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最新基础管理提升方案大全(15篇)

最新基础管理提升方案大全(15篇)

作者:翰墨 最新基础管理提升方案大全(15篇)

游戏策划要考虑游戏的目标受众群体,针对不同的玩家群体设计合适的游戏玩法和难度。营销策划可以借鉴一些成功企业的实践经验,以下是一些范例供你参考。

管理提升实施方案

为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结合县委、县政府“五创”工作目标及贯彻整办发〔20xx〕19号《关于组织机关干部职工、社区居民参加“五创”义务劳动的通知》文件精神,镇将把“圆梦行动”落实到我们当前工作中,落实到城镇管理上,进一步加强城镇管理,持续集中整治,把我们城镇建设成美丽繁荣和谐新。现就做好六月份相关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严格按照整办发〔20xx〕19号文件要求,每周五上午8:30—10:30,组织全镇领导干部职工到所联系社区,与社区干部、公岗人员(每个社区每次不少于15人)一起参加“五创”义务劳动。每次劳动内容,由县整治办(五创办)、镇城工办根据“五创”工作推进情况临时确定并通知。

(一)评选时间。

六月底前完成评选工作。

(二)评选办法。

五好家庭、文明楼院由社区组织社区党员群众采取推选、评议、公示等办法,公平、公正、公开地选出群众公认的先进代表。

(三)评选名额。

五好家庭按总户数5%评选,文明楼院按每个社区1-3栋评选。

(四)奖励办法。

凡评选为五好家庭、文明楼院的,由各社区组织举行颁发光荣牌仪式。

各社区须于6月14日前,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文明劝导员就当前城市管理重点工作、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制度、工作方式方法及社区督查巡查职责等进行培训。以增强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的组织纪律性,爱岗敬业精神,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更好的为社区广大居民服务,为当前城市管理服务。

以70%以上公益性岗位人员用作城市管理员,进一步细分管理对象、细分岗位职能、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做到每个路段、片区、楼群、小巷道都有明确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小到一个烟头、一个纸屑,每项工作都要有具体可行的落实措施,实现管理上无空白、责任上无缺失、落实上无断档。

(一)落实文明劝导。

严格按照县“五创办”文明劝导活动要求,每月双号日上午8:30-12:00,下午3:00-6:30组织开展劝导活动,并按要求佩戴标识。

(二)组织专门力量督促门前双五包落实。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定岗、定位、定责对辖区内门面户进行督查。

(三)科学划分保洁区域,做到保洁无盲区。实行“一把扫帚扫到底,一支队伍管到边”的管理体制,做到全天候洁;加强对保洁人员考核,做到天天有检查、月月有评比。

(四)加大巡查新乱搭乱建力度,发现一起,制止一起,把乱搭乱建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全镇党员干部要全力参与到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中来,用实际行动建设美丽繁荣和谐新;社区要全力督促公益性岗位人员做好城市管理相关工作;镇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和镇效能办将对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作为主题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督查督办,并将此次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各单位、工作干部的年度绩效考核。

基础管理提升实施方案

近年来,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转变观念、改进作风、狠抓落实、转型发展,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与集团的总体发展目标要求相比,与应对复杂市场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相比,与参与国际竞争、增强企业整体实力的要求相比,与公司自身储备的发展潜力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是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决策和执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公司管理水平,促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有质量增长的`必然要求;和世界一流企业战略构想的行动宣言。

二、指导思想和活动主题。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集团管理提升活动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五统六为”为抓手,着力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持续加强企业管理,积极推进管理创新,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五统”: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研发,统一制造,统一销售。

“六为”:

二是以组织制度建设为保障,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三是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加强全员核算,细化成本核算,实施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要增长。

五是以市场化机制为导向,加强人才交流与培养力度,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智力基础;

六是以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为灵魂,营造和谐氛围,构建长效机制,提升战斗力,增强凝聚力。

(二)活动主题。

强基固本、控制风险,转型升级、保值增值,做强做优、科学发展。

(三)工作原则。

一是立足自我与学习借鉴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广泛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融合提炼,形成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提升方法。

二是重点突破与全面提升相结合。以解决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扎实开展短板消缺和瓶颈突破。同时要将管理提升活动覆盖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与环节,带动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是从严治企与管理创新相结合。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与作风,严格管理,扎实执行,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改进工作流程,积极开展管理创新,不断扩大管理提升活动的实效。

四是加强管理与深化改革相结合。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管理提供保障和制度基础,促进企业持续改进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益。

三、主要目标。

力争用近两年时间,通过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使公司管理方式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使基础管理明显加强,管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管理创新机制明显完善,综合绩效明显改善,为构建集团“国内第一、世界著名”,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做出贡献。

四、阶段安排。

为实现管理提升活动的预期目标,公司管理提升活动原则上分为三个阶段六个环节。坚决做到统筹规划、有序推进、主题突出、内容充实、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第一阶段:全面启动,自我诊断。

时间:20xx年4月―20xx年7月。

环节:

1)动员启动、学习提高;

2)自我诊断、找准问题。

工作内容:查找问题,重点突破。结合公司实际,广泛发动,全员参与,在公司总部和各所属企业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和管理诊断工作,找出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第二阶段:专项提升,协同推进。

时间:20xx年7月―20xx年5月。

环节:

1)制订方案、细化措施;

2)专项提升、全面整改。

工作内容:在全面自查和诊断的基础上,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重点整改工作方案,全面落实整改措施。在企业管理各领域细化专项提升措施,认真整改,以点带面,推动管理提升活动统筹深入开展。

第三阶段:持续改进,总结评价。

时间:20xx年6月―20xx年11月。

环节:

1)检查评价、持续改进;

2)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工作内容:评价管理提升活动效果,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固化成果,构建长效机制。

主题活动:开展公司“企业管理提升活动”总结表彰系列活动。

五、组织领导。

为保障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构,经研究,成立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负责指导公司及公司属单位开展管理提升活动。

领导小组下设公司管理提升活动办公室,设在综合管理部和企业发展部。公司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深入参与,协调配合,加强对公司属各单位开展管理提升工作的分类指导。

主要职责是:组织活动的各种重要会议、活动;编印有关通知、文件、资料;编写公司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工作方案、各环节进展情况和阶段工作总结;及时了解公司属单位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工作进展情况,并编发工作简报并及时报送集团等。

六、保障措施。

(一)全面宣传动员。

全面贯彻集团董事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升各项管理工作,确保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要求各企业和总部各部门根据公司全面提升管理活动工作方案的部署,尽快展开行动。在活动过程中,将充分利用公司报、网站等媒体,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二)加强工作指导。

将按照集团的统一安排,认真学习中央企业管理提升系列辅导材料,指导各公司属单位开展好各阶段管理提升工作;及时了解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对所属企业开展管理提升工作的指导。建立每月编发工作简报、阶段工作报告制度,及时向集团汇报和沟通、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注重协调服务。

及时研究解决公司属单位开展活动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围绕主题,适时召开现场会、专题经验交流会,促进企业协同发展。

(四)做好评价工作。

全面开展公司属单位管理提升工作情况总结评价工作,将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认真总结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取得的成效,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交流活动经验,推动全公司持续开展管理提升工作,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建立长效机制。

把管理提升活动取得的成效、典型经验和成熟模式制度化、文件化、日常化,并以百年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良好氛围,形成管理提升长效机制。

管理提升实施方案

教育质量首先体现在教学质量。质量的提高在于管理,管理的实效在于精细。如何落实以教学目标为核心,认真落实教育教学的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严格落实“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实现大到教学行为,小到生活细节,都有行为标尺,都有督促检查。

并要针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反馈,及时整改,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1、领导带头,落实日常巡课制度,督促没有按时候课的教师积极候课,查看请假教师的课程是否及时调整科目,保证教室有学生就有教师,不能浪费学生一节课时间,及时了解教师办公情况,保证正常教学的进行。

2、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全体教师会上,明确教学方面的制度和要求,促进和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制定并落实常规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坚持领导深入课堂听课,并有针对性地抽听部分老师的课,通过听、评、研活动,把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在教研活动中进行研讨,并让全体教师参与,达到共同交流,共同促进的目的,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检查教师备课、作业批阅情况。

研究目标,吃透课标。那么什么才是我们教学的目标呢?就现在而言,很明显,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是我们落实到教学中的目标,小学教研室下发的各年级各学科的目标序列也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要认真研读,根据中心校教学活动安排,我校已经把课程标准、目标序列下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每周还会安排时间集中学习。

研究是一种双向成长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会受益。

首先,认真参加教研室开展的各种教研培训活动。按照规定时间报到,做好教研记录,有必要时录音,便于会后详细学习。培训结束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促进课堂教学和自身能力的提高。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在一定程度上,课堂教学的细节决定了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成功与否,关键在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肯定的,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锤炼反思型教师,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提升自我。反思能够促进实践,经验有助于实践。在上完每一节课后,我们都应深入反思,反思课堂的得与失,反思课堂的高效与否,反思课堂的不足,反思课堂不高效的原因,然后寻求解决对策,并将反思所得应用在以后的教学中。只有这样,才会日新月异,才会一步步的向高效迈进。

转化学困生,这是一个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

认真从每一件小事抓起,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根据中心校制定的的《中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实施方案》为考评依据,规范、检查每一位同学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做到循序渐进,不做机械重复,凡是学过的知识都要会,凡是做过的题都要对,落实好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持之以恒落实好各项教育教学常规,克服教学中情绪化陋习,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细微处抓起,将每一个步骤都做得精心,每一环节都做得精细,每一项工作都做成精品,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最优化发展。不仅使自己能养成良好的教育教学习惯,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举办各类兴趣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争先创优的意识等。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运用得当,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又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管理提升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校长培训工作,全面提升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根据《福建省农村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办法》(闽政文[20xx]344号)、《漳州市“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的精神和南靖县教育局有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要求,制定本培训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和任务:

我县小学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的目标:进一步提升校长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理论素养和学校管理能力与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具有正确办学思想和较强教育管理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校长队伍,不断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小学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以20xx年参加岗位培训的95位完小校长和30多位中心学校领导为培训对象。通过培训,帮助参训校长正确认识校长专业发展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动力。通过培训,促使参训校长都能成为学校管理的行家;培养3―5名小学校长成为漳州市有一定期影响力的教育管理专家,所在学校在全市起一定示范作用。

二、培训内容和方式:

(一)培训内容。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和提升农村校长办学治校能力的要求选择和安排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前瞻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1、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教育政策法规与依法治校、校长人格修养与心理素质等专题。开设《校长的五项修炼》、《校长人际关系研究》、《校长的力量》等专题讲座。

2、教育理论素养。包括现代教育理论、学校管理理论、教育科研的原理与方法等专题。开设《校长教育科研管理》、《课例研究》、《微型课题研究》等课题。

3、学校管理实务。包括学校发展规划编制、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学校规章制度健全与完善、农村校园文化建设、校本研修组织与管理、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校园安全事故预防及处理、信息技术应用等专题。开设《学校管理新策略》、《校本培训管理与实施》、《学校财务管理》、《学校文化建设》、《学校防震减灾教育》、《教师博客与教师成长》、《网络教研》等课题。

(二)培训方式。充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和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培训采用“理论学习+实践反思+课题研究”的模式。

理论学习以专题讲座为主,结合学校教育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讨。做到理论联系学校实际,理论指导管理实践。

实践反思以管理案例分析和管理方法设计为主,结合学校管理实践进行。培训实践基地调研学习争取实现七个目标,即参观一所基地学校、听议一节特色课、学习一条管理经验、撰写一篇调研文章、参加一场校长论坛、提出一个科研课题、管好一所自家小学。

课题研究围绕本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实证研究。每位参训学员通过一年的行动研究,解决所辖学校存在的问题,改进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获得课题研究成果。

(三)培训师资。

为切实提高培训效果,我们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有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较高的本基地专职培训指导教师的作用;聘请教育理论水平高,创新意识浓,在培训过程中可让学员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省、市专家和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的当地优秀小学校长、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作为兼职培训指导教师;还聘请教育行政领导、县文明办领导和会计中心管理干部作为专题培训指导教师。

三、培训实施和总结。

小学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分三阶段进行,每人参训不少于240学时。

(一)县集中学习阶段(不少于6天,36学时)。拟定20xx年4月――5月进行。主要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研讨交流、校长论坛等方式进行理论素养的提升,学习和运用教育管理理论分析实践问题。

(二)管理实践阶段(实践6个月时间,折合180学时)。拟定20xx年5月――20xx年10月进行。学员回任职学校将所学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学校管理实践中。在这阶段,学员开展校本培训和课题研究活动,并通过校际考察、情境培训和教育“会诊”等方式,促进小学校长加强和改进教育管理工作,解决本学校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益,为我县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打下基础。学校管理实践阶段的培训考评由进修学校和学员所在中心学校共同负责。

(三)总结提高阶段(个人整理材料2天,县级集中培训2天,计24学时)。拟订20xx年11月进行。

1、开展校长培训学习情况考评、检查、课题交流和成果展示。

2、教育局领导颁发《南靖县小学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培训证书》等活动。

3、评选小学校长教育管理优秀课题研究成果和优秀论文;

基础管理提升实施方案

3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视频会,5月15至16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强化基础管理工作现场会,推动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深入开展。5月22日,电建集团按照国资委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部署要求召开管理提升活动动员大会。九局公司领导、总部各部门和各二级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全程听取了会议精神,公司总经理陈学云在会上就九局公司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

结合股份公司《关于贯彻落实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提升活动工作方案的实施意见》(中水电股经〔xx〕27号)要求,公司严格按照“强基固本、控制风险,转型升级、保值增值,做强做优、科学发展”的主题积极开展九局公司管理提升活动,并制定了公司管理提升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九局公司管理提升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指导意见》(国资发改革[xx]23号)、股份公司《关于贯彻落实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提升活动工作方案的实施意见》(中水电股经〔xx〕27号)精神为指导思想,结合九局公司在建项目实际情况,将管理提升活动覆盖到总部各部门、各二级单位和项目部,推进管理创新,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向管理要效益,实现九局公司持续平稳快速发展。

二、管理提升活动总要求。

1、在股份公司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管理提升活动总目标,以提高公司管理水平为核心,以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管理效益为主要内容。

2、通过开展公司内部管理提升活动,使“强基固本、控制风险,转型升级、保值增值,做强做优、科学发展”的活动主题在我公司得到进一步落实,管理创效意识进一步增强,努力形成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工作格局。

通过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增强九局公司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加快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坚持以“强基固本、控制风险,转型升级、保值增值,做强做优、科学发展”为活动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为主线,动员全公司广大干部职工,达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力,抓机遇、拓市场、增规模、强管理、提效益,奋力开创公司追赶式发展的新局面,确保公司持续平稳快速发展。

通过开展管理提升活动,xx年九局公司力争实现以下各项指标,xx年保持平稳增长。

1、完成营业收入不低于30亿元,同比增长30%;

2、实现新签合同额不低于70亿元,同比增长35%;

3、公司利润实现稳步增长,同比增长不低于10%;

4、职工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4%;

5、安全质量方面,生产性死亡事故为零,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80%以上,全年无重大质量责任事故,环境管理指标合格。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管理提升活动取得成效。

管理提升活动覆盖九局公司总部各部门、各二级单位和项目部,分级实施。公司总部成立以陈学云总经理为组长,分管经营工作的副总经理王忠禄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指导、检查、评价各二级单位和项目部管理提升活动的实施,并结合企业年度管理评价开展管理提升活动成效的考核工作(见九局公司发〔xx〕91号文)。

九局公司管理提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经营管理部。经营管理部主任张强任办公室主任,罗建国任副主任,各职能部门派一名专职人员任办公室成员。

各二级单位和项目部立即成立以分局长和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并设置办公室和责任人,负责制定本单位实施方案、宣传发动、信息反馈和综合总结等工作。实施方案于6月20日前报公司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其他。

1、公司各二级单位必须严格按公司管理提升实施方案开展本单位管理提升活动,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分解,制定一套完整的适合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并按文件要求及时向公司管理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阶段性总结报告。

2、公司各单位在开展管理提升活动过程中,按九局公司经〔xx〕11号和股经〔xx〕58号文件要求,积极作好公司管理提升活动的宣传工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管理提升实施方案

为贯彻国网公司二届三次职代会暨2013年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网公司2013年安全工作意见,进一步巩固安全活动成效,总结经验,持续提升,落实国网公司“安全管理提升”活动。66千伏前进变制定此活动方案。

围绕“梳理流程、防控风险、夯实基础、推进创新”主题,

细化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管理提升”活动主要内容,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梳理安全工作流程。结合“五大”体系建设、“二十四节气表”、业务流程梳理等重点工作,梳理安全工作流程,加强各环节管控,对安全职责、流程、界面、节点、措施进行系统梳理和优化,健全安全组织,明晰安全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固化行为规范,完善措施预案,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提升安全管理科学化水平。

(二)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建立适应“五大”体系安全运转和电网安全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体系。执行公司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

(三)夯实安全基础管理。进一步加强员工岗位安全培训,鼓励开展岗位安全等级考核和认定。丰富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组织开展实训、视频教学、动漫演示、案例警示等。严格“两票三制”管理和执行,深入开展反违章工作。加大安全技术投入,提升安全工器具配备水平。

(四)深化安全风险管理。深入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各层面职责,全方位、多维度防控安全风险,健全常态机制。深层次开展安全性评价、安全检查,专项督查,加大隐患整改督办力度,提升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实效。

(五)强化事故风险防范。加强风险管控,防范大面积停电风险。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落实施工安全责任和风险控制措施,防范人身伤亡风险。

(六)创新安全工作机制。加强工作指导、督查和评价,提升安全管理能力。调动员工积极性,班组创新实践,开展安全技术发明和管理创新,解决实际安全工作问题。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培育安全理念,养成安全行为,提升安全管理软实力。

结合全年工作计划、“二十四节气表”,突出季节性、时段性,把握好节奏和重点,确保全面开展、均衡推进、持续深入。

(一)活动部署阶段(1-2月)。全面启动活动开展。分解年度工作,细化重点措施。

(二)春检预试阶段(3-5月)。以防范人身伤亡和误操作事故为重点,加强基建施工和检修作业安全管理,抓计划管理、抓承载力分析、抓到岗到位、抓“两票”执行,确保春季检修预试、基建施工安全有序。开展春季安全大检查,加强现场安全管控。

(三)迎峰度夏阶段(6-8月)。加强动态风险分析,积极应对洪涝、雷暴雨、台风等灾害考验,加强汛期施工安全管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抢险工作。

(四)秋检预试阶段(9-10月)。开展秋检安全大检查,加强基建施工作业风险管控。

(六)总结评估阶段(12月)。梳理活动成效和创新成果,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强交流、查找不足,形成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安全管理科学化水平。

要求开展“安全管理提升”活动,是2013年的一项重点工作,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认真实施,务求实效。

(一)组织阶段总结,加强工作交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逐级抓好落实。

(二)覆盖全面,不留死角。贯彻“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要求,体现安全工作深度、广度,做到方案完善、措施完备,防控各领域安全风险,夯实各专业安全管理基础。

(三)纵深防御,可控在控。加强、源头治理,体现全过程安全管理要求,落实各环节安全职责和措施,提升安全管理预防预控质量和水平。加强各专业、各环节衔接配合,确保安全可控在控。

(四)评价交流,营造氛围。加强工作交流,组织阶段评价,及时反馈改进,提高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总结提炼典型做法和经验,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五)监督检查,确保实效注重基础管理,推进实践创新,致力建设科学完善的安全工作机制。

管理提升实施方案

一、目的:为了规范本公司的现场管理,改善办公环境、卫生条件,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区域(印前部、市场营销部、企划部、生产部、后工序、胶印车间)的现场管理。

1、整理:区分要用的和不用的物品,不用的物品彻底清除掉。

2、整顿:需要物品依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并标识清楚。

3、清扫:清除责任区域的杂物、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4、清洁:将上面的3项内容实施的做法彻底化、规范化、并加以维持。

5、素养: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组织纪律和敬业精神。

6、安全:消除隐患,排除险情,预防事故的发生。

7、节约:能用的东西尽可能利用,以自己就是主人的心态对待企业的资源。

1、要求各负责人制定本区域值日表,将现场管理责任到人,及时对现场卫生进行清理,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2、成立检查小组,将“检查小组”成员和各区域负责人与本制度共同张榜公布。

3、检查过程中,被检查到的区域负责人应不参与打分,但必须随同“检查组”一并检查本区域。

在问题的死角及时处理,检查小组共同认为“合格现场”的图片和“不合格现场”的图片张贴在宣传栏上。

5、检查小组每月对各区域进行四次检查,取平均分对各区域进行排名。

域负责人手中,由区域负责人代为掌管,对于倒数第一的区域且分数低于80分的负责人进行处罚,将从个人工资中扣除。

五、奖惩办法。

1、当月考核排名第一的区域为优秀部门,公司予以现金奖励(办公区域、后工序、裁纸区30元,胶印车间50元),并挂红色优秀红旗。

2、当月考核排名倒数第一(且分数低于80分)的区域,对办公区域、后工序、裁纸区的负责人处以30元的处罚,胶印车间50元的处罚。

3、在考核过程中发现不合格项,“检查小组”应立即指出,由区域负责人当天组织员工进行整改。

六、其他说明。

1、每月由人力资源部组织检查,考核分数由人力资源部统计并通知各负责人。

2、每月对检查的情况及奖惩情况及时公布在宣传栏内。

管理提升实施方案

根据集团统一部署,为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夯实发展基础,经研究决定,将在全公司范围内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

近年来,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转变观念、改进作风、狠抓落实、转型发展,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与集团的总体发展目标要求相比,与应对复杂市场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相比,与参与国际竞争、增强企业整体实力的要求相比,与公司自身储备的发展潜力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是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决策和执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公司管理水平,促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有质量增长的必然要求;和世界一流企业战略构想的行动宣言。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集团管理提升活动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五统六为”为抓手,着力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持续加强企业管理,积极推进管理创新,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五统”: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研发,统一制造,统一销售。

“六为”:

二是以组织制度建设为保障,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三是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加强全员核算,细化成本核算,实施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要增长。

五是以市场化机制为导向,加强人才交流与培养力度,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智力基础;

六是以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为灵魂,营造和谐氛围,构建长效机制,提升战斗力,增强凝聚力。

(二)活动主题。

强基固本、控制风险,转型升级、保值增值,做强做优、科学发展。

(三)工作原则。

一是立足自我与学习借鉴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广泛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融合提炼,形成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提升方法。

二是重点突破与全面提升相结合。以解决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扎实开展短板消缺和瓶颈突破。同时要将管理提升活动覆盖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与环节,带动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是从严治企与管理创新相结合。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与作风,严格管理,扎实执行,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改进工作流程,积极开展管理创新,不断扩大管理提升活动的实效。

四是加强管理与深化改革相结合。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管理提供保障和制度基础,促进企业持续改进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益。

力争用近两年时间,通过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使公司管理方式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使基础管理明显加强,管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管理创新机制明显完善,综合绩效明显改善,为构建集团“国内第一、世界著名”,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做出贡献。

为实现管理提升活动的预期目标,公司管理提升活动原则上分为三个阶段六个环节。坚决做到统筹规划、有序推进、主题突出、内容充实、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第一阶段:全面启动,自我诊断。

时间:20xx年4月—20xx年7月。

环节:1)动员启动、学习提高;2)自我诊断、找准问题。

工作内容:查找问题,重点突破。结合公司实际,广泛发动,全员参与,在公司总部和各所属企业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和管理诊断工作,找出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第二阶段:专项提升,协同推进。

时间:20xx年7月—20xx年5月。

环节:1)制订方案、细化措施;2)专项提升、全面整改。

工作内容:在全面自查和诊断的基础上,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重点整改工作方案,全面落实整改措施。在企业管理各领域细化专项提升措施,认真整改,以点带面,推动管理提升活动统筹深入开展。

第三阶段:持续改进,总结评价。

时间:20xx年6月—20xx年11月。

环节:1)检查评价、持续改进;2)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工作内容:评价管理提升活动效果,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固化成果,构建长效机制。

主题活动:开展公司“企业管理提升活动”总结表彰系列活动。

为保障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构,经研究,成立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负责指导公司及公司属单位开展管理提升活动。

领导小组下设公司管理提升活动办公室,设在综合管理部和企业发展部。公司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深入参与,协调配合,加强对公司属各单位开展管理提升工作的分类指导。

主要职责是:组织活动的各种重要会议、活动;编印有关通知、文件、资料;编写公司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工作方案、各环节进展情况和阶段工作总结;及时了解公司属单位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工作进展情况,并编发工作简报并及时报送集团等。

(一)全面宣传动员。

全面贯彻集团董事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升各项管理工作,确保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要求各企业和总部各部门根据公司全面提升管理活动工作方案的部署,尽快展开行动。在活动过程中,将充分利用公司报、网站等媒体,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二)加强工作指导。

将按照集团的统一安排,认真学习中央企业管理提升系列辅导材料,指导各公司属单位开展好各阶段管理提升工作;及时了解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对所属企业开展管理提升工作的指导。建立每月编发工作简报、阶段工作报告制度,及时向集团汇报和沟通、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注重协调服务。

及时研究解决公司属单位开展活动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围绕主题,适时召开现场会、专题经验交流会,促进企业协同发展。

(四)做好评价工作。

全面开展公司属单位管理提升工作情况总结评价工作,将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认真总结开展管理提升活动取得的成效,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交流活动经验,推动全公司持续开展管理提升工作,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建立长效机制。

把管理提升活动取得的成效、典型经验和成熟模式制度化、文件化、日常化,并以百年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良好氛围,形成管理提升长效机制。

管理提升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华美综合服务处关于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通知》部署和要求,为实现华北石油报印刷厂促进各项业务持续、稳定、和谐发展,根据本企业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华北石油报印刷厂管理提升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

1.印刷市场活源不足。

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输与无纸化办公逐渐普及,市场对纸质印刷品的需求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华北油田公司没有有效的市场保护政策,许多印刷业务流入了社会市场。华北石油报印刷厂工作量不饱满,致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持续、稳定、和谐发展受到影响。

2.印刷设备急需更新换代。

随着印刷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印刷设备更新换代年限在不断缩短。目前印刷行业普遍使有ctp(计算机直接制技术)成本低、效率高,而华北石油报印刷厂还使用基本淘汰的激光照排设备;当时由于资金限制,只能购买了一台民营小厂生产报纸印刷机,现在该厂已到闭,更换配件和维修遇到困难。

3.职工的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近几年华北石油报印刷厂为提高职工文化技术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职工的文化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随着管理信息化、知识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职工在管理、技术方面怕知识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4.基础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企业“三基”工作、产品质量管理、班组安全管理、员工执行力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一)工作目标。

范;员工的服务保障能力得到加强。

(二)主要内容。

1、根据企业目标,科学分析、准确把握本单位生产经营的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开拓市场的工作方法,加大对业务人员的市场开发力度,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大限度地拓展创收渠道;呼吁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保护华北油田内部印刷市场,减少印刷活源的流失,增加本企业的经营收入。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打好基础。

2、积极创造条件,尽快更新制版设备和报纸印刷设备;加强对印刷设备的维护保养力度,充分发挥设备的潜力。

3、认真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为员工学习文化技术创造必要的条件。一是为员工购买印刷技术方面的书籍,供员工利用工余时间学习;二是鼓励员工通过参加各类函授学习;三是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印刷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员工实际操作能力;不定期进行技术考核和岗位技能竞赛,调动员学习技术的积极性。

4、认真落实《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加强三基工作方案》,把基层班组作为工作着眼点和着力点,重点推进班组达标升级,完善各项基础资料和制度建设,科学规范设备、设施、工具材料;坚持“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完善了各岗位质量标准和岗位操作规范,加强产品质量的考核管理,使华北石油报印刷厂的产品质量上一个台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环保优先、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属地管理、直线责任,强化厂级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进行整改,保证印刷厂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通过“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个性化、特色化服务,不断提高员工的执行力。

20xx年3月30日。

管理提升实施方案

为贯彻国网公司二届三次职代会暨20xx年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网公司20xx年安全工作意见,进一步巩固安全活动成效,总结经验,持续提升,落实国网公司“安全管理提升”活动。66千伏前进变制定此活动方案。

围绕“梳理流程、防控风险、夯实基础、推进创新”主题,

细化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管理提升”活动主要内容,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梳理安全工作流程。结合“五大”体系建设、“二十四节气表”、业务流程梳理等重点工作,梳理安全工作流程,加强各环节管控,对安全职责、流程、界面、节点、措施进行系统梳理和优化,健全安全组织,明晰安全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固化行为规范,完善措施预案,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提升安全管理科学化水平。

(二)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建立适应“五大”体系安全运转和电网安全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体系。执行公司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

和方式,组织开展实训、视频教学、动漫演示、案例警示等。严格“两票三制”管理和执行,深入开展反违章工作。加大安全技术投入,提升安全工器具配备水平。

(四)深化安全风险管理。深入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各层面职责,全方位、多维度防控安全风险,健全常态机制。深层次开展安全性评价、安全检查,专项督查,加大隐患整改督办力度,提升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实效。

(五)强化事故风险防范。加强风险管控,防范大面积停电风险。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落实施工安全责任和风险控制措施,防范人身伤亡风险。

(六)创新安全工作机制。加强工作指导、督查和评价,提升安全管理能力。调动员工积极性,班组创新实践,开展安全技术发明和管理创新,解决实际安全工作问题。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培育安全理念,养成安全行为,提升安全管理软实力。

(一)活动部署阶段(1-2月)。全面启动活动开展。分解年度工作,细化重点措施。

(二)春检预试阶段(3-5月)。以防范人身伤亡和误操作事故为重点,加强基建施工和检修作业安全管理,抓计划管理、抓承载力分析、抓到岗到位、抓“两票”执行,确保春季检修预试、基建施工安全有序。开展春季安全大检查,加强现场安全管控。

(三)迎峰度夏阶段(6-8月)。加强动态风险分析,积极应对洪涝、雷暴雨、台风等灾害考验,加强汛期施工安全管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抢险工作。

(四)秋检预试阶段(9-10月)。开展秋检安全大检查,加强基建施工作业风险管控。

(六)总结评估阶段(12月)。梳理活动成效和创新成果,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强交流、查找不足,形成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安全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组织阶段总结,加强工作交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逐级抓好落实。

(二)覆盖全面,不留死角。贯彻“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要求,体现安全工作深度、广度,做到方案完善、措施完备,防控各领域安全风险,夯实各专业安全管理基础。

(三)纵深防御,可控在控。加强、源头治理,体现全过程安全管理要求,落实各环节安全职责和措施,提升安全管理预防预控质量和水平。加强各专业、各环节衔接配合,确保安全可控在控。

(四)评价交流,营造氛围。加强工作交流,组织阶段评价,及时反馈改进,提高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总结提炼典型做法和经验,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五)监督检查,确保实效注重基础管理,推进实践创新,致力建设科学完善的安全工作机制。

66千伏前进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项目部。

20xx年1月15日。

基础管理提升心得体会

在企业管理中,基础管理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营和稳定发展的关键。如何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成为了企业管理者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总结,我对基础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并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基础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保障。没有良好的基础管理,企业的发展就会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我所在的企业经历过一次管理危机,由于基础管理不完善,导致产品品质下降、供应链断裂、客户流失等问题。这次危机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管理课。于是,我们决心提升基础管理,从一切细节入手,确保产品质量和供应链畅通。我们加强了原材料的采购管理和品质监控,加大了员工培训力度,建立了健全的内部流程和标准化管理制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成功地渡过了危机期,企业的发展也重新回到了正常轨道上。

其次,基础管理是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径。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繁琐事务和细小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却会占用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通过优化和提升基础管理,我们可以简化流程、缩短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比如,我所在的团队以前的采购流程非常冗杂,每个环节都需要多方沟通和审批,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采购流程进行了全面评估,剔除了无效环节,优化了审批流程,简化了操作步骤,引入了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如今,我们的采购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订单的处理速度明显加快,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竞争优势。

再次,基础管理是安全保障的基础。在企业的生产与运营中,安全问题是不能忽视的。只有建立健全的基础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各种安全风险。我曾经经历过一次生产事故,由于基础管理不到位,导致设备故障,给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这次事故让我深刻认识到基础管理在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对设备进行了全面的维护和巡检,建立了健全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了员工的安全培训,同时完善了应急预案和救援能力。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成功地提高了生产安全水平,有效地防范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最后,基础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和共同努力。基础管理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作为一名管理者,我意识到只有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提升基础管理的水平。于是,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和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管理意识和技能。同时,我们倡导“全员参与,共同管理”的理念,组织员工进行管理创新和问题解决的集体讨论和实践。通过这些举措,我们让员工意识到基础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

综上所述,基础管理的提升对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深刻认识基础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可以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稳定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加强安全保障和预防各类安全风险。同时,全员参与和共同努力是提升基础管理的关键。只有通过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创造力的发挥,才能不断提升基础管理的水平,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管理提升方案

4、物业管理为混合式管理,即有河道及市政道路的管理,又有客户私有设施及服务的管理。

1、建议在保洁管理方面实行两个分开,即河道及市政道路的保洁工作与针对业主提供的保洁工作相分开。因为,河道及市政道路的保洁工作是属于项目区域内具有公共及社会性质的工作,其对具体的环境卫生标准及人员素质与直接为业主提供保洁服务的要求不同,分开管理有利于降低物业管理成本,必要时可以通过物业公司将该部分工作对外进行分包处理。

2、突出物业管理的两个体系,即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体系以及针对业主的管家式的服务体系。

2、对市政道路的保洁;

3、对业主庭院环境的保洁(主要集中在季节更替时,如刮风导致的尘土积累或落叶);

4、24小时水电维修;

5、对业主生活垃圾的定时清运;

6、对水、电、燃气等设备日常的保养与维护;

7、项目范围内绿化的种植与养护;

8、业主能源费用的代收代缴;

9、定期花木杀虫及灭鼠;

10、暂住证等社区性证明的办理;

11、业主院落档案的管理。

1、管家的服务,是指由管家负责,带领包括保安、保洁、厨师、司机等为主人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针对玉河项目提出的`管家式服务,应理解为通过物业管家的努力为业主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随时解决业主提出的关于生活、出行等方面的需求。

2、管家式的服务建议由2至3人24小时专职负责三到四位业主随时有可能提出的服务要求,业主有需求只针对所负责管家提出,由该管家负责尽可能的解决业主提出的问题;任何针对业主的服务均需由物业管家陪同。这样,业主提出的要求有专人负责,避免了处理问题相互推托的情况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同时对业主的各种服务也同样由该物业管家带领陪同,增加了业主对物业人员的认同感并且避免陌生工作人员带给业主的不安全因素。

3、管家式服务的内容:

a、业主订购报刊的派送(报纸需经过熨烫,免费)

b、带领工作人员完成业主提出的家政服务要求(付费)

室内清洁

搬家、搬物

地板、地毯的清洁养护

代收洗、补、烫衣物

室内插花、装饰

代购日常生活用品

车辆清洗服务

家庭看护管理

宠物看护管理

c、为业主提供车辆接、送服务(付费并需要提前预约)

1、保卫部门日常工作内容:

24小时固定安全岗位的值勤

24小时流动岗位的安全及消防巡视

车辆停放的安全管理

特殊时间段道路车流、人流的疏导管理

2、保卫部门的设施设备:

中央控制室

与中控室连接的门禁对讲系统

设像监视系统

电子巡更系统

业主院落重点部位(厨房)设置烟感报警系统

停车管理系统(如有大规模公共停车位需要管理)

安防器材(对讲机、灭火器、警棍等)

3、保卫部门提供的委托性特约服务:

礼仪性保卫

短途护卫(主要为业主携带贵重物品外出时对人员安全护卫)

(以上两种服务提供时需要有物业管家陪同并属付费项目)

业主物业的安全性是本项目物业管理的关键所在,除提供一般保卫方式外,还应建立联动体系,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控制事态发展,将业主的损失降低。应急处理体系流程如下:

1、遇有突发事件,业主通过门禁对讲系统向中央控制室报警(或直接找物业管家);

3、由物业管家向值班物业经理汇报现场情况;

4、物业经理根据物业管家对现场情况的汇报决定是否报警(110、119、120、999等)

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落实《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辽委发〔20xx〕29号),加快推进我市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就推进我市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抢抓发展机遇,补齐发展短板,打造优质教育服务体系,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推进优质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遵循教育规律,尊重青少年成长规律,坚持改革创新,深化素质教育,持续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发展目标。到20xx年,我市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保持东北地区领先,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公平优质,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为新时代大连高质量发展、率先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到20xx年,实现更高水平、更具影响力的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市。

学前教育更加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到20xx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力争达到55%,100%县(市、区)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评估认定。到20xx年,全面普及有质量的学前三年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到20xx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达50%,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95%。城镇学校大班额、择校热问题基本解决,内涵发展与素质教育要求得到有效落实。优质义务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均衡,区域、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差距显著缩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优质全面,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取得显著成效。到20xx年,大校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补齐优质均衡指标短板,实现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普通高中教育更加多样化有特色。到20xx年,我市普通高中教育实现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力争创评10所省特色普通高中、5所省教育教学改革典型学校,创评市特色高中15所,努力将优质特色普通高中在校生占比提高到65%。县域普通高中和城区普通高中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健全。到20xx年,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高中阶段学校优质率达到100%。形成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需要和社会对人才多元化需求的优质特色发展新格局。

(一)坚持“五育”并举着力培养时代新人。

1.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更好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加强中小学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和保障,将思政课开设情况和教学质量作为年度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完善德育工作落实机制,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整、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工作体系。指导中小学“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不断增强德育工作实施能力。遴选30个左右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实践基地校,评选市级优秀德育工作案例100个。(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2.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上好每一堂课,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加强对学习认知和学习行为规律的研究,积极推广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融合,探索差异化教学形式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学习。(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3.提升学生身心健康素养。提高学校体育水平,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完善学校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因地制宜开展每天1小时校园阳光体育活动,有效落实每天两次大课间体育活动与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广泛开展面向全体的普及性体育运动,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构建以学生体育社团、俱乐部等为主要平台的课外体育活动体系。加强中小学校操场改造,布局200所以上幼儿园普及幼儿足球启蒙教育,打造至少10所校园足球样板示范学校。加强体育教学质量监测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督促学生掌握至少2项体育技能,将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强化近视综合防控和肥胖防控工作。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心理专家培养、师生心理健康培训、心理教育课程建设和心理咨询室建设。(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4.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上好艺术课。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形成课内课外一体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美育机制。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高效利用美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美育特色学校,鼓励学校积极发展特色项目,开发艺术校本课程。充分利用艺术院团、在连高校优质资源,继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大力推广合唱、合奏、集体舞等惠及全体学生的艺术活动,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丰富艺术实践活动。(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5.提升学生劳动素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推进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丰富校园劳动文化建设,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统筹安排课外劳动和家庭劳动时间,设立劳动周,适当布置家庭劳动作业。充分发挥综合素质实践教育基地的劳动教育作用,推动基地课程升级。推动学校与社会资源的联动融合,强化学生劳动体验。创建10个市级示范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50所劳动教育示范学校,遴选一批社会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二)补齐发展短板持续扩增优质资源。

1.持续扩增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20xx年前,各地区要完成本地区《幼儿园布局规划》编制,并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列入本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拓宽渠道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通过新建、改扩建,利用回收的小区配套园舍、闲置校舍,新建小学附带办园等途径和方式扩增公办园,20xx年累计增加公办园50所。强化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建设。充分利用农村闲置校舍举办公办幼儿园,农村地区每个乡镇原则上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心园,大村独立建园或设分园,小村联合办园(班)。要严格控制撤并关停村级公办园,下气力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幼儿园。修订完善市级普惠性民办园认定管理办法,建立区级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和扶持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20xx年,在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优质园幼儿力争达到80%以上。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入园,确保适龄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2.加大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供给力度。优化中小学布局规划,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0所。重点加快推进甘井子区、金普新区和高新园区等人口迁入区域中小学建设,匹配教育供给与需求。推动教育集团化办学,创新集团发展激励促进、优秀师资储备交流、集团资源统筹管理、跨区域协作办学等机制,促进优质资源向薄弱学校覆盖,努力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建设,通过加快中小学规划建设和高中阶段学校校舍疏解置换等方式,统筹解决人口密集区域资源不足问题,逐步实现优质均衡标准班额。加快补齐农村教育短板,完善城乡帮扶制度,推进乡镇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打造“乡村温馨校园”。加强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加快落实“一人一案”教育安置计划。(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3.优化普通高中优质资源布局。落实主城区优质教育向外疏解、“资源向北去”的部署,进一步优化普通高中资源布局,推动优质高中教育品牌学校功能外溢。优化整合主城区普通高中资源,建成、启用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金普学校。围绕城市产业重大项目部署,谋划布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持续加强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特色普通高中建设,鼓励普通高中积极开展德育、科技、人文、外语、艺术、体育、劳动教育,深化学校特色发展,学校特色项目覆盖率提前达到100%。积极扩大县域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加快缩小市域内普通高中办学差距。(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4.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实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工程,优化升级大连教育城域网,扩容改造中小学网络,加强乡村、海岛学校网络环境建设,逐步实现wlan+5g无线网络全覆盖。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示范校(园)建设,扩大网络空间应用和融合应用试点范围。推动教育教学方式数字化变革,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用,利用新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转变育人方式,支撑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积极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的应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范围。探索常态化“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模式,实现异地远程同步授课、同步教研、同步训练、同步评价,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大连教育数字课堂”教学资源库建设工程,建设中小学线上线下同步课程资源库和个性化学习素材资料库等。(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三)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深入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坚持游戏为基本活动,推动幼小衔接,实施科学保教。完善教研责任区机制,强化幼儿师资专业培训,完善园长准入制度,全面提升保教质量。推动优质幼儿园创建与晋升,实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质工程。全面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督促各地区加大幼儿园条件改善专项资金投入,在幼儿园安全条件、环境卫生、玩具图书和设施设备等方面持续进行改善、更新和补充。(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2.提高义务教育课堂教学质量。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确保教师应教尽教。面向全体学生,落实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基本要求,确保学生学足学好。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开展研究式、项目化、体验式、合作式学习,因材施教,积极建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功能。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指导并督促学校聚焦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环节,进一步完善“双减”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强化作业管理,在“压总量、控时间”的基础上,注重“调结构、提质量”,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水平,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加强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改进教研机制,为提高课堂教学提供专业指导。严禁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3.提高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普通高中教学改革,严格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校)建设,发挥示范区(校)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特色项目和实验项目研究,完善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开展教育教学联合视导,指导学校执行教学常规,基于新发展阶段新任务,严格按新课改和新高考要求实施教育教学。扎实推进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健全规范、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完善学分管理。强化学生发展指导,实施全员导师制,按照我市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意见做好学生选科指导和生涯辅导。加强指导教师培训,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种社会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加强优质普通高中对薄弱县域普通高中的帮扶,切实提高县域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全面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四)推进考试评价改革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1.深化义务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大政办发〔20xx〕30号),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录取模式。将艺术、体育和劳动教育纳入学业水平考试,引导落实“五育并举”要求。从20xx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年级开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指标到校政策。逐年增加省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例,20xx年达到80%。通过改革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引导家长理性对待“择校”,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促进教育公平,不断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2.落实高考综合改革。全面落实辽宁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规范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强化高考组织管理工作。深入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审核、公示、诚信、督查等制度,确保内容准确、评价公平、结果实用,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展。(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五)坚持“四有”标准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推进新时代师德建设。落实《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xx年修订)》和《大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负面清单》,严格师德考核,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绩效工资分配及资格注册的重要依据。强化师德监督,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五位一体”师德监督体系。严格治理中小学教师师德突出问题。严把教师入口关,严格落实教育行业入职查询和从业禁止制度。开展师德承诺活动,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加大师德师风正面宣传和优秀教师选树力度,以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为载体,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展现当代教师风采。(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2.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落实大连市“十四五”中小学(幼儿园)干部教师培训规划,完善区域教师培训管理体系、教师专业晋升体系、教师学习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及教师质量评价提升体系。以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为抓手,以信息技术赋能融合为载体,以校本研修内涵建设为基础,构建市、区(市、县)、校“三位一体”的研修体系。坚持“五育并举”,以主题研修方式贯通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劳动教育一体化以及班主任、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的培养培训。持续开展名优教师送教下乡,助力农村教师素养提升。注重信息赋能,落实信息技术2.0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区域教师现代化教学能力和水平。(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3.创新规范教师编制配备机制。建立“市级统筹、县域调剂、以县为主、动态调配”的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机制,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注重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倾斜。严禁挤占、挪用、截留编制和有编不补。实行教师编制配备和购买工勤服务相结合,满足教育快速发展需求。(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4.保障教师工资及相关待遇。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的各项政策,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切实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全面落实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中小学班主任和特教教师津贴、农村教师差别化补助政策,民办幼儿园要参照当地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合理确定相应教师的工资收入。(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六)推进依法治教提高基础教育治理水平。

1.全面规范学前教育办园行为。有效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深入开展“小学化”治理,小学一年级坚持零起点教学,实现幼小双向有效衔接。按照省相关文件规定,稳妥实施民办幼儿园分类管理,民政、市场监管部门要分别对取得办学许可证的非营利性幼儿园和营利性幼儿园依法办理法人登记手续。加大无证幼儿园治理力度,动态消除无证幼儿园。指导各地区完善幼儿园年检制度,加大幼儿园信息公开力度,发挥家长、社会监督作用,促进幼儿园规范发展。(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2.全面规范中小学招生行为。严格落实国家、省关于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有关规定,依法保障每个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按要求做好来连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入学工作,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民办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按计划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通过大连市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招生系统实行电脑随机录取。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招生入学工作的“十项严禁”要求,义务教育学校严禁以任何形式选拔学苗。建立市级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录取网络平台,切实加强招生计划和录取过程管理,有效保障公办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实现同步报名、同步录取。(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3.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持续巩固提高学校“双减”工作水平,切实规范教学行为,坚决整治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等行为。持续推进“减负提质”工程,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总量,规范作业批改管理,改进考试方法,提高命题质量。建立健全教育行政部门与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加大对课后服务工作的资源、资金、人员队伍等的保障力度,完善课后服务机制,不断创新课后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严肃查处在职教师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在教师招录聘任、晋升、表彰中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4.切实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双减”工作要求,有效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持续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力度,严把“入口关”,不再审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坚持“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行为监管,全面推广使用《中小学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严厉查处超出政府指导价收费行为,坚决打击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按照“应托管、尽托管”原则,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开立银行托管账户,预收费全额纳入监管范围,从源头化解“退费难”、“卷款跑路”等损害人民群众利益问题发生。有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分类鉴别,倡导机构行业自律,按照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规范开展培训服务。严格落实校外培训材料双审机制,坚持“凡编必审、凡用必审”。建立教学师资备案台账,进一步落实从业人员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设置标准,指导各地区明确具体条件,严格审批。建立健全“双减”工作风险应急机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紧密衔接,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媒体设立“双减在行动”专栏,集中宣传我市“双减”重要工作,设立“违规校外培训曝光台”,排查整治情况适时进行反面曝光。(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区市县、开放先导区)。

(一)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入开展党建引领教育工作实践活动,把党的建设贯穿到办学治校、教书育人、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中小学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进一步完善议事决策机制,推动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正确的政绩观。完善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激励办法,严禁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或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及奖惩学校和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聚焦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主责主业,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确保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二)强化政府职责。切实履行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为主的管理责任和学校主体责任,各区市县(先导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协同各相关部门每年至少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汇报一次基础教育工作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土地划拨、人员编制、经费投入、项目建设等方面落实责任,设置足够学校,保障必要经费和办学条件,为基础教育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贯彻教育法律法规,落实校园安全责任,提供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合格师资,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按时入学,落实控辍保学责任。

(三)加强考核督导。建立教育督导问责机制,将基础教育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对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评的重要内容,并将考评结果向市政府报告,通报至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和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对履行教育职责不力、未如期完成发展目标、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及相关责任人按相关规定予以问责。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督查范围,并将结果作为干部选任、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

(四)强化宣传引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正确解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及新媒体等多种渠道,通过开设专题栏目、专版以及定期投放公益广告、制作专题宣传片等方式,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宣传报道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及取得成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人民群众正确看待当前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基础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

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连续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推动学前教育取得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部署要求,积极服务国家人口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现决定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作为提高普惠性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大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前教育规律,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健全保障机制,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强化公益普惠。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基本方向,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与成本分担等方面保障机制,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2、坚持巩固提高。优化城乡幼儿园布局,持续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巩固普惠成果,有效满足适龄儿童就近接受学前教育需求。

3、推进科学保教。坚持以幼儿为本,遵循幼儿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因材施教,促进每名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推动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提升治理能力。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进程,推进依法治教、依规办园。健全治理体系,加强规范监管,强化安全保障,提升学前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主要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到2025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

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幼儿园保教质量全面提高,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机制基本形成。

(一)补齐普惠资源短板。多渠道持续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园。加强村级幼儿园建设,城市新增人口、流动人口集中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完善城乡学前教育布局和公共服务网络,切实保障适龄幼儿入园。

(二)完善普惠保障机制。切实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优化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落实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健全幼儿园教师配备补充、工资待遇保障制度,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全面提升保教质量。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全面推进科学保教,加快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推进学前教育教研改革,强化教研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幼儿园保育教育实践服务。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体系,充分发挥质量评估对保教实践的科学导向作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一)优化普惠性资源布局。

推进教育公平,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充分考虑出生人口变化、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发展趋势,逐年做好入园需求测算,完善县(区)普惠性幼儿园布局规划,原则上每三年调整一次。结合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和地方实际,及时修订和调整居住社区人口配套学位标准,推动城市居住社区、易地搬迁安置区配套建设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幼儿园,产权及时移交当地政府,确保提供普惠性服务,满足就近入园需要。完善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办好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通过依托乡镇中心幼儿园举办分园、村独立或联合办园、巡回支教等方式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辐射指导作用,实施乡(镇)、村幼儿园一体化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实施学前教育服务区制度。

(二)推进普惠性资源扩容增效。

国家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和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支持人口集中流入地、农村地区、“三区三州”、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片区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普及学前教育。各地实施幼儿园建设项目,补齐普惠性资源短板,确保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加大扶持力度,落实财政补助、划拨方式供地、减免税费和租金等政策,鼓励支持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军队、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逐步化解和消除学前教育“大班额”现象,防止出现新的无证园。全面改善办园条件,消除园舍安全隐患。各类幼儿园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要求配备丰富适宜的玩教具和游戏材料。对乡镇公办中心园、企事业单位和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后,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相关规定做好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发挥其兜底线、保普惠的重要作用。各省(区、市)要认真部署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回头看”,对治理成效进行全面复查,健全城镇小区配套园建设管理制度,完善扶持政策和监管机制,巩固治理成果,坚决防止出现反弹。

(三)健全经费投入与成本分担机制。

各省(区、市)以提供普惠性服务为衡量标准,科学核定普惠性幼儿园办园成本,明确分担比例,统筹制定财政补助和收费政策,合理确定家庭支出水平。优化完善财政补助政策,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保障普惠性学前教育有质量可持续发展。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加强幼儿园收费监管,各省(区、市)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群众承受能力和办园成本等因素,动态调整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最高收费限价。各省(区、市)尽快制订完善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收费的具体办法,可对非营利性民办园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在合理核定办园成本的基础上,明确收费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

(四)提高幼儿园师资培养培训质量。

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加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幼儿园教师培养力度。深化学前教育专业改革,完善培养方案,强化学前儿童发展和教育专业基础,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了解儿童、支持儿童发展的实践能力。在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增加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提高师范生的融合教育能力。各地制定幼儿园教师和教研员培训规划,加大培训力度,实施全员培训,突出实践导向,提高培训实效。鼓励高校、教科研机构和优质幼儿园结对帮扶基层、边远和欠发达地区幼儿园。

(五)保障幼儿园教师配备和工资待遇。

各地要及时补充公办园教职工,严禁“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代课教师。民办园按照配备标准配足配齐教职工。落实公办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统筹工资收入政策、经费支出渠道,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按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的规定,可将公办园中保育、安保、食堂等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所需资金从地方财政预算中统筹安排,公办园和承接主体应当依法保障相关劳动者权益。民办园要参照公办园教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合理确定相应教职工的工资收入。各类幼儿园教职工依法全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畅通缴费渠道,农村集体办园的教职工社会保险可委托乡镇中心幼儿园代缴,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由小学代缴。各类幼儿园依法依规足额足项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税务等有关主管部门依法依规对幼儿园教职工缴纳社保情况组织检查,积极开展医保参保宣传进校园等活动,切实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

(六)完善幼儿园规范管理机制。

落实县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提升跨部门协同治理能力,完善动态监管机制,强化对幼儿园办园条件、教师资格与配备、安全防护、收费行为、卫生保健、保育教育、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动态监管。完善幼儿园信息备案及公示制度,各类幼儿园的基本信息纳入区(县)政务信息系统管理,定期向社会公布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收费标准、质量评估等方面信息,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变更要主动向教育主管部门备案,一个月内完成信息更新。加强民办园财务监管,非营利性民办园收取费用、开展活动的资金往来,要使用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账户,确保收费主要用于保障教职工待遇、改善办园条件、提高保教质量。严禁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举办者通过任何方式取得办学收益、分配或转移办学结余。

(七)强化幼儿园安全保障。

严格落实幼儿园安全主体责任和有关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全覆盖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幼儿园要健全房屋设备、消防、门卫、食品药品、幼儿接送交接、幼儿就寝值守和活动组织等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及时排查安全隐患,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幼儿园门口设置隔离栏、隔离墩或升降柱等硬质防冲撞设施,专职保安配备、一键式紧急报警、视频监控装置配备和封闭化管理全面达标。构建联防联控有效机制,公安机关要优化上下学时段幼儿园周边“高峰勤务”机制,强化幼儿园周边重点巡防,组织公安民警、警务辅助人员、学校保卫人员、教职员工和群防群治力量落实好幼儿园“护学岗”机制。各地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日常监管、重大隐患督办、约谈通报等工作机制,及时通报幼儿园安全风险,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检查和集中整治,落实监督检查常态化措施,确保幼儿园安全运转。

(八)加大不规范办园行为治理力度。

加强办园行为督导,重点对存在危房、“三防”不达标等安全隐患及园长和教师不具备规定资格等不规范办园行为进行动态督查,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进行处罚。对出现体罚及变相体罚等严重师德失范行为的幼儿园,年检实行一票否决,对涉事教职工、管理者和举办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各省(区、市)部署开展幼儿园名称规范清理行动,对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际”“世界”“全球”等字样,包含外语词、外国国名、地名,使用“双语”“艺术”“国学”“私塾”等片面强调课程特色以及带有宗教色彩的名称,以及民办园使用公办学校名称或简称等进行清理整治,2022年6月前完成整改。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执法检查力度,对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上培训和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托管班等名义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以及其他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能力的培训活动,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九)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

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先进的实践经验为引领,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和行为,促进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的学习和发展经验,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深入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在认真开展试点、加强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全面构建衔接机制,强化幼儿园和小学深度合作,切实提高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坚决纠正超前学习、拔苗助长等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教育部出台《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各省(区、市)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实施办法,将各类幼儿园全部纳入质量评估范围,树立科学导向,强化过程评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十)推动学前教育教研改革。

坚持教研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教育管理决策服务。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遴选优秀园长和教师充实教研岗位,每个区县至少配备一名学前教育专职教研员,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学前教研队伍。完善教研指导责任区、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制度,实现各类幼儿园教研指导全覆盖。教研人员要深入幼儿园保教实践,了解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分类制定教研计划,确定教研内容,及时研究解决教师保教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充分发挥城镇优质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辐射指导作用,推动区域保教质量整体提升。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省级统筹,充分发挥市级区域中心作用,落实县级主体责任,以县为基础逐级编制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科学确定学前教育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要举措,并列入党委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有关部门责任分工,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完善激励机制。中央财政继续安排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重点向中西部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倾斜。各地要健全激励机制,对完成普及普惠目标、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提升保教质量等方面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向学前教育捐资助学。

(三)强化督导问责。扎实推进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压实政府责任,完善督导问责机制。将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保教质量、完善投入保障政策等情况,纳入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认定重要内容,发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安全责任事故、重大案事件和师德师风问题的县(市、区)2年内不得申报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认定。各省(区、市)将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市县政府工作的绩效考核,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聚焦问题、补齐短板,推动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和公办优质学位供给,力争用15年时间,解决全省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建成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全省基础教育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跨入国内先进地区行列。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新强师工程”和对口帮扶,重点加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并向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倾斜。到20xx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校长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显著提升;到20xx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校长教师队伍能力素质与珠三角地区差距明显缩小;到20xx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校长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与珠三角地区大体相当。

2.增加公办优质学位供给。加强统筹协调,增加政策供给,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推进珠三角地区公办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学位建设,倾斜支持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公办学位建设。到20xx年,全省新增33万个幼儿园公办学位、375万个义务教育公办学位和30万个普通高中公办学位;到20xx年,学校布局更加合理,有效解决“城镇挤”问题;到20xx年,公办优质学位大幅增加,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需求。

(一)压实市县主体责任。

3.健全教育管理体制。调整优化省市县政府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责任分工,明确不同层级政府责任。优化完善高等教育省市两级办学、以省为主的办学体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现有高校办学体制统筹调整为省属。健全以地市为主统筹中职教育、以省为主统筹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市县政府集中财力和资源办好基础教育,落实举办基础教育的主体责任。不断加大市级统筹力度,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逐步建立以市为主的普通高中统筹管理体制。县级政府统筹县域内基础教育发展,主要落实管理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健全教育投入机制,改善办学条件,配齐配足教师,提高教育质量。

4.强化市县主责意识。办好基础教育的主体责任在市县。市县政府要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列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破除发展障碍,全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要明确本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制定细化实施方案,明确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市县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政治担当责任、决策部署责任、推进落实责任、问题整改责任、发展效果责任。市县政府常务会议要定期专题研究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市县政府主要领导年终述职必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

5.建立责任传导机制。聚焦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各地实际,省政府每年分别与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签订工作责任状,市政府与辖区内县级政府相应明确工作责任。责任落实情况,作为省政府对市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以及省财政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6.统筹好教育事业发展与学校安全稳定。市县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安全工作,切实完善学校安全机制,建设学校安全防控体系,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师生安全教育和教育领域社会矛盾防范化解工作。要严密做好各项安全稳定工作,及时化解校园周边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安全稳定风险隐患评估研判和排查整治的长效机制,定期召开风险隐患评估研判会,适时开展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7.选优配强局长校长。市县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坚持好干部标准,统筹长远规划和精准选配工作,强化战略储备、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切实让懂教育的行家里手管教育、抓教育,不断提升教育系统干部队伍的发展领导力和办学治校能力。强化教育局长培养培训,不断提升其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选配的中小学校长应当具备教育工作经历或相应专业背景,及相应的任职条件和资格。各地要建立中青年校长和后备校长培养制度,建立完善后备校长人才库,新任校长主要从人才库中择优选拔。

(二)提升校长、教师、教研员能力素质。

8.提高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加大校长培训力度,落实校长全员培训制度。实施中小学校长“领航”工程,以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实践创新、教育评价改革创新和教育质量提升为重点,分层分级培养一批“种子校长”。加强各级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将工作室跟岗实践作为校长学习提升学校管理能力的重要方式。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建立健全校长职级评定、考核、激励等制度体系。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和任期制,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校长校内听课评课制度,提高校长指导教育教学的能力素质。

9.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各地、各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要按照教师队伍总数10%的比例培养本地本校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深入推进实施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批业内认可、具有影响力的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要立足本土培养骨干教师,支持在收入、住房等方面给予本土培养的骨干教师与引进人才同等的优待政策。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育人才发展,稳定优化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教育人才队伍,遏制人才引进不良竞争,珠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得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各类学校、教研机构(教师发展机构)中引进各类教育人才,城区学校不得到县域普通高中抢挖优秀教师。

10.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实行中小学教师全员轮训制度,组织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到省内师范类院校培训。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支撑体系建设,打造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特色品牌,发挥市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在本地教师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推进教师培训资源平台建设,发挥师范类院校和各级教师发展机构优势,与中小学共建共享共用培训资源。探索建立以师范生从教比例、从教质量等为重要依据的师范类院校办学绩效评价标准。中小学校要根据实际开展校本培训,重点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和课程实施能力。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教师通过网络教育、脱产学习、在职进修等多种方式提升学历层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按标准给予补助。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全员坐班制度,健全完善教师岗位职责考核机制,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激发队伍活力;完善师德失范惩处机制,坚决将严重违反师德的教师清除出教师队伍;对不适宜任教或不合格的教师及时调离教学岗位,经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能继续承担相应教学工作。

11.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省、市、县、校四级教研体系,深入推进省级教研基地项目建设。省、市、县三级教研机构(教师发展机构)应配齐所有学科专职教研员。严格教研员准入制度,提高准入条件,新任专职教研员原则上应有6年以上教学工作经历、具有高级以上教师职称或研究生学历。调整优化教研机构(教师发展机构)岗位结构,拓展教研员职业通道,鼓励从一线优秀教师中选拔任用专兼职教研员。强化教研员工作职责,落实专职教研员到学校开展教学指导、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制度,推动教研员聚焦教育教学关键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建立教研机构(教师发展机构)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和教研员定期到中小学任教制度,教研员在岗工作满5年后,原则上要到中小学校从事1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教研训一体化,发挥教研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深化教研员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选聘优秀教研员到教育行政部门或中小学校任职或挂职制度。对于不履行教研职责、违背教研员职业道德、不适宜继续从事教研工作的教研员,及时调离教研队伍。

(三)加大对口帮扶力度。

12.建立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结对帮扶机制。实施全口径结对帮扶,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特别是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的乡镇中小学校、县域普通高中为重点帮扶对象,完善市与市、县与县、师范类院校与市、非师范类院校与市县、教研机构与教研机构、中小学校与中小学校、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城乡之间相互结对的7种全口径结对关系。实施全方位帮扶,整合优化各类帮扶力量,系统集成各项帮扶措施,建立集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校长、教师、教研员、专家、大学生等各类成员的支援团队,为受援方提供教学、教研、信息化、管理等全方位支持,整体提升帮扶成效。实施融入式帮扶,以受援方需求为导向,支援方融入受援方基础教育体系,找准受援方基础教育短板弱项,提高帮扶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支援方、受援方共同推进结对帮扶工作,统筹使用人力资源,统筹使用中小学校、教研机构(教师发展机构)、高等学校各类平台资源,形成高等教育反哺基础教育,师范类院校引领支持中小学校,师范生融入教师职后发展体系的融合发展新格局,实现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

13.落实支援方帮扶责任和受援方主体责任。健全结对帮扶统筹协调、资源配置、考核评价机制,明确支援方帮扶责任,强化受援方主体责任,提高各方积极性。支援方和受援方要共同制定中长期帮扶规划,每年共同研究确定并协同实施帮扶项目。双方每年选派校长、骨干教师、教研员等人员交流跟岗,支援方组建团队在受援方驻点支教,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接受受援方选派的人员跟岗学习,帮助受援方人员提升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研等方面的能力水平。支援方和受援方要研究制定支教人员在职称评聘、福利待遇、选拔任用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合理确定支教人员工作量,解除支教人员的后顾之忧,确保支教人员充分发挥作用。支援方要积极通过组织受援方校长教师全员培训、学历提升、与受援方共建共享培训资源等多种方式,提高受援方校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受援方自主持续发展能力。

(四)增加公办优质学位供给。

14.科学规划学位资源布局。市县政府要统筹考虑城镇化进程、人口变化趋势等因素,精准测算学位需求,结合省下达的.学位建设任务数和各地正在实施的中小学幼儿园学位建设专项规划,延续编制本市县“十四五”期间中小学幼儿园公办学位建设专项规划,同步纳入市县编制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测算学位需求时既要统筹考虑学前教育巩固“5080”成果、公办民办义务教育结构调整、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比例等因素,以及高中阶段普职协调发展、新高考改革选课走班等增量需求,同时要充分考量本地事业编制总盘子、财政供养能力等现实条件。鼓励和支持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市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要优化调整公办民办义务教育结构,原则上不得审批设立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要以城镇住宅小区、城市发展新区、老城改造区、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聚集区、产业聚集区、商业区等学位紧缺地区为重点,科学布局中小学幼儿园,重点增加珠三角地区及粤东粤西粤北中心区域等人口流入地学位供给。

15.保障教育建设用地需求。省加强教育建设用地统筹,对新增学位需求较大的地市调增一批建设用地规模,专项用于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各地非营利性基础教育设施年度用地计划指标由省统一统筹安排。建立公办学位供给与商住用地开发、城市更新的联动机制,按标准足额预留城镇新建住宅小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用地,没有按照规划要求预留教育设施用地的居住建设项目原则上不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对调高容积率的商品住宅项目应按人口增加比例调增配建学位数。不得随意变更教育用地规划。对公办学校围墙内存在非教育用地的情况,各地要及时改变土地用途,支持学校实施改扩建项目。对土地权属归于村镇集体、工业企业的学校,原军队转地方的学校,以及因年代久资料遗失等原因造成用地产权遗留问题,支持各地予以妥善解决。

16.建立基础教育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省和各地对涉及基础教育的学位建设等事宜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间。各地要落实并联审批、“一网通办”、告知承诺制、联合审图、联合验收等改革措施,加快办理学校基本建设审批事项。对同批次规划建设的学校项目,支持以市或县为单位集中办理项目立项等审批手续。对因历史遗留原因未办理产权的学校项目,支持学校依法依规调整详细规划后进行改扩建或原址重建,或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装修改造。

17.及时动态补充教职工。省加大区域间基础教育编制统筹调配力度,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专户管理,重点保障人口流入地城市基础教育发展需要,促进教职工编制总量与在校学生数量相适应。省、市、县三级联动加强事业编制挖潜创新,动态调整基础教育编制总量,重点保障义务教育教职工编制增长需求。结合实际合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每年按照标准和要求动态核定教职工编制。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统筹县域内教师资源配置和管理,促进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向基层合理流动。

18.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省级工作协调机制,定期会商,及时解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地在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成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小组,研究解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分管教育工作的市县领导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19.强化资金保障。市县要切实履行基础教育办学的主体责任,落实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市县级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足额安排用于教育,按规定用好土地出让收益计提的教育资金支持基础教育发展。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新增债券按规定投入教育。鼓励通过设立教育基金会、企业融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参与学校建设。市县应按照管理权限,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及时动态调整公办普通高中和普惠性幼儿园学费(保教费)。按“经济、简约、实用”原则新建或改扩建学校,不搞超标准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基础教育公办学校建设(含新建、改扩建)项目积极申报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支持。省财政统筹安排奖补资金支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各地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教财〔20xx〕3号),可将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资金用于持续改善农村基本办学条件、扩大城镇学位供给、提升学校办学能力。

20.强化考核评价。建立对市县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市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机制,建立以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科学评价体系,统筹考虑各地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和努力程度,改进结果评价,注重增值评价和过程评价,充分激发各地工作积极性。对履职不到位、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和公办学位供给不力、区域内教育教学质量明显下降、群众满意度差、教育领域稳定问题频发且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地区,要对市县党政正职和分管教育领导、教育局长进行追责问责。

21.强化宣传引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正确解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及新媒体等多种渠道,通过开设专题栏目、专版以及定期投放公益广告、制作专题宣传片等方式,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宣传报道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及取得成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人民群众正确看待当前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基础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