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怀念母亲散文杜安心 怀念母亲那些永远不再的时光散文(大全8篇)

2023年怀念母亲散文杜安心 怀念母亲那些永远不再的时光散文(大全8篇)

作者:字海 2023年怀念母亲散文杜安心 怀念母亲那些永远不再的时光散文(大全8篇)

发言稿的撰写需要注意语法的正确性和用词的恰当性,以保证我们的演讲既规范又优雅。为了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发言稿,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并做足背景调研。下列是一些在不同场合下使用的发言稿,它们充分展示了演讲者在不同主题上的巧妙运用和独特见解。

怀念母亲散文杜安心篇一

凌晨四点醒来,没有了睡意,忽然想起了去世已近二年的岳母,胸中不免一阵阵拥堵心慌,这样的情况常常出现,困扰着我。屋处,传来清脆的蟋蟀声,还夹杂着稀疏的落雨声,我起了床,找来纸笔,写下了心中的感触。

母亲去世已近两年了,她是在与疾病斗争了九个多月,无奈地走了。母亲患的是胰腺癌

(晚期),一种凶险的癌症,其特点是隐蔽性强,诊断难,发现后多是晚期;且疼痛厉害,

病人难以耐受。

在与疾病斗争的日子里,母亲的坚强,让我难以忘记。胰腺癌疼痛起来是很厉害的,对一个人的意志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那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袭来的时候,一般人会哭天喊地的。我从没见过母亲大声喊叫,倒常听到她哼哼,我知道,她在忍受巨大的疼痛。有一次,我对她说:“实在受不了,妈,你就喊喊吧,不要忍了,喊喊要好受一些。”母亲总是摇摇头,淡淡一笑,她说:“我在与它斗,斗赢了,就好了。”我常见她咬着牙,抿着嘴,手抵着腹部,我知道,疼痛又来了。我心里明白,住在我这,母亲要顾及我们,楼上楼下是单位同事,而且,大声喊叫,也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影响我们休息和工作。真是难为母亲了。

初期,我们以为母亲患的是一般的胃痛,几家医院也是这样诊断的,也是这样开方拿药的。可是,母亲的疼痛老是不见缓解,而且有加重的迹象。母亲被一趟趟门诊,一次次拍片累得几无气力,上下楼要人搀扶或背着,而疼痛的折磨更让她痛苦不堪。医院最终的结论是胰腺癌(晚期),我们痛心不已。要不要告诉母亲,因为母亲不识字,还不知自己得了什么病,病况怎么样。我们决定先不挑明,她不问,我不说。母亲真的不知道吗?她是明白人,肯定知道得了什么类型的病,只是不知道病情到了什么程度。她曾说:“你们不告诉我,我有数,别人生病去一家医院就好了,我去了几家医院;别人拍一次片子,而我拍了一次又一次……”她也曾对女儿表示:我得了不好的病,如果医不好,花钱多,让我回家算了……手术是在肿瘤医院做的,从手术室传来的消息是悲剧性的。医生对我们家属说:长则一年,短则三个月。

手术后,母亲在我这里休养。这天,天气不错,外面春意盎然,母亲坐在阳台上边晒太阳边与女儿聊天。忽然她对女儿说:“晓莉,等我病好了,以后每年要来你这儿住三个月……”

一席话,让我老婆闪在一边而泪流满面。母亲,尽管你是明白人,可是你不知道医生的结论,你的生命已经不能用年来计算了。我知道,母亲多想病好,多呆在女儿身边,享受女儿的体贴照顾,享受与女儿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母亲多想病好,出去走走,公园转转,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看看这个美丽的都市。然而,她的生命已倒计时。

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也迷信。她去寺庙烧香供奉,也请过仙姑来家里。母亲以为这样有菩萨保佑,病情就会好转了。或许是心理暗示的作用,确实管过几天用。那几天,母亲精神是好的,疼痛缓解了,饭也吃得多了。然而,几天后又恢复了原状。当然,我是一点也不相信的`了,本想劝阻,转念一想,还是由她好了。

怀念母亲散文杜安心篇二

我日思夜想的母亲在我的记忆里定格成一副画,任记忆的思绪翻滚,母亲啊!你只能是我梦中的影子。今天我又独自一人做在电脑前听着激情的音乐,可我的心却凝固成你离我而去那句话,儿啊,今后的路要靠你自己,好好照顾好你的。父亲。

又是一年端午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我的娘啊!天堂那里也有节吗?

娘啊,记得吗,小时候有一次父亲在外做生意,只有我们娘俩在家,我们没钱买油,是你啊,叫我不要声张,我们在菜里多加点盐,我们两也吃得津津有味,吃得别人羡慕、吃得别人不知我们家里没钱买油,吃得别人认为我们家依然是有钱人家。

儿时的一句:“你再打我,我长大了,我不孝顺你”,不知如今你是否还记起。

那一年我到省城读一所中专,是你和父亲用勤劳的双手从地里刨去一粒粒粮食叫我安心学习,学好文化跃“农门”。那年暑假我回家你老远老远的在那里等你离家一个学期才回来的儿子,用那满是老茧的双手捂摸着我脸庞,儿啊,你怎么消瘦啦,晚上你像是招待来客一样把咱家的老母鸡摆上我家的餐桌,席间你对我讲:“为了你一月的生活费,你父亲有一个晚上很晚很晚才回家,在路上差一点摔落到山坡下”。

记得吗,我失意的时候,你的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人使你儿子挺直了胸堂。

音乐依然回荡在我的房间,任时间的长河洗濯我的记忆,那些有根没根的记忆任在我的泪光中闪现。

怀念母亲散文杜安心篇三

搬新家了,居住化湖,上风上水。怀着喜悦的心情回家,心想母亲一定做在沙发的一头摘菜、剥豆。推开门,空空的沙发,这才想起母亲已经走了,走了很久很久、很远很远了。禁不住心一酸,泪水又一次流了下来,多少次了就是这样恍悟的想起母亲。

从记得母亲起,母亲是一头长长的黑发,如瀑的黑发。那时每当午饭过后,母亲总是一边喂着那一窝小猪,一边梳理她那头如瀑的秀发。我也总在这个时候欢快于母亲左右,母亲也总是感叹地说:“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不知是说正在吃食的那窝小猪,还是说我们兄弟姐妹。那时我也总想,那一天我能苦了钱,一定要送母亲最漂亮的发夹。

现在想来,那时怎么一个穷字了得。为了维持生计,赶街的日子,母亲常去卖个鸡呀蛋呀的。傍晚我们兄弟姐妹五人总在村头盼望着母亲的归来。若是赶猫街,我们就站在村东头水塘子边的篱笆前,夕阳下兄弟姐妹们的身影落在那篱笆上象那五线谱上的音符。当母亲的身影在多依树梁子出现,我们就在篱笆前欢呼雀跃,演奏那贫穷并幸福着的乐章。若是赶狗街,我们就在那坝外头的那棵苦恋子树下站成一道迎接母亲的风景。这样的夜晚,姐姐很可能就有一根漂亮的扎头绳,而我因有了那一支铅笔或是那一颗棒棒糖,那一夜的梦也特别的芬芳。

听说我是不足月的,也就是还没到时间我就匆匆忙忙的来到了这个世界。所以从小就是那样的多病。母亲总是提心吊胆,但心我是养不大的,平日里总过多的宠着我。就这样,在母亲的担心里我读完小学到山外读了中学,读完中学又到大城市里读了大学。记得那年洛杉矶奥运会,刚好是假期,在那家乡的山沟里,一点消息也听不到,由于关心着中国健儿的情况,竟有那么一点茶饭不思的感觉。母亲知道后,硬着头皮就把村里唯一的那台收音机借来了,只到我听完整个奥运会。母亲也常幸福的对人说那一句“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读书,工作。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越来越少了,一些时日甚至以工作繁忙为借囗把母亲给忘了。只到那年女儿然然出生,母亲来带然然,才又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才突然发觉母亲已经老了。那如瀑般的长发也变成了短发,当年的婆婆娑娑,此时也是青少黄多了。曾经要送母亲漂亮发夹的心愿也被我给忘了。也许是不习惯城里生活,母亲总是很少言语,一心呵护着孙女然然的上学回家。我也整天忙于工作,很少和母亲说上几句话。母亲也许没有想到,最让她提心吊胆怕养不大的我,却是兄弟姐妹中长得最牛高马大的一个。现在喜欢在蓝球场上运动运动,人称大鲨鱼奥尼尔是也。母亲不知道科比,也不认识姚明。在我看nba的时候却专注的坐在我身边,一脸的幸福。我知道她不是在欣赏篮球,而是不在担心身边的这个儿子养不大了。

然然也慢慢的长大了,上学不需要接送了。母亲更是闲得慌,便悄悄的在厂子的一角养大了一头年猪。尽管年猪杀了,那些三朋友四弟兄也称赞自家养的猪就是香,我还是严肃的批评了母亲一回。“这不比村里,在公家的厂子里养猪,还用电饭煲煮猪食”。此后母亲更加少言语了,只有老家来人的时候才和乡亲们说说张家的田地,李家的鸡猪。

我工作的公司改制了,一时间我便成了下岗职工。那些日子我消沉及了,前途一片迷茫。好在每天回家都能逢到母亲总是坐在沙发的一头剥豆,摘菜。静静的还有那一份家的幸福。那晚和母亲说起工作说起下岗。母亲却说:“没什么,只要肯做牛,不怕没田耕”。就在那时刻我的心被深深地震动了一下,和着电视里刘欢那《重头再来》的歌声。泪尽情的流淌着,在母亲身边犹如一位大男孩。

正当我的工作重新开始的时候,母亲病了。尽管我们兄弟姐妹尽力奔波于各大医院间,母亲的病还是一天天的严重起来。终于还是安静的闭上了眼,撒下我们而去。送母亲上山的那天,按仪式我需在母亲面前喊三声妈,可是跪在母亲面前哽咽着硬是喊不出一声妈。泪水一如老家房前的雨水哗啦啦的尽情地流。到了那山岗上。离下葬的时辰还有些早,也许那些天太累了,我就在母亲的身边枕着一棵小树休息。多想在梦里母亲在宠我一回,再分附我点什么。可是母亲没有到梦中来。醒来我深深的失落,母亲是真正的离开我们了。

去年的清明,兄弟姐妹们商量着为母亲修坟。开始都想气派地为母亲安一座碑,可遍访石匠终不能如愿。我也想为母亲撰写碑文,可挖空心思也是感觉写得不如意。才想,母亲一生普普通通,对人总是轻言细语。想必也不稀罕这所谓的排场。所以,最终是修了一座普普通通的坟,也是普普通通的碑文。多少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多么希望母亲来到我的梦里,告诉我她在天堂里的位置,好让我的思念有个方向。可醒来仍然是那无边的空茫茫的思念。那坐在沙发一头剥豆、摘菜的情影如一道法力无边的符咒,牢牢地锁住我记忆的退路。此生此世只好这样恍悟的想起,永远的怀念着母亲。

怀念母亲散文杜安心篇四

很多原来觉得不可离弃的朋友都离开自己,走的走,散的散。时光陌路,我们走走停停,最终在分叉的路口,各自走散。夕阳它拉长了天边远去的背影,掩饰了我们因为留不住彼此而无奈的惆怅。

可能,我们相聚的时间不需要多久,也许一盏茶的片刻,品着流韵清香,细说年少时的狂放不羁,经久回味。或是各不言语,相视一笑,多少伤恨愁痛,别离滋味,都付一声轻笑中。或许也需要一个单色流光起落的星辉静夜,你我席地而坐,侃侃而舒。一人声起,一人静聆。你经往梦千千结,我过流光事事新。倏尔万籁俱静,微语遗风抚柳,簌簌寂然。

然而,红尘中太多变数,朝朝暮暮,或秦或楚,又有几人能明了?信誓旦旦的花间措词,到头来,还不是慢慢遗忘。不是不想,只是不念。

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我想,朋友也这样吧,朋友间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彼此相对,却无话可说。或许这样,也好,也悲哀。

我们路过了青葱岁月的.美好,在那些记忆的深处,是不去刻意掩饰宁静,谁对谁错,谁输谁赢。都不重要了。那远在天涯的熟悉面庞,却是再也回不到从前。如果可能再遇见,我会微微一笑:好久不见。只是,都不再念了。

夜深人静,寒雨敲窗,人伤人缘,缘自伤人。微语呢喃,不了夙愿。岁月迟暮,黯然神伤。

人离人散人依旧,花开花落又春秋。一些人,一些事,离开就是永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就不要追悔莫及了,一如初见,永如初见。谁都不用为离开而负责,我们辜负的,只是那一段青春韶华。

时间让多少人聚聚散散,终究是逃不过的所有,变成过往。许是颠沛流离,千山暮雪。相遇,就如梨花落地,苍白无力。在回忆面前,彼此都蹉跎了对方的守望。

离开就是离开了,愿是永不相见,都付诸一声:好聚好散。就如古人,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尘缘如水,尘归尘,土归土。不再见,不再念。

说一句longtimenosee,然后,再见,或许再也不见。

怀念母亲散文杜安心篇五

当我开始怀念先前的时光,那些逝去的流年,突然变得好珍贵。那些人,那些事,都和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幕幕,翻滚在脑海中,绝好的人,暧昧的人,让我开怀大笑的人,让我忧绪纷杂的人...唉我一旦陷入回忆,便无法自拔。心中颇多感慨,事后的温暖和喜悦,未待完续的纠结和微妙,无法挽回的失落和无奈,以及还有某些想抓却抓不住,一闪而过的感觉。回忆,应该是一朵玫瑰吧!很美,也很痛。

可是...人不能习惯性的沉浸在前尘往事中。为什么不能挥挥手,然后刷新记忆。重要的,还是眼前的`幸福。关于亲情,我是怀着感恩的心来祈祷的。家是一片天空,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下雨天。风雨中成长,才有理由说坚强。

一支高山流水,奏出悠悠心曲。有些朋友,欲说相思情太浓,返用相识意太淡,友情应是相知。那些欢声笑语,嬉戏打闹,渐渐地开始形影不离,我们常说:“youaremyshadow。”和朋友在一起,感受也是雨露的滋润,心静如镜,心境如云。

这一生,许给了你的温柔。很想说,谢谢你出现在我的身边。原本天涯陌路的我们,接受了缘分,有了机会一起分享属于我们的时光,酸甜苦辣,我都愿意去尝试。只是我还不确定这是否可是定义为幸福了,或许可以吧,亦或许,只是傻傻的认为这就是幸福。不管怎样,就请让我继续傻傻的这么认为下去。

年华悄无声息的滑过,轮回几度之后,关于那些人,那些事,都将是一笔财富,铭记于心。

怀念母亲散文杜安心篇六

当夕阳缓缓西落时,我步履清浅踏进无人的校园。晚风轻抚面颊,风吹树叶沙沙的声响,回荡在空荡的校园里,有种突然间便苍老的感觉。高中的岁月,蓦然回首,竟远去了那么长远。那个扎着马尾的姑娘,在我眼前,走远,又走近,最后只剩下那马尾辫甩出后的一段优美的弧线。

走进那曾经穿梭过千百回的长廊,仿佛前世的事,那么久远。弯弯曲曲的长廊上,依旧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紫藤,站在底下依旧看不见天空。藤蔓攀爬交错,将整个长廊笼罩在绿色之中,阴凉的,有些像走在幽谷的感觉。

我眷恋的摸着那早已抚摸过千百遍的柱子,没有变,只是原本白色干净的样子,现已是灰色了,不是脏了,只是岁月在它的身上留下了痕迹,是美丽且厚重的沧桑。也许我离开的这段时日,又有别的姑娘来过,我想它是不寂寞的就好。学校的长廊,据说是校领导特意找人按照苏州园林的风格建造的`,当年可谓是我们学校最美的一角。春夏的白天,人满为患;而我,不论春夏,还是秋冬,总是喜欢夜晚经过它身旁,看它那静静的模样,无声也无言。

听说苏州园林曲折的长廊上也爬满紫藤萝,而我的长廊也爬满了紫藤萝。高中那时,喜欢紫藤,喜欢它的叶茂,可以挡住一切阳光;喜欢它那一串串花朵,清浅的紫色,静静的挂在藤蔓上,随风舞动时,仿佛一串串紫色的风铃,虽是无声,却早已悦了我的耳,醉了我的心。

离开后,依旧喜欢紫藤,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它是年少时心中最柔软的存在,陪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紫藤是一种特别深情的植物,藤蔓交叉缠绕的生长,随着时间会缠绕的越来越紧,再也不分开。后来,才知道,紫藤花的花语是沉迷的爱。

古老的紫藤之一。唐朝诗人李白爱紫藤,作有《紫藤树》诗,描绘了在瑰丽的春天里的紫藤花盛开佳景:“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

当代的盆景园艺人周瘦鹃老人,对紫藤也有一种特殊的偏爱,每年都亲自前去观赏拙政园中的“文衡山先生手植藤”,饱领它的色香,有时也为那虬龙一般的枯干所陶醉,恨不得把它照样缩小,种到他“哪只明代铁砂的古盆中去,尊之为盆景之王”。瘦鹃老人确实把紫藤作为盆景,充实他的园艺佳作;此外,他还作有七绝紫藤诗:“繁条交纠如相搏,屈曲蛇蟠臂小开。好是春宵邀月到,花光一片紫云堆”。这首诗不愧是七绝,把紫藤描写的淋漓尽致,风姿尽显其中。而我记忆中的紫藤,于我心,不迷人,不娇艳,却是旧时光中一抹最柔软的存在。

眼前的这些紫藤没有多少变化,依旧茂盛,依旧交缠,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加的粗壮。用手摸着那缠绕如麻花状的粗藤蔓,有种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厚重感。我静静的流连在长廊里,慢慢的走过,只看见零星的几朵花,隐藏在碧叶深处。春天即将过去,而我回来已晚,错过了你最美的瞬间。满地的残花,惹湿了泪腺,捡起几片放进包里,怀念从前。

在转角处,从密叶间,看见两个男生在交谈,突然就觉得那么的亲切。我安静的穿过曲曲折折的长廊,走出幽谷,走过他们身边,心里蓦地一动,毫无征兆的看向远方的天,思念在无声的蔓延,回旋在曲曲折折的长廊。

走到以前上课的教室窗前,里面已成杂物间。黑板还在,只是没了粉笔的装扮,略显沧桑凄凉。看着我坐过的位置,心中感慨万千。一别几年,来来去去那么的学子,有谁还不忘偶尔怀念一下从前?有谁还记得年少时天马行空的心愿?有谁还记得那拼命算题,做题时的紧张感?时间已过,画面再回忆,都会残缺不全,“物是人非”就是如此贴切的阐释着时间的特点。

静立窗前,夕阳的余晖照在教室的玻璃上,有种老电影的感觉,暖而清浅,清浅的略显苍凉。连带着窗前的我,都似乎站在时光的边缘,被眷恋的不愿离开。一转身,看见那挂在教学楼前的铁铃,上面早已是锈迹斑斑。走上前,摸着上面的红锈,想起了从前窗外敲铃的大爷,不知是否还在。现已经用电铃了,这个铁铃估计只是在停电的时候才会被人敲响。无数个无声的日夜,它静静的悬挂在那里,无言的看着岁月流逝变迁,学生一批又一批进来,又离开。那无言的沉默,看透了所有离别与相逢的瞬间。就像那紫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等来美丽,又迎来凋谢。我轻握拳头,轻轻地敲了敲,铃声依旧清脆如昨,只是添了抹沧桑来唱和。

怀念母亲散文杜安心篇七

风风雨雨走过多年,感觉自己对母亲的付出有所领悟后,作为一个已是人母的女儿,想对母亲说的话很多,但又有些语塞了。我无法把母亲平凡的一生写的辉煌,让世人震撼,又无法把母亲默默做的事一一讲述,那样我会撕心裂肺的心疼,我更无法用平静的心去回忆母亲的点点滴滴,因为那已经融进我的心里,在我的血液里奔腾。我所能做的就是现在以一颗母亲的心,去感受另一位母亲的伟大。

——题记

母亲是和共和国一起长大的,只是生日晚一些。那个年代出生的母亲,童年自是没什么太多的快乐而言,虽不用经历战争的颠沛流离,但为了生活一家人还是要历经坎坷的。听姥姥讲,母亲是在姥姥结婚十年后出生的第一个孩子,所以姥爷特别疼爱,就连盛饭也要抱着她去,生怕受到伤害。但是普通百姓人家也只能照顾到此,劳动起来还是顾不上的,何况姥爷后来闯关东去了东北。所以在母亲很小的时候也是经常睡在老家的田间地头,童年也就是在垄沟里摸爬滚打一天天长大的。在她九岁的时候姥姥带她和二姨来到了东北,找到了在矿上工作的姥爷,一家人终于生活在了一起。

家是安稳了,但在六0年灾荒面前又有哪家能吃得饱呢?母亲也和同龄的伙伴们每天挖野菜,捋树叶来填补不多的粮食留下的空缺。作为家中的老大,母亲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不再上学了,很早的担起家中的家务活。再后来母亲下乡了,这好像是那个年龄的人都共有的经历。母亲身体很单薄,也很瘦弱,姥爷担心妈妈自己照顾不好自己,就托人给妈妈在农村找了对象,我们的家也就这样顺理成章的诞生了。

我们的家是在一个偏僻的山村,我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我曾无数次梦里回到那个地方,那里有我的快乐和幸福。爸爸和妈妈都是很能干的人,虽家底很薄,但料理得很周到。母亲总是在屋前房后种上花生、瓜子、甜杆之类的,来给我和哥哥解馋。爸爸也栽很多果树,从樱桃树到苹果树七八个品种之多,共有二十多棵,整个夏天到秋天我们都不会断水果。我和哥哥跟同村的孩子比起来幸福得很。这在现在看来是算不了什么的,可在那时我们可是很值得炫耀的,不但自己能吃个够,顺便还可以贿赂小朋友,拿出好吃的他们就乖乖的跟我们玩了。我小时候很淘气整天不是上山就是下河,一年下来衣服裤子弄坏好几套,母亲从来没因为这打过我。只是现在会和我儿子说:你妈小时候整天上柴垛上蹦,一夏天穿坏四条新裤子。听妈妈说这话时的口气没有一点责备的意味,反倒感觉有些骄傲呢。要知道那时买东西都是很紧张,什么都要凭票购买的。母亲能那样容忍我真是很难得。

每到刚入冬我就总是问什么时候过年,因为每到过年母亲都会给我们做新衣服的,我呢顺便还会有两根绸子或头花之类的奢侈品,从来没间断过。她总是把我打扮成全村最漂亮的小姑娘。但记忆中母亲自己从来没买过新衣服。腊月三十那天晚上,爸爸也会为我和哥哥做上简易的灯笼,在空罐头瓶子里面放上半截蜡烛。然后绑在小棍上,我们的灯笼就做成了。我和哥哥一人一个开始了守岁的游行了。从这家窜到那家,我们的队伍滚雪球式的很快就大了起来。但不管多大我都是最骄傲的,因为乡亲们都会夸我漂亮又懂事。我那时只当是自己很出色才会受到表扬,现在才知道那也是因为母亲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和尊敬。她在家里跟公婆、六个叔伯和两个小姑的关系相处得非常融洽从来也没红过脸,对待邻里更是礼让三分热心帮助的。

弟弟是在我七岁那年出生的,他的出生可给我们带来不少的麻烦,因为之后的几次搬家都因他而起。弟弟出生后的第二年,妈妈得到了知青返城的指标,被安排到区里的陶瓷厂工作成为了一名工人。陶瓷厂离我们家很远,弟弟又很小,母亲每天要背着他上班往返好几十里路,虽是母亲背着他,但对于弟弟来说也是无法承受的。于是,我们第一次搬家了。新家离母亲上班的地方不远,骑车十多分钟就到了。这里虽没有山村的宁静惬意,但让我们开阔了些眼界,接触到大山之外的热闹。家刚安顿下来的那几年,我们的日子过得很紧,每月就靠妈妈的工资养活我们一家五口,户口还没有落上,口粮都很成问题。加之伯父家长我四岁的姐姐因无人照看也和我们一起生活,生活的担子就更重了一些。尽管这样,母亲对姐姐的好,还是让我有些嫉妒的。学校订服装了我们不订也要给姐姐做。她从来都不让我们和姐姐吵架,做什么事都让着她。姐姐又是个性很强的人不好相处。有时我们觉着委屈,母亲总是对我们说:她没有爸爸妈妈够可怜的了,你们多让着点吧。那时的我们没有什么多大的感触,因为母亲的接纳我们也很自然的接纳了姐姐。现在我也是一个母亲了,真正感受到了母亲的伟大,在生活的重荷下对别人孩子的爱超过对自己孩子的爱,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呀。

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又搬家了,原因还是因为弟弟没人照顾。我们要搬到姥姥家附近去住。对于我们来说倒还好,上学也远不了多少。可是妈妈上班就远了很多,还要走几百米的陡坡。但为了弟弟妈妈还是选择了。为了照顾我们妈妈放弃了轻巧儿的活,选择了又脏又重的工作,只因有一点好处:干完了就可以走。就这样,无论寒暑妈妈每天都要不到四点出家门,骑上一个小时的车到单位,换上衣服就开始把很重的烟囱坯子从这个车间推到那个车间,每个都要往返二百多米。每天都要推几百根,工作下来就相当于重荷下走了几公里的路。下班后,匆匆的骑车赶回家给我们做午饭,料理家务。为了节约开销,一有时间妈妈就到附近的矿山井口捡煤。有时半夜捡完煤就直接上班去了,连一点觉也不顾得睡。就这样母亲风雨无阻的奔波着,一干就是十多年直到退休。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一点也不假,看到母亲整天这样辛苦,渐渐长大的我们也都尽力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十四五岁的我每天放学都要做完家务再写作业。学习也很刻苦,有时学习起来会到妈妈第二天早起上班。因为我知道唯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母亲的日夜操劳。每周日洗衣服时我都要把姥姥家的衣服也一并洗了,就当是替妈妈尽的一点责任,也不枉姥姥疼我们一回。这可能就是是所谓的身教胜于言传吧——妈妈尽妈妈的责任,儿女也要尽儿女的责任。

退休后的母亲也没有一刻的清闲。因为我们都长大了,成了家,有了孩子。她又像姥姥那样看起了我的儿子,之后又是哥哥的儿子。母亲五十四岁那年病倒了,病的很重是心梗,和死亡只差一步。如果人的生命就这样结束的话,我会为母亲痛不欲生——如此的劳顿之后怎能这样的逝去,生命不应该这样的,那太遗憾了。庆幸的是她的身体恢复较好。

病好的母亲不久又尽起了为人女的责任。姥姥和老爷爷的身体到了不能自理的地步需要人来照顾,她和三姨担起了这份义务。夏天到母亲家——平房便于老人活动。冬天到三姨家——楼房舒适保暖,温差小不易感冒。就这样母亲最多时要照看三位老人,八十多岁的姥姥、姥爷都患有脑血栓后遗症大小便倒还能自理,但时不时的还会便在裤子里。九十多岁的奶奶年龄虽长一些但相比之下身体还算健康,就是神智不大清醒有时会说些谁也听不懂的话。然后不管你怎么解释她都沉浸在她的意识当中大哭大闹。邻居们都说母亲家是养老院,对爸爸妈妈能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很是佩服。其实对老人的照顾也是很麻烦的,照顾洗涮拉撒自不用提,单单做饭这三位老人就得要做三样饭。奶奶不吃荤的,姥爷糖尿病不吃甜的,姥姥还不能吃凉的和辣的。但是母亲仍旧做得很好,一直照顾他们三四年,直到姥爷和姥姥相继去世。做为女儿母亲尽了孝道,为父母养老送终。这看是平常的事可又有多少人能不留遗憾呢!

如今母亲已六十三岁了,想想母亲走过的路虽是平凡无奇,但为人母的那份责任,为人女的那份义务都被她诠释得淋漓尽致。作为女儿的我幸运的享受了那份母爱——教你对生活的热爱,教你做人的坚韧与执着,而这一切都要我用爱心去传承!

怀念母亲散文杜安心篇八

又是清明时节了,来至母亲坟前,伫立母亲跟前,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不知不觉泪水已湿了衣衫。妈,女儿看您来了,在世时您不曾过一天好日子,如今阴阳两隔,您在里头,我在外头,想您、真的想您了!

您一生坎坷。出生八个月被送别人做童养媳,因为外婆要抚养外公前妻生的女儿,外婆说自己生的送人不会让外人讲闲话。您在童养媳家的“丈夫”十几岁就去了南洋,后来在外已娶妻成家,等到二十五岁未见其有回来之意,就嫁给了父亲,生育了四男三女,养育这么多孩子,您辛苦啊!

您有着豁达的心胸。在农村,很多父母都会认为女孩不用读那么多书,迟早要嫁给别人的。而您尽管万分艰辛,还是一直鼓励我好好读书,走出大山,能过上不会像您一样辛苦的日子,当我高考落榜一脸沮丧,跑到房间低声哭泣时,您却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你还年轻,不用着急,今年没考好,明年再考,妈会支持你”。每当想起您的这些话,我总是心酸、暗自流泪,责备自己不争气,同时也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来报答你。正因为有您的支持和鼓励,我终于没有辜负您的期望,您也因我能走出大山而露出了难得的、幸福的笑脸。(文章阅读网:)

您一生默默地奉献。心里始终装着一群孩子和这个家,不管伤口多么疼痛都强忍着,只希望尽快的好起来,好照顾孩子们,坚强的精神战胜了病痛,您渐渐地康复了,但从此也落下了病根,常年身体不好,病痛不断,但为了不拖累孩子们,您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没事,我挺好的,别为我别担心”。等我长大外出工作,每次给您打电话,即使是躺在病床上,您也还总是这么说。

啊!妈妈,您不但给了我生命,还给了我精神力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此刻,女儿有太多的话想跟您说,有太多的思念想跟您倾吐,妈,想您、真想您了,假如有来生,女儿还想做您的女儿,九泉之下的妈妈,您听到了吗?每当我悲观、失望、无助时总想到您,如今已是“生死两茫茫,欲说泪千行”啊!

是夜,回至家中,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夜深了,转侧难眠,起身披上外衣来至阳台,抬头遥望夜空,突然一颗明亮的星星在望着我,我心中不免打了一个颤,这颗星星怎么这么象母亲的眼睛?她在注视着我,似乎跟我说:“孩子!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坚强,凡事挺挺就过去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