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读骆驼祥子的心得体会(优质7篇)

读骆驼祥子的心得体会(优质7篇)

作者:纸韵 读骆驼祥子的心得体会(优质7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读骆驼祥子的心得体会篇一

“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文人,也下给不文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这是我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后最真切的感受。

《骆驼祥子》这本书描写了祥子这名人力车夫经过三年的奋斗,终于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可是他的美好愿望总是一次次落空,最终她的精神世界彻底崩溃,变成了一具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是祥子到“白房子”去找小福子,却得知小福子因为无法忍受屈辱已经上吊自杀,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开始吃、喝、嫖、赌、讹诈,以干坏事为乐趣。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是祥子心理承受力太弱?不,不是的,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世界的不公,是旧社会活活把人变成鬼的现实,才让以前那个勤劳、老实、上进的祥子彻底消失的。

在小说结尾,堕落的不只是翔子,似乎连曾经在祥子眼中如此动人的北平,都和那婚丧嫁的气派排场一样,虽然依旧热闹繁华,却带着些许颓废的气息,而不在生机勃勃。堕落的祥子,麻木的看客,暮气昭昭的城市,一切都是腐朽的。

在祥子的三起三落中,我不禁想提出两个问题,人是否应该反抗命运。人能否战胜命运。在小说中,祥子的坚持自我并且实现理想,并不会让悲惨的命运有什么改观;而二强子仿佛是顺从命运安排而不加反抗之后人生的映像——毫无疑问,命运更加不会因为承担着的顺从而稍加悯。

世界本无公道,有些人一出生就达到了顶峰,就算不付出什么努力,也能逍遥快活度过一生。而有些人,一辈子勤勤恳恳地工作,到头来也无法享受生命的美好。

这本书,深刻揭露了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政府腐败不堪,新旧军阀混战,大量农民破产,流入城市,在社会的最底层的为生存而苦苦挣扎。

在现代社会,情况虽已大大好转,但无法否认世界本无公道这个事实。但是,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没有什么比绝望更可怕。

读骆驼祥子的心得体会篇二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作品,1936年在青岛写成。1936年他辞去山东大学的教职,专心写作,用他自己的话说,“《骆驼祥子》是我做职业写家的第一炮。”

老舍虽然是个幽默大师,但《骆驼祥子》却是一个悲剧作品。作家没有刻意幽默,而是描写生活的本来面目。作品中的人物都在走着下坡路,从祥子,虎妞,小福子,老马祖孙,到曾今威扬一时的刘四爷,都在走向绝望暗淡。由这些人物的悲剧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大悲剧。

《骆驼祥子》以军阀统治下的北平为背景,通过对人力车夫祥子从自强到堕落的命运悲剧的描写,形象的展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人吃人的社会面貌,控诉了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残害,彻底否定个人奋斗的道路。小说最突出的思想特点在于:将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两大主题融合在一起。

主人公祥子出生于旧社会中国的下层劳动人民家庭,自幼家境困苦,是京城里的一个普通车夫。生于那个黑暗的世道,祥子油老实,健壮,坚韧,自尊自强,吃苦耐劳到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虎妞也是个重要人物。他是车厂主刘四爷的女儿,长的虎头虎脑,性格大胆泼辣,办事爽快利落,有心计,很会打理事物。在和祥子的感情纠葛中,她一直处于主动地位,是个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的人。刘四爷是人和车厂的老板,是个快七十岁的人,土混混出身。他是一个典型的剥削阶级人物,极端自私自利。平时嘴上挂着奸猾的笑,做事绝不含糊,人老,心可不老实。为了自己的生意,耽误了女儿的青春,他看不上祥子,更怕祥子娶了女儿后,会打他钱的主意。最后,他与女儿闹翻,孤苦伶仃一人。

在整篇小说中,祥子的一生经历了三起三落。一起:祥子买车,一落:被抓当壮丁;二起:攒钱再买车,二落:辛苦钱被抢;三起:虎妞买车,三落:办丧事买车。就是这三起三落使得祥子变成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人。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变成了走兽。这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路,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糊糊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狡猾,因为他没有了心,他的心被人摘取了。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坟岗子去。

我感觉这篇小说告诉我们: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并不公道,因为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反抗。悲哀中的礼貌是虚伪。爱与不爱,穷人的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苦人的懒是努力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的人耍刺儿含着一些公理。为个人努力的也知道怎样毁灭一个人,这是个人主义的两端。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这就是整篇小说要我们读懂的,要我们理解的。

读骆驼祥子的心得体会篇三

虎妞是带祥子上死亡之路的重要人物,她用谎言欺骗了祥子,而和祥子结了婚。虎妞用自己的钱买了二强子的车,可买车意味着卖车。不久虎妞就因为难产死去了,而祥子不得不卖车来料理虎妞的丧事。当他的愿望破灭时,他还有一丝希望,就是与小福子结婚,可事情处处不如他所愿,小福子忍不住妓女的生活而自杀了。他的希望也被磨灭了,他对生活已经丧失了信心,他开始染上他以前从来都不敢想的恶习。

他上曹宅的要强也没了,“他根本不想上曹宅去了。一上曹宅,他就得要强,要强有什么用呢?就这么大咧咧的瞎混吧:没饭吃呢,就把车拉出去,够吃一天的呢,就歇一天,明天再说明天的。这不单是个办法,而且是唯一的办法。攒钱,买车,都给别人预备来抢,何苦呢?何不得乐且乐呢?”这段话已经表明了祥子对生活的绝望,连要强也没了,他之前是多么的一个要强的人哪!可他挡不住社会的风暴和人心的恐怖,终于他被当时的许多人带上了死亡之路。

当然,他自身也有原因,他什么都不会,只有力气,他没有脑子,所以被当时的许多人坑骗。如孙侦探,虎妞,刘四爷等等。“不会!什么也不行,什么也不会,自己只是个傻大黑粗的废物。”这说明当时他什么都不会,只会卖力气,可当时的社会界限是这样——没脑子的被有脑子的统治,而没脑子的呢,则干一些出力的活,他们只配做劳力,因为没有脑子,则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而孙侦探呢,他就是有点脑子,所以才骗住了祥子,而祥子却傻乎乎的相信了他的骗局,而且孙侦探说:“人就是得胎里富,咱们都是底上儿的。什么也甭再说了!”孙侦探摇了摇头,似有无限的感慨。“得了,自当是我委屈了你,别再磨烦了!”谁在哪说他们都是底上的,可为什么孙侦探却比祥子混的好呢?就是因为那点脑子,现在的社会也不是如此吗?成功人士可以管理那些农民,而农民只是服从上级的条件,没有法子可以推脱。没有脑子这一点,祥子把他自己带上了死亡之路。

当时的社会是黑暗的、残酷的、冷漠的、吃人的,而祥子也就是被这黑暗的社会所吞噬了。他的愿望一次次被磨灭。社会对他不公,造就了麻木,潦倒,自暴自弃,自欺欺人的祥子,祥子就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阿q的一句常言:儿子都打老子了!这也是他自欺欺人的一种形式。他以为这样能安慰他,可事情不是安稳的。祥子他也就这样慢慢的堕落了,堕落到了一条死亡之路上,没有思想,成为社会上的败类,垃圾!

我们不要像祥子后来那样,我们要对明天怀着信心,因为每一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发生,微笑面对人生,会让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得到提高!记住!我们要笑面人生,这样的我们会在社会中越来越好,不会像祥子那样被社会所抛弃!

读骆驼祥子的心得体会篇四

祥子的车卖了!那可是他以前想要追求的全部,而现在就这样把它卖了。

到城里的几年,三起三落,他含辛茹苦的结果,却是车没了。车没了,什么都没了。

车是详子的宗教,车没了,标志着他希望的幻灭和命运的没落。本来小福子也许能祝他向上,但他负不起养活她一家的责任,只能放弃这个机会。祥子照样去拉车,终于和了车夫的辙,变成车夫样的车夫。

自己的路既然走不通,就走和大家一样的路,他还觉得有些意思。祥子从行动上真正堕落了!

祥子禁不住“美颜的虎妞、夏太太的诱惑”,结果得了性病。于是“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那股正气没有了”,在堕落的路上又下滑了一步。

作者对祥子做了多样的心理描写:祥子时而还想买车攒钱,觉得有点对不起小福子;时而觉得当初要强没有得到一丁点儿好处,现在像一般车夫混日子到比以前舒服。在描写中又夹杂着议论,对祥子的所做作为有所辩解,有责难,令人沉思。

祥子把刘四爷赶下车,拒绝说出虎妞埋的地方,自以为是报复了刘四爷,战胜刘四爷也就是战胜了一切。这暴露了祥子的愚昧,无赖的精神。祥子从刚开始的奋斗积极向上,勇敢拼搏的精神变成了愚昧混日子的惊人变化值得我们反思。

他在第一篇的那种积极向上,不怕困难,为他的买车梦勇敢奋斗充满正能量的祥子变成了现在的行尸走肉。其实作者想这样介绍祥子是想突出社会的黑暗,看看一个这样的社会是如何把一个坚强的人变得如此落魄。

读骆驼祥子的心得体会篇五

《骆驼祥子》这本书,我在小学时就已经读过。最近几天又细读了一遍,将书研读的无比透彻,灵感由此大发。

作者笔下的祥子来自乡间,有着农民特有的'质朴与固执。当他认准了拉车这一行的时候,他就已经做了一个决定:买上自己的车。凭着祥子的勤劳与坚忍,他花了三年时间实现了梦想。然而,命运是残酷的。祥子为了那多余的几块钱,连车带人被大兵劫走,车丢了,最后也只顺来了几头骆驼。但他没有灰心,他仍然倔强的从头开始,比之前更加努力地拉车攒钱。可是上天偏偏和他作对,他还没买上车,所有的积蓄都被孙侦探敲诈一空,买车的希望再一次化为泡影。祥子后面拉上自己的车,还是和丑陋的虎妞结婚作为代价的。然而,随着虎妞难产死亡,祥子既丢了人,亦丢了车。祥子去找他喜爱的小福子,却得知她已自杀的惨状。经历了生活的连续打击,祥子再也没有信心去拉车,开始嫖赌。变成了“社会病胎的产儿”。

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就这点打击吗,这算什么?”其实不然。祥子的内心只有一个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这个梦想放到今天来说,着实是简单了些。但是,在祥子所在的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这个条件是极为奢侈的,尤其是祥子这样的劳动人民。

不得不说,祥子之前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去学习的,他质朴,坚忍,要强,倔强。倘若上天不去多次捉弄祥子,他一定会是一个成功者。如果我们也像祥子那样,必定会取得成功。但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坚持下去?是因为当今社会的诱惑太多,我们无法抵抗诱惑,便无法取得成功。而祥子所在的社会几乎毫无诱惑,想买车的信念驱动着祥子一步一步地向着梦想前进。换句话说,只要我们心无杂念,就能朝着梦想前进。

回到正题,那么为什么祥子会堕落呢?是因为生活对祥子屡次进行打击,使得祥子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自然会自甘堕落。那么,现实中的我们会不会这样?可能也会。因为总有些人会受到老天的特殊“眷顾”,而自杀,自残。所以,我们如果遇到挫折,一定要又良好的心智,不能自甘堕落。

总的来说,祥子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就要心无杂念,不受利益驱使。

读骆驼祥子的心得体会篇六

昨夜翻了翻骆驼祥子。

老舍的细节描写果然精妙,将一切人物心理动作写得极其入微,然而我却喜欢不起来。

太琐碎,太无奈,太苦了。

人类之趋香甜譬如飞蛾之趋光暖,日常闲暇读书,还是读些轻松的吧。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譬如能让痛苦的人不那么痛苦,就是让他看到别人更加痛苦的事,书中苦痛照进现实,映照得现实仿佛不那么痛,仿佛,也是看名著的一重意义,读者也因此获取另一种形式的解脱。

但我终究还是喜欢苏东坡式的写意。

苦难之细碎折磨一笔带过,更多的是超然苦外。对苦絮絮叨叨抽丝剥茧般的直白描写,对比以对一滴蜜的甜的感悟来映照所受之苦,不能说高下立判,只说淡定超脱,由不得让人倾心仰慕,便只有苏轼式写意了。

有趣的灵魂写琐事,也是有趣的琐事,如汪曾祺之写美食,一餐一饭,一花一叶,均是轻松文章。所写即所思,所思即为人,人有好多种,有人喜欢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有人钟情纵情山水诗词书画。都挺好。

但“九千里问道,终究诗酒田园”还是更让人心仪些吧。

读骆驼祥子的心得体会篇七

本文的主人公——祥子,从一个充满梦想,老实、健壮的形象到之后的为了钱而失去自尊,麻木、自暴自弃的形象,其中经历了很多很多,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祥子本是一个单纯又健壮的小伙,梦想也只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和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为了这个,他每天任劳任怨,努力赚钱,只为可以买上一辆属于自己车。这个要求并不高,只是他当时身为一个普通车夫的基本要求,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可没过几天,他辛辛苦苦买来的车却被抢走了。又经过了之后的几件事,他彻底地失去了信心,从一个健壮、充满梦想的车夫,渐渐变成了一具麻木的行尸走肉。只是为了赚钱,他甚至不惜欺骗十分信任自己的好朋友。

其实这篇文章也告诉了我们,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从之前买到车的高兴,到丢车之后看见骆驼的希望,再到之后骆驼以超低价卖出……,一次次的打击让祥子彻底地输了。他输给了自己,也输给了社会的黑暗。

但在我眼里,祥子是坚强的。在他好不容易赚钱买的车丢了之后,却并没有放弃自己,甚至还希望可以通过把骆驼卖出去而再买一辆新车。这也体现出了祥子的坚强。如果是我,在自己辛辛苦苦实现梦想却瞬间被毁灭后,说不定会从此一蹶不振。

当你无法改变周围的环境时,就只能改变你自己。所以,我们应该庆幸现在的生活是如此的幸福。不用每天为了生计而拼了命地工作,也不会为了一个简单和普通的梦想成为一具麻木的行尸走肉。

虽然现在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但我们现在的用心学习,也是为了以后生活得更好,不会像本文的主人公一样渐渐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