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最新销售读后感(精选7篇)

最新销售读后感(精选7篇)

作者:书香墨 最新销售读后感(精选7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销售读后感篇一

2.第三章分析客户心理的内容也过于一般,没有深刻到客户在销售过程中心理的动态变化,以及如果应对。

6.应对“客户不是要便宜,而是占便宜”的心理最好的办法就是,设计一两项带时间限制或者条件限制的优惠措施,有一些是客户能达到的,有一些客户暂时达不到的,然后通过两到三次的议价再最终同意原本就可以给出的优惠,这样比直接给客户降低让对方更欢喜地接受。比如,如果你一次性付款就给你免安装费,或者打9折等等。

7.应对“客户需要宾至如归的感觉”的心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细节做到家。

销售读后感篇二

六六心术读后感

读了六六的第二本书《心术》,英文译为angelheart,天使之心。

医生护士这些医务工作者被称为白衣天使,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本是无比高尚的职业。然而,近几年医患关系日渐紧张,有的还到了动刀杀医的地步,为什么会这样,是六六蹲点多日观察思考的。

这世界有三样东西对人类是最重要的,那就是faith(信),hope(望),love(爱)。在医院,六六看到了对这三个字的诠释。

大师兄的好,二师兄的坏,我的怯懦矛盾,美小护的娇作,孤美人的凤凰涅盘,老十三姨的絮叨,南南的重生,月金的离世,每一个角色都鲜活地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本书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医护人员的辛苦、无奈和大爱精神,也了解了目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匮乏。

书看完了,掩卷思考,以前碰到的医护人员态度不好的情况可以理解了,以后不会去责怪了,换位思考下,在那样一个环境里能态度好也是需要修炼到一定境界才能做到的。()如果可能,碰到好的医生我愿意嫁给他了,能选择医生这个职业的人得是一个具备多大勇气和多高素质的人呢,呵呵。医生和护士恋爱、结婚、婚外情也可以理解了,在你心脏高度紧张、身体极度疲劳、精神极度沮丧的时候,及时的一杯水、一个微笑、一个拥抱该是多么让人温暖啊!

销售读后感篇三

刚开始看着本书的名字的时候就觉得有点厚黑学的感觉,但看完之后又觉得与厚黑学相差甚远,因为销售是相互的,只有客户认可你,你才能把产品销售出去。这本书利用心理学战术化解销售难题,只有读懂客户内心的人才能的把产品销售,从而立于市场的不败之地。

之前有个前辈给我说,你要是想做骗子的话就做销售,你要是想做影帝的话还是做销售。不可否认,这里面肯定是有夸张的元素,但又不得不承认,销售有时候用别人不理解的话说就是欺骗,其实不然,只不过采用的是夸张的手法,恰当的夸张去迎合了一部分人的心理,因为有些人活的不现实或者被一些虚荣心所占据,所以很多商家看准也抓住了这一点。

销售换句话说就是沟通,有沟通必然有倾听,通过读者本书我深切感受到倾听有时候是沟通最为关键的一部分,试想一下,当你不听客户说而自己高谈阔论滔滔不绝的讲述怎么装修、装修用什么材料而后客户来了一句我已经装修好了,所有的工作都是白费,只有用心倾听,通过客户的内容来寻找客户真正想法的蛛丝马迹,这样你才能真正的把握住客户。古代的时候,没有任何的通讯设备,很多国家都用使者去跟另一个国家去谈判,这个使者必定是倾听的高手之高手,不然,则会祸国殃民、生灵涂炭。而作为自己,不倾听,不用心去倾听,这个单子想签都找不着笔。

销售可以形象地说是战场上冲在最前面的先锋,没有哪一个士兵死气沉沉哭丧着脸的往前跑,即使是这样,那么这样的士兵必定是炮灰,死不足惜的炮灰。销售隶属于市场部,必定是整个公司的前锋,在这个激烈的市场上冲锋陷阵,想成功,必定是有激情的,当然有激情还不够,对于客户来说有激情远远达不到,还要有热情,让客户从心理上负债,让客户觉得不签单就有愧疚感。

看穿一个人的心理或者说是理解,并不是一见到这个人就看穿了然后销售,前后就是汽车加油的时间完成。我们所从事的家装行业,见客户至少在三次以上签单率才会达到。所以,这本书就从开始介绍了怎么去把握客户的心理,里面介绍了很多的效应,都是我之前没有听说的`或者听说了没系统化的说法。

销售读后感篇四

这本书的作者是阿里中供铁军长期的销售冠军贺学友,之前反复听过他的音频课程。这次看书更加深了对一个好的销售员的理解,有了更大的收获。

销售,销售:把东西卖出去,把钱收回来。所以,首先得有客户。

那我们每个销售经理就会去找客户,积累客户。但这客户不是凑数,得有效客户。什么叫“有效”?他谈到,得满足三个条件:有需求、有预算、是决策人。我们只有筛选客户,把更多精力放在精准客户上,才能更高效地出业绩。切记在一些“无用”客户身上花太多时间。

所以,他提出“快进快弃”(我给它取的名,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方法:即是精准客户集中精力在最短时间把它拿下,跟不动的直接划为c类或者d类。

那么这么快的更替客户需要大量的新增客户储备。没错,按他的要求,要想出高业绩,每天必须新增三个有效客户,这是保证不断有客户推进的保障。想想这条,我们平常达成度太低。

总结起来就是说,每天必须保证基本的新增客户,通过筛选得到有效客户。推进客户,不是精准客户的快速丢弃掉。

满足条件的客户集中精力攻,挖它的需求点、抗拒点,提炼我们与竞争对手的优势,哪怕决定要签了,也要有口中夺食的勇气。火候够的'客户,敢于逼单,敢于要钱!

通过这样的迭代,不断推进a类客户,不断签单。

销售读后感篇五

我做电商运营。有一晚,我收到了竞争对手电话,想挖我。但她并非直接提条件,而是“靠近-提出”策略,先询问我司情况,包括架构,业务,薪酬福利之类的。但我私人原因并不算跳,不过还是继续聊聊,想了解一下情况。

这位hr业务还行,一方面是“靠近-提条件”策略效果确实不错,但另一方面,感觉总是没抓到重点——总是不能抓到促使人行动加入的点,我想了想,于是这么跟她说:

“我知道你们hr也就是这几个大公司相互之间挖的,你也应该打了不少电话。虽然我不太感兴趣,不过可以给一些建议,让你从我们这里挖的时候,效率更高。”

然后就围绕《销售脑》的四个观点出发了:

我们公司算外包,压榨得算厉害,薪酬福利压得厉害,甲方事多压力大;但有相对规范的流程,适合新人或刚转行,对那些薪酬福利要求不高,想获得入行经验的人。所以痛点会比较多,前期靠近可针对性筛选。

比如对手有打车补贴,我们没有;对手能平衡工作生活,压力小,双休,不用做自我总结,我们工作压力大,对接甲方,单双休,要做恼人自我总结。

可以推荐app第三方软件评价公司,或者跟跳过来的同事联系也没关系,这边可以提供。

四是传递旧脑,这里可操作的点更多了

侧重讲讲生活与工作,以及学习的东西,毕竟在这里确实很忙,工作压力很大。

最后hr说我特别有挖人的天赋,因为就这套东西真的挖了好几个哈哈哈。

销售读后感篇六

后宫勾心斗角引发观众热议

时下剧集暗藏“办公室政治”的颇多,间谍戏《潜伏》蕴藏了职场“厚黑学”、商战戏《绝代商骄》暗藏了“办公室生存法则”,时下正在热播的tvb台庆剧《宫心计》更直接地讲述了后宫的权术斗争,引发荧屏下观众对职场艺术的热议:老板如何摆平下属职员的纷争,下属如何借招“上位”。

没错,待人处世绝对是一门深厚的艺术。平凡如你我的办公室小小职员,至少可以从中学会“揣摩上意”的方式,减少行差踏错。

a

如果你是老板

1适当留面

剧情:金铃设计的“竹报平安”的发钗式样被部门中地位更高的掌珍程颖芳骗去据为己有,金铃为此在部门领导阮司珍面前吵闹。但阮司珍明知是程颖芳抢功依然批评了金玲。

点评:金字塔形式的人力资源需要你确保中层领导的权威。他们没有威信就意味着你需要接受处理中层原本可以处理的事情。大大降低你的工作效率。

2扑朔迷离

剧情:金玲向太后告密是惠妃给皇帝吃了金丹导致皇帝中毒,尚宫局得以接触危机,金玲以为蔡尚宫要感激自己救了尚宫局,岂料,蔡尚宫斥责她知情不早报且予以惩罚。同样,三好救了郑皇后导致太后不满,以为太后要百般刁难,岂知却得到了太后的称赞。

点评:如果次次都被下属猜中你的心思,那么下属取代你的时间相信不远了。

3暗渡陈仓

剧情:三好与金玲夜会被同屋撞见,告发到不许两房私下来往的钟司制那里。钟司制被带去现场抓三好。走到门口,大叫“有蛇”并让带路的女史去查看究竟,给金玲离开的机会,果然进去房间只有三好一人。

点评:领导也是人也有偏爱的人才,但是不能因为欣赏他而被其他员工指责你不公平。因此,当你欣赏的人才犯错之后,不能一味偏袒。既要保住你欣赏的人才同时又要让其他人觉得你处事公平。

4假手他人

剧情:服侍太后多年的徐妈妈违反宫规在后宫放还企图嫁祸给尚宫局。事情被揭发出来后,太后将徐妈妈交由尚宫局处理。

点评:所谓“关系户”自然与你有某种特别的关系,他们犯了错或者不能胜任工作时应该怎么处理?你亲自收拾,或被非议,说你不讲人情。假借他人之手是最好的选择。

5留条后路

剧情:胡司设因害阮不成而自杀,职位悬空,蔡尚宫欲将阮调往司设房为两房之首,并暗示阮有机会当尚宫,其实蔡是要腾空司珍之位,让三好上位,希望三好感恩图报,向郑太后求情,令自己得以离宫安享晚年。

总结:谁都知道要为自己留条后路,但是怎么铺设后路?一要看准人,不能捧“阿斗”。二要摆平其他关系,不要临走还去得罪人。世事变幻,和气生财。

6保持“内讧”

剧情:蔡尚宫明知钟司制与阮司珍水火不容,亦坚持将阮提拔为司珍与钟平起平坐。

点评:身为领导,不能让下属太团结,否则被动的只会是自己。领导看部下争斗,就好像猫看老鼠打架。他拿捏得住你,你们要怎么折腾就折腾去。

7信任有度

剧情:谭司膳恼恨蔡尚宫原本答应自己退休时让她接任的承诺食言,向阮司制和钟司珍道出了当年阮出红疹不能出宫与情郎变路人以及钟被栽赃嫁祸均为蔡尚宫所安排,令蔡尚宫如意算盘破局。

总结:做领导不能对下属太过信任。尽管可以常对部下说“我很放心你”,但事实必须正好相反。你必须让部下相信你,但不能轻易相信部下。如果太信任下属,让下属知道太多你的秘密,你终有栽在他手里的一天。

b

如果你是下属

1扮猪吃老虎

剧情:陈豪扮演的光王天资聪颖,被太后当成心腹大患,处处设计陷害,幸得阮司珍出谋划策,让光王假扮从树上跌落脑部受到伤害智力停留在10岁孩童的程度,光王才得以被送往道观养病,安然长大。到马元贽杀掉皇帝捧光王上位之后他才暴露自己的才智。

点评:锋芒毕露并非好事,反而会让你成为众人眼中的威胁。偶尔装装傻,放放烟幕弹,可以麻痹对手。重要的是眼光要长远,锋芒要用在关键时刻。

2留一手,钓鱼

点评:这个属于“钓鱼”的办公室版。秘而不宣的底牌就像钩子上的鱼饵,鱼被钩住你就掌握了主动权。

3别太功利

剧情:何采女没钱打点尚宫局,司珍、司制都不愿意费心为她做行头讨好皇上。但三好觉得她可怜,偷偷为她做了一只“影舞荧光”,何采女得到皇上宠幸,三好的技法也得到了太后赏识。

点评:做事情不要太功利。有些烂活大家都觉得无利可图,不愿意干。只要你扎实肯干,也许就跟三好一样,在没有预料的情况下得到丰厚的收获。

4找准后台

剧情:阮司珍在光王母子完全没有前途的时候还是帮助他们出谋划策。刘三好在光王还在扮傻报命的时候就已经与光王在后宫的斗争中结下来了深厚的情谊。

点评:领导很重要,靠山更重要。有好的靠山,直接领导就不能轻易动你,甚至必须拉拢你。

5保持中立

剧情:在充满暗涌险滩的尚宫局,刘三好上位的方式是保持中立。基本不明确站队,既不是钟司制的人又不算阮司制的人,但与各司老板都保持良好关系。加上自身有实力,不管尚宫局里哪个派系掌权,她都是被团结和争取的对象。

点评:保持中立的前提是你自己要有实力。没有实力的人只能明确态度站好位置等待别人来扶持你。

6不要讨好上司的仇人

剧情:三好因衣服式样受到太后赏赐,三好便将赏赐的糕点送给自己上司钟雪霞的死对头阮翠云吃,恰被钟雪霞看到。

点评: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你去讨好上司的“仇人”就得预先想好如何应对上司的责问。因为你的讨好即意味着你向上司的敌人伸出橄榄枝也即是说你有心与上司为敌,这样还怎么上位?同样忌讳的还有搭救老板的“眼中钉”。

(周昭)

《宫心计》结局都很惨

死的死,老的老,

唯佘诗曼结局好

日前香港媒体率先爆出了《宫心计》的终极大结局,剧中众女人从头到尾无休止的争斗都没有换来好的下场,只有“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佘诗曼最后有好的结局。

昔日好姐妹结局两重天

三好(佘诗曼饰)和金铃(杨怡饰)这对好姐妹的结局可谓冰火两重天。周旋于宣宗与高显扬之间的刘三好,与高两情相悦私下怀孕。后来三好被昔日好姐妹金铃陷害,指其图谋叛国,险被处斩。金铃诡计败露后,三好方得以获释。宣宗忍痛割爱,放她带女出宫,最终与大难不死的高显扬一家团聚。害人不少的金铃最终自食其果,本身怀有龙种的她,因意外而流产,发疯后被打入冷宫度余生。

米雪孤独终老,关菊英出宫

这样一部宫廷剧,尔虞我诈之余,编剧更是不会放过剧中人。关菊英和米雪的争斗可谓不分胜负,但最后两人的命运却有大大不同,关菊英出宫寻找当年和张国强将军所生的儿子,而向来和关菊英不和的米雪本来和布公公有一段情,但最后布公公被金铃害死,米雪唯有在宫中孤独终老。

其余人的命运也都难逃一死。胡司设插喉自绝,谭司膳含恨终老,蔡尚宫吐血而亡。而郭太后被郑太妃错手推向木柱。(刘丽琴)

史实比剧情还要残酷

看《宫心计》需要了解的晚唐历史

宦官决定谁当皇帝是真的

随着《宫心计》播出,马大将军居然敢毒死了武宗(萧正楠饰),然后拥立光王(陈豪饰)为皇帝。一个宦官吃了熊心豹子胆了,这段剧情让不少观众指责剧情过于牵强。不过,编剧这次没有错,因为故事写的就是唐代在安史之乱之后三十年到五十年之间的历史,历史书上所说的牛李党争、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全都发生在这段时间内。武宗之前的两个皇帝,一个被宦官所杀,一个被太监软禁郁郁而死。而李怡活到30多岁已经过了5个皇帝,顺宗1年不到,宪宗,穆宗3年,敬宗2年,文宗,武宗6年,王朝更替频繁真是罕见的。

武宗灭佛有记载

《宫心计》中的武宗李炎不仅有着灭佛的暴行,而且还爱吃丹药,也是有历史根据的。根据历史记载,唐武宗李炎也由宦官仇士良拥立为帝。武宗做得最绝的事就是灭佛,好道的武宗在道士的挑唆下,在全国除保留部分寺院外,剩下的全都拆毁,僧侣也被迫还俗。

光王装痴扮傻是假的

《宫心计》中的光王装痴扮傻多年才守得云开见明月,有可能吗?对于一个人来说,扮傻二十年的确有难度,历史上记载李忱(唐宣宗原名李怡,做皇帝后改名为李忱)登基之前,为了逃避武宗的迫害,传说他当过和尚。虽然剧情和历史有些出入,但是也的确有些历史的影子。唐宣宗李忱是武宗的叔叔。武宗一直也没有立太子,所以在他病危的时候。宦官马元贽拥立李忱为帝。宣宗是晚唐最后一位值得一提的皇帝,颇有一些作为,有小太宗之称。不过宣宗很快又走了武宗的老路,也是服食丹药,最后因此而死。

郭太后是郭子仪孙女

《宫心计》中郭太皇太后(谢雪心饰)为了封皇后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迁怒于郑太后。历史上,郭太皇太后不仅是唐宪宗的妃子,还是唐朝大将郭子仪的孙女!因少有才名,因此在做太子妃的年月一直很受重视,但宪宗即位后,却迟迟不封后也是事实,不过是不是因为郑太妃的原因就无从考证了。

销售读后感篇七

三天时间读完了《阿里铁军》,的确是一本不错的书,叙述风格糅杂了多人多角度的访谈,以传记纪实的形式从时间维度由远及近缓缓陈述,语言平淡、朴实、冷静,却让人能够跟着进入到故事中人物的“回忆”中真实体会那些“当时当刻”和“所思所想”。特意去看了一下作者,两位作者都是资深的媒体人,其中韩福东目前就职于阿里巴巴,我想这也是这本书能够如此“真实”的原因吧。

不可否认阿里的确是中国o2o战场唯一的当之无愧的黄埔军校,从阿里确切的说是从中供培养出一大批行业内赫赫有名的人物。我觉得这是源于,一方面在行业兴起之初,阿里人自己探索出一条地面推广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并且把这一套打法系统化、理论化整合成自己的方法论快速复制,并且随着业务的开展也在不断迭代不断优化,另一方面阿里极其注重价值观,注重对人的极致关注,培养了一只适合自己的、执行力超强、价值观夯实的管理团队。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阿里,但也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马云的战略眼光的长远、信念和价值观的坚定,给了团队方向和主心骨。

建设的第一步。这第一步中也有一个要点,就是说这书写出来的东西不是老板或者高管一拍脑袋说“要有客户意识”这企业就能建立起有客户意识的价值观了,价值观的建立应该是自下而上的,所以关明生说“阿里巴巴的文化本来存在,我只是帮助把它写下来了。”大部分的公司不是没有而是也都有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但是大多数的公司的价值观更多是个虚无缥缈的存在又是为何。排除第一步中一拍脑袋的情况,我想阿里应该会指出“你们的价值观缺乏考核”。“独孤九剑”文字化后,关明生紧抓绩效考核,用价值观培养人才、考核团队,邓康明也将“六脉神剑”细化到每一条都有细致的描述都有相应的行动指南,员工考核中价值观与业绩各占50%,并且是持续考核,与年终奖、晋升挂钩。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二步,固化,虚的东西要做实。

阿里是非常重视价值观的培训的,早先新员工入职的第一堂课都由马云亲自来讲,马云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他会去讲团队为什么存在?对内对外做事的游戏规则是什么?公司的清规戒律是什么,高压线在哪里等等。如果说价值观的建立需要自下而上,那么价值观的宣贯一定是需要自上而下的。还有一个案例给我印象比较深刻,年底大圣在会上做分享,举的例子是如何说服金华最大的做速冻食品的公司成为阿里巴巴的客户,提及这个客户的外贸经理被大圣感动主动带着大圣去见老板并且将不是来自于阿里巴巴的客户说成是阿里巴巴的客户得以成功说服老板签了合同,大圣的本意是想讲客勤维护的重要性,有时候搞定对方公司的下属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大圣还没分享完,马云站起来了,李琪也站起来了,立刻走到讲台上,停止大圣的分享同时大声宣布,大圣从这个客户拿到的业绩与提成全部罚没,客户转给别人。

因为阿里巴巴是一家以诚信、客户第一为价值观的公司,马云和李琪都认为,大圣的行为事实上已经欺骗了客户,可以视为引导外贸经理说了假话。看到这会很明显的发现,阿里是内发的极其注重价值观,并且从不忌讳发现问题、也从不害怕解决问题。后面也有章节专门提到了阿里遭遇最大的信用危机时调查的彻底、处理的果断、以及直面问题的勇气。可以说在价值观的宣贯过程中,从上到下都是竭尽全力。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三步。关于阿里,很多企业都在学习他的政委制度。就这让我想到了我的老客户万达,同样都是以超强执行力闻名的团队。这么多年来无数房企都在效仿万达,更有甚者高管全部万达出身,甚至项目拿地都是选在万达广场的对面。然而没见得有哪一家能够真正“习得真传”。照搬一定会死,因为体系是根本就搬不走的。

阿里的政委制度也是如此吧,它之所以能够高效地运行离不开阿里强调公开透明的环境、离不开强调对人的极致关注、离不开高压线制度的配合、离不开价值观反哺形成的信仰等等。企业文化建设的的确确是个系统工程。当然,阿里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去年的月饼事件闹的沸沸扬扬,也暴露出在面临新的市场环境、在面对更加追求个性化和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90后员工时,已不能像管理“苦大仇深”出身的中供老员工那样简单粗暴了。企业文化建设会是动态的,是一直迭代的,是没有终点的。卫哲说,“企业文化就干两件事,日子好的时候,带来信任,使公司变的简单高效,公司快不行的时候,能够扛过来。”,我相信阿里也会继续不断前进,继续书写自己的传奇。而我们在仰望的同时,变通、创新地学习和借鉴,去绘制自己的蓝图,大概是去读这本书的初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