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最新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优质6篇)

最新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优质6篇)

作者:曼珠 最新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优质6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篇一

今年,县委、县政府将扶贫开发作为全县年度四大重点工作之一,纳入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各类项目资金优先向贫困村延伸下沉,择优选择确定建设内容、实施区域、扶持环节等,做好“四个一批”,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救助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加强“五个突出”即突出兜底保障全覆盖、突出基础建设补短板、突出培育产业强支撑、突出教育培训拔穷根、突出异地搬迁挪穷窝。把有限的资金及时有效统筹整合集中使用,促进贫困户增收,确保扶贫攻坚取得实效。

今年,我县始终将扶贫开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强力推进,今年3月26日,县长杨志慧主持召开第26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保靖县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办法》(第26次)。3月27日,县委书记卢向荣主持召开第4次常委会,研究全县驻村扶贫工作(〔20xx〕第四次(议题之四)),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专职副书记任第一副组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扶贫开发办主任等县领导为副组长的驻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专门的办公室,抽调了专门的人员,安排了场地和工作经费。3月30日,县长杨志慧主持召开了20xx年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全年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保靖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第26次))。4月**日,县委书记卢向荣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研究标准化厂房建设(县委常委办公会议纪要〔20xx〕第8次)。5月22日,县长杨志慧专题调研驻村扶贫工作,对联系点驻村扶贫进行安排部署(县长办公会议纪要〔20xx〕第**次)。7月10日,县委书记卢向荣主持召开县委常委办公会议,研究高新科技园标准化厂房建设(县委常委办公会议纪要〔20xx〕第**次)。7月30日,县委书记卢向荣主持召开了20xx年精准扶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工作座谈会。8月**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符家盛主持召开了扶贫开发暨驻村扶贫工作推进会,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周胜益就如何做好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出了具体要求。精心编制了《精准扶贫知识要点》,开办了《保靖驻村扶贫工作简报》和《保靖县驻村扶贫专栏》,下发了《保靖县20xx—20xx年驻村扶贫工作方案》、《20xx年度县直和乡镇驻村扶贫工作考核办法》、《保靖县扶贫募捐基金管理使用办法(暂行)》、《保靖县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办法》、《20xx年度扶贫开发考核办法》、《20xx年度保靖县扶贫开发办工作要点》、《关于下达20xx年减贫计划的通知》、《关于20xx年保靖县落实精准扶贫机制减少贫困人口工作意见》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明确将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选拔干部基本条件之一。同时,在各级媒体宣传扶贫开发和驻村扶贫50余篇,营造了扶贫开发浓厚氛围。吃透上级精神,针对目标,明确措施,分解任务,全面吹响扶贫攻坚冲锋号。

今年来,采取省、州、县、乡(镇)四级联动的工作模式,组织驻村工作组67个256名驻村干部(省直工作组4个8名,州直工作组9个31名,县直工作组54个217名,共涉及省直单位4个,州直单位**个,县直单位**0个)。按照州“1+1”驻村扶贫模式(采取“一次性布点,一加一帮扶”的方式,每个扶贫工作组确定两个贫困村,前三年建设一个贫困村,帮扶一个贫困村;后三年建设另外一个贫困村,巩固已扶持的贫困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实现对全县**0个贫困村重点覆盖。同时任命了**名乡镇党委副书记,**名工作队长或联络员,67名村第一书记。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驻村扶贫办公室,并安排乡镇干部协助省、州、县工作组,为工作队员开展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全县组织实施“千名党员帮千户、万名干部帮万户”工程,采取一帮x方式,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全县2.1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覆盖(县级干部帮扶8-10户,科级干部帮扶6-8户,机关工作人员帮扶4-6户,村组干部和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原则上帮扶1-2户),其中县扶贫办、文化执法局工作组36名党员干部实现了对阳朝乡仙仁村、米溪村185户、88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县扶贫开发办主任联系贫困户8户,走访调研贫困户,制定帮扶工作手册,做到对贫困户情况明、底子清、措施力。

近年来,积极抢抓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等重大机遇,创新扶贫工作思路、举措和机制,全面推动扶贫开发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一是锁定扶贫目标。到20xx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000元,贫困发生率减少到50%以上;到20xx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贫困对象基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基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瞄准重点地区。坚持把**0个贫困村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针对基础薄弱村、边远特困村、库区移民村、产业空白村、人口空心村等不同特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整村推进,努力做到“扶持一片、脱贫一片,扶持一个村、脱贫一个村”。三是瞄准重点对象。贫困人口识别严格按照在农村高标准装修现有住房或在城镇购买商品房(不含因灾重建房屋和移民搬迁购房)的农户不纳入;拥有空调、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赠予的除外)的农户不纳入;拥有大型机动车辆、轿车、船舶、工程机械及大型农机具(赠予的除外)的农户不纳入;家庭成员(父母或子女)有财政供养的农户(含村干部)不纳入;现有生产经营规模较大,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户(含个体工商户或经营企业)不纳入;家庭主要劳动力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农户不纳入;人为造成承包地荒芜的农户不纳入;具有生产自救能力但不愿从事扶贫开发、好逸恶劳或严重违法违规的农户不纳入;拆户拼户、空挂户、带帽户不纳入;不是自愿申请的农户不纳入这“十个不纳入”的标准,坚持“户主申请、村民小组提名、村民代表评议和表决、村委会审查和公开、乡(镇)政府审核和公开、县扶贫办复核公告、县人民政府审批”“两公示一公告”“七道”程序,逐村逐户登记造册,全面完成了196个村8.53万农村贫困人口的登记识别与建档立卡工作。同时,按照“四个一批”分类要求,严格程序要求,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分类建档。四是瞄准重点工作。今年来,我县争取20xx年度财扶资金达八千余万元。今年我县全年计划减贫**800万人,我县下达了20xx年减贫计划的通知,将减贫任务分解至各乡镇,并与各乡镇签订减贫责任状,截止目前,通过发展产业扶贫、危房改造、金融扶贫、雨露计划、劳务经济等措施,全县减贫**800人,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21.71%。瞄准贫困村,制定了十三五规划,瞄准贫困户,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同时,完成十三五扶贫专项规划;硬化村间道93公里,超额完成年度任务**5%;归集资金**48万元,用于标准化厂房建设,为72个贫困村建立了村集体经济;归集资金495万元,用于“五小水利”建设。五是突出扶智培训。今年来,安排雨露计划资金190万元,按照省州扶贫办要求,分期分批组织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村书记等学员到长沙、安江等学校参加培训,共培训100余人次。安排资金125万元,资助304名贫困大学生圆梦大学。同时,安排资金60万元,在夯沙乡夯吉村、梯子村实施危房改造60户。

一是整合涉农资金。转变扶贫工作思路,探索新型工业化带动扶贫、新型城镇化带动扶贫、集约化带动扶贫模式,大力整合资金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下达20xx年度第一批驻村扶贫项目资金的通知》(保贫字〔20xx〕12号)文件。全县第一轮67个贫困村共落实项目729个,资金20456万元,其中归集我办扶贫专项资金3400余万元,所有项目均已竣工。二是用好专项资金。推行项目公开公示制度,对省州批准计划组织实施项目扶贫资金的分配、使用,一律实行公告、公示和报账制,加强对扶贫资金的检查、监督和审计,定期、不定期组织扶贫、财政、发改、审计等有关部门开展扶贫资金检查,做到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今年省扶贫开发办下达我县财政扶贫资金五千余万元,平均每个贫困村四十余万元。我县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依托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加大土地改良、产业培育力度,引导贫困户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三是带动社会资金。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截止目前,香港郭氏基金会已在我县开展扶贫试点8年,先后投入资金7500万元实施项目323个;香港沃土发展社开展扶贫试点7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946.5万元;新加坡连氏集团拟投入资金180万元,改善我县4个村农村饮水设施。四是抓好对口扶贫。今年,岳阳市帮助我县发展教育和卫生,引进资金537万元,其中投资486万元修建岳阳小学1栋。两年来,共派送了17名基层医疗业务骨干到岳阳市一医院、二医院、妇保院免费进修学习,涵盖内科、儿科、妇产科等11项科目;选派了7名中小学副校长到岳阳市鹰山小学、九中、十中、洞氮小学挂职学习;20xx年4月,保靖县17名骨干教师到岳阳市鹰山小学、岳阳楼小学交流学习。20xx年5月,岳阳市十二中学来保靖岳阳中学指导交流。通过交流学习,提高了办学理念、教学质量,加深了两地之间的感情联系。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跳出农业抓扶贫,跳出农村抓扶贫,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攻坚,扶贫攻坚促进区域发展,开辟通过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扶贫新路径,鼓励社会各界、金融企业、扶贫经济组织、能人带动脱贫致富。一是试行“一点一区带全县”精准扶贫模式。采取“一点一区带全县”(一点:在阳朝乡米溪村探索黄金茶产业扶贫示范园建设;一区:在夯沙乡夯沙村、梯子村、吕洞村探索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的工作法推进精准扶贫,创新了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和股份制帮扶相结合的扶贫新机制,建立了“企业+合作社+基地+能人大户+贫困户”扶贫新模式。阳朝乡米溪村精准扶贫试点相关制度基本建立完善。夯沙乡以生态文化旅游精准扶贫试点区为契机,坚持生态文化旅游、扶贫开发和特色农产品发展相结合,对“五行苗寨”实行统一规划和开发,实施了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生态环境、社会事业4大类18个扶贫开发项目,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二是探索完善产业扶贫新模式。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旅游则旅游的基本原则,重点抓好茶叶、烤烟、柑橘、生态畜牧、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完善“龙头企业+股份合作组织+基地+贫困户”、“经济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家庭农场或能人大户+贫困户”等合作帮扶、委托帮扶模式,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如葫芦镇试行通过怡品黄金茶产销专业合作社扶持大岩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黄金茶产业,可带动该村93户358人增收脱贫。县扶贫开发办工作组采用委托帮扶模式,委托保靖县和平红提产销专业合作社开发红提基地200亩由贫困人口投资建设并受益,可帮助6个贫困村908户2991人增收 **70元。三是“撬动杠杆” 试点金融扶贫。今年,我县金融产业扶贫试点工作启动后,坚持“贷款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思路,制定下发了《保靖县金融产业扶贫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保靖县金融产业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和《保靖县金融产业扶贫贷款贴息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借助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金融杠杆作用,积极探索金融产业扶贫的新路子、新办法,全面落实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措施,切实解决贫困农户产业发展的资金困难,确保实现贫困农户增收脱贫。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建档立卡户21011户,其中参加金融扶贫评级的19279户,参评率达91.76%,获得有效授信8**2户,3**70人,授信金额18211万元,发放小额贷款3000余万元。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篇二

一、西河口乡基本情况

西河口乡位于裕安区西南部,东望淠河,南于霍山县接壤,西于金寨县相连,北靠独山镇。全乡总面积141平方公里,总人口3.45万人,下辖12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居委会。现有落地岗、红石岩、锅棚店、潘岔、石湖五个贫困村,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1860户5266人,其中五保户367户406人,低保户164户346人,低保贫困户446户1534人,一般贫困户883户2980人。截止20xx年底,共脱贫341户1093人,贫困发生率为12.1%。20xx年预脱贫401户1376人,20xx年预脱贫356户1234人,20xx年预脱贫274户911人,社会兜底488户652人,贫困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

二、20xx年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1)、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动员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会议精神,主要领导亲自调查研究,亲自动员部署,亲自督查推动,确保了全乡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一是成立以书记、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其它党委班子成员和各办、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扶贫开发工作领导组,同时设置乡扶贫工作站,由分管副乡长任站长,乡党委委员任副站长,配备两名专职扶贫专干,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办、站、所全面抓的工作格局,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落实了专项工作经费,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责任“四个到位”,为顺利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利用各种会议、培训、led显示屏、公开栏、宣传标语、墙体广告等形式积极开展扶贫政策宣传,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关注扶贫、支持扶贫的良好氛围,并通过驻村干部走村串户,发放致全乡贫困户朋友的一封信、到户项目明白纸,与广大贫困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政策讲解,极大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和愿望。

(2)、明确工作职责,组织驻村帮扶

按照“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要求,全乡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市委老干部局、国家统计局六安调查队、农行六安分行联系西河口乡落地岗村,区人武部、区风景区管委会联系西河口乡红石岩村,区供销社联系西河口乡锅棚店村,区交通局联系西河口乡石湖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西河口乡潘岔村。乡印发了《关于西河口乡行政村、贫困户包保责任分工的通知》(西政〔20xx〕18号)文件,在市、区相关单位帮扶我乡的基础上,结合全乡及各村具体情况,从乡直各单位、各村选派乡干部、村组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一批帮扶人员,分村建立了由驻村工作队长为组长,村书记为副组长,驻村干部、村“两委”、村里党员、致富能人为成员的驻村帮扶工作组,明确驻村工作组组长,落实帮扶责任人,实现“一村一组、帮扶到户”的精准扶贫。

按照“户不脱贫,人不离岗”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驻村工作组在乡党委的统一安排下结对帮扶贫困户,充分尊重贫困户产业发展意愿并结合贫困户客观实际选准产业发展项目,为帮扶户量身定制脱贫计划,采取有效帮扶措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同时实施对帮扶人员工作考核办法,严格按照因村定人、进退有条件,督查计分、按分奖惩的原则,严格考核、明确奖惩,确保责任到人、帮扶到户。

(3)、加强项目管理,开展精准扶贫

结对帮扶干部在主动做好扶贫户摸底调查的同时,深入分析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结合扶贫户实施找准帮扶突破口,提出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致富措施。同时督促村“两委”落实好各项惠民惠农政策,主动协调帮助贫困村、贫困户争取项目资金,严格按要求做好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公开公示工作。20xx年建成落地岗村1座村集体电站和30户户用电站,20xx年筹建两个贫困村石湖村、潘岔村各建设一座30户90kw(每户3kw)的集中式光伏电站、60kw的集中式光伏电站。20xx年,通过实施“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作,全乡共脱贫341户,1093人。20xx年重点实施产业扶贫、危房改造工作,以市场为导向,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农村特色产业,预计能实现401户1376人脱贫致富,能够全面完成年度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4)、查找存在问题、明确工作难点

一是基本公共工程相对薄弱。我乡地处偏僻山区,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水平相对较差,如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近年来,虽然通过扶贫项目建设,基本公共工程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满足当前及今后的发展需要。

二是贫困对象缺乏自我发展后劲。目前,对贫困人口的帮扶措施仍以资金投入、物品赠予为主,输血的多、造血的少,对扶贫对象的素质、能力培养不足,缺乏良性互动,对贫困村落实的项目较少,村级议事、决策、干事的长效机制亟待健全完善。

三是扶贫经费不足,推动工作较难。精准扶贫工作程序多、资料多、工作量大、时间较长,虽已安排部分经费,但仍不能完全保证工作需要;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在基层操作非常困难,扶贫干部几乎都是兼职,工作量大,精力上顾不过来,推动工作较难。

三、20xx年下半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1)、稳定实现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摸底全乡危房户,乡预备整合部分资金结合危房改造项目进行分类指导,集中实施,稳定实现全乡人民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2)、全面实施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在充分调查核实的基础上,集合贫困户家庭实际,确定产业发展项目,确保全乡20xx年401户预脱贫贫困户户户有项目,做好贫困户产业发展技术培训工作,做好跟踪服务,确保一户不落。按照《裕安区专项扶贫资金到户项目补贴管理办法》文件要求,做好贫困户产业发展的资金补贴工作。

(3)、做好就业帮扶培训工作。通过开展种植、养殖、加工、营销等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养技术、整体素质和脱贫致富技能。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帮助贫困户转移就业,介绍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稳定脱贫。

(4)、开展“一户一档、一户一包”资料整合工作。学习兄弟乡镇创新的扶贫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档案资料,注意收集建档立卡贫困的扶贫资料,一户一档、一户一包,规范整理,规范存放。

(5)、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光伏发电等常规扶贫工作。“雨露计划”、光伏发电等项目的脱贫成效已经过实践的检验,效果明显,下一步,我乡将加大摸底和申报力度,让扶贫政策惠及更多的贫困群众。

(6)、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扶贫。20xx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全乡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下一步,我乡将继续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让贫困群众切实体会到发展带来的变化。

(7)、整合社会扶贫资源,实施社会扶贫工程。树立“大扶贫”观念,多方动员争取,畅通互帮互助渠道,形成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支持扶贫的浓厚氛围。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篇三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西北部,距县城76公里,平均海拔1112米,辖7个行政村35个农业合作社4140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236户848人,20__年已脱贫29户87人,20__年脱贫26户110人。全乡有建卡贫困村2个,其中村距乡政府驻地21公里,幅员面积9.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耕地面积273亩,全村辖2个农业合作社47户196人,现有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38人,贫困发生率达20%,是县西北部最偏远的高村;村平均海拔1200米,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辖4个农业合作社65户247人,耕地面积580亩,现有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52人,贫困发生率达24%,是典型的北部高村。

二、开展情况

一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完成后进村整顿提升工作;完成、4个村阵地改造和新建工作;建成4个村级便民服务室;加强对第一书记、脱贫攻坚驻村工作组、脱贫帮扶责任人的管理考核力度,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认真制定脱贫规划。把十三五发展规划与脱贫攻坚规划相结合,制定了《乡十三五发展规划》、《乡20__---20__年度脱贫攻坚方案》,7个村因村制宜分别制定了《方案》;严格落实精准识别“回头看”,面对面与农户制定脱贫计划。

三是产业发展初见成效。结合我乡实际,新栽植核桃1300亩,发展家庭“四场”及种养业大户41户,专合组织6家。

四是基础条件逐步改变。实施水窖建设77口,解决近800人饮水难的问题;实施危房改造53户,全额兑现补助资金;启动农网升级改造,已完成智能表安装工作,、村低电压改造工作基本结束;全面养护农村道路54公里,确保畅通;成功创建2个环境优美示范村。

五是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开工小学新建项目,现已完成地基基础工程,预计明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争取乡卫生院改建项目,新农合参保率达95%以上;社保工作位列全县第三,严格城乡低保评议,应保尽保。

六是各级帮扶尽心尽力。市县挂联领导多次深入调研走访,团市委和河林场主动为帮联的村提供免费种苗、聘请专家授课、捐赠寒衣、捐资助学、走访慰问,提供帮扶资金共计8万元;县安监局为帮扶的村购买农资化肥、修建水窖、捐建村委阵地、维修公路、走基层送温暖,提供帮扶资金共计6万元;乡信用社为部分精准贫困户发放贴息小额贷款近40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贫困程度深。全乡贫困发生率在20.4%以上。受地域劣势影响,我乡仍有528户2202人(村31户158人,村29户129人)处于贫困线边缘,如遇自然灾害、疾病等情况,极有可能成为新的贫困对象。

二是基础设施薄弱。全乡7个村54公里村道路仅硬化2个村18公里。特别是、等村未实施过硬化工程,群众安全饮水仍无法解决,村村通宽带更无从谈起,部分村两委阵地急需改建。

三是疾病困扰群众。由于山大林密、住居条件差(危旧房、土坯房居多)和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全乡患风湿关节病的居多,据统计,共计276人。其中4个村患病率高于低山村3倍,因病丧失劳动力和致贫的占贫困户的50%以上。

四是劳动力流失。由于生产生活条件差,大量家庭举家外出,尤其是村年轻人越来越少(女子外嫁、儿子当上门女婿),留守老人、儿童现象较多。

五是没有产业支撑。有养殖黄羊、小家禽和种植核桃的基础,但没有专业合作社和大户带动,无规模、无产量;有大量的荒山荒坡,但没有流转和开发利用。集体经济空壳,民生改善全靠政策支持。

六是兜底对象多。通过乡扶贫办摸底调查,全乡需要低保政策兜底、移民搬迁安置、医疗救助扶持分别为174人、405人、115人,两个贫困村实施上述政策兜底为90人、48人、22人,资金压力十分巨大。

四、下一步打算及建议

1、加快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提高边远贫困村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补助标准,优先尽快实施村、村18公里村道路硬化工程,打破发展瓶颈。

2、因户施策搞好易地移民搬迁:整合易地移民搬迁、危房改造、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等项目和资金,充分发动群众,建新村、搬新居、住新房。

3、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种养业:利用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和扶贫发展资金,在、村新栽植优质核桃1000亩。采取“生态养殖+对口帮扶+认养定购”的方式,以村、村为中心,重点打造“生态养殖基地”,培育1个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养殖大户10户。

4、开展医卫结合实施大病救助:针对群众普遍患有风湿等慢性病特殊情况,一是普及好防病的卫生常识,二是对接医疗专家查病因除病根,三是用好用活政策,及时救助,减少群众因病返贫的顾虑。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篇四

20__年,我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精神,聚焦“三率一度”,全面开展“四季攻势”行动,持续推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省贫困区退出专项评估等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强化责任、聚焦精准、狠抓落实,序时推进各项重点任务,提高脱贫质量、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现将我乡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及成效

(一)“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大排查工作

从5月份开始,乡村两级帮扶联系人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进村入户,对1245户贫困户开展“拉网式”和“排雷式”大排查,逐户进行摸底筛查,全面查摆“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摸清问题底数,找准薄弱环节,对脱贫成效和帮扶成效开展“回头看”全面排查。共排查出问题1个,涉及王店村侯仁建户住房不安全问题,经区住建局鉴定同意进行修缮加固,对该户房屋的主梁和副梁进行更换,6月10日,经第三方评估鉴定,现房屋为安全。

此次大排查工作自9月份开始,乡村帮扶人共走访贫困户和一般农户1345户,共排查出问题56条。其中,已经整改完成56条,占问题数的100%。主要问题一是扶贫手册管理不规范、基础资料未及时更新方面共涉及50条,目前帮扶联系人已入户补差补缺,将帮扶活动记录更新完成;二是政策宣传未全覆盖3条,通过乡村两级帮扶联系人入户宣传政策,确保每位贫困户应知应会,同时利用板凳会、屋场会等形式,讲解扶贫政策;三是健康脱贫政策未落实1条,发现一户慢性病症未办理,已通知该户将材料准备完毕上报乡卫生院办理;四是帮扶措施针对性不强1条,为帮扶联系人未针对该户的致贫原因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目前通过帮扶联系人及包片干部共同入户,针对其致贫原因重新制定该户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取得实质性成效;五是社会帮扶落实不到位1条,我乡胡家渡村未提前谋划“10.17”社会扶贫日活动,目前已整改完成。

· 各级各类反馈问题整改

我乡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专项整改领导组,通过中央专项巡视反馈、20__年贫困区退出专项评估、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和区4-6月份暗访发现,在贫困户应知应会、扶贫资料整理、政策落实等方面出现不少问题,针对问题,我乡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要求各村制定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落实清单,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同时,乡纪委联合乡扶贫工作站实行一周一调度,盘点销号,并强化过程管控,坚持一体推进,做到紧盯问题改、较真碰硬改、上下联动改、实事求是改,确保所有问题不折不扣整改到位。

(四)乡级督查情况

下半年,我乡纪委联合乡扶贫工作站对我乡脱贫攻坚工作及帮扶联系人走访情况进行督查,督查范围包括“两不愁三保障”是否达标、扶贫包资料是否按要求整理、扶贫手册填写是否规范、贫困户是否知晓识别程序、对帮扶联系人是否满意等15个方面39项内容,共排查问题户121户,问题486条,问题清单已全部反馈给帮扶联系人,要求帮扶联系人再次入户核实问题、解决问题并举一反三,核查包保其他贫困户问题,所有问题现已全部整改完成。

(五)20__年减贫任务和“九大工程”实施情况

1、20__年减贫任务

经过20__年动态管理后,现建档立卡贫困户1238户2814人(包含一般贫困户769户1861人,特困供养贫困户171户208人,低保贫困户297户743人,低保特困供养贫困户1户2人),20__脱贫208户567人,20__年脱贫369户919人,20__年脱贫246户470人,20__年脱贫283户574人,20__年脱贫34户74人,20__年拟脱贫人口65户142人,剩余未脱贫人口33户68人。年初帮扶联系人与20__年拟脱贫户针对扶贫对象致贫原因、发展意愿和实际要求商定帮扶措施,签订脱贫计划书,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户施策,着力提高帮扶实效。

2、“九大工程”实施情况及政策落实情况

一是扶贫项目组织实施情况。严格按照扶贫项目建设流程,根据村申报、乡审核、区审定等程序,共确立20__年项目25个。并根据项目规划,制定完成时间节点,定期开展九大工程责任组工作例会和项目实施专项督查,不断推进进度缓慢的在建项目,有效推进项目的实施进度。项目资金也做到按时拨付,20__年度我乡财政扶贫项目共收到区拨资金708.975万元,已拨付473.764万元,拨付进度66.82%。

二是项目落实情况。20__年产业到户项目214户,发放奖补资金584625元,户均奖补资金达到2731.8元;全乡20__年秋学期现有子女上学的贫困人口338人,其中幼儿园在读45人,小学在读117人,初中在读67人,高中在读48人,中职在读7人,高职、大专及以上54人。184名义务教育阶段在读贫困户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政策,53名贫困大学生享受“雨露计划”资金补助共计127500元;我乡共为1416名贫困人口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到应签尽签,为1328名20__-20__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额代缴医保参合费用,共计33.2万元,全乡患有慢性病的贫困人口已全部办理慢性病证;20__年危房改造项目共计2户,现已完工并通过验收,补助资金4万元;全年共有330户贫困户通过金融扶贫分红收益达98.22万元;20__年我乡“四好农村路”扩面延伸工程合计12条路,现已全面完工。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工程申报5口塘,已全部完工。投资324.27万元的王店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主体已完工,目前正在开展入户安装工作。4项农村人均环境整治清淤工程,已全部完工。

二、典型经验

一是坚持分级管理,实施精准帮扶。坚持对脱贫户实施“三级管理,三段防控”,实行识别定级。按照脱贫户现有的产业、就业及家庭收支状况,综合判断其脱贫的稳定性,针对其家庭情况制定相应帮扶措施。对稳定脱贫户,乡村两级以“引”为主,重点引导其加入新型经营主体,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引导其独立发展;对较易返贫户以“扶”为主,主要帮助其谋划项目、理清思路、发展产业,拓宽增收渠道;对极易返贫户以“兜”为主,通过政策叠加,纳入社会保障兜底范围,兜住底线。此外,通过认真摸排,上报边缘户5户9人,并在动态管理期间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予以科学帮扶。

二是开展板凳会,创新宣传方式。乡村干部同贫困户促膝而谈,征求群众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意见,共收集问题15个,通过解答群众提问,宣传扶贫政策,取得了实质性成效,进一步助推农村工作稳步前进,打开脱贫攻坚新思路。

三、存在问题

一是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各村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学习培训不够,基层干部对扶贫政策了解掌握不够,对农村群众的政策宣传不够。

二是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一些贫困户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安于现状,发展动力不足,甚至坐等国家救助,存在等、靠、要思想。

三是产业项目发展单一,抗风险能力差。我乡大多数村已征迁完成,无发展产业用地,同时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差和观念落后,贫困户多是老弱病残,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抵御风险能力差,发展一些特色产业难,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宣传氛围。通过入户宣传、板凳会、屋场会等多种形式扩大宣传,让广大贫困群众充分了解最新的脱贫攻坚政策,不断提升群众认可度、政策知晓率和服务满意度。

(二)保持政策稳定。在脱贫攻坚期间,对已脱贫户要严格落实“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做到政策落实不改变,结对帮扶不脱钩,收入监测不间断,防止脱贫的人口返贫,真正帮助贫困地区发展起来,真正增强贫困人口自身动力,摆脱贫困,走向致富的道路。

(三)实施产业扶贫。产业发展是贫困家庭主要增收渠道,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贫困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解决从选择项目、培训技术、协调销售渠道等方面存在技术、人力、资金不足问题。

(四)推进就业扶贫。大力开发适用性强、针对性强的各类公益岗位,为弱劳力或办劳力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持续开发适合贫困劳动者的居家就业、就近就业岗位,使其增长收入。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篇五

本站发布2019年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更多2019年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相关信息请访问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扶贫移民局的正确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和市委关于推进扶贫帮扶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驻村帮扶工作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走基层”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干部真正下沉到村、扶持到户,扎实开展相关工作,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高度重视,思想统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于*广安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安市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广委发〔20xx〕13号),根据此文件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干部驻村相关文件精神,庚即先后制发了《关于印发〈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工作方案〉的通知》(广组通〔20xx〕7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选派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管理考核的通知》(广组通〔20xx〕92号)、《关于印发〈广安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广直委发〔20xx〕10号)和《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广直委发〔20xx〕17号)等文件。建立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驻村工作制度,我市38名市级领导、132个市级部门和区市县572家单位结对帮扶820个贫困村,近10000名干部职工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亲结对,全市每个贫困村实现1名联系领导、1个驻村工作组、1-3个帮扶单位、1名“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有1名帮扶责任人的“五个一”包村包户全覆盖。今年8月,各部门(单位)准确把握省、市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我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大实践,全市所有驻村干部全部按要求脱产到岗履职,在全市形成领导力量统筹、部门力量整合、干部力量集中的扶贫攻坚强大合力。

(二)立足民生,倾情帮扶。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坚持水、电、路、田、房“五位一体”同步攻坚,全力夯实贫困村基础条件。一是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就地解决和改建农户住房1122户,异地搬迁贫困农户466户;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山坪塘、蓄水池289口,新修和修引水灌溉68.18千米,新建垃圾处理房(池)200余个,自来水入户2105户;三是加强交通建设。今年新建、改建村级公路、便民路579.5公里;新建、改建桥梁32座;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四是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4.5万人次,增强了农民致富能力。五是实施教育扶贫,救助贫困学生65466名,有效解决农村上学难的问题。各级帮扶单位(部门)共为贫困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1807.59万元。六是修建村级公共服务场所。修建维修村卫生室5个、村文化活动室13个、村级活动场所27处,有力改善了贫困村等村基础设施,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1.落实扶贫帮扶机制。建立完善定期走访、帮扶协调、长效管理等一系列扶贫帮扶机制制度。市县两级领导、机关干部参与帮扶的每个月至少定期走访两次帮扶贫困户,深入村、户,了解实际情况,认真细致地搞好调查摸底,及时掌握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做好基础性服务工作。帮扶干部在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帮助贫困户认真分析贫困主要原因,理清扶贫帮扶工作思路,根据实际及时采取扶贫帮困措施,改变以往单一的阶段性或节日性捐助形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引导和帮助帮扶对象逐步提高生产自救能力。一是在思想上帮扶。与被帮扶的贫困户多次谈心交心,帮助他们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引导梳理勤劳致富观念。二是在生活上帮扶。帮扶责任人根据当地资源、自然条件、劳动力情况和发展意愿等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重点解决“饮水难、读书难、住房难、看病难”等实际问题,协助贫困户引进项目、发展产业,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同时协调、跟踪有关部门落实相关帮扶措施,联系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帮扶。三是在培训上帮扶。帮扶责任人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加强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用技术方面的培训;对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实施智力扶贫,主要推进其子女免费就读技工学校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熟悉掌握1-2门职业技能,为今后脱贫打好基础。四是在生产上帮扶。在贫困村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特色产业,更好地建立贫困户长效脱贫机制,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五是在就业上帮扶。协助有就业意愿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与用人单位、企业的'沟通联系,配合人社局为其提供劳务、就业信息,积极引导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2.落实产业项目精细规划。在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第一书记带领村级干部,按照先“差”后“好”、先难后易、先远后近的原则,由所在乡镇、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扶贫对象,根据贫困原因和帮扶需求逐村逐户制定扶贫规划和脱贫计划,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做到了村村有规划、户户有计划,并发展壮大村级产业,以期实现贫困村如期全部脱。

3.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按照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要求,重点帮助联系村抓好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四项工作”,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各帮扶部门党组织通过与村党组织援建活动阵地、共过组织生活、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引导村级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协调帮助820个村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举办各级培训班1060期,培训各级干部群众23100人次。

4.密切干部群众联系。各联系单位和驻村干部把“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要载体,把专题教育作为“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有力保障,不断强化群众观念,组织广大联村联户干部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让人民群众在了解政策、提升技能中开阔眼界、脱贫致富,让干部和群众在结对帮扶、共促发展中密切关系、双向受益。全市干部职工和第一书记们深入农户家中,奔赴田间地头,感知百姓冷暖,共谋致富之策,收集村民反映民意11460条,化解矛盾纠纷9642起,帮办各类实事28226件次,解决各类急难事1749件,开展义诊15124人次,捐送棉衣、大米、面粉、食用油、书籍、化肥等折合资金2654.8万元。各驻村干部在进村入户开展帮扶中,接地气、受教育、炼意志、提本领,真正使“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成为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

(三)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切实加强驻村帮扶下派干部的日常管理,市委、市政府将“双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实行单项考核。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双联”办、市委农办、市扶贫移民局等单位认真履行职责,结合重点工作推进,采取“查、看、问、核”等方式重点督查。同时,注重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职责,强化日常督导、跟踪问效。按照考核细则的要求,从“职责要求、吃住要求、走访要求、纪律要求”等方面对“第一书记”的管理和对驻村工作组及成员“工作职责、到村时间、帮扶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规定。目前,全市所有下派干部都能做到沉下身子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认亲戚、结对子,切实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宣传惠农政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贫困户年均收入明显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我市驻村帮扶工作在全市单位(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但与省上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一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个别单位和联户干部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重视不够,认识还不到位,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工作推进节奏慢,进展不平衡,措施落实不到位,帮扶成效不够明显。二是跟踪服务不够到位。个别单位和干部对村情户情整体把握不够全面,制定的帮扶规划和方案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发展定位还不够准确,在产业跟踪服务上,缺乏长效性、连贯性、持续性。三是协调配合不够紧密。个别牵头单位作用发挥不明显,沟通、协调等制度落实不够有力,统筹协调不够,沟通衔接不及时,配合落实还不到位,缺乏整体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联村与联户不协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很抓扶贫帮扶工作管理薄弱环节,创新工作方法,理顺各方关系,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提档升级。

一是整合各方资源,切实增强工作合力。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多向贫困村倾斜,帮助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难题。进一步明确派出部门是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管理服务的责任主体,对驻村工作组既要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更要在政治上、生活中主动关心爱护,帮助解决资金投入、物资帮扶、项目信息等问题。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和帮带指导,着力提升驻村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帮扶干部的任职培训,采取组织观看电教片、邀请农村干部授课、组织帮扶干部交流讨论等方式,丰富帮扶干部农村工作技巧、涉农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基层情况、规律和特点,掌握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抓党建、保稳定、促发展的能力。建立帮带制度,引导乡镇党委选派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熟悉派驻村情况的包村干部,带领帮扶干部开展工作,教授基层工作经验。

三是健全工作制度,做好管理,突破重点难点,干好帮扶工作。建立健全定期督查、工作例会、日常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加强对选派工作的管理和考核,确保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工作。要求各驻村工作组到村任职后,尽快开展走访调研,尽快拿出工作的思路,突出抓好扶贫攻坚、组织建设、经济发展、和谐稳定等重点工作。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篇六

(一)提高精准扶贫人员大病保险保障能力

20xx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50元,比上年提高15元,实行倾斜性支付政策,将大病保险起付线标准调整为3千元,报销比例在原支付比例基础上提高5%,最高支付额为30万元,进一步减轻贫困人口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切实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受益水平。

(二)制定大病兜底补偿政策和“一事一议”救助办法

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医院住院享受“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报销”服务,在统筹推进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道防线基础上,设立大病兜底第四道防线。根据《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兜底保障实施方案的通知》及在省、州关于落实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提出的不得超标准简单搞自付封顶或“零自付”的整改要求,出台《市医疗保障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将大病兜底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调整为90%,慢病门诊调整为80%。对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大病兜底报销补偿后,个人自付医疗费用额度仍然较高、确实无力承担的特殊贫困患者,采取个人申报与政府主动救助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一事一议”办法设立第五道防线予以救助解决。

(三)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情况

重新核对未参合贫困人口信息。要求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各乡镇扶贫工作人员协助完成此项工作。经过近一个月的逐户、逐人排查,对所有未参合贫困人口在乡、去向情况已核实清楚无误,同时将相关证明材料存档。

为及时获取最新贫困人口信息,每周与扶贫办信息科沟通,并将信息上报州医保局。市年初建档立卡人员1669人,经扶贫办确认减少97人,截止到11月末,建档立卡人员共计1572人,其中参加新农合医保1539人,参加城镇居民医保23人,参加城镇职工7人,省内学校参保1人,省外参保2人,参保率100%。

(四)贫困人口政策宣传工作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报道,在社会上营造医保扶贫浓厚氛围。开展扶贫宣传活动,设立义诊宣传台,通过标语或电子字幕、墙报、专栏、展板、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制作医保扶贫政策宣传海报2300张,在乡镇政府、卫生院、办政大厅和每个村的村卫生室、活动室、村委会、运动场等地点张贴。制作医保扶贫宣传折页4,000张,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村医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作用,采取包干负责、点对点、面对面入户宣传,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对医保扶贫政策知晓率。市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大厅、出院结算等地点要设置医保扶贫宣传内容和宣传资料取阅点,公开“一站式”办结流程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利用手机微信公众号等群众便捷获取信息的手段,全面宣传医保扶贫工作。进一步提高贫困患者医保健康脱贫政策深度知晓率。

(五)慢病手册办理及政策宣传情况

与扶贫办、卫健等部门组织工作人员实地走访61户11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了解其身体情况,重点关注慢病手册办理情况,帮助贫困群众完善资料,及时办理,确保贫困人口慢性病政策应享尽享。11月26日召开定点医疗机构贫困人口门诊慢病管理工作培训会,对32种门诊慢病认定流程、门诊慢病手册管理和贫困人员政策引导等方面进行讲解。为了能精准掌握贫困人口慢性病认定及待遇保障情况,与卫健部门多次沟通配合,对全市贫困慢病患者信息进行重新梳理排查,确保各医疗机构慢病人员信息与医保系统中开通标识的人员准确一致,截止11月末,共计确定贫困慢病人数791人。目前已将“医保慢病待遇标识”下发至各乡镇,并粘贴在一人一策记录本上做为慢病手册。

(六)贫困人口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情况

县级定点医疗机构设置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结算“一站式”报销窗口,严格执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对贫困患者住院不收取押金,防止因垫资压力过高,让贫困人口不敢看病、看不起病。将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和42种特殊疾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90%,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80%。

截止20xx年11月20日,共为4467人次提供“一站式服务”,患者不再需要来回“跑腿”报销;四道防线合计补偿金额588.91万元,践行了对贫困患者“医疗有保障”的承诺。

接下来将继续推进“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落实,不懈怠、不拖沓,务实工作,持续加力,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医保扶贫待遇,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与边检站共同承担敬信镇村的包保任务,为切实做好单位包村工作,抽调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党建指导员,完全脱产专心从事该村的扶贫工作,局主要领导定期到村进行调研,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宣传扶贫政策,认真听取党建指导员工作汇报,坚持1月至少1次专题会,做到了组织保障有力和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截止目前,进行医保扶贫走访两轮;为贫困户提供免费体检1次;开展扶贫慰问,购买慰问品3次;与红十字会对接,组织应急救护培训1次,捐赠衣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