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计划>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大全(18篇)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大全(18篇)

作者:碧墨

编写教学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学计划的经典案例,欢迎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并能用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的商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并能用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的商。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先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看你能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对小猴子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对小猴子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对小猴子说:从前有座山,……)

生:这个故事总是在重复同一个内容。

师:不错!大家已经发现这个故事的一个特点了。

板书:不断重复

师:谁能根据这个特点接着老师的故事继续往下讲?

让几个学生继续讲这个重复的故事。

师:照这样讲下去,你发现这个故事还有一个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这个故事一直不断重复出现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1(完整板书: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2、然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的”的现象。

学生举例后教师小结:生活中象这种“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很多,我们把这种现象还可以叫做——(循环现象,板书:循环)

(设计意图:采用故事的形式导入,使学生感到特别爱听,兴趣盎然,将故事与数学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循环”的含义,从而为后面学习新知作好的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生活中有很多这种循环现象:

1.我班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和“王鹏”比比,(出示例题)。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1、余数总是“25”。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师板书)

3、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出示:28÷1878.6÷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如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

4、在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出了什么是循环小数之后,让他们看书学习第28页,解决以下问题:

(1)什么是循环小数?你觉得重点词语有哪些?(2)什么是循环节?

(3)怎样简便写出循环小数?(4)怎样读循环小数?

学生反馈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划出重点词并板书简写。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5.加深理解:循环小数后边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6、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

学生评议。

7、介绍简便记法

如5.333…还可以写作5.3、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

学生反馈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划出重点词并板书简写。

7、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接着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独立计算,提醒学生如果遇到问题,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同时请两名学生板演。

小组讨论后指名汇报:在计算中遇到了什么情况?出现了什么现象或规律?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1、让学生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理解其中的算理。

2、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导入,以学校宣传栏需要刷油漆为例,引入课题。

(1)从图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是解决校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主要体现了“计算教学同解决问题紧密联系”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呈现的数据独立提出能解决的问题,并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这样不仅引起了新知和旧知的认知冲突,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比较所列的乘法算式。(揭示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深化探究,总结算法。

1、教学新知,初步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引导谈话:根据以往我们计算小数乘法的经验,你觉得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时,是否也可以把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呢?“2.4×0.8”请学生尝试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并按整数乘法进行笔算。

(2)组织学生共同探究竖式计算算法和算理。

请学生根据板演说一说的计算算理,并年顺势画上算理指示图。

(3)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等于把一个因数乘10(或100),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100(或10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用积除以100(或1000)。

(4)小结:小数与小数相乘,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5)交流: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应该怎样计算小数乘小数?你能不能总结一下,这类小数乘小数的题应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概括一下方法。先怎么做的,再怎么做的。

(6)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引发冲突,突破难点。

1、引导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出示例4:0.56x0.04=。

2、学生独立计算,

组织讨论:

小数数位不够怎么办?

3、交流后组织小结出“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4、计算下面各题。

3.7×4.60.48×1.50.29×0.070.056×0.15(强化所学)。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在下面各题计算的积里点上小数点的正确位置。

2、完成“练习一”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重点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3、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评议。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谈谈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文档为doc格式。

小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正确地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2)教学难点:除数转化成整数,正确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美丽的“中国结”,彩色绳,彩色卡纸做成的招牌,学习用品,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

师:在上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接龙游戏,看看哪个组表现最好,好吗?生:好!。

(点击多媒体课件,出示四组下面这样的题目进行接龙游戏。)。

(1)0.78扩大10倍是()(2)9.38扩大100倍是()(3)6.73扩大1000倍是()(4)0.023扩大100倍是()。

2、点击多媒体课件出现:

你能不用计算,判断出下面各式的商是否一样?请说明理由。270÷9027÷92.7÷0.9(学生归纳出商不变的规律,答对的表扬,答错给予鼓励。)。

师:你们真棒,能把一种问题转化成另一种问题来思考,今天我们学习的“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就可以运用转化思想的方法进行学习。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教师手拿中国结)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生齐答:“中国结”。

师:你们知道“中国结”是用什么做?生1:用丝绳。生2:用彩绳。

师:你们对它的了解有多少?生1:代表吉祥如意。生2:表示祝福。

学生3:是中国的一种特色手工艺品。师:你们想学吗?生齐说:想。

师:老师介绍一位老奶奶给你们认识好吗?她的手可巧,会编各种的“中国结”。这节课谁表现出色,老师就把“中国结”奖给谁。全体学生:好!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21页,例5。

三、探索计算方法。

(一)教学例5。

生:要求这些丝绳可编成几个“中国结”,就是求7.65里面有几个0.85,用除法计算。

2、观察并比较式子的特点。

师:这个算式和上节课学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上节课学习的除数是整数,而这道题的除数是小数。

3、小组合作,初步探索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想想,能不能把除法转化成整数来计算?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边看书,边思考,边讨论。

4、探索交流多样化的算法。

师:那个小组愿意到这把想法告诉大家?

小组1:我们小组认为把7.65米0.85米都化成厘米作单位的数,7.65米=765厘米0.85米=85厘米765÷85=9(个)师:这个组不错!小组2:我们小组认为可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变成765÷85计算就可以了。

师:第2小组说得非常好,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表扬这个小组。

小组3:我们小组与他们的都不同,我们刚学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商就缩小到它的,这样也可以算出7.65÷0.85的商。

师:也说得对!

5、交流,比较寻求最佳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通过动脑筋想出这么多方法计算7.65÷0.85,真了不起!

师:你认为这几种做法,哪种方便,为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理由。)。

生1:我认为第3种方法好,方便又快。

师:对,第3种方法方便。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可以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把7.65÷0.85转化成765÷85,也就是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教师板书)。

板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商不变的规律转化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6、指导书写格式(竖式板书)。

7、反馈练习47.85÷0.75(学生独立完成后检验,同位交流;在学生独立做题时,教师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二)教学例6(自主学习)。

1、出示例6计算12.6÷0.28。

2、尝试独立计算。

3、教师把巡视时,记录的错例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三)通过对比,归纳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师:观察例。

5、例6,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那些不同的地方?生1:相同的是,两题的除数都是小数;不同的是,例5被除数与除数小数的位数相同,例6被除数与除数小数的位数不同。

生2:相同的是,都是把除数的小数点去掉,使除数变为整数;不同的是,例6的被除数在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要在末尾用“0”补足。

2、请大家想一想,怎样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呢?

(1)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2)引导学生把“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分三个步骤总结。教师加以提炼得出:

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方法计算。(3)找出计算方法的关键。

师:你认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关键是什么?生1:我认为,在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关键是把除数转化成整数然后计算。生2:我认为,“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是计算的关键。

生3:我认为,关键是转化时看除数有几位小数,就把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同时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

(四)阅读与质疑。

(1)认真阅读书本例5和例6的内容。(2)质疑。

四、展示练习,深化认识。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0.12÷0.3﹦()÷33.72÷2.4﹦()÷240.672÷0.28﹦()÷281.36÷0.16﹦()÷16(2)书本“做一做”第1、2题。

五、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和你的同学交流。

六、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1、结合具体的事物,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借助计算器和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一、问题情境

师生谈话,由介绍自己家的房间面积谈起,引出聪聪家客厅面积的问题。教师口述出示相关信息并板书。

学生发言,教师对注意观察生活的学生给予表扬。

师:我们先来算一算聪聪家客厅面积的问题。聪聪家客厅长4、8米,宽3、6米。

教师板书:

长4、8米 宽3、6米

二、解决问题

1、客厅面积。

(1)提出问题(1),师生共同列出乘法算式。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中的因数的特点。

师:要求“聪聪家客厅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4、8×3、6=

师:观察算式中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算式中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生: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

师: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2)提出估算的要求,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方法只要合理,就予以肯定。

师: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聪聪家客厅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给学生一点思考、估算的时间。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1)把4、8看成5,把3、6看成4,5×4=20,所以客厅面积不到20平方米。

(2)把4、8看成5,把3、6看成3、5,5×3、5=17、5,所以,聪聪家客厅的面积大约是17、5平方米。

(3)把4、8看成4,把3、6看成3,4×3=12,聪聪家客厅的面积一定在12平方米以上。

(3)提出用竖式计算的要求,讨论: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怎么办?用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48×36的积以后怎么办?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师:聪聪家客厅的面积不到20平方米。那么,到底是多少平方米呢?我们运用竖式计算一下。

教师板书竖式:

生:4、8扩大10倍是48,3、6扩大10倍是36,先算48×36。

生:把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变成48×36。

师:把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变成48和36。

教师板书:

师:用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48乘36的积以后怎么办?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意见。如:

生:把积缩小100倍。

生:把积缩小10倍。

如果出现不同意见,教师进行指导。使学生了解,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就等于这两个因数的积扩大100倍。

即 4、8×10×3、6×10=4、8×3、6×100

(4)先讨论怎样计算,再师生共同完成竖式计算。重点讨论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师:谁来说一说,4、8×3、6怎样用竖式计算?

生:把4、8看作48,把3、6看作36,用整数乘整数的方法算出48乘36的积,再把积缩小100倍。

师:好!请同学们说,我来写,我们共同完成竖式计算。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按整数相乘得出1728后,怎么办?

生:把1728缩小100倍。

生:从1728右边开始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

教师完成板书:

2、沙发占地面积。

(1)让学生读问题(2),并观察沙发图,了解其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写出算式,并讨论算式中两个因数的特点。

生:沙发的长是1、8米,宽是0、85米。

生:问题是沙发占地多少平方米?

师:求沙发占地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

学生可能说出不同的算式,教师肯定并板书。

0、85×1、8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个算式的两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生:两个因数一个是一位小数,一个是两位小数。

(2)提出:“怎样用竖式计算”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师生共同完成,竖式计算。在横式中写得数时,告诉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的0可以不写。

师:这样的两个小数相乘,用竖式计算怎样算呢?

教师板书竖式:

生1:1、8扩大10倍是18,0、85扩大1000倍是85,先算出18乘85的积,再把这个积缩小1000倍。

生2:先按整数相乘的方法计算85×18,再把积缩小1000倍。

学生说的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师:好!就按大家说的方法,我们一起算一算。大家说,我来写。

学生说,教师板书。

师:按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85×18等于1530后,怎么办?

生1:把1530缩小1000倍,在1的后面点上小数点。

生2:从1530的右边开始数出三位,在前面点上小数点。

教师在竖式中点上小数点。

师:大家看今天算出的这个小数积比较特殊,小数的末位是0,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横式写得数时,小数末尾的0可以不写。

完成横式:

0、85×1、8=1、53(平方米)

(3)让学生用计算器检验,得到确定答案。

师:用竖式算的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检验一下。

学生计算交流。

三、归纳总结

让学生观察两个竖式,说一说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使学生了解: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再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师:观察两个竖式中的因数和积,你发现它们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生:小数乘小数,两个小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生:积的小数位数就是两个因数小数位数的和。

生1: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

生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最后,教师完整的口述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

师: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四、尝试应用

1、提出问题(3),让学生自己读题并观察茶几图,了解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列出算式,先估计积有几位小数,再用竖式计算。

生:茶几的长是0、9米,宽是0、45米,要求茶几的面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师:怎么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

0、45×0、9=

师:估计一下,0、45×0、9的积有几位小数?为什么?

生:三位。因为两个因数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它们的积也一定是三位小数。

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

学生自主笔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请一名好学生板演。

2、订正学生计算的结果,重点说一说怎样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师:谁和板演的结果不一样?

如果学生出现小数点点错的,就结合错题进行指导。如果没有,请板演的同学说一说确定小数点时是怎样想的。如:

生:先用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45×9等于405。因为两个因数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也要从405的右边开始数出三位,405正好是三位,就在4的前面点上小数点,整数部分写0。

3、“试一试”,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再自己试写。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生: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的第1题。让学生先判断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最后全班交流。

师:请看“练一练”第1题,判断一下,积有几位小数。

指名回答。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计算。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注意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练一练”的第2题,先引导学生弄懂题意,再独立完成。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第2题,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说出“大门和侧门的宽度和高度”的信息。

师:学校大门和侧门的面积各是多少?请同学们算一算。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86~87页例。

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3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初步的迁移、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一、基本训练。

1.口算练习。

二、进入新课。

1.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谈话:上面的几题,都是我们学过的小数乘整数的学习内容,今天这一节课,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中的“小数乘小数”有关学习内容。(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自我探索,学会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计算小数乘小数。

改题:将56×1.2中的56改成5.6,这就是一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题,会做吗?

2.自学尝试,自主探究。

学生尝试练习,如果有困难的可以先看书p86,看看书本老师是如何指导我们计算小数乘小数的。做好的同学也仔细的看书p86,不仅要会计算,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算。完善好课本空白的内容。

3.汇报交流,点拨解惑。

预设一:只要在积中点上两位小数就能得到原来的积。预设二:只要把积除以100就可以了。

继续追问:为什么积是两位小数(积要除以100),你是怎样想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竖式图示。追问: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谈话:像这样的计算题今后在计算时,为了提高正确率,我们应该先估算一下。看看“5.6×1.2”的积大约是多少?谁能估算的?(6左右)。

4.再次尝试,解决难点。

谈话:刚才我们探索了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那么一位小数乘两位小数,该如何计算呢?请大家打开课本p87,仔细阅读,同时完善好空白的地方,完成好后同桌交流。

交流:(课件出示)计算2.8×1.15时,在积里是怎样点小数点的?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吗?(列竖式时把数位多的小数写在上面;点上小数点后,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划去小数末尾的0)。

再次尝试:1.6×2.25(指名一生扮演)。

提问:在用竖式计算1.6×2.25时,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

5.完善认知,得出结论。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2.完成“练一练”第2题。

请三个学生进行板演,其余学生自主练习。反馈时重点说说后面两题要先点小数点,再划去小数末尾的0。3.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学生口答错误原因,并说说怎样改正。4.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一种西服面料,每米售价58.5元。买这样的面料5.2米,应付多少元?(先估计得数,再计算)。

四、总结提高。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五第1题。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认识循环节,学会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2、使学生经历观察和比较循环小数特点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理解依次重复出现的意义。

(1)出示月历表。月历表中的星期几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星期一后是星期二,直到星期天,再回到星期一,继续重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它为“依次不断重复”,或者说是“循环”。

(2)观察月历,理解依次重复和循环的含义。

2、导入:生活中有这些重复现象,数学计算中也会遇到一些重复现象,这节课我们大家就一起探讨吧。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8。

(1)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8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

师:请看屏幕,它都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400÷75。

(让学生试着计算,看他们有什么发现。)。

(4)全班交流。

问:在计算过程中是否遇到什么问题?

(它的商有除不尽的现象。)。

(5)如果继续除下去会是什么情况?(余数的数字和商的数字还会不断重复出现)。

2、出示例9两题:28÷1878.6÷11。

男生做第一题,女生做第二题。(体验余数的数字和商的数字不断重复出现的情况。)。

3、讨论:怎样表示这个除不尽的商呢?讨论除不尽的现象。

4、你知道这样的小数叫什么小数吗?

循环小数有什么特点呢?在循环小数里,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什么呢?怎样表示循环小数呢?看教材p28第一小节,将概念性的名词做上记号。

5、看教材理解。

三、理解循环节、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1、看教材。

反馈看教材的情况。

(2)怎样简便表示循环小数?

(3)什么是有限小数?什么是无限小数?请举例说明。循环小数属于哪一种?

2、练习反馈。

(1)下面几个数中,是循环小数的有,请用简便方法表示出来。

(2)你还能给它们分一分类吗?

分类:可分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中又可分为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

3、取近似值。

对于循环小数,有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取它的近似数。任取上面练习中的两个循环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4、试做:如果有需要请老师帮助。

0.6666…≈()保留一位小数。

0.6666…≈()保留两位小数。

2.7467467…≈()保留一位小数。

2.7467467…≈()保留两位小数。

2.7467467…≈()保留三位小数。

(1)你是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的?

(比较区别得出:保留几位小数,就看几位小数的后一位,如果大于等于5,则向前进一;反之,则舍去。)。

四、实践、练习。

1、判断正误,并改正。

(1)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

(2)9.666是循环小数。()。

(4)3232.32是有限小数,也是循环小数。()。

(先独立判断,再交流评价。)。

2、选一选。

(1)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a、是b、不是c、不一定是。

(2)3.223223的循环节是()。

a、233b、223c、322。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交流收获,并提出问题。

六、作业。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哪些是循环小数?将循环小数表示出来。

5.7÷95÷86.64÷3.3。

2、8.736726……小数部分第17位上的数字是几?

5.23434……小数部分第50位上的数字是几?

(通知学生下节课带计算器。)。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参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感悟算理——观察比较,概括方法——巩固练习,应用提高”等环节,使学生不断焕发“思维的活力”。

2、计算方法的掌握,计算技能的提高更需要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感悟。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从整体上看是一个系统,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为小数乘小数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不同的是,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点的定位稍显复杂。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设计要重视计算教学探索过程的有效开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经历独立尝试、思维交流、体验评价,理解感悟算理。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3、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你打算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过道:6.5×0.9;客厅:6.3×4.2;书房:5.4×3;主卧室:5.4×3.5;厨房:4.27×2.6;卫生间:4.27×1.4;小卧室:4.27×3)。

二、自主探索,掌握算法。

(1)引导谈话:根据以往我们计算小数乘法的经验,你觉得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时,是否也可以把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呢?“6.5×0.9”请学生尝试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并按整数乘法进行笔算。

思考:按整数乘法计算,请你猜一猜,算出的结果跟实际的结果相比会有多大分别呢?

(2)组织学生共同探究竖式计算算法和算理。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其中计算的道理。教师巡视让不同算法的学生上台板演。

请学生根据板演说一说的计算算理,并年顺势画上算理指示图。

2、独立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6.3×4.2、5.4×3.5、4.27×2.6、4.27×1.4”,根据自己的思考过程跟同桌说一说。

(2)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等于把一个因数乘10(或100),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100(或10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用积除以100(或1000)。

三、进行比较,概括方法。

1、引导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出示:5.4×36.5×0.9。

6.3×4.2、4.27×2.6竖式组织讨论:

2、小结:小数与小数相乘,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3、交流: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应该怎样计算小数乘小数?你能不能总结一下,这类小数乘小数的题应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概括一下方法。先怎么做的,再怎么做的。

5、出示“0.56×0.04”,你能不能按照我们刚才总结的计算方法计算一下。看一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交流后组织小结出“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在下面各题计算的积里点上小数点的正确位置。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重点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3、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评议。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这堂课大家运用知识间的联系,探索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请谈谈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同学们要做个有心人,生活中有许多小数乘法的问题,希望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初步的迁移、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认真检查、勤于验算的好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一、铺垫引新。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整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小数乘法。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用卡片出示口答题:

3.4×1256×1.480.078×32。

提问:下面各题的积中有几位小数?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小明房间和阳台的平面图。

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求出哪些问题?

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列竖式解答,并各由一个学生进行板演。

要求:对照黑板上的竖式,说一说小数和整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

二、自主探索。

改变问题:如果把小明房间的宽度3米缩短为2.8米(在平面图上即时修改),你还能求出小明房间和阳台的面积各是多少吗?先估一估,再列式解答。

学生尝试练习,如果有困难的可以看书自学。

小组分享自学成果,组内达成共识。

全班交流:谁来说说3.6×2.8是怎样估算的?又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

展示学生尝试的竖式并追问:把这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

预设一:只要在积中点上两位小数就能得到原来的积。

预设二:只要把积除以100就可以了。

继续追问:为什么积是两位小数(积要除以100),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教师根据学生的说理进行板书。(如学生有困难可适当进行引导性提问:两个因数看成整数后,等于把原来的两个因数分别乘多少?)。

提问:在用竖式计算2.8×1.15时,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列竖式时把数位多的小数写在上面;点上小数点后,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划去小数末尾的0。)。

提问:比较上面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把小数看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的。不同点:第1题是一位小数和一位小数相乘,第2题是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相乘;第1题的积是两位小数,第2题的积是三位小数。)。

提问:通过刚才的尝试、交流,你现在能说说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小组交流汇报后,教师小结: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请三个学生进行板演,其余学生自主练习。反馈时重点说说后面两题要先点小数点,再划去小数末尾的0。

3、完成下题。

一种西服面料,每米售价58.5元。买这样的面料5.2米,应付多少元?(先估计得数,再计算)。

集体校对后,追问: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为什么积中只有一位小数?

四、全课总结。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名板演。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参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感悟算理——观察比较,概括方法——巩固练习,应用提高”等环节,使学生不断焕发“思维的活力”。

2、计算方法的掌握,计算技能的提高更需要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感悟。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从整体上看是一个系统,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为小数乘小数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不同的是,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点的定位稍显复杂。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设计要重视计算教学探索过程的有效开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经历独立尝试、思维交流、体验评价,理解感悟算理。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3、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潜力。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透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导入,下面一幢宽敞漂亮的住房的平面图。

(1)从图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

问题1,客厅有多少平方米。

问题2,厨房有多大。

问题3,主卧室有多少平方米。

问题4,书房多少平方米。

问题5,房间内过道多少平方米。

……。

2、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你打算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过道:6.5×0.9;客厅:6.3×4.2;书房:5.4×3;主卧室:5.4×3.5;厨房:4.27×2.6;卫生间:4.27×1.4;小卧室:4.27×3)。

二、自主探索,掌握算法。

1、教学新知,初步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引导谈话:根据以往我们计算小数乘法的经验,你觉得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时,是否也能够把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呢?“6.5×0.9”请学生尝试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并按整数乘法进行笔算。

思考:按整数乘法计算,请你猜一猜,算出的结果跟实际的结果相比会有多大分别呢?

(2)组织学生共同探究竖式计算算法和算理。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其中计算的道理。教师巡视让不同算法的学生上台板演。

请学生根据板演说一说的计算算理,并年顺势画上算理指示图。

2、独立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请你想一想能够怎样计算“6.3×4.2、5.4×3.5、4.27×2.6、4.27×1.4”,根据自己的思考过程跟同桌说一说。

(2)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等于把一个因数乘10(或100),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得到的积等于原先的积乘100(或1000)。要求原先的积,就要用积除以100(或1000)。

三、进行比较,概括方法。

1、引导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出示:5.4×36.5×0.96.3×4.2、4.27×2.6竖式。

组织讨论:

(1)小数乘法算式题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2)透过比较,你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2、小结:小数与小数相乘,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3、交流: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就应怎样计算小数乘小数?你能不能总结一下,这类小数乘小数的题就应怎样计算?在小组里概括一下方法。先怎样做的,再怎样做的。

4、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5、出示“0.56×0.04”,你能不能按照我们刚才总结的计算方法计算一下。看一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交流后组织小结出“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在下面各题计算的积里点上小数点的正确位置。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重点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群众评议。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认识小数教学设计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的发展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会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

一、情境导入。

1.小明搬新家了,家里需要一张新书桌,妈妈让小明自己到商店挑选,要记录下所选书桌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接到任务后,小明邀请好朋友小红一起来到商店。我们看一看他们所选的书桌是什么样的?(课件演示)。

二、新知探索。

1.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

(1)小明挑选的书桌的桌面长、宽各是多少?

(2)妈妈要求用米作单位,5分米、4分米究竟是多少米呢?运用前面所学到的知识想一想。(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5分米是5/10米,4分米是4/10米。

(3)5/10米还可以用0.5米来表示。请仔细看,0.5是怎样写的?要注意小圆点的书写位置,0.5读作零点五。0.5叫小数。

(4)4/10米可以用怎样的小数来表示?

(5)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填完后小组内交流:为什么要这样填?

指名汇报,课件展示正确答案。

仔细观察,你发现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什么样的小数?反过。

来,零点几就表示什么?

小结:十分之几可以写成小数零点几,零点几就表示十分之几。这就是小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6)小数是在人们实际测量和计算的需要中产生的,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开始应用十进分数,也就是小数。(课件介绍古代数学家刘徽)。

2.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2)以组为单位试着把1元2角、3元5角改写成小数。

(3)全班交流,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

(4)小结:把几元几角改写成小数,通常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是几点几元。

(5)观察上面的小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6)学生讨论后读课本第100页下面一节,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划出来。

(7)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完善板书)。

(8)任意写出几个小数,在小组内读一读。

全班交流时,指名说说各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什么,小数部分是什么。

三、应用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完成后全班校对交流,任意指两道题让学生说说想法。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读一读、说一说。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独立完成,如有困难可和小组同学或同桌商量。

全班交流,重点说说是怎么想的。

四、评价总结。

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得如何?有怎样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比较小数的大小。

上课时间:6月1日,累计课时:58。

教学内容:第102—10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中进。

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2.通过应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学会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正确进行小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建立关于小数的数感。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天热了,大家开始吃冷饮了,说说你所知道的冷饮名称及价格。

2.(出示挂图)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3.集体交流。

4.现在老师想知道棒棒糖和冷饮哪个更贵一些?你们能告诉老师吗?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比较小于1元的两个价格的大小。

1.猜一猜:谁的价格更贵一些?

2.小组交流:谁更贵一些?理由是什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3.在括号里填上符号,读一读。

(二)比较大于1元的两个价格的大小。

1.你会比较蛋筒和冰淇淋的价格吗?

2.小组说说你是怎么比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3.在括号里填上符号。

4.现在你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两种冷饮,比一比它们的价格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5.集体交流,教师板书。

6.小结: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能说说是怎么比的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先比整数部分,再比小数部分。)。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升。

1.完成第103页想想做做第1题。

(1)指名说说彩带的长度。

(2)独立比较。

(3)全班交流,重点说说是怎么比的。

2.完成第103页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重点说说是怎么比的。

3.完成第103页想想做做第3题。

(1)仔细审题一独立填写。

(2)全班交流,重点说说是怎么想、怎么填的。

认识小数教学设计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4、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生出示商品标价牌交流价格。师在黑板上贴出这些商品的标价牌。

2、区别整数与小数:移动黑板上的标价牌把这些数分成两类。

3、引入课题:右边这组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象这样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

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注意整数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2、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哪些同学已知道这此小数分别表示多少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完成课本第88页表格中的填空。

4、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三、教学例1。

1、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

2、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生先看书,再跟小组同学讨论。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想:为什么小数点的前面写0?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

想: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表示什么?第二位呢?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4、小组讨论: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

5、学生完成课本第89页做一做。

四、实践应用。

1、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一第1题,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巩固小数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在这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五、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并能用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并能用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的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先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看你能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对小猴子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对小猴子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对小猴子说:从前有座山,……)。

生:这个故事总是在重复同一个内容。

师:不错!大家已经发现这个故事的一个特点了。

板书:不断重复。

师:谁能根据这个特点接着老师的故事继续往下讲?

让几个学生继续讲这个重复的故事。

师:照这样讲下去,你发现这个故事还有一个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这个故事一直不断重复出现。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1(完整板书: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2、然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的”的现象。

学生举例后教师小结:生活中象这种“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很多,我们把这种现象还可以叫做――(循环现象,板书:循环)。

(设计意图:采用故事的形式导入,使学生感到特别爱听,兴趣盎然,将故事与数学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循环”的含义,从而为后面学习新知作好的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生活中有很多这种循环现象:

1.我班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和“王鹏”比比,(出示例题)。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1、余数总是“25”。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师板书)。

出示:28÷1878.6÷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如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

4、在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出了什么是循环小数之后,让他们看书学习第28页,解决以下问题:

(1)什么是循环小数?你觉得重点词语有哪些?(2)什么是循环节?

(3)怎样简便写出循环小数?(4)怎样读循环小数?

学生反馈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划出重点词并板书简写。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5.加深理解:循环小数后边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6、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

学生评议。

7、介绍简便记法。

如5.333…还可以写作5.3、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

学生反馈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划出重点词并板书简写。

7、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接着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独立计算,提醒学生如果遇到问题,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同时请两名学生板演。

小组讨论后指名汇报:在计算中遇到了什么情况?出现了什么现象或规律?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1页例6及“做一做”,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能根据实际需要和题目要求正确地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灵活、合理地运用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地用“四舍五入”法求积是小数时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求积的近似数往往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活经验。

1.计算下面各题。

1.5×24     0.37×2.6     4.02×8.3。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演板,集体订正。

2.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一位小数:3.12;5.549;0.3814。

保留两位小数:4.036;7.7963;8.42378。

(1)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7.7963的近似数为什么是7.80?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ppt课件呈现谈话内容。)。

2.揭示课题:积的近似数。(板书课题:积的近似数)。

(二)了解信息,解决问题。

1.出示情境图(ppt课件)。

小狗正在做什么?人们训练小狗缉毒是利用了小狗的什么特点?小狗嗅觉灵敏与嗅觉细胞的数量多少有很大关系,下面请看一个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出示例6(ppt课件)。

(1)题目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2)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怎样解答?

(3)题目中对解答这个问题有什么特殊要求?

3.学生独立尝试,指名两名学生演板。

4.组织学生观察、评价黑板上两名演板同学的解答过程。

5.组织学生交流、反馈自己的解答过程。(教师适时演示ppt课件。)。

(1)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2)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3)你是怎样将“得数保留一位小数”的?

(4)写横式的得数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一)求“积的近似数”的基本练习。

1.第11页“做一做”第1题。

(1)出示题目(ppt课件)。

1.计算下面各题。

0.8×0.9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全班齐练,指名两人演板。

(3)集体订正。

2.补充题。

(1)出示题目(ppt课件)。

补充题:

将“1.35×0.96”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

小数,所得的近似数是(   )。

a.1.29      b.1.30      c.0.13。

(2)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判断和选择。

(3)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自己是怎样做出判断和选择的。(教师强调: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时,所求得近似数末尾的“0”必须保留,不能随意去掉。)。

(二)求“积的近似数”的实际应用。

1.第11页“做一做”第2题。

(2)全班齐练,教师巡视。(选择两名同学演板,一人的得数是准确数,一人的得数是近似数。)。

(3)集体订正,追问质疑。

2.集体讨论。

(1)再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处理?

(2)通过这道题的解答,你感受到了什么?(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练习。

1.课堂作业:练习三第1题第(2)小题、第3题。

2.家庭作业:练习三第1题第(1)小题、第2题。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五年级之前我们学习了“整数乘整数”,最近几天我们又学习了“小数乘整数”,今天我们要在此基础上研究“小数乘小数”。看着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猜想吗?预设:

生4:小数乘小数与整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大家心里充满着问题和猜想,那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和猜想一起走入今天的数学课堂。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生: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计算出黑板的面积。

我们先用估算的方法估计一下黑板面积的取值范围是多少?(4平方米)黑板的面积实际是多少平方米呢?课前时老师已经给同学们下发了导学案,让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下面就请同桌两个互相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接下来,请这几位同学把他们的计算方法和我们大家分享一下。a.3.9米=39分米。

1.2米=12分米。

39×12=468平方分米=4.68平方米(利用以前学过的单位之间的换算,解决了问题)。

b.39×12=468468÷100=4.68。

生:都是想办法把小数乘小数的问题转化成整数乘整数,最后利用积的变化规律,点上小数点。

师:是的,都是想办法把新问题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旧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好策略。刚才老师发现有好多同学都选择了笔算的方法,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

不看板书,你能说说一说吗?

老师这里还有2道小数乘小数,要不要试一试?出示:5.8×6.4=。

3.2×1.15=全班试做,2人板书。

板书的两人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第二题的交流:(1)为什么把乘数的位置交换了?(2)为什么把积末尾的0划去?(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出示错例:老师手里有份作业,我们看看问题出在哪?中间的计算过程也对,就是最后的结果不对,应该先怎么样,再怎么样,(先点小数点,再把0划去)我们把最后的积重新写一遍。

现在黑板上有3道小数乘小数的算式,我们来观察一下每个算式中乘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出示: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利用这一规律,对于我们计算有什么帮助?(可以很快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真的吗?我们来检测一下:出示练一练(你能给下面的积点上小数点吗?)。

完成“想一想”、“比一比”、“填一填”

三、交流收获。

是的,许多数学知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我们要善于找到这种联系。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7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第6~8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获取信息的过程,会正确利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2.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形成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形成独立思考、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体验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利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选择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仪、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活经验。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将答案按顺序记录在口算本上,再集体订正。)。

2.解答:一支铅笔0.5元,一支水性笔的价钱是一支铅笔的3倍。一支水性笔多少钱?(指名学生回答: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回顾:前面我们学习了关于小数乘法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整理回顾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以及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等。)。

二、情境导入,自主探索。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呈现教材主题情境图(ppt课件),让学生独立收集信息。

2.交流整理: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适时强调、突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1)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

(2)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3)要求的问题是“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学生独立尝试,在练习本上列式并解答。

(2)教师巡视,收集个案,并指名演板。

2.独立思考,小组交流。(ppt课件出示,给予独立思考的时间。)。

(1)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怎样计算小数乘法56×1.3?

(3)你算得对吗?

3.汇报梳理,构建方法。

(1)以前学习的“求一个数的整数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那么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板书:求一个数的小数倍用乘法计算。)。

(2)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集体交流、核对。

(三)回顾检验,适当修正。

1.出示教材中小朋友的计算过程(ppt课件)。(师:同学们,计算后我们往往需要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瞧!)。

2.请你帮这位小女孩验算一下,她算得对吗?(独立完成。)。

3.交流汇报,明确方法。(教师巡视。)。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乘一遍,看对不对。(ppt课件呈现验算过程。)。

(2)用计算器来验算。(投影演示。)。

(3)根据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来验算。由于56乘1.3的积应该比56大,而7.28比56小,所以7.28肯定是计算错了。

4.检查过程,修正错误。

(1)师:同学们,在计算时我们往往先入为主,如果再算一遍,不一定能检查出计算中的错误,所以我们可以从刚才同学们使用的各种验算方法中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检查。

(2)师: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除了要检查计算是否正确以外,还要检查横式的得数写了没有,写对了没有?得数的单位名称是否正确?同学们,再检查一下,除了计算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相互督促改正。

5.随堂巩固。(第7页“做一做”。)。

(1)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针对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有目的地投影展示,学生评价与小结。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一)基本练习。

1.练习二第6题(第二排的3道小题)。

(1)先计算,再验算。

(2)展示汇报,集体订正。

(3)订正时注意0.072×0.15的计算过程与验算方法。(按照整数乘法算出72乘15的积是1080,由于两个因数中一共有五位小数,而积的小数位数只有四位,先要在前面补一个“0”,再点上小数点,最后将积的小数末尾的“0”去掉,得0.0108。)。

2.练习二第8题的第一问:这只长颈鹿高多少米?

(1)认真审题,明确问题。(明确第一问要解答的问题。)。

(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交流汇报,集体订正。(强调用小数倍直观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提高练习。

练习二第8题的第二问: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1)独立思考,自主解题。

(2)思考:如果直接求“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解答吗?

四、课堂总结,梳理知识。

(一)回顾。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你是用以前学习的哪些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

(二)梳理。

2.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并用小数倍解决问题,用小数倍解决问题与以前学过的用整数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样的。

3.计算后一定要验算,针对不同的计算类型可以灵活地选择合适的验算方法,发现错误要及时改正。

五、课堂练习。

1.练习二第6题(第一排)。

2.练习二第7题。

认识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小数。

2、能正确读写小数,掌握小数各部分名称。

3、知道小数表示商品价格时的具体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称物体的重量引出小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小数的存在,并在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会读写小数,在实际的买卖商品活动中感悟小数表示价格时的具体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师生、生生合作、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小数在生活中存在的价值。

教学重点:

1、正确读出两位小数,理解小数部分的读法为什么和整数部分的读法不同。

2、理解小数表示价格时的具体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愉悦心情。

今天咱们是初次见面,谁知道初次是什么意思?那想认识我吗?我姓蒋,你们叫我什么?猜,老师今年多大了?(板书36)上课时都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板书:1、最会守纪律。2、最会发言。3、最会合作交流。4、最会倾听。同学们,愿意当老师最喜欢的学生吗?你们认识了老师,老师也想初步认识一下你们,请今年9岁的同学向我挥挥手,8岁的孩子向大家微笑一个(师相机板书8、9),我还想知道我们班有多少男生,是男生的请站起来,我看看,大概占了women班上人数的2/3.很好,站出了男子汉的风度,请坐。现在我们都认识了,我们可以上课了吗?(通过简短的对话,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提出了上课的要求,同时也巧妙地复习了以前学习过的整数、分数。为后面小数的产生,分数、整数与小数的区别埋下了伏笔。)。

二、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称水果重量导入,引出小数,板书课题。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不过这些礼物是送给能做到以上四会的朋友的。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师出示水果1,老师到底买了多少水果呢?咱们用电子称称一称吧。师相机板书:苹果3千克。

2、出示第二种水果,在电子称上称一称,出现2.7千克?师问:是2千克吗?是3千克吗?这个数是我们以前见过的整数吗?是以前学过的分数吗?那它是一个什么数?师板书课题:小数的认识。(此环节的设计,通过在现实情境下产生小数,意在让学生理解小数产生的必要性,激发他们认识小数的好奇心,从而决心学好有关小数的知识)。

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学习小数各部分名称。

1)师介绍小数点,生自学小数其余各部分名称。这个小数与我们以前学的整数比,有什么区别吗?这个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那小数点前边的数叫什么,小数点后面的数叫什么?想知道吗?那请同学们把书翻到页自己看看吧,看谁学得最认真。(三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已具备整数个级数位的知识,通过此环节的教学,意在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促使他们愿意和同伴交流表达的愿望。)。

2)汇报自学成果,师相机板书小数各部分的组成以及数位。

2、教学读小数。

1)师生共同称出其余两种水果的重量,生尝试读。

2)师重点指导两位小数的读法。当学生读3.25有误时,师引导正确读法,并说明小数部分的读法和整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讨论:为什么我们应读成三点二五而不是三点二十五呢?生讨论,在交流有困难时,师适时结合数位的知识点拨:如果我在3.25前再加个2,变成23.25学生赞成整数部分的23读作:二十三。那小数部分的25能读成二十五吗?为什么?(因为23中的2在十位,读作二十。25中的2在十分位,就不能读成2十了,为了跟整数部分的2区别开来,所以小数部分的2就直接读出各个数字就可以了。即:读作:二五。所以3.25只能读成;三点二五了。

3)归纳小数的读法。生自主归纳小数的读法。

4)即时练习:练习练习十九第二题。

现在同学们会读小数了吗?老师这儿有一些小数,想读读他们吗?

出示练习十九第二题:生尝试读,一生上台指,师猜读。(通过猜读,一是为了调节课堂气氛,二是为了照顾中后生能正确读两位小数。)。

3、学习小数的写法:

同学们会读小数了,那你会写吗?

1)师念各种水果的单价,生做记录,请一生板演,师着重指导小数点的写法。(请一生到黑板上书写小数点,全班同时评价。)。

2)评价反馈。

3)即时练习:完成书上练习第四题。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小数,让我们一起写写这些小数吧。请大家翻开书看到练习十九的第四题。

4)评价交流。

4、教学小数表示价格时的具体意义。

1)师汇报以上水果的总价,生读出小数。

2)引导生利用已有经验读出出小数表示的价格时的具体意义。

那老师在付钱的时候到底该付几元几角几分?

3)填写具体价钱。

除了老师买东西会遇到这样的小数,其实商店里这样的小数可多了,下面我们就到商店去看看吧。

出示图片(树上例2的图片),生读出小数,并说明是几元几角几分。请同学们把这些商品的具体价格都填写在这些书上吧。

4)引导观察发现、总结。

生反馈,师相机写下结语:当小数用元做单位的时候,整数部分的数表示几元,十分位上的数表示几角,百分位上的数表示几分。

5)即时练习:

一)、买卖商品活动。

同学们,有了这部分知识,我们在商店可以买到好多喜爱的商品呢,瞧,老师这儿就有很多漂亮的图片,想买吗?有钱吗?那怎么办?这样吧,只要你正确读出图片上的小数,说出具体的价格,你就可以买到一张精美的图片。

a.师当售货员,生按要求购买。

b.分小组活动,小组长当售货员。

c.师生做活动评价。

二)、完成书上课堂活动。

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小数,请同学们拿出书包里的语文,数学等看看各种书的价格。

生填写价格。一组读小数,另一组说出具体的价钱。

四、拓展练习,深化提高(机动)。

练习十九思考题:小组合作拼读小数。展示拼、读。

五、总结评价,结束新课。

1)师结束语:同学们,今天,你们不仅认识了我这个新朋友,还认识了谁?(小数)。认识了小数的哪些知识呢?师相机板书:读法、写法、小数表示价格的意义。其实,关于小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如: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乘除法。今天我们仅仅是对小数作乐初步认识(顺势把课题补充完整:小数的初步认识),以后还要学习好多好多关于小数的知识。齐读课题。全课结束。

2)视情况发放礼物。

上课之前,老师说过,我的礼物是送给能做到以上四会老师就把礼物送给你们。同学们你们做到以上四会了吗?(:1、最会守纪律。2、最会发言。3、最会合作交流。4、最会倾听。)通过孩子们自评,互评,师评,教师视情况发放礼品。

认识小数教学设计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初步认识小数的过程,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读写小数。

2、结合具体情境比较小数大小并发展数感。

本单元是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感悟小数的含义。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本单元的小数教学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出现,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进行小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重点:

1、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小数。

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难点:

1、小数部分位数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是小数知识的首次课,因此安排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场景入手,创设各种活动,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小数,并能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

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下经历通过商品价格认识小数的过程。

2、能正确地读、写简单的小数。

3、能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

4、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1、激发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体会合作交流的学习经历。

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小数的意义。

一、炫我两分钟:

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数学王国,在这个国度中,四处都是数字、数学符号,其中小数点也生活在这里。

小数点十分活泼可爱,成天的跑来跳去,并且时不时地还闯下祸来。这不!今天又偷偷的跑出去玩了,他漫步在数学大街上,十分无聊。对了!他想:我不如去小音乐剧院听歌吧!但音乐剧院里的门票需要不少钱呢,小数点犯难了,因为他并没带多少钱,他十分懊恼,突然,他发现0也来了。而0也没带够钱,正站在门前叹气。这时3也摇摇晃晃的来到了剧院前,他同样也面临没钱的烦恼。怎么办,他们凑在一起商量对策,突然小数点灵机一动,大喊一声:“有了!”他让3站在前边,自己在中间,0跟在后边,形成了3.0,而他们把所有的钱掏出来买了一张票。他们三个大摇大摆地走到了剧院门口。检票员“x”大声地说:“请出示一下门票!”小数点递上了一张票,“x”纠正说:“对不起,请出示三张票。”小数点连忙分辩道:“根据小数的性质,一个数加上小数点后,后面就可以有无数个0,所以,我们是一个数,只需要付一张票!”“x”号哑口无言,只好放他们进去了。

怎么样啊,小数点够聪明吧!说不定他们现在还在剧院里享受优美的音乐呢!哈哈!

【设计意。

二、尝试研究。

尝试研究一(课前)。

1.说出上面各种物品的价钱。

7、25。

尝试研究二(课前)。

1、我们以前学过的12、35、15等数字属于整数,商品标签中的表示物品价钱的数,如:7.25元、8.80元、11.30元等都叫做。我会自己写出一个小数:(),我会试着读一读它。

2、小数和整数有什么不同?

3、小数中间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左边是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部分。

尝试研究三(课上)。

1、试着读出下面的小数。

0.63.09。

我是这样读小数的:

先读()部分,再读(),最后读()部分。

我们在读小数时应注意:

2、试着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八三点二零四点五九。

我是这样写小数的:

先写()部分,再写(),最后写()部分。

我们在写小数时应注意: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方法和生活经验,通过自主探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小组合作探究。

组内交流尝试小研究。

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

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

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

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小组合作交流建议的给出使小组交流有序进行,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与合作、学会倾听与欣赏、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探索知识的欲望。

四、班级展示提升。

1、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2、引向深入,总结概括。

尝试研究一、二:教师点拨:什么叫小数。

尝试研究二:讨论:怎样读写小数?读写小数应注意哪些问题?

3、互相纠错。

同桌或者同组内的同学检查一下,尝试小研究中的题做得对不对,如果不对,加以改正。

【设计意图】:班级展示提升是小组内形成统一的观点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并引发深入思考的过程,通过小组间思维碰撞,以及老师精彩的点拨引导,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

五、挑战自我。

51页练一练1、2、3题。

第1题:先让学生自己连线并试读,然后进行交流,重点关注0.55元、3.60元和2.05元分别是怎样判断的。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第3题:独立完成后交流怎样想的、怎样写的。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

六、梳理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是怎样学到新知识的?你对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反思建构的良好学习习惯。】。

七、拓展延伸。

试着读出超市海报上商品的价格,选择其中一种商品,在身边的超市对其价格进行调查并比较,哪个更便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