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演讲稿>年味的演讲稿(优质8篇)

年味的演讲稿(优质8篇)

作者:曹czj 年味的演讲稿(优质8篇)

演讲稿首先必须开头要开门见山,既要一下子抓住听众又要提出你的观点,中间要用各种方法和所准备的材料说明、支持你的论点,感染听众,然后在结尾加强说明论点或得出结论,结束演讲。演讲稿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演讲稿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演讲稿模板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年味的演讲稿篇一

你们好!今天,我能站在这里参加这次班长选举,既高兴又自豪。

现在的我已经不想像以前那样,想通过这次竞选班长的锻炼,将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活泼开朗、积极乐观的孩子,希望同学们相信我,让我拥有这个锻炼的.机会。

这次竞选班长,让我悠然想起香港特别行政区刚刚结束的特首选举。曾荫权先生的竞选口号是“我会做好这份工作”,在这里,我也这样跟大家许下诺言“我也会做好这份工作”。

假如我真的当选班长,我会团结其他班干部,同心协力搞好班级的纪律、卫生、学习成绩,维护班级的荣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同时,我会动员、组织成绩好的同学,主动去帮助成绩稍欠理想的同学,让大家的成绩共同提高,因为学习才是我们学生的主要任务。

假如我当选了班长,我会成为老师和同学们沟通的桥梁。有时候,同学对老师或学校有一些想法,但他们不敢跟老师说,误会积压在心底,慢慢地造成了对老师的反感,从而影响了师生关系,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此时,我会及时把同学们的意见反馈给老师,也会及时把老师的设想跟同学们沟通,这样,我们班级就会变成一个优秀的班级。

最后,我再次真诚地希望同学们选我当班长,让我做同学们的忠实“仆人”。

谢谢大家!

年味的演讲稿篇二

大家好!

年味?我想,就是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在红光的照耀下,与家人团聚,可能,这就是年味吧!

而相比街上的`冷清,家中则为欢乐,在互联网时代,刮起了一波扫福的潮流,十几个人坐在一起,聊天,玩耍,这便算是年味了吧,因为一年也没有什么很长的时间来见面,当然,肯定还会是有一些“不速之客”让你的心刚认为温馨、放松的时候,将你狠狠地被拍到地上,就像现在,“老妹啊,你今年是不是胖了,好肥啊!”“考的这么差啊,怎么读高中啊!你看我儿子,可是门门都是九十分以上呢!”“看你这么胖,是不是要减减肥啊!”虽然说令人感觉很温暖,心里面也都明白,他们这样说都是好的。但难免也会有些伤心。

今年的橘子洲头在12点钟声敲响的时候,燃放的烟花依旧令人感到期待,虽然我想在12点钟声敲响的时候,自己放烟花,然后许下心愿,但转念一想似乎好像也没有说一定要自己燃放烟花,所以我就拖着我妹妹跑到楼下,站在橘子洲头的沿线风光带上,拖着她“说我们一起许个愿吧!”所谓年味,便是和自己的亲人一起观看烟花、许下吧!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睁开双眼,一旁的手机不停的振动,查看信息时,发现的,便是准点发来的那一句“新年快乐”。所谓年味,便是朋友的一句祝贺吧!

年味,不就是这样吗?这大雪纷飞的时候,在红光的照耀下,与家人朋友团聚,收到朋友的一句祝贺,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干任何事!

我想,年味,便是这样!

年味的演讲稿篇三

大家好!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写的《元日》。而其中正是描绘的过年时喜气的景象,让人感觉年味儿十足。

在腊月的下旬是要扫尘的。其实就是大扫除。按民间的说法:因为“尘”和“陈”谐音,所以扫尘又有“陈陈布新”的含义在里头。

扫尘是我认为最有年味的时候。每年到扫尘日,除了小孩,一家子人都卯足了劲儿忙活,家中一下就变得热热闹闹的了。家人的脸都是红彤彤的,一下就有了过年的味道。

扫尘之后,就可以去街市抢年货。小时候巷子里也有卖麦芽糖的,现在是不常见到了。除了在日常可以看见的东西外,许多新玩意儿也在形形色色的年货中冒出来头儿。像是千奇百怪的药材,五颜六色的蜜饯,还有乱七八糟的小烟花。充满了过年的味道。

除了这些,大人们总是会买几件新衣裳。

过年自然少不了装饰。每逢过年,每户人家都会把门前的春联换新,再在檐上挂两只红灯笼,在窗玻璃上几张红窗花。有闲钱的还会去买两挂红辣椒来装饰自家的屋里屋外。整个家都是红红火火的,过年的味道就在里面了。

大年三十,街上店铺都关门,各个都回家和亲人团聚。街上冷冷清清,不一会儿就成了孩子们的地盘了。都拿出自己的烟花,叫上自己的伙伴。几个孩子结成团一起玩,欢声笑语一下让孤寂的街道变得生动起来。

年味是大人忙碌的身影和孩子欢快的脚步;年味是脸上洋溢的幸福和屋里充溢的温暖。

有亲人才有家,有家才有年味。

年味的演讲稿篇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随着耳边一阵又一阵熟悉的炮竹声,年的味道也越来越浓了,但每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也让它们有着与众不同的年俗。

就说我们绥宁吧,我们从腊月二十几开始,家家户户都要搞大扫除,我们称它为“扫扬尘”,是为了表示今年你很勤劳。接下来每家每户都开始做豆腐,用传统的石磨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豆制品,那散发出的淡淡豆腐香,孕育着合家团聚。打糍粑,杀年猪熏腊肉也是在腊月进行的。每当看见家家户户的灶台和厨房顶上悬挂着薰的嘿呦嘿呦的腊肉时,我就知道要过年了,慢慢的年味越来越浓了。

将近年尾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准备年货。年货一般包括瓜子、糖果、坚果之类的小食品。还有鞭炮、对联、灯笼等喜庆配件。其实我最期盼的是年夜饭,一般都有我最爱吃的红烧排骨、宫保鸡丁、火锅,还有我爱喝的可口可乐。我也会帮忙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年夜饭,吃年夜饭的时刻是最开心的时刻,一家人边谈边吃完全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我家的年味是浓浓的亲情。所以年夜饭一般吃得早,时间也比较长。年夜饭还很讲究,有吃有剩预示着年年有余。

紧接着就是拜年了,大年初一的早上,爸爸就把我叫了起来,今天我们要去外婆家拜年。下午终于到了外婆家,外公、外婆、舅舅、舅妈、表哥、表姐都出来迎接我们。外婆高高兴兴地接住我们的东西又抱住了我,用她那粗糙的声音激动的对我说:“一年不见一定长高了不少吧”,正说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

外婆家过年十分的好玩。这天,我和舅舅他们一起去山上挖竹笋。我们屋后就有一大片竹林,我们在山坡上蹦蹦跳跳的,表哥带着铲子,他用铲子帮舅舅挖出来了许多竹笋,一个个嫩嫩的,我心里可真高兴。我们一个下午就收获了一麻袋的竹笋。

晚饭的时候红烧排骨、竹笋炒肉,各种各样的菜肴上桌了。外婆家的小狗这时也兴奋的不停的要骨头,它是我在狗年见到的第一只狗,其实我也是一只“小狗”。正因如此,全家都向我祝贺“狗年大吉”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饭后我们就去放烟花,看着满天眼花缭乱的烟火,似乎是在迎接新年。在黑暗的天幕绽开了花朵,大家都默默地许下了各自的新年愿望。

一天就要结束了,大年初二我们要去更多更远的地方拜年,我躺在被窝里安然入睡年味越来越浓了。

年味的演讲稿篇五

微风,悠然划过窗台,停靠在窗外的松树上休憩。眼前,忽然一亮。没注意什么时候医院里到处挂满了红红的灯笼。蓦然惊觉,是呀,就要过年了。今天已经腊月二十八,还有两天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将为新的一年叩开新的希望。

久居闹市,早已经习惯了每天的按部就班。年关已近,却总在怀疑是不是真的要过年了。总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只有在路上看见那些红红的福字,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灯笼,才不得不相信,是真的要过年了。

其实,内心还是怀念小时候的年味。虽然那时候没有现在这样好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但那时候的岁月,却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记住,去回忆,去眷恋。

小时候,年味是一卷泛黄的刺绣。朴素的针脚,蜿蜒着儿时的快乐与童真。

那时候,一进腊月门,就会有一种淡淡的喜气与忙碌萦绕在耳边身畔。一场雪后,大片大片的阳光照耀在屋檐上。空气里到处洋溢着一种叫做吉祥的气氛。寒冷的北风,好像渐渐疲倦,偶尔会停靠在窗外的石榴树上休憩,广袤的平原一片寂静。

街道两旁,红红的灯笼,红红的春联,红红的福字,开始陆续走进千家万户,就等除夕那天,用来装饰来年那个红红的希望。每当这时,父亲和母亲都会开始忙碌各自的分工。

父亲会把平时乱七八糟堆在院里的柴火,仔细的用砍刀或者斧头裁成一段一段,整齐的摆放在某个墙角,等母亲用来生火烹煮。然后,就会把一些黄米用清水淘洗,捞出沥干,等晾的半干就开始把黄米里面的小石头或者沙子挑选干净,拿去邻村的大石磨上磨成米粉,用来做年糕。最喜欢妈妈做的年糕,放一点糖,粘粘的,香香的,甜甜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清香,现在想想还是意犹未尽。

通常,我做的活就是擦玻璃,不一会就可以让一整个窗户明亮的一尘不染。偶尔,母亲也会让我帮着做一些小活,譬如烧火,或者喂猪,平时母亲都不用我,只有到了忙不过来的时候才会叫上我。

日子,不觉到了腊月二十一,父亲和母亲就开始扫尘。这可真是个累活,因有的大物件一年没动过,就需要挪开或者搬到院子里,等把屋子里扫好了再搬进去。从早晨一直忙到晚上,钻进暖暖的被窝,闻着阳光的味道,虽然累点却感觉真的很幸福。

忙着,说着,笑着,不觉又到了该我过生日的时候。我的生日是腊月二十六,不知为什么,母亲总会把做馒头这一件大事情放在这一天。印象中,在娘家时好像每个生日都是与馒头有关。

每当这一天,便会有邻家的婶婶大娘过来,帮着母亲蒸馒头,因为是摆供要用的东西,所以母亲从来不让我们小孩子插手。

好像她们早就做好了分工,拉呱一会就开始做各人的工作。通常,都是最有劲的那一个和面,因为面需要比平常硬一些才可以站住形。剩下的几个人就开始轮流把和好的面从一遍揉到两遍到三遍甚至四遍。慢慢的,一块看似粗糙的面被母亲他们雕琢成了一个个白白的泛着光的大桃子。这些大桃子一般差不多就是两斤或者两斤二两。为了准确一些,我还看到婶婶把揉好的面团都称了一下。呵,她们的手可真准,一般都分得八九不离十。

“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这一直是母亲他们的话题。其实,那时候真的不懂是什么含义。现在终于明白了,面越揉越白越劲道越好吃,至于“打到的媳妇”在现在这个男女平等的社会,我想应该不会有这种现象了。爱还爱不够,怎么舍得打呢。

等面桃子在他们手里转了好几遍,母亲便会下炕去烧水。她要将炕烧热,这可不是为了再暖和一些,她是为了让炕热了以后便于做好的馒头起发得快一些。

馒头在母亲们的手里越揉越白,圆圆的头顶泛着淡淡的青光,不久就成了一个个小圆柱体。为了让做好的馒头起发得快一些,母亲总会准备一床干净的被子折叠成上下两层,中间再放上包袱。那些小柱子,就像一个个小娃娃一样被母亲们放在了暖暖的被窝里。

屋子里渐渐热气腾腾,因为炕比较热嘛,那些成型的馒头在被窝里开始发热,冒出热气。就这样,轻声笑着,做着,揉着,就像一场盛大的聚会。忽然就会感觉有种暖暖的东西在心间漾开,我体味到了淡淡烟火里的快乐与简单的幸福。

馒头,在母亲们的说笑中做好蒸熟了。如果时间充裕,母亲就会直接蒸年糕。最喜欢吃年糕,粘粘的,蘸一口糖,又香又甜,不觉一天就这样过去了。那时,虽然不曾刻意为我过过生日,我却永远记得母亲和婶婶大娘们忙碌的身影,还有那蒸好的馒头浑圆浑圆的像一座座小山,洁白,剔透。

时光如水,淡淡如烟。现在回想起母亲们做得大馒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我知道,那里面不仅有劳动的艰辛,更有一份他们对来年的敬重与希望。

结婚后,生日都是在婆婆家过。虽然再也看不到母亲们忙碌的热闹劲,却依然可以感受到母亲一样的温暖。婆婆再忙,也会和公公准备好一桌子菜,大家一起吃着,笑着,生日就在其乐融融的一顿晚宴中度过。感恩十几年以来,婆婆始终如一让我在浓浓的亲情里感受她不曾说出口的爱意。

生活,浓墨淡彩。总认为过年,是属于一岁中最浓的那一笔,隐匿着盛大的狂欢。我们作为龙的传人一直重复着相同的习俗。腊八,辞灶,除夕,守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在渐远的岁月里拥有了更多的智慧与精彩,我们也越来越知道珍惜珍惜这种平淡而深远的幸福。

年味的演讲稿篇六

年的味道是什么?我想,年味就在我们身边,一定是藏起来了,不叫人发觉。

年味藏在大扫除中,在纷纷扬扬地下着小雪的腊月二十四,我们家迎来了大扫除。首先,擦窗户是必不可少的啦!你看那窗子上一层因雨而成的.灰印,随着我们挥动着擦玻璃器一点点被擦掉,露出原本光滑无瑕的镜面,我和妈妈一边擦一边说笑,欢乐的气氛洋溢着屋子。然后就是打扫厨房了,厨房天天被油烟缭绕着,虽然不算得上很脏,但油垢污渍也是随处可见,我和妈妈马上进入了工作状态。随着时光的流逝,房子里的一切都焕然一新,家具擦得崭新得像刚搬进来一样,地板也拖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灰尘,可以隐隐看见自己的倒影。家里有了年的味道。

年味藏在装饰中,在白雪皑皑的腊月二十八,我家一起去超市采购新年装饰。我们来到新年装饰品区,一排排货物架上那一堆堆金光灿灿的饰品,直晃得人眼光缭乱。经我们的几番研究讨论后,我们终于选到了几样不错的装饰:一幅“一帆风顺”的水墨对联,素净雅致,上面也不失一些喜庆的花纹;两张剪纸似的“福”字,一张上面印着竹影,清高,淡雅,一张上面有鱼,喻示着年年有“余”;还有一个大大的中国结“福”字,金色的纹路绕着“福”字;另有一束鲜花。回了家,我们分工合作,爸爸贴对联和挂中国结,妈妈贴剪纸“福”,我负责插花。不一会儿,家里就变得喜气洋洋,恰到好处的喜庆大红,美丽的鲜花让人心情愉悦。家里的年味,更浓了。

年味藏在团圆饭中,在冰雪未融除夕夜,我们一边吃团圆饭,一边看着春晚。团圆饭上,一满桌的食物,琳琅满目,令我目不暇接。我迫不及待地品尝这些美味。唔,这烤鸭不错,不光卖相好,而且沾上了酱汁,更加美味多汁呀!这蒸鱼好吃!白嫩的鱼肉沾上汤汁,真是鲜嫩可口!还有这个!那个!……我不知不觉就“扫荡”了桌上的美味,与长辈们有说有笑着。电视里的春晚也是让我看得津津有味,美丽多姿的舞蹈,喜气洋洋的歌曲,笑料百出的小品……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了年味的温暖。家里的年味,浓稠得像蜂蜜一般。

年味,好似一坛上好的老酒,一年复一年,年越长,味越浓。

年味的演讲稿篇七

过年,多么热闹,多么欢庆!中国人过的,不仅仅是年!

——题记

要是说起这过年啊,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不同的滋味,不同的感受。回想起腊八的腊八粥,小年的甜糖瓜,再到除夕夜的年夜饭,过年不仅承载了中国人最热烈的情感和美好寄望,还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中国人过的,不仅仅是年!

夹江年

夹江地处四川盆地,青衣江畔,有着“西部瓷都”的美誉。作为出生在这夹江的孩子,我从小便感受了夹江过年时的年味。每当春节的脚步临近,家里人早已把家中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还在大门、窗户上贴上火红的对联、窗花,把这房屋打扮得像等待夫君来迎娶的新嫁娘,又干净,又美丽。到了夜晚(除夕夜),在天空中肆意绽放的“花朵”,似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呈现出一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美感,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西安年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省会,是一座历史极其悠久的城市,甚至可追溯至一百万年以前。我,是一个极喜爱西安这座城市的孩子,至今在西安的时间加起来有十五个月左右,当然,西安年我也过过的。在西安,春节要穿大红衣,越红越好,代表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除夕守岁时要吃饺子,这是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以示有个圆满的归宿;在春节,西安城墙上会置办灯会,这可是最具有西安特色的,是国际知名的盛会!绝对不容错过;春节游西安城隍庙会,是西安人最乐意、最钟爱的一项春节必做事项,长安古乐、美食佳肴、年货年味,一应俱有。

佛山年

佛山,是广东省直辖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武术之乡,粤剧之乡。因为我的母亲祖籍广东佛山,所以我也算半个广东人,随我母亲多次去往广东,也曾在佛山过了一回年。在佛山,过年是很热闹的,有很多种活动与习俗。还记得那回在佛山过年,外祖母给我一个红鸡蛋,一柱香,还有一个大红灯笼,让我提着这些去街上唱:“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不懒!”当时我觉得很有趣,便飞快地跑到街上,大声唱着“卖懒”歌,心想:把这“懒”卖出去了,明年我肯定更勤奋,更进取!

年味的演讲稿篇八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终于近了。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各家各户便开始紧张的筹划着怎样过年了。

爆竹声惊动了整个村庄。哇,过年了!这么快,过了年,我已十四岁了,我感觉自己真的长大了。趁过年该好好庆祝一下!

吃年夜饭了,我连忙“疯”回家。今天的小菜就不一样。你看:鸡、鸭、鱼、肉、海鲜……真是应有尽有。吃饭时妈妈把一个红包递给了我(我知道这叫“压岁钱”),并说:“新年快乐!”我接过红包,高兴地说:“妈妈、新年快乐!”妈妈又把另一个红包给了我弟弟。这时弟弟天真地说:“要是每天都像过年一样,那该多好啊!” “哈哈哈!” 我们大声地笑了起来。虽然我也笑了,可是我也有弟弟那天真的想法。我相信,大家也会有这种想法:想吃得更好,穿得更好,压岁钱多多地拿!

吃完饭,我拿出了烟花与小朋友们一起放。我们先放“芭蕉扇”,我紧紧握住“芭蕉扇”手柄,迅速点燃导火线,等导火线冒出了白烟后,紧接着火星就射向四方。可惜你没看到,那一幕真是太精彩了;“火星”是五彩缤纷的,尤其里面还夹着各色的珍珠呢;我们还放了个“太空人”,点燃导火线后,“太空人”就闪出火花,发出绿光,而且会一个劲地冲向太空。

年的热闹不用说是大家所期待的。但在我们开心“发疯”之余,妈妈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年的背后寄托着沉重的责任。你又长大了一岁,对于人生应该要多一份思考。”是啊!面对新的一年,我要多一份责任。我决心要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

年年过年,年年好过,直到今年才真正品出了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