉到像在树林里一般。你坐着的椅子是可以自动调节的,它会根据你的状况调整到你最舒适的状态。当你的姿势危害到你的眼睛和脊柱时,它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你纠正读书姿势。每当你读书读到30分钟时,椅子会给你戴上一副眼镜,从眼镜中你可以看到绿色的丛林,从而保护你的眼睛。

除了舒适以外,图书馆还很安全。当遇到地震或有不法分子侵袭时,图书馆会发出一种声波,使地震波无法到达这里,让非法人员就地直立不能走动。当海啸来临时,图书馆会把一层的排水系统打开,把这些水迅速排到地下去。如果灾害特别严重,图书馆的应急飞机会把人们送至安全地带。

如此庞大的电子设备,应该会耗费许多电吧。当然不会,图书馆的顶层有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底屋还可以利用下雨时收集的水进行水力发电。所以,图书馆是完全节能环保的。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图书馆。我相信将来有一天,我可以真正看到它,使用它。我相信科技的力量可以孵化心中的图书馆!

参观图书馆观后感经典

今天下午,我们和陈老师参观了学校的图书馆。图书馆在魁星楼五楼。图书馆分为3个地方:学生阅览室、书库和教师阅览室。

首先,我们排成两队去参观学生阅览室。走进学生阅览室,我们眼前呈现着一些可爱的桌椅和书架,陈老师说:“这里是一二年级同学常来的地方,所以这里的桌椅和书架都很可爱!”学生阅览室很大,差不多有我们的教室4倍大!学生阅览室的东面墙上写着一行大字:好的书籍是最珍贵的珍宝,西边写的是: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南北面都写着一个大字——静,这是在提醒我们来到图书馆一定不能大声喧哗,否则,就会影响其他同学阅读图书。这里的书都是一些很有趣的书,有《中国民间故事》、《名人趣闻》、《列那狐的故事》、《三十六计》、《上下五千年》……学生阅览室还有3台电脑,是同学们用来网上阅读的。

接着,我们又到书库参观。一进门,我就发现了台电脑,是平时我们来借书,老师就用这2台电脑来记录的。书库有九排大书架,这些书架上的书加起来大约有两万三左右。书都分类摆放,有:文学、地理、历史、艺术、科学。文学类书籍是最多的。

最后,我们跟着陈老师来到教室阅览室。教师阅览室很小,还没有学生阅览室的一半大。这里的'桌子是长方形的,没有学生阅览室的桌子可爱也没有它大。这里最多的老师们阅读的教学报刊杂志。

走进图书馆,就仿佛徜徉在书的海洋中。

参观展图书馆观后感

周末画画班的王老师在群里通知,今天下午不画画,而是叫家长一起来参加陶艺比赛。我听到消息后,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心想:哈!这次终于可以“大显身手”,尽情地玩泥巴了!我一定要做一个精致、独一无二的陶艺作品。

下午,我一进陶艺教室,就看到琳琅满目的陶艺作品摆满了展示桌:花瓶、房子、茶壶、比萨饼――让我惊讶不已的是,这些陶艺作品都很有创意。有了这些启发,让我更有信心做一个和别人与众不同的作品。

正当我想得入神的时候,王老师给我们发了许多陶艺稿子,让每人选一张,参考着做。我一眼就选定了“环卫工人”这个作品,它代表了特殊的含义。我胸有成竹地暗暗自喜。

首先,我选了一块特别大的陶艺泥,使出吃奶的劲,揉啊揉,先做了一块用来支撑陶艺作品的底板,感觉特别简单。紧接着做了环卫工人的身子和头,认认真真地把头捏的圆圆的,身子捏的有模有样。但在捏眼睛时,总是一捏就裂缝,我着急了,冒汗了,这可怎么办呀?妈妈告诉我不要着急,慢慢来。这时,王老师走过来告诉我说:“你的.泥太干了,喷点水就行了。”我立刻给陶艺泥喷了点水,这下眼睛就好捏了,为了让这个环卫工人的眼睛特别有神,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把它完成。我这时才感觉到做陶艺,其实并不容易。

有了前面的这些经验,后面做起来,我就得心应手了,垃圾车旁边靠着环卫工人,车箱里全部是垃圾,环卫工人左手拿簸箕,右手握扫把,作品很快就捏完了。

哦,忘记告诉你们这个作品的含义了:环卫工人特别辛苦,早晨,当我们还在睡梦中时,而他们却在打扫卫生――告诫人们要保护环境,尊重环卫工人。

这次陶艺课让我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只要认真去做每一件事,你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而且会更有意思。

参观新图书馆

暑假刚开始,我们班雏鹰假日小队就组织了参观南京图书馆。

早上,很多同学都来了,同学的爸爸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他请了一位阿姨给我们讲解。我们先到了儿童阅览室,有许多的小朋友在那里看书,阿姨说这儿有30000多本书,我们也找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安静的看了一会。然后我们去了盲人阅览室,原来盲人看的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书不一样,盲文是一个一个凸出的小点组成的,盲人用手来看书。我们还参观了南京图书馆的藏书的地方,啊!原来还有那么多的书没拿出来给我们看啊,一排排的,望不到边,真是一个书的海洋啊!最后我们还到看了六朝古都的`遗址模型,透过玻璃,我们看到了古代的车道,还有房屋的莲花型瓦当,真漂亮,还有一口古井喔。

同学们看完了,觉得今天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妈妈说已经给我办了南京图书馆的借书卡,以后可以经常来看书了。

文档为doc格式。

参观图书馆

今天,妈妈带我去温州市最大的少儿图书馆参观一下。

吃过饭,我们到公园玩了一会儿,妈妈给我照了几张相。接着我们又回到了图书馆,好多小朋友还在认认真真地看书。我又去找了两本书看了起来。时间过得真快,妈妈说该回家了,我真舍不得回家,妈妈说下次再带我来看。

这一天我过得很有意义。

参观图书馆

星期四下午老师带着我们去市图书馆参观了,那里大极了!

我们先去儿童阅览室,那里有许多好看的书,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查理九世》,听其它同学说那里人太多非常挤,所以老师不让我们看。我听了之后就离开位置去换其它的书,换了一本《绿野仙踪》,可是还没看几页呢就被老师叫走了。

我们来到综合阅览室,那里基本上没我们看的书,可是,我发现同学手里有一本《动物世界》,我大概瞄了一眼,那本书里边的熊猫很可爱哦!

最后,大家有空也去图书馆看看吧,最好办一个借书证,这样的.话看不完的书可以带走看的哦!

参观图书馆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满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作文班,因为我们要去图书馆和博物馆了。由于我们有事,所以先到了图书馆。因为等待大部队的心情很焦急,所以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抛在了脑后。

大部队来了,我们在图书馆门前合影留念后,就进入了图书馆的大门来到了三楼。这里的书好多呀!这简直就是书的海洋。有的同学已经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书,有的同学还在找。我找了一本书,可是还没等我看完,校长就说:“走!去四楼!”于是我和张心烨手拉手去了四楼。

我们到了四楼,我和张心烨只去了一间屋子,那就是期刊杂志室。我和张心烨在那里看到许多杨红樱写的书,就去找杨雨童,只可惜还没找到,我们就要出发去下一站――博物馆。

下午两点多钟我们在去博物馆的路上,这时的阳光更好,让我们把许多不开心的事忘记了。

我们来到了博物馆,在门前又合了一张影,然后就进入了博物馆。在第一层我们看到了原始人的生活。他们的房子是用稻草做的,用的陶器都是用陶土做的。第二层我看到了勒勒车,它是一个大大的马车轮,只不过我不知道是怎么让它转动的。第三层有假人,工作人员把它做的形象逼真,跟真人似的。还有嫩江县城沙盘。许多同学都在找自己的家。

要走了我依依不舍,因为我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家,因此很遗憾。

这次参观,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收获真是不小啊!

参观图书馆

周二下午,我们五(9)中队来到了大家期盼已久的上海图书馆。一进入图书馆,我们就感到了浓浓书香。

首先,我们参观了漫画展,张乐平、叶浅予、鲁少飞等漫画家,以漫画的形式,披露与讽刺了一些发生在当时的市井故事,寓教于乐,深入人心。

接着我们来到了阅览室。望着琳琅满目的书籍,我们都快挑花了眼,真不知选哪一本书好。同学们小心翼翼地从书架上抽出书,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始终不肯放下。直到后来,老师命令我们集合时,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阅览室。

我们又来到了古籍博物馆。博物馆里,珍藏了古书、家谱、书法集等。我们有幸看到了颜真卿所书的《麻姑仙坛记》的宋拓本,领略了大师的风采。

在展览室的墙上镶有名人名言,这些名人名言都鼓舞着我们勤奋学习,多读书,读好书。

最后,我们来到了图书馆的后花园。青青的草地上,伫立着一尊孔子像,后面还点缀着含苞欲放的迎春花和茶花,以及用草堆成的“求知”二字,这氛围不禁让我们想起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我们在草地上打滚,心里也渐渐受到了“求知”二字给我们的启示:课堂内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在课外读本上汲取课堂内所学不到的知识,学无止境,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已学到的知识,只有不断地求知,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虽然只参观了一个下午,但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这真是一次令人受益匪浅的参观活动。学海无涯,让我们一起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吧!

参观图书馆

这天,我们来到位于广州新中轴线的花城广场,参加以“赏花城之美,悟文化之韵”的主题活动。

四座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建筑:广州图书馆新馆,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广州歌剧院和广东省博物馆矗立在花城广场的周围。而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去年底跟大家见面的广州图书馆新馆啦!

走进图书馆,抬头仰望,只见天花板是用玻璃做成的,阳光可以透过玻璃照进来。这样的设计,使图书馆很明亮,还可以节约用电,设计师想得可真周到。在这里,我还发现了一个新奇的设备,那就是图书杀菌机。“图书杀菌机是干什么的呢?”我问道。妈妈告诉我:“因为每个人在看书的过程中,手上的病菌会留在书上,如果借完了书就直接放回去的话,病菌就会传给另外一个人,所以必须用图书杀菌机把书上的细菌消除掉。”听了妈妈的解释,我恍然大悟,感叹道:“现在的科学技术真是先进啊!”

这项活动好有趣,我不仅体验到了奇趣作文课不一样的上课方式,还体验到广州图书馆的先进技术!

参观图书馆

二十三号下午,我们去参观图书馆。那里的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一个人发了两个借书板,好不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看书,可是,没看几页,老师就让集合了。我迅速的吧书放它原来的位置,去集合了。

着次活动非常有意思!我非常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