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反思总结(汇总16篇)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反思总结(汇总16篇)

作者:MJ笔神

教学工作总结要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理论知识的应用相结合。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的分享,有助于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进步。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与反思

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是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只有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才能使之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下面通过具体的教育案例进行分析。

我班有个学生小雨。他刚刚进入初一时,可以说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名”。每天不是任课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上课缺乏组织纪律性,随心所欲。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于是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我心里想,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我和气的问他:“你为什么会恨那个老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她常常批评我。”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

案例分析: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小雨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以情,晓之于理”,促使他主动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他从与其他同学交朋友做起,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小雨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

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介,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批改他的作业时,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争取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教育、转化一名问题学生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想终会有所收获。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反思

张某同学今年9岁了,由于父母不重视子女教育,父亲又不在身边,母亲忙于工作。刘某年龄较小,上课好动,不爱听讲,跟不上学校的课程,学习成绩很差。可能是由于年龄小,回家又不预习也不复习,跟学校课程进度很费劲。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不了,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不理解批评,不愿意改正自己的缺点。母亲又比较溺爱,刘某个性会说话,总是没在妈妈发脾气之前就是哦好话,妈妈也不追究了。而且他永远都强调自己是对的!

针对刘某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

1、家庭教育和学校不同步是使他成为学习问题生的主要原因,自身不努力是他成为学习问题生的内在因素。

2、在一、二年级时老师没有及时地解决他的问题使他的问题遗留到了三年级,如不在三年级把他的问题解决了以后将更难以解决。

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根据刘某的实际状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忙,他是会有改变的。

2.他写作业出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忙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平时只要是他犯错误了,我都要跟他讲很多的道理,务必有足够的理由才能让他心服口服。他有一点进步我也会及时于家长取得联系,进行表扬。课下他的个人卫生不好,我会耐心的在水池边给他洗脸、胳膊、脖子。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构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3.针对刘某惰性强的缺点,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热情,每一天安排他收发学生的作业,他认真去做,从而也让他看看别人的作业,对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经过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也能坐住板凳写作业了。

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刘某有了必须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此刻,刘某对学习有了热情,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他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不完成作业现象逐渐减少,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期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反思

1、基本情况:程俊,一个多动没有约束力的孩子,淘气中透着可爱,智力、做事无持续性,我行我素,从不记住老师的话。但我观察了解,这孩子的种种行为不是有意而为之。有些时候,这孩子不自觉地就做出了你意想不到的行为,注——唐惠兰意力严重不集中,属于多动症。

2、具体表现:

(1)不管是什么时候,即使是很严肃的时候,他总是自言自语的在说话,好像周围什么也没有,自己陶醉于自己的天地中,不尊重老师。

(2)对学校的一切制度都熟视无睹,对学校的一切活动似乎都不感性趣,不爱学习,各科成绩不理想。

(3)课堂上总不停地在书上,课桌上画呀画,老师提醒他只能安静1分钟,自制能力差。

(4)叛逆不听讲,较懒惰,与同学关系不好。

3、教学背景:孩子是父母的全部精神寄托,对孩子太过溺爱,一切满足孩子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因此孩子比较任性,在家根本不听妈妈的话,父母感到束手无策。现在孩子更加自由散漫,每天放学后丢下书包就玩。

4、原因分析:童年的家庭环境造成了他自由、放纵、天马行空的性格。他的心理问题是从童年的家庭成员关系的觉察开始的,父母分离对他造成很大伤害。从小失去幸福家庭的生活,失去男人的爱护,使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害怕得不到大家的重视,因此想方设法搞一些恶作剧引起大家的重视。但由于经常犯错误,经常受到大家的指责批评,使他变得更加顽固不化,更加放肆。

二、采取的措施:

1、与老师交朋友。老师经常给予关爱,使他感受到老师没有抛弃他。安排和比较活泼的孩子同位,安排他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让他感受到班级中大家都是他的朋友,建立温暖感。

(2)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培养他完成作业的自觉性。运用表扬、鼓励的语气激励孩子,并采用“奖星制”,持续、不断地表扬、激励,培养孩子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逐渐让他改掉作业拖沓的毛病。

(3)与家长联系,交换教育孩子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同时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与家长一齐商量对策,通过正常的途径,采用有效的手法积极予以治疗,以辅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并且做到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的反馈孩子的在校情况,指导教育孩子的方法,以配合老师完成对孩子的转化工作。

2、教育启示:这个案例,使我得到了许许多多的启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对问题儿童有更多的关爱、呵护,不能训斥、指责,一棒子打死。老师要用爱心去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细心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在温暖的环境成长。经过我的努力,以及他妈妈的帮助,行为终于有所收敛,约束力有所增强,但时常还会犯毛病。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外国一位哲学家曾有一个木桶理论,用长短不一的木板箍成一个木桶,当你倒进水后,水会从最短的木板处流出来。中国也有一句话“人生十指有长短,一母同胞有愚贤”。是呀,一个班级中总有这样那样的孩子,只有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关心每一个孩子,相信任何问题都是有解决的方法的。

三、教育效果经过近半年的了解及教育,程俊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程俊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他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反思

在传统教育视角中,后进生转化是教师生命成长的障碍和难题;但在生命成长视角中,后进生转化反而更能唤醒教师对生命的自觉,成为教师生命成长的挑战和机会。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反思,供大家分享。

一、找出问题。

1、基本情况:程俊,一个多动没有约束力的孩子,淘气中透着可爱,智力、做事无持续性,我行我素,从不记住老师的话。但我观察了解,这孩子的种种行为不是有意而为之。有些时候,这孩子不自觉地就做出了你意想不到的行为,注——唐惠兰意力严重不集中,属于多动症。

2、具体表现:

(1)不管是什么时候,即使是很严肃的时候,他总是自言自语的在说话,好像周围什么也没有,自己陶醉于自己的天地中,不尊重老师。

(2)对学校的一切制度都熟视无睹,对学校的一切活动似乎都不感性趣,不爱学习,各科成绩不理想。

(3)课堂上总不停地在书上,课桌上画呀画,老师提醒他只能安静1分钟,自制能力差。

(4)叛逆不听讲,较懒惰,与同学关系不好。

3、教学背景:孩子是父母的全部精神寄托,对孩子太过溺爱,一切满足孩子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因此孩子比较任性,在家根本不听妈妈的话,父母感到束手无策。现在孩子更加自由散漫,每天放学后丢下书包就玩。

4、原因分析:童年的家庭环境造成了他自由、放纵、天马行空的性格。他的心理问题是从童年的家庭成员关系的觉察开始的,父母分离对他造成很大伤害。从小失去幸福家庭的生活,失去男人的爱护,使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害怕得不到大家的重视,因此想方设法搞一些恶作剧引起大家的重视。但由于经常犯错误,经常受到大家的指责批评,使他变得更加顽固不化,更加放肆。

二、采取的措施:

1、与老师交朋友。老师经常给予关爱,使他感受到老师没有抛弃他。安排和比较活泼的孩子同位,安排他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让他感受到班级中大家都是他的朋友,建立温暖感。

(2)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培养他完成作业的自觉性。运用表扬、鼓励的语气激励孩子,并采用“奖星制”,持续、不断地表扬、激励,培养孩子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逐渐让他改掉作业拖沓的毛病。

(3)与家长联系,交换教育孩子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同时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与家长一齐商量对策,通过正常的途径,采用有效的手法积极予以治疗,以辅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并且做到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的反馈孩子的在校情况,指导教育孩子的方法,以配合老师完成对孩子的转化工作。

2、教育启示:这个案例,使我得到了许许多多的启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对问题儿童有更多的关爱、呵护,不能训斥、指责,一棒子打死。老师要用爱心去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细心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在温暖的环境成长。经过我的努力,以及他妈妈的帮助,行为终于有所收敛,约束力有所增强,但时常还会犯毛病。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外国一位哲学家曾有一个木桶理论,用长短不一的木板箍成一个木桶,当你倒进水后,水会从最短的木板处流出来。中国也有一句话“人生十指有长短,一母同胞有愚贤”。是呀,一个班级中总有这样那样的孩子,只有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关心每一个孩子,相信任何问题都是有解决的方法的。

三、教育效果经过近半年的了解及教育,程俊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程俊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他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我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从教有二十年多了,在班主任的工作当中,第一届都会发现一些问题学生,我对问题学生的态度是,积极面对,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特征和教育策略,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激发潜能,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下面就以我经历的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谈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

一、案例描述:我班去年转来一名男生,主要表现为: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日常行为习惯欠佳;聪明、机灵,但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从不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低下。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1.自身内在的因素:他思维灵活,虽然接学习能力并不弱,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怕苦畏难,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形成了学习成绩低下,行为习惯较差。

2、家庭环境:该父亲常年在外,几乎不回家;母亲很辛苦,打零工挣钱,溺爱自己的儿子,起早贪黑没时间也不会教育孩子。他不太听从母亲的管教,在家缺少父爱,与母亲缺少交流。

3.心理因素:由于过去“懒、散、成绩差”,一直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经常处在"四面楚歌"的环境和氛围之中,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产生了自卑心理。同时,使他对同学产生了敌视心理,对老师的正确管教产生抵触情绪。

三、教育措施及策略。

1、以诚相待,换得信任。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知道在这个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一般都是难以接近的,班主任找学生到办公室谈话都是去接受批评的。我放下架子,真诚地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谈话,谈话的地点也改为教室,甚至室外边走边聊。开始他们对我很冷淡,问一句答一句的,存在很大的戒心。但我不气馁并注意了谈话的方式,把原来的“你应该怎样怎样”改为“我建议你怎样怎样”等他们乐意接受的方式,谈话的内容也有原来的关于学习和专业知识等比较严肃的话题转换为兴趣爱好等比较轻松的话题,谈话的次数多了,他们也逐渐意识到老师的真诚,与老师的距离也近了,也愿意和老师说说心理话了。当我知道他有唱歌的爱好后,组织全班开展了一次歌唱比赛,在比赛场上,他很活跃,我抓住这个机会和他谈兴趣爱好、人生理想等。活动过后,他在周记本上说愿和老师做知心的朋友!经过两年的不断鼓励,他现在是我们班的文娱积极分子,人也开朗了很多,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

2、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心。保护自尊心,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前提。在教育的过程中,我始终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我满怀期待,倾注耐心,尊重他的人格,用平等关心的方式态度对待他,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人格的力量去启迪他的心灵,用爱心去融化他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关爱、尊重和期待,从而渐渐恢复了自尊与自信,消除了自卑和抵触情绪,愿意接受帮助和教育。进而引导他对自我价值的分析,建议改进方法,让他自己去尝试和感受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变消极状态为主动状态。

3、创造契机,树立自信心。树立自信心,是信任和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关键。为了及时了解、掌握他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通过个别谈话、沟通家长、表扬鼓励、正面疏导、指明方向,发现他的闪光点。同时,针对他的事情在全班同学中召开了一次理解父母、尊重父母、让父母满意的主题班会,让他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做自强不息、永不放弃的生活强者,使其树立起自信心。在他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一方面及时肯定,一方面又提出新的目标,循序渐进。由此他看到了希望,激发了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了不断进步的信心。

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所以对他们的引导也并非能够立竿见影,这需要我们班主任在注意方法的同时,能够付出更多和长期的耐心,爱心和关心,只有这样,“问题学生”才能慢慢走上正轨,我们学校的整体氛围才能得到提高。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具体工作,该生逐渐端正了态度,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转变。日常行为表现好转,与同学相处较融洽,能主动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学习目的明确,认真努力,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良好,信心增强。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学习安全,我深刻感到转化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需要要奉献爱心,因材施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将教育优势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对问题学生,要了解其个性品质和能力的潜在性,尊重其自身的差异性,激发其进步的主动性。持久的信任和耐心的等待是问题学习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任何一个有不良品行的孩子,都不可能通过老师的一两次谈话,三五次的思想工作就能解决的,有些问题需要长期努力。所以我从不对他短期内出现的屡犯屡改,屡改屡犯的现象丧失信心,给他一定的时间,冷静耐心地与他一起分析原因,让他感觉到老师时刻都在关注着他的成长和进步,老师会长期持久地支持信任他。

2

页,当前第。

1

1

2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反思

在一个群体中无论是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业成绩,必然存在优劣、高低之分,潜力和水平的发展是不会平衡的,问题学生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用心应对,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特征和教育策略,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激发潜能,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一、个案的主要问题。个案基本状况:黄俊,男;15岁;1、纪律方面:自由散漫,懒惰怪癖,日常行为习惯欠佳。2、学习方面: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低下。3、思想方面:思维怪异,自卑而又自尊,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迷恋电脑游戏。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1、自身内在的因素:他思维灵活,虽然理解教学的潜力并不弱,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怕苦畏难,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构成了学习低下,行为习惯落后。2、外部环境的因素:因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思学习,贪图玩乐,迷恋上了电脑游戏。应对学业的持续不良,老师和家长在处理上显得不够冷静,往往是讽刺挖苦,指责训斥,靠权威压服。学校和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造成他不健康的心理。3、心理因素:由于过去“懒、怪、不讲卫生”,一向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家长的训斥,经常处在“四面楚歌”的环境和氛围之中,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产生了自卑心理。同时,教育者有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使他对同学、老师产生逆反心理,对正确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

三、赏识教育策略。

目标,循序渐进。由此他看到了期望,激发了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了不断进步的信心。3、注重情感教育。“问题”学生更易与教师或家长构成对抗性逆反心理,所以教育者切不可恶语相加,更不可带着有色眼镜看人,而应对他们有超人的忍劲和过人的宽容,倍加呵护他们脆弱的心灵,始终微笑的应对学生,用真心来爱他们,用真情去温暖他们,使他们从心底感受到你的浓浓的爱,包括一些很小的细节,你都要倾注爱。“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这是永远的中真理。一个情感匮乏和缺乏爱的人,是不可能在教育方面有所作为的。只有亲其师,方可信其道,师生感情融洽是教育的润滑剂。4、多方协调,讲究系统性。讲究系统性,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方面。根据他的问题成因分析,实现转化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要认清转化过程中的反复点,正确对待、耐心等待,要有长期的、系统的计划和打算,不断地调整方法进行教育,与家长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地对他进行思想教育;追踪考查,反复抓,抓反复;加强日常生活、学习的监督,促使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透过近半年的具体工作,该生逐渐端正了态度,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转变。日常行为表现好转,不再迷恋电脑游戏,与同学相处较融洽,能主动参加各种有益的群众活动;而且主动和父母沟通,理顺关系。学习目的明确,认真努力,成绩显著提高;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良好,信心增强,在为参加中考作准备过程中表现得十分尽力。

透过对这一个案的信任与赏识教育分析,我深刻感到转化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问题学生需要一个过程,要奉献爱心,因材施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将教育优势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对问题学生,要了解其个性品质和潜力的潜在性,尊重其自身的差异性,激发其进步的主动性。只要唤起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学习进步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学习进步了,信心增强了,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就会受到抑制,问题也就得到了转化,教育就会收到成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与反思

我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从教有十年多了。我在班主任的工作当中,时常会发现一些同学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下面就以我经历的一个案例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一、写出案例。

杨卓妍同学学习不太好,在上课时总是坐在座位上没精打采地听课,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作业不会做又不敢问别人。下课的时候,不敢与别人一起玩,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还被一些同学嘲笑,有时甚至被个别同学欺负。有一次,一位学习好的学生莫俊辉不小心把她的作业本碰着了掉在地上,她不敢出声指责反而被莫俊辉同学拳打脚踢,其他的同学不但不劝架,反而在那里观看、发笑。上课了,这位女生也不敢向老师报告,只是伏在桌子上痛哭。

二、案例分析。

这个案例反映出本班学生杨卓妍孤独、怕羞,莫俊辉自私、冷漠、叛逆,缺乏一种团结合作、互相尊重、积极向上的不良心理等等。如果让这些不良行为和心理继续发展下去,不但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为此,我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心理指导。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

根据上面这个案例,要改变学生的不良心理素质,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首先教师必须由过去那种居高临下、以长者自居的思想转变为与学生相处融洽的新型平等师生关系,以心理素质和健全自身人格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的人格对学生具有吸引作用,可以使学生愿意接近教师,可以使学生乐意和老师接近,愿意和老师交流思想,为学生搭建一座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桥梁。学生自然而然把教师当作值得信赖的朋友,他们就会开怀畅谈,与教师推心置腹地谈自己的心事。在了解杨卓妍的情况后,我有意接近他,与她交朋友,在生活上帮助她,在学习上经常教她完成作业,每次都鼓励她“你能行的”。在单元测验中有意提高她的分数,她尝到了成功的希望,认为老师是个可靠的朋友,消除了心中的顾虑。

(二)在游戏活动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上面这个案例中,学生存在不良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忽略对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游戏活动是以“游戏”为中介,使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各种游戏折射出来,进而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游戏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合群性,改善人际交往状况,培养他们竞争与合作意识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改变班上同学的不良心理,我将心理教育寓于游戏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我利用班上的活动课举行了一次拔河比赛。我有意挑选一些像杨卓妍、莫俊辉这样性格孤僻、不合群、自私的同学组合成第一组,另一组是由班长自己挑选合得来的同学作为第二组,队员相等,能力相当。结果在第一次比赛中,第二组的同学不用吹灰之力就轻易取得胜利。这时我抓住机会,暂停比赛,让各小组检查胜利和失败的原因,调整战术,再比赛。第二小组组长说:“我们小组的组员个个身强力壮,精神饱满,在我带领下,大家团结一致,共同用力,最后取得胜利。”而第一小组组长在检查失败的原因时说:“按人的能力,我们小组应该赢,但在比赛中,有些同学平时都不接触、不来往,一时组合起来,大家很陌生,不一致出力,缺乏一种凝聚力,缺少合作精神。”于是,我针对这种情况,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使大家认识到:顽强的意志、共同合作、团结一致是战胜困难的主要条件。我又组织第二轮比赛,由于第一组的同学调整心理,同心协力,所以这次比赛取得了胜利,他们高兴地笑了。第三轮比赛又紧张有序地进行,几分钟过去了,大家都不分上下,红绳在中间移动,但时间到了,裁判员只好宣布“这次拔河比赛一比一打和”。这时,第二组的同学也向第一组的同学祝贺,两组的同学互相拥抱,互相勉励,一片热闹的场面。

中放开心怀,大胆展现自己的风采,与同学友好相处,融入到大家庭中。其他同学也不再排斥她,开始慢慢接受她。

通过以上活动,杨卓妍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变得开朗了许多。找她来谈话,已经有问必答。她也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并经常与他们一起活动,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更为可喜的是,同学们还能常常看见她那灿烂的微笑。

以上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经历的一个个案,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我觉得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使其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反思

我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从教有二十年多了,在班主任的工作当中,第一届都会发现一些问题学生,我对问题学生的态度是,积极面对,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特征和教育策略,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激发潜能,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下面就以我经历的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谈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

一、案例描述:我班去年转来一名男生,主要表现为: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日常行为习惯欠佳;聪明、机灵,但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从不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低下。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1.自身内在的因素:他思维灵活,虽然接学习能力并不弱,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怕苦畏难,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形成了学习成绩低下,行为习惯较差。

2、家庭环境:该父亲常年在外,几乎不回家;母亲很辛苦,打零工挣钱,溺爱自己的儿子,起早贪黑没时间也不会教育孩子。他不太听从母亲的管教,在家缺少父爱,与母亲缺少交流。

3.心理因素:由于过去“懒、散、成绩差”,一直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经常处在"四面楚歌"的环境和氛围之中,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产生了自卑心理。同时,使他对同学产生了敌视心理,对老师的正确管教产生抵触情绪。

三、教育措施及策略。

1、以诚相待,换得信任。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知道在这个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一般都是难以接近的,班主任找学生到办公室谈话都是去接受批评的。我放下架子,真诚地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谈话,谈话的地点也改为教室,甚至室外边走边聊。开始他们对我很冷淡,问一句答一句的,存在很大的戒心。但我不气馁并注意了谈话的方式,把原来的“你应该怎样怎样”改为“我建议你怎样怎样”等他们乐意接受的方式,谈话的内容也有原来的关于学习和专业知识等比较严肃的话题转换为兴趣爱好等比较轻松的话题,谈话的次数多了,他们也逐渐意识到老师的真诚,与老师的距离也近了,也愿意和老师说说心理话了。当我知道他有唱歌的爱好后,组织全班开展了一次歌唱比赛,在比赛场上,他很活跃,我抓住这个机会和他谈兴趣爱好、人生理想等。活动过后,他在周记本上说愿和老师做知心的朋友!经过两年的不断鼓励,他现在是我们班的文娱积极分子,人也开朗了很多,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

2、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心。保护自尊心,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前提。在教育的过程中,我始终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我满怀期待,倾注耐心,尊重他的人格,用平等关心的方式态度对待他,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人格的力量去启迪他的心灵,用爱心去融化他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关爱、尊重和期待,从而渐渐恢复了自尊与自信,消除了自卑和抵触情绪,愿意接受帮助和教育。进而引导他对自我价值的分析,建议改进方法,让他自己去尝试和感受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变消极状态为主动状态。

3、创造契机,树立自信心。树立自信心,是信任和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关键。为了及时了解、掌握他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通过个别谈话、沟通家长、表扬鼓励、正面疏导、指明方向,发现他的闪光点。同时,针对他的事情在全班同学中召开了一次理解父母、尊重父母、让父母满意的主题班会,让他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做自强不息、永不放弃的生活强者,使其树立起自信心。在他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一方面及时肯定,一方面又提出新的目标,循序渐进。由此他看到了希望,激发了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了不断进步的信心。

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所以对他们的引导也并非能够立竿见影,这需要我们班主任在注意方法的同时,能够付出更多和长期的耐心,爱心和关心,只有这样,“问题学生”才能慢慢走上正轨,我们学校的整体氛围才能得到提高。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具体工作,该生逐渐端正了态度,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转变。日常行为表现好转,与同学相处较融洽,能主动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学习目的明确,认真努力,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良好,信心增强。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学习安全,我深刻感到转化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需要要奉献爱心,因材施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将教育优势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对问题学生,要了解其个性品质和能力的潜在性,尊重其自身的差异性,激发其进步的主动性。持久的信任和耐心的等待是问题学习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任何一个有不良品行的孩子,都不可能通过老师的一两次谈话,三五次的思想工作就能解决的,有些问题需要长期努力。所以我从不对他短期内出现的屡犯屡改,屡改屡犯的现象丧失信心,给他一定的时间,冷静耐心地与他一起分析原因,让他感觉到老师时刻都在关注着他的成长和进步,老师会长期持久地支持信任他。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把“尊重的需要”作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她指出:自尊需要一旦受挫,就将使人产生自卑、较弱、无能的感受,使人失去信心,无所作为。只有自尊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产生最旺盛的创造力,实现自我,获得成功。因此我在教育实践中,尝试着充分尊重“差生”的自尊需要,肯定她们的优势,赞赏她们的成绩。收到了初步的成效。

我班有个学生叫毛思梅,她是我班女生中最为调皮,令人头痛的学生。她虽然头脑灵活,但自控潜力差,上课随便插嘴、讲废话,作业经常少做或不做,还有说谎的坏习惯。开学初几乎每一天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但不奏效。我及时和她的家长取得了联系,透过交流了解到,她的家庭环境比较特殊。父母十分溺爱她,从她母亲的谈话中了解到,她从小调皮好动,经常说谎,还喜欢动别人的东西。

透过细心的观察我发现,她极不自信,不敢主动与伙伴,老师,家长交往,又不敢说出内心的渴求与期望,总是躲避着别人的指责,留意地维护着自己仅有的一点自尊,压抑着内心的情感。有一天课间,别的同学都已经出去,她在教室里磨蹭,我看见她的手里紧攥着5元钱。我产生了怀疑,于是把她叫过来询问。孩子刚开始沉默不语,经过我细心的劝导,她小声说是偷同学的钱。我当时很气愤,她平时就乱动同学的东西,多次教育仍不悔改,这次居然拿其她同学的钱。我想惩罚她,让她公开道歉。但稍稍平静之后,我意识到这个学生内心深处也渴望着被人关注,被人理解和尊重,渴望着同学的理解,老师的帮忙,家长的呵护。我把这件事暂时放下,告诉她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我耐心的劝导并且与母亲取得了联系,课后经常帮忙她,多和她聊天。没过几天,她主动找我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说她把5元钱拿来了,要主动向那位同学道歉,承认错误。

这件事之后,我发现孩子的自尊需要得到了满足,她增添了许多自信,也经常和我聊天。根据她的这一心理,我决定将计就计。我从这个学生头脑灵活、反应快的优点入手,以她一次不举手就随口答为突破口,不仅仅没有批评她,反而还肯定了她回答的合理之处。而后的一段日子,我有意识地对她多次赞赏,有时甚至用夸张的表情、惊讶的语气说“你真聪明。没想到能回答地这么好!太棒了!”与此同时,对她在校进步的表现我还打电话给家长予以表扬。从此,她的表现明显有了好转,上课用心回答问题,作业也认真完成,上课乱动的现象也有意识地控制。

为了燃起她更强烈的成功欲望,在她获得成功感、倍感骄傲与自豪的时候,我给了她一点点挫折感。“嗯,这个问题基本正确,但不够全面。如果看看书再回答,相信你会说得更好。”而她到达新的更高要求的时候,我又对她大加赞赏。这使她内心的自尊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她上课越来越配合。上我的课,她不但不讲闲话了,而且还能用心举手发言。我对她的赞赏激起了她强烈的上进心,想当一个好学生的归属感日益强烈。我的赞赏牵引她走向一个又一个进步,她越来越爱探究学习问题,成绩自然也就上去了,这次月考考数学考到100分的好成绩,其她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经过这件事,我深深感到,尊重和赞赏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正如林肯所说:“每个人都期望得到赞美。”确实,获得她人的赞赏与肯定,到达自我实现,是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以后的精神上的一种高级需求。这种需求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世界上许多卓有成就的人就是在追求社会肯定中获得成功的。实验心理学对酬谢和惩罚所做的研究证明:受到表扬后的行为,要比挨训后的行为更合理、更有效。真心诚意地赞扬对方,鼓励对方,自然而然地使对方显示出友好合作的态度,这就为矛盾的解决带给了心理契机。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蓓蕾,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一位学生都不想做差生。她们所以“落后”一些,在某种好处上能够说是由于自尊需要没有得到老师的充分关注。教育专家韩凤珍说:“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要千万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也证明:只有内心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产生用心的情绪体验,才能用心自信地应对她人和社会。因此,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在教育中充分运用这一心理规律,用心地保护学生的自尊,给学生带给各种获得成功体验的光彩,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各种成就,为她们今后的人生创造辉煌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与反思

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帮助问题生转化,而体态语言是班主任帮助问题生转化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你想知道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与反思怎么写吗?接下来就一起分享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与反思吧!

破茧成蝶的蜕变。

我担任08计算机(5)班班主任期间,班里有个学生叫梁某,梁某是我班最为“出名”的学生,他的“出名”不是表现在好的方面。梁某无心向学,学习态度不端正,纪律自由散漫,无视校规、班规;他自尊心较强,遇事冲动,不顾后果,据了解初中阶段曾无故顶撞学校领导与老师,不易接受别人意见与批评。

有一天早读期间,我点名时发现梁某不在课室。我以为他又在学校的食堂吃早餐逃避早读,但刚早读完时,宿舍管理处就打响了我的手机。我一看到宿舍管理处的电话号码,心里就暗想有事发生了。果然,宿舍管理处的宿管告诉我,我们班的梁某破坏宿舍楼梯的消防设施灭火筒,叫我亲自上去领人。听到这个消息,我当时非常气愤,赶紧跑到宿舍管理处。去到宿舍管理处,看到梁某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当时我真想狠狠地臭骂他一顿,可以我想到如果当着宿管面前骂他,效果可能适当其反,就深深呼吸一下,平复自己的心情,问他:“你吃早餐了吗?”他有点惊讶,低声地说:“吃了”。“那么你跟我去办公室把整个过程写下来吧,这样也好早点回去上课。”随后,我就问宿舍管理员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原来他将宿舍楼梯的灭火筒拿下来玩,打开灭火筒喷向其他同学。

回到办公室后,我叫梁某坐下来,把今天早上发生的事情经过写下来。不到五分钟,他说写完了,我一看,只有寥寥几行字,说自己早上下宿舍楼的时候,见到有同学玩灭火筒,他也走过去瞧瞧就被宿管捉住了,一句也没有提到他自己有份破坏灭火筒。而且也没有提到有那几个同学一齐破坏,他还想帮其他同学隐瞒这个事实。看来他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必须采取什么措施让他受到教育,我就让他自己再继续想想还有什么遗漏没有写清楚,然后我去上课。

经过我的观察发现,梁某是自尊心好强的人,为人也讲义气。下课后,我就将他带到办公室外面的凉亭里,我让他感觉被人尊重与理解。我对他说做男孩子,要有所担当,敢做敢认,现在你这样百般抵赖也于是无补,因为学校的宿舍楼梯装了摄像头,想抵赖也抵赖不了。第二破坏消防设施是非常严重的违纪,如果万一发生火灾就是因为你这样的行为,而导致其他人的财产和人身的损失,你会不会内疚一辈子。最后我对他说,老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只是一时贪玩而去拿灭火筒喷同学。如果你能详细写下发生的过程,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老师暂时不会通知你的家长。梁同学听到老师暂时不通知家长,好像深深轻了一口气。经过我耐心的劝导,他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最终写下发生的详细过程,并写下。

检讨书。

经过这件事,他彻底认同了我这个班主任,认为我同他初中以前的班主任不同,不是一味的责怪与责骂,一发生什么事就第一时间通知家长,这样的做法令他非常反感,所以他才处处与初中的班主任对着干。在接下来我的几个学期,我与他成为亦师亦友,我与他的家长共同配合,紧密联系。我知道他喜欢体育活动,就安排他做体育委员,他喜欢打篮球就鼓励他加入学校的篮球队。在校运会他带领同学们获得了团体第三名;在班际篮球赛上他带领班篮球队打出了第四名的好成绩。在高三的最后一学期,他光荣地去参军了,成为一名人民海军战士。

反思:

1、破坏消防设施是非常严重的违纪行为。我严格要求他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有个别老师的单一粗暴的教育方式令梁某对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看来一味的责骂是解决不了问题。

2、知道他破坏宿舍的消防设施,我没有立即大声责骂他,而是冷处理,同他讲暂时保守这个秘密,不告诉家长,从而取得他的信任。3、抓住他喜欢体育,喜欢打篮球的特点,让他承担班级的管理,融入班集体当中,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培养自信心,给他更多的关注和期望。树立他在学生中的威信,改善在人际关系和班级中的地位。

总结:

每一个学生不是从一出生就被认定是有问题学生,学生来到学校受教育是非常有可塑性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喜好等来灵活处理教育学生。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觉得不能高高地凌驾于学生之上,要放下“架子”,摆正师生的位置,认清对学生平等相待的重要性。我们要关爱学生,爱护学生,就算学生一时未能理解老师的苦心,但我深信有爱心始终能打动学生,令他们迷途知返。回想起这件事,我深感欣慰,通过自己的教育能够换来一位学生在人生关口的一次转变。问题学生的转化也是一项持久工程,通过我们细心、耐心的教育,令一个个迷途的学生破茧成蝶,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

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是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只有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才能使之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下面通过具体的教育案例进行分析。

我班有个学生小雨。他刚刚进入初一时,可以说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名”。每天不是任课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上课缺乏组织纪律性,随心所欲。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于是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我心里想,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我和气的问他:“你为什么会恨那个老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她常常批评我。”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

案例分析: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小雨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以情,晓之于理”,促使他主动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他从与其他同学交朋友做起,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小雨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

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介,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批改他的作业时,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争取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教育、转化一名问题学生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想终会有所收获。

我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从教有十年多了。我在班主任的工作当中,时常会发现一些同学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下面就以我经历的一个案例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一、写出案例。

杨卓妍同学学习不太好,在上课时总是坐在座位上没精打采地听课,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作业不会做又不敢问别人。下课的时候,不敢与别人一起玩,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还被一些同学嘲笑,有时甚至被个别同学欺负。有一次,一位学习好的学生莫俊辉不小心把她的作业本碰着了掉在地上,她不敢出声指责反而被莫俊辉同学拳打脚踢,其他的同学不但不劝架,反而在那里观看、发笑。上课了,这位女生也不敢向老师报告,只是伏在桌子上痛哭。

二、案例分析。

这个案例反映出本班学生杨卓妍孤独、怕羞,莫俊辉自私、冷漠、叛逆,缺乏一种团结合作、互相尊重、积极向上的不良心理等等。如果让这些不良行为和心理继续发展下去,不但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为此,我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心理指导。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

根据上面这个案例,要改变学生的不良心理素质,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首先教师必须由过去那种居高临下、以长者自居的思想转变为与学生相处融洽的新型平等师生关系,以心理素质和健全自身人格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

规章制度。

都不能代替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的人格对学生具有吸引作用,可以使学生愿意接近教师,可以使学生乐意和老师接近,愿意和老师交流思想,为学生搭建一座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桥梁。学生自然而然把教师当作值得信赖的朋友,他们就会开怀畅谈,与教师推心置腹地谈自己的心事。在了解杨卓妍的情况后,我有意接近他,与她交朋友,在生活上帮助她,在学习上经常教她完成作业,每次都鼓励她“你能行的”。在单元测验中有意提高她的分数,她尝到了成功的希望,认为老师是个可靠的朋友,消除了心中的顾虑。

(二)在游戏活动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上面这个案例中,学生存在不良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忽略对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游戏活动是以“游戏”为中介,使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各种游戏折射出来,进而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游戏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合群性,改善人际交往状况,培养他们竞争与合作意识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改变班上同学的不良心理,我将心理教育寓于游戏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我利用班上的活动课举行了一次拔河比赛。我有意挑选一些像杨卓妍、莫俊辉这样性格孤僻、不合群、自私的同学组合成第一组,另一组是由班长自己挑选合得来的同学作为第二组,队员相等,能力相当。结果在第一次比赛中,第二组的同学不用吹灰之力就轻易取得胜利。这时我抓住机会,暂停比赛,让各小组检查胜利和失败的原因,调整战术,再比赛。第二小组组长说:“我们小组的组员个个身强力壮,精神饱满,在我带领下,大家团结一致,共同用力,最后取得胜利。”而第一小组组长在检查失败的原因时说:“按人的能力,我们小组应该赢,但在比赛中,有些同学平时都不接触、不来往,一时组合起来,大家很陌生,不一致出力,缺乏一种凝聚力,缺少合作精神。”于是,我针对这种情况,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使大家认识到:顽强的意志、共同合作、团结一致是战胜困难的主要条件。我又组织第二轮比赛,由于第一组的同学调整心理,同心协力,所以这次比赛取得了胜利,他们高兴地笑了。第三轮比赛又紧张有序地进行,几分钟过去了,大家都不分上下,红绳在中间移动,但时间到了,裁判员只好宣布“这次拔河比赛一比一打和”。这时,第二组的同学也向第一组的同学祝贺,两组的同学互相拥抱,互相勉励,一片热闹的场面。

中放开心怀,大胆展现自己的风采,与同学友好相处,融入到大家庭中。其他同学也不再排斥她,开始慢慢接受她。

通过以上活动,杨卓妍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变得开朗了许多。找她来谈话,已经有问必答。她也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并经常与他们一起活动,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更为可喜的是,同学们还能常常看见她那灿烂的微笑。

以上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经历的一个个案,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我觉得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使其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即使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小y,男12岁,五年级学生,本学期转到我班。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是一个问题学生:性格外向,脑瓜很灵,特长众多,尤其喜欢旅游。因此他见多识广,上知天文,下懂地理,常令人叫绝。但他胆大,脾气大,纪律散漫,常闹事,对人傲慢无礼,没有好朋友,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踏实努力做事,故成绩平平。

一面是见多识广的聪明表现,一面是平平无奇的学习成绩;一面是开朗外向的性格,一面是没有朋友的寂寞。长期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使得小小年纪的小y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失衡。一天到晚,他不是与人唇枪舌剑,便是幸灾乐祸。他认为与别人对抗得越激烈,他越能享受到快乐。在日记里他记下了自己如何让小表妹把风油精弄到眼里从而疼得又哭又喊的惨景,他觉得这是他最得意的时候。为此,老师和家长给他找了一些有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书,想让他看后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不料,他自己的问题倒没发现,老师、同学的问题倒看出一大堆,时时以高标准要求他人,指出他人种种不善待自己的地方。他像一只刺猬,时时张开尖锐的硬刺,不断伤害别人,保护自己。

[归因分析]造成小y心理失衡以致难以合群的个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小y的家庭状况来分析。小y的父亲是一个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工作很忙,一周中只有在双休日才有机会与儿子见面、交谈。平日里小y一向由外公外婆照管、教育。外公外婆对外孙总是过于宠爱、放任的,凡事都依小y,于是小y在家一向处于以我为中心的氛围中,所以小y来到学校后,也认为凡事都要依他,谁都得听他的,稍有不如他意,他就肆意指责对方,因此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差不多每一天都有投诉,故同学们不敢与他交朋友。

再说,父亲是领导干部,小y有一种无名的优越感。因为平常与他接触的大人都对他说恭维话,总是千方百计地去迎合他的口味,满足他的要求。有时还单独带他出去玩(据他自己说他到过多个国家)。而小y到学校后,同学不卖他的帐,老师也不会无原则地去迎合他的口味,所以他心理很不平衡。

其次是小y的前任老师的.教育加剧了失衡的心理。前任老师刚从师范毕业,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她看到小y纪律散漫,常闹事,她很着急,想立刻制服他。然而她好心办了坏事,要明白一个还没赢得学生尊重和信任的老师想要立刻制服一个问题学生那是不可能的。老师的操之过急使小y造成了错觉:老师是仇视他的,对他有成见。倔强的小y天真地认为:只有自己不断反抗,才有机会胜利。于是他常常故意惹老师生气,他觉得老师越生气他越开心。

[干预策略]。

多管齐下以诚感化对小y这样的学生仅靠班主任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务必多方位强化管理。于是一开学我先同其家长商量,期望小y暂时离开宠境,与父亲生活在一齐。小y的父亲很支持我的观点,当即决定在学校附近租一套房子,由自己照管、教育孩子。当时小y怎样也不答应,理由是爸爸经常不在家,自己一个人太孤单,没伙伴。于是我找了许多有关父亲带孩子的好处的资料给他看,并在放学后对他倍加关心。我还暗中指定几位学生放学后去小y家,同他一齐下棋、打球,以减少他的孤独感。当同学们反映小y乒乓球打得不错时,我有意与他一齐去打球。打球那天,小y开心得不得了,中间休息时,小y对我说:杨老师,我们来比赛,三局二胜,如果你能赢我,今后我就听你的。我答应了他的要求。很幸运,凭着我儿时参加乒乓球训练队练就的老底,这次比赛我赢了,这一赢为小y的转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耐心激励换位认知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它要求教师要有耐心,对学生的不足,在必须条件下,能够忍耐、等待;对其转化过程中表现的闪光点或进步,则要及时挖掘,予以激励,使其有成就感,并转化成前进的动力,从而树立改正缺点、纠正错误的信心。因此,自小y转入我班的第一天,我就努力去发现他的闪光点,看到他值日工作做好了我就及时表扬,见他作文写得不错我就在班上读一读。但看到他有问题时,我则要求自己忍耐些,做到不揭他的短,不当众批评他。而是在课堂上透过各种体态语言给予暗示,等到课后进行个别谈话。谈话时我多以朋友的身份、以商量的口气,常采用主角换位这一方法,引导他自我检讨,找出自己错在哪里,该怎样处理,同时也让他学会宽容和体谅别人。

量才而用建立威信小y很乐意当小干部,为了较好地约束他的行为,消除其一些不良的意念于萌芽状态。我有意让他当值周班长,负责一周的纪律、卫生,并设计一堂班队课。在我的协作下,他的工作完成很出色,不仅仅夺得了纪律、卫生红旗,还设计、主持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班队课。小y的才能得到了施展,他感到自己受到了老师、同学的重视,从此他的行为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规范,在同学中的威信也增加了。

[收获与启示]。

此刻小y的脾气有明显好转,基本上能克制自己急躁的情绪,同学关系也相处得较好,学习成绩也进步了。本学期他与同学只打过一次架,事后他主动承认错误,自我检讨,还写了近千字的反思,挺感人的。平时小y还能主动与我讲心理话。

应对小y的转变,父母、老师、同学都很高兴。高兴之余,我得到了以下启示:

1、转变问题学生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况且其转变是反反复复的。为此,教师在转变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要充满信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同时,教师在转变过程中要有四个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生活上要多关心,处理矛盾要当心,做思想工作要细心。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务必紧密结合,构成合力。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他们的转化务必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教师可及时透过家长收集和反馈信息,全面了解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全盘掌握其动态和变化;同时,要求家长努力改善家庭环境,改善教育方法,与教师通力协作,尽快促使问题学生的根本转变。

3、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学生品德过错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不同,他们的年龄、性别、个性、喜好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其过错的程度和个性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xx同学是我教育过的学生中,比较难搞的学生之一。他除了瘦一些和爱吃外,乍一看上去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但他一上课要么就玩东西,要么就大睡一节,从不听课。作业十次能主动交上一次,已经十分不错了。他常常爱翻别人的抽屉,手脚不是很干净,贪些小便宜。再加上个人卫生习惯比较差,身上常常有一股异味,同学们都不太想和他交朋友。和周围的人说话象吵架。上期只读了一半就辍学了。怎样劝说都不来读了,假期,当我主动和他家长取得联系后,发此刻家里就他一个独儿子。爷爷,奶奶都耳朵背说话象吵架,他父母生活上也很迁就,实在错了才狠狠的捶一顿。可见,孩子在学校的问题和他的家庭教育有关。听同事说,读一、二年级的时候也就十分难教,之后就慢慢转变了一些。

我开始悄悄地寻找他的突破口。在学校虽有很多毛病,但在家里只要高兴,干活还是一把好手,还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记得一次在家里看电视,节目是一次大型比赛活动的颁奖仪式上,有好几个年龄差不多的都上台领奖。这时邓文庭显得很是羡慕。机会来了,同样有着一颗追求进步和获得别人的认同的`心。

之后,我就故意找他帮我做事和他聊天,天南海北都说,当说到将来,说到将来的理想。他的脸沉了下来,眼睛也湿润了。最后答应开学后还是继续来校学习。

总算有些进步了,接下来我还主动地争取他的家长的配合。家长要保管好家里的钱,不能让他有机会拿到钱。晚上让孩子在九点半前必须要睡觉,保证第二天有充沛的精神听讲。要求家长多忙都必需一每一天抽出1个小时来和孩子们交流等等。在家校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邓文庭同学在个人卫生及学习都有了一些进步。在他身边也有了一些愿意和他玩的小朋友,性格也开朗了许多。

小学生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问题生转化应该以关爱为价值理念。运用关爱理念转化后进生对老师有着很高的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供大家分享。

我班有个学生叫尹强,尹强是我班男生中最为调皮,令人头痛的学生。他虽然头脑灵活,但自控能力差,上课随便插嘴、讲废话,作业经常少做或不做,还有说谎的坏习惯。通过细心的观察我发现,刘某极不自信,不敢主动与伙伴,老师,家长交往,又不敢说出内心的渴求与希望,总是躲避着别人的指责,小心地维护着自己仅有的一点自尊,压抑着内心的情感。

于是,我经常在学生面前表扬他,我发现孩子的自尊需要得到了满足,他增添了许多自信,也经常和我聊天。根据他的这一心理,我决定将计就计。我从这个学生头脑灵活、反应快的优点入手,以他一次不举手就随口答为突破口,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还肯定了他回答的合理之处。而后的一段日子,我有意识地对他多次赞赏,有时甚至用夸张的表情、惊讶的语气说“你真聪明。没想到能回答地这么好!太棒了!”与此同时,对他在校进步的表现我还打电话给家长予以表扬。从此,他的表现明显有了好转,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作业也认真完成,上课乱动的现象也有意识地控制。

必须紧密结合,形成合力。“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他们的转化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总结:“问题学生”通常是集体荣誉的破坏者,同学都讨厌害怕他们,不愿和他们亲近,丧失集体友谊和同情。即使他们有过勇于改正错误的表现,但也常常难以得到重视、信任和鼓励,因而他们产生了心理对抗;另一方面,一般“问题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表现不好,经常成为老师批评、家长打骂、同学嘲笑的对象。为了表示不满与反抗,他们在外表上往往表现出傲慢骄横的样子,而其内心却又常常低估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对自己缺乏信心。久而久之,形成了强烈的自卑心理和“表里不一”的心理特点。外表对批评满不在乎,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外表对人对事漠不关心、不太合群,内心却渴望友谊、理解、尊重、支持和信任。

小芳是一个很马虎的孩子,经常是本来不该答错的题却答错了,本来不该看错的题却看错了,本来不该写错的字却写错了。为此没少挨老师、家长的批评。有时心里也在提醒自己,千万别再马虎了,但到时候不该错的还是错了。小芳真是苦恼极了。

[分析]。

马虎是有原因的。(1)注意力不集中,如有的同学平时学习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漫不经心,丢三落四,长此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形成马虎的毛病。如果做任何事情都集中注意力,不断提醒自己,就不会出错。(2)注意力极易转移,即注意的稳定性差,常常还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就想着其他的事情,因而常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3)马虎的产生还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关。小时候,家长如果不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而是自己亲自动手为其准备好一切,那么孩子由于很少有机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什么也不用考虑,马虎的行为习惯就容易形成。

[方法]。

1.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教师可用提示:“做完之后,自己认真检查。养成检查的好习惯。”这样使学生形成一做完题就能自觉检查的习惯。另外,也要引导小学生自己提醒自己检查。告诉他们:自己要督促自己检查,自己能帮助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老师喜欢做事认真的好孩子。

2.使用厌恶疗法。对马虎很严重的孩子,可以手腕上套橡皮筋,每马虎一次,自己拉几次橡皮筋,会有疼痛感。几次之后,一做作业就会想到不认真就要手腕疼,这样逐渐改掉坏毛病。同时,也可在认真做作业后,给自己奖赏,如做自己喜欢的事。

3.告诉小学生,马虎是坏毛病,但并不可怕,只要有决心改,按老师说的去做,一定能改掉。

4.学会自我暗示。让小学生学会当自己每犯一次马虎的错误时,就把马虎的原因用笔记下来,平时多看几遍,或是警告自己,并在心里默念:“别人都不马虎,为什么我马虎呢?一个马虎的人是成就不了大事业的。马虎并不是我的专利,它控制不了我,我一定能战胜它。”

小红是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学习也很用功,可就是怕考试。一听说要考试,情绪就极度紧张,面红耳赤,心跳加速,心神不定,紧锁眉头。考试时,考卷发下来,双手颤抖,头脑一片空白,注意力不能集中,严重时题都看不清。

[分析]。

造成考试怯场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从生理方面来说,由于缺少睡眠,缺乏体育锻炼而造成过度疲劳;因食欲不佳而导致营养不良,影响了大脑供血,身体不适等。从心理方面来说,父母和教师对考生要求过高,考生本人对考试结果过分看重,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平时复习不充分,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缺乏必要的应考策略和考试技巧,造成自信心不足,产生严重自卑感;考场气氛紧张,监考人员态度严肃,造成考生情绪过分紧张。

[方法]。

1.有些紧张是正常的,没有必要害怕。要正确认识考前的紧张,适当的紧张有助于促进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2.分析原因,根据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种原因是考试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信心不足。解决的方法就是考前对所要考的科目认真复习。另一种原因是对考试看得过重,仿佛觉得自己考不好会失去整个世界,即动机过强,引起考试焦虑。针对这种情况可先分析考试的目的。考试是为考查学生在本阶段的学习情况,有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掌握,需要进一步学习。同时,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对考试分数过分看重,更不能通过排名次来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3.在考前可进行一些调节,如自我暗示,告诉自己(或大声说出)“我能考好”,“我复习得很充分”,“我一定能冷静”,“在考场上我会挥洒自如”。

4.考前做些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通过使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紧张后再松弛,从而达到松弛大脑神经的目的。训练时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从脚部肌肉开始直到头部肌肉为止,完成一次训练。在做放松训练的同时,可以在头脑中预想考试的过程,想象自己如何进入考场,如何拿到考卷,如何填写姓名,如何答卷、检查、交卷等过程,想象得越具体越好,边想象边体验全身心放松的感觉。这种训练可以在考试前一两周开始,每天训练一两次,每次进行10~20分钟即可。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其中包含了许多内容,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而后进生转化工作则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供大家分享。

引言:

在初中一年级,有一个叫做方寒(化名)的学生,他经常早课迟到、旷课,课外大部分时间去网吧或是台球室玩,而且还和人打架,学习成绩自然也是“一路飘红了”,他还自豪的说:“一路红灯高挂,照亮我的前程,红红火火”。尽管班主任老师和政教处的老师对他进行多次的教育,仍不见好转,以致很多同学见到他都望而生畏。可是偶尔一两次他也会有进步的,但都是昙花一现般,没过几天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老师们渐渐的对他也都失去了信心。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篮球打得很好,三分球命中率高的让体育老师都佩服的很,而且他还是市区少年百米记录保持者,除此之外,他还弹得一手好吉他。

一、该案例的理论层面的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如何对待问题学生的转化问题”。

1、根据相关教育理论知识,深入分析问题学生的特点。

(1)超强的自尊感得不到别人认可或是尊重;。

(2)拥有天生的好胜心理,但某些方面往往品尝不到生理的滋味;。

(3)有一定的上进心,但有些时候意志力稍显薄弱。

人是复杂的矛盾体,每一个人得背后都有一些这样、那样的不同,所以上述特点也是诸多个性中的一些共性。但问题学生存在的背后一般都会有一些故事的发生,问题学生的心理需求也会和现实状况存在许多矛盾。

(1)确定问题学生也能成才的坚定信念;。

(3)捕捉、发扬问题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

(4)创造各种条件,扭转问题学生心理认识和观念,促进积极、健康转化;。

(5)不断牢固每一步的转化成果,循序渐进。

二、围绕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及具体操作计划。

该案例的问题是“如何对待问题学生的转化问题。”即该采取哪些途径和方法。

上初一,年龄还是比较小的,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肯下功夫,还是有办法挽救的。

2、主动与方寒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甚至是朋友关系,老师应该放下姿态,从和方寒交朋友开始,这会很好的和方寒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能全面的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这是做好问题学生转化工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

3、在相信人心是有情感的,是可开化的,方寒是可以变得上进的信念的基础上,从他家长、邻居、朋友、同学的访谈中了解方寒养成坏习惯的原因。

4、“他篮球打得很好,三分球命中率高的让体育老师都佩服的很,而且他还是市区少年百米记录保持者,除此之外,他还弹得一手好吉他。”运动除了天赋之外,还需要更多的刻苦训练,这说明方寒是比较有吃苦精神的。方寒说吉他是自己摸索学习的,这更能看出他还是比较有悟性和灵性的学生。市区少年百米纪录保持者,这说明方寒同学对于活动的参与还是比较积极的。

调查背后的真相:

通过对方寒家长、邻居、朋友、同学的调查了解到,方寒同学以前学习还是非常优秀,在家长、亲朋好友和老师的眼中,方寒是一个聪明伶俐、有上进心的一个好孩子。可为什么,如此一个优秀的学生现在竟然变成这般状态。这话还得从方寒的父亲说起,方寒的父亲原来在一家企业上班,还是一个部门的管理者,由于种种原因,公司倒闭了,方寒的父亲也就失业率。原来的风光无限瞬间灰飞烟灭,巨大的落差严重打击了他,在那一段时间,方寒的父亲每天总是喝得醉醺醺的回家,然后总是责备方寒,逐渐的转变到了动手毒打的程度,原来,开朗的小男孩,也就逐渐的转变了。后来,方寒的父亲逐渐从失落中走了出来,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公司,但那一段时间的不愉快,深深的刻在了方寒的身上和心理,后来,他父亲也和他谈了很多次,并且也向他道歉了,但效果也不是很好,对此,方寒的父亲感到深深的内疚和后悔。

问题的节点找到了,那么该如何解决那?“心灵沟通”教育,这是我想了很多方法中最好的方法,俗语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截然矛盾的双方是他们父子,那我就创造一个环境,制造一些感人的氛围,召开一次《其实我想对你说》为主题的“心灵沟通”教育主题交流活动。

在活动中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和至少一位家长坐在一起,首先,观看事先准备好的视频短片,然后在感人的音乐背景下,深情的讲述事先准备好的周边的现实案例;然后让学生和家长在背景音乐下回想彼此曾经快乐的时光和曾经一起激动、兴奋或是难忘的事情。最后,让他们相互之间说一句,在心里面已经很久的一句话。

象的好,现场的家长和孩子都抱头痛哭,他们留下的是幸福的眼泪、感恩的眼泪、欣慰的眼泪。方寒的心理纠结也在这次活动中,在大环境中、大氛围中也彻底的解开了,他和他父亲冰释前嫌,和好如初。曾经的阳光的小男孩回来了,曾经积极上进的小男孩回来了。反思: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复杂化,当前的问题学生也在不断的增多,作为育人前线的工作者,我们应当思考,如何在无法彻底抑制问题学生出现的情况下,如何挽救问题学生,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发生很可能就是学生发生转变的节点,只要我们找到了这个节点,运用一些合理的方法,我想我们一定会挽救一些问题学生,这不仅挽救了当下的他,更可能挽救了一生的他,挽救了一个家庭。

一、学生基本情况。

姓名:徐仁杰性别:男年龄:11岁四年级学生。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缺乏主动性。不能完成作业,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

2、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徐仁杰今年11岁了,家长很爱孩子,虽然家长一直很重视孩子学习,经常打电话组训孩子在校情况,但由于孩子父母长期在外,疏于直接照顾,孩子缺乏家庭监督和父母之爱,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还是出现诸多问题。徐仁杰虽然个头大,但心智较同龄人略显不成熟,上课好动,不爱听讲,喜欢做自己的事情。老师布置的作业喜欢拖沓,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成绩浮动较大。

徐仁杰还是很愿意接受家长、教师的批评教育,但改正确定按的毅力严重缺乏。生活自理方面也显劣势,对宿管阿姨的依赖较大。

四、个案分析。

针对徐仁杰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

1、家庭教育和学校不同步,缺乏家庭监督是学习不稳定、处于游离状态的主要原因,自身不努力是他成为学习问题生的内在因素。

2、在学生问题初期时老师没有及时地解决他的问题使他的问题遗留至今,如不在四年级把他的问题解决了,进入高年级将更难以解决。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根据徐仁杰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多与家长配合,多联系家长鼓励家长直接教育,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

用爱心去严格要求,平时只要是他犯错误了,我都要跟他讲很多的道理,必须有足够的理由才能让他心服口服。他有一点进步我也会及时于家长取得联系,进行表扬。课下他的个人卫生不好,我会耐心的在水池边给他洗脸、胳膊、脖子。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3.针对徐仁杰缺乏毅力的缺点,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热情,每天安排他收发学生的作业,他认真去做,从而也让他看看别人的作业,对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

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徐仁杰有了明显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徐仁杰对学习有了热情,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他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不完成作业现象逐渐减少,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用爱开启,用心沟通。

美国著名教师贝特西·罗杰斯曾说过:“孩子就姓花蕾一样,有不同的花期。”对待不同的孩子,教师应该像对待花蕾一样,用爱心去呵护、用责任心去浇灌、用细心去观察、用耐心去等待。对待问题学生这“四心”更是不可或缺。

梁培亮是我们班一位聪明的学生,他喜欢读书,积极回答问题,而且回答得很响亮。但是好动,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他很懒动手写字,不交作业是家常便饭,导致他会读不会写,成绩一塌糊涂。

开学第一次安排座位的时候,我就特意安排他和我们班学习最好、最勤奋的女生坐一桌,为的就是他能向同桌学习,认真学习。也许是刚开学还没了解我,不敢放肆吧,虽然字写得很丑,而且没写完,但是还是能按时交作业的,这一点让我很意外。本以为他升上二年级了,懂事了,准备对他进一步要求,争取把字写好来。没想到只坚持了一周半,他就原形毕露了,又开始不交作业了。本想着严惩他的,他不按时交就罚他双倍补回来。可是想想,这方法要是管用,他一年级的老师也不至于这么头疼啊。罚他补做,只会让他的作业越堆越多,越多他就越厌烦,厌烦的情绪一旦产生,想他写字就更难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他不喜欢写字的原因,于是我放弃了严惩他的想法。

我就及时表扬他,他的自信心不断地提高。几乎每天都能够按时交作业了,而且书写有了很大的进步,看到他有这么大的进步,我深刻的体会到肯定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真的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

但是如果长期给他的作业减量,不利于提高他写字的速度。如果我突然让他每次都把作业做完,或许又会产生被逼的感觉。为此我在班里举行了一次书法比赛,看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古诗写得最漂亮。培亮充满信心地参加了,但是时间到的时候,他还没写完,结果只能获得参与奖。看着他失望的表情,我安慰道:“没关系,以后每周举行一次,争取下次获奖。”这次的失败,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写字速度慢别人半拍。从那以后,不用我提出,他都很努力地争取和同学在同样的时间内把作业全部做完。刚开始,作业书写得不是很令人满意,但是他每天都有进步,这点让我感到很欣慰。这让我明白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他们用心去改变就一定会有收获。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培亮慢慢地养成了交作业的习惯,慢慢地爱上了写字。会读会写的字越来越多,成绩也在不断地提高。看着他一点一点的向好的方面发展,我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幸福。

反思: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起点不同,发展的速度和程度也有差异,但是每一位学生都不想做“差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台,走到孩子中去,和他们成为好朋友。用心去和他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一起解决种种困难,满足他们内心真正的需要,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完善他们的人格,提高学习效果。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美国著名教师贝特西·罗杰斯曾说过:“孩子就姓花蕾一样,有不同的花期。”对待不同的孩子,教师应该像对待花蕾一样,用爱心去呵护、用责任心去浇灌、用细心去观察、用耐心去等待。对待问题学生这“四心”更是不可或缺。

梁培亮是我们班一位聪明的学生,他喜欢读书,积极回答问题,而且回答得很响亮。但是好动,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他很懒动手写字,不交作业是家常便饭,导致他会读不会写,成绩一塌糊涂。

开学第一次安排座位的时候,我就特意安排他和我们班学习最好、最勤奋的女生坐一桌,为的就是他能向同桌学习,认真学习。也许是刚开学还没了解我,不敢放肆吧,虽然字写得很丑,而且没写完,但是还是能按时交作业的,这一点让我很意外。本以为他升上二年级了,懂事了,准备对他进一步要求,争取把字写好来。没想到只坚持了一周半,他就原形毕露了,又开始不交作业了。本想着严惩他的,他不按时交就罚他双倍补回来。可是想想,这方法要是管用,他一年级的老师也不至于这么头疼啊。罚他补做,只会让他的作业越堆越多,越多他就越厌烦,厌烦的情绪一旦产生,想他写字就更难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他不喜欢写字的原因,于是我放弃了严惩他的想法。

我就及时表扬他,他的自信心不断地提高。几乎每天都能够按时交作业了,而且书写有了很大的进步,看到他有这么大的进步,我深刻的体会到肯定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真的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

但是如果长期给他的作业减量,不利于提高他写字的速度。如果我突然让他每次都把作业做完,或许又会产生被逼的感觉。为此我在班里举行了一次书法比赛,看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古诗写得最漂亮。培亮充满信心地参加了,但是时间到的时候,他还没写完,结果只能获得参与奖。看着他失望的表情,我安慰道:“没关系,以后每周举行一次,争取下次获奖。”这次的失败,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写字速度慢别人半拍。从那以后,不用我提出,他都很努力地争取和同学在同样的时间内把作业全部做完。刚开始,作业书写得不是很令人满意,但是他每天都有进步,这点让我感到很欣慰。这让我明白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他们用心去改变就一定会有收获。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培亮慢慢地养成了交作业的习惯,慢慢地爱上了写字。会读会写的字越来越多,成绩也在不断地提高。看着他一点一点的向好的方面发展,我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幸福。

反思: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起点不同,发展的速度和程度也有差异,但是每一位学生都不想做“差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台,走到孩子中去,和他们成为好朋友。用心去和他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一起解决种种困难,满足他们内心真正的需要,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完善他们的人格,提高学习效果。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引言:

在初中一年级,有一个叫做方寒(化名)的学生,他经常早课迟到、旷课,课外大部分时间去网吧或是台球室玩,而且还和人打架,学习成绩自然也是“一路飘红了”,他还自豪的说:“一路红灯高挂,照亮我的前程,红红火火”。尽管班主任老师和政教处的老师对他进行多次的教育,仍不见好转,以致很多同学见到他都望而生畏。可是偶尔一两次他也会有进步的,但都是昙花一现般,没过几天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老师们渐渐的对他也都失去了信心。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篮球打得很好,三分球命中率高的让体育老师都佩服的很,而且他还是市区少年百米记录保持者,除此之外,他还弹得一手好吉他。

一、该案例的理论层面的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如何对待问题学生的转化问题”。

1、根据相关教育理论知识,深入分析问题学生的特点。

(1)超强的自尊感得不到别人认可或是尊重;。

(2)拥有天生的好胜心理,但某些方面往往品尝不到生理的滋味;。

(3)有一定的上进心,但有些时候意志力稍显薄弱。

人是复杂的矛盾体,每一个人得背后都有一些这样、那样的不同,所以上述特点也是诸多个性中的一些共性。但问题学生存在的背后一般都会有一些故事的发生,问题学生的心理需求也会和现实状况存在许多矛盾。

(1)确定问题学生也能成才的坚定信念;。

(3)捕捉、发扬问题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

(4)创造各种条件,扭转问题学生心理认识和观念,促进积极、健康转化;。

(5)不断牢固每一步的转化成果,循序渐进。

二、围绕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及具体操作计划。

该案例的问题是“如何对待问题学生的转化问题。”即该采取哪些途径和方法。

上初一,年龄还是比较小的,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肯下功夫,还是有办法挽救的。

2、主动与方寒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甚至是朋友关系,老师应该放下姿态,从和方寒交朋友开始,这会很好的和方寒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能全面的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这是做好问题学生转化工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

3、在相信人心是有情感的,是可开化的,方寒是可以变得上进的信念的基础上,从他家长、邻居、朋友、同学的访谈中了解方寒养成坏习惯的原因。

4、“他篮球打得很好,三分球命中率高的让体育老师都佩服的很,而且他还是市区少年百米记录保持者,除此之外,他还弹得一手好吉他。”运动除了天赋之外,还需要更多的刻苦训练,这说明方寒是比较有吃苦精神的。方寒说吉他是自己摸索学习的,这更能看出他还是比较有悟性和灵性的学生。市区少年百米纪录保持者,这说明方寒同学对于活动的参与还是比较积极的。

调查背后的真相:

通过对方寒家长、邻居、朋友、同学的调查了解到,方寒同学以前学习还是非常优秀,在家长、亲朋好友和老师的眼中,方寒是一个聪明伶俐、有上进心的一个好孩子。可为什么,如此一个优秀的学生现在竟然变成这般状态。这话还得从方寒的父亲说起,方寒的父亲原来在一家企业上班,还是一个部门的管理者,由于种种原因,公司倒闭了,方寒的父亲也就失业率。原来的风光无限瞬间灰飞烟灭,巨大的落差严重打击了他,在那一段时间,方寒的父亲每天总是喝得醉醺醺的回家,然后总是责备方寒,逐渐的转变到了动手毒打的程度,原来,开朗的小男孩,也就逐渐的转变了。后来,方寒的父亲逐渐从失落中走了出来,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公司,但那一段时间的不愉快,深深的刻在了方寒的身上和心理,后来,他父亲也和他谈了很多次,并且也向他道歉了,但效果也不是很好,对此,方寒的父亲感到深深的内疚和后悔。

问题的节点找到了,那么该如何解决那?“心灵沟通”教育,这是我想了很多方法中最好的方法,俗语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截然矛盾的双方是他们父子,那我就创造一个环境,制造一些感人的氛围,召开一次《其实我想对你说》为主题的“心灵沟通”教育主题交流活动。

在活动中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和至少一位家长坐在一起,首先,观看事先准备好的视频短片,然后在感人的音乐背景下,深情的讲述事先准备好的周边的现实案例;然后让学生和家长在背景音乐下回想彼此曾经快乐的时光和曾经一起激动、兴奋或是难忘的事情。最后,让他们相互之间说一句,在心里面已经很久的一句话。

象的好,现场的家长和孩子都抱头痛哭,他们留下的是幸福的眼泪、感恩的眼泪、欣慰的眼泪。方寒的心理纠结也在这次活动中,在大环境中、大氛围中也彻底的解开了,他和他父亲冰释前嫌,和好如初。曾经的阳光的小男孩回来了,曾经积极上进的小男孩回来了。反思: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复杂化,当前的问题学生也在不断的增多,作为育人前线的工作者,我们应当思考,如何在无法彻底抑制问题学生出现的情况下,如何挽救问题学生,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发生很可能就是学生发生转变的节点,只要我们找到了这个节点,运用一些合理的方法,我想我们一定会挽救一些问题学生,这不仅挽救了当下的他,更可能挽救了一生的他,挽救了一个家庭。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顾小东,男,19岁,籍贯武义,高二时被**中学劝退,由我们学校的老师介绍转入我所在的3+2大专班,性格粗暴,沉迷网络,谈恋爱,打架斗殴,顶撞老师,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学习成绩很差并极度厌学,属于典型的“问题学生”。家长特别是母亲对他从满怀希望到极度失望,经常对他唠叨,小东感觉极其烦躁,原本准备辍学在家,为了躲避父母的责骂选择了继续混在职高。转来的第一个星期小东叫参与打群架,在教室抽烟被政教处抓住,夜不归宿„„几乎把所有够得到处分的事都犯了一遍。班上的同学和任课老师对他极是不满,我也很是头痛,看着三项竞赛的名次从前三掉到后十名,我开始后悔接了这个学生。于是,我试着去探小东母亲的口风,能否让她把小东带回家去教育。没想到,刚一“汇报”小东在校一个星期的表现,小东母亲就声泪泣下地说:“老师,你再想想办法吧,我是真没有法子了啊,他如果回家,只有进劳改队一条路咯”。也对,才来了一个星期就那么沉不住气,这小东是不是想引起我这个班主任的注意呢,因此我决定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小东一段时间和新的环境磨合。

首先,我对小东进行了分析:

1、客观原因(外因):

从家长以及原先学校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处了解到一些信息分析,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多的表现在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以及行为的约束管理方面,对于“不良行为现象”背后深层次的诱因缺乏深入的、连续性的调查分析。表现在班主任工作方法上就是追求立竿见影,缺乏耐心和有效的方法。以生硬的管理模式对待学生的粗暴态度,引发了双方的极度对立,这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不足。

小东的一些表哥表姐等亲戚,很多都是在家庭的严格管教下培养成了大学生甚至是名牌大学生,因此小东的家长很有压力,渴望成功培养小东,却忽视了现实的差距,其实很明显小东的父母教育方法出现了问题,最起码不能因材施教,不实事求是。尤其在小东中考成绩出来后,对小东挖苦,责骂,让小东的逆反心理愈加强烈。不良信息的引诱也是导致小东落后的重要原因。大街小巷里或明或暗的网吧,报纸刊物对色情暴力毫不避讳的宣扬,成人之间的谈话所表露出来的价值观世界观的扭曲等等都会对他的思想造成冲击。

2、主观原因(内因):

小东由于沉迷网络和交女朋友导致在**中学被班主任视为眼中钉,后来自己觉得自己学什么都是没有希望了,干脆“破罐子破摔”,上课就睡觉或者聊天起哄等等,下课就追逐打闹游手好闲。他给自己贴了一个标签----“我是个坏学生”,因为他自己心里很清楚自己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与那些“好学生”的行为标准是相反的。但是不甘心被遗忘和忽视以及“求取自由,反抗压迫”的本能也促使着他用种种别人不敢做的逆反方式来提醒周围自己的存在。

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我总结出学校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的失败使小东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排解。不良信息的引诱顺应了他人性中堕落的一面。这一拉一推加速了小东的落后。同时,和成人(家长老师)交往的挫折,再加上来自同龄人群的舆论压力使他产生了一种自我否定的情绪。就是自己也觉得自己不争气,导致大家都不喜欢自己。他非常缺乏自我认同感。于是就通过打架斗殴等逆反行为来表现自己的“能力”藉此来掩盖慌乱自卑的内心,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其次,我在班干部以及任课老师的帮助下制定转化方案。

理顺造成小东心理问题的“外部因素”,即帮助协调改善学校(老师)、家庭(父亲)与小东之间的关系,为能进行有效沟通创造条件。

找准小东心理问题的“内部因素”,即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严重,对症下药,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他改变认知,并进行心理重建,使他找到归属感。

具体转化过程是这样的:

1、为理顺造成小东心理问题的“外部因素”我做了小东父母的思想工作,探讨了家庭教育的科学性艺术性等问题,小东的母亲很是配合,她不仅给小东写了信,承认了自己的攀比之心,肯定了小东的优点(其实小东很孝顺,会烧饭,洗衣操持家务的能力不错,倒让我惊讶),还对小东表现出极大的信任给他在家配置了电脑,装上了宽带(事后,小东告诉我他很感动,也找到了被父母尊重的感觉)。

2、我主动找小东谈心并表示愿意倾听他的诉说和理解、帮助他。小东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接纳与包容,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慢慢也接纳了老师,开始谈心里话。

3、根据他体能较好的特点,安排他担任班级的体育委员,并给予厚望,希望运动会我们班能拿下团体第一名。在一种急于用实力来证明自己的心理作用下,小东领同学们刻苦训练,最终如愿以偿拿了第一。尤其是他戴着墨镜赢得400米的第一名那一幕始终在我脑海闪现,他获得了认同感。他渐渐地融入了班级,在班级中的威信也空前提高。之后,带领班级的男生取得排球赛,篮球赛的冠军更是让他不断地自信,慢慢地行为习惯在不断地转变。

4、几个班干部也经常与他谈心,引导他发现自己的进步,享受因为进步而带来的精神满足。同时也让他学会分析总结进步的原因来自扎扎实实的努力,对比以前的“浑浑噩噩”坚定了他“付出才能有收获”的信念。一个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他怯怯地递上了入团申请书,同学们一致投票通过了。

最后,小东还是留下了遗憾,因为学习基础实在是差,他始终未能和同学们一道升入东阳广厦的大专,不过,他很骄傲地对同学们说,“我小东也光荣毕业了,要比你们先踏上社会赚钱养爸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