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实用培养幼儿常规心得体会(模板14篇)

实用培养幼儿常规心得体会(模板14篇)

作者:琉璃 实用培养幼儿常规心得体会(模板14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个人理解和感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惑。这是一些来自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的心得体会,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全面和多角度的思考。

幼儿常规培养心得体会

每年新生入园,解决幼儿的分离焦虑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为了使幼儿尽快熟悉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我园教师在历年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家庭状况的基础上,尝试采用幼儿园教育趋于家庭化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标记——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们将认识标记安排在幼儿与家长共同来园熟悉环境的时候。老师事先将每位幼儿的标记制成卡片,由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标记图案佩戴胸前。标记成为幼儿来园后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孩子们非常喜欢。

2、床位、座位自选。

入园幼儿可随意选择小椅子,和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坐在一起。对于睡觉床位的选择则尊重家长和小朋友的意愿,将相识幼儿的床铺安排在一起。教师还根据不同幼儿的睡眠习惯,允许幼儿和自己喜欢的物品、玩具一同入睡。

3、小食品的安慰。

年龄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转移其注意力很有效。当孩子哭闹较厉害时,老师将事先准备的小食品分发给他们(量不能多,以免影响正餐),孩子吃着自己平时熟悉的“卡迪娜”等食品时,就像生活在家中一样,一个个喊着:“老师给我,我不哭了。”

1、设立规则明确、要求统一。良好的常规是在不断巩固中建立的,两位老师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们就有了标准,如搬椅子的姿势一定要两边手,听到哪种音乐就坐在哪种线条上。

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小班幼儿收玩具,总是随便乱放,玩具筐里的玩具跟什锦菜一样,每一种都有,老师具体提出要求并做示范,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而是直接一块一块地拿。幼儿学会轻放的方法后,我再逐步要求幼儿快,并学习收得快的方法:两只手同时收;将几块相同的积木叠在一起收;先收自己面前的,再帮别人收……。

3、要注意常规设立目标的循序渐进。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如培养幼儿穿脱折叠衣服的常规培养我实施的“序”是这样的。小班上学期的培养目标是:认识自己的衣服和正反,会脱衣服,知道放在固定的地方。小班下学期的培养目标是:在老师帮助下会穿脱衣服,初步学会扣纽扣,初步有放整齐的意识。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的培养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这样的,小班上学期的前半学期:以适应、熟悉为主;后半学期:以初步遵守为主。小班下学期的前半学期:以巩固、提高为主;后半学期:以乐意遵守为主。

4、采用儿歌等艺术形式培养良好的常规。在培养和训练孩子们正确洗手环节中,孩子们不是把先后顺序弄错,就是细节达不到要求。我和孩子们一起编了洗手歌:“吃饭之前要洗手,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把小手打打湿,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净。”这样既可让孩子熟练地掌握要领又可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

5、不要吝啬表扬和鼓励。我很注重情感教育,经常与孩子谈“爱”,我们把“爱”融进一天活动当中,如吃饭好、睡觉好、来园不哭、有礼貌的孩子,老师经常会说:“宝贝,真乖,老师爱你”。我还注意捕捉幼儿在园一点点的进步,及时在孩子的父母面前表扬他,亲亲他的小脸或摸摸他的头以表示鼓励或奖励小贴贴。

此外,我在幼儿常规培养时经常采用一些游戏的方法,教会孩子怎样做,懂得遵守每条常规的道理。例如:我用木偶表演的方式向孩子介绍一日生活的常规,让孩子多次练习,他们就会做了。良好常规的建立需要我们老师做个有心人,平时加强检查,坚持不懈。

浅谈幼儿常规培养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大约200字)。

幼儿常规培养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个性与品德发展的基石。通过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可以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从培养常规的重要性、培养常规的方法和技巧、家园合作以及培养常规的心得体会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幼儿教育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第二段:培养常规的重要性(大约200字)。

培养幼儿常规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常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起良好的自理习惯,如定时洗手、整齐穿衣和讲究卫生等,从而提高幼儿的个人卫生意识。此外,常规培养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行为规范和社交技能,如按时上下课、尊重他人、配合集体活动等。这些习惯和规范的养成,不仅有助于幼儿的个人成长,也为幼儿逐渐适应社会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三段:培养常规的方法和技巧(大约300字)。

要想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常规,教育者需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首先,可以利用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充满乐趣的环境中体验常规的重要性。例如,在课堂上组织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常规带来的秩序和和谐。其次,要注重榜样的力量,通过自身的言行影响和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常规观念。同时,教育者还需要灵活运用奖惩机制,对幼儿的好习惯给予奖励,对不良行为给予适当的惩罚,并借此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认知。

第四段: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大约300字)。

要想在幼儿常规培养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家园合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教育者可以与家长保持紧密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习惯和行为,互相交流经验和意见。此外,教育者还可以与家长共同制定培养常规的目标和计划,并约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形成教育共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对于幼儿的常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家校共同努力,才能让幼儿真正形成良好的习惯。

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总结出一些培养幼儿常规的心得体会。首先,要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培养出合适的常规。其次,应注重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乐观、积极、和谐的氛围中自觉养成好习惯。同时,要有效运用教育工具,如图片、游戏和故事,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最后,要持之以恒,耐心引导,并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形成统一的教育力量。

总结(大约100字)。

幼儿常规培养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培养幼儿的常规,可以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教育者需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并与家长保持良好的合作。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让幼儿真正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浅谈幼儿常规培养心得体会

幼儿期是人生最关键的发展阶段之一,对于幼儿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幼儿常规培养是熏陶幼儿良好的习惯和行为的一种方式。幼儿常规培养包括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吃饭、午休、洗手等等。这些日常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自理能力,为他们建立起健康、有序的生活规律。

第二段:培养幼儿的起床习惯(200字)。

作为幼儿常规培养的第一步,培养起床习惯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早睡早起的养成,让幼儿在每天固定的时间起床。这样的起床习惯不仅可以让幼儿保持旺盛的精力,还可以让他们养成严格的作息时间,为后续的学习、游戏等活动提供保障。

第三段:培养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200字)。

幼儿期是培养个人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刷牙、洗脸、洗手等都是幼儿个人卫生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幼儿个人卫生习惯时,我们应该注重教育幼儿正确的卫生常识,如牙齿的清洁方式、饭后及时洗手等等。同时,我们要给予幼儿正确的示范和耐心的引导,培养他们自主自律的意识,让他们主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第四段:培养幼儿的良好饮食习惯(200字)。

饮食习惯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保证幼儿的营养均衡,预防各种疾病。我们应该教育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糖类和高脂肪食物,保持饮食的多样化和适度。同时,我们还可以和幼儿一起制定饮食规定,培养他们自我约束的意识,让他们在吃饭的时候按照规定的量食用,避免暴饮暴食和挑食的习惯。

通过幼儿常规培养,我们不仅可以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自理能力。在培养幼儿常规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教育幼儿正确的卫生常识、饮食知识和作息时间,同时给予他们正确的示范和耐心的引导。通过这样的培养,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常规培养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以真正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

培养常规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入常规习惯的重要性(200字)。

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常规习惯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规划和安排自己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常规习惯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有条理,事事有规划,并建立起高效的工作和学习方式。同时,常规习惯还能够提高个人的纪律性和责任感,培养自律能力,从而实现个人目标的达成。

第二段:培养常规习惯的具体方法和效果(250字)。

要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首先需要定下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出具体的计划。通过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并设立明确的时间节点,可以使我们更容易掌控和完成任务。其次,需要克服拖延的习惯,学会合理的时间管理,分配时间来完成各项任务。此外,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也是培养常规习惯的关键。按时起床、饮食有规律、保持锻炼,这些都能够让我们更有精力和动力来面对生活中的挑战。通过培养常规习惯,我们可以建立高效的工作和学习方式,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学习能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三段:常规习惯对于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250字)。

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不仅仅只是为了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更是对个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常规习惯的培养,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纪律性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团队合作中,拥有良好的常规习惯的人更容易被信任和接纳。此外,常规习惯还能够培养自律能力,使我们具备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决心。只有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第四段:常规习惯导致个人品质的提升(250字)。

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个人的品质。一个有常规习惯的人往往更容易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能够以更加冷静和理性的态度解决问题。常规习惯还会培养个人的自控能力,让我们在生活中不会过于依赖外界的因素而失去自我。同时,常规习惯还可以培养个人的忍耐力和毅力,使我们能够以更加坚韧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

第五段:总结常规习惯的价值(250字)。

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是一项长期而且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通过培养常规习惯,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纪律性和责任感,建立高效的工作和学习方式,并影响个人的发展和品质的提升。常规习惯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和态度。只有坚持不懈地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才能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认真培养好自己的常规习惯,共同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培养幼儿心得体会

培养幼儿的心得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幼儿时期是孩子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不仅对其智力和身体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还对于其品德和性格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培养其独立自主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幼儿心得是广大幼儿教育者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在幼儿教育中,有许多方法和途径可以用来培养幼儿的心得。首先,幼儿教育者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来培养幼儿的心得。例如,培养幼儿按时完成作业、整理玩具、保持卫生等好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律和责任感。此外,幼儿教育者还可以通过亲身示范和引导来培养幼儿的心得。他们可以以身作则,做出正确的行为示范,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同时,幼儿教育者还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和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其中,促进其全面发展。

培养幼儿心得的具体实践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来进行。例如,通过定期的规则学习和模拟情景练习,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合作精神。在集体生活中,幼儿教育者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各种小组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此外,应该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激发其探索和创造的潜能。幼儿教育者可以通过故事讲解、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判断力。这些实践举例都显示了培养幼儿心得的实际操作和有效性。

在实践中,培养幼儿心得也会遇到一些挑战。首先,幼儿的个体差异较大,有些幼儿可能比较内向而需要特殊关注,有些幼儿可能比较调皮难驾驭。幼儿教育者需要因材施教,因幼儿的个体差异而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关注。此外,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心得培养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家长和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不一致,可能导致幼儿出现认识和行为的不一致。因此,幼儿教育者需要与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心得。

培养幼儿的心得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际价值。通过培养幼儿的心得,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培养幼儿心得的效果是显著的。在参与各种活动和教育资源的引导下,幼儿的品质和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因此,培养幼儿心得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浅谈幼儿常规培养心得体会

幼儿阶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时期之一,良好的常规培养将对幼儿的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常规培养的价值和意义。下面我将从日常生活、学习、社交等不同角度,阐述我对幼儿常规培养的心得体会。

首先,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常规培养的重要方面之一。通过教育引导,我们必须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起床、刷牙洗脸、饭前洗手等。这些简单的行为不仅有助于幼儿身体健康,还能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规律意识。我曾经在班上进行一个小实验,让部分幼儿在上学期内养成了规律生活习惯,而另一部分则不加干预。结果显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幼儿,身体更健康、注意力更集中,学习成绩也明显优于其他幼儿。

其次,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样重要。幼儿时期是知识接受的关键时期,因此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在教育过程中,我常常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等。我还通过游戏和趣味教学等方式,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那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幼儿,学习效果更好,思维能力更强,对学习的动力也更高。

此外,社交习惯的培养也是幼儿常规培养的重要内容。幼儿时期是社交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重视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在班级活动中,我经常引导幼儿与他人分享,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培养友爱、合作和沟通的能力。同时,我也重视教育幼儿尊重他人的权益,不欺负他人,并培养幼儿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经过长期的培养,我发现,那些具备良好社交习惯的幼儿,人际关系更融洽,沟通能力更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最后,常规培养还应包括安全、环保意识的培养。幼儿时期是孩子形成安全和环保意识的关键时期。在保教工作中,我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他们远离危险和陌生人,学会使用急救知识。同时,我还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保护,教育他们节约用水、保护动植物等好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我发现,那些受到安全和环保意识培养的幼儿,更懂得自我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安全和环境问题更敏感。

综上所述,幼儿常规培养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日常生活、学习、社交和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培养,我们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意识。这些习惯和意识不仅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还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基础。因此,作为幼儿教育者,我们应尽职尽责,认真培育幼儿的常规习惯,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幼儿园常规培养细则

一、稳定幼儿情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

二、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1。

三、以表扬为主,正面引导幼儿„„„„„„„„„„„„„„„„„„„„2。

一、稳定幼儿情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果回首童年,大家或许会感慨地发现,那些让您刻骨铭心、受益终身的教育,大多是您最喜欢、最爱戴的人给予的,父母们几乎都能感受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如果喜欢他的老师,就会喜欢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要求的一切。所以,教师首先要爱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老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求幼儿做到的事情幼儿才能顺利的去做。否则幼儿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样会影响幼儿良好常规的养成。因此,教师只有做到了爱每一个幼儿,才能真正做到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出发,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这是培养良好常规的前提。

自从来到幼儿园工作后,我越来越能理解父母对孩子的那份爱与不舍,工作中我细细的体会这种情感,我把班级里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子女去关心、去爱护。由于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较弱,大、小便后不会提裤子,我就蹲下来,帮他们一个一个提裤子。有的自理能力发展较好的孩子,我就鼓励他们自己提裤子,由于小班孩子能力有限,每次他们提好裤子后,我都会检查一下他们提没提好,并对他们说:“宝宝真棒,老师摸摸宝宝的小肚皮藏起来了么?”然后他们就会笑着对我说:“藏起来了,藏起来了”。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孩子们快乐地接受了我的要求。

此外,爱抚也是安抚孩子情绪的好方法。小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缺乏安全感,特别需要老师的关心与爱抚,所以我每天都会抱抱他们,亲亲他们,有的时候是在早晨来园时,有的时侯是在午睡前。这样,通过老师的关怀,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感到满足,并且喜欢来幼儿园。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叫宝宝,胆子特别小,刚入园时老师组织的任何活动他都不愿意参加,甚至连吃饭、喝水也不愿意。我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会经常抱抱他,一开始他会推开我,不让我靠近,后来随着我们的感情日益深厚,他开始让我抱他,有时还会主动地亲亲我呢。在组织活动的时候,我也特别注意他,经常提问他。渐渐地,他对我不再害怕,还把我当成了朋友,对我提出的要求也会积极、认真地完成,也愿意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也活泼、开朗了许多。

二、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是表面的、具体形象的,所以空洞的说教对幼儿是无用的,幼儿喜欢接受老师亲切的、拟人化的语言,因此,我经常利用儿歌、小故事、游戏等教育形式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常规。首先,以游戏的形式或者游戏的口吻提出要求,孩子们乐于接受。比如,出去户外活动或者去别的教室上课时,要求小朋友一个跟一个的走,我就会说:“请小朋友们来搭小火车。”刚开始的时候要经常提醒掉队的小朋友,如:“咦,鑫鑫的车厢怎么脱节了,快跟上。小朋友们要注意,我们每节车厢都要连在一起,要不然‘托马斯号’就不能安全的到达目的地了。”时间长了,小朋友就会牢牢地牵住前面小朋友的后衣襟,一步一步跟着老师往前走。有时侯班级里会发生追跑的现象,我提醒了很多次,都没有成效,后来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告诉我,可以让小朋友们玩学小乌龟或者小蜗牛走路的游戏,幼儿会特别感兴趣的。我按照她的话做了,果然,小朋友们特别有兴趣地参加到游戏中,还时而不时地问我:“老师,你看我学得像不像?”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班级里的这种现象有了很大的改善。通过游戏的形式,将“老师不让我跑”的被动行为转化为“我想慢慢走”的主动行为,既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又收到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效果。

再比如,针对幼儿经常会放错水杯或毛巾位置的现象,我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将幼儿的大头贴贴在幼儿的水杯架和毛巾架处,让幼儿自己找自己的物品并摆放好,效果也非常好。同样,孩子玩了玩具后容易乱扔、乱放,如果教师包办代替,替幼儿收拾玩具,幼儿的好习惯是很难培养的,作为教师应放手让幼儿学习逐步进行自我管理。我采用了“送玩具回家”的游戏,借此进行常规训练。当幼儿玩完玩具丢在一边不管时,我就对小朋友说:“宝宝,你怎么把你的好朋友丢在桌子上不管了?他一定很伤心,以后它就不会和你一起玩了。”“我们把你的好朋友——玩具宝宝送回家好么?”我还在区域的柜子和托盘上贴了各种小动物的图案,小朋友可以根据图案把玩具送回正确的家里。通过这样反复的游戏,幼儿知道什么玩具该送到什么地方,逐步培养幼儿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常规习惯。再比如,中午午睡时,经常有小朋友不爱睡觉,和其他的小朋友说话,于是,我对他们说“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个游戏吧!”“我们玩的游戏的名字叫做‘木头人’,我们一起来念儿歌,‘我是一个木头人,一不动、二不笑、三要闭上小眼睛。’”这样幼儿就会安静下来,一会就睡着了。

另外,儿歌在培养幼儿常规中有突出的作用。小孩子的抵抗力弱,而他们又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总是喜欢这摸一下,那摸一下。所以,教师一定要培养好幼儿的洗手常规。由于幼儿的年龄小,所以洗手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把袖子弄湿,或者不打洗手液等。所以,每次洗手的时候,我都要求小朋友边洗手,边念洗手的儿歌“洗手前先挽袖,哗啦哗啦淋湿手,先打手液,后洗手,手心、手背和手腕,一个地方也不漏,冲冲小手甩三下,打开毛巾擦擦手,擦完叠好放原处。”这样幼儿就可以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正确地洗手。我们班的几个小朋友经常在洗手时挤其他的小朋友,极易发生摔倒现象,所以,我在每个洗手池、小便池、坐便的前面都贴了一对小脚印,并告诉小朋友每对小脚印上只能站一个小朋友,其他的小朋友要在后面排队等候。以后,每次在洗手前,我都问他们,如“小朋友们,还记不记得老师说一对小脚印上面能站几个小朋友啊?”“没站到小脚印的小朋友要怎么样做啊?”用提问的方式帮助他们加深印象,主动规范自己的常规。

三、以表扬为主,正面引导幼儿。

步,我们都应积极鼓励、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我们班的小朋友在吃饭时,经常弄得桌上、地上全是饭粒,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却不好解决。我向园长咨询了解决的办法,她告诉我要正面引导,经常表扬那些吃饭较干净、讲究卫生的幼儿,如:“萱宝宝吃饭吃得真干净,桌上、地上一个饭粒也没有,看她一口口地吃得多香啊!今天老师要请吃饭干净的小朋友当值日生。”这时,幼儿们都一口口慢慢地吃着,生怕把饭粒掉在桌上、地上。吃完饭的小朋友还主动跑过来跟我讲:“老师,我吃得可干净了,没有把饭掉到桌上。”除此之外,还要为幼儿提供纸巾,在吃完饭后,要求小朋友把弄到桌子、地面上的饭,用纸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上课时,经常有的小朋友不认真听讲,这时我会表扬认真听讲的小朋友,如:“文文真棒,身体坐得直直的,小眼睛一直看着老师,我要看看还有哪个小朋友做的好啊。”小朋友一听到这话,马上把身体坐得直直的,认真地听我讲课,渐渐地课上认真听讲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

在离园的这个环节,幼儿的情绪会特别的兴奋,到处乱跑,很容易发生危险。这时我就会让小朋友做坐在小椅子上,表扬坐得好的小朋友,并让这些小朋友和大家分享他这一天的美好时光。比如:“小朋友们看,智林坐得多好,今天我要请智林与小朋友们分享他的‘美好时光’。智林,请你给小朋友们讲一讲,你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呀?”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多表扬、鼓励幼儿,这样他们会因为你的赞许而更加努力的做好每件事。为提高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自理能力方面的进步,我还发挥了小印章的作用。在每一项常规环节后,我都会总结一下哪个小朋友做得好,并给表现好的小朋友盖小印章。如:“老师表扬姗姗,洗手时能够按老师说得做,现在老师要给她盖一个小印章。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向姗姗学习。”这样,通过表扬、鼓励、奖励,使幼儿清楚地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有利于形成良好习惯。

四、重视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教师应该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常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长要和幼儿园的老师一齐努力,形成合力,这是幼儿良好常规养成的关键。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草案)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教师要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发现家长们特别担心幼儿的生活起居,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机会,和家长沟通,或者通过家园联系册向家长说明家园配合的重要性,请家长配合老师一起帮助幼儿建立良好常规。

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许多家长因为怕孩子做得不好、嫌孩子做的太慢,就包办代替,使孩子失去了许多锻炼、巩固的机会。老师应对家长提出有关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具体要求,让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幼儿在家中吃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等,鼓励家长让幼儿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在一次家长开放日中,老师组织孩子去洗手时,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做不好,就过去帮孩子洗手。我见状,赶忙说,“今天活动时,宝宝们表现的都很棒,爸爸妈妈很高兴,现在呀,请爸爸妈妈站在门口看宝宝洗手,看看哪个宝宝洗的最好。”家长听见我这么说,也都打消了帮孩子洗手的念头。在孩子洗手时,我反复强调洗手的要求,这样可以让家长了解我们对孩子洗手的具体要求。当有一部分小朋友洗好手时,我说:“现在请洗好手的小朋友来找老师搭小火车,今天啊,宝宝表现的真棒,希望宝宝们回到家里时也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洗手。以后每天早晨,老师都要问问爸爸妈妈,哪个宝宝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洗手,表现好的小朋友,老师会给她贴一个漂亮的小粘贴。”通过开放日的活动,家长也发现许多事情孩子是能够独立完成的。老师要在和家长交流时,告诉家长鼓励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幼儿的常规习惯得到很好的巩固与加深。

再比如,有的家长为孩子购买衣服只凭自己的审美观点,不考虑孩子身心的特点。经常有家长给孩子穿的衣服、鞋子太紧,穿脱不方便,影响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与家长个别交谈,提醒家长注意幼儿的着装。比如,我们班的一个孩子经常会穿一些紧衣紧裤,在和家长交流时,我和家长说:“这几次的活动中,我发现童童的参与度不是很高,我问童童是不是不喜欢玩,他说裤子有点紧,不太舒服。正好童童的园服在这,我就把他的这条牛仔裤换下来了,童童今天玩的可好了,我还给他照了很多照片呢。”并把照片给家长看。并且和家长说,穿紧衣紧裤,不仅活动起来不方便还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建议家长给孩子穿宽松的衣服,这样让家长加入到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的队伍中来,真正做到家园同步。

总之,培养幼儿常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有长久的耐性、坚实的态度、和蔼的言语,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我相信,只要我们老师做有心人,平时加强检查,坚持不懈,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那么,不仅老师在日常生活的组织上会轻松很多,幼儿的未来也将更加的美好。

【参考文献】。

3、赵静《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国教育创新导刊》2009年第09期。

常规培养培训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培训已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员工,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常规培训培养的课程,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将从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效果等方面谈一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培训内容的设计十分重要。这次的培训内容准确地抓住了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员工的需求,针对性强,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特别是针对新员工的培训,内容更是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这样的培训,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有信心去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其次,培训方法的多样性也是培训的一大特点。这次的培训注重实践操作,我们在课堂上不仅通过听讲解学习理论知识,还进行了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团队合作等互动形式,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此外,培训还采取了线上学习、自主学习以及集中强化训练等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增加了学员的参与度。这些多样性的培训方法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也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再次,培训过程中师资力量和学习氛围的营造是至关重要的。本次培训由企业内部专业人员担任讲师,他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知识,以生动的实例让我们更易于理解。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另外,学习氛围也很重要。通过培训,我们发现团队之间的合作也能够提高学习效果,每个人都能从他人身上学习到更多,互相鼓励和支持。

最后,培训效果是衡量培训成败的关键因素。这次培训不仅提高了我们的专业能力和技能,也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还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同时,培训还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和对工作的热情,使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培训后,我们在工作中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和表现机会,也得到了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总结起来,常规培训培养是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的重要环节。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师资力量和学习氛围的营造,以及培训效果的提升都是重要的保证。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并从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和技能。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能够更好地发挥所学,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幼儿常规心得体会

幼儿的成长发展是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而常规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常规,或许看似琐碎,但却是幼儿们生活中的需要。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对常规的掌握,不仅是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幼教工作者的核心素养。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幼儿常规心得体会。

第二段:认识常规的重要性。

首先,我认为认识常规的重要性非常关键。常规不仅是孩子们学习社会规则的方式,更是他们学习自我管理和掌控的方式。通过日常的规定和规矩,孩子能够对时间和自己的行为有所把握,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自我约束的意识。因此,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我们需要重视常规的培养,并逐步引导孩子了解规则、接受规则、习惯规则。

第三段:不同年龄段常规教育的特点。

其次,我认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常规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我们应该尽量简化常规,只提出基本的规则和要求,同时要借助情景和角色扮演的形式,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适应和接受。对于3-6岁的儿童,我们应该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常规体系,并强调常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引导孩子把常规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对于6-8岁的儿童,我们则应该以培养自我约束的能力为目标,让孩子们学会自我控制和管理,理解常规的内在逻辑。总之,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制定不同的常规教育方案,让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领悟常规的内容和意义。

第四段:常规教育的实践方法。

其次,我认为常规教育的实践方法也非常重要。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提高孩子们的常规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如语言引导、身体模拟、游戏情境、道德故事等。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常规教育的细节和实际效果,针对孩子们的潜在需要和兴趣,把常规教育手段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们在实践中领悟常规教育的深层次内涵,以及其对个人情感和社会互动的影响。

第五段:总结。

综上所述,常规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教工作者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常规教育的实践中,我们需要认识到常规的重要性,灵活运用常规教育的特点和实践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品质意识,让孩子们真正理解和接受常规,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意识,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常规培养

教研活动时间:2018年9月7日。

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办公室。

教研活动主持人:胡碧华。

参加对象:全体教师。

活动实录:

主持人:在一日常规中,教师制定的常规就是要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潜力。规则的制定原本为了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它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但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往往存在着为管而管的误区。我们中班级部就“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这一主题进行教研活动。中班全体教师带着自我的经验与心得进行了一次应对面的交流。

王老师:常规是社会的客观存在,幼儿期是个体个性构成的重要时期,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活动中的常规是必要的。常规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常规的培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延续性工作,教师要注意从多种途径来对幼儿进行常规方面的培养。这天就请各位老师围绕主题,结合自我的经验说说自我的观点和看法。

赵老师:让孩子构成一种规则意识。首先让孩子明确自我就应做什么,一些小细节不能忽略掉了,例如:锻炼后要洗手。为持续环境整洁,洗手后的水要尽量甩在水池里等。其次,教师要督促孩子将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好,从而逐渐构成必须的规则,如洗手时不玩水,午睡时不和别人说话等,这都需要教师给幼儿一个明确的概念,并且要一如既往的实施下去,让孩子慢慢构成一种规则意识,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秦老师:常规的制定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尊重幼儿的要求。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还要注意趣味性,例如:认识小水杯、毛巾的标志时,如果由教师指定,幼儿就不容易记住,效果就极差。我们要注意从幼儿兴趣出发,让幼儿根据自我的意愿选取喜欢的图案贴在小水杯、毛巾架上,再经过教师平时检查、询问进行强化,幼儿便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认识自我的物品,因此常规的制定从兴趣出发很重要。

岳老师:运用榜样示范法,让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富浅显的道理于榜样事件中,为幼儿带给正确范例,引起幼儿模仿,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有限,只有具体生动的形象带给给幼儿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学习模仿的兴趣。要大声地批评一个人还不如笑着表扬另一个人。

张老师:首先,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提高孩子对教师的信任和喜爱,教师要注意抓住幼儿的心理,用爱心去博得幼儿信任,个性是一些“个性幼儿”。其次,树立榜样,要给孩子以正面的指导,孩子是最爱模仿教师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进入孩子的脑中,教师一些好行为都在无意中被孩子模仿并理解着。因此,我们就应严格要求自我,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只有这样,幼儿的常规才会严谨有序。再次,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自觉自愿的构成良好的常规习惯也很重要。

王老师: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孩子的发展,如何抓好幼儿的一日活动常规,我们的心得是:教师认真制订一日活动计划,各个环节的过渡要相当的紧凑,主配班老师之间的配合也要相当默契。在环节过渡时是幼儿比较混乱的时候,教师不能让幼儿无所事事,除了认真上好每个活动外,必要时还能够同他们一齐进行小游戏。另外,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订也有利于良好常规的培养。如在“贴人”的游戏中,以前让幼儿三人一组玩,但总有幼儿轮不到,之后经过幼儿自我讨论,干脆六人一组,这样决定,效果果然不错,这样有更多幼儿参与游戏的同时也解决了常规问题。

李老师:主角游戏中的常规也尤为重要。教师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条件,带给充足的、丰富的、可塑性强而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教师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出此刻他们眼前,无意中灌输孩子各种知识的储备,潜移默化的把规则印入孩子的脑海。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就能够丰富幼儿游戏的资料和情节。如此简单的引导能够让孩子既自由又自觉地遵守规则。

王老师: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逐步构成规则意识。就拿主角游戏来说吧,教师能够以一种主角的身份参与在幼儿的游戏中,透过教师与幼儿、主角与主角之间的互动对幼儿的游戏规则进行指导。另外,能够让幼儿透过相互间的讨论来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需充当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忙者。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

程老师:各项规则的制定要贴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教师要明确该用什么心态来维持班上的常规,当孩子做出违反常规的举动时,我们要了解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无法遵守规则,是忘记了?是不懂?还是孩子的生理、心里还没有发展出足够的自制力?有时问题不必须都出此刻孩子身上,也许是某一项常规根本不适合该年龄层的孩子,所以常规的制定要贴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尽可能的了解一日生活的安排,如果各个环节过渡紧凑、有序,那么良好的一日常规的构成也并非难事。

李老师: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树立常规。中班的幼儿,自我意识强,他人意识差,行为表现中处处以自我为主,我们能够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认识自我,自我协调,让他们明白要礼貌待人,从而对事物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慢慢构成一种常规意识。

石老师:的确,规则的制定要着眼于孩子的发展。规则的实施要推动孩子的发展。要让孩子在自由的活动中理解纪律,要让他们由理解而愉快地理解和遵守群众的规则。

总结:本次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就自我遇到的问题或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过程中有部分教师的观点和看法相似,另外,交流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实例也不一一列举了。教研教研活动是教师交流的平台,是一次相互学习的机会。教师们在交流与学习中不断地成长与成熟!

幼儿常规培养计划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教师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会因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幼儿也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下面是本站小编带来关于20xx幼儿常规培养计划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抓教师常规是为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各项常规打下基础。俗话说: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影响至深。教师有了规范的工作、教学态度,才能保证孩子具有良好的常规习惯。

1、生活常规:

生活常规包括幼儿一日生活中所有细节的规则培养。例如:盥洗的常规要求包括正确的刷牙、漱口方法;正确的洗手、洗脸方法;鼓励提醒幼儿多喝水等。进餐的常规要求包括饭前的准备(消毒、洗手等);吃饭时不挑食、细嚼慢咽、安静进餐等;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及饭后的擦嘴、散步等。睡眠的常规要求包括为幼儿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幼儿养成正确的睡姿及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蒙头、不吃手等。

总之,不论是幼儿园的老生还是刚入园的新生,常规习惯的培养都要在新学期开始初期对幼儿进行强化的训练和加强。

2、学习常规:

学习常规是指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书写习惯、阅读习惯、集体活动常规要求等。大班的幼儿面临毕业上小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要让他们逐步适应小学生活。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同样不能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因为有些习惯是从小就需要养成的,比如培养幼儿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他人说话等习惯,这些习惯一定要在小中班时期培养好,否则到了大班再亡羊补牢,就会事倍功半。

幼儿各项常规的培养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不能靠一时一会儿、一天半天就能形成的,需要幼儿园教师长期的指导及训练,以及家长的密切配合。

祝愿小朋友们在中和音乐艺术幼儿园都能生活得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

本班存在常规的问题:

1.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活动中都表现出很强的参与热情,自我约束能力还要进一步的提高,从日常的学习生活观察,还不能从始至终地坚持良好的表现,经常出现控制不住自己的现象。如:急跑,不能认真倾听,说话嗓门大等缺点。

2.集体意识不强。由于全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非常地疼爱,许多时候都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导致孩子不会为别人着想,不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对同学或集体带来什么,没有自我约束的动力。

3.在区域活动和桌面游戏,规则比较死板。自选游戏中,则要保证给与幼儿充分的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由思考、自由表达的权利。

常规教育的目标:

发展学习适应能力幼儿入学后,学习成了其主要活动,以读、写、算为主导。,我们要尤其注意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专注性和持久性的培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2.区域活动常规:能安静地参加活动区活动,能实现同伴间的交流合作,并有次序的收放玩具。

3.坐的常规:

(1)、会搬椅子,一手握椅背,一手托椅身,轻拿轻放,转椅子时要拿起椅子摆好再坐下。放椅子时不能有声音,知道爱护桌椅。

(2)、上课坐姿:双脚自然并拢平放。双手自然摆放,长时间坐着可以轻轻靠在椅背上。

(3)绘画、写字坐姿:上身与桌子保持适当距离,双脚自然平放,上身不歪斜,眼物距离适当。

(4)、避免不正确坐姿:斜靠椅背;斜趴桌子;坐时翘脚;驼背坐。

4.卫生常规。

(1)、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会使用勺进餐。中、大班会使用筷子进餐。

(2)、一口菜、一口饭地进餐,不把菜全部倒入碗里,不急也不慢,不剩饭菜,不洒饭菜,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

(3)、安静、专心地进餐,不东张西望,不大声讲话,不讲长话。

(4)、用餐巾擦嘴,轻拿椅子坐到指定地点。安静活动,不影响他人进餐.

5、区域活动常规:能安静地参加活动区活动,做好入区记录,能实现同伴间的交流合作,并有次序的收放玩具.

具体措施:

1、及时发现及时利用谈话时间对幼儿进行节约用水等勤俭教育,督促幼儿及时关紧水龙。通过与家长交流探讨,家园共同配合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走路习惯,在平时活动中,利用值日生,时常督促幼儿慢走。

2、小桌长监督,组织本组幼儿评选当日吃得好的幼儿,并给表现突出的组加奖红旗,看哪组的红旗多就可得到“流动红旗”。

3、组织幼儿参加年段组织的各种能力竞赛活动,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4、家园配合,让幼儿形成家园一致的饮食习惯,通过评选“小红花”“小红点”,逐步提高幼儿的饮食速度,改正幼儿的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

5.每周五组织幼儿评选“本周之星”,激励幼儿遵守班级各项常规。

6.自理能力培养:让每个孩子知道自己很能干,自己的事自己做,并向幼儿进行友爱、谦让的教育。

7、继续进行课堂常规培养: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声音响亮;不随意与旁边幼儿说话.

8、让幼儿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绘画、剪纸、书写等活动,主要是使幼儿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并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以利于孩子以后能适应上课的时间要求。又如,多给幼儿讲一些故事、童话、诗歌等文学作品,养成静坐、倾听的习惯,为入学后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打好基础。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幼儿从他律到自律,使常规成为一种自觉的、需要的、自愿的行为,所以幼儿常规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需要所有教师不断地长期的共同努力。

2

页,当前第。

1

1

2

幼儿园一日常规培养

幼儿园一日常规就是幼儿每天在幼儿园需要经常遵守的规则和规定。一些学者对常规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认为幼儿园一日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而有的则将“常规”视为规定,具体包括三方面含义:

1、遵守各种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

2、遵守一日生活各环节具体制度的规定;

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幼儿一日常规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卫生常规(包括进餐常规、喝水常规、盥洗常规、卫生常识等);行为习惯常规(包括午睡常规、坐的常规、礼貌常规、上下楼梯常规、入园常规、散步常规等);学习活动常规(包括户外、早操常规、体育游戏常规、教学活动常规等)。在幼儿园中,一个班级常规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没有好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分散精力维持各个环节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反之,一个班级建立了细化、完善的常规,形成一个自然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则既能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所以说,良好的一日常规是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

一、入园。

险物品入园。幼儿来园前家长要注意查看幼儿的口袋,如发现有危险物品(如小刀、铁钉、小豆豆、玻璃球等物品)应立即取出,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早晨来园后接受老师晨检。

(一)、晨间接待。

1、培养幼儿:衣着整洁,高高兴兴入园,主动和老师、小朋友问好;与爸爸妈妈说再见。

2、要求老师:幼儿入园前做好活动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开窗通风。老师要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幼儿及其家长,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及身体状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做好幼儿的衣物、药物的交接工作,并监督家长取接送卡。(例如:微笑服务活动:今天你笑了吗?)。

(二)晨间检查: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二看:喉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仔细观察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组织晨间活动:准备好玩具、材料和体育活动器械,让幼儿参加自己喜欢的各种活动,老师引导幼儿一起活动,并与幼儿交谈等。早操前十分钟,让幼儿收拾整理玩具、材料、作好参加早操活动的准备。

二、早操(夏季8:30—9:00)(冬季9:30—10:00)。

1、培养幼儿:跟着音乐节拍做操,精神饱满、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姿势正确、动作整齐。

2、要求老师:当班老师带队,其他两位老师配合,共同组织幼儿到户外做操,教师着装整齐,面带笑容,动作优美大方。(一学期换一次新操)回教室后,当班老师点名,统计幼儿入园人数,并做好幼儿出勤记录,对今天未入园的幼儿做好缺勤记录,并跟踪调查,查明原因。

三、教学活动(小班9:00—9:20;中班9:00—9:25;大班9:00—9:30)。

够运用已获得的简单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大班幼儿能对自己完成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或提问。不干扰别人,不和小朋友发生争执,不影响活动秩序。

2、要求老师:活动准备:(1)充分理解、分析、熟悉教材,准备好教育活动计划和教案。示范动作要熟练、准确。(教育活动计划要提前写好,每周周一上午8:00之前张贴在宣传栏内)。(2)活动前提醒幼儿收拾玩具、入厕,做好活动的身心准备。(3)教具和学习材料:实物、图片,模型、教具实验用品、玩具或其它材料应于前一天准备好,幼儿用品数量要多于幼儿数。(举例:通过教学活动发动家长配合老师为幼儿收集学习材料),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安排活动时间和内容。教育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教育性。教给幼儿的知识、概念准确无误,能与有关学科有机结合、互相渗透、注意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教育目标明确、具体、符合教育任务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以循序渐进、保教结合为原则,既有知识传授,又重视兴趣培养、智能发展和思想品德教育;有统一要求又注意根据幼儿个体差异,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强求一律。教育方法正确、全面地贯彻教育工作原则,灵活运用多种教育形式和方法,重点突出,解决难点,具有创造性。能以幼儿为主体,面向全体幼儿,让幼儿充分运用感官,动脑、动口、动手、启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教态亲切自然、情感真挚。语言清晰、简练、准确、规范、生动形象。教育活动结束后要写出反思,分析幼儿的学习情况和活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积累资料,不断地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对上课调皮、打架的孩子应该怎样教育?案例分析,教育老师不能体罚孩子。)。

四、喝水。

1、培养幼儿:自觉排队,用自己口杯喝水,喝水时不说笑。不浪费开水,口杯用后放回原处。

2、要求老师:随时提醒幼儿多喝水。幼儿喝水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非。

常普通的一件事。可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老师,麻烦你让我的孩子多喝点水。”说句实在话,即使家长不提醒,我们也要经常提醒孩子们喝水。我们经常碰到不愿喝水的孩子,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老师采取了以下方法:

方法。

一、说教的方法,生活中可以时时刻刻告诉孩子喝水的重要性,可以告诉孩子喝水可以不生病,多喝水可以长漂亮,多喝水可以皮肤好,这样孩子就会高高兴兴地喝水。

方法。

二、利用游戏的方法,让孩子在游戏中,自然的多喝水,比如:老师对孩子说小汽车们多加点油啊,这样小汽车才能跑得快;小花们多喝点水,不喝水就像仙人球满身都是刺。

方法。

三、实物诱导的方法,准备动物小饼干,对孩子说咱们让小动物在小朋友的肚子里游泳吧,那咱们先让肚子里的游泳池装满水,然后再让小动物进到小朋友的肚子里游泳,这样孩子在游戏中,轻松的把水喝进肚子里了。

方法。

四、陪伴的方法,老师与小朋友一起喝水,老师自己喝水时要大口大口的喝,带动孩子喝水的情绪,这样孩子也会很有兴趣的大口大口的喝水。

方法。

五、利用儿歌的方法,《多喝水,变漂亮》:花儿多喝水,叶儿绿,花儿红,越长越漂亮,我们多喝水,脸儿嫩,皮肤白,越长越健康。

总之,让孩子喜欢喝水,轻松自然的喝水,知道喝水的重要性,当然让孩子喜欢喝水的方法还很多,各位领导一定能想出更好的方法,咱们互相学习。目前是传染病的高发期,我们要求生活老师口杯一天一消毒,教育并监督幼儿专人专用,幼儿的口杯要对号放入橱子内。特殊幼儿(感冒、发烧)需要喝水时,应随时给幼儿水喝,并及时提醒幼儿喝水。

五、洗手、吃早点(8:10-8:30)。

1、培养幼儿:洗手时不拥挤,学习掌握六步洗手法,用自己的毛巾擦干手,毛巾放在固定的位置。自觉遵守盥洗规则、方法,动作迅速、认真。不玩水,不浸湿衣服和地板。

2、要求老师:做好盥洗前的准备工作,放好毛巾、肥皂,让幼儿流水洗手。根据用具设备,让幼儿分组进行盥洗。教给幼儿或提醒幼儿洗手的顺序和方法。提醒幼儿遵守盥洗规则,认真地洗手,最后逐一检查:洗净手离开盥洗室。幼儿毛巾专人专用,写上编号,(和水杯号一致)毛巾做到一天一消毒。

六、户外活动(10:00—10:30)。

两位老师交接班时间,当班老师向接班老师交清幼儿实到人数,幼儿服药情况,缺勤情况,中途接走的孩子什么时间,什么原因,谁接走的,接班老师清点幼儿人数,检查交接班记录,无疑后当班教师才能离开教室。(交接班我们一天中有四次,上午:10:00;12:00下午:4:30;6:10合班)。

我们要求接班教师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户外活动,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由选择活动,教师要随时观察和引导,注意幼儿的安全及活动情况,活动结束后教师一定要清点幼儿人数,回教室后,教师提醒幼儿喝水、入厕,组织幼儿进行第二节教学活动(10:30—11:00)。

七、餐前准备(11:00—11:15)。

当班老师组织幼儿认真洗手,创造愉快安静的餐前氛围,生活教师做好餐前消毒工作,餐桌要餐餐消毒,擦桌子的毛巾和打扫卫生的毛巾要分开使用。附:餐前准备的方法:音乐律动、手指游戏、餐前播报等.八、进餐(11:15-12:00)。

1、培养幼儿:愉快、安静地进餐,逐步掌握独立进餐的技能。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随便说笑打闹,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拿勺子,一手扶住碗,喝汤时两手端着碗。逐渐养成进餐的文明行为、习惯。进餐时要细嚼慢咽,不慌不忙,不挑食,不用手抓食物,不剩饭菜,不弄脏桌面、地面和衣服,不东张西望。骨头、残渣放在指定的地方,不要将自己不吃的饭菜拨在别人碗里。轻放椅子,离开饭桌,送回餐具。饭后漱口、擦嘴、洗手。

2、要求老师:创造愉快、安静的进餐气氛,不处理幼儿的问题,不引起哭泣,使幼儿情绪安定,积极进餐。进餐时保、教人员要精力集中,注意观察,精心照顾幼儿,轻声地、和蔼地指导和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和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进餐时,不拖地、不扫地、不催饭。餐后及时送回碗筷,收拾餐桌,清扫地面,组织幼儿进行10—15分钟自由散步。

九、午睡(12:00—2:20)。

1、培养幼儿:午餐后散步、入厕,保持安静情绪,不高声讲话或嘻笑喧闹,脚步放轻,进入寝室。中大班幼儿自己摆好枕头,拉开毛巾被,按顺序脱去外衣:(小班幼儿由老师帮助)脱鞋、袜子、裤子、最后脱上衣,并折叠整齐放固定地方,鞋放在床下。不带小玩物上床,不东张西望,闭上眼睛,安静入睡。

2、要求生活教师:幼儿就寝前1小时开窗通风。组织幼儿进行入厕,创造安静气氛。及时、细致地为每一位幼儿盖好毛巾被,纠正不良睡姿,培养幼儿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睡觉的好习惯。不断巡视,发现幼儿神色异常应及时报告与处理,值班人员利用幼儿睡眠时间,检查幼儿服装及鞋袜,脱落纽扣及破洞,做好值班记录。不能以任何借口离开寝室做自己私活、看书、睡觉等。随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打开窗户,拉上窗帘。附:对不睡觉、睡觉慢的幼儿教育方法:床头贴小粘贴(小猫)、打手势、轻轻拍打、抚摸。

十、起床(14:20—14:30)。

1、培养幼儿:按时起床,按顺序穿衣服。穿衣顺序:上衣—裤子—袜子—鞋。学习整理床铺,叠被时先将两边往中间折,再从两头折起来,放置床的固定一头,枕头放在被子上面,铺好,把床单拉平整(小中班由老师帮助,先做些辅助工作,大班要求独立做好)。

2、要求老师:按时请小朋友起床,认真询问幼儿的睡眠情况。指导与帮助幼儿掌握与执行起床、穿衣、整理床铺等一系列的常规和要求(小、中、大班应有区别。小班照顾多,中班帮助多,大指导多)。注意观察幼儿外部表现:

精神、皮肤、呼吸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逐个检查幼儿服装,床铺是否整齐,生活教师与当班教师做好交接班工作。(生活老师把交接班记录交给当班教师,当班教师检查无疑后生活教师方可离开。)当班教师严格按照服药记录为幼儿服药,组织幼儿饮水、入厕,准备进行第三节教学活动。(15:35—16:05)。

十一、下午点、饮水(15:30—15:50)。

当班教师组织幼儿洗手,生活教师分发点心,配合教师照顾幼儿有秩序的吃点心,当班教师提醒幼儿吃完点心后漱口、洗手、饮水,(接班老师与当班教师做好交接工作)接班教师组织幼儿入厕,准备进行户外活动。

十二、户外游戏活动(16:00—16:40)(同上午)。

区角活动是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创设的有限环境中,自由选择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我操作、探索学习,从而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已获得的经验和知识表达自己的感受,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质等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幼儿园根据本园的自身特点,充分利用一切空间资源、材料,创设了多姿多彩的区角活动环境。如:大班开设的益智区、建构区、美工区、表演区;中班有:图书区、植物角、自然角;小班有:娃娃家、操作区等多种区角。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孩子们自主选择区角进行活动、游戏,他们在这里玩中学,学中玩,区角活动成为孩子不会说话的老师。

教学活动,既提升了幼儿思考问题、自主选择、相互交流和持续探索的能力,又让幼儿在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习活动中得到启示和锻炼,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十三、离园(17:20—17:30)。

1、培养幼儿:愉快地离园回家,带好回家用品,有礼貌地同老师、小朋友告别。

2、要求教师:离园前,老师与幼儿进行简短谈话,同他们一起回顾一天生活,表扬好人好事;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和礼貌教育,提醒他们回家的注意事项。离园前检查幼儿仪表是否整洁,提醒幼儿带好回家的用品。离园时,家长接孩子,严格执行接送卡,无卡着一律不准接孩子,除此之外,教师可进行与家长的联系工作,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情况,对未及时接走的孩子应组织适应活动等待家长来接,离园时间,要防止幼儿走失或被不认识的人带走。幼儿离园后,要做好活动室的清洁卫生、关好门窗。

幼儿园常规培养儿歌

《睡前要小便》的儿歌:“幼儿园,静悄悄。小朋友,要睡觉。睡觉前,要小便。呼噜呼噜睡得好”。

《午睡歌》的儿歌:““午睡到,午睡到,小朋友们准备好,先放枕头后铺被,再把鞋子摆放好。先脱裤,后脱衣,钻进被子睡着了。”《穿衣》的儿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扭吱扭上房子。

《扣纽扣》的儿歌:“小纽扣,要扣好。从下面,往上扣。一颗颗,要扣牢。”

《洗手》的儿歌:“饭前便后要洗手,撸起袖子,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把小手打打湿,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搓指甲,搓虎口,冲洗手心和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净。”

《漱口歌》“手拿小茶杯,喝口清清水。抬起起头,闭上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为培养孩子不挑食,喜欢吃各种食物的好习惯蔬菜儿歌:《红萝卜、绿青菜》“红萝卜,绿青菜。红红绿绿真可爱。吃绿萝卜,吃青菜。身体健康人人爱。”

《萝卜、白菜》“红萝卜,大白菜。红的红,白的白。吃萝卜,吃白菜,脸儿红红真可爱。”

《小黄瓜》“小黄瓜,细又长,全身穿着绿衣裳。拌黄瓜,煮黄瓜,大家快来尝一尝。”

《西红柿》西红柿,红又圆,水分多,味酸甜。生吃熟吃样样好,营养丰富味道鲜。”多鼓励、多练习。

幼儿园常规培养细则

1、教师能热情地接待幼儿入园(离园)并及时地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情况。

2、让幼儿喜欢我们的幼儿园,能高高兴兴来园,能愉快地和家人道别。让幼儿学会简单的的礼貌用语,如:老师早、你早、你好、再见、谢谢等,遇到熟悉的人会问好。

3、入园时主动向周围的人问好,愉快接受晨检。

4、将自己的物品放在指定的地方,值日生主动帮助排好桌椅、摆放玩具,整理活动室。

5、离园时,带好自己的物品,自觉整理好自己的仪表,不独自离园,不跟陌生人走,主动跟周围的人道别。

6、注意引导家长带幼儿观察班级周围的环境创设,了解本月的活动安排。

二、户外体育活动及早操。

1、教幼儿整理好自己的服装参加活动。

3、教幼儿正确使用活动器械,不争抢,安全地玩,活动后将玩具归类收放整齐。

4、加强个别、小组幼儿活动情况的指导。

5、教幼儿主动擦汗,休息后自觉补充水份。

6、活动结束诗能按老师的指令回班级,不逗留,能提醒幼儿注意上下楼梯的安全。

三、集中活动。

1、做好活动前的一切准备,包括幼儿活动安全、教玩具、幼儿学具的选择。

2、课前能稳定幼儿情绪,教幼儿听信号坐好。能形成良好的常规。

3、活动中教幼儿应保持端正的坐姿,专心倾听别人讲话,不随便插话,积极思考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回答时声音响亮。

4、正确操作学具材料,爱惜物品,操作完放回指定地方并摆放整齐。

5、写、画时姿势正确,握笔姿势保持正确。

6、能坚持带教具进教室,注重幼儿实际动手操作活动寓教于乐,应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注重个别幼儿的指导。

7、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8、值日生协助老师收拾整理学具及材料。在活动结束诗能引导幼儿整理教室。保持桌面和周围环境整洁。

四、加餐及进餐餐。

1、有秩序地盥洗,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擦手,不玩水,洗好后关紧水龙头。

2、值日生协助分发餐具,餐后主动擦桌子,整理桌面。

3、专心进餐,不挑食、偏食,尽量不掉饭粒,保持桌面干净。餐后正确使用毛巾擦嘴、脸,用凉开水漱口。

五、午睡及起床。

1、入厕后安静进入寝室,换好拖鞋、衣服,将拖鞋摆放整齐后有秩序地上床。

2、保持正确睡姿,不蒙头睡,不趴着睡,不玩棉被、草席,不影响同伴。

3、起床后,先穿好衣服,叠好被子,换好鞋子,再将拖鞋放回鞋架上。

4、整理好自己的仪表,自由饮水。

六、游戏与区角活动。

1、选择自己喜欢的区,与同伴商量后,自觉围靠区角再玩。

2、积极参与游戏,爱惜玩具材料,遵守游戏规则,不发出噪音,不影响同伴。

3、与同伴友好合作,主动想办法克服游戏中的困难。

4、活动后将玩具材料分类摆放整齐。

结语: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教师应站在尊重幼儿,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角度,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卫生常规。

1、进餐常规:

(1)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会使用勺进餐。

(2)一口菜、一口饭地进餐,不剩饭菜,不洒饭菜,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

(3)安静、专心地进餐,不东张西望,不大声讲话,不讲脏话。(4)进餐后将餐具送到指定地点。

(5)用餐巾擦嘴,轻拿椅子坐到指定地点。餐后不进行剧烈活动。(6)进点心前洗手,进点后将垃圾扔到垃圾桶。

2、喝水常规:

(1)用自己的杯子饮水,拿住杯子把,不玩杯子,不把手伸进杯口。(2)能接适量的水,不过多,不过少,不把水洒在地上。(3)接了水离开接水区喝水,排队的小朋友不推、不挤。(4)口渴了会自己喝水。

3、洗常规:

(1)洗手:卷衣袖——湿手——搓手心手背——双手合掌甩水——打开毛巾擦干净。手脏知道随时洗手。

(2)入厕:男孩女孩分开入厕,男孩不把小便洒在别人身上或厕外。大便按规定拿纸,不浪费纸张,便后洗手。

4、卫生常规:

(1)知道自己的身上是否清洁,在成人提醒下能拍打身上的尘土,知道地上脏不随便躺在地上。

(2)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不咬手指,不用脏手擦眼睛。(3)会正确使用指巾,会擦鼻涕。

(4)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

(5)会使用垃圾桶,会将废物扔进垃圾袋内。(6)保持桌面、墙面清洁,不在墙面乱涂乱画。(7)会收拾整理玩具、用品。

二、行为习惯常规。

1、午睡常规:

(1)睡前上厕所,安静进入卧室,在固定的床位入睡。把鞋摆放整齐。

(2)中大班幼儿轻轻上床,自己脱衣服,把衣物叠放整齐放在指定地点。

(3)安静入睡,不玩东西。睡姿正确,侧卧或仰卧,不能俯卧或蒙头睡。

(4)安静起床,迅速穿好衣服和鞋子,及时入厕。

2、坐的常规:

(1)会搬椅子。一手握椅背,一手托椅身,轻拿轻放。知道爱护桌椅。

(2)上课坐姿:双脚自然并拢,双手自然摆放。

(3)绘画、写字坐姿:上身与桌子保持适当距离,双脚自然平放,上身不歪斜,眼物距离适当。

(4)避免不正确坐姿:斜靠椅背、斜趴桌子、坐时跷脚、驼背坐。

3、礼貌常规:

(1)来园时能主动对老师小朋友说“早上好”,向家长说“再见”,离园时能主动对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2)会主动向客人问好。

(3)学习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你好、对不起、没关系等。

4、上下楼梯常规:

(1)上下楼梯靠右边,看脚印上下,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也不挤。

(2)上下楼梯逐级走,不跑、不跳。

5、散步常规:

(1)在老师带领下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跑不跳、不推不挤、不大声喊叫。

(2)在老师的指导下细心的观察周围事物。

三、学习活动常规:

1、晨间活动常规:

(1)向老师、小朋友问早问好。

(2)愉快的参加晨间分区活动。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并安静的投入到活动中。

(3)爱护活动材料,分区活动后能迅速收拾好材料,并放到指定地点。

2、早操常规:

(1)听音乐迅速排好队,按照规定有序上下楼梯,并在指定地点站好队。

(2)做操时眼睛看老师示范及舞姿,耳朵听音乐节奏及变化,动作到位,不拖拉、不懒散。

(3)早操后有顺序地回教室或在户外活动,在过道里楼梯上不大声喧哗、不奔跑。

3、游乐场常规:

(1)玩之前在老师提醒下知道脱衣服,玩后穿好自己的衣服。

(2)正确的玩大型玩具。

(3)爱护玩具,友好合作地游戏。游戏后收拾整理好器械。

4、教学活动常规:

(1)注意安静地倾听教师的讲述,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

(2)个别回答问题时先举手,回答问题时声音适中,大方、不扭摆。

(3)未经允许,不能随意摆弄桌面的学具、学习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