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回家路上教案小班(汇总7篇)

回家路上教案小班(汇总7篇)

作者:FS文字使者 回家路上教案小班(汇总7篇)

作为初一教师,编写好教案是我们的基本任务之一。导语六: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二年级教案,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

回家路上教案小班篇一

教学内容:

1、通过看图,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生字新词,知道一些体育运动名称。

2、在认一认,读一读的学习活动中了解体育知识,感受体育魅力。

3、利用办板报,做光荣榜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制订锻炼计划等活动,增强学生的锻炼欲望。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语文学习,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喜欢学习汉字,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识字学习,并掌握了一定的识记生字的方法。他们活泼可爱,想象力丰富,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合作,学习情绪高涨。

教学目标:

1、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认识本课17个字,并积极主动的综合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分析记忆字形,初步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2、通过实际生活的观察和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既在生活中学习的意识。

3、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体育歌谣、词语,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意识。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有熏陶感染的作用,语文学习应重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对学习语文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语文实践性的特点又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当中应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合作、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喜欢语文这门学科,让孩子感觉学习语文有兴趣。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合作,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我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参与语文学习,在相互交流中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使识字过程扎实有效。

教学难点:

1.了解各种体育运动,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激发热爱体育运动的感情,培养从小热爱体育运动的观念。

2.注重书本与课内外的延伸,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走进体育世界,学习生字新词

活动一:认一认

1、(课件出示书中的体育活动图片)你知道这些画面都是什么运动吗?

师引导学生在书中找出相应的词语读一读

2、学生自读书p54、55生词,划出生字,用自己的识字法认一认,然后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3、扩展:你还想了解别的体育运动吗?

(课件)出示图,边看边欣赏。

活动二:演一演

游戏:我做你猜(课件出示词语,一学生做动作,另一学生猜词语)

活动三:读一读(课件出示有关体育运动的名言和歌谣)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课件出示的图片,让学生整体感知体育运动及形象画面,理解体育运动词语,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动手动脑猜词游戏更提高了学生识记生字新词的兴趣。

二、走进奥运赛场,学习生字新词

活动一:自读短文,练习独立识字。

(课件播放奥运会开幕仪式,将镜头停在高高飘扬的五环旗上)

1、认识五环旗。

自读短文《奥林匹克的旗帜》。

师:你知道这五种不同颜色的环分别代表着什么吗?(理解象征的意思)

课件出示丁丁冬冬的话,简单回答。

2、小组交流识记生字新词的方法。

理解“比赛”一词。

活动二:看录像,学词语。(继续播放录像,老师作解说)

1、学生观看录像,在观看的过程中解决“体育、运动、参与、公平、友谊、规则、运动员、教练员、裁判、观众”等词语。

2、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识记生字、新词。

活动三:听故事,学词语(课件出示中国参加奥运会图片)

1、师:你们知道吗?在大型的体育竞技中,运动员们不仅需要的是过硬的技术,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力,才能赢得比赛。在1984年曾经有一次比赛,他牵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到现在我们仍然能够回想起当时紧张、激烈的比赛场面。想听听这个故事吗?(课件奏起国歌,讲故事《零的突破》。)

2、学生交流听故事的感受。

为什么是零的突破呢?想象一下当时比赛的气氛,许海峰的心情。适时引出生词“竞争、锻炼、意志”,并引导学生结合故事理解这三个词的含义。

学生认读词语。

活动四:“了不起的运动员”

(课件出示文中“光荣榜”照片)认识图中的运动员。

你还知道那些运动员的故事呢?

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小组内汇报交流。

3、小组制作“光荣榜”。(投影出示学生制作成果,生生互评)

4、师叙述运动员的训练故事,生谈自己的体会。从而引导学生明白,这些运动员成功的背后付出了数不清的汗水,由此引入“制定个人锻炼计划”。

5、布置学生回家后自己制定一份“个人锻炼计划”。下次课,集体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

多媒体课件将学生无法直接感知的场面,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形成表象,驱遣学生的想象,体会体育运动的无限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词语,而且对一些较抽象的词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随后的“了不起的运动员”活动中,利用投影出示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评价的兴趣,同时也训练了他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延伸

你想对的北京、对奥运说什么?

1、教师在课件上将学生的话即时打出,组成一首小诗献给北京、献给奥运。

2、学生即兴创作。

设计意图

借助多媒体即时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课课堂教学进一步向课外伸展,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特点。

四、总结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很多体育的知识,也了解了很多的体育运动,也知道了许多运动员们努力拼搏为国争光的故事,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魅力。运动有益我们的身心,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锻炼身体。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回家路上教案小班篇二

教学目标:

参考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画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能够画出一路上有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清晰地口述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辩认方向。

2、引导学生完整地画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路上主要景物。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 导入:

2、新授:

(1)我们从自己住的地方来上学,你住的地方又是什么路呢?

学生讨论回答:(路牌、两边的建筑、路口等)

3、 教师小结: 画地图可以让我们对身边的道路和环境记得更牢,首先你要能说出身边环境中的一些明显的重要的道路和转弯,还有比较大的建筑物,让我们从学校到家的过程画起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作业要求:以学校为中心,画出往各人家的路线,出了校门往何处去,画出主要的标志性建筑和路口的景物,重点画出家与学校。

2、路线描绘清楚,内容丰富。

四、作业讲评

请学生介绍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五、拓展

尝试画出从家到公园或亲戚家的路线图。

教学后记: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绘画方法,大胆、自由地表达回家路上的人、景、 物。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指正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创作的画面要大胆、自由、生动,富于创造力。能够画出一路上标志性的建筑、景、物。课堂上在学生述说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教师要及时予以指正,在美术课堂上也要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回家路上教案小班篇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4、45页(除法的应用练习)

【目标预设】:

知识与能力:进一步感受乘除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能熟练运用表内乘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乘除法的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挂图

学生准备:课堂作业本

【教学方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挂图。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同学们比赛得真激烈,看着这些场景,你找到了哪些数学问题?思考后,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每人跳3次,一共跳了21次,参加跳远比赛的有多少人?

每队9人,两队共有多少人?

24名运动员赛跑,每组4人,分几组跑完?

4束气球,每束4个,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2、解决问题

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问题,请大家独立解答上述问题。

21÷3=7(人)

2x9=18(人)

24÷4=6(组)

4x4=16(个)

然后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讨论“买水问题”

(1)全部买单价2元的矿泉水;

2x3=6(元)

(2)买2瓶2元的,买1瓶3元的;

2x2+3=7(元)

(3)买1瓶2元的,买2瓶3元的;

2+3x2=8(元)

(4)全部买单价3元的矿泉水;

3x3=9(元)

4、思考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会用到我们学的乘、除知识?

(三)、练习巩固

1、分一分。

出示书p45.1情景图,引导学生先读问题(文字),想一想还缺什么条件,再从图中去找。

每5只小鸭编成一组,35只可以编成几组?

35÷5=7(组)

3只小猴编成一组,27只编成几组?

27÷3=9(组)

解答后说说你的想法

2、想一想。

出示书p45.2图观察后,

思考:24朵花每6朵扎成一束,可以扎成几束?

24朵花平均扎成8束,每束有几束?

试一试用圈图的方法求商。

想想: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2、猜一猜。

请同学们猜猜:几只小鸟有12条腿?

几只青蛙有12条腿?

说说你是怎么猜的?

(四)、拓展性学习

出示书.p45.4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含义,自己设计租车方案

(五)、总结。

师:今天你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六)、板书设计:

每人跳3次,一共跳了21次,参加跳远比赛的有多少人?

21÷3=7(人)

每队9人,两队共有多少人?

2x9=18(人)

24名运动员赛跑,每组4人,分几组跑完?

24÷4=6(组)

4束气球,每束4个,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4x4=16(个)

回家路上教案小班篇四

教学内容:分糖果

教学目的: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教具:情景图

教学方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分糖果

让学生用5个圆片代表5个小朋友,用20根小棒代表糖果来分一分。鼓励学生的分法多样化。学生的分法可能不同,但都可以将分的过程再表格中记录下来,最后的出结果。

二、巩固练习。

1、小组活动。

此活动一次完成是有困难的,4人小组可以分几步完成,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最后的出结果。

2、数学游戏。

同桌活动时,先明确游戏规则,再进行游戏。

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教案小班篇五

二、由死亡现场生发疑问

1.直奔最后一节

谁愿意用朗读带领柯南进入死亡现场?(随机指导朗读)

听了大家的朗读,柯南终于了解了寒号鸟的死亡现场,可这远远不够,你们说要破案,还得了解什么?(生前表现)这个任务就教给大家了。

三、自主读书,再现案情

(1)要让侦探了解寒号鸟生前,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老师也给大家提供了几种方法:

以感情朗读的方式再现案情

用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来再现案情

以邻居喜鹊的身份来描述案情

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再现案情。

(学生合作学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现案情帮助柯南)

(2)集体交流

四.撰写死亡鉴定

看了你们精彩的再现,柯南已经明白了寒号鸟的死因。你们呢?谁来说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得过且过、懒惰、不听劝告、自以为是、……)

要你写鉴定你会认为寒号鸟是被人杀害的吗?(学生经过分析后一致认为是慢性自杀)

五、改名续写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畅谈)

的确,寒号鸟如果像你们所说的那样也就幸免遇难了,可这样的寒号鸟还能叫寒号鸟吗?给他改个什么名字?(生:寒喜鸟、寒乐鸟、勤奋鸟……)

今天我们就来个故事新编,把寒号鸟写成心目中寒喜鸟、勤奋鸟……

板书设计:

寒号鸟

不听劝告得过且过

懒惰自以为是

死不悔改………

(死因)

慢性自杀

本堂课还存在不足,如教学思绪过多、教师语言过于罗嗦等,希望以后能尽量避免这些不足。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

回家路上教案小班篇六

加法口诀表:

1+1=2

1+2=32+2=4

1+3=42+3=53+3=6

1+4=52+4=63+4=74+4=8

1+5=62+5=73+5=84+5=95+5=10

1+6=72+6=83+6=94+6=105+6=116+6=12

1+7=82+7=93+7=104+7=115+7=126+7=137+7=14

减法口诀表:

1-1=0

2-1=12-2=0

3-1=23-2=13-3=0

4-1=34-2=24-3=14-4=0

5-1=45-2=35-3=25-4=15-5=0

6-1=56-2=46-3=36-4=26-5=16-6=0

7-1=67-2=57-3=47-4=37-5=27-6=17-7=0

8-1=78-2=68-3=58-4=48-5=38-6=28-7=18-8=0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认识角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

(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

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

有些题目孩子不懂,家长要耐心地解释题目的意思,鼓励孩子不懂就问。但是家长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他,我想只要你把题目解释清楚,孩子是能够自己解答的。

我发现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往往依赖性比较强,不愿独立思考,课堂上要么等着老师讲解,要么转来转去指望其他同学。这些同学在家里做作业也肯定很拖拉。家长要注意正确引导。

二年级学生已入学一年,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但由于年龄特点,在数学学习上容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注意力方面:

学生年龄小,有意识的注意力差,持久性也不长,一节课40分钟,很难坚持到底,往往听了一半就思想就开起了小差,或东张西望,随意说话,或小动作不停。

二、听讲方面:

不能倾听是许多低年级学生的通病。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较强,往往一句话还没有来得及听完整,一知半解时便抢着回答,听不进老师的建议和其他同学的发言。

三、看和写的方面:

粗心马虎,经常把题看不完整、把数左右看颠倒或上下看错行、把运算符号看错,或把图看不全面。写的时候精力不够集中,算对的却抄错,书写不认真,书面不整洁,写完不检查。

四、想的方面:

二年级学生思维发展还不全面,没有系统性,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遇到需要逻辑思维或考察空间想象能力的问题,思维跟不上,脑子里转不过来弯,便会不知所措,应付塞责。

五、语言方面:

由于生活经验和积累的词汇少,语言单调、直白,即使明白了算理,口头表达时也常常说不清、道不明。

回家路上教案小班篇七

课 时:1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教学目标:

1、参考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2、能够画出一路上有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学重点:能将从学校到家的路线交待清楚。

教学难点:能把这条路线上的你所熟悉的建筑或场所等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具:教师准备交通地图、旅游地图和范作。

学具:学生准备笔、胶水、剪刀,收集房产广告册、建筑物、风景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你会看地图吗?地图是怎样给人们指路的?老师可以给大家参照本地的交通图,然后,找一找“我们的”学校在地图一所处的位置。

请一位学生描述一下从学校回家的线路,要求把转弯的地方(特别是三岔口、十字路口)描述得详细一些,教师要提醒他向大家介绍那些标志性的建筑或物体。

三、讲授新课:

观察教材上的学生作品及交通或旅游地图,讨论:我们要表现的从学校到家的线路图与交通图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然后交流。

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回家路上经过了哪些场所(市场、超市、饭店),可以把它作为有代表性的建筑画在回家路上作为景物,还可以想一想从学校到你家你需要经过几个拐弯,几个十字路口等,把这个线路在平面上表现出来。

四、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作业要求:画画从学校到家里的路线图。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人物与景物。

学生绘画的步骤应该是随意的,但有些学生在作这幅画时仍然感觉不知如何下手,可以向他们提供以下建议:

1、首先在纸上写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先画学校,再按照回家的路线一点一点延伸出去,一直画到家。什么地方有拐弯,朝什么方向拐要画出来。纸张不够可以拼接,作品完成后的形状可以是不规则的。

2、如果有的学生喜欢将线路图画在一张完整的作业纸上,那么,可以建议他们先将学校与家的位置确定好,然后用单线轻轻画出线路,确定后,再具体描绘。

最后,根据需要可以添画人物与景物(可以用剪贴或绘画的方式)。

五、课堂小结:

把学生的路线图贴在黑板上,找其他同学上来看,看能不能找出跟你回家路线相同的,看看你跟谁做邻居。

板书设计:

回家的路上

根据需要添加人物与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