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合同范本>数字化转型汇报材料范文(19篇)

数字化转型汇报材料范文(19篇)

作者:影墨

汇报材料的撰写需要注重细节,注意格式和排版,确保整体的整洁和规范。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汇报材料的参考样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中学始建于1960年,现有30个教学班,教职工115人,在校学生1496人。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学校先后荣获“滨州市规范化学校”、“滨州市教学示范校”、“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滨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滨州市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管理示范学校”、“滨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学校把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作为改变原有工作学习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1.组织机构建设

我校在“市数字化校园”创建过程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管理,协调调度,对创建工作整体规划;成立了业务校长任组长的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实施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信息网络中心负责校园网栏目的开发、信息的采集与整理,负责学校校园网站的管理和维护、师生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教学工作,目前我校校园新闻、通知都能通过网络传达,逐步实现校园管理向无纸化办公的过渡。

2.管理制度建设

为确保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我校制定了系列规章管理制度,如《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维护制度》、《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制度》、《班级电教设备管理制度》、《音像资料室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制度》等。规范详实的制度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数字化校园设施资金和硬件投入,目前已拥有完善的数字化校园硬件设施,满足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求。

1.资金投入

从2017年至2017年1月学校先后投入131.7万元,用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先后配备微机室及办公台式机130台,合计41.6万元;笔记本电脑98台,合计39.2万元;多媒体制作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数码录像机、扫描仪、打印机)共9台,合计4.9万元;多媒体教室20个,合计9万元;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2个,合计11.5万元;多媒体功能实验室8个,合计3.5万元;自动录播教室一个,合计17.5万元;100m光纤宽带接入及校园网维护,合计4.5万元。

2.硬件建设

(1)校园网:我校校园网属于博兴教育城域网,已经接入滨州市教育城域网。主控室采用1台tp-1016和5台tp-1024为核心交换机,通过11台交换机层层级联,初步建成web服务器及学校ftp服务器。校园网络终端368个,通过光钎和线缆覆盖全校办公学习场所,校园内所有上网计算机的ip地址与mac地址捆-绑,保证网络使用的安全和数据的安全。我校校园网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完全满足各项网络服务的需要。

2、(2)功能教室建设:学校现有微机室两个(兼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20个,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2个,多媒体功能实验室8个,自动录播教室1个,配备科室管理用机11台;专任教师人人配备笔记本电脑,班班建有多媒体设施,并联入校园网,满足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办公需求。

(3)安全设施建设:为保障设施安全,学校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和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并接入了校园网络,学校共有七十多个点的摄像探头,拥有视频监控室,学校围墙上安装了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3、软件建设

(1)资源库建设:我校依托县教育局提供的平台,链接中央电教馆资源库、中教育星资源平台、中学远教资源,与教育资源网签订使用协议。 同时学校加强个性化资源建设,整合优质资源,构建了校园共享的校本资源库。校本资源库采用serv-u建立的ftp进行资源管理,分学科、分教师建立,目前校本资源库包括案例、课件、试题、教学素材等各类资源约有151g左右,并且在不断的更新中。

(2)管理平台:为满足教学要求,学校建有店子镇中学网站、电子图书馆,心理健康测评系统,校园网络电视台、校园广播网、校产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等,充分满足了教师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

1.校园网站

学校门户网站依托博兴县教育局提供的空间和网站程序改版,期间不断地更新、修改、完善,逐渐开设校园信息、教学科研、校园活动、德育之窗、读书论坛、名师专栏网站等栏目,并链接了相关的教育资源。信息与资源由最初的一人管理,逐步形成多人网络化管理,呈现出行政会管、教师爱用、学生乐学、家长常看的景象,大大缩减了行政管理的进程,提高了办公效率,拓展了学习空间,拉近了老师与学校管理及师生、家校互通交流的距离。 学校网站还链接教师博客和班级博客,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校网或博客主页、发送邮件,对学校、教师的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方便了教师个体间的交流研讨,真正实现了家校互联,师师互动。

2.教学应用

为使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我校采取了以校本在职培训为主,多种培训形式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内容包括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制作、多媒体电教设备的使用培训。如今,全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共有168人次在市县级以上信息技术评比、基本功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竞赛中获奖。2017年,我校老师获得滨州市信息技术教学能手称号,李效强老师被国家信-息-产-业-部认证为信息化工程师。

“数字化课堂”以多媒体设备、资源库等软、硬件为保障,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要力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网络课堂教学。通过数字化课堂的推广,带动了全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近三年来,全校教师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200余节,均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但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质量上也有了飞跃,现在我校有35人次在市级以上电教优质课比赛中获奖,3人次执教省级优质课。在学科教研方面,网络教研为传统的教研活动做了有力的补充,学校教师积极参加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网络学习,通过视频、在线研讨、论坛、qq群等方式实现了互动交流、资源共享。

学生在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过程中,不但是最大的应用者,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推动了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在保证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开设中学生电脑制作社团,对部分有兴趣学生进行有特色化教育,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近几年来,我校有24名学生在中小学电脑制作中获得省、市级奖励。

尽管我们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深知,距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校将以创建“数字化校园”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校园网站、资源库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实现数字校园和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有机整合,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医学院转型发展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xx医学院作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学院,是学校最早结合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促进专业转型发展的学院之一,对于学院的转型发展改革,我想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院部的建设发展现状

xx医学院是一所以临床医学眼耳鼻咽喉专业方向、口腔医学、眼视光学为主要学科特色的新型学院。专业办学历史迄今已有近30年,是湖北科技学院特色与优势并重、传统与创新并行的知名学院。

学院专业结构布局合理,办学规模适度适中。开设有口腔医学、眼视光学等本科专业2个,临床医学眼耳鼻咽喉本科专业方向1个。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学生1000余人。学生除享有国家和学校的奖、助、补、减、免等各项资助外,学院还专门设有学校唯一的一个专项奖助学金—爱尔奖助学金,并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为学生的求学和就业创造了双重有利条件。

在完美助力实现“湖科人”的“大学梦”的进程中,我们也不断编织和放飞着“xx人”的“xx梦”。如今,凝聚着几代xx人的汗水和心血结晶的xx医学院,已拥有校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校级品牌专业1个、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教学团队1个。建有临床听力研究室、口腔医学研究室、眼视光学研究室3个;专业实验室6个。拥有硕士联合培养点1个,附属医院3所,三甲以上实习医院20多所。良好的教学条件,能极大满足学生的临床教学和实习实训的任务。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7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6人,高级职称人员占总人数的25%;博士3人,博士在读1人,硕士10人,硕士在读2人,高学历人员占总人数的55%;校级学科带头人1人、学术带头人1人、学术骨干1人,兼职硕士生导师4人,已基本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他们是学生求知的灯塔、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的坚强后盾。

学院始终坚持“厚基础、重应用、创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秉承着湖科人的“弘德、博学、敏行、敢先”的校训精神,继承和发扬xx人艰苦创业、克难奋进的优良传统,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优质的应用型人才。所培养的2000多名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毕业分配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二甲以上医院和科研单位。学生就业率高达98%以上,考研率达30%,居全省高校同类专业前列。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很多毕业生已成为国家、省级知名医院的专家和学者,有的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二、领导班子的建设情况

学院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合作、和谐共进的集体,既有日常工作的明确分工,又有相互配合的良好协作。在总支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院运转顺畅,工作有序推进。

三、学院的综合改革目标

学院按照“深化内涵、创新特色”的工作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各专业转型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口腔医学和眼视光学等2个本科专业和临床医学眼耳鼻咽喉专业协调发展的稳定格局。按照专业转型发展的要求,学院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规划发展。

1.深化学院与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之间的校企合作联盟,联手建设好学校已成立的首

个转型发展试点学院--爱尔眼视光学院,为学院的专业转型发展积累经验,确保眼视光学专业转型发展成功。

2.加强与宁波康达洲际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口腔医院建设,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实现专业建设依托地方和服务地方的双重目标要求,以此推进口腔医学专业的转型发展。

3.加强临床医学眼耳鼻咽喉专业的建设,积极开展眼耳鼻喉专业的重新申报工作,继续传承和发展好学校这一传统优势专业。集该专业三十年的发展优势,力争把该专业建设成为学院的优势特色专业。

四、学院的转型发展思路

坚持以学校转型发展精神为引领,按照学校转型发展的具体要求,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和体制,深化校企合作联盟,积极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努力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亟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推进学院转型或专业转型发展积累经验。

五、学院转型发展的举措

为积极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共建共管长效合作机制,搭建互助互补的合作共赢平台,促进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学院拟从六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1.形成“公办民助、双院融合”的办学整体格局。

2.创新“低点高位、联体培养”的全程办学模式

3.构建“学用一体、双线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4.构建“主动适应、全链耦合”的产业专业对接体系

5.形成“引培结合、双师双聘”的师资建设机制

6.打造“优势互补、联合推动”的科研合作平台

《医学院转型发展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学校于2017年开始推广数字化办公oa平台,该平台,按部门依次规划相关功能模块,该数字校园管理应用平台将教师人事、学生、教务、图书、课题、校产、党建等各管理系统相对集成,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等的数字化。实现学校信息处理、工作活动安排、文件收发等管理功能,促进学校日常办公事务的数字化、无纸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比如学校在教务管理方面,已经实现了对学校教学基本信息、教学计划、学生成绩、学科和课程、课表和课务等管理功能,再如,校产管理方面,实现学校校产编目、入库、领用、调拨、报损、查询、汇总等功能,如校产报损,各学科教学器材增添统计等。该平台为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理想的数字化课堂。

“数字化课堂”以微格教室、资源库等硬件为保障,以一批“青年教师数字化先行队”为主要力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网络课堂教学。通过数字化课堂的推广,带动了全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

随着我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大大提高,全校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热情不断高涨,据统计,近三年,全校教师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上百节,均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但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质量上也有了飞跃,有传统的多媒体课,更有网络教学课等等。广大教师最大限度的使用着校园数字化环境的资源,成为了校园环境数字化的传播者。

3、优良的信息化素养。

学生在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过程中,不但是最大的应用者,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学校对学生开展了由面到线至点的教学和推广。

在面上,推动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在保证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开设信息技术社团,对部分有兴趣学生进行有特色化教育,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在线上,紧抓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我校利用课余时间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定期开设各种系列辅导课程,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如青少年程序设计班、网络课程学习班、软件制作班等。三年里,有22名学生参加省、市、区级信息技术比赛并获奖。

在点上,重点培养有特长的学生。经过信息技术系列课程的培训,个别学生极为突出,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这些学生,以自学为主,信息技术教师适当加以辅导,指导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成为各班践行“数字化校园”的先锋兵。

“理清思路,创新机制”,“科学投入、软硬共施”,“加强管理、强化应用”,“巩固成果、不断创新”,以上四方面形成了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主要框架,在今后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我们将争取再进一步提高生机比,实现数字校园和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有机整合。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校园网站、ftp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构建数字化校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我校在“市数字化校园”创建过程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管理,协调调度,对创建工作整体规划;成立了业务校长任组长的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实施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信息网络中心负责校园网栏目的开发、信息的采集与整理,负责学校校园网站的管理和维护、师生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教学工作,目前我校校园新闻、通知都能通过网络传达,逐步实现校园管理向无纸化办公的过渡。

2.管理制度建设。

为确保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我校制定了系列规章管理制度,如《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维护制度》、《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制度》、《班级电教设备管理制度》、《音像资料室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制度》等。规范详实的制度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转型综改汇报材料

在确立为转型综改试验区的一年时间里,我省用先行先试这把“金钥匙”开启了试验区建设,产业转型已形成共识,一批标杆项目顺利推进。

综改试验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产业转型,核心任务也是产业转型。在农业方面,我省重点围绕畜牧、蔬菜、小杂粮、干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大力推进运城、晋中、大同3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省10个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42个“一县一业”基地县和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在工业方面,要在巩固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成果,继续推进非煤矿山、焦化、冶金等行业的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尽快在支柱产业多元化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在服务业方面,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和现代物流业,努力在建设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和文化强省方面取得新突破。

我省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中的主体功能,推进“大中小微”各类企业协同发展,不断夯实了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微观基矗大园区承载、大项目支撑,我省积极引导园区走特色化、个性化发展道路,使其成为产业转型、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各级党委政府抓好大项目落地这个关键,扎实推进潞安180万吨煤基多联产项目,焦煤60万吨焦炉煤气制烯烃项目、同煤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晋中吉利1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大同多晶硅及光伏产业项目、太原2200万支苹果手机等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的推进,将在综改区建设中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今年是我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关键之年,总投资10万亿的1.9万个储备项目为试验区建设打下基础,一批最关键、最主要的、能率先动起来的、见效快的,事权范围内的标杆项目、标杆工程、标杆园区、标杆企业将形成我省转型综改试验具有带动作用的优势板块。

市委棠委、常务副市长王成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宁武县,就加快综改试验区建设工作进行调研指导。

在宁武县,王成一行重点考察了宁煤集团南沟煤业公司、宁煤集团新型墙体材料厂和恢河县城段治理工程。在座谈会上,听取了宁武县推进转型综改工作的情况汇报,具体了解了项目建设中选址、用地、审批、资金、环评、开工等方面问题,特别对部分煤炭资源整合后保留的煤矿至今开不了工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市发改、国土、环保部门的'负责同志一起把脉支招,针对性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王成对宁武县的转型综改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他指出,宁武县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抓得很紧,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试点园区、标杆项目符合实际,定位准确,依托优势初见成效。对下一步推进转型综改工作,他提出四点意见:一要抢抓机遇。综改试验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宁武作为市级试点县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用好政策,真正做到敢行敢试、快行快试、善行善试。二要抓住重点。综改工作千头万绪,抓住项目建设,就抓住了重点和关键,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按照市里“六位一体”的要求统筹推进,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全力推进标杆项目,在领导包保联系的基础上,实行对口推进制度,由相关部门全程跟踪指导服务。三要突出主题。要结合宁武实际,尽快明确转型综改试验的主题,主题突出,才能形成特色,要紧紧围绕汾河源头生态治理,扎实推进宁武综改试验区建设,实现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和民生改善。四要注重创新。要认真落实市里围绕转型综改试验提出的10 项改革创新事项。要创新推进项目审批,探索开展园区式审批、链条式审批、前置审批等办法,总之要用好转型综改试验先行先试的政策,积极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在土地、环评、引进人才等方面都要有所作为,全力赢得主动,抢占发展先机。王成希望宁武县在省市的支持下,大胆试验、重点突破、建设示范、率先跨越,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上走在全省前面,为宁武人民造福,为我市转型跨越发展做出贡献。

医学院转型发展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

xx医学院作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学院,是学校最早结合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促进专业转型发展的学院之一,对于学院的转型发展改革,我想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院部的建设发展现状。

xx医学院是一所以临床医学眼耳鼻咽喉专业方向、口腔医学、眼视光学为主要学科特色的新型学院。专业办学历史迄今已有近30年,是湖北科技学院特色与优势并重、传统与创新并行的知名学院。

学院专业结构布局合理,办学规模适度适中。开设有口腔医学、眼视光学等本科专业2个,临床医学眼耳鼻咽喉本科专业方向1个。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学生1000余人。学生除享有国家和学校的奖、助、补、减、免等各项资助外,学院还专门设有学校唯一的一个专项奖助学金—爱尔奖助学金,并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为学生的求学和就业创造了双重有利条件。

在完美助力实现“湖科人”的“大学梦”的进程中,我们也不断编织和放飞着“xx人”的“xx梦”。如今,凝聚着几代xx人的汗水和心血结晶的xx医学院,已拥有校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校级品牌专业1个、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教学团队1个。建有临床听力研究室、口腔医学研究室、眼视光学研究室3个;专业实验室6个。拥有硕士联合培养点1个,附属医院3所,三甲以上实习医院20多所。良好的教学条件,能极大满足学生的临床教学和实习实训的任务。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7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6人,高级职称人员占总人数的25%;博士3人,博士在读1人,硕士10人,硕士在读2人,高学历人员占总人数的55%;校级学科带头人1人、学术带头人1人、学术骨干1人,兼职硕士生导师4人,已基本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他们是学生求知的灯塔、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的坚强后盾。

学院始终坚持“厚基础、重应用、创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秉承着湖科人的“弘德、博学、敏行、敢先”的校训精神,继承和发扬xx人艰苦创业、克难奋进的优良传统,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优质的应用型人才。所培养的2000多名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毕业分配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二甲以上医院和科研单位。学生就业率高达98%以上,考研率达30%,居全省高校同类专业前列。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很多毕业生已成为国家、省级知名医院的专家和学者,有的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二、领导班子的建设情况。

学院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合作、和谐共进的集体,既有日常工作的明确分工,又有相互配合的良好协作。在总支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院运转顺畅,工作有序推进。

三、学院的综合改革目标。

学院按照“深化内涵、创新特色”的工作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各专业转型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口腔医学和眼视光学等2个本科专业和临床医学眼耳鼻咽喉专业协调发展的稳定格局。按照专业转型发展的要求,学院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规划发展。

1.深化学院与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之间的校企合作联盟,联手建设好学校已成立的首个转型发展试点学院--爱尔眼视光学院,为学院的专业转型发展积累经验,确保眼视光学专业转型发展成功。

2.加强与宁波康达洲际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口腔医院建设,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实现专业建设依托地方和服务地方的双重目标要求,以此推进口腔医学专业的转型发展。

3.加强临床医学眼耳鼻咽喉专业的建设,积极开展眼耳鼻喉专业的重新申报工作,继续传承和发展好学校这一传统优势专业。集该专业三十年的发展优势,力争把该专业建设成为学院的优势特色专业。

坚持以学校转型发展精神为引领,按照学校转型发展的具体要求,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和体制,深化校企合作联盟,积极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努力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亟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推进学院转型或专业转型发展积累经验。

为积极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共建共管长效合作机制,搭建互助互补的合作共赢平台,促进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学院拟从六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1.形成“公办民助、双院融合”的办学整体格局。

2.创新“低点高位、联体培养”的全程办学模式。

3.构建“学用一体、双线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4.构建“主动适应、全链耦合”的产业专业对接体系。

5.形成“引培结合、双师双聘”的师资建设机制。

6.打造“优势互补、联合推动”的科研合作平台。

1.要落实董事会制度,明确董事会成员,建立董事会工作章程,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权限。

2.要进一步明确爱尔眼视光学院各级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建立健全岗位工作职责。

3.要结合教学工作要求,在行业内或集团内,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来学院讲学授课,同时也要派遣学院的教师到爱尔集团医院挂职锻炼,推进双师双聘工作深入开展。

4.要加快爱尔眼视光学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实现2015年9月开学之初2012级眼视光学专业学生整体性搬迁入住爱尔眼视光学院。

5.要结合转型发展的要求,积极开展眼视光行业信息调查,按照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共同研究、修订眼视光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组建眼视光学专业教学与实验团队,开展课程体系和实验体系设计,实现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对接。

6.要以提高学生临床技能为目标,大力加强眼视光学专业实验室资源整合,启动实验实训大纲、实验实训计划等修订工作,并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

7.要深化与继续教育学院的合作,筹建鄂南地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完成基地主体工程建设及配套设施,落实首批招收学员计划50人。

8.要出台湖北科技学院爱尔“卓越”奖助学金实施方案,落实首批专项资金到位。并以此为契机,打好这张牌,大胆探索爱尔特色班合作建设模式,开始尝试开展联合招生宣传,扩大专业招生规模。

9.要建立和完善符合转型发展的系列规章制度,确保眼视光学院的正常规范运转。

1.描绘规划发展蓝图。为实现试点学院的规划有序发展,按照学校转型发展的要求,学院已经制定了《湖北科技学院爱尔眼视光学院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为实现爱尔眼视光学院的规划发展描绘了蓝图。

2.创新管理运行体制。爱尔眼视光学院实行理事会管理的院长负责制。决定理事会由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总裁、视光总监、学校主管部门、xx医学院院长和外聘独立理事等七人组成,为促进学院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3.推进试点学院的实体建设。前期,已完成试点学院的主体工程建设。2014年,“爱尔眼视光学院”落成庆典。同时,按照与集团的框架协议,已明确学生前两年基础教学在学院完成,后两年的实践学习在爱尔眼视光学院完成。目前,学生的教学场所、住宿环境全部装修完毕,为实现学生2015年整体性搬迁入住提供了保证。

4.设立专项奖助学金。经集团同意,我院起草了xx专项奖助学金《实施方案》和《实施办法》,对资金的来源、管理模式和奖助对象和方式进行了规定,并向学校申请了专门账户,明确了工作流程,为下一步实施提供了保障。第一批资金xxxx元,今年9-10月到帐。

5.设立双学位班。根据湖北科技学院爱尔眼视光学院第一届理事会的会议精神,学院已向学校主管部门申请设置眼视光学专业的双学位班,并向省教育厅送报批复。

6联合开展招生宣传。推行“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专业招生模式。2015年,以学院为主,联合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开展了招生宣传工作。学院的报考招生指南和招生视频录制,集团都积极参与,共同审核招生宣传材料和视频材料,共同维护专业招生的严肃性和良好形象,扩大该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

7.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15年,集团在咸宁爱尔眼科医院专门划拨了600平米用地,投入100多万元购买了仪器设备,加强鄂南地区眼视光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目前,该基地的装修、设备采购和培训方案落实已基本到位。计划每年从在岗职工和高职优秀毕业生中招收学员100名,为社会培养高、中、低三个层次的验光师、配镜师,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实现办学资源的再利用和办学效益的再增长。在1-2年之内办成华中地区最有影响的培训中心。

七、面临的困难与意见。

1.配置爱尔眼视光学院的专门学生管理人员1名。今年9月,学院拟将2012级眼视光学专业的学生整体搬迁至爱尔眼视光学院进行实践教学。学生搬迁入住后,面临的首个问题就是学生的管理问题,集团没有专业的、专门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势必影响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安全稳定工作。我们希望学校配置爱尔眼视光学院的专门学生管理人员1名,按照学校正常编制给予正常待遇。或者是在现有学生管理队伍中选拔一人兼任学生管理工作,给予相应的补助。

2.加强口腔医学实验室建设投入。目前,我院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规模数量急剧增加。每年招收本科学生100多人,专升本学生80多人,合计2xxx余人。现有实验室1个,在建实验室1个,以上条件已经不能满足口腔医学专业的临床实践教学需要。为更好的促进该专业的持续协调发展,我们希望学校至少还要建设一个实验室,按60万元的建设标准给予经费上的支持。

3.大力实施人才引进计划。目前,我院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此前几年,我院培养的专业研究生、博士生严重外流,给学科专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虽然学校人事处给我院下拨了人才引进计划,但在社会上根本招不到专业发展所需要的硕士生。我们希望学校帮助引进专业硕士生2-3名。

4.全力支持学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学校今年工作要点的重要内容之一,我院正在全力推进。但目前仍需要继续教育学院、财务处等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我们建议学校召开一次相关部门的联合会议,进一步细化、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积极稳妥地实施推进。

5.加快口腔医院的办证建设。今年4月,我校已与宁波康达洲际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建设口腔医院的合作框架协议,以校企联合共建模式,推进口腔医学专业转型发展。在大力加强医院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时,我们建议学校组建专班全力推进口腔医院的办证建设,这是实现医院将来规划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医院将来服务地方的重要资质条件。且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医院的办证周期时间比较长。我们建议学校指派专人负责处理,以缩短周期。

医学院转型发展汇报材料

高校转型是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热门话题”。转型的目的是通过办学定位、办学目标的重构来带动办学模式、办学策略等的系统化创新,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提高学院学生的竞争力,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思想本质就是要树立教育服务本位的思想。其基本依据之一就是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据之二就是科学发展观,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下,高等教育尤其地方高校的发展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革。如果把学生、政府、企业、社会作为客户的话,高等教育的血脉支撑来源于如何为客户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问题。高校办学脱离服务对象的需求,封闭办教育,其结果就是边缘化、被淘汰。

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现代职业教育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把职业教育培养人才范围从中低层扩大到高层,从中职高职教育扩大到本科以上;并且规模是“数以亿计”!这些职业人才的培养涉及工、农、医、商、法、管、文各专业,包含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博士各层次。

哪些大学应当属于“应用技术型高校”呢?中国95%以上的大学本科都应是“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国外称为“universityofappliedscience(uas)”,即“应用科学大学”或“应用科学与技术大学”。它可涵盖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应用专业。中国把这一类学校称为“应用技术大学”,翻译有问题,容易引起误解,似乎排除了非技术类专业和研究型技术大学。技术没有“应用”和“不应用”之分;只有科学才有应用和纯理论之分。“应用科学与技术大学”可以分为不同层次:教学型、教学与研究型和研究型,但都是面向职场的“应用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是世界公认的顶尖研究型大学,但它也是应用科学与技术大学。它的本科工程专业教育目标就是为职场培养创新和领军能力的工程师。mit的本科毕业生绝大部分都会读研,但不论他们最终学历是硕士还是博士,毕业后80%以上还是在产业做工程师,是典型的“工程师摇篮”。

研究型技术大学属于现代职业教育的例子很多。俄国两所最拔尖的工科大学“莫斯科鲍曼技术大学”和“圣彼得堡工业大学”都是拥有几十个院士的研究型大学,但他们的官方分类都是“联邦国家预算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俄国的各层专业教育都被划分入现代职教体系各层之中。世界许多一流技术大学,虽然不冠以“职业教育”名称,但他们都是“应用型”大学,没有疑义地要“面向职场的人才需求”,因此属于现代职业教育范畴。

真正纯理论的本科专业教育,只限于极少的科学领域(数学、物理、化学等),也许可把它们称为“学术型”或“纯科学型”本科。尽管它们的知识体系是属于纯理论的,但是学生毕业后还是要到职场如科研院所、学校等就业。他们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专业、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验外,也要面对将来就业的职场岗位需求培养非学术的素质和能力,如团队合作、有效沟通、终身学习、职业道德、创新思维、社会责任等,也要按照未来职场的需求培养。

因此,依据职场需求,满足“学生求职”和“职场求才”是最大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是所有本科专业教育都要关注和实践的基本方向。要根本转变“自娱自乐”的传统高等教育模式:自定目标、自定过程、封闭实施、关门验收。这就要按照职场对人才的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求职导向,学校和产业深度合作,引进产业的专家和职场资源,使学生在校期间有实训实习的专业实践机会,由利益相关者评价学校的培养质量。

另外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格局也是高校加速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因素。在经历了较长一段历史时期的扩张以后,我过高等教育生源呈现整体下降的态势,河南这几年高考人数不断减少,这样下去,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更加激烈,要想生存下去,脱颖而出,提高学校硬件建设、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高学校办学层次、扩大学校影响力与美誉度成为高校获得持续生源支持的战略举措。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地方高校要确立“深化办学转型,着力提升办学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努力创建一流水平的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战略定位。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想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进行转型。这种转型既是适应国内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本身的一种战略选择。地方高校要真正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就必须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地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以服务为宗旨,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

对于我们部门来说,部门职责是辅助教学和学院网络管理,网络管理在学院转型中基本不会有什么变化,对于辅助教学方面,有可能根据系部来改变,主要是配合各系。管理方面可以做点改变,我认为工作应该更纯粹点,而不应该啥都管,例如把卫生工作可以转交给其他部门。

我是赞成学院转型的,前期可以先对某一个系转型,做一个试点,从中发现问题,学习下转型的经验,也能从中得到启发。为全面转型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014年5月23日。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宁波市春晓中学创建于2003年6月,是浙江省首批万校达标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56人,教职员工110人。十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学校全体师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办学效益和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先后被评为“江东区现代化学校”、“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视像中国项目示范学校”等荣誉,并在2017年6月作为江东区的学校代表,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团专家组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的督导验收。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校把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作为改变原有工作学习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手段。现将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学校非常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创建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工作小组,确定了有信息教学经验的总务主任具体负责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建设,教科室主任具体负责数字化校园的人员培训,学校信息组直接受校长室领导,具体承担数字化校园创建的规划与实施。

学校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认真解读《宁波市数字化校园评估标准》,多次组织会议、培训,阐释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大意义,形成《宁波市春晓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三年规划》等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出台《宁波市春晓中学校园网信息、资源发布审核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对照标准落实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的细节,并通过集会、校园网、广播站等阵地向全校师生呼吁,号召大家“人人参与、时时关注、处处用心”,积极投身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

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校的'基本信息技术教育技术装备齐全,现有教师办公电脑110台,班班通多媒体设备30套,另配备计算机房、微格教室、报告厅、外语小班教室、会议室等网络多媒体教室及多媒体设备10套。为更好地建设数字化校园,学校还添置了无线设备3台、扫描仪2台、数字安全监控系统等,并从“建网、建库、建队伍”入手,采用“边建设、边应用,以应用促建设”的方式逐步推进。

1、“建网”——完善网络硬件环境

学校网络采取三层交换架构,即主干交换(电信光纤1000兆宽带接入)、楼宇交换(千兆网线连接)、节点交换(100兆自适应进桌面),既满足现阶段使用要求,也满足了以后的网络升级需要。架设有3台服务器,即网站服务器、视频服务器、ftp资源服务器。信息节点遍及全校,连通全校各个区域,行政楼等各功能处室均实现了无线上网。

2、“建库”——不断完善数字资源

资源库的建设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学校为此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每年学校都有专项经费用于购买各类软件资料,以满足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需要。我校建有ftp资源服务器,所有教师都可通过学校网站链接方便的上传下载资源。

3、“建队伍”——培养信息技术人才

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多次组织课件制作培训、无纸化办公讲座、班级多媒体网络教学培训、电子白板使用、oa办公平台培训等,全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多人在区级以上信息技术评比、基本功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竞赛中获奖。

1、 校园网络及设备维护

无线网络、校园网、ftp的建成,给学校网络的维护及安全管理带来了难度,我校从技术管理和制度管理两方面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技术方面:科学划分vlan、网站过滤及流量控制等。制度方面:进行上网安全教育,每台电脑责任到教师和学生。

在设备维护方面,对于录播系统等技术较复杂的设备保存好技术资料,并建立维护记录本,对于每次出现的故障现象、排除办法等都做好详细记载,以备查询。

2、 校园门户网站

学校门户网站于2017年改版,期间不断地更新、修改、完善,网站信息与资源由最初的一人管理,逐步形成多人网络化管理,呈现出行政会管、教师爱用、学生乐学、家长常看的景象,大大缩减了行政管理的进程,提高了办公效率,拓展了学习空间,拉近了老师与学校管理及师生、家校互通交流的距离。

学校网站还链接了校长信箱,部分教师博客和班级博客以及微博,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校网或博客主页、发送邮件,对学校、教师的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方便了教师个体间的交流研讨,真正实现了家校互联,师师互动。

3、新教育教研平台

网络教研、网络课程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形式。在学科教研方面,网络教研为传统的教研活动做了有力的补充,学校教师积极参加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网络学习,通过视频、在线研讨、论坛、qq群等方式实现了互动交流、资源共享。

在网络课程方面,学校利用视像中国平台,组织部分学生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北京、上海、南京、深圳、香港等地的学生,一起学习由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提供的优秀在线课程,促进学生培育良好信息素养,理解并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增进网络化学习体验、拓展学习视野。

1、快捷的数字化办公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学校于2017年开始推广数字化办公oa平台,该平台,按部门依次规划相关功能模块,该数字校园管理应用平台将教师人事、学生、教务、图书、课题、校产、党建等各管理系统相对集成,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等的数字化。实现学校信息处理、工作活动安排、文件收发等管理功能,促进学校日常办公事务的数字化、无纸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比如学校在教务管理方面,已经实现了对学校教学基本信息、教学计划、学生成绩、学科和课程、课表和课务等管理功能,再如,校产管理方面,实现学校校产编目、入库、领用、调拨、报损、查询、汇总等功能,如校产报损,各学科教学器材增添统计等。该平台为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理想的数字化课堂

“数字化课堂”以微格教室、资源库等硬件为保障,以一批“青年教师数字化先行队”为主要力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网络课堂教学。通过数字化课堂的推广,带动了全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

随着我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大大提高,全校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热情不断高涨,据统计,近三年,全校教师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上百节,均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但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质量上也有了飞跃,有传统的多媒体课,更有网络教学课等等。广大教师最大限度的使用着校园数字化环境的资源,成为了校园环境数字化的传播者。

3、 优良的信息化素养

学生在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过程中,不但是最大的应用者,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学校对学生开展了由面到线至点的教学和推广。

在面上,推动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在保证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开设信息技术社团,对部分有兴趣学生进行有特色化教育,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在线上,紧抓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我校利用课余时间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定期开设各种系列辅导课程,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如青少年程序设计班、网络课程学习班、软件制作班等。三年里,有22名学生参加省、市、区级信息技术比赛并获奖。

在点上,重点培养有特长的学生。经过信息技术系列课程的培训,个别学生极为突出,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这些学生,以自学为主,信息技术教师适当加以辅导,指导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成为各班践行“数字化校园”的先锋兵。

“理清思路,创新机制”,“科学投入、软硬共施”,“加强管理、强化应用”,“巩固成果、不断创新”, 以上四方面形成了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主要框架,在今后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我们将争取再进一步提高生机比,实现数字校园和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有机整合。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校园网站、ftp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构建数字化校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校的'基本信息技术教育技术装备齐全,现有教师办公电脑110台,班班通多媒体设备30套,另配备计算机房、微格教室、报告厅、外语小班教室、会议室等网络多媒体教室及多媒体设备10套。为更好地建设数字化校园,学校还添置了无线设备3台、扫描仪2台、数字安全监控系统等,并从“建网、建库、建队伍”入手,采用“边建设、边应用,以应用促建设”的方式逐步推进。

1、“建网”――完善网络硬件环境。

学校网络采取三层交换架构,即主干交换(电信光纤1000兆宽带接入)、楼宇交换(千兆网线连接)、节点交换(100兆自适应进桌面),既满足现阶段使用要求,也满足了以后的网络升级需要。架设有3台服务器,即网站服务器、视频服务器、ftp资源服务器。信息节点遍及全校,连通全校各个区域,行政楼等各功能处室均实现了无线上网。

2、“建库”――不断完善数字资源。

资源库的建设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学校为此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每年学校都有专项经费用于购买各类软件资料,以满足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需要。我校建有ftp资源服务器,所有教师都可通过学校网站链接方便的上传下载资源。

3、“建队伍”――培养信息技术人才。

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多次组织课件制作培训、无纸化办公讲座、班级多媒体网络教学培训、电子白板使用、oa办公平台培训等,全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多人在区级以上信息技术评比、基本功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竞赛中获奖。

医学院转型发展汇报材料

划期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科技、专业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三是或规划期内获得有效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发明专利的数量和软件著作权的数量。四是或规划期内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国家级“四优”奖的数量和质量。五是或规划期内承揽有影响的国内外重点工程或高科技含量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六是或规划期内企业管理成果获国家级奖励、荣誉的数量和质量。七是企业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八是企业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的优劣,特别是技术创新对企业经济指标的贡献度。九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度与诚实度。

(二)做到四个坚持不动摇:

1、坚持三大市场开拓不动摇,提高抵御政策和行业波动风险的能力。要以勘察设计为中心,逐步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实现结构优化调整。在“十二五”期间形成“国铁、城轨市政、海外”三大市场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和“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工程监理”五大支柱产业齐头并进的价值实现格局。要超前思考,在认真分析市场、分析项目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进行尝试推进业务延伸,战略上要大胆突破,战术上要审慎推进。

2、坚持思想引领,构建学习型企业不动摇。如何将我院打造成国际型工程咨询公司乃至国际型工程公司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全院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创新,超越自我,持之以恒地实践。这也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学习型一院建设,以学习力推动核心竞争力提高,以观念更新支撑能力转型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学习型企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不等不靠,不满足、不懈怠,要始终牢记:今天的不进取就是明天的不领先,明天的不领先就是今后的发展受挫。

3、坚持“三技”治企理念不动摇,突破转型中“人才、技术、管理、文化”四大瓶颈。一是人力资源管理要多维化。要围绕人才强企的战略目标,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公开平等、知人善任的院内环境,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把能力建设作为班子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能力全面、员工满意,能够推动我院科学发展的领导干部队伍。二是技术管理要标准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勘察、设计、咨询工作流程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围绕市场转型,集中力量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三是综合管理要精益化。坚持宏观控制与微观管理一起抓,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体系,通过管控提高效益,走低成本发展之路。

4、坚持安全至上、质量为本不动摇。必须要加强对勘察设计工作各环节风险管理的研究,进一步建立健全勘察设计质量安全保证长效机制,将勘察设计质量安全意识落实到日常工作常态中,真正达到提高勘察设计水平与完善管理体系的目的。抓好安全质量,关键在落实,重点在项目,根本在管理。要把管理的重点进一步转移到抓现场、抓项目、抓管理、抓落实上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筑牢基石。

(三)把握好三种关系:

如何破解我们发展中的难题,保持企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思路只有一个,事实上这个答案早已给出,这就是“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能力转型,向建设国际型工程咨询公司的目标努力攀登”。

一、把握好三种关系。

1、把握好机遇与风险的关系。要认清全院目前面临的形势,主动适应市场环境的重大变化,不为传统模式和地域思维所限,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2、把握好责任与质量的关系。一是要重视源头管理。加强科学设计,一丝不苟,每个环节、每道技术都不应该出问题,也不允许出问题;二是重视过程管理。在整个研发和制造过程中始终把安全和质量摆在第一位;三是要重视人的管理。安全和质量离不开人。产品如人品,什么样的人品就有什么样的产品,而人品中最关键的是高度负责,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四是要重视服务管理。服务要跟上,发现问题,立即改正。全院广大干部职工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建设标准,保证勘察设计的深度和质量达到要求,要将责任心贯穿于勘察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坚持将勘察设计质量安全意识落实到日常工作常态中,确保我们勘察设计的每个项目都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牢固树立质效双优的铁一院品牌。

3、把握好传统优势区域和新开发区域的关系。要打破传统区域与优势区域观念。我们的管理者、各级行政领导包括技术领导都要更好地去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提高服务意识,将观念的转变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这样才能稳固传统优势区域市场,抢占新的市场区域。

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汇报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信息化工作作为学校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定位为支撑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工作平台,为教师创造一个个性化的、高效的信息化办公环境,以改变原有的工作、学习、教学方式,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以信息化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尽快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时代特征的信息化学校。具体措施如下:

在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到位的情况下,科学管理学校信息技术设施设备,保证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应有效用,优化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资源配置,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水平。我们建立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保障学校信息化工作正常有效得以开展,以制度保障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的规范管理与合理使用。学校把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应用列入教学考核,并对学科教师提出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平时做好使用记录,供考核验收用。

从去年开始,我校就以对现有的网络进行了改造,针对老网络的布局分散,管理难等不足,现在把网络进行了集中,统一布局建立了学校中心机房。改造后,楼与楼之间实现光纤连接,保证了网络的畅通。

我校将根据上级的要求,逐步利用城域网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将教师人事、学生、教务、图书等各项管理系统相对集成,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等的数字化。办公自动化方面,实现了学校信息处理、工作活动安排、文件收发等管理功能,促进学校日常办公事务的数字化、无纸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校产管理方面,我校也运用相关管理软件,实现了学校校产编目、入库、领用、调拨、报损、查询、汇总等功能。在财务管理方面,我校也做到了正常使用相关软件对学校帐务进行数字化处理,使财务工作更加明细化、便捷化、科学化。

教师是学校信息化工程实施的关键,本学期通过专业培训、校本培训和外出学习3种方式,有计划地实施分层培训,为学校信息化应用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和人才准备。专业培训,学校派出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参加学校网管员培训班。外出学习,学校经常派出老师参加各类学习,不断向先进地区的信息技术老师进行讨教。校本培训,学校通过全校性集中学习时间大力宣传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让老师们感受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对教学所带来的冲击,引导教师在教育理念上不断的更。组织全体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操作的培训,让每位教师多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保证了使用的经常化。组织学习多媒体制作方法,积极参加县级评比。

学生兴趣班要围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设置,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特长方向,打字、画画、编程、制作网页等等。根据这样的要求,信息技术老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在课外兴趣班等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积极辅导学生,我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各项比赛,能在市县各级比赛中获奖。

1、对信息化管理员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尽快熟悉业务。

2、可建立数字化校园qq群,进行网上交流。

3、去外地学习经验。

信息化工作作为学校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定位为支撑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工作平台,为教师创造一个个性化的、高效的信息化办公环境,以改变原有的工作、学习、教学方式,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一种手段,以信息化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尽快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时代特征的信息化学校。具体措施如下:

在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到位的情况下,科学管理学校信息技术设施设备,保证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应有效用,优化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资源配置,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水平。我们建立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保障学校信息化工作正常有效得以开展,以制度保障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的规范管理与合理使用。学校把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应用列入教学考核,并对学科教师提出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平时做好使用记录,供考核验收用。

从去年开始,我校就以对现有的网络进行了改造,针对老网络的布局分散,管理难等不足,现在把网络进行了集中,统一布局建立了学校中心机房。改造后,楼与楼之间实现光纤连接,保证了网络的畅通。

我校将根据上级的要求,逐步利用城域网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将教师人事、学生、教务、图书等各项管理系统相对集成,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等的数字化。办公自动化方面,实现了学校信息处理、工作活动安排、文件收发等管理功能,促进学校日常办公事务的数字化、无纸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校产管理方面,我校也运用相关管理软件,实现了学校校产编目、入库、领用、调拨、报损、查询、汇总等功能。在财务管理方面,我校也做到了正常使用相关软件对学校帐务进行数字化处理,使财务工作更加明细化、便捷化、科学化。

教师是学校信息化工程实施的关键,本学期通过专业培训、校本培训和外出学习3种方式,有计划地实施分层培训,为学校信息化应用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和人才准备。专业培训,学校派出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参加学校网管员培训班。外出学习,学校经常派出老师参加各类学习,不断向先进地区的信息技术老师进行讨教。校本培训,学校通过全校性集中学习时间大力宣传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让老师们感受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对教学所带来的冲击,引导教师在教育理念上不断的更。组织全体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操作的培训,让每位教师多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保证了使用的经常化。组织学习多媒体制作方法,积极参加县级评比。

学生兴趣班要围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设置,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特长方向,打字、画画、编程、制作网页等等。根据这样的要求,信息技术老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在课外兴趣班等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积极辅导学生,我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各项比赛,能在市县各级比赛中获奖。

1、对信息化管理员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尽快熟悉业务。

2、可建立数字化校园qq群,进行网上交流。

3、去外地学习经验。

春晓中学创建于20-年6月,是浙江省首批万校达标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56人,教职员工110人。十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学校全体师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办学效益和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先后被评为“江东区现代化学校”、“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视像中国项目示范学校”等荣誉,并在20-年6月作为江东区的学校代表,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团专家组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的督导验收。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校把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作为改变原有工作学习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手段。现将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学校非常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创建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工作小组,确定了有信息教学经验的总务主任具体负责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建设,教科室主任具体负责数字化校园的人员培训,学校信息组直接受校长室领导,具体承担数字化校园创建的规划与实施。

学校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认真解读《宁波市数字化校园评估标准》,多次组织会议、培训,阐释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大意义,形成《宁波市春晓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三年规划》等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出台《宁波市春晓中学校园网信息、资源发布审核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对照标准落实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的细节,并通过集会、校园网、广播站等阵地向全校师生呼吁,号召大家“人人参与、时时关注、处处用心”,积极投身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

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校的基本信息技术教育技术装备齐全,现有教师办公电脑110台,班班通多媒体设备30套,另配备计算机房、微格教室、报告厅、外语小班教室、会议室等网络多媒体教室及多媒体设备10套。为更好地建设数字化校园,学校还添置了无线设备3台、扫描仪2台、数字安全监控系统等,并从“建网、建库、建队伍”入手,采用“边建设、边应用,以应用促建设”的方式逐步推进。

1、“建网”——完善网络硬件环境。

学校网络采取三层交换架构,即主干交换(电信光纤1000兆宽带接入)、楼宇交换(千兆网线连接)、节点交换(100兆自适应进桌面),既满足现阶段使用要求,也满足了以后的网络升级需要。架设有3台服务器,即网站服务器、视频服务器、ftp资源服务器。信息节点遍及全校,连通全校各个区域,行政楼等各功能处室均实现了无线上网。

2、“建库”——不断完善数字资源。

资源库的建设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学校为此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每年学校都有专项经费用于购买各类软件资料,以满足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需要。我校建有ftp资源服务器,所有教师都可通过学校网站链接方便的上传下载资源。

3、“建队伍”——培养信息技术人才。

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多次组织课件制作培训、无纸化办公讲座、班级多媒体网络教学培训、电子白板使用、oa办公平台培训等,全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多人在区级以上信息技术评比、基本功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竞赛中获奖。

1、校园网络及设备维护。

无线网络、校园网、ftp的建成,给学校网络的维护及安全管理带来了难度,我校从技术管理和制度管理两方面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技术方面:科学划分vlan、网站过滤及流量控制等。制度方面:进行上网安全教育,每台电脑责任到教师和学生。

在设备维护方面,对于录播系统等技术较复杂的设备保存好技术资料,并建立维护记录本,对于每次出现的故障现象、排除办法等都做好详细记载,以备查询。

2、校园门户网站。

学校门户网站于20-年改版,期间不断地更新、修改、完善,网站信息与资源由最初的一人管理,逐步形成多人网络化管理,呈现出行政会管、教师爱用、学生乐学、家长常看的景象,大大缩减了行政管理的进程,提高了办公效率,拓展了学习空间,拉近了老师与学校管理及师生、家校互通交流的距离。

学校网站还链接了校长信箱,部分教师博客和班级博客以及微博,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校网或博客主页、发送邮件,对学校、教师的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方便了教师个体间的交流研讨,真正实现了家校互联,师师互动。

3、新教育教研平台。

网络教研、网络课程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形式。在学科教研方面,网络教研为传统的教研活动做了有力的补充,学校教师积极参加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网络学习,通过视频、在线研讨、论坛、qq群等方式实现了互动交流、资源共享。

在网络课程方面,学校利用视像中国平台,组织部分学生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北京、上海、南京、深圳、香港等地的学生,一起学习由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提供的优秀在线课程,促进学生培育良好信息素养,理解并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增进网络化学习体验、拓展学习视野。

1、快捷的数字化办公。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学校于20-年开始推广数字化办公oa平台,该平台,按部门依次规划相关功能模块,该数字校园管理应用平台将教师人事、学生、教务、图书、课题、校产、党建等各管理系统相对集成,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等的数字化。实现学校信息处理、工作活动安排、文件收发等管理功能,促进学校日常办公事务的数字化、无纸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比如学校在教务管理方面,已经实现了对学校教学基本信息、教学计划、学生成绩、学科和课程、课表和课务等管理功能,再如,校产管理方面,实现学校校产编目、入库、领用、调拨、报损、查询、汇总等功能,如校产报损,各学科教学器材增添统计等。该平台为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理想的数字化课堂。

“数字化课堂”以微格教室、资源库等硬件为保障,以一批“青年教师数字化先行队”为主要力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网络课堂教学。通过数字化课堂的推广,带动了全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

随着我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大大提高,全校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热情不断高涨,据统计,近三年,全校教师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上百节,均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但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质量上也有了飞跃,有传统的多媒体课,更有网络教学课等等。广大教师最大限度的使用着校园数字化环境的资源,成为了校园环境数字化的传播者。

3、优良的信息化素养。

学生在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过程中,不但是最大的应用者,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学校对学生开展了由面到线至点的教学和推广。

在面上,推动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在保证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开设信息技术社团,对部分有兴趣学生进行有特色化教育,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在线上,紧抓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我校利用课余时间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定期开设各种系列辅导课程,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如青少年程序设计班、网络课程学习班、软件制作班等。三年里,有22名学生参加省、市、区级信息技术比赛并获奖。

在点上,重点培养有特长的学生。经过信息技术系列课程的培训,个别学生极为突出,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这些学生,以自学为主,信息技术教师适当加以辅导,指导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成为各班践行“数字化校园”的先锋兵。

“理清思路,创新机制”,“科学投入、软硬共施”,“加强管理、强化应用”,“巩固成果、不断创新”,以上四方面形成了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主要框架,在今后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我们将争取再进一步提高生机比,实现数字校园和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有机整合。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校园网站、ftp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构建数字化校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市数字校园建设标准》,我校加大投入,软硬件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将近一年来作为**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开展的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大投入,新配置十四口高标准多媒本教室。

根据《**市数字校园建设标准》,我校在已有软硬件的基础上加大投入,于2013.9月新配置十四口高标准多媒本教室,更换为70英寸最新式的触摸式投影电视。触摸式液晶屏教学一体机才艺目前最先进的触摸技术,创造性的将液晶电视、电脑、音响、投影仪、电子白板五大硬件合而为一,屏幕表面使用防爆钢化玻璃,经特殊处理,抗划痕、抗撞击,防腐蚀、易清洁、书写时屏幕无阴影,将鼠标和键盘才能实现的纷繁复杂的操作步骤完全集中在触摸上。单击、双击、移动、旋转、以及弹奏钢琴、翻阅图片都可以轻松实现。目前我校42口多媒体教室配置齐全,配置标准高。

(二)新配备了一口高标准微机室。

依据《**市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标准》,我校于去年又新建设一口高标准微机室,目前我校配有三口高标准微机室,机器数为200台,生机比达到12∶1。

(三)改造了网络中心机房,新购置一台高标准浪潮服务器,为全面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了硬件保障。

近几年,我校投资十余万元对网络中心机房进行了改造,铺设了防静电地板,购置了一台高标准浪潮服务器。

(四)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平安校园工程监控系统。在学校各个重要场所安装摄像头,在相关处室设置管理终端和报警中心,实现数字化平安校园。

(一)新购置了苏亚星校园网系统平台,经过多方认真考查,购置了苏亚星校园网系统平台,校园网平台共6个模块,分别为资源库、vod点播系统、校务管理系统、网络备课、虚拟社区和校园网站。各模块基础建设工作已初步完成,并对一线教师进行了分层培训,目前已经使用的有校务管理系统、资源库管理系统和vod视频点播系统,使用效果良好。目前我校已初步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教学资源库。

(二)网站维护工作规范,责任明确。学校领导对信息宣传工作一直高度重视,网站信息上传工作进行了全面改革,由原来的专人负责变成各科室分工负责,各科室信息上传先由科室负责人审核,合格后由科室人员直接上传,并设立年终奖励机制,使信息上传更加及时,学校网站正常运行,版面内容及时调整。

(三)各教室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及维护维修工作管理规范。我校各教室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及维护维修工作管理规范,分工明确。日常维护工作由网络信息中心负责,负责全校42个班的多媒体设备管理与维修和维护工作,制定一系列相关制度措施,对各班级多媒体设备管理员进行全面培训,实行责任到人,并每月定期检查多媒体设备卫生情况及管理情况并汇总给政教处,并将结果纳入班级达标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及时高效地搞好多媒体设备的日常维修及维护工作,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转,为全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四)学校网络维护工作管理规范。学校网络维护工作由网络中心专门负责,及时维修各网络线路,保证使各处室组信息点的畅通。对校内教师ip地址使用进行规范管理,做到实名制上网,保证了校园网络安全。

(五)qq和飞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利用率高,使用效果好。我校领导非常重视老师们对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鼓励教师充分利用qq及飞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的即时性、高效、省钱等特点,进行内部通知的传达和文件资源信息的共享等。领导和老师们经常在qq群里进行教学经验交流。许多领导和班主任们利用飞信进行通知传达,利用飞信和家长进行短信沟通,既节省大量时间同时节省很多电话费。

(一)学生信息技术素养高,在历次电脑作品大赛中,成绩优异。我校领导注重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每年在初一、初二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组织全校学生积极参加省、市电脑作品制作活动,在活动中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每年都有不少学生作品获省市级奖项。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成绩显著。我校特别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并且成绩优异。在历次省、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评比中,我校都有很多教师获得省级市级奖项。

(三)充分利用教师工作博客在教学中的作用。校领导对教师利用工作博客作为家校沟通的有利手段,鼓励一线教师建立工作博客,在博客上谈教学心得,上传教学资源,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介绍、班级日志等,许多家长看了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博客,都能收益颇丰。我校教师代士晓和王平静老师的博客被评为**市明星博客。

(四)加强课题研究。近年来我校教师承担省市课题研究的越来越多,课题研究氛围浓厚,成果显著,真正实现了研究引领和推动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持续推进和创新发展离不开相关机制的保障。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和机构队伍建设。学校成立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由闫纪华校长担任组长,张永熙书记、丁兆森副校长、马锋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我校数字化校园工作组织领导和督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教育信息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做好技术指导、咨询等工作。切实把数字化校园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全力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

(二)切实保障数字化校园建设经费。充分利用校园改造工程、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等项目经费,并多方筹措经费,在学校公用经费中优先安排信息技术经费,加快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三)加强教育技术培训和考核督查。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为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基础。加大督查力度,把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各处室年度考核评估的内容之一,以评促建,加快发展。

中学始建于-年,现有30个教学班,教职工115人,在校学生1496人。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学校先后荣获“滨州市规范化学校”、“滨州市教学示范校”、“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滨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滨州市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管理示范学校”、“滨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学校把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作为改变原有工作学习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1.组织机构建设。

我校在“市数字化校园”创建过程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管理,协调调度,对创建工作整体规划;成立了业务校长任组长的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实施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信息网络中心负责校园网栏目的开发、信息的采集与整理,负责学校校园网站的管理和维护、师生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教学工作,目前我校校园新闻、通知都能通过网络传达,逐步实现校园管理向无纸化办公的过渡。

2.管理制度建设。

为确保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我校制定了系列规章管理制度,如《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维护制度》、《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制度》、《班级电教设备管理制度》、《音像资料室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制度》等。规范详实的制度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数字化校园设施资金和硬件投入,目前已拥有完善的数字化校园硬件设施,满足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求。

1.资金投入。

从20-年至20-年1月学校先后投入131.7万元,用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先后配备微机室及办公台式机130台,合计41.6万元;笔记本电脑98台,合计39.2万元;多媒体制作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数码录像机、扫描仪、打印机)共9台,合计4.9万元;多媒体教室20个,合计9万元;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2个,合计11.5万元;多媒体功能实验室8个,合计3.5万元;自动录播教室一个,合计17.5万元;100m光纤宽带接入及校园网维护,合计4.5万元。

2.硬件建设。

(1)校园网:我校校园网属于博兴教育城域网,已经接入滨州市教育城域网。主控室采用1台tp-1016和5台tp-1024为核心交换机,通过11台交换机层层级联,初步建成web服务器及学校ftp服务器。校园网络终端368个,通过光钎和线缆覆盖全校办公学习场所,校园内所有上网计算机的ip地址与mac地址捆-绑,保证网络使用的安全和数据的安全。我校校园网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完全满足各项网络服务的需要。

2、(2)功能教室建设:学校现有微机室两个(兼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20个,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2个,多媒体功能实验室8个,自动录播教室1个,配备科室管理用机11台;专任教师人人配备笔记本电脑,班班建有多媒体设施,并联入校园网,满足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办公需求。

(3)安全设施建设:为保障设施安全,学校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和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并接入了校园网络,学校共有七十多个点的摄像探头,拥有视频监控室,学校围墙上安装了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3、软件建设。

(1)资源库建设:我校依托县教育局提供的平台,链接中央电教馆资源库、中教育星资源平台、中学远教资源,与教育资源网签订使用协议。同时学校加强个性化资源建设,整合优质资源,构建了校园共享的校本资源库。校本资源库采用serv-u建立的ftp进行资源管理,分学科、分教师建立,目前校本资源库包括案例、课件、试题、教学素材等各类资源约有151g左右,并且在不断的更新中。

(2)管理平台:为满足教学要求,学校建有店子镇中学网站、电子图书馆,心理健康测评系统,校园网络电视台、校园广播网、校产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等,充分满足了教师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

1.校园网站。

学校门户网站依托博兴县教育局提供的空间和网站程序改版,期间不断地更新、修改、完善,逐渐开设校园信息、教学科研、校园活动、德育之窗、读书论坛、名师专栏网站等栏目,并链接了相关的教育资源。信息与资源由最初的一人管理,逐步形成多人网络化管理,呈现出行政会管、教师爱用、学生乐学、家长常看的景象,大大缩减了行政管理的进程,提高了办公效率,拓展了学习空间,拉近了老师与学校管理及师生、家校互通交流的距离。学校网站还链接教师博客和班级博客,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校网或博客主页、发送邮件,对学校、教师的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方便了教师个体间的交流研讨,真正实现了家校互联,师师互动。

2.教学应用。

为使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我校采取了以校本在职培训为主,多种培训形式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内容包括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制作、多媒体电教设备的使用培训。如今,全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共有168人次在市县级以上信息技术评比、基本功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竞赛中获奖。20-年,我校老师获得滨州市信息技术教学能手称号,李效强老师被国家信-息-产-业-部认证为信息化工程师。

“数字化课堂”以多媒体设备、资源库等软、硬件为保障,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要力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网络课堂教学。通过数字化课堂的推广,带动了全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近三年来,全校教师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200余节,均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但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质量上也有了飞跃,现在我校有35人次在市级以上电教优质课比赛中获奖,3人次执教省级优质课。在学科教研方面,网络教研为传统的教研活动做了有力的补充,学校教师积极参加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网络学习,通过视频、在线研讨、论坛、qq群等方式实现了互动交流、资源共享。

学生在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过程中,不但是最大的应用者,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推动了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在保证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开设中学生电脑制作社团,对部分有兴趣学生进行有特色化教育,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近几年来,我校有24名学生在中小学电脑制作中获得省、市级奖励。

尽管我们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深知,距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校将以创建“数字化校园”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校园网站、资源库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实现数字校园和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有机整合,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期待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指正。

河南省开封市金明中小学是一所九年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对外开放型公立学校,坚持“创建人文环境,构建和谐学校”的办学宗旨,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校为本”的办学理念,努力开辟创新性理念、开拓创新性德育、开展创新性教学、开发创新性文化,建设成为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实验学校、外语实验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荣获省市级德育、教学、教科研、体卫艺、督导评估、电化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先进称号,金明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和评比中屡创佳绩。

我校现有中学教学班36个、小学教学班62个,学生6000人。我校十分注重教育信息化工作,建有电教控制室1个、学生微机室4个、大型多媒体教室2个,现有校园服务器2台,20m光纤接入互联网,建有“金明网站”(及网络资源论坛,各办公室均配有电脑,教职工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有线及无线网络基本覆盖全校。

我校现有教职工302人,专任信息技术教师4人,电教人员2人,全体教职工都能应用电脑进行日常办公,95%以上能利用和制作ppt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学校坚持每学期对教师进行3-4次计算机培训,每学期一次开展有关电脑知识及网络应用的教学基本功大赛,效果良好。

1、健全组织。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校长李智慧任组长,中小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政教主任、电教负责人为成员。校级领导负责全面规划和软硬件建设及考核督查工作,处室主任负责教学实践计划的制订和检查落实工作,电教人员负责专业指导和技术保障,各部门通力合作,使学校数字化建设有计划地深入开展。

2、制订计划。我校制订有教育信息化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加强计划的管理和实施、检查和落实,结合学校实际认真研究并制定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的考核办法、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评估和管理力度。

3、加大投入。近年来,我校克服经费短缺、资金紧张等各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300多万元,为每间办公室配备了台式电脑,为每位教师配备了办公用笔记本电脑,更新了4间学生机房,增添了6部数码摄像机和15部数码照相机,并对全校的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购买服务器2台,更换了数部交换机,各教学楼间用光纤连接,达到主干千兆、桌面百兆。各教室、办公室通过有线和无线连接,网络基本覆盖全校。学校还通过多种渠道购买大量教育教学软件并自制课件和课堂实录近500g,供广大教师使用,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4、强化培训。建成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教师是否爱用并会用就成了关键。因此,我校加强师资培训,致力于建设一支适应信息化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每学期组织信息技术应用培训3-4次,从操作系统到课件制作,从发电子邮件到撰写博客,从网络资源浏览到课堂应用,从qq聊天到上传下载,从听音乐看电影到玩游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利于教师提高兴趣、易学乐学。而今,老师们会在网络环境下办公、学习、信息查询,会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科研和交流,促进了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收到了良好效果。此外,学校每学期还组织近100人次到全国各地参观学习,暑假期间组织几十名师生到英国、韩国等国家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

我校电教工作注重为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科研、数字化服务搭建平台、提供保障。

1、建立ftp服务。

局域网建成后,我校电教人员利用windowsserverxx的ftp服务功能,建立了ftp站点服务器,放宽权限,使局域网中的任何一台电脑都可以匿名登录。在服务目录中建以各部门名称的文件夹,用户可以上传文件到相应的文件夹中也可下载文件和删除文件,实现了资源共享,方便了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

2、创建“金明教学资源”论坛。

随着学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ftp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实际工作的需要,我校电教人员不断创新发展,利用自身技术优势,逐步学习开发了“金明教学资源”论坛。

(1)实现无纸化办公。每当登录该论坛,首先就可以看到学校有关部门发布的通知、公告等,这是由超级管理员将需要发布通知的部门负责人设置成管理员,赋予适当的权限,他们有权发布或删除通知。为了避免通知过多造成浏览麻烦,管理员可以对每条通知设置显示时间,到期会自动删除。

(2)逐步建立各种资源库。论坛分别以“金明中学教学资源”和“金明小学教学资源”建立目录,又在此基础上建立子目录,如课件资料、教案资料、试题资料等;打开子目录,又分别按照年级和学科建立子板块,点击子版块就可以发表课件、文章。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定期对上传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逐渐形成了具有个性特色的课件库、试题库和教案集。

(3)实现数字化教学。学校每间教室都通网络,教师在课堂上只需登录论坛,随时调用论坛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无需准备优盘、光盘等。

(4)实现数字化学习。论坛开设“专家推荐资料”栏目,将学校领导、教科室等部门收集整理好的资料上传到该栏目,便于教师浏览学习。

(5)实现数字化管理。论坛设有“党政工团少先队资料”和“德育活动视频”等栏目,由相关部门上传资料,供广大师生学习。人事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教务管理等,我校都有专门的软件,由专人负责使用。有些需要公开的资料也上传到该论坛中,方便查阅。

该论坛是由我校电教人员创建的,可以比较灵活地对设定的栏目进行更改和删减,能满足学校教学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的需要。我们计划,再运行一两年,达到成熟后,将购买空间或架设、租赁专门服务器,脱离局域网的限制,使教师、学生、家长何时何地都能访问该论坛,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宁波市春晓中学创建于2003年6月,是浙江省首批万校达标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56人,教职员工110人。十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学校全体师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办学效益和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先后被评为“江东区现代化学校”、“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视像中国项目示范学校”等荣誉,并在2017年6月作为江东区的学校代表,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团专家组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的督导验收。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校把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作为改变原有工作学习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手段。现将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学校非常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创建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工作小组,确定了有信息教学经验的总务主任具体负责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建设,教科室主任具体负责数字化校园的人员培训,学校信息组直接受校长室领导,具体承担数字化校园创建的规划与实施。

学校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认真解读《宁波市数字化校园评估标准》,多次组织会议、培训,阐释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大意义,形成《宁波市春晓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三年规划》等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出台《宁波市春晓中学校园网信息、资源发布审核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对照标准落实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的细节,并通过集会、校园网、广播站等阵地向全校师生呼吁,号召大家“人人参与、时时关注、处处用心”,积极投身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

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中学始建于1960年,现有30个教学班,教职工115人,在校学生1496人。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学校先后荣获“滨州市规范化学校”、“滨州市教学示范校”、“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滨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滨州市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管理示范学校”、“滨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学校把数字化创建工作作为改变原有工作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规范管理,保障数字化校园的顺利实施。

1.组织机构建设。

我校在“市数字化校园”创建过程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管理,协调调度,对创建工作整体规划;成立了业务校长任组长的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实施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信息网络中心负责校园网栏目的开发、信息的采集与整理,负责学校校园网站的管理和维护、师生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教学工作,目前我校校园新闻、通知都能通过网络传达,逐步实现校园管理向无纸化办公的过渡。

2.管理制度建设。

管理制度》、《电教设备管理制度》、《音像资料室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制度》等。规范详实的制度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二、科学规划,积极投入,建设数字化校园软硬件平台。

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数字化校园设施资金和硬件投入,目前已拥有完善的数字化校园硬件设施,满足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求。

1.资金投入。

从2017年至2017年1月学校先后投入131.7万元,用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先后配备微机室及办公台式机130台,合计41.6万元;笔记本电脑98台,合计39.2万元;多媒体制作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数码录像机、扫描仪、打印机)共9台,合计4.9万元;多媒体教室20个,合计9万元;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2个,合计11.5万元;多媒体功能实验室8个,合计3.5万元;自动录播教室一个,合计17.5万元;100m光纤宽带接入及校园网维护,合计4.5万元。

2.硬件建设。

(1)校园网:我校校园网属于博兴教育城域网,已经接入滨州市教育城域网。主控室采用1台tp-1016和5台tp-1024为核心交换机,通过11台交换机层层级联,初步建成web服务器及学校ftp服务器。校园网络终端368个,通过光钎和线缆覆盖全校办公学习场所,校园内所有上网计算机的ip地址与mac地址捆-绑,保证网络使用的安全和数据的安全。我校校园网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完全满足各项网络服务的需要。

2

(2)功能教室建设:学校现有微机室两个(兼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20个,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2个,多媒体功能实验室8个,自动录播教室1个,配备科室管理用机11台;专任教师人人配备笔记本电脑,班班建有多媒体设施,并联入校园网,满足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办公需求。

(3)安全设施建设:为保障设施安全,学校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和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并接入了校园网络,学校共有七十多个点的摄像探头,拥有视频监控室,学校围墙上安装了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3.软件建设。

(1)资源库建设:我校依托县教育局提供的平台,链接中央电教馆资源库、中教育星资源平台、中学远教资源,与第二教育资源网签订使用协议。同时学校加强个性化资源建设,整合优质资源,构建了校园共享的校本资源库。校本资源库采用serv-u建立的ftp进行资源管理(访问地址:#url#),分学科、分教师建立,目前校本资源库包括案例、课件、试题、教学素材等各类资源约有151g左右,并且在不断的更新中。

(2)管理平台:为满足教学要求,学校建有店子镇中学网站、电子图书馆,心理健康测评系统,校园网络电视台、校园广播网、校产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等,充分满足了教师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的需要。

三、搭建平台,落实措施,推进数字化校园的教学应用。

1.校园网站。

学校门户网站依托博兴县教育局提供的空间和网站程序改版,期间不断地更新、修改、完善,逐渐开设校园信息、教学科研、校园活动、德育之窗、读书论坛、名师专栏网站等栏目,并链接了相关的教育资源。信息与资源由最初的一人管理,逐步形成多人网络化管理,呈现出行政会管、教师用、学生乐学、家长常看的景象,大大缩减了行政管理的进程,提高了办公效率,拓展了学习空间,拉近了老师与学校管理及师生、家校互通交流的距离。学校网站还链接教师博客和班级博客,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校网或博客主页、发送邮件,对学校、教师的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方便了教师个体间的交流研讨,真正实现了家校互联,师师互动。

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中学始建于-年,现有30个教学班,教职工115人,在校学生1496人。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学校先后荣获“滨州市规范化学校”、“滨州市教学示范校”、“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滨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滨州市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管理示范学校”、“滨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学校把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作为改变原有工作学习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1.组织机构建设。

我校在“市数字化校园”创建过程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管理,协调调度,对创建工作整体规划;成立了业务校长任组长的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实施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信息网络中心负责校园网栏目的开发、信息的采集与整理,负责学校校园网站的管理和维护、师生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教学工作,目前我校校园新闻、通知都能通过网络传达,逐步实现校园管理向无纸化办公的过渡。

2.管理制度建设。

为确保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我校制定了系列规章管理制度,如《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维护制度》、《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制度》、《班级电教设备管理制度》、《音像资料室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制度》等。规范详实的制度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数字化校园设施资金和硬件投入,目前已拥有完善的数字化校园硬件设施,满足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求。

1.资金投入。

从20-年至20-年1月学校先后投入131.7万元,用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先后配备微机室及办公台式机130台,合计41.6万元;笔记本电脑98台,合计39.2万元;多媒体制作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数码录像机、扫描仪、打印机)共9台,合计4.9万元;多媒体教室20个,合计9万元;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2个,合计11.5万元;多媒体功能实验室8个,合计3.5万元;自动录播教室一个,合计17.5万元;100m光纤宽带接入及校园网维护,合计4.5万元。

2.硬件建设。

(1)校园网:我校校园网属于博兴教育城域网,已经接入滨州市教育城域网。主控室采用1台tp-1016和5台tp-1024为核心交换机,通过11台交换机层层级联,初步建成web服务器及学校ftp服务器。校园网络终端368个,通过光钎和线缆覆盖全校办公学习场所,校园内所有上网计算机的ip地址与mac地址捆-绑,保证网络使用的安全和数据的安全。我校校园网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完全满足各项网络服务的需要。

2、(2)功能教室建设:学校现有微机室两个(兼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20个,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2个,多媒体功能实验室8个,自动录播教室1个,配备科室管理用机11台;专任教师人人配备笔记本电脑,班班建有多媒体设施,并联入校园网,满足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办公需求。

(3)安全设施建设:为保障设施安全,学校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和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并接入了校园网络,学校共有七十多个点的摄像探头,拥有视频监控室,学校围墙上安装了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3、软件建设。

(1)资源库建设:我校依托县教育局提供的平台,链接中央电教馆资源库、中教育星资源平台、中学远教资源,与教育资源网签订使用协议。同时学校加强个性化资源建设,整合优质资源,构建了校园共享的校本资源库。校本资源库采用serv-u建立的ftp进行资源管理,分学科、分教师建立,目前校本资源库包括案例、课件、试题、教学素材等各类资源约有151g左右,并且在不断的更新中。

(2)管理平台:为满足教学要求,学校建有店子镇中学网站、电子图书馆,心理健康测评系统,校园网络电视台、校园广播网、校产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等,充分满足了教师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

1.校园网站。

学校门户网站依托博兴县教育局提供的空间和网站程序改版,期间不断地更新、修改、完善,逐渐开设校园信息、教学科研、校园活动、德育之窗、读书论坛、名师专栏网站等栏目,并链接了相关的教育资源。信息与资源由最初的一人管理,逐步形成多人网络化管理,呈现出行政会管、教师爱用、学生乐学、家长常看的景象,大大缩减了行政管理的进程,提高了办公效率,拓展了学习空间,拉近了老师与学校管理及师生、家校互通交流的距离。学校网站还链接教师博客和班级博客,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校网或博客主页、发送邮件,对学校、教师的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方便了教师个体间的交流研讨,真正实现了家校互联,师师互动。

2.教学应用。

为使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我校采取了以校本在职培训为主,多种培训形式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内容包括powerpoint幻灯片、flash动画制作、多媒体电教设备的使用培训。如今,全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共有168人次在市县级以上信息技术评比、基本功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竞赛中获奖。20-年,我校老师获得滨州市信息技术教学能手称号,李效强老师被国家信-息-产-业-部认证为信息化工程师。

“数字化课堂”以多媒体设备、资源库等软、硬件为保障,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要力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网络课堂教学。通过数字化课堂的推广,带动了全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数字化环境的建设。近三年来,全校教师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200余节,均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但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质量上也有了飞跃,现在我校有35人次在市级以上电教优质课比赛中获奖,3人次执教省级优质课。在学科教研方面,网络教研为传统的教研活动做了有力的补充,学校教师积极参加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网络学习,通过视频、在线研讨、论坛、qq群等方式实现了互动交流、资源共享。

学生在我校建设校园数字化环境过程中,不但是最大的应用者,更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推动了全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全校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在保证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基础上,开设中学生电脑制作社团,对部分有兴趣学生进行有特色化教育,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近几年来,我校有24名学生在中小学电脑制作中获得省、市级奖励。

尽管我们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深知,距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校将以创建“数字化校园”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以电脑网络为基础,以校园网站、资源库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实现数字校园和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有机整合,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数字化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市数字校园建设标准》,我校加大投入,软硬件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将近一年来作为**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开展的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大投入,新配置十四口高标准多媒本教室。

根据《**市数字校园建设标准》,我校在已有软硬件的基础上加大投入,于2013.9月新配置十四口高标准多媒本教室,更换为70英寸最新式的触摸式投影电视。触摸式液晶屏教学一体机才艺目前最先进的触摸技术,创造性的将液晶电视、电脑、音响、投影仪、电子白板五大硬件合而为一,屏幕表面使用防爆钢化玻璃,经特殊处理,抗划痕、抗撞击,防腐蚀、易清洁、书写时屏幕无阴影,将鼠标和键盘才能实现的纷繁复杂的操作步骤完全集中在触摸上。单击、双击、移动、旋转、以及弹奏钢琴、翻阅图片都可以轻松实现。目前我校42口多媒体教室配置齐全,配置标准高。

(二)新配备了一口高标准微机室。

依据《**市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标准》,我校于去年又新建设一口高标准微机室,目前我校配有三口高标准微机室,机器数为200台,生机比达到12∶1。

(三)改造了网络中心机房,新购置一台高标准浪潮服务器,为全面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了硬件保障。

近几年,我校投资十余万元对网络中心机房进行了改造,铺设了防静电地板,购置了一台高标准浪潮服务器。

(四)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平安校园工程监控系统。在学校各个重要场所安装摄像头,在相关处室设置管理终端和报警中心,实现数字化平安校园。

库。

(二)网站维护工作规范,责任明确。学校领导对信息宣传工作一直高度重视,网站信息上传工作进行了全面改革,由原来的专人负责变成各科室分工负责,各科室信息上传先由科室负责人审核,合格后由科室人员直接上传,并设立年终奖励机制,使信息上传更加及时,学校网站正常运行,版面内容及时调整。

(三)各教室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及维护维修工作管理规范。我校各教室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及维护维修工作管理规范,分工明确。日常维护工作由网络信息中心负责,负责全校42个班的多媒体设备管理与维修和维护工作,制定一系列相关制度措施,对各班级多媒体设备管理员进行全面培训,实行责任到人,并每月定期检查多媒体设备卫生情况及管理情况并汇总给政教处,并将结果纳入班级达标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及时高效地搞好多媒体设备的日常维修及维护工作,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转,为全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四)学校网络维护工作管理规范。学校网络维护工作由网络中心专门负责,及时维修各网络线路,保证使各处室组信息点的畅通。对校内教师ip地址使用进行规范管理,做到实名制上网,保证了校园网络安全。

(五)qq和飞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利用率高,使用效果好。我校领导非常重视老师们对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鼓励教师充分利用qq及飞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的即时性、高效、省钱等特点,进行内部通知的传达和文件资源信息的共享等。领导和老师们经常在qq群里进行教学经验交流。许多领导和班主任们利用飞信进行通知传达,利用飞信和家长进行短信沟通,既节省大量时间同时节省很多电话费。

(一)学生信息技术素养高,在历次电脑作品大赛中,成绩优异。我校领导注重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每年在初一、初二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组织全校学生积极参加省、市电脑作品制作活动,在活动中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每年都有不少学生作品获省市级奖项。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成绩显著。我校特别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并且成绩优异。在历次省、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评比中,我校都有很多教师获得省级市级奖项。

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介绍、班级日志等许多家长看了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博客都能收益颇丰。我校教师代士晓和王平静老师的博客被评为**市明星博客。

(四)加强课题研究。近年来我校教师承担省市课题研究的越来越多,课题研究氛围浓厚,成果显著,真正实现了研究引领和推动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持续推进和创新发展离不开相关机制的保障。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和机构队伍建设。学校成立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由闫纪华校长担任组长,张永熙书记、丁兆森副校长、马锋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我校数字化校园工作组织领导和督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教育信息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做好技术指导、咨询等工作。切实把数字化校园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全力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

(二)切实保障数字化校园建设经费。充分利用校园改造工程、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等项目经费,并多方筹措经费,在学校公用经费中优先安排信息技术经费,加快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三)加强教育技术培训和考核督查。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为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基础。加大督查力度,把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各处室年度考核评估的内容之一,以评促建,加快发展。

营业厅转型汇报材料汇编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国内金融格局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纷纷提出经营战略转型,期望实现从传统的以“高资本占用、高速资产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型规模扩张,到“低资本占用、高资本回报”的内涵型质量增长的根本转变。目前,面对余额宝事件等互联网金融冲击,非同业竞争威胁以及金融环境的发展变化,迫使转型速度加快,银行业者不得不通过各种“升级”转型变革来重蓄新的核心竞争力或强化现有核心竞争力。在这种大环境下全国农业银行进行了转型,而我们的这个网点有幸成为第一批转型的网点,从刚开始的思想固化,不适应到慢慢的接受这种新的工作方式,新的思想。从转型之处到现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各级行领导对我们这次的转型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和支持,也给了我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对于这次转型的心得做一次小结。

在我看来营业网点转型主要分为几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管理:

1服务的标准化、流程化,不能因为转型就把服务的工作不重视,转型中的服务要更好,更快,更贴心。

2服务质量的检查,在服务中要有发现问题的眼睛,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不定时的检查和纠正,力求做到完美服务让客户无可挑剔。

二、营销管理:

1区域内市场营销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3客户关系管理维护。

4区域营销环境分析和市场细分。三现场管理:

1网点现场的布局与动线设计:装修风格崇尚简约、舒适、温馨,网点空间布局更强调功能分区,明显区别于传统银行以高柜为主、所有服务功能均通过柜面实现的运营模式。

2网点现场如何做好营销陈列。

3营造网点现场氛围南通中信银行几个网点步上转型的轨迹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与传统模式相比之下,有了质的变化。

零售网点转型项目的每一个细节都逐渐深入我行人心。看到我行的转型取的的成绩。我应该自省自查努力工作,在本职工作做好的同时,我要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我行在从网点转型到战略转型工作中献计献策。

营业厅转型汇报材料汇编

市公司领导:

根据市公司通知要求,现结合六个优化相关要求就汾阳营业厅转型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功能布局优化:结合营业厅格局及现有设施情况,对营业厅功能布局进行了优化,设立了销售区、受理区、业务展示区、自助服务区,新增硬件设施部分大部分为市公司统一配备,包括封闭式展柜6台、展示台1组、立式展示柜5台,受理台席3只,现暂未到货,我们自行配备的重点业务推介展柜、礼品展柜及两根立柱之间的高速宽速/上网卡演示区已交付设计、定做。

二、作业流程优化:建立以销售为重心的作业流程。一是明确区隔产品体验销售区与业务受理区,明确区隔二者的职能职责,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优先保障了产品销售区人员的业务素质、销售能力。二是通过客户进入营业厅后的走向设计及导购的引导,对各类客户进行分流,确保体验销售的针对性和成功率。三是重点在定制终端的上柜及时性、规范陈列、真机演示、进销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规范,强化管控。

三、岗位职数优化:根据营业厅现有人员配置,我们主要进行了几个方面的优化:一是将现有人员按销售管理、销售、销售支撑按2:5:3配比。以中心营业厅为例:社区经理和厅值班经理(兼职自助服务区)为销售管理,导购和4名销售经理做销售(其中1个为新招培养人员),其余3名负责业务受理、用户跟踪回访等销售支撑工作。销售管理分两部分,即整体销售活动的组织落实与厅内目标客户的适当区隔分流及单项销售活动的组织干预;销售以体验销售为核心,在人员配备上把业务熟练、责任心强、对新事物新产品接受能力强的员工安排到销售岗位上;销售支撑,主要定位在业务受理、后续跟踪回访、技术支持等。特别是在中心营业厅,为了有效提升厅销售能力,我们最近还在培养两个综合素质较高的年轻员工,对营业厅各岗位、各环节的工作进行全面学习和培训,逐步实现厅内人员的新老更替及销售能力的提升。

四、考核激励优化:重在建立以销售为导向的薪酬激励机制。结合营业厅转型有关要求,我们对各营业厅及农村区域销售中心的薪酬激励进行了一定的优化。从当前营业厅人员最终薪酬结果看,销售的导向作用体现的比较明显,同一营业厅人员月最大差距近1000元;从薪酬结构看分三部分,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日常工作和发展计酬)+业务奖励,就劳务工而言,岗位工资实领仅占薪酬的14%;在绩效中,销售人员的日常工作量部分仅占到20%左右;在业务奖励上,员工之间的差距就更大,如此一来,员工的销售能力和销售积极性较前有了明显提高。

五、培训学习优化:营业厅转型对员工最大的挑战一是销售技能、销售能力;二是对新业务、新产品尤其是终端方面一些专业知识的匮乏。对此,条件所限,我们主要采取厅内人员自主培训,自主学习,厅内全体人员参加。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前台销售人员接触用户比较多,遇到和解决的实际问题也相对较多,培训起来更容易掌握也更有针对性。目前营业厅培训学习的重点在3g终端应用及合约政策上,每周安排不少于一次学习,遇有新的产品、新的终端或资费随时组织学习。

六、陈列宣传优化:一是新增设了重点业务推介区,订制的展示架到位后,推介内容可随时更换,而且就在用户一进大厅的左手侧;二是利用营业厅的两根立柱,另外辟出一块作为有线、无线高速上网宣传演示区;三是在临街橱窗就地取材,订做礼品展示柜,可以同时做个宣传。

烟草订单部转型汇报材料

观点: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从管销员、访销员到现在的客户经理。客户经理的职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停地变换着,从开始的“以我为主,归我管理,由我调控”口号中提出的以卖方行为作为主导的管理型,也就是零售客户你要听我的,要服从我管理,我想给多少烟给你,你就得拿多少烟。那时,是以卖方市场为中心的一种管理行为。但是,现在烟草公司提出“与客户共创成功”的理念,和刚开始建网时提出的截然相反。与客户共创成功,是一种服务型的理念,就是在烟草公司或客户经理的帮助下,零售客户的生意从小到大,信誉从低到高,是一种以客户的成功,促进烟草行业成功的双赢举措。也使客户经理从简单的访销卷烟,管理客户,变成为今天的服务客户,以“一切从客户出发,一切为客户着想,一切对客户负责,一切让客户满意”的服务态度,而不是当客户的指挥员。

回想以往,虽然我们行业提出“服务客户”这个词儿已经好多年,但是,旧体制的影响在行业服务人员,特别是身处一线的客户经理的影响还存在,官商的习气依然还能看到踪影。

我们许多客户经理到客户的店里时,有时会对客户这么讲,和你说过多少次了,要把卷烟摆好,上下对齐,标签对位,你怎么老是做不好的,你要再这样,可是要影响你家星级的。那么,与其是这样,还不如自己动手整理一下。一次做好他翻乱子,再来第二次,几次帮他做过以后,一是形象上去了,对卷烟销售有一定的促进,二是老是让你烦神,他也会受到感动,当然维护起来也会上心,这样,不管是对你,对零售客户同样是件好事情。

客户经理职能转型,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要转变好。也就是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好,让自己从客户的指挥员转变到客户服务员的角色上来。这也是许多客户经理所做不到的事情,关键是放不下架子,弯不下身子,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思想在作祟。但是,要想获得客户的尊重与配合,要想提升行业的经营与服务形象,你要是处处打官腔,做指挥员,是难以得到客户的肯定的。

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客户经理职能转变,不仅我们在思想上要转变好,更要在行动上转变好,不然就成了光说不练的口头理论家了。行动上不力,你思想上转变的再好、再到位,也很难得引起客户共鸣,因为他们并没有从你的职能转变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给他们经营上没有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所以说,职能转型工作不仅要挂在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才能更好地融洽批零关系,取得很好的效果,把“与客户共创成功”的理念落到实处。

客户经理:郑枫。

观点:从简单化向精细化转变。

提起客户经理,许多人都会这么讲,客户经理的工作最舒服,摩托车一骑,自己就是老大,谁都管不着,到市场转转,到客户家走走,签个字就走人,是个很清闲的岗位。其实,造成别人这么误解,也是我们客户经理思想没有到位,客户服务没有深入,工作简单化,所造成的结果。我们有许多客户经理,敷衍、应差式的、浮于表面的工作做的很多,但却经不起检查,吃不住推敲,不管是品牌培育还是客户服务,不管是市场走访还是总结分析,都是格式化、简单化和程式化的东西,一点都没有生机和活力,精细化管理工作做的远远不够。因此,也使客户经理转型这种工作做得不深、不透、不到位的现象。

在平时与客户打交道时,我们有许多客户因为政策、品牌投放等吃不准,就会询问客户经理,某经理,你们现在专卖上又出了个政策,上次发了宣传资料,但我横看、竖看,就是看不懂,你能不能解释一下呢?专卖上的事情,又不是客户服务方面的工作,和我们客户经理关系不大,这时,你就会说,这不是我服务范围之内的事情,你还是问问专卖上吧。把球又踢回到零售客户那里。其实,在日常工作中,许多时候,专卖和经营两项工作都在交叉进行的,你不能因为有的事情不是你的重点工作,就简单地一推了之。

在遇到这类情况时,我都能向客户做好解释工作,如果遇到自己实在不了解的,我就会现场打电话向有关人员请教,然后把政策向零售客户转述。遇到一时解决不了的,我都会把客户的疑义带回来,在经过其他部门和人员的解释,弄懂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再电话告知客户。你说,客户经理职能转变,转变在哪些地方?其实态度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我们有许多客户经理,怕麻烦、怕费事,遇事能推则推、能让则让、能敷衍就敷衍过去,没有从细处入手搞客户关系管理,做市场分析。因此,你这个岗位对于客户来讲,并不是至关重要的,并不是缺你就不行的,他们有这种误解,也是你没有把客户经理职能发挥好所造成的。

其实,客户经理要想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仅在服务方面就大有文章可做。例如,有一次有位零售客户向我抱怨说,20元一包的地产烟真紧张,还没有其他的替代品牌,生意不好做。我说向他推荐黄鹤楼(软蓝),我说,这款烟批发价每包15元,零售价18元,不仅利润比20元档的要高,而且这款烟市场的反映特别好,有许多政府机关的人都抽这个。这时,有位顾客听后说,别人散给我抽过一次,这款烟还真不错,深蓝色的烟盒,也很大气。我说,这可不是我“自卖自夸”,没骗你吧?后来,在我的建议下,该客户订了两条,回家试销,效果还真不错。从那以后,再也没向我抱怨过20元档地产烟紧张的事情。

客户经理:徐强生。

观点: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以往,客户经理的工作很单一,每个月只要完成既定的销售计划,一切就都ok了,其他什么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服务什么的,被人为地淡化了。但随着网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客户对需求服务欲望的增强,也带来了客户经理服务工作的多样化。特别是随着“135工作法”的运用,客户经理的主要工作从拿订单向品牌、市场、客户的多样化格局转变,对客户经理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化的工作方法没有了落脚点,对客户经理的素质要求也相对提高。因此,随着职能的转变,客户经理要做营销工作上的多面手,要尽可以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对自己要求更高、更严、工作更到位,只有这样,在不断学习、提升的基础上,才能适应网建飞速发展的需要,才能不被市场日益前进的步伐所抛弃。

我认为,要做好客户经理职能转型工作,首先要培育好品牌。随着后“。

532、461”时代的到来,重点品牌的强势地位形成,对培育品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卷烟的品牌在减少,而卷烟的品类却在不断增加,有的品牌从50元一条到上千元一条,基本上覆盖了每个档次,老品牌、新面孔的现象层出不穷,一旦宣传工作不到位,不仅培育品牌的难度增加,而且,还会让客户误解这是假冒烟或非正常渠道卷烟,对品牌的成长非常不利。有零售客户认为,为什么现在品牌少了,而烟柜却感觉到越来越小了?这就需要我们客户经理加大品牌的宣传工作,从大环境、大气候及未来的发展形势做好分析。特别是自国家局提高“降焦减害”工程之后,低焦卷烟市场风起云涌,低焦卷烟更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客户经理就要正确引导零售客户,把他们的思维引导到国家局的全局部署上来,引导到卷烟发展的大趋势上来。

二是要做好市场。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如果不能够正确把握市场,不仅会流失商机,而且容易使市场失控,失去控制市场的主动权。因此,要分析市场、总结市场、预测市场、做好市场。分析市场变化和流行趋势,对同期市场做好总结,做好未来市场的预测工作,在分析中把握方向,在总结中提升经验,在预测中把握脉搏,做好市场、运作市场,做市场的弄潮儿。

三是要做好客户服务。服务好片区的每一位零售客户,让他们对我们的工作满意,是我们客户经理永远的追求。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客户对服务的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很大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客户经理以变应变,要多吸收新知识、新营养,不断地提升自己,让自己的能力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提升。客户的素质也是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亦要随之提高,在不断地提升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把客户经理这个服务客户的职能发挥到极致,让客户满意,让行业形象得到有效提升。

客户经理:薛鹏飞。

观点:从同质化向专业化转变。

提起服务,我们许多客户经理会这样说,无非是帮助客户做好陈列,打扫好烟柜。许多客户经理在日志与分析中都提到这个问题,服务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无新意、无突破,更没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许多工作,我们有许多客户经理只是做在表面,效果也不太明显,对客户来讲,也没有很深的引导和教育意义及素质提升的空间。因此,这一类客户经理也会给零售客户一种专业性不强、业务素质不高的印象。

我的片区有一位零售客户叫钱华,钱大爷年龄大,经营思想比较保守,观念比较落后,但一般都很配合我们的工作。比如,上次黄鹤楼(为了谁)卷烟布点时,他也很配合地拿了一条出样,但卖了一个多星期,一包都没卖出去。我就对他说,大爷,这款卷烟还是有很大卖点的,别人家卖的都不错,顾客来了,你要知道向他们介绍呀!他说,都是熟人熟事的,还要介绍个啥,人家来买烟心里都明白要买个啥牌子。

前几天,我到他家走访时,正好有两个穿军装模样的年轻人,指定要买硬中华烟。大爷说,这款卷烟我家都断货十几天了,家里暂时没有货。听他这么说,两位正准备走。这时,我接过嘴说,两位在哪个地方当兵的呀?他们说,齐齐哈尔。我说,还真巧了,咱们还是战友呢,我98年的兵,2002年回来的。那两位说,算是接老兵的班了,你退伍,咱们正好去。今年准备复原,准备在这儿买几包好烟到老战友那里疏通疏通。

一段唱完,他们俩紧紧抓住我的手说,咱当兵的人,就要抽黄鹤楼(为了谁)卷烟,这款卷烟的这身迷彩,不就是对我们军人最好的诠释吗,听老兵的,老板,拿四包给我们!

和那两位战友互留下联系方式,告别之后,钱大爷还傻傻地望着我说,你卖烟还真有一手,我十几天没卖一包,你一笔就卖了四包,还真佩服你的忽悠劲儿。我说,大爷,这不是忽悠,卖烟就要这样,按照不同群体的不同身份,不同消费水准,进行有针对性地推介,这样,不仅顾客满意,而且自己也得利,是件两全其美的事情哟!

大爷说,我怎么没想起来的呢,就是让我卖,我也不会说出这么多的道道来。我说,大爷,做到老,学到老呀,别看卖烟,里面可大有学问喽,要想卖好卷烟,你就要学专业一点,平时,我发给你的宣传资料、画册什么的,你没事要多看看,保准你的水平比我还高。

大爷说,看你今天的表现,眨眼间就卖了几包烟,人家走时还高高兴兴,专业人士到底是不一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