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精选大班下科学课教案(案例18篇)

精选大班下科学课教案(案例18篇)

作者:紫衣梦 精选大班下科学课教案(案例18篇)

在大班教案中,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设置有效的教学步骤,并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这些大班教案范文以实际教学为基础,经过多次实践的验证和调整

大班科学教案

设计意图:随着园本科学课题不断深入地开展,我们的孩子已经逐渐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周围。近日,我们借助了科教创新区图书馆的资源,集体参观了流动科技展,让孩子们简单了解八大新兴产业,使孩子们初步体验到科技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过后,我组织孩子们谈话,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航天技术最为感兴趣。一些孩子都说长大了想做宇航员,就能坐上火箭去太空了。而火箭对于幼儿来说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它为什么能发射上天?,这也是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带着问题,我设计了本次科学活动。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形式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1、初步感知火箭发射是由于反作用力而向前运动的。

2、能俩俩合作利用辅材进行发射小火箭的秘密。

3、体验积极探索实验带来的乐趣。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1、教具:ppt、火箭发射视频、实验步骤图。

2、学具:自制简单小火箭6个、气球6个、胶带若干。

一、观看图片视频,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幼儿参观航天技术的照片。

师:慧慧老师带来了一张照片,小朋友一起来看看照片里的我们在干什么呀?

师:原来这是我们前阵子去流动科技展参观航天技术的照片呀!

2、出示火箭图。

师:看看这是什么?(火箭)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发射火箭吗?

3、观看视频。

1)师:原来呀火箭是要飞去太空的。那你们知道火箭是靠什么发动从而飞上太空的呢?

2)师:慧慧老师准备好了火箭发射的视频,请你仔细看哦,看完以后我们再进行讨论。

3)幼儿观看火箭发射视频。教师引导幼儿重点观察热气流,发现是由于热气流的推动才使火箭向上冲的。

师:谁来说说,你从视频里看到了什么?火箭下面有什么呀?

师:让火箭发射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行的吗?

二、感知反作用力。

2、师:那火箭的方向是往上还是往下呢?

4、引出反作用力。

师:请你猜猜看,这种作用力的名字叫什么?

引导幼儿说一说因为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叫做反作用力。

三、实验:火箭发射。

(一)教师示范。

1、出示小火箭。

师:现在慧慧老师也为每一位孩子都准备好了小火箭,你们想让自己的小火箭也飞起来吗?

2、观察实验材料。

3、教师吹大气球。引导幼儿根据反作用力的原理才完成实验。

可是我如何把气球固定在气球顶上呢?

【评析:提此问题是为了使幼儿进一步掌握实验的方式并巩固对反作用力的理解。】

(二)幼儿实验。

1、师:我们刚才说到了想让火箭发射起来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我们需要怎么样?(引导幼儿能够和自己的伙伴共同完成实验)现在也请你们找到自己的伙伴进行吧!

2、幼儿分组回实验台进行操作。

3、教师巡回指导幼儿,重点强调要进行合作。

(三)、总结实验成功的方法。

1、师:有没有哪组孩子实验成功了?我们请他们来给我们展示一下他是怎么做的。

2、师:有没有哪组孩子的实验没成功,我们也请他们也来演示是怎么做的?大家一起帮忙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3、总结实验成功的方法。(步骤图)教师当场画,幼儿说一个步骤教师画一个。

4、再请没有成功的幼儿进行尝试。

5、大家完成后集体进行"火箭发射"。

师:都成功了吗?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倒数十秒,让我们的小火箭发射吧!十、九、八、七、六……二、一,发射!

五、延伸。

此次活动以报纸球当作火箭,比较安全,利用现成的教玩具开展投掷训练,活动准备比较简单。活动中我以第一个基本环节作为重点环节,对于基本动作加以练习,在练习中发现,幼儿脚的站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容易搞错,导致火箭发射很近,在活动中,我安排用绳子划分了三个等级,投过第一个算成功,投过第三根绳子,就是非常棒,在第一次练习中,班级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没能成功,后来对动作又加以纠正练习,在第二次练习中,绝大多数孩子都获得了成功,这种阶梯式的练习,让幼儿非常有挑战感和成就感,在最后的游戏环节中,幼儿都能以扔过第三根绳子为荣,投准练习在此活动中是难点,幼儿在练习过程中,效果不太好,以后可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此次活动由于时间关系,所以我在游戏环节就安排了火箭发射和火箭进入轨道两个环节。但在整个活动环节中,我运用了简单的口令,如准备,发射,发生成功,进入轨道等,语言简炼,富有节奏,幼儿活动兴趣高涨,活动效果良好。

大班科学教案

"蛋"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在一次蛋壳粘贴活动时,有小朋友突然提出:"老师,这些蛋壳的颜色怎么不是一样的?有的上面还有花纹呢!蛋是从哪儿来的?里面有小宝宝吗"等等问题,有关蛋的话题由此引开了,于是,我设计了融知识、能力、情感于一体的关于蛋类的探索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主动关注周围事物,并激起他们运用已有经验进行持续观察、探索的兴趣。这些,也正是新《纲要》在幼儿科学教育领域提出的基本目标之一。

在本次活动中,我力图改变由老师统领全局的教学模式,通过师幼共同创设适宜的环境、收集熟悉的材料、营造利于探索的氛围,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充分互动中认识蛋,发现蛋之间的异同点,了解蛋的多样性和主要作用,而问题"蛋是从哪来的?哪些动物会生蛋?是不是所有的蛋里都有小宝宝?"又激起了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孩子在这样无止境的探索中,便能不断获得有利于终身发展的知识经验,这便是教育教学的价值所在。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蛋是各种各样的。

2、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表达对蛋的探索发现。

3、对探索活动感兴趣。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收集一些有关蛋的信息资料

2、幼儿已具有一定的记录经验。

1、师幼共同布置一个"蛋类展览会"的环境,并提供图片、实物若干于科学角让幼儿自由地看、玩。

2、恐龙蛋、蜂鸟蛋模型各一个。

3、视频展示仪一台,幼儿记录用的纸和笔。

一、参观"蛋类展览会"。

"小朋友,这里正在举办一个'蛋类展览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有些什么蛋?它是怎样的?有没有你带来的蛋?也可以向朋友介绍一下。"

1、幼儿自由观察、交流。

2、表达:你看到了什么蛋?它是怎样的?谁来介绍一下自己带来的蛋?

二、探索、了解蛋的异同点,知道蛋是各种各样的。

"这些蛋都是一样的吗?小朋友可以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找一找、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并把你们的方法和发现的结果记录下来。"

1、幼儿通过比较、观察,发现各种蛋之间的不同,并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记录下来。

2、幼儿交流、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

利用视频展示仪展示幼儿的记录图

a、你能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吗?

b、谁也比了这些蛋?你有不同的发现吗?

c、谁用是和别人不同的方法?有什么新的发现?

教师应对幼儿的表达及时作出反应,表扬有创新表现的幼儿。

三、引导幼儿发现蛋的基本特征。

会滚、都有壳、易碎、里面都有蛋清和蛋黄等等,教师根据幼儿的认识并伴以演示,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蛋的基本特征。

四、丰富幼儿对蛋的认识,了解蛋的多样性。

除了这些蛋,你还知道哪些不同的蛋?

a、让幼儿介绍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不同的蛋。

b、利用模型,向幼儿介绍一些特殊的蛋。

(世界上最大的蛋:恐龙蛋;最小的蛋:蜂鸟蛋)

1、了解蛋的用途。

蛋有什么用呢?动物妈妈为什么要生蛋呢?

(可以吃,煎、煮、炒等;动物妈妈生蛋是繁殖小宝宝。)

2、激发幼儿再探索的欲望。

今天,我们知道了蛋的很多知识,其实,蛋还有很多的秘密呢!哪些动物妈妈会生蛋?是不是所有的蛋里面都有小宝宝?海龟妈妈为什么要将蛋下在沙坑里,还要在上面盖上厚厚的沙子?小朋友可以再去找找资料,也可以请教大人,把你知道的记录下来,告诉大家。

大班科学教案

认识钟面,学会区分整点、半点。

幼儿教学用书《钟点》。

理解短针、长针的作用。

认识整点和半点

1、倾听钟声,引出话题:

教师用布遮住的小闹钟,让幼儿猜一猜。

——“猜猜布里遮住的是什么?”

听听说说,揭示答案。

——“让我们安静下来,一起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认识钟:

认识钟面,知道短针、长针的名称和作用。

——“钟面上有什么?”

教师拨动时针和分针,强化幼儿对钟面的认识。

幼儿和教师互报钟点。

——“中午11:00,小朋友要吃饭了,请你拨到11:00。”

“下午2:30,小朋友起床了,请你拨到2:30。”

3、熟悉钟:

教师说出吃饭、运动、睡觉的时间,幼儿按要求拨出钟面相应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幼儿自由练习。

活动二:活动延伸

幼儿操作活动:快乐的一天

请你在钟面上画出相应的时间。

按时间拨指针。

大班科学教案

1、幼儿了解一年既可以分为12个月,也可以分为四季。

2、幼儿通过观察一系列的图片能说出四季的相应特点3、幼儿热爱自然,亲近自然。

能清楚了解12个月所对应的季节。

让幼儿自己组织语言,说出四季的特征。

物质准备:1~12月的卡片、具有四季明显特征的大自然图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熟练掌握1~12这12个数字,并基本了解一年有四季之分。

一、情景导入

一年妈妈和她的12个宝宝老师:"大家好,我是一年妈妈,我有12个宝宝,为了好记,我给他们每个人的名字里都取了一个'月'字。第一个宝宝叫一月、第二个宝宝叫二月、第三个宝宝叫三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其余几个宝宝叫什么名字呀?"(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其余的月份)幼儿:"四月、五月、六月、七月……"老师:"我的宝宝们喜欢三个三个地待在一起,每三个宝宝喜欢同一种颜色,我们来看看他们喜欢的是哪些颜色吧!"(引导语:"小朋友们这是哪三个宝宝啊?"、"看看他们喜欢的是什么颜色呀?")

二、一年妈妈给12个宝宝分房间老师:"我呀有四栋房子,分别取名'春屋'、夏屋、秋屋、冬屋,我根据宝宝们喜欢的颜色,先把这四栋房子刷成了绿色、红色、金色、白色,这样3月、4月、5月放在绿色的春屋里,可是我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不知道春屋里该放些什么东西呢?小朋友能不能来帮我想想这个问题呀?"(幼儿回答"刚刚发芽的小草可以放在里面"、"还有风筝也可以放在房子里"等,)教师依据四季依次提问,比如"我们来看看6月、7月、8月宝宝该住那个房子里呢?房子里又该放些什么呢?大家注意哦,他们只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刷成的房子住哦!"

三、回顾问题一:"小朋友们现在是几月份啊?",

幼儿回答问题二:"这个月的宝宝喜欢和哪两个宝宝住在一起啊,他们喜欢什么样的颜色,住在哪个房子里啊?房子里有些什么啊?"(让幼儿回答后,教师再进行总结)

问题三:"谁来说一说你喜欢哪个房间呢?你为什么喜欢那个房间呀?"

大班科学教案

每组一份报纸条,每人一个装水的大油瓶。

一张大记录表,一支记号笔,三张已粘贴好的报纸。

激发幼儿积极思考,探索出不一样的变化方法。

引导幼儿发现同样的一张纸条,通过改变形状,可以变得坚韧牢固。

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1.观察材料,导入课题。

觉得不可以的举手,可以的举手。(统计人数记录)那就一起来试试吧。

(1)每个小朋友一次只能用一张纸条,用坏的纸条放到中间的篮子里。

(2)只能用纸条提,手或身体都不能碰到油桶上。

2.幼儿第一次自由探索。

(1)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巡回观察。

如断了:想想办法,怎样让它更牢固些?

如成功了:再想想有没有其它办法,也可以提起来?

老师倒数5个数,你们拿好操作的纸条坐到前面的座位上。

(2)集中讨论:

刚才谁成功了?你是怎么做的?(记录)还有谁也是这么做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那再来试一试,看能不能用其它办法,也将桶提起来。

注意:这次只能用一只手提。

3.幼儿第二次探索。

(1)一种成功了,再试试还有没有其它办法?

(2)倒数5个数,拿好纸条坐到前面。

(3)讨论:你用了什么办法也成功了?还有什么不同的办法?(记录)小结:刚才小朋友说不可能,现在通过尝试,我们想出了许多办法,卷、折、拧,把不可能成为了可能,真厉害!那到底哪种方法变出的纸绳最坚韧牢固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拉一拉。

4.幼儿游戏。

每个小朋友一张这样的纸条,想办法让它变得又长又牢固,然后找一个小朋友拉一拉,比一比,看谁的纸条最长最牢固,坚持到最后。

还有谁想挑战老师的?下次活动继续探索。

5.观看表演:纸绳秋千。

两位老师拧纸绳。

让一个小朋友坐在上面荡秋千。厉害吗?

6.联系生活,拓展经验。

你们知道吗,这种拧绳子的办法,有时还能救人呢。比如在发生紧急状况的时候,门口出不去,有人就用家中的床单或窗帘撕剪成一条条,然后拧成布绳连接起来,从窗口放下,顺着布绳爬下去逃走了。

大班科学教案

1、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2、知道金属的材料能导电,塑料管,纸,毛线等材料不能导电。

3、简单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1、电线,铜丝,铁丝,保险丝,铝丝,毛线,塑料管,纸绳,电灯泡,电池。

2、记录表,笔,橡皮。教师自制道具。

一、教师表演“魔术”

1、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电池。

2、电池的两端一样吗?介绍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3、小朋友想一想,怎样连接小灯泡才会亮?

二、实验一。

1、出示铜丝:它是什么?铜丝铜丝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出示纸绳:它是什么?纸绳纸绳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3、介绍记录表:在能是小灯泡亮起来的材料后画,在不能是小灯泡亮起来的材料后画。

4、幼儿操作实验,教师指导观察。

5、请幼儿分享实验结果。教师和幼儿总结:金属材料能导电,所以小灯泡就能亮起来。毛线纸等材料不能导电。

三、结束部分:出示两根电线(一根两边露出铜线的,一根两边没有铜线的。)。

1、它们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请幼儿实验。

2、教师总结:电线外面的塑料外衣是不能导电的,他是保护我们的,有了它我们就不容易触电。但即使这样,小朋友平时也不要随便去摸电线,电源插座。因为平时生活正的用电,电压很高是很危险的。

大班科学教案

1、理解故事,尝试探索用各种方法移动物品。

2、学习主人公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与勇气。

1、故事。

2、各种大小不同的盒子,球。

一、解读课题,导入故事。

师:小朋友们中午好!

幼:老师中午好!

师:这几个字认识吗?(不认识老师可以标注音节)幼:搬过来,搬过去。

师:你们搬过东西吗?搬过什么?

幼:我搬过椅子。

我搬过箱子。

我搬过玩具箱。

我搬过家。

师:用什么来搬的?

幼:用手。

用头(顶)。

用脚。

师:好,我们来听听故事。

二、欣赏故事,玩玩游戏。

1、欣赏故事。

幼:住在长颈鹿家,因为长颈鹿高一些。

师:好,看看他们商量的结果,住在谁家?

幼:愿意!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盒子。

师:一样吗?

幼:不一样有大盒子,中盒子,小盒子。

幼:24689师:他刚才是2个2个数的,有谁能3个3个的数?

幼:369师:马上要做小学生的朋友了,数数的方法肯定很多,刚才你们每人搬几个?

幼:1个师:搬了几次?

幼:1次相亲相爱的长颈鹿小姐和鳄鱼先生想快点把家搬好,谁能帮他们?

(一幼儿尝试,结果弄翻了)师:想想怎样才最安全?

幼:平时爸爸搬桌子就会喊我,我个子矮幼:克服困难幼:有句话说得好,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师:他们的生活遇到了困难,会想什么办法呢幼:搬到长颈鹿家去幼:鳄鱼搬个梯子住到屋顶上幼:各住各的师:他们还真跟你们想到一块去了,这次还有爱运动的鳄鱼先生有很多东西,有球,你们能不用手把这些球搬过去吗来,一人拿一个球,不用手(放嘴里,夹在手臂里)师:刚刚你们用了什么方法师:可是,放嘴里有点脏呢,能用别的方法吗幼:用胳膊幼:用膝盖夹幼:放肚子上,弯着腰夹过去幼:用脚轻轻的踢过去幼:用脚尖夹住慢慢跳过去师:哥哥学会等一等,你又想到什么办法幼:还可以用衣服夹师:长颈鹿小姐和鳄鱼先生的生活又遇到了困难,当他们想共进晚餐的时候,桌子太高,鳄鱼先生够不着,上卫生间的时候,马桶太大,他们又开始想办法了,他们有了一个伟大的计划,他们在门口挖呀,凿呀,终于建好了属于他们的新家。走,我们一起去参观他们的新家好吗。

大班科学教案

1、初步了解生活中人们传递信息的各种方式。

2、能够利用旗子创造自己的信号。

3、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4、体验信息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生活中传递信息的各种方式

创编信号

一、引出课题

师幼一起做手指游戏吸引注意力,

请配班老师打电话以电话铃声引出课题。

1、那小朋友们是怎么知道我们要上课了?

2、听到健康歌的时候我们要干什么了呢?

师:这些就是会给我们传递信息的信号。

二、探索信号

你们还知道哪些信号?这些信号告诉我们什么呢?(幼儿自由讨论)

三、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几种交通标志让幼儿观看,让他们自由讲解

四、运用和设计信号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信号,今天请你们来设计一个信号。

大班科学教案

1、了解条形码是由粗粗细细的线条和一排数字组成的。

2、比较各种物品上的条形码,知道条形码的作用。

3、体验获得知识的乐趣。

1、幼儿收集的各种条形码。

2、知道每件商品上都有条形码,并初步了解条形码的作用。

3、活动室四周布置一些标有条形码的物品。

(一)了解条形码是由粗粗细细的线条和一排数字组成的。

1、请幼儿把带来的条形码和好朋友进行交流。

师:今天,小朋友都带来了许多商品上的条形码,现在,请你找个好朋友一起比一比说一说。

2、集体汇总:条形码是由什么组成的。

师:刚才小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比较了条形码,那么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条形码是粗细不同的直线和一排数字组成的。

(二)比较条形码的不同,了解条形码的作用。

1、师:请你找一件物品,并和你旁边的好朋友比较一下它们的条形码。看看有什么发现。

幼儿相互交流后小结:各种商品上的条形码都是不一样,这些线条的粗细排列和间隔的距离不一样,下面数字的排列也不一样。

2、比较相同物品上的条形码,发现它们的异同。

(1)师出示幼儿所拿的两个不同品牌的牙膏,请幼儿猜猜他们的条形码是不是一样,并用比较法进行验证。

(2)师出示两条大小不一品牌相同的牙膏,请幼儿说说它们的条形码是不是一样的,用比较法进行验证。

(3)设疑

a、为什么相同品牌的牙膏,它们的条形码不一样?

b、如果是一种品牌、一样大小的牙膏,它们的条形码又怎么样?

幼儿交流各自的看法后小结:条形码是商品的身份证,它包括了商品的价格、型号、产地等。品牌相同大小不同的牙膏的价格、型号不一样,所以它们的条形码也是不一样的。

(三)去附近的超市验证条形码的作用。

条形码是商品上的身份证,我们人也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同一天出生的人,身份证号码也是不同的,请幼儿收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并于下周带到幼儿园和好朋友交流。

大班科学教案

1、通过“捉泥鳅”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幼儿认 识到“物体表面光滑的摩擦力小…”的科学知识。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活动准备:泥鳅若干条,音乐磁带一盒,南瓜叶、棉手套、 废手帕、筷子、棉布、沙子、其他植物的叶子若干、一次性手套若干。

一、引导幼儿认识泥鳅。

1、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群小客人,知道是谁吗?提示一下:身体是长长的,整天在水里游、泥里钻?猜猜看是什么?(幼儿猜测)

2、师:你们猜得对吗?看仔细了,他们要出现了。(教师揭开盖布)

提问:它们是什么呀?原来是一群小泥鳅来我们班上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呀,小泥鳅长什么样子?(幼儿围观,自由说一说)小泥鳅来我们班上多开心呀!它们在盆里高兴的游呢?我们也一起来学学小泥鳅。(师生共同学小泥鳅游泳的动作)

二、设置情景,鼓励幼儿第一次尝试捉泥鳅。

1、 师:这么多的小泥鳅挤在一起,我们小朋友看得可不清楚,这样,偶老师抓几条起来让你们多瞧瞧好吗?(教师操作)

2、 师:咦,偶老师怎么抓不起来呀?谁来帮帮我?(请个别孩子帮忙抓泥鳅)

3、幼儿出现困难,

师:小朋友一起去帮帮偶老师的忙吧!可别让泥鳅掉到地板上哦!(幼儿第一次尝试)一只手不行还可以两只手!

4、活动后,要求幼儿擦擦手。

三、总结尝试结果。

1、师:(安顿幼儿坐下后)小朋友,你们在捉泥鳅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秘密?为什么泥鳅会抓不起来呢?(幼儿回答)

2、师:既然泥鳅这么难捉,我们用什么办法才能更好的把泥鳅抓住呢?(鼓励幼儿讨论,并个别交流)

师:谁来把自己想到的好办法告诉我们大家.(幼儿个别交流)

四、幼儿借助别的物体(毛糙)抓泥鳅。

1、师:小朋友你们想得真好,偶老师都没有想到,还可以借这么多的小工具帮忙,那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用那些小工具帮忙呢?快过来看看,都有哪些小工具呀?(逐一出示,幼儿认识)请你们动手试试看,能不能抓起来!

2、幼儿再次操作。(教师指导)

3、师:你是请什么小工具帮忙的?成功了吗?(怎么抓起来的)!(记录操作结果)

4、师:为什么这些小工具抓不起来呢?(抓得起来呢?)

5、得出结论。

五、引导幼儿了解泥鳅身上黏液的作用。

1、师:刚才我们在抓泥鳅的时候,发现泥鳅身上有滑溜溜的东西,偶老师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泥鳅身上滑溜溜的呢?你们知道吗?(幼儿自由说——个别说)

2、教师总结泥鳅黏液的作用。

师:原来泥鳅身上那滑溜溜的东西这么神奇,那除了泥鳅有这样的本领外,还有什么动物也有这样的本领?(幼儿交流)

六 、游戏结束活动。

师:今天小朋友们真能干,连泥鳅这么滑的东西都能抓起来,我们一起来表扬表扬自己,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庆贺一下。(幼儿玩游戏结束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

我班幼儿爱提问,可发现问题后又缺乏探索精神,遇到问题不肯深究,常常这个来问:“为什么”,那个来问“为什么”。我觉得:大班幼儿不但应该发现问题,更应该掌握解决问题的本领——探索。因此,我设计了此活动,以激发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1、自己动手尝试了解筛子的作用,发现筛孔的大小与被分离物的关系。

2、对探索活动产生兴趣。

(二)活动准备:

1、 操作台上准备:

(1)黄豆与芝麻混和物1份,小勺、镊子、筷子、中孔筛子各1

(2)米和面粉、绿豆和玉米、蚕豆和赤豆混合物各1盆,空盆2个,筛孔不一的筛子3个

2、为幼儿准备:

(1)各种工具2人1份,芝麻和黄豆混合物及空碗每人1个

(2)中孔筛子10个

3、录像2段,内容为:

(1)建筑工地上,工人们用筛子挑选细沙

(2)农村里,农民用筛子筛出干净的稻谷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1)师:今天,老师不小心把一盆芝麻大翻在黄豆里了。(出示混合物)现在,我想请小朋友帮我一个忙:把芝麻和黄豆分开。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工具,(一一出示工具)有勺子、镊子、筷子、筛子。随便你用哪一种方把它们分开,分别放在两个碗里,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评析:设置问题请幼儿回答,有效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2、初次尝试:发现筛子的作用

(1)师: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分完了吗?

幼a:我用勺子把黄豆舀出来,还没分完。

幼b:我是用筷子把黄豆夹出来的,还没分完呢。

(2)师:谁已经分完了?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巩固词:筛子)请用筛子的幼儿进行示范,然后大家都来尝试。

(1)师:你知道筛子为什么能把东西分开吗?(幼儿边操作边讨论)

(2)师:你觉得用筛子分东西有什么好处?

幼a:很快。

幼b:很方便。

评析:此环节幼儿在操作、讨论中得出筛子能分开东西的原因:筛子上有许多筛孔,它能把比孔小的东西漏下去,比孔大的东西留在上面,这样就把两样东西分开了。4、三次尝试:发现筛孔与被分离物大小的关系(增置物品操作:每2人米和面粉、绿豆和玉米、蚕豆和赤豆混合物各1盆,筛孔大小不一的筛子3个)

(1)师:这些东西你们是不是用一种筛子来分的?

(2)师:米和面粉你是用哪种筛子分的?用其他的行吗?我们来试试。教师演示用大孔的筛子分,结果两样东西都漏了下去。

(3)师:为什么会这样?

幼:米和面粉都比筛孔小,所以都漏下去了。

(4)师:蚕豆和面粉你是用哪种筛子分的?用别的行吗?教师演示用小孔筛子分,结果两样东西都留在上面。

(5)师:为什么会这样?

幼:蚕豆和赤豆都比筛孔大,所以都漏不下去。

师:再请小朋友把这些东西用合适的筛子来分一遍,看谁分得又快又准确。

师:在日常生活中,筛子还有很多用处呢,你们有没有看到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录像)

(四)活动延伸:

把三样、四样东西混在一起,请幼儿想办法分开。三、活动评析:科学活动《有用的筛子》改变了以往单纯教与学的形式,将知识传授与探索活动相结合,淡化了教与学的界限,使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人。递进式的活动环节使幼儿“跳一下,够得到”,从而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大班科学教案

1.了解神州号的特征以及宇航员在飞船里的生活,并尝试用绘画表现。

2.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感兴趣。

1.幼儿对神州号发射的信息有所了解。

2.神州号发射的图片若干。

3.绘画材料。

4.幼儿操作包。

1.激趣导入。

提问:你们听说过神州九号飞船吗?分享一下你的信息?

2.观看交流(。

1)请幼儿观察参加神九发射的宇航员。

(2)通过观看体会宇航员在太空舱中的生活。

3.观察操作。

(1)逐一出示神州号飞船从发射到返回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提问:神州号飞船在哪里?神州号的火箭上有什么标志?

宇航员乘坐在飞船的哪个部位?宇航员在飞船里是怎样生活的?(怎样行走?物品是怎样摆放的?服装是怎样的?)。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4.联想创作。

引导语:

我们的航天科学家和宇航员们真了不起,造出了这么先进的宇宙飞船,他们还在不断地研究,以后的宇宙飞船肯定还要先进。小朋友想想看,我们将来造的宇宙飞船是什么样的,把它画下来。

(1)指导幼儿绘画出宇宙飞船和火箭的主要特征。

(2)展示幼儿作品。

1.在区角活动中学折火箭。

2.提供各种积木与废旧材料,在幼儿学会制作飞机的基础上,制作火箭、飞船、航天飞机。

3.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宇航员的资料,通过介绍、交流,知道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

大班科学教案

1、任意弯折电线,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电线站起来。

3、培养幼儿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的精神。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1、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胶皮电线若干

2、橡皮泥、各种可稳定的积木、一次性杯子、黄沙等

一、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大口袋,猜猜里面装了什么呢?

2、请幼儿从盒子里摸出电线,提问:这是什么?(电线)电线有什么用?(可以通电)

二、看一看,引导观察想象

1、今天顾老师要用电线来变魔术呢,请小朋友轻轻闭上眼睛,看,老师把它变成什么了?

2、教师将电线弯曲成娃娃形,问: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又像什么?还可变成什么呢?(蘑菇)

3、电线真好玩,你们想把它变成什么呢?(请幼儿说说)

三、玩一玩,鼓励创造表现

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既安全又好玩的电线,下面小朋友也可以用电线来变魔术。

(幼儿自由结伴弯曲电线,教师观察指导。)

2、(一、二、三拍手静坐)问:你把电线变成了什么?

四、做一做,启发思考探索

2、幼儿尝试操作,让电线造型站立起来。

3、幼儿自由讲述让电线站起来的方法。(如借助胶带、插入彩泥等)

五、评一评,保持探索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

1、了解桃树在四季的不同变化,对季节变化给树木带来的影响感兴趣。

2、激发幼儿探索季节变化的欲望。

多媒体课件、幼儿操作底板、图片(春、夏、秋、冬的桃树、苹果树、梨树)

一、以谈话形式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吃过桃子吗?娃娃家门前也有一棵桃树。有一天,妈妈对娃娃说:“娃娃,等桃树结了桃子,妈妈就摘给你吃。”娃娃整天等啊等啊……可是桃树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了呢?我们一起开看一下吧!

二、运用课件,了解桃树四季的不同变化。

1、完整欣赏,感知桃树的生长过程。

提问:在不同的季节里,桃树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段欣赏,了解桃树在四季的不同变化。

1)桃树在什么季节开花?它是先长叶还是先开花?

2)什么时候桃子成熟?

3)秋天到了,桃树有什么变化?桃树的叶子可以不凋落吗?为什么?

4)冬天的时候,桃树是什么样子的?

3、通过图解,让幼儿懂得四季的轮换。

师:冬天,桃树的叶子掉光了,还会再结桃子吗?

三、操作活动:排排队

1、幼儿四人一组,每人拿一张图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排列。

2、幼儿操作活动,师巡回指导。

3、引导幼儿发现苹果、梨等树木在不同季节发生的变化及与桃树的不同。

师:你是给什么树排队的?有没有排到不一样的?

4、师小结:

1)桃树:春天先开花再长叶—夏天桃子成熟—秋天叶子变黄、树叶飘落—冬天剩光秃秃的树干。

2)苹果树:春天发芽—夏天开花—秋天苹果成熟、叶子变黄、树叶飘落—冬天剩光秃秃的树干。

3)梨树:春天发芽—夏天开花—秋天梨子成熟、叶子变黄、树叶飘落—冬天剩光秃秃的树干。

四、活动延伸:引导幼儿继续探索季节变化的秘密。

大班科学教案

为配合“远离禽流感”的宣传,我园设计了“病毒”这一科学活动,指在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

1、运用各种感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幼:小朋友生病了,禽流感为什么会生病?传染的禽流感?

幼:因为感冒、怕冷、缺少锻炼,得禽流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幼:病毒二、播放病毒有关资料

1、在显微镜下你看到了什么?

幼:细菌?不知道是什么.

2、你们观察到的是病毒,那什么是病毒呢?我们请医学院的叔叔给我们讲解一下好吗?

幼:不许禽流感病毒进入我们身体内、多锻炼、开窗、不到疫区、大预防针,幼儿制作宣传图片。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来预防禽流感的传播,其他的人还不道,你想用什么办法来告诉他们?(讨论:可以给他们看图片,给他们看预防禽流感的录象,可以直接说给他们听。)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图片有笔请你们来做宣传广告,告诉大家怎样预防禽流感,好吗?(分组合作宣传图)

现在让我们来做健康小卫士,每个小朋友贴上标志,让我们去告诉其他班的小朋友吧!幼儿拿着宣传画出活动室。

大班科学教案

1、通过仔细观察,寻找、发现魔术表演的秘密,喜欢探究魔术表演的奥秘。

2、通过尝试魔术表演,感受魔术的神奇,体会表演魔术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魔术的快乐。

1、音乐《未来的魔术师》。

2、每两人一块手帕、一枚硬币。

3、玻璃杯、盛有凉水的大水杯、明信片、水盆。

4、纸袋、宽大的外套、细长形状的物品。

一、教师以谈话导入活动

(一)幼儿随音乐入场。音乐渐低,幼儿围坐在一起。

教师:

1、刚才进教室时听到音乐了吗?是很动感有些神秘的音乐,它的名字叫《未来的魔术师》。魔术师!

2、有没有看过魔术表演?在哪里看到过?

(二)教师:魔术表演看上去感觉像有魔法哟!魔术师表演魔术时真的有魔法吗?

二、观察发现魔术的秘密。

(一)教师表演《听话的小磁铁》。

提问:猜一猜小磁铁为什么这么听话?(幼儿回答--请不善于表达的幼儿来回答)教师:原来小秘密在这儿呢!

(二)教师表演《百宝袋》。

提问:猜一猜这个魔术的秘密在哪里?

总结:其实魔术的秘密有时候就藏在特别制作的小道具里。

(三)教师表演《流不出来的水》魔术,激发幼儿的兴趣。

(纸片托水:取一只塑料小杯,装满水。将硬纸片盖在杯口(纸片比杯口略大)。用手按住了硬纸片,迅速将水杯倒置。将按住纸片的手轻轻移开,可见纸片托住了杯中的水,使水不会流出)。

提问:猜一猜魔术的秘密可能是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有的魔术是运用科学的小道理来表演的。

教师总结:当然魔术师的手法应该很熟练,这样才不会露出破绽。

三、合作分享

四、结束语。

在科学区准备了几种魔术道具,小朋友可以试试。幼儿退场,出现音乐。

活动中感到孩子们很感兴趣,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魔术还是太陌生,脱离生活太多了,所以表现得有点茫然,需要老师不断的引导,有的甚至是直接给出答案。另外就是学习魔术时孩子们表现的不自信,这个和经验不多有很大关系。

1、让孩子们在活动前一段时间就有意识的看一些"小小智慧树"的小魔术表演。

2、让孩子们练习一个或两个简单的小魔术表演的经验。

3、在活动结束前可以有观看魔术大师的魔术,让孩子们有一个视觉上的提升。

小百科:魔术是以不断变化让人捉摸不透并带给观众惊奇体验为核心的一种表演艺术,是制造奇妙的艺术。更简单的说,他是一种违反客观规律的表演。

大班科学教案

1、欣赏故事,感受鲁班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敢于尝试的任务形象特征。

2、激起幼儿向鲁班学习的愿望,懂得从小就要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有多想、多问、多做,才能变得聪明。

3、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锯子实物一个,伞实物一件。

1、师出示锯子。

提问:你们见过这种工具吗?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

2、师:“那你们知道这个锯子最早是由谁发明的吗?它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鲁班发明的。他发明锯子的时候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叫《鲁班造锯》,你们想听吗?”

3、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鲁班造锯》。

提问(1):鲁班怎么会想到把锯子做成这种摸样的?

提问(2):以前没有锯子的时候,人们砍树怎么样?有了锯子以后有什么不同?

1、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请聪明的小朋友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师讲述谜语:“远看像座亭,近看没有窗,上边直流水,下边有人行。

2、师:“是伞。咦,我国的第一把伞是谁发明的呢?请小朋友们仔细听。”

3、师讲述故事《鲁班造伞》。

4、提问(1):在我国伞最早是由谁发明的?没有伞,下雨时人们出门会怎么样?

提问(2):鲁班看见孩子们头上顶着荷叶,想到了什么?回家做了什么?

提问(3):人们夸奖鲁班,鲁班满意吗?他又是怎么做的?最后他造出了怎样的伞?

1、师:“听了鲁班的两个故事,你觉得鲁班是个怎样的人?”

2、师:“你们知道吗,鲁班不止发明了锯子和伞,还有许多的东西呢!”

教师简介鲁班及其发明。

3、师“你们今天从鲁班的身上学到了什么本领?”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鲁班,还了解了他的许多发明,听了他的两个小故事,从故事中小朋友们学到了许多的本领。你们还知道鲁班的其他发明吗?回家查阅资料,和小朋友们一起交流吧!”

幼:见过,是锯子,用来切木头的……

幼:想听。

幼:因为小草的边缘上有许多锋利的小齿,所以割破了鲁班的手。鲁班就受到启发,做成边缘有许多小齿的锯子。

幼:没有锯子的时候,人们砍树很吃力,很累;有了锯子,就比较省力、方便了。

幼:是房子、伞、蘑菇……

幼儿倾听老师讲述故事。

幼:是鲁班发明的。会被雨淋湿,会生病的。

幼:鲁班想到了做一个跟荷叶差不多的东西顶在头上,就不会被雨淋湿了;回家做了……

幼:鲁班不满意,他想把它做得能收起来,就动手把它改成可以活动的,能撑开,能收拢,这就是我们现在用的伞。

幼儿仔细倾听教师讲述,有疑问的举手回答。

幼:要学习鲁班,爱动脑筋,经常动手做东西……

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愿意了解老虎的习性、生活习惯、外形特征等。

2.能学用相关的词语(潜伏等)描述视频中的见闻。

3.有老虎是保护的概念和意识。

活动准备:

老虎图片、视频。

活动过程:

一、引用原有经验描述自己知道的老虎

1.故事里的大老虎是一只怎样的大老虎?

先是粗暴,后来是有爱、善良。

2.真正的大老虎是什么样的?你见过吗?

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二、了解老虎的外形特征

1.老虎是怎样的?

外面看得到的叫长相,也叫外形。用黄色的老虎头表示。

2.除了这个,老虎还是怎样的?

蓝色老虎头:行动(如吼叫)

红色老虎头:食物(如吃肉,喝水等)

三、出示视频,观看并讲述

1.请小朋友们先看看,看了请你说说视频中的老虎是什么样的?

尖锐的牙齿

耳朵在动

2.完整讲述捕食过程

(1)准备行动(学习潜伏新词)

(2)老虎很会动脑筋,是有智慧的动物。

(3)潜伏--潜行--奔跑--潜伏--捕捉

3.老虎宝宝

老虎是怎么对宝宝的?

引出粉色老虎头:家人

4.绿色老虎头:老虎的生活环境

延伸: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环境

四、小结: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帮助幼儿总结学习方法。

五、老虎是保护动物。

老虎生活在什么地方?(东北虎、华南虎)

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有老虎?

为什么要保护老虎?(延伸到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