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计划>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优质23篇)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优质23篇)

作者:雨中梧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优质23篇)

教学计划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教学过程和安排进行全面规划和安排的一份文件。接下来是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计划分享,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11.赵州桥》教学设计一等奖

《赵州桥》是语文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它从雄伟、坚固、美观三方面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第一段介绍了赵州桥的坐落地点、设计者、建造年代。第二段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这与它的独特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围绕设计这个重点词,课文先写了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再写这样设计的好处。第三段重点词是“美观”在介绍赵州桥的美观时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排比句表现了桥的美观。第四段写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オ干。

学习赵州桥这篇课文,学生有较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图片欣赏和文献资料,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赵州桥,并从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入民的智慧和才干,増加民族自豪感。

1、感受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

2、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特性和作用。

3、学习总分的写作手法,并试着写一段话。

1、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及设计的合理性和独创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2、体会重点语句,领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总分写作手法并运用。

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深入了解桥文化。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晚上李老师收到国外的朋友艾伦的一份邮件,她说啊,他最近在研究中国的古建筑,她还特别之处,对我们的赵州桥特别感兴趣,那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能不能简单地向她介绍一下赵州桥呢?用上老师给出的句式“赵州桥真啊!”

2、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雄伟、坚固、美观”

3、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艾伦,一起走近赵州桥,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感受赵州桥的"“雄伟”

1、浏览课文,找出那一段写了赵州桥的雄伟。

2、找一找,画一画哪些具体语句突出了赵州桥的雄伟?结合图片欣赏直观感受雄伟。

3、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能更直观地突出赵州桥的雄伟。

4、用洪亮的声音,把赵州桥的雄伟读给艾伦听。

(四)体会赵州桥“坚固”的设计特点。

1、“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中“这种设计”指什么?看图片,直观感受。

2、“这种设计”的好处是什么?找一找,读一读,体会自豪和骄傲。

3、用自豪和骄傲的感情,把赵州桥的坚固读给艾伦听。

(五)欣赏赵州桥的“美观”

1、段首“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过渡句及其作用。

2、哪些图案表现了赵州桥的美观?读一读,找一找你最喜欢的图案。

3、小组互读,用手势表演你最喜欢的图案。

4、该段前两句与后半部分的关系:总分关系。

5、因美而背诵,根据提示背给艾伦听。

6、感悟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六)小结与训练。

1、这节课我们带alen感受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也学习了一种新的写作手法,叫做“先总写,后分写”,请大家根据提示,用这样的写作手法写一段话。

2、交流展示。

(七)作业。

用自己的话向家人介绍赵州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11.赵州桥》教学设计一等奖

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及学生知识的积累,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还有小部分学生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本学期要加大对这部分学生的指导,督促他们完成作业,交给他们学习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它们学习、阅读意识。

文内的“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等五个专栏。

(一)识字与写字1.认识汉字250个,会写字250个。

2.让学生养成主动认识汉字,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能用钢笔正确、规范、熟练书写汉字,基本能用毛笔临摹字帖。

4.能用音序、部首查字法独立查阅字典。

5.注重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二)阅读。

1.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能交流阅读体会。

2.能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会默读课文,能在快速默读中,略知课文大意。

4.能初步寻找到文中的关键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大意,且能借助字典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5.基本能通读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能初步对不明白处提出质疑。

6.能口头简要表述文章大意,感受文中人物、事物形象。

7.能自觉背诵文中喜欢的片段,基本能仿写。

(三)习作1.能通过观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的形象通过语言来表达。

2.养成自觉写日记的习惯,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习作。

3.学会书写简单的书信和常用的应用文。

4.养成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的习惯,能自觉摘抄好词好句。

5.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口语交际1.能主动向老师、他人请教不知道的内容,同学学会倾听别人提出的建议。

2.能简要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对别人说的话要学会转述。

3.能把课文里的或课外书中喜欢的故事将给同学或家长听。

(五)综合性学习1.能有目的地收集生活中的作文、说话素材。鼓励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生活材料。

2.开展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3.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一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4.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一)重点。

1.喜欢学习汉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250个常用汉字,会写250个常用汉字。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能把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写清楚。

6.能用普通话交流。学会认真倾听,抓住主要信息,并就不明白的地方提问。

(二)难点1.能使用硬笔较为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端正。

2.能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初步体会句子的意思。

3.能对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发表简单的看法。

4.尝试写想象的世界和故事,写得新鲜有趣。5.在习作中尝试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1.开学初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各位家长依据学生个人情况提出不同要求,尤其是学困生和品困生。

2.给学困生制定短期学习计划(学困生辅导计划),以四人一组为单位建立学生之间“一对一”结对帮扶措施。每月向家长回报以成果。

3.加大力度,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4.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要求每位学生积累好词好句。

5.要求学生书写工整,监督学生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任务。

6.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7.鼓励优生大胆学习,独立思考;监督学困生的学习,不放弃,不拋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11.赵州桥》教学设计一等奖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理解13个新词语。

2、学习运用关联词“不但……而且……”,了解与之用法相似的关联词“不但……还……”“不仅……而且……”等。

3、能正确理解每个自然段主要意思,能找出重点词句。

4、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可以选择一段背诵,有各自的感受。

5、了解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和建造是建桥史上一个创举。

6、结合绍兴的“桥文化”,激发对具有浓厚江南风情的石桥的探究兴趣,培养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赵州桥相关资料(校园网资源库)。

绍兴石桥资料(绍兴网)。

赵州桥简图一人一张。

(一)师生对话,激发兴趣。

我国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同学们知道哪些?老师知道哪些?比比谁说得多。

(长城、故宫、布达拉宫……)。

赵州桥也是我国著名古代建筑(写课题),它是怎样一座桥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根据注音读通课文。

2、自学生字,要求能读会字。

3、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画出来。

4、想想如果请你说一句话介绍赵州桥,你打算说哪一句?

(三)组织交流,字词点拔。

2、交流不理解的词,教师巧作点拔,让学生相互帮助解决问题。

3、你准备了哪一句话介绍赵州桥?为什么?

由“重点句”导入“重点词”

4、学习单元提示,初步了解“重点词”的概念。

(四)再读课文,找重点词。

1、逐段读,逐段找;充分读,细心找,说出理由,意见不强求一致,同学们听后想一想,选你认为最恰当的一个画出来。

2、统计画下的词,支持率最高的词由教师书写到黑板上。

世界闻名。

创举。

美观。

宝贵。

(五)精选练习,巩固字词。

1、练写生字,自己选择词语抄写数遍。

2、选择一个自然段熟读成诵。

3、收集赵州桥的相关资料,预备交流。

(六)研读课文,自由感悟。

1、分发简图,说明要求。

各自学习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建造年代:

设计师:

建筑特色:

设计亮点:

历史意义:

你的评价:

2、用视频投影仪展示研读成果。一边展示,一边请学生自己上台讲解,交流。

3、有关赵州桥的多媒体资源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交流。

(六)综合实践。

播放绍兴桥文化相关资源,选绍兴的一座桥,制作图文并茂的卡片以备展示。

(七)听写词语,选择造句。

(八)再读课文,背诵片断。

(九)交流卡片,展示评优。

(十)作业。

指导,完成习题。

重点:关联词:不但……而且……。

(十一)质疑:初读课文时不理解的词,现在仍不懂的,请提出来。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2、能在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学习生字、新词。

学习生字新词、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通过学文,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简单课件。

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国家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在老百。

姓中流传着一些动人的故事,我们称为民间故事。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则民间故事《除三害》。师板书,生齐读。

3、读着这个“害”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交流——坏、害人、祸害、不好……。

4、对呀,正是因为着害是坏的,不好的,甚至会害人,所以我。

们要坚决地——除三害。

5、读着课题,你最想知道的又是什么?

生自由交流:三害是哪三害?谁除三害?……。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读课文。在读时要注意把带拼音的字读准确了,句子读通了。

2、读得真投入。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词语你们会读了吗?

横行霸道欺侮百姓抱怨。

上山杀虎下河剁龙潜入。

自由读——指名读——指名带感情读第一行——全班带感情齐读。

3、刚才读了课文后,知道三害是哪三害?(生交流师板书)。

山间的猛虎。

河里的恶龙。

地上的周处。

4、这三害是谁除掉的呢?(板书:除掉)。

生答:周处。(板书:周处)。

5、让我们看着板书一起来读读。(生齐读)。

周处除掉山间的猛虎。用上课文中的一个词。(生答)上山杀虎。

周处除掉河里的恶龙。课文中的哪个词?(生答)下河剁龙。

师板书:杀虎剁龙。

6、周处除掉地上的周处?这又该怎么理解?(板书:?)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让课文帮助自己理解。

三、探究全文。

1、周处除了周处,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交流。(周处把身上的缺点改掉了。)。

2、你怎么知道的?(出示最后一段)。

3、什么叫“痛改前非”?(把自己以前的错误都改正)(板书:痛改前非)。

4、周处为什么会痛改前非呢?我觉得周处脑中产生的疑问就是问题的关键。请快速找出周处脑中疑问的句子,划上“”。

生交流句子。

5、周处他认为自己“除害有功”,你们认为呢?文章哪两个自然段写他除害了?那一段详细?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1)一生读。

(2)周处下河剁龙,听着听着,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答案:

a、不容易对付。

b、搏斗的时间长。

c、惊心动魄。

(3)把搏斗的激烈读出来。(师生合作读)。

敲锣、打鼓、放鞭炮、鲜花、欢呼、高高举起……。

7、远的不说,我们来看看我们的航天英雄回来时,大家欢迎他们的场面。(课件)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8、英雄回归是多么荣耀的事啊!千百年来,人们一直用这些方式迎接心目中的英雄。那么,当周处这位杀虎英雄、剁龙英雄从河里爬上岸来时,人们又是怎么迎接他的呢?读第六自然段。

生交流:

(1)点点头,躲得远远的。

(2)人们以为他死了,在喜气洋洋地奔走相告。

9、迎接他的有锣声吗?有鼓声吗?锣声没有、鼓声没有、鲜花没有、美酒没有,什么也没有!

他想找个人问一问,人们都远远地躲开了,甚至人们以为他死了,都在欢呼着:这下好了!猛虎死了,恶龙死了,周处也和它们同归于尽了!

他呆住了,他想不通:我除害有功,为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我死呢?

10、想不通可以不想吗?不可能不想啊!人们的举动引起周处深深地思考、他想起,想起,想起……他终于明白了。

学生说话训练。

11、根据上面内容,进行小练笔。

12、交流小练笔。师小结:是的,正如你们所说的,周处终于明白了自己以前错了。也和猛虎、恶龙一样成了祸害。他如梦初醒,从此,横行霸道的周处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四、点题升华。

1、这就是周处除三害。课文学完了,你能说说对周处的看法吗?

修改板书“地上的周处”为“自己的恶习”

2、是啊,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佛家语:人非圣贤,孰能无错;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在这里老师根据大家所说,编成这两句话:

杀虎剁龙显神通。

痛改前非受敬重。

五、拓展延伸。

1、想知道周处的后来吗?后来呀,周处立志好学,志向高远,为官期间,他执法公正严明,后来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直至战死沙场。后人敬重他的品行,追认他为平西将军,还特地建造了周王庙来纪念他。

2、同学们这个故事精彩吗?像这样精彩的民间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件)如《牛郎织女》、《孟家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四个民间故事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传说。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看看。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学会结合本单元课文,明确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

2.结合画面识字。

3.理解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

4.积累与知错就改有关的名言。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1.(出示课件)

我发现,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比较相近。

(1)小组讨论: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理解词语的方法有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理解。

预设:理解词语的方法有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预设:实在不好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词典,或者上网查资料,还可以向别人请教。

2.(出示课件)

结合生活经验,我理解了《剃头大师》里“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这句话,因为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1)小组讨论:读了这段话,你认为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用什么方法?

(2)小组代表发言: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运用“结合生活经验”的方法。

3.(出示课件)

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原来是在写小孩子们的样子。

读了这段话,你认为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用什么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运用联系上文的方法,“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是写小孩子采到蘑菇时高兴地叫了起来,因此,这里是说一个个头戴斗笠的孩子像蘑菇)

4.(出示课件)

理解难懂的句子,还可以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

5.教师小结: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运用“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询问他人”等方法。(板书: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询问他人等)

设计意图:

出示交流内容,通过对例句的分析,学习理解句子的方法。

板块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课件)

读一读,说说你看到的画面。

出示书中字词。

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画面上的词语,指名领读。

注意读准“巡、缆、瞭”。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

4.图文结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出示课件)

(示例:旭日东升,海滨哨所,海防战士们已经早早起床,他们有的站在一艘军舰上向四周瞭望,有的在附近岛屿上四处巡航。沙滩上,美丽的贝壳静静地躺着,和缆绳、铁锚相望,他们一起说着悄悄话)(板书:看图识字)

设计意图:

看图识字,并用上这些词语,想象画面,连成一段话,训练了学生的写话能力。

三、词句段运用。

板块三:词句段运用。

(一)(出示课件)

读一读,说说两组加点词语意思的不同。

出示书中句子。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3.小组代表发言。(板书:在语境中理解词语)

第一组句子,加点的字是“熟”。在第一句话中“熟”的意思是“食物烧煮到可以食用的程度”;第二句话中“熟”的意思是“熟练,表示程度深”。

第二组句子,加点的词语是“味道”。在第一句话中“味道”的意思是“舌头接触苹果时所得到的感觉”;第二句话中“味道”的意思是“看这本书时的感受、情趣、意味”。

(二)(出示课件)

下面的例句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读一读,再选一个开头照样子写一写。

出示书中例句。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这两段话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两个例句的构成规律是,句子是围绕开头的小句来写的,后面部分把这个意思写得更加清楚明白。

第一句话是围绕“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写的;第二句话是围绕“他们高兴极了”写的。

3.仿照上面的文段,写一段话,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出示课件)(板书: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示例:雨下得真大。哇!雨点一串又一串“噼里啪啦”从天而降,打在地上溅起了一朵朵美丽的水花。不一会儿汇到一起变成了潺潺流淌的小河,流向远方。往远处看,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分不清哪里是楼房,哪里是大树。树叶被雨水冲刷得更加翠绿、透亮,树枝摇摇晃晃的,好像快要掉到地上似的。路旁的花朵被风吹得东倒西歪,一片又一片地落到了地上,顺着雨水漂向了远方。

设计意图:

词句段的设计其实就是对“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段的运用与实践。

四、日积月累。

板块四:日积月累。

1.出示书中“日积月累”的内容。

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3.以上都是关于什么的名言?(都是关于有错就改的名言)

(板书:关于有错就改的名言)

4.它们的意思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改正过错不要吝惜,听取正确的意见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5.自由朗读,积累背诵。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交流了理解句子的方法,学会了看图自主识字、根据语境理解词语、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还积累和理解了关于有错就改的名言。

语文园地

1.结合阅读体验,总结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

2.学习词语并展开想象;

3.认识汉语一词多义现象;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4.积累背诵关于“改过”的名言。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

指名回答:

(作者在天安门看到灯光,听到赞叹,回忆起1947年,在沙土集围歼战中,郝副营长为了战斗的胜利牺牲了自己的事。)。

二、研读课文。

(一)提出问题,学生自读感悟。

同学们,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呢?

出示课件(1)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以“灯光”为题?课文在开头、结尾都写到天安门前的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划出重点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2)小组交流。

(二)明确线索,初步感悟天安门前的灯光。

1.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

(因为文章是以“灯光”为线索的。)。

2.课文是怎样以“灯光”为线索来记叙的呢?按顺序谈一谈你的感悟。

3.指名读第1自然段。

出示课件(2):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雄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抓住“光明”、“温暖”,从这两个词语中我感受到的舒适与宁静。抓住“千万盏灯”从这个词语中我感受到壮观与自豪。学生抓住“静静地照耀”,从中体会到舒适与宁静。)。

师板书:千万盏灯。

(三)感悟郝副营长看灯光时的沉思。

2.师出示课件(3):

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夹着自制的烟卷,拿着火柴盒,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抓住“注视”从中我体会到郝副营长看得认真、投入。)。

师板书:吊着的电灯。

3.“沉思”是什么意思?

(深思的意思)。

4.他在沉思什么呢?

出示课件(4):

郝副营长在沉思___________________。

(他在沉思当时穷苦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只有战胜了敌人才能换来和平,才能……。

他在沉思让人民用上电灯。)。

指名读。

(四)感悟郝副营长对灯光的憧憬。

2.请一位同学来读第6、7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5):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体会到来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3.“该多好啊!”是说什么好?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是说有灯光好)。

师板书:憧憬中的电灯。

4.“憧憬”是什么意思?

(向往)。

5.他还会憧憬什么?

出示课件(6):

郝副营长憧憬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穷苦人过上幸福生活,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6.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段。

7.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感悟郝副营长在战斗中的英雄行为。

生读书描写战斗的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7):

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抓住“一星火光”从中体会火光的作用大)。

师板书:一星火光。

出示课件(8):

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

2.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

生接读: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

3.这一段作者在描写郝副营长的动作时,是怎样写的?

(这一段运用了划、点、举三个动词描写了郝副营长的动作。这样描写使句子更生动形象。这样描写使郝副营长的动作更连贯,再现了当时的情境。)。

4.齐读这句。

5.引读: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为了使突击连的战友不至全军覆没郝副营长毅然。

(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

为了让这场围歼战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郝副营长毅然。

(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

(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

师出示课件(9):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围墙。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原来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

(自己读,感悟区别。)。

7.指名两个同学来对比读一读。

一个学生读文章的第9、10两个自然段,一个学生读改过的出示课件(9)。

(书上保持了叙事的完整性。

当时大家不知道是谁点的。

设置了悬念,使文章情节更加生动,引发人想象。)。

8.引读: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9.师出示课件(10):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10.自由读读。

11.引读:

郝副营长仅仅22岁,但(女生接读: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郝副营长最大的愿望就是见一见电灯,但(男生接读: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郝副营长是著名的战斗英雄,本来有着光明的未来,但(全班接读: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12.这位战斗英雄这样做你感受到了什么?

(他用他的生命换来灯光。)。

13.是啊,是英雄的牺牲换来了今天天安门前的璀璨华灯。

指名读最后一段。

师出示课件(11):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师板书:璀璨的华灯。

14.你们从中感受了什么?。

(体会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

15.这璀璨的灯光又象征着什么?

(这灯光象征着他们的革命精神,幸福生活。)。

6、感悟首尾呼应、以灯光为线索的写作方法。

1.课文在开头、结尾都写到天安门前的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师出示课件(12):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雄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2.请两个学生读两句。

(体会开头结尾相呼应的写法,象征着幸福的生活是无数英雄的牺牲换来的,这幸福来之不易。)。

3.师总结归纳完成板书:本文以天安门前千万盏灯引出回忆,通过描写郝副营长注视图上的吊灯陷入沉思,他想只有打败敌人,穷苦人的孩子才能够见到他憧憬的灯光。他在战斗中点燃了一星火光,这火光虽然微弱,但却为部队指明了胜利的方向。而他也像无数革命先辈一样,最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文章是以这样的线索来结构全篇的,线索清晰,结构严谨。我们同学们要记住这种写作方法,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

三、作业。

仿照这篇文章的写法,写一篇记事文章。

板书: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11.赵州桥》教学设计一等奖

 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系统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及学生知识的积累,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经过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班上的学习风气已基本形成,大部分学生能够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并初步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少部分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甚至有个别不做作业现象;还有小部分学生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本学期要加大对这部分学生的指导,督促他们完成作业,交给他们学习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它们学习、阅读意识。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选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文本中的“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综合性学习”“学生习作”等均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文内的“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等五个专栏。

(一)识字与写字1.认识汉字250个,会写字250个。

2.让学生养成主动认识汉字,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能用钢笔正确、规范、熟练书写汉字,基本能用毛笔临摹字帖。

4.能用音序、部首查字法独立查阅字典。

5.注重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二)阅读1.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能交流阅读体会。

2.能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会默读课文,能在快速默读中,略知课文大意。

4.能初步寻找到文中的关键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大意,且能借助字典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5.基本能通读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能初步对不明白处提出质疑。

6.能口头简要表述文章大意,感受文中人物、事物形象。

7.能自觉背诵文中喜欢的片段,基本能仿写。

(三)习作1.能通过观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的形象通过语言来表达。

2.养成自觉写日记的习惯,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习作。

3.学会书写简单的书信和常用的应用文。

4.养成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的习惯,能自觉摘抄好词好句。

5.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口语交际1.能主动向老师、他人请教不知道的内容,同学学会倾听别人提出的建议。

2.能简要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对别人说的话要学会转述。

3.能把课文里的或课外书中喜欢的故事将给同学或家长听。

(五)综合性学习1.能有目的地收集生活中的作文、说话素材。鼓励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生活材料。

2.开展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3.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一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4.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一)重点。

1.喜欢学习汉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250个常用汉字,会写250个常用汉字。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能把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写清楚。

6.能用普通话交流。学会认真倾听,抓住主要信息,并就不明白的地方提问。

(二)难点。

1.能使用硬笔较为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端正。

2.能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初步体会句子的意思。

3.能对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发表简单的看法。

4.尝试写想象的世界和故事,写得新鲜有趣。5.在习作中尝试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1.开学初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各位家长依据学生个人情况提出不同要求,尤其是学困生和品困生。

2.给学困生制定短期学习计划(学困生辅导计划),以四人一组为单位建立学生之间“一对一”结对帮扶措施。每月向家长回报以成果。

3.加大力度,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4.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要求每位学生积累好词好句。

5.要求学生书写工整,监督学生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任务。

6.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7.鼓励优生大胆学习,独立思考;监督学困生的学习,不放弃,不拋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11.赵州桥》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材特点:

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

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

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

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

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

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

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

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

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

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

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

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

本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

“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

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

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

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

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

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词句。

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

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

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

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

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

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第五单元为作文单元,集中学写想象作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

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

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

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

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

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

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时间。

2.9-.--2.14。

2.17—3.21。

2.24—2.29。

3.3—3.7。

教学内容。

1.《古诗三首》。2。燕子。

3.荷花。4.昆虫备忘录。口语交际。习作一。

5.守株待兔。6.陶罐和铁罐。

7.鹿角和鹿腿。8.池子与河流。口语交际,

习作二。

3.10—3.14快乐读书吧。9古诗三首10.纸的发明。

备注。

3.17---3.2111.赵州桥。12.一副名扬中外的画,综合性。

学习。

3.24—3.28。

3.31—4.4。

4.7—--4.11。

4.14—4.18。

4.21—4.25。

4.26—4.30。

5.3—5.7。

5.10—5.14。

5.17—5.21。

5.24—5.28。

5.31—6.4。

6.7—6.20。

6.23--。

习作三。13.花钟。14.蜜蜂。

15.小虾。习作四,语文园地四。

16.小真的长头发。17.我变成了一棵树。

习作例文。习作五。

18.童年的水墨画。19.剃头大师。

20.肥皂泡。21.我不能失信。习作六。

22.我们奇妙的世界。23.海底世界。

24.火烧云。口语交际。习作七。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6.方帽子店。

27.漏。28.枣核。口语交际。习作八。

整理复习。

整理复习。

复习考试.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11.赵州桥》教学设计一等奖

2019春季正式使用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1篇为精读课文,7篇为略读课文。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

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五单元为作文单元,集中学写想象作文。

本班学生都来自与农村。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认真,爱好读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能进行课外拓展。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兴趣,有个别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怕苦怕累,敷衍塞责,懒惰成性。家庭教育环境也较差。本学期对这类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不断转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来看,有些学生对基础性的东西掌握的不够好,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欠佳。这也成为本学期教学的聚焦点。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1、能够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学会250个左右的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250个字。

2、指导学生学习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逐渐学会并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

3、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养成预习的习惯。

4、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方法。

5、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练习写日记写片段。

1、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如何学会读书、思考、质疑,如何查询资料、探究讨论、表达交流,如何与人合作,如何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还要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创新意识的树立。从关注过程的角度出发,就会容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会给孩子宽松和谐的足以成长进步的空间,会给孩子更多的方法的指导、思维的启发。

2、创设情境,进行口语教学,双向互动,体现交际,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首先,教师必须先“动情”,要用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以情激情。

3、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通过比较鉴别,学会质疑,学会带着问题阅读。

4、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按照规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谨防时紧时松,出现“回潮”。

5、注重有目的、有计划的上好作文指导课,丰富学生的积累,调动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2.10-2.15。

《古诗三首》(3)《燕子》(2)。

书法展评(1)假期读书交流会(2)。

2.17—2.21。

《荷花》(2)《昆虫备忘录》(1)《口语交际》(1)。

《习作》(2)课外阅读(1)书法(1)。

2.24—2.28。

《语文园地》(2)《守株待兔》(2)。

《陶罐和铁罐》(2)课外阅读(1)书法(1)。

3.2—3.6。

《鹿角和鹿腿》(2)《池子与河流》(1)《口语交际》(1)《习作》(2)课外阅读(1)书法(1)。

3.9—3.12。

《语文园地》(2)《快乐读书吧》(1)。

《古诗三首》(2)《纸的发明》(2)书法(1)。

3.16—3.20。

《赵州桥》(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2)课外阅读(1)书法(1)。

3.23—3.27。

《综合性学习》(2)《语文园地》(2)《花钟》(2)课外阅读(1)书法(1)。

3.30—4.3。

《蜜蜂》(2)《小虾》(1)《习作》(2)课外阅读(1)书法(2)。

4.6—4.10。

《语文园地》(2)《小真的长头发(2)。

课外阅读(1)书法(1)。

清明节放假1天。

4.13—4.17。

《我变成了一棵树》(2)《习作例文》(1)《习作》(2)《童年的水墨画》(2)书法(1)。

十一。

4.20—4.24。

《剃头大师》(2)《肥皂泡》(2)。

课外阅读(2)书法(2)。

十二。

4.27—5.1。

《我不能失信》(1)《习作》(2)《语文园地》(2)《我们奇妙的世界》(2)课外阅读(1)。

五一劳动节放假1天。

十三。

5.4—5.8。

《海底世界》(2)《火烧云》(2)《口语交际》(1)《习作》(2)课外阅读(1)。

十四。

5.11—5.15。

《语文园地》(2)《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方帽子店》(1)课外阅读(1)书法(2)。

十五。

5.18—5.22。

《漏》(2)《枣核》(1)《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2)。

十六。

5.25—5.29。

复习(1)。

十七。

6.1—6.5。

复习(2)。

十八。

6.8—6.12。

复习(3)。

十九。

6.15—6.19。

复习(4)。

二十。

6.22—6.26。

期末考试。

端午节放假一天。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11.赵州桥》教学设计一等奖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

2、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3、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骄傲。

1、能正确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2、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而伟大。

对文章段意的概括。

1、明确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及操作步骤。

2、自学课文,读写、理解生字新词,知道课文大致内容。

(一)谈话引入课题。

1、你们看见过哪些桥?

2、你所知道的,我国有哪些非常著名的桥?

(教师举例: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等)。

3、教师板书:赵州桥(教学生字“赵”、“州”)。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赵州桥。它虽然没有南京长江大桥那样高大,但却是一座世界有名的大桥。为什么这座桥如此有名呢?我们学了课文就一定知道了。

(二)听课文录音,自学课文。

1、教师布置自学要求:。

(1)看清生字,会读生字。

(2)划出带生字的新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教师巡堂。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

(2)、齐读新词。,你已经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请说说看。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正确地读,即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介绍了什么?

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内容?

3、学生可同桌交流。师生共同小结。

(四)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的第1、2小题。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材分析:

《学弈》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课文文辞凝练,含义深刻,是孟子的传世之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学习的方法——阅读注释,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结合译文解释重点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做任何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能从课内外延伸结合中进一步了解我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三、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课文的意思。

确立依据:根据《新课程总目标》第三学段要求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四、教学难点:

体会所蕴含的道理。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顺便就对基础知识做巩固。发展自学能力。

2、在朗读上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感悟古文的韵味。

3、基本了解中的字词意思,能弄懂文意。感受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

六、教学过程。

(一)有请学生讲故事《小猫钓鱼》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你从预习中都有了哪些收获?

教师总结预习方法。

对学生中的预习做法中好的方面,创新方面提出表扬。

(三)学习古文的方法。

1、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学习古文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就算学会了。

2、教师总结,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3、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经验和课时选择本课可以完成的学习目标。

(四)小组合作。

要求: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对照注释,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

(五)展示交流。

1、朗读展示(注意“诲”“缴”等字的读音)。

学生教师评价。

2、文中的字义词义(也、与》欤》、矣等语气词只做了解)。

学生可上台展示,每组一句。

其他小组可以补充、修改或是挑战。

有错误教师及时修改,并向全班强调。

(六)教师总结。

1、总结学生的展示成果。

2、提出建议。

3、总结本课中两个人物的学习态度,稍作品析。

(七)布置作业下课。

用自己的话试着说出课文的内容。(为下节课的任务稍作铺垫)。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是如何将风筝飞上天的过程以及美丽、热闹的天空写具体的。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五、六节。

多媒体幻灯片(五张)

(1)各式图案的风筝、说话练习题一道。

(2)两段对比的话。

(3)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伴随优美的音乐)。

(4)辅助背诵的两段话。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重点学习了课文一、二节,了解到作者从体育场上人很、风筝的样式多、放风筝前的喜悦心情这几方面来具体写的。

2.朗读一、二节。教师引读:

到体育场来放风筝的人可真不少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我跟哥哥说

3.出示多媒体幻灯片(1)

(1)仔细观察:除了书上描述的以外,天上还有哪些风筝?

(2)说话练习:

天上有(),有(),有()就是没有()。

1.过渡:望着天上各式各样的风筝,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想让风筝飞上天。课文(三、四节)具体描写了放飞风筝的经过。

2.出示多媒体幻灯片(2):哥哥拿着线轴,向前跑。我拿着风筝。哥哥收住脚,大蜻蜓飞上了天空。

3.这两段话有哪些不同?课文第三节是怎样将放风筝的经过写具体的?

围绕这两个问题开展四人小组学习。

1)每位组员都要发表意见。

2)学习组长组织组员交流。

3)组长最后归纳总结。

4.学习组长交流学习结果,教师适时点拨。

5.朗读三、四节,读出高兴的语气。

1.过渡:成功地将风筝放飞上天,给我和哥哥带来了快乐。欣赏风筝在天上随风飘荡的情景,更是一种无穷的乐趣。

2.出示多媒体幻灯片(3),随着优美的音乐欣赏风筝在天空中随风飘荡的情景。

3.多美丽的天空,又多热闹的天空。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得好吗?为什么?

一会儿,又飞来几只小鸟,它们围着大蜻蜓叽叽喳喳地叫。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美丽的大蝴蝶。

4.学生评价教师的朗读。

教师追问:这些语句为什么不能去掉?体会作者是如何将美丽的天空写具体的。

5.有感情朗读第五节。

6.分工读第六节,在朗读中体会并总结相似的句式:

什么,怎样,好像在干什么。

7.再次出示多媒体幻灯片(3),用以上句式练习说话:

那美丽的花蝴蝶,( ),仿佛( )。

那灰褐色的蜈蚣,( ),好像( )。

那碧绿的大蜻蜒,( ),犹如( )。

8.有感情朗读第五、六节。

9.背诵五、六两节。

(1)出示多媒体幻灯片(4),辅助背诵:

一会儿,又飞来几只小鸟,它们围着大蜻蜒叽叽喳喳地叫( )。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美丽的大蝴蝶( )。

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那金黄的小蜜蜂,( ),好像( )。那鲜红色的大金鱼。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以及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美好的品质。

教学本组教材,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其整合的优势。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意识地突出本组专题。在阅读教学中,要使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组的四篇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德,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提出的明确要求,结合本单元文本特点,我们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4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灰雀》、《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对话。

3、在对课文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

4、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5、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时要讲得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故事时要认真。

6、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

7、学会通过事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3、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1、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心理。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认识“郁、澈”等9个宇,学会“林、郁”等13个字。正确读写“山谷、森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乱砍伐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教学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教学难点是联系生适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1、小黑板(字词)。

2、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

1、师:山谷中,有这样一个小村庄,请同学们看一看,它给你留下怎样丁怎岸的印象?

2、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体会小村庄的环境之美。

3、今云,我们就读一读这个小村庄的故事。(出示课题)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到许多年前开始。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

3、边读边思考:小村庄结果怎么样了?

小结: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最后在一场大雨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真令人痛心,这到底是谁造成的呢?我们下节课探究这个问题。

1、自己练习讲述。

2、指名讲述。评价读音的准确,故事的完整。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果园机器人》人教版新教材三年级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第24课(需一个课时)

这是一篇能体现电脑神奇的文章,所写的内容极为有趣。文章中的机器人服务于丰收的果园中,它们能把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摘下来,整齐地装箱,运到指定的地方。有趣的是,这些机器人只捡掉在地上的水果“吃”,自我充电,不停地工作。

文章的叙述方式也很有特色。文中果园机器人各种特性的介绍,是随果园生产需要的变化一步步体现出来的。水果丰收,果农忙不过来了,于是需要机器人帮忙;果园很大,机器人不好拖着电线工作,用电池也不方便,于是又想让果园机器人“吃”园中掉在地上的水果,自我充电。这样的叙述一方面使得果园机器人特点的介绍有层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生产需求是科技的发展动力,学生读后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了解果园机器人的有趣设计,激发学生对机器人世界和科技的兴趣,继续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情分析:

《果园机器人》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能体现电脑神奇的文章,所写内容极为有趣。文章中的机器人服务于果园中,它们能把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摘下来,整齐的装箱,运到指定的地方,有趣的是这些机器人只捡掉在地上的水果“吃”,自我充电,不停工作。

签于学生初步具备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机器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学生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

1.借助拼音读通读懂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电脑的神奇;

3.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果园机器人》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在教学组织上,采用课本、网络结合的方法,开阔学生视野,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丰富学生想象。

教学重、难点:

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帮助学生突破情感目标。

1.师:电脑真神奇,不仅可以使我们跨上“信息高速路”,还能指挥机器人工作呢!

2.出示课件:机器人

3.

师:你们知道机器能干些什么吗?那这个机器又是干什么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果园机器人》。(板书课题)

1.师指名学生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读准课文。

(2)读一读,想一想,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

(3)想想有哪些地方读得不明白,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泡泡”。

2.重点讨论交流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相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课文哪些地方有趣。

2.展示:学生读课文中有趣的地方,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3.齐读课文。

1.交流:与同学交流你知道机器人还能干什么。

(1)小组交流;

(2)班级交流。

2.教师小结。

3.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词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如诗如画的情境中,感受课文的整体美。

2、让学生用心体会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和对偶句的等句式,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3、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了解“桃花水”。

春天冰雪消融,雨水渐多,河水上涨,便称这为“桃花水”。“桃花水”指的就是“春水”。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字词检测。

3、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完成书后思考题,把握文章结构。

一方面写声,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二方面写色,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三方面是对全文的总结,赞扬了三丹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叫人沉醉。

第二课时。

【教学预设】。

一、词串欣赏。

从读好词语入手,用声音和表情来表达出词语的意思,并能发现每组词语的特点。

课件出示:第一组:绚丽的朝霞、明洁的丝绸、袅袅炊烟、

第二组:草如茵、柳如眉、如雾如烟。

第三组:应和、低语、谈心、催促。

二、精读感悟。

用心地去读这几个词语,就能读出它的画面,读出它的色彩,读出它的感情……同样的,用心地去读文章的每一句话,也能读出很多的感受。

(一)学习第二小节。

1、学生自读,谈感受。

2、老师范例:批注式阅读。

课件出示:教师在诗歌第二小节上做的一些笔记,如在关键词语下面点着重号,在诗歌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等。

(二)学习第三、四小节。

1、自由阅读,引导学生读思结合做批注。

2、交流研读句子,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融入阅读感受,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

(三)学习第五、六小节。

1、请快速默读第五、六小节,看看在三月桃花水的这面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

2、带上你的喜爱之情读一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3、仿诗练说,拓展画面。

4、指导读出省略号的味道。

[引导学生美美地读,读出最真的情;静静地想,想出最美的画面]。

三、整体诵读。

全文配乐朗读,师生共同合作美读。

四、拓展仿写。

试着仿照课文的任意一小节来写一写,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内容较为简单,学生一读就懂。教学时,识字是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时还有一些词语的理解是难点。在今天的课堂上,我打破了日常一板一眼的教学,抓住几个重点来突破,使得孩子们学习热情高涨,整堂课上笑声阵阵,每个人都在快乐中收获着。

学习“蛋”字,我让孩子们组组词看,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于是乎,一连串与“蛋”有关的词语就扑面而来:鸡蛋、鸭蛋、恐龙蛋、鸟蛋、鹅蛋、龟蛋、蛇蛋……“炸蛋!”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教室里一下子静默了下来,也就1、2两秒的时间吧,马上有人说:“不对!不对!炸弹不是这个‘蛋’。”也有人说:“对的,炸蛋!”为了事态不至于发展成争论,我马上示意孩子们看着我,并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炸弹”二字,一本正经地说:“不好意思,‘炸弹’应该这样写。”

接着,孩子们继续为“蛋”组词。有个孩子说“王八蛋”,引起下面一阵哄笑。我连忙说:“这个词我们一般不太用,也希望大家不要用到它。”又有一个孩子说:“滚蛋!”再一次引起哄笑,我一看势头不对,赶紧翻过生字卡片说:“我们再来读读卡片上的词语吧。”于是,学生们认认真真地读了起来:鸟蛋、蛋白、坏蛋。孩子们读完,我笑眯眯地说:“嗯,坏蛋。我们这里谁是‘坏蛋’啊?”想不到孩子们几乎同时用手指指向我,还一脸的坏笑呢。

“原来我才是那个‘大坏蛋’啊!”——我只能这么自我解嘲地说了。

“捧、抬、投”这三个生字都是带有提手旁的,表示手的动作的词。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三者之间的相同点:一都是动词;二都是带有提手旁,说明与手有关。但如何区别这三个动词呢?我采用了让学生模拟练习的方法来理解。

【捧】:首先做做捧的动作,再问孩子们都捧过些什么呢?大家七嘴八舌地说:鸟蛋、鸡蛋、饭碗、书……我继续问:你为什么要捧着呢?孩子们说着各种理由:怕它掉地上破(碎)了;胖弄脏,等等。于是,我便和孩子们一起得出:原来,“捧着”的东西往往是易碎的,小小的,你非常喜欢的,很珍惜的东西。

看大家说得起劲,我话锋一转,说:“那么‘抬头’是怎么‘抬’的呢?”孩子们马上一个个抬起头,我问:“抬头,你看到了什么?”“天花板!”“电灯!”孩子们喊成一片。

【投】:我问大家:“你有没有投过什么东西?”“沙包!”一个孩子喊道。“好!投沙包,试试看!”孩子们快乐地投着、笑着。“还投过什么?”“垒球!”“好!投垒球,开始!”“还投过什么?”“铅球!”“嗯,铅球来了,看好了!”我做出投铅球的样子,惹得孩子们一个个向我学。“注意了,现在把目光投向我!”孩子们一下子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做,我又说:“目光怎么投向我呢?也把目光丢过来吗?”哈哈哈哈……孩子们笑成一片。“这当然不行,那谁聪明的告诉大家该怎么做呢?”有孩子说:“把目光投向沈老师其实就是看着沈老师的意思。”“你太聪明了,这里的‘投’啊,不再是丢出去了,目光怎么丢啊,所以在这里‘投’其实就是什么意思。”“看——!”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

在这个过程中,教室里笑声不断,孩子们一直沉浸在快乐之中,而就在这个说说、玩玩、笑笑的过程中,掌握了“捧、抬、投”三个动词的不同用法。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我采取了让学生自读自悟再交流的方法,期间孩子们善于读书、善于学习的钻研劲儿感动了我。

2、体会“小小的鸟蛋凉凉的”。从这里可以获得两个信息:一这是一枚小小的鸟蛋;二这鸟蛋摸上去的感觉是凉凉的。于是,我让孩子们跟着我画一画:小小的鸟蛋、鸟蛋凉凉的。再结合课后“我会读”,引导学生读后发现:前后的位置调换了。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拓展说话,孩子们说得兴致勃勃,如:小草绿绿的,绿绿的小草;苹果红红的,红红的苹果;月亮弯弯的,弯弯的月亮……从课内到课外,学生的思维发散了,答案是多元化的,这也可与《课堂作业本》上的作业结合起来完成。

3、感受“焦急不安”。首先让学生用换词的方法,说说“焦急”可以换成什么?(着急)再利用学生已有的经历,让他们说说你有没有曾经让妈妈“焦急(或着急)”的事?孩子们思考一下后,说出以下事例:过年和小伙伴玩,妈妈找不到我了;放学时和妈妈没有约定好在哪里接,妈妈接不到我的时候【这是一件真实的事,因为我也参与了其中,看到了这位妈妈当时的焦急样,满脸通红,大冬天的已经出汗了,看到我们直嚷嚷,伸开双臂搂住两孩子。】然后,再来感受鸟妈妈的“焦急”,孩子们也就说得有模有样了。

4、细细品味“小心地、连忙、轻轻地”。在品读第3小节时,孩子们不再浮躁,沉静了下来,细细地读着,便有了不小的发现,从“小心地、连忙、轻轻地”读出了这个小朋友很听妈妈的话、知错就改、小心翼翼、生怕伤害了小鸟或鸟妈妈、对鸟蛋的爱护等。

让我感到激动的是,以上的发现都来自于孩子们,可见他们真的已经慢慢学会了读书,学会了读懂一篇课文,这次的笑不仅在学生,更在我的心中。

当下课的铃声响起时,孩子们不禁感叹道:“这节课怎么这么快呀?”是啊,快乐总能把时间缩短,让我们意犹未尽。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3.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国各族儿童在友爱与团结。

《我们的民族小学》(2课时)《金色的草地》(2课时)。

《爬天都峰》(2课时)《槐乡的孩子》(1课时)。

《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1课时基础训练1课时。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3.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

1.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

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原因。

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课件、蒲公英的实物、图片。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蒲公英。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蒲公英。

板书:蒲公英。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

3、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

(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

(2)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检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呵欠傍晚一本正经。

记住字形:弟:中间的长竖不出头。

返:“反”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

3、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黄色。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开心。

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我们发现后便喜爱上了这种小花。

板书设计:

蒲公英。

(早晨)(中午)(傍晚)。

绿金色的草地绿。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他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板书:金色的草地。

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指名读,评读。

(3)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4)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觉吗?

出示实物,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

(5)练习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童趣。

2、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

(1)自由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2)总结: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

(3)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4)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5)为什么“我们”不再揪它了?

(6)从“我”的变化看,你有什么感受?

八、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2、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早晨中午傍晚。

绿色金色绿色。

合张合。

蒲公英会合拢。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主题:

通过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可贵的沉默》一课,从故事中受到教育,不仅要感受到父母的爱,还应当去了解、关心和爱戴自己的父母,通过实践活动要学生有意识地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并学会如何去回报父母的爱。

活动计划:

1、课堂教学。学习《可贵的沉默》,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故事,上课时,老师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孩子的生日并向孩子们祝贺,知道父母生日的孩子只有几个,而且没有一个孩子为父母祝贺生日。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懂得了怎样去爱自己的父母和关心别人。理解孩子们情绪变化有兴奋到沉默,有沉默又回到热闹的过程。

2、实践活动。积累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资料及父爱母爱的名言,组织学生向自己的父母祝贺生日,表示关心,送贺卡、写一封信等,帮助父母做点事,用实际行动表示对父母的爱。向老师、同学、邻居表示关心,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活动过程:

一)、自学汇报。

1、汇报朗读情况。

2、文章讲了怎样的故事?

3、汇报自学的词、句。如:传染、情绪、阻止等语句。

4、从文章中你体会到什么?

5、质疑。

二)、精讲重点部分。

1、练读产生沉默的过程,体会孩子们的可爱之处。联系上下文体会。

2、分段读孩子们沉默前、沉默中、沉默后的表现及家长的反馈,体会孩子们在沉默中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3、体会“啊!我真快活!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的原因。

三)、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1、父母怎样给“我们”过生日的?

2、你要怎样回报父母的爱?

四)、总结全文,安排实践活动。

二、实践活动。

1、采取恰当的方式了解并记住父母的生日。

2、动手设计一张贺卡。

3、给父母写一封信。

4、每天帮父母做至少一件事,用实际行动表示对父母的爱。

5、向老师、同学、邻居等关心自己的人表示关心。

6、将自己的感受写一篇日记。

7、集中展示,评价实践活动的成果。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艄,帘,垫,技,纵,货,雇,祷,横”,结合课文学习,理解词语“操纵自如,簇拥”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小艇成了重要的交通工具,相当于街头的汽车”一句。

3会用“我看到了什么,了解到什么”的方法学习课文,并且能用上这个方法复述课文内容。

用上“我看到了什么”,了解课文内容,训练朗读。

一导入激趣,揭示课题

2关于威尼斯,课文后有一个注释是这样说的,自己试着读一读。(ppt)

3你读懂了些了什么?

交流:

4水上城市是怎么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ppt图片)

5你们看,这就是威尼斯,那里河道交错。河道中还有许多小艇。

7补充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以看到的角度了解内容

(一)开头语

(二)交流:

小艇的样子(第2节)

1现在你来到了威尼斯,你首先看到了什么?(请你挨着课文的顺序来说一说)

2交流:

3初到威尼斯我们先看到的就是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图片)我们看到的威尼斯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引读)

交流:板书又窄又深像两头翘起像行动轻快灵活像

5就是这样的小艇吸引了无数观光旅游者的眼睛,你能向大家来介绍一下小艇的样子吗?

小艇行驶自如(第4节)

2想好了吗?说给同桌听

3交流:板书极快时拥挤时极险极窄时

4读板书对呀,在极快的时候我们看到---我们看到小艇行动起来是那样的轻快灵活,导致我们的眼睛不知看哪一处好。

人们乘坐小艇去干各自的事情(第5节)

1我们乘着小艇继续向前行驶,我们又看到了什么?

3交流:板书

威尼斯妇女们不是整天坐在小艇上的。他们会去干吗呢?想象一下,谁来说说看交流

祷告注意偏旁祷告意思就是求神保佑上教堂祷告是威尼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4威尼斯的男的,女的,老人,小孩都要用到小艇,也就是男女老少都要用到小艇,不是吗?我们看见(引读)

夜晚(第6节)

1小结,白天过去了(板书),我们乘着小艇游览了威尼斯,夜晚来临了,在威尼斯的晚上我们又看到些什么呢?自己读第6节找到有关的语句来说一说。

2交流:

板书:热闹

3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这是多美的一幅画面啊,让我们来读好它,先自己练一练。

4交流:

三深入理解课文,理清脉络

(一)开头语

(二)交流

小艇样子

1你觉得小艇的样子怎么样?你了解到小艇样子很美奇特

威尼斯是一个旅游城市,他可是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的,所以那里的人们把小艇造的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奇特。

2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1)我们除了了解到小艇的样子很美丽很奇特以外,还可以了解到什么?

交流: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2)这一节其实就是围绕着这句话来写的,作者正是从船夫的角度来写小艇,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小艇的轻快灵活。

3离不开小艇

对,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人们都要用到小艇,所以说威尼斯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艇。

4小结:

因为威尼斯是一个水上城市,河道狭窄所以人们造的小艇外形独特,船夫每天驾驶着小艇穿行在狭窄的河道中,出,这也练就了他们特别好的驾驶技术。那里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要用到小艇,难怪人们会说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相当于街头的汽车。(出示)

四总结全文

2交流

3在威尼斯这座城市中除了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外,其实还有桥梁教堂,圣马克广场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这篇课文取自马克吐温的`《威尼斯游记》。关于其他的内容马克吐温在《威尼斯游记》中也向我们作了介绍。我们小朋友在课后可以找到有关的内容来读一读。

4今天我们去了本单元的第一站,我们用我看到了什么,又了解到什么的方法走进了威尼斯,在以后的几站旅途中也可以用上这样的方法来学习。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叶的美,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要找正自己的位子,为集体服务的道理。

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做一片美的叶子”的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1.同学们,植物的叶子你们看得一定不少,知道叶子有什么作用吗?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题目就是:做一片美的叶子。(板书)

3.问:这题目里最重要的词是什么?

4.学生根据课题提问。

5.就让我们学习课文来弄懂这两个问题。

1生自读课文,(揭示要求:

(1)反复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

(3)按照“远望——近观——联想”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和小组的同学合作,轮读课文,解决问题。

3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正音

(2)出示词语卡片,轮读,理解部分词语意思。(注意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

1、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分为几个部分?

2、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

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样摆好看。

4.学生描红练习。

1.用钢笔描红;

2.比较下面各组字,并组成词语。

异()汁()间()各()

导()计()问()备()

3.朗读课文。

课文分为怎样的三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主要内容?板书

(一)学习第一、二部分

1、欣赏falsh画面,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叶子?心里有什么感觉?

2、轻声读读第一、二部分,想想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树、叶的美?用铅笔划一划。

3、指名读读划到的句子,说说你读时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情形?

(1)指导朗读好重点句:“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显示falsh画面,学词“根深叶茂、枝繁叶茂”,并有感情地读好句子。

(2)、指导朗读好第4节(抓重点词理解“形态各异”,显示falsh画面,说说叶子的姿态有何不同?给你什么感觉?)

(3)指导朗读好第5节(说说叶子的作用,知道奉献是一种美)

(4)配音范读第6节,让学生谈感觉、谈画面,并观赏美的画面,体会散文诗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

指导朗读,读出美的意境。

(5)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树和树叶的关系。

(6)假如你是大树上的一片叶子,你想对大树说些什么?

(7)从课文中的“大树”和“叶子”,你想到了什么?

1.出示第9节,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段话。

(学生漫谈:假如三(1)班的每位同学是一片叶子,就是大树;假如万红的每位同学……)

2.小结

a、这是作者的联想。人跟社会的关系就像叶子跟大树一样。

b、“大树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大树不能凭空生长,上靠阳光照耀,下靠土地滋养,才能茁壮成长。

c、“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社会是一棵大树,我们每个人都做品质善良、工作勤奋的人,社会就会发展、进步。社会发展进步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就会越来越幸福!

3、填空练习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为了-------,做一个-----的---吧!

1、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

4 做一片美的叶子

远望一棵大树(社会)

近看每片叶子(每个人)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切”。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课前准备:

1、生字、生字卡片。

2、有条件,可准备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及反映课文内容情景的课件,以帮助学生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和感悟童话主题。

教学方法:

朗读指导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树”,提问:你知道的树是什么样的?

再板书“去年的树”,提问:看到课题有什么疑问吗?

2、一只美丽的鸟儿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认读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4、再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确立本文的阅读方法。

1、这篇课文对话较多,让我们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来阅读本文。

2、画出写对话的句子。

四、指导朗读第1组对话。

1、过渡谈话: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

他们说了些什么呢?读一读。

2、生活中,你也许经历过离别,想一想那是怎样的情景?想后再读一读。

3、组内练习朗读,注意读出感情来。

4、指名朗读。注意读出自己的个性。

第二课时。

一、读第2~4组对话。

1、学生分组练习。

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的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跑回来找它的好朋友大树。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伙伴却不见了。她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下面的三组对话,请同学们自己选定一个角色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练读。

2、指名朗读,读后评价那一声声急切地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的无限深情。读着读着,谁不被小鸟的这一份真情感动呢?我们一起来朗读,互相说说究竟怎样读更能反映小鸟的这份真情。

3、扮演角色,体验感知。

谁来做一回小鸟。你们可以像寸鸟一样在教室里,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着她的好朋友,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两组同学分角色一起朗读)。

二、朗读、想象,体悟主题。

1、同学们,小鸟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最珍贵的友情。让。

我们再一次深入地和课文倾心地交流对话,来体会这种感情。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又见面了。大家把书拿起来,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三段。

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

三、拓展升华。

编写“友情卡”

四、学生自由写,教师指导。

1、读了这篇课文,对鸟儿,对树,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让我们再来读读全文,读后说一说。

2、总结我们通过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我们一起和课文进行多次的交流对话,让我们真正地走进课文、真正体会了“信守诺言,珍爱友情”的可贵。但愿这个世界“诚信与友情同在。”

板书设计:

8去年的树。

去年——小鸟树——今年。

信守诺言。

珍爱友情【2】8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切”。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课题质疑。

1、齐读课题——《去年的树》。

2、课题质疑:

去年的树和今年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呢?文章为什么会以“去年的树”作为题目?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讲述的是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约定好第二年再相见,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之后,大树已经被人类加工成火柴燃烧了。)。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指导生字的书写。

(1)指导观察字形,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自由书写。

(3)小结书写情况。

3、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三、研读课文,训练朗读。

1、自由读1—4自然段,去年的树和鸟儿在一起是怎样的情形?你的感受是什么?

重点体会:天天唱、天天听;分手时的约定。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2、鸟儿是怎样寻找大树的?你的体会是什么?

默读7—14自然段,概括鸟的寻找过程,反复朗读鸟儿询问的话,体会鸟儿的心情。

3、教师范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生说感受或疑问。

(1)鸟儿为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她看到了什么?学生带着各自的体会朗读。

(2)鸟儿唱完了歌,又对着灯火看,它在想什么?

四、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1、结合学生发言,师进行小结。

2、根据学情,设计作业。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复习巩固。

1、谈话激趣。

2、小结上节课情况。

二、分角色表演故事。

1、四人一组自由分角色读。

2、指定一小组上台表演。

3、全班进行评价:你认为谁读得好,好在哪儿?你认为谁读得还不够,你能读读吗?

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

四、学生自由写,教师指导。

1、学了这篇课文,对鸟儿,对树,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让我们再来读读全文,读后说一说。

2、总结我们通过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我们一起和课文进行多次的交流对话,让我们真正地走进课文、真正体会了“信守诺言,珍爱友情”的可贵。但愿这个世界“诚信与友情同在。”

板书设计:

8去年的树。

大树(图)小鸟(图)。

珍惜友情。

信守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