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告>最新地质灾害专题报告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汇总8篇)

最新地质灾害专题报告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汇总8篇)

作者:雨中梧 最新地质灾害专题报告 地质灾害工作报告(汇总8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质灾害专题报告篇一

20xx年8月13日县委、政府派出督查组,深入我乡对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进行督查。根据通地灾指办发〔2017〕52号文件的要求,针对我乡存在的问题,现就整改的情况特作如下汇报:

一、督查时存在的问题

1.无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方案;

2.无值班安排和值班记录;

3.未开展应急演练;

4.隐患点标牌不齐全;

5.无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

6.无村防灾工作检查;

7.避险搬迁项目实施进度缓慢。

二、整改落实情况

针对督查中存在的问题,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逐项梳理,建立整改台账。

一是组织专人弥补软件中存在的不足,完善了相关软件资料;二是落实专人负责隐患点标识标牌的制作,到目前为止,标牌已制作好,大部分隐患点已安装到位;三是再次宣传动员避险项目的实施,确保年内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四是已制定好应急演练具体方案,只待实地演练。

三、下步打算

1.进一步落实通地灾指办发〔2017〕52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层层落实责任。

2.迅速完善相关软硬件资料,确保整改到位。

3.加大避险搬迁项目实施力度,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专题报告篇二

根据县人民政府杨继文副县长3月17日对《山体断裂滑坡直接威胁人命财产的报告》的批示精神,由国土局牵头组织相关人员汇同县水电局、县环保局、格咱乡政府有关领导组成调查组,20xx年3月30日国土局主要领导带队前往格咱乡浪都村义瓦村民小组所反映的灾害隐患点开展实地调查,通过对现场查看和周边情况的了解,调查组就报告所反映的情况提出以下几点调查意见:

一、柏卡自然村位于浪都河南侧,张秀珍家及其它两农户靠山而居,调查组通过对整个山体查看及岩体岩性、产状分析,调查组一致认为,目前山体未见明显断裂、山体下滑、移位迹象,不具备形成大范围滑坡的条件。

二、由于受坡度、旱灾、村民的农事活动(放牧、积肥、砍柴等)的影响,造成坡面表土层疏松、水分挥发,坡面出现十余条长0.5—1.5米、深0.5米的不规则不连续的裂纹,水土流失迹象明显,建议加强对坡面植被的保护,尽量减少和杜绝村民的放牧、积肥、砍柴等农事活动,以避免更大范围的水土流失。

三、距张秀珍家200米左右山坡为连接四川稻城的道路,由于修路时形成切坡、坡面无挡墙及路面排水设施,坡面土体失稳、垮塌,雨季泥水漫过路面,顺坡而下,对坡下农户有一定的影响和危害,调查组认为造成上述危害的原因与明和电站的建设生产无直接联系,明和电站在建设中不仅对道路面进行一定的改造,还出资对道路切坡修建了护坡挡墙,但由于该路段切坡高度大,山坡坡度较陡,护坡挡墙高度不够,危害依然存在。建议对该路段护坡挡墙进行加高和加固处理,同时在雨季加强巡查,及时清除路面垮塌物,保障路面排水通畅。

地质灾害专题报告篇三

为避免和减轻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我县防雷减灾水*,促进“*安天台”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提供保障,根据《_气象法》、《_安全生产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和《浙江省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打造“*安天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投入,消除雷击事故隐患,提高我县雷电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重特大雷击事故,能快速响应,有序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等级,维护我县社会的和谐稳定。

雷电灾害的防御和应急救援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与救助想结合”,实行“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工协作”的原则。

(一)县人民*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救援工作的领导,成立县雷电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由蔡文新副*担任组长,成员由气象、安监、*、宣传、财政、建设、经贸、民政、卫生、交通、教育、供电、工商、旅游、林特、消防、文广、质监、通信等单位以及各乡镇(街道)组成,负责全县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和协调。

(二)指挥机构职责

雷电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我县雷电灾害防御日常工作,制订全县防雷减灾的救援预案和防雷工作计划,建立和完善雷电灾害报告制度、举报制度和处理制度。组织实施雷电灾害防御应急救援,督促各职能部门职责的落实。

(三)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安监局:将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并作为安全生产的考核内容贯彻落实;监督有关部门对本县行政区域内的防雷安全工作、防雷设施、工程质量等一切防雷安全活动落实情况;监督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雷电灾害报告制度与举报制度;负责雷击事故调查、处理、统计、上报工作。

地质灾害专题报告篇四

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滑坡,在滑动之前,一般都会显示出一些前兆。归纳起来,常见的有如下几种:(1)滑坡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堵塞多年的泉水有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泉水位突变或混浊等类似的异常现象。(2)在滑坡体中部、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3)滑坡滑动之前,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隆起(上凸)现象,这是滑坡体明显向前推挤的现象。(4)滑坡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这种现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5)滑坡在临滑之前,滑坡体周围的岩(土)体会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6)如果在滑坡体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在滑坡滑动之前,无论是水*位移量或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临滑的明显迹象。(7)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滑坡是否发生,不能靠单一个别的前兆现象来判定,有时可能会造成误判。因此,发现某一种前兆时,应尽快对滑坡体进行仔细查看,迅速做出综合的判定。

2. 崩塌发生前兆

崩塌发生前可能会出现以下征兆:(1)崩塌处的裂缝逐渐扩大,危岩体的前缘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2)坡顶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嗅到异常气味。(3)不时偶闻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声。(4)出现热、氡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

3. 泥石流发生前兆

泥石流发生前将有以下征兆:(1)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2)深谷内传来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3)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

地质灾害专题报告篇五

据_地质环境司专家介绍,防范地质灾害应采取以下办法:

第一,要加强地质灾害调查,把灾害的分布情况摸清楚。_已对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区的1640个县进行了地质灾害初步调查,查出了24万个地 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的隐蔽性强,且常处在变化之中。自然的力量就是风化、剥蚀,在重力作用下削高填低,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和运动。

第二,搬迁避让。避开危险区是最好的方法。尤其是泥石流沟口和沟道地区要采取避让。

第三,工程治理。如在上游修建拦挡坝,将泥石流一级一级拦住。或修建跨越工程,在泥石流上方跨越通过;修建排导工程、防护工程等。

第四,群测群防。对于大量搬不走、治不了的地质灾害,只能通过加强群测群防来预防,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

关于如何防止发生次生灾害,专家说,主要是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预测当地的降雨量,提前转移。泥石流灾害的临灾预报是世界性难题,与沟谷的地形 地貌、岩石风化程度、降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等都有较大关系。比较稳妥的办法就是在大雨来临之际提前撤离。在灾害还未完全结束时,千万不能返回取东西或查看 损失。

专家说,当务之急是提高民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的能力。各级*应通过落实责任制、群测群防和教育培训等措施,提高全体公民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地质灾害专题报告篇六

2012年10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昌乐火山口

昌乐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_介值。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近百平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为季节性河流。地质公园以闻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环境的火山地貌为特色。

高峡深涧,鬼斧神工。飞瀑流泉,溅玉喷珠。天赋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惊险刺激。管轨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特点:

一气势雄伟壮丽,峡谷深切近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成具体而微之地下三峡。洞内有一河、九泉、九宫、十二瀑、十二峡等景观100余处,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宏的洞中峡谷雄奇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二地下暗河漫长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长流,地下河瀑布十分壮观,在我国北方溶洞内实属罕见。

三利用暗河水势开发的1000米漂流项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总部认证为中国最长的溶洞漂流项目。漂流道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溶洞内的幽深莫测,起伏高下,波激浪涌,抑扬顿挫的特点。将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惊险刺激演绎的淋漓尽致。

短短一天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习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新的认识。实际观察到各种地理特征。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在实习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地质灾害专题报告篇七

1、实习目的与任务

地质地貌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我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野外考察实习使我们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认识,锻炼了我们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

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合理的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2、实习概况

(1)实习地点(其一):贵州关岭花江大峡谷

花江大峡谷: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南,安顺市西部,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城西南面。东北与镇宁县接壤,西南以北盘江为界和晴隆、兴仁、贞丰三县相邻。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西北起岗乌镇的毛草坪,东南至板贵乡的三江口。全长79公里,平均宽公里,面积300平方公里。共分为5个景区,即夹山景区、铁索桥景区、下瓜寨景区、盘江桥景区和古生物化石景区。

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主峰旧屋基大坡海拔1850米,景区最低点是北盘江和打邦河的交汇合处,海拔仅370米。山高、峡深、水急、壮美的自然景观与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久远的海百合、龙化石构成“雄奇、宏大、险峻、神秘”的鲜明特色,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碳酸岩石出露分布广泛,岩溶面积92%。岩溶极为发育,形态类型多样,峰林、峰丛、孤峰、石林、溶洞、溶丘、瀑布、暗流、伏流、洼地、漏斗、奇石和千姿百态的钙质一应俱全,形成贵州喀斯特地貌类型最为齐全的的亚热带岩溶景观博物馆。

(3)实习时间:xx年6月5号——xx年6月10号

(4)实习器材;地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皮尺等

地质灾害专题报告篇八

地质灾害发生后,专业救灾队伍未到之前,应即时采取必要的避灾措施。

一、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以免再次发生滑坡、崩塌。

当滑坡、崩塌发生后,后山斜坡并未立即稳定下来,仍不时发生崩石、滑坍,甚至还会继续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坡、崩塌。因此,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去挖掘和搜寻财物。

滑坡未完全稳定时,不得随意进入灾区搜寻财物(四川宣汉,2004)

二、立即派人将灾情报告*

偏远山区地质灾害发生后,道路、通讯毁坏,无法与外界沟通。应该尽快派人将灾情向*报告,以便尽快开展救援。

三、迅速组织村民查看是否还有滑坡、崩塌发生的危险

灾害发生后,在专业队伍未到达之前,应该迅速组织力量巡查滑坡、崩塌斜坡区和周围是否还存在较大的危岩体和滑坡隐患,并应迅速划定危险区,禁止人员进入。 迅速组织人员查看滑坡的分布范围,分析隐患,划定危险边界。

四、查看天气,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关注是否还有暴雨

根据多年的经验,并注意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了解近期是否还会有发生暴雨的可能。如果将有暴雨发生,应该尽快对临时居住的地区进行巡查,建立防灾应急预案,制定专门的人员时刻监视斜坡和沟谷情况,避免新的灾害发生。

五、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的人

撤离灾害地段后,要迅速清点人员,了解伤亡情况。对于失踪人员要尽快组织人员进行查找搜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