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告>2023年扶贫搬迁工作报告 扶贫帮困工作报告(实用9篇)

2023年扶贫搬迁工作报告 扶贫帮困工作报告(实用9篇)

作者:HT书生 2023年扶贫搬迁工作报告 扶贫帮困工作报告(实用9篇)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扶贫搬迁工作报告 扶贫帮困工作报告篇一

1、“一对一“”包扶:一名科级领导干部包扶一名困难职工。

2、项目帮扶:对有一定劳动技能申请创办第二产业的困难职工,发放一定数额的扶贫帮困周转金。

3、一次性救助:对因天灾人祸、子女上大学等特殊原因致困的特困职工给予扶贫帮困基金一次性救助。

1、制定了我局扶贫帮困工作制度,建立了帮扶长效机制。

2、设立了桥北林业局扶贫帮困基金,成立了扶贫帮困基金领导小组,出台了帮扶基金审批、使用、管理办法。

3、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对全局分流职工基本情况、职工子女待业情况、困难职工子女入学情况、特困职工致困原因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建立了困难职工、职工待业子女、职工子女就学情况电子档案,做到了困难职工人数清、致困原因清、困难程度清;技能特长清、就业需求清。

4、认真分析,理清思路。通过对全局困难职工致困原因、困难程度、技能特长、就业需求等的分析研究,分别制定出了不同的帮扶方案,因人制宜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帮扶。

5、实行“交友帮扶”活动奖惩制度。对“交友帮扶”活动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凡“交友帮扶”活动整体工作开展情况良好,能够在全局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的单位,奖给班子成员正职现金1000元,副职现金各500元。凡被包扶对象率先脱贫,年自营纯收入达万元以上的奖励帮扶人现金1000元。反之,进行通报批评。包扶困难职工工作两年不见成效,包扶领导不得被评为先进,应继续帮扶直至收到明显成效或彻底脱贫。

6、加大了扶贫帮困信息反馈工作,要求各级工会随时掌握和上报困难职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真实上报年度困难职工脱贫情况。

1、帮思想。即真心与困难职工交朋友,倾真情了解困难职工的思想状况,帮助困难职工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搞好本职工作、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2、帮创收。即帮助困难职工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利用林区的有利条件搞产业开发,或者通过其它合法途径增加自营收入,走勤劳致富之路。

3、帮信息和技术。积极热情主动地向困难职工提供脱贫致富的信息和技术帮助,竭诚为他们排扰解难。

4、帮资金。当困难职工在产业开发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伸出热情之手,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难题,使其渡过难关。

5、帮子女入学与就业。在困难职工子女入学遇到困难时,要想法设法帮助其解决子女入学上的困难,保证困难职工子女能按时入学。同时要及时收集就业信息,多方寻找就业门路积极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子女就业问题。

6、帮就医。即在困难职工及其家庭成员就医遇到突出困难时,要尽努力给予帮助,以便使其病有所医。

1、多方筹措资金,使各项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市总工会为杨志清、郭晓芹等7名特困职工争取到一次性救助金7000元,为李万军,温建强等三名困难职工发放扶贫帮困金2500元,为张志才、王佐东、刘亚莉等6名大病职工发放大病慰问金5500元。从市总工会为雷百林,曹改花等10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争取到助学金xx0元,又从市民政局为赵霞云,雷百林,刘定海三名低保户子女上大学争取到助学金6000元,奖励考上大学本科以上的职工家庭8900元,为减少女职工妇科病多发的风险,减轻女职工肩负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在“三八”期间为女工进行了妇女病普查。

2、制定了“三必访”制度,即遇婚丧嫁娶必访、职工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出现矛盾纠纷必访。半年来看望生病职工20多人、解决家,庭纷争5起,成立婚丧事理事会12个,帮助职工解决婚丧嫁娶中的具体事宜。使职工切实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增强了工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为全局914名在册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建立了全局职工健康情况电子档案。

虽然我局扶贫帮困工作取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扶贫帮困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扶贫的具体措施、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相信在我局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的扶贫帮困工作一定会取得新的提高与突破。

扶贫搬迁工作报告 扶贫帮困工作报告篇二

3月28日,甘肃省政府召开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麦积区委副书记、区长成少平,区委常委、副区长周岳红,区政协副主席杨树棠以及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在麦积分会场参加会议。

全省电视电话会后,成少平就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成少平指出,实施易地搬迁项目是我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区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探索总结出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但也存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方面资金缺乏等一些问题,需要各有关方面积极主动,强化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全面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进度。

成少平要求,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单位要围绕国家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和生态建设要求,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户施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加快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转变观念,科学合理,区别对待,结合麦积实际和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要求,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采取科学环保方式和先进工艺,加快管网工程、水利河堤、排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各乡镇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引导群众积极投工投劳,运用好政策资金和贷款支持,做好后期产业发展,特别要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的问题,多方给予支持;各相关部门、单位要强化协作,密切配合,全方位争取好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大资金整合和统筹力度,及时总结经验,挖掘典型做法,努力将易地搬迁工程打造成亮点工程。

3月28日上午,在收看完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秦州区及时召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迅速贯彻落实省上会议精神,对秦州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再安排、安部署。

会上,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通报了20xx年全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进展情况,并对20xx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

刘文玺指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当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秦州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由于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投入资金多,工作任务繁重,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相关单位要深刻领会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异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紧密配合,切实靠实工作责任,充分了解搬迁居民现状,核定每个贫困点的具体情况,责任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

刘文玺要求,要对照国家扶贫政策找问题、找差距、补短板,精准对接项目,切实把工作做细、做实。要继续加快工程进度,严把工程质量,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制定详实的建设计划。各部门之间一定要加强衔接协调,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搬迁进度,确保搬得出、留得住。相关职能部门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加强指导、监督,细化工作实施方案,确保按期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区领导王永刚及政府办,发改。招商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今天上午,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拉萨召开,对我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政府党组成员、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总指挥长纪国刚主持会议,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总指挥长其美仁增讲话。

会议指出,西藏是全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是“五个一批”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是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问题的根本之策,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必须打好的攻坚战。

会议强调,做好我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编制好我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和实施方案以及年度实施计划;要狠抓项目、加快推进,做好汇报衔接落实工作;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贫困群众搬得出、留得住、富得起;要完善机构、健全机制,确保我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顺利开展、顺利实施;要加强领导、严明责任,加强学习、掌握政策,加强督促、推动落实,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上水平、见实效。

扶贫搬迁工作报告 扶贫帮困工作报告篇三

一、主要工作汇报

自2015年10月以来,主要参与和开展以下工作: 1、积极与县、镇和村联系了解县情、镇情和村情,与村“两委”班子积极沟通深入农户详细了解农户的家庭收入、掌握技能和烤烟种植等情况,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村“两委”班子和局党办的协作下完成回头看再次核实贫困信息确定102户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户。

2、积极与挂点领导、单位、处室联系汇报情况,交流想法,争取到市人社局10万资金投入土瓜黑村内道路修缮。积极与各部门交流汇报,争取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种2吨价值7万元,筹资7万余元购买化肥支持市县级边缘贫困村发展生产,捐赠尾乍黑小学桌椅71套改善学生学习条件;捐赠2万余元对贫困户进行“送温暖”活动。

3、积极与县级挂点单位了解情况,交流想法。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在产业上成立了石林月亮湾苹果种植合作社,。通过和云南万家欢农业开发合作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种植苹果580亩,前期投入资金150万元。成立石林彝谷岭养殖合作社,养殖圭山山羊正在争取县农业局相关的政策、资金支持。

4、与村“两委”班子一道组织了全村村民组长关于烤烟种植及分级方法的培训。

5、组织开展护林防火宣传教育和民居火灾防范工作,加强群防群治,杜绝火患。

6、回头看过程中通过集体的力量,通过村委会“四议两公开”的形式筛选贫困户。

7、经过市、县、乡三级多方协调对尾乍黑村小组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完成小坝塘的出险加固收尾工作。完成六个自然村道路硬化,实现网络全覆盖,完成六个自然村小组108盏太阳路灯安装,做到户户通电。实现“水、电、路、网络”四通。

9、自7月4日实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以来。督促各级部门帮扶责任人加强联系贫困户。召开村民代表、党代表会议10余次,对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甄别、对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符合国家扶贫标准的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管理。

二、加快发展的几点思考

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我村贫困面大,基础差,起步慢,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还没有得到较大提高。扶贫任务还十分艰巨,因此,在今后还需做好以下工作。

(一)驻村工作队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多走访、多听、多看、多了解情况。当好老百姓和政府的通讯员;当好政府政策和农业技术推广的宣传员;当好村三委和扶贫工程的监督员。

(二)着重抓好村级产业规划工作,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突出特色。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注重发挥本村产业大户、致富能人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走致富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有可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经之路。现阶段我村的产业发展方式还是以“单打独斗”为主,很难形成规模,更谈不上品牌效应。同时,也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走合作生产、合作经营之路是解决这个问题很好的办法,而且切实可行。

(三)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对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进行通盘考虑,做到着眼现实,先易后难。充分利用我村作为示范村的优势,整合各方面支持的力量,把最需要解决的基础建设项目做好,脚踏实地,一件实事一件实事地抓,把好事办好,真正做到得民心,顺民意。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魅力,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按照市、县两级的要求,在各部门和各级扶贫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按照确定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紧盯目标,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严格做到按程序要求精准识别,达到标准的正常退出,达不到标准的继续纳入扶贫,按照标准精准纳入新增贫困户,精准扶贫,确保脱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按计划加快推进,全面完成尾乍黑村委会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的正常退出和精准纳入新增贫困户。打好脱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攻坚战。

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服务广大百姓。我相信在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忙下,在全村的努力下,逐步向小康村发展。

2017年7月13日

扶贫搬迁工作报告 扶贫帮困工作报告篇四

乙方: (户主),身份证号: 现居住 乡(镇) 村 组,家庭现有人口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人。

一、甲方权利及义务

3.负责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基本实现绿化、亮化和美化;

6.确保 年 月底前房屋达到搬迁入住条件,并有序组织搬迁入住。

二、乙方权利及义务

3.在县城和集镇购买商品房范围,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乙方自愿按建房协议要求支付建房资金;

7.乙方自愿在搬迁后 年 月 日内主动拆除所有原老宅并达到复垦条件。

三、相关条款

1.统建房屋单价原则上为土建成本价和土地征收费用;

2.乙方享受的各项政策补助按有关文件执行;

3.甲方对统建安置房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分配;

4.贫困户贫困人口人数按照临泽县在册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确定;

5.购买商品房截止日期为 年 月 日。

四、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乡(镇)人民政府、县易地搬迁办各备案一份,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乙方必须携户口本、户主身份证交甲方审核后方可签订本协议)后生效。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手印)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扶贫搬迁工作报告 扶贫帮困工作报告篇五

扶贫工作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 真扶贫、扶真贫 ,以实施 三大工程 为载体,不断推进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领导重视,政策支持,不断推进扶贫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扶贫工作。20xx年市第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奔小康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推进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20xx年9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人口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12月,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具体措施到村、到户、到人的明确要求。从20xx年至20xx年连续5年,市委1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尤其是20xx、20xx年分别出台了市委1号文件《关于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农民异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和农民异地转移工程,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村扶贫工作。同时,市政府还出台了《丽水市发展来料加工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市人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推广小额贷款支持低收入农户增收的意见》。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明确了全市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奋斗目标、扶持政策、工作举措,对指导我市扶贫工作,确保扶贫实现预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全市各级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实际,以欠发达乡镇奔小康、低收入农户增收和农民异地转移等 三大工程 为抓手,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通过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到20xx年底,全市欠发达乡镇通乡公路硬化率达到100%,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81.9%,通村公路路面硬化率达到72.2%;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通村率达到76.6%;安全卫生饮用水普及率达到58.74%;实现贫困家庭学生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入学和高中段免收学费、代管费;积极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励和引导低收入农户 走出去 输出去 考出去 ,拓展创业空间。通过实施农民异地转移工程,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聚,从20xx-20xx年底,全市已累计建立下山移民小区166个、点189个,安置下山迁移农民3.78万户、14.28万人。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到20xx年底,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人口从20xx年底的18.1万人减少到8.5万人,净减9.6万人,加上4万低保人口,全市低收入农户脱贫或达到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为75%。20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73元,比上年增长13%,增加504元,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部门各尽其职,深化项目引导,增加农民收入。5年来,全市欠发达乡镇实施开发农业和产业化扶贫项目2580个,投入开发资金5.57亿元,各级财政扶持资金7269.8万元。新建农业基地56.9万亩,培育农业龙头企业91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24家,覆盖行政村1441个,带动农户11.7万户。全面实施 一户一策一干部 和 一村一计一部门 帮扶机制,通过单位结对村、干部结对户的办法,把帮扶工作做到村、做到户、做到人。20xx年,全市31421名干部结对33761户低收入农户,资助资金1217.4万元,帮扶项目10590个,项目资金2032万元。同时,不断深化 六个双百 活动,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合力共建新农村、合力扶助低收入农户20xx年,百家民营企业扶百村结对帮扶115个村,落实帮扶资金1369万元。1055家文明单位与940个村结对,落实帮扶资金533万元。55名侨胞、27个侨团结对帮扶76个村,共捐资761万元。青田县还开展 百个侨团助百村 千名华侨扶千户 活动,共有327名华侨以各种方式参与农村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共落实帮扶资金81.2万元。

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几年来不懈的努力,全市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关注。

制约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外在因素还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立地条件差、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我市耕地量少、块小、分散,而且生产性基础设施落后,不少己年久失修,制约了我市农业发展和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二是特色产业扶贫水平较低。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总量少、规模小、设备差,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弱。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全市农民合作组织规模小,资金实力弱,再加上技术、人才等方面因素制约,专业合作社组织从事种养业的比例高,粗放经营的多,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少,产生的经济效益低,带动作用不明显。四是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单一。城镇产业规模小,三产业发展慢,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足,难以让低收入农户从第第三产业获得更多的收入。五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向下延伸不够,低收入农户对市场信息和市场行情缺乏了解,对农业结构调整方向不明确,致使农业生产难以与市场对接,加之部分农村文化阵地萎缩,公共文化体系缺失,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强,影响了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六是一些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缺乏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无法带领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

制约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的自身因素也不少。扶贫工作要靠 内治外帮 , 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最终要靠自身的努力,只有把他们的潜力挖掘出来,才能抓住扶贫工作的 牛鼻子 。目前影响他们脱贫致富的自身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一些低收入农户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模式,离开土地的脱贫致富能力较弱,有的仍未摆脱 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犁田,养鸡养鸭为了找点油盐钱 的自然经济状态,他们的商品意识、科技意识和市场开拓能力都很低。二是由于受科技文化素质等因素影响,一些低收入农户生产仍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传统的自然习惯,部分农民接受科技知识和适应市场经济能力较差。三是部分低收入农户 等、靠、要 思想较为严重,具有强烈的依赖性。过去长期实施 送钱、送粮、送衣 的扶贫方式,致使一些地方的低收入农户产生了靠政府靠社会救济度日的依赖心理,失去了改变贫困的信心,存在着一种比物质贫困更严重、更难治愈的 志气 贫困。

扶贫的方式方法还需改进。一是强调经济的多,重视人的精神、文化因素的少。有些地方往往强调的是增加 物 的因素,而忽视 人 的因素,一谈到扶贫就强调加大资金投入、发展项目等等,对于树立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宣传不够。二是缺乏对症下药、分类指导。有些扶贫资金、项目,采用平均分配办法,直接影响了扶贫的效益和效果;机关干部在帮扶中,下去的人多,但帮助分析贫困原因、指导脱贫办法的少;在帮扶措施上,有些地方对不同类型贫困户缺乏有针对性的帮扶,采用的办法不多、措施单一。三是有些地方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主要反映在一些基础数据上,包括低收入农户、低保对象的确定,有些就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不够准确、真实、可靠。比如有些贫困户是由于家庭成员不承担或少承担赡养和扶养义务造成的,但这类情况在一些地方仍把他们列入扶贫对象,以致造成不良影响。

一些政策、措施还不尽科学合理。一是资金投入不足,诱发新的债务。如下山脱贫中,生活在偏远山区的部分农民由于自然条件差,致富门路缺,原始积累少,而异地转移成本较高,农民除了政府补助的部分之外,自己还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特别是低收入农户难以承担,导致部分下山移民负债。又如康庄工程对村级配套资金要求较高,我市地处高山的村级经济一般都较薄弱,有的村由于实施康庄工程导致村集体背上了债务,甚至有些村还存在因筑路而返贫的。二是资金渠道多头分散、门槛高,受益难。据了解,近年来中央、省、市各级财政投入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资金也不少,但这些资金各有各的主管部门,各有各的投向,各有各的管理方式,造成项目规划、实施、验收不好统筹协调,增加乡镇村的操作成本、农户的生产成本。其中很多扶贫项目资金都是以 以奖代补 的形式下发或申请条件要求较高,而低收入农户由于无资金、无能力进行启动实施,根本无法争取项目资金,所以扶贫效果收效不大。再是有些规划项目不尊重群众意愿和不切合实际,有的地方农民想做的项目,相关部门没有规划,就不能申请扶持资金,而部门规划的项目不一定适合在当地实施,但为争取资金又必须申报,最终效益不好。三是低保扩面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低保 提标扩面 将能更有效解决农村最低贫困群体的生活问题。但 提标扩面 下达比例指标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低保对象难确定。由于分配到乡镇、村的指标是固定的,造成部分农村出现 粥少僧多 或者 粥多僧少 ,引发农村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二是部分乡镇因财政困难,配套资金难落实,对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出现落实不到位情况。

扶贫的机构、力量有待加强。一是扶贫的主管机构不健全。目前市本级和大部分县(市、区)扶贫办没有独立(青田、云和除外),大多与农办或农业局合署办公,而且办公室没有专职工作人员(或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和深入。二是扶贫的资源、力量有待整合。扶贫工作要求多部门协作,但当前的协调主要在资源动员上比较有效,在资金和项目的管理上部门间的协作明显不足,形成职能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没有很好地将部门的资源、资金整合运用,形不成合力,造成各方面都在抓,而各个方面又都出现资金缺口、项目效益不明显的问题。而且多数县(市、区)缺乏统筹兼顾、有效整合的机制,降低了扶贫的效率。

对策与建议

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市委[20xx]1号文件的同时,进一步理清扶贫工作思路,把扶贫开发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抓住扶贫关键环节,用统筹的眼光看扶贫,综合的手段抓扶贫,真正把扶贫开发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框架之中。

一是加大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生态农业、高效特色农业的需要,统筹规划,加大对生产性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林生产条件,为可持续发展打实基础。

二是狠抓农民异地转移工程。认真贯彻执行市委生态移民的决定,把高山远山立地条件太差的农户 请 下山。充分考虑就近就业、就医就学等各方面因素,选准移民点(如工业区附近、中心镇等),做到 搬得下 稳得住 富得起 。要提高低收入农户特别是特困农户搬迁的补助标准,以及搬迁后的帮扶工作和后续管理工作,降低移民户的搬迁费用。

三是进一步规范扶贫对象的审定。扶贫对象的确定必须坚持标准,规范程序,规避人情因素,确保准确、真实、可靠,把真正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户纳入建档立卡对象,扶贫项目与低收入农户对接到位。

四是加强扶贫分类指导工作。要继续向开发性扶贫、救济性扶贫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管齐下的方式转变。要积极开展信息帮助、产业扶持等开发性扶贫。目前我市贫困对象中近三分之一是老、病、残等几乎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不适宜 造血式 的扶贫,对这部分人员应纳入政府低保救济。要进一步做好低保 提标扩面 工作,尽量减轻乡镇的负担,对欠发达乡镇要给予特别的照顾,以更好地调动乡镇干部的积极性。

明确责任,提高扶贫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完善扶贫工作组织。市本级、各县(市、区)要尽快建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扶贫工作机构,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市、县、乡、村及相关部门的扶贫责任,明确目标任务,贯彻好 以人为本 开发式扶贫的工作方针,帮助有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路子。落实 一把手 负责制,统筹抓好扶贫工作的各个环节,确保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立足本地、本部门实际,做足 农 字文章,加大引导、指导、帮扶的力度。

二是加强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扶贫工作力度。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是基层扶贫工作的生力军,要强化乡村两级领导班子的责任。乡镇扶贫工作要有专门组织、专人负责,协助村领导想办法、抓落实,发挥好基层扶贫的主体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强县主管部门和帮扶部门的责任,扎扎实实协助乡镇党委政府搞好扶贫工作。

三是建立扶贫工作考核管理体系。建立科学严谨的扶贫工作考核管理体系,准确评价扶贫工作的成效,努力避免以表面的数字统计成果取代实际增收效果,用考核促使 真扶贫、扶真贫 落到实处。

政策扶持,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的渠道

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大力促进信贷扶贫,增加低收入农户增收实力。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扶贫政策。在用足用活现行上级扶贫政策的同时,继续努力向省委、省政府争取扶贫政策和补助资金,对一些不尽科学合理的扶贫政策,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以修改。二是进一步降低项目门槛。为加快各类扶贫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应进一步降低项目门槛,引导农民产业发展方向,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特别是对低收入农户应给予特别优惠政策。三是全面推广农户联保贷款。大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形成林农小额循环贷款、林权直接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等贷款方式优势互补的格局。积极探索农村房屋抵押贷款和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新模式,扩大贷款范围,开展农村社区资金互助组织的试点。鼓励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个人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小额贷款担保。

提高素质,增强低收入农户增收的能力

扶贫先要 扶志 和 扶智 ,才能增强低收入农户增收能力。首先要典型引导,增强脱贫致富的主动性。要从扶贫开发工作的成功典型中,发现规律,汲取经验,不断丰富完善工作思路和措施,要大力弘扬基层群众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和社会环境,建立奋发图强、勤劳致富的激励机制,增强广大低收入农户勤劳致富的光荣感。其次,坚定不移地提高农民素质,实施科教扶贫。要紧紧抓住提高贫困农民素质和产业科技含量,深化科教扶贫。要引导低收入农户积极参与劳动力素质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在利用培训基地集中培训的同时,积极采用流动式培训、乡村培训等灵活多样方式,尽量方便群众参与。以科研院校为依托,引进人才和技术,采取 请进来、送出去 的办法,引进新技术,培养新人才,定期邀请专家、技术人员为低收入农户讲课、传经送宝。要认真组织好农民职业实用技术培训,本着 实地、实用、实效 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加强科普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努力使每个有能力脱贫的贫困农民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要充实县乡农技推广队伍,完善技术服务手段,普及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加强对低收入农户使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辅导。

一是大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要从愿意为村里作贡献的致富能手、务工经商能人中培养村干部,配齐配强村级班子,对他们加强政策、法规、技术的培训,提高其政治素养,增强其工作能力;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重奖优秀村级干部,激励他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作用,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要予以表彰奖励,提拔重用。

二是积极推进互惠式产业扶贫。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业主、龙头企业在农村建立基地,大搞农业综合开发,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带动农民增收。在方式上,多扶持与扶贫项目相关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与低收入农户签订生产合作合同,项目主管部门与龙头企业签定产业扶贫合同,项目风险由企业承担。当企业保证了低收入农户的利益、实现了预期的增收目标时,项目主管部门及时给企业兑现项目资金,使低收入农户利益得到充分保证。

三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把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卫生事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继续落实农村低保五保 集中供养、贫困家庭学生教育救助、残疾人扶贫等救助政策,确保特困群众的困难救助落到实处。要建立贫困群众法律援助机制,及时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

四是不断改善结对帮扶机制。要根据 真扶贫、扶真贫 的要求,做实、做细结对帮扶工作,切实构建有效的 一户一策一干部 和 一村一计一部门 的帮扶机制。要提倡和鼓励送项目造血的长效办法。真抓实干,通过领导联系、单位结对、企业帮扶,突出到村到户,注重分类指导,真正促进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五)确保考评精准,解决好导向上的问题。严格落实干部驻村、“逢提必下”等双联行动工作制度,把双联助推精准扶贫的成效作为干部年度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定期督查、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督查考评制度,传导压力,强化担当,引导干部到扶贫攻坚主战场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建功立业。

2页,当前第212

扶贫搬迁工作报告 扶贫帮困工作报告篇六

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活动,使党员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带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宗旨意识和发展意识,增进与贫困群众的感情,形成工作合力,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开展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活动,是一项民心工程,将直接关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多次会议上提出“各级干部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对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要格外关注,重点帮助”,都把对困难贫困的帮扶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党组织及党员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策群力,帮困救助,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困难群众的“知心人”,增强困难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各级帮扶部门、全镇机关党员按照科技干部一人带一户,机关党员2—3人带一户的原则,共结帮扶对子38对,镇党委对党员扶贫非常重视,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许波同志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领导、落实了责任,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对各帮扶对子定期督查,总结经验。

全镇党员干部结对后深入到所帮扶的对象家中了解情况,针对此项工作,镇党委要求各位党员干部在入户的同时,做好“民情日记”,把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上,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使全镇的贫困户能得到有效的帮扶和救助。

全镇党员干部通过思想扶贫、信息扶贫、技术帮扶、物资帮扶等方式真情帮扶,以实际行动助农增收,把“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使广大群众得到实惠,增强了党员亲民、爱民、为民的意识。通过帮扶,增进了党员干部与贫困村群众的感情,形成工作合力,形成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的良好氛围,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

围绕履职尽责做。全镇各村支部党员立足自身工作实际,结合岗位要求,就完成全镇全年工作和目标任务进行了公开。镇机关党员主要围绕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效能、服务群众方面进行了践诺。

扶贫搬迁工作报告 扶贫帮困工作报告篇七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包括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以下简称易地搬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搬迁(以下简称生态搬迁)、财政专项扶贫搬迁(以下简称扶贫搬迁)和农村d级危房改造。

为认真实施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根据《奉节县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实施办法(试行)》(奉节府发〔20**〕42号)文件精神,结合永乐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原则。

在坚持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政府通过统筹规划、政策扶持、基础配套,有效组织和引导群众自力更生、主动搬迁。

搬迁对象原有承包地、林地使用权不变,鼓励其自愿流转或参股专业合作组织。

鼓励龙头企业参与高山生态扶贫安置区特色产业开发。

(二)坚持整户搬迁、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拆除的原则。

整户搬迁和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拆除是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前提条件,对拆除后的宅基地及附属设施用地优先安排复垦。

搬迁户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用地扣除新建房屋用地面积后,节约的面积可作为地票交易或增减挂钩建设用地指标使用。

(三)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原则。

综合考虑搬迁群众的生存环境、经济能力、劳动技能和生产生活习惯,合理确定搬迁对象和安置方式。

(四)坚持统筹兼顾、合力推进原则。

加强组织协调,整合相关站所室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协调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二、搬迁范围及对象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贫困农户,列入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对象:

1.居住边远地区,生产生活不便、生存环境恶劣的。

2.居住地水、电、路、通讯等基础条件难以完善,扶贫成本高、就地脱贫难的。

3.建卡贫困户、低保户、转户进城集镇安置、纳入宅基地复垦的优先纳入搬迁。

4.原居住地房屋有房产证或宅基证,新建住房有房地产权证或建房、土地许可证,购房有房地产权证或购房合同、契税缴纳凭证等合法手续。

月1日以后实施整户搬迁的。

6.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应拆除。

其中转户进县内城集镇或县外购房,已签订拆房复垦协议但未拆房的;以及符合拆房复垦条件且搬迁户承诺拆房复垦的,经县国土部门审查同意后,可以作为搬迁对象,其安置补助完善手续转为拆房履约保证金,待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拆除后无息退还。

不符合拆房复垦条件的搬迁户必须自拆后才能兑现安置补助。

对梯度转移和其他自主建房搬迁的,必须拆除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后才能兑现安置补助。

(二)下列人员不得列入搬迁安置补助对象:

1.居住在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规划范围内的人口(按照三峡库区后续规划实施搬迁)。

2.已享受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农村d级危房改造补助的。

3.“空挂户”及搬迁户中非家庭成员的挂靠人员。

三、安置方式及补助标准

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和农村d级危房改造,对不同安置方式的搬迁对象给予差异化补助。

安置方式分为自主分散安置和政府统建集中安置两种方式。

(一)自主分散安置方式包括转户进城镇、梯度转移及其它安置。

转户进城集镇安置的搬迁户,按8000元/人的标准给予补助。

安置对象在本县行政区域内自行购买建筑面积低于90平方米、交易价格低于当地市场均价的首套住房的,凭镇政府出具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身份认定证明和购房手续免交房屋交易契税。

转户到县外安置的,按8000元/人的补助标准执行。

对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搬迁户,包括在本镇、村内实行由高转低、由远转近、相对集中进行梯度转移安置的和其他分散自主安置的,均按7000元/人的标准给予补助(含基础设施建设补助)。

梯度转移安置不得进入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城集镇除外)。

(二)政府统建集中安置是指迁入经县政府批准统一建设的集中安置点进行的安置,按7000元/人的标准补助到搬迁户。

高山生态移民集中安置点居住对象为本镇范围内放弃原宅基地并实施复垦的农村居民,地灾避让搬迁、扶贫移民、退耕还林生态移民、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土地整治、巴渝新居、库区居民点搬迁户、危旧房改建户、连体房户、无房户、户改退地的连心房等符合农村宅基地批准条件的农村居民。

本细则施行前各年度已下达尚未实施完毕的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d级危房改造的.补助资金仍按原标准执行。

四、工作步骤及要求

(一)报批实施方案。

镇政府根据县搬迁办下达的年度搬迁计划,按照群众自愿申请、村初评、镇审核公示的程序确定年度安置对象,编制年度实施方案(附安置对象花名册)报县搬迁办审批。

(二)组织搬迁实施。

镇政府根据审批的实施方案,逐户签订搬迁协议,督促落实安置住房和原居住房屋及附属设施拆除等工作。

(三)兑现补助资金。

项目实施完毕后,镇政府组织自查验收,形成验收报告,报送县搬迁办,县搬迁办组织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综合验收。

待综合验收合格,县上拨付补助资金,镇政府按照规定标准与搬迁户结算。

(四)加强档案管理。

按照以下要求分类整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档案资料,并送县搬迁办、发改委、扶贫办、城乡建委备案。

1.文书档案。

包括实施项目的上报文件、实施方案及批复文件、计划下达文件、公示资料及图片证明等材料。

2.户档案。

包括农户信息卡、搬迁申请表、新旧房屋照片、户主身份证和家庭户口复印件、户口迁移手续、补助资金兑付证明、旧房拆除证明、建房审批及购房手续等原始资料。

3.项目档案。

包括规划方案、工程设计、决算报告、审计报告及竣工验收备案的相关资料。

五、工作措施

坚持“统分结合、整合职责、分线落实”原则。

镇搬迁办:负责镇搬迁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组织编制全镇年度实施方案,统筹年度搬迁计划,跟踪掌握项目实施进度,收集、汇总、上报向县搬迁办的各种报表、信息,负责与县搬迁办的工作衔接,承办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方面的会议、年度绩效考核等工作。

经发办:负责易地搬迁、生态搬迁、扶贫搬迁的年度搬迁计划编制、计划下达、对象资格审查、组织实施、资金申报、文书和户档案资料收集管理等具体工作,协助镇搬迁办工作。

规建办:负责d级危房改造的年度搬迁计划编制、计划下达、对象资格审查、组织实施、资金申报、文书和户档案资料收集管理等具体工作;负责集中安置点建设管理,协助指导按相关程序办理用地规划、建设等行政许可手续;优先落实搬迁户宅基地复垦。

财政办:负责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专项资金管理和兑现,协助资金拨付工作。

镇纪委加强对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监督,杜绝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镇搬迁办、相关站所室要明确责任,细化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

对政策落实不到位、项目推进不力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滥用职位权、徇私、弄虚作假、截留挪用、骗取套取专项资金的,要严肃查处。

扶贫搬迁工作报告 扶贫帮困工作报告篇八

一、基本情况 xx 镇位于桐柏县城东北 10 公里处,总面积 144 平方公里,辖 16个行政村,242 个村民小组, 万人,耕地面积 万亩。xx 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村 7 个,贫困人口 1737 户 5549 人,其中已脱贫320 户 1230 人,未脱贫 1214 户 3594 人。是桐柏县十个一类贫困乡镇之一。

**年,xx 镇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三处,确定搬迁对象 82 户345 人,其中,代湾农贸市场安置区安置贫困人口 28 户 138 人,桃花河安置区安置贫困人口 31 户 123 人,王湾村上湾组安置区安置贫困人口 23 户 84 人。目前,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已全面竣工,贫困户已全部搬迁入住。

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公厕、诊所等公共服务设施,节约公共设施用地面积和建设费用,进一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二)推进政策落实解民忧 xx 镇实行搬迁责任制(即脱贫责任组长包村、村组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包户),在走访时,详细掌握搬迁户生产生活动态,把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政策向搬迁群众全面、准确、客观的阐释清楚,尤其是与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住房、饮水、产业等方面的政策,做到准确无误、不漏一户,同时,跟踪各项政策落实情况,做好搬迁户的“引路人”,确保搬迁户在扶贫政策上应享尽享,消除搬迁群众“故土难离”的情结。

证每一户都有至少一项致富产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一是通过安置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合市场需求,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二是积极协调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以及扶贫就业基地,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与搬迁户发展订单农业或吸纳搬迁群众务工。三是组织邀请相关部门为搬迁群众提供生产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改变原有落后生产方式,实现增收渠道多元化。

下一步,我们将精准分析工作中的不足,补齐短板,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工作措施,加强部门协调,抢抓时间节点,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稳步快速推进。

【篇六】

一、基本情况 我区“十三五”期间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8 个(**年度 4 个、**年度 3 个、2018 年度 1 个),其中城区安置点 1 个、中心集镇安置点 6 个、中心村安置点 1 个,计划安置 11677 人(其中贫困人口10965 人),涉及全区 12 个乡镇的搬迁对象。目前 8 个安置点已经全部完工,现入住 2496 户 10961 人(贫困人口 2353 户 10339 人),入住率 。

迁而举债。目前 8 个安置点项目已全部完工并验收入住,工程完工率100%。

(二)搬迁入住。按照省、市、区脱贫攻坚相关工作要求,截止目前。我区**年计划搬迁的 847 户 3346 人中已入住 819 户 3217 人(其中贫困人口 772 户 3015 人),入住率 ;**年计划搬迁 1764户 8169 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676 户 7785 人),现入住 1677 户 7744人(其中贫困人口 1581 户 7324 人),入住率 ,余下未入住人员因审计整改清退部分重复享受政策的搬迁对象,加上旧房拆除工作推进中有部分群众意愿发生变化所致,目前各乡镇正在按照“退一补一”的原则实施动态调整管理。2018 年杨武乡安置点已完成验收,近期即可组织 36 户 162 人搬迁入住。

(三)规范资金管理。我区坚持资金省级统筹,封闭运行管理。严格按照《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管理办法》执行,实行专户存储、专账核算,物理隔离、封闭运营管理。**年计划到位资金 万元,实际到位 万元,资金到位率 ,已支付 万元,资金使用率 ;**年计划到位资金 47025 万元,实际到位 46787 万元,资金到位率 ,已支付 39010 万元,资金使用率 。

置点,“三类保障”、“三个场所”、“三个机制”及党的基层组织均已建立健全。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夯实了基础。

(五)积极推进拆旧复垦复绿。拆旧复垦工作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中的一项重点,也是难点。各乡镇组建工作专班,深入搬迁村寨逐家逐户反复开展群众工作,把政策和道理讲清楚,帮助群众把账算清,把利弊分析清楚,消除群众的思想顾虑,截止目前,**年前期摸底可拆除旧房 337 户,现已拆除 369 户 亩(其中有 32 户为连体房,在旧房拆除中不影响其他未搬迁农户住房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应拆尽拆),拆除率 ;已复垦复绿 345 户 亩,复垦率 ,余下未复垦的可确保年底前完成目标。

三、下步工作打算 我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入住目标已基本完成,2019 年工作重心将转向 8 个安置点的后续服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层党组织建设、社区服务、社会治理、就业增收、就医就学、生活保障等后续服务保障工作机制,确保到 2020 年,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教育、医疗、警务等基本公共服务 100%实现全覆盖,就业得到充分保障,收入水平明显提升;迁出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权益属性明确,迁入地服务配套齐全、治安秩序良好、环境卫生整洁、干群关系和谐;搬迁群众良好生活习惯基本养成,与安置地社会有效融入,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大幅提升,与全国全省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过上和谐幸福新生活。

扶贫搬迁工作报告 扶贫帮困工作报告篇九

为扎实推进我镇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及宅基地复垦复绿工作,实现土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促进迁出地生态恢复,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复垦复绿,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迁出地生态恢复。

二、工作原则

(一)耕地优先原则。群众搬迁后,旧宅基地、圈舍等附属设施占地复垦按照复垦相关规定,优先复垦为耕地再进行复绿。

(二)增减挂钩原则。将满足和符合增减挂钩实施条件的拆旧地块纳入增减挂钩。

(三)协作推进原则。旧房拆除及复垦复绿工作实施主体为搬迁户所在村委会,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积极配合,共同推进旧房拆除及宅基地和附属设施占地的复垦复绿工作。

(四)群众自主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和鼓励群众自行拆除旧房后将宅基地、圈舍等附属设施占地后进行复垦复绿。

(五)平稳推进原则。旧房拆除及宅基地复垦关系到搬迁群众切身利益,各村、各职能部门要平稳推进工作,切实做到公平公正,不得侵害搬迁户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组织领导

组长:xxx(县委派驻xx镇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副组长:xxx(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xxx(镇党委副书记)

xxx(镇党委委员、政法委书记、武装部部长)

xxx(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统

战委员)

xxx(镇副镇长)

xxx(镇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

xxx(镇财政分局局长)

成员:xxx(镇综治办负责人)

xxx(镇扶贫工作站负责人)

xxx(镇村建所负责人)

xxx(镇安监站站长)

xxx(镇国土所所长)

xxx(镇派出所副所长)

xxx(镇纪委副书记)

领导小组在扶贫工作站下设办公室,x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xxx同志兼任副主任,办公室主要负责协调解决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及复垦复绿工作有关事宜。

四、实施步骤

(一)思想动员阶段。对涉及易地搬迁后没有进行旧房拆除及宅基地复垦复绿的群众上门进行思想动员,讲解补助政策,鼓励自行拆除旧房及附属设施和宅基地复垦复绿。(1月8日—10日)

(二)组织拆除阶段。由包村领导和村支两委负责人指导易地搬迁户进行旧房拆除,对不能拆除的连体房由村建所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查勘进行评估并按相关要求进行封存。(1月11日—17日)

(三)复垦复绿阶段。易地搬迁户旧房及圈舍拆除后,由国土所组织工作人员对拆除后的宅基地、院坝、圈舍指导复垦复绿,保证增减挂钩的实现。(1月18—22日)

五、保障措施

(一)工作职责

1、各包村领导和村支两委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复绿工作实施方案抓好宣传动员,加强对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复垦政策的宣传和具体组织实施,妥善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

2、村建所负责对旧房拆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及连体房的评估和封存。

3、国土所负责旧房拆除后宅基地复垦复绿指导工作,实现土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

4、安监站负责旧房拆除复垦复绿过程中的安全监管。

5、派出所负责维护旧房拆除复垦复绿工作环境的和谐稳定,严厉打击相关违法犯罪行为。

6、综治办负责旧房拆除复垦复绿中信访案件的处置处理。

7、扶贫工作站、村建所、国土所负责对旧房拆除及复垦复绿联合进行验收。

8、镇纪委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全面监督检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强化督查考核。

将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复绿工作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年终考核,建立督办问责机制,工作实行一周一调度。镇纪委对工作进度缓慢、配合不力、把关不严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