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最新组织结构调整的论文(大全5篇)

最新组织结构调整的论文(大全5篇)

作者:QJ墨客 最新组织结构调整的论文(大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组织结构调整的论文篇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公司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对我公司机关部室组织结构调整和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进行部署,统一认识,明确任务,提出要求,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造纸自××年初运行以来,经过广大干部职工不懈的努力,生产经营各条战线各个环节在企业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有的运行机制、机构设置对我们公司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和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随着时间推移,因为历史的、内部的、外部的各种原因影响,公司现有的运行机制、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结构配制对于公司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逐渐表现出了严重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

一是存在许多部门职责不清、定位不准,机构和岗位设置不科学、不准确、不规范,有的部门人浮于事,出现问题时容易出现推诿扯皮责任不清现象。

二是由于用人机制僵化,有一部分干部员工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没有压力,没有动力,没有活力,优秀人才不能脱颖而出。同时由于机制及观念的原因公司在员工教育培训上、人才引进上投入不足,也不同程度造成公司各类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三是在目前的人事管理体制下,或多或少的存在劳动报酬分配不合理现象,赏罚不清现象,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有的时候甚至出现了干活的不如不干活的拿到的报酬多,干活多的不如干活少的拿到的报酬多,干的好不如干的差的拿到的报酬多的怪现象。

四是在管理分工管理职能上存在不顺畅不合理不到位的问题,不能很好的明确和理顺管理和被管理、监督和被监督、考核和被考核、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以上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和制约了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严重影响和挫伤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司生产经营状况经济效益非常不理想,在这些问题上公司领导班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促进公司的长远持续发展,公司经研究讨论决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提高效益为目标,以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为手段,对公司机关部室的设置和人事制度进行改革,以使公司真正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运行。

我代表公司(总经理)就这次改革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原则要求讲几点意见:

一、这次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

这次改革目的在于通过改革调整理顺有利于公司出效益、出效率、出人才,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做到人员的合理使用、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我们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做好各部室负责人以及各部室人员的配备工作,实行定岗定编定薪,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企业效益需要,也是使我们公司渡过暂时的困难期更好生存下去的需要。我相信这已经是我们广大干部职工能够充分的理解这一点,而且大家也都认为,要趁着我们还有能力和条件内部自行调整自行完善的时候尽快进行改革,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受益,改革势在必行,这应该是我们的主动选择。

二、这次改革对各项工作的要求

各级领导干部各级管理人员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确保这次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次改革是我公司人事管理及组织机构的一项重大变革,涉及到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事关发展、稳定的大局。要加强领导,严明纪律,保证职工队伍稳定,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的稳定。这次改革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敏感性,涉及到多方面工作格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要求高。我们要积极、稳妥地把改革作为公司当前的工作重点来抓,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细致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好改革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各级管理人员要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在改革期间要一方面做好本职工作,坚守工作岗位,防止在此期间工作出现失误,在此期间如出现玩忽职守、工作失职、不负责任的情况公司要追究当事人和其上级领导责任。另一方面要做好自己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岗位的应聘准备工作。

这次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

这次机关部室人事制度改革后劳动用工实行全部聘用制,在充分考虑工作的难易程度、重要程度、劳动强度、其他企业通行做法及公司实际的情况下,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尽可能适应市场化需求薪酬分配制度为重点,通过重新确定工作职能、职责,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从而合理调配和使用优秀的人才,优化各岗位人员结构,强化岗位职能管理,使之达到工作职责制度化、工作效率最大化、人员组合最佳化的目的。

主要工作任务是:通过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和理顺管理体制,强化岗位职能,引入竞争机制,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人才流动”的良性激励竞争机制,努力创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其才干的制度环境,建设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起以聘用制为主要形式的正常化、规范化的用人制度和以岗位工资为基本形式的多元化的合理的责权利相结合的薪酬分配制度。

这次改革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认识上高度重视,要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广泛的正面的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氛围,讲清改革的目的意义和实施办法,使广大干部职工消除顾虑,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关心理解改革,积极支持改革,自觉参与改革;使每一位公司员工都有平等竞聘的机会,使每一个打算参加竞聘的人都做好充分的准备,积极报名应聘,都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更新观念,知难而进,全面扎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就一定能够确保公司的组织结构调整和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促进我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组织结构调整的论文篇二

摘要:标准化战略是我省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的关节。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更好的落实标准化战略使其更好的在我省的产业结构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标准化战略;产业结构;河南省

标准化是我国目前为止实现国内外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保证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不仅仅是我省制造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我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并推动着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标准化不仅可以保护我省的优势行业还有利于我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刺激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目前,战略标准化已经成为了河南省的重要战略之一,是我省经济腾飞的基础。目前全国已经正式步入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而我国的制造业也已经开始进行自主创新,在整个市场中占有的份额也越来越大。不过,以全球的大视角来看,河南省甚至是我国的制造业的水平仍处在较低的层次上,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不明显,竞争能力低。而标准化战略的实施对于我省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大大的推进了河南省经济的向前发展。

1河南省标准化战略实施内容

1.1推进标准化与经济共同发展

首先应该加强标准化战略政策同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标准化工作的任务就是以产业发展为中心,加速科学技术的研发并摒弃相对落后的技术,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实现经济水平的提升。其次是应该加强标准化战略政策与社会事业的联系,开拓标准化战略领域的范围。

1.2负责好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中重点内容的标准化工作

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内容为汽车、纺织、石油化工以及轻工业,在加强行业标准的同时还应该大力推进新技术,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竞争力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1.3重视新兴产业的标准化工作

近些年来的新兴产业为电子信息技术等与信息化有关的产业,我省应该加紧对其的建设脚步,使其尽可能的发挥出在新兴产业中标准化工作作用。

1.4致力于新领域的拓展

我们应该不断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及其相关产业标准的规定,务必做让农业生产中任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可循,做到从生产到餐桌有一个标准化流程。其次应该促进农产品产业链的完善,实现农业的多功能化作用。

1.5做好资源的节约与环境保护工作

我省应该针对能源利用、能源再生以及环境保护制定一系列相对完善的体系。大力展开与节能减排有关的多种工作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2标准化战略涉及领域的区分

我省实行战略标准化的.行业有工业、环保、农业以及服务领域。下面我们将对工业以及环保领域做较为细致的分析。

2.1工业领域

(1)装备以及制造领域。通常情况下含有工程机械装备、能源装备、农用产品机械装备以及输送电能装备等。(2)钢铁制造以及有色金属。一般指的是高质量刚才以及金刚石等特殊用品的制造。(3)电子信息领域。一般指的是电子产品以及零件以及汽车、医疗电子等。(4)新兴材料。其一般指的是新能源、新装备等应用于新兴产业中的材料。(5)医药。一般指的是基因诊疗、新型疫苗以及新型抗生素等。制定干细胞治疗、药物提取。制造生物化肥及农药。(6)食物。一般是规划食物的标准生产流程、食品的检验标准手段。(7)建筑材料。一般指的是规定新型建筑材料标准、石材等材料使用的使用规定。(8)新型能源。主要是规定太阳能材料(硅、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规定。规定其他新型能源的技术标准。(9)汽车与汽车零件制造。汽车制造就是规定汽车设计以及造型方面的标准。规定汽车电机、发动机的制造标准。规定汽车控制系统的技术标准以及规定汽车改装的技术。

2.2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

(1)能源节约。规定运输、电力供应、建筑行业等多个行业设备的能源消耗标准。规定节能用品的节能标准。(2)材料节约。一般要求建筑材料、一次性用品等方面材料节约的规范。(3)水资源节约。一般规定节水器具以及节水设备等用品规范。规定用水设施的技术标准。规定绿植灌溉、浇洒道路用水标准。(4)控制水污染以及节能减排。规定有色、有毒等污水的排放标准。规定城市中污水处理技术标准以及规划黄河周围的水治理标准。(5)噪音。主要是规定娱乐场所、建筑施工、交通等场所的噪音控制的标准。

3标准化战略涉及重点内容

3.1信息技术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全球技术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之一,因此信息技术领域成为了战略标准化的重点行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实际生活中人们的需要。通过互联网使社会越来越标准化越来越重要。要想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社会首先应该实现电子商务、多媒体技术的标准化。

3.2环境保护

环保与资源的节约属于公益性的领域。总的来说就是应该建立一个循环经济型社会体系,始终致力于推进还原、利用与循环。

3.3制造技术

制造技术是一个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然也不容忽视,一旦忽视其重要性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竞争力。自从本世纪以来,许多的先进国家为增长自身的竞争力,就使用集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和标准于一身的竞争手段。

4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中实施标准化战略意见

4.1大力推进专业标准化技术工作

我们应该鼓励本省的优势企业,并组成一个全国性的技术委员会,多多参加世界性的活动,既能积累大量的经验又可以锻炼人才的能力,将所得经验与自身相互融合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4.2采纳国际标准与先进国家的标准,实现技术标准水平的提高

对于中、大型以及进出口企业应该使用国际和发达国家的标准在日常的生产以及管理中,尤其是新项目准备中更要大力推进国际国际标准。

5结语

总的来说,河南省的经济水平正处在关键的上升期,标准化战略的实施让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进。我们应该不断的致力于提升我省的竞争力,争取让我省产品在全国甚至是世界上能够争取到一定的话语权。此外,随着人们对于技术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也加快了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脚步,使产品的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继娜.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企业导报.(04)

[2]高鹰忠.标准化战略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j].人民论坛.2016(s2)

[3]顾丽敏.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发挥[j].现代管理科学.(06)

[4]鲁宇红.产业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4)

[5]朱从玖.标准化战略的浙江任务:不辱使命,再谱新篇[j].人民论坛.2016(s2)

组织结构调整的论文篇三

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流程再造理论,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重组工作体系,打破部门壁垒,把人员的注意力引导到顾客的需求上面,力图实现企业在质量、速度等关键绩效上突破。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传入我国以后,随着理论界研究的深入,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如联想、华为和海尔等先行者进行了不同程度地企业再造的实践,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把这一管理理论引入企业。但无论是在企业的实践之中,还是学术研究领域,仍然把过多的精力投在了技术环节,注意力的焦点放在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如何重新设计工作体系和业务流程等方面,很少关注如何对人的行为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和控制。

本文认为,企业大范围的的业务流程再造过程,并不仅仅是“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在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的过程中,涉及到了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的重大转变,对人员的行为方式和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挑战,而后者正是管理的难点。如果不进行相应的组织结构、人力和文化的调整,业务流程的真正转变很难发生,甚至连重新设计的可能性都很小。在支持业务流程进行再造的过程中,组织结构的适应性调整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权力路线的重新设计和决策权力的再次分配,信息沟通路径和方式的相应变化,以及从个体、部门、团队到企业的整体如何组成的问题。本文的核心论点是在整个企业范围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能否将“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实施”与“组织结构的调整”结合考虑,这二者是一个相互适应的动态匹配过程。

对华为、联想这两家企业的实际实施过程来说明这一问题,本文的观点只是根据少数企业考察得出的结果,其适用范围有待于更多案例研究的补充和修正。由于这两家企业在我国是较早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实践的企业,其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组织结构调整的论文篇四

论文关键词:毕业设计监控创新

论文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环节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本科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近年来高校本科毕业设计受到诸多因素的冲击,质量出现滑坡,作者分析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探索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方法与措施。

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其核心是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在高校的教育改革中,创新教育在本科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形成共识,有待加强。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系统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基本技能,按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规范化的研究进程,系统完成的一项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科研活动。作为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在于、消化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初步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标准是:有一定的创见性,能够较好地分析和解决学科领域中不太复杂的问题,立论要科学,观点要创新;论据要翔实,论据要严密。但近年来高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受到内外界诸多因素的冲击,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出现滑坡,分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并探索出一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方法与措施,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应是当前高校教学研究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一、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本课题组通过对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毕业设计工作的调查,发现以下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目前高校都有针对毕业设计制定的规章制度和条例,但在选题审核、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评阅制度、答辩制度和成绩评定方法等方面管理制度还不健全。院系在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上没有具体的操作规程与管理措施,缺乏对学生和指导老师从管理到落实的全面跟踪,导致管理工作形同虚设,答辩过程走过场,对不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往往采取迁就宽容的态度,质量难以保证。

本课题组对国际贸易专业os1班的43个样本成绩进行统计,毕业论文成绩“优”的比例为14%,“良”的比例为61%,“中等”的比例为20%,“及格”的比例为3%。在成绩评定上,除“优”等有一定的比例限制,评分标准的规范性还有一定的缺陷,表现为:成绩一般集中在“良”和“中”等级,影响学生毕业、取得学位的“及格”和“不及格”等级几乎没有,这容易造成一种误导,使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并不难通过,使学生缺乏探索和努力创新的压力和动力。

(二)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高校招生数量和专业的增多,现阶段一名指导老师带10多个学生或更多,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导致心有余力不足,另外部分指导老师的经验不足或对其专业领域缺少充分的了解,也影响了整体的指导水平。

笔者对国际经贸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届毕业生的指导师资力量进行了统计,共172名毕业生,指导老师16名,师生比例超过了l:10。其中中青年教师比例较大,讲师占比犯%,在科研能力上有一定的欠缺。

(三)一些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

毕业设计的时间大都安排在大四,一般启动于第七学期末,覆盖第七和第八学期,期间包括若干周的毕业实习,同时正值学生参与毕业分配及研究生人学考试。学生面向市场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对毕业设计在时间、成本与精力方面形成一定的影响,学生难以保证全身心投人到毕业设计的完成中,不少学生认为毕业设计是走形式,对学校布置的毕业设计的要求、进度不以为然。

笔者指导的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常以找工作或各种考试推脱,安排的任务和要求不能按时完成,结果造成学生不急老师急,老师催学生,学生仓促凑稿、交稿,根本来不及仔细推敲斟酌,而老师又不忍苛求以影响学生毕业、就业,结果造成论文质量下降。

(四)论文选题质量管理不到位

选题方式一般由老师给学生单方面定题,学生缺乏主动性,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进行的课题缺乏了解,在选题方面存在被动接受的情况;在选题过程中,留给学生选题的时间过少,普遍存在着“指导老师报题随意、学生选题盲目”,导致相当部分的学生对选题惜惜懂懂,谈不上兴趣爱好,更说不上参与研究的激情和欲望;在选题的质量上,有的选题太大,难以驾驭,无法深人论述,有的选题范围太小,观点得不到应有的舒展,有的选题与所学专业内容联系不紧密;有的选题陈旧、重复;创新的课题更少。

国际经贸学院近几年对指导老师给出的选题进行了一定的审核,对于不适合本科生所学专业发展方向的选题原则上不作为毕业论文选题。除了指导老师给出的选题,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我命题。在对国贸专业051班的43个样本的选题统计中,选题雷同的情况基本不存在。国际贸易理论类的选题占68%,国际经济合作类的选题占24%,国际贸易实务类的选题占7%,其他3%。其中学生在外贸实习岗位和将来从事的外贸工作中遇到的外贸实务问题的研究选题偏少。

(五)学生科研能力不够

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的写作能力以及与指导老师沟通的能力还有所欠缺。表现到毕业论文上,就是学生过于依赖现有的文献资料,对原始资料和数据的获取、分析和处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或者无法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研究对象上,不会用所学的理论找到研究的切人点,不能用所学的方法分析、加工资料,只是对资料进行简单的剪辑、粘贴和堆砌,没有创新观点。

课题组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所有指导老师在给学生开题之前,都需要反复给学生讲如何写开题报告和如何获取资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指导过程中,交来的初稿大多是整段拼凑,抄袭雷同,有的甚至自相矛盾,或者没有提炼观点,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跑题偏题现象严重,或者内容比较空泛,缺乏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事实。

二、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实践对策研究

(一)学校层面

1.规范对毕业设计的监督和管理

制定“本科毕业设计规定”、“本科毕业论文制作规范”、“本科毕业生论文答辩工作程序”等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要求应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查。毕业论文规范可以在基本的格式上有一定的灵活性,适当降低论文格式在分值上的比例,避免论文指导老师和学生对形式过度关注,浪费大量时间,忽视对论文内容的重视。组织专家进行各阶段工作过程的监控,及时发现、总结毕业设计工作中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教学管理文件,保证毕业设计环节高质量地进行。

2.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包括文献检索、社会调研、统计分析和论文写作等内容。学校可以在本科教学的四年中逐步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低年级阶段开设论文写作指导,文献检索方法等讲座,从理论上先培养写作技能,再通过撰写主干课程的论文或报告以及学年论文,在实践上进行写作方法和技能的培养。大三阶段可以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论文研究方法和论文规范性的培训,使得学生能够把握毕业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熟知查询文献资料的方法、开题报告的要求、论文写作的规范性、摘要的写作、答辩注意事项等,并开展论文大赛,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再引导、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科研思路,使之初步认识如何搞科研,怎样选题立项,创新点和难点在何处等,为今后的科研和创新奠定一定的基础。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中青年教师比例较高,缺乏科研背景,学校应一方面采取各种进修、培训的方式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另一方面组织其到企业担任相应的职务,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激励约束制度提升青年教师的能力;出台毕业设计工作奖惩制度,适当增加指导老师指导工作量的学分。每年对在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进行奖励,并把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与教学事故挂钩、与年度考核和岗位津贴挂钩,以增强指导老师的责任感。

4.毕业设计方式创新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学校和教师的科研资源开展科研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开展自主科研,为毕业设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得毕业设计具有真正的内容和价值。学生在校期间发表在公开刊物上的学术论文,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审核同意、教务处批准可以代替毕业设计,以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二)院系层面

1.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时间

合理安排好学生找工作、考研和毕业设计时间,使学生能够两者兼顾。国际经贸学院在近几年把毕业设计时间适当提前到第七学期中期,时间的冲突有所缓解。建议可以采取分流管理,不考研的学生在第七学期中期先选题,开始撰写论文;考研的同学第七学期期末选题,寒假开始撰写论文。两者工作流程不变,质量保持一致,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在时间安排上的冲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2.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

毕业设计的质量总体水平较低,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毕业设计开始之前,学院有必要组织一次专门的毕业设计讲座,多角度深人浅出地阐述毕业设计的性质、作用及有关规定,同时穿插往届不合格毕业设计的处理案例,使学生在了解毕业设计的目的、任务和要求的同时,正确理解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同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条件,量力而行,扬长避短地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

3.制定选题标准

选题标准是选题质量的基础和依据,也是评价和衡量选题质量的重要尺度。选题可参照以下标准:(1)专业性。在选题时应掌握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内容,通过论文写作来促进专业知识的提高;(2)新颖性。选题要着眼现实间题,解决实际问题,应多选择社会经济领域的实际问题,有确切性与可行性,并使学生能了解所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及创新意识。(3)时间性。选题难度适中,工作量适中,深度、广度应为本科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4)资料的可获取性。在确定论题时,需要考虑获取相关资料的路径,没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4.建立毕业论文选题库

毕业论文题库应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符合教学要求并体现双向选题的特点。每个选题要附材料说明,如选题的背景、选题任务、工作量、对选题者的知识构成的要求、写作难点及选题的现实意义。由院系成立选题小组对选题进行审查。选题库不是唯一题源,学生也可以在导师建议下自己定题。根据学生和老师反馈的实施意见,选题库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采用开放式、自主式选题,公开指导老师个人基本信息,题目背景及来源,打破教研室界限,学生自主选题,自主选导师。

学院应鼓励学生结合社会实践,根据自己的情况选题立项。学生在假期和实习期间都会参与企业工作,鼓励学生在社会和企业中寻找课题,进行调查研究,避免从书本到书本的纸上谈兵,使创新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学院对学生自己选题立项可以在成绩评定时给予一定的分值。

5.毕业设计方式多样化

好的论文应该符合规范,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创见性的学术观点。在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鼓励和激发学生创新,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和指导学生探索新方法,打破传统封闭式思维模式;鼓励和指导学生用定量分析来揭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学院可改革现有单一毕业设计写作的模式,充分利用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资源。国际经贸学院正在创建新的国际贸易实务实验室,毕业设计也可以考虑用沙盘模拟、生产实践等方式进行,使毕业论文从文献资料研究上升到理论思维研究与应用研究,提高论文的实际运用价值,提升论文内在价值。还可以团队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弥补单个学生由于时间、精力、知识和能力的局限,发挥团队成员的专长,优势互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老师层面

1.引导学生介人老师的研究课题

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体会、感受和兴趣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可以就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专题和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自己的研究,可以让学生从文献研究、社会调研等基础工作做起,写一些专业论文,在了解专业发展新动向的同时也锻炼其科研能力。

2.加强师生沟通

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辅导员齐抓共管,建立全方位的管理网络,督促学生把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去。在学生做毕业设计期间,导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以便了解学生,及时提醒,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工作与写论文的关系,把完成高质量的论文当作推销自己的重要手段。

三、结语

毕业设计课题研究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且不断变化。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设计课题研究的管理也要不断改革与完善,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组织结构调整的论文篇五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我局(公司)组织结构调整和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进行部署,统一认识,明确任务,提出要求,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我就这次改革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主要任务以及组织实施的要求讲几点意见:

一、这次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切改革、创新和对新政策的执行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如果解决不了人的问题,一切改革、创新和政策的执行都是一纸空言,即使执行起来,也往往走了样。因此,一个国家、一个行业,甚至一个企业,如果要实现真正的变革,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是对人事用工机制的变革,其次才是运行机制的变革。从我们行业现状来看,多年来,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人才匮乏、职工队伍素质整体不高与当前烟草行业一系列重大改革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对于保护政策下的烟草行业来说,造就了一大批安于现状的职工。在目前的烟草队伍中出现了“两多两少”现象,“吃饭的多,干事的少,争岗的的多,适岗的少”,“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竞争,没有压力,没有动力,没有活力。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在岗的职工往往不如离岗的职工拿到的报酬多,干活的往往不如不干活的拿到的报酬多,要充分提高在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就必须进行改革,就必须打破用工终身制,将所有员工推向市场,建立岗位聘任制和员工合同制。

去年以来,分公司进行竞争上岗、机构整合等一系列重大调整,这是分公司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具体体现,目的在于通过改革出效益、出效率、出人才。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是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做到人员的合理使用、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所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做好局(公司)下设机构和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各部门人员的配备工作,实行定岗定编定薪,不仅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企业效益需要,也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和建设一流的县级烟草公司的需要。这已经是我们员工的共识,而且大家也都认为,要趁着我们还有能力和条件内部自行调整的时候尽快进行改革,这样不仅改革的成本低、痛苦少,而且推进起来相对容易些;如果被动地等到不改不行的时候再去改革,改革的成本就会大大增加,改革的推进也会更加艰难。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受益,改革势在必行,应是我们的主动选择。

二、这次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

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公认”的原则,以实行全员聘用制、建立适应市场化需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薪酬分配制度为重点,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稳定、改革与发展的关系,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从而合理调配和使用优秀的人才,优化各岗位人员结构,强化岗位职能管理,使之达到工作职责制度化、工作效率最大化、人员组合最佳化的目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以“定岗定编”工作为龙头,以机构改革为突破口,以转换机制为核心,通过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和理顺管理体制,强化岗位,淡化身份,引入竞争机制,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激励竞争机制,努力创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其才干的制度环境,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起以聘用制为主要形式的正常化、规范化的用人制度和以岗位工资为基本形式的多元化分配制度,在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这是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首要问题。聘用制度是对终身固定用人制度的改革,是今后企业的一项基本用人制度。通过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实现用通过聘用制度转换企业的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为此,我们对推行全员聘用制态度要积极,步子要稳妥,措施要扎实,方法要得当。要重点抓好科学设岗、竞争上岗、合同管理、严格考核等环节。

2、建立和推行岗位管理制度。这是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在科学设岗的基础上,打破职工身份界限,打破职务终身制,实行按岗聘用、严格考核、优胜劣汰、动态管理。要按照“因事设岗、岗职对应、重点导向、精简高效”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各类人员岗位。

3、改革企业分配制度。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是搞活用人制度的中心环节。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改革实现员工待遇能高能低,调动职工积极性,激发事业企业活力。今后企业薪酬分配要根据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将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挂钩,合理拉开分配差距,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实做好未聘人员分流安置工作。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必然会有一些人员落聘离岗,做好未聘人员分流安置工作,是改革的难点和关键。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落聘人员分流安置的途径和形式,推行员工退养制度,引导未聘人员进入市场,自谋职业。

三、精心组织,确保这次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人事制度改革是我局(公司)人事管理的一项重大变革,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1、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制定好改革方案。政工部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弄清局(公司)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这次会议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革计划和实施方案。要突出工作重点,以定岗、定编、定薪为龙头,整体规划设计改革方案,确定改革的路子和步骤。在制定改革方案时要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搞好方案的综合论证,报经局(公司)班子研究,并提交职工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2、要深入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当前,我局(公司)人事制度改革遇到的主要障碍,仍然是思想观念问题。部分干部职工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对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思想。因此,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把政策宣传、舆论引导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在“超前、到位”上下功夫。超前,就是在改革方案实施前,运用各种宣传形式和途径反复宣传教育,讲清改革的目的意义和实施办法,使广大干部职工消除顾虑,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关心理解改革,积极支持改革,自觉参与改革;到位,就是在改革的各个环节,对每个职工都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尤其对落聘人员要及时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引导他们正视现实、服从大局、端正态度、接受挑战。

3、要精心组织,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这次人事制度改革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承担起重任,拟定改革方案,落实改革措施,及时妥善地协调和处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增强改革的主动性,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要注意发扬民主,增强改革的透明度;要过细工作,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积极稳妥地加以处理,确保企业稳定和改革目标的实现。

同志们,这次改革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举措,也是近期我局(公司)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抓好落实。改革不可能没有阻力,不可能没有风险,也不可能没有利益牺牲。但是,改革势在必行,不改革没有出路,不改革没有活力,不改革没有发展。我们一定要在市局党组的领导下,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知难而进,按照既定的改革方案,周密部署,精心组织,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促进企业各项事业既快又好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