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热门17篇)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热门17篇)

作者:笔砚

在阅读完一本书后,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以下是一些经典著作的读后感,希望能够为大家打开新的思维路径和阅读视野。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刻苦学习珍惜读书时光

《送东阳马生序》是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古文。学习了这篇文言文之后,我深深地为文中的宋濂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

《送东阳马生序》这篇古文讲述了作者早年求学和刻苦学习的经历。宋濂小的时候,因为家庭贫困所以读书都是向别人借书来读并且抄写。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宋濂都不会因天寒地冻就放弃抄写。因此,他总能够及时把书还给别人,别人也就愿意借书给他。宋濂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读了许多书。后来,他去离家较远的地方向前辈请教求学。在求学的过程中,即使脚冻坏了也不放弃,依旧勤勉学习。

宋濂这种刻苦求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的心中有获得知识的渴望,所以即使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宋濂都会抓住一切机会,努力读书学习。因为对宋濂来说,知识就是他的精神粮食,所以他能够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不因恶劣的生活条件就放弃读书学习的机会。

学习是否能够取得好成绩并不是在于我们的天赋有多高,而是要看我们自己是否有刻苦努力。宋濂这种刻苦、勤奋学习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今天的我们都需要像他一样树立起刻苦学习的精神。

作者:zzz。

读书刻苦的古诗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代:辛弃疾。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唐代: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宋代: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宋代: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唐代: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宋代: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魏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宋代: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唐代:杜牧。

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宋代:辛弃疾。

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

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近现代:梁启超。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唐代:杜甫。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清代: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唐代: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明代: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刻苦读书的成语

1、夙兴夜寐: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2、邪书僻传:淫邪不正的书籍,冷僻怪异的传记。指内容荒诞不经的书籍。

3、昼耕夜诵:白天种地,夜晚读书,形容抓紧时间学习,读书勤奋。

4、援经据典:援:援引;据:依据。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5、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6、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7、充栋折轴:书籍堆满屋子,用车搬动时压断了车轴。形容书籍极为丰富。

8、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9、卷帙浩繁: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

10、充栋汗牛:指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

11、蠹简遗编:泛指残存的书籍。

12、勤学苦练:勤奋、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13、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抱负。

14、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15、豕亥鱼鲁: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16、滴露研朱:滴水研磨朱砂。指用朱笔评校书籍。

17、充栋盈车:堆满屋子,装满车。形容书籍很多。

18、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19、书囊无底: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20、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21、凿楹纳书:指藏守书籍以传久远。

22、披古通今:披:翻阅;通:通晓。阅读通晓古今书籍。

23、残编裂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

24、坑儒焚书:坑:活埋;焚:烧。焚毁书籍,坑杀书生。

25、焚膏继晷: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学习。

26、枕中鸿宝:泛指珍秘的书籍。

27、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28、万签插架:形容书籍极多。

29、坐以待旦:待,等待;旦,天亮。坐着等天亮。多形容勤恳。

30、牛角挂书: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看书。比喻勤奋好学。

41、程门立雪:冒着大雪在程颐的门前站着,形容尊师重道,虔诚求教。

42、马中关五:犹言鲁鱼亥豕。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43、博览古今: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形容学问渊博。

44、悬梁刺股:把头发挂在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形容发奋刻苦学习。

45、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到不会厌烦的地步。

古人刻苦读书的成语

古代人没什么娱乐活动,所以读书是他们喜爱的事之一。古人爱读书的。

成语。

1.[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2.[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3.[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4.[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5.[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6.[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7.[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8.[学步邯郸]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9.[切瑳琢磨]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同“切磋琢磨”。

10.[冷暖自知]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2.[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3.[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4.[困而不学]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5.[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6.[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7.[钝学累功]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8.[万世师表]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9.[抗颜为师]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10.[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11.[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12.[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13.[鹘仑吞枣]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14.[学如穿井]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15.[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16.[居安资深]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

17.[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18.[贪多嚼不烂]贪图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19.[开华结果]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20.[开花结实]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同“开华结果”。

1.[枕典席文]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2.[鲁斤燕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3.[胡服骑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4.[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5.[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6.[汉人煮箦]汉:汉中地区,在今陕西省。箦:席子,此指竹席子。汉中有个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当作竹笋来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8.[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9.[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10.[继晷焚膏]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11.[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12.[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13.[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14.[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15.[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16.[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将来用得着的东西。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17.[夺胎换骨]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18.[跬步千里]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该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19.[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20.[车在马前]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21.[一曝十寒]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22.[一暴十寒]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2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24.[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5.[贪多务得]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26.[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27.[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28.[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29.[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30.[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刻苦读书的古诗句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陆游。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8.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9.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读书刻苦的古诗

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读书刻苦的古诗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细商量。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读书刻苦的古诗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表示读书刻苦的成语

尝胆卧薪: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刺股悬梁:形容刻苦学习。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顿学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分甘绝少:绝:拒绝,引伸为不享受;甘:好吃的。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攻苦食淡: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坚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绝少分甘: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刻苦耐劳: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

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十年磨剑:比喻多年刻苦磨练。

孙康映雪: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卧薪尝胆: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悬梁刺骨:形容刻苦学习。

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志坚行苦:行:行为。指意志坚定,行为刻苦。

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坐薪悬胆: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囊萤映雪: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尝胆眠薪: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

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磨砥刻厉: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铁面枪牙:比喻坚忍不拔,刻苦自励。

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饮胆尝血:谓刻苦自励。

枕戈尝胆:头枕兵器,口尝苦胆。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心切。

镞砺括羽:比喻人刻苦磨练,力求精进。括羽,用羽毛装束箭尾。语本《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坐薪尝胆:指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钝学累功:〖解释〗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铁面枪牙:〖解释〗比喻坚忍不拔,刻苦自励。

衔胆栖冰:〖解释〗衔:嘴含;胆:苦胆;栖:栖息。嘴里含着苦胆,居住在冰上。形容刻苦自励。

凿壁借光: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囊萤积雪:囊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名人刻苦读书故事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将近中午时,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

故事点评:从古至今,年老发奋学习的事例也比比皆是,青少年年老就不能学习了吗?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现代科学文化迅猛发展,使知识的更新期大大缩短,活到老学到老是时代的要求,它要求人从幼年到垂暮都要不间断地学习,不用说人到中年,就是老年仍然需要坚持学习,否则赶不上时代的步伐。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梁灏是五代时期的人,却是宋太宗时期的状元郎。他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断地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命朝代。虽然屡试不中,但他毫不在意,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我就离状元近了一步。”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他才考中进士,被钦点为状元。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参加会试四十场,中状元时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翁了。在大殿上,太宗问他的年岁,他自称:“皓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言明自己是八十二岁了。短短两句话,包含了多少考场上的艰苦和辛酸!

故事点评: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因为他生逢五代乱世,人生坎坷在所难免。但他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却是极为可贵的。在求学路上,如果人人都像梁灏那样孜孜不倦,为达到目标不惜追求到须发皆白,那么,即便最后不能功成名就,至少可以满腹经纶垂名后世。这种坚毅的求学精神值得每个人称颂和学习。大器晚成的故事告诉青少年:学习不在于年龄,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只要正确对待,持之以恒,就能达到你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

刻苦读书名人名言

3)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4)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

5)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6)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

7)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8)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丘。

10)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清]。

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12)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13)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塔帕(英国)。

14)书籍是岂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美国)。

15)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名人刻苦读书故事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常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

战国时的苏秦因为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他,就发愤自学。每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鲜血淋漓。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学问家。

后人将两人的事迹合在一起,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

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

比喻:在艰苦的条件下设法坚持学习的精神。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虽然他体弱多病,但是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苦读,以过人的毅力手抄《资治通鉴》,终于成为一代大学者。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他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陶弘景菜园求学:古代的时候,对自然界产生很多误区,人们相信螺赢是将螟蛉变成自己的儿子这个荒唐的传说,还把领来的儿子叫做“螟蛉子”。陶弘景对此表示怀疑。他在村边的菜园子里找到一窝蜾蠃,蹲在菜地里聚精会神地整天观察。陶弘景发觉它们有雄也有雌,经过许多天细致的观察,陶弘景终于揭穿了蜾蠃衔螟蛉的秘密:原来蜾蠃也有自己的后代,螟蛉是被衔到窝里给幼虫当食物的,根本不存在“螟蛉义子”这回事!从此,陶弘景更感到,凡事最好亲自观察,绝不能人云亦云。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但是,孟子并非是一个天生就有学问的人,他幼年的时候非常贪玩,不喜欢读书。后来,孟母为了教育他,三次搬家,还剪断布匹开导他。终于,孟子明白了要想成才,必须努力勤奋的道理。

清代咸丰年间有个武官叫张曜,因苦战有功,被提拔为河南布政使。他自幼失学,没有文化,常受朝臣歧视,御使刘毓楠说他“目不识丁”,因此改任他为总兵。张曜从此立志要好好读书,使自己能文能武。张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要求妻子教他念书。妻子说:要教是可以的,不过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学。张曜满口应承,马上穿起朝服,让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对她行三拜九叩之礼。从此以后,凡公余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每当妻子一摆老师的架子,他就躬身肃立听训,不敢稍有不敬。与此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经常佩在身上自警。几年之后,张曜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后来,他在山东做巡抚时,又有人参他“目不识丁”。他就上书请皇上面试。面试成绩使皇上和许多大臣都大为惊奇。张曜在山东任上,筑河堤,修道路,开厂局,精制造,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因为他勤奋好学,死后皇帝谥他为“勤果”。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人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刻苦读书名言名句

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3、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胡适。

4、书籍是我们的精神粮食。――普希金。

5、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6、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歌德。

7、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佚名。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9、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11、做事情拖泥带水是时间被偷。――英国。

12、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战国)庄周。

13、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培根。

14、过于求速是做事的最大危险之一。――培根。

15、为学大病在好名。――(明)王守仁。

16、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1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颜真卿。

18、浪费时间叫虚度,剥用时间叫生活。――扬格。

1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佚名。

20、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美国)富兰克林。

2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22、走你的路,让人们说去吧!――但丁。

23、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24、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25、书是真正的大学。――卡莱尔。

26、时间像弹簧,可以缩短也可以拉长。――柬埔寨。

27、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28、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清)张月楼。

29、善于掌握自己时间的人,是真正伟大的人。――海西阿德。

30、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对联集锦》。

31、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弗兰西斯・培根。

32、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33、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4、利用寸阴是任何种类的战斗中博得胜利的秘诀。――美国。

35、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情。――卡曾斯。

36、时间象弹簧,可以缩短,也可以拉长。――柬埔寨谚语。

37、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38、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39、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40、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往了的钟点。――拜伦。

41、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42、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43、你能在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就不是浪费时间。――罗素。

44、勤勉的人,每周七个全天;懒惰的`人,每周七个早晨。――英国。

45、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

46、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47、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布莱希特。

48、与时间抗争者面对的是一个刀枪不进的敌手。――塞・约翰。

4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50、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椽。――茨威格。

51、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53、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罗曼・罗兰。

5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5、时间对于我来说是很宝贵的,用经济学的眼光看是一种财富。――鲁迅。

56、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对联集锦》。

57、时间就是金钱,而且对用它来计算利益的人来说,是一笔巨大的金额。――狄更斯。

5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59、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60、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61、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富斯德。

刻苦读书名人名言

1)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5)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6)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7)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8)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9)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1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1)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12)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14)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比丰。

16)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0)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刻苦读书名言警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谨慎和勤奋带来好运,勤勉是好运之母。

勤勉是幸运的右手,世俭是幸运的左手。

懒惰出乞丐。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刻苦读书名人名言

2、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

3、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我不如起个磨刀石的作用,能使钢刀锋利,虽然它自己切不动什麽。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8、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9、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10、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

刻苦读书作文

读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读书使我们的知识增长了,也让我们作文水平提高了。我们不但要多看书,而且要把里面精彩的段落和好词好句积累下来,这样不但能得高分,而且还能增长我们的知识。

读书使我懂得一个道理:我们要趁年少,奋发勤学,刻苦上进,因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待时光流逝时,只能空悲切,一事无成。就像古人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写作时,我也悟出了一点道理:要写真情实感,落笔更有“鲜味”。不能胡编乱造,也不能千篇一律,而要别出心裁。如果要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一是最真实的情感,二是呕心沥血创造的。

书,给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生活,陶冶了我的情操。

读书总会把我带到了一个无垠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