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出纳的论文(优秀19篇)

出纳的论文(优秀19篇)

作者:MJ笔神

出纳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和财务知识,以便准确核对账目。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出纳工作的注意事项和流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出纳岗位认知分析

作为一名出纳人员,我郑重承诺:

(1)遵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清正廉洁,坚持原则。

(2)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严格遵守现金开支范围,非现金结算范围不得用现金收付;遵守库存现金限额,超限额的现金按规定及时送存银行;现金管理做到日清月结;银行存款账与银行对账单及时核对,如有不符,应立即通知银行调整。

(3)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在办理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时,严格审核有关原始凭证,再据以编制收付款凭证,然后根据编制的收付款凭证逐笔顺序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结出余额。

(4)掌握银行存款余额,不签发空头支票,不出租出借银行账户为其它单位办理结算。严格支票和银行账户的使用和管理。

(5)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各种票据办理领用和注销手续。

(6)按时做好财政工资统一发放的上卡工作。

(7)完成好各种报表的报送工作及领导交办的其它各项基础性和临时性工作。

承诺人:xxx。

20xx年x月x日。

会计出纳毕业论文提纲

1.2研究意义。

1.3研究目的。

1.4国内外研究综述。

1.5本文的经济学理论。

1.5.1货币经济学。

1.5.2金融经济学。

1.6本文的创新与研究方法。

1.6.1创新。

1.6.2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

2.保险基本原理和目前趋势。

2.1主要寿险产品分类。

2.2主要财险产品分类。

2.3寿险主要销售渠道。

2.4财险主要销售渠道。

2.5目前保险公司正积极探索新渠道。

2.6总结。

3.互联网保险概述。

3.1互联网保险的概念。

3.2互联网保险的分类。

3.2.1传统网络。

3.2.2手机微信。

3.3互联网保险的特点及优缺点。

3.3.1特点。

3.3.2优缺点。

3.4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历程。

3.5互联网保险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3.6互联网保险对保险业的贡献。

3.7总结。

4.互联网保险的法律问题。

4.1保险合同的书面形式问题。

4.2电子签名的有效性问题。

4.3客户隐私权保护问题。

4.4总结。

5.互联网保险的营销问题研究。

5.1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的有利因素。

5.1.1政策因素。

5.1.2网络因素。

5.1.3成本因素。

4.1.4法规因素。

5.1.5市场因素。

5.2我国互联网保险营销问题。

5.2.1网络安全性问题。

5.2.2信息建设问题。

5.2.3互联网保险产品条款专业性问题。

5.2.4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问题。

5.2.5互联网推广问题。

5.3互联网保险营销问题的策略。

5.3.1加快实施互联网保险营销安全交易环境的建设。

5.3.2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关键技术研究。

5.3.3保险互联网营销保险产品条款通俗化处理。

5.3.4开发和推广适合互联网销售产品,加大新产品的开发。

5.3.5提高保险产品创新能力。

5.3.6加强互联网推广方式社会化媒体的微营销时代。

5.4总结。

6.互联网保险的监管问题研究。

6.1互联网保险监管的内涵。

6.2公共利益与互联网保险监管。

6.2.1保险监管的基础理论。

6.2.2公共利益论与保险监管。

6.2.3对于互联网保险监管的重要意义。

6.3我国互联网保险监管的现状。

6.4我国互联网保险监管问题。

6.4.1法律法规滞后。

6.4.2组织管理不健全。

6.4.3监管方式有待改进。

6.4.4监管人才缺乏。

6.5发达国家或地区互联网保险监管的借鉴。

6.6完善我国互联网保险监管的建议。

6.6.1明确监管原则和监管目标。

6.6.2调整监管主体和监管范围。

6.6.3改革监管内容和监管方式。

6.7总结。

7.国内外互联网保险的例子:insweb和大童网、众安在线。

7.1国外互联网保险的案例--insweb。

7.1.1经营模式。

7.1.2网站特色。

7.1.3为投保人带来的好处。

7.1.4为保险公司带来的好处。

7.1.5最终被收购。

7.1.6互联网保险规模较小的本质原因。

1、拟定提纲的作用很关键。

现实中,有不少会计专业研究人员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某种思想在头脑中奔涌,感觉已经酝酿成熟,满怀激情地拿起笔想写出来,但是一旦动笔,思想却在笔头上凝固起来,写不出来或写不下去;或者是在一项科研任务行将结束时,脑子里装着许多材料,观点已经形成且有价值,想写但就是无从下手。

凡此种种,并非由于“懒”,而是由于感到“难”。

由于遇到了难题,多少影响了写作论文的信心。

拟定论文写作提纲就是解决“开头难”的一个重要步骤。

拟定提纲就是确定论文的总体布局,先设计后施工,开始对客观事物进行研究。

有了论文提纲,才能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加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才能安排论文的结构,形成全面的观点;才能排列问题的顺序,使观点鲜明。

撰写论文如果没有提纲,下笔千言,实际上可能离题万里,是为大忌。

2、拟定提纲可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是拟定粗纲(一层结构),即以中心论点(主题或主题思想)为纲展开的各种论点(观点),作为大的部分,并按顺序确定大的标题。

其次,才是拟定细纲(多层结构),在粗提纲的基础上,在每个大的部分、大论点之下,形成相互依存的多层的小论点;也就是在大标题之下有小标题,小标题之下有论点或论据或资料来源。

3、拟定提纲的构思逻辑。

(1)构思论文主题,即拟传递的主要信息;。

(3)构思(确定)研究方法,即采用规范法还是实证法;。

(4)构思论文范畴,即怎样写,写多宽,大致涉及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5)构思论文布局,即其论述与表达的逻辑关系;。

(6)构思论文的写作技巧,即文章如何切入与如何切题;。

(7)分析读者对象,即考虑论文读者的不同的需求与供给均衡关系;。

(8)分析不同论文要求上的特点,以提高创造性劳动的效率。

4、拟定提纲的基本要求。

拟定提纲时,应当做到:要以中心论点(主题或主题思想)为纲;要注意结构完整,以全面论证中心论点;要注意内容前后的顺序,以反映论文结构的层次关系;要注意内容的逻辑性以反映事物的必然联系;要注意文章的体裁,以反映不同特点;要注意逐步形成提纲,并经过多次修改确定。

会计出纳毕业论文提纲

二,学时与学分:14学时14学分。

三,适用专业:会计本科专业。

四,课程教材:无。

五,参考教材:无。

六,开课单位: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会计系。

七,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论文选题;。

查阅相关资料;。

撰写论文;。

论文定稿.

九,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学生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应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

2,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其形式可以是学术论文,也可以是调查报告.

3,毕业论文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使用正规稿纸,字数不少于15000字,正文前必须附有写作提纲.

十,说明。

1,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建议成绩;。

2,经过口头答辩,由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论文与答辩情况给予评定成绩;。

十一,考核方式。

考核标准: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1,优。

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观点明确,能深入进行分析,并有独到见解.理论联系实际,对经济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中心突出,论据充足,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重点突出,语言简练.

2,良。

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分析比较深入.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层次清楚,语言通顺,结构合理.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

3,及格。

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但内容尚欠充实.中心论题较明确,材料较充足,具体但不够典型.尚能联系经济工作实际,但论证不够充分.文章有一定的条理,一定的论据,文字尚通顺.答辩中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4,不及格。

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或在经济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未掌握已学的有关专业知识,技能差.文章无中心,层次混淆不清,主要论据短缺.论点论据脱节或严重搭配不当.抄袭他人文章,成果,书籍者.凡具有以上条款之一者,应判为不及格.在答辩中对大多数问题都不能正确回答者,也应判为不及格.

十二,学时分配。

全脱产学习的学生毕业论文在第七学期末布置,第八学期完成写作和考核工作.

企业出纳论文范文

科研事业单位资金来源是国家财政,主要是以服务社会的公益性事业为主,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更不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但要做好以服务社会公益事业或者公共事业的财务管理并不是简单的收支而已,从资金与资产的合理化利用来看,如何实现政府的财政支持、拨付资金、项目经费以及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与充分使用,科研事业单位都有着与行政部门和企业不同的财务管理特点。出纳作用的发挥,对于做好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必不可少。总的来说,要做好科研事业单位的出纳工作,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掌握并严格遵守国家财务管理的政策法规及相关要求。

出纳工作涉及的“规矩”很多,因此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办理现金收付、银行结算业务时要分别按照国家现金管理规定和国家银行结算方法严格执行;严格遵循国家《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和财务管理规定对出纳及出纳工作提出的具体规定开展工作。通过认真学习、熟悉并掌握相关财经制度、法律法规才能提高自己的政策及业务水平,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应该抵制那些不合规的,又有哪些是该创新的,工作起来才会灵活机动,才能得心应手,才会减少工作失误,避免给单位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具备从事财务管理的相关专业技能。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首先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会计电算化,对一般会计事项具备独立处理的财会专业基本知识,有较强的数字运算能力,并且应了解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和积累经验,掌握工作要领,通过经常参加与出纳工作紧密相关的财务管理知识学习和培训,如计算机运用、凭证填写、账簿记账甚至保险柜有效使用等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综合业务技能。

3、具有必备的职业道德操守。

4、熟悉并严格遵守工作规范。

货币资金核算、往来结算、工资核算等三方面的内容是出纳的主要日常工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都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货币资金核算时办理好现金收付业务,按规定规范使用支票;每天认真登记日记账,做到日清月结;在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管理时认真细致,按规定金额存放现金,不做“背包”出纳;负责保管和使用好自己该管的印章,认真复核收付凭证。

二、出纳的职责权限及机构设置。

出纳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收付、反映、监督、管理是其四个方面的主要职能。其中收付职能是最基本的`职能,包含现金的收付、往来款项的收付等日常业务工作;通过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详细记录与核算,又将单位经济信息完整、真实、系统地反映出来;出纳作为单位财务管理部门的一员也就相应具备了管理的职能,同时对单位各种经济业务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全程监督,发挥其监督职能。根据《^v^会计法》等财经制度,出纳人员具有办理现金收支业务、银行结算业务、逐笔顺序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按规定办理外汇出纳业务;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实行单位财务公章和法人章分管制度等等职责。出纳的权限,则是严格执行《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相关法规,维护财经制度,抵制不合法规的收支和弄虚作假行为,发挥出纳的“关卡”、“前哨”作用;参与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的权利,发挥“管家婆”的作用;出纳人员也可以承担一部分记账工作,只要所记的账目不是收入、费用、债券和债务方面的账目就可以,严格遵循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在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设置的出纳机构一般为计划财务科、财务处、资金往来结算中心等。没有对各单位会计、出纳机构与人员的设置做出硬性规定,只是要求根据《会计法》按需设定。作为科研事业单位则根据单位规模大小及货币资金管理的要求,结合出纳实际工作来设置出纳机构。实现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科研事业单位,还应按照财政部相关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执行。一般具有独立法人,实行独立核算的科研事业单位内,都配备专职的会计,出纳工作可由专职或兼职人员来承担。财会人员配备的多少,是以业务需要为原则,业务量的多少来决定,避免徒具形式、人浮于事的现象。

三、出纳与会计之间的关系。

会计与出纳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两个重要岗位,既互相依赖又互相牵制,是分工与协作的关系。他们通过记账凭据的会计凭证传递信息、核算资料,必须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好会计核算工作,是缺一不可的。同时,他们之间互相牵制,出纳与会计的各类分类账均有金额上的等量关系。这样出纳与会计之间必须及时相互核对账目以保持一致,必须严格遵守各自的工作职责,实行钱账分管。综上所述,出纳工作在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做好科研事业单位出纳工作?本人认为:作为出纳首先要懂政策,要熟悉并掌握国家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要及时更新知识;其次要懂业务,每年要积极参加会计再教育培训及其它业务培训,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业务技能,结合单位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工作;三是要懂自爱,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热爱本职工作,自觉维护尊严,不受金钱诱惑,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充分发挥出纳是会计工作纪律执行者和监督者的作用,才能为本单位的财会工作带来生机与活力。

出纳论文范文

摘要:出纳员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关键岗位,明确其职责,加强对其的制衡,对于保证企业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出纳;会计工作;岗位。

出纳工作是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岗位,关系到贯彻执行国家政策和规章制度,关系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也显示出财务会计人员的精神文明和职业道德水准。

1出纳的概述。

出纳的含义。

作为会计术语的出纳,通常是指出纳工作。出纳工作,顾名思义,出即支出,纳即收入。出纳工作是管理货币资金、票据、有价证券进进出出的一项工作。具体地讲,出纳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

2

设置出纳岗位的原因。

现金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人们最为关心和渴求的一种财富;现金作为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流动性最强、性能最活跃的一种流动资产,可以说谁得到了它,谁就得到了物质财富。所以现金不同于其他资产,在管理和核算上需要有一种极为严密的手续,要有相互监督和制约的手段,从而保证其安全完整和不受损失,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和完善现金核算和现金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核算和管理中要求账钱分管:一部分财会人员(会计员)分管账目(指现金总账,或称总账中的现金科目);一部分财会人员(出纳员)具体分管现金的收、付、存,以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共同管理好现金的核算和管理工作。

…………余下全文。

出纳论文范文字优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时间如梭,转眼间又将跨过一个年度,回首过往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迄今为止任职一年多时间,我主要负责出纳工作。

出纳工作职责是负责现金收付、银行结算、货币资金的核算和现金及各种有价证券的保管等重要任务。出纳工作责任重大,而且有不少学问和政策技术题目,需要好好学习才能把握。因此,工作的效率很一般,对工作形成了难度,如何办理货币资金和各种票据的收进,保证自己经手的货币资金和票据的安全与完整,如何填制和审核很多原始凭证,以及如何进行帐务处理等题目,通过实践,业务技能得到了很快的提升和锻炼,工作水平得以迅速的进步。

现将我在xx年的工作情况向大家做出汇报:

xx年1-11月收进情况:xx年元,xx年元,较xx年增长28,其中药品收进较xx年增长41。

年1-12月用度元,xx年1-11月用度元。

3.合作单位4-11月***生门诊和住院用度元,已收回元,余元未收回。

4.医保住院患者***生110笔用度元,已收回107笔用度元,余3笔用度元未收回。

论文:出纳岗位认知分析

作为会计术语的出纳,通常是指出纳工作。出纳工作,顾名思义,出即支出,纳即收入。出纳工作是管理货币资金、票据、有价证券进进出出的一项工作。具体地讲,出纳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

现金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人们最为关心和渴求的一种财富;现金作为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流动性最强、性能最活跃的一种流动资产,可以说谁得到了它,谁就得到了物质财富。所以现金不同于其他资产,在管理和核算上需要有一种极为严密的手续,要有相互监督和制约的手段,从而保证其安全完整和不受损失,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和完善现金核算和现金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在核算和管理中要求账钱分管:一部分财会人员(会计员)分管账目(指现金总账,或称总账中的现金科目);一部分财会人员(出纳员)具体分管现金的收、付、存,以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共同管理好现金的核算和管理工作。

从广义上讲,既包括会计部门的出纳工作人员,也包括业务部门的.各类收款员(收银员)。收款员(收银员),从其工作内容、方法、要求,以及他们本身应具备的素质等方面看,与会计部门的专职出纳人员有很多相同之处。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办理货币资金和各种票据的收入,保证自己经手的货币资金和票据的安全与完整;他们也要填制和审核许多原始凭证;他们同样是直接与货币打交道,除了要有过硬的出纳业务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财经法纪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所不同的是,他们一般工作在经济活动的第一线,各种票据和货币资金的收入,特别是货币资金的收入,通常是由他们转交给专职出纳的;另外,他们的工作过程是收入、保管、核对与上交,一般不专门设置账户进行核算。所以,也可以说,收款员(收银员)是出纳(会计)机构的派出人员,他们是各单位出纳队伍中的一员,他们的工作是整个出纳工作的一部分。出纳业务的管理和出纳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应从广义角度综合考虑。狭义的出纳人员仅指会计部门的出纳人员。

出纳论文范文字

一、出纳与会计的关系。

出纳工作和会计是密不可分的,对于初次接触出纳的人来说,首先必须接受一点会计的基本理论,这样对今后的出纳工作是不无裨益。

在这里,我们首先以企业为例来阐明有关会计的基本理论。

第一,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会计工作也不例外。

会计工作的目的,简称会计目的,它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在会计实践中,会计目的决定了会计工作的具体程序与方法;在会计理论研究中,会计目的常常被当作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

因此,做好出纳工作,首先要了解会计目的。

第二,会计目的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与制约。

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会计目的也往往不一样。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它必然要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

因此,可以认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会计的根本目的。

然而,要真正发挥企业会计的作用,还必须明确会计的具体目的或直接目的。

人们通常所说的会计目的,也都是指会计的具体目的或直接目的。

二、出纳在会计循环中的作用。

会计循环是资金运动的链条和纽带,建立高效良好的会计循环机制是资本营运的客观要求。

出纳在会计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反映在收支凭据真实,传递循序渐进,货币计量准确,信息反馈及时等方面。

出纳是会计工作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出纳岗位可以按管理要求设置,出纳工作则必须完全置于会计循环中。

出纳人员在管好货币资金的同时,还应当发挥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财经政策和财经方针,认真审核每一张单据,处理每一笔业务。

二是及时反馈信息,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及时向领导和会计主管人员报告工作。

三是反腐倡廉,对支出性质进行审查,对违反开支规定的支出拒绝付款。

四是保卫资金安全,保护国家资财安全,在现金流量大,假币多,卡式管理不规范的情况下,防止诈骗,减少损失和失误显得极为重要。

三、做好出纳工作的建议。

(一)强化业务学习,提高技能素质。

出纳人员肩负着本单位全部货币资金与有价证券的收支、保管、核算任务,掌管着本单位全部票据,责任重大,出纳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才能完成本职工作。

首先应具备财会专业基本知识,有较高的出纳实务处理水平。

出纳工作是财会工作的一种,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专职出纳人员,不但要具备处理一般会计事务的财会专业基本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处理出纳实务的出纳专业知识水平。

其次,还要有较强的数字运算能力。

出纳的数字运算往往在结算过程中进行,要按计算结果当场开出票据或收付现金,速度要快,又不能出错。

这和事后的帐目计算有着很大的区别。

帐目计算错了可以按规定方法更改,但钱算错了就不一定说得清楚,不一定能“改”得过来了。

所以说出纳人员要有很强的数字运算能力,不管你用计算机、算盘、计算器,还是别的什么运算工具,都必须具备较快的速度和非常高的准确性。

在快和准的关系上,作为出纳员,要把准确放在第一位,要准中求快。

(二)坚持结算原则,遵守财经制度。

的市场化进程,对出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现金业务日益频繁的情况下,要求出纳员更加自觉地坚持结算原则,更好地遵守结算纪律。

即严格按照现行《银行结算办法》的规定,自觉坚持下述二条结算原则:一是恪守信用,履行付款。

这一原则要求各种结算凭证和票据的当事人、关系人都必须守信用,严格履行规定的承诺和应尽的义务。

收款者,必须以提供商定的劳务或商品为前提,按约定给以提供,收取款项;付款者,则必须按规定付款条件及时清偿债务,付给款项。

二是谁的钱进谁的帐,由谁支配。

根据结算制度规定,收、付双方实现商品交易或完成劳务服务后,主债权人有权决定应收款项进入谁的帐户,其合法收入不得干涉。

对付款者而言,一不应拖欠付款项,二不应强行扣款或代别人扣款。

(三)执行好现金管理制度。

笔者认为还应执行好现金管理制度。

一是要加强法制观念,准确掌握有关法规。

出纳应加强法制观念,学习和贯彻《会计法》等财务会计法律,准确掌握和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法规和规章制度,牢固树立起坚决按照法律法规办事的观念,确保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这是执行好现金管理制度的根本基础和保障。

二是自觉执行制度,使现金管理落实到实处。

制度的内容很全面,现金的收收支支什么情况下如何做都有明确规定。

能不能执行制度,还要看财务人员能不能自觉地去坚持制度,按照制度办事。

三是积极主动想方设法解决疑难问题。

执行现金管理制度过程中往往遇到难解的问题,财务人员特别是出纳员要以清醒头脑正视现实,用积极态度坚持原则的同时要想方设法去解决所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

既不能放弃原则,又不能消极地不解决问题。

如有人要求报销规定之外的开支,无论理由多么充足,出纳都不能擅自做决定而必须请示财务主管或由主管领导审批来帮助解决。

(四)规范操作流程,维护工作秩序。

出纳是会计工作规范的实施者出纳人员担负着资金收付,票据管理,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登记等工作。

会计工作规范化的要求是,健全内部各项会计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会计工作秩序使记帐、算帐、报帐工作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逐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进一步发挥会计在管理中的作用。

记账凭证中的每一张发票,每一个数据,每一项内容,出纳人员都必须熟知,即使会计审核过的凭证出纳人员也要复核,然后实施收付,程序才算结束。

由此可见,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出纳人员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

首先,规范应当从原始凭证做起,发票是否合法,发票的出具人是否发票的合法使用者,有无转借,变造,涂改等,持票人是否与业务内容有关。

二是票据的整理,出纳人员应当本着负责的态度,认真整理每一张单据,三是日清月结登记账簿。

管好现金和票据。

实施收付,程序才算结束。

由此可见,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出纳人员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

首先,规范应当从原始凭证做起,发票是否合法,发票的出具人是否发票的合法使用者,有无转借,变造,涂改等,持票人是否与业务内容有关。

二是票据的整理,出纳人员应当本着负责的态度,认真整理每一张单据,三是日清月结登记账簿。

管好现金和票据。

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出纳人员应当从本职工作做起,把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作为自己工作的全部内容,对内在质量上把好政策,法规、纪律关,对外在质量上把好书写、规格,整洁规范关。

为全面实现会计工作规范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任秀珍.浅谈事业单位如何做好出纳工作[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0).

[2]王剑玲.浅谈科学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如何做好出纳工作[j].中国农业会计,2010(1).

[3]许静.浅谈如何做好出纳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10(1).

出纳毕业论文范文

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简而言之,学术论文就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论文,应当具有四方面的特点:

1.学术性。

它指研究与探讨的内容具有专门性和系统性,是以科学领域里某一专业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从内容上看,学术论文的专业性较强;从语言表达上看,学术论文很多是采用专业术语、专业性图表和专门符号表达内容的,它的读者主要是专业上的同行。

因此,为了把学术问题表达得简洁、准确和规范,文中即会涉及较多的专业用语。

2.科学性。

它指研究与探讨的内容要准确、思维要严密、推理要合乎逻辑。

要求作者在立论上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不得带有个人好恶与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在相关基础上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因此,在论据上,应当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并进行严谨地论证。

3.创新性。

它要求作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和看法。

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科学价值就表现在其具有创新性上。

创新性表现是填补空白的新发现、新发明和新理论,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完善和创新,是在众说纷纭中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是推翻了前人的某种定论,是对已有资料作出创造性综合等。

有时在论文中,所体现出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体系和新因素等,也可视为一种创新。

4.理论性。

它指论文中体现出作者思维的理论性、论文结论的理论性和论文表达的论证性。

学术论文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有自己的理论论证,不能只是材料与文献的简单罗列,应当是在对大量的事实、材料和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学术论文按内容的学科性质,可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

会计专业论文是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一种,它是系统地阐述、讨论或研究、探讨某个会计专业问题的文章。

会计专业论文按撰写要求可分为学术论文和一般论文;按用途可分为会计科研成果论文、会计业绩考核论文和会计专业学位论文等。

(二)会计专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会计专业论文写作的内容要求。

所撰写的会计专业论文,在内容上应当力求做到:

(1)准确性,即论文的内容从实际出发,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发展过程和规律。

明确肯定或否定、真或假、正确与错误、广度和深度,或不同程度等之间的界限;推理要科学,根据已知的判断(前提)引出新的判断(结论)是科学的,论证清楚,认识正确。

(2)鲜明性,即论文能以简明的语言,表明作者明确的观点。

(3)生动性,即论文的内容要采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事实来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和趋势。

(4)合规性,即论文既要在内容上符合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制度,也要在形式上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论文学术的规范要求。

(5)理论性,即论文的观点和论证要符合科学原理。

(6)创新性,即论文要具有一定的新内容,如新建议、新措施、新方法、新公式、新模型、新资料、新证明、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和新体系等。

(7)层次性,即论文的层次结构要合理,同一层次的篇幅基本均衡。

(8)精细性,即论文中要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如立论不当、资料不实、分析绝对化、概念不准确、判断不科学、推理不合理、结构不严、内容前后矛盾不协调、字句含糊和标点符号不准确等。

(9)完整性,即论文的学术要素齐全与规范。

2.会计专业论文写作的法律要求。

应当做到:

(1)要有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

即对论文中引用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时,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中所确定的著录规范要求,列出注释与参考文献的详细信息。

(2)要有保护自己知识产权的意识,对凡是属于自己独创性论文中所形成的观点、材料和数据等形式的成果,发现他人的论著借鉴运用,但未用规范方式加注与列作参考文献时,应当保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所赋予的权利追究使用者相应法律责任的权利。

(3)应当透彻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有关侵权行为的界限,如根据该法第五条规定的精神,在论文中使用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官方正式译文、时事新闻、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等,不属于剽窃和抄袭他人作品的行为。

二、会计专业论文的基本撰写程序。

(一)选定论题1.正确选定论题意义重大,它关系到能否完成研究任务。

如果论题过大,到时可能会因多种因素影响而难以完成;如果论题过小,不能达到研究的水平。

选定论题的前提是选择研究主题,它是确定研究对象,选择所要解决的问题。

狭义地说,是指选定写文章或者著作的题目。

广义地说,是选择科研领域,确定科研方向。

2.需要注意与选定论题有关概念内涵上的区别。

(1)课题。

它是指某一学科重大的科研项目,它的研究范围比论题大得多,如“面对经济全球化环境的中国会计规范体系建设问题”。

(2)论题。

它指在研究过程中所确定的论述范围或研究方向,也就是解决前面说的“写什么”的问题,属于内容要素,如“关于会计委派制的问题”。

(3)标题(题目),它是准确概括文章内容的一句话或一个词组,它是根据内容来确定的,属于形式要素,它可以在文章写成后加上去,也可据内容改换,具有较大的弹性。

有的文章标题可以明显地揭示出论题,如“会计委派制利大于弊”。

有些文章从标题上是看不出论题的内容,如“浅谈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的若干分析”。

在选定论题时有一个思路问题,就是把小题做大?还把大题做小?20世纪80年代初期,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演讲中曾经强调,研究生论文写作时尽量把小题做大。

他曾经举例说,汉语中的一个字都可以做成一篇论文。

3.选定论题时需要思考以下六个因素。

(1)我应该研究什么问题?这要与个人的专业方向相结合,有大问题、中问题与小问题之分。

各个专业领域里的问题非常多,只要处处留心就有值得研究的问题。

(2)我喜欢研究什么问题?这要与个人兴趣结合起来,既有长期性跟踪的专业性问题,也有临时性需要研究的热点问题,还有完成任务性的命题式问题,如课题研究。

(3)我能够研究什么问题?这要与自身的研究能力结合起来,在确定目标时要量力而行,把长期研究、中期研究和短期研究进行组合。

(4)了解别人已经研究了什么问题?这就要提倡广泛搜集资料并追究根底,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5)了解别人从什么角度研究此问题?它的研究视角是什么。

因为从同一个研究问题的不同研究视角出发,会有不同的研究结论,这里要注重切入点选择与学科交叉性的研究。

(6)了解别人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同样问题的研究,由于研究方法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研究结论,因此要注重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的掌握。

4.选定论题阶段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

(1)要掌握选题原则,即要有创新精神,又要从实际出发;(2)要明确选题范围,可包括会计实务工作、会计管理体制、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和会计教育等方面的内容;(3)要优化选题方法,既可在命题中选(如根据相关的《论文选题指南》选定),也可自行选定。

在选定论文题目时,要避免一般化、表面化、雷同化、陈旧化、宽泛化和琐细化。

(二)搜集资料按照确定的选题和内容,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大量的资料,能为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了丰富的资料,才能研究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揭示其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和规律,并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

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大量的资料,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科学研究需要占有的大量资料,不仅是数量要求,而且要有质量的标准。

只有搜集的资料是真实的,才能为研究成果也具有真实性提供可靠的依据。

搜集资料的要求:

1.搜集的资料要全面,要有针对性;。

2.搜集的资料要真实,要有客观性;。

3.搜集资料的方法要广泛,可采用资料法、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等。

(三)拟定提纲。

1.拟定提纲的作用很关键。

现实中,有不少会计专业研究人员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某种思想在头脑中奔涌,感觉已经酝酿成熟,满怀激情地拿起笔想写出来,但是一旦动笔,思想却在笔头上凝固起来,写不出来或写不下去;或者是在一项科研任务行将结束时,脑子里装着许多材料,观点已经形成且有价值,想写但就是无从下手。

凡此种种,并非由于“懒”,而是由于感到“难”。

由于遇到了难题,多少影响了写作论文的信心。

拟定论文写作提纲就是解决“开头难”的一个重要步骤。

拟定提纲就是确定论文的总体布局,先设计后施工,开始对客观事物进行研究。

有了论文提纲,才能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加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才能安排论文的结构,形成全面的观点;才能排列问题的顺序,使观点鲜明。

撰写论文如果没有提纲,下笔千言,实际上可能离题万里,是为大忌。

2.拟定提纲可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是拟定粗纲(一层结构),即以中心论点(主题或主题思想)为纲展开的各种论点(观点),作为大的部分,并按顺序确定大的标题。

这种提纲只有大标题这一个层次,是体现论文题目的中心论点的各种论点。

它是在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往往要经过多次思考才能确定。

其次,才是拟定细纲(多层结构),在粗提纲的基础上,在每个大的部分、大论点之下,形成相互依存的多层的小论点;也就是在大标题之下有小标题,小标题之下有论点或论据或资料来源。

细提纲是粗提纲的细化,大论点中有小论点,层次分明,便于写作。

根据研究任务和论文题目的内容来看,提纲可以是两层结构,或三层结构、四层结构、五层结构(如上例格式)等。

3.拟定提纲的构思逻辑。

(1)构思论文主题,即拟传递的主要信息;。

(3)构思(确定)研究方法,即采用规范法还是实证法;。

(4)构思论文范畴,即怎样写,写多宽,大致涉及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5)构思论文布局,即其论述与表达的逻辑关系;。

(6)构思论文的写作技巧,即文章如何切入与如何切题;。

出纳论文范文字优选

时光荏苒,一个月的实习期很快就要过去了。时间如梭,转眼间就度过了短短一个月实习期,回首望,虽没有烈烈轰轰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短暂而不平凡的考验与磨砺。

作为学习才一年会计的我,迫于无奈,就四处搜寻途径,终究让我找到了一个公司,这个单位是xx矿业有限公司。公司的财务部并没有太多人,设有一名财务部部长,两名出纳,两名会计。此次负责我实习的是公司会计—xx,x叔叔根据我的实习时间,主要是让我了解了财务软件的使用,熟悉了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处理的流程,并做很多会计时光荏苒,一个月的实习期很快就要过去了。时间如梭,转眼间就度过了短短一个月实习期,回首望,虽没有烈烈轰轰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短暂而不平凡的考验与磨砺。

开始单位不会让我干什么,整日悠闲,只要简单的制作一些职工工资表,没有任何会计专业知识技能。在我看来,都仅仅只是一些打字的活。可能是在观察我是否有耐性全身心的投入此行业吧。后来是大批量的工作,数量和难度都加大了,但是要求不高,这或许是考察我的能力,尽管我浪费了好多凭证,每次都是撕了重写,检查出错又重写,开始有点厌倦有点头昏的感觉了。不过,我内心明了,这也是在考验我的耐力,考察我的能力。其实会计凭证的填制并不难,难的区分哪些原始凭证,看清那些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发票,头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状态,那样做帐才会游刃有余。这个单位,完全按能力来分配待遇,而不是学历。社会的准则就是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人是会被淘汰的,即便你是大学生、文化程度高、综合素质高、说话水平高、气质丽人等等。这都不算什么,而虚心向他人学习有真材实学才是当务之急,那样才会真正受到上级的赏识,同事的敬重。

作学习了一年的会计,说句心里话,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远远不够。通过实践了解到,那些似乎也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只会导致一个结果:无从下手,一窍不通。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还算扎实,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实践,其它一切毫无用处皆为零!我们会计专业的人要学会在实际中学会做账。做账中深知了会计核算是我的薄弱环节,同样也由于专业知识不够熟练牢固的原因,遇到复杂一点的业务,总要去问指导老师,或者有类似的业务就翻出课本看书根据课本提示方能继续下去。不过,陈叔叔对我提出的疑难困惑,他有问必答,尤其是会计的基本操作流程,他都给予细心耐心的教导。我非常感激他,同时也庆幸能遇到刘叔叔这样的实习指导老师。实践中,深深领悟到了自己仍要加强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方能充分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了解自己的位置,才能顺利地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也发现,会计具有很强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其一,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其二,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不容许半点虚假,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其三,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

在登帐过程中,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然后,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等年度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

在实践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数字和帐目而顿生厌倦之心,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深知这只会导致心烦意乱,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不过慢慢觉得只要你用心地做好,反而会左右逢源,在此行业游刃有余。从中体会更多的乐趣。今后的学习也同样如此,不只细心,耐心更要用心。现在正是大好的学习机会,在学校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构建得更加牢固,以后出去工作了会更加轻松。因此,我们在现在的生活中,学习中做任何事情时要注意切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能力,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样才会抵达成功的彼岸。

总之,在这次会实践中,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按时出勤,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实习指导老师为我本次会计实习期间评价为良好。我,内心欣喜不已。

出纳论文范文

出纳工作和会计是密不可分的,对于初次接触出纳的人来说,首先必须接受一点会计的基本理论,这样对今后的出纳工作是不无裨益。

在这里,我们首先以企业为例来阐明有关会计的基本理论。

第一,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会计工作也不例外。

会计工作的目的,简称会计目的,它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在会计实践中,会计目的决定了会计工作的具体程序与方法;在会计理论研究中,会计目的常常被当作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

因此,做好出纳工作,首先要了解会计目的。

第二,会计目的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与制约。

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会计目的也往往不一样。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它必然要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

因此,可以认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会计的根本目的。

然而,要真正发挥企业会计的作用,还必须明确会计的具体目的或直接目的。

人们通常所说的会计目的,也都是指会计的具体目的或直接目的。

二、出纳在会计循环中的作用。

会计循环是资金运动的链条和纽带,建立高效良好的会计循环机制是资本营运的客观要求。

出纳在会计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反映在收支凭据真实,传递循序渐进,货币计量准确,信息反馈及时等方面。

出纳是会计工作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出纳岗位可以按管理要求设置,出纳工作则必须完全置于会计循环中。

出纳人员在管好货币资金的同时,还应当发挥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财经政策和财经方针,认真审核每一张单据,处理每一笔业务。

二是及时反馈信息,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及时向领导和会计主管人员报告工作。

三是反腐倡廉,对支出性质进行审查,对违反开支规定的支出拒绝付款。

四是保卫资金安全,保护国家资财安全,在现金流量大,假币多,卡式管理不规范的情况下,防止诈骗,减少损失和失误显得极为重要。

三、做好出纳工作的建议。

(一)强化业务学习,提高技能素质。

出纳人员肩负着本单位全部货币资金与有价证券的收支、保管、核算任务,掌管着本单位全部票据,责任重大,出纳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才能完成本职工作。

首先应具备财会专业基本知识,有较高的出纳实务处理水平。

出纳工作是财会工作的一种,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专职出纳人员,不但要具备处理一般会计事务的财会专业基本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处理出纳实务的出纳专业知识水平。

其次,还要有较强的数字运算能力。

出纳的数字运算往往在结算过程中进行,要按计算结果当场开出票据或收付现金,速度要快,又不能出错。

这和事后的帐目计算有着很大的区别。

帐目计算错了可以按规定方法更改,但钱算错了就不一定说得清楚,不一定能“改”得过来了。

所以说出纳人员要有很强的数字运算能力,不管你用计算机、算盘、计算器,还是别的什么运算工具,都必须具备较快的速度和非常高的准确性。

在快和准的关系上,作为出纳员,要把准确放在第一位,要准中求快。

(二)坚持结算原则,遵守财经制度。

的市场化进程,对出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现金业务日益频繁的情况下,要求出纳员更加自觉地坚持结算原则,更好地遵守结算纪律。

即严格按照现行《银行结算办法》的规定,自觉坚持下述二条结算原则:一是恪守信用,履行付款。

这一原则要求各种结算凭证和票据的当事人、关系人都必须守信用,严格履行规定的承诺和应尽的义务。

收款者,必须以提供商定的劳务或商品为前提,按约定给以提供,收取款项;付款者,则必须按规定付款条件及时清偿债务,付给款项。

二是谁的钱进谁的帐,由谁支配。

根据结算制度规定,收、付双方实现商品交易或完成劳务服务后,主债权人有权决定应收款项进入谁的帐户,其合法收入不得干涉。

对付款者而言,一不应拖欠付款项,二不应强行扣款或代别人扣款。

(三)执行好现金管理制度。

笔者认为还应执行好现金管理制度。

一是要加强法制观念,准确掌握有关法规。

出纳应加强法制观念,学习和贯彻《会计法》等财务会计法律,准确掌握和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法规和规章制度,牢固树立起坚决按照法律法规办事的观念,确保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这是执行好现金管理制度的根本基础和保障。

二是自觉执行制度,使现金管理落实到实处。

制度的内容很全面,现金的收收支支什么情况下如何做都有明确规定。

能不能执行制度,还要看财务人员能不能自觉地去坚持制度,按照制度办事。

三是积极主动想方设法解决疑难问题。

执行现金管理制度过程中往往遇到难解的问题,财务人员特别是出纳员要以清醒头脑正视现实,用积极态度坚持原则的同时要想方设法去解决所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

既不能放弃原则,又不能消极地不解决问题。

如有人要求报销规定之外的开支,无论理由多么充足,出纳都不能擅自做决定而必须请示财务主管或由主管领导审批来帮助解决。

(四)规范操作流程,维护工作秩序。

出纳是会计工作规范的实施者出纳人员担负着资金收付,票据管理,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登记等工作。

会计工作规范化的要求是,健全内部各项会计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会计工作秩序使记帐、算帐、报帐工作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逐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进一步发挥会计在管理中的作用。

记账凭证中的每一张发票,每一个数据,每一项内容,出纳人员都必须熟知,即使会计审核过的凭证出纳人员也要复核,然后实施收付,程序才算结束。

由此可见,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出纳人员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

首先,规范应当从原始凭证做起,发票是否合法,发票的出具人是否发票的合法使用者,有无转借,变造,涂改等,持票人是否与业务内容有关。

二是票据的整理,出纳人员应当本着负责的态度,认真整理每一张单据,三是日清月结登记账簿。

管好现金和票据。

实施收付,程序才算结束。

由此可见,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出纳人员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

首先,规范应当从原始凭证做起,发票是否合法,发票的出具人是否发票的合法使用者,有无转借,变造,涂改等,持票人是否与业务内容有关。

二是票据的整理,出纳人员应当本着负责的态度,认真整理每一张单据,三是日清月结登记账簿。

管好现金和票据。

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出纳人员应当从本职工作做起,把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作为自己工作的全部内容,对内在质量上把好政策,法规、纪律关,对外在质量上把好书写、规格,整洁规范关。

为全面实现会计工作规范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任秀珍.浅谈事业单位如何做好出纳工作[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0).

[2]王剑玲.浅谈科学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如何做好出纳工作[j].中国农业会计,2010(1).

[3]许静.浅谈如何做好出纳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10(1).

出纳论文范文

摘要:企业的基本经济目标是盈利,企业资金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制定健全的资金安全管理制度非常重要,能够提升对企业资金的安全管理,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充足资金。出纳是企业财务部门的重要组成人员,在资金结算、资金流转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直接完成资金管理工作的关键人员。本文将基于出纳角度对企业资金安全管理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提升企业资金安全管理质量,帮助企业更好应对各种挑战。

关键词: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出纳。

企业资金安全管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资金结算、资金流转良性循环,为企业作出重大决策奠定基础。出纳人员是开展资金结算、资金流转的主要人员,他们的工作内容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经营保障,如果在出纳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探究出纳在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有助于为制定完善的资金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依据,进而提升对企业资金安全保障作用。因此,基于出纳角度分析企业资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完善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各个环节,确保资金管理人员能够对企业所有资金分布和流向都有着精准掌握,为企业作出判断、决策提供依据。

1出纳及资金安全管理概述。

出纳主要指的是资金的出纳,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有价证券等[1]。其中,“出”指的是资金的付出,“纳”指的是对资金的收纳。出纳可分为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的是出纳工作,另一方面指的是出纳工作人员,即分别指代资金收付工作本身和资金管理人员[2]。通过借助出纳工作,能够在资金收付过程中形成过滤屏障,可以对资金收付起到直接控制的作用,确保资金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出纳的重要职能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资金收付职能,这是出纳工作的最基本职能,任何单位、任何企业的经营活动都存在资金收付,即需要经过出纳人员的手完成相关经营活动;第二,会计反映职能,出纳工作同时具备会计的反映职能,可以借助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及其他账目实现对货币资金的详细记录和核算,便于为经营者提供详细、精准的资金信息;第三,会计监督职能,通过进行本单位的货币资金和有效证券的记录和核算,可以为本单位经济管理提供系统、有效的资金信息,提升对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监督力度。

1.2资金安全管理。

资金安全管理指的是企业对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安全控制和风险防范,有助于保证企业资金安全稳定发展。资金安全管理包括资金收付、银行存款、票据、对外投资等方面,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3]。企业是否有效开展资金安全管理将会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开展,改善企业资金管理有助于实现财务管理创新,提高企业资金管理科学性和有效性。

2基于出纳角度分析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出纳是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涉及现金收付、银行存款、资金管理等活动,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对个人、单位乃至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4]。因此,需要加大对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的探究力度,特别是基于各个环节进行管理细化,才能有效提升资金安全管理质量。本文基于出纳角度分析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发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资金安全管理分工不明确。

在很多企业中,尤其是小微企业,常常将多项财务管理职位安排给同一个人,该工作人员需要完成资金相关票据保存、收付凭证报销和留存等工作,容易给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留下安全隐患。第一,不相容岗位出现兼任现象。同一人身兼数职容易造成监督不到位,很可能会出现挪用公款、报销不规范等情况。第二,票据丢失或管理不到位。当企业的业务越来越多时,单个出纳人员很难快速完成每项工作任务,而且容易因为各类票据过多造成留存杂乱无章,容易出现票据丢失问题。不管是哪一种,一旦这个工作人员存在失职现象,很容易造成企业经济利益受到影响,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2.2银行账户过多,加大了监控难度。

由于企业不只是与单个客户存在合作关系,而且资金收付也不能采用同一个银行账户。因此,很多企业都会出现在不同银行甚至同一银行反复开户的情况,出现银行账户开设过多的问题,这会给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带来较大隐患[5]。从出纳人员角度来说,与银行业务往来是企业资金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基于银行作为资金支点,当企业在众多银行中拥有很多账户时,会给出纳工作带来较大工作压力,容易出现对部分不常用的账户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容易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利用这些账户从事非法经济活动。

2.3资金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中小企业占据国家企业总数98.5%,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60%的份额。但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型企业在管理方面较为欠缺,很多企业对资金安全管理没有实际认识,不重视甚至是从来不进行内部稽核工作。如不进行现金出纳盘库、不开展银行账目检查等,过于忽视内部稽核工作容易造成内部出纳人员联手作案现象,造成企业资金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另外,领导层对资金安全管理认识不足,就会忽视资金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没有很好地约束和规范出纳人员的行为,出纳人员就算不敢从事不法行为也会出现一些在工作上偷懒的行为,也会给资金安全管理留下隐患。

2.4对出纳工作不重视。

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出纳人员,都应该正确认识出纳工作和资金安全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提高重视,加强各项工作管理。但从实际来看,很多企业存在管理者不重视、出纳人员认识不足等问题,会严重影响资金安全管理实效性。当管理者不重视出纳工作时,出纳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也会形成出纳人员、出纳岗位不重要的认知,给出纳人员日常资金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甚至部分工作人员不配合出纳人员完成相关记录和核算工作。当出纳人员对自身重要性认识不足时,就会降低对出纳工作的要求,认为只要做好记账和算数等工作内容就算完成任务,但不会主动去学习新理念和新技术,不能很好地参与企业资金管理,也会对企业资金管理造成负面影响。

2.5缺乏严格的出纳管理机制。

很多企业在出纳管理方面不够重视,出现对现金、银行票据等管理不严格的情况。第一,缺乏银行票据管理制度。有的企业没有结合工作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购买、保管、领用、作废等手续,出现空白支票未作废未使用现象,容易出现员工乱报、重报等情况。第二,缺乏现金出纳管理制度。就企业来说,应保持流动资金与总资产的合理比例,现金库额不宜过高,需要定期进行现金盘点,避免出现白条抵库现象。但是,在实际管理中,很多企业对这方面不够重视,没有定期进行现金盘点,对白条抵库也不重视,出现财务内部人员直接用白条借款等情况,造成现金账目余额与实际库存不符。第三,忽视出纳工作监督检查。当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会出现开子公司的情况,这时候容易出现出纳人员为了聘用公司利益忽视集团利益的情况,造成超预算,甚至是对不合理的收支没有及时上报给总公司,出现出纳人员与聘用公司联合欺瞒现象。

3基于出纳角度分析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对策。

3.1明确分工,强化资金安全防范。

第一,严格落实职责划分,避免出现不相容岗位由一人兼任。资金安全管理职位设置是否合理将会影响到资金安全管理工作效果,企业必须将资金相关票据、收支凭证、债票债单等工作分割给不同出纳人员,严禁出纳与对账两个不兼容岗位合并,开展专人专职。第二,建立岗位轮换制。为了避免工作人员在某个岗位存在过大权力或话语权,企业可以建立岗位轮换制和岗位责任制,将岗位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能够提升出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精神。开展岗位轮换制则能够实现岗位间互相制约和监督,避免某些员工在岗期间出现对公司不利的行为,强化内部会计控制。一般来说,企业可以制定3年一轮换的轮换机制,并进行每年强制休假一次,在该阶段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第三,严格落实职责划分,对各项资金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划分。如不能让出纳人员经手银行对账单、不得出现兼职情况、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与资金结算稽核等工作内容分离开来。

3.2强化银行账户管理,加强资金安全管理。

很多企业存在以零余额账户为基本户,再开设一些特设账户满足借贷、银行存款、资金收款、资金支出等需求,这就造成企业开设的银行账户过多。企业需要特别重视这个问题,应该要及时结合自身发展状况进行不常用银行账户撤销,这样才能避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减少资金安全隐患。如有条件,企业需要在开户时做好登记和备注,实现专户专用,当发现问题时要及时报警及与银行进行沟通,提升自身风险防范能力,做好企业资金安全保证工作。同时,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财务账内核算等工作,加强对资金内部控制和管理,才能有效提升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力度。例如,在资金收支安全方面,企业需要采用统一纳入财务账内核算的管理方式,减少报销差旅费、招待费、薪酬发放等活动设立的“小金库”,并严格审核各项资金管理环节。另外,企业需要加强对银行预留印章管理,提高管理层和员工在合理预算、资金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全体员工对出纳工作的配合度,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3.3建立内部稽核制度,强化内部执行监督。

第一,建立内部稽核制度。企业资金管理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必须重视内部稽核管理制度,积极对重大资金付出展开严格审批程序和监控程序,这样才能提升资金管理质量。同时,要经常进行现金管理盘库,并抽查银行账目,确保每项资金支出都处于合理、合法定位,将职务犯罪的想法及时扼杀。第二,强化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为了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都按章进行,企业还需要加强对监督机制的建立和执行。企业财务要做好内部监督,对出纳工作每个环节都落实相关监督机制,决不能因为是同事就放松要求。而内省部门也要积极进行审计监督检查,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能摆脱传统工作定式,更快、更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引进外部审计机构力量,开展更加专业的事后监督,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3.4提升资金安全管理意识,强化内部控制。

提高企业领导干部对资金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才能为制定科学合理内部控制制度奠定基础,加大在资金管理方面人力、物力的`投资力度,推动企业规范经营。首先,企业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亲自投入到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建设中,让全体员工意识到资金安全管理重要性和内部控制重要性。为了有效落实各项政策,企业要实施领导责任制度,将领导人的绩效考核和内部管理质量相结合,切实推动各个岗位管理者参与到内部控制中。其次,资金管理报销实施分级授权审批制度。为了避免出现领导权力过于集中的情况,企业要积极开展资金管理报销分级授权审批程序,让各级人员都参与到内部控制中,避免出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最后,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提高他们的财务操作技能和思想认识,能够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自身行为,充分发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有作用。

3.5培养专职队伍,提升管理专业性。

第一,培养专业队伍。出纳工作不只是简单的收付工作,反而会对企业资金管理进行直接操作,提升出纳人员的工作专业性非常重要。企业需要及聘请专业人员担任出纳工作,确保出纳人员能够完成各项资金收付工作和管理工作。同时,需要加强对出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展经验交流会、外出学习、出国进修等活动来提升出纳队伍的专业度,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工作潜力。第二,成立专门出纳管理部门。企业要积极成立专门的出纳管理部门,该部门共由3个岗位组成,分别是常数据统计分析员、人事管理员和内部稽核员,提升出纳的独立性,避免过多受到其他财务岗位限制,并将每次检查结果形成稽核报告,提升出纳各项数据的专业度。其中,数据分析员负责日常数据统计与分析,并及时核实可疑账单,说明企业每日资金流向,稽核人员对数据进行审核并生成稽核报告,为出纳考核提供依据,人事管理员负责人事相关工作,如考核、薪酬、绩效等。第三,强化各项票据审核。企业应积极建立全套管理制度,对各项空白票据进行审核,放在票据遗失或被盗。在进行票据审核时,必须只能给有数据的支票加盖印章,空白支票必须审核、申请后才能加盖印章。同时,建立规范管理票据制度,实现各项票据妥善保管。

3.6建立风险管理意识,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财务安全防范是实现资金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每个企业都应该提升风险管理意识并落实各项防范工作。首先,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到岗位分工的重要性,避免出现一人兼任数职的情况。通过开展分工明确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轮换制度来提升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其次,要建立有关资金安全管理制度,既要强化内部监控,又要严格控制资金流向和人员行为,避免出现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再次,企业还要建立规范的投融资决策机制和集体审议联签制度,强化企业预算管理能力,提升资金科学规划使用效果,做好企业投资风险防范,将资金管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最后,建立预警制度。企业需要对生产经营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做好预警,并积极制定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计划,引入“零库存”理念,为可能出现各项应急情况做好预案。同时,企业需要建立多渠道融资模式,可以有效缓解融资压力和提升融资能力,防止某个融资渠道出现问题给企业带来致命打击。

4结语。

综上所述,出纳人员和工作在资金安全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基于出纳角度分析资金安全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企业财产安全提供保障。企业需要培养专业的出纳队伍和制定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全方位角度强化资金安全管理,才能确保资金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3]张创.基于出纳角度探析企业资金安全管理[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xx(20):71.

出纳论文范文

银行柜台业务风险是指银行柜台在为客户办理支付结算、现金存取、账户开销等业务过程中由于风险控制不到位致使客户或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银行柜台业务风险是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银行柜台业务风险存在的必然性。

银行柜台业务风险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是客观存在的。其存在的必然性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

(一)“人”的主观因素。

在银行柜台业务中,无论是对业务单据、印章和相关资料的审查确认,还是客户身份的鉴别,都要依靠柜员依据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规定进行操作。由于需要人的操作,就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正因为主观判断差错在所难免,所以导致银行柜台业务风险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是客观存在的。

(二)内部的管理机制。

在银行内部管理层主要负责具体的经营管理,具体的一些银行柜台业务的权力责最终落实到员工个人,进而形成银行内部明确的委托代理关系。这样必然导致信息主体的分离和利益主体不一致,所以代理行为差错扭曲和信息失真难以避免,银行柜面业务风险也就成为必然。

(三)银行的本质。

以金融中介为本质的银行其核心职能是为客户提供支付结算、贷款和存款等业务方面的服务。从银行柜台业务看,业务指令源于客户,业务的资金所有权属于客户,银行仅作为代理机构履行相关义务。

三、银行业风险控制体系的缺陷。

(一)风险控制的技术水平科技含量有待提高。

例如银行的监督检查、账户核对、客户身份识别、开户资料审核等方面还比较多依赖手工,现代的科技技术和管理手段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导致了柜台业务风险增大。

(二)柜员控制风险的能力没有得到重视。

柜台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也必须依赖直接面对和处理风险的柜员们,作为银行柜台业务办理主体的柜员,其对风险控制的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因素将直接关系到最终银行柜台风险控制的实际效果。但在柜台业务的实际工作中,这些并未得到充分重视。

(三)对规章制度认识不足。

管理制度和业务规章是是柜台业务风险控制的主要依据,也是防范柜面业务风险的保障。通常情况下,柜台业务风险事故的发生,一般都经常伴随着有章不循和违规操作。但是在分析具体原因时,较少关注银行规章制度本身是否合理,通常把原因多归结于上级行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和柜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方面。具体在实际中银行柜台业务的规章制度多存在以下问题:

(1)规章制度缺乏稳定性,修改频繁,而求比较庞杂,最终导致这些规章制度难以有效的掌握和最终落实。

(2)制度与实际操作不符。制度的制定脱离了基层的实际条件,而且也不符合银行柜台业务的客观规律。

(3)制度的统一性和灵活性较差。具体制度规定部分过于僵化,有的比较笼统,具体在实践中不好操作,所以导致规章制度不能很好指导柜台业务。

(四)监控的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银行有审计监督、会计检查、事后稽核三个方面为主体的柜台业务后续监管,这三个方面的监管对柜台业务的风险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同样也存在着问题。

(1)审计监督、会计检查、事后稽核三个方面信息沟通不理想,最终影响到监管的效果,失去了最终控制风险的意义。

(2)监管的方式不科学。现在的监管方式多还在延续传统的监管方式,其对柜面业务的监管的方式主要是以审查凭证资料等为主要手段,以历史业务交易为重点。这样的监管方式科学性欠佳。

(3)审计监督、会计检查、事后稽核三个方面缺乏统一的协调规划,这样可能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会出现监督空白和检查重叠,这样增加了被检查机构的负担,同时也造成了监督成本等方面的浪费。这样对同笔业务进行审查时,会出现根据同样的凭据、流程、信息、规章制度进行审查,所以导致最终的监控效果大打折扣。

(五)事前事后控制不足,过多依赖事中控制,

在银行柜台业务风险控制流程中,事前控制包括业务系统设计、柜员分工组织和客户调查了解,事中控制包括业务办理中的审批、授权、复核等方面,事后控制包括检查监督、风险分析、业务监测等方面。事前、事中、事后这三者只有各司其职,前后衔接,才能共同构成完整的风险控制链。但在现实具体的柜台业务中风险控制过度依赖于事中控制,而业务系统设计、柜员分工组织、客户调查了解、检查监督、风险分析、业务监测等事前事后控制较为薄弱,从而造成柜台处理手续多、环节多、流程多等现象。

(六)缺乏对客户风险的防范。

作为银行柜台业务的委托人——客户,对其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客户风险银行柜台风险的重要根源,是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因素。在实际的柜台业务中应该提高对客户风险的认识,加强对客户风险的防范意识。但在柜台业务中银行一般性存款户和“非贷户”,缺乏客户事前的实地调查和事后的定期访问,未纳入管理体系,对这些客户资料的掌握仅限于开户时简单的资料,一些详细具体的资料缺乏,而且一些重要信息的真实性,缺乏有效的判断和认定。

四、加强银行柜台业务风险管理。

(一)完善业务规章制度和流程。

规章制度和流程是管理柜台业务活动的指南,同时也可以规范柜台业务操作,其作用重大,所以在制定章制度和流程时,必需符合柜台业务操作的实际情况,使其与基层的风险控制实践想吻合,与执行的客观环境相适应,而且要便于操作。从规章制度和流程制定看,要强调体现员工实践经验的总结,强调对基层员工意见的听取和采纳。所以要完善业务规章制度和流程,使之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更加便于操作。

(二)强化事前事后控制,重构柜面业务风险控制流程。

在保证对少数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并严密跟踪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柜台业务服务要求,疏通柜台业务处理流程。要达到以上要求就必须要从业务系统设计、柜员分工组织、客户调查了解、审批、授权、复核、检查监督、风险分析、业务监测等方面整体布局,统筹规划,即从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整体着手,撇弃传统的事中控制的习惯思维。在做好事前监控防范方面,要从优化业务系统、增进客户调查、规范岗位设置、优化客户结构着手全面改进;在做好事后检测监督方面,要建立完备的风险预警和业务监测体系,不断改进审计监控、业务检查和账户核对监控效果,使柜台业务中的柜员客户、交易都在严密的监控之下。只有从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整体着手,撇弃传统的事中控制的习惯思维,才能实现全程均衡管理,提高防风险效率。

(三)转变监控方式,增强事后监控体系功能,

避免管理真空和职能重合,明确审计监督、业务检查、事后监督的职责分工。事后监督旨在提供线索、发现疑点和监测动态,重点负责柜台业务的持续性监测。审计监督重点是进行制度遵循性和有效性评估监督,履行再监督职责。业务检查重点是排除风险、评价风险、摸清情况。从监控方式上,事后监控体系应核实交易“真实性”为主要目的,以风险定位、数据分析、监控录像、模型监测等为手段,摒弃凭证审核和交易审查为中心的方法,全面提高柜台业务监控能力,从而实现全方位监控体系。

(四)健全柜台客户管理体制。

健全柜台客户管理体制应该努力改善客户结构,建立“危险客户”和“瑕疵客户管理制度;建立存款客户关系维护、产品营销、定期回访、跟踪分析、开户调查等客户管理制度,贯彻“了解你的客户”原则,有效沟通银企双方信息,真正建立银企风险联防机制;确立管理职责和管理部门,将“存款柜面自动增长户”和“非贷户”入银行客户管理体系,消除客户管理“真空”。

(五)提升风险控制的技术水平科技含量。

现代的科技技术和管理手段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导致了柜台业务风险增大。所以要提升风险控制的技术水平科技含量,降低银行柜台业务风险。比如预警系统和风险监测能全面增强业务监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从而改进监控质量;综合对账和短信通知系统能改善银企信息沟通,提高银企对账效果;指纹认证技术的唯一性和可靠性,能解决当前柜员卡使用保管的普遍问题。此外,电子密码系统、电脑验印技术等先进技术工具的推出,为银行改善柜面业务风险控制现状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可以提高我国银行业柜面业务技术防范水平。

(六)重视发挥银行柜员风险控制的主体作用。

作为银行柜台业务风险认识和控制主体的柜员主管和柜员,是银行柜台业务风险控制的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力量。要加强柜员对柜台业务风险的认识,提高柜台风险意识,认识到自身在柜台业务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作用的地位,加强对其具体风险控制的培训学习。同时降低柜台处理复杂度,积极推进前后台分离改革;分解柜台业务压力,促进柜台业务分流;加大对合规操作和优秀管理的奖励,对违规的给予相应的处罚。

银行柜台业务风险控制涉及到多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虽然银行柜台业务风险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法,使其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出纳论文范文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变化多端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入,并且深刻探索了依法治国这一重要目标进行了深刻探索,因此我国在国家治理的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突破。通过充分了解和熟悉我国某内部的审计需求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显著提高,因此强化对内部审计需求调查与制定一定的发展方略势在必行。

关键词:内部审计;需求调查;发展方略。

为全方位的实现对内部的有效控制和降低风险,人们越来越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其他方面很难对它造成影响,其目的在于科学改善组织的工作价值,能够各种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进行系统性、规范性的改善。

一、准备调查问卷和发放。

(一)调查问题。

(二)问卷说明。

在对问卷内容进行设计时,具体主要对两方面进行了综合考虑,即基础信息(调查者的单位、年薪、职位,单位的人数和性质,和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关系等)和内部审计机构的具体需求情况(也就是需要调查人员能够回答上述问题)。在将问卷内容准确的明确下来以后,可以通过进行一个小规模试验来检验其中的问题,避免出现一些非常有歧义和不容易理解的语句、问卷发放的方式是否能够让人接受等,之后需要根据试验结果对问卷内容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最后进行正式的问卷调查。

二、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一)结果。

通过详细的统计数据发现,调查访问的单位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国企,然后是民营;访问的人中占比重最大的是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其次是部门负责人、其他参与调查的人员(主要以对公司财务负责和管理风险的人员为主);接受访问调查的人员职务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单位领导、其次才是其他职位人员,如副领导等。其他数据说明尽管内部审计机构在绝大多数单位中都设置,但是其规模都比较小。

(二)分析。

通过排序各类数据的分析结果,不管是哪种组织,对内部审计工作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便是来自于领导的重视,其次是从事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审计机构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领导的重视和人员素质有很大的关系,首先领导需要强化对审计存在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审计工作的批准,需要相关人员具备高水平的素质要求,以此为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保障。

三、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方略。

(一)相应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健全。

现阶段,大部分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级领导的强制要求,强制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些强制通常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进一步发展很难实现。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和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此来明确内部审计的目标和体制,吸引更多的公司来实践,相应的也会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强化领导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由于领导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决定着内部审计工作作用的发挥,因此便需要提高领导对于内部审计的认知程度。同时,相关人员应该积极的将相关的情况及时向领导反映,借助各项数据资料和相关案例将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传递出去,使其能够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从而便可以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四、结束语。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与研究,本文对审计工作开展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相应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强化领导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促进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显著提高以及实现对内部审计机构的科学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内部审计发展几点的重要方略。

参考文献:

[1]王兵,刘力云.中国内部审计需求调查与发展方略[j].会计研究,,(02).

出纳毕业论文致谢

四年的艰苦跋涉,五个月的精心准备,毕业论文终于到了划句号的时候,心头照例该如释重负,但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的辗转反侧和力不从心之感却挥之不去。论文写作的过程并不轻松,工作的压力时时袭扰,知识的积累尚欠火候,于是,我只能一次次埋头于图书馆中,一次次在深夜奋笔疾书。第一次花费如此长的时间和如此多的精力,完成一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其中的艰辛与困难难以诉说,但曲终幕落后留下的滋味,值得我一生慢慢品尝。

敲完最后一个字符,重新从头细细阅读早已不陌生的文字,我感触颇多。虽然其中没有什么值得特别炫耀的成果,但对我而言,是宝贵的。它是无数教诲、关爱和帮助的结果。

我要感谢我的指导教师。范老师虽身负教学、科研重任,仍抽出时间,不时召集我和同门以督责课业,耳提面命,殷殷之情尽在谆谆教诲中。这篇论文更倾注了她的大量心血。从初稿到定稿,范老师不厌其烦,一审再审,大到篇章布局的偏颇,小到语句格式的瑕疵,都一一予以指出。同时,我要感谢传播与艺术学院所有给我上过课老师,是他们传授给我方方面面的知识,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培养了我的功底,对论文的完成不无裨益。我还要感谢学院的各位工作人员,他们细致的工作使我和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井然有序。

衷心感谢实习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中心的所有老师。他们时时关注我的论文写作,并从多方面给予了有力支持,让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论文写作中。

谨向我的父母和家人表示诚挚的谢意。他们是我生命中永远的依靠和支持,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是我前进的动力;他们的殷殷希望,激发我不断前行。没有他们就没有我,我的点滴成就都来自他们。

让我依依不舍的还有各位学友、同门和室友。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学友伸出温暖的双手,鼎立襄助。能和相遇、相交、相知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本论文的完成远非终点,文中的不足和浅显之处则是我新的征程上一个个新的起点。

出纳会计论文

随着职务犯罪的发生,公司如何建立财务制度、深入掌握财务法规,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减少出纳岗位在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诱发不廉洁问题的可能性。很多企业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廉洁效应不再局限关系到个人问题,实际也关系到企业和社会的问题,因而能很好的控制出纳职务犯罪,确保财务人员的安全。为了确保财务人员的人身自由和企业资金安全,为了完善廉政预警和防范机制,做好出纳岗位的防范工作,本着“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综合治理”的原则。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是廉洁的重要条件,有效提升财务人员的诚信、廉洁能力,是企业财务重要目标。杜绝日常生活中不出现职务渎职、有效利用公司资金,如何能更好地保护好企业资金和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有关人员关注的。

一、在实际工作中,从个人素质、企业内部、外部环境上,分析风险具体表现的现象。

首先,现实中出纳专业技能较低,一般认为出纳岗位业务简单,不需要很多的专业知识,诚实、心细的人就可以胜任。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未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不努力,不求上进,思想自由散慢,生活上贪图富贵,工作中存在无组织纪律、原则性不强,有不必要的社会应酬,以及可能存在利用职务便利索取和收受他人的钱物、有价礼劵的风险。账务处理程序不严谨,收支账目不清,会计记账、结账不规范,会计信息不准确,不完整,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物品信息的不真实,造成物品重复购买;票据不妥善保管,造成票据丢失;在票据核销过程中,自销毁票据,隐匿收入;出纳人员没有做到岗位的不兼容性,部分企业出纳管钱同时管账兼保管财务印鉴;单位采购商品、报销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不能以事实求是的去报销,以及报销单据审核把关不严,不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出现不熟悉报销流程,相关科室未登记采购商品即来报销现象。银行与单位、出纳与会计之间的.对账、出纳与相关人员资金往来的对账,一般只核对余额,不核对发生额,或根本不对账。日积月累发生差错不易查找,最终导致财务混乱。容易发生业务入账不及时、挪用等违规现象。保险柜一般置于财务室,输密码时未能有效回避他人视线,容易造成密码泄露。密码一成不变,增加他人窃取密码的机会。另外企业有单人办理大额缴款、取款业务的风险。

二、集中力量抓好防范管理,从源头上杜绝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和防范管理风险。

(一)个人素质风险,对于出纳岗位,工作中难免和有关利益人打交道,平时减少对自己的欲望,在社会中种种不良现象的诱惑时要有定海神针般的定力,自觉抵制。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加强廉政贯彻和监督力度。自觉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按制度管人做事。注重服务群众的自性修养,要有精通的理论知识,熟练的业务技能,严谨的工作作风,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安全意识、道德修养等,认清廉洁奉公的理念,不要贪小便宜,始终牢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的道理,不是自己财物不可有占为己有的思想念头。加强廉洁理论法律知识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提高个人防腐能力。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和杜绝收受别人礼品,提高个人防危杜渐的品质。

(二)内部环境风险,首先,出纳员以会计制度的规定为岗位准则,应熟悉《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财会法规,出纳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涉及的是现金收付、银行结算等活动,而这些又直接关系到职工个人、单位的经济利益,多检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工作出了差错纪律观念淡薄,有可能会出现违规章制度现象,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明确出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是做好出纳工作的起码条件。工作中端正态度,树立不占公家一分钱的光的宗旨,熟悉牢记出纳应具备的纪律原则和职业道德,明确自己的权、责、利。

其次,出纳应严格按照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支票和银行帐户的使用和管理,办理现金收付时,遵守现金开支范围,非现金结算范围不得用现金收付;遵守库存现金限额,超限额的现金按规定及时送存银行;现金管理要做到日清月结,帐面余额与库存现金每日下班前应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查对,增强出纳人员的防范意识,切实做好保险柜密码的保密工作。输密码时做好遮掩。配备验钞机,并能正确使用。增强假币识别技能。误收假币责任自负,以增强出纳人员的责任心,清点现钱(钞票)时要熟练的掌握要领(摸、看、摆),也可借助高科技的机械器具,如点机之类的设备,可帮你减少失误。

报销的往来账大额单据时,不准签发空头支票,认真落实差旅、会议费等管理规定,切实做到不报人情账,单位全体人员共同遵守财经纪律。出纳人员把好关,切实维护单位利益。不准出租出借银行账户为其它单位办理结算。这是出纳员必须遵守的一条纪律,也是防止维护经济秩序的重要方面。从出纳这个岗位上堵塞结算漏洞。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如国库券、债券、股票等)的安全与完整。要建立适合本单位情况的现金和有价证券保管责任制,单位财务公章和出纳员名章要实行分管,交由出纳员保管的出纳印章要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各种票据要办理领用和注销手续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印章、空白票据的安全保管十分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因丢失印章和空白票据给单位带来经济损失的不乏其例。对此,出纳员必须高度重视,建立严格的管理办法。最后,完善内外财务监督机制,由账务科长对本单位经济活动和资金往来进行会计审核,对出纳资金支出进行全程监督。凡日常性支出均由主管审批签字,之后出纳再办理结算、报销事项。坚持会计出纳分设、银行印鉴分管和按月监督核对的原则。

三、结语。

由上可知,风险控制在出纳岗位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我们需要针对不利影响加以控制。了解出纳工作的特点,熟知出纳的纪律和原则,明确自身的工作任务和权限,只有具备了相应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称职的专业出纳人员。

出纳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是在企业管理目标的指挥之下,对企业内部的资金开展筹措、营运、投资和分配等具体活动,从而借助资金运作提升企业管理的效能。在现代化企业管理实务中,财务管理不仅需要关注其自身的效率、效能问题,同时,要关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财务成本控制作为一个体系化发展的管理过程,需要具有完善的流程以及科学化的具体操作方式,在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中有效发挥自身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落实财务管控中的成本控制目标,能够提升企业运作资金的效率,发挥对于各个管理环节的控制作用。

2.1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成本控制在具体管控过程中会借助成本费用指标的形式影响财务控制的方方面面。在成本费用目标的引导和控制之下,企业能够对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环节的成本、费用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在发生与预期目标偏差的成本使用行为后,能够及时展开纠偏的措施,控制成本风险,能够促进企业自身效益目标的完成。

2.2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完善。

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个耗材、耗费情况进行计算、调节和控制,从而能够发现企业在财务管控和业务发展上存在的薄弱之处,能够及时开展高效的补救措施和手段,不断改善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促进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

2.3协调企业内部各方的利益。

在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和方法中,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经常会出现沟通和协调的问题,挫伤了各个部门积极响应成本控制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造成企业整体利益的受损。而财务管理的成本控制系统则能够起到各个部门间润滑剂的作用,协调整体和部门的关系,在财务信息的沟通、反馈中协调各方的利益,避免出现利益冲突的问题。

3.1全面与重点相结合。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体系要把握住“重点论”和“两点论”的发展思想,能够做到全面统筹、详略得当。首先,财务成本控制必须做到全面管控,任何部门、任何业务环节和流程以及每个工作人员都要进行成本控制,做到事事控制、时时控制、处处控制。因此,在财务成本控制中,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解构,对涉及其中的资金流量、成本费用、收入以及利润等数据信息都要一目了然,并且能够加强控制。其次,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也有侧重性地对企业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部门投入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一般性的财务项目,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则需要按照程序化的处理环节和模式开展成本控制工作即可。

3.2日常和定期相结合。

在成本控制的时间管理上,企业需要将加强日常控制和定期控制的统筹。日常控制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紧密联系,能够对企业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便于及时发现成本问题,尽早纠错,减少成本管控的成本。但是日常性的成本控制尚且存在不全面、不深入等问题,因此,需要定期成本控制加以配合。定期成本控制则终于在期末盘点企业内部的资源情况,在间隔一段时间的例行检查中强化检查力度和效果,同时,其还能够帮助企业节省资源。

3.3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定性化的成本管控能够从整体上把控好管理的质量,使其符合上级行政机关单位以及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定性化的成本控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对企业的财务制度进行审查,避免出现不符合行业制度和规范的问题;第二,对企业日常的成本管控活动轨迹进行监督,防止出现不符合企业财务管理规范的情况;第三,对财务成本控制的目标进行核对和调整,使目标能够保持灵活性和有效性。定性化的成本控制方式能够保证企业在财务成本管控上符合行政机关的规定,符合企业成本控制的流程要求和设定目标。但是在精细化的管控中,企业仍需要加强定量化管控的方式,通过资金流动的量化监督和把控提升对于企业内部财务和业务过程的成本管理效果。

4.1依靠制度实现规范化的管理。

企业在财务成本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内部规章制度的建设,使成本控制得到组织上下的认可。首先,企业在制定以及设计内部财务成本管理制度之前,需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对此方面的相关要求,与国家的制度建设框架相吻合。其次,企业在制度设计中需要具有自身的创新性,结合内部以及外部的成本管控实际调整引用的成本管理制度,使其能够和企业环境、文化相互融合。再次,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的制度内容需要涉及宏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既包括企业整体发展的成本规划内容,也包括各个部门内部业务以及各个流程、环节中的成本费用管控。同时,企业的成本控制制度要在以财务为中心的基础上,延伸到涵盖员工、工作过程的制度内容,使成本控制制度呈现体系化发展,在相辅相成的制度建设中提升成本管控的规范性。最后,企业的制度体系在建设完善之后也需要及时复查和改善,避免出现制度僵化等问题,在制度实践的过程中也需要留有一定调整的弹性空间,使得制度发展能够满足企业实践需要。

4.2依靠计划实现科学化的管理。

定额控制法和计划控制法在财务成本控制实践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应用地位,都能借助精细化、明确化的资金流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成本的科学性。定额成本控制法目前已经普遍应用在成本管理实务中,通过制定合适的定额,引导和约束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能够及时调整实际成本费用与目标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管控好未来的成本超支风险。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可以对财务管控对象———资金、费用、开支、物料等制定科学化的定额,借助资金定额、费用定额、物料消耗定额等量化的指标规范企业的资金运作活动以及其他各项经营管理业务环节,实现更加高效、快捷的.成本管理过程。

4.3依靠责任划分实现高效化的管理。

财务成本控制需要各个部门、岗位以及个人的统筹,因此,上述参与主体需要了解成本费用的控制目标,在整体目标的分解中形成部门、岗位以及个人的具体化的工作目标,并配套确立相关的权责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第一,企业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划分好组织内部的责任中心,找到高效的责任承担者以及履行者,承担起管理执行和控制的职责。责任中心的个数、类型等建设内容应该依据企业自身的资源情况、人员管理状况以及现阶段的组织架构情况,在尽量避免过分改动的基础上划分好合适的责任中心。第二,在实际操作中,责任中心需要以自身为单位采用科学的方式与方法收集在过往经营以及业务管理中形成的资金、收入、成本、费用等信息,并整理后及时、真实、高效地传递给上一级别的财务管理部门。第三,财务部门以及管理层人员需要对各个责任中心的成本控制情况展开定期的监督和考核,避免出现成本管控随意性、主观性的问题,并且能够及时纠错,避免发生重大失误。

【3】徐秀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研究[j].财富时代,20xx(8):116.

作者:张金宝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阅读次数:人次。

出纳的论文内容

:近年来,伴随着变化多端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入,并且深刻探索了依法治国这一重要目标进行了深刻探索,因此我国在国家治理的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突破。通过充分了解和熟悉我国某内部的审计需求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显著提高,因此强化对内部审计需求调查与制定一定的发展方略势在必行。

:内部审计;需求调查;发展方略。

为全方位的实现对内部的有效控制和降低风险,人们越来越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其他方面很难对它造成影响,其目的在于科学改善组织的工作价值,能够各种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进行系统性、规范性的改善。

(一)调查问题。

(二)问卷说明。

在对问卷内容进行设计时,具体主要对两方面进行了综合考虑,即基础信息(调查者的单位、年薪、职位,单位的人数和性质,和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关系等)和内部审计机构的具体需求情况(也就是需要调查人员能够回答上述问题)。在将问卷内容准确的明确下来以后,可以通过进行一个小规模试验来检验其中的问题,避免出现一些非常有歧义和不容易理解的语句、问卷发放的方式是否能够让人接受等,之后需要根据试验结果对问卷内容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最后进行正式的问卷调查。

(一)结果。

通过详细的统计数据发现,调查访问的单位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国企,然后是民营;访问的人中占比重最大的是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其次是部门负责人、其他参与调查的人员(主要以对公司财务负责和管理风险的人员为主);接受访问调查的人员职务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单位领导、其次才是其他职位人员,如副领导等。其他数据说明尽管内部审计机构在绝大多数单位中都设置,但是其规模都比较小。

(二)分析。

通过排序各类数据的分析结果,不管是哪种组织,对内部审计工作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便是来自于领导的重视,其次是从事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审计机构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领导的重视和人员素质有很大的关系,首先领导需要强化对审计存在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审计工作的批准,需要相关人员具备高水平的素质要求,以此为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保障。

(一)相应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健全。

现阶段,大部分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级领导的强制要求,强制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些强制通常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进一步发展很难实现。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和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此来明确内部审计的目标和体制,吸引更多的公司来实践,相应的也会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强化领导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由于领导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决定着内部审计工作作用的发挥,因此便需要提高领导对于内部审计的认知程度。同时,相关人员应该积极的将相关的情况及时向领导反映,借助各项数据资料和相关案例将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传递出去,使其能够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从而便可以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与研究,本文对审计工作开展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相应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强化领导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促进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显著提高以及实现对内部审计机构的科学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内部审计发展几点的重要方略。

[1]王兵,刘力云.中国内部审计需求调查与发展方略[j].会计研究,2015,(02).

出纳论文范文

摘要:管理会计由于其重要性,在经济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中的“战略管理”需要两者有机结合。本文针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战略管理”,对战略与战略管理含义、企业战略层次区分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有机结合有效途径。

关键词:管理会计;战略管理。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正确的战略,每一个失败的企业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错误的战略,战略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成功、失败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企业已步入战略管理时代,要不断适应战略环境的变化,为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通过资源匹配与模式创新来实现,丢掉“撞大运”的幻想,放弃“一招鲜”的依赖,通过培育、保持和不断更新核心能力来奠定企业竞争力。

1明确战略与战略管理含义。

战略是企业从全局考虑做出的长远性谋划。企业战略是对各种战略的统称,其中即包括竞争战略,也包括营销战略、发展战略等,它是企业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具体性谋划。它是企业设计用来开发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一系列综合的约定和行动,企业通过制定各种计划,确定的经营范围、成长方向、竞争对策和资源配置纲要,从而实现其宗旨,愿景和目标。企业宗旨和愿景的要求企业战略体现,确定的综合性的计划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通过战略企业来实现战略目标,进而体现了企业宗旨的要求和逐步实现对愿景的追求,企业战略相对一些战术的计划而言,具有方向性、长期性和整体性特点。战略要指导企业做正确的事,而战术计划要指导企业正确地做事;企业战略是在变化的环境中面对激烈的竞争而确定的,它又具有应变性、风险性和竞争性。从一般意义来说,战略管理可以使企业更生动而不是被动塑造自己的未来。

它使企业勇于创新,领导潮流,而不是被动地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对此柳传志曾形象地说过:“中国的企业要向巨头们学习战略管理,没有战略,明天就吃不到饭;而战略不合理,也许今天就饿死”。战略管理更重要的贡献是制定这一决策过程,不在于成功决策本身。进行战略管理的关键是成功沟通。战略确定了企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为组织绘制出了航线;战略注重集体努力,促进了综合的协调情;战略定义了组织,提供了理解自身的捷径;战略提供了一致性,可以减少模糊性,提供有序性。战略管理活动也是战略管理过程,包括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和控制三个基本阶段。不论是企业的环境研究、企业发展方向、任务的确定,还是长期目标、战略方案的制定、选择和确定,它们都是战略制定阶段的活动。战略制定阶段的分析、研究、设计、规划等活动所占比重较大,企业决策者和决策参谋人员的研究能力、经验、企业的决策信息系统建设水平等是保证战略制定阶段工作质量的关键。

一些环节如战略的设计和选择等事先考虑到战略实施过程组织协调的难度和成本,不考虑可操作性的规划不具备理性基础。战略管理的行动阶段体现的是战略实施,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即包括资源配置、组织调整和企业文化重塑又包含政策设计、年度目标的制定和分解等。要求组织上下统一认识、步调一致,围绕具体目标,行之有效地开展工作。战略实施往往涉及组织变革,组织沟通、学习的任务较为繁重,要求企业领导和领导群体积极努力,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影响和争取全体员工的支持,排除各类干扰和阻力,为实现企业既定目标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测评战略实施的绩效,发现战略问题并加以修正,是战略评价和控制阶段的主要任务。评价和控制主要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最新信息重新审视、检验既定战略的理性基础,二是根据发现战略实施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和措施。既定的战略为企业各类活动和组织行为规定了中心坐标,但战略实施的过程控制要求更为具体有效的评价和测度手段以及企业信息反馈系统的支持。

2正确区分企业战略层次。

企业目标具有多元性,既反映企业的总体目标,又体现企业内各层次的目标以及经济经营项目目标,各层次目标之间有机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企业战略不仅要说明企业整体目标以及每部门的目标及其实现的方法。因此,企业战略分三个层次,其中总部制定总体层战略,经营单位制定业务层战略,部门制定职能层战略。总体层战略又称公司战略,是企业最高层次的战略,是企业整体的战略总纲,包括发展战略、稳定战略和收缩战略。它主要强调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应该做什么业务”,即从公司全局出发,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企业的那边条件,应该在那些经营领域内进行生产经营,确定企业的使命与任务、产品与市场领域;二是“怎样管理这些业务”,即在企业不同的战略事业单位之间如何资源配置(投资组合)以及采取何种成长方向等,以实现公司整体的战略意图。

业务层战略又称经营单位战略。业务层战略着眼于企业中某一具体业务单元的市场和竞争状况,相对于总体战略有一定的独立性,影响着某一类具体的产品和市场,是局部性战略决策,同时又是企业战略体系的组成部分。业务层战略主要回答在确定的经营业务领域内,企业如何展开经营活动;在一个具体的、可识别的市场上,企业如何构建持续优势等问题。其侧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贯彻使命、业务发展的机会和威胁分析、业务发展的内在条件分析、业务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等。职能层战略又称职能部门战略。职能层战略是为贯彻、实施和支持公司战略与业务战略而在企业特定的职能管理领域制定的战略。职能战略主要回答某职能的相关部门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的问题,协同作用和资源配置通常是职能层战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重点是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其内容比业务战略更为详细、具体,其作用是使总体战略与业务战略的内容得到具体落实,为负责完成年度目标提供具体指导,由职能层的管理人员在总部的授权下制定,并使各项职能之问协调一致,通常包括营销战略、人事战略、财务战略、生产战略、研发战略等方面。简而言之,公司层战略倾向于总体价值取向,以抽象概念为基础,主要由企业高层管理者制定;业务层战略主要就本业务部门的某一具体业务进行战略规划,主要由业务部门领导层负责;职能层战略主要涉及具体执行和操作问题。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与职能层战略一起构成了企业战略体系。在企业内部,企业战略管理各个层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企业每一层次的战略都为下一层次战略提供方向,并构成下一层次的战略环境;每层战略又为上一级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和支持。所以,企业要实现其总体战略目标,必须将三个层次的战略有效地结合起来。

3清晰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有机结合。

管理会计是支持战略管理落地、量化战略管理的有效途径。利用预算、成本、绩效等管理会计工具的方法,企业可以对战略管理进行量化分析,让战略管理变得更科学、更可靠、更而有据可依。战略管理是一个完整的闭环:依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对企业的战略加以分析、制定与控制,最终促使企业顺利达成企业目标。

3.1管理会计对战略管理支撑作用的具体表现。

(1)战略分析环节,需要量化的数据支撑。随着精细化管理时代的来临,传统模式下使用的pezt、zwot等定性分析模型日渐暴露出原有分析法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然而成量化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会计,可以借助“模型分析法”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多维度的、可量化的分析,这正好弥补了单有分析方法不足,让战略分析更“接地气儿”。(2)战略制定环节需要预测政策。第一,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可以企业的未来进行科学规划。管理会计的核心管理之一就是预测。在企业长远目标与经营方针的基础上,管理会计利用定量分析模型,针对企业未来的量、本、利甚至资金的变化趋势做出预测,从而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辅助战略制定。

第二,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对企业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预算管理就是对企业的人、财、物等经济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同时通过绩效管理对战略进行分析评价,帮助管理者随时调整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第三,战略管理者让管理会计和财务工作的目标更强,方向更加清晰。管理会计通过参与战略管理,更了解管理者所思所想,更了解企业全局的长远谋划,从而使预测目标的制定清晰的依据,使财务管理的工作方向更清晰,从而提升财务人员的价值创造能力。

3.2预算是战略管理落地的最佳的工具。

预算管理是落实战略目标、战略执行中原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他上接公司战略,下接公司运营。(1)预算能发挥战略支持作用,它将战略思想转化为具体行动,减少“战略”的空洞感。预算不仅明确了企业帮助协调和控制一定时期内的资源的获取、配置、和使用的经营总目标,而且也明确了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与其他部门以及一个整体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将根据战略对经营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化战略为行动”,确保企业发展和经营目标的实现。(2)预算能发现资源配置作用,它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辅助战略目标的落地执行。实现最优资源的配置,要通过对资源的预算编制协调,而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目标,需通过预算的执行控制、分析、调整。显而易见,缺少了管理会计这一“量化管理”抓手,战略管理如同“空中楼阁”。

反之,管理会计的参与让战略管理“如虎添翼”,让战略管理落地“水到渠成”。对中国企业来说,随着越来越不以低成本竞争趋势的发展,企业越来越在成本、价格方面失去竞争力,现代企业越来越大的价值是在无形资产方面,我们所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不再是生产低廉的产品,战略的执行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管理会计的职能与企业目标紧密相连,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经营目标,首先要通过决策程序确定最优方案;然后再对所确定的最优方案进行加工汇总,形成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面预算,它集中反映了整个企业在该时期要完成的总目标和任务。管理会计的目的是协助企业达到其目标,企业管理会计是企业协调管理系统与企业生产系统之间的信息转换器。

参考文献。

[1]赵春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顾天辉,房藏涛.徐彬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3]曲飞扬.图看懂《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n].管理会计网,-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