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优质5篇)

工作总结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优质5篇)

作者:翰墨 工作总结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优质5篇)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工作总结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篇一

医生是研究医学科学和技术、拯救生命并将医疗作为一种职业的人。通常指临床医生。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一、

1)切实提高乡村医生收入。目前,乡村医生的收入主要包括乡村医生补助,乡村医生业务收入,基药补助,公卫补助和家庭医生签约补助。提高乡村医生补助,一是要把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落到实处。对于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要根据工作量和考核结果,将相应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足额按时发放给乡村医生,防止卫生院扣发或者挪用。二是适当提高乡村医生补助。目前,曲靖市乡村医生补助普遍执行的是600元/月,边远、偏僻乡镇给的是800元/月,建议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物价等因素,适当提高乡村医生补助,把乡村医生补助提高到1000元/月。三是建立乡村医生奖惩制度。进一步完善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对乡村医生的业务考核,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增加优秀乡村医生的待遇。

2)要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政策,切实解决在岗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在解决办法上,可以采取由政府承担一部分,个人出资一部分来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险金筹集问题。同时,鼓励乡村医生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解决的具体措施上,可以参考借鉴江苏、广东、福建、河南等省在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方面的经验办法。

3)探索乡村医生合同制管理制度。把60岁以下在岗的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同制管理,签订聘用合同,采取县级补助一点,乡镇卫生院统筹一点,个人缴纳一点的方式帮助其购买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把他们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解决乡村医生养老无保障的问题。

乡村医生队伍培训主要以短期性培训为主,村医难以系统、全面、专业的学习,进而提高执业能力。

1)多种渠道加强在岗乡村医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在目前高素质医学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就业的条件下,利用今年高职扩招的机会,鼓励符合条件的在岗乡村医生进入中专,医学类职业院校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对取得相应学历的乡村医生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与此同时,对乡村医生主动申请到县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的,要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保障其基本生活。

2)定期举办短期实用技能培训班。由县区市卫生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区域内乡村医生技能培训班。在培训资源上和师资上,依托县级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围绕内科、外科、儿科、慢性病、公共衛生管理、传染病防治等开展理论、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培训,强化动手能力,实地指导乡村医生开展各项业务的能力。在培训周期上,每期为1个星期左右,确保在岗每一名乡村医生一年有不少于1次的实用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来切实提高乡村医生的执业能力和服务能力。

3)强化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对乡村医生的业务指导。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要具体负责乡村医生的业务指导,要建立和完善乡镇卫生院医生与乡村医生“师带徒”的培养模式,每年对他们的业务进行培训和指导。通过业务的指导帮助,切实提高乡村医生基层首诊的能力。

4)每年开展乡村医生全科医学技能大赛。由县区市卫生主管部门牵头,每年举办1-2期的乡村医生技能大赛,确保每个乡镇的乡村医生每次参与人数不少于5人,通过以赛促竞,以赛促学的方式提高乡村医生的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并对比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乡村医生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5)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的乡村医生订单定向免费培养计划。在乡镇内选拔品学兼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优秀青年,依托曲靖市内的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实施曲靖市乡村医生高职免费订单定向医学生计划。乡村医生高职免费订单定向医学生在校内免除学费,免交住宿费并给予生活补贴,所需经费由省财政、市财政和县市区财政统筹解决,学制为3年,实行“2+1”的培养模式,在学校安排2年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学习内容突出乡村医生的实用性。1年为临床技能实习,实习时间为12个月。学生毕业以后,实行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政策,乡村医生高职免费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后到所在乡镇卫生室服务,实现“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目标。用10年的时间确保曲靖市1600多个行政村每村有一名具有全日制大专学历的全科乡村医生。

6)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专毕业生充实到乡村医生队伍中来。为了增强乡村医生岗位的吸引力,一是县市区要制定定期从优秀乡村医生中公开选聘乡镇(街道)卫生事业编制人员的办法,打通优秀乡村医生晋升通道。对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加入到乡村医生队伍的,对有一定服务年限并干得好的乡村医生要给予出路。通过政策的激励,进一步解决乡村医生没有吸引力和优秀乡村医生没有出路的问题。二是对加入到乡村医生队伍但尚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员,要联合省内相关高校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促使他们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

7)返聘特定医疗服务人员到村服务。建议将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到龄已退休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村卫生室到龄已退出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就近返聘到村卫生室工作,缓解村卫生室青黄不接的问题,更好的为当地群众服务。

积极推进“乡管村用”,实行乡村医生聘用制。各县区根据卫生工作规划和实际需要,在不突破编制总量的情况下,在县域内由卫生健康局统筹使用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并实行定期调整,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轮流到基层服务。积极推进“乡管村用”,说具体点就是人员编制放在卫生院,医务人员轮岗到村卫生室工作,对主动申请到村卫生室执业的医务人员,在职称晋升、绩效分配方面给予倾斜。

解决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中的待遇和养老保障问题,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和开展“乡管村用”试点,是提高乡村医生服务质量和强基层的关键环节,是新医改背景下强基层的题中之义,应予重视。

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的网底,是距离老百姓最近的医疗机构,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对于提升乡村医生服务水平、搞好基层卫生工作意义重大。以汉中市南郑区为例,该区辖20个镇、2个街道办、288个行政村、19个社区居委会,534个村卫生室(含一村多室),注册乡村医生564人,其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质124人,持有乡村医生资格证440人,全区每千人拥有乡村医生1.18人。近几年来,乡村医生在落实国家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保障辖区居民基本医疗服务、推动健康扶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村医人员结构、薪酬待遇、养老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乡村医生结构不合理。以汉中市南郑区为例,一是年龄偏大。564名乡村医生中,40岁以下111人,占比19.8%;40-60岁305人,占比54%;60岁以上148人,占比26.2%。二是学历偏低。中专及以下455人,占比80.7%;大专及以上109人,占比19.3%。三是执业资质不高。持有乡村医生资格证460人,占比81.6%,具备执业助理医生以上资格104人,占比18.4%。

二、村医工作任务重,待遇低。现阶段,乡村医生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40%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助、1.2万元的药品“三统一”零差率销售补助和基本医疗服务合理收入。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村医承担着繁重的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等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精力,大部分村医特别是山区的村医开展基本医疗服务较少,主要依靠前两项国家补助作为养家糊口收入。以南郑区564名村医计算,平均每位乡村医生每年得到的报酬3万元左右,他们付出的劳动和得到的报酬不成比例,严重挫伤了村医工作积极性,部分年轻的村医已弃医从商,纷纷下海,造成了村医队伍极不稳定。

三、村医养老保障水平亟待提高。目前村医生身份还是农民,全省对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工龄补助(每增加1年工龄补助7.34元)。以1名干了30年的村医到了60岁以后计算,他的养老金应该是新农保108元+工龄30x7.34元,每月仅能领到328元的养老金,村医普遍感觉到在岗时做了那么多工作,退下来后发放的养老金少的不足以养老,心理极不平衡,致使大部分年过花甲的老村医仍然不愿退休,而新的村医又补充不进来。

四、村医进入机制有待完善。南郑现有90%的村医都是年龄较大的原“赤脚医生”和原南郑卫生职业学校毕业,“赤脚医生”身份转过来的人年龄均已偏大,近20年南郑几乎没有招录过村医。虽然南郑现有313个行政村、534个村卫生室、564个村医,看似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数量多于行政村,但若省上一直不建立村医进入机制,5年之后村医数量将会严重短缺。

一、提高村医合理收入,重点倾斜山区边远地区。村医是全天侯临诊的技术职业,应当支持获得较好的收入。建议省上出台政策,建立村医稳定的薪酬保障体系,分地域确定财政补贴标准,重点倾斜山区边远地区,确保边远山区村医得到应有的待遇保障。在村医基本待遇得到保障的基础上,结合村医工作数量、质量、技术等级,出台乡村医生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充分调动村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提高村医养老保险水平,解决他们后顾之忧。建议省上在现有村医养老保险政策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村医养老基础和工龄补助标准,并通过健全新农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等方式解决村医后顾之忧。

三、完善乡村医生培养引进政策,稳定基层队伍。建议省上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执业助理医师和大专院校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以此逐步解决人员老化、结构不合理问题;二是出台相关政策,在各市或县(区)建立一所村医轮训基地,每年分批采取临床进修、集中培训等方式,提高村医全科实用技能,确保村医轮训达到100%,诊疗技术整体提升;三是制定落实奖惩激励政策,鼓励现有村医参加学历教育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职称考试,取得高学历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者。

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的网底,是距离老百姓最近的医疗机构,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对于提升乡村医生服务水平、搞好基层卫生工作意义重大。以汉中市南郑区为例,该区辖20个镇、2个街道办、288个行政村、19个社区居委会,534个村卫生室(含一村多室),注册乡村医生564人,其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质124人,持有乡村医生资格证440人,全区每千人拥有乡村医生1.18人。近几年来,乡村医生在落实国家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保障辖区居民基本医疗服务、推动健康扶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村医人员结构、薪酬待遇、养老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乡村医生结构不合理。以汉中市南郑区为例,一是年龄偏大。564名乡村医生中,40岁以下111人,占比19.8%;40-60岁305人,占比54%;60岁以上148人,占比26.2%。二是学历偏低。中专及以下455人,占比80.7%;大专及以上109人,占比19.3%。三是执业资质不高。持有乡村医生资格证460人,占比81.6%,具备执业助理医生以上资格104人,占比18.4%。

二、村医工作任务重,待遇低。现阶段,乡村医生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40%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助、1.2万元的药品“三统一”零差率销售补助和基本医疗服务合理收入。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村医承担着繁重的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等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精力,大部分村医特别是山区的村医开展基本医疗服务较少,主要依靠前两项国家补助作为养家糊口收入。以南郑区564名村医计算,平均每位乡村医生每年得到的报酬3万元左右,他们付出的劳动和得到的报酬不成比例,严重挫伤了村医工作积极性,部分年轻的村医已弃医从商,纷纷下海,造成了村医队伍极不稳定。

三、村医养老保障水平亟待提高。目前村医生身份还是农民,全省对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工龄补助(每增加1年工龄补助7.34元)。以1名干了30年的村医到了60岁以后计算,他的养老金应该是新农保108元+工龄30x7.34元,每月仅能领到328元的养老金,村医普遍感觉到在岗时做了那么多工作,退下来后发放的养老金少的不足以养老,心理极不平衡,致使大部分年过花甲的老村医仍然不愿退休,而新的村医又补充不进来。

四、村医进入机制有待完善。南郑现有90%的村医都是年龄较大的原“赤脚医生”和原南郑卫生职业学校毕业,“赤脚医生”身份转过来的人年龄均已偏大,近20年南郑几乎没有招录过村医。虽然南郑现有313个行政村、534个村卫生室、564个村医,看似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数量多于行政村,但若省上一直不建立村医进入机制,5年之后村医数量将会严重短缺。

一、提高村医合理收入,重点倾斜山区边远地区。村医是全天侯临诊的技术职业,应当支持获得较好的收入。建议省上出台政策,建立村医稳定的薪酬保障体系,分地域确定财政补贴标准,重点倾斜山区边远地区,确保边远山区村医得到应有的待遇保障。在村医基本待遇得到保障的基础上,结合村医工作数量、质量、技术等级,出台乡村医生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充分调动村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提高村医养老保险水平,解决他们后顾之忧。建议省上在现有村医养老保险政策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村医养老基础和工龄补助标准,并通过健全新农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等方式解决村医后顾之忧。

三、完善乡村医生培养引进政策,稳定基层队伍。建议省上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执业助理医师和大专院校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以此逐步解决人员老化、结构不合理问题;二是出台相关政策,在各市或县(区)建立一所村医轮训基地,每年分批采取临床进修、集中培训等方式,提高村医全科实用技能,确保村医轮训达到100%,诊疗技术整体提升;三是制定落实奖惩激励政策,鼓励现有村医参加学历教育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职称考试,取得高学历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者。


工作总结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篇二

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的网底,是距离老百姓最近的医疗机构,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对于提升乡村医生服务水平、搞好基层卫生工作意义重大。以汉中市南郑区为例,该区辖20个镇、2个街道办、288个行政村、19个社区居委会,534个村卫生室(含一村多室),注册乡村医生564人,其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质124人,持有乡村医生资格证440人,全区每千人拥有乡村医生1.18人。近几年来,乡村医生在落实国家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保障辖区居民基本医疗服务、推动健康扶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村医人员结构、薪酬待遇、养老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乡村医生结构不合理。以汉中市南郑区为例,一是年龄偏大。564名乡村医生中,40岁以下111人,占比19.8%;40-60岁305人,占比54%;60岁以上148人,占比26.2%。二是学历偏低。中专及以下455人,占比80.7%;大专及以上109人,占比19.3%。三是执业资质不高。持有乡村医生资格证460人,占比81.6%,具备执业助理医生以上资格104人,占比18.4%。

二、村医工作任务重,待遇低。现阶段,乡村医生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40%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助、1.2万元的药品“三统一”零差率销售补助和基本医疗服务合理收入。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村医承担着繁重的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等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精力,大部分村医特别是山区的村医开展基本医疗服务较少,主要依靠前两项国家补助作为养家糊口收入。以南郑区564名村医计算,平均每位乡村医生每年得到的报酬3万元左右,他们付出的劳动和得到的报酬不成比例,严重挫伤了村医工作积极性,部分年轻的村医已弃医从商,纷纷下海,造成了村医队伍极不稳定。

三、村医养老保障水平亟待提高。目前村医生身份还是农民,全省对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工龄补助(每增加1年工龄补助7.34元)。以1名干了30年的村医到了60岁以后计算,他的养老金应该是新农保108元+工龄30x7.34元,每月仅能领到328元的养老金,村医普遍感觉到在岗时做了那么多工作,退下来后发放的养老金少的不足以养老,心理极不平衡,致使大部分年过花甲的老村医仍然不愿退休,而新的村医又补充不进来。

四、村医进入机制有待完善。南郑现有90%的村医都是年龄较大的原“赤脚医生”和原南郑卫生职业学校毕业,“赤脚医生”身份转过来的人年龄均已偏大,近20年南郑几乎没有招录过村医。虽然南郑现有313个行政村、534个村卫生室、564个村医,看似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数量多于行政村,但若省上一直不建立村医进入机制,5年之后村医数量将会严重短缺。

一、提高村医合理收入,重点倾斜山区边远地区。村医是全天侯临诊的技术职业,应当支持获得较好的收入。建议省上出台政策,建立村医稳定的薪酬保障体系,分地域确定财政补贴标准,重点倾斜山区边远地区,确保边远山区村医得到应有的待遇保障。在村医基本待遇得到保障的基础上,结合村医工作数量、质量、技术等级,出台乡村医生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充分调动村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提高村医养老保险水平,解决他们后顾之忧。建议省上在现有村医养老保险政策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村医养老基础和工龄补助标准,并通过健全新农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等方式解决村医后顾之忧。

三、完善乡村医生培养引进政策,稳定基层队伍。建议省上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执业助理医师和大专院校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以此逐步解决人员老化、结构不合理问题;二是出台相关政策,在各市或县(区)建立一所村医轮训基地,每年分批采取临床进修、集中培训等方式,提高村医全科实用技能,确保村医轮训达到100%,诊疗技术整体提升;三是制定落实奖惩激励政策,鼓励现有村医参加学历教育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职称考试,取得高学历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者。

工作总结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篇三

目前村医以及村卫生室在健康脱贫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签约服务、健康体检等。从健康脱贫和签约服务上看,要求为贫困人口和签约对象进行上门服务,村医承担着很大工作量。而且山区人口分散,交通不便,抽调县、镇医疗力量,无形中增加了工作成本,也只有当地村医最适合,在没有村医的村,贫困人口就很难享受到很好的医疗服务。贫困户因病致贫人员中有近70%为慢性病患者,村医可以及时掌握患病人员患病现状,及时给于健康指导,避免延误病情。同时村医通过健康知识宣传,积极引导老百姓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提高防病抗病知识知晓率,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但是,关于乡村医生的队伍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的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乡村医生没有编制乡村医生的身份是农民,处于半医半农,平时在开展广大农村地区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工作的同时,辅以务农或零工维持生活。即医改后,乡村医生还是游离于卫生体制之外,没有工资、编制和养老保险,没能做到像乡村教师一样,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

2.乡村医生技术水平普遍低下乡村医生学历总体偏低,虽然大多数村医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但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或护师的比例偏少,直接制约着乡村医生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和抵御医疗风险能力的提高。

3.整体年龄偏大,后备力量不足由于条件差、待遇低,人员补充困难,特别是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到乡村行医,造成村医队伍年龄老化,缺乏年轻人,目前在岗村医年龄普遍偏大,导致很多村的村卫生室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不利于医学知识的更新和现代医疗技术的实施推广。

4.知识更新慢,工作能力不强现在医药卫生知识更新较快,而乡村医生普遍缺乏系统的业务学习与知识更新,基础理论薄弱,工作方法老化、单一,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广大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新需求。尤其体现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乡村医生对农村常见慢性病的治疗缺乏应有的知识和方法,工作显得被动,缺乏发实际效果。

二、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1.实现乡村医生职业化建议有关部门参照民办教师转制的成功经验,整合农村基层卫生资源,将乡村医生列入编制,实现乡村医生职业化。可先实行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政府制定政策,将年度个人综合考核及取得临床医职业资格证书定向培养的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享受事业单位人员待遇,再逐步将乡村医生纳入编制内。

二是对于在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村医将在晋升、身份和工资待遇等多方面给与关爱;

三是定向招录培养,参照大学生村官的做法,每年确定一定比例的乡镇卫生院聘用编制,面向医学毕业生进行公开招录,作为乡镇卫生院驻村医生。

也可以结合实际,制定医学专业大学生到村卫生室工作的优惠政策,吸引专科以上医学生扎根基层,为乡村医生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增添队伍新的活力。

工作总结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篇四

存在问题:

一是队伍老化严重。由于条件差、待遇低,人员补充困难,特别是医学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到乡村行医。

二是专业水平低。乡村医生持有职业资格证者数量极少。部分乡村医生专业素质较低,诊疗技术不高,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是工作待遇低。乡村医生在农村牧区承担着“全科医疗”的任务,津贴除了农村牧区公共卫生服务补贴外,没有其他政策性收入,很多乡村医生需靠第二职业维持生活。

建议:

一是健全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制度。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乡村医生培养培训规划,采取临床进修、集中培训、城乡对口支援多种方式,选配乡村医生到旗级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院校接受培训。

二是加强乡村医生后备力量。建立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库,从本地选配人员进行定向培养,及时补充到嘎查村卫生室。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城市退休医生和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嘎查村卫生室工作。建立全科医生团队和推进签约服务模式,积极做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衔接。

三是明确福利保障待遇。实行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政府制定政策,将年度个人综合考核及取得临床医执业资格证书定向培养的乡村医生纳入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享受事业单位人员待遇。同时,明确其在农村牧区乡村医生岗位上服务的年限,并根据服务态度、工作质量、群众满意度给予考核,按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对已在岗位上工作多年的乡村医生办理社保,给予退休保障金。

工作总结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我室党支部存在一定程度的工学矛盾,特别是专案多的情况下时间紧、任务重,党员的学习时间比较少;
在党建工作如何更好的与审查调查工作实际相结合方面目前办 法不多,缺乏创新;
在党员思想教育方面频率不高,谈心谈话多是关心党员干部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对如何了解党员的深层次思想状况缺乏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建议机关党委在上述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