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思想汇报>琵琶行课后反思(汇总19篇)

琵琶行课后反思(汇总19篇)

作者:GZ才子 琵琶行课后反思(汇总19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可以借鉴的写作材料,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经典的总结范例,希望能给大家写作带来一些帮助。

琵琶行教学反思

《琵琶行》用两个课时授完,第一课时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以鉴赏音乐描写为突破口,用语言将抽象化为具像,并且从中概括出诗歌的内涵与实质,以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第二课时“学以致用”,通过联语写作,提升学生学习古诗的.层次,将对古诗的理解转化为运用,将领悟转化为能力。

从两节课的教学过程及对问题的解决来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应该高度重视的。

其次,解读文本,突出重点。本诗值得欣赏的内容很多,在处理教材,解读文本时,围绕“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音乐描写是解读这一主旨句的一个侧面,情感认同是另一个侧面,而“探讨研究”的过程,是让学生围绕文本解读,并且探讨此句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为了让学生能充分理解主旨句,我还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景物环境描写,并且探究这环境描写和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这首长篇叙事诗。所以,短暂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并抓住重点,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琵琶行教学反思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一起被誉为描摹声音的三大“至文”。用语言来显示音乐的节奏和旋律,难度太大,通常情况下,诗人都善于讨巧,大多取间接的审美感应来表现。而《琵琶行》不仅用倾听者的感受、反应来表现琵琶曲的美妙动听和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而且运用拟声词和大量的比喻句来直接表现曲调的特点与旋律的变化,堪称描摹音乐的典范。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体悟到本诗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描摹音乐的妙处,不仅直接对标高考考点,而且将大大促进学生在鉴赏音乐与诗歌时的审美能力。有鉴于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品位诗歌的语言,学习诗歌描写音乐的表达技巧。

从授课情况来看,我的教学设想基本得到了一一体现,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总的来讲,本节课的主要收获有三点:

一、教学设计凸显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本课描写声音的表达技巧并运用这些技巧去赏析、表现声音,着眼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教学环节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由赏析到运用,由课内到课外,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更是贯穿课堂始终。

二、主线鲜明,重点突出。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琵琶行》一课值得学习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诗歌语言、解读作品主旨等等,而本节课抓住这首诗出色描写音乐这个特色,确定学习作品描写音乐的表达技巧这个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心、口、手、耳、脑多种官能,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琵琶曲的美妙,通过探究、交流领悟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技巧,通过延伸练习和课堂微写作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赏析、表达。

三、

注重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节课成功与否,关键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凸显,学生的活动是否充分。本节课的学生活动将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将听、说、读、写相结合,将讲台下的活动与讲台上的活动相结合,灵活多样,追求实效。

虽然在准备阶段我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细节,力求完美,但不完美是必然的,缺憾是难免的。回头自省,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诵读不够充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挥朗读对文本理解、情感熏陶的重要作用。虽然本节课设计了学生自读全文、齐读精彩段落、有感情美读个别语句等环节,但总体来说,诵读还不够充分,尤其是教师对学生诵读的指导有待加强。

二、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单一,针对性不强。教学评价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课堂评价语运用得当,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课堂活跃度。本节课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多是“很好”“非常好”之类的简单用语,缺乏变化和针对性。

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教研教改,我将一直在路上!

琵琶行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过程:

提问前几天所学的杜甫诗三首,绝大多数同学掌握得较好,少数几个同学没有记熟。

同学们通过学习资料简要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写这首琵琶行的背景。简要介绍歌行体。同学们思考并翻译小序,分组讨论小序在文章中的作用并找出小序中的句子与原文相对应的段落。分析第一段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本节课较为成功的地方在于:通过讨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节奏较为紧密。

值得注意的是:小组讨论的时间有点长;有些同学的参与度不高;当堂检测的效果不好;还是没有完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讲授的内容依然有点多。

以后设计教学环节应更注意充分调动学生而非老师讲解;注意当堂检测环节的设置;注意引导有些同学参与小组讨论;进一步明确奖惩措施,保证回顾提问的时候每个人都有所收获。

琵琶行教学反思

我教《琵琶行》花了大概两节半课时。开始半节课(前半节课主要讲解上一篇课文没有完成的内容)主要介绍白居易,讲解《琵琶行》序言,通读全文,纠正字音等工作。第二节课开始串讲课文,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乐描写,串讲完第二段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然后让学生根据“前奏——轻重音交织——滑涩抑扬——高潮——尾声”的提示,对第二段进行分层次。在串讲第二段时,同样提到了在“银瓶乍破水浆迸”之前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句子在文学手法上的需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别时茫茫江浸月”和“唯见江心秋月白”等景物描写的句子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第三节课,前半节课重点在于讲解《李凭箜篌引》并让学生思考、讨论《李凭箜篌引》与《琵琶行》在音乐描写上的.不同点。后半节课则在于简单地串讲《琵琶行》的第三、四、五段。

这样的文章重点不在翻译(教师不能纠结于一些字词的讲解),而在于理解和体会。所以,这样的文章对教师的语言感染力要求很高,没有好的语言感染力,不能用暗示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联想,是无法使学生体会到文章内在的魅力的,对琵琶女的遭遇,对白居易的现实,学生也就不会产生一丝的同情。教师的讲解要富有感情,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同情心,学生需要在教师的语言中读出同情,学生才能体会同情。这一点上,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不是做得非常好,虽然我尽量用语言去感染学生,但很明显,感染力不够,我能体会到学生已经知道要同情了,但我觉得程度不够,这个责任在老师。

在进行两篇文章音乐描写不同点的讨论时,我事先准备了大概六个要点,我教授的两个班级是两个层次的班级,1班属于第一层次,10班属于第二层次(全校共三个层次)。讨论并不热烈,这可能和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有关(需要脑子真正去思考,不是闭着眼睛就能瞎说),当然这并不出乎意料,我课前曾预计是有人回答,但回答不到点子上,然后我慢慢引导写出答案。但上课后的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10班有三个人回答了问题,答出了两个要点;1班有四个人回答了问题,答出了五个要点。

看来我对学生的了解还是不够,个别学生的思想已经开始向深入发展,这是我在以后上课时需要去注意的,特别是1班,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他们思考一些深一点的内容。问题的回答人数单一,总是那么几个人,其他同学大多沉默,这个问题早已有了,我要引起重视,今天我在1班就表扬了那几个发言的同学,批评了大多数不发言的学生。

琵琶行教学反思

今天上《琵琶行》,在德起那里学到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先让学生找到诗歌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然后问学生有几个沦落人,一为歌女,一为白居易,然后问他们分别是怎样的经历,怎样的沦落,学生...

理解白居易的沦落时插入背景介绍,可以让学生跟深刻的理解他的痛苦,见到琵琶女的惊喜。

提问:是什么让他们的心灵得以相通呢?自然是那音乐了。与同学们共同欣赏经典音乐描写。但是要知道,赏音乐是为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感服务的。

一句话串起全文,也可谓缀玉连珠了!

琵琶行教学反思

《琵琶行》用两个课时授完,第一课时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以鉴赏音乐描写为突破口,用语言将抽象化为具像,并且从中概括出诗歌的内涵与实质,以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第二课时“学以致用”,通过联语写作,提升学生学习古诗的层次,将对古诗的理解转化为运用,将领悟转化为能力。

从两节课的教学过程及对问题的解决来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应该高度重视的。

其次,解读文本,突出重点。本诗值得欣赏的内容很多,在处理教材,解读文本时,围绕“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音乐描写是解读这一主旨句的一个侧面,情感认同是另一个侧面,而“探讨研究”的过程,是让学生围绕文本解读,并且探讨此句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为了让学生能充分理解主旨句,我还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景物环境描写,并且探究这环境描写和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这首长篇叙事诗。所以,短暂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并抓住重点,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对话交流,积极互动。在课题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在设计中,我以感悟——鉴赏——创作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积极交出自己的学习成果。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融和对话。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在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引领下,师生互动,并将这种互动学习带到课外,正是语文教学的最有效的手段。

当然,正如文中所述,在提高学习对文学作品感悟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的目标支配下,分析音乐描写的手法及技巧,虽理性解读了诗歌,但毕竟破坏了诗意。现代教学理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片面强调感悟,淡化理解分析,事实上也会使学生知其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也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一个事实:强调感悟,但不能废弃分析;需要理解,但需要结合运用。

琵琶行教学反思

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课的结构特点;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背诵本段。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受损害的下层妇女的精神。

重点: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并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一)教学要点:

1.理清全文思路,分析本诗结构特点。

2.鉴赏高超的音乐描写。

(二)过程设计:

一.导语设计。

教师播放名曲《高山流水》(学生沉醉其中)。

教师:刚才同学们都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那么哪位同学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呢?(学生们各抒已见,有的说轻快、流畅;有的说悲伤、忧郁;有的说激扬动听等等,很多同学觉得难以表达出来)。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表达的感受可以看出,用语言来表达音乐的感受可以说是比较难的事,大家知道音乐并不是实实在在,可感的、可触摸到的实物,它是有声无形,缥缈难以捕捉的。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少,堪称精品就更罕见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白居易是怎样描写乐曲的。首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出示多媒体投影:内容为白居易简介,新乐府运动,“行”体介绍及创作背景介绍(略)。

二.整体感知,纠正字音,学生朗读全诗。

三.在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叙事结构,鉴赏整齐兼变化的结构美。

1.《琵琶行》以人物为线索,形成明暗对称又交织汇聚的双线结构,这种结构既严谨缜密,又错落有致,显现出对称的整齐美,交织汇聚的变化美,明线是琵琶女的人生遭遇,暗线是诗人的感受,两线重点汇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句子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诗文如下的结构(多媒体展示),即板书设计(附在后文)。

2.请学生认真读诗歌的“序”部分,理出“序”与正文的关系。

本诗的序文交代了写作原因,内容上与正文前后照应。例如:序文的第二句与诗的第一段呼应;第三四五句与诗的第二三段呼应;第六七句与诗的第四段呼应。

四.鉴赏诗歌中的音乐描写(琵琶女总共有三次演奏,重点欣赏第二次演奏)。

1.请学生找出诗歌中详细描绘琵琶曲的段落(学生能够很快找出第二段)。

2.请学生集体朗读第二段,再请一位同学朗读(此时学生的朗读感情无甚变化)。

教师点拨:乐曲是有节奏感的,是起伏变化的,大家刚才没有读出乐曲的起伏变化,可能是大家还没有体会到乐曲的情感变化,接下来我们仔细地来品读这段琵琶曲的描写。课前我们探讨过,音乐是无形的抽象的,用文字来表达是很困难的,但我们发现白居易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来使大家感受到音乐的美?(学生顿时领悟是用了一连串的比喻)。

3.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形象美,让学生想象“大弦”“如急雨”,“小弦如私语”等这些句子模拟的声音,再让学生揣摩琵琶女用这些声音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不仅获得“粗重繁密”、“细幽柔宛”“清脆圆润”等音响上的认识,也体味到人物情感的变化。

4.师生合作探究:是否能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从诗中找出相关内容。

教师点拨:“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大珠小珠落玉盘”,此时琵琶声欢快明朗,清脆悦耳,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春时代。“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年轻的她色艺超群,名噪京华;“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动乱,“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银瓶乍破水浆迸”至“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高涨,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轻别离”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也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的愤怒控诉!

5.学生通过琵琶女身世情感的变化再次朗读,感情有了起伏变化。

6.教师播放名家示范朗读,让学生跟读。

教师点拨:诗人是通过琵琶女弹奏琵琶和听她诉说身世了解琵琶女的经历的。诗人借助琵琶曲这一媒介听出了琵琶女的“平生不得志”,感觉到她心中的“无限事”,听其诉说则更是直接了解到她昔日的风光和今天的落魄。琵琶女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说和诗人有共同点。从序中可读出诗人在长安期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参与朝政,忧国忧民,不顾身计,结果落得远谪僻地,无所事事的下场,所以诗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可以说诗人对琵琶曲的描绘正是自身身世的倾诉。

8.学生再次朗读,并尝试背诵,结束全课。

【附】诵读指导:“大弦”以下四句应急读,有轻快情调;“间关”两句速度放慢,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得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9.作业布置:

(1)延伸阅读韩愈《听颖师弹琴》(多媒体显示)。

(2)让学生课后试着去找一些琵琶曲来听,加深体会乐曲节奏的变化。

(一)教学要点。

1.复习音乐描写艺术。

2.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二)过程设计。

1.让学生试着说说自己听过的琵琶曲,当然很少学生会熟悉,教师可以把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播放给学生听,并结合课文的乐曲部分一齐感受。

2.请学生根据乐曲节奏变化填图(多媒体展示),附在后文,也可让学生自己绘制出来。

3.请学生评析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4.引导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鉴赏诗歌意境。首先,让学生含情颂读,在学生有了第一感觉时,让他们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品味这些句子的意境,因为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具体可感的,学生大多数可以找出这些句子,此时教师让他们将自己找出来的句子进行想象勾画,用更丰富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例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叙写江边送客的句子,有位学生把它丰富为:“秋风瑟瑟,浔阳江头伫立着两个神情黯然的人,他们都无语凝噎,木然注视着茫茫江水中的那轮寒月,他们沉重的心绪如枫叶荻花飘转在寒风中一样”。应该说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将有限的文字恰到好处地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非常契合诗歌的意境。显然学生在鉴赏诗人笔下景物的时候,已经调动了个人的情感(悲情),已经做到了意(情感)与境(画面、景物)的结合。诗中写景的句子还很多,这些句子或景中藏情,或情景并茂,都可以让学生发掘美的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惨、空、绕、寒、悄无言,秋月白”等关键词,让学生联系叙事感触人物在此景下的心情。当然以我校学生的素质都能象前面那位同学描绘得如此有文采,是很少的,但至少他们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景物相结合就相当不错了。

5.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1)引导学生再创造琵琶女形象。

引导学生再创造的目的,不只是要学生具体地描摹她的美貌,还要求学生能依托文字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审美体验。

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琵琶女形象的语句,加以揣摩,想象。

例如:“千呼万唤”、“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些名句,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如“千、万、始、半遮面”来揣摩,大部分学生能够体会到琵琶女害羞的神态及复杂沉重的心理。

学生还会通过琵琶女自述身世的段落去理解琵琶女不幸的人生遭遇,且在上节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还能够通过具体可感的音乐去理解琵琶女的心境,以及她如何在乐曲中倾注自己的感情。

(2)引导学生再创造诗人形象。

诗人在“序”里的自述是进行再创造的主要材料,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概括出诗人政治失意,无辜遭贬,漂泊江湖,郁闷孤苦的仕人形象。再让学生结合“醉不成欢惨将别”“同是天涯沦落人”“江洲司马青衫湿”等句子感受诗人心境与情感。他的心境凄楚而悲凉,他的情感怨愤而又富有柔情,他能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与自己的失意人生中找到情感的相通点,并能将这种情感的共鸣升华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达出社会变乱,政治衰败带给人民深重灾难的深刻主题。

6.学生再次朗读全诗(此时学生很有感情地朗读)。

7.课文总结。

音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然而诗人白居易用比喻的手法将乐曲的美妙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可贵的是诗人使用双线结构,一虚一实,虚实相生,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绘制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难怪“文章已满行人耳”,胡儿能唱《琵琶篇》。

8.作业布置:

(1)听一首你喜欢的乐曲,然后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你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2)背诵全诗。

1.对新教材及课程标准地认识。对本诗的教学,一般是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先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鉴赏,分析诗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诗歌的主旨。本设计旨在突破此模式,设置带有独特视点和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本设计由鉴赏琵琶曲入手,在分析音乐描写技巧的同时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和人物身世的再现。

2.教学上能针对学情,挖掘教材的课程资源,形象再创造,调动想象与情感的审美方法的运用;美文诵读技巧的学习获得审美体验。

3.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如合作探究,个体表现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验合作的愉快。

4.教学环节从学生实际出发,重难点突出,通过图表形象再现抽象的音乐感受,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有利于学生抽象与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5.教学方法上,多媒体辅助教学,诵读配乐,既形象可感又启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琵琶行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职业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而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在课前我先给学生放一段民乐,让学生先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让学生描述音乐感受,在民乐曲当中开始我的教学过程。

三、另外,在学法指导上,我引导学生思考音乐描写背后的情感,学生很容易的找出诗人情感在诗中的体现。这样,我和学生从音乐描写的意境、手法、情感对课文进行了三重解读之后,进行延伸拓展,师生共同品味,在比较阅读中巩固艺术手法。

四、最后,我拿出10分左右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实战演练,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将自己的感受流入笔端。在一段优美的《草原之夜》乐曲中结束课程。

附原文。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令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消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清衫湿。

琵琶行教学反思

提问前几天所学的杜甫诗三首,绝大多数同学掌握得较好,少数几个同学没有记熟。

同学们通过学习资料简要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写这首琵琶行的背景。简要介绍歌行体。同学们思考并翻译小序,分组讨论小序在文章中的作用并找出小序中的句子与原文相对应的段落。分析第一段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本节课较为成功的地方在于:通过讨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节奏较为紧密。

小组讨论的时间有点长;有些同学的参与度不高;当堂检测的效果不好;还是没有完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讲授的内容依然有点多。

以后设计教学环节应更注意充分调动学生而非老师讲解;注意当堂检测环节的设置;注意引导有些同学参与小组讨论;进一步明确奖惩措施,保证回顾提问的时候每个人都有所收获。

琵琶行教学反思

白居易创作《琵琶行》文中他写道“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一是听琵琶女弹奏琵琶曲调技艺高超,一是听到琵琶女的身世与自己的遭遇有相同之处,所以白居易说“同是天涯沦落人”,与友人送别听到琵琶女的弹奏,心灵触动、震动,产生共鸣,千头万绪,产生创作冲动,为君翻作《琵琶行》。这部流传千古之篇怎样来的?生活现实这是创作的源泉,本文的创作与作者对琵琶曲的欣赏以及自己的遭遇都是生活的现实,这里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与创作的关系探讨学习。

琵琶女诉说她的身世老大嫁作商人妇,可商人只经商,她的家庭没有幸福,自己有高超的技艺,商人为利,没有共同语言,一个爱音乐一个爱钱,结果她被商人抛弃。我抛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没有共同语言组合的家庭会怎样?”,同学们兴趣起来,发表什么意见的都有,我引导学生要从作品中学会做人,选择自己的人生、选择自己的家庭,选择自己的幸福。

《琵琶行并序》这首诗的教学,我突破了以往的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先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鉴赏,分析诗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诗歌的主旨的模式。我在上课时设置了三个问题,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我设置的三个问题是:(一)谁解琵琶声;(二)谁解青衫泪;(三)谁解风物意。

这首诗的教学我用了两个课时完成的,第一课时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以鉴赏音乐描写为突破口,用语言将抽象化为具像,并且从中概括出诗歌的内涵与实质,以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第二课时“学以致用”,通过联语写作,提升学生学习古诗的层次,将对古诗的理解转化为运用,将领悟转化为能力。

从教学过程及对上面提出的三个问题的解决来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应该高度重视的。

第一,教学设计,应该选准突破口。和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一样,过去本课多是以教师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感悟阅读。我在教授此课时是围绕两条线索展开:其一是感受独特情感,为此,我以音乐描写的鉴赏为突破口,品位它的描写方法及它的不同乐章;其二是语言概括描述抽象情愫的能力,为此,我以对联导入,以此为突破口。这样,感性又不失理性,表象又涉入深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文化氛围。

第二,解读文本,必须突出重点。本诗值得欣赏的内容很多,在处理教材,解读文本时,围绕“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音乐描写是解读这一主旨句的一个侧面,情感认同是另一个侧面,而“探讨研究”的过程,我主要是让学生围绕文本解读,又为后文联语创作提供支点。所以,短暂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并抓住重点,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对话交流,提倡积极互动。在上过程中我们,始终不能忘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在设计中,我以感悟——鉴赏——创作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积极交出自己的学习成果。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融和对话。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在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引领下,师生互动,并将这种互动学习带到课外,正是语文教学的最有效的手段。

今后的诗歌教学我们必须把握新教材及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贯彻新的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琵琶行教学反思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一篇优秀长篇诗歌,同时,此诗对于音乐的描写在诗歌史上也是很有建树的。这样的文章重点不在翻译,而在于理解和体会,对职校生来说不会太深奥难懂,对有开设声乐课的幼教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更有吸引力。

我教《琵琶行》花了两节课。第一节课主要介绍白居易,讲解《琵琶行》序言,通读全文,纠正字音,串讲课文等工作。第二节课通过赏析琵琶女的三次弹奏,品味诗歌意境,感悟音乐的魅力。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乐描写,学习如何用文字描写音乐。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汲取古代诗歌精华,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力。最后拓展延伸,听一首音乐,试模仿本文的表现手法,用形象的语言描写出、说出你听后的感受。

在上课预备铃敲响时,请同学们欣赏视频《琵琶行》,哀婉的《琵琶语》背景音乐营造了氛围。紧接着的导语设计,让学生们感觉到似乎来到了浔阳江畔,一起感受了这个凄美的故事。这些做法都为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也得到了同行的肯定。

接下来我和学生一起品读经典,以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为切入口,不断感悟音乐的魅力,当然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这个环节对老师的语言感染力要求较高,因为没有好的语言感染力,就不能用暗示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联想,无法使学生更好体会到文章内在的魅力。对琵琶女的遭遇,对白居易的现实,学生也很难产生共鸣。我发挥自己在朗读方面的特长,富有激情地进行朗读,进行讲解,感染了自己,也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了学生。在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时,我对提问同学的诵读表现评价不到位,这是我这堂课做得不足的地方。

在拓展延伸阶段,我让学生听音乐,然后用形象的语言说出内心的感受,目的是学以致用。我选择的音乐是《苗岭的早晨》,此曲利于学生开展联想、想象,利于表达,更重要的是能让多数同学言之有物。在作业的布置上,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是一大特色,非常具有针对性。

这堂课气氛活跃,原本枯燥乏味的文言文教学受到了欢迎。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了美、欣赏了美,同时更感受到了古诗词传统文学的无穷魅力。

《琵琶行》教学反思的内容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名篇,也是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关于音乐描写的唯一一篇。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把文章解读的另一个重点放在了对其音乐部分的描写和理解上。本节课通过配乐朗读,把握作者描写音乐的特殊语言和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法。白居易在描写音乐时用了很多的叠词,如嘈嘈”形容“大弦”乐声的浊杂粗重;“切切”形容“小弦”乐声的轻细急切。形象的表现出音乐的不同特点。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音节悦耳动听。诗中对特殊词的运用有很多:叠词:弦弦、声声、续续;连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同时又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描写琵琶女弹琵琶的情形和音乐所带来的强烈的震撼效果。正面描摹: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形。如: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这两句主要写琵琶女弹奏琵琶曲的神态、动作和内心的情绪。“低眉”写琵琶女弹奏的神态,突出其情绪的低沉;“信手”写琵琶女弹奏时的动作,表现其技艺的娴熟。“无限事”表现出弹奏者借琵琶来诉说内心无尽的感触。作者通过弹奏者的动作、神情表现其高超的弹奏技艺。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侧面描写:琵琶曲产生的震撼效果。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诗描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前一句写船客听到音乐后的忘情神态衬托琵琶女高超的琴技;后一句写四周景物的寂静衬托琵琶曲的动人。衬托了音乐强烈的艺术效果,形成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通过对文本这样的分析,学生就掌握了赏析音乐描写的手法,更容易理解白居易此诗漂沦天涯的感情。在当堂检测的设计中专门选择了李白的描写音乐的《听蜀僧濬弹琴》这首诗。设置了两个问题(1)诗中第二联“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写了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2)诗歌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音乐。以此进一步强化训练学生对手法的掌握。总之,本节课我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让学生掌握音乐描写的语言技巧和手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琵琶行》教学反思的内容

我教《琵琶行》花了大概两节半课时。开始半节课(前半节课主要讲解上一篇课文没有完成的内容)主要介绍白居易,讲解《琵琶行》序言,通读全文,纠正字音等工作。第二节课开始串讲课文,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乐描写,串讲完第二段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然后让学生根据“前奏——轻重音交织——滑涩抑扬——高潮——尾声”的提示,对第二段进行分层次。在串讲第二段时,同样提到了在“银瓶乍破水浆迸”之前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句子在文学手法上的需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别时茫茫江浸月”和“唯见江心秋月白”等景物描写的句子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第三节课,前半节课重点在于讲解《李凭箜篌引》并让学生思考、讨论《李凭箜篌引》与《琵琶行》在音乐描写上的不同点。后半节课则在于简单地串讲《琵琶行》的第三、四、五段。

这样的文章重点不在翻译(教师不能纠结于一些字词的讲解),而在于理解和体会。所以,这样的文章对教师的语言感染力要求很高,没有好的语言感染力,不能用暗示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联想,是无法使学生体会到文章内在的魅力的,对琵琶女的遭遇,对白居易的现实,学生也就不会产生一丝的同情。教师的讲解要富有感情,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同情心,学生需要在教师的.语言中读出同情,学生才能体会同情。这一点上,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不是做得非常好,虽然我尽量用语言去感染学生,但很明显,感染力不够,我能体会到学生已经知道要同情了,但我觉得程度不够,这个责任在老师。

在进行两篇文章音乐描写不同点的讨论时,我事先准备了大概六个要点,我教授的两个班级是两个层次的班级,1班属于第一层次,10班属于第二层次(全校共三个层次)。讨论并不热烈,这可能和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有关(需要脑子真正去思考,不是闭着眼睛就能瞎说),当然这并不出乎意料,我课前曾预计是有人回答,但回答不到点子上,然后我慢慢引导写出答案。但上课后的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10班有三个人回答了问题,答出了两个要点;1班有四个人回答了问题,答出了五个要点。

琵琶行教学反思

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课的.结构特点;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背诵本段。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受损害的下层妇女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并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理清全文思路,分析本诗结构特点。

2.鉴赏高超的音乐描写。

(二)过程设计:

一.导语设计。

教师播放名曲《高山流水》(学生沉醉其中)。

教师:刚才同学们都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那么哪位同学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呢?(学生们各抒已见,有的说轻快、流畅;有的说悲伤、忧郁;有的说激扬动听等等,很多同学觉得难以表达出来)。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表达的感受可以看出,用语言来表达音乐的感受可以说是比较难的事,大家知道音乐并不是实实在在,可感的、可触摸到的实物,它是有声无形,缥缈难以捕捉的。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少,堪称精品就更罕见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白居易是怎样描写乐曲的。首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出示多媒体投影:内容为白居易简介,新乐府运动,“行”体介绍及创作背景介绍(略)。

二.整体感知,纠正字音,学生朗读全诗。

三.在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叙事结构,鉴赏整齐兼变化的结构美。

1.《琵琶行》以人物为线索,形成明暗对称又交织汇聚的双线结构,这种结构既严谨缜密,又错落有致,显现出对称的整齐美,交织汇聚的变化美,明线是琵琶女的人生遭遇,暗线是诗人的感受,两线重点汇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句子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诗文如下的结构(多媒体展示),即板书设计(附在后文)。

2.请学生认真读诗歌的“序”部分,理出“序”与正文的关系。

本诗的序文交代了写作原因,内容上与正文前后照应。例如:序文的第二句与诗的第一段呼应;第三四五句与诗的第二三段呼应;第六七句与诗的第四段呼应。

四.鉴赏诗歌中的音乐描写(琵琶女总共有三次演奏,重点欣赏第二次演奏)。

1.请学生找出诗歌中详细描绘琵琶曲的段落(学生能够很快找出第二段)。

2.请学生集体朗读第二段,再请一位同学朗读(此时学生的朗读感情无甚变化)。

教师点拨:乐曲是有节奏感的,是起伏变化的,大家刚才没有读出乐曲的起伏变化,可能是大家还没有体会到乐曲的情感变化,接下来我们仔细地来品读这段琵琶曲的描写。课前我们探讨过,音乐是无形的抽象的,用文字来表达是很困难的,但我们发现白居易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来使大家感受到音乐的美?(学生顿时领悟是用了一连串的比喻)。

3.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形象美,让学生想象“大弦”“如急雨”,“小弦如私语”等这些句子模拟的声音,再让学生揣摩琵琶女用这些声音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不仅获得“粗重繁密”、“细幽柔宛”“清脆圆润”等音响上的认识,也体味到人物情感的变化。

4.师生合作探究:是否能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从诗中找出相关内容。

教师点拨:“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大珠小珠落玉盘”,此时琵琶声欢快明朗,清脆悦耳,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春时代。“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年轻的她色艺超群,名噪京华;“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年长色衰,又值社会**,“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银瓶乍破水浆迸”至“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高涨,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轻别离”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也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的愤怒控诉!

5.学生通过琵琶女身世情感的变化再次朗读,感情有了起伏变化。

6.教师播放名家示范朗读,让学生跟读。

教师点拨:诗人是通过琵琶女弹奏琵琶和听她诉说身世了解琵琶女的经历的。诗人借助琵琶曲这一媒介听出了琵琶女的“平生不得志”,感觉到她心中的“无限事”,听其诉说则更是直接了解到她昔日的风光和今天的落魄。琵琶女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说和诗人有共同点。从序中可读出诗人在长安期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参与朝政,忧国忧民,不顾身计,结果落得远谪僻地,无所事事的下场,所以诗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可以说诗人对琵琶曲的描绘正是自身身世的倾诉。

8.学生再次朗读,并尝试背诵,结束全课。

【附】诵读指导:“大弦”以下四句应急读,有轻快情调;“间关”两句速度放慢,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得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9.作业布置:

(1)延伸阅读韩愈《听颖师弹琴》(多媒体显示)。

(2)让学生课后试着去找一些琵琶曲来听,加深体会乐曲节奏的变化。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

1.复习音乐描写艺术。

2.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二)过程设计。

1.让学生试着说说自己听过的琵琶曲,当然很少学生会熟悉,教师可以把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播放给学生听,并结合课文的乐曲部分一齐感受。

2.请学生根据乐曲节奏变化填图(多媒体展示),附在后文,也可让学生自己绘制出来。

3.请学生评析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4.引导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鉴赏诗歌意境。首先,让学生含情颂读,在学生有了第一感觉时,让他们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品味这些句子的意境,因为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具体可感的,学生大多数可以找出这些句子,此时教师让他们将自己找出来的句子进行想象勾画,用更丰富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例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叙写江边送客的句子,有位学生把它丰富为:“秋风瑟瑟,浔阳江头伫立着两个神情黯然的人,他们都无语凝噎,木然注视着茫茫江水中的那轮寒月,他们沉重的心绪如枫叶荻花飘转在寒风中一样”。应该说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将有限的文字恰到好处地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非常契合诗歌的意境。显然学生在鉴赏诗人笔下景物的时候,已经调动了个人的情感(悲情),已经做到了意(情感)与境(画面、景物)的结合。诗中写景的句子还很多,这些句子或景中藏情,或情景并茂,都可以让学生发掘美的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惨、空、绕、寒、悄无言,秋月白”等关键词,让学生联系叙事感触人物在此景下的心情。当然以我校学生的素质都能象前面那位同学描绘得如此有文采,是很少的,但至少他们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景物相结合就相当不错了。

5.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1)引导学生再创造琵琶女形象。

引导学生再创造的目的,不只是要学生具体地描摹她的美貌,还要求学生能依托文字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审美体验。

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琵琶女形象的语句,加以揣摩,想象。

例如:“千呼万唤”、“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些名句,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如“千、万、始、半遮面”来揣摩,大部分学生能够体会到琵琶女害羞的神态及复杂沉重的心理。

学生还会通过琵琶女自述身世的段落去理解琵琶女不幸的人生遭遇,且在上节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还能够通过具体可感的音乐去理解琵琶女的心境,以及她如何在乐曲中倾注自己的感情。

(2)引导学生再创造诗人形象。

诗人在“序”里的自述是进行再创造的主要材料,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概括出诗人政治失意,无辜遭贬,漂泊江湖,郁闷孤苦的仕人形象。再让学生结合“醉不成欢惨将别”“同是天涯沦落人”“江洲司马青衫湿”等句子感受诗人心境与情感。他的心境凄楚而悲凉,他的情感怨愤而又富有柔情,他能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与自己的失意人生中找到情感的相通点,并能将这种情感的共鸣升华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达出社会变乱,政治衰败带给人民深重灾难的深刻主题。

6.学生再次朗读全诗(此时学生很有感情地朗读)。

7.课文总结。

音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然而诗人白居易用比喻的手法将乐曲的美妙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可贵的是诗人使用双线结构,一虚一实,虚实相生,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绘制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难怪“文章已满行人耳”,胡儿能唱《琵琶篇》。

8.作业布置:

(1)听一首你喜欢的乐曲,然后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你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2)背诵全诗。

1.对新教材及课程标准地认识。对本诗的教学,一般是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先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鉴赏,分析诗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诗歌的主旨。本设计旨在突破此模式,设置带有独特视点和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本设计由鉴赏琵琶曲入手,在分析音乐描写技巧的同时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和人物身世的再现。

2.教学上能针对学情,挖掘教材的课程资源,形象再创造,调动想象与情感的审美方法的运用;美文诵读技巧的学习获得审美体验。

3.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如合作探究,个体表现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验合作的愉快。

4.教学环节从学生实际出发,重难点突出,通过图表形象再现抽象的音乐感受,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有利于学生抽象与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5.教学方法上,多媒体辅助教学,诵读配乐,既形象可感又启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文档为doc格式。

琵琶行教学反思

白居易创作《琵琶行》文中他写道“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一是听琵琶女弹奏琵琶曲调技艺高超,一是听到琵琶女的身世与自己的遭遇有相同之处,所以白居易说“同是天涯沦落人”,与友人送别听到琵琶女的弹奏,心灵触动、震动,产生共鸣,千头万绪,产生创作冲动,为君翻作《琵琶行》。这部流传千古之篇怎样来的?生活现实这是创作的源泉,本文的创作与作者对琵琶曲的欣赏以及自己的遭遇都是生活的现实,这里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与创作的关系探讨学习。

琵琶女诉说她的身世老大嫁作商人妇,可商人只经商,她的家庭没有幸福,自己有高超的技艺,商人为利,没有共同语言,一个爱音乐一个爱钱,结果她被商人抛弃。我抛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没有共同语言组合的家庭会怎样?”,同学们兴趣起来,发表什么意见的都有,我引导学生要从作品中学会做人,选择自己的人生、选择自己的家庭,选择自己的幸福。

《琵琶行并序》这首诗的教学,我突破了以往的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先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鉴赏,分析诗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诗歌的主旨的模式。我在上课时设置了三个问题,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我设置的三个问题是:(一)谁解琵琶声;(二)谁解青衫泪;(三)谁解风物意。

这首诗的教学我用了两个课时完成的,第一课时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以鉴赏音乐描写为突破口,用语言将抽象化为具像,并且从中概括出诗歌的内涵与实质,以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第二课时“学以致用”,通过联语写作,提升学生学习古诗的层次,将对古诗的理解转化为运用,将领悟转化为能力。

从教学过程及对上面提出的三个问题的解决来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应该高度重视的。

第一,教学设计,应该选准突破口。和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一样,过去本课多是以教师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感悟阅读。我在教授此课时是围绕两条线索展开:其一是感受独特情感,为此,我以音乐描写的鉴赏为突破口,品位它的描写方法及它的不同乐章;其二是语言概括描述抽象情愫的能力,为此,我以对联导入,以此为突破口。这样,感性又不失理性,表象又涉入深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文化氛围。

第二,解读文本,必须突出重点。本诗值得欣赏的内容很多,在处理教材,解读文本时,围绕“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音乐描写是解读这一主旨句的一个侧面,情感认同是另一个侧面,而“探讨研究”的过程,我主要是让学生围绕文本解读,又为后文联语创作提供支点。所以,短暂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并抓住重点,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对话交流,提倡积极互动。在上过程中我们,始终不能忘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在设计中,我以感悟——鉴赏——创作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积极交出自己的学习成果。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融和对话。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在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引领下,师生互动,并将这种互动学习带到课外,正是语文教学的最有效的手段。

今后的诗歌教学我们必须把握新教材及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贯彻新的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

琵琶教学反思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一篇优秀长篇诗歌,同时,此诗对于音乐的描写在诗歌史上也是很有建树的。这样的文章重点不在翻译,而在于理解和体会,对职校生来说不会太深奥难懂,对有开设声乐课的幼教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更有吸引力。

我教《琵琶行》花了两节课。第一节课主要介绍白居易,讲解《琵琶行》序言,通读全文,纠正字音,串讲课文等工作。第二节课通过赏析琵琶女的三次弹奏,品味诗歌意境,感悟音乐的魅力。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乐描写,学习如何用文字描写音乐。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汲取古代诗歌精华,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力。最后拓展延伸,听一首音乐,试模仿本文的表现手法,用形象的语言描写出、说出你听后的感受。

在上课预备铃敲响时,请同学们欣赏视频《琵琶行》,哀婉的《琵琶语》背景音乐营造了氛围。紧接着的导语设计,让学生们感觉到似乎来到了浔阳江畔,一起感受了这个凄美的故事。这些做法都为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也得到了同行的肯定。

接下来我和学生一起品读经典,以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为切入口,不断感悟音乐的魅力,当然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这个环节对老师的语言感染力要求较高,因为没有好的语言感染力,就不能用暗示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联想,无法使学生更好体会到文章内在的魅力。对琵琶女的遭遇,对白居易的现实,学生也很难产生共鸣。我发挥自己在朗读方面的特长,富有激情地进行朗读,进行讲解,感染了自己,也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了学生。在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时,我对提问同学的诵读表现评价不到位,这是我这堂课做得不足的地方。

在拓展延伸阶段,我让学生听音乐,然后用形象的语言说出内心的感受,目的是学以致用。我选择的音乐是《苗岭的早晨》,此曲利于学生开展联想、想象,利于表达,更重要的是能让多数同学言之有物。在作业的布置上,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是一大特色,非常具有针对性。

这堂课气氛活跃,原本枯燥乏味的文言文教学受到了欢迎。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了美、欣赏了美,同时更感受到了古诗词传统文学的无穷魅力。

《琵琶行》教学反思

《琵琶行》是高中新课标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诗的唐朝”里的一篇课文,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叙事长诗,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在白居易死后,当时的皇帝唐宣宗写诗悼念:“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说明远在作者逝世前,本诗已经风行全国,很有影响了。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这是我们鉴赏和学习这课的一个重点。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而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

首先,通过导语创设情景,带领学生们来到了一千多年前的浔阳江畔,见证一个相遇相惜的故事,为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其次,课堂的第一部分——“难忘梦中城”。

我以诗人和琵琶女共同对京城(帝京)的怀念作为切入点,通过反复诵读,体悟人物身世命运的由辉煌到凄凉悲剧性及相似性。我发挥自己在朗读方面的特长,富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进行讲解,感染了自己,也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了学生。

琵琶女和诗人的身世,这涉及到诗的主题,叙事诗是通过人物的命运来反映现实的。而琵琶女的身世引起了作者的强烈共鸣,诗人才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揭示出诗人和琵琶女的命运共同点,才能够让学生进入诗的境界。

之后,课堂的第二部分——“赏析曲中妙”。

通过赏析琵琶女的三次弹奏,品味诗歌意境,感悟音乐的魅力。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乐描写,学习如何用比喻描写音乐,汲取古代诗歌精华,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同时,我也选取了一古一今两段同样优秀的对于音乐的描写,来与本诗中的音乐描写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更加明确《琵琶行》意象更生活化,想象视觉美的特点。

最后,课堂的第三部分——“感悟曲中情”。

在学生鉴赏音乐描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曲中之情”“诗中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音乐来感知听者、演奏者内心感情,并将两者融为一体的。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写作,触发了同学们对人物命运的深入思考,更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来自心底的美的喜悦,使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品味浓浓诗情。

本课的教学优点是突出了诗歌教学的诵读和鉴赏,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和用字,咂摸品味,读出语言艺术和人物情感。不足之处是在对音乐描写的侧面描写部分没有全面的分析;在学生诵读时,我对同学的诵读表现评价指导不到位。

总之,这堂《琵琶行》赏析课,有成功的地方,亦有失败的地方。今后,我将不断的进行反思教学和行动研究,精益求精,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琵琶行教学反思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一篇优秀长篇诗歌,同时,此诗对于音乐的描写在诗歌史上也是很有建树的。这样的文章重点不在翻译,而在于理解和体会,对职校生来说不会太深奥难懂,对有开设声乐课的幼教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更有吸引力。

我教《琵琶行》花了两节课。第一节课主要介绍白居易,讲解《琵琶行》序言,通读全文,纠正字音,串讲课文等工作。第二节课通过赏析琵琶女的三次弹奏,品味诗歌意境,感悟音乐的魅力。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乐描写,学习如何用文字描写音乐。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汲取古代诗歌精华,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力。最后拓展延伸,听一首音乐,试模仿本文的表现手法,用形象的语言描写出、说出你听后的感受。

在上课预备铃敲响时,请同学们欣赏视频《琵琶行》,哀婉的《琵琶语》背景音乐营造了氛围。紧接着的导语设计,让学生们感觉到似乎来到了浔阳江畔,一起感受了这个凄美的故事。这些做法都为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也得到了同行的肯定。

接下来我和学生一起品读经典,以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为切入口,不断感悟音乐的魅力,当然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这个环节对老师的语言感染力要求较高,因为没有好的语言感染力,就不能用暗示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联想,无法使学生更好体会到文章内在的魅力。对琵琶女的遭遇,对白居易的现实,学生也很难产生共鸣。我发挥自己在朗读方面的特长,富有激情地进行朗读,进行讲解,感染了自己,也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了学生。在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时,我对提问同学的诵读表现评价不到位,这是我这堂课做得不足的地方。

在拓展延伸阶段,我让学生听音乐,然后用形象的语言说出内心的感受,目的是学以致用。我选择的音乐是《苗岭的早晨》,此曲利于学生开展联想、想象,利于表达,更重要的是能让多数同学言之有物。在作业的布置上,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是一大特色,非常具有针对性。

这堂课气氛活跃,原本枯燥乏味的文言文教学受到了欢迎。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了美、欣赏了美,同时更感受到了古诗词传统文学的无穷魅力。

文档为doc格式。

《琵琶行》教学反思的内容

语文新课标关于课程结构的设计要求“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同时要求“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而不是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本节课课程设计之初就牢牢把握住新课标的要求,力图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做到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为此,本节课从课前的预习内容到课堂过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诸如人物命运悲剧美的赏析及音乐美的鉴赏过程,全程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真正实现让学生们以“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在”合作、探究中”自主学习,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文字音、作家作品介绍、写作背景都放到课前自主进行,课堂集中赏析人物命运的悲剧美和鉴赏音乐美,老师适当的进行指导点拨,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达到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

完整精致而有匠心的课程设计、多种阅读形式的阅读理念、自然流畅的课堂流程、及时专业的表扬点评、板书设计的美育熏陶等环节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本次授课的主要目标得到了很好实现。

美中不足的是授课班级为音乐专业生,独有的专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略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