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思想汇报>2023年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部编版(优秀8篇)

2023年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部编版(优秀8篇)

作者:温柔雨 2023年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部编版(优秀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部编版篇一

我在黄冈实验小校读书,我爱我们的学校。

我们的校园十分美丽。春天,校园里迎春花开了,那一朵朵小黄花开在枝头,远远望去,好像一朵朵缀满花朵的嫩绿色绸带在风中轻轻摆动。夏天,火热的太阳照在大地上把地面烤得滚烫,知了在操场边的大树上叫着,好像在说:“热死啦,热死啦!我快被烤熟啦!”所有的树木都变成了翠绿色。秋天,一片片树叶飘落下来,像一只只彩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冬天,寒风像刺刀一样刮在人的脸上,在花坛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枝梅花挺立在寒风中,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啊。就这样,伴随着我们的读书声,校园变化着四季。

我爱校园里的风景,更爱校园里的老师。我们的`老师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习,而且教导我们做人。就在前几天,陈老师给我们讲解《语文单元自测》上面的题目,最难的一道阅读题讲了整整一节课,而且老师采用讲一题,让我们改一题的方式。可是,班里有部分同学还没弄懂,陈老师又把着道题再讲一遍,她和气地对同学们说:“不懂就问,不要不懂装懂。要做一个既好学又诚实的孩子。”

我还爱我们的同学。同学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学校开运动会时,我在跑道上比赛,他们当啦啦队,为我加油,为我拿衣服端水。还有一次,我的手被教室门上的玻璃划破了,同学们主动把我送到医务室去包扎。同学们互相关爱的事儿多着呢。

我们学校有美丽的校园、可敬的老师、可爱的同学,你说,我能不爱我们的学校吗!

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部编版篇二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画画我们的学校》,这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个活动主题。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关于学校的教学内容是逐步深化和提升的。

在《熟悉的学校》这一课中“画画我们的学校”是在“说说我们的学校”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图形表现学校的设施布局,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平面图知识,同时对学校有更深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经过两年的学校生活,学生基本了解学校环境和主要设施;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空间想像能力相对薄弱。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讨论交流、探究实践、小组合作等过程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平面图及其作用;能够利用简单的图形表现学校设施布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热爱学校;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用平面图表现学校设施布局。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理解、掌握生活中实际方向与平面图上方向的对应关系。

本课整合点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实现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是贯穿本单元的一个重要情感目标。要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激发学生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兴趣,常规教学单凭学生想象、讨论很难打破时空限制,无法让学生多角度的看到校园不同时期的景象,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能够起到直观生动的效果。

2、突破教学难点:学生受其思维特点影响,在识图和绘图时,很难将实际教学设施与平面的图形相对应,常规教学无法进行直观的展示,结合信息技术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在实践的同时建立正确的方向对应关系,降低直接作图的难度。

本课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信息技术整合主要体现在激情导入、平面图上信息多和探究实践三个环节。

在激情导入环节,(点击链接,打开课件)通过多媒体,在轻柔的音乐背景中,将校园不同季节的图片依次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配上声情并茂的朗诵,学生脑海中对美丽校园的印象,立刻变得更加生动,学生的心灵也会受到触动。这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觉,同时导入新课。

(拖开课件)平面图上信息多这一环节:(拖回课件)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幅其他学校的平面图范例,多媒体展示视觉效果十分清晰。学生能清楚直观的了解什么是平面图:平面图就是人们从物体的正上方看下去的轮廓图形。然后学生交流,从这幅图上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如:这所学校有东、西两栋教学楼,有操场、风雨操场、篮球场等教学设施。初步引导学生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对应方式说一说图上设施的实际方向,如:教学楼在校园东南侧。学校大门在校园的东北角。之后引导学生了解平面图的作用,激发学生作图的愿望。

探究实践环节又分为方法角、看看说说和摆摆放放三部分,(切换程序)首先出示课本“方法角”的知识,让学生自主学习绘制学校平面图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确定方向、确立中心、设计图例等画图步骤。

(课件)然后,展示“俯拍校园”的图片,将图片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摆放,让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各教学设施的实际位置:如:综合楼在校园西南角,操场在学校东北方向,这样既完善了学生脑海中俯瞰学校的印象,又能够帮助学生将立体的教学设施与平面的图形建立起对应关系。

(课件)之后,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图例,摆放部分校园设施的位置。通过动手实践,学生在尝试中明确实际方向与图上方向的对应关系,降低学生直接作图的难度。常规教学中这样的尝试是难以实现的。

第四环节动手画一画:学生同桌两人在观察和动手摆放的基础上合作绘制校园平面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设计精美、适当的图例。

作品评析:通过实物投影展评部分学生作品,对于有创意、有个性的作品予以表扬鼓励,对于出现的错误在课堂上直接解决,做到堂堂清,以保证课堂的高效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得到提高;学会了简单的识图、绘图方法;对校园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学校的热爱之情被激发和提升。

以上是我说课的内容,谢谢大家!

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部编版篇三

一、说教材

《我们的学校》是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听录音读课文识字单元的第三课。课文以参观的方式介绍了学校的专用教室,通过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告诉学生电脑房和操场的作用。课文共有6个生字,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学校生活是学生向往的地方,他们会关注学校的每一处,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的各场所,了解各处的作用,使他们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产生好感。

二、说学情

学生入学几天,他们对学校生活有强烈的好奇感、新鲜感,求知欲强烈,对语文课堂的学习还处在初步适应的阶段,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在教学本课前,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过自己学校的校园,学生初步熟悉了有的场所,并对其作用有了大概的了解,为课文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参照教材规定的目标和要求,联系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目标详见教学设计。

目标一在于知识点的落实。课文中“午、书、电、脑、上、足”6个生字,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比较紧密,这6个生字要让学生读准字音,并在课文的语言环境及实际的学习环境中正确认读是非常重要的。

目标二,由于学生刚开始语文学科的学习,对课文朗读的要求不宜过高,让学生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来朗读课文,减少读课文的难度,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落实字字过目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目标三,新教材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从学生开始进行写字的同时,必须重视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指导和训练。目标四,是通过学习课文,渗透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引导。参观校园,熟悉环境,使学生喜欢自己的学校。

四、说教法

学生入学几天,正处于小学学习的适应阶段。学生学习汉字这种抽象的符号时,如果单一地教识字,会感到枯燥。如果把识字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就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学生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在游戏中会产生自豪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采用游戏的方法。在识字教学环节中以“和生字宝宝交朋友”的游戏展开。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让他们说说哪些字自己已经认识了?在哪里见过这些生字宝宝?复习巩固的环节也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因为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特别在一堂课的后阶段,他们往往容易分心,通过叫号、争冠军等游戏,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注意。同时游戏的过程,不但能巩固认读效果,也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五、实施

本课的教学分成五个环节在课堂中实施。

课的开始由谈话引入,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参观到的校园场所,使学生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产生好感,在他们交流的同时出示各场所的'名称,不论学生是否认识这些字,对于这些校园中常见的名称,多次出现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识记。在听录音读课文识字的环节,听录音,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要求,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良好习惯。在听熟基础上,让学生反复多遍指读课文。指读的目的是提高生字认读的刺激强度,每篇课文一般指读3-5遍,以便增加与汉字见面的机会。由于反复多次见面,学生基本上已经到达了不陌生甚至是熟识阶段。这时教师及时抓住时机,进行识字教学。识字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他们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宝宝?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宝宝?请他们介绍是怎么记住的,并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识记、巩固所学生字。朗读训练中,宜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指读与跟读,可以在班级中指名个别优秀生或读得好的小组进行示范、带读,以点带面,也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指导学生养成字字过目的良好读书习惯。

同时,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合作、竞争意识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指导书写环节,由于学生刚练习写字,在执笔及书写姿势上存在问题较多,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执笔与书写姿势的指导与训练。同时,教师自己在书写中应重视示范指导与书写质量,让学生养成先观察后落笔的写字习惯。

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部编版篇四

1、《品德与社会》的内容规范由6个主题构成,即:我在生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这种主题式框架是各国设计综合课时常采用的,也被称为“同心圆扩大”的框架。

2、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多样的教学活动,既将同学的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同时也将形成新的经验作为学习的目标。

3、依照综合主题的方式出现课程内容。为体现课程的综合性,有机整合各门课程内容的构建思路,内容规范的各局部和各条均不是依照学科体系和知识点出现的。每一条规范中,都尽可能地体现出知识学习,情感态度和行为能力养成融为一体的课程理念。

4、倡议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的意义。只有根据具体的同学背景、区域、学校特点和条件,将多种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5、体现以同学为主体的改革思想。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内容规范基本上采用了主体表述的方式,并以行为化的表述出现。

1、以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展开,每一个人都在与自我、自然和社会的互动中谋求生长和发展,自我、自然和社会在每一个人身上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三对关系。其核心是儿童,偏重与儿童发展的课程设计则关注儿童的身心特征,设计出的课程符合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充沛贯彻了儿童设计课程的理念。

2、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设计的健康平安地生活,积极愉快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品德与社会是集思品教育、社会教育、生活教育和科学教育于一身的课程,这四种教育需要在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中有明确而具体的反映。健康平安地生活偏重反映了生活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偏重反映了社会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偏重地反映了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全面掌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协助同学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丰富同学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同学已有的经验,结学实际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一起探究学习主题,不时丰富和发展同学的生活经验,使同学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三)引导同学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同学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同学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同学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沛的空间。注意引导同学从自身的世界动身,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同学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和时鼓励同学的各种尝试和有发明性的考虑,引导同学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四)空虚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同学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同学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同学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和时丰富、空虚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实际性和亲近感。

(五)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同学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同学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同学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发明条件让同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我在生长:

1、开展“把各种有趣的一分钟记录下来,说说自身的感想”等活动。设计自身的学习时间表。

2、结合实例,举行把最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收入自身的锦囊的活动。

3、试着每天把自身的新发现记下来。

4、建立自身的学习档案。

我与家庭:

1、观察和体会日常生活中家长的辛苦劳累,选择一些自身可以承当的家务劳动,坚持去做。

2、学会认识平安标志,维护自身。

3、模拟情境,和同学、老师一起演习生活中遇到过危险时应该怎样自护自救。看谁反应快,方法多。

4、建立自身的平安卡。

我与同学:

1、为自身最要好的朋友和最喜欢的朋友设计小卡片,向他表达你的情谊。

2、可以讲述同学们互相关心的事例和自身的感受。也可以针对同学中常出现的磨擦和抵触,设置情景,讨论解决的方法。

3、把你和朋友之间难忘的事情记录下来,把你们的纪念物收藏起来,让友情的芳香留在你们的记忆里。

我的家乡:

1、想方法解开这些谜,找到这些“看不见的手”,了解他们是怎样工作的。

2、协助铅笔和米粒找到“妈妈”,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说说找妈妈的感想。

3、家乡的打工者带着技术、资金回来了,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打算,试着说说你的想法。给在外地打工的亲人写一封信。

4、采访身边的打工者,写下自身的采访记录。

5、寻找身边的做出了一定成果的人物,了解他们的事迹,自身制作一张“状元榜”。

我与社会:

1、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去了解各民族的饮食习惯和特色食品。

2、选择你喜欢的可行的方式收集资料,了解各民族的服饰特点。

3、了解一些民族的保守节日、特别的庆祝方式和来历,把收集的资料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同学、同学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二)本课程倡议的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表示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2、描述性。在与同学进行充沛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同学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示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同学巩固进步,修正缺乏,继续努力。

3、同学自评。教师引导和协助同学对自身在学习中的表示与效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4、同学互评。同学依据一定的规范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协助同学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5、作品评价。将同学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发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一起进行研讨。

6、个案分析。教师针对某一同学学习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它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

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部编版篇五

思想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需要有专心、耐心和恒心,教育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教材分析:

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时间。俗语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阴无处寻”。可是,孩子们大多不在意时间的流逝,浪费时间的现象随处可见。为了使学生了解和体会时间的宝贵,不浪费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一主题设计了“宝贵的一分钟”“不让时间溜走”两个故事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时间的宝贵。

2、使学生知道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

3、引导学生搜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和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和故事。

2、每位学生自带一只小闹钟。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我说谜面,看哪位同学脑子转得快: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有最令人后悔的东西是什么?(学生猜谜语。)

二、教学活动:宝贵的一分钟。

活动设计一:感受一分钟。

1、时间是由分分秒秒组成的。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一分钟有多长,并说一说一分钟给你什么感觉?(用闹钟演示一分钟的时间,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一分钟。)

2、下面我来采访大家,一分钟给你什么感觉?(学生自由汇报)

活动设计二:交流调查情况。

是呀,一分钟特别短,转眼就过去了。那么在这短短的一分钟里能做哪些事情呢?课下我让大家调查了自己的家长。我们大家来交流交流你的家长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调查的情况。)

活动设计三:自己动手体验一分钟。

1、咱们的家长在一分钟里做了那么多事情,大家想不想试一试,看自己在一分钟里能做哪些事情呢?(学生自由试一试)

2、学生汇报自己在一分钟里做了哪些事情。

3、一分钟是短暂的,但是却非常宝贵。请同学们观看下面课件里演示的情境,谈谈你的感受,好吗?(播放课件)

三、活动总结:

上完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

活动设计一:再谈对一分钟的感受。

1、同学们,经过上节课的交流,现在再谈谈你对一分钟的感受。

2、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引出新课:同学们说得真好,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时间却是一去不复返的!我们可不能让它溜走呀!

活动设计二:看图画谈感受。

1、现在我们知道了一分钟的时间同样是宝贵的,下面看这些同学的做法,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课件播放)

2、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认识。

活动设计三:读故事,受启发。

2、想想你平时是怎样对待时间的?今后有什么打算?

活动设计四:交流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或格言或诗句。

2、这些格言就像警钟一样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大家把他们制作成卡片。

4、学生制作卡片。

四、谈收获。

1、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谈收获。)

2、老师小结:同学们时间正如我们开始上课时说的谜语一样,我们真的要去珍惜它。最后让我们伴着音乐,在朗读《匆匆》中体会时间的珍贵。(课件播放。)

一、教材分析

珍惜时间就是要学会利用时间,合理安排时间。要启发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时间”这一主题设计了“时间的妙用”和“合理安排学与玩”这两个活动内容。

“时间的妙用”出示了四幅图,其中有浪费时间的现象,也有珍惜时间的现象。接着出示一个案例,合理安排五件事,学生通过讨论评议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安排学与玩”采用连环画形式,让学生评议画中人物的作息时间。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调查并了解他人是怎样安排时间的。

2、引导学生学习合理安排时间与玩耍。

3、引导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作息时间表。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与玩耍。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间的妙用

一、问题导入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调查讨论

1、学生说说家人或朋友是怎样利用时间的,他们对时间是怎样看的。

2、观察第7页图片。

3、学生讨论以上哪是珍惜时间,哪是浪费时间的现象。

活动二、“我”的时间我做主

1、学生观察第8页图片。

2、小组讨论,怎样安排五件事才能最节约时间。

3、比一比,评一评,哪个小组安排最合理。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有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而有些事情必须先后做,要学会统筹安排。

活动三、时间大比拼

1、看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四件事:收拾书包、带红领巾、听完一首儿歌、喝一杯热水。

2、请两位同学比赛。

3、获胜者说自己是怎样安排时间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三、学习小结

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合理安排时间,你就会成为时间的主人。

第二课时合理安排学与玩

活动一、识图讨论

1、观察第9页图片。

2、说一说,哪些是合理安排时间,哪些是浪费时间的现象。

3、学生讨论如何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才能使节假日过得愉快而有意义。

活动二:小记者在行动

1、小记者采访同学,看他们是怎样安排节假日的。

2、辩析交流,看谁的节假日愉快而有意义。

活动三、“我”的双休日

1、教师发表格。

2、学生填写自己是如何安排双休日的作息时间的。

3、小组内交流,不合理的地方加以修改。

谈收获

1、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教材分析:

“我这样学习”这一主题设计了“自主学习”,“勤思善问”,“从做中学”三个活动内容。

“自主学习”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出示了一些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辨析是非,了解为什么要自主学习,进而学会自主地学习。

“勤思善问”采用了外国两位伟人的故事做铺垫,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小问题也会有大发现的道理。主题内容出示了一群学生勤思善问的情景。如观察水杯中的筷子,观察鱼缸中好像不会睡觉的金鱼,引导学生明白这些就是勤思善问,并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从做中学”出示了学生调查、观察、做小实验、修理自行车等图片,引导学生明白这些都是学习,要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启发学生谈谈“从做中学”的收获和感受,并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课前准备:

教学时间:三课时

主题1: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2、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1、懂得学习需要有专心、耐心和恒心;

2、教育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设计:

活动一、你是如何写作业

指名汇报

大家评议谁的方法好

活动二、评一评,讲一讲

说说在自主学习方面谁做得比较好

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活动三、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课程

1、老师让同学们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最喜欢的课程是什么,并写上自己的名字交给老师。

2、老师随意从其中抽出一张,被抽到的同学走上讲台,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课程,为什么喜欢它,以及自己是怎样学好它的。同学们可以向这位同学发问。

3、一个同学回答完后,教师再抽出另一张,以此类推。

活动四、总结好的学习方法

1、先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谈自己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由小组长将大家的经验加以概括。

早预习,有计划;

多提问,善观察;

常积累,勤总结

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部编版篇六

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现代教育理念为依据,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要求,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学习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以“先让学生试一试”为指导,以“先练后讲”为操作模式,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全面落实自主学习方案,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德育教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学生大部分基础比较差,理解能力有待加强,上课时都有表达的勇气,但是表达不到重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做题时主观题的回答总是回答不到重点,但是作为一个负责的老师,不只是把好学生教得更好,而是更应把潜能生给教好,好学生谁都会教。我大致列出基本目标是:使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2、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本单元分为两课内容,分别是《爱在屋檐下》和《我与父母交朋友》,其中的知识点有: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现代家庭的主要类型,懂得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义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孝敬父母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单元的设立主要教育学生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应该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客服逆反心理,与父母做朋友,做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的内容有:《同侪携手共进》和《老师伴我成长》,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至少面临三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其身体正在急剧发育,他们需要大量能量,容易过度兴奋;学习上的任务重,面对激烈的竞争,他们的心理压力比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对外面的社会有的了解,人际关系逐渐增多,各种各样的信息也纷至沓来。这就需要青少年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增长,可以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还能促进个人的成长。本单元就以此为主题,立足学生的主要交往领域------学校的人际交往,比较全面的分析了中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情感发展、道德发展和交往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有两课内容,分别是《多元文化“地球村”》和《网络交往新空间》,本单元引领学生从家庭、学校交往扩展到社会交往,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交通和通讯工具的日益先进,我们的交往对象和就交往空间不断扩大,如何领略不同国家、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享受健康文明、积极有益的网络交往,成为学生面对的课题。本单元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阔视野与友好交往,具有重要意义,并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时代眼光、世界眼光。

第四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内容比较多,[第一范文]有《友好交往礼为先》《合作竞争求双赢》《心有他人天地宽》和《诚信做人到永远》,本单元所讲的各种道德,是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即与人们认识自己、战胜挫折、变得坚强、加强修养密切相关,又与人们约束自己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是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其中形成良好的品德是根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如何懂礼貌、讲礼貌,如何与人合作、勇于合作,如何平等待人、心系他人,如何诚信做人等内容。

三、教学目标

1、思想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突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育人要求,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整体把握,确定以“尊重、关爱、责任”为整个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价值目标。

2、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激发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3、成绩目标:争取期中检测时学生能全部合格。

四、方法措施

1、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45分钟要质量。

3、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5、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练习,做好作业、单元测试及讲评工作。

五、周计划安排

周次时间内容

38.29-9.4复习、测试第一课

49.5-11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810.3-9复习、测试第四课

1311.7-13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

1712.5-11复习、测试第九、十课

2012.26-1.1总复习

211.2-1.8期末考试

221.9-1.15放假

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部编版篇七

思想品德新课程充分考虑九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身心特点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总体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本教材有机地结合了国情、心理、道德、和法律等内容,为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将有一定的帮助。

一、教材目标

本教材分四个单元,四个单元都是有内在联系的:它将引导学生在认清国情的基础上,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加强建设;面对当代的国际竞争,必须维护民族团结,高扬民主精神,以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懂得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前途息息相关,每一个热血青年都应该树立崇高理想,立报国之志;肩负自己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二、教材特点

本教材分单元、课、框三个层次呈现,每一个单元围绕了一个生活主题整合相关内容,每课在课题下设主题词以提炼本课主题,设导言帮助学生了解所要讲的主要内容,起承上启下作用。可引导学生从身边或社会中的情景入手,体验、探究不同的学习主题,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辨别是非对错,领悟知识。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基础不差,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本学期学习有关的知识,理论性比较强,都是国情、国策,学生不好理解和掌握。不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但也要注意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不认真,成绩较差,要做好他们的工作。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系统学习,夯实基础。

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之一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没有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的理解,就不可能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也就没有了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进行系统学习,夯实基础。一是要教会学生学会看书,“读懂读通读薄”教材。“从整体着眼,从局部入手”,对知识进行全面、详细的梳理。

首先可从目录开始,从宏观上把握好教材知识的基本线索;然后是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框、每一目,全面、系统、牢固、准确地掌握教材,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和网络,做到“心中有书”,此谓“框架结构法”。

作用:(1)可以节约学生时间;(2)学优生能做到融会贯通,答题时发挥出更佳的水平;(3)学困生能了解教材体系,对于提高成绩很有效。

2、深入理解,准确记忆。

记忆是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是提高能力的前提。当然,记忆的内容应该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重点。所谓教学重点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知识和技能,是联贯全局、带动全面的科学重要之点,它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起着核心作用。

既可以动口读、背诵,也可以动手写、练;既可以自己考自己,也可与同学互考、互查、互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是“巧记”的有效方法;根据学生遗忘规律,学生新学的知识刚开始忘得快,因此要及时学习,强化记忆。

做到“不死记,要记死"。此谓“巧记法”。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转变教学观念,不用老方法教新教材,选取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

紧扣教材与课标,抓好基础知识。这一阶段我们认为学习时间要长,甚至是全学年的。对知识的处理不能留死角,我们的具体方法是学案式学习,就是帮助学生整理出一份“作业”,即每一课要掌握的知识点,设计成填空题的形式,或简单的简答题形式打印出来,每个学生一份,学生在拿到这份“作业”时,非常乐意去做,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得到了老师给他们准备的一份“半加工食品”。因此他们学习起来就得心应手了。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每一节课老师们都进行小测,目的是最后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

4、构建知识网络,形成整体认知。

每次月考前,用一到两节课的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化零为整,让学生弄明白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下一阶段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基础。切实注意做好与社会热点的结合。学习中要做好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搜集,根据学习内容进行筛选与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做有心人,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搜集。

搜集时要注意选取重大的社会热点;学会对热点问题进行分类,如经济类、科技类、政治类、文化类等。首先寻找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通过对热点现象的分析回归教材寻找理论依据。应该注意这些结合是多维度的。

5、精心组织考试。

(1)选题精。平时不论哪次考试给学生的试题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题,但我们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即使再好的题目我们也要对原题进行一定的改变,从不照抄照搬原题。

(2)对每一次的考试尤其是平时的测验我们都要特别重视。从考试时间到考试形式甚至是学生在考试中的习惯都要做严格规范。老师批改、点评。找出答题过程中存在的优点及不足,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思想品德说课稿部编版篇八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更谈不上思潮涌动,缺少主体参与,即使有一时的热情又能持续多久呢?本学期三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爱护公共设施》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甚至在校外组织活动学生讨论做到爱护公共设施;《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一课,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公益劳动和为什么要参加,可带领学生在校园内甚至可以到学校附近的小公园、街道进行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打扫落叶”、“你丢我捡”的活动。强化“知”、“行”统一,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课标》)动态式讨论正是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它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索。学生们主体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他们有的提议要成立“小小发明家”协会,有的提出“让我们每天都有一个“新发现”的要求……虽然这些想法很稚嫩,但正是孩子们的“异想天开”,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场所,使课堂成了信息交流所。

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们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时更应该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 情境表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 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标》中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优化思品课堂教学,就是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社会因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依托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将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明理、导行的场景都当作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切实提高思品教育的实效。

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因此,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思品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从班队活动中深化思品教育。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运用开放式的评价考核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儿童发展。“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课标》)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都应倾注爱心,既要容纳学生对的,又要包容学生错的,这样可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思品课的学习评价,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在考核时,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与思想品德学习考核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考核与行为能力的考核相结合;重在平时性考核,形式可采用教师评、自评、小组互评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

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课开放化,将引起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变化。 总之,只有真正改变过去从教材到课堂封闭、单一的思品教学模式,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加强思品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思品教育效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