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重阳节心得体会 重阳节的古诗词

重阳节心得体会 重阳节的古诗词

作者:江sx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经历、学习或思考的总结和感悟。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重阳节心得体会 重阳节的古诗词篇一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19岁时,与16岁的王弗结为连理,二人情意甚笃,只可惜王弗27岁就香消玉殒。苏轼失去挚爱,心中的哀痛可想而知。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了爱妻王氏,于是便写下这首词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三句,一开始便道出生死相隔的悲痛,感人至深,为全词定下了凄凉基调。“十年”是一个充满魔咒的时间段,多少生死离别总在这个数字上徘徊。苏轼也不例外,开口就是十年,多么漫长的十年,更何况还是“两茫茫”,哪怕是魂魄常来入梦,也是让人欣慰的。“两茫茫”的悲哀就是,一样的相思、哀愁却无法相互感知。“不思量,自难忘”是作者心理的的纠结与痛苦。既然生死相隔,那么就各自相安罢了,可是过去的美好点滴难以忘却,止不住去怀想,每一次怀想就是一次的身心折磨。作者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实动人的描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又是一个让人难以承受的距离,千里之外的孤坟多么凄凉,此时的词人又是多么凄凉,仕途坎坷、潦倒失意,种种凄凉却无处可以说,只能默默承受,多么沉痛。可是,就算妻子的坟墓近在眼前,凄凉只会更深更重,依旧是无处话凄凉。因此苏轼这两句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所以觉得格外感动人。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檐雨,谱出回肠。

康熙十六年(1677)九月,此时纳兰妻已病逝三个多月。重阳节前三日,纳兰梦到妻子淡妆素服,之手哽咽,离别时她说了一句“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随即纳兰梦醒,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词。

重阳节前,纳兰梦到已故妻子,悲伤之情满眼全身,写下了这首字字血泪的悼亡词。几百年前,苏轼的《江城子?记梦》感人无数,几百年后纳兰的此阕《沁园春》更是感人泣下。同是痴情之人,同是不幸之人,苏轼自有他的旷达乐观以排遣人生悲痛,可纳兰只有沉浸在痛苦之中,愈来愈深。“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伤痛,原以为“一生一代一双人”,谁料“瞬息浮生,薄命如斯”。往日“并吹红雨”,“同倚斜阳”,一切美好只留于记忆之中。如今一个天上,一个人间,相见无期,相思相望终不能相亲,这种痛苦有谁能知?你看那春花秋叶,还是以前的模样,如今少了一人,那些花、那些叶都成了触发伤痛的东西。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即使在人间天上,两情也如一,但眼前的旧物还在,如何不令人愁肠百结?这几句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以及拳拳深情,同时又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惆怅。

重阳节心得体会 重阳节的古诗词篇二

重阳节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特色和浓郁人情味的节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节日是一种有着深刻性意义的文化载体,是代表着一个民族道德品质的精神符号。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诗词是很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大学生,我在这个重阳节积极参与,学习了一些诗词,从中领悟到了人生的一些道理。

第一段:重阳节的由来和意义

重阳节,也叫重九节,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定在农历九月初九。据史书记载,重阳节源于战国时期,当时南阳有位仁爱的老人文王感应到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光即将到来,便告别家人独自登高过节,以用体会人生苦短的哲理,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寻求精神的升华。从此每年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登高纪念,并将其定为敬老节,秉承了孝道精神,重视老年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第二段:中秋和重阳节的联系

重阳节和中秋节一样都是登高赏月的节日,所以有时被形容为“重阳在十五”。两个节日都有相似的庆祝活动和习俗,例如吃菱角、糕点和赏良辰美景。这两个节日都有着强烈的乡愁和家乡情怀,是人们对故乡和亲情思念的表达。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阳节也是不少文人墨客赋诗抒怀的热门时刻。经典的诗词,如白居易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王之涣的《登高》等等,都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和乡土情怀。这些作品通常以登高望远、赏月思亲的方式来颂扬这个节日,通过文学的形式传递出中华民族珍惜亲情和传承文化的精神。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学习重阳节的诗词和文化过程中,我在其中受到了一些启示。我发现,从古至今,重阳节所传达的人文情怀和人生智慧是世世代代不能被遗忘的精神瑰宝,有助于指引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同时,缅怀历代敬老先贤的品格魄力,也让我从中领悟到了人生感悟和价值观的深刻性。

第五段:结语

在这个传统的重阳节,我在孝道、感恩敬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更加懂得了珍惜身边人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重阳节的精神和诗词对于我们的成长肯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重阳节心得体会 重阳节的古诗词篇三

九九重阳节从古代延续至今,关于重阳节的诗句也有不少,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九九重阳节诗词,希望能够帮到您!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

东篱独酌一陶然。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重阳节心得体会 重阳节的古诗词篇四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老年人的节日。每年的重阳节都会各地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其中不乏诗词朗诵比赛。参与这样的比赛,不仅仅是为了获奖,更为了对古诗词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在这次比赛中,我认真咀嚼诗词,深刻理解其中包含的哲理,也收获了不少体会和感悟。

第二段:赏析

《登高》的艰辛,让我深感爬山之难。在爬山的过程中,人要面对许多困难,而爬山过程之艰辛往往伴随着心灵的成长。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如此,人生也会有山峰和荒漠,艰苦卓绝的路途上我们需要靠自强不息的精神去支撑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第三段:反思

每当我读到苏轼的《东篱乐》时,总会想起自己曾经的懒惰。文中写到“吾若为有志,竟成无为辈”,正是对我这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懒惰心理的警醒。这篇诗词让我明白了,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有自己的志向和目标,而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第四段:感恩

推开《登高》之外,我也深深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和人生的尊贵。在诗词中,作者表达了对人生的崇高追求和不屈精神。身处于当今的时代,我们应该感恩自己活在一个自由奔放、多彩多姿的时代,也要珍惜这一刻的美好。

第五段:总结

重阳节的诗词让我想起了文学巨匠的崇高思想和对人生的热爱。他们的作品充满了辉煌的文学思想和艺术风格。阅读诗词可能需要一点时间的沉淀,但这样的收获却是巨大的。因此,我认为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应该走进诗词和文学,从文学中寻找灵感,明确我们的人生目标和方向。总之,这次重阳节的诗词比赛让我在传承中华文化的道路上受益良多。

重阳节心得体会 重阳节的古诗词篇五

2、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九日登山》

3、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4、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5、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沉醉东风》

7、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赵时春《原州九日》

8、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9、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10、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13、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14、愁不肯、与诗平。——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6、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17、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九日》

20、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21、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23、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24、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杜甫《九日寄岑参》

26、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30、帽堕笑凭纤手取。——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2、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33、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日齐山登高》

34、初见雁,已闻砧。——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35、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6、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九月九日望蜀台》

37、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席上赋》

39、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40、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41、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重阳阻雨》

45、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6、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重阳节心得体会 重阳节的古诗词篇六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也被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在这个喜庆而庄重的节日里,人们怀念和尊敬长者,祈求健康和长寿。作为表达祝福和感悟的一种形式,诗词在重阳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通过阅读和写作重阳节诗词,有了一些体会和感悟。

首先,写重阳节诗词可以表达对长者的敬爱之情。重阳节是尊敬老人的日子,因此在诗词中,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描绘长者的形象和品质。无论是描写长者的智慧、谦和、纯朴,还是赞美长者的精神风貌和为社会作出的贡献,都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长者的深深敬意。例如:“回首九秋黄叶飞,曙光还照白头稀。齐云乍乍踏青路,闲花浅浅唤离肥。”这样的句子让人们联想到老人黄叶飘飞的形象,唤起对长者岁月的敬佩和珍惜之情。

其次,重阳节诗词可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寄托。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忽略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间的珍惜。写重阳节诗词,不仅可以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也可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诗词中的自然景物、时光流转和人生哲理的描绘,得以激发读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共鸣。例如:“朝云浮空尽,暮雨数行西。白鹭翩翩起,乌鸦未两啼。人生七十年,须尽欢、莫厌世。”这样的句子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唤起对精彩生活的追求和珍惜之情。

在总结中,写重阳节诗词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也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途径。通过写作和阅读重阳节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尊重长者,感悟生活的真谛,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在未来的重阳节中,让我们用诗词的语言,共同庆祝这个传统节日,祝愿长者健康长寿,祝愿社会和谐繁荣,祝福人们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重阳节心得体会 重阳节的古诗词篇七

宋·韩琦

池馆隳催古榭荒。此廷嘉客会重阳。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热,蟹螯充实不须霜。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北宋·王安石

九日无欢可得追,飘然随意历山陂。蒋陵西井风烟惨,也有黄花一两枝。

宋·方岳

满城风雨近重阳,城脚谁家菊自黄。又是江南离别处,烟寒吹雁不成行。

南宋·陆游

老觉人间岁月遒,愔愔窗户一灯幽。读书已废虚长夜,护塞无共负盛秋。

病齿何堪食粱肉,残躯惟念制衣裘。重阳卧看登高侣,满把茱萸只自愁。

南宋·陆游

少逢重九事豪华,南陌雕鞍拥钿车。今日蜀州生白发,瓦炉独试雾中茶。

夔州重阳

南宋·陆游

夔州鼓角晚凄悲,恰是幽窗睡起时。但忆社醅挼菊蕊,敢希朝士赐萸枝。

山川信美吾庐远,天地无情客鬓衰。佳日掩门君莫笑,病来纱帽不禁吹。

南宋·陆游

粲粲黄花手自持,登高聊答此佳时。纤云不作看山祟,斗酒聊宽去国思。

落日楼台频徙倚,西风鼓笛倍凄悲。彭城戏马平生意,强为巴歌一解颐。

南宋·陆游

病厌追游嬾举觞,今年闭户作重阳。香烟袅袅闲萦几,书卷纷纷静满床。

斜日更增秋惨淡,黄花应怪客凄凉。长安光景还如昨,谁醉城南杜曲旁?

南宋·陆游

老怀多感惊佳节,病骨宜寒喜薄霜。玉脍齑中橙尚绿,彩猫糕上菊初黄。

几年虚负登高兴,何许重寻落帽狂?浅酌易醒归薄暮,又成支枕独焚香。

南宋·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南宋·文天祥

飘零万里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只有新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

重阳节心得体会 重阳节的古诗词篇八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被称为“老人节”,它源于古代的祭祖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敬老、祝福长寿的节日。而在重阳节当天,人们不仅会登高望远,还会赋诗吟咏,表达内心的思念之情。下面我将通过诗词的方式,表达我对重阳节的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祭拜之情

重阳节的第一个诗句是:“千树重阳,万树红叶。”这是因为重阳节通常是在秋天的十月初九,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每逢此日,人们会选择登高远眺,俯瞰曾经的岁月,向祖先表达敬意与思念。站在山顶,我能感受到浩渺的天地间,那种思绪穿越的感觉,仿佛与先人对话。这种祭拜之情在我心中升腾,让我更加懂得珍惜现在,感悟生命的意义。

第二段:秋风之思

重阳节的第二个诗句是:“桂花香肆,酒醇时至。”这是因为在重阳节,人们会采摘一些桂花制作菜肴和酒饮。正是秋风带来了清新的桂花香气,也带来了丰收的果实。这个时候的天空格外蔚蓝,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大地上,温暖而宜人。我在午后的阳光下仰望蓝天白云,品味着桂花糕和重阳酒,心中涌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慨。重阳节让我明白,秋天是最美的季节之一,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和快乐。

第三段:亲情之谊

重阳节的第三个诗句是:“昔日龙山,往事如烟。”这是因为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而登高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回首往事,唤起对亲情的回忆。站在山顶,远眺曾经的岁月,我不禁想起了逝去的亲人和朋友。那些曾经一同欢笑、一同悲伤的人们,都已经离开了,留下的只有回忆。而对于还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我更加珍惜与他们的相处时光,感恩他们给予我的陪伴和关怀。

第四段:友情之续

重阳节的第四个诗句是:“愿与良人共白头。”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友情的期望和祝福。在重阳节当天,我会约上几个好友一同登高,品赏秋景。我们一边聊天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与好友在一起,我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和珍贵。无论是一起征战的战友,还是初识的知己,他们都是我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财富。重阳节让我认识到,友情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让我更加懂得与好友共享晚年的美好愿望。

第五段:祝福之言

重阳节的最后一句诗是:“桂林阻隔月,一水抱回山。”这是因为桂花正是重阳节的代表花朵,它在这个时候绽放,给人带来无尽的愉悦。正如这句诗所说,桂林的山峦和秀美的月光共同构成了祝福的图像,无论身处何地,亲人朋友之间的祝福都能贯穿整个大地。在重阳节这一天,我常常会给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发去祝福短信,表达我对他们的思念和祝福。重阳节让我认识到,亲情友情都是无法被时间和空间阻隔的,只要心中有思念,祝福就能传递。

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不仅可以欣赏秋天的美景,还能体会到亲情友情的重要性。以诗词的方式表达对祖先的崇敬敬意,对友人的深情厚意。重阳节在我的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让我更加明白什么是珍贵与宝贵,激发了我内心深处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和感激之情。希望未来的重阳节,我们能更加珍惜这个美好的时刻,以诗词的方式传递爱心和祝福,彼此共度美好的人生。

重阳节心得体会 重阳节的古诗词篇九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罗隐 《重九日广陵道中》

秋山抱病何处登,前时韦曲今广陵。广陵大醉不解闷,

韦曲旧游堪拊膺。佳节纵饶随分过,流年无奈得人憎。

却驱羸马向前去,牢落路岐非所能。

《采桑子 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元】关汉卿:《沉醉东风 重九》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唐】宋之问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

凤刹侵云半,虹旌倚日边。散花多宝塔,张乐布金田。

时菊芳仙酝,秋兰动睿篇。香街稍欲晚,清跸扈归天。

【唐】苏颋 《九月九日望蜀台》

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北料乡关方自此,

南辞城郭复依然。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

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

【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重阳节的诗句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唐】崔元翰 《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唐】王勃:《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唐】王缙:《九日作》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唐】杨衡:《九日》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唐】王绩 《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唐】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