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最新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与体会(通用8篇)

最新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与体会(通用8篇)

作者:纸韵 最新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与体会(通用8篇)

请示时应该注重语气的礼貌和态度的诚恳,以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与沟通。在请示中,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让上级感觉到你对问题的认真思考和负责态度。请示在现代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下是一些成功请示的案例,供大家借鉴。

非暴力沟通篇一

我曾经看到有人发微博说:“如果一个陌生人莫名向你发脾气辱骂你,先不要生气。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没准他经历了糟糕的一天呢:早上迟到被经理骂,上厕所踩到屎,买彩票从来不中,出门被车撞,喝凉水都塞牙。”当即被他这种绕着弯骂人的方式征服。所以在我看到本书篇首所摘的日记实例,简直是想喷血的节奏。原文如下:

“我不会轻易害怕。那不是我勇敢,而是我知道,他们也是人,我必须用心理解他们的行为。今天早上,那个性情粗暴的年轻盖世太保冲我吼叫,我没有生气,而是关心他。我想问:‘你的童年很不开心吗?女友抛弃你了吗?’他看起来愁眉苦脸、躁动不安、阴沉而又虚弱。我当时就想帮助他。他那么痛苦,一旦为所欲为,是多么危险!”

——艾提·海勒申:日记一则

明显是跟我说话风格迥异的书,全书有种让我回到了阅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时的不快感,不知道那么大的字还写几段空几行,为嘛还要配上一些小学孩子非主流的涂鸦,我好心疼我的购书费,这可是我自己花钱买的书呀!不过阅读一本书要有空杯思想,强忍着吐槽,再来看非暴力沟通的技巧,他有实用的沟通模式:

1.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2.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指责

(1)观察

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我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听到的)……”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我感到……”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

“因为我需要/看重……”

(4)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

“你是否愿意……?”

这其中需要注意的是:

区分观察和评论,若将其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例如,我们用非暴力沟通会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表达感受,我们可以建立感受的词汇表,以便使我们更清楚的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他人的言行或许与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责备自己;责备他人;体味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体味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提出请求时,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比如,不要用“我想要自由”,而换用“我想每个星期都能出去两次而不受盘问”就更明确一些。在发言时,我们将自己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由于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的理解有可能不一致,有时,我们需要请求他人的反馈。特别是在集体讨论中发言时,我们需要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期待。否则,讨论可能只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要区分请求与命令,请求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就受到批评或责罚,那则是命令。想要通过别人的内疚而达到的请求也是命令。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是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非暴力沟通篇二

《非暴力沟通》与其它沟通类的书籍有所不同,一般市面上沟通类型的书籍主打场合式的沟通技巧,而这本书讲的是从人的情感诉求出发,说话前三思,并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来进行交流的温和式沟通。

初次看到书名,我就感到疑惑,暴力沟通难道是武力解决问题吗?相对而言,非暴力沟通就是常言道的“君子动口不动手”吗?书中给出的答案是,暴力沟通指的是语言暴力,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语言伤害性往往比肢体暴力更严重,也更持久。书中指出,生活中大多的矛盾与冲突就是因为这些被长期忽视的语言暴力引起的,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要做到的是,学会观察对方与自己,讲究内心的需求与感受,并用温和的语言表达出来。

艾提·海勒的日志中写道:“我不会轻易害怕。那不是我勇敢,而是我知道,他们也是人,我必须用心理解他们的行为。今天早上,那个性情粗暴的年轻盖世太保冲我吼叫,我没有生气,而是关心他。我想问:‘你的童年很不开心吗?女友抛弃你了吗?’他看起来愁眉苦脸、躁动不安、阴沉而又虚弱。我当时就想帮助他。他那么痛苦,一旦为所欲为,是多么危险!”我们常常在第一眼的时候就妄自下了批判与看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这就往往导致双方之间产生误会。

非暴力沟通就是突出强调这一点带来的伤害性有多大,书中介绍了实用的沟通模式。首先,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是随便地批评指责别人。第二,关切地倾听别人,而不是在未细心观察上解读为批评指责。人们容易混淆观察与评论,倾向于听到批评而反驳对方。比如,他是个懒惰的人。这就是评论。他是个四五天都不出门的人。这是观察。有人认为他不经常出门就认定他是懒虫。但未曾细想,几天不出门的人就是懒人吗?强加自己的价值观念于人就是一种暴力沟通的表现。

听到不中听的话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责备对方;责备自己;体会自己的需求与感受;体会对方的需求与感受。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自己的见解,人们的反应常常是为自己辩驳。相反,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求与感受,人们就比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而在提出自我需求时,要具体明确而不是抽象模糊的概念。

比如,“我想要每个星期出门三天”,而不是“我想要自由”。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而是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和感受,帮助我们在倾听同时与他人建立联系。

非暴力沟通篇三

豺狗语言远离了内心的连结与合作,切断了人们与自己以及他人的连结。眼界狭隘,思维单一,还会让我们把自己所做的错事当成理所当然。也会破坏家人之间和谐有爱的关系。家是一个讲爱的地方,我们应该多用长颈鹿语言,它会让我们的胸怀远见,彼此坦诚,满足家人的需要。

读家庭会议这几页让我找到了怎样跟儿子沟通的技巧,因为儿子在很多事情上不愿意跟我讲(之前我跟儿子谈心方式错误的原因)。我打算多准备几个笔记本,写下我们对彼此的需要。

安全感我自己一直都没有,所以也不知道怎么给儿子,导致他胆子特别小。后来我遇到老公以后从他的身上我慢慢的找到了,他也会教我怎么给孩子安全感。现在我在老公和儿子跟前都像个小女生一样,我会随时跟他们两个撒娇,儿子也会像大人一样保护我。这样做以后儿子的安全感好像比以前多了,还学会了保护我。对现在的生活我很满足,也希望可以一直这样走下去。

读《非暴力沟通》读了这么长时间关于怎么和孩子相处的书,感觉自己也进步了一些,只是有时候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还会对他发脾气,生气最多还是因为:我心里你的‘应该’,比如出门呀你所有的事情应该是准备好的,放学回来不用我说你应该是主动去写作业的,晚上睡觉你应该是我们规定的时间就要睡觉的。我们规定的几点写完作业你就该写完的等等,孩子只要没有做到,我就非常生气,还很痛苦,总感觉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还没有自觉性。我的定力还不够,我要继续努力学习,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好妈妈。

如果孩子们相信他们的的需要对你很重要,也会更加放松,更少的出现习性反应。他们无需摆出防御姿态,提防父母用高压手段胁迫自己做事。随着这种信任的建立,你将会体验到一种奇妙的惊喜:你的孩子将会乐意跟你合作,满足你的需要。找到在一起和谐的生活方式。

如果我们的家是一个充满尊重与合作的地方。如果你深深地渴望连结与和谐,那么你就正在带来这一切。在这个家里我们每个人都能试图理解其他人行动背后好的理由,在这里,你和孩子都深信,你们的需要都会得到考虑和关照。你们会用充满尊重的方式关注需要而不是批评、指责和惩罚。在这里,我们一家人协力让彼此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而精彩。

读了一段时间书以后,自我感觉自己进步很大,首先不对孩子动手了,其次不用暴力语言对孩子说话了,有的时候还会现学现用。以前我家里就像战场一样,现在火药味几乎没了,我偶尔还会跟儿子撒娇示弱(不包括学习)。我和儿子吵架最多的是因为他没有按我说的做,我语言暴力,他叛逆委屈,气急了我都想把他再塞进我肚子里,没生出他多好。那时候我很少找自己的错,就算是心里知道也不会承认,还常常劝自己为了他好。最近这段时间我好多了,我会静静地坐在距离孩子不远的地方陪学习,也会陪他玩游戏,看着他脸上天真的笑容,我才知道自己错过了多少孩子开心的时刻。至少现在还不晚,我会写下我想陪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一起开心的意愿,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走下去。

非暴力沟通篇四

总认为西方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胜过我们,通过学习发现中国传统的教育与西方教育思想是一致的:言传身教,让孩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个人价值。言传身教,尊重与合作,是父母陪伴孩子的成长的二大法宝,现在才知道用合作的方式与孩子的沟通是多么重要,也明白了尊重自己才可以在与孩子的沟通教育中更加积极向上。首先要认识自己,自己有什么缺点和长处,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想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扬长避短,学习新习惯,找到自己的需要,疗愈过去家庭带来的痛苦经历,只有这样才能全身心的与自己和孩子有效的沟通。

当我们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开始,就意味着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细分开来,学校的时间,兴趣班的时间,作业的时间,睡觉的时间,吃饭的时间,留着我们和孩子亲密联结的时间其实少之又少,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和孩子做到最好的有效的联结,我一直在孜孜探索着。当初老大上初中后就不愿和我一起出门,所以现在小儿子除了上课,基本他在哪我在哪,我在哪他就在哪,非常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时光。我也曾给孩子贴过标签,因为是孩子,对他说话无所顾忌,忘记了孩子也需要尊重和接纳。在这点上我要多多学习,多蹲下来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每个行为背后的需要,用尊重的语言促进彼此间的联结和合作。

曾经我希望我的孩子在该努力学习的时候要努力学习,就像龙应台说的那样,我希望他将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的工作,选择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逼谋生,这样的生活才是快乐的。在老大的问题上我和他爸爸做了很多工作,当初让他去参军其实是希望他能考取军校,留在部队,而我们也为此做了一些后续,我们以为给他铺了一条捷径,让他的人生少受点苦,他会很高兴。实际上在我们做这一系列事的时候,老大就明确表示不愿留在那里,可我们不为所动,没有和他进行有效沟通,中间还导致了很多误会。老大最终放弃了部队,执意要回来读书,他说他有他的理想,部队不适合他,他想过自己的生活,虽然退伍,但只要国家需要,他还是义不容辞的扛起枪来。这事至今还是我和他爸心里的一个憾事!反过来想想,孩子有孩子的想法,他自己的生活自己有选择权,我们要相信他有能力对自己选择的事负责!

孩子也有人格和人权,孩子也需要倾听,接纳和理解。当孩子用一些行为表达他的需要时,我们要尝试着去理解并找到彼此都接受的方法,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会变得轻松和快乐,因为我们为对方的需要做了付出,在彼此沟通的过程中保持尊重和联结,这样就产生了共鸣,也增加了彼此间的合作。

安全感,信任感与归属感的满足首先是在家里获得,然后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所以父母在情感上,行为上的做法尤为重要。努力让孩子有身体上的安全感并有情感上的安全感,使他建立对世界的信任,努力学会站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寻求和加强跟孩子的联结。

激励给予,我个人理解就是与孩子爱的互动,父母给予的爱,让孩子知道感恩,并知道学会相互给予,懂得给予中分享的惊喜与愉悦,因为爱,所以尊重,哪怕是个孩子。与孩子建立联结的能力至关重要,用充满爱的语言,而不是评判,批评,责备或命令的口气。生活中的我们做的好吗?通过学习,希望能够多些耐心,多些意愿。互换角色,并把孩提时的对父母的期望感同身受,我们应该是能够与孩子有更好的联结吧。

第六把钥匙及第七把钥匙,读后觉得深受启发,家是讲爱的地方,而不是讲理的地方,其实是误解的。家应该是创建一个"无错区"。人人都会来这里,一个尊重与合作的地方,有联结的渴望与和谐的气氛。在这里有家人的理解与好意,有得到的考虑与关照,有一起奋斗的精彩与美好!希望在实践中把这些想法能去实现。

明白豺狗语言与长颈鹿语言的区别,应该说多读书,多参加社会实践,多感恩才会有长颈鹿的语言吧,很感谢作者设计了很系统而科学的家庭训练,通过训练课程让我们更好的与家庭成员沟通,家是社会乃至国家的基本单元,家庭的每个成员,懂得感恩,知道正常的需求,明白尊重他人,尊重自己,走入社会并潜移默化身边的人,我想这个社会会变得更和谐文明。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让自己及家人的生命丰盈起来!

书中设计的很多家庭训练以前都没有听说过,通过学习训练,就可以更好的面对家庭里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情况,并用正确的方式和家人沟通了。尤其是"暂停键"与"二幕剧"。也理解了感受卡与需求卡的包含内容。力争多读几遍,彻底理解书中的涵意。

作者分享了许多案例故事,而故事中都能找到我与孩子成长中的烦恼与沟通缺失,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与孩子的沟通会更加自信,也有方法和技巧了,非暴力沟通对家庭教育是非常有益啊,健康家庭的构筑是需要非暴力沟通的。现在只是泛泛的读了一遍,以后还要抽空多读几遍,直至熟练掌握非暴力沟通中的技巧与方法,在实践中学习,为和谐健康的家庭教育努力!

非暴力沟通篇五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压力是一把双刃剑,要么让你一败涂地全军覆没,要么让你一鼓作气地扶摇直上。作为一名现代教师,个中关键在于不抱怨压力,而是找出压力,利用压力,以更加从容的姿态用心应对自己的人生,进而追求人生更高层次的发展。

或许我们在工作中会觉得有很多压力很多不自在,不满足,不愉快的事情,客观的条件让我们颓废、悲观。但是,我要说,人不是万能的,七情六欲在影响着我们,教师是不就应唉声叹气的。我觉得,我们就应更用心地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一份财富。如果用心,是能够教给学生很多东西的,不光光是知识!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你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快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持续快乐的情绪,做一个阳光老师,不抱怨的老师,拿得起,放得下,生活就会简单而充实。

与其抱怨,不如埋头苦干。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时刻铭记身上的重担,把埋怨的时间和心思都用到提升自身素质上,让我们以书中的事例为借鉴;以书中不抱怨的心态为行为准则;以书中改变抱怨的方法为思路,做一个不抱怨的践行者。

我们要正确应对种种压力,用阳光的心境缓解压力,用用心的人生态度挑战压力,让自己的工作充满挑战性,在这三尺讲台上创造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如果你还有时间抱怨工作,那么你就有时间将工作做好。若想有所作为,就要抛弃所有抱怨,学会享受工作中的乐趣,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正能量时刻围绕在身边。

从今以后,努力做个不抱怨的老师,不抱怨孩子的犯错,不抱怨家长,不抱怨自己的选取!怀一颗宽容的心,静静等待孩子在跌跌撞撞中成长!

文档为doc格式

非暴力沟通篇六

自认为上次读《非暴力沟通》已经很认真了,今天拿来重读,居然又有好多新的.感悟。

《非暴力沟通》在前言当中明确地告诉我们改变沟通方式是自我转变的开端。当我们遇到人际冲突时,总是一厢情愿的认为他不理解我,我的观点完全正确,他为什么总是执迷不悟?我们自认为自己正确无误,是源于我们的自信,可是我又说服不了对方,因为他也有自信。

所以,双方就纠缠于为自己辩护,最后谁也战胜不了谁。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却徒增烦恼。我们渴望进步,我们渴望良好的沟通,我们渴望和谐的人际关系,可是问题出在哪里呢?我如何才能说服他呢?这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

《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我们需要转变的是沟通方式,我们要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苏菲派诗人鲁米写到:“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初读这句话,觉得作者真是没有底线,怎么连道德与不道德都不进行区分了,那这世界上还有正义吗?如果对于不道德行为不去谴责而放任自流,哪里还有公平正义?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再往后看,慢慢理解了。

作者的意思是,在沟通的过程当中,我们不要条件反射地对对方以道德或不道德进行评价,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就是非暴力沟通。它不只是沟通方式,它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使我们专注于更可能满足我们人生追求的方向。

书中又讲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表达—需要—请求

四个要素非常简单,但真正做到却很难。书中的“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其中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是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这句话清晰的给出了一直困惑我们的问题的答案。

道理很简单,为什么我们总是做不到?那是因为我们的觉察不够。我们表达的错误,是因为我们觉察的不准确;我们体会不出内心的需求,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觉察到内心真实的声音。

“而我倾听每句话包含的情感和需要。我并不将他的话视为攻击,而当作来自人类同胞的礼物。”当我们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是觉察了。

非暴力沟通篇七

在我们的生活里,特别是和亲密的家人,先生之间,普遍存在着,冷暴力和语言暴力。逃避解决问题时采用“冷暴力”,一时气上心头不能自制时就会用狠毒的语言中伤对方。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具体沟通模式。

非暴力沟通的模式是:

1、观察而不评判;这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犯的毛病,妄加判断,添油加醋地加入个人主观判断,用自己的主观意识给他人“贴标签”

3、个人的需要/价值观念;静下来扪心自问,是什么样的个人需求和价值观念导致我会有现在的情绪,不去责怪他人的行为,而是将”矛头“指向自己,是因为自己的某个需求,而导致会这样看待他人的行为,是自己的需求和观念导致了自己的情绪。

4、请求;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请求,注意语气委婉。女生爱玩”你猜猜猜“的游戏,希望男生能明白自己的心思而猜出自己的请求,至少曾经我是这样的,而男生的思考方式是直接了当的,因此会起很多不开心。直接地说出自己的需求。

这样的一种沟通模式,实践下来也会带来思考问题方式的转变,我们不会再怨气冲天负能量地去抱怨指责他人,而是在自我观察剖析之后,说出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样,当他人在抱怨指责时,我们平静地去倾听他的感受,剖析他的需求,那么争论也能平息。

我想这本书将把我带入一个新的世界,我期待着自己的转变,和影响到别人。

非暴力沟通篇八

非暴力沟通的本质是心中要有爱,对他人有爱,对自己有爱,非暴力是爱的外在形式。在沟通过程中通过一种结构化的方式解读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体会各自的感受,并将这种感受合理地表达出来,使得双方能够互相理解,最终实现和谐的、充满爱的沟通。非暴力沟通的基本前提是假设人感受的一致性以及同理心,即人的基本感受是相同的,正因为人类的感受相通,所以才能相互理解。

读这本书一方面能够学会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这种方法,另一方面读书的过程也是对心灵治愈的过程。书中对人心理需要和感受的剖析之精准,时常让人觉得还真是这么回事,如果早点知道这些该多好啊。在此,我非常感激本书作者和译者,让我们知道应当多注重自己内心的需求,以及如何合理地表达这些需求使沟通能够愉快地进行,下面列一些令我感触较深的点,谈不上感受,权当杂记吧。

1)外在的驱动力是压力,内在的驱动力才是真正的动力。一个人如果总是以“应该”做什么来要求自己、命令自己,那他一定会偏离自己的内心,导致内在的分裂与不满。就像恋人刚开始是出于对对方的喜欢,所以一切关系都很融洽。而当热恋期过了,出于让对方幸福这一责任方面的考虑,爱情往往变得沉重起来。

2)喜欢使用暴力的人,无论是肢体暴力还是语言暴力,是因为他内心的平静遭到了破坏,尤其是被暴力所破坏,所以他才会用暴力的方式维护自己内心的和平。但暴力从来无法根本性解决问题,因为暴力不是人内心最终的需求。

3)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需要,故而真诚待人比委屈求全更可靠、更长久。

4)向别人倾诉有助于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就像有些东西在你你说出来的时候你才能更客观、更全面地理解它。在痛苦的时候,合理的倾诉能够避免自己被充斥在头脑里的各种想法所束缚。

5)最后,这本书值得时常拿出来看看,当作一碗心灵鸡汤吧,需要的时候治愈一下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