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习报告>2023年卖报歌课一等奖教案(精选8篇)

2023年卖报歌课一等奖教案(精选8篇)

作者:BW笔侠 2023年卖报歌课一等奖教案(精选8篇)

教师应该根据大班教案的要求,提前准备好教学资源和教学材料,以便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安全教案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卖报歌课一等奖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

一、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唱《卖报歌》

教学目的:1.通过学唱《卖报歌》使学生了解解放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首歌。

2.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了解男声齐唱的演唱形式,感受劳动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形象。

重点难点:1.《卖报歌》旋律色彩是明朗的,但所表现的情绪又与一般欢快,活泼的歌曲不尽相同,教师应启发学生正确认识与表现音乐的速度和力度,完整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2.重点介绍聂耳创作思想,以及他创作的歌曲所产生的社会作用,让学生了解什么才是优秀歌曲,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多媒体、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yiyayiyayi

三、简介聂耳

1、导入(听国歌):同学们,每当你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高举起右手,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时,脑海里一定闪现出一个个画面,你仿佛看见什么?总结:《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叔叔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现在我们一起敬队礼,唱国歌!

2、简介聂耳:欣赏了庄严雄壮的国歌,你们一定想认识这首歌的曲聂耳叔叔吧。(出示聂耳画像,边挂边说:这就是聂耳叔叔)

我们就来讲讲聂耳叔叔的故事,听听,唱唱他写的歌。

板书:聂耳。指读:聂耳(1912-1935),原名守信。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喜爱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他创作了《开矿歌》《卖报歌》《大路歌》《毕业歌》《金蛇狂舞》《义勇军进行曲》共创作了四十一首音乐作品。1935年到日本,准备经欧洲去苏联求学,不幸于游泳时溺死。

四、学唱《卖报歌》

1、聂耳叔叔还为我们写了一首至今还在传唱的歌,这首被列入20世纪华人经典作品。你们知道是什么歌吗?(放录音学生回答)

2、简介报童“小毛头”

3、欣赏歌曲录音:

请同学们说出歌曲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4、出示歌曲名称。

简单介绍:这首歌一直在少年儿童中广为流传。歌曲的朴实、生动的语言,深刻表现了旧社会报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时它又表现了报童们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2、引导学生分析歌谱中使用了几个音。(doremisolla)

4、在学生默唱后,请个别学生分部视唱,再全体学生视唱。

5、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可以分成几个乐句。

唱一唱,每乐句的结尾音是否相同。

6、难点训练:a、53532132

b、332612不能唱成332〃1612

7、在老师伴奏下完整地视唱歌谱,错处老师及时指导纠正。

8、在老师的琴声伴奏下演唱三段歌词。

第一段用快速演唱,第二段用中速演唱,第三段用慢速演唱。

9、加入身势动作完整演唱。

10、一生领唱,男女对唱二、三段。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不会为生活所迫,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无忧无虑的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希望你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地更加美丽。

六、课堂小结,下课。

课后反思:

卖报歌课一等奖教案篇二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走近《卖报歌》,了解它的创作过程,并阅读辅助资料,认识聂耳,学习聂耳并铭记聂耳。

走近《卖报歌》,初识聂耳——走进《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了解聂耳——走出《卖报歌》,铭记聂耳。

1、熟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8个生字。

3、搜集关于“一二八”日寇轰炸上海的资料,了解当时人们的苦难生活。

4、学唱《卖报歌》,了解聂耳的生平及其创作。

1课时

一。走近《卖报歌》,初识聂耳。

1、播放《卖报歌》,师生合唱。

“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首歌曲,名叫《卖报歌》,(板书《卖报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卖报歌》的诞生。”(板书:的诞生)

相机教学:“诞”的写法。圣诞节就要到了,送人祝福时,千万别写错字哦!

2、师:大家在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首歌曲吗?(优美悦耳)

3、这样一首优美悦耳的歌曲,是由谁和谁创作出来的呢?思维敏捷的你,肯定能从课文的某一个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相机教学:学生找到第11段后,请他来读一读,说一说。

4、简介聂耳。

你们了解聂耳吗?(板书:聂耳)

相机教学:聂耳的“聂”字的写法,课文中有一个字和它样子差不多,你发现了吗?“轰”

(课件出示:聂耳生平简介——聂耳,原名聂守信,号子义,1912年出生于云南昆明市,祖籍玉溪县。童年时的聂耳,受到云南丰富而又优美的民间音乐和戏曲的熏陶。喜爱唱民歌的母亲是他最早的音乐启蒙教师。他10岁时从邻居那里学会了吹笛子,后又学了拉二胡、弹三弦和月琴,并参加了学生音乐团,并担任指挥。)

从这里,你认识一个怎样的聂耳?——爱音乐

1、一首曲子的诞生,总会有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聂耳创

作出了这么受人喜爱的《卖报歌》呢?指名分段读课文的2—10自然段。

2、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聂耳同情小毛头的遭遇,为了帮助她,和安娥一起合作《卖报歌》,就这样,《卖报歌》诞生了。

3、小结:原来,《卖报歌》的诞生,缘于一个卖报的小女孩。

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

指导朗读: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正站在路边……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倒是十分有神。——要读出焦急的叫卖,令人同情的神情。

4、师:同学们,这样一个小女孩,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天气里卖报呢?请找出课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

指导朗读:1933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像针扎似的。

——把寒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比作针扎感受,说明天气极端的寒冷。

5、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现在的我们一般是躲在家里,等天气好了再出去。可

是在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还要出来呢?你看:“霞飞路、吕班路口仍是熙熙攘攘,汽车的喇叭声、小商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明确:生活所迫,人们不得不出来挣钱,否则就得冻死、饿死。因为当时……

课件出示:“一二八”日本轰炸上海,上海的人们过着苦难的生活,(具体数字)小毛头一家就是当时遭受了战乱的家庭的缩影。

6、面对这样一个可怜的小女孩,聂耳伸出了援助之手,为了帮助她,聂耳都做了些什么?再次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1)给了小毛头一点儿钱,但自己并不宽裕。

(2)给小毛头写首歌,让她边卖报边唱,可以多卖些,多挣些钱。

(3)一字一句教小毛头唱。

(4)将小毛头介绍到了联华影片公司,让她成为了一名演员。

7、从聂耳的这些言行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聂耳?——爱人民

8、教师小结:是的,我们得感激大音乐家聂耳,正因为他对小毛头的同情和爱护,才有了这首优美悦耳的歌。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音乐家的聂耳,不仅有着出色的音乐才华,还有着一颗善良的博爱之心。但聂耳留给世人的精神财富,还远不止这些。请认真阅读手头的这份补充阅读资料,相信对聂耳,你又会有新的认识。

2、学生阅读辅助阅读资料。

3、通过阅读这段文字,你还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聂耳?——爱祖国

4、小结:聂耳的歌已唱红大江南北,作的曲已享誉全世界,我们有理由相信,聂耳的精神定将流芳千古,滋养一辈又一辈人!

1聂耳的生命可谓短暂,但创作却极其丰富,我要搜集他的作品,办一份“聂耳作品荟萃”的小报。

2聂耳真了不起,不仅创作出了那么多的好作品,而且,从他的身上,我们还能读到种种精神,对音乐事业的执着,对劳动人民的关爱,对革命事业的坚定……在我的身边,也有一些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我想写一写他(她)。

卖报歌课一等奖教案篇三

1、聆听乐曲《国歌》、《金蛇狂舞》。2.学唱歌曲《卖报歌》。

1、学唱《卖报歌》,感受与体验活泼、凄苦、乐观的小报童形象。

2、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通过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不同情境下的小报童的形象。

3、知道人民音乐家聂耳和他的三首作品。

《卖报歌》是一首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的歌曲,创作于1933年底,描绘了一个为了生计四处奔跑叫卖的小报童形象。如何让现在的儿童感受、理解、体验、表现当年的小报童,是需要我们探索的问题。本课设计旨在抓住“小毛头”这个音乐形象,让学生走进“小毛头”的生活,融歌唱、教学于音乐活动和生活化的情境中。通过听故事、看n人sh等手段让学生感受音乐形象,从而引导学生通过速度、力度的变化体验、表现不同情境下的音乐形象。在演唱实践活动中运用想象,逐步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使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能通过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不同情境下的小报童形象。

体验感受式、情境诱导式、合作互学式。

录音机、报纸、打击乐器、空白磁带、vcd。

以唱歌教学为主的综合课。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聆听《国歌》,学生敬队礼。

师:你知道《国歌》是谁写的吗?

2、通过报纸,了解聂耳

报纸一:聂耳叔叔是云南玉溪人,1912年生于昆明……

报纸二:聂耳叔叔从小爱音乐,小学时能演奏笛子、三弦、月琴等多种乐器……

报纸三:聂耳,原名聂守信。因为他的耳朵特别灵敏……

报纸四:聂耳叔叔一共创作了37首歌曲和4首乐曲……

3、通过s报和1a报练习气息

师:于老师这里还有两张奇怪的报纸,谁来念一念。

二、初步感受,了解形象

1、教师讲故事:那是71年前的冬天,聂耳叔叔走在上海的大街上……

2、看flash,谈感受。

三、深化体验,表达情感

1、学习第一段

(1)分小组合作,自学第一段,找出难点。

(2)听教师范唱,重点听难点句。

(3)学生演唱。

板书:不等天明去等派报。

师:你发现了什么?

师:天气那么冷,天又刚蒙蒙亮,小毛头为什么要去卖报?

(4)用焦急的心情演唱第一段。

师:如果你是小毛头,你会怎么叫卖?把“叫卖声”加在第一段哪个地方比较合适?

(5)加上叫卖声,学生用焦急的心情演唱。

2、学习第二段

(1)自学:你想到了怎样的情景?这一段写的是怎么样的“小毛头”?

(2)小组讨论:可怜的“小毛头”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唱呢?

(3)用稍慢、稍弱的声音表现可怜的“小毛头”。

3、学习第三段

(1)这一段写了怎样的“小毛头”?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演唱?

(2)学生演唱。

(3)教师范唱。(“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有速度变化)

师:老师唱得和你们有什么不同吗?

(4)学生学唱最后两句。

(5)用乐观的情绪演唱第三段。

4、听赏有速度、力度变化的《卖报歌》

5、学生演唱整首歌曲

四、创作表现,享受成功

1、讨论这首歌曲可以加上哪些声音?

2、加上打击乐器和动作创设情境表演整首歌曲并录音,评价。

五、拓展欣赏,开拓视野

师:你们知道吗?“小毛头”现在还活着,叫杨碧君,今年已经81岁了。她住在上海,现已退休,在家安度晚年,至今还很喜欢唱《卖报歌》。于老师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中心文艺部找到了杨奶奶唱的歌,让我们掌声欢迎杨奶奶。

1、听杨碧君唱的《卖报歌》。

2、听赏《金蛇狂舞》,说说你想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制作一张怀念聂耳的报纸。

卖报歌课一等奖教案篇四

1、 能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弄清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

能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弄清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

一、导入课文

你会唱《卖报歌》吗?唱唱《卖报歌》 。你对《卖报歌》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 去看看。

二、读通课文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学生自学课文

1、 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要求做到边读、边画、边想。

2、 分组自学讨论。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解决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讨论:聂耳为什么要为小毛头写曲子?

3、 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段读,正音。

(2) 汇报交流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 体会文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小毛头的聪明、 可爱; 聂耳的富有同情心、虚心等) 。

四、自己讲述这个故事(复述)

五、课外延伸

回家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卖报歌课一等奖教案篇五

1、边读边想,体会小女孩生活的窘迫与艰难。

2、抓重点诗句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了解写歌的过程。

3、学会在阅读中积累喜欢的词句。教学重点了解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一·二八”事件的资料;了解聂耳的有关资料。

1课时

一、对话导入,激励信心

师引: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全班几十位同学,有多少个“三人行”?有多少位老师呢?(生交流。)能者为师嘛!这节课,老师就从你们当中寻找会学习的小老师。

二、交流资料,作好铺垫

1、昨天,大家回家收集了有关“一·二八事件”和聂耳的有关资料,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将自己所了解的信息告诉大家呢?(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教给他们处理信息的方法。)

2、大家交流的有些信息,连我也不知道。这些同学就是大家的老师。谢谢你们,聪明的小老师。

三、方法点睛,学文有道

1、大家平时是怎么学习课文的,把你的好方法给大家介绍介绍。

(1)在读文时把自己不认识和不理解的生字、词语勾画出来,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在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打个问号。

(3)在感受深刻的句段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4)根据课后提示,边读边做记号。

2、大家说的这些学习方法都是非常好的。来,我们一起给这些方法取个简单的名称吧!借助工具书和资料理解的方法叫“问卷法”。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叫“联系法”。提问打问号的方法叫“质疑问难法”。在句段旁边写体会的.方法叫“旁批法”。边读边做记号叫勾画圈点法。

师小结:真不简单。同学们通过回忆平时的学习,归纳出这么多好的学习方法。

3、学好课文就是读好课文。运用你喜欢的学习方法,老师建议你采用三读(放声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课文的步骤学习课文。用“问卷法”学习生词。(不熟的字或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轻声读或默读:

(1)边读边想主要内容。

(2)边读边勾画批注。(用质疑问难法、旁批法、联系法或与同桌交流。)有感情地读课文:相互评价,相互学习。

4、全班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例:

(1)从第2段对小女孩外貌的细腻描写中,我体会到她的可爱,又觉得她十分可怜。(请生读读。)

(2)这一段主要写小姑娘外貌,最后两句又有什么用呢?小姑娘在电车站拥挤的人群里,既然卖报的人少,生意应很好,为什么却说人们一个个从她身边匆忙走过,是不是有些矛盾?再体会“挥着”、“迎着”、“叫喊”等动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小姑娘多么想卖掉一张报纸啊。)

(3)从第3~9段关于小姑娘和聂耳的对话中,我知道了小姑娘这么冷的天还出来卖报的原因,她的遭遇真让人同情。这也是聂耳为小毛头写曲子的原因。全班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4)从课文最后一部分我还知道了《卖报歌》是聂耳和安娥合作创作的,到现在还广为流传。(抓“街头巷尾”、“常常听到”等词理解。)

师引导:你能在课文中找出这首歌到现在还是全国儿童爱唱的歌的原因吗?

a、“他想写一支曲子反映报童的悲惨生活。”(理解“遭遇”、“迫不及待”等词。)

b、“一首具有儿童特点的《卖报歌》。”

c、“你认为哪里不顺口,还有哪些话要说,我可以改。”(理解“琢磨”、“爽快”等词)将这种方法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从中悟出写好作文的秘诀。(此环节教师根据实际引导,尽量放手让学生交流,教师再适时点拨,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四、拓展延伸,激励创作

1、欣赏《卖报歌》。会唱的跟着唱,不会唱的学着唱。

2、你也来学着选一个生活中的题材写歌词,并配上你喜欢的歌的曲子,试着唱一唱。

卖报歌课一等奖教案篇六

一、唱卖报歌

二、听码头工人歌、飞花歌

1、通过学唱《卖报歌》使学生了解解放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首歌。

2、认识降号及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通过视唱,模唱,初步熟悉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

3、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了解男声齐唱的演唱形式,感受劳动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形象。

1、《卖报歌》旋律色彩是明朗的,但所表现的情绪又与一般欢快,活泼的歌曲不尽相同,教师应启发学生正确认识与表现音乐的速度和力度,完整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2、一个降号调各音位置。重点介绍聂耳创作思想,以及他创作的歌曲所产生的社会作用,让学生了解什么才是优秀歌曲,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挂图,录音机等。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二、发声练习

1=f2/4

5544|3322|1—|10|

yiyayiyayiya

一、简介聂耳

总结:《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叔叔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2、简介聂耳:欣赏了庄严雄壮的国歌,你们一定想认识这首歌的曲作者聂耳叔叔吧。(出示聂耳画像,边挂边说:这就是聂耳叔叔)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聂耳叔叔的故事,听听,唱唱他写的歌。

板书:聂耳叔叔和他的歌。指读:聂耳

繁体字聂耳的名字是这样写的(板书)。看看有什么特点?哇,他的名字是由四个耳组成的,聂耳早先名字叫聂守信,后来为什么改名为聂耳呢?我们来听个小故事。

(放录音:聂耳的耳朵)

总结:聂耳的耳朵是平时练出来的。

四、学唱《卖报歌》曲谱

1、聂耳叔叔还为我们写了一首至今还在传唱的歌,这首被列入20世纪华人经典作品。你们知道是什么歌吗?(放录音学生回答)

2、简介报童“小毛头”

3、欣赏歌曲录音。

请同学们说出歌曲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4、出示歌曲名称。

简单介绍:这首歌一直在少年儿童中广为流传。歌曲的朴实、生动的语言,深刻表现了旧社会报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时它又表现了报童们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2、引导学生分析歌谱中使用了几个音。(doremisolla)

4、在学生默唱后,请个别学生分部视唱,再全体学生视唱。

5、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可以分成几个乐句。(4+4+4+4)找出相同句与不同句,贴上标记。唱一唱,每乐句的结尾音是否相同。

6、、难点训练:

a、53532|132|

b、332|612|不能唱成332·1|612|

7、在老师伴奏下完整地视唱歌谱,错处老师及时指导纠正。

五、课堂小结,下课。

卖报歌课一等奖教案篇七

歌曲《卖报歌》是音乐家聂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2/4拍,四乐句组成的一段体,五声f宫调式。《卖报歌》曲调明快、流畅,并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辛辣诙谐的笔调,深刻地描述了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对光明的渴望。

1. 培养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卖报歌》,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

2. 了解相关的音乐小常识。

1. 学唱歌曲,唱好歌曲。

2. 让学生理解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的历史意义,了解歌曲中父辈童年时代的生活。

1. 教师讲解聂耳和《卖报歌》的故事。

聂耳: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享有显赫声誉的聂耳,是位传奇般的人物。聂耳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他虽然出生于一个清寒的`医家,却自幼爱好音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演奏多种民族乐器,被人视为“神童”“天才少年”。大约在1933年秋天,聂耳约朋友周伯勋到霞飞路上走走,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她把所卖报纸的名字喊得很动听,他想让周伯勋也听一听。在有轨电车站附近,果然看到一个小姑娘跑来跑去、忙忙碌碌地卖晚报。她不过十来岁,瘦小的身躯上穿着打补丁的破衣服,但洗得很干净。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报名,还同时报出每种报纸的价钱,走路的人们都由不得回过头来望她笑笑。聂耳他们走过去买了几份报纸,并和小姑娘聊起了家常,知道她名叫“小毛头”,父亲有病,家庭生活困难。在回去的路上,聂耳沉重地说:“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或者安娥写词。”

2. 聆听歌曲《卖报歌》。

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卖报歌》的创作背景,现在请同学们聆听范唱,注意留意歌词所表现的内容,歌词里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安娥把词写好,聂耳把歌词念给卖报的小毛头听,问她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小姑娘想了想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几个铜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边,我就可以边唱边卖了。”聂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能买两份报”的句子。

1. 出示谱例,按节奏朗读歌词。

2. 视唱旋律。

请同学们跟着音频学唱视唱歌曲的旋律。

边唱边划拍子,以培养学生击拍视唱的能力。

3. 学唱歌词。

鼓励学生直接把歌词加入旋律中进行演唱,尝试直接演唱歌曲。

4.完整演唱歌曲

跟着音乐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教师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报童的童年生活是多么疾苦,“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出小报童的天真、生活的悲惨、向往光明的坚定情绪。

卖报歌课一等奖教案篇八

出示聂耳照片:小朋友们,认识图片上的叔叔吗?他叫聂耳,是我们中国伟大的作曲家,我们的国歌就是他作曲的。他还为我们小朋友作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卖报歌》,想不想来听一听?(播放歌曲一遍)

二、介绍歌曲谱曲背景

师:这首曲子听起来怎么样?这里有一个故事老师来讲给大家听。那是在193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聂耳约朋友出去散步,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卖报时喊的声音很动听,想让他的朋友也听一听。当他们走到那里时,果然看到了一小姑娘走来走去,匆忙地卖着晚报,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着报名和价钱。聂耳走过去买了几份报,同时跟她聊了起来,知道她父亲有病,家庭生活困难。在回家的路上聂耳沉重地说:“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著名词作家)或者安娥(田汉夫人)写词”。过了几天,安娥把词写好了,聂耳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词念给她听,然后问她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铜板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边,我就可以边唱边卖了。”聂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的句子。后来那位小姑娘真的一边唱一边卖,她的歌声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来。现在聂耳早已去世了,但那位小姑娘还活着,已成为白发斑斑的老人了。

三、学唱歌曲

1、师:这首曲子就是在当时这样的情况下谱写出来的,那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好吗?

教师边弹琴边演唱歌曲一遍。(帮助幼儿逐句理解歌词意思)

2、学习按节奏念歌词。

3、参考幼儿用书,用动作记忆歌词。

4、以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可以分小组唱、男女生轮唱等

四、根据歌词内容提示表演歌曲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儿有一张报纸,谁能够根据歌词内容来表演一下这首歌曲呢?(边唱边卖报)(提示幼儿一边走一边手里甩着报纸,嘴巴里说“卖报喽,卖报喽……”)(可以参考视频)

五、移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