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演讲稿>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12篇)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通用12篇)

作者:温柔雨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需要客观地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以便做出有效的调整。我刚刚完成了一堂教学,感觉还不错,但是我觉得还是需要对这堂课进行反思。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呢?以下是一些教学反思的范文供您参考,希望对您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所启发与帮助。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

生乙:‘地球上的淡水含量与地球上水总量的比为3:100。 。

生丙:安利洗涤剂与水的正常比为1:8。 。

生丁:市场上出售的一种咖啡奶,咖啡和奶的比为2:9。 。

教学反思: 。

"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长期以来,应用题教学在教材和课堂教学等方面,其应用性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教学流于简单的解题训练,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我在设计此课时,力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现应用性。由于按比例分配计算应用较广,学生有很多应用机会,因此,课前让每一个学生到生活中调查生活中的比,并且说一说你是怎么获得这些比的。以此引人新课,使学生感受到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就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从生活实际引人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应用题教学的应用性。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比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设计思路:本节课在谈话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背景中让学生亲身感受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对例题进行探索,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释应用中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体验解题的多样化,初步形成验证与反思的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探索精神的养成。

教学重点: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会用两种方法解决分配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价值。

1、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解决,你们愿意吗?

你们觉得怎样分配才合理呢?为什么?

3、那么第二种情况呢?也是平均分配吗?

(学生经过思考,发现不合理,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分配,于是引出今天的课题:比的应用)。

学生齐读: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二、探究教学。

1、探究例题。

(2)出示题目:我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引导学生自学:

1、认真读题,思考“500ml”表示什么?“1:4”表示什么?

2、要求的是?

(3)学生完成3、根据你的理解,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交流。

4、怎样检验你的结果是否正确?

请四人小组汇报解题方法,两位学生写,两位学生补充方法一:每份的体积:500÷(1+4)=100(ml)浓缩液的体积:100×1=100(ml)水的体积:100×4=400(ml)。

方法二:总体积平均分成的份数:1+4=5浓缩液的体积水的体积:

2、思考:如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呢?

讨论: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什么特点?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决实际是要注意什么呢?

指导学生检验不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3、小结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将感性的解题经验归纳,深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关键是被分的总数和分配的比,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大屏出示,学生更加明确。

三、巩固练习。

2、(1)把20根小棒按2:3的比例分成两堆,一堆()根,另一堆()根。

(2)把20根小棒按1:1的比例分成两堆,一堆()根,另一堆()根。

3、面包100g。

(1)小明今天早餐是按怎样的比例搭配的?

(2)小明的妈妈按同样的比吃了大约420g的早餐,算算妈妈今天早晨各种食物大约分别吃了多少。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点名学生回答,然后集体回答。

鸡蛋50g。

1、教材的编排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点,既是数学知识的生长点,又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发展点,它们用承上启下的作用。按比例分配问题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又有它独特的价值。在导入环节中,设问如何分配利润才合理?引发学习的思维,发现平均分之外的另一种分配方法(按比例分配),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2、为了使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抽象概括,形成普遍方法,指导他们及时反思十分必要。我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出发,介绍什么是浓缩液?什么是稀释液?先让学生明白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教学中先是观察分析这类题型的结构,并讨论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和步骤。接着引导学生归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规律,并反思遇到不同的问题,应选择哪种方法比较合适。这样在回顾反思中理清思路,不断提升思维的层次。

3、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是安排从简到难,一共三个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进步,感受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4、在授课过程中也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刚开始的导入那道题,虽然提出来了,但是在最后却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导致课程感觉不完整,这是这节课的一大遗憾。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4页“比的应用”。

能运用比的意x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2、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cai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创设情境:

2、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题目:这筐橘子按3:2应该怎样分?

(1)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实际操作)。

(2)记录分配的过程。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

大班小班。

3个2个。

6个4个。

30个20个。

…………。

2、出示题目:如果有140个橘子,按照3:2又应该怎样分?

(1)小组合作。

(2)交流、展示。

(3)比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们的共同点。

方法一:

大班小班。

30个20个。

30个20个。

…………。

方法二:画图。

140个。

方法三:列式。

3+2=5。

140×=84(个)。

140×=56(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还会出现用整数方法来列式计算的。)。

3、小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用多种方法解答。

三、巩固新知。

完成课本第55页:

1、独立试做:试一试。

2、独立试做练一练的1题、2题,3题抢答,并说明理由。

四、知识拓展:数学故事。(共同探讨方法)。

五、总结:

1、学生看书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2、提出自己还有些疑惑的问题。

六、【板书】。

3+2=5。

140×=84(个)。

140×=56(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提供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这一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不断调整一次分配的数量,不断的产生新的解题的策略,理解按一定的比例来分配的意义。

有上面小组合作的经验与发现,这次可以操作、画图、列式等不同的方法来分,从实践中发现规律,理解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能及时的发现不懂的,理解不好的问题,便于及时处理。

比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设计思路:本节课在谈话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背景中让学生亲身感受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对例题进行探索,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释应用中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体验解题的多样化,初步形成验证与反思的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探索精神的养成。

教学重点: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掌握解题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价值。

1、师:同学们,大家平时放过东西吗?

2、请大家分一分彩旗吧。(课件:植树节到了,学校准备了60棵树苗,要把它发给六一班和六二班栽植,已知两个班人数相等,如何分比较合理?)。

3、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配的,而是按不同量来进行分配的。

注:教师用谈话的方式,以两班分配植树任务的事情为事例,分步呈现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有关信息发表见解,体会平均分只是一种分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还需要更为合理的分配方式。这样结合旧知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

二、探究教学。

1、探究例题。

呈现例题,根据学生的建议,共同完成例1。

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结果。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方法。

第一种:60÷(2+3)=12(棵)12×3=36(棵)12×2=24(棵)。

第二种:2+3=5。

60×3/5=36(棵)60×2/5=24(棵)。

注: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上两种解法,对于学生以前学过的归一问题的解法,老师应给予肯定。而重点放在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答的方法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我们通常把这种分配方式叫做按比例分配。

3、思考:如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呢?

讨论: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什么特点?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决实际是要注意什么呢?

指导学生检验不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小结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将感性的解题经验归纳,深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关键是被分的总数和分配的比,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

巩固练习教材做一做。

四、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

1、教材的编排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点,既是数学知识的生长点,又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发展点,它们用承上启下的作用。按比例分配问题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又有它独特的价值。在谈话导入环节中,设问如何分配植树任务才合理?引发学习的思维,发现平均分之外的另一种分配方法(按比例分配),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2、为了使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抽象概括,形成普遍方法,指导他们及时反思十分必要。教学中先是观察分析这类题型的结构,并讨论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和步骤。接着引导学生归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规律,并反思遇到不同的问题,应选择哪种方法比较合适。这样在回顾反思中理清思路,不断提升思维的层次。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的应用》。

1、知识方面: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及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

3、情感方面: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关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意识、灵活思维品质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学会评价自我,欣赏他人。

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正确分析,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课件。

一、创设情境。

(1)3月12号是植树节学校把种植88棵小树苗的任务分给六年级的每位同学,怎样分配才合理?(平均分配)。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样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

2、出示题目:这筐橘子按3:2该怎样分?

自学提示:

(1)可列表或画图。

(2)联系比与分数的关系,将本题转化成相关的分数应用题。

(3)你还有其它的什么想法,用你的方法试试吧!

3、小组合作。

4、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

5、解题思路:

(1)明确分什么?有多少?怎样分?

(2)计算总份数。

(3)根据具体数量与对应分数的关系解题。

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时候,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择多种方法解答。

三、达标检测。

1、填空。

(1)把60根小棒按2:3的比分成两堆,一堆有()根,另一堆有()根。

(2)把60根小棒按1:1的比分成两堆,一堆有()根,另一堆有()根。

3、拓展延伸。

把刚开始上课时老师留下的第二道题完成。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学生说说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五、课堂作业:

课后练一练的1题、2题、3题。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除法的意义和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对板书的“变式”,启发学生找发现比中存在的数学规律,然后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并应用这一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学生已经认识比的意义,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已经掌握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学习。而比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已经掌握了其形成的推理过程,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类比学习技能。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

1、通过观察、类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主要以商不变性质为主要切入口)。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比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意识,并能与他人互相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找准整数比前后项的最大公约数、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湘版美术新教材运用以来,很受学生的欢迎,因为它来自日常生活、贴近生活而且强调通过感受、体验来认识美,继而积极思维、展开想象,大胆地表现美、创造美。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又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要,如:《变脸》、《纸拖鞋》、《美丽的铅笔头》、《由小变大的画》、《神奇的小画册》、《摇滚小精灵》等等,每堂课都在快乐、热烈的氛围中进行。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有的教材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取舍剪裁,以使其发挥更好的教学作用和效果。以下选取几篇具体来谈:

《自画像》。

本课分三个活动:画像、剪生肖、做个人信息卡,让学生通过画——剪——制作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写生能力及动手能力。这一主旨是很好的,但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对二年级的同学而言,第二个活动“剪生肖”太难了,从形的掌握到剪刻的运用,都不是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能做好的,从而也不能达到让学生表现美、感受美并以此唤起愉悦感、成就感的效果。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剪属相改为了画属相,但并不是单纯地画动物(因为这样的话又太容易了,起不到在绘画技能上的提升),而是让他们先在心中构思一个关于“属相”的故事:内容上可是“我的属相”,也可是“全家人的属相”,表现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情景;在形式上可把他们拟人化、卡通化。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不拘一格。

由剪改为画,又是画所感兴趣的话题,符合二年级学生的程度特点,给了他们以发挥想象的空间,学生的作品想象丰富多彩,下笔大气自如,画面饱满,内容生动而富于个性。

《乌龟滚下坡》。

依照教材的引导方向,这堂课要完成的作业是把乌龟滚下山后碰伤的情形画下来,只是具体的受伤过程、结果由学生自己想象,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对乌龟动态的表现力及构图能力。可是,书上的范画以展现了三种情况,学生想象的空间已不大,再让学生画不过是临摹范画,没有什么意义。

为了真正发挥学生的想象,我采取了拓展思维范围的方式让他们展开想象:

师:“乌龟兄弟抱在一起滚下山后,发生了什么情况呢?”“除了受伤的情况,还有什么别的结果吗?”“它们滚到了什么地方,碰到了谁?”“它们在一起做什么?”

这样层层推进,一个问题引出几个子问题,就像树叶分枝一样,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放射状发展。

学生各抒己见,他们的想法可谓五花八门:“乌龟兄弟滚到了山下的小河里,但他们会游泳,在水里尽情玩耍……”“小乌龟滚到了草地上,他们伸伸腿、弯弯腰,哪都没受伤,回家了。”“小乌龟滚到一座房子边,门开了一看,原来是小兔子的家,它们便在一起做游戏……”等等。这样想象丰富了,画面也随之丰富了,既丰富了动态造型,又丰富了背景构图,还完成了续编故事的过程。

总之,在教材的运用上要采取“扬弃”的态度,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比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已掌握了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的解题方法,体会这类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对于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学生在以往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有过一定的体验与感悟,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学生无序的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实际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多媒体课件。

1、小调查:奶茶中,奶与茶的比是3:7,从中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2、3月12日是植树节,学校把种植42棵小树苗的任务分配给六年级人数相等的三个班,怎样分配才合理?(平均分配)

3、出示教材主题图,获取信息:幼儿园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这些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先独立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提出两种分配方案:一种每班分橘子的一半;

另一种按大班和小班人数的比来分配

通过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按大班和小班人数的比来分配比较合理。

4、出示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比的应用”

设计意图:提供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1、出示题目:老师这有一筐橘子,把这筐橘子按3:2分给幼儿园大班和小班应该怎样分?(课件显示)

(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有的同学想到要实际分一分)

师:这样吧,我们用小棒代替橘子,小组分一分

(老师给每组相同数量的小棒,但没有告诉学生小棒的数量,学生按3:2分小棒,教师巡视)

师:分好了吗?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生1:先给大班3根,小班2根;然后再给大班3根,小班2根,就这样一共分了8次分完。由此可知这堆小棒有40根,最后大班分到24根,小班分到16根。

生2:我们前两次分得跟他们一样,第三次我们发现剩的太多,我们就给大班分6根,小班分4根,就这样又分了两次分完,结果也是大班分到24根,小班分到16根。

生3:我们的分法和他们的不一样,我们按3:2来分,因为小棒有一大堆,我们就想给大班分30根,小班分20根,后来发现不够,就给大班15根,小班10根,剩下的再给大班9根,小班6根,正好分完。

师:虽然分得结果一样,但是你们的方法却不尽相同,可见同学们是用心、用脑去想了。事实上,很多科研成果也是通过科学家们的无数次试验得来的,希望你们把这种好的学习方法保持下去。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操作的空间,每个小组都利用小棒来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学生产生了不同的分法,有的小组按部就班一直按3根、2根分;有的小组按3根、2根分了后,及时做了调整按6根、4根分;有的小组“大胆”地按30根、20根分,不够了又再做调整。不同的分法都代表了学生对比的理解和数感,也为进一步寻求这类问题的方法积累了经验。

2、师:在这次分小棒的活动中,你们有什么发现?说说你们的感受。

生1:我觉得不管怎么分我们都要按3:2的比来分,也就是我们每次分的小棒的个数比是3:2.

生2:我发现6:4,30:20,15:10,9:6结果都是3:2。

设计意图:这一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不断调整一次分配的数量,不断产生新的解题策略,理解按一定的比例来分配的意义。

生:我觉得按3:2的比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给两个人不一样,因为平均分后两个人每人分得的个数相同,而按3:2的比分两人分得的个数不同。

师:实际上以前我们学过的平均分就是按照1:1进行分配的。

设计意图:分完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鼓励学生说出在分的过程中的发现和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发现无论怎么分都是按3:2分,这正是理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有的学生发现了6:4,30:20,15:10,9:6结果都是3:2,这不仅巩固了化简比的内容,同时为以后学习正比例积累了经验;有的学生联想到了以前学过的平均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

3、师:如果现在有140个橘子又该怎么分?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

生1:我觉得现在橘子数目大了,再像刚才那样一次一次的分太麻烦,实际上按3:2来分的意思就是大班3份,小班2份,还是先算出来再分比较好。

生2:……

设计意图:注意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140个橘子按3:2又该怎么分的问题时,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想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4、比较不同的方法,说出你的解题思路,并找找他们的共同点(课件展示)

方法一:列表法

方法二:画图

3+2=5 140÷5=28(根) 28×3=84(根)28×2=56(根)

方法三:列式

3+2=5 140× =56(根) 140× =84(根)

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

设计意图:有上面小组合作的经验与发现,这次可以用操作、画图、列式等不同的方法分,从实践中发现规律,理解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会解答这类应用题。

1、独立完成教材56页“试一试”,集中反馈。

2、独立完成教材56页“练一练”2题。,找学生板眼,集中反馈,讲解不同的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帮互助的作用,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在这一过程中,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教材56页 故学故事

1、 学生看书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2、对于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

3、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品尝不同比例的糖水加深印象,明白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是很广泛的,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树立学好数学知识的自信心。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4页“比的应用”。

能运用比的意_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2、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2、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题目:这筐橘子按3:2应该怎样分?

(1)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实际操作)。

(2)记录分配的过程。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

大班:小班。

3个:2个。

6个:4个。

30个:20个。

…………。

2、出示题目:如果有140个橘子,按照3:2又应该怎样分?

(1)小组合作。

(2)交流、展示。

(3)比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们的共同点。

方法一:

大班:小班。

30个:20个。

30个:20个。

…………。

方法二:画图。

140个。

方法三:列式。

3+2=5。

140×=84(个)。

140×=56(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还会出现用整数方法来列式计算的。)。

3、小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用多种方法解答。

三、巩固新知。

完成课本第55页:

1、独立试做:试一试。

2、独立试做练一练的1题、2题,3题抢答,并说明理由。

四、知识拓展:数学故事。(共同探讨方法)。

五、总结:

1、学生看书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2、提出自己还有些疑惑的问题。

六、【板书】。

3+2=5。

140×=84(个)。

140×=56(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提供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这一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不断调整一次分配的数量,不断的产生新的解题的策略,理解按一定的比例来分配的意义。

有上面小组合作的经验与发现,这次可以操作、画图、列式等不同的方法来分,从实践中发现规律,理解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能及时的发现不懂的,理解不好的问题,便于及时处理。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比的应用”的练习课,是学生在基本掌握了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后而进行的综合练习,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特例。按比分配问题有不同解法:一是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用份数求出每一份的方法来解答;二是把比化为分数,用分数乘法来解答;三是用比例知识来解答。现在教材一般用第二种方法为主,因为学生在理解了比和分数的关系,并掌握分数乘法实际应用的基础上,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方法,而且也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的课型,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伸。在教学中,一是要注意发挥练习课的检测评价功能,主要检测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思维发展的水平;二是要注意发挥练习课激励功能,因为练习过程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应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感受到问题解决后所带来的成功体验,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三是要注意发挥练习的思维训练功能。思维训练离不开数学的学习,而数学的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的训练,在训练中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笑笑读一本书,已读的页数和未读页数的比是1:3。

问:你能变换一种说法吗?

问:如果笑笑继续读,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设计意图】。

回顾前面的比、分数之间的关系。

2、看图说话。

盐:

水:

问:通过线段图你读出什么信息?

现要调制这样的盐水140克,需要盐和水各多少克?

独立思考。

归纳:这是一个基本的把两个量的和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应用题,即和比分配。

和比分配。

140÷(1+6)。

一份的量。

小组讨论。

120÷4×(3+2+1)。

一份的量。

独立思考。

480÷3÷(9+7)。

速度和。

一份的量。

问题:

1、比较2、3题有什么共同点?

2、第1题为什么不用这样做?

归纳:它们都是典型的和比分配应用题。

问题:谁有想法了?

95×2÷(3+2)。

一份的量。

问题:1、这和3、4有什么区别?

2、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所有有关比的应用题都是这样的。

独立思考,汇报自己的想法。

差比分配。

24÷(5-3)。

长与宽的差长与宽相差的份数。

一份的量。

归纳:典型的差比分配应用题。

对应量除以对应的份数就是一份的量。

问题:这和前面的应用题有没有区别?

(已知一部分,求另一部分)。

部分比。

120÷2。

一份的量×3。

3份的量。

问题:谁有不同的想法?

120÷×。

(单位1是-------)。

120÷。

(单位1是-------)。

120×。

(单位1是-------)。

回顾:1、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的解题方法?

(先求一份的量,再求几份量)。

2、今天讲的应用题你认为可以分为哪几类?

3、你有什么收获?

挑战自己:

提示:抓住不变量。

和比分配差比分配部分比。

140÷(1+6)。

一份的量。

120÷4×(3+2+1)。

一份的量24÷(5-3)120÷2。

长与宽的差长与宽相差的份一份的量×3。

480÷3÷(9+7)。

速度和。

一份的量。

95×2÷(3+2)。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一、扩大“例”源。小学生的生活面、知识面与成人比相对要窄,加上无意注意和兴趣记忆的年龄特征,常常在上课发言时出现信息空白和记忆阻隔而说不上来。扩大“例”源办法有:(1)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现象,搞好课内外衔接。如生活中环境污染现象,邻里之间关系如何等;(2)利用传媒获取信息:如经常收听收看广泛电视阅读报刊杂志,从中可以及时掌握大量有用之“材”;(3)加强课外阅读:童话故事,科普读物,名人传记中有丰富的道德事例,可推荐学生阅读。扩大例源能让学生增强收集信息的意识,达到“见多识广”的效应。

二、增强“例”用。有了“例”源,关键在用,这样才能充分地使学生心中的例子活起来。教学中老师一要做到让学生多发言,让多数学生讲话,有些知识及信息应尽可能地由学生来呈现,老师只有引导、评点、调控,把充足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二要善于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讨论、争论,从而促进学生寻找丰富的事例来阐述自己的理由。如在上《保护珍贵动物》一课时有位老师引用了《楚天都市报》头天刊载的一则关于动物园的一头雄狮两次伤人、动物园申请上级部门准备“枪毙”雄狮的'消息,顿时引起争论:有的说该杀,不然还会伤人;有的说不能杀,并举例说曾有一个动物园的大象踩死了人并没有处死。论辩丰富了学生用“例”的机会。其三,针对某些内容可设计新闻发布和新知识介绍的教学环节。如“祖国的伟大成就”这类教材完全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资料,课中加以展现。对于信息意识强知识面宽的学生可设置“小灵通”之类的奖励给予肯定。

三、学会“例”证。课堂上,教师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的同时,还要注意训练学生“举例”的质量。基本要求有三。首先是举例的准确性。所述事例在数据上事理上情节上要真实。其次是举例的贴切性。有的例子用在某处可能不错但也许不太贴切,容易产生误解。如有位老师在教学“保护珍贵动物”时学生讲了歌曲“丹顶鹤”中“女孩”救丹顶鹤而献身的故事,这个事例本身具有极端的一面,当有学生表示在遇到此类情况时要向“女孩”学习,老师表示了赞同。笔者认为这就有了误导之嫌,是学其精神还是学其行为?小孩子的安全应是头等大事。三是举例的典型性。典型即要求例子有代表性、针对性和生动性。要能有力地回答提问,能以少胜多,听起来感人,印象深刻。如在学习《尊敬老人》一课时有学生就举出了这样一个例子。说他隔壁张叔叔和他爱人都在外做生意,家里的张奶奶无人照顾,张叔叔就请了一个保姆专门照顾。他认为这也是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表现,因为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变化了。这个例子在当前城镇居民中十分具有代表性。

培养举例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辩证发展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随着学生思辩能力和道德视野的扩展,他们心中道德事例的储存就会象滚雪球那样不断扩大,学生举例的水平就会实现一个由低到高,由一般到精彩的渐变。反之亦然。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自认为最大的亮点是选用的材料很简单,都是运用身边的资源。

在课的一开始我是用拍手导入,我拍5下,学生拍7下,请学生提问题,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教学过程中我也没有采用书上的主题图,而是在课的一开始就与往常一样用画五角星的形式开展小组竞赛活动,然后就直接运用这副小组评比图来教学,让学生感觉很亲切。

1、课堂纪律没有调控好。学生拿到学具就顾自玩,虽然只是极个别,但影响到了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

2、课堂中的提问不够精炼。有些问题我反复问,而且反复用同一种表达,显得不够生动也缺少启发性。因此我意识到课堂中体温应尽量简练,尽量与教学目标相结合,难易合适富于启发性。不应该提过于简单零碎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深度没有促进提升的作用。而且最好问题由学生来提出,这样学习的主动性就强了。比如我在课堂小结时问学生:你觉得比多比少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太宽泛,学生不知道该从哪方面说。

3、没有重视学生的学。在课堂中我只关注于自己的教,对学生的学知道得不够。当我问:五角星和圆形怎么比较大小?学生说应该在同样多的地方画一条线,这样容易看。这当然是对的,但我也没有及时加以概括与提升。

4、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过于简单化。比如在做拍手游戏时,我问学生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算式怎么列?学生都列出了算式,我也没有问为什么这样列直接到了下一个环节。为了把知识内化,我们应该多问为什么。

有些环节在安排上过于烦琐,可以合并成一个环节。在摆一摆的环节中有三个小环节:一是摆图形,二是比较多少,三是提问题并列算式。在布置时,可以说:摆出5个圆形,7个三角形,怎么样摆能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谁多谁少?多几少几?算式呢?这样就把三个环节合并在一起去思考和解决。

5、细节处理不够圆润。比如在学生反馈时没有作适当点评。让学生提问,学生已经提得差不多了,但是我还在问:还有吗?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只要目标达到了,下面的该做只是巩固和提高,而不是反复在同一层次上反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