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工会民主管理论文(热门13篇)

工会民主管理论文(热门13篇)

作者:FS文字使者 工会民主管理论文(热门13篇)

范本是我们写作的参考点,通过分析范本,我们可以了解到写作的规范和要点。接下来是一些优秀范文的分享,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灵感。

工会的论文【】

不可否认,在工会工作已经开展多时的国有企业,已经经历了太多的变革,目前而言工会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支持还仍显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工会工作的地位弱化,在企业中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企业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其所有的运作,都是为了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来创造和获得利润,同样的,这个属性也存在于国有企业当中。而工会作为当前企业的一个下属职能部门,并没有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起到链条作用,没有直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利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工会举办的活动不合时宜,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生产秩序,这样就导致了工会部门在企业中逐渐处于一种附庸的地位。一旦产生这样的影响,工会部门在发展过程中也难以得到来自于企业的支持和帮助。

这种限制主要体现在编制逐渐缩减,工会的工作人员逐渐呈现老龄化,流通性变差;在待遇上有所差异,对于工会工作人员而言,相应的待遇,晋升的渠道远不如企业其他部门的员工宽泛;在紫金使用上,除却工会经费的相应支出,在业务的拓展上,难以得到来自企业的支持,一些花费较大但是能够有力促进工会工作的思路,受限于经济,难以得到实现。长期处于这样的发展态势之下,工会工作的发展和创新举步维艰。

(二)企业工会所承担的职能弱化,职权责任分界不清。工会工作由于当前企业的不断发展,许多只能已经被其他部门的业务所涵盖。在职工维权的方面,工会作为之前职工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主要渠道,当前已经被信访部门和武装保卫部门的职责所分流,自身的工作职责已经被弱化;在组织活动方面,工会的活动大部分体现在文体、艺术和竞赛几个方面,但是当前企业不断拓展,各系统有了属于自己活动经费,各项活动的组织能够自发地、小范围地开展,工会组织活动的职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在当前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所涉及的业务增多,跨地域的下属基层单位也在不断增加,这样的前提下,企业工会不得不将慰问、走访职工的权责下放给下级单位,而下级单位的工会能否建立健全,是否以工会名义进行慰问工作,这也是一项逐渐被弱化的职能。

(三)国有企业工会的部分制度已经不适应当前企业的发展现状。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不断进步,这样也要求工会工作应当与时俱进,全面改善当前的工作现状。在当前大部分的国有企业当中,工会工作的制度已经沿用了很长时间,这样就在两个方面上给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错误的导向。一方面是在制度的具体实行上,一些制度在当前企业的具体情况下,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了,例如在补助、慰问和活动奖品的发放上,沿用着旧有的标准,但是旧标准在制定的层次上和当前相比,大部分已经失去了自身的意义,较低的标准也难以让员工信服;另一方面,在当前制度的规定下,一些活动已经难以吸引当前企业员工的兴趣,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活动要求强制性参与,参与效果难以保证,旧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影响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不利因素。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现实情况下,工会工作对于目前而言,其所有职能依然存在,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将职能切实发挥出来,主要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将工会工作落到实处,提升工会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大部分的党务工作一样,工会所开展的各项工作都普遍存在不好量化的问题。作为工会而言,当前开展几项活动,慰问几户困难职工这样的工作内容,都是存在难以考核的问题。要将工会的工作成绩彰显出来,一是要让工作和企业的发展形势相结合,所开展的相关活动要和企业当前的需求息息相关,在活动中宣传企业当前工作任务,时刻为企业当前的工作目标所服务;二是要在企业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年度性的活动,例如职工维权月,企业车间比赛,技术比武等活动,形成一年一度的,有固定模式和固定时间召开的活动,将活动和企业文化的建设结合在一起,让职工对于工会活动的认识更进一步;三是要在维权工作,慰问工作当中,切实发挥出自身的应有职能,通过主动下访,定期“坐诊”的方式,收集来自于员工的诉求,使职工对于企业重拾存在感和认同感。

(二)充实工会队伍,认真履行职责,重树工会形象。工会工作属于点多面杂的一项党务工作,由此可知,对于人员的需求配置也较为严格。一是要在得到企业和员工支持的前提下,要合理规划当前部门的工作内容,对当前工会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做出细化,对工作业务按照工作量大小进行分工。之后,按照分工的相应要求,向企业申请足够的工作编制,将人员配备到位,以适应企业的工会工作开展。二是要在人员到位后,加强相应人员的履职尽责能力,从思想上教育,从业务上培养,在思想认识上和业务能力上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尽快打造属于自己的精英工作团队,能够更好地完成当前的工作任务;三是要在工作过程中,发挥出公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善于利用当前在企业职工群体当中广泛开展的,有着一定群众基础的活动载体,冠以企业工会的名义,将活动扩大化,专业化,在节省设计时间的同时,得到群众的一致支持。

(三)与时俱进修订工作制度,适应企业当前发展。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会工作,制度的建设应当摆在首位。一是要修订当前制度中存在的不当之处,对于各种活动和奖励的指标,要以当前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来作为衡量标尺,适当拔高标准以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二是要对制度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订,对于工作项目已经取消,没有指导意义的条款果断给予删减,对于已经随企业发展变化的工作内容尽快进行官方修订,确保各项制度符合企业的实际,符合社会要求,让工作的开展更加流畅,有序。

工会民主管理制度

为适应新时期工会工作的需要,加强机关工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机关工会是在局党组领导下,由机关在职职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自愿结合起来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二)机关工会是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有力助手和密切联系机关广大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机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是机关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着和维护者,机关在职职工都有依法参加组织工会的权利。

(三)机关工会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依照《中国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四)机关工会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各部门应当支持工会合法开展工作。

(一)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职工,协助单位党组织搞好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

(二)围绕机关中心工作开展适合单位特点的文化体育等活动。

(三)代表职工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协助和督促做好有关职工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工作。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

(五)加强自身建设,依法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管理好工会财产。

(六)要积极配合机关支部搞好职工思想教育,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谈心活动。

(七)维护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协助和督促组织好职工的短休和休假活动。

(一)每年定期召开工会委员会议。

(二)每年定期组织职工开展适合机关特点的文化体育活动。

(三)配合党组织教育职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支持和配合做好机关妇委会工作,每年组织妇女干部开展一次集体活动。

(五)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关心困难职工生活,努力为困难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六)根据机关实际做好慰问、安抚工作。

(一)会员会费的缴纳。工会会员按个人每月工资收入总额交纳0.5%的工会会费。会费由本级工会独立使用。

(二)机关根据财力和实际情况,每年给予工会一定的经费补助,以弥补工会经费的不足。

(三)工会经费开支主要用于职工开展教育、文娱、体育、宣传以及其他活动方面的开支。

工会基本职能研究论文

1、部门工会委员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级工会及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配合本单位党政领导开展工会工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认真完成校工会和部门工会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2、基层部门工会委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的意识,热爱本职工作和工会工作,善于团结广大教职工一道工作,要勇于吃苦,乐于奉献,真心实意、热情地为广大教职工服务。

3、基层部门工会委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注意总结工作经验,发现问题,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二)分管工作职责。

主席工作职责。

1、主持基层部门工会全面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讨工作,制定工作计划,进行年终工作总结。

2、参加学校及有关部门召开的会议,积极完成教代会、校工会安排的工作任务,积极参政议政,发挥应有的作用。

3、协调好与党政和委员之间的关系;勤奋务实,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全体委员一道做好工会工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工会民主管理制度

为动员和组织职工参与法院民主管理,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调动广大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提高法院民主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各个职工要以《工会法》《劳动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组织职工参与民主管理。

第二条职工民主管理接受同级党组织的领导和上级工会组织的指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

第三条依照法律规定享有政治权利,与法院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均可当选为职工代表。

第四条职工代表应由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和领导干部组成,其中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不低于60%,女职工和先进模范人物应占适当比例。

第五条职工代表必须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

第六条职工代表对涉及职工权益的管理状况享有知情权;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第七条职工代表有权参加职工代表大会及其工作机构组织的活动,闭会期间可以对本单位执行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和提案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八条因参加职工代表大会及其组织的各项活动而占用的'工作时间,有权按照正常出勤享受应有的待遇。

第九条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审判执行业务素质和参与管理的水平。

第十条密切联系群众,代表职工合法权益,如实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认真执行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做好职工代表大会交给的各项工作。

第十一条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法院的规章制度,保守法院秘密,做好本职工作。

第十二条职工代表对选举单位的职工负责。选举单位的职工有权监督本单位的职工代表,对不履行代表职责的,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有权决定罢免其职工代表资格。

第十三条听取审议关于发展方针、发展规划、年度计划、财务报告、职工培训计划、招待费使用情况以及实行院务公开、履行集体合同情况等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四条审议通过或者否决工资调整和分配方案,劳动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措施,机构改革、法院改制、减员分流方案及奖惩办法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规章制度。

第十五条审议决定职工福利费使用方案及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

第十六条工会组织要组织动员职工积极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激发职工工作热情,挖掘职工聪明才智,为法院发展献计献策。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法院工会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工会的论文【】

本文主要阐述了一个主要问题,那就是如何加强基层工会的活力建设。由于工会是直接联系并且服务职工群众的,做好基层工作的活力建设才能有效地将广大职工联系在一起,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此外,加强工会基层工作的有效性和适应性也是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需要。因此,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争取最大的行政支持才能有效地提高工会建设的规范性,同时,提高工会干部队伍的素质也是增强企业基层工作活力的重要保证。

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基层工作作为工会整个肌体最微小的细胞是工会全部工作和活力的基础。同时,通过基层工会组织也能够直接体现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以及号召力。搞好基层工会活力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工会工作的健康发展,还能有效地提高广大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以及热情,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事故的发生。因此,基层工会组织工作状况,关系工会整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工会的建设,切实增强工会基层组织的活力。

基层工会作为落实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实践者以及推动者,更是为全部工会工作创造凝聚力的基础。随着现代化社会的迅速变革,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模式以及分配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形式也越来越多种多样。在这种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社会的各种矛盾以及利益关系变得也越来越复杂,因此,为了能够坚实地走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必须通过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的活力建设,不断地增强基层工会工作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我国企业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进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建的企业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是职工队伍不断地壮大,因此,组建工会的难度以及发展会员的任务变得越来越艰巨;虽然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会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但是工会的基础工作仍旧十分薄弱,并且随着发展的速度,这种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此外,基层工会真正发挥的组织作用与职工对工会的期望值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的精神和思想以更好地发挥基层工会的作用,认真贯彻文件精神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强工会的活力,还能有效加快工会组织的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将广大职工的思想以及智慧统一到“十二五”规划的总要求上来,并通过努力实现其既定的目标任务;第二,工会对于协调企业中的劳动关系以及稳定劳动关系都起着其他组织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第三,企业基层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包括:建设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建设“四有”职工队伍以及全心全意为职工办实事。因此,只有加强基层工会的活力建设,才能让工会真的是为职工服务,职工才能体会到企业对自己的关怀,然后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工作中,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还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应该将企业作为工作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基层工会的活力。企业基层的工会建设需要提高,进而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应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来准确地把握企业改革发展在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然后再发现本企业职工遇见的问题和困难,将其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结合这些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措施以及建议,最重要的是认真落实。

企业作为增强基层工会活力的重点,必须强化基层工会组织的建设工作。为了不断地提高工会的组建率以及职工的入会率,应当根据企业以及职工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制定组建工会的目标。为了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推动基层工会有序开展的同时,还应积极探索进城务工人员入会的各种形式,使企业工会迸发出勃勃生机。

3.1增强企业基层工会活力,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争取行政的支持实践证明,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建设以及发挥好基层工会的重要作用必须要有党委的重视以及行政的支持。为了有效地促进改制和新建企业工会工作能够健康地发展,必须坚持“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党建工建一起抓,共同发展”的思想。此外,为了帮助工会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还应当坚持政府与工会、企业行政部门与企业工会形成的联席会议制度。由于加强工会的活力建设工作受到了行政部门以及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各个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有效地提高了工会工作人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为职工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服务,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增强企业基层工会活力,必须围绕大局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定期组织广大职工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各级工会的活力,而且能有效地发挥基层工会应有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工会组织作用最有效的途径。如: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各项经济技术的创新、创优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职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同时还能全面提高职工整体的素质水平。由于通过这项活动提高了广大职工的技能水平,从而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如通过“建家”的活动,将基层工会建设成为职工温暖的家,不但让职工得到了归属感,而且还增强了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将企业当作自己的家,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还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单位通过开展“双爱双评”的建家活动,在推动各项法律法规在外资以及民营企业贯彻实施的同时,还有效地激励并提高了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的热情;为了帮助单位中困难的职工,单位组织了送温暖活动,不仅帮助了困难职工,还能使得职工具有感恩之心,以更好的心态去工作,回报企业,回报社会,这样的工会才能真正起到了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3.3增强企业基层工会活力,必须加强基层工会的规范化建设为了保证工会组织具有鲜活的战斗力,应当加强基层工会的规范化建设。首先,必须不断地完善和规范基层工会组织的领导体系。此外,为了创新工会的组建形式以及大力发展联合工会委员会,工会应当本着便于发挥基层作用以及便于接受基层党组织领导为出发点,并结合职工的就业形式以及基层单位的分布特点。同时还应当选拔一批具有事业心、责任感以及热爱工会工作具有群众基础的工会领导班子以加强基层工会的建设。其次,还要不断地推进基层工会法制化、群众化以及民主化的进行,以不断地加强和规划基层工会民主和工作制度的建设。

3.4增强企业基层工会活力,必须不断提高工会干部队伍素质为了全面提高基层工会干部队伍的素质,应当强化队伍的三个意识:第一,仅仅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开展工作,同时将思想、行动以及政治与中央保持一致,即强化基层工会干部队伍的政治意识;第二,强化其责任意识、树立强烈的事业心以及乐于奉献的主人翁精神;第三,强化群众意识,通过倾听职工的心声和要求改进工作方法,从而设身处地地为广大职工服务。此外,为了适应并不断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还应当提高基层领导干部队伍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改进工作方法的能力、处理问题以及化解矛盾的能力、协调沟通的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五种能力。

工会只有切实地为广大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才能凝聚广大职工的力量,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实现工会的作用。只有提高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以及主人翁精神,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1]王承宗。关于增强基层工会工作活力的几点思考[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3)。

[2]刘国学。关于新时期基层工会组织的责任[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4)。

[3]李永功,张爱云。如何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09)。

[4]刘延明。浅论如何激活基层工会活力[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4)。

[5]王天林。社会转型与工会使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会的艰难困局及其瓶颈突破[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工会论文范文

进入20xx以来,在公司领导和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基层分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文化公司工会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强化自身建设,按照年初的工作计划,结合自身特点,充分调动职工的聪明才智,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全面落实依靠方针,组织引导职工积极开展“建功在企业、和谐促发展”主题活动,推进企业民主管理、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公司经济发展,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下是本年度企业工会工作总结:

文化公司工会以《监督之窗》为载体,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与企业管理息息相关的各种知识,进一步强化工会干部政治意识、创新意识、群众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加快工会干部理论化、知识化、专业化进程,提高工会干部综合素质。

文化公司工会积极参与各项经济工作,围绕稳定与发展,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使广大职工明白集团公司的发展方向,树立危机意识、竞争意识,转变工作态度,激发职工的聪明才智,为集团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寻找对策,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使集团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展献计献策活动,广纳良言,为企业发展征集好建议、好点子,推动集团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在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必须培育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精的员工队伍,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组织企业工会,20xx上半年,文化分会共吸纳新入会会员22人,为集团工会输送了一批新鲜血液。依靠工会组织的特殊作用,为企业的稳步、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文化公司工会围绕着“安康杯”知识竞赛活动,教导员工树立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围绕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中心思想,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通过黑板报、通信报道等形式及时表扬竞赛中的好人好事,在公司上下掀起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劳动竞赛热潮。部分同志利用年休假时间学习,苦练基本功。通过一系列的竞赛活动,员工的业务知识熟悉程度和业务操作能力大大增强,窗口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业务处理能力得到明显改善,业务发展日新月异。

公司工会干部以关心员工生活,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为已任,工会委员把关心做到“家”,利用节假日及晚上的时间,和公司干部、员工进行谈心,认真了解员工家庭的生活、工作状况,努力为员工排忧解难。“六一”儿童节、“三八”妇女节的节日慰问工作,降温费的及时发放,将组织的温暖送到职工心坎。这些工作既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又维护了员工的具体利益。

我们集团历来是社会慈善事业的倡导者,支持者,文化分会自然不甘落后。我们分会员工知道矿业农庄要建职工书屋的消息,为书屋捐献一批图书,为急需知识的人群送去了甘泉。我们工会还参加了“爱心一日捐”活动,共募集资金2400余元,对社会慈善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今年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对搞好20xx的工会工作充满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积极配合上级工会组织,做好工会工作总结报告,配合企业党组织,结合企业实际,抓紧抓实职工的现代化管理,开展理论、技术及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组织职工学习《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知识,加大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等知识的培训,进一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工会民主管理与劳动竞赛工作汇报

我部在市高指的正确领导和全项目部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以建设“创一流管理,铸精品工程”为企业目标,全体职工认真围绕xxx年常州高速公路建设劳动竞赛活动的目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总结以往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面临的严峻形势,振奋精神,科学部署,全面掀起劳动竞赛的高-潮。

通过劳动竞赛在全体职工中广泛开展,提高了职工素质,激发了工作热情,促进工作开展形之有效的途径。钱厅长对宁常高速提出的四个之最的口号,对全体参建职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转变观念,探索抓好劳动竞赛活动的新途径,并以此来提高我部各项工作水平,成为我部亟待解决的一项紧迫而坚巨的工作任务。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其主要特点是:

一、高度重视,广泛宣传。

二、注重培训,积极创新。

项目部每月组织1~2次新工艺、新思路的培训,积极鼓励大家勇于创新。我标段封层大面积采用橡胶应力吸收层、沥青上面层采用ar-ac13橡胶沥青,橡胶沥青施工技术在国内都没有成熟的参考资料可查,面对难题项目部通过市高指牵头,先生来我部开展橡胶沥青知识讲座,学习国外的施工经验。

三、岗位练兵,技术比武。

认真组织参加项目办3月组织的试验技能操作比赛,并获得团体三等奖的成绩,个人第2和第3的成绩。项目部试验室也多次组织试验技能操作大比拼,通过比赛培养了新人、考核了员工、评选出先进、树立了模范、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注重实效,激发热情。

通过劳动竞赛的开展,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爱岗敬业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涌现出了许多先进集体和个人,项目部建立专项考核基金,对先进集体和个人发放奖金,以资鼓励。项目部获得共青团常州市委员会和常州市交通局颁发的“优秀青年突击队”,张永昕通知为xxx年度劳动竞赛建设功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紧紧围绕高速公路建设,继续发扬高效执行,勇于创新,在全面练兵的同时,以“生态宁常”为导向,切实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宁常高速公路建设发挥最高水平。

学校工会宣传工作论文

三、会议主持人:校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曾凡阳。

五、出席人员:。

校学生会执行主席郑洪菲。

校学生会主席团主席李雨霏。

校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欧阳泽谭铸宋婧。

各学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20名)。

六、列席人员:。

七、会议主要内容:。

校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曾凡阳对20下半年学生会宣传部的工作进行了概括总结。在过去的半年里,校学生会宣传部工作出色、成绩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以服务成长为核心,紧贴学生会文化发展动向,打造系列化品牌宣传新形象;。

第三,以综合实践为载体,增强学生会成长服务理念,引导思想建设新突破;。

第四,以结合自身为前提,调整部门内部管理模式,推动项目化工作理念新进展。

曾凡阳部长指出,回顾和总结过去半年的宣传工作,充满艰辛,但也满怀收获,每一个活动的成功举办,每一点进步,每一份收获都包含着各级领导老师的关怀和鼓励,也受益于兄弟部门的帮助和协调,同时也凝结着每一位宣传部成员的智慧和汗水。在新一年的工作中,宣传部必将能以一个全新的面貌迎接各项考验,向学校和学生会递交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李雨霏主席向在座的参会代表们宣读传达了今年我校宣传工作的要点,以“科学、实效、特色”为总方向,进一步完善我校学生宣传工作信息化建设以及建立健全我校团学信息宣传平台为具体要求,例如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宣传、开展部门工作交流座谈会、各项相关技能培训等等……将我校的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到位。

各学院的代表们就六十周年校庆我校的宣传工作做了积极的讨论,其中包括宣传的方向、方式形式、时间、特色等等都做了相关的讨论,而目前的工作重点在于响应学校号召做好征集校旗、校歌的征集活动。郑洪菲主席表示,各学院可以发挥自身学院的学科优势带动学员们积极参与此项活动,为学校做贡献,也建议各学院在四月份之内将六十周年校庆的早期宣传工作做好,使每一位同学和老师都了解这项活动并参与其中。

4、校学生会主席团主席李雨霏发言。

李主席在发言中表示,过去半年校学生会的宣传工作成效显著,各学院的大力支持是功不可没的,在此感谢各学院,也感谢来参会的代表们。其次,李主席也指出宣传工作是一门需要坚持的.工作,需要各位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学们要保持积极性,讲究方法,不拘于古,结合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工作。

5、校学生会执行主席郑洪菲发言。

郑洪菲主席的讲话中强调,校学生会与各学院的学生组织是一体的,是共同成长相互促进的关系,应当相互帮助共同合作,历史遗留下来的“层级观念”以及工作上带有个人偏见的不良现象应当予以纠正,这样才能保证学校的各项活动有序成功的展开。

各位代表就在自己的宣传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经验进行了交流学习。

最后,郑洪菲主席就此次会议向宣传工作提出三点总结性观点:。

一、明确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包包括其准确性、完美性与重视性。一个活动的宣传方式、内容、特色对其活动的成功性与完美性都有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宣传工作者也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不要看低自己的工作。

二、把握宣传的方式方法。作为宣传工作的领导者,要思考现行的宣传方式有哪些,哪些用过了,用出了什么特色;没用过的又是什么原因,是条件不允许还是自己的不用心?要突破现有的宣传方式,寻找多种宣传渠道,与时俱进利用新的方式去做宣传。

三、注重培养与传承。“培养”是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继任人员的培养也包括自己自身的培养,要将大学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提升自己。而“传承”指的是传承一些好的宣传方法、途径、特色以及经验,使得好的作风继续发扬。

八、会议决议:。

1、建议各学院每月至少发布一篇学院动态新闻至学生会,加大学生会网站的信息量。

2、有关六十周年校庆的细节问题的讨论,将成立宣传部专项委员会日后进行工作交流。

九、与会成员合影留念。

完善评估机制,深化民主管理的管理论文

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价和管理的制度。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学识水平、技术水平、工作才能和工作成就与贡献的重要标志,建立职称社会评价机制是深化我国职称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

我国职称制度改革经历了从解放初期至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技术职务任命制度,到1977-1983年的技术职称评定制度,再到1986年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发展过程。先后出现了六种具体评价模式:第一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原获得的技术职务基本上予以确认和保留,由单位领导和组织部门考核任命;第二种是1955年至1965年,我国在卫生、科研、高教及工农林水系统实行的专业技术职务任命制度,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只聘不评;第三种是1978年至1983年我国实行的专业技术职称制度,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只评不聘,只是一种荣誉性的学术称号;第四种是1986年以来实行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其特点是评聘结合,先评后聘;第五种是评聘分开模式,其特点是放开资格评审,控制职务聘任;第六种是单位自主聘任模式,其特点是评聘统一于单位内部,只聘不评。

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这是中国人才评价机制的重大突破。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重在确立标准、改革方式和完善科学的评价手段。在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必须改变计划经济时期那种单一评价主体的人才评价方法,发挥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构作用,增加透明度和群众参与程度,确立相互有所区别的评价主体和各有侧重的评价方法。

二、建立职称社会评价机制的现实意义。

所谓职称社会评价机制,就是职称评定由社会各专业协会或各行业中最有声誉的专家组成的职称社会评价团队来承担完成,而政府人事管理部门负责其相关政策执行及其评审质量监控亦即职称评定与质量监控互动的工作机制。建立真实意义上的职称社会评价团队来承担完成全社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工作,不仅有其客观必然性,而且是完全可行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逐步深入及非公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工资、住房、养老、医疗保险等各项配套人事制度改革先后启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迫切希望通过相应的职称社会评价团队为自己评定职称,使自身价值能够被全社会及时认可。因此,建立职称社会评价机制是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深化职称改革、落实科学人才观的内在要求,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与国际职称制度和用人制度接轨的必然选择。具体来说,建立职称社会化评价机制,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

1.有利于厘清职称与职务的概念。职称与职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相联系,又有区别。职称是标志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成就的等级称号,职务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相应的学术技术水平及身体健康状况才能担负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职称属于人才评价范畴,职务属于人才使用范畴。实践中普遍存在将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与评“专业技术职务”混为一团的现象,使绝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甚至不少实际从事该项管理工作的同志,都把“职称”误认为就是“职务”。建立职称社会评价机制后,人们将会很容易发现二者的本质区别,纠正对其错误的认识。

2.有利于促进职称评审标准的统一。目前职称评审任职条件不是由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用人单位实际专业技术工作发展需要来决定,而是随着评聘指标多少由评审单位行政领导随意改变。通过建立社会化评价机制,能够发现任职条件的不足之处,及时反馈给政府人事管理等职能部门,帮助管理部门及时修改、完善任职条件,保证职称评定质量相对稳定与职称评审标准的相对统一。

3.有利于实现职称评审的专业化。由于社会评价团队主要由各行各业公认的享有较高声誉的专家组成,具有明显的专业化特点,他们履行的是社会责任,不必为具体用人单位和个人左右。一方面,可避免目前实际上存在着“外行评内行”、“杂家评专家”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使他们真正做到只认任职条件不认人,尽可能地摆脱“长官意志”和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等干扰,有利于职称评定在更加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中进行,更有利于保证和不断提高职称质量。

4.有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由社会评价团队来评定职称,不受指标限制,只要符合任职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可自由申报评审并取得相应的职称。这种评价方式,为用人单位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任提供了现实的人才资源条件和必要的'社会环境条件。它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人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促使专业技术人员年度或任期工作考核更加严格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促进人才质量的不断提升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

5.有利于强化职称评审的管理。一旦职称评定由社会评价团队来承担完成,作为政府人事管理部门则可摆脱具体事务,把主要精力放到研究规范其任职条件、专业岗位设置和监督评审质量及用人单位日常考核、聘任质量等宏观问题上。作为用人单位,则可免除推荐晋升职称过程中的繁杂事务,把主要精力放到专业岗位设置,建立和完善聘任条件,以及通过严格的考核真正做到择优聘任亦即聘约管理等更富实际意义的工作上。

三、进一步完善职称社会评价机制的对策思考。

2.进一步完善任职资格条件。任职条件应能较客观的反映出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同时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这样才能为职称评定创造相对公正公平的客观标准。事实上,任职条件是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做到基本稳定和相对统一的,而职务聘任条件则可因地制宜即表现出地区甚至一个单位对人才要求,使用的差异性。因此很有必要集中全国有关的专家尽快研究完善各个系列的任职条件,这也是实现全国人才流动和合理配置的客观需要。

3.认真组建社会评价团队。原则是要避免过去存在的“杂家评专家”,“外行卡内行”的情况发生,尽可能地发挥社会各专业协会的作用,要尽可能地在各专业协会会员中挑选各系列职称社会评价团队人员,也可向社会直接招聘。职称社会评价团队的组建,既要避免“长官意志”,更要突出专业性、学术性和民主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把好入选评委的质量关,切实做好质量监控工作。

5.切实制定职务聘任条件。制定和完善职称任职条件是政府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而制定职务聘任条件是具体用人单位的事。过去我们职称工作实行的是评聘结合的单一模式,用人单位无权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职务聘任条件。建立职称社会评价机制后,继续沿袭这种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事实上,职务聘任条件应更多地体现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职责,同时,因地、因时、因单位岗位不同应有不同的要求。

6.严格规范、完善考核工作。建立职称社会评价机制后,年度或任期工作考核结果,对职称评定的作用相对会减弱,而对职务聘任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强化。为此,用人单位要花更多的精力来不断规范、完善考核工作,以使聘约管理日趋规范化,并最终走向科学化和法制化。

通过建立职称社会评价机制,逐步形成科学、动态、开放的职称体系,形成以能力、业绩为导向,重在社会、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使用机制和“个人自主申报,业内公正评价,单位择优使用,政府指导监督”的职称工作运行机制。

试论科研单位民主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阐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希望能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十八大。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迅猛增加,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其就业问题,不但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1、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1.1随着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同时上半年全国民营企业有6.7万家倒闭,20,高校毕业生有727万名,相对去年增加28万,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高校就业人数高达810万。

1.2现阶段,中国的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财政债务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压力,使得政府下决心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大概率事件。2014年,中国经济已悄然进入新“拐点阶段”,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这使得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同时也受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

1.3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回落,出口增长乏力,致使大量的企业减员或倒闭,加上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据有关统计,中国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减少就业岗位100-200万人。出口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有30万至50万人失业。

1.4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数据表明,2014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呈现突出特点:理科类就业率较高,就业率较高的前50个专业,就业率均超过了全国本科平均91.8%的就业水平。排名前五位的建筑学、安全工程、地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护理学专业,都是理科专业。

2、影响大学生未来就业因素分析。

2.1国家就业政策。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

2.2专业之间供需不平衡。随着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所需不同专业的人才也在随之改变,再加上有些高校为了招生所开设当时热门的专业,等到毕业的时候热门变冷门,导致供过于求,进而使许多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而冷门变热门的专业则供不应求。

2.3就业流向不平衡。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高校大学生毕业后的流向还是比较倾向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及沿海的一些大中城市。而相对来说比较偏远的地方在吸引人才的.各方面的力度比较薄弱,最终导致经济发达的地方人才济济,而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则很难吸引到高校毕业生。

2.4存在性别歧视。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存在性别歧视。由于部分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只招收男生而不接收女生,即使是那些德才兼备、学业突出的女生往往也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女生就业难的现象普遍存在。

2.5不当的择业观。大学毕业生就业,无疑要受到父母亲戚、教师朋友、社会舆论的影响。人们的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许多大学生轻视工厂的实际技术工作,向往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去,从而导致了就业观念重视为官的倾向,轻视了承担实际技术工作等职位角色,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择业时选择方向的困惑。

3、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3.1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深化教育改革,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建立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状况挂钩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3.2在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根据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具体领域进行过去传统学科的改造和调整,新建一批更具有综合性的新兴学科,或者对传统的学科进行充实和更新,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在高等学校的专业调整中,要改变过去的对口性,增加适应性的改革方向。

3.3发挥市场的作用,完善就业市场。企业要加大与学校的合作。加大与学校的合作,多提供一些践机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重要的是把握好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难就难在就业市场不完善。积极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作用。

3.4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要认清形势,面对时代的发展,重新审视各种职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适应就业制度和就业方式的转变,破除传统的精英式就业观念,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正确认识和掌握就业原则有助于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有助于个人才能的施展和职业理想的实现。

3.5择业与创业相结合,增强心理承受力。坚定的自信心是成功的源泉。无论才干大小,成功首先取决于自身坚定地自信力。对于择业中的大学生来说,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性格,克服心理障碍,激励起心中的希望,在选择职业时充满信心,积极面对。除了自主择业之外,大学生自身也可创业。

4、结束语。

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体需要的是贡献自己力量的机会,而一个合适满意的工作将有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国家、学校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各尽其力,促进大学生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高校、企业、社会及大学生等各方面共同的努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1]孙朴.关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12).

[2]杜培潮,柳菲等.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的调查研究[j].时代教育,2012(01).

[3]青梅.高学历毕业生就业之困[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6。

[4]程森.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4.

年经验材料:银行工会民主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银行工会成立以来,大力弘扬“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理念,全方位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精心打造民主管理“阳光工程”,构建了企业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先后被市总工会授予“推进协商民主强化社会责任先进单位”、工会工作先进集体、“真情协商•和谐共赢”品牌创建活动五星级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注重“三个融入”,提升民主管理效率。

(一)坚持把民主管理融入党建工作。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把民主管理与全行党建工作相互融合、一体推进。一是做到部署同步。各级党委每年年初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民主管理工作,确定全年厂务公开重点,明确民主管理思路,夯实工作基础。二是做到考核同步。持续完善民主管理考核办法,坚持把民主管理工作纳入党建责任制考核范围,与班子成员绩效考核挂钩,进一步激发工作活力。三是做到检查同步。在每年开展党建检查的同时,一并组织民主管理考核工作,对考核结果进行全行公开,通过亮绩、赛绩的形式,推动民主管理工作“当龙头、得一等、争第一”。

(二)坚持把民主管理融入企业管理。将民主管理嵌入到全行管理的各个环节,使之成为企业管理的有力抓手。一是融入公司章程。根据《公司法》要求,将职代会、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等制度写入公司章程,明确职权范围和履职程序,确保依法开展民主管理工作。二是融入法人治理。明确总行、各分支机构工会主席为同级班子成员,并通过职代会选举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参加董事会、监事会会议,参与全行决策、管理和监督,充分表达职工的意见和诉求。三是融入全行管理。工会委员、职工代表进入各级相关行政工作小组、委员会,积极反映员工呼声,让民主管理融入全行业务经营管理全过程。

(三)坚持把民主管理融入廉政建设。注重把民主评议与干部管理相结合,将评议结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坚持每年通过专题会议、职代会的方式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评议工作,持续强化对全行各级领导干部和重点岗位、重要环节的监督,切实把全行决策机制和程序、经营管理和领导人员的廉洁自律等情况置于广大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下,促进全行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为领先特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围绕“三个问题”,做实行务公开。

(一)把业务发展的重点问题公开。凡是“三重一大”、发展战略规划、业务经营管理等重要决策事项或重大方案出台前,我行都会组织开展全行性的宣讲。如2019年由总行领导亲自牵头,各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组成队员,开展“十大工程”答辩会,通过现场答辩的方式,将总行重大战略准确无误的传达到基层一线。同时,对职工关心的年度经营目标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年度利润收益等基本情况利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民主恳谈会、党委班子接待日、员工论坛、内网主页、公文系统等形式及时进行公开。

(二)把职工关注的重点问题公开。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管理制度办法,如“安居乐业”住房补贴管理办法、偏远营业网点补助管理办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离职管理办法等,在出台前均反复征求职工意见,讨论修改后再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与职工利益相关的绩效薪酬延期支付比例、企业年金管理等方案也在每年的职代会上进行审议并公布。对干部选拔任用、公开竞聘、考评晋级、困难员工补助及其他职工关心关注的重要事项及时进行公示,接受全行员工监督,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三)把改革攻坚的重点问题公开。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全行转型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我行坚持通过调研座谈会、成果交流会、专题研讨会等方式对广大职工进行宣讲,组织全行员工开展讨论。如近期我行各级班子成员根据“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大调研”工作要求,围绕“抓整改、抓发展、抓稳定、抓合规”四大核心任务,组成调研组,深入基层开展全覆盖宣讲调研,分析当前全行形势,指出推进四大核心任务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建言献策,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同时,提高了全行员工对重大决策部署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三、紧扣“三项重点”,推进集体协商。

(一)聚焦机制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和讲求实效的原则,严格按照征集议题、确定协商人员、召开协商会议、工会督导办理、开展满意度测评五个步骤,建立沟通协商闭环流程,完善工会与行政的沟通协商机制,做到全行重大问题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通过工会与行政进行协商解决。如根据部分职工反映工作距离较远,交通费用较高的问题,工会积极与行政进行沟通协商,制定了交通补贴方案,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给予员工一定的交通补助,极大地减轻了员工负担。

(二)聚焦人才培养。高度重视集体协商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把培养集体协商人才作为推动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采取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健全完善工会工作人员教育培训机制。我行工会坚持每年至少组织举办1次工会工作人员培训班、集体协商实务培训班、职工代表培训班,同时积极参加新时代工会创新发展专题培训,全面增强工会工作人员集体协商等工会工作的能力本领。

(三)聚焦竞赛参与。坚持以赛代练,以比赛成绩作为检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标准,积极组织广大员工参加各级集体协商竞赛等活动,近年来,我行1支代表队以位列市直参赛企业第一名的成绩,荣获集体协商竞赛二等奖,2名员工获得优秀选手称号,1名员工作为参赛选手代表市总工会参加了全省集体协商竞赛,夺得全省工会集体协商竞赛第一名,进一步展现了我行工会工作人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业务素养,也彰显了我行在集体协商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四、严把“三道关口”,发挥职代会作用。

(一)严把制度关,职代会建设不断完善。我行高度重视职代会建设工作,自改制成立伊始,在全行系统建立了职代会制度,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工会主动作为、全员广泛参与的工作局面。在总行党委的领导下,先后出台了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职工代表提案等工作制度,聚焦经营发展情况和职工重大关切两方面内容,推动落实职代会职权,规范职代会民主程序。

(二)严把质量关,职代会内容持续丰富。聚焦全行转型发展难点、职工关注热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关键点等重要问题,每年组织召开全行职工代表大会,并且结合新时代新任务不断加以完善和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行工会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企业和工会工作的要求,在职代会内容中突出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风险、深化企业民主管理、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广大职工普遍关心的重点事项,确保了职代会内容丰富、与时俱进。

(三)严把落实关,职代会提案落地有声。我行坚持把职代会提案及落实工作作为发挥职代会作用的关键举措,每年组织开展优秀职工代表提案征集工作,对职代会收集到的职工意见和建议,逐项梳理,明确每项提案的主办部门、协作部门和分管领导,要求各单位按期完成提案的处理答复工作。近年来共处理了提高员工基础工资、员工中午就餐、网点厅堂建设标准化、轮岗年限调整、职工业余文体生活等百余项重要提案,所有提案均办理完毕,全部反馈到提案代表本人,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落实。

工会审计工作论文

一是工会主席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已经形成制度,离任者主动接受审计的观念已经深入工会干部特别是工会领导干部的心中,工会干部大多数能主动要求审计。

二是为基层工会摸清了家底,使继任工会主席和单位职工明了本届工会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同时,提高了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地位,消除了一些人认为经审会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

三是对基层工会主席离任承担的经济责任及履职情况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可以有效避免离任工会主席马虎交账了事、新任工会主席糊涂接手现象。

四是有利于反腐-败工作,可以促进基层工会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也为上级组织部门考察任用干部提供了有益的决策依据。

五是有利于加强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和提高基层工会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

二、存在不足

1.审计制度还需完善。主要表现为工会主席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虽然有制度,但刚性不强,缺乏强制性,似乎审计也离任,不审计也离任。因此,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贯彻实施,不仅是审计部门的工作,更应该得到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要靠制度全方位约束机制,才能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而不是流于形式。

2.审计质量不高。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但由于换届选举时间比较短,一般要求在换届选举前两个月内完成全县工会主席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间紧,工作量大,很难保证审计质量。

3.审计过程较难。一是时间跨度大。由于基层工会委员会任期三至五年,工会主席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属于事后监督,时过境迁,监督很难。二是有些被审计单位领导对基层工会主席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不理解,他们认为工会经费数量小,离任审计不大重要,可有可无。三是大多数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都没有开展活动,更谈不上对本级工会的财务收支进行有效地监督。

4.审计结果利用率不高。审计结果都是建议行政及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工会没有直接处罚和处理权,这使工会审计力度和权威大打折扣。同时,由于工会在干部协管上的力度不够,审计意见对工会领导干部以后的任用作用不大。

三、五点建议

1.要加强制度建设。上级工会在制订工会主席离任审计规定时,应在进一步加强制度可操作性上和实施细则上下工夫。首先要把工会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纳入审查审计督促范围。其次要强调不经审计不得离任,离任时必须接交,使离任者清楚,接任者明白,区分责任。再次要建立审计督察制度,对于审计决定未落实的单位要进行监督落实。最后要推行基层工会主席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把基层工会主席的`离任审计和任内审计结合起来,这样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得到纠正。

2.要加强实务审计。一是加强管理。随时掌握基层工会主席任职状况,做到先审后离,从组织上保证这项工作的开展。二是提高质量。审计时既要按照审计规范操作运行,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增强可操作性,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三是规范审计档案。将审计报告、结论和意见向相关部门汇报、送达和抄送,为相关部门提供依据和参考。

3.要加强经审队伍建设。要结合换届选举,督促基层工会配强配齐经审委员,把有专业特长的人员充实到经审队伍。加大经审干部和财务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工会法》、《工会会计制度》、《基层工会经费管理使用办法》以及货币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法规和制度。

4.要加强对基层工会的固定资产管理。上级工会经审会要督促基层工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账实不符的情况要搞清原因,该收回的要收回,该核销的要核销,该挂账的再挂账,该补记账的要补登入账。年终基层单位工会要搞好资产清理,同级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要做好督促检查。

完善评估机制,深化民主管理的管理论文

按照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注册会计师只能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信号传递机制,来判断其治理结构是否有效,评估公司治理层面的控制风险。内部控制的三个关键要素是人员、资金和信息。因此,注册会计师对公司治理层面控制风险评估,应该以控制理论中的三个基本要素为主,在此基础上考虑其他影响公司治理控制系统的因素,全面评估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安排及其运行效率。

1.公司治理组织结构及其运行风险的识别及评估。首先,注册会计师应该对公司治理组织结构健全性评估:股东会的建立及其相应的制度机制是否按照所有股东意愿进行安排,是否代表了所有股东的共同利益。这是公司治理顶级层面的内部制度安排,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统揽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监事会以及董事会的设置与运行,是传递给注册会计师的首要信号。其次,注册会计师应该对公司治理组织运行有效性进行评估。即股东会是否按照制度安排正常运行,股东会在公司治理层面上建立的组织是否有效地管理、监督、制衡了经营者的经营活动。

2.资金监控风险的识别及评估。资金监控应单独作为一项考查内容,列入公司治理控制风险评估体系。其所传递的信号直接决定了在会计报表审计过程中的审计重点。首先,应该审查企业是否已经建立了必要的资金监控机制,相应的政策和程序是否存在。在决策过程中实施资金监控,将资本性支出决策权、预算审批权、资金调度权在股东会与董事会之间建立制衡机制,形成权力边界,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资金的安全性。其次,对资金监控机制有效性进行评估。检查股东会对董事会以及高级管理层资金运用的监控机制是否有效,近期内的重大投资项目是否经过股东会的通过,可行性论证是否科学。

3.治理信息传递风险的识别及评估。公司治理信息传递机制是直接影响治理层面控制风险的因素,通过这一机制的评估,可以使注册会计师了解治理层面基本运行情况以及存在的潜在问题。由于董事会信息传达直接关系到最终投资者的利益,所以注册会计师应该把董事会这个信息枢纽中心作为信息传递风险评估的关键环节。会计信息从管理层生成、加工到呈报董事会,使之如实披露报告。监事会应该能够直接检查公司财务状况,并及时听取董事会尤其是审计委员会的报告,监督的信息应及时报告给股东会。

4.公司治理效率的综合评估。以上所分析的三个方面是影响公司治理层面控制风险的重要因素,三者相互连接,相互作用,构成公司治理层面控制的有机整体。所以在对上述三方面进行评估之后,要对公司整体的治理效率进行综合评估。公司治理组织结构的健全及其有效直接影响了资金监控以及治理信息的传递,同时资金监控机制以及治理信息传递机制体现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有效性,能够促进和推动治理结构的'优化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只有以公司治理效率的综合评估为基础,才能量化公司治理层面的控制风险,才能纳入审计风险评估体系中。

二、公司治理基础上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的基本实施路径。

(一)建立公司治理评价标准体系,实施公司治理评价。

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公司治理概念以来,学术界积极地研究公司治理评价的技术分析。目前,已有众多的研究组织和咨询机构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可行的公司治理分析评价技术模型,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这些治理评价手段可以帮助审计师在实施基本审计程序前进行先导性治理分析,从而以治理为导向有效开展审计工作。当前主要的评价标准体系见表1(崔如波,)。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运用公司治理评价标准体系,评价公司治理效果,最终评价公司剩余经营风险和公司治理层、管理层的诚信度等,从而评价相关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状况,以确定公司治理是否影响财务报表的公允反映及影响程度。

(二)利用业务循环进行风险因素的分析。

审计风险源于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人员通过对各报表项目的审计来发表对整个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审计的起点可以是从内控制度评价开始也可以直接从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开始。因此只有将风险评估的结果具体落实到账户的认定层次,才能发现风险(因素)同认定层次可能发生的错误相联系的关键原因。同时,新的审计风险理念要求审计人员从企业自身及环境等较为宏观的视角出发寻找可能的风险因素。基于上述分析,利用业务循环作为风险评估的“中观”环节,建立起从较为宏观的风险因素识别到微观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之间联接的桥梁。在引入业务循环评价重大错报风险时,首先,审计人员在准则的指导下了解了企业及其环境的信息后,可以考虑某一因素是否会对该企业某一个或几个业务循环产生影响,怎么影响,程度如何。即先将各风险因素分配到业务循环中,在业务循环层次上筛选和分析风险因素,由此将风险具体化,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再深入到该具体业务循环的各个相关、对应账户(即账户群)中,进一步分析该循环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会如何具体作用在循环中的各相关账户和认定上,是否会造成某几个账户的重大错报风险。最后,由于每个业务循环包含的账户可能交叉重叠,因此在穷尽了每个可能对业务循环造成影响的风险因素,并分析了各循环受到的影响对于具体账户和认定的作用之后,我们需要再以各单独账户为对象,综合该账户可能受到的来自各业务循环的相关风险因素的所有影响,从而最终得到认定层次上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

(三)基于审计风险分析,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注册会计师为了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在评价公司治理时,应着眼于与财务报表公允反映相关的公司治理。根据公司治理评价,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时,应侧重于考虑以下方面:

1.剩余经营风险。剩余经营风险代表公司治理没能实现预期经营目标的可能性,当存在较大的剩余经营风险时,公司管理层甚至治理层将存在较大的财务舞弊动机和压力,被审计单位将存在较大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2.治理层和管理层的诚信度。其可能源于治理层和管理层原有的诚信度,也可能由于公司治理本身存在重大缺陷,使得原本诚信的治理层和管理层丧失了诚信性。通过评价该诚信度,估计治理层和管理层发生财务舞弊的可能性。

3.公司治理对财务报表公允反映的直接促进性作用。公司治理形成的剩余经营风险可能导致管理层串通舞弊行为,从而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反映,此外公司治理本身具有直接促使财务报表公允反映的功能。在这里,注册会计师应评价在排除管理层串通舞弊的情况下,公司治理在多大程度促使企业的财务报表公允地反映交易和事项,即考虑公司治理对财务报表公允反映的保证性作用。

注册会计师应利用现有的有关公司治理的研究成果,根据独立审计需要加以借鉴性运用,形成适合独立审计需要的公司治理评价标准体系。独立审计运用公司治理评价标准体系的目的在于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因而注册会计师应着眼于与财务报表公允反映相关的公司治理,以确定公司治理是否影响财务报表的公允反映及其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