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浅谈少儿英语教学法论文(通用14篇)

浅谈少儿英语教学法论文(通用14篇)

作者:念青松

英语作为一种载体语言,学习英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播和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掌握这些英语学习技巧,你将更好地应对各种英语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果。

浅谈分层教学法在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运用分层教学法,主要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比较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具有一定的教学优势。分层教学法可以改善传统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比较关注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与体验,能够为其将来的学习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学生的分层策略。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运用分层教学法,要想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与作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应用分层教学法时,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考察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等,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计划。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他们分为三个层次,即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优等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的较为丰富,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较高,并且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中等生的信息技术基础一般,接受能力一般,对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态度不冷不热;学困生则信息技术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缺乏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应该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合理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自信,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教师在设计分层教学目标时,需要以基本教学内容为基础,为三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优等生来说,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课外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开阔他们的学习视野,培养优等生可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中等生的教学目标,应该要求他们真正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可以独立思考问题,对于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学困生的教学目标则以培养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掌握基本操作与信息技术知识,可以基本完成课堂学习任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时,应该把握好度,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学目标不能过高,避免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畏难心理。

三、教学方法的分层。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教学方法的分层是整个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他们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优等生主要是以指导为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自我学习与自我发展的机会,让其自由学习,同时做好指导工作;中等生主要以激励为主,严格按照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水平;学困生主要以培养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知识合理的任务驱动与教学目标,让他们能够体会到完成学习任务的成就感,逐渐消除他们的畏难心理,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与动力。

四、作业内容的分层。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作业内容是分层教学法的结尾环节,主要检测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整个分层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反馈和总结的作用。在具体的作业分层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信息技术作业作业,根据分层教学目标的来制定。优等生的信息技术作业以创造性与灵活性为主,教师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些难度相对较大的作业,以提高信息技术知识水平为主,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思路。中等生的作业则以掌握基本信息技术知识为主,教师可以安排难度适当的作业,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对于学困生的信息技术作业,应该以扎实基础知识为主,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以检测基础知识为主的作业,能够让学生扎实掌握解题方法即可,要求可适当降低。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不仅符合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与要求。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合理应用分层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参考文献]。

[1]李玮.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浅谈游戏教学法与数学教学论文

通过创设游戏环节让学生边玩边学。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生活中的事情,课中笔者设计了分组摸球游戏。游戏每6人一组,分为两步:1.在装有6个全部是黄球的口袋里每人摸一次球,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用“一定”“不可能”描述;2.在装有3个黄球、3个白球的袋子里摸球,每人摸一次,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用“可能”描述。教学这样设计,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感悟新知。再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可准备很多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积木,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同样多的积木,让学生们玩“搭积木”的游戏,看哪个小组搭得高、搭得漂亮,这样学生能边玩边直观认识到立体图形,并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学生在这种游戏中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还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

二、在“趣”中练。

游戏有了一定的目的性才能避免为了游戏而游戏的情况,在有趣的数学游戏中要让学生学习、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位置”一课时,教师可组织“抢位置”游戏。教师先抢一位学生的位置,抢到后大声宣布自己的新位置“:我在第……组第……个。”接着继续让位置被抢了的学生在老师的口令下去抢另一个学生的位置,同时也大声宣布自己抢到的新位置。通过不断的演练,能够更好地巩固新知;同时师生之间共同游戏,还能有效地改善学生间的关系及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师生的距离。又如在教学“比多少”一课时,笔者课前准备了许多不同图形的卡片,让学生玩“拼图”游戏,随意摆出两组图片,学生会发现有“同样多、多、少”三种情况。这样设计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游戏中去感悟这三种情况,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大小。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小手就能轻松自然地在游戏中获取新知。

三、在“乐”中思。

游戏的形式一定要多样化,需要不断设计新游戏,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让学生在体会游戏的乐趣中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学会动脑。例如,设计“数学接力赛”游戏,分析解决问题。桃子有9个,橘子比桃子多2个,橘子有多少个?请4名同学参加数学接力赛,每个学生完成一层任务。第一棒:从“橘子比桃子多2个”这句话里知道了谁与谁比(桃子和橘子比)。第二棒:还知道了谁的个数多,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橘子的个数多,橘子的个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桃子同样多的9个,另一部分是比桃子多的2个)。第三棒:求橘子有多少个,应该怎么做?用什么方法计算?(求橘子有多少个,应该把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第四棒:列式9+2=11(个),答:橘子有11个。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突出了思维的程序,渗透了思维方法,分散了教学的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时可尽量选用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注重开放性。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中,准备一些小棒,请学生们猜猜有多少根。数出10根小棒,十个一是十,一捆就是代表10。然后让学生们玩“摆小棒”游戏,学生任意摆出十几,接着说出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最后提问:“再添几根有几个十几个一,或者说出有几个十是几根。”教师尽量多地安排学生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动手做一做,有了边想、边说、边做的过程,就能让学生学得主动投入,兴趣盎然。在一年级小学数学课堂上只有手脑并用,加强手脑协调操作能力,才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并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力,激发学生寻找好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边玩边思的过程中让学生不再害怕遇到问题,而是更好地解决问题,学会思考,发散思维。

四、在“悦”中比。

竞赛性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勇气,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主动地学、愉快地学。例如,可以设置小组之间的比赛、大组之间的比赛、男生女生之间的比赛、师生之间的比赛等形式。再如,“开火车”这种游戏,可以数100以内的数、算口算等。在课堂中提供“小擂台“”点将台”等游戏还能激励学生互帮互学,是互相竞争的小战场游戏式的教学。在游戏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好地开发他们的智力。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设计“小小广播员”的游戏,游戏规则是:看谁读得又准又快,在卡片上写出一些电子表时间或钟表时间,让学生比赛读;还可以设计“啦啦车,大家开”的游戏,学生各拿一张写有电子表时间或钟表时间或()时()分的卡纸,先找朋友,然后组成一辆啦啦车开……首先教师和学生进行游戏的示范,然后学生进行模仿,最后让学生帮助老师找朋友。这个游戏环节不仅能巩固新知,还进行了知识的拓展延伸,从中提高学生的竞赛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在激烈的比赛中让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变得轻而易举了。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调动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师可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和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的特点,设计各种游戏更好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能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他们能更快地融入到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他们用数学的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度开展游戏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游戏环节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等,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同时,在游戏中要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不要形成就游戏而游戏的局面。游戏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接轨”,寓教于乐,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将精心设计的游戏与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为了促进教育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文章首先分析了案例教学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对案例教学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究,具体通过目标设计、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方案、教学评价四个部分进行了重点分析。

教育学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在校学生可以充分掌握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打下坚实基础[1]。但是,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该门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以传授教学理论知识为主,对教育学的教学实践重视程度较低,导致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差。

案例教学本质上是教师以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前提,组织并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教学中的典型案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分析,以此来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2]。

真实性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特点,表现为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虚构的,也不是编撰的,不能带着主观情感去评价和分析;案例教学的`特点还体现为必须要依据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有针对性选择合适的案例,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排;案例教学具有一致性,体现在通过教学案例创设的具体情境,来提升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育学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实际应用。

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在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同时,重视引入案例分析所能发挥的作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的教学运用中,教学案例的选择应结合主次重点、原因分析等方面,充分结合教育学中的理论知识,这样可以极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

(二)案例教学设计。

在课堂讲解前,做好教学案例的筛选工作是确保课堂效果的基础与前提。首先,需要了解、掌握教育学的相关知识,任课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案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案例教案的编写、所需案例的选择、案例教学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分析、分组讨论、课堂设计等,明确师生各自扮演的角色,在进行详细分析之后,引导学生根据真实案例结合理论知识,使其学会独立思考,充分理解案例教学的理论、掌握学习方法,通过案例法教学,实现教学课堂模式的改良,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

(三)课程实施方案。

第一,案例讲解与分析。教师需要考虑案例的桥梁作用,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代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理解生涩深奥的理论知识,使知识更加生活化,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比如,教师在讲解思想政治课程时,可以通过我国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宏伟蓝图经典实例进行讲解,把马列主义的社会价值观与我国发展的方针政策联系起来进行阐述说明,利用新闻舆论对知识点加以辅助讲解,帮助学生学习到不同的学习技巧与获取知识的渠道,同时通过案例说明,掌握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第二,学习分组讨论。通过教师安排的课前准备活动,让学生提前收集教案关联内容,在教师的课堂讲解后,使学生初步了解知识内容与学习架构,根据班级人员情况可以按照3~5人一个小组,开展班内讨论,锻炼学生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讨论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生活实例作为论证依据,佐证自我观点,在与其他学生辩论交流的过程中,思路得到扩展、思想得到升华,针对同一个理论知识点,学生共同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代入感,优化了教学模式与教学效果。

(四)教学效果评价。

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找到合适的案例素材,结合课本教学大纲传递给学生需要的理论知识,更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估,真正实现“教有所学”,否则,达不到教学目的与效果,将失去教育创新的意义。根据案例教学的构成可将案例分为教师素材案例与学生素材案例两部分,教师针对不同素材进行分类考核评分。例如,学生对于教师筛选的案例与课程大纲结合的紧密程度,与实际理解掌握的程度进行公开评分,每堂课由学生打出的综合评分纳入教师业绩考核,以此作为鞭策,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学生之间的辩论小组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互相评分,每堂课评出优秀讨论小组,作为鼓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平等竞赛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互动环节,提高参与度,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意识。

三、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所采用的案例教学方法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浅谈分层教学法在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论文摘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举世瞩目的职业教育成功的典范。主要介绍德国职业教育的法宝――行动导向教学法。详细介绍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项目学习法,案例学习法和引导文教学法。最后,探讨行动导向法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学习法案例学习法引导文教学法。

行动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实际工作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产生于英国,由英国的教授瑞恩斯(reginaldrevans)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与者通过小组讨论和再学习得到深入的思考,分享彼此的经验,最终提出解决方案。这种经验共享的方式,不仅能够得到创新的方案,而且可以帮助个人和集体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这种方法被认为是过去四十年里管理和组织发展中产生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笔者有幸参加德国继续教学协会与中国教育部联合举办的旨在培养职业教学老师教学方法,开发职业教学媒体的“媒体技术”项目。在德学习期间,笔者系统学习了行动导向教学法。以下是几个典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介绍。

1项目学习法。

项目学习法又称项目教学法,目的在干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让学习者更独立地组织自身,并更活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项目学习法由以下几个阶段构成:开始阶段:寻找并发现与参与者有关的一系列问题。第二阶段:将问题具体定位。首先确定一个针对问题的总体指导性目标。其次,提供初步的关于问题形式,计划和实验的行动引导介绍。第三阶段:勾勒行动和解决方案的基本原型。在这个阶段,参与者们需要更准确的.阐明目标,通过制定计划来解决问题。第四阶段:模拟阶段。该阶段需要测试拟定解决方案的可能性,并检验解决方案是否可以顺利的执行。最后阶段:用实验性的检验来完成项目。如果需要在工作共享原则下进行平衡实现,那么执行计划或者实现结果。由此看来,项目学习法使参与者不仅能够建设性地投入到课程中,而且能够使他们参与到先前的课程计划中去。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以成果和实践为导向的,它有助于参与者学到更多课堂以外的东西,有利于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同时,项目学习法是面向问题的。项目学习法通过分析问题和更精确地陈述问题,以及通过寻找和模拟可选的行动途径,试图为问题或结果寻找一个解决方案。项目并不针对非真实的情境,而是针对符合实际情况并有主观或客观利用的情境。但是在项目学习法实施中,教师不仅需要有专业能力,而且必须在项目计划和决策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

2案例学习法。

案例学习法,又称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复杂的引导过程。其首要任务是发展解决问题的理念。在实践中最可能发现问题的各种情况,参与者必须独立地分析问题所处的环境,并且在团队工作中寻找解决方案。

案例学习法主要被划为三个阶段。在案例学习中,参与者在某种标准下对不同的方案进行严格的比较和选择。作为案例学习的基本条件,必须在寻找信息和获得信息之前辨析这些问题。初始阶段,参与者应该分析问题并且全身心投入到这个问题中去,以便为未来的工作打好基础。第二阶段是问题解决方案阶段。参与者应该搜寻不同的解决途径并且决定哪种方案、途径最为合适。最后一个阶段是评判方案。在小组中,参与者比较、讨论不同的方案,并且与其相似的实际解决方案作比较。这种比较有助于参与者更接近实际,同时有助于执行真实的评估,以便于在未来的实际计划中去运用成果。有的学者再次将其过程细化,把案例学习过程划分为以下阶段:

介绍――信息――研讨――决策――辩论――评判。

从这些阶段看出,只是细化了阶段,在原则上还是基于上面三阶段的。案例学习法在方法上并没有受到限制,教师可以在各种变化中选择以安排自己的课程。

3引导文教学法。

引导文教学法,又称引导课文教学法,是借助干预先准备的引导性文字,引导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引导文教学法通过行为实践和学术研究得以不断完善和扩充。下图为引导文教学法的课程流程:

l信息收集――2计划――3决策――4实施――5检验――6评估。

l我们要做什么――2该怎么做?――3决定工作方式以及与培训师交流、工作计划、引导问题――4分块逐项工作完成任务――5任务完成得符合专业要求吗?检验表格――6下次如何做得更好?与教师交流。

引导文教学法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某个培训阶段,并且理解在这个阶段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的规则。一个完整的引导文教学通常包括:引导问题、工作计划、检验表格以及引导原则。

由引导文来加强对实际任务介绍的理解,包括所谓的引导问题。参与者在独立解决复杂问题时根据引导问题的指示来完成。参与者通过所提供的媒介和引导问题的引导,找出独立应对任务的知识和方法。这样有利于参与者获取知识并计划工作,更有利于他们做好应对未来实际工作的准备。

由以上介绍的几例典型的教学法可以总结出,行动导向教学法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行动”在这里构建成一个框架:在这样一个框架内,“知识系统”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而是在学生个体内有机生成的,因而在具体的行动情境中,其内化于个体大脑中的有机成分将能很快地从内部“输出,迅速转换为实用而有效的行动。

彻底的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是高职教学的一次革命,它将带来高职教育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论文

高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语法方面的教学时,往往因其机械式的教学模式而无法引起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通常情况下高中英语语法的教学模式便是教师为学生讲解相关规则,为学生布置语法相关习题进行练习,无法使英语语法的教学达到应有效果。基于我国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深化,高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语法方面的教学时对教学策略进行了丰富和调整,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英语运用方面,对此高中教师已经逐渐将传统的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通过情景教学法对学生进行高中英语语法方面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可以对高中语法的学习提高兴趣,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收获,最终使学生可以将英语进行更好的应用。

1.1根据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进行情境创建。

近些年,随着我国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教育工作者进行教材的编写时通常会将更多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融入高中英语教材,从而使学生可以对教材中的话题产生更多熟悉感和亲近感,在进行情境的`创建工作中,教师也需要将情境尽量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从而使学生可以在熟悉的情境中更好地完成语法学习;语法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的贴近可以使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实用性方面有更多认识,从而使学生可以对英语语法的学习产生更多兴趣。下面将就根据实际生活中场景进行情境创建的情境教学策略进行实例分析:某校高中英语教师对学生进行“定语从句”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喜爱的球队;学生由于个人喜好的不同可能具有自己支持的球队,并且这一话题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经历等畅所欲言;教师可以通过:theredteam(形容词),theteaminred(介词短语),theteamwhowerewearingred.(定语从句)的引出对学生进行定语从句相关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对定语从句的作用产生更多认识,对定语从句、介词短语以及形容词三者之间的修饰性进行联系,并将先行词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围绕本节课的语法内容进行讨论,并且可以为学生设定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例如谈一谈各个班级篮球队等,总而言之通过这种情境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将教师所讲授的语法知识更好地进行应用,从而使学生在贴近实际生活的情境中更好地运用和理解英语语法。

1.2通过多媒体的手段进行情境创建。

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多的进步,因此我国高中英语教师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将更多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高中英语语法的教学工作中,通过相关技术对情境创建工作进行辅助;通过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方法为学生创建英语语法的学习情境,对传统机械化的语法教学进行转变,使更多有趣的元素融入语法教学,通过视觉、听觉刺激等对学生语法学习的兴趣进行调动。下面将就多媒体技术创建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情境的相关内容进行实例分析:某校教师在进行“定语从句与先行词”方面语法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警察进行搜查工作时的情境,通过让学生用英语复述情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语法教学:thecopsearchedthestorewherethethiefhadstayed.通过多媒体的相关技术,教师可以将警察搜查的情境为学生更好地呈现,使学生对教学活动产生更多兴趣,并且通过学生复述使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可以对学生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及错误进行纠正,从而更好地通过多媒体手段创建的情境对学生进行语法教学。

1.3通过演示及模拟的形式进行情境教学。

高中英语教师对学生进行英语语法方面的教学,目的便是让学生可以对教师讲授的英语语法知识进行更好的应用,因此语言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便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模拟为学生创建相应情境,从而使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积极地参与到英语语法的教学活动中,并且利用演示模拟手段对语法规律等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从而使英语语法教学达到其应有效果。教师通过演示模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语法教学时,可以对问与答的教学环节进行完善和丰富,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先行词及定语从句”方面的教学时,可以将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的房子模型以及一个娃娃模型为学生进行展示,将娃娃放在红色的房子里,并对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提问:“whereistheboy?”学生将会回答:“theboyisintheredhouse.”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对两个房子的特点进行描述,并让学生将定语从句融入到答案中;通过演示模拟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相关情境进行直观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语法学习水平。

2.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教师若想使英语语法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需要对传统机械式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通过情景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情境的创建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法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从有趣的情境中进行语法学习,使学生可以对语法应用方面的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使语法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提高学生英语学科的成绩。

参考文献。

浅谈绘画解说式语文教学法的教育论文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作为高中教育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意识、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以讨论式教学法为典型代表,该种教学法不仅激发了学生思想政治学习兴趣,还可有效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团结协助意识。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个性特征、思政道德教育目标等因素,创新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丰富学生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高中;课程设计;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属于常用教学方式,但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通常应用传统教学模式,采取灌输式教学理念,极大程度上打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发展需求、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因素,科学应用讨论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浓厚的讨论氛围中掌握思政教学内容,提升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目的性。

1讨论教学法应用于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讨论教学法诞生的时间较长,但一直未被明确其含义,如春秋战国时期兴办的私学,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大量运用提问、讨论等教学方式,这也就说明讨论教学法的应用范围较广。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讨论教学法被定义为“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师生就某个教学问题进行讨论,通过总结、归纳、探究等方式得出结论的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具备互动性、开放性等多种特征,可有效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从而锻炼学生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但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将讨论教学应用于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设计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缺乏教师的引导。

讨论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敢于发言、勇于发言,基于此,导致部分教师对于讨论教学法存在一定的误解,而没有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如部分教师通常都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列出讨论问题后,直接让学生自主讨论,且不会主动参与到讨论过程,以旁观者的态度观察学生,而没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使得学生很容易失去讨论目标,降低了学生对讨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1.2讨论过于正式、形式化。

高中的政治学习任务重,教师为按时完成教学任务,通常会限制讨论教学法的使用时间,如部分教师仅在公开课时运用讨论教学法,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主动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大多会直接摆出2—3个问题,让学生讨论3min左右,导致讨论过于形式化,学生并没有深入讨论,而降低了讨论教学法的有效性。

1.3小组成员讨论缺乏合作。

在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合作,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学习小组成员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不高,甚至部分学生不愿意与其他同学分享自身想法,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较少。

2讨论教学法应用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设计策略。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应用于讨论教学法,需要教师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需求等因素,抓住讨论教学法的重点,创新其应用方式,具体策略分为以下几方面。

2.1增强教师综合素养,教授学生讨论技巧。

教师在讨论式教学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科学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与爱好,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应不断丰富思政知识结构,不再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涉及其他学科,如教育与心理、科学与人文等,如教师可多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日常表现、兴趣爱好,掌握学生基础情况,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其次,针对学生讨论过程中可能提出的刁钻问题,教师应用自身渊博的学识帮助学生,冷静处理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教师在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时,应教授学生良好的讨论、语言技巧,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仔细查阅高中生存在的不理性消费行为,并通过委婉的方式对其进行批评,以正确的消费理念为引导,促使学生朝着正确方向思考,坚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原则,帮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潮流的'价值观。

2.2营造浓厚讨论氛围,加强师生有效互动。

讨论式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设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利用合理的讨论方式,营造浓厚、轻松的讨论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此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具体讨论方式分为以下几方面:(1)自由讨论方式:如在学习“感受文化影响”时,教师可以在仔细讲解理论知识后,给予学生10min的自由讨论时间,要求学生讨论“不同民族的交往方式”,如藏族接待尊贵客人时会献上洁白的哈达、泰国人会见客人时行“合十礼”等,同头脑风暴的方式,联想到更多文化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思考,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联系,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2)小组合作讨论方式:该种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方式的应用较为常见,如在学习“诚信”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几个短小的视频,包括“到商场买东西花了3元钱,老板却将10元钱错看成50元,多找了钱,请问同学们你们会不会归还?”、“老师在考试时强调不允许作弊,但你的好朋友却要求在考试过程中给他传答案,你该怎么办?”、“别人在公交车上都没有给老人让座,你要不要让座?”然后再将学生划分为平均的小组,要求学生就视频进行讨论,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说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道德与自身利益之间的冲突。(3)辩论赛:辩论赛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组织语言,调动自身已学知识,有利于锻炼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确定辩论赛主题时,应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因素,选择有争议性话题,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通过此种方式,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是非判断观念。

2.3合理安排讨论时间,科学丰富讨论内容。

合理的安排学生讨论时间,丰富学生政治课堂讨论内容,是应用讨论式教学方式的主要目的。教师应协调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选择恰当的时间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常而言,教师可以先花15min左右的时间讲解理论知识,预留30min引导学生讨论,整个讨论环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促使学生参与到讨论过程。丰富讨论内容时,可结合最新时事,如“四川凉山缉毒警察———贾巴伍个”,要求学生学习社会正能量,感受思想道德修养的力量,不断健全自身人格,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4落实讨论教学评价,提升学生运用能力。

落实讨论环节的教学评价,是提升讨论教学法教学质量与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就传统讨论方式而言,大多是教师做最后的总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及时转变自身评价方式,如要求学生选出总结人员,对讨论予以归整,教师应仔细聆听学生总结情况,对其进行中肯评价,如果学生提出较为创新的论点,须予以鼓励、表扬。

3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设计讨论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在设计讨论教学模式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三方面:(1)引进先进教学理念;教师应合理运用互联网等途径,积极接受新型教学方式、理念,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拓宽学生知识眼界,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2)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必须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的同时,带领学生探索政治知识领域;(3)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在新课程改革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在思想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促使学生从新角度认识自我,形成科学价值观念。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讨论教学法作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过程中典型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还可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协作意识。在以讨论教学法为基础设计思想道德修养课堂活动时,教师应协调好教学内容与讨论教学法之间的关系,科学安排课堂讨论时间,丰富课堂讨论方式,借助辩论赛、小组讨论等途径,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浅谈分层教学法在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布卢姆认为:“要使每个学生对所学学科都能达到掌握水平,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那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标准课堂教学情景和假设。”由此可见,教师要面向全体,根据所授班级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让每个学生都会学、善学、乐学,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功体验。

一、树立积极的学生差异观,科学进行学生分层。

受教育环境的制约,每个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不尽相同,加上所授教育的差异,导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悬殊很大,教师顾此失彼,最终导致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难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因此,我们要树立积极的学生差异观,把差异作为教学资源,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例如,了解哪些学生善于从教师的语言中捕捉重点思想;哪些学生善于独立思考,能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哪些学生适宜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喜欢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学习;哪些学生喜欢老师板书,觉得板书才是重点等等,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结合个别交谈及与其他科任老师交流对学生进行合理定位,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当然,为了便于操作及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最好采取隐形分层,作为分层教学的基点,然后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科学的具体的、教学方案。与此同时,教师要明白,任何标准都不会一成不变,分化是常有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适时的、灵活的作出层级间的调整。

二、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层可以更好地发挥它的作为评价标尺的功能和导向作用。由于学生差异性的客观存在,这就要为他们创造多学、学深的条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习内容。

例如,教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文言文时,笔者就把教学目标定了三点:(1)美读、诵读,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2)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揣摩作者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作手法。(3)理解作者笔下通过描写“世外桃源”展现的理想社会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第一个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设定的,能诵读并掌握、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古今异义等文言文知识。第二个目标有一定难度写作手法赏析,是为中优层次学生实现。第三个目标人物情感把握就是由学习的佼佼者去达到。

三、教学内容分层。

这里还是以案例说吧。例如,讲授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对于基础薄弱的差生,要求能够理解“阿长”这个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底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要求能由鲁迅先生的“憎恶”“讨厌”阿长,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而对优等层次的学生来说,则要求他们能够深入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眼光,一时儿时的眼光,二是写作时的眼光,并分析这篇文章的.内容有什么实际意义,积累写作素材。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分层,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不同层次的学生也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四、分层施教。

分层施教是分层教学的核心工作,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的原则是:首先,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授课时间不应超过半节课,应把更多的实践放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在课堂上的多边交流上;其次,教师要时刻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各个层面学生的思维与递进,特别要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表现,并根据学生的层次给予学习指导,精心点拨;最后,要面向全体,教师的讲授必须重基础,从最低点起步,适度拓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领悟。与此同时,教师要分层设计课堂讨论的问题,分层设计课堂练习、分层设计自主学习内容,做到“分合”有序,课堂提问时把简单问题留给差生,有一定难度的则让优秀生回答,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进步。

总之,分层教学对于提高初中生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要做好,则需要我们教师深入体察学情,做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分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必然会在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研究探索下不断完善,最终大放异彩。

浅谈用交际教学法培养英语会话能力论文

许多学习英语的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虽然掌握了较多的英语知识,甚至在书写上具备了较强的能力,但是一遇到同英美人交谈,就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应付,一旦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相互交谈,就感到非常吃力。他们遇到的第二大难题是,在交谈中不知道怎样开头和怎样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只会寒暄问好,接着就没话讲了,不知道怎样将谈话继续下去;有的在交谈中能够应答,也能主动讲几句话,但由于不知道怎样正确表达自己的意图和观点,往往说得不得体,有时回答对方的话不恰当。比如,一位朋友让你等他,而他来晚了。他对你说:sorrytohavekeptyouwaiting.表示歉意。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回答是that’sallright.殊不知有的学生回答:don’tworry.有的则是:nevermind.”

透过这些现象可以看到问题的实质,即学生没有掌握在特定语境中的交际功能,也就是在什么场合中该说什么话,怎样说,和在不同的语境中应如何正确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达到双方交流的目的。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其原因总的体现在教学与现实的矛盾上,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原因一:课堂语言与自然语言的矛盾。目前我们的课堂英语教学只注重教授规范英语,而不注重教授生活中存在的并不一定规范的语言,也不注重发展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按照我们的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是背台词的演员,而不是生活中的自由谈话者。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我们就要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并不符合语法规则而实际生活中人们又普遍运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就是各种语言的变异,那么,我们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就会比较容易适应自然的英语。

原因二:教学与实际运用的矛盾。我们的听力、口语相对较弱是因为在教学中通过“听”所接触到的语言量太少。而实际上,通常我们听别人讲话的时间比我们自己讲话的时间多得多,我们能听懂的话比我们实际上能够表达的话要多得多,因此在实际交往中人们更多地运用了“听”的技能。

原因三: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矛盾。“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传统,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而我们的英语教学过分强调了语言知识,而忽略了文化知识。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一句thankyou,美国人习惯回答you’rewelcome,而英国人则常用notatall或don’tmentionit或“t’sapleasure来回答。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只教给学生“thankyou”有几种应答方式,而往往忽略了语言的使用规则。

二、交际教学法的特点。

1、交际教学法的教学目的和方针在于培养学习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即运用语言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

2、交际教学法强调教学材料必须是真实世界使用的真实语言。真实的语言材料为学习者在真实世界的语言交际起到了桥梁作用。

3、交际教学法的教学方法以活动为中心。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鼓励学习者相互交流,而且多方提供机会让他们彼此交流。

4、交际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课前,他是组织者兼顾问,他必须有效地组织活动、调动积极性,随时对活动的进展给予指导,随时回答各种预想不到的问题,并就学生的语言活动结果给予评论和总结。这些环节都具有不定性和不可预见性,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经验、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才能胜任。

5、交际教学法能提高学习动机。因为它提供了许多语言实践机会,学习者不再处在被动地位,他们自己对活动的顺利开展和结果负有直接责任;而且活动往往会提高学习者的竞争意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因此而得到激发。

三、如何组织及改进英语交际教学。

我们在使用交际教学法培养英语会话能力的'时候,首先要克服其缺点,做到“知”与“做”的统一。同时,我们还应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他们了解学习英语不仅是学习语言,同时也是学习文化。在掌握英语语音、语法、词汇、习语的同时,还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深入地掌握好英语,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交际的目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还应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开口去练习,以达到学生口语练习的最大实践量。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尝试:

1、开办“英语角”。在英语角,教师应让学生尽量用自己熟悉的句型与他人交谈,从易到难。

2、英语辩论。模拟辩论是在交际教学法的指导原则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设置情境,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开口。

3、听英文歌曲、看英文影片。绝大多数学生是喜欢积极参与听歌曲、看影片学英语活动的,并能自觉地把它作为英语学习的一部分。

除了上述的这些活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经常用英语会话也是必要的,这也是最简单、最有效、最可行的办法。

四、结论。

综上所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学习语言也是为了进行交际、交流思想。而交际教学法正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法,只要我们在实践中扬长避短,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中专药剂学教学中的实施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项目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能力为本位,它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激烈的竞争职场。本文以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为案例,探讨了如何有效而具体地实施项目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促进高职英语课堂教学。

【论文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项目教学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此同时,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思潮出现在职业教育领域里,它使全球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革命,也为我国高职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

一、高职英语与项目教学法。

1.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教育部高教司于10月颁布(试行)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了“一个原则,两个并重”,即高职英语教学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英语能力并重。要求中所提出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为能更有效地培养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

2.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辞海》对工程意义上的项目的定义是“具有独立设计的文件,竣工后能独立发挥设计所规定的生产能力或效能的工程,可以指建设项目,也可以指项目中单项工程”。[1]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共同实施完整“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活动。它以“项目”为中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项目任务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者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项目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满堂灌”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毁灭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其授课主要方式是通过语篇教学让学生掌握单词、短语和语法。整个传统教学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理论教学为重点。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教学法以“英语+专业”为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技能和英语应用能力很有效的结合,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激烈竞争的职场。通过“项目”,培养高职学生能力为本位的目标得到很明确的体现。

本文作者实施项目教学的材料为《新视野英语教程》中的(读写教程3)iamhome(我回家了)[2],实施项目教学班级为旅游1001班全班。本篇课文主要内容如下:为改变大家对美国的家庭观念,文章讲述了美国人家庭中难以割舍的亲情,也让读者感受到美国年轻人和中国年轻人一样,都有强烈的思乡情感。项目教学法的主体部分为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可将其细化为以下五大环节。

1.确定项目。

确定项目时,要求教师要因学生而施教。教师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及学生的英语能力来确定项目。英语教学不像在财会、机电、焊接等专业课教学有着显著的'操作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具体的、显而易见的一些任务。基础英语教学可根据课文内容来确定项目,也可根据文章主旨进行引申。根据学生专业和本篇课文的特点,由此派生出跟日常生活相关或以职业为导向的项目即welcometomyhometown(欢迎来到我的家乡)。此项目对旅游专业具有可操作性,它能够将学生的专业与未来职业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积极性。

2.项目分组与明确项目任务。

如何将全班合理的分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分组活动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励他们进行语言交流,并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3]。基础英语的项目分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英语水平,但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如将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分在同一小组,其内部成员展示自我机会相对较少,甚至没有。如将英语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同学分在一组,学习氛围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小组成员无所适从,结果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分组时,有必要考虑学习者的认知特征、学习成绩、认知结构、认知能力等采用异质分组,使小组成员在性别、成绩、能力、背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4]。根据学生专业和生源地,作者将旅游1001班38位同学大致分为内蒙组、宁夏组、陕西组,但由于本班将近三分之二的同学为陕西生源,又将其细分为关中组、陕南组和陕北组。

为了能较好地完成项目,教师可将总项目细化。项目任务的细化可以使学生明确具体的小任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保证学习的方向和目标[5]。教师可将“欢迎来到我家乡”的总项目任务具体化为:

ationofthewelcomingspeech.

uctiontothescenicsite,localhistory,localculture,localflavor,handicraft,etc.(学生可选择其中的一方面,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gahotel.

ll.

3.自主探索与项目制作。

自主探索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式。准备过程中,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图书馆、自己平时积累的素材来做项目准备,无疑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在与小组成员间讨论中,学生展示了思维的多样性。小组成员对家乡的景点、风味和家乡的旅游路线、文化和历史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小组成员还对项目的展示方式提出建议,如照片、图片、录像、角色扮演等。由于高职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教师可将自己平时积累相关材料提供给学生,也可提供相关词汇和固定句型,以强化其表达能力。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如需帮助,如打印,相机、碟机、多媒体教室等,教师都要给予积极的配合。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对未来所从事导游职业也有着更深刻的认识。

4.汇报成果。

汇报能增加学生成就感和再学习的动机。学生汇报过程应该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如果小组成员在汇报中由于紧张而未能按照计划进行时,教师可依据情境给予帮助或提示,而不能随意打断或终止汇报。如果汇报过程中出现了语言方面的表达错误,应该在该汇报结束后给予批评和指正。

(1)角色互换:角色互换能使小组成员在有限的时间内针对自己的任务做充分准备,且能各展所长。在执行细化项目时,汇报人可通过轮换的方式。如致欢迎词时,我们可让那些性格开朗、英语基础较好的成员来完成;介绍家乡的具体特产或者风景时,可让性格内向或基础较差的成员来完成,因为充分的准备可使成员对具体的项目能有较完美的汇报。

(2)图片展示:成员通过曾经的旅游照或者整理的图片,向大家介绍家乡的景区、手工艺品、风味小吃等。图片展示让全体同学在欣赏美景、了解家乡的同时,快乐地学习英语。

(3)多媒体展示:学生可以将准备好的素材做成ppt,像专业导游一样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家乡。在ppt的制作过程中,小组成员集思广益,丰富了词汇量,增加了对家乡的情感,同时也加深了对本篇课文的理解。

(4)模拟带团:如在预定宾馆的任务中,小组将其成员分成三部分:导游、游客和酒店服务人员。导游带游客入住酒店后,却发现酒店有很多方面难以令人满意,于是导游、游客和酒店服务人员间展开对话和调解。模拟带团不仅能很有效的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而且增强了学生的随机应变和团队协作能力。

5.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可分多种形式,如口头和书面评价;具体任务评价和总体项目评价;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学生在自身优点被他人承认的过程中由于产生喜悦的心情而形成自信,这种自信会使学生相互激励,从而形成共感―互动的人际关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6]。教师首先应对学生的准备和汇报给予表扬,然后指出学生在项目准备不足之处和汇报中出现的语言表达错误。其次教师的点评应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时,更重要的是要认识不足之处,使得英语水平、分析能力和综合方面的素质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总结。

经过教学的探索和实践,项目教学法能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教学活动,达到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职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使高职英语教学迈开了新的步伐,它也将更有效的推动高职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385.

[2]郑树堂,胡全生.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3)[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3.

[3]陆波.高职高专英语项目教学法小组活动探析[j].吉林: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9(12):121.

[4]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7:116.

[5]刘福英.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广东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45.

浅谈任务导向教学法在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在《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教学,按“创设情景,提出任务,教师指导,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成果展示,任务评价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提出“蛋白质营养与与人体健康”“脂类的营养与人体健康”“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与人体健康”“膳食纤维的营养与人体健康”“维生素的营养与人体健康”“大学生的家乡饮食”“认识食品添加剂”“身边食物的保存”“我的饮食习惯”“饮食与疾病”“食物污染”“食物中毒”共12项任务。

2.1任务的提出将任务不知不觉的'提出,融于情景之中,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脂类的营养与人体健康”为例,脂类是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的一类化合物,营养学上重要的脂类有甘油三脂和磷脂、固醇,脂类在膳食中的重要性和对人体的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在同学中存在着“恐脂症”的错误认识及不良节食的行为,单纯的课堂讲解不能有效地改变学生错误行为,先在课堂中讲解,评价人体的体重指标(bmi),先正确认识自己的体重,讲解脂肪的相关知识,“提出脂类与人体健康”这一任务,明确此任务的知识目标是能描述脂类的分类,脂类的生理功能,食物营养价值的评定指标,脂类的食物来源,脂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正确认识胆固醇。

2.2学生自主学习在任务导向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白完成的任务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真实任务,在“脂类营养与人类健康”中,我们把任务转化为实际生活中,每一位同学每天摄入的脂类的量,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给出适当的提示,指导学生查阅各种资料:图书、期刊、专业的网站等,在任务的要求下,学生主动探索,因为同学的知识储备不同,在自我学习过程中,可完善各人不同的知识要求,而且使学生及时了解与相关知识的最新动态,累积了完成知识所需的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既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3学生任务分解任务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把学生分组,学生可先自由组合团队,一般5人左右,在课程期间成员基本不变,但每个任务可推不同的负责人,负责人负责协调某项任务的完成,在任务的完成规定期间内,组织同学按任务实施目标和要求制订任务实施计划,任务实施计划确立后,团队成员在分工的基础上按照计划推进。

2.4成果展示任务完成结束后,团队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展示成果或作品,汇报任务完成中的主要任务分工、实施步骤、经验教训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交流,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出任务的结论。由于任务导向教学模式的学习过程具有特殊性,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能用试卷作为评价学习的唯一方式,可规定学生制作相关的ppt或微课,制作ppt每组选派一名学生讲解7~8min,教师加以点评,确定哪些内容讲解不够深入,哪些内容只需一带而过,如何展开教学内容,校正模糊的认识,并加以总结,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在学生制作10min左右的微课,学生可本人出镜讲解,教师在课堂可根据学生微课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食品营养与卫生的问题,学生加以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等应作为任务完成情况的重要评价内容。

在当今社会,网络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方便。在食品专业课程中尝试教学改革,针对《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教学特点,运用任务导向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1加强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因有共同的任务目标,要求在一定的的时间内能完成,同组的同学必须团结合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同学相互了解,取长补短,而且在交流中学会对知识的评价、接纳和反思,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2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避免以前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学生对老师有疏离感,而且可借助于qq群等现代的社交平台进行线上和线下的交流和探讨。融洽了同学间、同学与老师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让同学与家人关系更为紧密,以前多是家长关心学生,现在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学生关心家长,将所学的营养知识传导给家长。

3.3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自行查阅书籍资料和文献的能力,在归纳、总结等过程,在完成任务的训练下,培养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知识的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学生将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更能灵活运用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而不是机械地记忆,比如脂类与人类健康的学习,很多同学能更理性的认识脂类,关注自己的饮食和身材。

3.4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使自己具备综合的理论知识、宽阔的视野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轻车熟路地驾驭课堂,在不知不觉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进行任务导向式教学的尝试,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本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情况,教师要解决各种专业和非专业的问题的提出,任务设计要合理。另外,采用任务导向教学,其大部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教师走下讲台,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和督导,当学生遇到问题和困难,通过自己思考和小组讨论不能解决时,要及时指点和指导;在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不能很好配合时,要督促其完成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或遇到共性问题时,要走上讲台进行归纳、总结,把问题讲清楚。

4结语。

作为一种教学活动的尝试,在顺应网络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我们采用任务导向教学方法在《食品营养与卫生全》中的应用,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自始至终,学生都是任务完成中的主要人物,不断思考任务的完成,预测任务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隐患,并制订相应解决方案。

总之,任务导向教学法的运用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使得在课堂上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可能。任务导向教学法将大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与其日后的社会实践很好地沟通了起来,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生活中营养与卫生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的营养素养,也树立了正确的生活态度。

浅谈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论文

为弥补教学存在的不足,为整个社会培养更多优秀合格的专业人才,促进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结合教学目标和具体要求,笔者认为今后应该采取以下优化和创新方法。

2.1重视教学课程建设。课程设置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核心,注重基础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实践性、应用性,建立健全的实践课程体系。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不同模块,有效指导学生实践课程教学。重视组织学术讲座,讲解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前沿问题,更好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拓展学生知识面,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2.2理论实践教学结合。在重视计算机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注重计算机软件设计开发、网络数据库、多媒体基础知识学习,开设实用性强、应用价值高的课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所占比例,有效适应整个社会的需要,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2.3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为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综合采用项目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现代方式方法,将学生更好带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这些活动中增强实践技能,促进教学效果提升,提升学生的课堂实践能力,为整个社会培养更多优秀合格的人才。

2.4注重教学质量监督。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监督体系,合理配备工作人员,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对实践教学进行检查监督,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同时要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和完善对策,为后续教学效果提升奠定基础,进而有效提高实践课程教学水平。2.5改进教学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实践学习过程的评价,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学习效果、学习进步等内容。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结合起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结束语。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担负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认识存在的不足,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更好发挥引导作用。并结合教学具体内容,采取有效的改进和完善对策,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创新,促进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然升.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电子制作,2015(2):68.

浅谈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在幼师视唱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呈现出对文化的多层次追求,世界各国掀起多元文化的高潮,在这场风暴的冲击下,音乐文化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音乐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体现了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程度。众所周知,音乐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音乐教育的传承,高校音乐教育对未来的民族音乐的多元化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把国外的音乐文化融入本土,是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在传承和推广的基础上,培养出大量民族音乐文化的爱好者,提升对民族音乐的情感,加强民族的团结力。

我国对音乐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教育改革,使得音乐教育管理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也在不断地完善教学管理。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各个高校的重要管理方式成了院系管理方式。虽然制度不断完善,但是很可惜,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弊端。由于近十多年来我国以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引领社会的核心,使得经济管理对教育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负面影响就是把经济管理中的绩效管理单向地、毫无理解地运用于教育管理当中。老师的教、课本知识和单方面的学科知识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被高校音乐教育普遍重视,而轻视了学生的学、实际操作能力和学科之间整体的知识的把握。其中具体体现在:一是学生足够宽的知识面,而知识的深度不够;二是学生的还有待提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对社会的适应性;三是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别较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另外,最重要的还是教育与管理脱节的问题。

杜威是美国的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在20世纪初提出提出“多元文化”。随着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局势下,人们把视线转向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势不可挡的成为当前新的发展对象。在多元化和民族化并存的新形势下,基于共同发展的原则。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这里提出的看法是民族音乐的传承与未来和高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我们大家都知道,民族音乐教育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师资力量的影响,结合目前我国各部分区域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情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都有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然而各个民族发展的进度和方向是不同的,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状况,必须要构建起原生态音乐文化,所有高校都应该加大对这个目标任务的重视力度,所培养出来的音乐人才也应该是建立在当地音乐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的,结合本地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需要进行人才培养工作,保证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行知识的充实。高校应当把我国的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支点,单纯的单科改革已适应不了现状,让传统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得到彻底的转变,从源头上改进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项目,是民族音乐文化的地位在音乐教育中得到充分提高。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文化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基于这样的大环境,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更新和延续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目的,教育学生热爱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使它能够持续高效地传承下来。在以多元化属为背景的社会音乐教育形势下,人们看高校音乐教育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受到条件的限制,衡量高校音乐教育的尺度也受到影响。高校的音乐教育改革应以学生为本、以人文作为主题、把音乐作为教育的重点内容、从头开始以不同的层次,多个方面,在各地高校大范围开展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促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音乐的价值观有一个正确的评判,从而激发出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每个地区的传统民族音乐都是不一样的,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和呈现方式,表达感情的音乐方式也不尽相同,喜怒哀乐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有了多元化的音乐情形大不一样,世界民族音乐的融合,不但丰富性了音乐本身,而且形成多样化的世界民族音乐,例如,《梁祝》是我国非常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这一协奏曲的核心题材是我国的越剧文化,我国传统的戏曲表演是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然后由世界闻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俞丽娜进行演奏,音乐效果更上一层楼,他在这首曲子的演奏中,利用小提琴和二胡的演奏技巧,融合了中华传统民族音乐所具备的音乐语言,是这首曲子更加圆满动听。这就是说,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的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仅能够驾驭我国传统乐器,外国的乐器也十分容易契合。由于现在传媒普遍化程度,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都有着传统音乐文化的渗透,逐渐消融化解,得到良性的发展,得以“润物细无声”,提升大众的欣品味,提高了中华传统民族音乐的品质,这对于我国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激发出我国人民潜在的民族自信心,以及自豪感,从而使得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得以传承。

对于音乐教育来说,与其他的文化课程教育并没有多大的不同,都是人类社会文明一种非常宝贵的财富,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彼此相互支撑,相互通融。高校的音乐教育应当把人生价值观和思想观念跟音乐教育活动密切联系起来,和教学过程相结合,使传统民族文化、音乐教育文化都渗透到音乐教育理念中。这些都说明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它是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最基本的策略,在传播民族音乐文化中起着垫脚石的作用。高校音乐教育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选择最有利于促进音乐发展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上保证民族音乐能够得以发扬光大,这只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方面是,为了保证民族音乐文化的高纯度,和民族音乐教育相结合,是他人的音乐文化在这里得以改正,同时得到一些回馈信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创新,它是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的首脑部分,从根本上来说,多元文化的背景给了创新民族音乐的契机,借鉴的外来音乐丰富了民族音乐的内涵。教师在民族音乐创新过程中,借助多元文化的背景,这样能够促使传统音乐文化的不断发扬广大和源远流长,在自身内涵得到丰富的同时,也使得传统音乐文化更加符合现代世界的发展潮流,得到感化人的效果,实现教育人的目标,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激励和鼓舞人精神,提供文化建设,给予精神支撑,促进社会稳定发展。说到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对各民族音乐之间的贯通和相互借鉴有着积极的正面影响,对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音乐人才有独到的作用,对加深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有不可多得的益处。以上可见,传承和发展是多元文化时代高校音乐教育内容的重中之重,明显的民族特点可以是生活充满乐趣,特具情趣的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昂扬的斗志激励他们向艺术的最高峰前进。受日益开放的大环境影响,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占有相对的地位,根本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弘扬和持续发展,目前,以我国的文化为特征,建立民族音乐教育的系统,对民族音乐的发扬光大作出贡献。

浅谈英语教学法

教学包含“教”和“学”两个因素,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学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课的成败。如果选择的方法不得当,就可能有“教”而没有“学”,课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表演,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科的特点,还要掌握教育的一般规律。只有学会适应学生,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一、一节英语阅读课。

该课的课题是《mikeandme》,文章讲述的是篮坛巨星乔丹与作者的相遇及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随着学生陆续走进教室,投影屏幕上即显示出课题和一幅简单的画--一个篮筐,给学生一些空间去猜想课堂内容。

按照阅读课的惯例,我喜欢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引入新课,从而使学生活跃思维,迅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达到师生互动(interactive)的目的。首先我会根据图画进行提问,随后让全体学生讨论反馈的答案,把课堂教学引向高潮,此时再进行阅读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分阶段布置不同的任务(task)。(1)听录音,做判断正误练习;(2)略读(skimmingskill)课文,回答几个大问题;(3)细读(scanningskill)课文,找出课后问题的答案,相邻同学互相做问答练习;(4)通过上下文推断(inferringskill)课文中部分难点或生词的意思,达到理解课文全意的目的;(5)让学生逐段找出重点短语,(如有时间,用找出短语连句),并将重点板书在黑板上,要求学生记住;(6)进行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二、课后反思。

这节课总体上算是一节完整的阅读课,但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只有少部分同学只是表面做作,没有真正参与活动,没有理解问题的意思,答题时随声附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好改变教学方法。这就是说,即使课前设计的方案再好,在实践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最需要解决的有两个问题,一是你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你所在班级的学生的特点;二是你在教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态度是怎样影响学生学习的。如果解决好这两点,其他诸如学生的课堂纪律、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何使每一个学生都敢于参与课堂活动之类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一)教法要符合学生年龄的特点。

一套好的教材必须配有好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所谓好的教学方法,就是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方法。(1)新课的引入: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成败,启始阶段很重要。课开始时,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不用担心学生不参与。初三学生,在中学已经学习了两年多,对于周围的环境和老师,都有了较多的了解,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他们仍然是孩子,不能完全理解家长和老师对他们学习的期望和要求,难免因为贪玩而忽略了学习。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加之有的学生前两年没有认真学习,到了初三赶上班级进度很困难,因而丧失了信心,对学习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尤其是英语。老师适时地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及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和表扬,学生会在老师所创设的氛围中努力学习。这节阅读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引入阶段,我根据图画设计的问题是:whatdoyouthinkwhenyouseethispicture?doyouknowsomethingaboutbasketball?lookatthispicture,who’she?学生很快回答it’smikejordan.下面再问有关球星的问题时,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班上的解立忠、朱思远、严鑫伟等几位男同学非常喜欢打篮球,只要涉及到这类的课,他们都会很积极地参与,而且兴趣很浓,不需要老师再去提醒他们听讲。因此,我认为课的引入方法能否吸引学生,是完成一节课教育任务的关键。

(二)练习的形式很重要。

设计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一种轻松的环境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学习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增强记忆效果和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即使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中,仍有一些学生不愿参与课堂活动。这是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就会不同。在课上分小组活动,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即使是平时不善于发言的学生,也能参与其中。这时课堂看似混乱,但得出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正是这种自由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时间去讨论、去研究。对于那些在同学面前很少发言、表现拘谨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可以不用担心当众出丑,表现就会积极很多。

小组活动还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对学得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去完成较难的练习;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进行单独辅导。

(三)教师对学生的良好态度能诱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关心并鼓励学生学习。而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只有当学生真正对一门课程产生兴趣时,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潜能充分发挥。另外,教师的态度在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不喜欢你,即使你的课教得再好,他们也不会感兴趣。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材与教学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

上面所提到的小组练习,可使学生获得一种被允许的自由,充分表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而当学生被信任和尊重时,他们总会自觉自愿地向着老师期待的方向去发展。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学生是有自己的审视能力的,当他们取得成绩或犯错误时,教师对他的态度会使学生有鲜明的感受。如果学生从你的态度里感受到你只是在就事论事地批评他,对他本人和他的将来则抱有很大希望,他会非常努力地改正缺点和错误。相反,一旦他意识到的是鄙夷和不屑,他幼小的心灵就会受到难以弥补的伤害,这种伤害非但不能刺激他进步,反而会造成他学业上的退步。

一个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教师,会从学生那里得到同样的回报,学生会以认真的学习态度和高涨的学习热情表达他们对所爱戴的教师的关注和支持;一个总是重视学生成功,而不是一味责怪他们失败的教师,会最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一个富有同情心和宽容的教师,能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学越主动,越学越会学,越学越爱学。

教育是门艺术,值得教育者花费毕生的精力去探索和追求它的至高境界。在这几年的教学经历中,我学会了向最好的老师--我的学生学习。是他们使我懂得什么样的方法是好方法。是他们使我真正理解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

浅谈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在幼师视唱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初中音乐教学作为初中教学中较为重要的辅助性学科,对学生全面发展及综合素养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越来越得到初中音乐教师们的重视。将音乐教育体系实践于初中音乐教学,不仅能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还能够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

音乐教育体系;初中音乐教学;实践;

音乐一直是人们情感的寄托载体,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者,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是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理应得到重视。

(一)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热情。

初中音乐教学与其他初中教学科目一样难逃“过分重视分数”的命运,使很多教师盲目性地通过死记硬背来提高学生音乐考试成绩,但这样与“以学生为主”教学原则是不相符的,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而音乐教育体系的应用则能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进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1]。例如,音乐教育体系中包括配合舞蹈系列的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舞蹈和摇摆动作等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

初中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音乐考试成绩,还需要加强对学音乐鉴赏能力、创造能力等的培养,为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这就需要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进行多方面知识教育,如舞蹈知识、配乐知识和节奏知识等,以提高学生音乐应用能力及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及技能水平。而音乐教育体系的实践恰好能够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性音乐教学[2]。

(三)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体系不仅含有音乐知识内容,还含有舞蹈知识内容、乐谱知识内容、乐器使用知识内容等,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音乐教育体系,无疑是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及知识文化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视觉及听力,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感性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很多初中生都是刚接触音乐课,尤其是农村地区很多上初中的学生在之前都没有真正接触过音乐课,所以对音乐课的认知还不高,也没有对音乐学习重要性进行正确认识,导致部分初中生难以提起对初中音乐课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时除了要做好初中三年的音乐教学规划以外,还需要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实践音乐教育体系,因为音乐教育体系的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及技能水平,使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及兴趣得到提高。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如下:

(一)将“歌唱教学”实践到初中音乐教学中。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为基础的音乐教学方式之一,对整个音乐教育事业发展都起着重要性作用,故需要实践到初中音乐教学中,以丰富初中音乐教学内容、完善其教学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音乐素养、歌唱技巧,使学生带着情感进行歌唱,以增加歌唱的感染力,最终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3]。

例如,七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音乐作品赏析及模仿活动,鼓励学生去学习优秀的音乐作品,并使用自己的方式展现出来。赏析时教师要多应用鼓励性语言,让学生不断去提高自己的歌唱能力,同时还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正确的发音和情感表达等方式具体化和形象化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不断练习自己的歌唱气息,使他们发音越来越准确、情感表达越来越流畅、听力越来越好等。

对此,教师可以选择《十送红军》作为学生练习气息、发音和听力的训练曲,即教师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该歌曲的历史来源及风格等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整体上了解该歌曲,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该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所使用到的旋律等,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通过对《十送红军》赏析后,很多学生都会了解到《十送红军》富含江南音乐特色,整个音乐旋律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二)音乐教育体系教学整个过程在初中音乐教学的实践。

音乐教育体系包括组织、演绎和新课教学三环节,三个环节都必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得到实践,具体实践过程如下:第一,组织环节,教师可以先将《黄河大合唱》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受到黄河的宏伟壮观,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第二,演绎环节,还是以《黄河大合唱》为例,设置对应的问题,如这首歌是哪个地区的?黄河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地位?等等,待学生们解答完问题后,不仅学会了新的音乐曲目,还深刻了解到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性及黄河的发展历史,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情感;第三,新课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先讲解曲谱,然后通过范唱来学习歌曲旋律,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唱法,通过ppt播放相关的音乐素材,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首歌曲[4]。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音乐教育体系对初中音乐教学质量提高有着重大意义和作用,可以通过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强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来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及效率。初中音乐教学中实践音乐教育体系,不但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感性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创作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蒋沛钘.音乐教育新体系运用于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实践体会[j].黄河之声,2016(23):50.

[2]肖玲.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探索[j].黄河之声,2016(8):18.

[3]张敏.音乐教育新体系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j].音乐时空,2014(7):184.

[4]徐静.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