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专业清欢玄想读后感(通用17篇)

专业清欢玄想读后感(通用17篇)

作者:念青松 专业清欢玄想读后感(通用17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可以记录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成长和变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值得阅读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体验。

清欢读后感

曾经品过茶,茶是苦的,茶很浓,散发出淡淡的茶香,精致的小杯上印着两枝墨竹。从坐着品茶的.窗口放眼望去,满面的秋风,茶香只是淡淡的掠影。

茶中香味,只是一时,人生香味,可有一世?

一杯清茶,泡了五次,就再不是好茶了,这好比人生五味:喜、怒、哀、乐、思,又好比人生五个阶段: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过了老年,茶香就消失了,即使茶还在,也没有再泡的必要了。茶香只有一时,若不珍惜去品味,很快就过去了。人生也是这样,幸福只有一时,若不懂珍惜,不懂得去感受、去体会,很快也就过去了,随风而去,无影无踪了。

茶中香味,只有一时,人生幸福,没有永远。

茶是苦的,漂浮在水上的淡绿茶叶,总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捞出细细地咀嚼,有一种淡淡的苦涩。我想到林清玄的一句话:我苦故我在。的确,一个人没有经历苦难是没有出息的,那茶就像人生,苦涩,又能让人在苦涩中品出许多甘甜。

人生如此像茶,男孩像一杯清淡微苦的大麦茶,粗放却解渴;女孩像一杯玫瑰花茶,淳香又不失那微微的愁与浪漫。

林清玄

“若有广大的贰厂蹿断讷登寸券丹猾心,一片茶叶,也可以跨泰山,穿北海,与千里外的知音相逢聚叙。”书的扉页上竖排印刷者这样一句话,读过林清玄先生的散文集《玄想》,看着这样的句子,我庆幸我能在茫茫天地间与林清玄先生的文字邂逅,就像一片小小的茶叶翻山越岭,飞越海峡终于阳明山上的一股清泉相逢,心灵从此找到了一个安宁的归宿。

最初读林清玄的书是在高三,偶然间看到同学手里抱着的书的封面上行云流水的三个字,林清玄,因为对这三这个的一见倾心而成了他的读者。在那个被一叠叠的试卷和考试压得透不过气来的夏天,林清玄的文字给我带去了安宁与清净,他对人世间一切美丽与梦想的信仰也给我带去了一份坚持的力量,坚持为的是去追求他所说的那美丽的色彩与优雅的样子。

林清玄的文字是平易近人的,这也许与他深谙佛理不无关系,林清玄用他清雅真挚的文字普宁众生的心灵。他说不动的山,也说流动的云,他说不变的芒草,也说无常的芒花,他说欢愉的短暂,也说忧伤的恒久,无论是在山顶,还是在红尘,林清玄总让自己灵光闪动,笔耕不辍,做一个徜徉于文字海洋的修行者。

林清玄的书最适合在安静的午后或是皎洁的月光下一个人细细体味,若是有一把轻摇的竹藤靠椅和一壶馨香四溢的好茶相伴则更能融入书中的境界。看着目录中一个个美丽的题目,就足以让人思绪飞舞,“天空的心”、“心的泼墨”、“相思飞舞”、“黄鹤楼的笛声”……读着书里的文章,最强烈的感觉就是舒服,自然而然的进入一个完全放松下来的时空,没有了红尘滚滚的喧嚣,耳边响起的是高山流水的浅吟低唱。

以下摘录的是书中很多值得细细咀嚼的的句子:。

不管有没有准备好,不论是不是愿意,我们总是起步在旅途中,消失在旅途中,人生是一个,漫漫的旅行,没有终站,只是走到了偶然的地方,力尽而止。

在生命的旅途中,要诚挚地珍惜,要深深地疼爱。

在生命的旅途中,要努力的追寻,也要保持静观。

在生命的旅途中,要有所敬畏,也要有所无惧。--《在生命的旅途中》。

凡是不再创造新事物的民族,也将要丧失欣赏旧东西的能力;。

凡是不懂得欣赏旧生活的地方,也会立即丧失创造新生活的能力。--《心的恒河》。

相思花开,是情人初遇时的心情,霎时出动春天,把天地都点燃了。

相思花舞,是清热充满了感情的舞动。花朵专注于风,才使舞蹈美如飞焰,情人专注于爱,才使相思满盈天地。

相思花谢,是情人心碎的道别,心碎于小径、心碎于巨石、心碎于一切的溪山与河畔。总是一切都已谢落,只留下了美;总是一切都已心碎,心上还有昔日的嫩黄。

情人之间的相思,不单属于情人,也是万象的相思。

清欢读后感

《清欢》是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的人生主题经典散文集,这些文章读来如行云流水,通俗易懂却又不失高远深沉,风趣幽默却又不失让人深省,平淡直白却又不失含蓄隽永,主要表达了林清玄先生的所悟之理。

人们为清欢苦恼,为人间的浑浊而苦恼,为找不到一方净土而苦恼。眼欲清欢,找不到高山远水;鼻欲清欢,找不到清新空气;耳欲清欢,找不到平静之处;舌欲清欢,找不到淡水山蓼;身欲清欢,找不到寸方净土,心欲清欢,找不到静心之地。而在林清玄的心灵里,却是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以清静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

对啊,为什么人们要以浊为欢,以清为苦;以憩为欢,以劳为苦?

读了《清欢》,我开始有了一些明悟:明悟了苦的本真,明悟了欢的事实,明悟了什么应是什么。

回想我自己,我又能在这茫茫又浑浑的大千世界里做什么?又有何处可供我一得清欢?先前似乎我能做的只有守着我们那小千世界的书房罢了。

人间有味是清欢,体会清欢难,我却能在林清玄先生的引导下享受清欢,真乃三生有幸。

清欢读后感

最近看了林清玄的《清欢》一文,心灵颇受触动.这不今年的五一又悄然而至,七天小长假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骚动.因此我在很多天前就在回家还是在这个问题上纠结着.

回家肯定过得没那么自由可以玩到什么时候就是什么时候.而在这也不是悠闲自得的.我想的就是一人在宿舍那样独处几天过几天逍遥生活,可是天不遂人愿.在这刻我才感受到天地之大就没有一个我的个人空间.我不是说宿舍人多不好,我要说的是每个人在自己享受生活的时候也要为他人留下一点私人空间,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

我也并不是说我宿舍很差,只是我每每想修改论文的时候,宿舍因为某种原因就会有嘈杂之音,这时我会提醒一下周围的人音量放低点可是我也不能时时刻刻就这样提醒这样我嫌烦他也嫌烦.

所以我在家的时候也不喜欢隔三差五的见到亲戚来串门,我也不喜欢无缘无故的到亲戚家去.好了有点扯远了,既然在家或在宿舍都不能给我个空间,那么我就去大自然走走吧,我想那里会有我的一片天的.

最后用古人一句“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寄情于山水中,抛去生活中的不愉快,多一份洒脱.

林清玄

3)我们吃一片面包,想到单是一粒麦子就是几个月的阳光,几个月的风雨,一片面包蕴含了无数的阳光与风雨。我们品味了面包,是品味了风雨和阳光,我们以面包为食,阳光与风雨都化为我们的生命。

3)我们打开一张纸写字,立刻想起这张纸曾是长在树上,或者根本就是一棵树。这见过温柔的月光,看过飘流的白云,听过悠扬的鸟声。一张纸的身世本身就是充满欢愉和歌诗的,当我写字,也自然地欢愉了,唱起了歌诗。

4)与人相会,惊鸿一瞥,时光静止。

《相思飞舞》。

3)秋天,冬天,春年那些炫人的花,都夹入了游人的相册之后。

4)哗然奔跑。

4)相思花开,是情人初遇时的心情,霎时触动春天,把天地都点燃了。

相思花舞,是情人充满了感动的舞动。花朵专注于风,才是舞蹈美如飞焰;情人专神于爱,才使相思满盈天地。

相思花谢,是情人心碎的道别,心碎于小径、心碎于巨石、心碎于一切的夕山与河畔。纵使一切都已谢落,只留下了美;总是一切都已心碎,心上还有昔日的嫩黄。

《最苦的最美》。

7)世界上有这么多的苦难,

唯一的补偿是,

生活中。

小小的欢乐,

小小的悬念。

——以撒•辛格。

7)美在玉质,温润含蓄;美在巧思,灵活细致。

8)奇妙的是,世界上最美的瓜,也是世界上最苦的瓜!

8)我的父亲曾种过苦瓜田,一甲地上全架满了竹棚,新生的苦瓜藤,生长的速度有如奔云,一路上往竹棚飞跑;大如手掌的绿叶追赶着触须,很快就占满乐棚架。

8)每天都去看苦瓜,看见从花的尾部拉出一条瘦如小指的瓜,瓜上还有纤纤的绒毛,顶部的花也不落去,仿佛小苦瓜还撑着黄伞,躲避南台湾的烈阳。

9)我很喜欢关于苦瓜的一个寓言:

一群要出发朝圣的弟子,去向师傅拜别。

师父送给他们一个苦瓜,对他们说:“你们带着这个苦瓜去朝圣,进了大殿,把苦瓜供在案上,接受礼拜,沐浴圣水,也用圣水为苦瓜清洗;朝圣结束后,把苦瓜带回来!”

弟子们走了很长的朝圣之旅,一路抱着那个苦瓜,觉得苦瓜也神圣起来了。

终于回到寺庙,大徒弟双手捧着苦瓜拜见师父:“师父!我们朝圣回来了,照您的吩咐,这个苦瓜已接受了无数的礼拜,沐浴了许多圣水,现在,怎么处理这个苦瓜呢?”

师父说:“把它煮了当晚餐吃!”

当夜,师徒一起吃了那条苦瓜,师父吃了一口,感慨地说:“这苦瓜,走完了朝圣之途,沐浴了圣水,接受了礼拜,滋味还是一样的苦呀!”

传说,有几位弟子当场就开悟了。

《沉思者和神思者》。

13)我想到日本禅者内山幸尚曾在《张开思维之手》写过罗丹的“沉思者”:

让我们比较坐禅和罗丹的著名雕像“沉思者”两者姿势上的差别。

“思”听起来好象很不错,但“沉思者”其实是追逐妄念的例子。

它弯腰坐着、肩膀前倾、胸膛紧缩。手臂和双腿弓着,脖子和手指弯曲,就连脚趾头也屈着。当身体弯成这副模样时,血液就会停塞,必然就陷入幻想,难以摆脱。

另一方面,坐禅中的一切都是直的。躯干、背部、脖子和头部。由于腹部舒适地支撑在交叉稳当的双腿上,血液就离开头部,大量流向腹腔。

由于血液向下流,缓和了头部的充血现象,使得人的反映迟缓,就不会再追逐妄念和幻想了。因此,坐正确的`禅,意思是采取正确的姿势,把一切交给它。

15)心动念时静观。

《花果不同时》。

17)纵使埋骨成灰烬,难遣人间未了情。——俞大纲。

17)一切花中,柠檬花是最香甜的,有稠稠的蜜意;但是一切果里,柠檬果又是最酸楚的,其酸胜醋。

18)以为相爱是永恒的,但爱却如此无常;以为以往会留在时间里,但遗忘却是超过时间的恒久。

《看风景人》。

21)凤凰与木棉不像一般草花是微观的,必须贴近才能观赏。凤凰与木棉是巨视的,不论远近,只要草原一站立,深山一俯仰,溪涧一摇动,街边一眨眼,我们内心的美感立刻会被深深牵动。

《眼中人》。

23)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王国维。

《风外声》。

27)六十六年秋已久,飘然月色向人明。

莫言那里工夫事,耳熟松杉风外声!

——了然(法号了然的比丘尼,生于一七九七年,是日本知名武士信原的孙女)。

《无情眼》。

29)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无情送潮归。

文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

俯仰昔人非。

——苏东坡。

30)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苏东坡。

31)在变与不变之间,有情就有感伤,有情就有失落,有情就有悲怀,这些都是由变化所生。

31)所以,为了超脱人生之苦,只好锻炼不变的观点和无限的心情。

31)这有些像禅师所说的“心热如火,眼冷似灰”,

《阳明山菜》。

33)只有一道无人设计的薄墙。

介于我俩之间;。

只要由你或我发出一声呼唤,

就会使他无声无息地。

很快倒塌。

——里尔克。

35)本色鲜明的人。

《天空的心》。

39)“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禅师不也如是说吗?

40)我本来属于天吗?

为什么天,。

不断向我投以蓝色的目光,。

引诱我的心向着天空,。

更高更高地,。

飞向比人类所能达到的更高的地方.....

——《伊卡鲁斯》三岛由纪夫。

《心的泼墨》。

41)年轻时,唯恐其不入;。

到如今,唯恐其不出。

——张大千。

《一生从容》。

49)每次,看人学跌倒,总使我深有感触,想到在实际的人生中,从来没有人教我们怎么去跌倒,也从未有人在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你的感情会跌倒!你的学业会跌倒!你的事业会跌倒!你的人际关系会跌倒!因为人生和溜滑轮一样,一定会跌倒,不跌倒就不叫做人生!”

由于没有学过跌倒,在每一次跌倒时总是伤得很重,甚至个性比较刚烈的,比较要求完美的人,一跌倒就完了,绝望了,万念俱灰了。

我们总是告诉孩子:“不要深陷感情的泥沼!”

却很少告诉孩子:“在感情受伤时,正是显现风格的最好时机,要尊重别人的选择,要善待自己。”

我们总是说:“要尽一切可能地追求成功!”

却很少说:“在追求成功的路途上,要给自己留空间,给别人留余地!”

我们总是说:“往前冲,什么都不用怕!”

却很少在往前冲时戴头盔、护膝、护腕,做好保护措施,并预先演练跌倒。

人生里的跌倒与失败,几乎是必然的,跌倒的价值是使人坚强,失败的意义则是让我们更珍惜人生。一个人如果学会跌倒,学会认识失败,等于是学会人生的一半了。

不怕跌倒,不畏失败,就能生起一些从容。

从容,是老天送给内心有空间的人最好的礼物。

《宝剑留结他日缘》。

58)我们在现实的人生里,凝视、倾听、沉思,这是我们看、听、停,再前进,游行在一个浮面的层次。

往往在我们闭上眼睛,形色隐没时,才看见了。

当我们的言词沉寂,在词穷句冥时,才听见了。

当我们把思想倾空,不思不念时,才清晰了。

《分享生之苦乐》。

66)我们一直在寻找知味的人,来分享我们生命中的种种体会,这种体会有时是来自大的震慑,有时是来自一片小小的面包皮。

可惜知味的人难觅,大部分的苦乐我们都要独自品尝。

独饮生命的苦汁,也独唱生命的欢歌。

66)与知味的人分享生之苦乐,意味着,对那些不知味的人不必强求,诗人艾略特说:“别人讲我们几句闲话,我们应不加理会,一如教堂的尖塔不理会群鸦争噪!”

67)“阅读,是作家的豪情与读者的豪情缔结的一项协定;每一方都信任另一方,每一方都把自己托付给另一方,在同等程度上要求对方和要求自己。”

《联兴老店》。

68)事不可做尽,

势不可倚尽,

言不可道尽,

福不可享尽,

凡是不尽处,

意味偏长。

——僧显公。

70)这世界有一些事变化神速,还有一些事永远停步;有一些人不断发展,有一些人一直坚持。

71)我喜欢的作家福克纳,在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时会说:“我拒绝接受人类的末日!”

多么石破天惊的一句话!

74)对于生命里不堪的、苦痛的、困顿的遗忘,是选择的结果;但是对于生命里美好的、快乐的、幸福的册页为什么也会遗忘呢?如果美好的生命经验都能记忆,并且随时重现,也不知道有多好。

《无法持续的彩虹》。

80)持续一刻钟的彩虹,人们就不再去看它。——歌德。

80)罗兰夫人(madameroland)站在断头台上。

她面无惧色地向执行死刑的官吏要求:“请给我一支笔。一张纸。”

她的要求被拒绝了。

在人生最后的旅途,她想写下浮现她脑海的诗句,连这样微弱的请求也不可得。因此她忍不住大叫:

“自由呀!多少的罪恶,是假借你的名而行呀!”

80)“引刀逞一快,不负少年头。”

81)我每次在山谷里看见彩虹,总会停下脚步,细细观看,一直仰望在彩虹淡去、散去、化去、飞去。

因为我深深知道彩虹的短暂,这也是我深深体会彩虹的美!

彩虹使我们亮眼,乃是彩虹不会停留超过一分钟。它迫使我们放下一切来仰望它,否则,它就会无情地放下我们。

83)总有一些无价的东西,在我们没有到过、永远不会去。不会遇到的人那里,这是创作者不断探索、不断写作的理由。或许,一辈子也到不了;或许,一生也遇不到;但因为我们见过彩虹,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将会看见更美的彩虹。

《辛酸的或趣味的》。

85)我要奉劝。

勤于写作的人,

仰望而不要俯视,

瞻前而不要窥后,

向远处看而不要近视。

告诉天下人。

灾难里充满大好时机,

千万不要。

把大好时机写成遍地灾难。

这好比两人夜行,

一人只见到处泥淖,

一人则见满天星斗。

——耶勒鲁普。

86)妈妈说:“趣味的多写一点,和大家分享;辛酸的少说一些,生活已经够苦了。”

86)妈妈过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也离开故乡很久了,有自己的书房。有时候在书房工作,恍然之间,好像自己正坐着祖厅的供桌旁,妈妈推门进来:“是在写辛酸的?还是写趣味的?”

《最初的旅行》。

93)垂直面对波罗蜜的旅人蕉是完全不同的风情,它的姿势轻盈,树干仿佛一把张开的巨大扇面,只要有一丝丝微风,它就会快乐地跳舞,他像是一个随时准备在草原奔跑的孩子,偶尔回头对我大叫:“我要出门去远行了。”

96)站在楠梓仙溪看流水,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明了一件从前想不通的事,大诗人李白在青年时代,离开故乡四川江油,四海漫游,一生再也没有回去过,所以写出许多美丽动人的怀乡诗,许多时候,故乡是不能回顾的!许多时候,心灵的事物才能永恒!

《孔雀的独舞》。

105)松果极美极雅,像是小型的佛塔,突从天上飘来。

109)自号「祖」、「宗」的统治者,最後不知所止、不知所终。

109)风月是没有时空限制的。

111)天上如花的明星,

人间如星的花卉。

虽然彼此相隔遥远,

星与花却是同一香色,

星星的光华像花卉的微笑,

夜夜亲密交辉。

一旦晓空泛起白云,

天上的星花开始凋谢;。

那掉下的滴滴白露,

顷刻化为人间花星的。

颗颗泪珠。

——土井晚翠《星与花》。

《在美丽的银河上飞驰》。

120)前方的路不管有多苦,

只要走的方向正确,

不管多么崎岖不平,

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宫泽贤治。

125)“看呀!多么美的银河!”妻子说。

孩子望向那广大无边的天际,小女儿问说:

“阿嬷是不是也去了银河?”

“是呀!所有世界上不见的人,最后都到了银河!”小儿子说。

《句在无言处》。

136)“践实”(躬行实践)和局敬(遇事专一)。

137)八石天开势绝攀,算来未甚此心顽。

已吞缭白萦青外,依旧个中云梦宽。

(次韵陈休齐莲华峰之作)朱熹。

137)君欲赋梅花,梅花若为赋。绕树百千回,句在无言处。——朱熹。

138)藉此云窗眠,静夜心独苦。安得枕下泉,去作人间雨。——朱熹。

《在生命的旅途中》。

152)不管有没有准备好,不论是不是愿意,我们总是起步在旅途中,消失在旅途中,人生是一个漫漫的旅行,没有终站,只是走到了偶然的地方,力尽而止。

【注】序号为林清玄《玄想》书的序号。

清欢读后感

林清玄先生喜欢茶。在《清欢》一书中,茶占据了他生活中的一大篇章。就仿佛,世俗的生活中,能因那么一壶茶,活的释然透彻。拜读完《清欢》,感慨万千。

此文,我便和着我生活中对于茶的经历,写下这篇感悟。茶,是一味灵药。喝茶时所感到的,是宁静悠然,然后细细地铭想人生。我起先不懂林先生口中品茶的这种情趣,想着人生哪能是喝茶喝出来的。直至今日,我才明白,茶中也藏着一番论理情趣。

那日下午,父亲邀约我一起同他品茶。阳光洒落进了房间,将一切都照的明明白白的——晶莹剔透的瓷杯,敦实古香的茶壶,还有被阳光照得环绕着金光的茶台……走进这片茶的领地,内心突然被一股别样的力量所抚平。

父亲待我坐下后,开始了第一道工序——泡茶。他首先取出了一些茶叶,将其放置在茶壶中,动作是娴熟、流畅的.。随后他端起了一旁的白水,手腕微微地倾斜——水在空中划过了一道弧线,稳稳落入了茶壶。阳光下,茶壶上方的烟雾绕了几道弯——似乎是留恋这清香扑鼻的茶味,这才依依不舍地飘向上空。原来泡茶也是一道美景。

我坐在桌旁,看着茶壶中的茶水。原本清澈透明的茶水被茶叶慢慢染绿、再到淡黄色,直至深棕。而在此过程中,茶水中的茶叶或浮或沉,一路飘飘荡荡,或许就和人生一样。上游的茶叶不甘地回旋、碰撞,是要在最初时绽放光滑、谱写篇章。而那些折戟沉沙的,也不甘落寞,即使在最渺茫的底部——那不可攀登的位置上再最后尽到自己的力量,为整次飘落旅程画上完美句号。茶生,不就和人生一般模样,升时轰烈、落时安详。

父亲继将茶水注入瓷杯中。红棕色的液体,衬着白皙清亮的瓷杯,竟绘出了一幅美妙的茶景图。我学着父亲的模样,端起茶杯浅饮一口。

这一次,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茶中的情趣,也终于明白林清玄先生口中的“茶中香味”。泡茶时感知细腻,观茶时感悟人生,饮茶时品味甘甜。茶中隐藏着的远不止几缕茶香。

情中带趣,便是茶味。

茶之香味,味中人生。

林清玄

星辰、月光、清风、流云,都在谈美丽的心事;春花、秋月、夏荷、冬雪,都有深深的情意。

世间的美在于灵动的观望,我们会心拾得,万物不屈不挠的召唤,有婆娑的风,我们可以比拟娇丽的美人;有变幻莫测的云彩,可以看成雄心壮志、云游天下的烈性马儿;有凋落、颓败的叶,这亦是世间赐予运命的爱。穿越人世间的情情长长、悲欢离合的`心是洁净、素白的光,给命运以指引,获得出口,成全爱、希翼与热望。

宫泽贤治的银河,给予我们飞跃。

林青玄说,他是永远的未完成。

那种交汇了梦与现实、纯真与善良、天真与美好的绵薄质感,怎样都柔软了我们的心。

我们在他的生命经途中品尝世间况味,以达到某种精神的契约,这不单是信仰,以超越信仰的美把握了是是而非的年华,内心的淡然、慧智、领悟都一一被呈现。

那么,这就是习得,精确地安放在我们脑部深处。

某时,它就出来,像一个刚出生的体型健全的小花猫,来窥探这个世间。我们所拥有的,就是一种信念的补充。

它来自宫泽贤治神秘、浪漫、理想的气质;亦来自林清玄大智大悟、会心而谈的导读。

这份倾尽情怀的引导,也定会给我兀自生长,那么稍稍茁壮也好。

他的《坚持之味》里有歌德的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旅行,不在寻找新的景观,而在具备新的眼睛。

大自然扶疏的花草、树木、溪流;天空、旷野、丘陵;鸟儿、蝴蝶、飞虫……以缄默的姿态生生不息。

你瞧,春的世界里的五彩缤纷的花色花香,是诱惑,是潘多拉的魔法,有着隐约的神秘,内心里应该有足够的忠贞,来喂撩它们的秘密,若是能在春意里看春不再是春,那么这种爱是不是已超越灵魂,以求得博爱,终是生命的挺拔。

夏的眼眸里的姿态多是撩人的火热,以活泼、生气的天性去涉途,夏日甚是清凉,在泉水的出口捧一捧来喝,喝的不该是清凉,还有馈赠。那些蛙鸣、鸟啼,大抵是一种交诉,它们有的谈论情事、有的诉说愿望、有的话遍人间学问。

这多是夏的爱,把星光、月辰、天海都紧紧抱在宇宙间,抬头看时,有时看的是星空;有时看的是聚会;有时看的是人间悲情长话。

秋的韵味更意味深长,在春夏,我看见了果实;在秋季,我不仅饱览了禾苗,亦闻到果实的芳香。秋是终结,是收获,是愿望的达成。

冬是洗礼,需要凝雪的冬。

光秃秃的大地,放眼望去,都是枯萎,但你不知大地内心的能量,它在安眠树木、花草、瓜果,那种竭尽全力的爱,粒粒都能凋落成春日的美景。

我们所能超越的,大抵不过是自己的内心。而自己的内心多是依靠灵魂的爱。

在林青玄的《玄想》里玄思冥想,能独领的不单是风骚,还有夜莺的歌声、天地的精深、哲人的智慧、隐没的生死。

林清玄

用一天的时间,在闲情逸致中,细细品读了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集《玄想》。

“玄思妙想如露如电地穿过我们,使我们灵光一闪,有许多静止的时刻。在静止的刹那,在一生一会,玄思生起,妙想涌现,星辰、月光、清风、流云,都在谈美丽的心事;春花、秋月、夏荷、冬雪,都有深深的情意。”这是《玄想》一书的.封面上展示的一段话。读过林清玄先生的散文,看着这样的句子,我庆幸能在茫茫天地间与林清玄先生的文字邂逅。他的文字带给我们的是安宁和清净,是美丽和梦想,是舒服和优雅,是坚持和追求。

林清玄的散文集《玄想》没有宏伟壮阔的主题,他采用的是在生活中最渺小的细节里探寻生命的真谛。一朵相思花,一枚无患子,一篮山间的青菜,他都能在其中找到滋润生命的营养,然后用他的文字在每个人的心里播撒下幸福的种子,普渡心灵。“相思飞舞”、“心的泼墨”、“在生命的旅途中”、“花果不同时”。。。。。。一个个美丽的题目,让人思绪飞舞。“在生命的旅途中,要诚挚地珍惜,要深深地疼爱。在生命的旅途中,要努力的追寻,也要保持静观。在生命的旅途中,要有所敬畏,也要有所无惧。”、“芒花与秋日相思,以践履旧岁的誓言。樱花与春风相思,只对春天的爱情忠诚。雾气与山谷相思,每日徘徊,轻轻地叹息。候鸟与太阳相思,永远追随着阳光的脚步。潮汐与月亮相思,朔望都来赴千万年的约会”。。。。。。一段段浪漫的诗语,让人浮想联翩。这就是林清玄,让你感悟着人生的美好和幸福,让你收获着心灵的修行和洗礼!

林清玄的散文是那样地清幽而大气,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他继承了佛家的智慧与胸怀,悠然一念间,便将凌云之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显现出博大的悲悯情怀,这也是林清玄的情感核心所在。

品读林清玄的文字如水样清柔,似远方走来的女子,初时不能让人有惊艳之感,再看就如一道清泉,缓缓地向我们的心中渗透,自有一种感人的力量在其中。

品读林清玄的文字,让我们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触动。小故事里蕴含大智慧,平凡中显隽永,感悟中深觉醒,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灵性。

品读林清玄的文字,他所表露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的心灵,像与一位智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和灵魂的碰撞。假如要用一种花来形容他,不是他文中的百合、昙花、凤凰、木棉,而是净水中的一朵莲。他的方向消失在水中,消失在人们身上,无论消失在何处,就会在何处永存。

品读林清玄的文字,会让我们看清很多事情,会让我们变得坦然。他的文字有种淡淡的香,给人以感恩与善良的感觉,常常与他一起进入那富有禅意的世界,以他的散文净化你的心灵,让你的心灵充满宁静与关爱。他别样的文字,犹如混沌人世间的一片净土,一缕莲花的馨香。

在宁静的午后,在皎洁的月光下,林清玄的文字值得我们去捧一杯清茶慢慢地浅酌,细细地品味。

最后让我们用王勃的诗“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山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和林清玄在《留在大地的墨痕》中的一句话“耕心的人把一切写在心上,无垠的大地,是他的稿纸,笔墨浓淡,是他的修行,”走近林清玄的心境,一起去感悟生命的真谛,去品味人生的精彩吧!

清欢读后感

最近看了林清玄的《清欢》一文,心灵颇受触动。这不今年的五一又悄然而至,七天小长假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骚动。因此我在很多天前就在回家还是在这个问题上纠结着。

回家肯定过得没那么自由可以玩到什么时候就是什么时候。而在这也不是悠闲自得的。我想的就是一人在宿舍那样独处几天过几天逍遥生活,可是天不遂人愿。在这刻我才感受到天地之大就没有一个我的个人空间。我不是说宿舍人多不好,我要说的是每个人在自己享受生活的时候也要为他人留下一点私人空间,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

我也并不是说我宿舍很差,只是我每每想修改论文的时候,宿舍因为某种原因就会有嘈杂之音,这时我会提醒一下周围的人音量放低点可是我也不能时时刻刻就这样提醒这样我嫌烦他也嫌烦。

所以我在家的时候也不喜欢隔三差五的见到亲戚来串门,我也不喜欢无缘无故的到亲戚家去。好了有点扯远了,既然在家或在宿舍都不能给我个空间,那么我就去大自然走走吧,我想那里会有我的一片天的。

最后用古人一句“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寄情于山水中,抛去生活中的不愉快,多一份洒脱。

清欢读后感

我,从心底喜欢这本书,在我心中,许多喊不出、不敢喊的真实,总是和书中的内容相映。许多被现代人所控制住的欲望,在这本书中释放出来,使人的心灵瞬间受到洗礼,使无论多污浊的心也变得纯洁无暇,这正应验了林清玄名字的一个字——清,清得像水,像冰、像雪,清清白白地度过一生。而在这本书中,有许多平常人想不到的道理,这也应验了他名字中的另一个字——玄,玄得神秘,玄得透彻,林清玄在“清”中度过一生,如一杯茉莉花茶,他在生活中找到了人生的玄机,并告诉了我,以及读过此书的人们。

我在这本书中最喜欢、最欣赏,也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清欢》这篇文章。的`确,与其去吃烤肉,不如吃鸡汤面;与其去唱卡拉ok,不如去山上高歌一曲;与其去喝酒,不如去品茶;与其去大排档,不如去农家乐;与其去打牌,去斗地主,不如去山林中,找个地方坐下,倒上一杯茶,与朋友边品茶边下棋,这才是人生真正意义所在。烟与酒,还有噪音污浊了我们的脑子。如果你已经在这个深渊中,就读这本书吧,免得你的心灵变得乌黑,毫无光泽,失去了钻石的色彩。

总的说来,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书。适合不同年龄的人来读它,对我们这些懵懂的少年来说,它对我们人生的启发很大。它使我们的心变得纯真、变得善良、变得美丽、变得庄重。林清玄的心,总是如此清澈,不然如何引导我们拥有一颗积极向善的心呢?林清玄的人生,总是能悟出人生的玄机,否则,如何能从一草一木中获得人生的真谛呢!

林清玄清欢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清欢》,它的作者是著名作家林清玄,它,主要讲述了:如果一个人内心的爱还不够充满,但只要心中有关怀、善意、温柔,只要把这些表达出来,不久,内心的情感也会变得充沛!在生活中,宇宙、天堂等这些事物,都是那么遥远,可是当一个人深深的融入了某些事物,那么也就可以触手可及了。

在生活中,我们总投靠父母,无论在做什么事,总是喜欢选择诉说,向父母说明困难,而不是自己动脑筋,动手解决。日常的杂事,也少不了父母的帮忙,不管现是用餐还是娱乐,父母的关怀和照顾总是无微不至。

学习空间里,老师又在不停的催促。帮助我们批改作业、纠正错误,他们就像燃烧着的蜡烛。朴实无华的老师,往往日夜操劳。

生活在现代的城市里,是没有什么清欢的,仔细看一看大街小巷并没有什么清欢。原来绿荫荫的草坪,是留给孩子们放风筝的,可是现在草坪没了,建起了一栋栋房屋,大街上随时有垃圾,大大小小,堆满了废物,随处可见到痰,细菌弥漫在空中,大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受到了污染。

唯有在书中,我们可以找到那在生活中虚无缥缈的“清欢”。

生活中我们所碰到的,想过的,谈过的事,都让我们历历在目。从书中我们可以知道别人对于这个话题,他们的看法和见解,有的人,受到了启发,人生有了个转折点,有的人似懂非懂,但也通过这更加坚定自己了,这样,对人生设立自己的目标和梦想或前程很有帮助。

有时,我也会把我所有看过的书翻出来,重新翻看里面的内容,便会想起往事,回忆会像柳絮一样飞来,停留在你脑海的最深处。

读书是一种娱乐的方式,而且读书可以让人沁人心脾,会让我整个人更舒适,它就像无垠的宇宙,我们虽然永远到达不了尽头,但给了我们充实的生活。

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我看来,他就像一只小船,把我们从狭窄的河道带进无边的海洋。

我认为,知识可以让人进一步了解这个世界,可以让人在困境中摆脱,可以使人的科技水平更发达,让人看上去有文化的底蕴,这种无形的力量激励你不断进步。

读书让人超凡脱俗,能让人更上一层楼。读书是人生坎坷路上的润滑剂,智慧的光泽将露水注入我们干枯的心田,勤奋能点燃智慧的火苗,懒惰才是埋葬天才的原因。

所以,让我们开始走向读书之路,不仅能够修身养性,还能增加自己的知识,让我们更上一层楼!

《玄想》读后感

“醉后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生命中有很多事,你错过了一小时,很可能就错过了一生。”他在《少年游》里如是说。

年轻时有怎么样的`豪情?是英雄系马,壮士磨剑,还是江湖夜雨十年灯?不管如何,他终究是叶着自己的叶花着自己的花结自己的果子,生命成自己的生命。

很喜欢读他的那篇《旅店》,其中很多句子烂熟于心。“前人有前人的旅店,在我们的马蹄还没有迈步,那些旅店就存在,且永远地存在下去。”那么,我又要开成什么样的旅店,在旅店的墙壁上记录些什么样的事情来,能丰富这世间的记忆呢?夜那么长,我不能够把每一盏灯都点亮,但由于寂静,由于安宁,由于放松而不再执着,心也开始变得开阔起来了。

小时候,喜欢在老爸藏书的白色封面上乱画,老爸并不在意,后来搬家时,我更为大胆地在墙上画满了荷叶荷花。不知为什么,对这种植物存有莫名的喜爱,说是受《爱莲说》的影响,也不尽然,只是对那种似红非红,似粉非粉的颜色相当着迷,而那些宽大的荷叶又有种淡淡的清香,持久、沁人心脾。

用怎样的心境和着怎样的情意来下酒?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我词何如柳七?”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我是不善饮酒的,但如林先生所说,喝酒不在格调,而在性灵、风趣。在无关风月的夜,卧席,斯时彼时、斯地彼地,快乐、忧愁,朋友,让我们温壶月光下酒。

曾经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青山元不动,白云自去来。我不信佛,也不参禅,从字面来来理解,就是相对于不动的山来说,云是流动的。时隔经年,重新看这句话,有着更深的体会:世事并非都刻意,多数乃随缘。

陈迹清欢读后感

平素至爱古典素雅事物。无论物什,文字,缘来邂逅,遇见,便心生欢喜。就像遇见《陈迹・清欢》这本书,品读作者白落梅那支素笔下古典清雅的秋水文字,如若有清风拂尘,缓缓净心见性,渐见所处的这渺渺红尘,嚣嚣人世,原来一直有着它的静好。

白落梅素笔书写那样一些古物:一卷书、一张琴、一轴画、一朵花、一方古玉、一支银簪……它们从漫长的历史光阴中走来,向我们述说着前世今生故事,它们的故事,落在白落梅的禅心慧笔下,静静然便溢满了素洁净美。不,这说的分明不是陈迹物事,而是一瓣清明如秋水的.心香,一个“如一株草木,无论悲欢,总宠辱不惊地活着。不美丽,不高贵,却简约、宁静”的灵魂。

这些年不辍阅读,也只在为追求拥有一个虽不美丽不高贵,但却简约宁静自持的心灵。我总以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是装点我平凡生命使净心明性的良师益友,一如白落梅的《陈迹・清欢》。

《陈迹・清欢》全书六卷,每卷不尽的古典清雅,简约,似一颗兰草般沁着幽芳,让人接近便不舍移步。那是一些动人心魄,通透见净的文字!

《陈迹・清欢》还有更多的欢喜,随书附赠的一套精美主题明信片,让人爱不自已。书内每个主题配以唯美的摄影配图,这图文相得益彰,更显本书的古典清雅。

不过更更重要,还是作者白落梅古典文学功底深厚,文字凝练简约又不失风雅,读来令人喜欢,而从中又汩汩流淌出其一份对世事的淡定超然,如此一些性灵文字,真真堪称是“落梅风骨,秋水文章”。

林清玄《清欢》读后感

清清淡淡的茶香飘来,清香袭人。生命就像这壶茶,转眼,就消失了。纯洁的天使与神圣的天堂如此遥远,人们畏惧死亡,祈祷着。然而,死亡来临只是一瞬间,夺去了几十年长长的生命。死亡就是这么残忍。

初升的太阳,有多少人留意了它从群山中缓缓升起的样子;

汹涌的大海,有多少人留意了它从远方涨上去的样子;

歌唱的鸟儿,有多少人留意倾听它悦耳美妙、清脆动听的歌声;

闪烁的星光,有多少人留意了它闪啊闪,究竟有几颗……。

人就是这样,总抱怨自己没有幸福,其实,留意了它们,幸福就已经满满的了。或许有人也留意了它们,却不认为那就是幸福,幸福就在眼前溜走了。

人的一生追求的就是幸福,一生都在追求着的人,却总是带着遗憾死去。其实,那些人不明白,结束了痛苦的追求,带着真诚的微笑死去,也是一种幸福啊。

生的意义在于幸福地生,死的意义在于幸福地死。

很多追求的幸福是开宝马,住别墅。其实,真正的,幸福的意义在于“清”。并不是一桌大鱼大肉全家分吃才是幸福,相反,一碟茴香豆,一碗咸饭加上两块路边八毛钱一个的烧饼或是油条,幸福就来了。而又有的时候,与朋友痛饮一杯啤酒,还不如到山间去,和山中的老道士下了一盘棋,品一壶清茶,这或许就是幸福的根本吧!可人们还是在网吧、酒吧中消磨时光,消磨一生,痛苦地活着,又痛苦地死去。也许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可能永恒,人们情愿无聊地度过一生。死亡终有一天会来临,如果一生幸福,就不会惧怕它。

人生的玄机在于感受幸福与创造幸福,而不是盲目地去寻找它。

清清淡淡的茶香飘来,那么清。生命就像这茶香,转眼就消失了。但是,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去创造茶香与享受茶香。

林清玄《玄想》读后感

在小学六年级的课本中有一篇题为《桃花心木》的课文,是林清玄的作品。不知为什么,我觉得林清玄的作品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能把人带入另外一种精神世界。可能是因为他的作品里带有阵阵禅意吧......

我想一篇课文不足以表达一个作家全部的精神世界,所以,我把林清玄的三本书买回了家,准备细细品味——《林泉》、《清欢》和《玄想》,当然,我现在只读了《玄想》这部作品。

一打开书,不像我想的那样,有密密麻麻的小字。字的大小适中,没有插图,但当我读深入时却像有一双无形的手抓住了我往书里扯。我喜欢这种感觉。当然,林清玄的作品不会轻易读懂,必须像品茶一样默默品味才知道里面的甜味。我记得有一篇文章的题为《最苦的最美丽》。文章中写道,作者最喜欢的瓜莫过于苦瓜,他认为苦瓜开的花是世上最美丽的花,苦瓜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瓜。

其中,是不是隐藏了深深的禅意呢?

苦瓜,即使沐浴了圣水,走完了朝圣之途,味道还是一样的苦!不管透过什么,透过灵命双修或透过灯红酒绿;不管走过什么,走过权势名利或走过寥落暗淡;不管穿过什么,穿过文史哲学或穿过酒色财气......人生本质的苦都不会改变,在苦中行走的人,只有专注地前行,苦中才会带有甜味,才不会失去美好的心情。

我想,林清玄之所以会半路隐居山林,可能就是因为读懂了时间的哲理吧,他的文学作品才那么与众不同。他的文学作品不在于华丽的辞藻,而是内心的书写,正如他写的《心的泼墨》,就算有再多美丽的辞藻堆积,没有真实情感,只是一堆躯壳而已,没有生命,也没有情感。

我佩服林清玄先生的作品,也佩服他那种对于写作独特的见解和态度......

清欢读后感

《林清玄散文》收录了林清玄先生两个创作时期的优秀作品。林清玄初登文坛,将自己的朝气与激情更多地倾注在乡土中,代表作有《少年行》、《鸳鸯香炉》等。随后,他没有拘泥于乡土散文的创作,尝试着将东方美学理念和佛教哲学情怀融为一体,开始了以“菩提系列”为代表的创作生涯的第二个时期,也进入了他个人创作的全盛时期,散文集收录了大量该时期的优秀作品,如《佛鼓》、《先之四书》等。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者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装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林清玄

《玄想》是林清玄先生的散文集之一,在晚年,先生把自己的创作思维写成了一系列的书,用以告诫勉励后辈――写书,乃非关天命,背后有无数的心血、坚持与努力。这其中,《玄想》是首部曲,《清欢》为二部曲,《林泉》是三部曲。

林清玄先生是我最喜欢的散文作家,那些文字满足了青春期女孩对于美好事物的所有幻想。

每每附上先生的画像,编辑都爱在其旁标注一件趣事。有一次林清玄到成都演讲,台下有个漂亮女生塞给他一个粉红的信封。林清玄心怦怦跳然后若无其事地收起来,心里暗想这肯定是一封情书。等回到酒店,拆开信封,只见上面写着:

“林老师,我从小就拜读您的文章,非常崇拜您。没想到今天见到您,发现您很像周星驰电影里的火云邪神,真是相见不如怀念啊!”

都笑称:在文学界,“旷世丑颜”与“绝世美文”如此鬼使神差地在一个人身上聚合,很难找到第二位。

然而,先生于与世长辞。“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这是先生的最后一条微博。记得看到新闻的时候我在考试周中挣扎,心头一震,此后仿佛便不能再理所当然的享受阳明山的风光,我要带着那些灵秀俊逸的禅意,去走我的人生道路。

玄想玄想,在静止的刹那,在一生一会,玄思生起,妙思涌现。我们需要学会在喧闹中倾听生活,将生命的闪光瞬间凝结成永久。也许是笔墨,也许是镜头,甚至,就是我们大脑中的海马体。

《玄想》的封面图,主色调是浅浅的紫。

我想:先生既是将其在微小事物中参悟的哲思与我们分享,也是告慰每个风尘仆仆的行者――我们即使不能化为虹光,心中也该有彩虹,有理想可追求,有美梦可向往。

说到底,便是在乡野者不忘俗事,在庙堂者不忘于心中构筑一片梁园。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先生以探访已故父母亲陵墓为引子,所写下的《花果不同时》。

“花果同时”最早的记载见诸于佛经,很多大乘经典里用以形容莲花。莲花在水面上开花的时候,它根上的莲藕也开始结成了,就结果了。因果是同步的、因果相续,有因便有果,果又是下一个因,因因果果、果果因因。

林清玄先生是佛教徒,又说:“因果不同时”,这不是相矛盾吗?其实不然。

种一棵果树,每天用心浇灌,用心施肥,用心除草,才能结出甜美的果实。但有经验的果农也无法保证果实的甜美,尤其是它的根须还很少、很浅的时候。这个道理我们都能侃侃而谈,但到了人生中关乎情感、事业之类的话题上,很多人就迷失了。

变与不变是其客观必然和主观使然,违背了客观规律妄图一夜成名是不可能,勤勤恳恳也要做好宽容失败的准备。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种下一棵树的最佳时机――十年之前,和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