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思想汇报>中长跑长跑的教学教案(汇总20篇)

中长跑长跑的教学教案(汇总20篇)

作者:琉璃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应该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掌握一份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授导型教案中长跑技术教学与训练

计划学时。

2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经常参加中长跑锻炼,对人体的身体各机能和心血管、呼吸系统有促进作用。而且它能培养人们的耐性,帮助人们克服自身的惰性,促进学习和工作效率。中长跑运动既可以锻炼耐力又可以锻炼爆发力,想提高中长跑水平除了以完整技术练习为主,我们还可以学习一下辅助跑步练习,借此来突出技术难点、纠正错误动作。

学习者分析。

从学生特点来看,但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中长跑的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对中长跑有个感性认识。因此,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熟悉动作,利用课本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超越学科上的技能,满足学生对新鲜知识的渴求,体验中长跑的魅力。

教学策略设计。

课程标准: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田径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关节和韧带损伤,尤其下肢受伤的机会更多。防止的唯一办法是赛前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越充分越不容易受伤。可在慢跑的基础上对肩关节、肘关节、背腰肌肉、腿膝踝关节等部位进行活动,强化肌肉韧带的力量,提高机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从而防止受伤,就可提高运动成绩。

知识与技能:跑步动作平衡练习,直腿跑练习,后踢腿练习,高抬腿折叠跑练习,脚回环练习,折叠腿大步走练习,过程与方法:教师讲解和学生尝试动作探究相结合;体验中长跑的方法和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亲身体验中长跑的过程,增强学生的独立精神,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善于思考、敢于动手、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中长跑的常用辅助跑步练习,跑步动作平衡练习,直腿跑练习,后踢腿练习,高抬腿折叠跑练习,脚回环练习,折叠腿大步走练习。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跑步动作平衡练习,直腿跑练习,后踢腿练习,高抬腿折叠跑练习,脚回环练习,折叠腿大步走练习。

教学设计思路。

中长跑讲究在跑的过程中要匀速。一般情况下都是匀速跑成绩最好但也不排除最后要冲一下。根据自己的训练水平,在比赛起跑时,都要猛冲一下,不要慌,冲几十米就会慢下来。然后,保持自己的速度,最好是跟随跑,就是跟上一个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注意呼吸,要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就是向前跑三个单步,一直保持吸气,再跑三个单步,一直呼气。如果气短,做不到,就改成二步一呼二步一吸。注意:嘴不要张的太大,否则,进冷气会肚子痛。如果是400米标准场地,就是3.5圈,在最后200米时,要用尽全身力气,向前冲,这时可以大口呼吸,直到冲过终点。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依据的理论。

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教育,能积极地参与到信息技术的课堂学习中来。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跑步动作平衡练习。

提高踝关节肌肉群的紧张度和稳定支撑能力。【方法】采用最高速度时的单腿支撑姿势,左脚用脚掌支撑,肘关节弯曲约90°。左手在肩部高度,右手在髋部高度,右腿高抬,右脚踝靠近臀部。【要求】保持这个姿势20~60秒。可以采用负重背心,或站在不稳定的海绵垫上加大动作难度。

演示文稿、数据素材、正确链接的答案、多媒体电子教室,操场。

老师示范,学生练习。

参照中长跑操作“样张”给学生提供正确答案链接图示。

直腿跑练习。

发展髋部肌肉群力量,提高踝关节集群弹性力量。

教师自编“操作一点通”传到学生机。

膝关节伸直跑进,脚尖翘起。

比较好的自主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创设情景:1500米跑是一种有氧无氧跑的典型项目。对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要求都很高,因此,训练既要改善心脏和循环系统功能,增强有氧供能能力;又要改善肌肉工作能力,增强无氧供能的能力。

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投入到课堂中来,明确新课的目标及任务。

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主题任务一:

变速跑的生理效果,首先是增加心脏容量,改善跑的过程中心脏对循环系统的泵血能力,从而更好地向工作中的肌肉提供血液,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即提高了耐久能力。主题任务二:

匀速跑(或定时跑)也有变速跑同样的生理效果,经常采用,会对肌肉收缩的生物化学变化发生影响,使肌肉中肌糖元增多,有氧分解产生能量供给肌肉收缩的能力提高,而相反地使发挥速度所需要的无氧分解能力,因得不到锻炼而相对削弱,所以会影响速度,进而影响其他专项成绩,因此不适宜体育考生的1500米训练。

学生个人或群体练习。

三、学生独立操作,巩固提高。

主题任务四。

要注意的就是跑步时一定要放松、协调。这就要求建立在正确动作的基础上,脚的着地应用全脚掌着地,屈膝缓冲过渡到前脚掌蹬地。上体正直放松,两臂自然有力的摆动。

全体同学自己操作思考,讨论,练习。

检查学习效果,并巩固这堂课所学内容。

四、展评学生作品,汇报操作过程。

切换为学生演示状态。

讲解操作过程,同学和老师评价。

五、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本节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公式用法的理解。

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

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课堂教学流程图。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学习运用了小组探究性学习,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进行了“学生主体性教学”。其指导思想是: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结合学生身边最常见的成绩处理事件,使学生把这些枯燥无味的数字变的更加有趣有用,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

2、精讲多练加深了学生对知识印象,精讲多练为学生增加了上机操作的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探求新知识,学生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专家点评。

中长跑教案

1、介绍中长距离跑的一般知识。

2、学习途中跑的技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途中跑技术躯干姿势和摆臂动作。教学目的和任务。

1、使学生了解中长跑的一般知识。

2、初步掌握中长跑的途中跑技术。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教学内容。

一、整队上课,检查上课人数。

二、宣布本课内容、任务和要求。

三、队列练习。

1、原地向左、右、后转。

2、行进间向左、右、后转。

四、慢跑400米——800米。

五、定位操:

1、扩胸运动。

2、腹背运动。

3、体转运动。

4、踢腿运动。

5、前后压腿。

6、全身运动。

六、专门性练习。

1、小步跑。

2、高抬腿跑。

3、后蹬跑。

七、加速跑基本部分。

一、介绍中长跑的一般知识中跑:800米—3000米。长跑:5000米—10000米。

中长跑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和周期性运动项目,具有较大的锻炼价值。经常参加中长跑的锻炼,能提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发展耐力素质。培养坚毅、顽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学习途中跑技术途中跑是中长跑的主要阶段,它是运动员比赛时发挥训练水平和锻炼者获得锻炼效果的过程。

1.后蹬阶段:是途中跑技术的主要环节。后蹬动作应该迅速而积极,后蹬结束时髋膝踝三关节应伸直,后蹬角度为550左右。

2.前摆阶段小腿应自然放。

松,依靠大腿的前摆动作,膝部领先并带动髋部向前上放摆出。3.腾空阶段:蹬离地面的腿要放松,依靠后蹬反作用力的惯性和大腿的向前动作,小腿折向大腿。

4.当摆动腿前摆结束时,大。

1、放松练习。

2、做整理运动。

3、总结。

跨越式跳高。

本课教材。

1.跨越式跳高:学习过竿动作2.游戏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出跨越式跳高过竿动作的要领,多数同学在过竿时能做出摆动腿移髋动作,部分同学能完成落地时身体侧对竿动作。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和身体的灵敏协调能力。

2通过游戏练习,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3学生能对多次重复练习具有兴趣,并通过与同学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合作能力。

重点基础知识。

1过竿动作要点:摆动腿内旋并下压,起跳腿积极向上抬。

重难点。

教学重点:摆动腿过竿后内旋下压教学难点:移髋开始部分。

教学常规。

1.队长集合整队2.师生问好3.报告出勤情况。

4.宣布本课内容5.检查服装6.安排见习生。

准备活动:跳皮筋。

一.跨越式跳高。

1辅助性练习。

a.原地单、双足、交叉。

b.模仿两腿依次过竿练习。

c.原地左、右连续跨越竹竿。

d.跨过竹竿。

斜线助跑,起跳腿全脚掌着地起跳,摆动腿上摆,手臂快速上摆,上体前倾,大腿靠胸,过竿后摆动腿内转下压,起跳腿高抬,摆动腿先着地,屈膝缓冲。

授导型教案中长跑技术教学与训练

语文。

授课年级。

三年级。

学校。

太西小学。

教师姓名。

张旭贤章节名称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计划学时一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知识与技能:

会认10个生字,重点指导写好“懒、威、武”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等词语。

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

本课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我主要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图像资源,借助大量的图片,悠扬的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视象”,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文,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1、谈话导入,了解位置。

2、紧抓题眼,整体感悟。

3、创设情景,朗读积累。

4、整体回顾,总结拓展。

依据的理论。

图片看图找一找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一、谈话导入,了解位置导入新课,了。

四、整体回顾,总结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依据文本围绕“富饶”这一题眼而写的特点,紧抓“富饶”一词,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先是让孩子们读准,联系生活说说:“你觉得‘富饶’应该是怎么样的?第二步,初读课文,说说“西沙群岛的——有——”从物产多来感受富饶。接着,我紧抓课文中的语言,尤其是表示物产丰富的词句,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然后,我设计了帮老师忙,为你喜欢的一段内容配上解说词的活动,旨在使学生从视觉感受、朗读感悟、内化积累的过程中感受“富饶”。最后,我引领孩子们回顾、概括自己的感受,再切合文中的一句总起句,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提升,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沙群岛的富饶。

中长跑教案

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体,通过中长跑动作技术和方法要领的学习,正确认识中长跑对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能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增强体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和坚毅、顽强、不断进取、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

二、学情分析:中长跑单元教学预计3次课,本次课为第2次课。通过上节课学习,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中长跑的动作技术要领,以及锻炼身体的方法。针对学生完成动作的情况,采取分组自主练习的组织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材内容:5分钟的持速跑。

教学重点:全程跑的体力合理分配。

教学难点:全程跑合理技术使用。

四、教学目标:。

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多种诱导练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合理使用全程跑的技术。具体目标为:

1.在中长跑学习过程中,能较准确的说出跑的知识要点,并能够在学习实践中运用正确技术。

2.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内容,使75%~85%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中长跑的技术要领。

高考学习网-|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3.同时,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能够说出中长跑对自身锻炼的价值。

五、教学程序:。

1、队形队列与准备活动:

(1)队形队列:将学生分成四组,跑步——立定练习。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2)准备活动:慢跑成圈,然后进行行进间的徒手操5节。

2、技术学练:学法:

(1)采取形式多样的队形练习,加强学生对中长跑技术要领的知识再现,进一步体会动作要领。

(2)通过定向越野的形式,让学生学习体会全场跑的体力合理分配。组织:

通过教师指定的路线进行练习,再让各练习小组给其他小组布置的路线进行身体练习。教法:

(1)以小组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采用互教互学交流的方法,掌握技术动作,改进技术上的不足。

(2)请各组掌握技术较好的学生示范。教师点评,分析出动作,提出改进意见,达到共同完成本课预订的目标。

(3)在中长跑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学习情况,不断提出让学生思考的技术点,对学生进行团结合作、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等优良品质的教育。

3、放松整理与讲评:

高考学习网-|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放松整理:学生放松走成圆形,在教师语言提示下,采用肌肉放松调节情绪的方法,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总结本课的学习情况,评价学生练习情况,布置课外作业,与学生一起清整场地器材。

六、本课亮点:本课试图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方法和手段,突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身体练习的方法。通过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满足学生不断的获取知识与提高技能的需求,发展和提高学生体能,增强心肺功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和坚毅、顽强、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七、效果预计:

75%~85%以上的学生基本能掌握中长跑的技术要领。在持速跑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团结、合作学习的积极参与中,使学生建立自信,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优良品质。

练习密度预计:35%--40%。

生理负荷预计:130—145次/分。

八、由于我校刚刚进入新高中课程试验,对于中长跑教材的教法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

高考学习网-|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八年级体育中长跑教案

(以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学习体育文化,提高体育文化修养为目的。考核方法可以采用口试、笔试、学生竞赛等多样形式进行,每一位学生从中选择一种以上参加考核,对于优秀的学生需要教师给与奖励性的标注)。

一年级(以预防各种伤害以及了解防治方法位内容,或者为体育发展简史)。

二年级(以学生了解锻炼身体方法和采用哪些途径可以增强身心健康的体育知识为主要内容,或者介绍比赛规则简介)。

三年级(在前两个学期知识积累及习惯养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选择安排锻炼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人教育)。

三年的体育理论知识学习呈阶梯状上升,最终形成学生终身教育的体育观。一切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即使有兴趣的项目,也需要理论指导才能使水平有所提高。所以理论的铺垫在每一个学期都是必需的。但这里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意识,使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呈现自己的最佳学习效果。同时,通过奖励的正向刺激,可以使学生愿意主动学习。

(学生原有身体素质与现在身体素质相比较变化程度)。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

速度力量。

灵敏耐力。

柔韧爆发力。

(比原始成绩进步一档为及格,进步二档为良好,进步三档为优秀,没有进步一档或退步为待及格,目的是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并且不给学生失败的感觉,逐步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增强自信的'精神)。

(此部分教授学期的体育各项技能,培养学生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动作的能力,此部分需要通过调研确定上课的内容和程序)。

分年级按本学期的教学重点进行考核,看学生的运动技能是否比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个人认为此部分的教学方法如何操作也应该考虑在内,在学生有强烈愿望的前提下,怎样使全体学生的体育素质提高,并且提高到怎样的程度;同时,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选择自己的体育锻炼方向,培养自己终身教育的观念)。

太极武术、篮球、体操、乒乓球、羽毛球、田径各单项等。

授导型教案中长跑技术教学与训练

每学期开始,学校发给教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备课笔记本,教师必须按要求将教案写在指定的地方,这种大一统的模式主要是为了方便评价,而其僵化的形式不仅禁锢了教师的创造力,更严重的是使得教案抄袭成风,泡沫教案泛滥,走向了教案设计的反面。

教案形式创新,过分追求形式是传统教案的主要诟病之一。这样倒也不是说教案就不要形式,教案总是以一定的形态存在的,既有显性存在,也允许隐性存在,关键是形式要与内容和谐一体,为内容服务。也就是说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取决于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总体原则是“不拘一格,效用至上”。在突破传统教案要求纸质、手写、详案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倡导。,先进的课程理念,只有在课堂上扎根生长,并开花结果,新课程所预示的教育愿景才能实现。而作为备课的教学方案就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蓝图,要研究教学的“破”与“立”,无法绕开教案问题。正如余映潮老师所言:“教案,是从课堂教学实施方案的角度来表现时代教改意志的一种载体。”这样看来,教案改革应与课程改革同行,创新教案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要进行语文课程改革,必然要进行语文教案创新。

一、教案理念创新。

1.角色转变:变“师本设计”为“生本设计”,所谓“师本设计”,是指以“教师的教”为中心,重点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的教学设计。这类教案,其教学资源均来自于教材与教参,设计者很少考虑学生的学情和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整篇教案能看出教师在课堂中清晰的“教”的轨迹,但看不到学生在课堂上怎样主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强调学生情感与心理的需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课堂的学生活动主体,强调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强调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显然,“师本设计”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根据新课程理念,我们倡导“生本设计”。所谓“生本设计”,是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以促进学生“怎样有效的学”为主要思考坐标,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发展。为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必须自觉转变过去“教师即指示权威”的“师本角色”为“师生平等互助学习”的“生本角色”,并在教案中得以充分体现。

2.多维思考:变“教参套用”为“多元参照”,过去的教师在备课时,总是习惯于把教学参考书作为教材教学唯一的参照资源,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来自于教参。不管教参对教材分析的深与浅,不管教参涉猎的参考内容是否都有价值,提供的学习方法是否符合本版学生的实际学情,当然也不考虑生活中和课堂上生成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设计者关注的是教参规定的既定的教学任务,并把能不能按时完成教参规定的教学任务,视为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标志。在这种思维定势下设计的教案,基本上是教学参考书的变本,也即前文所说的“无我教案”。

教参是教师设计教案的重要参考,但不能作为唯一的参照资源。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在领悟课标与教参的基础上,做多元的教学资源参考,具体说来,起码要思考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思考。主要指新课改理念,如“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成长”等。二是主题思考。一篇高质量的教案设计,需要一个体现一定教育思想的主标题。通过这个主题可以看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授导型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科特点,教材种类,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所处的环境等诸多因素进行有创造性的设计。

体育教学中长跑公开课教案模板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们的天性是喜欢玩、好奇心强、争强好胜模仿力强、喜欢表现,但好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一部分还存在任性、娇气等不良的心理倾向。他们也渐渐产生竞争意识,因为已经能够判断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好或者差时,相应地会引起心理的变化。当别人不如自己时,内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为此,针对他们喜欢游戏、喜欢展示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我选择以跳绳游戏为活动主形式,以绳激趣,营造浓厚个人竞争和团体竞争氛围。

二、教学理念。

由此,在设计理念上,我认真渗透素质教育思想,积极创新体育教学形式,以学生的心理趋向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贯彻落实“快乐体验”的课题思想,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跳绳》动作与方法的编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将自己的跳法大胆的向其他同学展示与交流,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目标,以及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初步预设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快乐锻炼,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2、知识与技能:发展协调、灵敏的素质,促进智力开发。

3、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通过各种跳绳游戏的体验活动掌握一定的技能。

难点:在练习中,能够掌握跳绳活动方法,做到自主学练和合作锻炼。场地器材:一块篮球场地、学生每人一条跳绳、录音机一台。

四、教法、学法预设。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初步预设本课教法和学法是:教法:情境教学法、设疑法、演示法、练习法、激励法等。学法:观察法、尝试法、游戏法、合作法、竞赛法、展示法等。

五、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趣的游戏情景最能吸引他们进入课堂角色。整节课,我将以“跳绳王国”为主情景,去激趣。一入课就在情景中带领学生去旅游参观,学生的活动热情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和调动出来。

(二)旅游第一站------“过关”

通过创设“王国门岗”,指导学生两人一组,用玩游戏进行热身活动。

(三)旅游第二站------“踩蛇尾”

我设计踩蛇尾活动,通过“甩、踩”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开展热身活动,发展学生的迅速反应、灵敏运动能力。

(四)旅游第三站------“抓尾巴”教师通过“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到了小动物园,瞧!里面有很多的小动物,还有尾巴呢,我们来比赛一下,谁抓到的尾巴最多?”的谈话引导,指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体活动,要求学生通过两人一组,一人把绳子绑在腰间,露出两端“尾巴”,想方设法保护好“尾巴”;另一人使劲去抓它;并轮流活动。教师边指导,要求注意动作规范和安全,边参与学生活动。活动中,学生兴致盎然,奔跑、躲闪,循环反复,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达到了一定的锻炼强度。

(五)旅游第四站------“拼图”

本站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整合学科间的知识,以体育小组合作活动形式,促其思,启其智,炼其身。首先,让各小组在讨论用绳拼图创编的基础上,先进行展示和交流。然后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拼图,组成新小组进行有序跑跳练习、展示,让全体学生沉浸在愉快地学、练氛围中,享受体育活动的快乐,陶冶身心。

(六)旅游结束------放松。

总结。

播放歌曲《小白船》组织放松活动,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进行课堂小结,评价,颁奖,渗透德育美育教育。

总之,本节课我将力求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想理念,充分利用“自主学练、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等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及时鼓励表扬,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授导型教案中长跑技术教学与训练

朱加为。

〖教学目标〗。

1.知识:

(1)解释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

(2)观察并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意义。

2.能力:

(1)利用数学模型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

(2)运用记录、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模拟探究过程以及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教学策略〗。

通过设置情境,引出问题:细胞为什么这么小?再引导学生思考、提出假设,引出“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活动。针对模拟探究实验设计一系列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理解细胞体积较小与物质交换的关系,进而引出细胞如何保持较小的体积的问题。对此学生容易想到细胞可以一分为二,即通过细胞分裂。细胞分裂使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数目增多。

1.细胞分裂的过程;

2.细胞分裂的意义。

〖教学难点〗。

1.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中预测的提出、数据的处理、结论的得出。

2.染色质、染色体的概念及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

〖教学方法〗。

模拟探究、计算、分析、讨论以及结合挂图、多媒体视频分析讲解等方法。〖教学用具〗。

1.课前要求学生制作棱长分别为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正方体;

2.动物、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课件;视频资料。

3.细胞核在细胞分裂时,染色质、染色体变化挂图;

4.用马铃薯制作棱长为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体。〖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看生物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答:细胞。

设问:大象的身体比小老鼠大得多,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把两者的细胞比较一下,结果会怎样呢?大象的身体大的原因在哪儿呢?(激起了学生好奇心,纷纷进行推测。)。

教师总结:其实两者的细胞在大小上没有什么区别,大象身体大的原因在于体内细胞数目多。

现在再来看看新生儿和父母身体内的细胞数量,新生儿体重一般只有3~4kg,成人体重一般在50~70kg,是父母的细胞比新生儿的细胞体积大还是数目多呢?(进一步认识生物的体积与细胞大小的关系)。

答:父母细胞的数目比新生儿的细胞多。

据测算新生儿体内一般有1012个细胞,其父母有1014个细胞,两者在数量上相差100倍,但细胞体积是差不多大,父母身材高大的原因是父母身体内的细胞数目多。

有的同学可能会想或问,细胞的体积为什么这么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这多不方便。细胞为什么不长大一点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和学习的问题。

(二)新课。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生物体内的活细胞是有生命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细胞是活的)。细胞进行生命活动就要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周围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那细胞体积小是否与细胞进行生命活动中的物质交换有关呢?(引导提出探究的问题)你们认为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然后师生共同归纳。

科学家通常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某些复杂或不易直接进行研究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较大的正方体模型代替细胞,如用棱长分别为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正方体,先计算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再将两者进行比较,问题就转化为研究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关系了,这样问题就简化、易于理解了。

(学生讨论并进行预测,可能的预测有三种:随着正方体的体积增大,(1)比值增大,(2)比值减小,(3)比值不变。)。

预测后,学生分别计算四个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及比值,并将数据记录在课本上的表格内。

讨论、分析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比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与自己的预测是否相符。

学生汇报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比。

从数据可看出,四个正方体从小到大,其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分别为6、3、2、3/2,如果正方体的体积再增大,比值会怎么样呢?(学生答:减小)我们可得出什么结论呢?(学生答:正方体的体积越大,表面积与体积比则越小,反之则越大。)为了让学生都能理解细胞大小与物质交换的关系,再如下提问。

1.把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放入红墨水里,有几面被染红?面积是多少?表面积与体积比呢?(6面,6平方厘米,6/1)。

2.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比是多少?(3/1)把它放入红墨水里,它6面共24平方厘米被染红,我用刀把它切成4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有几面被染红?面积是多少?面积与体积比又是多少?(3面,3平方厘米,3/1)。

3.如果把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放入红墨水里,情况会如何呢?(平均2面,2平方厘米,2/1)。

如果把正方体换为其他的几何模型,结论也是一样的,播放:视频。

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这个结论应用到细胞中去,同学们能说说看吗?

学生答:细胞越大,细胞膜面积与体积比则越小;细胞越小,细胞膜面积与体积比则越大。

设问:这对细胞有什么好处或意义呢?(激发思考)。

答:体积较大的细胞。

问:如果细胞无限生长,同学们讨论一下,看会有什么情况出现?(较大细胞的表面积即细胞膜的面积相对较小,细胞膜将不能保证从外界环境获取足够的生活物质供细胞进行生命活动。)。

问:同学们现在理解了细胞为什么这么小吗?

答:较小细胞的表面积则相对较大,更易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第二课时。

(一)设问导入。

一种方式就是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就停止生长;另一种是细胞长到一定大小的时候,细胞可能一分为二,同学们认为会是哪一种呢?(答:第二种)。

(二)新课。

同学们说得对,我们把一个细胞变为两个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分裂。细胞是如何从一个变为两个的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同学们先观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播放课件)讨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细胞分裂过程,归纳、总结。

1.动物细胞分裂过程:核分裂―细胞质分开―2个新细胞。

2.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核分裂―新细胞膜、细胞壁―2个新细胞。

结合挂图分析讲解染色质、染色体的概念以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

强调染色质里含有遗传物质。细胞分裂前,染色质细长,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分裂时,染色质缩短变粗变为染色体,并且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保证了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形式。

通过学习,同学们分析、讨论一下细胞分裂有什么特点?然后归纳总结。

细胞通过分裂把染色体(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保证了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细胞分裂又有什么意义?

1.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

2.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生殖细胞而繁殖后代;通过细胞分裂使生物体内细胞数目增多,从而使新个体由小长大,使生物体不断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从而保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教学反思〗。

中长跑教学反思

本阶段主要教学内容是中长跑,而一般学生只要提到中长跑,都是马上变换表情,议论纷纷,要么说请假。那么,要克服中长跑教学中的恐惧心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前上好一节理论讲座课,让学生了解中长跑的基础知识。

二、中长跑项目的课堂设计不要单调,要多样化。

三、中长跑教学要灵活多变。如计圈跑、计时跑、变速跑、越野跑等形式,尽量使教学新颖、有趣味。

在此基础上应着重掌握两个方面的节奏。

中长跑的呼吸节奏十分重要,一般采用鼻呼吸或口鼻呼吸法。节奏一般是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有的同学也采用口呼吸,冷空气没有经过鼻的过滤和温暖过程,将会刺激气管,造成口干舌燥,胸口疼痛,加速“极点”的过早出现,不觉中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提醒、监督学生按照中长跑的呼吸节奏进行。

中长跑的呼吸节奏重要,但跑动的节奏依然重要。教师要提示学生根据自身的体力、体质,结结合中长跑的距离,合理的分配体力,找好自己的跑动节奏。学生要确实学会整个距离中的节奏跑。

虽然中长跑学生都比较畏惧,但他是我们初中阶段必须学习的一。

长期以来,耐久跑,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不会积极的主动的去从事这项锻炼。当然这不能排除客观的场地条件因素,最主要的还是学生主观的能动性。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成了上好耐久跑教材的关键问题。

第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主观上感知耐久跑练习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二,选用节奏明快,催人奋进,鼓舞斗志的音乐用于耐久跑教学,诱发学生的无意注意。

第三,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按能力分组的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寓耐久跑的练习于游戏中,使学生在愉快的比赛氛围中,忘却疲劳,达到积极练习的目的。

(一)是一种较长距离的周期运动,既要求一定的速度,又要能跑的持久,属于田径运动中的中长跑项目。在中学阶段,耐久跑是发展心肺功能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有效手段。经常进行耐久跑锻炼,不仅可以发展一般耐久,培养顽强、坚毅的心理品质,而且对于消耗身体多余的脂肪也有直接功效。初中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由于平时学习负担过重,锻炼时间较少,耐力素质普遍很差,急需提高学生一般耐力水平,改善学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通过改造传统的耐力练习手段,变速跑,匀速跑,来发展学生有氧耐力的目的。培养学生对耐久跑学习兴趣。因此,本课确立了两个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耐久跑时两步一呼,两步一吸的有节奏的呼吸法,并发展学生保持匀速跑的能力。(2)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以均匀中等的速度,跑完设计的路线,有克服“极点”的坚强意志力。

(二)中长跑训练单调、枯燥,训练强度大,训练过程往往很容易使学生身心疲惫,产生厌恶情绪。本人从事体育教学工作30多年来,对如何提高小学生中长跑训练效果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及比赛的探索,进行反思如下:

一、中长跑训练存在的难点及主要问题。

中长跑是一项比较难练的项目,其难点是:动作单一,趣味性不强,队员易感到枯燥、单调而不愿学。再者,练中长跑运动员负荷大,学生在练习中怕“极点”的出现。存在的问题是:队员的速度感差,不会合理地分配体力,无计划地乱跑,成绩提高缓慢,这样,严重地影响着中长跑训练效果。

二、提高中长跑训练效果的途径与方法。

1、改进传统的训练方法。

现代中长跑比赛,不是比耐力,而是速度的较量。运动员都是在高速中跑完全程。所以说,现代中长跑已不是一般性的耐力项目,而是以耐力为基础,速度耐力为核心的高强度项目。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当中,把速度与耐力紧紧地结合起来,把培养队员保持高速度的能力作为训练的根本目的。

在学校中长跑训练中培养速度感的练习经常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有的甚至在平时的训练中很少计时或者只简单地记录训练课的总时间,忽略单位段落负荷时间。由于没有良好的速度感,在比赛中往往盲目改变跑速或被动调整节奏,最终导致比赛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提高速度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必须贯穿于平时的训练课之中。中长跑是对体能要求较高的项目,研究中长跑训练方法,首先要把握中长跑各项目的供能特点。例如:800米跑,一般是磷酸原系统供能占30%,糖酵解系统供能占65%,有氧代谢只占50%。训练时,应该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和采有用相应的训练方法。

2、改进和提高运动技术。

长期以来,我们在中长跑训练方面,比较重视后蹬用力,而忽视了动作的速率,由于过分地强调后蹬和高抬,每一步都消耗很大的能量。在实践训练中,我们应依据队员的身体形态特点,选择合理的步长和步频,将队员分成不同的组,在其超步幅与低步幅的对比中灵活地指导他们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跑法。另外,跑动时上体的放松对整个技术动作也很重要。首先面部肌肉应放松;稍含胸,两臂做轻快有力的小幅度摆动,摆臂时,肘关节的夹角一般为90°最好,这样加上良好的步频,整个动作就显得快而松,轻而稳,节奏感强。

提高队员对训练中长跑的认识及注重培养队员不怕艰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从心理学、教育学角度看,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知——情——意——行。“知”就是明确练习目的、意义,“情”既对某一事物建立感情,“意”即产生意志,“行”是积极自觉地行动。当队员对练中长跑的目的、意义明确后,就会建立感情而产生练中长跑意愿,也就会表现出积极自觉的行动。

育人是训练的根本,队员对疲劳的心理耐受度是决定队员耐力水平的主要因素之。

一。因此,必须把育人贯穿训练的始终。在中长跑训练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不怕艰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提高队员心理调节控制能力,改进队员在疲劳姿态下充分动员机体潜力、坚持跑完全程的自我激励机制。

3、提高训练技巧。

搞好训练前测验。要求学生全力跑全程,教练员组织好记录工作(记录运动技术上主要缺点、各分段的时间、意志表现等),为训练提供原始依据。

(三)要克服中长跑教学中的恐惧心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中长跑项目的课堂设计不要单调。

中长跑教学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如追逐跑、计时跑、变速跑、,尽量使教学新颖、有趣味。为了使学生侧重体会跑中技术的某个环节或改正错误动作,可采用专门练习。如用小步跑和高抬腿跑,侧重体会腿的前摆落地动作;后蹬跑,侧重体会腿的后蹬,前摆动作。为了掌握与攻进摆臂动作,教学时可采用:原地练习摆臂,并配合呼吸;随信号节奏做原地高抬腿跑,并做摆臂练习。

将乐城小江中财。

在体育教学中,中长跑项目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身体锻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培养学生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勇于进取的体育优秀品质,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往往最害怕的项目就是中长跑项目,因为它的路程长、消耗大、训练辛苦、枯燥、易疲劳,考试成绩往往都不理想。同时,学生又希望能考试达标,但平时又不愿意付出训练,不愿去练习中长跑,其主要是怕吃苦、怕累、思想畏惧的表现。如何让学生提高中长跑成绩,最关键的一条是体育教师必须严格地引导学生参加耐久跑训练,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教学手段、教学原则进行教学,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由被动式训练转变为主动式训练。

要使学生提高中长跑能力,要求锻炼内容要全面多样,方法灵活,使身体得到全方位发展。只有在身体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中长跑训练,才能有稳定扎实的基础作为保证,而不至于使学生训练成为只有某一方面发展的单一人才。中长跑的教学与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运动量的大小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小到大。作为体育教师,就必须要有耐心,不能强加给学生过大的运动量,以免造成对学生的伤害。

耐久跑是一种较长距离的周期运动,既要求一定的速度,又要能跑的持久,属于田径运动中的中长跑项目。在中学阶段,耐久跑是发展心肺功能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有效手段。经常进行耐久跑锻炼,不仅可以发展一般耐久,培养顽强、坚毅的心理品质,而且对于消耗身体多余的脂肪也有直接功效。

初中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由于平时学习负担过重,锻炼时间较少,耐力素质普遍很差,急需提高学生一般耐力水平,改善学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通过改造传统的耐力练习手段,变速跑,匀速跑,来发展学生有氧耐力的目的,培养学生对耐久跑学习兴趣。

因此,本课确立了两个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耐久跑时两步一呼,两步一吸的有节奏的呼吸法,并发展学生保持匀速跑的能力。(2)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以均匀中等的速度,跑完设计的路线,有克服“极点”的坚强意志力。

在上课中,我始终围绕着目标进行组织教学,并始终贯穿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这一主旋律。这节课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课堂,打破传统的以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体活动规律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学生的兴趣为主线,一开始通过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各种练习中,教师适当的引导,给学生以足够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如:分组讨论和设计跑动路线这个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从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演示实验解决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合理的开发了学生体育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够通过这一环节,为终身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集体练习中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初中生中长跑教学反思

熊恒。

长跑是中距离跑和长距离跑的简称。中长跑是历史悠久且开展普遍的运动项目。中长跑能有效的增强与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功能,并有助于培养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斗志,塑造完善的个性心理特征。而现将此项目列入初中学生毕业考试,且在考试中占一定分数比例,初中学生在中考时男女生分别要完成1000米、800米跑,所以现在的初中生体育课堂都是围绕着这个项目教学。

曾经我在课堂上问学生们:你们在体育课上喜欢什么项目?80%的学生都说喜欢打篮球、羽毛球。但他们更喜欢在体育课上自由活动,在课堂上我一提到本次课是练习耐久跑,很多学生的情绪就波动了,看来学生们对待中长跑存在着心里障碍。有的学生回答将,老师我们的耐久跑太枯燥无味了。我在想我的教法不适应他们,例如:我在练习中长跑时,以往我都是规定学生在2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4---5圈,然后再他们跑的时候不断鼓励,不断的用哨声和声音吼的练习手段来促进学生完成耐久跑,这样下来学生跑完了,又累又费劲,教师精神上很疲劳,课堂气氛很沉闷,不活跃,很多学生失去了跑的信心,而教学目标又没达到,教学效果不明显。后来本人尝试了两种方法:

1、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从主观上感知耐久跑练习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定向跑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在操场布置好教具(雪糕筒),在练习时配上音乐,使学生在练习时比较有愉悦感;全体学生站成一路,先由体委带头进行蛇形跑练习,然后教师进行提问,问有谁能想出另一种跑的方式?想出来的同学就带着全体同学们练习一次,定向跑比赛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小组设小组长一名,小组必须按照地图上注明的方向找到点,小组成员每个人必须用右手触摸那个点,有序的练习,在练习的时候保持小组的队形,不能随意串到别的小组,先完成的小组为胜利;如果队形乱了,或随意串到另一个小组,就算犯规。

2、多种的练习方式。

在课堂上,学生自主选择练习手段,内容包括,篮球三分钟往返运球上篮、2-。

中长跑教学反思

本阶段主要教学内容是中长跑,而一般学生只要提到中长跑,都是马上变换表情,议论纷纷,要么说请假。那么,要克服中长跑教学中的恐惧心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前上好一节理论讲座课,让学生了解中长跑的基础知识。

二、中长跑项目的课堂设计不要单调,要多样化。

三、中长跑教学要灵活多变。如计圈跑、计时跑、变速跑、越野跑等形式,尽量使教学新颖、有趣味。

在此基础上应着重掌握两个方面的节奏:

中长跑的呼吸节奏十分重要,一般采用鼻呼吸或口鼻呼吸法。节奏一般是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有的同学也采用口呼吸,冷空气没有经过鼻的.过滤和温暖过程,将会刺激气管,造成口干舌燥,胸口疼痛,加速“极点”的过早出现,不觉中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提醒、监督学生按照中长跑的呼吸节奏进行。

中长跑的呼吸节奏重要,但跑动的节奏依然重要。教师要提示学生根据自身的体力、体质,结结合中长跑的距离,合理的分配体力,找好自己的跑动节奏。学生要确实学会整个距离中的节奏跑。

虽然中长跑学生都比较畏惧,但他是我们初中阶段必须学习的一个项目,也是考试必测试的项目。通过我们的努力,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加之教师的合理安排与教学,学生还是很喜欢上此内容的。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和参与到这个队伍中来。

中长跑教学案例分析

中长跑是中学体育课教学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在体育教材中的中长跑,运动量大,持续时间长,又必须跑出一定的速度,这就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现实体育教学中,就常常发生学生弃跑、中途退场、装病请假甚至出现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现象,从而使中长跑项目成为体育教学中的难点。长期以来,中长跑,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不会积极的主动的去从事这项锻炼。当然这不能排除客观的场地条件因素,最主要的还是我们教师如何去有效的开展中长跑的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体育课程资源,将枯燥、无趣的耐久跑教材变得主题鲜明、形式新颖。针对这一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我们体育组老师们多次进行过分析和探讨,在实际的教学中也不断摸索和改进教学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消除学生对中长跑项目的畏惧心理,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改进中长跑的教学。

主要问题:

1、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如何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采取的手段、方式、策略。

(一)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法是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是影响学生锻炼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中长跑的组织教学应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施教与乐,充分体现教学的趣味性。那么学生练习时不但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累在其中,也乐在其中”。

1、比赛练习法。

比赛练习法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争强好胜,竞争意识强,爱面子,不甘示弱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迎合他们的特点,因势利导正是比赛练习法的特点。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练习时可以将学生按小组分成人数相等的几个队,进行各种形式的接力比赛。

教学片断1:“米”字型跑比快。

场地布置:在操场的四条边长中点各插一支标枪,同时在操场的四个角上各插一支标枪。在大操场的中心划一个半径为4米的圆,圆上均匀插八支标枪。

组织方法:将男、女学生各分成八组,每组成一路纵队(手里握绳)站在八根标枪后。听教师口令后集体跑,要求每组学生在“米”字的每个比划上来回跑一次回到原来的地方。看哪组最快。

2、环境练习法:

长时间单调的刺激很容易引起疲劳,面对固定的跑道,简单的跑圈只会使学生感到厌倦。因此在中长跑练习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环境因素来组织教学,本着就近、方便、安全的原则适当的变换练习地点,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厌倦心理,缓减疲劳感,调动积极性。

教学片断2:不同场地跑。

任务、场地:

1、绕操场一周的树间跑2周;

2、沿足球场的对角线交叉跑动;组织方法:将学生分成二组,每组成一路纵队,沿规定的路线在不同的场地上完成布置的任务。完成后二组分别交换路线再次练习。

3、组合练习法。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进行多样化的中长跑有助于克服单调乏味的气氛,从而达到增加跑得距离和时间的目的。采用不同的练习法则可以提高学生跑的新奇感,同时也增加了跑的难度。如:定时跑、变速跑、匀速跑、往返跑、间歇跑等。还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游戏,如:追逐跑、领先跑、跳绳接力跑等。

教学片断3:游戏:接龙。

组织方法:在100米起点和终点各放一个标志杆。将学生等分成四组,站在起点线后,每组第二个学生手持一根长绳。首先是递增跑,即排头听到教师口令后跑出,绕过终点标志杆跑回起点,与第二个同学一起持绳跑,依此进行,当全组跑出起点。此时,再递减跑,即每跑一个来回,按先后顺序递减1人,直至最后一个到达终点。先到为胜。

游戏规则:绳子不能丢;人和绳不得触及标志杆,触及一个在总成绩中加0.5秒。

(二)以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中长跑教学可以这样认为:“并不是学生讨厌耐力跑成绩才不好的,是因为成绩不好才讨厌耐力跑的”,由此可见,学生不愿意参加耐久跑的原因还在于这“总不及格”的失败体验。在教学中,我们更应注意对学生报以恰当、积极的期望,多给他们一些关注、一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当学生练习成绩达不到预期目标时,简单的否定、放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应以积极的态度去接近学生、鼓励学生,以提高他们的锻炼积极性,因此我们要设法创造一个使其有成功体验的突破口,使他改变对中长跑的态度。我们要记录好学生每次的测试成绩,每次测试结束后,要让学生看到他每次的进步(哪怕是一个善意的谎言),给予他足够的鼓励和信心,让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自觉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1、本案例以学生为主题,把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作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为目标,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团结协作的精神,构建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了轻松、愉悦、开放的学习氛围,能结合学生的特点来组织安排教学。通过游戏方式实现耐久跑的教学,将耐久跑的练习方法由单调枯燥的“跑圈”变成为形式多样、具有浓厚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耐力素质,完成了教学目标,又消除了学生对耐久跑的抵触情绪,激发了学生的锻炼热情。

2、多样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的耐久跑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心理上不再害怕这一运动项目,由原来的那种“要我跑”的思想也逐渐被“我要跑”的思想所代替,增强了积极参与的信心,开始积极主动地练习耐久跑。

初三体育中长跑教学反思

在体育运动中,中长跑是一项大运动量的运动项目。它不仅消耗大量的人体体能,它是一项发展耐力素质,改善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的运动项目。此运动项目还可以促进代谢能力,提高人体的耐力素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中长跑还可以预防和治疗某些慢性疾病,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和延年益寿的作用。因此,在世界范围内群众性的健康长跑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这也是现阶段初三体育中考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其单调、枯燥、持续时间长、运动强度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对中长跑普遍都存在着厌倦心理。学生一听长跑,就会皱眉头,又跑步啊,虽然中考要考,但积极性不高,成绩提高也慢。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师上中长跑课“太过直接了”,只想着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

根据上课的情况调查反馈:不喜欢和讨厌中长跑的约占全班人数的80%;觉得没必要中长跑锻炼的占全班人数的45%;不会主动中长跑锻炼的占全班人数的75%;觉得中长跑枯燥没锻炼价值的占全班人数的45%。通过以上数据表明,不难发现:中学生不了解中长跑运动,甚至可以说对中长跑运动非常陌生,对中长跑运动的理解非常模糊,大部分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感觉是枯燥无味和累,缺乏对中长跑运动的价值认识,导致他们不会主动或者觉得没必要中长跑锻炼,对中长跑运动持有不喜欢甚至讨厌的态度。

如果单从练习效果上看,绕圈跑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意志品质的锻炼非常有效。但前提是要学生不觉得绕圈跑枯燥与乏味,不过从实际教学过程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相对较厌恶这种教学形式,认为没有新意而且累。一开始我也是这样上课,看到学生烦,我的心情也不好受,有时就强迫他们练,还苦口婆心的教育,收效甚微。因此,我觉得有必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一次上课后,学生们问我:“老师,今天上什么?”我说:“长跑”,那些学生的眼神马上暗淡下来,象放了气的气球。我马上故做神秘地说:“今天的长跑可不同往常,有点刺激。”说完,学生来精神了,迫不及待的想听。我知道时机到了,学生被我吊起“胃口”了,“今天,玩(火炬接力)游戏…”然后在准备活动后我宣布了方法,将学生分成10人一组,手拿“火炬”,每人按体能差异跑不同距离,进行200米、400米、600米不同距离跑接力,要求,为公平起见,各组男女搭配,保证实力相当。这次练习后,学生反映不觉得怎么累,而且说这么快就下课了,其实这运动量比平时还要大点,只不过兴趣高,没注意而已。在以后的课中,我又利用跳绳比赛,看谁时间长,次数多;还有加速领跑法,记时跑,定时跑,简易定向运动,越野跑,障碍跑,趣味球类等,同样一个长跑任务,不同的组织形式呈现出了不同教学效果,既提高运动成绩,又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其实,教学中还有很多教法资源有待开发,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不同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有氧耐力和耐久跑的专项身体素质,而且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因为新鲜事物的刺激使学生忘记疲劳,在快乐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除此之外,还可以创设一些比较有意思、有一定故事情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模式下完成教学任务。

反思与归纳。

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及教法,提高练习兴趣。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

2、采取各种措施,使之体验成功快乐。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再加上女生往往有怕羞、怕丢面子的心理特点,确实有不少学生因体育成绩不佳,想放弃体育锻炼。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采用分类、分层、分组教学法,并及时把有关信息反馈给学生,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产生一种成就动机。

3、丰富教学手段与活动环境,可以减少练习厌烦情绪。如果长时间使用一种教学手段,或者固定在一个环境活动,学生很自然地会产生厌烦情绪。为此,除了要经常改变教学手段外,还要充分利用校园内外的环境,寻找安全有利的教学场地、设施进行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

4、创设操作情境,提高练习积极性。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示范与讲解,还要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际操作,体会动作要领,以有效地掌握体育技能训练的方法。

通过不断地改进,学生会觉得该练习方法很新颖,会产生练习的意愿,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5、在开展中长跑运动时,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意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并掌握克服“极点”的方法,对开展中长跑运动有帮助,能解决其存在的共性问题。

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反思

在体育教学中,中长跑项目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身体锻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培养学生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勇于进取的体育优秀品质,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往往最害怕的项目就是中长跑项目,因为它的路程长、消耗大、训练辛苦、枯燥、易疲劳,考试成绩往往都不理想。同时,学生又希望能考试达标,但平时又不愿意付出训练,不愿去练习中长跑,其主要是怕吃苦、怕累、思想畏惧的表现。如何让学生提高中长跑成绩,最关键的一条是体育教师必须严格地引导学生参加耐久跑训练,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教学手段、教学原则进行教学,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由被动式训练转变为主动式训练。

要使学生提高中长跑能力,要求锻炼内容要全面多样,方法灵活,使身体得到全方位发展。只有在身体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中长跑训练,才能有稳定扎实的基础作为保证,而不至于使学生训练成为只有某一方面发展的单一人才。中长跑的教学与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运动量的大小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小到大。作为体育教师,就必须要有耐心,不能强加给学生过大的运动量,以免造成对学生的伤害。

进行中长跑的体育教学工作,不能千篇一律、一刀切。要根据具体情况、学生特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以及不同训练水平进行区别对待。首先,应从性别特征上区别对待。男女生的性别差异,是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另外,在进行中长跑的教学训练当中,性别特征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女生月经期的问题,应当尽量避免强度过大的训练。综上所述,男女学生在性别特征上的种种差异,决定了在中长跑教学与训练中应区别对待、因人而异、合理安排运动量、男女学生的训练强度应当有所区别。同时又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健康状况及训练水平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因为,相同的刺激对不同的个体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同一班级的学生,用相同的运动量训练,就可能有人适应、有人过量、有人又嫌太少。从生理方面考虑,在中长跑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做到健康分组进行教学,使学生生理负荷能够达到不同个体的生理范围,这样才能够收到最佳效果。

中长跑教学反思

耐久跑是一种较长距离的周期运动,既要求一定的速度,又要能跑的持久,属于田径运动中的中长跑项目。在中学阶段,耐久跑是发展心肺功能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有效手段。经常进行耐久跑锻炼,不仅可以发展一般耐久,培养顽强、坚毅的心理品质,而且对于消耗身体多余的脂肪也有直接功效。

初中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由于平时学习负担过重,锻炼时间较少,耐力素质普遍很差,急需提高学生一般耐力水平,改善学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通过改造传统的耐力练习手段,变速跑,匀速跑,来发展学生有氧耐力的目的,培养学生对耐久跑学习兴趣。

因此,本课确立了两个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耐久跑时两步一呼,两步一吸的有节奏的呼吸法,并发展学生保持匀速跑的能力。

(2)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以均匀中等的速度,跑完设计的路线,有克服“极点”的坚强意志力。

在上课中,我始终围绕着目标进行组织教学,并始终贯穿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这一主旋律。这节课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课堂,打破传统的以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体活动规律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学生的.兴趣为主线,一开始通过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各种练习中,教师适当的引导,给学生以足够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如:分组讨论和设计跑动路线这个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从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演示实验解决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中长跑教学反思

中长跑训练单调、枯燥,训练强度大,训练过程往往很容易使学生身心疲惫,产生厌恶情绪。本人从事体育教学工作30多年来,对如何提高小学生中长跑训练效果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及比赛的探索,进行反思如下:

中长跑是一项比较难练的项目,其难点是:动作单一,趣味性不强,队员易感到枯燥、单调而不愿学。再者,练中长跑运动员负荷大,学生在练习中怕“极点”的出现。存在的问题是:队员的速度感差,不会合理地分配体力,无计划地乱跑,成绩提高缓慢,这样,严重地影响着中长跑训练效果。

1、改进传统的训练方法。

现代中长跑比赛,不是比耐力,而是速度的较量。运动员都是在高速中跑完全程。所以说,现代中长跑已不是一般性的耐力项目,而是以耐力为基础,速度耐力为核心的高强度项目。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当中,把速度与耐力紧紧地结合起来,把培养队员保持高速度的能力作为训练的根本目的。

在学校中长跑训练中培养速度感的练习经常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有的甚至在平时的训练中很少计时或者只简单地记录训练课的总时间,忽略单位段落负荷时间。由于没有良好的速度感,在比赛中往往盲目改变跑速或被动调整节奏,最终导致比赛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提高速度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必须贯穿于平时的训练课之中。中长跑是对体能要求较高的项目,研究中长跑训练方法,首先要把握中长跑各项目的供能特点。例如:800米跑,一般是磷酸原系统供能占30%,糖酵解系统供能占65%,有氧代谢只占50%。训练时,应该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和采有用相应的训练方法。

2、改进和提高运动技术。

长期以来,我们在中长跑训练方面,比较重视后蹬用力,而忽视了动作的速率,由于过分地强调后蹬和高抬,每一步都消耗很大的能量。在实践训练中,我们应依据队员的身体形态特点,选择合理的步长和步频,将队员分成不同的组,在其超步幅与低步幅的对比中灵活地指导他们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跑法。另外,跑动时上体的放松对整个技术动作也很重要。首先面部肌肉应放松;稍含胸,两臂做轻快有力的小幅度摆动,摆臂时,肘关节的夹角一般为90°最好,这样加上良好的'步频,整个动作就显得快而松,轻而稳,节奏感强。

提高队员对训练中长跑的认识及注重培养队员不怕艰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从心理学、教育学角度看,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知——情——意——行。“知”就是明确练习目的、意义,“情”既对某一事物建立感情,“意”即产生意志,“行”是积极自觉地行动。当队员对练中长跑的目的、意义明确后,就会建立感情而产生练中长跑意愿,也就会表现出积极自觉的行动。

育人是训练的根本,队员对疲劳的心理耐受度是决定队员耐力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把育人贯穿训练的始终。在中长跑训练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不怕艰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提高队员心理调节控制能力,改进队员在疲劳姿态下充分动员机体潜力、坚持跑完全程的自我激励机制。

3、提高训练技巧。

搞好训练前测验。要求学生全力跑全程,教练员组织好记录工作(记录运动技术上主要缺点、各分段的时间、意志表现等),为训练提供原始依据。

三、要克服中长跑教学中的恐惧心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中长跑教学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如追逐跑、计时跑、变速跑、,尽量使教学新颖、有趣味。为了使学生侧重体会跑中技术的某个环节或改正错误动作,可采用专门练习。如用小步跑和高抬腿跑,侧重体会腿的前摆落地动作;后蹬跑,侧重体会腿的后蹬,前摆动作。为了掌握与攻进摆臂动作,教学时可采用:原地练习摆臂,并配合呼吸;随信号节奏做原地高抬腿跑,并做摆臂练习。

中长跑的呼吸节奏十分重要,一般采用鼻呼吸或口鼻呼吸法,节奏一般是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有的同学也采用口呼吸,冷空气没有经过鼻的过滤和温暖过程,将会刺激气管,造成口干舌燥,胸口疼痛,加速“极点”的过早出现,不觉中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提醒、监督学生按照中长跑的呼吸节奏进行。

中长跑教学总结反思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长跑教学总结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期以来,在小学五、六年级阶段的很多学生一谈到800米以上的中长跑都会打从心底惧怕,再加上最近几年中考中长跑考试媒体屡屡报导学生考试猝死事件,所以形成了一种社会意识,学生怕累,老师怕安全事故,家长怕那个万一,中长跑成了小学阶段的禁区,所以大家都不涉及就成了皆大欢喜;但是真的是皆大欢喜吗?大家可以看看中国中小学生体质测试检测报告;学生真的是很怕吗?我看不一定,那得看看老师怎么准备,怎么教。可能最大的问题在于家长以及社会意识的形态了。大的问题无法一下子扭转,那谈谈我在怎么在这块“禁区”教学探索这件小事分享一下自己的教学案例。

首先在决定涉及这块“禁区”之前我做了一些思考以及准备。

第一、我要思考学生为啥怕跑中长跑的深层原因;要从生理、心理以及那些负面的先入为主的意识下手。

第二、我要思考如何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一步一步摆脱生理以及心理上的负担。

第三、如何激发学生自我能动性以及如何保证实施这个训练项目的时间。

第四、最重要和最大心理负担的如何保证这过程的安全。

五、六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这个时期的学生身体发育处于增长率高峰阶段,肺活量均值逐渐在递增,身体素质指标都在提升;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大肌肉群素质指标都处于关键发展时期。所以这个阶段通过耐久跑,发展学生有氧耐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心理发展规律知道,五六年级学生感知觉属于少年阶段的特点,集中注意能力有所发展,集中注意、专心致志的时间可达25分钟左右,他们的思维已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然是同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而且这个阶段是智力和体力相结合能力发展的时期。所以课程设计上就需要时间把控、内容板块难度分析等。

在实施中长跑教学以及训练过程中我要摆脱一些常规以及单一的训练方式,所以进行了一些自己现阶段能掌控的尝试。

尝试1:

“观念统一,理论先行”先上室内理论课,从生理解剖的角度谈谈疾病是如何来的?重点讲通过体育锻炼的途径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手段;学生就会从知识理论的角度知道强壮的体魄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也知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这样在实施中长跑练习前让学生有了一个统一健康意识观念;接下来实施室外锻炼时学生的思想就不会单方面认为中长跑的体育课只是一堂任务课。那学生的主动性就会加强,在遇到困难点的时候老师也就有了健康方向的引导。

尝试2:

“跑步呼吸,节奏第一”进行室外体育课时,教师先把中长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做一些生理上的阐述,比如跑步与呼吸节奏不对的感受,还有中长跑过程速度要均匀,不要一会拼命冲,一会慢走、以及跑的过程遇到极点等问题。让学生心里有个底。然后先进行短距离慢跑结合呼吸节奏练习。把学生从蛮跑的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来。

尝试3:

“音乐带动,目标助跑”上课时间每天要求学生早上在未上早读前利用20分钟进行呼吸慢跑+音乐动感伴奏+柔韧功能拉伸;有节奏的音乐可以降低人体对疲劳的感受,这样就会坚持更久;柔韧性等拉伸可以提高筋膜以及肌肉的等长受力,同时可以增强关节动作的幅度,减少损伤的发生。而且一些功能性训练可以减少疲劳感达到充分拉伸深层肌肉群,对整体体质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到学生身上作用特别明显。在众多训练手段下逐渐养成运动习惯,在校园养成运动的气氛。让学生在集体运动中逐渐提高身体素质,这样在体育课上进行中长跑技术教学时提供体能基础。再者学生更喜欢有节奏音乐的跑步已经手段多元化的训练方法,减少训练的单一以及枯燥性。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目标刺激,以及成绩及时公布,再及时进行点评等综合手段保证学生的持续锻炼激情。

通过两个多月的持续跟踪,前后学生数据变化明显。从刚开始测试全班50多个学生按男1000米5分钟,女800米4分钟的标准只有不到6人到后面35人达标的惊喜成绩,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女生在测试达标后大喜欢呼:天呀,我竟然通过努力达到一分钟一圈200米的能力了。当时在旁边感受学生那种喜悦,真的发现原来所谓的“禁区”只是一种思想禁锢罢了,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就能完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教学反思:

通过中长跑的教与学,我认为:

1:培养学生一种能力之前先让其知道这种技能的功能意识,大家都知道,比赛之前都有一个动员大会,其实这就是思想的一个统一过程。思想开拓后我们就可以避免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情绪问题。在实践室内体育课进行理论教学时所说的生理解剖学、致病因子等新概念时讲得比较困难,第一是学生没有生物学等基础,第二就是在进行一些人体循环系统讲解时要结合生活的例子来比喻才能让学生记忆深刻,比如心脏和水泵,血管和水管、高楼和头顶等。不过这些知识学生很少涉及,对他们来说还比较新鲜,所以听得还算认真。所以还需把专业知识深入简出的方式,能让学生更好理解,那就要花费更多功夫。

2、在教学中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集体教学过程中有一种团体气氛影响的心理,就是如果绝大部分学生都在坚持,但有些学生由于体重或者是由于意志力不够,一遇到一点点难受就放弃;第一是导致自己中断训练的过程,二是形成一种破窗效应,其他学生看到这类学生也就跟着做,如何进行心理辅导使整个班能进行良性带动,让我考虑到 了小组带动的思考。但如何进行实力分配?这个和文化课程小组分配优带差不同,这种方式不怎么有效果。

3、刚开始思考的是利用上课的时间来进行这个中长跑这个体育项目,但发现时间根本不够。所以想到了早上早读前的20分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学生回校的时间不一,组织起来有点困难,所以思考了一些比较轻松的游戏、功能性拉伸、动态拉伸等兴趣来吸引学生。总体来算实施下来困难比较多,还得和科任老师分配时间。虽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能按计划中进行,但效果却比我预计的要好,这也证明了在关键期发展关键素质技能的确是件事半功倍的事。

最后,想说在是,要努力专研教学在基本规律,多学习和创造高效有趣在课堂;再深入学习少年儿童在心理发展规律,多站在他们在角度去看问题。运动亦健康和竞技的不同方向,尽量打好健康在基础方向。每个生命都要尊重,那就得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名不要误人子弟在人师,感谢孩子们,谢谢你们!接下来继续成长!

中长跑训练与教学

中长跑是中距离跑和长距离跑的合称。它是发展耐久力的一个田径项目。长时间从事长跑的锻炼,可以增强人体内脏器官和神经、肌肉系统功能。同时,还可以培养人的顽强意思等品质。

一、教学内容与技术要点。

(一)起跑。

中距离跑采用半蹲踞式起跑,也有用站立式起跑。长距离跑都采用站立式起跑。

1.半蹲踞式起跑。

一手的五指分开,以指端撑于起跑线后地面,拇指略前、小指在后,另一臂在体侧。体重主要落在前腿和支撑臂上,起跑动作近似蹲踞式起跑。

2.站立式起跑。

听到“各就位”口令后,先做。

一、两次深呼吸,然后慢跑到起跑线后,两脚前后开立,有力的脚在前、紧靠起跑线的后沿,后脚尖和前脚跟相距一个脚掌长,两脚左右间隔为半个脚掌长。体重主要落在前脚上。后脚用前脚掌支撑站立,两腿弯屈,上体前倾,眼向前看3~5米处,身体的重心投影点落在前脚稍前面。两臂在体前自然下垂或一臂在前一臂在后。集中注意力听枪声或“跑”的口令。

听到枪声或“跑”的口令时,两臂配合两腿做快速有力的摆动,使身体迅速向前冲出。

(二)途中跑。

1.身体姿势。

跑时上体应稍前倾。颈部放松,头正直,眼平视,肩带和两臂肌肉放松,肘关节约成直角,手半握拳作前后自然摆动。如果身体前倾过大或上体后仰,都会影响跑的效果。

2.腿部动作。

掌握好腿部蹬地的力量、速度和方向,以及腿腾空时间与支撑时间,是推动身体向前的重要环节。

(1)后蹬与前摆。

当摆动腿通过身体垂直部位向前摆动时,支撑腿的各个关节要迅速伸直。首先从髋关节开始,当身体重心离垂直面较远时,再迅速有力地伸直膝关节和踝关节。脚掌着地要富有弹性,最后用脚趾蹬离地面,后蹬结束时,上体和臂部与蹬地腿几乎成一直线。

跑步时,摆动腿积极地向前上方摆动,能增大支撑腿的支撑作用力。加快蹬地速度,能使髋部更好地前送,以带动身体重心向臆移动。同时,也为摆腿下压着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2)腾空。

后蹬腿蹬离地面后,身体进入腾空期。腾空时,蹬地期要充分放松并迅速将大腿向前上方摆出,小腿顺惯性自然向上摆起。膝关节弯屈,大小腿成折叠。当大腿开始下落时,膝关节亦自然伸直,并用前脚掌着地。

(3)落地。

脚落地点应该是在离身体重心投影点前一脚掌到一脚半掌的地方。跑时用前脚掌着地,可以保持身体重心处于较高的部位,减少脚着地时的阻力。在弯道上跑时,身体应微向左倾斜,右腿向前上方摆动时,膝稍内扣,用前脚掌内侧着地。左腿向前上方摆动时,膝稍外展,用前脚掌的外侧着地。

3.手臂动作。

正确的摆臂不仅可以帮助维持身体平衡,而且能加快腿部动作的速度。中长跑时,两臂应稍稍离开躯干,肘关节弯屈约成90゜,以肩为轴向前后做自然摆动,前摆时手稍向内,后摆时肘稍向外,摆幅要适当。

4.呼吸。

中长跑时呼吸要有节奏,一般是跑2~3步一呼气,跑2~3步一吸气。呼吸是利用鼻子和半张开的嘴进行的。冬天或顶风跑时,可以用鼻子呼吸或用鼻子吸、用嘴呼的方法。速度加快后也可用鼻子和半张开的嘴同时呼吸。

跑时还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部发闷、疲劳不适的“极点”现象。跑的强度愈大,“极点”现象的出现就会逐渐不明显。遇到“极点”来临时,要加强呼吸,调整步伐,适当降低跑速。待坚持一段距离后,这种现象就会消失,并出现“二次呼吸”。在跑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和注意途中的速度变化,可以缓和“极点”的程度。

二、练习方法。

(一)持续跑。

持续跑是指低于比赛速度,长于比赛距离的一种跑法。持续跑现已被公认为是发展心脏体积和增加心脏容量,有效地提高人的有氧能力与无氧能力的一种练习方法。练习时,应注意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正确的跑速,要合理地分配体力,从开始到结束都要匀速跑。采用持续跑练习时间,每次应在30分钟以上,心率保持在130~160次/分,效果才明显。但初练者,持续跑的时间仍应逐渐增加。

持续跑可以分以下三种类型:

1.慢速持续跑。

一般持续1~3小时,跑时心率以130~150次/分为标准。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发展必要的耐力。

2.中速持续跑。

一般持续1~2小时,跑时心率控制在155~165次/分。这种方法是发展有氧能力的基本练习。

3.快速持续跑。

一般持续0.5~1小时,跑时心率应掌握在165~179次/分.这种方法不但能发展机体的能力,而且对提高有氧、无氧过程的能量供给有很大的帮助。

(二)越野变速跑。

这种练习方法主要是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环境,在山地、沙滩、湖边、树林、草地上进行练习。由于场地松软、环境幽静、空气清新,一般练习效果较好。

练习内容的安排是准备活动10~15分钟轻松慢跑,接着进行20~30分钟的放松较快速跑,途中可根据地形进行50~100米不等距离的上坡加速跑或下坡冲刺跑8~10次,并可以随意穿插各种跳跃练习。然后做5分钟左右的慢跑调整,再进行0.5~1分钟的快速冲跑,最后以慢跑结束。

在进行越野变速跑练习时,各种快跑、慢跑的距离,穿插跳跃的次数,以及间歇的时间和经过的地段,都由练习者自己决定。由于自然环境好,即使运动量较大,也能像做游戏一样轻松地完成。

(三)间歇跑。

间歇跑是指用接近或稍低于比赛速度的快跑与走和慢跑为恢复手段,两者交替进行的一种练习方法。

采用间歇跑可以培养特殊耐力的速度能力,一般在比赛前采用这种练习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采用间歇跑练习,要注意以下三点:

1.练习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心率达120次/分。

2.进行100米、150米、200米间歇练习时,心率要达160~180次/分,如进行较长段落如1000米间歇跑时,快跑结束时的心率要达185次/分左右。

3.进行步行或放松跑调整时,要使心率降至120~140次/分,以后再进行快跑,其间的间歇时间一般为2分钟左右。

(四)重复跑。

重复跑要求用全速或接近全速反复跑所规定的距离。当心率降至100~110次/分以下时才可以再进行下一次重复跑练习。

重复跑练习可以发展专项耐力和稳定心理能力,可以提高人体对大量乳酸堆积的忍耐能力和速度耐力。重复跑练习的距离,一般采用比比赛距离长或比比赛距离短的距离,而不采用和比赛同等距离。采用比较长的距离练习时,跑的强度就要低于比赛的强度,采用比较短的距离练习时,跑的强度就要高于比赛强度。经使要采用同比赛距离练习时,也必须用低于比赛的强度。

进行重复跑步练习,可采用保持均匀速度或逐渐增加速度或逐渐减低速度的方法,也可以用快速、慢速交替进行的方法。

(五)模拟比赛跑。

将比赛距离分为三段来跑。但第一段跑的距离必须相当于比赛距离的一半。每段跑完后要有一定的间歇。第一次间歇时间可以长些,第二次间歇可以短些,但三段跑完后的部时间应与自己的最好成绩相似。

这种练习手段与间歇练习手段有点相似,所以,要慎重采用,一般在赛前才采用。

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反思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中长跑训练课呢?我想除了受到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外,还取决于多方面的原因,下面谈一下个人的体会: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训练目标,在训练过程中目标要从小到大,训练的内容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渐进,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成功。在学习中长跑时,最初先分解技术动作:首先学习原地摆臂,结合呼吸节奏: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正确的呼吸方法,使呼吸节奏与动作节奏协调地配合;再结合小步跑、后蹬跑、高抬腿跑等转入快速跑;然后再练习弯道跑。教师对动作要领,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关系,要讲解示范清楚,而在讲解示范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尝试练习加以体会,身体怎样倾斜,脚掌怎样着地等。教师再加以概括:克服离心力,身体向内沿倾斜,左脚前外侧着地,右脚内侧落地,左臂离身前后摆,右臂前内往外摆,最后把这些动作连贯起来。在跑的过程中,注意动作的协调性,练习时,有的学生往往出现协调性偏差,跑步技术动作僵硬等,教师要及时加以纠正。

每次训练,教师尽量做到既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技术动作,又使学生达到一定的运动量,达到有效地提高竞技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运动的能力,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和运动量,因材施教,这样,学生个人练习密度和运动量的安排比较科学、合理,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在正常情况下,中长跑训练脉搏应控制在(130—150)次/min,最高不能超过170/min。一般情况下,匀速的长时间跑是不易疲劳的,但可使心脏长时间维持在一定水平工作,从而得到锻炼;而较长距离的间歇跑的练习,强度就要提高了。这就是要求在课堂训练中让学生用心率跳动次数来控制自己的运动量。

在训练时要克服中长跑的单调枯燥给部分学生带来消极的态度,不要让学生出现厌烦的情绪和不认真练习、不愿意练习的现象,所以教师在训练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情况,在实施中长跑练习中采取“注意力转换法”来诱导学生参与练习,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体验练习中的快乐,享受中长跑训练带来的乐趣。教师可采用多种训练手段,变换中长跑的形式:采用游戏跑法,如运球跑,“8”字跑,蛇形跑,负轻物跑,3min变换跑(在围绕球场跑,每跑一圈变换一种方法)等方法;也可以采用竞赛跑方法,如超越领跑竞技法(又称你追我赶法),两脚交换跳绳分组竞技法等等,还可以采用自然地形跑:练习时用斜坡等自然地形的郊外跑。这样可以消除长距离跑步的枯燥。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可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兴奋性,活动下来,虽然个个满头大汗、气喘嘘嘘,可没有一个人叫累,这样不但提高了学习、练习的积极性,而且还活跃了教学的气氛,从而完成了训练任务。

学生在学习中长跑中,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成效,学习成绩的好坏,这些都可以强化学生自己的学习动机。因为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会激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愿望,看到自己不足,也可以激起克服缺点的决心。我每日告知学生个人的训练情况和取得的最好成绩,让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的意义,这种反馈信息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利用反馈信息作用时,教师的评定应力求公正,使学生保存对评定的信任,同时应注意多鼓励少批评,大量事实证明,受表扬的学生成绩有明显提高,经常受批评的,成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因此,教师要及时告知学生学习结果,要公正评定学生的学习结果,鼓励多于批评,充分发挥反馈信息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中的作用。

教师要增加对学生的宣传力度,讲清中长跑的意义。首先可从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解剖学的角度向学生说明中长跑锻炼对身体的好处,使学生深刻认识中长跑不单单是跑步,而真正是人体重要器官的较量,要让学生认识到通过中长跑锻炼可通过心脏使血液大量吸收氧气,它使人头脑清楚,学习效果更好;再者中长跑锻炼要大量吸气,在这大量吸气的过程中,它的深呼深吸过程可促进胸部增长和内脏发育,增加肺活量。其次从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说明,中长跑能消耗多余的脂肪,是最佳的塑身方法,从而提高学生重视中长跑锻炼意识。

一个体育教师要上好一节中长跑训练课,培养优秀的中长跑人才,除了抓好日常的训练外,还要兼顾学生的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对人的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使学生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从而提高中长跑的能力,要使学生取得优越的.中长跑成绩,就先要培养他们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作为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这种优良的心理品质。针对这些,在进行中长跑训练时,教师首先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根据学生体质不同分别采取适当的运动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最大限度的运动量,在运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都能克服在练习中出现不良的意志品质,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来完成,达到既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又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能的目的。其次弘扬马家军的顽强事迹,与把自己培养成为跨世纪的人才结合起来,树立为校争光的观念。对学生讲解我国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王军霞、曲云霞的成长经历,她们就是从小刻苦训练,才能战胜困难,达到为国争光的目的,达到完成训练任务的目的。

“极点”是长跑途中因内脏器官机能的惰性产生的一种暂时不适应现象,教师及时介绍防止、克服“运动极点”的方法。当再现“极点”现象时,会产生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四肢无力,但只要加深呼吸,调整跑速,用顽强的毅力坚持跑下去,这种现象就会自然消失,迎来第二次呼吸。针对中长跑的“极点”,在训练时要重复安排均速跑、坡度变速跑、追赶跑等,通过这些练习能地改善负氧债的承受力,在较疲劳时还能坚持下来,达到克服“极点”的目的。同时要克服“极点”,教师也可采用心理调节的方法,在学生练习出现“极点”时,用鼓励、说服、命令等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同组参与竞技的同学身上,达到注意力转换的目的。另外,学生也可以用自我激励、自我暗示、自我命令、自我说服等方法来对个人的心理活动进行调整。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遇到困难、难以坚持时,心里默想,“我不比别人差”、“我能”等来克服自卑心理。

总之,在中长跑的训练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地采取各种有效的训练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练习环境,便能使每个学生的潜力、个性尽情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按时按质完成,达到完成训练的目的,成绩提高明显了,比赛时自然就会取得好的名次。

初三体育中长跑教学反思

陈云虎。

中长跑是初三体育中考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在教学实践中,其单调、枯燥、持续时间长、运动强度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对中长跑普遍都存在着厌倦心理。学生一听长跑,就会皱眉头,又跑步啊,虽然中考要考,但积极性不高,成绩提高也慢。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师上中长跑课“太过直接了”,只想着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

如果单从练习效果上看,绕圈跑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意志品质的锻炼非常有效。但前提是要学生不觉得绕圈跑枯燥与乏味,不过从实际教学过程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相对较厌恶这种教学形式,认为没有新意而且累。一开始我也是这样上课,看到学生烦,我的心情也不好受,有时就强迫他们练,还苦口婆心的教育,收效甚微。因此,我觉得有必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一次上课后,学生们问我:“老师,今天上什么?”我说:“长跑”,那些学生的眼神马上暗淡下来,象放了气的气球。我马上故做神秘地说:“今天的长跑可不同往常,有点刺激。”说完,学生来精神了,迫不及待的想听。我知道时机到了,学生被我吊起“胃口”了,“今天,玩(火炬接力)游戏…”然后在准备活动后我宣布了方法,将学生分成10人一组,手拿“火炬”,每人按体能差异跑不同距离,进行200米、400米、600米不同距离跑接力,要求,为公平起见,各组男女搭配,保证实力相当。这次练习后,学生反映不觉得怎么累,而且说这么快就下课了,其实这运动量比平时还要大点,只不过兴趣高,没注意而已。在以后的课中,我又利用跳绳比赛,看谁时间长,次数多;还有加速领跑法,记时跑,定时跑,跟音乐、踩节奏,跑遍校园,简易定向运动,越野跑,障碍跑,趣味球类等,同样一个长跑任务,不同的组织形式呈现出了不同教学效果,既提高运动成绩,又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其实,教学中还有很多教法资源有待开发,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不同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有氧耐力和耐久跑的专项身体素质,而且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因为新鲜事物的刺激使学生忘记疲劳,在快乐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除此之外,还可以创设一些比较有意思、有一定故事情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模式下完成教学任务。

反思与归纳。

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及教法,提高练习兴趣。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

2、采取各种措施,使之体验成功快乐。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再加上女生往往有怕羞、怕丢面子的心理特点,确实有不少学生因体育成绩不佳,想放弃体育锻炼。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采用分类、分层、分组教学法,并及时把有关信息反馈给学生,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产生一种成就动机。

3、丰富教学手段与活动环境,可以减少练习厌烦情绪。如果长时间使用一种教学手段,或者固定在一个环境活动,学生很自然地会产生厌烦情绪。为此,除了要经常改变教学手段外,还要充分利用校园内外的环境,寻找安全有利的教学场地、设施进行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

4、创设操作情境,提高练习积极性。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示范与讲解,还要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际操作,体会动作要领,以有效地掌握体育技能训练的方法。

通过不断地改进,学生会觉得该练习方法很新颖,会产生练习的意愿,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