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计划>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教研计划 二年级数学期中有哪些复习题(通用5篇)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教研计划 二年级数学期中有哪些复习题(通用5篇)

作者:QJ墨客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教研计划 二年级数学期中有哪些复习题(通用5篇)

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教研计划篇一

“一检查一签字”:做完作业后,仔细检查有没有出错,有错要及时订正,最后再让家长签字。老师及时批改后的错题,记录在《错题集》上,并在作业本上订正。

二、快速、正确口算的习惯

数学上低年级的口算是今后计算的基础,要养成快速、正确口算的习惯,还要在掌握一定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多练习。二年级上期重点练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的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进行分类指导,而表内乘法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就需要学生熟记乘法口诀,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具体的记忆方法有针对性地多记、多练、熟记。课上课下也可以用扑克牌游戏的形式练习连加、连减或乘法,经常练习,熟能生巧,口算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也可以借助一些电脑软件或者app,程序自动出题,自动批改,孩子们还可以pk口算成绩,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养成好习惯,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要想使好习惯持之以恒,刚开学的一个月很关键。家长和老师要学会多沟通,家长要虚心接受老师的建议,共同抓,反复抓,抓反复,才能使习惯成自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教研计划篇二

如何让小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生活,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呢?小学频道精心准备了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期中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口算方法: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最后把这两次相加的所得的和加在一起。还可以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2.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要点提示:连加时,可以先算能凑成整十的数,这样计算起来比较方便。

1.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求出两个数的差,再减去第三个数。

2.要点提示:列竖式计算连减时,要注意退位问题。

1.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可以列两个竖式分步计算,也可以把两个竖式连写。

2.要点提示: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则不必列竖式计算。

1.人民币的分类:(1)按质地分:纸币和硬币。(2)按单位分:元、角、分。

2.人民币的面值:把人民币上的数和单位合起来读就是人民币的面值。

3.以“元”为单位的面值有7种: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

4.以“角”为单位的面值有3种:5角、2角、1角。

5.以“分”为单位的面值有3种:5分、2分、1分。

6.要点提示:元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

7.难点点拨:元是最大的人民币单位,分是最小的人民币单位。

8.重点提示:1元等于10角,几元就等于几十角;几角就等于几十分;1元等于100分。

1.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2.要点提示:元、角、分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购物付款有多种方法,无论用什么方法付款,付款的总额都是一样的。

2.付款方法:付钱时,先付1张面值与所需钱数较为接近的人民币,再付剩下的钱,这样付钱既简便又不容易出错。

3.要点提示:要结合具体钱数确定付款方法。

1.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的换算成统一单位后再相加减。如果算得的结果是10角以上,那么应将其转化为几元几角,满10角向元进1。

2.知识巧记:人民币相加减,角加角、元加元;单位不同要互换,统一单位再计算。

3.难点点拨:几十元里面有几个10元,几十元里面就有几十个1元。

4.要点提示:在进行人民币的计算时,相同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

同学们马上就会迎来期中考试,为了帮助同学们做好期中考试的复习安排。小学生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教研计划篇三

图形的变化

1、对称现象:一个物体左右两部分或上下两部分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叫对称现象。

2、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把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对折,在纸上画出图形的一半,用剪刀沿所画线条剪开,展开折纸就是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要点提示:有的轴对称图形不仅仅只是沿左右对折,还可以沿上下或对角线对折。

5、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6、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7、要点提示:平移时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教研计划篇四

第一单元加与减

一、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

1.口算方法: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最后把这两次相加的所得的和加在一起。还可以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2.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要点提示:连加时,可以先算能凑成整十的数,这样计算起来比较方便。

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

1.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求出两个数的差,再减去第三个数。

2.要点提示:列竖式计算连减时,要注意退位问题。

三、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1.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可以列两个竖式分步计算,也可以把两个竖式连写。

2.要点提示: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则不必列竖式计算。

第二单元购物

一、认识人民币

1.人民币的分类:(1)按质地分:纸币和硬币。(2)按单位分:元、角、分。

2.人民币的面值:把人民币上的数和单位合起来读就是人民币的面值。

3.以“元”为单位的面值有7种: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

4.以“角”为单位的.面值有3种:5角、2角、1角。

5.以“分”为单位的面值有3种:5分、2分、1分。

6.要点提示:元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

7.难点点拨:元是最大的人民币单位,分是最小的人民币单位。

8.重点提示:1元等于10角,几元就等于几十角;几角就等于几十分;1元等于100分。

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2.要点提示:元、角、分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三、购物付款方法

1.购物付款有多种方法,无论用什么方法付款,付款的总额都是一样的。

2.付款方法:付钱时,先付1张面值与所需钱数较为接近的人民币,再付剩下的钱,这样付钱既简便又不容易出错。

3.要点提示:要结合具体钱数确定付款方法。

四、元、角加减的计算方法

1.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的换算成统一单位后再相加减。如果算得的结果是10角以上,那么应将其转化为几元几角,满10角向元进1。

2.知识巧记:人民币相加减,角加角、元加元;单位不同要互换,统一单位再计算。

3.难点点拨:几十元里面有几个10元,几十元里面就有几十个1元。

4.要点提示:在进行人民币的计算时,相同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

同学们马上就会迎来期中考试,为了帮助同学们做好期中考试的复习安排。小学生频道为大家准备了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必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教研计划篇五

一、复习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

二、复习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熟记2-6的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三、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

难点:画直角,2-6的乘法口诀运用

四、复习的具体措施

1.根据孩子的具体学习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2.提高孩子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速度,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习,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在复习巩固的同时,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复习效率。

4.注重孩子的`思考、分析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孩子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5.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家长和老师指导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定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

六、复习时间安排

在均衡各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间的基础上,可侧重一点时间去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表内乘法两个知识点。建议家长和老师们可参考以下帮助孩子们来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