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改善人居环境实施方案范文(18篇)

改善人居环境实施方案范文(18篇)

作者:灵魂曲 改善人居环境实施方案范文(18篇)

制定实施方案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评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决的难度。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以帮助大家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__-__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__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扭转了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脏乱差局面,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群众环境卫生观念发生可喜变化、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总体质量水平不高,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基本生活设施不完善、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和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为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分类施策。同区域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相匹配,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实事求是、自下而上、分类确定治理标准和目标任务,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统筹推进。树立系统观念,先规划后建设,以县域为单位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各项重点任务,重点突破和综合整治、示范带动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公共基础设施改善、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进步等互促互进。

——坚持立足农村,突出乡土特色。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体现乡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坚持农业农村联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利用。

——坚持问需于民,突出农民主体。充分体现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尊重村民意愿,激发内生动力,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地方为主,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构建政府、市场主体、村集体、村民等多方共建共管格局。

——坚持持续推进,突出健全机制。注重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相衔接,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成。建管用并重,着力构建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政策制度和工作推进机制。

(三)行动目标。

到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稳步提高,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不断提升,乱倒乱排得到管控;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明显提升,有条件的村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

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村卫生厕所基本普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并推动分类处理试点示范,长效管护机制全面建立。

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农村户用厕所愿改尽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有效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

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逐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水平有新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改善。

二、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四)逐步普及农村卫生厕所。新改户用厕所基本入院,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动厕所入室,新建农房应配套设计建设卫生厕所及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重点推动中西部地区农村户厕改造。合理规划布局农村公共厕所,加快建设乡村景区旅游厕所,落实公共厕所管护责任,强化日常卫生保洁。

(五)切实提高改厕质量。科学选择改厕技术模式,宜水则水、宜旱则旱。技术模式应至少经过一个周期试点试验,成熟后再逐步推开。严格执行标准,把标准贯穿于农村改厕全过程。在水冲式厕所改造中积极推广节水型、少水型水冲设施。加快研发干旱和寒冷地区卫生厕所适用技术和产品。加强生产流通领域农村改厕产品质量监管,把好农村改厕产品采购质量关,强化施工质量监管。

(六)加强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村厕所革命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机衔接,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与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处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动卫生厕所改造与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建设,暂时无法同步建设的应为后期建设预留空间。积极推进农村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统筹使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逐步推动厕所粪污就地就农消纳、综合利用。

三、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七)分区分类推进治理。优先治理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及水质需改善控制单元等区域,重点整治水源保护区和城乡结合部、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旅游风景区等人口居住集中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开展平原、山地、丘陵、缺水、高寒和生态环境敏感等典型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以资源化利用、可持续治理为导向,选择符合农村实际的生活污水治理技术,优先推广运行费用低、管护简便的治理技术,鼓励居住分散地区探索采用人工湿地、土壤渗滤等生态处理技术,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

(八)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摸清全国农村黑臭水体底数,建立治理台账,明确治理优先序。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为重点,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体净化等措施综合治理,基本消除较大面积黑臭水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模式。鼓励河长制湖长制体系向村级延伸,建立健全促进水质改善的长效运行维护机制。

四、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九)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根据当地实际,统筹县乡村三级设施建设和服务,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和模式,因地制宜采用小型化、分散化的无害化处理方式,降低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构建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监督,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与利用。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积极探索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习惯、简便易行的分类处理模式,减少垃圾出村处理量,有条件的地区基本实现农村可回收垃圾资源化利用、易腐烂垃圾和煤渣灰土就地就近消纳、有毒有害垃圾单独收集贮存和处置、其他垃圾无害化处理。有序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创建。协同推进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厕所粪污、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以乡镇或行政村为单位建设一批区域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探索就地就近就农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路径。扩大供销合作社等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服务覆盖面,积极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环卫清运网络合作融合。协同推进废旧农膜、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积极探索农村建筑垃圾等就地就近消纳方式,鼓励用于村内道路、入户路、景观等建设。

五、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

(十一)改善村庄公共环境。全面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整治残垣断壁,通过集约利用村庄内部闲置土地等方式扩大村庄公共空间。科学管控农村生产生活用火,加强农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维护梳理工作,有条件的地方推动线路违规搭挂治理。健全村庄应急管理体系,合理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和防汛、消防等救灾设施设备,畅通安全通道。整治农村户外广告,规范发布内容和设置行为。关注特殊人群需求,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村无障碍环境建设。

(十二)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突出保护乡村山体田园、河湖湿地、原生植被、古树名木等,因地制宜开展荒山荒地荒滩绿化,加强农田(牧场)防护林建设和修复。引导鼓励村民通过栽植果蔬、花木等开展庭院绿化,通过农村“四旁”(水旁、路旁、村旁、宅旁)植树推进村庄绿化,充分利用荒地、废弃地、边角地等开展村庄小微公园和公共绿地建设。支持条件适宜地区开展森林乡村建设,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

(十三)加强乡村风貌引导。大力推进村庄整治和庭院整治,编制村容村貌提升导则,优化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相得益彰。加强村庄风貌引导,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不搞千村一面,不搞大拆大建。弘扬优秀农耕文化,加强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积极推进传统村落挂牌保护,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六、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十四)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大力实施以“三清一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突出清理死角盲区,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引导农民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结合风俗习惯、重要节日等组织村民清洁村庄环境,通过“门前三包”等制度明确村民责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村庄清洁日等,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十五)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明确地方政府和职责部门、运行管理单位责任,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村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利用好公益性岗位,合理设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护队伍,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员。明确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产权归属,建立健全设施建设管护标准规范等制度,推动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和村庄保洁等一体化运行管护。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依法探索建立农村厕所粪污清掏、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农户付费制度,以及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运行管护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服务费市场化形成机制,逐步建立农户合理付费、村级组织统筹、政府适当补助的运行管护经费保障制度,合理确定农户付费分担比例。

七、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十六)强化基层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进一步发挥共青团、妇联、少先队等群团组织作用,组织动员村民自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充分运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制度,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村民等全程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相关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实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相关项目公示制度。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引导农民或农民合作组织依法成立各类农村环保组织或企业,吸纳农民承接本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后续管护工作。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通过捐资捐物、结对帮扶等形式支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十七)普及文明健康理念。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群众动员优势,加大健康宣传教育力度,普及卫生健康和疾病防控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健康素养。把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推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使用卫生厕所、做好垃圾分类、养成文明习惯等纳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纳入各级农民教育培训内容。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卫生创建,大力推进健康村镇建设。

(十八)完善村规民约。鼓励将村庄环境卫生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对破坏人居环境行为加强批评教育和约束管理,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倡导各地制定公共场所文明公约、社区噪声控制规约。深入开展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红黑榜、积分兑换等活动,提高村民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

八、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十九)加强财政投入保障。完善地方为主、中央适当奖补的政府投入机制,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按计划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政策,保障农村环境整治资金投入。地方各级政府要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统筹安排土地出让收入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鼓励各地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方式用于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县级可按规定统筹整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关资金和项目,逐村集中建设。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投资收益较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项目。

(二十)创新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做好与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等政策衔接,落实农村人居环境相关设施建设用地、用水用电保障和税收减免等政策。在严守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优先保障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建设用地,优先利用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建设。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信贷支持。落实村庄建设项目简易审批有关要求。鼓励村级组织和乡村建设工匠等承接农村人居环境小型工程项目,降低准入门槛,具备条件的可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

(二十一)推进制度规章与标准体系建设。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开展地方立法,健全村庄清洁、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农村卫生厕所管理等制度。加快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相关领域设施设备、建设验收、运行管护、监测评估、管理服务等标准,抓紧制定修订相关标准。大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相关标准,提高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增强政府部门、企业等依据标准开展工作的主动性。依法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新监管机制,适时开展抽检,严守质量安全底线。

(二十二)加强科技和人才支撑。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关技术研究创新列入国家科技计划重点任务。加大科技研发、联合攻关、集成示范、推广应用等力度,鼓励支持科研机构、企业等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农村人居环境领域节能节水降耗、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产品研发推广。加强农村人居环境领域国际合作交流。举办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管护技术产品展览展示。加强农村人居环境领域职业教育,强化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和技能培训。继续选派规划、建筑、园艺、环境等行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驻村指导。推动全国农村人居环境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监测,定期发布监测报告。

九、强化组织保障。

(二十三)加强组织领导。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结合乡村振兴整体工作部署,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协调资金、资源、人才支持政策,督促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及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省级党委和政府要定期研究本地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抓好重点任务分工、重大项目实施、重要资源配置等工作。市级党委和政府要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县级党委和政府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当好一线指挥,选优配强一线干部队伍。将国有和乡镇农(林)场居住点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范围统筹考虑、同步推进。

(二十四)加强分类指导。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优化村庄布局,强化规划引领,合理确定村庄分类,科学划定整治范围,统筹考虑主导产业、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等村庄发展。集聚提升类村庄重在完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与产业发展互促互进,提升建设管护水平,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城郊融合类村庄重在加快实现城乡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特色保护类村庄重在保护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尊重原住居民生活形态和生活习惯,加快改善人居环境。“空心村”、已经明确的搬迁撤并类村庄不列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范围,重在保持干净整洁,保障现有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稳定运行。对一时难以确定类别的村庄,可暂不作分类。

(二十五)完善推进机制。完善以质量实效为导向、以农民满意为标准的工作推进机制。在县域范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宜居村庄创建推介,示范带动整体提升。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行系统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行管护,推进城乡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统筹谋划、统一管护运营。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各方积极参与,避免政府大包大揽。充分考虑基层财力可承受能力,合理确定整治提升重点,防止加重村级债务。

(二十六)强化考核激励。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纳入相关督查检查计划,检查结果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效明显的地方持续实施督查激励。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继续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列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强化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突出问题监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加强督促检查,并制定验收标准和办法,到2025年年底以县为单位进行检查验收,检查结果与相关支持政策直接挂钩。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真抓实干、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的地区予以通报表扬。

(二十七)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总结宣传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经验做法和典型范例。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充分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创新利用新媒体平台,深入开展宣传报道。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编制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解读材料和文艺作品,增强社会公众认知,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农民安居乐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待。根据市、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指导意见。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总体要求,根据各村实际,科学确定不同地方的具体目标、重点、方法和标准。充分发挥各村自主性和创造性,防止生搬硬套和“一刀切”。

2、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阶段性规律,立足现有条件和财力可能,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安排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项目,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防止大拆大建。

3、城乡统筹、突出特色。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互补,协调发展。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保护乡情美景,弘扬传统文化,突出农村特色和田园风貌。

民决策监督权力,避免强迫命令,防止大包大揽。

二、目标任务。

从20xx年开始,全镇所有村庄进行一次积存垃圾清除活动,在此基础上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完善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美化村庄面貌,每年建设一批达标村和示范村。到20xx年,全镇行政村90%以上达到环境净化的镇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标准,50%以上达到环境净化、道路硬化、村庄美化的镇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标准,全镇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

三、实施步骤。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即全面整治阶段、重点提升阶段和巩固完善阶段。

(一)全面整治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2月)围绕“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目标,全镇所有农村普遍开展清理垃圾、杂物以及其他有碍观瞻物的活动,力争年底前完成任务。“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指的是村庄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道路两侧沿线视线范围内环境干净。

(二)重点提升阶段(20xx年1月—20xx年12。

从20xx年1月起,在全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和示范村创建工作(具体标准见附件)。一是全力保障基本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二是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科学分离,引导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推动农村家庭改厕,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节约集约使用土地,统筹利用闲置土地、现有房屋及设施等,改造、建设村庄公共活动场所。三是稳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加强对村域的规划管理,保持村庄整体风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开展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

(1)20xx年工作要求:镇选择一批行政村建立垃圾清运、卫生维护的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开展达标村创建活动;其它没有建立长效机制的行政村,村委会要切实负起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环境整治成果。

(2)20xx年工作要求:各行政村(街)选择一批建立长效机制的村民组开展达标组创建活动,或同步开展达标村和示范村创建活动;其他行政村年底前都要建立起长效机制。

(3)20xx年—20xx年工作要求:全面开展达标村和示。

范村创建活动,全镇行政村80%以上建成达标村,40%以上建成示范村。

(三)巩固完善阶段(20xx年1月—20xx年12月)。

1、20xx年工作要求:继续开展达标村和示范村创建活动,争取全镇行政村90%以上建成达标村,50%以上建成示范村。

2、20xx年工作要求:结合各村实际建设一批美丽示范点。

四、工作机制。

(一)科学规划。

编制和完善镇域村镇体系规划,根据镇、村人口变化等情况,科学论证,明确重点;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与建设标准,明确不同区位、不同类型村庄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时序。提高村庄规划可实施性。村庄规划要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求,体现乡村特色。规划编制要深入实地调查,坚持问题导向,保障农民参与,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的衔接,防止强行拆并村庄。

(二)分类指导。

板路、碎石路,建设方便易行的安全道路。对于交通干线两边和旅游景区周边村庄,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率先打造成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三)循序渐进。

紧密结合各地情况,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分期分类提出整治办法和工作要求,有序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避免搞大拆大建、不顾经济条件盲目花钱,避免搞形式主义、干劳民伤财之事。按照全面整治、重点提升、巩固完善三个阶段的工作部署,制订好工作方案,谋划好工作步骤,扎扎实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四)创新投入方式。

激励引导作用,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通过民办公助方式,逐步建立“农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部门投入整合、集体经济补充”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改善人居环境工作。

(五)创新管护长效机制。

按照逐步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维护管理,做到有制度、有资金、有人员。镇政府对已经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鼓励采取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住户适量付费相结合等方法,抓好村庄道路、供排水、垃圾和污水治理、沼气、卫生保洁等公用设施运行、管理、维护工作。通过市场机制培育专业化的运营管理维护队伍,提高运营管理维护人员素质。

五、保障措施。

1、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社会上下广泛关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形成政府主持引导、群众自主建设和社会积极支持的工作局面。积极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引导农民改变乡村生活陋习,培育健康生活新方式。组织开展必要的卫生户、星级文明户等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

2、发挥党组织作用。

各级党组织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按照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做好动员和发动群众工作,带领群众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在具体工作安排部署上,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注重发挥农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努力用简便的办法、较低的成本,取得农民满意的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3、强化督导考核。

镇党委、政府要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加大督查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镇政府要组织财政所、国土所、镇村建中心、镇农业服业中心等单位采取督查、暗访等办法开展监督检查,重点对环境整治村、达标村和示范村进行检查,研究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统计和评价机制,制定考核办法,依据目标完成情况和整治效果,每年奖励一批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先进村,并对推进工作进度快、成效好的乡镇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进度慢的乡村加强工作督促和指导。

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20__年是全国文明城市进入复评阶段的第二年,为进一步改善沈家门综合人居面貌,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经研究,决定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全域无死角城中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彻底消除街道范围内城市社区、城乡结合部、拆迁待建地周边、田间地头、山坡、水库地带等区域的“脏乱差”现象,全面提高街道整体环境洁化、绿化、美化水平;同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让渔港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提升。

二、任务分解。

以清理堆积垃圾、消除违规(法)建筑、处理公共区域乱堆物、恢复私自开垦林地、整治山间秸秆焚烧、“疏堵同治”流动摊贩6大类问题为重点,计划在4月15日前完成春季环境整治阶段性验收任务,实现区域范围无垃圾、无违法建筑、无破坏绿化、无乱堆物、无秸秆焚烧、无流动摊贩的“六无”目标,营造生态宜居渔港新面貌。

(一)清理堆积垃圾。重点做好城市社区居民住宅楼道、公共道地院落、城乡结合部房前屋后空地及田间地头、河道周边、山坡地带等区域的生活(建筑)垃圾、非法废品收购点等问题点堆积物清理工作,消除控制“白色垃圾”,提高环境的综合洁化程度,做到可视范围内无垃圾、无污染物。其中,重点渔农村如无完善环卫清运机制,根据实际情况联系环卫部门。

(二)消除违规(法)建筑。拆除或清除视线范围内的拆迁地块、道路(公路)沿线、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山坡周边的.违规(法)建筑、废弃建筑物、地面构筑物和大桥下违法设施堆积等,让陈年老问题等到一次性处理,并分清责任主体,落实后续跟进工作,防止违建反弹。

(三)处理公共区域乱堆物。主要集中处理居民小区楼道、庭院公共区域、房前屋后、山间地头、沿河绿化带、林地、水库周边的公共区域和村道乱堆物问题,并将区域内“老大难”问题在本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中得到显著改善。

(四)恢复私自开垦林地。对林地山地保护区、拆迁待建区域存在私自开垦,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的区域,采取一次性恢复林地、待建区原貌,清各类垃圾和堆积物,并根据属地管理权第一责任人原则,落实后期长效管理,坚决消除私恳破坏环境的问题发生。整治山坡地带私自开垦菜地,同时进行复绿美化,因地制宜选择树种,提高绿化体量和美化效果。

(五)整治山间秸秆焚烧。以道路、河道两侧、城乡结合部、山间田地为重点,联合城管部门查处露天焚烧树叶、垃圾或者其它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的行为;区域所属社区、村、经济合作社建立农户信息存档工作,成立管理工作小组,定去巡查区域内问题;同时,对辖区内焚烧秸秆意向户建立信息档案,对秸秆统一收集统一处置。

(六)“疏堵同治”流动摊贩。街道城管中队继续强势打击城区背街小巷、市场周边、城乡结合部沿街流动设摊行为,加强公路沿线设摊集中整治,不定期开展集中“重拳行动”。同时,“疏堵结合”安置自产自销农户,建立农户个人信息,形成流动管理地图,条件允许情况下增设部分区域自产自销经营点摊位数,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三、责任分工。

根据环境卫生专项整治任务,建立街道主导、部门联动、各司其职,责任到社区、村、相关办(中心)联动整治的责任体系,群策群力完成本阶段工作任务。具体责任分工如下:

(一)街道创建办:牵头负责城乡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总体协调工作,前期大数据排摸汇总,制定工作方案、工作时间表,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例会,向上汇报工作进展情况,落实督查和通报机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完成阶段性情况验收工作。

(二)街道城建办:牵头负责渔农村社区(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涉及的垃圾分类、毁绿补种、违章建筑联合整治等工作。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村落小区、老旧小区工地等区域内的垃圾杂草杂物、卫生死角、乱堆乱放、污水外溢等问题进行清理整治;保持村管理的公共厕所干净整洁,清除公厕内外一切脏乱差问题;全面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垃圾坑,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倒乱堆;联系所有村发动村民对房前屋后、家庭院落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

(三)街道渔农办:负责环境整治过程中涉及到山体、水库、河道等区域周边硬件设施损坏,存在风险点设施维护、维修等工作。聚焦河湖(库)乱占、乱堆、乱排及水体黑臭、水面污染等重点突出问题,对全街道内河道、水域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疏浚,严厉打击排污行为。全面清理河湖岸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废弃杂物、杂草等,确保河湖周边陆域范围整洁干爽,无垃圾随意倾倒、堆放点。

(四)街道经贸办和金土地公司:涉及企业管理区域周边环境卫生脏乱问题,联系企业做好配合整治工作;涉及金土地产权管理范围,配合所在社区(村)完成环境卫生整治配套性工作。开展属地中小企业,工业园七内加工作坊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入河情况排查,重点对辖区企业、厂家、小作坊等对象进行“地毯式”排查,检查污水处理、排污现象、污染程度等情况并登记建档,对存在的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制定长效整改措施。

(五)街道城管综合执法中队:重点开展流动摊贩有效、持续整治工作,联合开展违建建筑清理、堆积物清理等配合性工作,并对相关违章行为执行法律性处罚手段。重点整治辖区占道经营现象,包括主要路段、重点区域、重要点位各类流动摊点和擅自设置的临时摆卖集中点以及市场外溢摊点;全面整治沿街门面店面外经营、乱摆乱放、乱扯乱挂等现象,拆除沿街破旧雨棚、遮阳棚等破旧附属设施;全面规范户外广告、店招标牌;清除主次干道沿线各类横幅、玻璃门窗小广告,修复各类户外破损广告、招牌缺失、路面井盖破损和绿化裸露缺株等。

(六)各社区(平阳浦分站)、村:根据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成立整治专班,明确目标任务;负责落实辖区内排查出的问题区块环境整治工作,并在每次阶段性任务完成后报工作情况至街道创建办。整治前后,配合各有关办(中心)做好群众告知性工作,并在后期做好常态化管理“回头看”工作;工作全程做好完整的图文台账,随时跟进整治信息,积极报送工作动态。

四、整治步骤。

(一)准备阶段(20__年2月底—3月5日)。

调查摸底,制定整治方案。制定沈家门街道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对专项整治行动涉及的区域和内容开展调查排摸,汇总制单,确定具体的点位、数量及基本情况,明确区块责任领导。

(二)集中行动阶段(20__年3月6日到4月5日)。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落实排查区域卫生整治社区(村)牵头开展整治任务,需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的由牵头单位联系安排,整治范围内的务必整改完成,不符合标准的务必整改到位,整治重点务必整出成效;行动中加强沟通协调,明确职责任务,确保质量和效果,街道创建办每周汇总一次工作进度,实行周报制度,并将情况反馈区创建办。

(三)考核验收阶段(20__年4月6日到4月15日)。

由街道创建办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并对完成情况进行存档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再次要求属地单位落实强化整改;对已完成整改任务的,按要求确定点位负责人,定期开展“回头看”,对责任主体不明、经常反复回潮等各类突出问题,完善管理责任机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街道创建办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各社区(村)和相关责任办(中心)要把专项整治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制定政策措施,落实专门工作队伍和责任人员,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注重统筹结合,着力解决问题。各社区(村)和相关责任办(中心)要将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与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美丽海岛”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整体部署、共同推进。同时注重常态化管理,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保洁管护机制,切实巩固洁化、绿化、美化成果。

(三)强化宣传督导,推动工作落实。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成效,由街道纪工委牵头建立通报、问责机制,对各社区(村)和相关责任办(中心)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同时发挥街道内外各类宣传载体,对各地广泛宣传和整治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形成人居环境洁美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xx市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为全面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五年行动,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切实提升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公共服务功能,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为基础,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水环境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二、工作目标。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行动,在上一轮三年行动建设的基础上,围绕“五年行动”方案,实施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工程,全市创建xx个示范引领村、xx个美丽宜居村,其它所有村庄持续推进“四清一治一改”(清理农村积存垃圾、河塘沟渠、农业废弃物和无保护价值的残垣断壁,加强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加快改变农民生活习惯)。

所有村庄根据xx市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规范和环境整洁村标准,大力实施以“四清一治一改”为重点的常态化村庄清洁行动,全面开展“三拆、四清、五保持”(“三拆”是指拆猪圈、拆旱厕、拆残垣断壁;“四清”是指清积存垃圾、清散养家禽、清黑臭水体、清乱堆乱放;“五保持”是指保持道路常洁、保持绿化常管、保持路灯常亮、保持公厕常净、保持垃圾房常清),突出清理死角盲区,推动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引导农民群众逐步养成良好的垃圾投放、污水处理、杂物摆放等生活习惯,避免脏乱差现象反弹。

在环境整洁村的基础上,对照生态宜居的标准,做到水面、坡面、路面、墙面、院面全面提升,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全面建成无害化卫生户厕和无障碍设施公厕,全面消除旱厕,做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集聚人气、激活产业、挖掘文化内涵,展示村居的特色和亮点,鼓励能人为家乡环境提升作贡献,通过古树名木、文化名墙、民房保护、老街修复,打造别具特色的乡愁馆,充分彰显地方人文气息和乡土特色,2022年,全市打造xx个美丽宜居村。

坚持把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立足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优化乡村、田园、村落等空间要素,分类组织建设,分级梯次打造,分批申报命名。2022年,申报省级特色田园乡村x个,建设xx市级特色田园乡村x个,建成xx市级特色田园乡村xx个。

三、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引导村民、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整治,根据村庄实际和需求,科学确定整治标准、整治任务。注重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积极开。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展以“出智、出工、出钱、出物”“助困、助卫、助绿、助美”为内容的“四出四助”活动,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氛围。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考虑村庄在自然资源、空间形态、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科学规划村庄发展,统筹谋划;区别施策,分层次、分类别梯次推进示范引领村、美丽宜居村、环境整洁村建设,把握好建设力度、推进速度、农民接受程度之间的关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以不增加村级债务为前提,农村公共设施按照节俭整治要求,根据经济基础、发展阶段、村庄肌理等自身条件,找准不同梯次的建设目标,分类打造、分级创建。充分发挥群众智慧,从“百笑图、姓氏谱、民俗风情史、家什农具展示”四个方面打造乡愁馆,突出里下河地区xx农村建筑风格,注重保持村庄乡土特色和生态底色。

运用系统化思维,建管并重,规范项目建设管理,按照宜业宜居宜游宜商的原则,鼓励具备条件的特色村庄发展特色产业,加强运营管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管理水平,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效果。

四、重点任务。

高质量推进“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持续抓好农村户厕整改提升,全面消除旱厕,推动新改户厕由室外向室内转变、由厕所向卫生间转变,新建农房配套设计建设卫生厕所及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已改造的农村无害化户厕进行提档升级;推进农村公共厕所配建工作,按照标准,合理建设,确保做到“两有一无”(有照明、有水冲、无异味)和无障碍设施全覆盖;同步实施粪污治理,促进农村公共厕所数量增加、品质提升,全年完成xxxx户新建改厕和xxxx户整改达标户厕。

加快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活动,重点整治城乡结合部、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驻地、中心村、乡村旅游风景区等人口居住集中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加快推动城镇污水逐步向周边自然村庄延伸,并与农村改厕有效衔接,提高农户受益率和覆盖面;2022年投资x亿元,建设xx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持续完善“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进一步提高收运处置体系覆盖范围并实现稳定运行。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探索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习惯、简便易行的分类处理模式,完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探索农村建筑垃圾等就地就近消纳方式,鼓励用于村内道路、入户路、景观等建设。协同有序推进城乡所有垃圾池、垃圾房进行升级改造,避免垃圾暴露散落在外。

实施村庄河道整治“活水工程”,开展村庄河道疏浚清淤及生态河道建设,坚持拆坝建桥、建涵,消除黑臭水体,进行岸坡刷坡和村庄水环境综合治理,在保障河道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对河道进行特色化改造,形成一河一景,充分体现我市“特色在水”。加快推进河长制体系向村级延伸,按照消除水面漂浮物“封牢盯紧、除根剿清”的工作目标和“三个全覆盖”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促进水质改善长效运行维护机制。

坚持规划先行原则,优化完善镇村布局规划,启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按照依法依规的原则,加快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与农民建房、村庄功能布局、人居环境改善、乡土特征紧密相联,明确划分标准和建设程度,指引规范今后乡村建设和土地增减挂钩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要对各条线村庄创建标准和考核要求进行再完善、再细化,制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建设方案,做好罗列和统揽,引导镇村开展乡村建设。

大力开展秸秆禁烧禁抛工作,持续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全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持续推进废旧农膜与秸秆综合利用,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稳步推进农药集中采购统一配供、废旧农膜及农药等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

深入开展“四清一治一改”为重点的常态化村庄清洁活动,突出清理死角盲区,推动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推进庭院整治与村容村貌相互促进、融合,引导农民群众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重点拆除村庄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拉乱接、整治残墙断壁;加强农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维护梳理工作;清理庄前屋后、河道岸坡、绿化带沿线的柴草杂物、废弃建筑材料、散落垃圾。加大公共空间的治理,围绕绿化培植、健身器械配置、乡村公园建设、生态驳岸打造等,深入实施乡村美化行动。充分利用清理出来家前屋后公共空间,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泰美小园”。

建立健全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大力推行农村河道、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五位一体”综合管护,建立组织管理有序、农民主动参与的专业管护队伍,利用好公益性岗位,合理设置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队伍,优先推动村庄环境管护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通过完善村规民约、环境卫生红黑榜、积分奖励等措施,提升农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改善提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借助民智民力齐抓共管。

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卫生习惯带来的好处和不卫生的危害影响,提高村民清洁卫生意识,营造形成良好的氛围。采取多种形式,鼓励村委会与村民签订形成良好习惯的公约,开展文明家庭、美丽庭院评比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形成示范效应。

五、保障措施。

各乡镇(街道)是辖区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把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行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各项行动。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亲自动员、亲自推动,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工作。属地村党组织书记要担任村庄清洁“指挥长”,负责辖区的村庄清洁行动。

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加强项目组织推进,农业农村部门要做好牵头协调工作,住建、卫健、城管等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各部门要紧扣实施方案中的专项指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要积极上争项目,生活污水处理、农村改厕、乡村绿化美化、公路提档升级、农田基础建设等项目优先向示范引领村、美丽宜居村倾斜,形成工作合力。各乡镇(街道)要抓紧时间,高标准、高质量编制镇村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行动计划,明确年度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加快组织推进。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工作列入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对在“四出四助”“乡愁馆”建设有示范作用给予加分,由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进行单独考核。市财政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专项引导资金,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各地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时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健全问题线索常态化征集处置机制,畅通问题线索反映渠道,广泛接受社会公众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行动的监督。运用各级农村人居环境监管平台、农村人居环境“问题随手拍”等,以信息化手段强化对问题线索处置的跟踪监督,提高工作实效。

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确保各项整治任务落地见效。及时梳理总结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行动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机制。加强正面宣传,充分借助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以及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加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关政策文件、标准规范的宣讲以及工作成效、典型范例的宣传推介,扩大社会影响力,让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看到、听到、感受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对农村生产生活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提高认同感和参与度。激励引导农民群众主动爱护和维护环境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意识和文明生活习惯。充分运用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公示制度,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鼓励通过盘活资产、能人捐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取得明显成效。

附件1。

一、“六有”标准。

1.环境管护有稳定队伍。

2.管护有规范制度记录。

3.村规民约有整治要求。

4.村庄公厕有日常保洁。

5.村庄主要道路有路灯。

6.村庄主要道路有绿化。

二、“八无”标准。

7.村庄环境无乱扔乱抛。

8.村庄范围无乱贴乱画。

9.村庄范围无黑臭水体。

10.村庄主次干道无破损。

11.房前屋后无乱堆乱放。

12.房前屋后无乱搭乱建。

13.公共空间无乱拉乱接。

14.公共空间无残垣断壁。

序号。

重点任务。

项目名称。

牵头单位。

年度目标。

1

示范引领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

市住建局。

申报省级特色田园乡村x个、建设xx市级特色田园乡村x个、建成xx市级特色田园乡村xx个。

2

美丽宜居村建设。

建设户厕改造整村推进村。

市农业农村局。

在旱厕清零的基础上创建xx个美丽宜居村。

3

治理农村粪污。

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

市农业农村局。

完成xxxx户新建改厕,xxxx户整改达标户厕。

4

治理农村生活垃圾。

1.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

市城管局。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2.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市城管局。

新增垃圾分类试点镇x个。

5

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村庄生活污水治理。

市住建局、xx生态环境局、

市城投公司。

实施全市xx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

6

治理村庄水环境。

村庄河道疏浚。

各乡镇(街道)。

自主实施。

7

治理农业废弃物。

1.秸秆综合利用率。

市农业农村局。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xx%。

2.废旧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两废”回收处置和农药集中采购统一配供。

市供销总社。

继续实施废旧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废旧农膜(地膜)回收xx%以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xx%以上,处置率xxx%,启动实施农药集中采购统一配供工作。

3.生态健康养殖比重。

市农业农村局。

生态健康养殖比重达xxx%。

4.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市农业农村局。

养殖场治理达标率xxx%,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xx%。

8

提升镇村规划编制与管理。

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编制。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加快村庄规划编制,每个乡镇不少于x个。

9

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1.“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及推动“路长制”考核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

加强道路桥梁和安防建设,对照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不断提升农村公路路容路貌。

2.治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

市城管局。

动态查处,做到整治无死角。

3.散坟清理。

市民政局。

全面推进“三沿六区”和村内散坟的清理整治。

4.绿美乡村建设。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xx个省级绿美村庄,xx个市级绿化示范村,xx个xx绿化合格村。

5.卫生乡镇、卫生村建设。

市卫健委。

建成省级卫生镇x个、卫生村x个;xx市卫生镇x个、卫生村x个。

6.生态文明建设示范。

xx生态环境局。

创建x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

10。

提升长效管护运行机制。

管护长效机制。

市农业农村局。

不断完善“六有”管护长效机制。

11。

提升健康意识。

引导养成人人爱护农村环境的良好习惯。

市委宣传部、市卫健委、市妇联。

制定利于养成人人爱护农村环境良好习惯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展良好习惯文明家庭评定活动、美丽庭院建设评比,树立先进典型,形成示范效应。

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据_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_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居住品质为目标,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努力打造功能完善、环境整洁、管理有序的居住小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原则。

1、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区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行统筹、协调、督导。区住建局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的实施主体,会同各街道做好本辖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产权单位、物业公司、业主参与小区改造决策和监督实施。

2、综合改造,突出重点。结合区域特点和设施现状,充分听取小区居民诉求,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以安全设施改造和基础设施改造为重点,鼓励服务设施提升改造。

3、财政支持,多方共担。结合实际合理确定改造费用分摊规则。通过居民合理分担、单位投资、市场运作、财政奖补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老旧小区改造资金,确保改造工程顺利实施。

4、整管结合,注重长效。改造与管理相结合。提前确定改造后小区管理方式,做到前期改造和后期管理无缝衔接,建立老旧小区管理长效机制。

5、示范引领,全面推进。先行推进一批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的实施,总结推广工作经验,为全面推进全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供样板、标杆。

(三)工作目标。

力争用五年时间完成全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其中,在__年全区老旧小区调查摸底的基础上,__年重点放在前期宣传,熟悉情况,入户调查,试点推动等工作;根据实际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对一批条件成熟的老旧小区启动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改造;__年——__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全区老旧小区改造,__年基本完成改造任务。

二、改造范围。

重点改造城镇和工矿区中__年前建成投入使用、配套设施较差、功能不完善、公共服务及社会服务不齐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不包括已纳入城镇棚户区改造计划、拟通过拆除新建实施改造的棚户区以及城中村等)。__年(不含)以后建成,但小区基础设施和功能明显不足、物业管理不完善、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老旧小区,也可纳入改造范围。

三、改造内容。

(一)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包括小区内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安防、消防、绿化、照明、围墙等设施的更新改造。

(二)服务设施建设改造。包括小区内配套养老抚幼、无障碍设施、环卫设施、便民市场、物业管理等服务设施的建设改造。

(三)品质提升设施改造。包括小区内房屋公共区域修缮、建筑节能改造、屋顶美化、补建停车位和充电桩、配置体育健身设施,有条件的居住建筑加装电梯等。

(四)小区周边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与小区直接相关的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供气、供热、停车库(场)、污水与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

四、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

各街道组织对辖区范围内老旧小区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摸清符合认定标准的老旧小区数量及相应的户数、建筑面积、产权性质、建成时间等基本情况,建立老旧小区改造台账。

(二)制定年度计划。

区政府根据调查摸底情况,按照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老旧小区改造时序,科学制定年度改造计划和改造任务。结合财政承受能力,优先安排各类基础设施缺失或失养失修严重,特别是水电路气等必要基础设施亟需更新的老旧小区改造。

(三)组织实施。

1、编制改造方案。各乡街结合拟改造小区实际和业主需求,拟定老旧小区综合改造菜单、整治改造方案和小区管理模式初步方案,并在显著位置公示,征求居民意见。

2、审批改造方案。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审查老旧小区改造方案和投资预算,核准小区改造工程招标控制价格,并依法确定小区改造投资跟踪审计机构。

3、依法招标采购。牵头单位依法办理招标或政府采购手续,确定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施工、监理单位和有关材料、设备供应商,完成合同签订。

4、科学组织施工。牵头单位与乡街要做好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的组织协调,会同有关专业经营单位和专项改造实施单位,科学安排各分项工程与专业经营设施改造工程、专项改造工程的工序和工期。

(四)竣工验收。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竣工后,由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专业单位、街道社区和居民代表进行综合验收。老旧小区改造中涉及的管线迁移改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装电梯等验收工作由专业经营单位或相关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执行。

(五)物业移交接管。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经验收合格,移交物业服务企业负责后期管理维护。要建立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考核评定制度,确保整治效果有效保持。

五、资金来源。

区政府负责筹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所需资金。根据小区实际,充分运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通过政府、业主、产权单位、社会力量共同出资方式筹措资金。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给予的资金奖补。水电气暖等改造优先列入运营单位本系统工程改造计划,按市政府有关规定相应安排专项资金。居民出资部分可通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公共收益、金融消费升级信贷等渠道落实,鼓励居民个人捐资捐物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未来可产生收益的改造项目可调动社会的积极性,引入专业机构、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积极申请中央补助支持资金。

六、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成立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公安__分局分管负责同志,区发改局、区教育局、区工信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区城乡管理局、区市场__、区文旅局等区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涉及街道主要负责同志。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住建局。具体负责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工作的统筹、协调、督导、相关政策制定等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住建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区发改局、区财政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

各相关街道:配合实施主体根据本方案开展工作;协调老旧小区物业、业主;入户调查摸底;处理突发矛盾;依法对老旧小区违建进行拆除。

区住建局:会同相关单位编制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内容清单、制定改造标准;制订改造计划、编制整治改造方案、组织实施和验收;配合海绵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改造。负责老旧小区物业移交接管的指导、监督工作;为各街道健全老旧小区业主管理组织提供政策指导。

区发改局:会同区住建局办理项目立项、申报等工作;负责争取老旧小区改造上级资金补助。

区财政局:会同区发改局、住建局制定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财政资金使用办法,做好各项奖补及财政资金的安排、拨付等工作。

区城乡管理局:指导各街道开展“两下、两进、两拆”整治整治及垃圾分类处理、绿化提升和绿地养护管理工作以及老旧小区有关管道与市政管道的对接改造和小区道路维修等工作;协调相关企业按照改造内容对小区水、气、暖设施及管道进行维护和改造。

区市场__:负责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指导及职责范围的监管工作。

区工信局:负责协调移动、联通、电信、有线等通信单位线缆入地事宜。

公安分局、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自然资源局、区文旅局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老旧小区各类安全、市政、服务设施改造提升的指导、配合和相关手续办理等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相关部门、街道要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狠抓落实,确保改造任务完成。区直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本部门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的管理职责,指导、配合各街道开展工作,落实各部门、各专业经营单位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工作任务。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重要意义,强化群众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主体地位,提高群众参与感、认同感,把群众满意作为改造工作的重要标准。

(二)健全工作机制。

1、建立台账制度。区、街道要逐级建立老旧小区台账,实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登记和销号制度。

2、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及时掌握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改造工作中的问题,总结改造工作经验。

3、建立联审联批制度。区政府结合市直部门出台的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简化优化审批程序,建立区老旧小区改造联审联批流程,建立老旧小区改造联审联批制度,以满足小区居民实际需求为原则,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4、建立工作专报制度。严格按照工作计划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每月底向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三)保证工程质量。

严格工程招标,选择资质等级高、管理能力强、信誉信用好的施工及监理公司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强化现场管理,做好各项施工工程的统筹,落实专人负责,督导各施工单位规范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确保工程质量。

(四)严格资金管理。

老旧小区改造资金要专户存储、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得转移、挪用。审计部门要跟踪审计,加强资金监管力度。资金使用情况要向社会公开,确保财务透明,阳光操作。

(五)严格督导考核。

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计划制定、任务落实、工作进度进行定期督导考核,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六)注重长效管理。

要根据老旧小区实际,落实整管结合的要求,理顺小区管理体制,细化长效管理的具体措施,不断提高专业化物业服务企业覆盖率,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同时,进一步完善社区物业管理功能,持续推进物业管理纳入社区建设,努力提高社区物业管理工作水平。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根据《中共xx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全省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方案的通知》(x农函〔20xx〕xx号)和《xx县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方案》(x农办发〔20xx〕51号)要求,结合我乡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制定本实施方案。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全面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快改善广大农民群众卫生习惯;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以“时时放心不下”的为民情怀,强化责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确保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对我乡全域卫生厕所改造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村庄清洁行动等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基础上,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拓展,重点围绕“整治农户庭院、改善个人卫生”开展。

(一)整治农户庭院,实现“四净两规范”。重点围绕“农户院内是否干净(地面干净、无乱堆乱放等)、室内(居室、厨房、仓房等)是否干净(地面干净、摆放整齐等)、厕所是否干净(无臭味、厕具清洁等)、房前屋后是否平整干净(无乱堆乱放等),生产生活物资摆放是否规范(堆放整齐、地面整洁等)、畜禽养殖管理是否规范(无人畜合居、畜禽圈养、地面无粪污等)”开展排查,引导农户自行维护好家庭和院落环境卫生。

(二)改善个人卫生习惯,实现农村居民“四勤两参与”。重点围绕“勤洗澡、勤换衣、勤打扫、勤收拾,积极参与村民自治、积极参与村庄环境整治”开展宣传引导,逐步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三)进一步提升自然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实现“六无三有”。重点围绕自然村庄是否“村容村貌美、公共区域是否整洁”开展环境提升,做到自然村庄“六无三有”,即“无乱堆乱放、无乱涂乱画、无乱排乱扔”,“有微景观、有美丽庭院、有文明示范户”。

专项行动从20xx年xx月开始,到20xx年xx月底前基本完成。少数突出问题,坚持时间服从质量。

(一)全面排查阶段(到20xx年xx月底)。按照“乡干包村、村干包组、党员组长包户”三级包保要求,全面开展排查,形成排查问题清单,做到“谁排查、谁签字、谁负责”。

(二)集中整治阶段(到20xx年xx月xx日)。根据排查的问题,公开、公平、公正确定整治帮扶对象,防止优亲厚友。分户制定“问题、目标、责任、时间”整改清单,做到“一户一方案”,立行立改,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xx月xx前完成整改,并建立长效帮扶措施。

(三)验收销号阶段(到20xx年xx月底)。各村社区、各驻村工作队对照“一户一方案”,于8月底对整改完成情况进行自验,并将验收结果报乡振兴办,乡级将组织逐户验收销号,做到“谁检查、谁验收、谁负责”。各村社区、各驻村工作队坚持完成一户、验收一户,及时销号。

(四)巩固提高阶段(到20xx年xx月底)。各村、社区,驻村工作队在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基础上,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完善长效管护机制,进一步巩固专项行动成果。

(一)强化组织领导。乡成立由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辖督查工作专班,由乡乡村振兴办牵头,文明办、民政办、环保站、农经站、卫健办等部门参与。

(二)强化责任分工。专项行动在乡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做好排查组织、整改落实、资金保障、抽查复核、验收销号等工作。对排查出来的重点农户,建立“乡、村、帮扶干部”包保服务机制。

(三)强化工作宣传。在全乡范围内大力开展“四净两规范”、“四勤两参与”“六无三有”活动宣传,提升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进一步发挥人居环境整治理事会作用,引导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的热情。

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确保2年内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依据《区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包政办〔20__〕20号)等文件,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灯明、路平、水畅、垃圾清运及时”的要求,将整治与创城工作相结合,着力解决老旧小区建设标准不高、设施设备陈旧、功能配套不全、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建立健全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居民的幸福指数。

二、工作目标。

力争在20__年底前,完成全区54个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20__年完成13个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和余下41个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前期工作;20__年完成41个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三、工作步骤。

按照统筹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专项整治工作共分为4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__年2月-20__年5月)。成立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实施意见;完成13个老旧小区的入户征求意见调查,编制项目建议书,确定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工作。

2、项目实施阶段(20__年6月-20__年2月)。20__年10月份前,完成13个老旧小区整治项目的施工、验收工作;完成20个老旧小区的入户征求意见调查,编制项目建议书,确定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完成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批复和招标工作。20__年2月份前,完成21个老旧小区整治前期工作和招标。

3、深入推进阶段(20__年3月-20__年10月)。20__年7月份,完成20个老旧小区整治项目的施工、验收工作;10月份前,完成余下21个老旧小区的整治工作。同时,根据小区自身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后期管理模式,切实巩固整治工作效果,全面提升老旧小区综合环境。

4、考核验收阶段(20__年11月-20__年12月)。整改任务完成后,严格按照市政府有关要求,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相关部门的考核验收。

四、资金保障。

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投入资金比例按照市、区6:4配套,其中区级配套资金的30%由辖区街镇承担。

五、工作要求。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小区居民的积极性,及时报道综合整治过程中的好做法、新经验,全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明确责任,强化举措。各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区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包政办〔20__〕20号)的要求,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面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相关街镇要做好年度项目调查申报、居民需求入户调查、综合整治方案公示及意见收集、施工环境保障,确保惠民利民的好事办好。

3、分步推进,统筹实施。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必须统筹规划,分年度、分阶段实施。各责任单位要按照统一部署,细化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措施,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整改任务。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大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和协调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4、加强监管,保障质量。严格执行工程招标投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等建设程序,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规定,切实保障项目质量和建设进度。

秀山自治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居环境改善实施方案完整文档

2016。

7

31。

此次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实施对象户为:全县所有长期居住在主体存在安全隐患、房前屋后室内环境较差且为唯一住房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1.

瓦面工程:

对影响瓦面结构安全的檩木、瓦角进行更换;对缺失、破损的瓦片进行更换并对瓦面的小青瓦进行全面覆盖,在确保瓦面结构安全的同时达到任何死角无漏雨的要求。

2.

外部维护结构工程:

对破损、缺失的房屋大门、窗、板壁进行全面修复,满足老百姓居住功能需求。

3.

内部维护结构工程:

对无天楼板的危房加设天楼板;对已有地楼板但有破损的房屋进行修复。

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由县城乡建委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实施主体为各乡镇(街道)。

1.

房屋室外院坝、街沿硬化:

对房屋外的院坝、街沿进行硬化,每户院坝硬化面积控制在

30。

平方米以内。

2.

室内地板硬化:

对无地楼板且未硬化的房屋进行硬化。

3.

室内线路工程:

对房层内部及入户线路进行全面整理,确保房屋电路使用安全。

4.

房屋周边环境卫生整治:

由各乡镇(街道)负责对此次改造农房周边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治。

农村房屋周边环境改造工程由县扶贫办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实施主体为各乡镇(街道)。

6

12。

日至。

21。

日,由各乡镇(街道)按照各自列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逐户调查核查,确定此次改造对象并登记造册、逐户采集图像资料。

6

22。

日至。

26。

日,由县扶贫办会同县城乡建委,对各乡镇(街道)造册的改造对象进行逐户核实,建立一户一档。

6

27。

日至。

29。

6

30。

日前,由县城乡建委、县扶贫办组织召开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技术培训会,对各乡镇(街道)及施工企业就此次工作的工程内容、技术要求、验收标准进行培训。

7

1

日至。

31。

日,完成住房安全隐患突出、居住环境较差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房屋的改造任务。

项目全面完成后,由各乡镇(街道)组织对改造农房逐户项目初验,初验合格后向县扶贫办、县城乡建委提出验收申请。接到申请后,县扶贫办、县城乡建委对实施改造项目的农房逐户进行验收,并由中介评估机构确定每户改造房屋的改造总价。

各村组及改造对象户:各项目实施村组要积极参与、配合此次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各改造对象户要以筹工筹劳的形式参与到此次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居环境改善项目中。

县财政局:负责筹集资金。

1000。

县城乡建委:牵头负责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日常督查、资金监管并做好项目验收工作。

县扶贫办:牵头负责农村房屋周边环境改造工程,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日常督查、资金监管并做好项目验收工作。

改善人居环境倡议书

广大居民朋友们:

乔杨自xx年开始新农村建设以来,村庄面貌日新月异,付出终有回报,社区先后被评为"xx省卫生村"、"xx省民主法治示范村"、"xx省康居示范村"、"xx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泰州市十强村"、"泰州市优秀基层党组织"、"泰州市廉政建设示范村"、"高港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高港区五星级文明社区"。xx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在视察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时,对乔杨的环境整治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作为全省首批村庄环境整治试点社区,在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今年以来,社区集中开展了"清洁村庄、清洁河道,清洁家园"专项行动,累计投入350万元用于村庄环境整治,宽领域全方位整治乱堆、乱放、乱搭,清理牛皮癣,新建居民休闲广场7个,彩涂粉刷居民住宅外立面6万平米。新建维修垃圾箱(池)86个、新增并维修路灯96盏、建成了占地10亩的月亮湾休闲广场、按片区建设了7个村庄景观广场、2个村庄标志性建筑。同时还重点落实长效管理,将原来的保洁员队伍改组成村庄环境综合管护工作队,增加违建巡查、治安巡逻等职能,建立每日晨会制度,配备4辆农用车和9辆环卫三轮车,保证社区垃圾日产日清。

为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文明程度,建设幸福乔杨、宜居乔杨、和谐乔杨,社区两委会向广大居民发出如下倡议:

从现在起,让我们争做宣传员。广大居民要积极响应号召,牢固树立人人都是环境整治的主人翁意识,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小环境和大环境的关系,自觉加入到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行列,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形成"清洁家园我参与,优美环境我受益"的良好氛围。

从现在起,让我们争做保洁员。我们要踊跃投身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自觉增强卫生意识,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贴乱涂;自觉维护村容村貌,不乱设摊点,不无序经营,不乱停乱放。积极参加环境净化、绿化、美化活动,坚持从举手之劳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自己身边做起,共同打造天更蓝、水更清、地更洁的乔杨新面貌。

从现在起,让我们争做监督员。我们要争做环境综合整治的表率、争做维护环境的`先锋,对破坏环境卫生、损毁公共设施的行为敢于抵制,勇于举报,坚决制止。通过监督,做到人人讲文明、改陋习、爱清洁,为幸福乔杨、宜居乔杨、和谐乔杨做出一份贡献。

环境整治,人人有责,家园清洁,家家受益。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在市、区、街道的正确领导下,步调一致,万众一心,以实际行动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相信,有了大家的参与和努力,我们的家园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xx-20xx年)》及省、州、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文件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请认真遵照执行。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推广xx“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为抓手,推动光禄镇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加快补上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生态宜居美丽村建设取得新进步。

到20xx年底,每个村(居)委会建成2个以上村(自然村)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稳步提高,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不断提升,乱倒乱排得到管控;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明显提升,有条件的村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

1、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达到7621座,普及率达80%以上;自然村公厕改建达到72座,全面消除集镇、公路沿线、行政村公厕旱厕,并达到“三净两无一明”的管护标准。

2、村庄生活垃圾处理率达80%;逐步形成“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全面消除裸露垃圾,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0%;强化农村生活污水管控。坚决杜绝黑臭水体的产生和生活污水乱排、乱泼、乱倒行为发生。确保各类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保障河湖沿岸群众人畜饮水安全。

4、村庄布局专项规划(专题)覆盖率达到100%,“多规合—”实用性村庄规划覆盖率达80%。

5、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提升行动,全面清理村庄内卫生死角、残垣断壁,全面整治“五堆十乱”,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户内做到“六净一规范”,户外做到物件柴草码放整齐。

6、按照“五有五定”(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定管护范围、定管护标准、定管护责任、定管护模式、定管护经费)工作要求,建立符合农村实际、农民广泛支持、规范有效运行的村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以村(居)委会驻地自然村为重点,每个村(居)委会建设2个以上村(自然村)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以示范村建设为抓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一)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开展“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主动清理村庄内、房前屋后柴堆、草堆、粪堆、石堆、垃圾堆,自觉整治乱涂、乱贴、乱挂、乱停等“五堆十乱”行为;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有效管控畜禽散养,实现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体洁净、人居整洁。加强卫生防疫、健康生活等宣传教育,建立文明村规民约,提升村民清洁卫生意识。

(二)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村民饮用水安全,村内道路硬化基本实现户户通,开展村庄亮化,完善公共照明设施;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大力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稳步实施农村改厕工作;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三)打造节点工程。推进村庄绿化,鼓励在房前屋后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绿化庭院环境,实现庭院美化,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延续农耕文化、珍视红色文化、弘扬现代文化,推动“自然美”和“人文美”融合,在村庄主要出入口和中心广场等重要节点,打造景观小品,不断提升村庄整体形象和品质。

(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从打造示范村入手,形成典型示范效应,带动辐射周边村庄,以点串线,连线成片,示范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进一步完善清扫保洁、广告张贴、村庄垃圾清运处置制度及垃圾清运收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红黑榜”等制度,及时开展检查评比,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生活习惯。

(一)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示范村建设工作,每个村(社区)建设2个以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由各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和挂村领导各负责一个示范村的建设工作,村(居)委会驻地自然村由各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村(居)委会主任负责,20xx年xx月xx日前将示范村名单上报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杨红兵处。

(二)列入20xx年建设任务的示范村,要按照一村一策原则,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内容、实施步骤、完成时限,加强工作调度。

(三)从20xx年xx月起,由光禄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组织一次示范村建设情况及成效考核验收,对工作开展有力、整治效果突出的村(社区)给予通报表扬,对措施不力村(社区)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问题突出的村(社区),启动人事调整或问责。

(四)各村(社区)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开展文明农户、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激发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助力高质量脱贫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中央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抓好大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通知》(农社发[20xx]xx号)精神,结合《xx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xx-20xx年)》(x办发[20xx]xx号)文件精神要求,进一步明确整治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提升整治效果,全面提升我乡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和生态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工作目标是:通过整治“脏乱差”,消除“危旧坏”,达到“洁净美”,使全乡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道路畅通便捷,垃圾处理体系完善,卫生厕所基本普及,畜禽粪污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人民群众爱护环境与卫生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面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全面提升村容村貌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措施,加快补齐我乡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打好乡村振兴的第一仗,逐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万峪。

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好创建等工作重点,动员全乡广大人民群众,以“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全方位开展一次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使老百姓房前屋后干干净净,村庄环境整洁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群众清洁卫生意识普遍提高、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逐步养成。同时结合防控防疫人民战,打赢高质量脱贫和乡村振兴攻坚战、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战,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万千百十一”工程(即十万农户上万干部投身主战场,千社行动千人带动,百村示范百区标杆引领,十个部门联动十大活动推进,一个标准-把尺子考核),打一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阵地战、清扫战、整治战。

(一)村民参与,共建共享。动员村民自愿投身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充分发挥干部、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各村(居)根据各地资源环境发展程度差异,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确定重点整治任务、整治目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分类施策,坚持先易后难、示范引领、全面推进,不搞一刀切。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三)注重长效,建管并重。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合理确定投融资模式和运行管护方式,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补齐短板。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强化日常检查,保障设施正常运行。

(四)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强化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督促指导责任,以村(居)为主体具体负责推进落实。严格落实“三包责任”制度(即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两委委员、社长、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包户)。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强化监督考核激励,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

(一)整治脏乱差。以垃圾污水治理和提升村容村貌为重点,全面整治脏乱差。清除村庄各类垃圾,乱堆放的柴堆、草垛,清理和规范房前屋后、屋顶、院落、晒谷场、自留地等各类杂物堆放。对村庄公路、河流沿线、沟渠、池塘及沿岸堆积垃圾、树上悬挂垃圾袋等物品,水面漂浮生活垃圾等进行清除;对田间地头的地膜、农药瓶、秧盘、编织袋等废弃农资包装物、生产废弃物和白色污染物进行清除。推行垃圾分类行动,保洁员上岗、环保设施就位,确保村庄垃圾定点存放,就近当日清扫当日转运。实施“脏水进去,清水出来”工程,推进集镇、小区无害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就地分散、生态处理农村污水。对私搭乱盖的猪、牛、羊栏(圈)、临时性畜圈禽舍以及其他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的场所、建筑物和排污点(口)进行清理整治。定期集中收集处理畜禽和厕所粪污。

(二)消除危旧坏。结合脱贫攻坚“回头看”,补短板、抓完善,实施“拆、改、建”工程,该拆的坚决拆,能改的立即改,在建的规范建,彻底消除“视觉贫穷”。特别是要对全乡范围内村庄存在安全隐惠影响村容村貌的危旧房及成垣断璧进行地毯式拆除,拆除后的要及时平整,杜绝坍塌破房、残墙断壁等无用建筑,实现“清除一堆,平整一块”的目标。清除违章搭建的杂物间、废品收购点、工棚、小作坊、小厂房以及各类环境污染源,拆除乱搭建的农配房。对公路沿线、河流沿线、水库沿岸、湿地公园沿线、风景旅游区沿线的“五沿”区域两侧广告、横幅等进行规范和清理,清除杂乱广告,清理楼顶和墙面广告,更换或拆除破损、污损广告、宣传标识(牌)。

(三)达到洁净美。加大党群中心、居民小区、乡村文体广场等公共区域、公共设施清扫保洁力度,增加主次干道、房前屋后、背街小巷、进出村路、水沟水渠等区域的清扫保洁作业频次。开展村庄河道、水塘清淤,清除黑臭水体,实现水清、河畅、岸绿。彻底整治村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拉乱挂、乱贴乱画、乱扔乱吐。组织开展路边、河边、田边及房前屋后等区域绿化美化,积极建设绿色生态村庄。推进村庄亮化工程建设和管护,对毁坏的路灯杆、路灯及时更换、维修,点亮乡村之夜,点亮乡村之路。因村因地制宜实施户院路晒场建设工程,有条件的村庄按照简洁美观大方景观式的原则建设菜园及绿地篱色,加强山水林田路系统治理,保护自然山水生态格局,实现村庄风貌与自然生态协调共存,相得益彰。

(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处理资源化的要求,建立全域保洁长效体系。

1、完善基础设施。分段配备垃圾桶,修建有机物堆沤发酵池。全乡九个村分三个片区,每个片区配备必要数量的垃圾清运车,建立一个可回收垃圾回收点,安排专人开展日常保洁和垃圾转运处理工作。

2、健全环卫协会。建立健全村级环卫协会运行管理机制,每个村(居)成立一个环境卫生协会,有村书记负责本辖区卫生管理工作,每个村配备保洁员,负责垃圾清扫和保洁工作。同时各村制定奖惩制度,落实农村环境卫生“月评季奖”制度。村级环卫协会按月评选十佳、十差农户,一佳、一差社及清洁户、较清洁户和不清洁户,评选结果张贴公开到户、公示到社,广播通报。

3、规范收运处置。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模式,以户为单位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抓好房屋周边50米、到户路100米及耕地周边环境卫生,及时清理耕地周边农药化肥等农用废弃包装物。各村(居)配备足额保洁员,落实保洁员责任,确保主干公路、村组道路、塘、库、堰、河道等公共区域卫生保洁。

4、推进“三包”管理。建立各驻村工作组对所联系的村级环境治理负总责,村“两委”干部对负责片区进行巡查和监督,两委成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包农户的三包责任制体系;组织发放农户三包责任书、村规民约告知书、开展群众月轮流评比活动。

5、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典型示范、入户宣讲、广播宣传、视频公开等形式,加强对垃圾分类意义、分类标准、处理途径的宣传,提升农民垃圾分类的认识,确保农户垃圾分类认知率达到100%。

(二)全面开展农村厕所革命。

1、推广卫生厕所。推广以“三格式”净化池为主的农村卫生厕所,农村新建住房同步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

2、建设公共厕所。各村(居)在村委会、人口聚集地附近配备无害化公共厕所,做好必要的配套设施。

(三)全面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工程。

1、延伸集镇污水管网。推动场镇污水管网建设,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全域统筹治理,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处置。

2、清淤疏浚堰塘沟渠。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清淤疏浚、截污活水,恢复水生态。推行河长制,全面完成河道乱堆、乱占治理任务,建立长效管护机制,防止反弹。

(四)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1、开展村(居)、集镇集中治理。以治理“牛皮广告”为重点,将农户房屋和村公共场所墙体上的“牛皮广告”全部清理掉,并进行底色处理;以“治乱”为重点,集中清理公共空间和庭院私搭乱建、电气线路私拉乱接,拆除废弃濒临坍塌杂物房、牛栏圈舍及残墙断壁等,柴草堆放整齐;以清杂除草为重点,清除农业产业园和农户房前屋后的杂草,清收和处理随意丢弃的`病死畜禽尸体、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废旧农膜等农村生产废弃物,规范农户畜禽散养行为。实施亮丽工程,逐步实现农村公共空间和道路明亮化。抓好“三清一改”(清垃圾、清沟塘、清畜禽粪污、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确保集镇、村貌做到“扫干净、摆整齐、讲秩序”。

2、实施宜绿补绿工程。选用适宜本地乡土树种,在村(居)主干道、庭院周边、村内道路河渠两侧栽植树木。全乡完成庭院绿化500户以上,道路增绿补绿30公里。农村道路沟渠绿化率达90%以上。

3、开展美丽庭院、支部书记示范点建设。开展危旧房屋整治,加大改造土坯房和危房力度;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任用,大力宣传动员群众参与,从清扫庭院做起,把村内环境搞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做到“家园环境,人人有责,人人受益”,提高改善农民清洁卫生意识和行为习惯;引导动员农户清理整治院落和公共场地,适度开展围墙整修、大门砌护、院落铺装、庭院绿化等工作,做到庭院布局合理干净整洁;每个村今年完成20户目标任务,各村(居)支部书记定点选择一个庭园按标准建成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

4、培育乡风文明。各村(居)建立健全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建房,完善村庄规划,建立公共基础设施维管机制,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等。开展“最美农家”、“星级农户”、“党员示范户”等评比活动,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积极移风易俗,弘扬新风正气。

(五)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基本实现农作物秸秆、农田残膜资源化利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

2、持续开展畜禽粪污处理。切实维护好当前畜禽粪污管理工作成果,对出现反弹的,严格处罚问责;完成全乡规模养殖场改造提升,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100%以上。

3、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广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质化和原料化利用,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成立由党委书记任指挥长、乡长任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全体乡村干部为成员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指挥部,各村以村为单位成立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负责各项工作落实。

(二)拓宽筹资渠道。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统筹整合相关项目,合理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

(三)着力营造氛围。充分利用脱贫攻坚护院会、户户走到、宣传资料等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做法、要求、意义,推广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适时组织召开现场会,交流经验,树立样板,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四)严格督导考核。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工作成效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将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实行全程跟踪,做到月调度、季通报、年终验收,对各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督导,检查结果通报全乡,通报结果将作为资金奖补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管理机制完善的村给予表彰;对任务进展缓慢、措施力度不大、整治效果不明显导致考核不达标,影响全乡整治验收的村进行严肃问责。

改善人居环境汇报

今年以来,南磜镇始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奋力谱写生态发展区先行示范建设南磜新篇章。我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镇上下锚定目标、鼓足干劲,以务实作风、扎实举措,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过全镇上下的合力攻坚,我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宜居指数不断提升,宜业宜居宜游的“三宜”南磜样本逐渐形成。

(一)着眼于“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紧盯人居环境整治“硬指标”,全力补足完善基础设施短板。一是推进村道路面硬化建设。在村村通的基础上,实现村委会通自然村、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达到100%。本年度全镇农村砂土路攻坚任务13条,攻坚长度25.353公里,已基本完成路面铺筑工作。二是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将47个自然村全部纳入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垃圾收集点488个,新配置垃圾分类收集桶750个,生活垃圾日均转运约9.3吨。三是推进集中供水设施建设。抓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项目和20户以上自然村自来水项目,至目前,兴建一体化净水设备自来水厂14座,完成集中供水到户4975户,到户人数17687人。四是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建500吨的镇级污水处理厂1座,村级污水处理设施点23个,配套管网23300米,污水处理能力达到940吨/天。五是推进卫生厕所建设。据统计,全镇累计建成卫生公厕41座,其中旅游公厕3座,无害化卫生户厕完成率、普及率均达到100%。

(二)聚焦于“整治”,改善乡村整体面貌。

将清拆整治作为扮靓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对全镇脏乱差环境进行“宣战”。一是重点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成立“三清三拆三整治”专业队,结合拆旧复垦、农村泥砖房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等工作,强力推进环境整治。据统计,我镇已先后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364处;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积存垃圾438处;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266处。拆除危、弃房9286间,拆除面积190996㎡;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1050处,拆除面积19872㎡;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52处,拆除面积198.5㎡。完成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体污染整治197宗。二是重点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线路。全力推进长寿乡中乡精品游线南磜段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加快实施白水村村庄美化绿化及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白水村综合文化公园建设项目等项目,推进叶子坑到北磜公路沿线、镇卫生院到蓝源村公路沿线、富足村委到皇佑笔林场交界等3条线路,先后清运沿线垃圾及废弃土堆342处,整治公路42公里、河道7公里、人行步道1公里。

(三)强化于“管理”,构建长效管护机制。

通过发挥村民委员会、村民理事会等组织的作用,将支持村庄建设、爱护环境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强化“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作用,提升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的积极性。同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广泛动员,积极引导群众从“要我拆”转变为“我愿拆”,从“要我清”转变为“我要清”。建立健全镇政府、村委会、村民三方参与的长效管控机制,先后建立完善了保洁和垃圾清运机制、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门前三包”责任机制等一系列机制,用制度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赋能”。扎实开展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最靓屋夸等评比创建,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卫生意识,将长效管护切实贯彻到实处。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镇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进程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取得一定成果,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有:

(一)攻坚任务任重道远。我镇地处山区,常住人口少,聚落分布较广,前期我镇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但整治点位数量多,战线很长,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脏、乱、差”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特别是“四沿”线路可视范围内破旧危房、旧房等还没有实现“应拆尽拆”,对南磜整体形象影响较大。

(二)内生动力依然不足。我镇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共建共享”,但在人居环境整治中还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村民理事会作用不够明显,部分群众主体意识不够强烈,对村庄建设、环境提升的贡献率有待挖掘和提高。

(三)工作融合有待提高。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产业发展、拆旧复垦、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等工作结合还不够紧密,部分村庄规划不尽合理,整体布局相对散乱,畜禽养殖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整治不够彻底,人居环境整治融合度还有待提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同志们,从总体上来看,我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已进入提质阶段。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全面吹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攻号角”,巩固成果、扩大战果,打造“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坚决夺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胜利,奋力谱写生态发展区先行示范建设南磜新篇章。

(一)高标准规划一批美丽宜居村。

按照《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要求,2020年底前,所有行政村要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要认真吃透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创建标准,坚持因村施策、梯次创建,真正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张蓝图干到底”。通过整村推进、连片示范,实现全域人居环境改善提升,今年内,我镇要全面完成步上村等14个行政村美丽示范村创建任务,实现“面上开花”;力争将石寨村、金山村2个行政村打造成特色精品村,实现“点上突破”。

(二)高质量建设一批基础设施。

对照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指标,结合实际,高质量推进行政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洋山、金山、多宝的7个自然村污水收集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雨污分流配套管网,提升污水收集水平。协调ppp项目建设单位,加快6处在建的污水处理设施进度。推进剩余11个自然村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和20户以上集中供水工程。继续完善生活垃圾收集点布局,推行垃圾分类试点,配齐各类环保要素,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日运,得到有效处理。

(三)高标准打造一批美丽景观。

以长寿乡中乡美丽乡村精品游线为延伸,高标准打造一批美丽景观,实现“一处美”变“处处美”。抓紧抓实长寿乡中乡精品游线南磜段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居环境提升工程,重点推进南磜镇圩镇道路景观提升(一期)、南磜“长寿养生休闲”精品游线富足桥岭段特色风貌提升等项目。充分挖掘提炼客家民居建筑文化特点和特色建筑元素,提升村庄和农房设计水平。加强农村和农房建设管理,严格按照村庄规划和村庄总体风貌定位新建新房。推进农房外立面改造、民居风貌修缮改造等。加强乡村建筑风貌引导,因地制宜打造村口景观、红色景观、水体景观、道路景观、绿化景观、亮化景观、庭院景观、田园景观、旅游景观等九大景观,提升乡村整体风貌。

(四)高效率整治一批破旧点位。

聚焦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高效率、快进度整治一批破旧点位,重点推进插峰、南磜、富足、步上、石寨、三泰、金山、多宝等村公路沿线遗留的破旧、废弃问题,“清拆出一个新南磜”。引入比武大擂台,由镇农业农村办公室牵头,各村自主申报1至2个“三清三拆三整治”提升项目,集中整治一批遗留的顽疾问题,力争在清拆整治方面有所突破,实现人居环境极大改善。探索将各村整治提升工作开展成效列入村两委干部绩效考核指标,作为各村涉农资金划拨依据,对于工作开展扎实、工作成效显著的村,镇级优先安排新农村建设资金支持发展。

各位代表,我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目标明确、任务繁重,我们要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在镇党委领导下,切实增强责任担当,凝聚合力,对标前行,真抓实干,为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任务而不懈奋斗。

改善人居环境汇报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精神,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作为践行“三区联动(镇区、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多部门共建”模式的重要措施,突出重点,统筹安排,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强化领导,建立长效机制。组织召开了镇办党政一把手和县直有关部门一把手参加的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县改善人居环境工作,落实了责任,明确了目标。各镇办党委、政府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摆上重要日程,亲自安排、亲自落实、亲自推进。建立了保洁长效机制,彻底改善、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提升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制作宣传标语、展板、户外广告、发放宣传单等方式,扎实开展“清洁城镇创建”“三保三化”等主要内容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宣传活动,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关注改善人居环境、支持改善人居环境、参与改善人居环境工作。目前,出动宣传车100余次,发放宣传册1000余份、播放广告11余条、悬挂标语27条,营造了浓郁的社会氛围。

(三)强化整治,改善人居环境。一是对农村各类垃圾进行全面清理,清除了村内私搭乱建等临时建筑物和乱贴、乱画,有效解决了垃圾围村、围田、围路、围河问题。二是清除村内道路堆放的砖、砂石以及废弃的建筑材料和杂物,以及主要道路两侧的杂草、杂物乱堆,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等,达到了道路畅通、整洁、干净。三是开展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对马路市场和占道经营行为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实现了道路清畅、秩序井然。四是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对镇区、社区、小组的垃圾进行了分类收集清运。五是规范了农村畜禽养殖管理,对畜禽养殖严格进行审批,积极推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完成了万顺养猪场污染减排项目1个,确保环境整洁。截止目前,全县共拆除违章建筑3500平方米,清除杂草垃圾15万立方米,清理路边蔬菜、秸秆3.6万平方米。从今年3月底开始,结合清洁城镇创建,在全县集中开展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达到了全县村庄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道路两侧环境干净,基本实现了农村环境“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目标。

(四)强化创建,建设美丽乡村。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契机,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镇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卫生改厕、安全饮水、道路畅通、产业培育等工程。目前,完成农村民居改造3000余户,粉刷墙体55万平方米,实施危房改造986户,栽植绿化面积5.8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50盏,种植景观绿化树木1.5万余棵,新建停车场5座,新建改建村活动室32个,新建污水处理厂2座,新建垃圾场1座,实施卫生改厕350余座,建设文化长廊及景观花墙50处,门户标志150个,实施农村电网改造1处、新建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个,切实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今年,共完成投资5.2亿元,创建美丽乡村33个。

(五)强化监管,建立长效机制。一是抓队伍建设。全县65个行政村(社区),按照标准配备管理员490人,实现了常态化管理,配备了100人的村容村貌管理员队伍,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二是抓机制建设。制定了“三分制”督查考核办法(月初验收、中旬督导、月末考评),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坚持月排名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在日常督查考核过程中,重点考核各镇村容村貌管理办公室运作情况,制度落实情况,督促镇村容村貌管理办公室的组织制度、管理办法、考核办法、管理员职责及考评办法落实到实处。三是抓规范管理。健全村容村貌管理员选聘机制,全县已选聘215名贫困低保对象为村容村貌管理员参与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对贫困低保管理员的规范管理,保证了全县村容村貌常抓常洁。

虽然我现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是农村环境还需提高。“脏、乱、差”现象还一定存在,多数农村建设规划不尽合理,整体布局散乱,没有综合考虑排水、排污、绿化、草堆杂物堆放、畜禽养殖等农村实际问题,存在抢占、乱占和重复建设现象。

二是乡村道路存在重建轻管。由于维护保养不善,部分乡村道路严重损毁,且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备,既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也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三是老式厕所影响生活质量。由于传统生活习惯影响或限于自然、经济条件,目前很多农村还未改厕,农户还使用旧式坑式厕所,雨淋日晒,臭气熏人,特别是夏天容易传播疾病,不利于物质文明建设,也有损美丽乡村形象。

四是农村绿化美化标准不高。总体规划滞后,有的地方绿化不切实际,有的地方绿化管护不到位,“没有形成“环村有林带,村中有游园,农村像公园,庭院有特点”的特色。

下一步,我县将严格按照省、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我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水平。

(一)思想上再重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工作要求,按照“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目标,加强投入,强化措施,有效开展工作,逐步提高我县农村村容村貌整治标准和管理水平,进一步美化人居环境。

(二)推进上再有力。坚持科学谋划,分类指导,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总体要求,循序渐进,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阶段性规律,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坚持群众主体、尊重群众意愿,广泛动员群众参与项目组织实施,保障群众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扎实推进。

(三)考核上再严格。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按照考核办法,加大督查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重点对达标村和示范村进行检查,建立季观摩评比、年全面考核的督查考核机制,依据目标完成情况和整治效果,严格落实奖惩机制。

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对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硬任务,扎实开展“一革命五行动”,即农村厕所革命,2020年,新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5500户,对历年所建厕所中不合格的全部整改到位并建立正常使用长效机制,实现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10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提升行动,全县对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90%以上,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行动,在大圩镇建设乡镇污水处理设施1个,新增对生活污水进行治理的行政村15个,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行政村达到50%以上,实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率100%;村容村貌提升行动,持续开展以“三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拆除危房空心房100万平方米以上,农村空心房拆除率85%以上,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完成25户以及100人以上的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项目14.4公里;农民内生动力提升行动,全面推广“一约四制”(村规民约,门前三包、公共区域保洁、农户卫生缴费、文明户(卫生户)评比),建立村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示范创建提升行动,创建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以上,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村40个。

1.全力打造样板示范点。各乡镇围绕“生态环境优良、建设发展有序、公益设施完备、居住舒适便利、生产生活和谐”的总体目标,按照“十个一”的标准打造乡镇集镇示范点(即一个主导产业、一个自来水厂、一座垃圾处理设施、一个污水处理厂、一个较为完善的教育卫生系统、一个较为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个生态型公园或农民文化娱乐活动中心、一个农贸市场、一条样板街、一个宜居小区)。在往年宝镜、鹧鸪塘、邓家湾等市级美丽乡村的基础上,选择1个村打造成省级美丽乡村,在往年山寨、长山等县级美丽乡村的基础上,选择2个村打造成市级美丽乡村。

2.抓好环境卫生工作。坚持“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完善农村环境保洁和生活垃圾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完善环境卫生评比制度。每月对各乡镇、各行政村卫生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科学确定合理方式和技术,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3.抓好改厕工作。各乡镇要按照“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要求,做到统一改造标准、统一验收奖补,全力完成5500户省定农村户厕改(新)建任务。农村新建住房、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以及有条件改厕的农户都要新建卫生厕所且旱厕一并拆除。乡镇政府所在地、农村社区、行政村要配套建设无害化公共厕所,每个村至少建设1个,人口多的村庄建设2-3个。

4.抓好空心村治理工作。加大空心房治理,对长期闲置废弃的房屋和残垣断壁等做到应拆尽拆。加强农村建房许可管理,严格管控、规范农村建房,坚持“一户一宅”“建新拆旧”。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推进点亮村庄工程。扎实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力争完成2000亩拆旧复垦任务,通过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支持乡村振兴项目建设。

5.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县)创建。树立“抓文明创建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民生”的理念,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组织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园”等创建评选活动,把文明村镇创建纳入乡村振兴综合评价体系,着力创评一批文明村镇,“文明家园”。

6.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加强村级自治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推进村级事务公开,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指导农村制定或修订村规民约。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7.完善村庄基础设施。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全面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实施涔天河水厂管网延伸、清江水厂等一批饮水项目,实现行政村自来水通村率达100%,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和“路长制”,全面实施乡村电电气化提升工程,加快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

改善人居环境汇报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按照桐城市相关要求,文昌街道全面动员,周密布署,突出重点,示范带动,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体工作开展较好,6个村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积极性较高,主体意识稳步提升,各项工作推进较为迅速;主干道路干净整洁;广大农村居民垃圾入桶意识增强,全民环保素质有所提高。初步实现村庄、庭院、道路环境较好的目标。

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到打造“美丽乡村”的高度来抓,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建立班子成员包片,村书记为村第一责任人,村组干部包组,实行三级“网格化”管理,将责任具体落实到村、路段、网格员,形成人人有责,层层落实,综合整治。

大力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参与、人人动手的浓厚氛围,各村根据实际制定相关整治措施,把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全面推广“门前三包”制,签定责任书,让乡风文明与环境整治相互促进。

通过对6个村14个重点整治村庄的集中整治,示范带动其他村民组,街道于9月2日对12个自然村庄进行了督导评估,通过此次活动,让各村互评互学,汲取好的经验和成功的做法,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主要从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四好农村路”建设、改水改厕等几个方面入手,紧密融合环境整治,统一推进,适时开展集中整治,不断掀起人居环境整治高潮,今年1-8月份“村庄清洁行动”主要成效为:

1、已累计整治自然村庄136个,重点整治村庄14个,作为人居环境整治样板,示范推广。出动人员3160余人次,出动机械250台套,清理农村垃圾及农业生产废弃物1050余吨、清理塘口56个、沟渠46公里、清理无功能建筑9处约780平方米、清理或规整草堆及柴火堆106多处、清理道路沿线杂树杂草46公里。人居环境治理有效,成绩显著。

2、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为村先锋组,计划建设资金50万,农业农村局已拨付15万,示范点正在建设中。建设完成后将在文昌街道全区域展示推广。

3、9月2日,文昌街道农村人居环境督导组对交通、官桥、大石板、碧峰、石河等6个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项督促检查。

4、8月17、18日集中两天对五个村财政资金改厕户484户进行全面问题摸排,发现大小问题59个,已落实整改措施,基本整改到位。

通过长效治理和集中整治相结合,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扬传统,总结经验,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注重有机结合,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努力实现农业农村强、富、美。

提升人居环境实施方案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很不平衡,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农民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为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地理、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确定本地区整治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做到干净整洁有序。有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持续推进,不搞一刀切。确定实施易地搬迁的村庄、拟调整的空心村等可不列入整治范围。

示范先行、有序推进。学习借鉴浙江等先行地区经验,坚持先易后难、先点后面,通过试点示范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带动整体提升。加强规划引导,合理安排整治任务和建设时序,采用适合本地实际的工作路径和技术模式,防止一哄而上和生搬硬套,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注重保护、留住乡愁。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注重乡土味道,强化地域文化元素符号,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保护乡情美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村民主体、激发动力。尊重村民意愿,根据村民需求合理确定整治优先序和标准。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动员村民投身美丽家园建设,保障村民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强化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合理确定投融资模式和运行管护方式,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和建设管护机制创新,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

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明确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地方投入力度,强化监督考核激励,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

(三)行动目标。到20xx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村容村貌显著提升,管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人居环境质量较大提升,力争实现90%左右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管控,村内道路通行条件明显改善。

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等地区,在优先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基础上,实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处理,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行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重点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工业污染上山下乡。

(二)开展厕所粪污治理。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推进厕所革命。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以及其他环境容量较小地区村庄,加快推进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其他地区要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普及不同水平的卫生厕所。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人口规模较大村庄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

(三)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生态处理工艺。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

(四)提升村容村貌。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因地制宜选择路面材料。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大力提升农村建筑风貌,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提升田园风光品质。推进村庄绿化,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活动,建设绿色生态村庄。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进卫生县城、卫生乡镇等卫生创建工作。

(五)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全面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与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等充分衔接,鼓励推行多规合一。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做到农房建设有规划管理、行政村有村庄整治安排、生产生活空间合理分离,优化村庄功能布局,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基本覆盖。推行政府组织领导、村委会发挥主体作用、技术单位指导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应纳入村规民约。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建立健全违法用地和建设查处机制。

(六)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明确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运行管理单位责任,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城乡垃圾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推行环境治理依效付费制度,健全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村工匠带头人等承接村内环境整治、村内道路、植树造林等小型涉农工程项目。组织开展专业化培训,把当地村民培养成为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重要力量。简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审批和招投标程序,降低建设成本,确保工程质量。

三、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一)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强化党员意识、标杆意识,带领农民群众推进移风易俗、改进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充分运用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公示制度,保障村民权益。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依法盘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空闲农房及宅基地等途径,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营造清洁有序、健康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将农村环境卫生、古树名木保护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通过群众评议等方式褒扬乡村新风,鼓励成立农村环保合作社,深化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明确农民维护公共环境责任,庭院内部、房前屋后环境整治由农户自己负责;村内公共空间整治以村民自治组织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主要由农民投工投劳解决,鼓励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全程参与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建设、运营、管理。

(三)提高农村文明健康意识。把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等组织作用,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乱贴等不文明行为。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使优美的生活环境、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农民内在自觉要求。

四、强化政策支持。

(一)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地方为主、中央补助的政府投入体系。地方各级政府要统筹整合相关渠道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合理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中央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地方政府依法合规发行政府债券筹集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所获土地增值收益,按相关规定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村庄整治增加耕地获得的占补平衡指标收益,通过支出预算统筹安排支持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新政府支持方式,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发放抵押补充贷款等方式,引导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提供信贷支持。鼓励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投放,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收益较好、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农村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建设农村人居环境设施。

(三)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互促互进。引导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个人通过捐资捐物、结对帮扶等形式,支持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倡导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四)强化技术和人才支撑。组织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企业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键技术、工艺和装备研发。分类分级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技术指南,编制村容村貌提升技术导则,开展典型设计,优化技术方案。加强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人员技术培训,加快培养乡村规划设计、项目建设运行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选派规划设计等专业技术人员驻村指导,组织开展企业与县、乡、村对接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和装备需求。

五、扎实有序推进。

(一)编制实施方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摸清底数、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抓紧编制或修订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省级实施方案要明确本地区目标任务、责任部门、资金筹措方案、农民群众参与机制、考核验收标准和办法等内容。特别是要对照本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和六大重点任务,以县(市、区、旗)为单位,从实际出发,对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作出规划。扎实开展整治行动前期准备,做好引导群众、建立机制、筹措资金等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原则上要在20xx年3月底前完成实施方案编制或修订工作,并报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核。中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并将实施方案中的工作目标、建设任务、体制机制创新等作为督导评估和安排中央投资的重要依据。

(二)开展典型示范。各地区要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经验做法,结合本地实践深入开展试点示范,总结并提炼出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的环境整治技术、方法,以及能复制、易推广的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中央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引导各地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建成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区、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区、旗),加强经验总结交流,推动整体提升。

(三)稳步推进整治任务。根据典型示范地区整治进展情况,集中推广成熟做法、技术路线和建管模式。中央有关部门要适时开展检查、评估和督导,确保整治工作健康有序推进。在方法技术可行、体制机制完善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财力和工作实际,扩展治理领域,加快整治进度,提升治理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中央部署、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中央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方案要求,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省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负总责,要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实施主体,提供组织和政策保障,做好监督考核。要强化县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做好项目落地、资金使用、推进实施等工作,对实施效果负责。市地级党委和政府要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乡镇党委和政府要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各地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相关项目时,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考虑、同步推进。

(二)加强考核验收督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以本地区实施方案为依据,制定考核验收标准和办法,以县为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作为相关市县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省级实施方案及明确的目标任务,定期组织督导评估,评估结果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通报省级政府,并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将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中央环保督察的重要内容。强化激励机制,评估督察结果要与中央支持政策直接挂钩。

(三)健全治理标准和法治保障。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技术、施工建设、运行维护等标准规范。各地区要区分排水方式、排放去向等,分类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排放标准。研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立法工作,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基本要求、政府责任和村民义务。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制定农村垃圾治理条例、乡村清洁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四)营造良好氛围。组织开展农村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光荣榜等活动,增强农民保护人居环境的荣誉感。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广泛宣传推广各地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改善人居环境汇报

湖口镇位于茶陵县东南部,坐落在万洋山脉的笔甲峰山下,与炎陵、安仁、江西宁岗三县交界,2015年11月30日经乡镇区划调整,由原浣溪镇、湖口镇合并而成。全镇辖24个村,2个居委会,3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8万。全镇总面积307平方公里,境内有各类企业40余家。湖口水利资源丰富、交通极为便利、生态环境优美,境内有青年、凯旋(小汾)、洣渡、石井四座水电站;106国道、衡炎高速、衡茶吉铁路穿境而过;山林面积达3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8%,有保存较完整的丹霞地貌如杨柳仙、八旦奇景一线天以及千年古茶树;湖口又是一块红色热土,井冈山革命时期著名的“湖口挽澜”事件就发生在此。

我镇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牢固树立“首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全镇干群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切实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目标,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

我们按照“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完善机制、狠抓落实、整体推进、注重长效”这一工作思路,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打造湖口新名片、推进湖口新发展的有力抓手,全镇上下思想高度统一,齐抓共管,齐心协力,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水平。一是强化领导。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政委,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下分六个工作组,由各分管领导任工作组组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党政联席会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二是明确责任。实行了“党政领导包片、办点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村组长包户”的责任制,各村支部书记为本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负总责。形成了整治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精心部署。镇村两级分别召开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动员大会、“春季绿化行动”工作部署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部署会等专题会议,对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安排布署。出台了《湖口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湖口镇2019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湖口镇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春季绿化行动”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内容、推动工作落实。

我们始终以转变群众观念、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广泛宣传,层层动员,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意义深入人心。一是利用大型户外宣传栏、永久性标语、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镇共制作大型宣传栏3块、书写永久性标语160余条,2万4千余份门前三包、文明卫生公约、致村民的一封信张贴在各家各户,力求做到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工作家喻户晓,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召开各村乡贤、离任老村干部、在外创业人员座谈会,让他们认识到乡村振兴首要是环境整治,通过座谈会,起到了小会撬动镇村环境大整治的效应。三是在全镇各中、小学增开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题班会,大力开展“垃圾不落地”行动,通过学生引导家长从自家庭院卫生保洁开始,提高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四是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全镇共评选出镇级最美庭院26户,颁发“最美庭院”奖牌,并给予一定物资奖励,调动全镇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热情。

我们坚持“镇为龙头、村为关键、户为基础”的工作模式,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是以治垃圾、治厕所、治污水和治村容村貌为整治重点,扎实开展了空心破败房、非卫生厕所、生活污水处理、黑臭水体、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等摸底,并建立了工作台账,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二是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以妙石等4个示范村为打造重点,快速行动,先行示范,为全镇其他村提供环境整治模板;三是较真碰硬,攻坚克难。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任务重、资金紧,我镇克服各种困难,投入资金280万元用于“春季绿化行动”,绿化株数19297株,投入资金92万元用于购置农户垃圾桶、清运陈年垃圾,各村大力开展“三清一改”专项行动;对2个集镇村进行了“六乱”专项整治,集镇面貌大有改观。

明确106国道沿线各村和集镇村为整治重点。今年以来,对106沿线8个村和2个集镇村进行了重点整治。共出动劳动力800多人次,对国道两旁垃圾和河道垃圾进行了专项整治,清运垃圾70多吨,确保道路两旁基本见不到白色垃圾;对2个集镇村进行了“六乱”专项整治,由城管队牵头拆除乱搭乱建25处,整治乱堆乱放82处,乱贴乱画135处,集镇面貌大有改观。

一是群众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受传统陋习和落后观念的影响。一些村民存在乱倒垃圾的不良习惯,垃圾不入箱、不入池等问题突出,垃圾分类更难以做到。改不良陋习,促乡风文明还任重而道远。建议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二是资金筹措还存在困难。我镇地处边远,各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而当前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绿化行动等项目所需资金巨大,虽然我们始终坚持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协调各方力量同心同力工作,但镇、村两级在资金筹措上还存在很大困难。建议市、县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没有和产业兴旺有机对接。环境整治的最终目的是乡村振兴,其中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的必然要求。建议市、县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现代观光农业、养生养老度假等方面进一步对接。

下阶段,湖口镇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积极探索,不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进一步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四治”等项目建设。对农村生活污水、禽畜粪便和生产、生活垃圾逐步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大力倡导农村村庄日常保洁、生活垃圾收集以村集体和群众筹资筹劳为主、政府补助的运转机制,积极推广畜禽养殖场沼气利用技术,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使农村环境明显优化。

二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增强广大群众环保意识。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突出抓好“破败空心房”、垃圾分类、移风易俗、植树造林绿化等方面的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促使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改善大工程中,增强维护农村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凝聚起全民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

三是发展生态景区,积极拓展绿色空间。充分挖掘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本土特色文化,结合湖口“千年古茶”、“红色文化”、“湖口挽澜旧址”等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培育湖南小潭生态旅游公司、引进“茶叶加工”,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形成文化特色和生态农业为支撑的“农家乐”休闲采摘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文化旅游业发展格局。

四是强化“三个联动”,夯实环境保护硬支撑。一是党建引领促“三治”联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通过党员大会、支部主题党日、党员联户等活动,让党员充当宣传员、监督员、协调员,形成“党组织推进、党员带头、党群互动”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式。二是考核引导促“三级”联动。健全“镇—村—小区”三级联动体系和环卫设施、保洁队伍,强化保洁员日常管理,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建立“属地管理、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科学规范”的长效机制,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倒逼责任的落实落地,不断提高执行力和贡献力。三是示范引路促“三方”联动。按照“找出来、请回来、用起来、传开来”的要求,通过建一个群、通一次话、聊一份情、尽一份力,引导和撬动民间资本、乡贤资源、社会力量投入农村环境整治,带动示范群众投工投劳、出资出智,凝聚起共建美丽家园的内外合力。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人居环境的最高境界。湖口镇始终把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突出位置来抓,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让生态宜居美丽湖口成为群众心中的“诗和远方”。

改善人居环境倡议书

中国已经有将近50%人口居住在城市,而且,城镇化速度仍然在快速推进当中。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的城市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中国已进入城镇化与城镇发展双重转型的重要阶段,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现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的城镇发展道路,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今天,以新城镇新社区新居民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在杭州余杭隆重召开,我们有志于促进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积极探索中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各级政府部门代表、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全体参会代表,为“人人享有美好的人居环境”共同发表新城镇新社区新居民人居环境建设倡议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主要是两个方面:即由高碳发展方式向低碳发展方式转变,由粗放扩张方式向集约环保发展方式转变。转变城镇发展方式,需要破解日趋深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因而,以绿色低碳为核心,推进人居环境建设产业化发展,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有效手段。为此,我们要:1、深入研究人居环境产业的构成,创新性提出体现本地区资源环境禀赋和地方特色的人居环境产业体系;2、以推进人居环境产业化应对绿色增长及可持续发展要求,促进绿色建筑和生态城镇发展;3、以人居环境产业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中小城市和城镇在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与城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众多城镇基本发展要素(区位、交通、产业结构等)已发生巨大变化,需要完善城镇化布局和形态,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赋予新城镇合理的生长机制。为此,我们要:1、认真研究新城镇发展要素及发展规律,促进区域发展和城镇体系的完善;2、积极制定节能减排、绿色人居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和保障机制;3、以资源节约为前提,指导新城镇紧凑发展。

社区是构成社会的重要基层组织,社区的发展对构建宜居环境和和谐社会至关重要。为此,我们要:1、充分认识和发挥新社区在推进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价值和作用;2、以新社区为基础,建立健全基本服务特别是养老服务,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自然及社会灾害;3、以新社区为基础,教育、宣传、鼓励居民建立绿色生活方式;4、以新社区推动中华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转变城镇发展方式的核心是提高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而其重点则是推动以农民工及家属为代表的新居民全面转型为城市居民。为此,我们要:1、深入研究新居民对城镇人居环境的适应性和需求;2、努力改善和提高新居民居住条件和社会保障水平;3、全面支持更具包容性的,相互关爱的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4、为新居民提供广泛的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的平台。

新城镇新社区新居民,展现的是一幅人居环境建设的美好画卷,是系统性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质量的大思路,我们呼吁:所有关注人居环境建设的同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抓住中国城镇化发展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转变思想、转变发展方式、开拓创新,迎接更加辉煌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