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2023年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方案(优秀5篇)

2023年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方案(优秀5篇)

作者:FS文字使者 2023年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方案(优秀5篇)

方案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避免盲目行动和无效努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篇一

一、查

1、查校舍安全。对校舍情况进行逐一排查,重点检查旧校舍、在建校舍的结构安全情况。

2、查内保工作。重点检查学校各重要科室负责人是否对校园内部安全保卫工作认真负责,对学校内部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制、保卫值班和巡逻制是否落实到位。严把人员进口关,防范和避免内部人员侵害中小学生的事件发生。

3、查消防安全。重点检查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消防通道是否安全、畅通,设施是否齐全等情况;对校园内电网、水管、电讯等基础设施进行逐一排查。检查师生是否有违章使用电器;学校学生集中上下楼时,有无专人负责疏散和指挥机制。对达不到消防要求的校舍,必须停止使用,限期整改。

4、查饮食卫生。重点检查学校周边商店所卖商品的安全情况,检查食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和有关要求,严禁无卫生许可证擅自经营。

5、查交通安全。检查教职员工是否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主动在师生中做遵守交规的楷模,特别是督促他们骑摩托车要戴好安全头盔。组织全体老师上到学生上下学途中对学生途中安全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学校路队安全情况,严格送路队制度。

二、改

1、加强安全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是加强学生应对洪水、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训练,预防交通、溺水、高坠等事故的发生。

2、落实责任制度。校长与各科室,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都层层签定安全责任状,使学校安全责任制得到落实。

3、排查安全隐患。通过检查共发现安全隐患2处,并已于4月25日之前整改完成。如在排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都把摩托车放在教学楼边上,既影响外观,又不容易行走。于是我们通过讨论研究,决定把电动车放在学校外边统一管理。还有就是教学楼上的瓷砖由于年久失修,有脱落的危险,学校组织人员将不牢的瓷砖取下。

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篇二

为加强对打击整治“两抢一盗”专项行动的领导,镇委、镇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派出所所长任副组长,司法、教育、工商、文化、卫生、规划等部门、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打击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派出所,具体负责整治工作情况收集、汇总、上报及监督检查工作。并制定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打击整治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工作步骤、方法措施和工作要求,在全镇构筑起“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警全力以赴的打击整治“两抢一盗”犯罪工作格局。同时,镇委、镇政府积极组织召开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会、民警会,层层进行动员发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求广大民警以饱满的精神、战斗的姿态,全身心投入到打击整治行动中来。在镇打击整治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与派出所密切配合,协调联动,迅速开展了以打击重大、系列性、团伙性、跨区域“两抢”、入室盗窃犯罪为重点的集中整治行动。

这次专项行动分三个步骤开展,启动准备阶段,成立专项行动领导机构,确定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组织开展“两抢”、入室盗窃犯罪线索摸排和梳理,摸清发案底数,全面掌握“两抢”、入室盗窃犯罪基本情况;集中整治阶段,以打击“两抢”、入室盗窃犯罪为重点,强化侦查攻坚工作,加强对重点地区、部位的整治,严密社会管控,加大追逃力度,突破一批重大案件,抓获一批逃犯;总结巩固阶段,组织开展考核总结工作,建立健全打防长效工作机制,结合打击工作,认真分析研究“两抢”、入室盗窃犯罪规律特点,针对防控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有效的防控对策,全面落实整改措施,总结排查整治工作经验,巩固专项行动成果,着力推进整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在行动中,我镇认真梳理研究打击整治任务,层层分解任务目标,明确了派出所的牵头责任,并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业队伍,同时,组织各综治成员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到打击整治“两抢一盗”专项行动中来。分管领导亲临一线,各单位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严惩严治,促进了打击整治专项行动的有序推进,在短期内就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效果明显,社会反映良好。

为营造打击整治“两抢一盗”斗争氛围,专项行动期间,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媒介,采取悬挂横幅、张贴公告等多种形式,集中宣传社会治安排查整治的法律法规、工作成果,先后发放宣传资料份,悬挂宣传横幅15幅,张贴公告份。组织群防群治人员,深入农村进行宣传,动员广大群众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摸排治安问题、检举犯罪人员、揭发违法行为。通过公布举报电话,收集广大群众踊跃检举揭发“两抢一盗”违法犯罪人员投案自首的事例,形成了强大的宣传攻势,在全镇掀起打击整治“两抢一盗”行动高潮。在加强宣传的同时,我镇坚持“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和“全面摸排、不留死角”的原则,采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方式,组织开展大范围、大面积的地毯式摸排,确保不漏掉一个治安重点地区,不放过一个突出治安问题,切实把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摸准摸实。特别是对重点排查社会治安复杂的城乡结合部、交通要道、娱乐场所、校园周边,以及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的洗浴场所、小旅馆、网吧、电子游艺厅等场所、部位的排查工作,切实把治安混乱的区域、部位、场所摸清摸透。在排查工作中,共出动排查警力人次,车辆辆次,清理登记暂住人口人,清查旅馆家,出租房家,歌舞娱乐家。截止目前,派出所共接到群众举报各类线索条,通过群众举报破盗窃案件件,扒窃案件起。

一是摸清发案规律。我镇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安保巡逻队伍的作用,组织各基层综治组织和内保组织干部摸清了近年来本镇“两抢一盗”案件发案情况、损失情况,并在日常走访调查工作中发现可疑车辆和人员,积极向公安部门提供线索。针对我镇“两抢一盗”发案规律,加强了对群众及单位的安全防范教育和指导工作。

二是加强治安巡逻防控。派出所积极发挥带头兵作用,组织专业队伍,加大对主要交通要道和车站等公共复杂场所、路段和部位的巡逻力度,加强对党政机关、金融部门、校园、企事业单位等重点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和上下班巡逻布控工作,切实了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针对我镇农贸市场电动车及摩托车停放混乱的问题,派出所协同工商管理部门和有关村,规范市场秩序,交警部门设立专人看护的停车场,有效遏制了盗窃机动车及非机动车案件的发生。

三是坚持打防管控相结合。以情报信息为主导,打团伙、打系列、打流窜,全力攻坚克难。加强社会面的控制,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巡防工作,加强街面、路面的见警率、盘查率,加大对“三无一遮挡”等车辆和可疑人员的盘查检查力度。加强对二手机、金银首饰加工点和废品收购站等场所和行业的管理工作,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员和出租房屋、中小旅馆的管控。加强对内部单位财务室和银行营业场所、金银首饰店等重点行业、场所的安全防范监督指导。

四是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派出所摸清了“两抢一盗”在逃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打击整治工作,采取设卡堵截、重点抓捕等有效措施,抓获了一批“两抢一盗”犯罪分子及团伙。自开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以来,共出动警力人次,警车辆次,查扣机动车辆,摩托车辆,审查嫌疑人人,抓获嫌疑人名,均被行政拘留,整治工作初见成效。通过集中整治行动的开展,有力打击了“两抢一盗”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净化了我镇社会环境,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集中打击整治工作,我镇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离上级领导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下步,我们将认真研究“两抢一盗”违法犯罪行为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建立打击“两抢一盗”的长效机制。一是强化打防并举战略。针对重点整治地区违法犯罪规律特点,要加强对重点整治地区的出租房、行业场所、闲置房、外来流动人口及特殊人群的监管工作,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抢劫、盗窃、扒窃等违法犯罪活动。二是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牢固树立“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思想,多策并举,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加大对学校、幼儿园、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安全检查,全面加强值班、门卫制度、内部安全管理措施和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的检查和落实。同时,积极建立健全治安防控社会化管理机制,在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路段和复杂场所组建专群结合的巡护队伍、投入巡防力量,增强群众见警率,提高群众安全感。三是健全完善奖惩机制。要把不发生形成社会热点的“两抢一盗”多发性犯罪作为年度硬性工作指标,列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各单位全面落实打、防、控责任,工作中,严格实行“台账化”管理,对打掉的系列“两抢一盗”案件,进行通报表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对因领导不重视、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导致“两抢一盗”犯罪等突出治安问题得不到有效整治的,以及辖区案件高发、群众反映强烈的,严肃追究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以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篇三

(一)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县级负责、乡镇主抓、村为主体的工作原则,成立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委、县政府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按程序下发了《xx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务委办通〔20xx〕xx号)、《xx自治县20xx年农村卫生厕所建设改造实施方案》(x农领办发〔20xx〕xx号)、《xx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工作方案》(x农领办发〔20xx〕xx号)、《xx自治县20xx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x农发〔20xx〕39号)、《xx自治县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x农发〔20xx〕45号)等文件。

(二)大力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助推人居环境整治。根据《xx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x市农领办发〔20xx〕xx号)和《关于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通知》(x农人居通〔20xx〕xx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助推人居环境整治。一是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和重大民俗活动期间,严格遵照行动内容,紧扣行动主题,紧盯行动目标,开展以村庄“五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整治活动,助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二是加大宣传,积极动员,营造人人参与行动的活跃氛围。通过召开群众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悬挂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形式,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动员鼓励党员干部、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参与村庄清洁行动中。三是持续开展卫生评比。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阶段,我县开展了卫生评比行动,取得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作用的良好效果,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持续开展卫生评比,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参与率,在群众间形成一种相互激励作用,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三)大力实施农村卫生厕所改造专项行动。按照“全方位覆盖、彻底性革命”的基本思路,通过政策引导、部门联动、标准规范、分类指导、调度考核等方式,我县大力实施“厕所革命”专项行动。截止目前,我县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改造25511户,超额完成三年目标任务,当前已全部投入使用;20xx年全县计划新建改造村级公共卫生所厕40座,目前已投入使用25座,完成比例为62。5%。

(四)大力实施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我县主要从大力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畜禽养殖粪污专项治理、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农膜回收利用、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发展节水农业等几个方面重点内容,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生态畜牧业和低碳循环农业;全面推进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如期打赢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

(五)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构建长效机制。部分村(居)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按照“村里事、村民定、村民管”的做法,发挥人居环境整治中农民参与的主体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已设立保洁员岗位,专人进行垃圾的清理、公路养护、农村公共厕所的管护等;逐步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我县各地积极响应,强化思想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行动当中。但是不少群众思想意识没有转变过来,主人翁意识较差,维护村庄公共环境卫生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存在“各扫门前雪”的情况,公共卫生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清洁指挥长”责任制未有效开展,未充分利用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垃圾转运设施不足。日常生活中,影响农村人居环境中的“罪魁祸首”就是各种生产生活垃圾。农村对生产生活垃圾处理又是相对薄弱的环节,部分村(居)没有布局合理的环卫设施(垃圾桶、垃圾池、垃圾集中存放点),没有固定的转运模式,更多还是依靠于焚烧、填埋等模式;没有固定的环卫保洁队伍,没有固定的垃圾处理措施,垃圾转运遇到很大的阻碍。

(三)资金投入力度不足。人居环境整治,由于一些基本的设施设备不完善、人员配备不完整,在行动中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前期脱贫攻坚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资金分配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各地方的设施设备和人员配置上面存在着不平衡。

(四)长效机制建立还需进一步加强。随着人居环境整治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加强,乡村环境卫生日趋变好。但是,人居环境的卫生是一项长久的民生事件,需要建立长效的公共环境卫生保洁制度,通过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需进一步的加强“清洁指挥长”的能动作用,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让村庄能够常年的保持干净、整洁、有序,有效提升乡村村容村貌,让农民群众主动爱护和维护环境卫生,拥有良好卫生意识和文明生活习惯。

(一)进一步夯实主体责任。坚持县级主抓,乡镇落实责任机制,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为要切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总指挥,形成“清洁指挥长”责任制,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多方力量参与,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形成农民群众自己事自己干的行动自觉,全力推进我县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和农民的环境意识淡薄、居住环境不讲究、生活卫生不注意等陋习根深蒂固。农村人居环境不仅仅是对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更是对农村落后陋习改变。坚持把宣传工作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先导工程来抓,充分利用村民代表、党员会议、悬挂标语、发放小册子、知识讲座、宣传栏等有效载体,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参与者、践行者、受益者。

(三)进一步强化资金保障。县级财政增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

项资金,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争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助推人居环境整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将资金用活用好、算好帐,将每一笔资金用在刀刃上,做好人居环境整治有力的后盾保障,扎实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进一步加强部门沟通和协作。部门之间沟通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要增加沟通与协作,构成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共同把工作做好。各部门需要进一步的协调配合,紧紧围绕行动目标,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努力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

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篇四

国家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建设,把环境治理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近年来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需下大气力,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一)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用于农业生产的农家肥料被化学肥料所代替,原先的垃圾多数是一些容易沤烂的生活垃圾,积攒一年的垃圾都会在春耕的时候运送到地里当肥料,现在种田都用化肥,很少有人使用农家肥,垃圾就越来越多。

(二)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导致各种传染病时有发生。农民群众的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群体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沿袭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保留一些生活上的陈规陋习等,使不少农民群众易发生皮肤病、肠炎等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夏秋高温干燥、不良的卫生习惯等因素,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三)城乡建设加快,配套建设滞后。污水不能集中排放、净化处理;生活垃圾不能集中填埋、焚烧,环境治理措施滞后。

(一)创新农村垃圾处理处置模式

1、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工作。全面清除陈年垃圾,通过开展全面“大扫除”活动,我乡每月的16日定为“村居环境大整治日”,采取评级措施,有效促进“清洁工程”的整体平衡推进。积极推行散居农户自建垃圾填埋坑,集中居住区域实行固定垃圾桶,逐步建立村社区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分区包干、定责定薪、联合考核”的长效保洁机制。雨、污水有序排放,雨水就近流入自然水体,污水排入化粪池或沼气池。

2、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消除农村露天粪坑茅厕。根据农户无卫生厕所的具体情况,指导帮助农户建造能有效处理粪便的卫生厕所,通过改厕,力争农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确保每个村都实现卫生室建设标准化。

3、治理农村河道池塘水沟。全面治理农村河道和池塘水沟,做好池塘水沟清淤,清除水面有害漂浮物,恢复河道基本功能,使村域内水面得到较好保护,水质基本达标。

4、提高村庄绿化水平。以绿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把村庄周围和农家庭院绿化紧密结合,扎实抓好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做到村旁、宅旁、水旁充分绿化。

(二)制定工作措施,加大垃圾治理资金的投入力度

垃圾处理长期被视为一项公益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下拨的农村公共服务资金。随着垃圾产量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对垃圾处理的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只能满足垃圾的一般处理要求。一是要建立起垃圾收集转运的管理队伍;二是对于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垃圾清运工具、无处理垃圾专用场地等所有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的铺垫,建议引起重视,加大此项工作经费的投入;三是由村建立垃圾集中处理场,对垃圾进行填埋、堆肥或焚烧,要求每村每户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垃圾进行分类,不可回收的全部运送到集中处理场进行处理。

(三)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做好农村环境卫生保护工作,需要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普及环保知识,加强环境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充分发挥现有广播、板报、标语的作用,让村民熟悉和掌握一些环境保护常识,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不同性质的污染物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的危害以及常用的处理方法,并在日常工作中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人人参与环保活动,养成不随意丢弃垃圾的好习惯,共同把农村垃圾处理好。二是可以在农村的中小学中,加强环境意识方面的教育,使易接受新事物的学生成为农村家庭中的环保先行军,潜移默化地改变整个家庭的卫生习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涉及面广、动态性强、反复性大,这一问题始终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提高对农村垃圾问题的认识,加大投入,同时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保意识,最终建起覆盖农村的良好环境管理体系。

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篇五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2017—2020年)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17〕8号)精神,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加强考核,切实抓好2017年“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拆除违法建设

全市拆除违法建设4000万平方米以上;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确保新增违法建设零增长。加大城六区违法建设拆除量,拆除违法建设1417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区拆除24万平方米,石景山区基本消除违法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违法建设两年内全部拆除。在全市开展100条主要街道和胡同、100个重点社区拆违示范试点。优先重点整治沿街连片违法建设,恢复并改善街道立面景观、畅通交通功能、优化步行体验,“还街于民”。优先拆除低效利用的.工业、仓储及区域性专业市场等产业用地上违法建设。建立“拆建挂钩”机制,将拆除违法建设占地面积与城乡建设用地指标挂钩,拆除进度与项目审批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挂钩,促进“减量发展”。加大违法建设拆除后综合整治和管控力度,及时处理建筑垃圾,将拆除后用地的绿化实施率作为年终考核重要指标,确保还绿、复耕比例。

(二)占道经营、无证无照经营和“开墙打洞”整治

加大占道经营违法行为执法检查力度,举报查处率达到100%,实现1009处重点点位100%销账;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依托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综合治理系统平台,强化工商、城市管理、安全监管、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综合执法,随时发现、随时治理,确保存量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明显下降。

全市整治“开墙打洞”行为约1.6万处,其中城六区整治“开墙打洞”行为约1.56万处。

(三)城乡结合部整治改造

开展100个市级挂账城乡结合部重点村(社区)综合整治,巩固提升已整治地区治理成效。其中,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整治51个重点村(社区)。通过专项整治,使城乡结合部地区重大安全隐患问题基本消除、治安秩序明显好转、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基层综合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加快城乡结合部地区改造建设,完成第一批朝阳区来广营、太阳宫、将台、南磨房、豆各庄、常营等6个乡试点任务,全面推进第二批朝阳区东坝、东风、三间房、平房、管庄等5个乡和大兴区旧宫镇试点工作,拆迁腾退建筑面积305万平方米。研究编制海淀区海淀镇和东升镇、丰台区卢沟桥乡和南苑乡、昌平区东小口镇、首农集团南郊农场“一绿”地区城市化试点实施方案。实施新增建设用地与现状低效用地盘活减量挂钩机制,完善农民转居、就业安置、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措施,控制新增产业和住宅建筑规模。推进“二绿”地区集体土地集约利用试点工作。

(四)中心城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

开展新阶段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配套提升和长效管理试点,在东城区选择2个小区,西城区选择3个小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各选择1个小区,突出抓好抗震加固、节能改造、加装电梯、架空线入地、上下水改造、补建停车位等工作,适当提高改造标准,完善小区配套服务功能,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管理,实现小区安全、便利、宜居。同时,积极推动城六区其他具备条件的老旧小区开展综合整治。

(五)中心城区重点区域整治提升

围绕东城区簋街片区、隆福寺地区、东四三至八条、故宫周边、南锣鼓巷地区,西城区月坛街道、金融街街道、西长安街街道、什刹海街道等重点地区开展综合整治,拆除违法建设,实现无违法经营、无违法出租房屋、无地下空间“散租住人”。继续推进浏阳会馆等11处文物腾退,切实提升人居环境,着力建设和谐宜居示范区。围绕朝阳区广渠路沿线、长安街延长线、萧太后河水系、十八里店乡重点区域、崔各庄乡南皋村和黑桥村,海淀区中关村大街、宝山地区、永定河引水渠、圆明园21号院,丰台区南苑地区大红门片区、丽泽客运站地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周边地区、首钢主厂区北区周边地区,综合开展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综合治理、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提升区域发展质量和环境品质。

(六)疏解一般制造业和“散乱污”企业治理

疏解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500家,其中城六区疏解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148家。进一步加大对环保不达标、无证无照经营、违规经营、安全隐患严重的一般制造业和低端服务业企业清理整治力度,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2570家,其中城六区清理整治612家。

(七)疏解区域性专业市场

推进区域性专业市场和区域性物流基地疏解,加快相关市场和物流中心升级改造,疏解提升市场120个,包括疏解清退市场77个、升级改造市场43个;疏解提升物流中心38个。其中,城六区疏解提升市场100个、疏解提升物流中心13个。加快重点地区疏解提升,完成动物园地区、大红门地区、天意、永外城等批发市场撤并升级和外迁,基本完成官园、万通、雅宝路地区等批发市场调整疏解和升级改造。积极引导和推动农副产品、基础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仓储物流功能外迁。新建和提升规范化、连锁化社区菜店及生鲜超市等蔬菜零售网点200个。

(八)疏解部分公共服务功能

制定实施推动部分教育资源疏解促进协同发展工作方案,加快疏解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职业教育,积极引导各类培训机构控制在京培训规模。2017年全市压缩培训机构31个,其中城六区压缩20个。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在郊区布局发展,推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校区、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二期新建工程和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开工建设,建成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二期工程,支持部分中央属高等学校新入驻沙河、良乡高教园区。

制定实施市属医疗卫生资源率先疏解促进协同发展工作方案,加快建设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同仁医院亦庄院区扩建工程,实现天坛医院新院试运行。加快推进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口腔医院迁建项目选址、立项等工作,力争安贞医院通州院区2017年底前开工。推动市属医疗卫生资源优先向薄弱地区疏解,切实降低中心城区就诊数量。

(九)地下空间和群租房整治

清退“散租住人”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地下空间684处,其中城六区669处,全市实现地下空间“散租住人”清零。试点整治集体宿舍、旅馆274处,其中城六区269处。研究制定清退后地下空间再利用相关政策,鼓励公益性使用。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全市2011年以来整治完成的地下空间进行全面核查。

依法取缔违法群租房7000余户,其中城六区5600余户,城六区违法群租房实现动态清零。聚焦医院、学校、市场商圈、产业园区和交通枢纽等重点地区周边,持续开展违法群租房整治,发现一处、整治一处。

(十)棚户区改造、直管公房及“商改住”清理整治

全市完成棚户区改造3.6万户,其中城六区完成3万户。完成大兴区、房山区、顺义区、昌平区承接东城区和西城区定向安置房地块的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全部地块于2017年底前具备开工条件。加强对棚户区改造项目定向安置房、回迁房和用于平衡资金的商品房建设所产生人口变化的跟踪监测。

严格清理直管公房转租、转借及改变用途行为。研究清理整治存量“商改住”项目政策措施,并建立长效管控机制,严格控制“商改住”项目增量。加强对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等重点区“商改住”项目的集中治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专项任务由分管副市长牵头,加强市级统筹、纵向领导、横向协调,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各牵头部门每月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分管副市长每季度进行检查调度,并将任务落实情况报市政府。各牵头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大组织协调、建章立制、政策创新力度,积极研究解决专项行动实施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各专项任务涉及的其他部门要主动参与、积极配合,确保上下衔接、整体联动。各区政府要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对纳入年度计划的项目,要细化时间节点和进度要求,并主动与市级牵头部门对接,形成合力。各牵头部门、各区政府要立足早部署、早行动,加大工作力度,力争超额完成任务。

(二)创新政策措施。实施支持疏解腾退的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严格控制商品房开发规模和强度,研究制定棚户区改造、商品房开发与疏解功能、调控人口相衔接的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棚户区改造政策,推进货币化安置、实施定向安置房与住房限购政策衔接、加快定向安置房建设等综合性措施。研究制定城镇集中建设区与周边城乡结合部地区建设捆绑实施政策,建立健全以基本规划实施单元进行区域统筹的机制。制定促进市场疏解升级的指导意见,加强政策资金支持,分类推进区域性专业市场转移疏解和相关市场转型升级。制定实施加强本市户籍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立严格的直管公房管理制度,健全直管公房收回机制和转租转借清理机制。推进《北京市人民防空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管理办法》修订工作。完善有利于巩固治理成果、建立治理长效机制的执法综合考核评价机制。

(三)发挥国有企业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推动市、区两级国有企业在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中转型升级。研究制定市属国有企业支持“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重点项目清单。强化中心城区市、区两级国有企业非经营性房屋资产管理,严禁违规出租等行为。加强市属国有企业用地管理,开展市属国有企业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统筹研究提出市属国有企业存量用地利用方案。积极利用市属国有企业存量土地支持城六区棚户区改造,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四)加强督查考评。加强市级专项督查,引入第三方评估,并将专项行动落实情况纳入市政府绩效考评范围,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对环境秩序差、工作不严不实等问题及时进行曝光。广泛开展“比、学、赶、帮、超”,选择工作成效明显的地区进行现场观摩,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推动专项行动深入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