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最新致良知工作心得体会一句话 致良知心得体会(汇总8篇)

最新致良知工作心得体会一句话 致良知心得体会(汇总8篇)

作者:雨中梧 最新致良知工作心得体会一句话 致良知心得体会(汇总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致良知工作心得体会一句话 致良知心得体会篇一

1、知行合一,其实每个人每天都在做,但这个“知行本一”不一定就是好的、正确的。每个人都会对自己好,知道道理是一回事,内心想的是另一种念头,那行为表现出来的一定是自己心里想的,而不是那个应该知道的道理。比如沉迷游戏、吸烟等等,一定是心里觉得这样让自己更好,才会一直去做。

所以,正确的“知行合一”,是要在正知正行上下功夫。正知才会正行,正行即正知。

2、中华文化,不仅仅是外在的艺术表现、技艺技术,其实是内在精神、心里的感受的呈现。

3、中庸是中华智慧,是不偏不倚、不前不后,是顶天立地。

4、中华文化是真正的利他,我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利天下。

5、影响他人从提升自己开始,身教重于言教。

6、善意的谎言是缺乏智慧的处理方式,一个连善意的谎言都没有的人,是一个真正值得信任的人。

7、如何让心平静,在纷杂事务中还能静心学习?还是需要通过学习,有了正知正念,就会有清晰的评判标准,就能高效快速做出抉择。团队共同的学习,共同的进步,就能提升整体的素质,就能解决学习与事务之间时间调配的问题。

致良知工作心得体会一句话 致良知心得体会篇二

在学完《致良知》后,竟时时有被电流击中之感,真如大地惊雷,轰然惊醒梦中人。

阳明哲学归纳起来,即是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第四句即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阳明哲学的核心即是"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它本来就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致良知,就是发掘人的良知,去掉私心杂念,以符合心中本有之正。

提升心性,磨炼灵魂”!如何做到提升心性、磨练灵魂?劳动有战胜欲望、磨炼精神、创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简单地获得生存所需粮食。获取生存所需的粮食只不过是劳动的附属功能而已。所以,专心致志、认真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的尊贵的"修行"。

如果有闲工夫抱怨不满,还不如努力前进、提高,即使只是一厘米。每日检查自己的行动和心里状态,是否只考虑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卑怯的举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培养对任何细小的事情都心怀感激的心性,提倡行善、积德,特别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积德有好报。不要总是忿忿不平、杞人忧天、自寻烦恼。

中国的古代先贤常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一个君子的行为准则,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为他人创造了多少福利。有人说:自己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怎么能转手赠与他人。其实仔细想想,所有人的财富并非是靠一己之力创造的,譬如一棵果树,它的茁壮成长要靠土壤的养料、水分的灌溉、园丁的照料,所以当它成材以后,它理所当然要承担起固化土壤、锁住水源,以及用自己的果实回报园丁的责任,否则,当水土流失、园丁离去的时候,这棵果树自然就枯萎了。

看看身边的人,同时踏入工作岗位,若干年下来,成就高的往往是那些一开始看上去比较木讷,但是比较踏实、比较敬业的人。很多人自视过高,却眼高手低,看看哪里也容不下自己,领导也不如自己、同事也不如自己、一肚子怀才不遇的情绪,天天琢磨着跳槽。且不论他是否有真才实学,试问这样的职工,哪一个领导肯重用?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热情或者说工作态度却是个人成败的关键。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没有良知的人,犹如行尸走肉。虽然活着却已死去。在喧器的当下,我们更应该“头上一片蓝天,心中一方净土”,绝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出卖了灵魂,违逆了自己内心的准则。

王明阳先生在文中所说的求正道,学会“收放心”,无论事实如何,总要有时间让自己的心放下,才可以“才学便须知有着力处,即学便须知有得力处。”现在社会正能量已逐步在加强,但还有许多人以追名逐利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甚至做事时会不择手段,社会需要正能量,需要有志向。有抱负、有进取、有善心的人来引领,才能达到和谐、幸福。

在工作中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不断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添砖加瓦,有了目标,还要努力学习,不断创新。日常工作中和同事之间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学习致良知是为自己而学,为修养美德而学。

“故不贵于而过,而归于改过。”在工作中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隐藏自己的不足,通过问题分析出自己的不足,或是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而后改之,“责善”与人相处,要相互监督,提醒,指出他人错误时,要致其婉曲,人人容易接受,尽心尽力体现你对他人的关心爱护。

学习致良知,就是来逐步净化自己,就是擦亮那边被染污的玻璃,重新洁净,照亮他人。

致良知工作心得体会一句话 致良知心得体会篇三

良知是指引我们前往善良的道路。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作文范文,快来看看吧。

是啊,人类已经遭到了报应:火山爆发,特大地震,全球变暖,甚至是世界末日。这不都代表大自然不会再饶恕人类了,请人类好自为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身边做起。

保护地球,是每个人的责任!

“不要做对不起良心的事情。”这句话我们常常挂在嘴边,没有人敢说自己没有良心。这个良心又表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不随地吐痰'上公车不插队'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

考试作弊的现象是最常见的。在考场上,交头接耳'传字条'用手机互相发送短信息等现象并不少见。作弊的同学可曾想过,就算考得满分,也不是自己的真实水平。这样良心过得去吗?我突然想起一个脑筋急转弯,题目是:除了动物园外,哪里的长颈鹿最多?答案是:考场上。说起这个急转弯的时侯,我们都笑了,比喻得真的很形象。

生活中,随地吐痰'随地丢垃圾'践踏花草的现象随处可见,做这种事的人可曾想过别人的感受?听说,外国的机场写着很多“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地丢垃圾”等标语,而这样的标语都是用中文写的。你看到这情景会怎么想?仅仅看一眼就过了吗?我想,你也会感慨万分,也会做自我反醒。

当然啦,生活中的人大多数都是活雷锋,做好事的人总是比较多。例如:在公车上给老人让座'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捡到东西及时交给警察或交给老师......我们都不会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我不喜欢不负责任或做错了还强词夺理的人,这些人做什么事都为自己找理由。就算上公车不排队,别人批评他,他还是用雷锋精神来做推托,似乎他做的是对的,而别人说他则是错的。我想,如果他做的是对的,别人就不会说他或批评他,他更不必为自己找理由。

总而言之,我们不要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情,要好好守护自己的良心。

是谁残忍地杀死了那50只小鸡?又是谁砍下了公鸡的脑袋?紧接着又在几秒钟内杀死了猎犬波斯卡尔?在这重重疑案中,我跟着故事主人公雷克斯——主人最喜爱的狗,一起寻找可疑线索,以揭开农场中发生的一系列谋杀案的真凶。

最后的结局出乎我的意料,凶手竟然是农场中最温和的母鸡——若赛特。原来这一切都是“膨胀剂”惹得祸。农场主人从他表弟手上得到一种膨胀剂。这种膨胀剂可以让小牛快速成长,这样农场就可以售卖更多的牛。于是主人拿母鸡若赛特做实验,没想到若赛特吃了这种药剂后竟然变得凶猛异常,而且滥杀无辜。最后雷克斯带领所有的动物,包括一向和它作对的猫,一起毁灭了膨胀剂。

看完了这本书,我心里感到又欣慰又气愤。欣慰的是书上的膨胀剂被毁灭了,滥用化学产品的表弟卡尔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动物们也以宽容的心态接纳了若赛特。同时,让我感到气愤的是,我们的生活环境每天都在遭受严重的破坏,我们也正受到隐形杀手袭击的危险。报纸上报道的食品安全问题总在发生:苏丹红鸭蛋、孔雀绿鱼虾、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甲醛奶糖、带花黄瓜、爆炸西瓜、地沟油……这一切都是社会上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丢弃了自己的良心,结果害人害己。

在这里,我要呼吁人们:不要再抛弃自己的良心,不要再滥用化学产品。我希望人人都做正直的人,像新凤霞的父亲一样的“万年牢”,给我们一个安全的世界!

孟子曰:“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良知就是所谓的道德观念。而其注重的就是道德两字。即包括“知耻”,“知愧”,“知德”。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成为非作恶愈大。”如果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那么良知便是道德的根本,每个人都要坚守良知。

因为有了良知,才有了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因为有了良知,才有了于谦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因为有了良知,才有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人拥有的良知到了如今是否已经变味了呢?“吉林某报,报道一跳楼自杀者,标题为《昨晚上演高空飞人》。”这就是媒体所做的报告,这里,媒体人员关注的并不是对于遇害者的生命的关注,更多的看似是一种娱乐。“高空飞人”这是对一名死者的尊重吗?他们的良知又在哪?12月6日,南京又发生一起醉酒驾驶致人死亡案。这又是一次血的教训。难道类似教训还不够吗?已有多少人死在了酒的魔爪之下?那些司机的良心在哪?他们都把生命视为儿戏?少喝点酒会死吗?非要等到出事了才后悔吗?这种事发生怨不得别人,只能怪他们缺少了一份良知!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社会吗?我无奈!我悲愤!!我又恐惧!!!人间的良知都跑哪了?不复存在了吗?当我看到了三名长江大学生舍身救人的时候,我就被他们的良知所感动了,这就是德,我为他们致敬!

他们都是何等的年轻,还没有回报父母,没有成家立业决已先去!能做出这种举动,就是出自于良心! 我又感到了些许欣慰,我们这个社会还有良知,只是社会中太多的罪恶蒙蔽了我们的双眼,使它们显的黯淡了! 良知也许与生俱来,但保持良知要靠自觉磨练。

归来吧,良知!

致良知工作心得体会一句话 致良知心得体会篇四

在当今社会,人们在利益的熏陶下,渐渐失去了原本的初衷,有些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有时,亲情、友情与爱情便成了他们得到权力与金钱的垫脚石。这样的人是可恨的,同时,也是可怕的。

正如库克所说,我们并不担心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在我的观点中,人工智能应该尚未达到给予计算机如同一个人类般思考的功能。因为,人工智能并不是造物主,计算机也只能按照人类编造的程序去执行。即使再完美,它也不会存在思想,它只会按照指令去达成目的。而我们真正该害怕的,是人类宛如机械般,失去了情感,失去了原则,如同一个机器般只知达成目的。

我非常喜爱季羡林老先生的一篇文章——《正义虚无缥缈》。当然,这并不代表我认同这个观点。文中季羡林老先生以一系列事件来说明,当今社会正义荡然无存,人们嘴上大喊正义,却对那些与正义相悖的现象充耳不闻,漠视恶势力。那我也想用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来斥驳这个观点。

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蝉鸣不迭。唇上都泛起了死皮,在与妈妈漫步之际,听到了卖瓜的吆喝声,起了买瓜的念头,正打算过街买瓜时,一辆摩托车从远方驶来,飞快掠过不小心撞到了卖瓜老伯的小三轮。迟疑几秒后,启动车子逃逸了。而小三轮上的西瓜则争先恐后地滚了出来,只听见“咔擦”几声,露出鲜红的果肉。老伯见到此状双腿一软,坐倒在地上,神情恍惚地望着这一片狼藉。周边的众人纷纷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突然一个小青年微红着脸从口袋里掏出了十元钱放进了老伯的草帽中,随后抱走了半个西瓜。一片寂静之后,众人纷纷效仿。老伯站起来想要阻拦,不愿把裂瓜卖给众人。一个大叔笑着说道:“裂开的瓜多好,回家路上口渴了就可以直接吃了。”我和妈妈也抱了半个瓜,离开之际,老伯噙着泪向众人鞠躬致谢。

这件小事虽体现不出人们多么正义凛然,但我至少发现了“人性本善”。我不认为什么“正义虚无缥缈”,即便是恶人,他的心中也会存着那一方净土。

在茫茫人海中,我或许再平凡不过,我不求什么改变世界这种不切实际真正缥缈的事,惟愿自己可以不忘初心,守着自己的一方善土,做一个无害于社会,有情感有原则的人。

愿我们永远不会成为机器一般的人。

致良知工作心得体会一句话 致良知心得体会篇五

在普世价值观中,所有的交换都是等价的,那些付出最多的人,也理应得到最好的回报,但现实却往往与之相悖。因为个人私心恣意地在世间胡作非为,个人利益又不可一世地在世间横行霸道,所以只有世人的良知踽踽独行。

有这样的一则小故事:小女孩用自己所有的糖果与小男孩所有的石头交换,但小男孩却偷偷藏起了最大、最好看的石头,而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甜,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一直在想小女孩是否也藏起了最好的糖果。

孩童最是天真无邪的,“良知”一词之于他们,恐怕是过重了吧。小女孩的真挚和善良让她的小世界单纯快乐,而小男孩的谎言却使他难逃内心的煎熬和痛楚,那是良知在起作用。我想我更愿意相信这则故事并未结束,它真正的结尾应该是小男孩在第二天一早便找到了小女孩,将他私藏的石头悉数送给她,并向她诚恳地道歉。加上这个结尾之后,人性便会归于完整,倘若不加,我们看到的只是残缺破碎的人性。毕竟邪恶也好,后悔也罢,只是世间一隅,难以囊括万象。

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这小小一隅就有可能被人无限放大。世人惶惶,唯恐自己便是下一个直接或间接的受害者,毕竟生活并非出自安徒生之手,也无人有此等情趣为每一个恶都加上一个完美的结局。很多的恶都是终于良知的,良知的叩问已是当今社会完成自我救赎的最佳手段。“摧花狂魔”王书金现已归案,他潜逃了十多年,内心不安,无以成眠,而在之后的庭审过程中,更是坚持认罪。由此可见,在很多时候良知的作用甚至大于法律,没有人能够逃过良知的叩问。曾经“红极一时”的“毒奶粉”“毒豆芽”等毒物必有一日会在“江湖”上销声匿迹,那些出卖良知的人必会受到无尽的谴责。

社会弊端层见错出,这里有罪恶和鲜血,这里有悲悯和血泪,这里有无尽的潘多拉魔盒等待开启抑或永世封闭。我们用一己之力似乎难以驱退黑暗,但是我们的良知却如同火炬,薪火相传,便可铸成太阳一般的光亮。这个世界更像是来自卡夫卡的臆想,而非《一千零一夜》,我们需要良知,良知的叩问有着巨大而不可比拟的力量。

良知来自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造物主的天才在于每个人的人性都是完整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彻底摆脱良知,在迈上通向万劫不复的独木桥时,良知必将是能使他悬崖勒马的最为有力的缰绳。

致良知工作心得体会一句话 致良知心得体会篇六

近期集团组织了学习致良知的活动,当时就想到当年背古文时的那种愁,一想到古文就有点读不懂,难理解,不上口的感觉。当我认真读了之后,就感觉有一种正能量在心中燃烧,被书中的语句深深吸引了。

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

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说到: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许曰改过;四曰责善。无论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我们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顺利实现我们所立之志。所以凡事都要先立志才能成功。

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所以我们不要被繁华扰乱我的心,我们要认真的读懂自己,心之光明,则万事光明。荀子曰“养心莫善于诚”诚是心之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所以心即理。

人之意念,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该在事上磨练。道德不是虚假的框架,而是真实清澈的洞见。

对个人来说,破除心中的贪念、邪恶、嫉妒等,变得饱满圆融、至善至诚,既是个人更高层次的需求,又能让心灵更安定,心情更快乐。

总之,我们要用心体会这个世界,心存善念,致良知,凡事多磨,多下功夫,让阳明心学发于心,止与行,知行合一。不要让外界扰乱我心。

致良知工作心得体会一句话 致良知心得体会篇七

在人生的不惑之年,我能够得遇《致良知》是我的幸运,我甚至感觉自己的人生是从这时开始,这首先要感谢我的同事钟万书老师的介绍和重庆涌泉学院朱云秀校长的召集,让我有机会接触《致良知》的学习并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良知友伴砥砺前行,收获光明温暖的生活。

阳明先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但他却不是一个成熟的政客,所以当他初入仕途,遭遇混迹政坛的坏人刘瑾后,因为自己的仗义执言而受到攻击,身陷牢狱,最终又被贬贵州。贵州地处偏远,生活艰难,瘟疫肆虐,从中原流放到这里的人,有的死在半道,有的死在流放地。艰难困苦中,阳明先生用内心的意志抵抗物质的贫瘠,用平静温厚之心对待凶险,沉湎在儒佛道思想,最终龙场悟道。

苦不入心,生命自有芳华。阳明先生的这段人生经历给了我莫大的启示和收获。幸福之于人,就像尾巴之于狗,怎么转圈都咬不到,但是只要你向前走,它就会乖乖地跟在后面;苦恼之于人,像运动员握在手里的铅球,除非尽力抛出去,否则就是沉甸甸的负担。倘若一直把那些不幸或者痛苦的经历捧在手里,势必身心俱疲。而如果不把苦楚和悲痛放入心间,生命也自然会绽放芳华。

经历了8年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我心力交瘁,一身伤痛,短短三年的休整后,我于这学期又被任命为班主任,而且身兼教研组长、读书引导等数职,工作千头万绪,每天晨光熹微中出门,万家灯火后回家,还要给在市里上高中的儿子陪读,一路的风尘奔波之苦对我本已千疮百孔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我也曾经想要放弃,可是最终我还是在坚持我能够坚持的,放下可以放下的,因为那些乖巧懂事的孩子和理解支持我的家长们给了我巨大的温暖和加持,所以我立下大志,要用书籍灼照良知,让读书引领成长,在应试的寒凉中坚守语文的快乐和诗意,这就是我的教育理想,我要学会转变观念,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天堂。

感谢《致良知》,我今生最美的遇见!

致良知工作心得体会一句话 致良知心得体会篇八

良心对于一份工作来说,就是尽忠职守,不跨越职业底线,不违背职业道德。做人也是如此,有基本的道德标准是不能因为蝇头小利而去违背自己的良心的。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良心的演讲稿,希望能帮到你。

亲爱的同志们,可爱的同学们!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们的良心》。

老师们,同学们,当得知我们学校将进行一次师德演讲比赛的那个时候,我细细地盘点了一下自己从教十年的点点滴滴,真是感慨良多。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个时候,我年少轻狂而又斗志昂扬,每一天的生活都很充实。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动员学生;顶风冒雨,翻山越岭进行家访;课前精心准备、踏实备课;课后批改作业、总结反思;课间组织活动、与生同乐……。讲到这里,大家一定认为我应该是一位好老师,但是错了!原因是我所做的一切,目的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我自己。因为年轻的我,想尽快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斐然的成绩,并以此为资本找到属于我的所谓辉煌的位置。这样,我的学生们其实充当了我那可怜的工具。这里所说的“可怜”,大家是可以想象的到的。

所幸的是,我的良心并没有这样继续颓废下去。

有一次,我到一位学生家里去催要学费。当走进家门的那一刻我怔住了:堂屋的最里面不是我一贯在别人家看见的那种大木柜,而是拴了一头猪;堂屋的正中不是摆放着整齐的桌凳,而是堆满了杂物。孩子的父亲见我进门,慌忙用他那已经残损的袖头为我抹了一下凳子;孩子的母亲急匆匆地从墙壁上取下唯一的一方腊肉奔向厢房的灶台。就在那一刻我立即决定绝不提学费的事情。对于每个月只能拿到几百块钱微薄工资的我来说,做出这样的决定,一定是良心的回归。还有一次,一位住校的女生在夜里11点无故离校出走,我和几位学生在那个冬天的夜里几乎走遍了学校附近的沟沟岔岔,凌晨2点钟回到宿舍我竟没有半点怨怒,我明白我的良心没有泯灭。

后来,一拨一拨的学生离开学校继续着另外的生活,他们隔三差五给我发来短信、打来电话,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更是火爆。有时候走在路上,总有一些青春而又陌生面孔向我问好,自报家门之后方知是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尤其是那些曾经被我收拾得最狠的学生更是热情。在每一次登上qq聊天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学生会发来“你最近好不好”、“你工作忙不忙”等等一些关切的话语……。我在想,在我一次又一次感叹学生顽劣的时候,是否该想一想其实学生们原始的纯真还在,他们的良心还在!

离开中原中学已经近四年了。偶尔会在街上碰见中原学生的家长,他们和以前一样厚道而善良,总念念不忘那些关于我的微不足道的好。他们可能会因为欠我几块钱的学费而记挂一辈子,也会因为曾经送给他孩子一本无关紧要的书而感恩戴德,甚至会因为曾经对他孩子说过的一点无关痛痒的话而心存感激。这些善良的人哪,让我不得不对现实中一些家长的愚昧和无知心存包容。而我也知道了,所有孩子的家长们,他们的良心还在。

现在,一个月工资只换一担萝卜的岁月过去了,一年半载拿不到半分钱时代不会重演,“臭老九”的帽子也早已销声匿迹,工资待遇持续变好,现代化办公条件逐步完善,这一切的变迁说明国家没有遗忘我们,社会的良心还在!

教师是一个良心活儿。我们有良心,学生有良心,家长有良心,社会也有良心。凭着良心工作,不去比较伟大和平凡,不去计较崇高和卑微,不用刻意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因为“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爱岗敬业”是我们良心的使然!

同学们,你们的老师或许偶尔还会对你发发脾气,还会在你们面前表现得耐心不够,甚至还会对你们食言,所有这一切请你们包容;老师们,或许我们还在抱怨学生的顽劣,憎恶学生的无知,甚至会因为工作的繁杂而心生怨怒,所有这一切,我们不必惭愧。因为只要良心还在,即便我们永远不会是最好,但我们一定会变得更好!

谢谢!

每天朝阳送我走进教室,星辰伴我离开课堂。每当站在三尺讲台之上,我都无法抑制心中的热血荡漾。

思绪随风,带我回到了20年前的遐想。那时的我和今天的孩子们一样,背着鲜艳的书包,坐在明亮的教室,嬉戏在平整的操场。那一年,遥远的只剩下模糊的影子。那一年,老师问我们有怎样的理想。那一年,一张张天真的面孔,一双双高高举起的小手,一个个美好的向往。那一年,流行田震和那英的歌,节目单调的电视机中反反复复的播放着《好大一棵树》的旋律。懵懂的我听着那歌声长大。那一年,教师成了我的理想,我神圣的向往。

小时候常常写歌颂教师的作文。用了无数次——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是辛勤的园丁。长大些了,词语也丰富些了。于是乎作文纸下又有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句子。日子过得总比我想象的快,来不及细数,已经3x岁了。今天的我每天依然重复着20年前的节奏。一样的黑板,一样的课堂,一样的学生。不同的是我从20年前的座位上站到了三尺讲台之上。抬抬脚,一步的距离,却是20年的过往。

今天的我应了小时候的心愿,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教案替换了书包。粉笔替换了铅笔头,可当我伏在案头想要寻得一个词语来修饰教师的时候。却写不出任何一句曾经被用了千百遍的句子。我思索良久,最后坚定的写下了全新的两个字——良心。

如今自己站在讲台上,每天面对着可爱的孩子们,每当我对他们讲解科学知识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里闪着好奇的光芒。他们举起小手,渴望的等待着得到每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每一次考完试,孩子们的眼神里或绽放着快乐或蜷缩着悲伤。我站在讲台之上,为他们打开思维的大门。我观察着他们的表情,品读着他们的内心,快乐着他们的快乐,悲伤着他们的悲伤。我站在讲台之上,陪他们一起长大。

再过二十年,我的学生们也会和我今天一样,已经是而立之年。已经站在各种不同的岗位之上。演绎着自己人生。他们也许不会记得我的名姓,我的面容,甚至不会记得今天的年月。但我却在他们的生命中悄悄的写下了期盼和祝福。莲 山 课 件今天的我站在讲台之上,也许可以对讲课浮光掠影,也许可以对作业批改草草了事,也许可以对孩子们漠不关心。因为多年后的他们不会记得我。但我却不可以这样做,因为多年后的我仍然可以记得今天的自己和今天的他们。我今天的一点懈怠,一点疏忽都可能对孩子们的明天造成想不到的影响。今天的一点关怀,一点鼓励都可能推动孩子们成就美好的明天。教师的责任要为孩子们照亮道路,为此,我必须发出光芒。这光芒的源泉便是良心。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一名平凡的小学老师。我没有工程师的头脑,也没有园丁的巧手。可我肩上的担子却比他们都要沉重。一个工程失误可以重来,一丛花草的衰败可以再生。而孩子们的童年只有一次,每天站在讲台之上面对不同的孩子只有一次,没有回头和更改的余地。权衡的砝码唯有良心。

教师被人们看成是高尚的职业。今天我作为x学校的一名教师站在这里表达我的感慨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啊。为了这份骄傲,我会一直摸着这颗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