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观看闪亮的名字最美公务员心得体会(汇总5篇)

观看闪亮的名字最美公务员心得体会(汇总5篇)

作者:JQ文豪 观看闪亮的名字最美公务员心得体会(汇总5篇)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它们可以是对成功的总结,也可以是对失败的反思,更可以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观看闪亮的名字最美公务员心得体会篇一

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三棵树机务段动车组司机

他参与我国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联调联试,牵头制定高寒高铁联调联试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填补了世界高寒高铁操纵方法和作业标准空白。他带领“邢云堂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开展技术攻关,有效解决了高铁atp转换时无法准确定位动车组问题,该研究成果已制成手机app软件进行推广。

观看闪亮的名字最美公务员心得体会篇二

隶属武汉局集团公司武汉站,共有队员33名

获奖代表:贾青青

武汉封城后,武汉站成为全国援鄂、援汉医疗人员和物资的重要中转站。为安全高效转运医疗、防疫物资,武汉站党委组建了一支由33名党团员骨干组成的“头雁”突击队。他们精准掌握每批防疫物资运输计划,精心制定作业方案,优化装卸流程,大幅压缩站内转运时间,做到了快卸快转运,开辟了防疫物资运输的“绿色通道”,为疫情防控、患者救治抢出了宝贵时间。76天里,“头雁”党团员突击队队员没回过家,舍小家顾大家、站排头抗疫情,用坚守奉献践行着铁路人的初心使命。突击队圆满完成500多趟动车组、1万多名医护人员、3万余箱防疫物资的转运任务,没出过一次差错。

观看闪亮的名字最美公务员心得体会篇三

万里铁道线上,有多少个日夜,铁路科技工作者努力探索、反复试验,只为列车跑得更快、开得更稳;有多少个寒暑,铁路建设者在钢筋水泥间为新线路、新站房来回奔忙,挥洒汗水;有多少个春节,铁路公安干警巡逻走访,守护平安站车,助力万家团圆……他们是“最美铁路人”,是新时代铁路奋斗者的榜样。

正是他们的坚守,让铁路安全运营,让旅客出行顺畅;正是他们的付出,让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愈发闪光。

领跑“中国速度”打造“智慧大脑”

末,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引发社会关注。以时速250公里cr300型复兴号动车组成功研发投用为标志,“红神龙”“金凤凰”“蓝暖男”“绿巨人”,从时速160公里到350公里,全系列复兴号动车组投入使用,中国高铁技术持续领跑世界。

复兴号高速奔跑的背后,有一个名叫张波的铁路科研工作者。张波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研究员。底,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启动。张波担任复兴号总体技术及核心系统研发项目团队牵头人。

研发复兴号,首要任务是制订总体技术条件。张波回忆,当时至少有807项关键技术的运用条件、基本性能等要素需要通盘考虑。为完成这项艰巨任务,他带领团队深入多个铁路局集团公司调研,仅专项研讨会就召开了100多次,技术资料摞起来有1人多高,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完成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的设计蓝图。为测试首列中国标准动车组性能,张波和团队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静态、低速和正线高速试验。一次低温试验中,张波和试验人员从室外气温30多摄氏度的环境下披着棉衣冲进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箱更换部件,出来时头发已经结霜,冻得直打哆嗦。正是铁路科研人员这样的毅力和执着成就了复兴号这一国之重器,塑造了中国高铁这一亮丽名片。

到月,全路1036组复兴号安全优质运行了8.36亿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2万多圈。

谈到复兴号,张波总是满脸骄傲,“复兴号在我们这一代铁路科技工作者手中诞生,是我一生的荣耀。”按时自动开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停车……很多人为京张高铁的自动驾驶技术惊叹,列车自动驾驶背后,陈志强这个“最强大脑”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志强是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安全控制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有高铁列车“大脑”和“中枢神经”之称的列控系统正是陈志强与科研人员创造的丰硕成果。,为了摆脱少数几个国家对高铁列控技术的垄断,实现列控系统“中国造”,陈志强与团队在瑞典进行了一年多的科研攻关。

他们通宵达旦研究方案、设计软件、编码调试,完成了100多万行各类代码编写,仅设计与测试文档就装满了5大箱,终于研发出具有中国自主品牌、适应中国高铁发展需要的c3系统。

12月26日,京广高铁武广段开通运营,中国标准的c3系统正式亮相。陈志强站在首发列车上为c3系统保驾护航。c3系统如同“智慧大脑”,指挥和控制着列车一路风驰电掣穿山越岭,顺利抵达广州北站。陈志强欣喜地向指挥部报告:“c3系统全程运行稳定,列车安全正点到达!”从此,中国高铁列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时间在陈志强看来不仅是岁月流转,更是创新创造的不断升级。,陈志强和团队研发的c2+ato系统在莞惠城际铁路成功应用,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时速200公里动车组自动驾驶;20,c3+ato系统在京哈高铁辽宁段稳定运行,完成了时速350公里高铁列车自动驾驶全球首秀。

如今,我国2/3的高铁列车都装载了陈志强团队研发的列控系统。中国高铁列控技术正在向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迈进。

建功“千年大计”守护平安车站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作为雄安新区首个大型交通基础设施,一经投用就受到社会各界频频点赞。或许很多人不会想到,建设这座智能车站的是一位身材纤瘦的女将,她就是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雄安站项目部总工程师吴亚东。从来到雄安的第一天,吴亚东就在迎接挑战:2年工期要建设一座面积相当于6个北京站的站房。为了高质量建设雄安站,吴亚东必须与时间赛跑。施工中,吴亚东大胆使用跳仓法,对分格尺寸进行突破,将仓格最大尺寸增加7米,优质高效完成了14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工期节约56天,创造了铁路建设的“雄安速度”。为建好候车厅清水混凝土立柱,吴亚东和团队从钢筋加工到模板拼装再到混凝土配制浇筑,经过上千次反复试验研制出新型清水模板体系,成就了192根被誉为“素颜女神”的开花柱。

为了实现“桥上跑火车,桥下候车厅”的设计,吴亚东与设计团队打造新型吸声墙,将吸声材料和站台墙合二为一,达到了理想的降噪效果。该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将我国铁路站房降噪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700多个日日夜夜,吴亚东都在为雄安站奔波。有人问她,一个女同志这么拼值吗?吴亚东讲了一个故事。2020年深冬的一天,她在项目部收到一个包裹,是一个雄安本地人为她买的围巾和手套。里面的一封信写道:“感谢你们来建设我的家乡,今年冬天特别冷,围巾和手套你在工地用得上。”这样的理解与支持正是吴亚东建设雄安站最大的底气、最强的后盾。上海虹桥站是我国最繁忙的火车站之一,处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客运汽车站相连。在这个高铁大站里,民警周荣亮是个“名人”。年,周荣亮调任上海铁路公安局上海铁路公安处虹桥站派出所副所长,主抓治安工作,立志“降伏”那些扰乱车站秩序的不法分子。他带领民警明察暗访,对“刺头”露头就盯、违法就抓,成功打掉多个犯罪团伙。周荣亮深知,抓人不是目的,教化人才能保证长治久安,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使不少不法分子痛改前非。

从地下一层到地上三层,每一层东西长400多米、南北长160多米……周荣亮每天都要在上海虹桥站站区内来来回回地巡逻。站内哪个位置有巡逻民警、保安有多少名、巡逻车有几台、义警巡逻的区域在哪里,他都门儿清。在周荣亮的带领下,上海虹桥站报警数量同比下降了80%。年,上海虹桥站接到江苏无锡一家医院的器官转运求助电话。周荣亮带领民警事先多次实地模拟测算,精心选择空铁转运的最佳路线和高铁车次,把转运的每个步骤都精确到秒,让45分钟的换乘在10分钟内完成,创造了器官转运的“中国纪录”,成功挽救了一名12岁女孩。

2020年1月23日,历史会永远铭记这一天。当天,武汉站因新冠肺炎疫情关闭离汉通道。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武汉多地实行交通管制,运量大、速度快、人员接触少的铁路运输成为了防疫人员和物资的主要“绿色通道”。在这样的关键时期,由33名同志组成的武汉站“头雁”党团员突击队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在风险最大、任务最紧的地方勇敢战斗,成为转运物资和服务医护人员的“纽带”。76天里,曾经的客运员、值班员变成了与病毒赛跑的搬运工,到站的抗疫物资全靠肩扛手搬。手提不动,就抱在胸前;抱不动,就扛在肩上;扛不动,就两三个人一起抬。

2020年2月1日一大早,600多箱医疗物资紧急运抵武汉站。列车刚刚停稳,队长彭开伟马上带领20多名队员,从车厢到站台分成两列连起“人力传输带”,接力抢卸物资。身材娇小的胡雪婷一次次搬起25公斤重的箱子装上小车,累得满头大汗却不吭一声。16分钟后,突击队员就将整整4节车厢物资全部卸完。23分钟后,6辆汽车装运完毕疾驰而去,支援抗疫一线。而这,只是“头雁”党团员突击队76天工作的一个片段。有人这样问过突击队队员贾青青:“生命究竟有多重?”她的回答是100多吨。因为这是她与突击队队员每天负责转运医疗物资的重量。这100多吨医疗物资是生命的补给,生存的希望。

除了搬运物资外,突击队队员还无数次在站台上迎候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协助医疗队搬运行李,为医疗队规划出站路线,方便他们从最便捷的通道出站,以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到达接站车辆处,为战“疫”赢得了宝贵时间。76天,从雨雪纷飞到春暖花开,奋战不息的76个日夜,“头雁”党团员突击队圆满完成500多趟动车组、1万多名医护人员、3万余箱防疫物资的转运任务,没出过一次差错。在抗击疫情、保卫运输的战场上,他们无愧“头雁”之名。

观看闪亮的名字最美公务员心得体会篇四

青藏集团公司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路养护

车间副主任

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他便来到了唐古拉。他坚持标准化、精细化、零误差,对轨道上的连接螺栓逐个检查,平均每日徒步检查测量近10公里,下来行走2万余公里。他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善于总结工作经验,提炼出“看、测、析、敲、听、验”的“六标”检修工作法在集团公司推广。

观看闪亮的名字最美公务员心得体会篇五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安控院

高级工程师

他长期从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研究和列控系统车载设备研发工作,先后参与“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装备”“基于国产芯片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关键基础装备攻关”等10余项国家、省部级研究项目,先后主持全球首套高速铁路ctcs-3级列控系统车载设备、城际铁路c2+ato系统等研发工作,成果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列控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