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实用15篇)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实用15篇)

作者:ZS文王

教案应该根据教学课题的要求,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的教案范例,将它们作为参考,对我们的教学将会有所裨益。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

1、会5个生字,在阅读过程中有重点地识记“蕊”字。

2、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悟诗歌的内容,捕捉诗歌的意象,领会诗歌的感情。

1、本篇课文的前四节内容十分简单,通俗易懂。重点理解第五小节“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是我的宝贝;一切宝藏都在我的体内……”这句话。

2、学会仿照诗歌说话、续写。

1、教师板书“大地”,要求学生思考:你常用哪些词来赞美大地,你为什么爱赞美大地?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要赞美大地的,可是课题却是《大地的话》,大地会说话吗?这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它到底和谁对话了,说了些什么?请大家听课件中的朗读,拿出笔来做上记号。

1、听课件中的朗读。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大地在和谁说话?指名学生回答。(板书:种子、飞鸟、游鱼、小草)。

2、学生自由读诗,自学生字词。

(1)自由地轻声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并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3)同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以及理解情况。

(4)全班交流。

3、默读诗歌,理解内容。

(1)默读诗歌,并在书上做些批注,批注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或读后的体会,也可以是自己不懂的的问题。

(2)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4、分角色读,品悟感情。

(1)看看大地都想和种子、飞鸟、游鱼和小草说了什么?并选出其中的一节练读。

(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接读课文前四节,读后其余学生评价。

1、学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2、再回想刚刚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话语,你能感受到大地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吗?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3、随机设疑:最后一句话中的省略号有什么含义?(板书:……)(还有许多大地体内的生灵,比如:落叶、石子……)。

4、听课文录音再次欣赏诗歌,感受大地的宽广胸襟。

如果你是大地母亲,你一定还有很多话语倾诉,你还想对谁说什么?请敞开心扉,大胆地说出来吧!(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仿照诗歌前四节的结构和语言风格,将自己要倾诉的话语写一节小诗。

全班展示交流。

课后继续修改自己写的小诗,准备活动课上评比展示。

背诵全诗。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

1、理解来源于象棋的词语意思,了解象棋规则。

2、熟记成语和古贤文。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倾诉烦恼。

第一课时。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引入:同学们听说过象棋吗?象棋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棋类运动,它是象征着古代战场双方厮杀的一种游戏。我们生活中有些词语就来源于象棋。练习中举了一个例子。请同学们看看。

(2)我们了解了象棋中“将军”的本意,那么,现在“将军”一词常常比喻什么呢?

(4)除了书中提到的,你还能说出哪些呢?

(5)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

2、教学第二部分。

(1)同学们会下象棋吗?下象棋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出示歌诀)这段歌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请同学们自己读读。

(2)能读懂歌诀的意思吗?请同学们凭借棋盘讲解。

(3)一首简单的歌诀,让我们对象棋的竞赛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在朗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呢?(琅琅上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对称押韵)。

(4)欣赏朗读。

3、教学第三部分。

(1)胡荣华是我国著名的象棋大师。为什么这样说呢?请读读短文。

(2)在这段话中有一组近义词,你发现了吗?(技术、战术)它们可以调换吗?说说理由。

(3)“蝉联”这个词,听说过吗?根据上下文来猜猜意思。再查查词典,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

1、认读“犯、饱、它”三个字,观察字形,说说异同。

2、观察字帖,读读“小小窍门”,领悟其中的规律。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1、熟记成语。

(1)先读读词语,读准字音。

(2)借助字典,了解词语意思。

(3)交流汇报,并体会每排两个词语在意义上的联系。

(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2、背诵《古今贤文—合作篇(下)》。

(1)回忆《古今贤文—合作篇(上)》。

(2)学生自读《古今贤文—合作篇(下)》。

(3)这段文章中的句子,有的来自古诗,有的来自民间谚语。你能读懂哪些句子呢?(全班交流,教师适当讲解,帮助学生大致理解句意)。

(4)除了文中介绍的句子,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合作”的名言呢?

1、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烦恼。“小烦恼热线”开通了。我们可以通过热线跟主持人通话,把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从而得到帮助。

2、那么,在倾诉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表达清楚,说清烦恼的原因;有礼貌,言辞诚恳……)。

3、作为“小烦恼热线”的主持人要注意什么?(耐心、诚恳……)。

4、同桌试着扮演角色进行口语交际。

5、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并评议。

6、小结:在生活中有烦恼是正常的,我们有很多解决方式,在倾诉与倾听时,都应做到尊重、有礼有节。愿同学们都能做一个善解人意、天天快乐的孩子。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

(1)课件出示:。

花圃、花卉、花蕊。

玫瑰、茉莉、牡丹、海棠。

(2)教师领读词语。

(3)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4)学生再次认真拼读,说一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师小结:读一读这些词语,我们知道第一组是用“花”扩词识字,第二组是认识花的名字识字。

(5)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花儿的颜色、形状、香味等。

(6)课件出示9个生字:

圃卉蕊玫茉莉牡丹棠。

(7)集体读、开火车读、指名读9个生字。

(8)想一想:你发现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最容易记住这些字。

(9)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巡回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汉字的特点。(从结构、偏旁、识记方法方面引导。)。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

2、小组内相互交流,说说这些小动物对人类有哪些益处?你喜爱这些小动物中的哪一个,说出自己的理由。可以挖掘学生生活经验,引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说明。

3、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学生自己决定讨论哪一种小动物;教师巡视,随机鼓励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相机点拨指导)。

4、汇报交流:小组派代表向大家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学生讨论出来的方法可以不拘一格,只要合理就行。其余学生可以向说的同学质疑,实现师生、生生互动交流。)。

5、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如,设计广告、制作标语牌,画宣传画等。

6、展示实践成果,师生共同评议。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

1.演示小蜜蜂飞到第一个草丛,翻转绿草丛,呈现“我的发现”之花,口号:“我的发现,只要细心!”

2.出示字的组合体“音克(上下结构)”的放大图片于黑板上,示范拆合过程并相机提示:拆合字的部件不拆散笔画。

3.小组合作,观察并动手拆合“音克(上下结构)”的组合体卡片,发现其中所隐藏的字,一个个写下来,比快,比多。

4.指名小组展示拆合结果,并请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演示拆合过程,板书这些字。

5.拓展练习:从“树、春、园”等组合体或字中,选自己最有兴趣的一个,也可以自己想出能够拆分的字,小组内互相考一考。

6.又学到一种新的识字方法,高兴不高兴,甜不甜?(生做甜的表情)我们已经把“我的发现”之花酿成甜蜜了!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

1.对本单元学习的神话故事的特点进行回顾与整理。

2.借助拼音识记与花卉有关的词语,进行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训练。

3.指导学生积累表现人物特点的成语,激发学生积累、运用成语的兴趣。

4.在读句子中体会想象的神奇,并与同学交流神话故事中神奇的情节。

5.熟读、背诵古诗《嫦娥》。加强语言积累,激发孩子们学习、积累古诗的兴趣。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

李商隐(公元813—858),字义山,号玉谿(溪)生,又号樊南生,汉族,唐朝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是唐朝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3、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倍、庄稼、野兽、凝结、埋、炭、水滴、钢铁、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

课件出示:神话充满神奇的想象,像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让我赞叹不已。神话中很多人物个性鲜明,如精卫性情刚烈、坚韧执着……古人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如普罗米修斯上天拿取火种,就是古希腊人对火种来源的一种解释。

(1)学生自由读句子,说说你读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神话想象丰富,题材广泛。神话是古代人民展。

现奇特想象和幻想所创作,具有神奇、丰富、多种多样的特色。表面看起来很荒诞,实质朴素、真实、生动。

神话的故事性强,情节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后羿射日和打猎有关,女娲造人与制陶有关,神话把人民的生活情景渗入故事里,加以浪漫化。

神话中的主人公性格鲜明,能力非凡。主人公大多是原始社会里的劳动英雄、战斗英雄和其它英雄人物的理想化身,也有的主人公是与人类作对的超自然力或敌对的人类集团加以艺术夸张而成,不论是正是反,都是鲜明生动超凡的。

(3)鼓励学生多阅读神话故事,在阅读中感受神话的特点。

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1.赏析现代诗歌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和能力。

2.了解古代文人的概况,培养学生根据文人识记汉字的能力。

3.积累描写颜色的句子,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

4.积累现代诗句名言。

积累描写颜色的句子;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一)学生自由读“交流平台”。

(二)组织学生交流,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

1.引导学生思考:本单元我们学习了4首现代诗,请同学们回顾诗歌内容,想一想你学会了哪些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2.全班交流。

预设:

很多诗歌饱含真挚的情感,如,“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依恋之情。

3.教师归纳。

(1)鉴赏语言。(反复诵读,品味韵律;抓关键词,推敲语言)。

(2)鉴赏形象。(捕捉意象,体察诗情;调动想象,领略意境)。

(3)鉴赏感情。(知人论世,找准情感;比喻象征,发掘内涵)。

(4)鉴赏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篇章结构)。

二、识字加油站。

1.齐读课本上的古代文人的名字,注意读音要正确。

2.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8位古代文人的资料(朝代、生平、主要成就、代表诗作等),小组代表整理后发言。

3.教师出示课件明确。

4.对古代文人的名字中出现的`生字词进行辨别识记。

三、词句段运用之仿写颜色的句子。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本上的三句话,并讨论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好处。

生讨论后示例:

第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雪花比作银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颜色的洁白。

第二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的情景。

第三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绿”“黄”“蓝”的程度,令人沉醉。

2.小组讨论交流还知道哪些描写颜色的类似句子。

3.教师出示课件示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之仿写一首小诗。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

1.学生齐读课本上的两首小诗,注意加点部分的内容。

2.学生讨论加点部分的特点。

教师点拨:这两首小诗中加点部分都采用了偏正短语的形式,内容上都是对生活中的细节或景物进行描写。读起来朗朗上口,感情上亲切而感人。

3.根据上面的分析,仿写小诗。

二、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你知道哪些现代诗中的名句?(学生积极发言)。

2.学生齐读课本中“日积月累”部分。

3.小组讨论,通过以上诗句你了解了诗歌的哪些特点?

明确:

(1)语言形式的音乐性。诗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基本特点。

(2)思想内容的集中性。它是通过创造意境(诗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

(3)表达方法的抒情性。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样式。

4.学生再读诗歌,通过同桌互动读、填空读、引读等形式熟读成诵,内化积累。

5.拓展积累。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纪伯伦。

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郭沫若。

诗的词句含有能走动的意义与能飞翔的音乐。——泰戈尔。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中的“交流平台”主要培养学生赏析现代诗歌句子所表达的情感的能力,从例句的感知到方法的指导,层层深入;“识字加油站”从大家熟知的古代文人入手,对汉字进行识记;“词句段运用”中主要对描写颜色的句子进行积累,难点是仿写小诗,指导学生赏析例句特点并进行总结练习;最后在“日积月累”中对关于“诗”的名句的认知和积累,这些都体现了对认知能力和积累能力的考察,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多发现,多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足之处:学生的知识面有待拓宽,仿写能力有待提高,在平时生活和读书的过程中还要多加积累和提高。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

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

2.评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等,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一支歌曲。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

1、读书指导。由于本首歌词,与学生生活经验距离远。所以教学时先要将歌词所涉及到的时代背景将清楚。让学生先了解“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军如何践踏中国大地,使人民流离失所的情况,在体会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首先要引导学生回顾历史。课上汇报搜集来的有关“九一八”事变的材料。了解当时的中国人民遭受到的苦难。可指名介绍,也可展示材料。

然后让学生熟读课文。让学生先将歌词读通读顺,在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进行。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内容。让学生说说读后体会到了什么,作者是如何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作者通过三部分进行表达的,先叙述家乡是如何美好,在说苦难的来临。最后是人民盼望早日回到家乡。)。

2、积累内化。朗读并背诵这首歌词。

3、写字指导:“衰”字不要丢掉中间的横。

4、作业。

这首歌中的“我”指的是什么人,他的心情怎么样?歌中唱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口语交际。

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

2、小组交流。

3、评一评:

谁说出了自己特点?

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

2、师生评议:

不仅要评讲得怎么要,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

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师: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四年级语文园地三教案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

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

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

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1、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编小诗集和举办诗歌朗诵会。

2、了解诗人及其风格,并认识“屈、渊”等10个生字。

3、正确区分词语意思,积累有关冬天的句子。

4、了解关于颜色的句子,并仿写。

5、积累关于诗的句子。

1、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2、正确区分词语意思,积累有关冬天的句子。

3、了解关于颜色的句子,并仿写。

4、积累关于诗的句子。

1、合作编小诗集。

2、了解诗人及其风格。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们一起轻叩诗歌的大门,去品读吧!

1、回忆学过的古代诗歌,了解其内容,感受其情感。

2、朗读本单元现代诗歌,体会其与古诗的不同,感受他们的魅力所在。

二、合作编诗。

1、教师出示不同句子,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组句子,组内每人仿写一句。

如:妈妈是一片沃土,我是一棵小苗,沃土把我滋养,让我一天天长高。

妈妈是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让我________。

小组交流,组长收集整理组员仿写的句子,并汇报。

小组合作,将组员仿写的句子连在一起,加上开头和结尾并稍作修改,起名字,形成一首小诗。

2、小组合作把编写好的诗歌用更加形象的方法展示:配图、书法,加封面。

3、讨论如何编写一首小诗?

确定编写的内容:确定小诗要描绘的事物,确定主题。

编排角度:可从诗人、内容、形式等考虑。

小诗形成:起名字,配图或书法等让诗歌更形象。

三、诗歌朗诵比赛。

1、把小诗收集,集体讨论朗诵过程:

选定主持人——确定小诗顺序——汇报朗诵形式。

2、朗诵诗歌。

第二课时。

一、交流平台。

回顾本单元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

1.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2.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如“阳光”是“绿的”,“寂静”是“朦胧的”,小草“炫耀”着新绿。

3.很多诗歌包含着真挚的情感。

教师小结: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二、识字加油站。

1.小组合作:

(1)借助工具书,识字,认识诗人的名字。

(2)介绍诗人:小组内集体讨论对于诗人的了解,互相补充,并记录。

(3)把不了解的`诗人记录汇报。

2.汇报:

(1)学生认读生字。

(2)小组汇报诗人情况,教师补充。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1)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2)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一碧万顷。

(3)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教师小结:这几句话都是描写事物颜色的句子。

第一句话是描写白桦树的颜色的。银霜指的是白桦树白的像涂了银霜。

第二句话是写白雾的白中透着天空的淡蓝和青苍的颜色。

第三句话是写草滩的绿、菜花的黄及湖水的蓝的。

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2.读一读,注意加点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

(1)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的好处。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罗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春天的早晨,

怎样的可爱呢!

融冶的风,

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

这些词使描述的物体更加形象、具体。

(2)仿写诗歌。注意让诗歌更加形象、具体。

学生仿写汇报:

夏天的花,

多么的绚丽啊!

红的似火,

粉的如霞,

白的如雪。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

(1)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

(2)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

(3)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英】华兹华斯。

2.学生体会上述诗句,教师引导。

3.拓展:你还知道其他描述诗歌的句子吗?

诗人是描绘心灵的画家。——迪斯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