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最新餐厅外卖方案 学校快递外卖管理方案(模板5篇)

最新餐厅外卖方案 学校快递外卖管理方案(模板5篇)

作者:文锋 最新餐厅外卖方案 学校快递外卖管理方案(模板5篇)

方案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餐厅外卖方案篇一

为加强对校园外卖食品的监管,规范外卖行为,确保校园交通安全,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特制定校园外卖配送管理规定。

第一条:外卖配送员必须是经外卖平台登记注册的人员;

第四条:外卖配送员的交通工具限定为不带有遮阳篷的电动两轮车;

第六条:外卖车辆在校园内限速20公里∕小时以下;运行中不能接打电话,不能鸣笛;

第七条:外卖配送员不能在教学区域、教学楼配送餐食;不得在楼宇内送餐;

第十条:外卖配送要服从学校管理,遵守学校各项规定,否则不得进入校内从事外卖配餐活动。

餐厅外卖方案篇二

根据4月4日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上省领导的讲话精神及省教育厅的要求,特制定校园快递疫情防控期间的管理方案。

1.所有进入校园的快递一律按防疫要求,履行人员报备手续(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苏康码、行程码),测温正常后扫码进入南小门,将快递送货到南小门二道门边的快递中转区。

2.快递卸货后,送货车原路返回。由快递运营单位现场对快递进行交接和消杀,然后安排固定车辆将快递分派到四个园区。

3.固定车辆及快递驾驶人员只履行在校园内从快递中转区拖运快递至四个园区快递点的职责,不得出校从事拖运快递等其他业务。因外出加油需要履行进出门报备手续并在加油后立即返校,返校后对车辆实行全面消杀,外出加油过程由资产经营公司派车全程跟踪监督。

1.所有快递进入园区后全部在静置区存放48小时,每周二、周四、周六取件。

2.尽可能使用快递柜存放快递,减少面对面接触。提醒并建议学生在现场拆封,资产经营公司将增加人手予以协助。

3.提醒师生收取快递时,应当按1米线排队,带好口罩、测温正常后方可办理取件。

4.快递运营单位要保存完整的快递物流信息(姓名、联系方式、园区、宿舍号等),对快递的地区来源要按照低风险地区、中高风险地区、境外地区分类登记。

1.校园快递工作人员进入校园先测体温,凭健康码、行程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报备扫码入校。

2.所有人员一日一核酸检测,严禁出市,严格执行“两点一线”。

3.校内快递人员的同住人员提供两天一次的健康码、行程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截图。

4.工作期间需配戴好口罩,手套,防护服等做好自我防护。

1.快递车辆:一人一车一证管理(严禁人证不符),出入校园车体外观及车内要在南小门边全面消杀后方可驶入中转区。

2.快递消杀:在南小门中转区接驳的快递要全面消杀、送达四个园区后再分别消杀、师生取件后第三次消杀。

3.风险件处理:接到境外或国内高风险区的快递后,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封存,间隔一小时消杀三次,登记,同时对场所消杀,相关接触快递人员安排核酸检测并上报学校防疫办,待学校通知风险解除后再予以派发。

1.根据学校防疫要求,将邀请校纪委全过程对快递运转流程予以监督指导。

2.积极邀请地方有关的卫生防疫部门对消毒分派的快递进行抽检。

餐厅外卖方案篇三

先做到云南外卖快餐的领导者,再打造中国优秀美食外卖品牌。以最人性化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最方便、舒心、快捷的美食,汲取中华美食精华,以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服务为己任,经营品种,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的需求。

营销战略:

曝光营销

网红营销

软文营销

微信营销

直播营销

地面营销

产品主要分为两大块:

食品部分:全生态的绿色食品+合理的营养元素搭配+美味的烹调方法+顾客私人定制设计的菜品。前期在这些基础上找出一个很小的切入点,就是列出符合南北口味的3到5个菜品以及套餐,再把它们做到极致,后期等产品有了好的口碑之后,再扩张菜品。

服务部分:目前大部分外卖餐厅提供的送餐服务都由第三方配送(比如美团外卖),本餐厅起步阶段自己配送,工作服,交通工具等都印有 自己品牌的logo,这样能面对面的收集到顾客的反馈意见,还能有效的做到地面推广。

市场分析

餐厅地址定位于商圈,写字楼,学校,主要市场是北京路沿线(比如同德广场,欣都龙城等)这些地段都是容易出单的地方,据调查,目前在这以上些地段粗略估计每天平台外卖订单8000单次左右,写字楼占4000单次左右、学校占单次,其他占2000单次,订单量整体性还在增长,需求量比较大,目前在北京路沿线中式快餐的店铺有上千家,其中在外卖平台上做的比较好的有(虎奔,台北鸡油饭,快送餐,乡村基,江小号,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等几家)做的较好的餐厅外卖日营业额在4000左右。

公司发展三步走战略

利用2个月时间:将餐厅品牌在区域范围内做出来,逐步完善管理模式。

在半年时间内:做到日均销售额5000,并且逐步扩大团队。 在一年时间内:在呈贡新区开第一家分店主要为呈贡区和大学生及企业员工服务。

餐厅管理

餐厅主要分为御膳房、海豹突击队、中情局、外交部

我们通过分阶段的组织结构建立来确立不同阶段的部门设置,管理职责,人员安排,在后继阶段不断充实结构内容及各部门职能。在巩固当前阶段的同时,积极为下一阶段的开拓作好充分的准备,将不断加强和完善的配送系统、顾客信息管理系统贯穿于管理的各个层面,以利于企业运行的流畅和高效。

对管理职责实行清晰化,责任化,以便督导。

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我们将以强大、完善的管理体系取胜于竞争者,迅速发展成为小规模型连锁企业。

风险分析

餐厅外卖方案篇四

为强化校园安全管理,防止园外疫情输入我园,保障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此管理办法。

一、快递管理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制定学校快递管理制度,通过座谈会、教代表大会等方式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制定出适合学校实际,教职工普遍认同的管理制度。

2.努力减少快递总量

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努力减少快递到校总量。教育教学相关物品需要通过快递收发的,由我校政教主任统一操作、统一管理。教职工不得将私人物品发往学校。

3.实行快递登记管理

4.规范快递存放管理

有专门区域存放快递,大件物品禁止用快递方式发往学校。

5.经常开展排查自查

结合学校安全工作,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开展快递收发管理自查,严禁未经确认的快递进校园。

6.做好相关人员管理

安保人员、教职工接收和领取快递物品不得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快递送达后,安保人员要连同快递员及时确认收件人。对接触快递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定期进行核酸检测。

二、外卖管理

1.为保障校园内交通安全和秩序,目前校外送外卖的车辆和人员禁止进入园内。

2.教职工递取外卖物品时不得离开学校。

3.教职工隔门递取外卖物品时应与外卖工作人员保持距离,避免发生近距离接触。

4.对接触外卖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定期进行核酸检测。

三、所有快递、外卖工作人员,都应做好个人卫生和防疫工作;所有师幼员工在递取快递和外卖时,也应做好个人卫生和防疫工作。

餐厅外卖方案篇五

根据《关于切实加强校园内外卖配送和快递业务过程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苏防控防指〔20xx〕151号)和我校防控工作实际,保卫处、后勤保障部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对于快递和外卖采取以下管理要求:

一、快递管理

1.经保卫处与有关单位沟通,目前可以将快递送入校园的快递公司有:圆通、韵达、百世、天天、顺丰、邮政、ems、中通、申通、天猫、京东。其他快递公司如愿意将快递送入校园,保卫处将予以安排。

2.上述快递公司中,圆通、韵达、百世、天天、顺丰、邮政、ems等7家快递公司的快递由快递运营服务商(菜鸟驿站)在校内代收代发。菜鸟驿站在校内经营场所为创业园北面商铺,顺丰直送在宿舍区知行路临时发放点发放快递。

3.中通、申通、天猫、京东等4家快递公司由工作人员进校递送和发放快递,地点位于宿舍区知行路。中通和申通公司由于快递量比较大,暂允许在知行路5号宿舍楼南侧搭建临时帐篷用于快递暂存和发放;天猫、京东在宿舍区知行路临时发放点快递。

4.所有快递工作人员,包括菜鸟驿站工作人员,进入校园时须全部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做好登记,如有异常不得进入校园。

5.快递到达校园内后,工作人员应及时通知收件人。学生根据通知要求前往指定地点领取快递。学生领取快递时应保持间距、有序排队,避免拥挤、注意安全。

6.各快递公司确认快递经过消杀后,方可将快递送入校内。对固定经营场所和临时搭建的帐篷,至少每天营业前消毒一次,确保室内环境清洁卫生、空气流通。对货架、笼车、把枪等使用频繁的设备适当增加消毒频次,做好消毒记录。

二、外卖管理

1.为保障校园内交通安全和秩序,目前校外送外卖的车辆和人员禁止进入校内。

2.为维护北门、南门区域正常的治安、交通、环境,北门和南门区域禁止学生隔门递取外卖物品。

3.根据目前实际,暂不禁止学生在东门区域隔门递取外卖物品,学生递取外卖物品时不得离开校园。

4.学校东门区域较为空旷,通风良好,学生隔门递取外卖物品时应与外卖工作人员保持距离,避免发生近距离接触。

5.后勤保障组织的“工程云餐厅”服务,送餐人员上岗必须穿工作服并佩戴口罩、手套,配备必要的`手消毒剂,送餐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员间接触,保持社交距离,避免直接用手接触楼梯扶手、电梯按钮、门把手等等公共设备和设施,尽量避免使用电梯。

三、所有快递、外卖工作人员,都应做好个人卫生和防疫工作;所有师生员工在递取快递和外卖时,也应做好个人卫生和防疫工作。

四、上述管理要求,自即日起开始实施。此前实施的关于快递和外卖的管理要求,如与本办法冲突,以本办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