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我鉴定>高三语文分论点(专业16篇)

高三语文分论点(专业16篇)

作者:QJ墨客

优秀作文是思想的碑文,载满了作者对于世界的思索和感悟。欣赏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之处,一起来探索优秀作文的奥秘吧。

高三语文作文

细节往往是一件事、一个人成功的命脉。还记得几十年前苏联的太空飞船吗?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一个小数点的错位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曾经有一家大公司招聘工作人员,经过层层筛选只剩下三个人获得了面试的资格。在面试之前,公司特意在门口丢了一个纸团,结果学历最低的那位应聘者被录用了,因为他捡起了那个被人漠视的纸团,这就是细节成就了他。

细节孕育创新、创造,催生灵感。在一千多年前,神农用大锅煮水喝,风将树叶吹进了锅里,神农并没有将水倒掉重煮,他尝尝锅中的水,而神农发现煮出来的水甘甜可口,因此神农发明了茶叶。为什么苹果不是往天上飞而是落地呢?这一细节使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为什么沸腾的水壶盖子会跳起来呢?这一细节使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为什么被闪电击中的风筝会有那么大的力量呢?这一细节让富兰克林发现了电。

细节是创新、创造的源泉,它可以让人创造奇迹。然而我们常常小瞧细节,忽视细节。卢瑞华说过:“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我们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者;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所以我们应从小培养好做小事、做好小事、注重细节的习惯。

人的习惯就是一种潜意识,我们一定要学会用心做事,尽职尽责,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对待学习、生活,你就会充满活力和有所造就。对待小事,要倾注全部热情,不去计较它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你就会发现,原来每天平凡的生活竟是如此的充实而又美好。

一滴水可见大海,窥一斑而知全豹。细节相当于试纸,可以测出一个人的素质和境界。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命运的偏旁部首。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他们后天的修炼而成。

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是作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

高三语文作文

如果把回忆折叠起来。

如果把时间倒转开去。

如果把青春拉扯回曾经仓促的形状。

如果把年月点燃成黑暗里跳跃的火团。

那么-------。

这是一段引用,我把它做成楔子,只是它很能点出我将要说的。也就相当于一个引用的序吧。

一次无意的发呆,在一瞬间,脑里闪过了一句话“我们都是别人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同样,别人也都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过客而已。”写周记时,就写下了那时的感受现在算是重温吧!

曾经所经历过的事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直到不再记得.有的时候,回忆,可脑中却是一片白,怎么也想不起来。

曾经所有的刻骨铭心的心情或是感受,现在都不再记得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了。

曾经所有的纯真与幼稚,现在不能记起来是怎样一种言语。

曾经的担惊受怕,现在认为好傻。

曾经和谁是好朋友,现在--不记得。

曾经和谁是敌人,现在--不记得。

小时候一起玩的伙伴,分隔了不知几个365天,现在--又是一个10多年以后,相遇,我们都不再记得曾经--我们美好的童年,我们有一起玩过,只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一起跳过皮筋,一起办过家家,一起躲过猫猫。一起笑过,一起哭过的我们都不再记得对方,我们都变成了彼此生命中很久很久以前的过客了。不知是我们的记忆麻木了还是怎么,对于曾经的一切一切,都让时间教会了我们遗忘。

现在的我们,也不知道以后是不是擦肩而过,形同陌路般。谁也不再记得谁我漠然了。

原来,所有的过客都会离开。

过去现在未来。

我们都是别人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念过,恨过,我们依旧只是一阵风,或许带起了些许涟漪,可从没打算过让足迹停留在某个角落,会一直走一直走,时光的运转,随着轨道的慢慢运行,前面是黑暗还是光明,都要从那经过,或许,某天,你的宿命牵住你,让你停住,你的生命就此定格在那,那么陪你到最后的人,也不是什么,也只是你生命中最后一个过客而已。

记得所有的快乐和记得。

忘却所有的痛苦和忘却。

也不知道是哪本小说中写到的了,只是现在突然想起来,很可笑,因为对于曾经,我连着我的快乐与痛苦都忘却了,仿佛越想记得的,遗忘得到越快了。什么都忘了,连同所有的事物人心情感觉。都忘了,空洞的面容木奈的眼神。模糊的表情不就是暗示着所有的到最后都要消失。

高三语文作文

许嘉璐是当今中国的“训诂学”大师,虽然这门学科很冷僻,也很枯燥,但由于当时他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期间治学严谨,一个学期选修这门课的学生竟达200多人,以讲《论语》出名的北师大才女于丹也是其中之一。

谈起恩师许嘉璐,于丹说了记忆犹新的一件事。许老师上课都提前到教室,然后站在那里一讲就是50分钟。只有一次例外,他进教室后表情很凝重,讲了20多分钟后说:“实在对不起,同学们,今天我不能讲下去了。因为陆达松先生病危,他是我上大学时得益最多的老师,也是章太炎的再传弟子,我必须马上赶过去。

这种情况下,我站在这里也魂不守舍,讲不下去了,只好欠同学们半堂课了,以后我会找机会补上的。”说完,许老师就走了。于丹说,许老师走后,同学们都哭了。大家都能理解许老师的心情,他本来就不愿耽误我们的课,所以没有调课,坚持要给我们上课,然而,他对老师的感情又使他难以坚持。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问题。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小鸡为什么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后来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梵高生前曾有一个心愿:“总有一天我会找到一家咖啡馆展出我自己的作品。”但是生前,就连这么一点点卑微的梦想,最终也还是化为泡影。然而今天,梵高的出生地荷兰和梵高的安息地法国,争相把梵高认作自己的国民,争相为他建造精美的美术馆。在巴黎的奥塞博物馆、在伦敦的国家美术馆、在荷兰的梵高美术馆……他的作品永远被摆放在最显著的位置。在他的作品前,永远是人头攒动,人们向他的作品投出虔诚的眼神,啧啧赞叹,表现出对他超常的崇敬和膜拜。

素材运用角度:价值、时间会沉淀出真正伟大的东西

三毛的好,一半在文字,一半在她独特壮阔的生活方式。她满足了我们对自身生活的幻想——从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到和荷西的爱情。后来,我自己去过沙漠,我才发现在沙漠生活很大的组成部分是寂寥和恐惧。我看《温柔的夜》里三毛的日记,发现她和荷西的爱情也充满了关于金钱物质琐碎的争吵。

看肖全给三毛拍的照片——她直面镜头,苍白惨淡,不带一丝笑容。也许那才是她真实的样子。后来三毛自杀,我非常冒昧诛心地猜测,大概也是因为太多读者把对生活的美好幻想投射到她身上,她被我们绑架,太沉,太重了。

素材运用角度:平常心对待别人,对待自己;没有人是完美的

高三语文作文

我的语文先生还有谁呢?当然是我们高一的语文老师啦!我和汪兄给他起了个绰号叫“wei琐哥”。

先生的头发是很有型的,也是经常被我开玩笑的,特别是当他头发长的时候。他的头发有时候是中分,有时不是,但总是左边会比右边的头发多。于是,我和“大号哥”给他去了个绰号“三七开”。奇怪的是,好像从那以后,“wei琐哥”总是喜欢叫一样“三七开”发型的同学回答问题。

先生喜欢朗读,这是他新课之前必做的。要不就是他电脑里那深厚的男中音“啊了啊,啊了啊”啊个五分钟。有几次,我跟汪兄开玩笑,估计那声音都是他的,只是“形象”不好,摆个周国平的头像在上面。

当然搞笑的不只是头发,还有那眼镜!这或许是让每个同学最受不了的!每当我们专注地看着他时,那神奇的眼镜总要反光,让你搞不清楚那藏在后面的那一对探照灯在盯着那位神游的同学,有一次我还对汪兄开玩笑真想打爆那眼镜。高一那年我只有两次看清楚先生的眼睛,一次是找他吹牛,一次是交作业,但每一次给我些许震撼,因为先生的眼睛看上去其实是很深邃的,就像哲人的眼神洞穿着宇宙那样。好了,还是将恶搞进行到底吧!每每课上,当我看不见他的眼睛而眼镜又反光时,我总要对汪兄说:“wei琐哥又在看xxx了。”

在一个47女,7男的班里,对于男生来说,不排班花是不可能的。当然,大给,管子和马子不怎么感兴趣,于是这个重任就落在了我和汪兄的身上。每当先生叫起一个班花回答问题时,我俩总要仔细打量着这两个站着的,目光从他们脸上来回移动,只见班花很害羞,但是先生呢?他总是挑起眉毛,身子前倾着双手撑在讲台上,瘦长的脖颈捧着那有着民国时期发型的头,半张着嘴好像瀑布静止悬在半空中似的,照旧是迷离着双眼。我和汪兄真要是笑爆了,当然后来这个爆笑的神情也传到了其他男生那儿。记得有一次星期天中午放假,我还在讲台上模仿给汪兄和老给看,别提多哄动了。

好了,这就是我日记里关于先生的回忆,,当然也有修改,大家看看玩玩笑笑吧,这些是我高一时候好玩的事情。先生,是一位值得珍藏的人物,能当先生的学生也算是一种福气吧,在给你阅读和写作莫大脾益的同时,还能带给你无限的遐想和快乐!

高三语文作文

人生中的第一次出远门,大概就算得上是上大学的时候了吧。记得报大学的时候,好像賭了气的想要远离家乡,于是就报了对我来说遥远的西安。

到了开学的时候,老爸家里放羊走不开,老妈又不适合,没法陪我去,就只能让一个我叫老舅的远方亲戚带我去。而不凑巧的是,这个老舅当时时间又比较匆忙,只能在开学的前一天就把你送到学校。

于是,开学的前一天就和老舅拿着行李坐车火车到了西安的大学里。从家里出发,坐客车,到了太原坐火车,在火车上过夜,然后驶向遥远而陌生的城市。

记得在火车上一夜无眠的自己,想着去看看学校不好了,就不读了,再跟着老舅回家算了。

去了学校,大一新生还没开学,就我一个人。学校老师只好把我安排在大二宿舍里。而老舅把我放下后就回去了。想想那个时候,真的是孤独,害怕,后悔,所有的情绪都占了。

第二天,当其他大一新生到校时,我已经熟悉了整个校园了。当大家夸我一个人勇敢的时候,我只能苦笑。

人生第一次出远门,却让我感受了太多孤独和委屈。

语文高三作文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三乐也。”唯有活得有感情、准则、目标,人生才会有价值,变得轻松乐观。

君子注重团圆之乐,因为他们有感情。纵观历史,多少游子远走他乡,闯荡四方,唯有孤独寂静陪伴他们,四海为家。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无不深切表达他们最渴望的快乐——团圆。因为有感情,才会更加真挚地表达感情,才会活得实在,活得真诚。这便是君子的最实在、最基本的乐——感情之乐。

正因为有了严格的道德、行为准则,作为君子,形成了德行之乐。德行的高尚,不在于身份的高贵,在于人格的伟大。南宋文天祥,虽为战俘,却仍然一身傲骨,满腔正气,挥笔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开心照汗青”的壮烈诗句,英勇就义;至于秦桧,作为国家重臣,却对收复失地的功臣,心存嫉妒,扣上“莫须有”的罪名,使得一代英雄含恨而去。在天下百姓看来,文天祥当然是受人敬仰的,秦桧必当是遭人唾弃的,只因他们迥乎不同的德行。因为文天祥有准则,才会毅然为国捐躯;因为秦桧没有底线,才会公然滥用职权。这便是准则的作用,它使人明确端正了自己的言行,安身立世,崇高德行。

除了感情准则,要实现人生的价值,还要有坚定的目标。君子以传授知识、流芳百世为目标,这也是他们的乐趣之一。春秋战国,战事连连,烽火连天,也迎来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为什么文化教育事业会在战火中欣欣向荣?因为人们都知晓教育的重要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便是对此最好的回答。儒家孔子、道家老子、墨家墨子,这些德高望重的先贤们,虽存不同观点,但都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教育后世的重任,只为实现那远大的目标。目标使人有向前行进的动力,教育使社会有向前发展的能力,终有一日,人类会与世界共进,实现自我价值。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只有心怀感情,行循准则,铭记目标,才会逐步向人生的价值靠近,才会成为贤明的“君子”,指引他人前进,到了那时,心中自然充满乐趣。

高三语文作文

目前,我校高三学生作文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一:学生书写能力差,卷面马虎。

对策:耐心疏导,重拾信心,从严要求,强化训练。

问题二:写作“无米下锅”,文章语言干巴,内容空洞。

原因:绝大部分学生阅读面狭窄,且思维的层次停滞于幼稚阶段,对一些现象、观点不能进行深刻透彻的分析,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文章语言干巴,内容空洞是情理中事,这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

对策:以人为本,把阅读的时间和主动权交给学生,走作文的正道——广泛阅读,增强语感,丰富文化底蕴,积累素材,建立知识储备的仓库,同时认识客观世界,感悟生活,引作文之活水。

一是时文选读。为了让学生吸收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从网上摘印时文美文,短期突击。

二是坚持每节语文课前诵读美文,背一首古代诗词。只有多读多吟,才能获得写作必备的起码的文字功底。

问题三:学生写作兴趣不浓,文体意识不强。

原因:学生写作底子薄,阅读面窄。

对策:教语文辛苦,认认真真地教好作文更辛苦。教师作文指导要多付出,悉心指导,精心设题,反复训练,形成技能。

作文教学必须按照写作的序列,按照教材写作单元的安排,专项过关。一是要拓展相关的写作知识,多提供一些写作范例。二是指导要具有可操作性、实践性。三是鼓励学生多进行一些课外自由写作,可长可短,教师适当进行抽查。四是进行快速作文,引进竞争意识。

问题四:作文批改粗略,评语笼统空泛,千篇一律;作文讲评简单,学生不得要领。

对策:课内作文坚持适量面批,抓典型,赏优改劣;导方法,学生互批,共同提高。课外作文坚持勤检查,多批少改,传优促懒。

面批时,领着学生把文句读下去,碰上错别字要学生自己纠正。读到错句,要进行点拨;思维混乱表达不清,就帮助分析。至于文字思路和段落过渡上的毛病,经这么一读,基本上都暴露无遗了。等读完全文,立刻与学生讨论立意、构思和选材的.问题,提些建设性的意见。

作文讲评时,一般选优、差作文。好的进行赏析揣摩借鉴,再对照自己的作文,找出差距。差的找出毛病,进行修改,看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毛病,引以为戒。

学生互批互改时,老师先要针对当次作文的文体特点和具体的写作要求,提出修改方法和操作细则。学生通读文章后可逐条对照;写评语要具体,要有针对性,拿不准的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同时听取原作者的意见。这样一来,在互批互改当中,同学们的写作水平、修改能力就会得到共同提高。

高三语文作文

每逢节假日,火车座位便会非常的紧张,原本可以坐两个人的位置会被挤上三个人,甚至四个人;原本可以全部坐下的身体总是有一侧倾斜着,被挤压着。

习惯望着窗外上上下下的人群,习惯不经意间被外面的风景吸住眼球,习惯戴着耳机不管一切的幻想自己的世界……“这是83号座位吧”浑厚而又胆怯的声音将我从幻想世界拉了回来,一位中年男人领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站在我的对面,坐在83号的妇女很不情愿的站了起来,“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这是我的座位”中年男子急忙解释着。这一刻似乎是他自己坐错了位置,这一刻似乎由一个大男子变成一个小男孩。我细细的打量着这对父子,一件灰色印花尼龙料的西装套在小男孩父亲橘红色t恤外面,整洁而体面,粗糙的双手紧紧抱着小孩,指尖带着一丝泥土,晒的黝黑的脸上一直保持者憨厚的笑容;依在他怀里的小男孩大大的眼睛似乎会说话,脸颊的小酒窝盖不住出门的喜悦,他穿着一件圆宝花样的格子套头毛衣,袖口以简单的上下针封口,估计是手工编织的缘故,松紧不是特别一致的袖口偶尔会露出一小疙瘩结,可爱带点肥嘟嘟的小手扯着他父亲的衣角。

列车晃晃荡荡的前进着,我紧闭的双眼被这对父子的对话再一次打开。“晕车吗?”父亲抚摸着孩子的头担心的问着,“这是火车,不会晕的”“嗯,你睡会吧,到了我叫你”伴随着轻轻的拍哄,孩子慢慢的睡了。窗外划过的绿树、溪流,太阳透过窗洒进来的温暖,都是那么的静谧,那么的慵懒,似乎都在感受着这浓浓的温暖。

高三语文作文

“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约翰?列侬的这句话渗透着极其博大的智慧,又彰显着极其宽大的胸怀。要么改变自己,要么改变世界。

其先后顺序,我想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但就整个人生历程来说,必然是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同时进行的。

曾一度流行着这样一句经典语录:“小时候,我渴望长大后能改变世界,长大后发现,整个世界也改变不了我。”这种经历的茫然,我想每个人都会有。穷其根源,这是因为只有过度的幻想而无切实的行动。你并没有去改变,你并没有去成长自己,那又怎能担当起改变世界的大任呢?伟大领袖毛主度青年时期便立下为革命奋斗终身的豪言壮志,他离乡背井,研读历史,学习马列,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开展革命,努力改变自身,从而推动时代的发展,改变了世界。

不禁又想起了乔布斯的名言: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折服于他的魅力与大气,钦佩他能改变世界的才能。伟大就是伟大,让人总有望尘莫及的感叹。可对于芸芸众生,又该如何去改变世界呢?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天赋神力,天生就有撼山动河的能力。约翰?列侬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是的,学着改变自己吧,不要抱怨自己没有改变世界的能力。海伦?凯勒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对苦难的认识,她必然经历着一个挣扎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不断改变自己的过程。即使乔布斯也不是先天巨人,他在改变世界的同时,经受着事业与人生起起落落的折磨,在这痛苦的过程中他不断改变自己,适应世界的要求。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能改变世界,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历经锤炼的,他们曾经也对自己这样说过:不能改变世界,就先改变自己。你改变了世界,世界也改变了你。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高三语文教案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语文课是最丰富多彩的课堂之一,可以说,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上法。

老师们的复习课有以下几种模式:1、依次讲解式。根据专题内容,或根据试卷的结构,依次讲解,以教师主讲为主。这是最常用的一种课型模式。2、重点点拨式。根据专题内容,或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点拨内容有所取舍,注重教学的针对性。3、方法指导式。课堂教学的重点,以能力立意为主,重在规律的总结,方法的指导。4、师生交融式。教师不再是“一言堂”,而是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平等的对话”。5、自主探讨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启发性原则,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

几种课型交互使用,是基于学情分析的结果,既克服了教学中的机械刻板,又凸显了教学的有效性,值得借鉴。

复习课需要高度。

高三语文复习课,它不仅需要老师有广博的知识,还需要有睿智的见解,以及足够的策略。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但也必须明确,既然是“首席”,其“主导”作用必须体现。

什么是高度?高度就是一种层次,一种教学的境界。比如说,老师们对某一个知识点的有效拓展,就是高度;老师们对某些题目的方法点拨,就是高度;老师们对某类题目的规律总结,就是高度;老师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全盘灌输,而是突出重点,加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就是高度。

一位老师讲评试卷时,以“关注重要信息”为纲,高屋建瓴,顺势而下,给学生以明晰的方法指导和强大的精神支撑,展现了一位有经验的教师的教学深度和高度;一位年轻的教师,以“语言:还我天使的翅膀”为抓手,针对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有文采”展开探讨和指导,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展现了足够的才华和高度。

复习课需要氛围。

高三语文复习,内容多,题量大,综合性强,稍不留神,就会让课堂变得沉闷、枯燥。有人说“高三是炼狱”,虽然不一定科学,但至少道出了一种现实。这种状况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实施有效教学,不利于构建高效的复习课堂。为高三语文复习课营造点氛围,很有必要。

通过听课,我们发现老师们的复习都有计划,这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奠定了基础;老师们情绪饱满,都很自信,这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老师善于从学生最关心的方面切入教学,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如“高考诗词鉴赏考些什么内容呢?是如何设题的呢?”再如“怎样才能提高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和得分率呢?”看似不经意,却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制造了一种有效的情境教学的“场”;综合试题,老师们给学生印发答案的做法,也很有效,对节省教学时间,强化规范答题,有很好的作用;老师们课堂上的幽默不可少,说一个笑话,打一打趣,会缓解心理的压力,提高学习的情绪,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所以说,高三的语文复习课需要有点笑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三语文周记

记得听大人说过:“小孩子是最无忧无虑的”。其实小孩也有自己的烦恼,这不:作业多,压力大,没时间玩,这些烦恼都困扰过我。而我现在最大的烦恼就是当好学生太难了!

哎,当学生难,当好学生更难,就像伍美珍写的小说中《当好学生真难》里的主人公一样,我何时才能脱离这个烦恼,否则迟早要“白了少年头”!

如果把考场比作战场,我就用以下这首诗作为结尾:

望考题,成绩夺未央,

尘沙起,考场巧对王。

知成绩,泪已落两行,

再努力,定会得“汉疆”。

挫折不是厄运,它是一把剑,懦弱的人伤害了自已,坚强的人练就了自己。

—题记。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疾风骤雨,总让我措手不及。当各种压力席卷而来,那看似坚强的一举一动都只是脆弱的防御。

无所事事的我漫步在无边的路上,昏暗的灯光下,只有被拉长的影子陪伴着我。当无聊的我被一棵普通的树吸引住时,我的命运从此开始改变。

我认出了这棵树,因为我一直记得我以前是如何残忍对待它的。幼小的我喜欢拿小刀到处刻刻画画,妈妈来不及阻止我,一滴滴树汁便从伤痕中溢出,像一滴眼泪。伤口露出痛苦与无奈。真想不到,这棵树竟然长大了。我抬起头,却发现它跟别的树差不了多少,甚至比它们还要高出一些。

一刹那,我感到从树叶缝隙中折射的光时异常刺眼,我下意识用手挡了一下,又仿佛觉得,我是在向它敬礼。

我的手久久没有放下,为了那棵树,也为了我自己。我想象不出它承受过多少痛苦和伤害,也无法了解它忍耐了多少孤独和寂寞。然而,在我面前呈现的,却是永不低头的身躯和坚强不羁的灵魂。

厚厚的伤疤经过岁月的拂尘,已然成了淡淡的笑容。那是坚强的笑容,是勇敢的笑容,是永恒的笑容。

坚强,是在风雨中学会的。

学会坚强,当我们面对生活的压力,那些失败让我们象落叶归根一样,从容不迫,踌躇满志。

学会坚强,当我们在面对前途无期时,那些困难让我们像梅花凌寒一样,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我知道,没有什么再能阻挡我前进的脚步,面对压力和失败,我一定会微笑面对,面对前途和困难,我一定会坚强努力。

经过一次次苦痛,我告诉自己要坚强,经过一次次挫折,我告诉自己,不再悲伤。是谁发的誓言,斩断翅膀也要带着血和泪飞翔?人生的路还很长,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成长中,我学会了坚强。

高三语文教案

《劝学》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聆听其中济世忠告,借鉴古人的议论艺术,学会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

鉴于文言文读的训练重点是读准字音,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严抓学生读准字音的训练和文言基础知识(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外,另外结合本册书的“表达交流”模块中的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对本文的内容和艺术特色来讲,可以为学生就如何选取理论角度,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提供典型的说理材料。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荀子及其思想核心;。

2.背诵全文,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包括掌握“强、假、闻、”等实词的意义,积累通假字和“于、而”等文言虚词。

3.把握文章脉络,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应持态度的论述。

4.学习比喻、对比论证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二)方法与过程:

1.结合江西教育出版社高中达标训练之《全程设计》语文必修三,学生可以了解有关荀子的基本常识和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2.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养成诵读文言文的好习惯。

3.通过讨论学生明确并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应持的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端正对学习的认识,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及明白学习必须要做到积累、坚持和专一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1.诵读并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2.把握文章行文脉络。

四、教学难点:

1.在诵读中落实本文的文言语法知识教学。在诵读中正字正音、辨词析句、疏理文意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2.掌握全文比喻和对比论证的特点。

五、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结合《全程设计》以及课后思考练习题预习课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齐背《三字经》的前面几句内容,进而由“人之初性本善”的句子引出荀子的核心思想之一“性本恶”。顺势引导学生进入到了解荀子及其思想核心的学习环节中来。

(二)了解荀子及其思想核心。

战国末思想家,先秦儒家代表。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

主张明礼义而化之即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善人性的恶。

所以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的功能,他的思想体现在荀子一书中。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多用比喻排比,这些在《劝学》中有所体现。

1.解题:“劝”:劝勉。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弥补自身不足,完善自己。

2.学生听课文朗诵音频,边听边标上小节号,给生字注音,尝试标出节奏记号。

听完后检查学生掌握情况。然后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学生一齐朗诵全文,注意停顿和发音的标准。

3.解读第一自然段:

明确:

1)这句话告诉一个观点?(明确:学习不可以停止。)。

4.解读第二自然段:

先让学生一起大声朗读背诵。教师解读第二自然段:

2)翻译第二自然段。

3)荀子用了一组比喻的手法,请大家找出有几个比喻?

(明确:共有“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五个比喻。即染料靛青是从蓝草中提炼取得的,但比蓝草更青;冰是水所结成,可是比水更寒冷;木材本是笔直而符合墨线要求的,但用火熏烤把木材制作成车轮,它的曲度就符合了圆规的要求,即使把它晒干也不再重新挺直;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金属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锋利。)。

4)学生课堂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1.解读第三自然段:

高三语文作文

给自己一个理由,去做一个普通人,感受生命的每一天,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苦与乐。

既然此生做定了俗人,就去做一个普通人吧,照样会获得普通人的快乐和幸福,这就是活着的理由。每每,我们的心是烦乱的,但因为心灵的开放,能够感受到随风悟竹音和雁去尚留声的欢乐,也能听到松涛海啸雪融花开的声音,感受刹那的永恒。声音需要用心去倾听,快乐也需要用心去感悟。做一个留心生活的普通人,感受生命中的美好,就会收获幸福。

短暂的失意,有时也能让人轻易丧失对于生命的热爱。那就去做一个无需烦乱、不怕失意的普通人吧,在生活的每一天成长。生命中的快乐和痛苦其实相辅相成,快乐固然让人欢喜,痛苦也应值得经历。当我们看到春风吹落树叶的时候,往往为新生树叶短暂的生命而痛惋。终有一天恍然顿悟,不只是春风会吹拂树叶,一片树叶也会摇动春风,带来今年的春天。这与快乐和痛苦正是一样的。若不经饥渴怎知水之甘醇,不经严冬又怎得春之盎然?只有在历经痛苦,饱览生活磨砺之后,才会愈加珍惜平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一个热爱生命的普通人,守好这份平淡的学业和生活,哪怕时常遭遇苦痛,也会从平淡中偷取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进而成为弥足珍视的财富。

去做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同样可以彰显生命的价值。举世同悲的汶川大地震中,感动我们的是无数平凡却又伟大的普通人。他们有的不顾余震威胁冲向前线,打通“生命线”;有的忽略个人安危,用手护住从不相识的孩童或老人;也有大爱无私的母亲、向解放军敬礼致谢的孩子……时间被定格在此时,这些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人们,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人生价值。我们也应看到,在这次奥运会成功的背后,更多活跃着的是每一个普通的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演绎出举世瞩目的辉煌盛事。做一个活得有意义的普通人,在普通的事物中寻找生命价值,实现生命价值,就会收获成就。

给自己一个照样活出来的理由,去做一个普通人,永怀对生命的热爱,在俗世的生活中收获幸福、品味苦痛,在生活的角落中感悟生命,在平淡的生活中收获成就,也就领悟了生命的真谛。

高三语文作文

既然真的是文如其人,那么,想要写好一篇文章,想要拥有好的文采与为世人折服的文笔,是不是就意味着你的人生经历要出彩呢?不管文风是豪放派还是婉约派,各有各的可取之处,古往今来都有不同的文人志士欣赏膜拜,只是文风与文品是不同的,文品几乎可以说是关乎一个人的自身发展状况的概述,就像一个人的人品,如果人品不正,那么写出来的文章也一定是遭人唾弃的,不会有人愿意浪费时间去看,相反,那些品性正直的人,它的文章必然能给人以正能量,教给人们积极向上的东西,这样文字才会被人们津津乐道。

所以说,与其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不如先学会怎样做人,一个人立于世界最根本的因素,便是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当你提高了自身的修养与品性,你的文章必然也就为大众追捧。无论如何,请记住,应该做一个〝大写〞的人。

高三语文教案

设想:

在把握形象的基础上多角度探讨主题。

1、梳理情节,构成项链式板书。

2、从末节入手,溯源而上,落实对结尾及女主角的形象把握。

1)、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探讨。

2)、作用。

3)、这样的事为什么会在玛蒂尔德身上发生?

抓第一、二……段细腻的心理描写加以揣摩,如“也”字,如“痛苦”、“梦想”

4)、经历过这样的事后,她怎么样了?

结合真相大白前的几段文字加以讨论,基本归结到从错位到复位,从物质的贫瘠到精神的富有的转变上。

5)讨论一难点和争议点:是否虚荣依然?

她坐窗前怀念的那段描写很有味道,值得咀嚼。就我看,从后文的议论来说,这是人之常情,符合艺术和生活的真实。

3、归纳主题一:人生是多么奇怪啊,成全与败坏尽在一念间。

4、发现路瓦栽。

1)、再次跳读课文,找其语言、动作诸细节感受这是怎样的男人。

2)、十年后,她会如何评价他?想象发挥。可和十年前比较。

3)、

用一两句话写“爱就是……”

(……付出,为了让你爱的人幸福;容忍,包容你爱的人的种种缺陷;责任,撑起一个叫家的地方……)。

5、归纳主题二:一曲爱的赞歌。

6、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假如你为当事人会如何?(逃、离、跳……)。

但他们选择了还债,而且决然毅然,在他们眼里,什么东西最重要?那是不能突破的道德底线!

(诚信、尊严、信用)。

7、|归纳主题三:……无价。

8、作业。

1)、两篇作文,一是续写,二是假如舞会后,项链没丢,情节如何?合理想象。

2)、对下联:一夜风光项链成锁链。

高三语文总结

20xx年的高考,在我们整个语文备课组的努力下,语文取得了一个很不错的成绩。理科平均分,有3个上120分;文科,。这个好成绩并非偶然,在第一次、第二次省质检的实战演习中,我们已经交了一份比较满意的战果。而高考这最后一战我们也稳步前进了。

这个成绩是我们努力的结晶,也是我们实力的见证!高三这一年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却也同时是充满了希望、令人奋进的。

而今年高考的语文成绩告诉我们,我们的努力还是有效果的,有收获的。

从高一年开始,其实我们心里就已经开始和高考接触了,到了高三,高考更是和我们分不开。三年下来,我们一直做到“心中有高考”,用这个信念指导并支持着我们的努力。

听课,能让我们开阔思路,博采众长;听课,成为我们备课组一个必不可少的活动。因为我们备课组5个老师有5个不同的风格:王灿辉老师上课飘逸洒脱,作文课更显自己的权威和魅力;田舜龙老师激情澎湃,上课的声音隔几间教室都听得到,他的个人魅力和落实的方法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就老师;庄秀燕老师她的上课方式比较灵活多变,也善于调动课堂气氛;至于我和陈晖贤两个年轻教师,虽然没有老教师的经验,但我们也有我们的热情和独特的亲和力,而且我们比较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总之,几个老师都各有自己的优缺点。所以,我们经常互相听课,让我们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及时发现和改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补短,不搞互相封锁。王老师作为备课组组长,起了一个很好的带头组织作用。同事们戏称他为“劳改犯”(老改犯),因为近几年的高考改卷他都参加了。特别是作文这块,他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信息,也经常告诉我们一些怎样让学生提高高考作文分数的方法或是高考作文中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田老师则在提供各地信息卷这方面作了很大的贡献。

至于复习方法,我们备课组也有统一协调,寻找一套最切实可行可用的方法。我们在专题复习上面花了挺多时间的,让学生通过各个专题的训练更学会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思路和技巧,特别是“背诵、文化经典、文学名著和作文”。这些都是我们高三复习当中的重难点。背诵我们采用的是滚动式复习,一轮一轮地抓落实,利用早读和课前几分钟进行测验;文化经典我们挑选篇目进行讲解,并通过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名著我们则是原著、练习题和电影互相结合;而作文是中学教学的重点,也是中学学习最不易学习的内容,毕竟作文要的是学生长期的生活积累,要广泛涉猎课外书籍,另外,要的是学生的一种悟性、一种感觉、一种灵感,所以我们找了很多经典的作文课件互相交流,资源共享。

并没有把这些题目一套套地发给学生,逼着学生去做,而是经过我们自己先做了这些题目,审查好那些题目好,那些适合我们的学生做,有时看到一套题目不够完美,还要进行删减重组等,这样之后才发给学生进行训练。而这个挑选的过程是繁琐的、艰巨的,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备课组的老师还分工合作,一人负责几份练习,详做并挑出好的题目,还有就是针对文化经典自己出题目,以及查找好的作文课件,然后资源共享,这样大大节省了时间,也就提高了效率。

成绩是令人振奋的,但这万里长征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我们要做的和能做的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争取更大的进步,为明天做更好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