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玛雅人的寓言读后感(通用5篇)

玛雅人的寓言读后感(通用5篇)

作者:飞雪 玛雅人的寓言读后感(通用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玛雅人的寓言读后感篇一

当人们提到2012是世界末日时,我联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玛雅”。玛雅?就是那个曾经辉煌一时却又突然消失的文明?是的,玛雅宛如一个蒙着面纱的少女,许多人为它着迷。起初,我只对它略知一二,但幸运的是,一本《玛雅文明之祭》带着我走进了这已消失的文明。

玛雅人是神秘的。众所周知,世界四大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而玛雅文明却诞生于中美洲的热带雨林。他们来得突然,走得也突然。有人猜测,他们来自于已消失的亚特兰蒂斯。我第一次看到时感到十分奇怪。据说在很久以前,在大西洋上有一片很大的陆地,那儿就是亚特兰蒂斯。他们的文明十分先进,后来在一场大地震和洪水之后,它便顷刻间沉入了海底。有一部分人通过海底长廊逃到了现在的尤卡坦半岛,并带来了他们先进的文明。也就是说玛雅文明是亚特兰蒂斯文明的延续。如果这是真的,那百慕大三角会不会和这消失的大西国有关?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测,许多考古学家对玛雅人的来历做出了各种不同的猜测,但都没有什么确切的证据,这个地区曾经一度与欧亚非大陆隔离,就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更激发了许多人去探索。

玛雅人是智慧的。在当时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他们竟然能很准确地算出了地球和金星历年。他们拥有卓越的数学才能和天文学知识,而且这些成果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以前,当时的中国刚刚结束落后的原始状态。也许,玛雅人在这方面有超于常人的天赋。他们对太阳非常崇拜,自称是太阳神的子民,这可能是他们为什么在天文学中如此精通,为什么预言第五个太阳纪了。当时的玛雅人在数学研究方面也颇有一套。在数学体系、历法和全部技术计算中都用了二十进制。我想,在当时那个年代,可能人类都忙于种地、建房子,吃饱、住好是他们最大的愿望,而玛雅人却在研究这些复杂的天文学、数学。无论他们研究的结论如何,预言是真是假,我们都应该拍手叫好,我们中学生也应该怀着这种探索的精神去学习。

玛雅人也是野蛮的。他们对于祭祀已经达到了一种疯狂的程度。为了取悦雨神,有些小孩则在被献给众神之前按照仪式被剥皮或肢解,这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那些孩子的父母怎么这么狠心?我并不反对祭祀,因为他们完全可以用牲畜、水果来作为祭品,但是他们为什么偏偏用人?多少无辜的生命就这么没有了,如果这种事放在今天的法制社会,一定会遭到许多人严厉的斥责和法律的严惩。玛雅人的野蛮和他们的智慧成正比,但毕竟那时的他们还是处于一种原始的状态,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祈求于天。

任何文明都有它的正反两面性。《玛雅文明之祭》这本书让我全面了解了这神秘的玛雅文明。我了解了玛雅,明白了我们的祖先曾经有多少灿烂的文化,有连我们现代人都无法超越的智慧,更懂得了我们要学习祖先优秀的一面,对于任何事都要有不懈探索的精神;学习考古学家,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线索,作出大胆假设。也许,这些猜想没有一个正确,但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发现,就一定能揭开玛雅文明的神秘面纱!

玛雅人的寓言读后感篇二

玛雅社会曾相当繁荣。农民垦植梯田、畦田和沼泽水田,生产的粮食能供养激增的人口。工匠以燧、石、骨角、贝壳制作艺术品,制作棉织品,雕刻石碑铭文,绘制陶器和壁画。商品交易盛行。但自公元7世纪中期开始,玛雅社会衰落了。随着政治联姻情况的增多,除长子外的其他王室兄弟受到排挤。一些王子离开家园去寻找新的城市,其余的人则留下来争夺继承权。这种“窝里斗”由原来为祭祀而战变成了争夺珠宝、奢侈品、王权、美女......

战争永无休止,生灵涂炭,贸易中断,城毁乡灭,最后只有10%的人幸存下来。

公元761年,杜斯-彼拉斯城的王宫覆灭可视为玛雅社会衰落的一个起点。杜斯-彼拉斯是方园1500英里内的中心城邦。它遭到从邻近托玛瑞弟托城来的敌人的攻击。一个装有13个8岁至55岁的男人的头颅的洞证明该城被攻占时遭到了斩草除根的大屠杀。8天后(这些精确的细节被记录在石头刻板上),胜利者举行了“终结典礼”,砸烂了王座、神庙和刻板。一些贵族逃到附近的阿瓜迪卡城_这是一个巨大裂缝环绕的天然要塞。他们在那里苟延残喘了40年,最后还是遭到了敌人的攻占,陷入了灭顶之灾。

公元800年,阿迪卡已是一座鬼城。公元820年以后,玛雅人舍弃了这片千年间建立了无数城市的佩藤雨林,再也没有返回这片文明的发源地。玛雅文明的毁灭已成为历史,但它提供的警示,值得人类永远记取。

仍有200万以上的玛雅人后裔居住在危地马拉低地以及墨西哥、伯利兹、洪都拉斯等处。但是玛雅文化中的精华如象形文字、天文、历法等知识已消失殆尽,未能留给后代。

玛雅人自前古典期早段定居开始,就与外界接触,为获取原材料和成品,他们经常到达相法远的地方,玛雅文明之祭读书笔记 至16世纪,玛雅人已建立了一个广泛的贸易网络,其范围向南至巴拿马,向北至墨西哥中央地区,玛雅的社会经济虽仍以农业为基础,但它活跃的商业与广泛的贸易为其文明的发展助了一臂之力,商业与农业的配合,构成了玛雅文明发展基本柱石。玛雅前古典期商道的主要干线在太平洋沿岸,至古典期已定位于中央低地一带,并使玛雅城邦在这一带发展起来。生活、生产所需的各种物品,多是从东西向的这条商道而来。古典期长途贸易的兴旺促使玛雅的城市发展起来,蒂卡尔城因地处生产可可豆的中央低地东部,是南部奎特查尔凤鸟羽毛集运的中转地,且由此往东南是碧玉的产地,玉石西运之路在古典时期已经过这里,地理位置的重要,使蒂卡尔成为玛雅的第一大城市,帕伦克是玛雅世界最西边的一个商业枢纽,玛雅运往墨西哥的货物在此最后集结,而墨西哥和西方其他地我的商品也由此而进入玛雅世界,东边科潘城的强盛也同样得益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

玛雅的商人有两类:一类是为数不多的特权商人,一类是没有特权、不隶属统治集团的专业商人。专业商人资财中等,行业齐全,人数众多,是一骊雅市场上最活跃的人物,此外,还有一些为了谋生的小商小贩以及半商半农的买卖人,他们构成了商人阶级中的的下层。

玛雅人的寓言读后感篇三

拉美众多古代文明最昌盛、最发达的文明,然而,在公元750年前。在世界文明之苑无以计数的奇葩中还有一枝崛起在贫瘠的火山高地和茂密的热带雨林之中的独秀_玛雅文明,一个经历了辉煌灿烂的岁月后沉落在幽暗历史深处的文明。它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震撼和惊叹,还有对人性的考量和对人类文明存亡的启迪。

玛雅文明是一种以城市文明为中心的文明,所有的成就和繁荣都体现在城市之中。金字塔、神庙、宫殿、纪念碑成为城市最主要的建筑组成。在城市中,他们在数学、天文学、历法和建筑方面创造的成就,堪称为当时世界的一流水平。

同样身为文明古国,玛雅文明也有着发达的农业。但和中国文明相比,玛雅没有出现牛马猪羊,没有出现畜牧业的痕迹。因此,玛雅人没有像中国人那样很好的利用牛马等牲畜来为农业服务,提高农作物产量。玛雅人修建过发达的水利系统,他们曾在低地地区修建过规模很大的排涝沟渠和拦洪大坝等;但是,毕竟在这些水利工程并没有普及到多数玛雅人集聚的地区。和中国文明在水利方面的成就相比更是相去甚远。因此,玛雅文明的农业可以说依旧是一种原始耕作方式。不过,玛雅人却能够在如此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基础上建立起发达的玛雅文明,建造许多宏伟的建筑群;不得不让人佩服玛雅人这种原始而高效的农作方式。

但是,在神权政治的体制下,玛雅王族和祭司频繁的建神庙、频繁的祈祷,浪费了很多的人力和资源,加速了城乡之间的冲突,直至陷入不可救药的恶性循环。以至于到了后来,城市完全无视农村的支撑能力,无度发展,承受着高强度的农业体系终于崩溃,也从而摧毁了玛雅文明的根基。当城市周围贫瘠的荒地连成一片,农业生产供应严重匮乏,饥饿就迫使玛雅人弃城而去了。经过百年衰败动荡之后,中央低地各城邦都湮没在热带丛林中,绿色植物悄悄掩藏起一个久远的秘密。在没有外敌入侵、长期占领和本土文化被外来文化取代的情况下,一种文明就这样因为发展引起的内在矛盾而消亡。16世纪西班牙军队经过这个曾经总人口达500万甚至上千万的地区时,因为看不到一个人影,差点饿死。

在玛雅人的观念中,历史是以千万年为单位推演着的无尽轮回,人生短暂如同朝露。而他们的文明也在片刻辉煌之后湮没在中美洲的蓊郁丛林之中。玛雅文明的突变式发展和倏然消失至今仍是难以破解的谜题,这使得她成为最引人入胜的古代文明之一。

到如今,千年已逝,古老的文明留给世人的,除了稀有的文化瑰宝,便是存亡的启示。让警钟在世人耳边长鸣!

玛雅人的寓言读后感篇四

对于新世纪的人们来说,20xx年,“玛雅”这个词,耳熟能详。因为提起玛雅,便随即转言到了玛雅预言。

玛雅人曾做了五大预言,最后一个便预言了20xx年12月21日的黑夜降临以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据玛雅时代仅存的几本抄本中记载:我们正处于第四个“太阳纪”,而20xx年左右将是“第五太阳纪”的开始;并且,在每一纪结束时,都会在我们生存的家园上演一出惊心动魄的毁灭悲剧。这一预言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催生了《20xx》等著名灾难片。有了这样的商业效应,民众在联想起世界末日的预言时,第一画面便是巨大板块的碎裂沉没。到处是毁灭和恐慌以及无处可逃。

玛雅文化是世界文明史的奇葩,由于过于超前当时其余国家的文化,曾被称为是“魔鬼干的活儿”。他们超前的城市经济,巍峨的金字塔坛庙,富丽堂皇的壁画,首屈一指的天文历法和数学运算,甚至出现了飞机模型和疑似宇航飞行器的图稿,如此种种。玛雅文化不仅超越了当时,有些更是连现代科学都不能企及的存在。如此发达的文明古族的预言,为何不值得相信?而且似乎为了附和这个末日预言,许多所谓的“预言者”都将自己对地球和人类的预言于20xx扯上关系。从外星球移民到太阳耀斑的猛烈爆发或者沉没于寂寂大海,而且发布这些消息的都还是所谓的科学研究者。正是他们的推波助澜,使得信者更信,不信者转疑——玛雅预言似乎在所难免。

相信还是弃如草芥。人心里的抉择到底是基于什么?有人出于对玛雅辉煌文明的信任,而相信预言;有人出于对某些现代科学研究者们的信任,而相信预言。尽管美国航空航天局一度辟谣,玛雅长老也曾表明:这个终结并非另一个世界末日,而是暗示全人类在精神和意识方面的觉醒和飞跃。依然有众多人,深深迷信着这末日即将来临的预言。这就像战争的目的在战争中逐渐被淡忘,只剩下无休止的争斗和杀戮;这就像网络上盛行的辩论战,辩论对错的初衷被淡忘,只剩下铺天盖地的舆论风波。

然而依我看——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人心不稳定,在当下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恐惧和好奇更大有市场。人心的抉择是基于对这种空荡的不踏实感的不信任。预言不过是一种寄托这种飘渺感觉的载体。科学不是绝对的,它没有究竟对错。它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方式。我们追求科学,是力图寻出事物的真谛,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然而,我们更需要一种的辩证的科学态度。在面对未知时,理性地对待,辩证地看待。不盲从,不慌乱。科学在人心的审视面前,也是必须要顿一顿脚步的。

玛雅预言的日子愈发靠近,相信亦或弃如草芥都不再重要。平静地过日子,与现实相悖的所谓预言终究会不攻自破。我们要做的,是稳稳地拿好科学这一把利器,利用它造福地球和万千生物。但必得小心谨慎,切莫将矛头反了向,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因小失大又伤及自身。

科学也是自在人心的。

玛雅人的寓言读后感篇五

历时一个半月,看完了贾德名著三部曲之三《玛雅》。个人感觉,这本书是最精彩的一部,也是内涵最丰富的一部,也是我能理解的最少的一部。

先说说讲了个啥,从我的理解出发:本书主要是围绕着弗兰克写给前妻(不确定是否离婚,但肯定分局半年以上)的两封长信和一次见面对话,以及一次电话交流展开。

写作手法还是比较特别的,但也是贾德惯用的:嵌套叙述。即作者以第三者身份讲述一个第一人称的故事。所以在理解上,还是有很多弯弯。另外,如果说第一步《苏菲的世界》是哲学入门,那么这一部《玛雅》则是哲学深度思辨。虽然故事线总的来说是线性的,但是一方面是外国人名有点记不住,另一方面,很多对话其实体现着很多抽象的哲学观点,不容易理解。例如在斐济岛上,荷西与安娜的对话,其实我是和弗兰克一样懵逼的。

在前半段中,我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弗兰克与壁虎高登的对话,很猎奇,很脑洞。“一个老年雄性灵长类与一个爬行类的对话”,乍一看还以为是弗兰克精神分裂了,实则是弗兰克的内心独白(壁虎会不会说话,我不去多想,毕竟小说嘛)。

在本书大部分时间里,是围绕着“意义”展开的讨论。而讨论的发起人,恰恰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他们研究生命,研究宇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者。就这样,几个唯物主义者就“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经典的哲学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我个人作为工科生,对于文中的辩论,看得还是很入迷的。我也经常思考意义这个东西,活着的意义,选择的意义等等。就如文中所说的,“宇宙大爆炸发生一百五十忆年之后,给它的掌声才响了起来。”我的理解,一个事物的意义,是需要有智慧去思考的,就例如宇宙大爆炸这件事,如果没有一个高级生命去思考这件事,那么大爆炸这件事就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可知,所以可以说这件事就不存在。这就是“不可知论”。而你说生命的意义为几何?从古至今多少大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而我认为,答案反而没有观点重要,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生命的意义,我觉得就是“思考”本身,人作为地球上的智慧生物,我们发达的大脑就是思维的工具,老祖先制作工具,从而在进化树里我们脱颖而出。试想,如果没有一种生物可以站出来,洞察周围的一切,去思考“从哪来,到哪去”,那么其实整个世界就是“死的”,只不过是一堆堆有机化合物不停地复制罢了。所以说,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经历事情,就是成为宇宙的一部分,宇宙就是所有意义的本体。

摘抄一段经典文字:

人类或许是真个宇宙里,唯一拥有宇宙意识的生物。因此保留此一星球的生存环境不仅是全球的责任。它是全宇宙的责任。有朝一日,黑暗可能再度降临。而这一回,上帝的神灵将不再浮现于水面。

书中后段,提到很多次的一个观点“在我们眼前的现实之外,还另一个实境。当我死去,我并未死去。你们都相信我已亡故,但我其实还活着。不就后我们就会在另一个地方相会。你以为你在参加一场丧礼,事实上是在见证一次新生。除了这个世界之外还有别的。我们只是转化中游荡的精灵。”不得不说,这个观点还是很震撼的,先不说一场丧礼是不是一场新生,也不去想你会不会和已故的人在未来某个时间某个地方相遇。只说我们眼前的现实不是唯一的现实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我了解过一些量子力学的知识,我很支持多世界理论,当然,我没有任何的计算去证明,但是从先入为主的方式来看,我是比较偏向多世界理论的。这也能解释很多东西啦,比如你失去了什么东西,很伤心很难过很后悔。你这样想,在另一个世界(另一条世界线)里,你还是拥有者那个东西的,只不过,在这个世界,你的经历,你的意义就是当下这样。这样也许会释怀一些吧。当然,要问我可以不以死去,去另一个世界追寻美好,呵呵,你是不是傻。要相信,你的存在必然是有意义的,很多事需要沉淀,需要在未来有观察者去思考,才会彰显意义和价值,假如你主动结束了生命,那么你将不存在,那么你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了。我个人是很反对轻生的,要好好活着,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而且请相信,你的存在,一定是某个东西的意义,而某个东西的存在,也是你的意义。正如,你看到了这段文字,就是你我存在的意义之一,对于没有看到这段话的人,对我来说,就是没有意义的。

在剧情末尾,叙事主体从弗兰克释放出来,到了说描述弗兰克的人:约翰·史普克,这个人是作者的第一视角,类似于,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给小和尚讲故事的那个老和尚,不知这样说你懂了吗~~再举个例子,就是盗梦空间里的第一层梦境,弗兰克是第二层。本书中,存在两层叙事层。

以上就是我能看懂理解的部分,下面就是我没弄懂的地方。

主要集中在剧情后段,安娜和玛雅是否是一个人?安娜到底死没死?弗兰克穿越了吗?而这一切的核心问题就是:小丑和纸牌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存在?这几个问题,我没有直接的答案,更多的是猜测。另外,从《纸牌的秘密》到《玛雅》的人物故事是有关联的,而联系这一切的,或者说这一切背后的东西,就是小丑和纸牌。所以,要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就必须要弄懂小丑和纸牌的作用。所以,我打算后面有机会再读一读这两本书。

最后说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吧,首先我觉得还是安娜。因为最近滴滴打车不是发生了一件令人发指的事嘛,我在新闻里看到受害者是一个独生女,被那样残忍地杀害,其母看到女儿尸体一度晕厥。我的心其实很难过,我能理解作为一个独生家庭,父母对于子女离去的那种打击。正直花样年华,这世间的美好还没悉数体会,生命就戛然而止,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同时,对黑暗与邪恶,我表示严厉的谴责!回到主题,为什么是安娜,因为她发现和玛雅是一个人,其实是一种不好的事(其中涉及到很多没看懂的东西,原谅我只能这么说),而自己因为疾病,作为吉普赛女孩,“本世纪最好的弗朗明哥舞者”,不能跳舞;作为荷西的男朋友,两个人你侬我侬,而不能有孩子。对于女生来说,这事多么痛苦的一件事。然而,她还是离去了。虽然后面剧情来了个大反转,但还是被作者的描写打动了。另一个就是荷西,这个男人,在前半段中,我对他不是很有感觉,高冷,莫名其妙。但是后面和弗兰克的对话中,看出了那种西班牙地中海的忧郁气质,仿佛从蓝色的瞳孔中,有看不见底的忧伤,对于恋人安娜的离去,对于安娜和玛雅的羁绊,他无奈而坚强。怎么说呢,她和安娜是谜一样的两个人。最后一个人物就是弗兰克,其实书读完之后,我和他一样的懵逼,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回事。当然这事玩笑话,弗兰克作为动物学家,也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只不过女儿席拉的一场意外,让他夜夜借酒消愁,来到了斐济岛散心,才遇到了这么些人,这么些事,或许正是经历了这些,她和薇拉才能最后又走到一起。所以啊,这就是他们的意义。

最后,贾德三部曲到此看完,收获颇多,更多的东西因为篇幅有限,也不再赘述。但那些没看懂的才是真正的精华,后面有时间再重头看一次。感谢老铁能看完我长长的文字,如果你没有看过哲学相关的小说,推荐先看看贾德三部曲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一部《苏菲的世界》,很适合哲学兴趣爱好者看,如果看完还有兴趣,可继续看后两本《纸牌的秘密》《玛雅》。对于前两本书的读后感,我在未来会抽时间补上。还有《巨人的崛起一》也会抽时间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