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2023年芙蓉渡读后感(优秀5篇)

2023年芙蓉渡读后感(优秀5篇)

作者:笔舞 2023年芙蓉渡读后感(优秀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芙蓉渡读后感篇一

海伦。凯勒是一个又聋,又盲,又哑的重度残疾儿。但是她的父母并没有放弃她,他们积极奔走。为她找到一位优秀的老师---安妮。芬利文小姐。这位教师不仅打开了海论心灵之窗,更改变了她的一生,帮助她在二十世纪初期,顺利地从美国哈佛大学分校毕业,成为美国当代女作家海伦。凯勒一书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她成长及努力的过程。读完后,让我十分感动,万分敬佩。

是啊,回想自己的某些方面,特别在遇到某些困难时,总是低头认输,比起海伦,真是惭愧啊!

我是个健全的人,但却没有海伦那样的毅力。有时候遇到难题,就不假思索胡乱地写上了几个字草草了事;有时候下大雨,就不去文化活动中心学舞龙。

读完这本书,我被海伦那惊人的勤奋打动了。我暗暗下了决心。重新开始。像海伦那样勇敢地与困难做斗争。我要珍惜自身的健康条件。并充分利用它,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海伦。凯勒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芙蓉渡读后感篇二

今天,楼下一句“运动啦!”让我联想到一部老电影《芙蓉镇》结尾的经典台词:运动啦!

《芙蓉镇》这部电影讲的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偏远山区里十年动乱前后普通民众们的生活变迁与戏剧化的人生际遇。当时代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回看这部产于1986年的电影,感慨良多。对于片中随处可见的巨幅标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让未亲身经历过十年动乱的我感到不寒而栗。现在想想,当天下初定后,对于反对统治者的那么一小撮人是宽容大赦还是残酷打击也许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领导阶级如果有信心、有能力维护政权和国家稳定,那么宽容、忍让该是上策;反之就只有进行残酷的阶级斗争。那么战乱时期的阶级划分与和平时期的阶级划分有区别吗?本人觉得一定有,因为天时、地利与人和都发生了变化,还是按战争时期的判断来划分新中国民众的阶级成分,一不小心,也许阶级斗争就可能扩大化,就可能斗错了人!比如说,地主阶级看到无产阶级的政党得了天下,头脑灵活的地主们就有可能跟着政府走,要是简单地把所有地主都拉出来斗一通,不给某些地主改过自新的机会,岂不显得掌权者太没心胸了?封建社会“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说法难道新中国的领导者还做不到吗?!所以说,战争年代的战争思维若是用于天下初定或者和平时期,难免就会伤及无辜,让人对于执政者心生忌惮、恐惧颤惊。执政、掌权者对于下属和被统治者讲究恩威并重,恩与威如何掌握好度或取得平衡呢?那就要看领导人的水平和智慧了。对于一个人来说,“运动”总是有好处的,适当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呢,搞些“运动”就未必一定是好事,当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被某些居心叵测的领导者发动起来搞运动时,往往于人于己都会得不偿失。一旦这样的运动失去控制,则后果不堪设想,比如文化革命的后期,伟大领袖也已经感到无法掌控、力不从心。现在回看文化革命,在法制还不健全的建国初期,高层领导们产生了意见分歧,相持不下时就要采用非常手法较量,较量的结果是不但高层们伤痕累累,还导致了数量庞大的普通百姓们痛不欲生!真可谓得不偿失、后果极其严重。设想一下,若是天下初定后把法制建设提到足够重要的地位,那么封建社会那一套人治、专制就不可能给国家和执政者自己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就像奥运会的体育比赛,若是没有公平的、严格执行的比赛规则、规定,谁愿意去参赛呢?谁势力大、谁有钱把奖牌一分不就得了么!哈哈哈!那样的话,奥运精神就不在了,奥运会也会很快消亡。阿们。

所以说,在特殊时期,“运动”也许是解决问题最快、最方便、最有效的手段,但前提是不计后果、不怕损失、不怕死!

当今的世界,国际、国内环境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选择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考验着各国的执政者、掌权者甚至每一个普通的民众。

芙蓉渡读后感篇三

《芙蓉镇》这本书是以_____为历史背景的,书中的女主人公胡玉音则是__中饱受冤屈的一个典型。

胡玉音在芙蓉镇上开了一家米豆腐摊子,因她待客热情,米豆腐好吃,所以生意兴隆,于是遭到了另一家饮食店经理李国香的嫉恨。此时正值__时期,李国香利用职务之便将胡玉音打成反革命分子,天天批斗。但胡玉音并未屈服,她在心底常说的话就是活下去,为了我们的后人,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胡玉音坚强地活了下来。__最终结束,芙蓉镇又恢复了勃勃生机,胡玉音成为了街办米豆腐店的服务员。

从另一个角度看,胡玉音是坚强的,这点让我十分钦佩。应对挫折、坎坷,社会的种种不公平,她没有丧失活下去的信心,她把痛苦埋在心底,顽强地等待着这一畸形时代的结束,永远进取、乐观、向上。十年大革命,多少人经不起挫折的打击,最终自杀。而常常挨斗埃打得玉音,始终相信混乱的社会终将过去,新的时代终将到来。

芙蓉渡读后感篇四

古华的《芙蓉镇》,今日上午在数据课上刚刚看完,感觉还不错。

又是一部史书,讲述的是是粤湘桂交界处的一个小镇在中国60和70年代的故事。经过几个人物人生的沉浮经历,反映了文  革前后时期的中国的风云变幻的社会和不一样的人物的命运以及百姓思想的变迁,同时这本书也挺红的,红军的红,一向歌颂我们共产党。读这本书的时候某种程度上感觉跟《平凡的世界》挺像的。可是跟《平凡的世界》不一样的是,《芙蓉镇》的篇幅比较短,人物也比较少,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没出这个镇子,写这本书古华没把战线拉长。

里面有一句话我异常喜欢,“活着,像牲口一样活着!”。主人遭受批斗的时候,生活简直生不如死,可是最终活了下来,平反后获得了生命的重生。

最近看人朋友圈分享:考上人大的一个跟我同在山东高考,同一届的大二在读学生王尧自杀了。平时他爱写诗,似乎看破了世界,不想忍受世间的污浊。

怎样说呢,我这位转载的朋友,评论的很好,我也来引用一下:“诗是让生命更完美的延伸,而不是中断的借口”。

不少作家都是想不开,自杀身亡的。

惋惜啊,期望他们安息。

芙蓉渡读后感篇五

《芙蓉镇》,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电影。

影片中的谷燕山,应该就是导演谢晋的化身吧——中国电影人的良心所在。当谷燕山冒着政治风险去为秦书田和胡玉音这“两个狗男女,一对黑夫妻”证婚时,当胡玉音感动的泪流满面和秦书田一起向谷燕山下跪时,我的眼泪霎时也顺脸颊奔流。

十年经历,不知造成多少冤魂哭泣,但因为有正直的谷燕山们的存在,让人间多了温暖和希望,虽然谷燕山也是个小人物,但底层的光芒却穿透人心深处,照亮历史阴霾的天空。

秦书田十年牢狱被平反回家在轮渡上巧遇李国香(革委会主任)时,秦书田对她说,成个家安安静静地过过老百姓的日子吧,他们的日子也容易也不容易。这句话让我心里不是滋味,中国老百姓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最听话的老百姓吧,他们忍辱负重、所求不多,只要能过上安静的日子。可是这个事件将中国大地变成了人间地狱,他们这做人的最低愿望也得不到满足。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说,这世界就是一座地狱,而丹麦就是最差的一间。这句话放在天玄地黄的中国似乎也尤为恰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简单地两分成敌我对立的阶级,只见阶级不见人,人性遭到无情的践踏。正常致富,却被当成搞剥削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打为黑五类,甚至连结婚的权利都被剥夺。这是发生在解放后十多年的中国,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处——这场运动便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文字狱吧。必须正视历史,否则就像影片结尾敲着破锣的王秋赦疯疯癫癫地所喊的,“运动咯!”

想起巴金晚年在自己的《随想录》中的一句话,要建一座历史博物馆,可先生这一愿望至今未有答案。

只有正视历史,人间悲剧才不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