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2023年龟兔赛跑语言教案(优质9篇)

2023年龟兔赛跑语言教案(优质9篇)

作者:念青松 2023年龟兔赛跑语言教案(优质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龟兔赛跑语言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口、手、茶、杯、吐” ,会 描写“口、手、杯”三个字。

2、认识三拼音,会拼读音节。

3、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能用不同方法有侧重的识记生字,能读准字音,认 清字形。

教学难点:

能正确拼读音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你漱过口吗?平时你什么时候会漱 口?你为什么要漱口?

2、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让我们一 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漱口的。

3、出示课题: 9 漱口 4 学习生字:口 师: “口”是一个象形字。 请学生书空, 并给“口” 找朋友(组词)。

二、读儿歌,学生字

用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 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学习 兴趣,训练学生的听、 说能力,培养学生的口 语表达能力。

1、听课文录音,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媒体出示课 文内容) 手拿小茶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着嘴, 咕噜咕噜吐出水。

2、师领读,生跟读,思考:文中的小朋友漱口的时 候做了哪些动作?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拿茶杯 喝水 抬头 闭嘴 吐出水 放手让孩子自主识字, 让他们自己发现字的结 构特点、与形近字的区 别、应该注意的地方、 拿茶杯 吐出水 找找好朋友等,引导学 生注意倾听,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3、学习生字: 手、茶、杯、吐。

4、把生字组成词语读一读。 出示:漱口 喝口水 小手。

5、指导朗读儿歌。

6、配上动作表演读。

7、背诵儿歌。

三、学习拼读音节

1、复习声母: g k h。

2、出示生字和音节: gu ku hu gua kua hua guo kuo huo 为避免连续拼读的枯 燥,采用不同形式拼读, 让学生拼读音节连连词 语,既帮助记忆又能扩 大词汇量。

3、生开火车练习拼读。

4、练习拼读四声。

5、总结拼读方法:三拼音的拼读方法是:一二三一起 拼,拼成一个音。

四、学习三拼音的拼读

1、出示音节: luo tuo。

2、点名读。

3、生跟读。

4、全班齐读。

5、不同形式读。

luo bo he hua 三拼音的拼读对学生来 说有一定的难度,在教 学时不机械地反复拼 读,而是教会学生正确 的拼读方法,发挥榜样 的作用,让拼读熟练、 准确的学生来示范,带 动全班学生拼读的积极 性。

五、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导书写: 手 师范写,要求学生看清笔顺以及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3、生描一描。

龟兔赛跑语言教案篇二

设计意图:

《啄木鸟》这首乐曲选自奥尔夫打击乐。a段乐曲节奏平稳(可理解为啄木鸟在检查树木):b段乐曲节奏跳跃(理解为啄木鸟捉虫)c段乐曲优美流畅(理解为啄木鸟跳舞)教师利用图谱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使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乐曲的内涵及旋律的美。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激发幼儿爱护啄木鸟的情感。

2、初步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

3、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啄木鸟》音乐磁带

2、图谱一张

3、啄木鸟以及大树头饰

活动重点难点:

让幼儿理解音乐并能自己辨别三段音乐的不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故事导入:在一个森林里,有几棵大树生病了,于是请来了啄木鸟医生,经过检查发现是害虫在捣乱,于是啄木鸟笃笃笃、笃笃笃。把虫子给捉完了,大树的病好了,又长出了茂盛的树叶,所有的树枝开心的跳起舞来。今天刘老师带来的音乐讲的就是这个故事,我们来听听看。(幼儿完整欣赏一遍音乐)

二、基本部分:

(一)完整欣赏乐曲:

师:请小朋友说说看音乐分别说了些什么事情?啄木鸟在干什么?(啄木鸟在给大树检查,啄虫子)现在请小朋友把手指伸出来,我们跟啄木鸟医生一起去给大树看病。(边欣赏音乐边做动作)

1、欣赏第一段音乐

(1)师:刚才我们跟着啄木鸟医生给大树看病给它捉虫子,那你们有没有看见啄木鸟是怎么给大树做检查的呢?(从上到下)那我们一起来跟大树学一学。提问:检查了几颗大树呀?(四棵)复习第一段。还可以在么检查(两只手一起检查)师幼一起表演。

2、欣赏第二段音乐

(3)幼儿边欣赏边进行表演。

3、  欣赏第三段音乐

(1)师:大树经过我们的检查,经过我们的捉虫,它的病终于好了,又长出了茂盛的树叶,提问:那它是怎样长出茂盛树叶跳起舞来的呢。(一起听音乐做动作)那我们刚刚用的是这个动作,还有没有其他的小朋友有更好的动作可以做?(往上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三)完整欣赏一遍音乐,感知并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

师:大树树的病好了,变得多精神啊!那我们现在把啄木鸟给大树检查、给大树捉虫的、大树跳起舞来的动作一起连起来完成一遍好不好。(完整表演)

师:刚刚我们在座位上有点挤,请小朋友一起来中间,我们再来一遍,你可以跟老师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哦。(完整表演)

(四)分角色用适当的肢体动作来表演乐曲,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师:刚刚老师看到有很多小朋友都做得特别好看,有谁愿意来扮演大树和啄木鸟来完整的表演一遍给大家看呢?我们请来了四棵大树,一只啄木鸟。那请问小朋友哪一段是做啄木鸟的动作,哪一段做大树的动作,谁先做,说后做?(完整表演)表演的真好,我们给他们拍拍手。

师总结:先是啄木鸟检查大树,然后在给大树捉虫,第三段的时候大树开心的跳起舞来。

师:现在请所有小朋友来分角色来玩,一个人做大树,一个人做啄木鸟,自己商量一下。大树在做的时候就要请啄木鸟医生先休息一下了,因为它刚刚在做检查的时候已经很辛苦了(完整表演)

三、结束部分:

师小结:啄木鸟给大树的病治大树真开心,啄木鸟也很高兴。小朋友,你们喜欢啄木鸟吗?(喜欢)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啄木鸟呢?(保护它,和它做朋友)太好了,下面我们一起和啄木鸟朋友飞出去为更多的大树捉虫子吧!(听音乐《啄木鸟》飞出活动室)

反思: 大班音乐欣赏,《啄木鸟》,选自一首意大利民歌音乐,全曲的结构是abc三段,乐曲节奏鲜明,形象具体,特点明显,易于区分,适合大班儿童欣赏。a段乐曲节奏平稳流畅(可理解为啄木鸟在检查树木):b段乐曲节奏跳跃(理解为啄木鸟捉虫)c段乐曲优美流畅(理解为啄木鸟跳舞)。根据音乐的特点,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设定为1、欣赏乐曲,了解乐曲所表达的故事情节,初步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2、尝试用动作来表现乐曲中不同的音乐形象。3、表演时能与同伴相互合作,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在组织本活动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三个策略:一、借助故事情节,初步感知理解音乐内涵,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音乐欣赏不同于歌唱和韵律等其他形式的音乐教学,它更侧重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能力。而建立语言故事和音乐之间的联系,就好比给幼儿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可以更好的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音乐。二、借助图谱,加深幼儿对音乐结构的理解,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图谱”(即四棵树)来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通过动作来理解乐曲的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让幼儿学会具体的音乐技能,而是为了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从而更好的感受音乐。三、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表达能力。通过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谱)、活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的体验和感受乐曲的美,并能用不同的体态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创造和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锻炼。

不足:1。开始的故事导入环节限制了幼儿的肢体动作,局限了幼儿的思想。2、创编环节由于教师的固定动作较为明显,所以幼儿在创编时动作较为单调。3、道具准备不够充分,在最后的表演环节,较为凌乱。希望在以后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能改掉本次活动中的缺点及不足,尽量做的更好。

龟兔赛跑语言教案篇三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生1: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生2:蜜蜂能传播花粉,采花酿蜜。

生4:壁虎也能吃蚊子,我们也要保护它。

生5:猪的全身都是宝,猪肉可以吃,猪粪可以当肥料,猪的蹄子还可以治病呢!

师:(惊讶地)哦!是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室里响起了的热烈的掌声)

生7:蝉会吸树汁,是害虫。

生1:老师,为什么蝉有的会叫有的不会叫呢?

师:**同学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想不想知道答案呢?

生(齐喊):想!

评析:

新课程强调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节课里,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丰富了教学内容,树立了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师和学生增长了见识,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龟兔赛跑语言教案篇四

1、知识目标:

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能力目标:

知识积累古诗并背诵。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生字难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自己查过字典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查字典。

二、查字典。

1、“厨”字是什么意思?让我们借助拼音查字典了解其含义。

2、谁能说说该如何查字典啊?(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学生一起完成。

a、从“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找到大写字母c。

b、找到音节“chu”,在正文第46页。

c、翻到正文第46页,找到chu,接下来就可以查到“厨”字了。

4、让我们齐读并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

5、完成课本第40页的练习。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古诗。

2、积累知识,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是什么?(学生回答)

2、集体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简介作者李白。

3、请学生试说《赠汪伦》的意思。(教师指导)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胖乎乎的小手》。

说一说你胖乎乎的小手都为家人做过什么?

四、课堂总结。

龟兔赛跑语言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首古诗6个生字。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课文动画

思考:图上画了谁?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

(二)初读感知,自学质疑。

1、齐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三)再读感悟,解决疑难。

1、自由读,结合图画理解诗意。

2、小组内交流自学。

3、课堂讨论自学中的疑难处,教师相机点拨。

4、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简述诗意,熟读成诵。

1、教师简述诗意。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诗意练习背诵。

(五)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联系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

(六)拓展:诗中写的牧童捉到蝉了吗?

(七)指导生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4、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自学存疑。

1、小组合作,试读课文、讨论词义,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自学。课堂讨论疑难词句,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或多媒体课件重点讲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3、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

(二)简单讲述诗意。

(三)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4、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5、朗读反馈。

6、练习背诵。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带音节生字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3、小组合作,创造性认记字形。

4、指导写字。

(五)总结全文。

(六)拓展:自渎诗集,找两首描写夏天的古诗

龟兔赛跑语言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读本课4个生字“诗、煮、豆、何”,认识部首“四点底”。

2.字字过目地朗读古诗,能背诵古诗。

3.了解《七步诗》的由来,能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借助拼音认读本课4个生字“诗、煮、豆、何”,认识部首“四点底”。

2.字字过目地朗读古诗,能背诵古诗。

教具学具:

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生字卡片、媒体

教学过程:

一、成语引入

1 出示:才高八斗,指名读,齐读

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极有才华,你们知道吗,这个才高八斗的人最初指的就是曹植。

2 简介曹植和《七步诗》的由来

曹植是三国魏杰出的诗人,是曹操第三个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他有个哥哥叫曹丕,两人是亲兄弟。因曹植有非凡的才华,曹操很疼爱他,一度想废曹丕的嫉恨。曹丕当上魏国的皇帝之后,怕曹植跟他争夺王位,就想迫害他,于是就宣他入宫,要他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做不出来就把他处死。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在七步之内就作了一首诗,当场念了出来。因为这首诗要求在七步之内做成,所以叫《七步诗》。曹植也因此而保住了性命。

3 学习生字:诗

齐读课题

二、古诗诵读

1、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诗,大家要仔细看图,认真听录音。

2、学习:煮

听录音,想象你明白了什么?

学习“四点底”

豆萁:豆的茎杆

釜:相当于现代的锅

先自己说说,再同桌交流

三、指导朗读古诗

1、下面我们要学会读这首古诗,在读古诗时我们还要认识今天另外要学习的三个生字。

2、师范读,生跟读

四、自由练习读

1、自由练读

2、小组交流读

3、指名读,思考:曹丕是被哪句话打动了而最终没有杀曹植呢?

4、全班交流读

5、看图背诵古诗

6、比赛背诵古诗

五、复习巩固认读生字

1、抽读生字

2、交流记字的方法。

3、读词:古诗、读篇、煮饭、黄豆、豆荚、何必、为何、煮豆燃萁

煮豆燃萁是一个成语,它出自《七步诗》,比喻兄弟间的自相残杀。

六、课外延伸

读了《七步诗》,我们不禁为曹植的才华所折服,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吧这首诗的由来讲给家人听,也可以搜集更多他的诗读一读,背一背,然后吟诵给大家听。

龟兔赛跑语言教案篇七

作者:王志美

教学目标 :

1.掌握生字词:葵,衰,煮,羹,煎

2.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词的意思。

3.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2诗人感情的把握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整体把握

1.导言:我们曾经学过《古朗月行》,谁给大家介绍或背诵一下?

2.简介“行”是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3.这是一首古代乐府民歌。

二.朗读诗句,理解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练习朗读

1.师范读,能力较强的同学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指名朗读;齐读。

(二)理解大意,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自读自悟

小声朗读诗句,根据注释,逐句理解大意

2.小组合作:每人说出自己所理解到的内容,推选出最贴切的理解,留待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1)各组代表说出每句的大意,大家评议,教师点拨。

(2)启发:全诗讲了自然界的什么现象?(自然界万物从繁盛到衰败的自然规律)你体会了什么?(光阴一去不复返)

(3)由此作者发出了什么样的感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练习背诵

五、识记生字:癸、衰

六、导入  学习《七步诗》

1、刚才,大家学习《长歌行》时,非常认真,下面的时间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七步诗》。

2、谁知道关于《七步诗》的传说。(学生知道就由学生来讲,如果不知道,由教师来做简单介绍。)

七、朗读诗句

1、教师范读;学生范读。(注意读出抑扬顿挫)

2、同桌间练习朗读,互相纠正读音、语气。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4、齐读。

八、品读诗句,想想每句诗的大意是什么?(可根据注释)

九、作业 : 把你对诗句的理解讲给你的家人听,请他们提出意见。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弄懂诗句大意。

1、大家把你理解的诗句的意思讲给你的家人听后,他们有什么建议或给予你什么样的评价?(学生畅谈)

2、小组合作: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各组推举同学与大家交流,学生评议,教师点拨。

二、理解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比喻兄弟相残)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兄弟之间手足相残的无奈与哀怨。)

4.练习朗读这两句诗。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练习背诵。

五.教师总结:我们深深同情曹植的无奈,同时被他横溢的才华所折服。也可看出封建社会的帝王之家为了争夺、捍卫权势不惜手足相残的扭曲人性。

七.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八.根据注释理解诗文。

1.组内讨论:每人根据注释说说自己的理解,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商议。如解决不了,留与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

2.全班交流,并提出不懂得问题,大家商讨,教师点拨。

3.练习说出全诗的大意。

九.通过具体诗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1.介绍本诗的历史背景。

2.出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读诗句,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表现诗人对朝廷不能抵御外敌的一种失望,以及渴望出现“飞将军”李广式的英雄。

十.举行“赛诗会”。

类似《出塞》这样描述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还有很多,你还读过哪些?给大家背一背。

(全班可分男女生两组,进行比赛式背诵)

十一. 作业 :预习《草船借箭》

龟兔赛跑语言教案篇八

1、理解课文,懂得不能说谎话,要做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打算、周围、注意、麻烦。结结巴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生字字形:塞(“人”下面有三横)。吞(上面不是“天”)拿(会意字,把手合上就是拿)

2、从瓦尼亚的语言、行动。神态,让学生明白瓦尼亚的错误。

教学难点 :

理解瓦尼亚开始为什么脸红了,后来又脸色发白。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李子一只、课文录音、抄有比较句子和练习题的小黑板、课本挂图。

3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周围”“打算”等词的词意。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习课文第1段。

教学过程 

1.联系实际,揭示课题。

(2)出示课题,齐读。学习“核”。这个字和哪个字很像?(指导学生用“该、孩”等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2.听课文录音,略知大意。

边听边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讨论后教师归纳,指出提得好的问题。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己来读懂课文。

3.自由读课文,自学字词。

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想想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字形,把生字组成的词划下来,想想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看看课文有几段,每段告诉我们些什么?

4、检查自学,初读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最好。

(2)正音:“一会儿”儿化“塞”是平舌音。“结结巴巴””中的“结”念“轻声”。

(3)交流记生字的方法。刚才在自学中,你是怎么记住主字的,把你的好办法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生说一种方法,师在田字格中写一个字。)

5、学习第1段。

(1)妈妈买来李子准备晚饭后分给大家。指名读第1段。

(2)哪个词是“准备”的意思?(打算)“孩子们”是指谁?(瓦尼亚和他的兄弟姐妹们)

(3)齐读第1段。

6、写字指导。

塞:上中下结枕…年间是三横。

吞:第一笔是横,不要写作撇。

7、作业 :

完成课堂作业 第1、2、3题。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2至5段,理解词意,知道瓦尼亚开始为什么脸红了,后来为什么又脸色发白。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1、复习巩固。

抽认生字、组词。

2.学习课文第2至5段。

(1)指名读第2段。

a、瓦尼亚为什么要偷拿李子吃?(因为他从来没吃过李子,非常想吃。)

b、从哪里看出瓦尼亚非常想吃李子?

出示句子:“他一会儿闻闻,一会儿摸摸,很想马上吃一只”。联系上下文说说“他”是谁?”“闻闻”是闻什么?他想知道什么?(气味)“摸摸”是摸什么?他想知道什么?(感觉一下外表。)他先闻闻再摸摸,这两个动作课文里用什么词来连接的?表示事物在较短时间内先后的变化可用“一会儿……一会儿……”。他问了李子的气味,感觉了李子的外表,心里怎么想的?(想知道李子的滋味。)从这些词可以露出他的急切心情?(很想、马上)

c 、他是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看图说说,找出句子谈谈。

比较句子:“他看看周围没人。

“他看看周围没人注意。”

两个句子一样吗?

“塞”在这儿换成“放”行吗?为什么?

d、读读第2段,说说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找出写第2幅图的课文,指名读第3段。

a、出示:“吃完后,妈妈发现李子少了一只。…

在这儿为什么用“发现”不用“看见”呢?

(因为妈妈根本没有想到李子会少,她感到很突然,所以用“发现”。

b、自己轻声读课文,对照图画,思考:图中画的哪位是瓦尼亚?

听了妈妈的问话后瓦尼亚的表现与别的孩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c、讨论思考题。

出示句子:

瓦尼亚脸红了。

瓦尼亚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大红虾?为什么这么比?

瓦尼亚为什么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看插图,说说当时瓦尼亚的样子,想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他说的话。

d、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瓦尼亚的脸红了,后来为什么又变白了呢?齐读第4。5段。指名回答。“想想该以怎样的语气读好妈妈的话?为什么?(妈妈的话和句未的感叹号表达了担心、关切的语气。)练读妈妈的话。

“吓”是什么意思?瓦尼亚为什么害怕?从哪里看出瓦尼亚心里十分害怕?(脸色发白。结结巴巴)“结结巴巴”是指什么?以结结巴巴的语气读读瓦尼亚的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小结课文内容。

4、课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 第4、5、6题。

课时目标:

1、总结课文,理解课文中事例阐明的道理,教育学生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用“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造句。

3、复习巩固所学字词。

教学过程 :

1、复习检查:听写字词。

2、提出本节课任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理解了内容。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弄清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还要复习巩固这一课的知识。

3、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1)瓦尼亚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用小黑板出示3个句子,让学生读一读,根据课文内容,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说瓦尼亚错在哪里。

a、瓦尼亚没有得到妈妈的同意。

b、瓦尼亚吃了李子。

c、瓦尼亚说慌话。

(3)当你做错了事后是怎样做的?我们应该怎样做个诚实的孩子?

小结:老师相信,瓦尼亚和你们一样,通过这件事懂得了不能说谎话的道理,一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喜爱的诚实的孩子。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巩固练习,指导造句。找出课文中运用“一会儿……一会儿……”的例句,读一读。这个句子用了两个“一会儿”说明瓦尼亚很想吃李子时先后的两个动作。想想在什么情况下用“一会儿……一会儿……”连接句子。

出示小黑板:“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白羊,一会儿”。

请同学把句子补充完整,说明白云形状的多变。

仿照例句,独立成句。想想:谁(什么)一会儿怎样,一会儿怎样。

6、课堂作业 。

完成作业 本第3、4题。

龟兔赛跑语言教案篇九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通读三首古诗,学会三个生字。

2.了解《长歌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演示《古诗三首》诵读动画,导入  新课。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读通三首古诗,学会三个生字。

2.对照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标出不懂的地方。

3.小组内简单交流。

三、学习《长歌行》

1.导入  新课。

“行”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我们曾经学过哪首诗?(背诵《古朗月行》)今天,我们学一篇这样的诗歌叫《长歌行》。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

2.交流自学结果。

(l)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相机点拨,指导学生解决。

(4)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背诵《长歌行》。

附板书:

长歌行

葵露待日

百川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七步诗》和《出塞》,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出塞》。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背诵《长歌行》。

2.“三国”以后,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他有个弟弟叫曹植,十分有才干,曹丕十分妒忌,所以总想加害他。有一次,曹丕叫人把曹植叫到官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的话就杀他的头。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七步诗》。

3.教师演示诵读动画。

二、交流自学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1.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2.试着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3.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归纳学生问题,集体讨论

曹植写这首诗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教师引导: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曹植的这首诗是否另有所指,指的又是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比喻意义。比如,“同根生”指什么,“相煎何太急”又指什么,联系前边想一想,“豆”和“箕”又指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1.录音范读。

2.学生练习朗读。

五、练习背诵

六、学习《出塞》

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

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今天学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

2.范读课文。

3.交流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教师归纳,集体解决。

5.体会诗的意境。

(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出塞》。

2.向别人讲述《七步诗》的有关故事。

附:板书设计 

出 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以景抒情)

教案点评:

教师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