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最新积累与运用 小学语文教案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优质13篇)

最新积累与运用 小学语文教案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优质13篇)

作者:QJ墨客 最新积累与运用 小学语文教案积累与运用一教学设计(优质13篇)

团队标语,可以体现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和目标,帮助团队成员形成一致的思维和行动方向。如何激励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协力同心,创造奇迹。

积累与运用篇一

1、自由读前三句,小组讨论,找出共同点。

2、全班交流,前三个句子的共同点是:把事物当人来写。

3、在这几个句子中,把事物当人来写有什么好处呢?(尊重学生的感悟,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解。)

4、你能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吗?完成书上第四句的练习。

5、你还能写出其他这样的句子吗?鼓励学生多写。全班评议。

二、语海拾贝

1、自读歇后语,读得正确。

2、同桌互读检查,体会歇后语的意思。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歇后语。

4、全班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你在课外了解到的歇后语?

5、歇后语有些什么用处?

6、试着说一段话,用上今天积累的某条歇后语。

三、开心一刻

1、自由读一读这则笑话。

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则笑话。

小结: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也有不同,我们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积累与运用篇二

教学目的

1.读背词一首《西江月》,丰富学生词的积累。

2.阅读短文,做练习。

3.写一封信。

4.会讲成语故事,并根据故事绘制连环画。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读背词《西江月》

教学步骤

一、介绍辛弃疾。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历来同苏轼并称。

二、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

2.独立思考词的意思。

三、师生讨论,理解词句的意思。

西江月:词牌名。

黄沙道:即黄沙岭,地名。在江西上饶西南。

“七八个星”二句:这两句是倒装句,意思是,天外有七八个星,山前落了两三点雨。

社:社祠,就是土地庙。“见”通“现”。

四、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在静穆的夜色里,作者一边赶路,一边悠闲地欣赏着美妙的自然景色。徐徐清风中,传来了蝉的鸣声,还传来了稻花的香味和青蛙的叫声。

一会儿,天空阴云聚合,近处的星星已被云彩遮没。只有远处的天边还剩几颗稀疏的星星,暴雨即将来临。作者紧走几步,经过小溪的桥头,便出现了他熟悉的`茅屋小店。

五、体会词中表达的感情。

全词描写的是黄沙岭的夜景,通过美丽的自然风光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六、比赛背诵。

七、抄写这首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阅读短文《爸爸的咳嗽》。

教学步骤

一、提出阅读要求。

学生读短文和文后的练习题。

二、再读短文

1.边读边思考文后的题。

2.给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做记号。

三、学生自学后,讨论交流。

1.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短文讲自从搬进新居后,我发现父亲的咳嗽病,经过仔细观察和咨询,终于找到了病因――硫酸厂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从中应该懂得:a.遇事要动脑筋,仔细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b.环境污染威胁着人类健康,应早日治理。

2.短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1)文章层次清楚,写了发现病情――仔细观察――找到病因――希望治理。

(2)形成新颖活泼。采用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叙,因果关系清晰明了。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的

进行习作训练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向学生介绍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的小朋友及其信的内容。

二、明确要求

1.读作文题。说说本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1)写信给长辈

(2)可以写家乡的变化、自己的心里话……

(3)说话要得体,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书信的格式

四、分小组讨论,谈谈自己打算告诉亲人一些什么情况和想法。

五、用信纸誉好。

六、写好信封,课外寄出去

第五课时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创造力,鼓励学生积累与思考。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成语及成语故事,作下记录。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1.老师讲故事:掩耳盗铃

2.过渡谈话,在祖国的语言定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流传千古的成语,这些成语有很多源于一些生动的故事。今天这堂课我们就开展一场特殊的故事会:成语故事会。

二、组织活动

1.老师宣布比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要求发言人声音宏亮,以故事多少定输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

3.进行故事。(教师可把所讲的故事成语记录在黑板上)

三、编连环画

1.给学生看一些连环画。(可以.课件出示)教师简要讲讲连环画的作法和要求。

2.生自由选择故事作连环画。

3.择其优秀作品办一个连环画展。

人教第十册《积累・运用八》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积累与运用篇三

积累运用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背古词,了解词.写作的时代背景,领略词中的自然美、语言美河思想感情美。

2、阅读短文,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延安孩子们的生活,体会孩子们对知识的强烈渴求。

教学重点:

阅读短文,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延安孩子们的生活,体会孩子们对知识的强烈渴求。

教学难点:

读背古词,了解词.写作的时代背景,领略词中的自然美、语言美河思想感情美。

教学准备:

有关延安情况的录像

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内容。

完成“读读背背”以及“阅读”部分。

二、完成“读读背背”部分

1、激趣导入。

2、教师板题,简介课题。

3、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

4、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5、自由读,理解词意。

6、讨论汇报。

7、指导朗读,读出词的豪迈。

8、指导背诵。

9、你觉得你这首词美在哪里?

三、完成“阅读”部分

1、根据课题展开想象。

延安的生活是怎样的?孩子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2、指导观看录像,从直观上感知延安孩子们的生活。

3、自由读文,读准字音,了解字意。

4、默读课文,划出成语,积累词汇。

(争先恐后津津有味如饥似渴欢呼雀跃兴高采烈小心翼翼焕然一新)

5、再读课文,想想主要讲了哪几件事?

6、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7、交流感受,说说自己对课文的哪些内容最感兴趣。

8、齐读课文,对比自己的生活,对学生进行爱生活,爱知识的教育。

四、堂上练习。

1、练习背诵《菩萨蛮大柏地》。

2、阅读《菩萨蛮大柏地》后完成:

(1)抄出词中的比喻句,体会语言文字的美。

(2)抄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体会景物的美。

3、抄写《延安的孩子们》一文中划出的成语。

五、作业

阅读课外书,抄出毛泽东的其他古诗词两首。

积累运用一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积累与运用篇四

课题:积累.运用一

教学要求:

1、理解“读读背背”中的词语,读熟后背诵下来,积累词汇,积累.运用一。

2、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热爱祖国的热情。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培养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积累词语,培养阅读能力;引导观察,学会表达出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读读背背”部分。

1、导语:本组课文中我们看到了俊俏伶俐的燕子,欣赏了云雾中的阿里山,梦幻般的青海湖。回忆一下课文中有哪些描写景物的好词句。

(1)学生在全班内交流,相互启发。

(2)自由读“读读背背”中的词语,想想你已经弄明白了哪些词?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2、找找以上词语中还有哪些是描写景物的?

3、朗读成语,看谁背得快,记得多。

二、阅读

1、自由读文,想想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再仔细读短文,想想为什么称雨花石为“中华龙”?

a小组讨论b全班汇报

3、中国被成为世界东方的龙,我国有很多关于龙的故事,诗歌成语等。你知道哪些?

小组同学一起交流。全班汇报。

4、作者跟同学们一样喜欢龙,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自豪,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2、继续查找收集关于龙的成语、故事、诗歌。

第二课时

一、导语激趣,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积累.运用一》。

春天是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季节,昨天同学们已经分头去寻找到了春天。今天我们比比谁眼里的春天最美。

二、口语交际。

(一)想想:你到哪里找春天,你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

1、小组同学一起讲,互相帮助,力争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全班交流。各组派代表说说自己组观察到的景物。

(二)评评:你认为谁讲的春天最美,美在哪里?学生在班内发言。

三、画一画你眼里的最美的春天。

四、小结

今天老师跟同学们一起再次欣赏了美丽的春天,听到同学们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与赞美春天,真是高兴。

五、作业。

收集春天景物的图片、录象、诗词等资料。

第三课时

一、明确习作要求。

1、指名读习作要求,其他同学想想这次作文有哪些训练要求。

二、拓展与合作。

1、把你画的画介绍给小组的同学。注意加进合理的想象。

2、小组同学可以把几位同学的画结合起来说,共同完成一篇作文。

3、想想,你会给你的作文取一个什么样的吸引人的题目呢?

三、读写联系,启发构思。

四、学生打作文草稿。

第四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要交流、评改自己的作文。

二、指导评改,体验成功。

1、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把你认为好的地方念给同桌听,让别人分享你的成功。

2、同桌互读自己的习作中最精彩的片断。

3、全班交流评赏

(1)请较好的习作作者上台朗读。

(2)共同评议哪些地方好?有哪些不好?讨论修改。

(3)出示几篇中等程度的习作,请同学们阅读比较有哪些不足?

(4)讨论如何修改作文。

a是否写出了春天的特点

b语句是否通顺

c构思是否新颖

三、修改习作

四、小结。

积累与运用篇五

1、积累6条谚语,能熟读成诵

2、阅读成语故事《闻鸡起舞》,能复述故事,明白故事道理,积累·运用1(第七册)。

3、参加集体讨论,意思能表达清楚,能与别人合作讨论交流,适时适当提出自己的看法。

4、能具体、有条理地记下暑假中自己感兴趣的事。

(5课时)

〈一〉、完成读读背背

1、复习学习过的谚语,背一背

2、出示练习的谚语,明确要求:比一比,谁用最少的时间把它们记下来

3、学生自由读谚语,试着理解谚语的意思,背诵。

4、比赛背诵谚语

5、交流其他谚语,指名学生写到黑板上。

〈二〉、阅读成语故事

1、独立阅读短文,借助工具书查词查字,理解短文内容。

2、分小组学习:先读课文再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派代表在班上讲故事,学生听后评议。

4、交流阅读后的收获。

〈三〉、课堂小结

〈一〉、创设情境,激发谈话兴趣

1、教师配乐朗读有关秋天的散文

2、导入话题:秋游干什么?

〈二〉、观察图画,回忆过去的秋游活动,拓展话题。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去哪儿玩,玩什么?

2回忆以前的秋游,说说自己在活动中做了什么,有何感受?

〈三〉、小组内讨论:今年秋游我们怎么玩?

〈四〉、在小组形成一个方案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指名一个学生做好记录。

〈五〉、全班讨论:哪个方案好?为什么?

〈六〉、课堂小结

〈一〉、谈话导入,激发作文兴趣

〈二〉、交流启发,拓宽思路

1、全班交流展示暑假生活见证:日记、相片、实物……

2、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暑假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事情,要讲得有条理

3、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介绍。

〈三〉、读习作要求,明确作文要求。

1、选择的事情应该是自己感兴趣的。

2、必须是发生在暑假的事情。

3、要注意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四〉、学生尝试作文,教师巡视辅导。

〈五〉、评议学生的范文,提高作文水平。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继续完成作文。

2、完成练习册。

作文讲评

一、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练习写暑假里感兴趣的事情,老师很欣喜地看到同学们的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今天我讲评几篇文章,让大家评一评,来好好的取长补短,学习、借鉴。

二、出示差的片断(小黑板)

1、自由读、议

2、学生自由评、议。

3、师归纳。

这几段文字的语言不通顺,有的内容不够具体,经过大家的修改,文字通顺了。以后大家写完作文,自己要学会多读账户几遍,遇到有问题的要及时修改,这就是古人说的“文章不厌百回改”。

三、幻灯显示几篇优秀习作。(予以点名表扬)

3、师归纳。

(根据文章特点进行评讲)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利用课余读别人的优秀习作。

积累与运用篇六

1、读一读,背一背

1)、读对。佞ning

2)、读懂。

a、读名句,谈理解。

2、赏句。

你喜欢这些句子吗?为什么?

3、过程。

a、个人读、理解。

b、小组互读互评,交流理解。

c、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4、背句。

a、同桌互背互评。

b、全班齐背。

二、阅读――风筝

1、读文思考:

说说你对“风筝是理想的翅膀”这句话的理解,说说你昨发读懂的。

你读这篇短文,学到了哪些表达方法?

2、过程:

个人阅读思考。

小组交流理解。

指名答、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介绍一种家用电器或农机、家具。

1、阅读理解:怎样选择介绍物?怎样介绍?

2、指名回答:

选了解得比较多,感兴趣的哪一种介绍;介绍它的`外形、功能、使用方法等;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评议谁说得清楚、具体。

3、组内交流、评议,推荐优秀。

4、各组优秀说,全班评议。

四、巩固练习

把名句抄在“名言佳句本”上。

第三、四课时

习作――我成功了

一、阅读理解“习作”

1、读文思考

a、写什么,怎么写?

b、成功后的感受指什么?

c、怎样写清楚写具体?

d、在这次习作中,哪些文章的表达方式可以应用?

2、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a、写什么――学会了一项本领,解出了一道难题,做成了一件小制作,取得了一次竞赛的胜利等。

b、怎样写――结构完整,记叙有顺序;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心情、神态、心理活动等。

二、完成习作

1、组内说文交流。

2、书面完成习作

积累与运用篇七

1、说好普通话,读准轻声,复习学习过的生字词。

2、在语言环境中运用反义词,练习写句子,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

3、积累词汇,背诵诗句。

4、巩固和自主识字的方法。

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正确运用学过的词语。

2—3课时

1、谈话引入:孩子们,说普通话是我们现代人必备的能力,要想说好普通话,除了念准字音外,还要注意轻声的读法。

2、出示第一题,请学生自己读一读,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3、抽生读,教师适时纠正。

4、指导读,齐读。

1、小黑板出示9个词语,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合作认字,读词,互相帮助。

2、教师用词语卡片抽生读,纠正字音。

3、请同学们一齐读读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4、抽生说出自己的发现。

5、指导学生齐朗读,要读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6、你能用几句话来描绘一下春天的景色吗?最好能用上学过的'词语。

1、抽生读上面的四对反义词。

2、再读例句,引导理解填出的两个词是一对相反的词。

3、自己读句子,填写反义词。

4、做完后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1、板书:“迷”和“谜”,指导学生比较。

2、读例句,说说字、词、句的关系。

3、用字组词,再口头造句。

4、赛一赛,看谁说得又多又好。

5、孩子们真聪明,请把你刚才说的写下来。

1、师: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已经知道了一些猜谜语的方法,还记得吗?

2、复习猜谜语的方法。

3、自己读一读谜面,讨论谜底是什么?

4、抽生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1、师:孩子们,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古诗,你能背出几首来?

2、同桌互相背一背自己知道的古诗。

3、出示古诗《回乡偶书》,师简要介绍作者贺知章。

4、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试着读通古诗。

5、齐读,纠正字音,抽生读,小组比赛读,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比一比,看谁先背得。

6、抽背,赛一赛,谁背得最流畅。

7、你还知道贺知章的其它诗吗?

8、学生介绍,教师补充,师生一起朗诵《咏柳》。

1、请学生读要求。

2、请同学们用学过的查字法,认生字,并把生字的音节抄下来。

3、小组内检查生字读音,互相纠正。

4、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轮读、齐读,巩固字、词。

5、请同学们试着读通短文。

6、齐读短文。

积累与运用篇八

一、教学目的:

1、积累古诗:读背《四时田园杂兴》。

2、阅读短文《巫峡》,感受巫峡的壮美景色,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口语交际:小学生结伴出门旅游行不行。

4、习作:假如我是……

二、教学重难点:

1、读背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2、阅读短文《巫峡》,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

3、习作:假如我是……

三、教学准备收集口语交际材料和作文材料。

四、教学时间五课时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诗句,正音。

2、齐读诗句。

二、再读,理解诗句:

1、自读,画出不理解的地方与同学交流。

2、交流,指导理解诗句内容。

3、指名朗读诗句,评议。

4、试背。

三、学习阅读:

1、读短文,边读边想巫峡的景色,动笔划一划能体现巫峡景致特色的句子。

2、交流所划词句。

3、再读,交流短文后问题。

4、齐读短文。

5、试用自己的话把头脑中的巫峡描述出来。

四、作业:

1、背诵《四时田园杂兴》,试画出巫峡的景色。

2、预习“口语交际”。

第二课时

一、读题明意,引入新课:

1、齐读提示内容。

2、交流内容和要求。

二、围绕中心对话:

2、进行小辩论:充分地说,以理服人。

3、进行材料表演。

4、汇总意见。

三、总结:小学生结伴出门旅游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必须注重人身安全的保证。

第三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你们美好的心灵世界里一定装满了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当你看到孙悟空变幻无穷的非凡本领时,也许会想,假如我会七十二变该多好;当你学习感到疲倦时,也许会想,假如我是一片自由自在的云该多好;当你看到病魔夺去一个个人的生命时,也许会想,假如我是一名神医该多好……让你的愿望今天就能实现,当然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将你的愿望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幻想,在自己的`作文中成为现实是完全可能的。

2、同学们,你们是否愿意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写下来呢?

二、引导走向阅读,领悟写法规律

1.课堂讨论,激活记忆表象

2.归纳小结,揭示写法规律:

(1)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自己理想中的人或物来写。

(2)想象要大胆、合理,假设的推测是有理有据,情节要生动有趣。

(3)所写的理想中的人或物,都应当有人的思维和人的行为。

三、启发点拨,指导选材

1.启发谈话,开拓选材思路同学们,写假设类想象作文,写什么都可以。如果你对流逝的时光、对古老的历史有一种“揭开谜底”的欲望,你可以把时光想象成可以倒流;如果你学习感到困倦了,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一条鱼,一只老鹰……;如果你看到一位身患癌症的病人在死亡线上挣扎,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盒药丸,一位名医……等等。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生活经历不一样,因此,每个人想象的内容应该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

2.独立选材,分组互议:出示题目《假如我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印象将题目空白处补充完整,然后引导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说说自己选择这个材料写的理由。

四、扶放结合,培养能力

1、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写假设类想象作文:根据《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提供的开头“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我将发明一些东西贡献给人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

2、

积累与运用篇九

1 背诵古人论述学习、做事的三段名言。

2 独立读懂短文,感悟画家的独特构思。

3 通过评议“优秀作文选”,进行多向互动的口语交际,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 练习写信,提高与人书面交流、沟通的能力。

4课时

第一课时

(读读背背、阅读)

一 完成“读读背背”。

1 学生自己试读三段文言形式的名言。读准字音,不懂的字词查字典;与同学研究、揣摩语句的意思。

2 指名读名言,说句子大意,教师相机点拨。

3 练习读通顺,读流畅,讨论:每段名言告诉人们的道理。

4 多种方式练习背诵。

二 阅读短文《踏花归去马蹄香》。

1 各人自读,同桌互读,把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2 按短文后的第一题阅读、思考,写一写自己对主考官选中的那幅画的看法。

3 交流自己的见解,老师补充原文最后的评论。

因为只有这一幅画真正表现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含义。在这句诗里,“踏花”“归去”“马蹄”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容易体现出来;而“香”字则是一个抽象的事物,用鼻子闻得到,用眼睛看不见,而绘画是用眼睛看的,所以难于表现。没有选中的那些幅画,恰恰都没有表现出这个“香”字来;而被选中的这一幅,蝴蝶追逐马蹄,使人一下子就想到了那是因为马蹄踏花泛起一股香味的缘故,所以是成功的。

4 说说自己见过的构思奇妙的画。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在这次口语交际之前,应组织学生编“个人作文选”。让学生从本学期或升入五年级以来的作文中,选自己认为优秀的作文,按一定的顺序编辑在一起,工整地抄写或打印装订成册。

一 观摩、浏览。

评选前,把学生各人编的作文选全部陈列出来。

三五个同学自由结组,观摩、浏览全班同不的作文选,现场议一议每本作文选的长处和不足。

二 小结推荐,全班评选。

1 每组向班级推荐三至五本优秀作文选,并逐一说明推荐理由。对推荐意见有分歧的作文选,重点展开评议。作者本人亦可参加,自评或申辩。

2 在评议的'过程中统一认识,归纳评选标准:

(1)作文选中每篇作文质量要比较高。做到: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

(2)作文种类齐全,篇数较多。

(3)字迹工整。

(4)装订整齐,美观。

(评选标准和如何掌握评选标准,是学生天评议的裨性内容或争论的焦点。为了使学生充分展开口语交际,老师不宜过早地拿出统一的标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争辩,在争辩中逐渐统一看法,可联系某一作文选入选与不能入选,讨论评选标准。)

三 交流体会,介绍经验。

“优秀作文选”评出来之后,大家鼓掌通过。

请“优秀作文选”作者介绍自己编辑作文选的经验。

学生互相交谈编个人作文选的收获和体会,讨论如何把这项有益的活动坚持下去。

第三课时(习作指导)

一 阅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这项习作是写信,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积累运用六”中的“习作提示”,想一想,“提示”里提出了什么要求。

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归纳,明确以下几点:

(1)写信对象:外地亲人、远方小伙伴。

(3)达到标准:要写具体,真实;注意格式;写完后认真修改;用稿纸抄写工整。

(4)写好信封寄出去,变可发电子邮件。

二 认真构思,想好再写。

大家已经明确了这次习作的要求,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同学们议一议。

归纳学生意见,使学生知道,写作文不要急于动笔,习作前应认真地想一想:写什么内容,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想好以后再动笔。

三 动笔写信,完成初稿。

老师要关注作文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了解全班学生的习作情况。

第四课时(习作讲评)

一 典型初稿评议,引导修改。

信的内容一般属于个人秘密,本来不应该公诸于众,但是,作为我们小学生这封写给远方亲友的信,如果人个认为没有值得保密的事,是否可以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请大家欣赏一下或征求点儿意见?谁愿意读就主动站起来读。

对主动读给大家听的信,评一评,说明哪儿写得好,提出修改意见。老师相机点拨:如写信注意称呼,个人身份,,说话的角度、口气;信的内容是否写清楚;最后怎样写祝语、落款等。

宣读评议三五篇即可,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认真修改和工整地誊写。

二 认真修改,誊抄。

同学们听了几位同学读自己的写的信,以及大家的评议,对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心中有数了。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地把自己的信读一读,改一秘方,铕,工整一誊写在稿纸上。

三 写好信封,装封邮寄。

把信封写正确非常重要。谁来说一说,写信封应该注意什么。信封写好后,将信装在信封内,封好口,到邮局里寄出去。

积累与运用篇十

教学目标

1认识“引用”的修辞方法,并体会其妙处。

2积累古诗名句。

3了解“层次清楚、段落分明”的表达方式。

4欣赏肖邦小屋四季的景色,激发学生对美好景物的向往。

5运用口头或书面语交流旅游见闻,抒写独特的感受。

教学设计

一、温故知新

1读两个句子,体会“引用”的好处,再交流感受。句中“引号”中的内容,就是使用了“引用”的`手法。提醒学生使用“引用”的方法,应该注意:必要之处才“引用”,不要滥用;不要改变“引用”的内容。

2请学生说几个用了“引用”手法的句子。

二、语海拾贝

自读诗词,说说其大意。然后在初知大意的基础上背诵。

三、互动平台

自读材料,结合课文,体会“层次清楚、段落分明”的作用。

四、自主学习园地

1看到题目会想到些什么?为什么说“这美丽的花园与肖邦的音乐般配”?

2交流感受,体会肖邦小屋的宁静与优美。

五、口语交际

1阅读材料,明确要求。

2选择自己的旅游经历谈体会。

六、习作百花园

1回想旅游经历,交流自己快乐的感受。

2确定习作范围,确定题目;交流习作题目、内容、提纲。

3动笔,写作,讲评。

积累与运用篇十一

教学目标

1、自读词语,发现构词的特点。

2、自读、背三字经,感悟意思。

3、读懂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百步穿杨的意思。

4、能大方、主动、有礼貌地与同学交流自己对他人的真诚谢意,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5、感受和体验生活中打动你我的感动事情,乐意把印象最深的变化写下来。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并理解诚实比金钱更重要这一道理。

教学准备

1、教师抄一些三字经在小黑板上。

2、教师收集一些感动人心的小故事。

3、学生收集整理令自己感动的图片、照片、实物等。

教学时间

4~5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自读、互读词语,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悟悟这些词语的特点。

2、想一想:这些词有什么地方相同?

3、学生自由发言,从中点明教学内容:这些词中都包含有一组近义词。

4、学生再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感知构词的特点。

5、拓展练习:你能再说几个有这种构词特点的词语吗?

6、教师相机板书学生的举例,再读词语,加深理解。

二、语海拾贝

1、自读三字经,要读得正确、流利。

2、小组读,相互检查,并悟悟三字经这几句的大致意思。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不懂的,请求老师或其他组同学解释。教师注意引导和补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三字经。

5、拓展练习:你能说说你还能背诵那几句三字经吗?

6、比一比,哪一小组背诵的三字经又多又好。

三、点击成语

1、学生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

2、请学生复述成语故事,并说说读了成语故事后的感受。

3、引导学生理解百步穿杨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讲讲身边这样的事例。

四、口语交际

1、师讲一个有关感恩的小故事,帮助理解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说说、议议:你们要向哪些人表达真诚的谢意?为什么?

3、总结:现在来发表发表自己的言论。小组内互说自己的感受,边听边想想谁的感受对你有启发,说出来相互补充。

4、全班交流,邀请各小组代表汇报演说,大家评议谁的感受最令你满意。在小组中也评选出谁在交流时自然大方、有礼貌,谁听得最认真。

五、习作百花园

2、学生讲述让自己感动的事情。教师在学生讲的时候,帮助润色。

3、总结:让我们拿起笔来,记下这些暖人心脾的事情。待会比一比,谁写得精彩。

4、教师选择一两篇学生习作,在全班念,一边念,一边评改。

5、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改完后,根据自己写的内容,加上一个题目。

6、在小组里自由欣赏品读小组成员的佳作,并评议每位成员作文的优点、缺点,把这些意见批注在文后。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自由轻声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了解大意。

2、小组讨论交流,反馈信息。

3、勾画最喜欢的句子,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反复朗读。

4、交流读后收获,鼓励学生积累文中好词佳句。

5、鼓励学生说说怎样理解诚实永远比金钱更重要。

积累与运用篇十二

1、培养读古诗的兴趣,感悟诗的意境。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的词语,读懂诗的内容。

3、能具体地写自己经历的、印象深的一件事。

4、语言实践活动中,锻炼听说读写的整体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学习不怕吃苦,有恒心的精神。

1、齐白石画像及其篆刻作品若干。

2、收集喜欢的童话或编写童话。

4课时

一、读读背背。

1、导入  课题。

你们学过哪些古诗?谁愿意背一首自己喜欢的诗给大家听听。现在我们来读、背一首新的古诗《登飞来峰》。

师范读——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质疑——互相释疑,教师点拨。——熟读成诵。

2、阅读齐白石的故事,说说你对齐白石有了哪些了解。——再读,交流文后思考题。

——课外搜集自己喜爱的齐白石书画刻印作品。

1、导入  课题,引起兴趣。

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曾经发生过什么事,牵动着你的感情—高兴的、委屈的或者难过的。

举例:你喂的小动物突然死了;最要好的伙伴误解了你;或者通过努力漂亮地做好了一件事等等。

2、自我选择习作题材,思考习作思路。

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征求意见。老师巡视,了解、指导。

4、指名介绍自己习作的内容和叙述顺序。教师顺着学生思路适当点拨。

5、教师提出习作要求:写一件事要写具体,要表达真实的感情。还要一边写一边读,注意把语句写通顺。

6、习作起草。

一、了解学生习作起草的情况。让没有完成草稿的,继续进行。对已完成草稿的,掌握习作内容与语言表达状态。

二、选两篇内容与表达方法不相同的作文当堂批改。

三、自我修改与同学间相互修改。

四、誉清。要求书写认真、工整。

一、导语 。

今天的实践活动,由同学们自己组织、安排,进行自我学习、锻炼的语文活动。同学们要主动参与,珍视展示自我的机会,要发挥讲演的才能,体验合作的乐趣。

二、主持人:今天我们班进行“童话故事”讲演活动。

1、分小组互讲,推选讲演代表。

2、正式讲演每人次不超过3分钟。

3、评议。(评议要求:演讲者要充分发挥讲演的才能;认真倾听,尊重别人;以鼓励为主进行评议。)

三、小组活动。互讲、推选代表。

四、上台讲演。(各组派代表)

五、评议。

六、延伸。

1、将各组童话整理、装订成册。

2、挑选一个新颖有趣的故事改编成童话剧,自导自演。

积累与运用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复习所学的8个声母,能正确读写。

2、正确区分形近的声母。

3、通过正确拼读音节,让学生正确连线。

4、逐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

区分形近的声母,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

区分形近的声母,正确拼读音节。

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引:小朋友还记得我们学的声母朋友吗?今天它们来和我们捉迷藏了,我们一起来找找好吗?(分别把卡片放在8个小朋友的桌子上,)

1、游戏:找朋友

师:bbb我的朋友在哪里?

一生举卡片:bbb你的朋友在这里!

众生合:bbb我的朋友就是你!

随机找朋友贴出卡片bpmfdtnl

2、读一读

找到了这么多的好朋友,让我们来和它们打打招呼吧,叫叫它们的名字,每个三遍,注意声母要读得?(有轻又短)开始。

二、比一比,读一读。

1、打铃了,字母娃娃该做操了,p是小队长带领字母娃娃排好队,两个娃娃手拉手。

(师移动卡片pm没有伙伴n来帮忙站一站)

b————————d

t—————————f

n—————————l

n—————————m

排好队,现在点名了,谁来帮老师给他们点名,点对了同学们也跟着念一念,(指名学生领读一遍)

2、字母娃娃一对一对的,样子还不好记,谁能想想办法区分记一记。

(引导学生回忆以及创编儿歌记字母如:正6正6,bbb;反6反6,ddd……)

鼓励孩子多说多编,及时表扬,帮助记忆。

3、男孩子读前一个,女孩子读后一个,比一比,谁读得好。

4、同桌的孩子也拉拉手比一比,一个读前面一个,一个读后面一个。

三、写一写

(写字姿势,占格,笔顺难的笔画等)

2、学生在自己书上写,请生板演(师提醒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放平;一尺,一拳要记清,手离笔尖略一寸。

3、师生评(评出优点,提出建议,注意说话说完整,评价别人有礼貌)

4、用刚才的方法评评自己或同桌的字。

四、读一读,连一连

1、字母娃娃给我们带来了三幅漂亮的图画,看,都画了什么?(小黑板)

指名说,表扬说话完整的,意思清楚的,会用词语的'。

2、字母娃娃呢?他们藏在中间的音节里了,你会拼吗,自己试试吧,然后把音节和相应的图画连起来。

3、指名板演,评定时先指名拼,在检查画小花,检查自己的对了也画一朵。

4、看着图,一起拼读相应的音节。相机夸夸扶婆婆的小女孩,

五、小结

小朋友这节课表现得很好,记住了可爱的声母娃娃,还认识了一位爱帮助别人的小女孩,现在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帮帮吴老师领者大家一起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