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放羊的孩子读后感大全(22篇)

放羊的孩子读后感大全(22篇)

作者:雁落霞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交流思想和见解。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读后感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的灵感。

《孩子》的读后感

腊月二十三那天,北京的习俗是过小年要吃饺子。尼莫爸在外面有饭局,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我自己在厨房里煮饺子,尼莫在客厅玩儿乐高。

这时窗外有人开始放鞭炮,声音很响,尼莫冲进厨房,一把抱住我的腿,声音颤抖的说:妈妈,我害怕。

我赶紧关火,抱起尼莫说:妈妈知道了,这是放炮的声音,今天是小年,大家放炮庆祝呢。

尼莫把头扎进我怀里,说:妈妈保护我,放炮的声音太响了,我害怕。

我拍拍尼莫的后背,安慰了一会儿,尼莫的注意力被饺子吸引了,开始看我煮饺子。

想起来尼莫每次听到类似的声音,比如会发声的电动玩具,打雷的声音,都会很紧张。

尼莫一岁时,我们在颐和园玩儿,北宫门门口有个卖玩具的奶奶,把一个黑色的眼镜儿和大鼻子模具套在自己的眼睛和鼻子上,用嘴巴一吹,伸出来一个大长舌头,还伴随着吹哨子的声音。

奶奶看见尼莫走过来,对着尼莫突然吹了一下,尼莫浑身一哆嗦,哇的大哭起来。我赶紧把尼莫抱走了,尼莫死死的把脑袋埋在我的肩头,走出公园很远都不敢抬起来,我告诉尼莫,我们已经出来了,看不到卖玩具的奶奶了,尼莫才怯怯的抬头,满脸的泪水。

此后,我们每次去颐和园我都避开北宫门,因为那个奶奶每天都在公园门口卖玩具。偶尔必须经过,我会让尼莫远远的等着,我自己先过去告诉那个买玩具的奶奶,请她等我们走过去再示范她的玩具。即使这样,尼莫远远的听到奶奶发出吹哨子的声音,还会非常紧张。

尼莫是个活泼好动,热爱探索的孩子。他对声音的敏感也让我很困惑,上网咨询了育儿专家,答复说可能是“统感失调”,原因是婴儿期缺乏皮肤接触,抱得太少,爬行不够。

听到这个答复,我反而很确信尼莫不会是统感失调,他出生以后,每天都尽量多的做抚触,抱得也不少,尼莫七个月开始爬行,我更是充分提供条件让尼莫更多的爬行。

那么原因究竟出在哪儿呢?

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在《孩子:挑战》中读到这样一段话:“我们有必要区别一下惊吓和恐惧。一个年幼的孩子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或者摔倒了,他会受到惊吓,这是个很短暂的瞬间反应。而恐惧是第一次受到惊吓体验的延续。只有当父母也被同样的事情惊吓,并且无法摆脱自己受到的惊吓,孩子受到惊吓的体验才会发展成恐惧。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当时保持冷静和从容,那么受到惊吓就仅仅是一次经历,而不会发展成孩子的恐惧”“一个孩子忽然面对一个陌生的、他觉得害怕的环境,这时他有几个选择,他可以停下来看看大人怎么做,可以撤退或逃避,也可以利用恐惧”“如果大人小题大做,很可能就开启了他利用恐惧的旅程。大人讲话的语气、对这件事情的反应,引导着恐惧是否继续发展。大人们表现出过度焦虑,于是孩子发现害怕能够引起成人这么大反应,这多么令人惊讶!而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有可能是更多的害怕、更大的反应、甚至是过分的关注,以及被抱起来的各种安慰,而这个恐惧能够很有效的引起大人的剧烈反应”

我仔细的回忆,记得尼莫还不到一岁的时候,有位邻居家的小哥哥玩儿电动警车,尼莫好奇的在旁边观察,小哥哥热情的把小警车放在尼莫手里,并顺手打开了警笛开关,尼莫吓了一跳,赶紧松手。小哥哥还热情的把玩具车往尼莫怀里塞,我赶紧拿开,说”宝宝害怕了,他不喜欢这个声音,你自己玩儿吧“说着我就抱着尼莫赶紧走了。后来还发生过类似的情形。

我觉得有可能是我过度的反应造成了尼莫的恐惧。

接下来的几天,鞭炮声时常会响起来。尼莫还是很害怕,每次都冲过来说:妈妈,我害怕放炮的声音。我真心的鼓励他、表达出对他的信任:妈妈听到了,你能学会不害怕。尼莫尖叫着要求我抱抱时,我只是鼓励的拍拍他的肩膀。

这样做对我并不容易。这需要我摒弃传统的理念-----认为不理睬孩子这时的恐惧和痛苦是残忍。如果我不这样做,那么尼莫害怕大的声音的问题就永远不会解决。我们通常认为,当孩子经受苦难时,我们必须去安慰他。而实际上,我们这样做是在增加孩子的痛苦,孩子将继续保持自己的恐惧,以得到我们的同情和关注。

“如果我们的孩子觉得生活中充满了恐惧,他们就无法面对和解决问题。恐惧不但不能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反而会降低这样的能力。一个人越担心害怕,就越容易招致困难和危险。然而恐惧却能很成功地引起他人的注意,让别人为自己服务。

没有哪个父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但我们必须明白,苦难不可避免。事实上,勇敢的孩子所受的痛苦会更少。恐惧让痛苦增加、扩大,恐惧让当事人实际遭受的痛苦更加严重和剧烈。我们需要帮助孩子面对及接受疼痛和苦难。当我们被孩子的恐惧影响时,我们就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胆小。”

尼莫听到鞭炮声还会紧张,但是已经没有以前的反应那么强烈了,有时也会要求我抱他,但只是为了去看看窗外美丽的烟花。

《孩子》读后感

这是原雅轩的一部电影。原雅轩并不著名,我也并不知道他。但是,我知道他的《念书的孩子》,这个非常感人的电影。

主人公名叫开开,是一个留守儿童。他与爷爷互相照顾,活得很快乐。开开捡来的流浪狗“小胆儿”,是非常通人性的,也是我们这些人买不来的。

开开家没有电脑,也没有游戏机,连电视都没法看。放学后唯一的快乐,就是告诉爸爸“复习了,预习了”后听到爸爸的夸奖。

开开的爸爸给开开和爷爷买了煤气,使要跺脚取暖的家庭暖意四溢。可是溢的太多,让爷爷煤气中毒。开开哭的死去活来,还是林医生把爷爷从阎王爷那里拽了回来。开开感动的泪水四射,给林医生磕头表谢。

但是,人免不了一死,爷爷最后还是走了……。

开开开始一个人在家生活,自己起床,自己做饭,自己上学……陪伴他的只有“小胆儿”。我一边看,一边擤鼻涕。

爸爸还是不忍心,想把他接到城里去。开开当然愿意,但还是有点舍不得大家。

但他爸爸还是把他拽上了车。车走了,“小胆儿”在后面追。渐渐地,变得模糊起来……。

是啊,留守儿童都那么认真的学,咱再偷懒,可就说不过去了。

《放羊的孩子》读后感

“狼来了”是叙述一个放羊的孩子,因为想要恶作剧,撒谎骗村民狼来了,结果什么也没有。他一次又一次的骗村民,有一天狼真的来了,却没有人来帮忙。他的羊就被吃光了。老师常常用这个故事来告诫我们,一个经常撒谎的人,毁失去大家对他的信任,真正需要帮助时,就不会有人来帮忙的。

虽然知道说谎是不对的,但我却偶而也会撒谎。每次偷玩平板的时候,我都是跟弟弟互相掩护,当妈妈问我们的时候,就会异口同声的说:“没有!我们没玩!”

说谎的时候,我的心很虚,不敢看妈妈,就怕被她发现我的眼神怪怪,有一种说“狼来了!”的罪恶感。如果妈妈没有看穿我,我就会了一口气,但心里还是很歉疚。

说谎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万一被发现的话,妈妈一定会很失望,也不会信任我了,到时损失最大的人,就是我自己。所以,我要诚实的`面对自己的错误。不要当放羊的小孩了!

《水孩子》读后感

《水孩子》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这本书是我的老师——袁老师推荐给我的,它是19世纪英国作家查尔斯。金斯利写的,内容非常有趣。

故事写的是:一个扫烟囱的小男孩汤姆和他的主人——葛林的故事。故事中的汤姆每天只有三件事:为葛林扫烟囱、饿肚子、挨打。一天汤姆遇见了一个善良的爱尔兰仙人。不久,他不小心得罪了约翰爵爷,被那位带爱尔兰仙人进了水里,但他却没有死,了变成了一个水孩子,脱离了苦难的生活,开始闯荡世界,经历各种故事。开始他很调皮,总是欺负小动物,结果仙人让水獭狠狠的惩罚了他,幸好他的朋友大龙虾帮助了他。他明白了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帮助有需要的人。

后来,他还找到了四个水孩子成了好朋友,仙人因为他的进步想奖给他海棠果,可是他却经不住诱惑偷吃了海棠果,结果他吃的海棠果变成了泥巴,全身还长满了刺,原来仙人又在教育他了。

汤姆和水孩子爱丽坚持学了很多知识,经历了七年之久,他身上的刺慢慢地消失了。在两个仙人的引导下,他经历艰险从护持婆婆那里拿到了通行证,来到世外奇境,去帮助自己最恨的人———葛林。

那个欺负他的人被困在一个烟囱里,汤姆一直想把他拔出来却拔不动,那个人被汤姆感动了,流下了悔恨的泪水,紧接着烟囱倒塌了,原来他用泪水帮助了自己,葛林得救了。愁恶仙人让他去打扫火山口,给了他一次悔改的机会。汤姆在水下找到了新的自己。慢慢的长大,成了一个善良的好孩子。

《水孩子》让我体会了海洋的神奇世界,也学会了要帮助别人,宽容别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勇于面对错误快乐成长。它让我知道了长大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放羊的孩子》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放羊的孩子》。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小牧童每天都在山上放羊,因为无聊,就编出了“放羊的孩子”的谎话,骗了很多人,第一次有人信了,第二次也有人信了,到了第三次,男孩儿真的遇见了狼,小牧童再次说:“放羊的孩子,狼真的来了!”山下的人却都以为小牧童又在骗人,就谁都没有管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欺骗别人善良,一两次可以成功,如果你一而在,在而三地这么做的.话,等你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再怎么喊,别人也不会再相信你了。因为大家都不信任你了,谁都不会来帮你。所以我们要做诚实的人,做一个让别人信任的人。

《放羊的孩子》读后感

今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小孩在山上放羊,他看到农民伯伯在山下种地,他为逗农民伯伯玩,故意喊“放羊的孩子、放羊的孩子”。农民伯伯听到求救声拿着工具上山救他,结果根本没有狼,小孩就在旁边大笑,农民伯伯非常生气走开了。不一会儿,小孩又喊“放羊的孩子、放羊的'孩子”,农民伯伯又上山救他,根本没有狼,农民伯伯生气走了。这次狼真的来了,小孩大声呼叫,但没有一个人上山救他,最后小孩被狼吃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骗人,要做好事,做个诚实的人,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放羊的孩子》读后感

这个故事的内容讲的是: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放羊孩子。这个孩子每天赶着一群羊,到离家很远的山坡上去放羊。他的工作是保护羊群不让野狼袭击,以防止意外的损失。

这孩子有个坏毛病,就是喜欢说谎,爱搞恶作剧。

有一天他在山上放羊,那孩子感到特别无聊便想到了一个主意,他在山坡上大声喊道:“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

村民们听到了,都纷纷拿着农具朝他喊的方向跑去,谁知跑到那儿,竟不见野狼的踪迹,村民们就问道:“狼在那里呢?”他撒谎说:你们来得太慢,野狼已经跑了。”村民离开后,放羊的孩子乐得边笑边跳:“嘻,全是大傻瓜。嗯,明天再来一次,一定很好玩。”他骗了人感觉到很自豪。

到了第二天,放羊的孩子又向昨天一样在叫:“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这次村民们听到后又很快跑来了,放羊的孩子又说那野狼又跑掉了,村民们又失望地离开了。

这样,接二连三地被那爱说谎的`孩子捉弄,村民们都很生气,再也不相信那孩子说的话了。

终于有一天,狼真的来了,小孩不管有多大的声音村民们就是不来。尽管他一遍一遍拼命地呼喊着,村里人认为他又在向往常一样说谎、开玩笑,没有人再理他。但结果,他的羊还是被狼给吃掉了。

看完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经常用谎话欺骗别人和戏弄他人,最终也只能是伤害自己,每个人都应该诚实,如果你撒谎,那么你就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了,做人应该诚实,不诚实的话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后患。如果把骗人当作自作聪明和一种乐趣,人们就会把它看作是一个心口不一,以假乱真的人,没有人再愿意听信他的话语。

我们不要像那个小孩自作聪明呀!最后害得还是自己。

《放羊的孩子》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放羊的孩子》。内容讲了有一个放羊的小男孩,有一天,他在山上放羊,他觉得很无聊,于是他骗人们说放羊的孩子,人们相信放羊的孩子,就拿着武器去打狼,他们到了山上时,看到狼没有来,是小男孩骗了他们。第二天,小男孩又骗人说放羊的孩子,人们又相信了他,第三天,小男孩又说放羊的孩子,这次,狼真的.来了,人们还以为小男孩又在骗人,于是就没有人理他,狼咬死了所有的羊,小男孩也从山坡滚下来了。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不能骗人,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放羊的孩子》读后感

山脚下有一个庄子,大家过的和和睦睦,可是最近山沟里经常有野狼出没。一天孩子去放羊,他正在拔青草,突然想出了一个恶作剧,他喊着:“狼来了!狼来了!”大家拿着斧子、棍子都赶到山上来了。一位老人家问:“孩子,你说的狼在哪里?”孩子哈哈大笑地说:“你们真愚蠢,真笨,狼根本没有来,我骗你们的。”大家很气愤的下山了。没过几天,放羊的孩子闲得没事干,又大喊起来:“狼来了!狼来了!”大家拿着斧子、棍子、菜刀又来到了山上,一位伯伯问:“孩子,狼在哪里”孩子捧腹大笑地回答:“你们真愚蠢,真笨…话还没说完,伯伯大骂起来:“你这孩子,有完没完,下次你再喊,我就不帮你了。”孩子听了这番话气极了,说:“我也不想让你们帮。”大家下山了。

没过几天,狼真的来了,孩子大喊:“狼来了!狼来了!这次没有人理他了,最后,狼把羊吃完了。

这个故事我想起了在学校跑步的事。冬季慢跑时,我们女生不想跑步,但又不敢给老师说,于是我找到了我们班的机灵鬼,她想出了一条妙计,装做肚子疼,没想到老师同意了,我就回到了教室里,校长来检查时,校长问:“你怎么不去跑步”我顿时结巴了说:“我,我肚子疼。”校长好像看出了什么,我心虚了,说:“校长,我不是肚子疼,而是不想跑步,我错了。”校长说:“你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说明你很诚实,但下次不要这样了。”我说:“知道了,校长。”

读了《放羊的孩子》这个故事,我懂得了做人要诚实,不能撒谎。

《水孩子》读后感

读了《水孩子》这本书以后,知道汤姆是一个不爱卫生,没有教育,自私,爱撒谎的孩子。

有一次,他跟师傅格兰姆斯去哈特荷佛府中干活。在这豪华的宅邸中,他无意的闯进艾莉小姐的房间,被眼前的干净,整洁,美丽惊呆了。

艾莉小姐被肮脏的汤姆给吓坏了,她发出了一声惊叫,汤姆匆匆离开。他身后的庄园一片混乱,大家都追他,都以为他是小偷。汤姆没有办法,就奔向森林。一个好心的老太太收留了他。在梦中有一个小姑娘向他喊道:“你真脏,快去洗洗吧!”

当汤姆洗澡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身体有4英寸长,就像水蜥蜴一样,原来是仙女把他变成了水孩子。仙女教导他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动手去做事情。

在仙女的指引和惩罚下,汤姆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奇怪事,变成了一个善良勇敢的孩子。

汤姆的经历告诉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什么事情都自己去体验。让我们向汤姆学习吧!

好孩子坏孩子读后感

今年寒假,我看完了好几本课外书,其中一本叫《好孩子与坏孩子》,这本书很好看,我从这本书里学来了很多。好孩子与坏孩子里面的好孩子他写作业的时候非常的仔细,而那坏孩子做作业不但粗心,而且看到一道题写不来的时候,他就把这道题给涂掉。 我看到一处最好笑的地方:有一天晚上那个坏孩子尿床了,三更半夜就醒来了,然后发现自己尿床了,他急忙想办法,然后想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点燃一支蜡烛,放在床上对着蜡烛晒一晒,过了不一会儿,好不容易快要晒干时一不小心把床烧了一个大洞。我长大了之后我一定要做一个好孩子,读好书,又要孝顺父母。可是绝对不能做个坏孩子,因为那坏孩子很粗心,我也很不喜欢。

今天,我读了《好孩子与坏孩子》这篇寓言,这篇寓言主要讲了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他因为母亲去世了,所以从小被认为是一个坏孩子,连他父亲也这样认为。自从父亲娶了一个后妈,后妈不相信拿破仑是个坏孩子,给予了他信心,使他成为了著名成功学家。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的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的越来越坏。

我的朋友曾遇到过同样的事情。

在我读一年级的时候,有一位好朋友,她跟我同班,同姓,同性别,就是有一样不同,那就是家庭情况不一样,她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加上爸爸只顾着工作,没时间理她,她只能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学校里,大家都嘲笑她没勇气。为什么呢?因为她一犯了错误,就哭;上课不积极举手发言;成绩也一般,更不主动跟同学交往。只有我和几位女同学愿意跟她玩。很容易看出,她的自尊心全被同学们毁了。我也替她难过,就不由自主地告诉了老师,老师向她了解了情况后,就像亲妈一样照顾她。

从此,她的精神面貌好了,每天都带着笑容回到学校。犯了错误,她也勇于改正,不再哭泣了;上课积极举手发言;成绩也名列前矛,因此,跟她交往的同学越来越多了。我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她会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呢?为什么她会变化那么大?放学后,我怀着好奇心,走到老师跟前,把我的问题一一说出来。老师却笑着说:“其实,信心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需要它,只要你鼓励一个人,他就会信心十足。就是说,只要你信心十足,做什么事都会很顺利。”

从此,我做什么事都信心十足,结果真的很顺利。

在暑期里,老师让我们读了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好孩子》这本名著。其中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好孩子,坏孩子》这一章。

我在这里谈一谈读完这一章的感受。

平日里我们觉得好孩子就是每次考试都能拿总分100分的.同学就是好孩子,但是在这一章中主人公金铃却与我们的想法不同,所以在书中金铃的心里非常矛盾。好学生,坏学生......自己在同学眼里是坏学生吗?好学生又有什么了不起?好学生做了错事就该缩起头,让别人背黑锅?好学生如果这么自私,怯懦,算什么好?100分再多,三好学生奖状再多,假的!人格上只有"0"分!她金铃看不起她们!我要告诉大家:不论你是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都要在人格上考到100分。如果你的人格只有“ 0”分,谁会看得起你,我也看不起你。

读完《好孩子、坏孩子》这一章后的又一感受是:我们一定要做一个人格和成绩都是100分的好学生。

同学们,读完了上述读后感后,你是不是想让时间过得快一点,早点到9月6日,就可以考一个100分让妈妈看看。记住人格上也一定要考100,争取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孩子。

放羊的小孩读后感

晚上,窗外风呼呼地吹着,我在窗前,我津津有味地读了古希腊人伊索创作的《放羊的孩子》这则寓言故事,对我启发很大。同时,我也想介绍给你们看一看,你们也会喜欢。

故事说的是:在很久以前,有一个放羊的小孩,天天过着平淡的放羊生活,觉得很无聊,就把羊赶到山上,站在高处大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山坡下的村民听到了,马上操起家伙就向山顶跑去,有的拿着锄头,有的拿的铲子,还有的拿起铁锹。来到山顶,小孩见到村民一脸慌忙,哈哈大笑,说:“你们真笨啊!被我给骗了!”。村民没有看到狼,非常气愤,就匆匆地走了下去。这时的他内心一定感到非常开心吧。可是,这样子是不对的,只会失去大家对他的信任。我们可不能学他撒谎啊!

我接着往下读,心揪得紧紧的,想他又会怎么办呢?

第二天,小孩觉得昨天的恶作剧很好玩,再次用同样的方法去耍那些单纯、无知、善良的村民,高声大喊:“狼来了!狼来了!这次是真的。”村民听到了,半疑半信,怕出人命,只好又拿起锄头等家伙冲到了山顶,可眼前的一幕又重现了。有些村民开始骂他了:“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啊,下次不来救你了。”孩子,我想告诉你:你对人生与生活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把骗人和说谎当作自作聪明和娱乐,人们就会把你看成是一个心口不一,以假乱真的人,就会没有人愿意听信你的话语。

第三天,孩子感到这个太无聊了,就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想着想着,突然,他眼前出现一个恐怖的影子,没想到,狼真的来了,他撕咬着羊,小孩在情况不对就马上大喊:“救命啊!狼来了!”村民以为他又在骗人了,就没有理会。几天后,有村民看到小孩的尸体。这孩子,最终伤害了是自己啊!在此,我要奉劝亲爱的同学们,从小就应养成诚信的良好品德,万不可像放羊的孩子那样为人和处世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撒谎骗是不对人,别人信任你,可你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骗他们,真的不对。真诚与信赖,是连接人间友谊的纽带,是和谐的桥梁,所以,我们在学校里要做一个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同学们的好朋友,家长心中的好孩子。

放羊的孩子心得体会

放羊是一种古老而特殊的职业,通常被人们视为贫穷和艰辛的象征。然而,作为一个放羊的孩子,我却从这个角度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在放羊的岁月中,我学会了坚持、自律、独立和享受自然。这些宝贵的经历和体会,让我从心底深深地意识到,不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够拥有快乐和成长。

首先,放羊的工作教会了我坚持不懈的精神。每出发一次,我都要和一群毛茸茸的小羊儿们共同度过一整天。而这些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们总会在放羊的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小事,这让我时常感觉索然无味。然而,我逐渐明白,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够感受到工作的价值和收获。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能够在放羊的岁月中品味到生活的意义和幸福。

其次,放羊的经历让我学会了自律。作为放羊的孩子,我必须每天早起,迎接阳光的到来。我要给羊儿喂食、搭建圈舍、保证它们的水源和安全。而这些琐碎的工作,需要一种自律的品质来完成。令我自豪的是,即便没有了外界的监督,我依然能够自觉地完成每天的工作。这种自律的习惯不仅将我塑造成一个更加有责任心的人,也使我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更有条理性。

与此同时,放羊的岁月也让我拥有了独立的能力。每天和小羊们的相处,使我学会了照顾他人,并在生活中成为一个能够依靠自己生存的人。在崎岖的山间,我必须仔细观察和了解羊儿的行为习性,悉心照料它们的需求。在那些逐渐增多的夏日里,我还会自己搭建草亭,为自己和小羊们提供遮阳之所。正是这种独立的精神,使我从小就学会了为自己和他人创造生存的条件,以及在困难面前坚守自己的信念。

最后,放羊的孩子也能体会到和大自然的亲近与享受。在山间、草地上奔跑放飞心情,拥抱自然的美好,缓解身心的压力,让我感觉到真正的自由和愉悦。每当黄昏的阳光洒在山脚下,我会找个平静的地方,坐下来沉思。这时,我能够静下心来聆听风吹过草地的声音,欣赏大自然带来的美景,感受到生命中最宁静和平淡的时刻。放羊的孩子能够在最贫瘠和偏远的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片刻宁静,享受生活的美好。

总结而言,放羊的岁月可能并不富裕,但我却从这份特殊的经历中体味到了人生的真谛。我学会了坚持、自律、独立和享受自然。坚持带给我工作的价值和成果,自律让我拥有规律和有条理的生活,独立增强了我的独立性和责任感,而享受自然则让我找到了生活中最真实和美好的一面。作为放羊的孩子,我深深感激这份特殊的经历,它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无论将来身处何种环境,我都会铭记这段岁月,并继续坚持和努力,追寻个人的成长和幸福。

孩子读后感

读了《水孩子》这本书后,我觉得水孩子很勇敢。他从一个水孩子成长为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他经历了很多的艰难困苦,走过了很多的地方,但是他毫不畏惧,他坚信自己讲战胜任何困难,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着他,一步一步勇敢向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也要像水孩子一样,不怕危险,勇敢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努力。

文档为doc格式。

《孩子》读后感

“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的是笑,要认识一个人,就要看他在适当的时候会不会笑。”这是《出卖笑的孩子》中的一句话,笑可以买卖?我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

这本书写了一个名叫蒂姆的男孩,居住在一个贫穷狭窄的胡同里,母亲在他三岁时去世,父亲为他找的继母,给他留下了一堆凌乱不可磨灭的记忆。后来唯一能给他快乐的父亲也去世了。为了有钱给父亲立一块大理石碑,为了还清继母欠下的蛋糕钱,他做了一笔让人意想不到的交易——出卖了自己的笑。而他换回的就是——每次打赌必定会赢。从此以后,蒂姆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小百万富翁”。但他觉得:自己不会笑,世上最富有的人,却变成了世人中最可怜的人。于是,他决心找这位阴险狡诈,向他买笑的勒菲特先生要回自己的笑。这对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历尽千辛万苦,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找回自己的笑。

读完这本书,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用钱是买不到笑的。”正如卡耐基说的:“笑是人类的特权。”笑,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幸福。失去了笑,也就失去了天真和信任。

从蒂姆身上我深深地懂得:人可以拒绝做一个百万富翁,可以拒绝当一个国王,但决不能拒绝来自内心深处的笑。

笑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笑的国王!

孩子读后感

我在儿童网站上看过有的家长说池莉(来吧,孩子)这本书很有教育意义。我迫不及待的在网上搜集,对于孩子该怎样教育我们都想上这一课,当我仔细的把“来吧,孩子”读完,我真切的感受到父母的教育是从孩子还没来到世上就应该做好准备的。而我忽略了两年的时间,把孩子的教育错过了。池莉说“他对育儿有三条原则。”第一条:让孩子尽情玩耍和相处。第二条:跟从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让他在最喜欢最开放的状态中接受大自然。第三条:一个古老的方法为孩子讲故事和阅读。当我读完这三条,我知道我们陪孩子的时间太少,工作太忙。我也想领着孩子出去玩,让他接受大自然,感受一下这个世界。孩子的爷爷奶奶在农村,有时候休假就得回家看望老人,我也想领着孩子出去见识见识,多拍一些照片给孩子留下纪念。孩子不断成长,我们没有抓住机会把他一段段的成长经历留下将来很遗憾。从这一刻开始,我要不断地让孩子接受大自然,穿暖花开的季节正是出去享受大自然的好季节,要让孩子感受外面的世界。

阅读,儿子也喜欢,只是他喜欢我给他读,我很想让他自己用手指着我和他一起读,不过儿子只用手读一个故事就不指了,让我读他听着,我不知道这样他能认识上面的字吗?不过,我知道,每次给他买的故事书,。每晚给他读,他都背下来了。可我希望他不但能背下来还能读那就更孩了。在幼儿园里老师都让用小手指着读,我也发现很神奇,幼儿园里的书孩子都能读下来。我知道还是指着读最有效。我们休假少,平常孩子休假都是老人看着,老人看就让他玩,孩子又不愿意和老人一起读.我没有让孩子养成用手指读的习惯,从这一刻开始,我要纠正我的错误。池莉说:“书籍为主的家,成为我和孩子最适宜的小窝。这个小窝是我们的江山,书籍是我们的伴侣和玩具,在这里我们其乐融融!

《雪孩子》读后感,一年级雪孩子读后感

和萧旭一起看完《雪孩子》之后,萧旭说:“妈妈,雪孩子真好,动画片也很好看呢!”

是啊!这也不禁勾起了我们童年的美好回忆,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喜欢这个动画片,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还配上舒展的舞姿,每每看一次都是一种享受。让2000后的孩子们看看多读读,多看看,是对传统优良文化的继承和渗透,是对新一代儿童进行美好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宣扬。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只兔妈妈和一只兔宝宝,妈妈给兔宝宝堆了个雪人叫雪娃娃,雪娃娃做了很多好事,他帮助了压弯的小树枝,帮助了冻僵的翠鸟,最让我感动的是他还从着火的屋子救出了兔宝宝,他明知道被火烤后会融化,他还是去了,最后变成了一朵云。

读着这个故事,雪娃娃深深感动着我,我会永远记着他的勇敢和善良。

雪,一连下了好几天。终于,天晴了,兔妈妈要出去办事,就给小白兔堆了一个雪孩子,小白兔和雪孩子玩的很高兴。玩累了的小白兔要睡午觉了,屋子里很冷,小白兔就烧了火。火越烧越旺,家着火了,可是小白兔正在酣睡,什么也不知道,这时候雪孩子发现小白兔家着火了,就冲进小白兔家里去,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呀,找呀,在火里终于找到了小白兔,雪孩子用全身的力气把小白兔抱在臂弯里,冲出了屋子。

小白兔脱险了,可是雪孩子却昏倒在地,融化成了一汪水。树林里的小猴子、小刺猬、小松鼠,都赶来救火。不一会儿,火就扑灭了。兔妈妈回来感谢大家,是谁救了小白兔?是雪孩子。可是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飞到天空里去了。

雪孩子的故事让我感动,雪孩子非常勇敢,他敢冲进大火去救小白兔,舍己救人,救出了小白兔,雪孩子的心灵很美,所以雪孩子最后才能变成一朵美丽的白云,我要向他学习,做个互相帮助、助人为乐的人。

这个故事有动画片版本的,爸爸妈妈小时候就看过。因为有意义,所以给我也买了图画书和动画片两种版本的,我很喜欢看。

每次看这个故事,到最后都会哭,我觉得雪孩子真的很了不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一种精神叫做奉献。只要这种信念是正确的,为了这种信念去放弃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是值得的。雪孩子为了救小兔不惜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它的生命是如此短暂,但是它的意义是如此的伟大。

孩子读后感

我读了查理金斯莱写的《水孩子》之后,我知道了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扫烟囱的小男孩汤姆,汤姆的师傅格林姆不管生气还是不生气都常常打汤姆,有时候还不给东西他吃。

汤姆一天当中,有哭,有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孩子读后感

-学习的动力要来自孩子对知识的渴望,边玩边学。

-真正的安全感和自信来自孩子的内心深处,不来自外在的标签。

当女儿自己考入外校,其他孩子都是名车接送,名牌衣服…女儿每天自己背着书包挤公交车。但是她没有自卑,她快乐而骄傲。

-女儿自己想办法解决各种困难,父母始终是旁观者,帮助者。

msn(中国大学网)。

放羊的孩子心得体会

小时候的我,家住在一个美丽的村庄里。每天放学下课后,我会带上家里的一群羊,走到村庄外的草原上放羊。那时,专心致志地放羊,我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得到了很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孤独与自主。

放羊是一项独特的工作,常常让我感到孤独。在那片广阔的草原上,只有我和一群喜欢吃草的羊。但正是这种孤独,让我学会自主。没有人指导我如何放羊,也没有人监督我的工作。我需要自己决定放羊的时间和地点,自己处理羊群的饮食和卫生,自己保证羊的安全。这样的自主,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段:耐心与专注。

放羊是一项需要耐心的工作。有时候,我需要坐在地上,让羊群慢慢吃草。有时候,我需要轻声呼唤,引导它们前进。有时候,我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看到羊群的移动。而这些,都需要我细心观察,专注倾听。放羊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耐心等待事物的发展,专心致志地完成任务。

第四段:团队与合作。

放羊也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精神的工作。有时候,几只不听话的羊会分散开,我就需要和它们一起努力才能把它们聚在一起。有时候,遇到大风大雨,我需要寻找树林作为避雨的地方,而羊群则需要互相依靠,共同度过。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尊重和与他人合作,明白到只有团结一心,我们才能完成任务。

第五段:感悟与成长。

放羊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却给予了我很多宝贵的收获。我在放羊中锻炼了坚持不懈的毅力,也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明白到,只有不懈地努力,才能让自己不断成长。

结论:放羊的经历是我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从中,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忍耐、合作和成长。这些都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将会伴随我走过未来的人生旅程。

孩子读后感

《水孩子》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名叫汤姆的扫烟囱男孩,他从小就失去了爸爸妈妈,他的师父经常打他、骂他。在一次扫烟囱时,他被仙女变成了水孩子,从此他就在水里快活的游来游去。他身上有许多坏毛病,但他勇敢的生活下去,努力改掉自己身上的坏毛病,经过了许多挫折和困难,最终使自己变成了一个善良、可爱的水孩子。

我比汤姆可幸运多了,我有爸爸妈妈,没有多少坏习惯,又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是汤姆有勇敢面对困难和坚持到底的好习惯,我却没有,所以我要向他学习者两点,才能成为更优秀的孩子呀!

让我们向汤姆这个勇敢、坚强的孩子学习吧!

孩子读后感

《来吧孩子》,是著名作家池莉的一部纪实性的新作。作家以一个普通母亲的笔触,主要写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与培养,写了母女俩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一路在中国教育的重压下寻求快乐成长的艰辛与努力,直到孩子考取了英国的优质高中和著名大学。

池莉是一位优秀的著名作家,她的著作等身,而她所有作品中最优秀的无疑是她的女儿,她的女儿也一定是她的最得意之作。从这方面讲,池莉也是一位成功的、伟大的母亲。

作家就是作家,她教育孩子的理念是独特与大胆的,她的做法当然也是不入中国教育的大流的。

池莉认为,那句流传甚广的话“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混账至极,为此,她创建了自己的育儿“三项基本原则”:让女儿尽情与小朋友相处和玩耍;服从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让她在最喜欢最开放状态中接受自然启蒙;从小为孩子讲故事和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正因为把快乐放在第一位,池莉做了很多令家长们吃惊的事情。整个小学期间,她坚持让女儿9点半睡觉,不惜为她因此没有完成作业而给老师写假条并签名;高中阶段,女儿偷偷用榔头砸开学校琴房的门进去弹琴,结果被学校当小偷进行侦查,池莉却告诉女儿,“你什么都没有做错。”

她还写道:“我希望我的女儿,首先能够从生活中懂得生命意义。如果她慢慢懂得了衣食是一种大事,勤俭是一种美德,心静是一种大气,宽容是一种真爱,知晓是一种最好,那天下还有什么功课她拿不到a的呢?”

因为有如此优秀的母亲,所以她培养的女儿也是如此优秀与杰出。我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常常为如此优秀的孩子而叹服。她在六年级确定要报考外校,于是只用半年时间的冲刺,便达到了连母亲都还感到忐忑不安的目标;中考她顺利考取外校高中;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高中时,她自己与英国的优质高中校长联系,沟通,并获得报考名额,一举考上了英国的c.c高中。在办理出国签证手续的过程中,几乎是她一人完成各种事物,并攻克了许多难关。做这一切都是用全英文的,她还只是一个不满17岁的高中小女生啊。优秀,太优秀了。至于她后来考上英国名牌大学,成长为一位品学兼优的美女也就顺理成章了。

读完此书,我下意识地,不知天高地厚地要与作家比较。我有作家的教育理念吗?我有她的耐心吗?我有她的那种对孩子持之以恒的殷切关注吗?我知道,还有能力,条件等都是不可比的。那么,我们就只有认真学习了,努力学着做点什么,总是可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