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告>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情况报告范文(16篇)

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情况报告范文(16篇)

作者:碧墨

在工作中,情况报告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团队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希望大家喜欢以下情况报告范文,对于写作情况报告有所帮助和启示。

街道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情况报告范文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市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及要求,紧紧围绕“一案三制”(预案、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我镇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强化领导,完善预案,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立。

迅速成立领导机构,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预防处置机制。一是成立了以镇长为首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充实了应急管理指挥部、应急救援队伍,各村(居)、各单位均成立了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并在民兵巡防队的基础上建立了应急救援小组。二是完善了《回龙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回龙镇实际情况,我们修改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建立了安全生产、突发重大动物疫情、防洪抢险等预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应急处置机制。三是配备必要的应急管理物资。镇政府配备了扁担、锄头、撮箕、铁铲等50套,编织袋1500个,救生衣、雨衣、雨鞋各5件。各村均建立了防汛预警系统,并指定镇内中小学、医院、敬老院、镇政府驻地为突发事件紧急避难所:。

我们深知应急管理责任重大,涉及面广,需要全镇上下同心协力才能做到“防范于未然,尽量减少损失”的工作目标。今年来,我们致力于建设一支过硬的队伍,并广泛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有效提高了全民应急管理意识。一是召开专题党政联席会和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各村(社区)、各单位分别召开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应急管理工作,开展应急管理宣传。二是组织开展扑火队培训、民兵巡防队点验及应急管理工作人员、信息员培训,有效提高骨干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管理意识。三是全面开展应急管理宣传。回龙镇开展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宣传活动,镇直各单位、各村(社区)制作横幅8条,书写标语50张。镇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公安、食品安全、卫生等部门在水口集镇农贸街中心设立了宣传点,发放宣传资料,工作人员现场传授施救方法。

应急平台建设是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镇党委、镇政府结合我镇实际,依靠科技支撑,立足于既有资源的整合,本着“实用、便捷、节俭、可靠”的原则,依托电子政务系统,初步建立了镇、村两级监测网络,形成了高效、快捷的信息管理监测预警系统。

为确保应急管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我们实行统一调度,责任分解的管理办法,以镇党委政府为核心,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积极性,在集中力量突出抓好重点隐患治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同时,将责任落实到单位、到人,做到既分工又协作。一是今年极端天气灾害应急处置。二是快速反应处置突发事件。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我们注重信息搜集和上报工作,扎实抓好了值班备勤。各村信息员充分发挥作用,及时发现应急突发事件,定期组织隐患排查,严格按照值班巡查制度落实轮流值班和重点时期、重点部位巡查。镇政府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两会”、防火、防汛等特护期值班制度,每天安排一名党政领导、二名干部职工值班,建立了专门值班室,要求值班人员住镇值班。镇应急管理办公室建立了突发事件信息台帐,及时搜集整理应急管理信息,并上报乡镇综合信息平台。

我镇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各级、各部门都能做到识大体、顾大局,在关键时拉得出、打得赢,应急管理工作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不足: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村(居)委会和部门缺乏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思想和行动禁锢在不出事、不出大事上,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都不够。

二是资金投入不到位。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市、区应急管理工作规定,各级财政部门要健全应急资金拨付制度,分级负担公共安全工作以及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须由政府负责的经费,并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但由于多种原因,我镇应急管理工作经费还十分有限。

三是预案落实不到位。目前,我镇已制定的预案还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突发事件,已发布的专项、部门应急预案还需要制定实施方案,部分已制定的预案操作性不强。

四是协调管理不到位。应急管理的物资、队伍、信息等资源分散,缺乏统一组织和协调,难以发挥整体效能。

当前,我镇公共安全形势虽然总体平稳,但各类公共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和特殊性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基层应急管理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稳步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要进一步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社区、村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基层应急预案要符合实际,职责清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并根据需要不断修订完善。要加强对基层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制订编制指南,明确预案编制的组织要求、内容要求和审批程序;加强基层应急预案编制、衔接、备案、修订等管理工作;要针对本辖区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预案演练。

(二)加强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建设。

要组织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志愿者等,建立基层应急队伍;居(村)委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有关要求和实际情况,做好应急队伍组建工作。要充分发挥卫生、城建、国土、农业、林业等基层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有相关救援经验人员的作用。基层应急队伍平时加强防范,险时要立即集结到位,开展先期处置。要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配备必要装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严明组织纪律,强化协调联动,提高综合应对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抓应急保障基础性工作。

加强基层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村镇规划,合理避让隐患区域;加强抗御本辖区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设备、设施及避难场所建设,提高镇村自身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公用卫生设备设施建设,防止农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各村(居)委会、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配备必要装备,强化队伍训练,提高综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教育,使这支队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关键时候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四)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各村(居)委会、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单、标语等多种渠道,针对各类易发的公共事件,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社区和村委要充分利用活动室、文化站、文化广场以及宣传栏等场所,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提高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生产经营企业要依法开展员工应急培训,使生产岗位上的员工能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有关防范和应对措施;高危行业企业要重点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宣传和培训。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把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五)抓组织领导工作。

要将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应急管理融入到防灾减灾、安全保卫、卫生防疫、医疗救援、宣传教育、群众思想工作以及日常生产、生活等各项管理工作中,并将有关费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范围;平时组织开展预防工作,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要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主要领导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要不断总结典型经验,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有利于推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基层组织和单位的负责人要加强对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xxx区第三届农村党建研讨会,主要目的就是要认真学习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区实际,积极探索增强村“两委”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新区发展,百业正举。随着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农村社会关系也处在一个较大的调整之中,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也接踵而至。这些矛盾在利益得失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如征地问题、村务管理问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既要保护好群众的合法利益,又要维护好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现阶段,我区主要还存在着党建工作“深入到底”、“覆盖到边”、“切中要点”和“掌握适度”四个方面的问题。

下面,我对今后的农村党建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转变工作方式,增强基层党组织向心力。

各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也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串百家门,知百家事”,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转变工作方式,使各项工作更加切合实际、满足群众要求,切实增强党在农村的向心力。

1、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乡镇党委必须增强执政为民的意识,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从制度上加强对乡镇干部和村“两委”的约束管理,夯实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要教育和督促基层干部深入农民群众,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不断增强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水平和本领。

2、以人为本,做到情为民所系。一是要坚持和完善领导联系点制度。联系点领导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指导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工作,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乡镇党委从基层工作时间、效果、群众反馈上,进一步规范联系点制度。二是要从制度入手,进一步规范干部的基层工作时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一心扑到群众中,一意帮助群众致富,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每年的基层工作时间,至少要占到工作时间的一半以上。

3、关心群众,做到利为民所谋。村党支部直接面向群众,能不能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村党支部执政能力强弱的直接体现。为此,村党支部要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为群众”和“靠群众”的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村干部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做到感情上心系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

二、发挥党员“双带”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影响力。

针对“覆盖到边”的问题,乡村两级党组织要重点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双带”作用;要善于培育和发现典型,大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

1、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提升“双带”本领。区、乡镇、村要坚持和完善培训工作分级负责制,多层次、多渠道地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进行培训;农牧、科技、科协、林水等有关部门要定期轮训乡村干部,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力争使每个农村党员、基层干部掌握1-2门实用技术,增强“双带”作用。

2、“扶优扶强”,典型引路。各乡镇、村要选取一批有一定经济基础、发展可能性大、有一定市场经济头脑的农户,从资金、技术和政策上予以扶持,帮助他们带头致富,成为致富“典型”,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带领周围群众生产致富。

3、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示范效应。各乡镇、村党组织不但要培育典型,更要善于发现典型。对于发现的典型,要下大力气进行宣传教育,并在条件成熟时,把这些典型发展成党员。各基层党组织要从实际出发,运用典型示范和科学引导的方式来调动农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依靠具体鲜活的事实引导农民,依靠和风细雨式的疏导教育农民,增强工作的示范性和直观性,既可以优化党员结构,壮大基层党组织,还可以改变以往依靠行政命令的工作方法。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新区已经成立两年了,基层政权稳定、各项制度基本健全。当前与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区各基层党组织都面临着两大突出任务:提高村党支部战斗力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乡村两级党组织要找准支部建设与发展经济的结合点,以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来提高村支部战斗力,以村支部战斗力的提高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户一策。要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首要解决农牧民的增收、致富工作;在充分理解上级指导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方实际,给农民在生产、生活上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开展活动时,除了学习党的.文件,上党课,召开组织生活会外,还应当采取多种形式,诸如请“行家里手”上课、现场观摩、相互交流等方式,学习农业科技知识。

2、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针对我区目前的实际,各乡镇党委要负起领导责任,对市委组织部的集体经济扶持资金严格把关。一方面要切实建立起项目跟踪制度,对项目的发展现状、资金情况和前景预测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要建立起项目责任制度,逐步把项目的经营风险分解到各级领导身上,把管理风险分解到具体责任人和权利人身上;另外,还要逐步建立起集体经济储备制度,各乡镇、村要力争做到建设发展一批、申报立项一批、远期储备一批。

3、要把加快村党支部建设与提高服务经济的水平结合起来。随着农民经营主体地位的确立,农民自主经营,自立主参与市场竞争。农民在经济上基本无求于村“两委”。农民与村支部的关系有人形象地概括为:“有吃有喝不求你,政治学习不理你;出了问题就找你,解决不好就告你。”在这种形势下,村支部怎么树立在群众中的威信?怎么落实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变领导为服务,依靠细致周到的服务帮助农民,变过去“指手画脚”、“直接干预”为“做给你看、带着你干”;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把村支部建设成连接大市场与小生产之间的枢纽。村支部要通过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对外签订农产品供销合同等方式,把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在为农民服务的过程中融洽党群关系,增强党的凝聚力。

街道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情况报告

为适应新形势下环境执法能力建设的需要,我局紧紧围绕现阶段的环境管理工作任务和环境监察队伍建设情况,强力推进环境监察、应急能力建设。

(一)全面推进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环境监察机构配备使用便携式手持移动执法终端,执法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推进基层环境监测监察执法业务用房建设,某县环境监察大队2015年通过标准化达标验收。

(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已制定全县、生态环境部门、重点风险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范应急响应、应急处置、信息报送等制度。重点检查排放重金属、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建立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源及其重点污染物动态信息数据库。利用系统平台对危险化学品等的存储、运输、使用环节实施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对重点风险源、重要和敏感区域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对高风险企业予以挂牌督办、限期整改或搬迁,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应依法予以关停。建立环境应急救援网络,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环境事故应急演练。构建政府引导、部门协调、分级负责、社会参与的环境应急救援机制,依法科学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三)加强环境保护监管执法能力建设。依照“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机制有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类环境安全隐患整治行动和各项专项治理行动,以及排污企业的日常监管,确保了全县环境安全。今年截止目前,检查建设项目23家次;使用移动执法系统检查企业235家次。

(四)妥善处置环境污染纠纷和环境突发事件。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作用,限期办理和公布群众举报投诉的环境问题,邀请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监督环境执法,实现执法全过程公开。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和各类环境矛盾纠纷信访案件,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2020年接到环境投诉件237件,均按规定按时处理,处理率均100%,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辖区内无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五)加大环境执法惩治力度。严格执行新的环境保护法、“两高”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解释、三个“十条”和广西环保条例等法律法规,充分利用查封扣押、按日计罚、行政拘留等环保执法新手段,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联动,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形成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高压态势。

一是硬件建设不足。环境监察执法仪器设备陈旧、配置不全,更新不及时等。

二是执法人员不足,执法队伍不稳定。目前环境执法工作任务量和职责明显增加,但编制数不够,聘用人员流动性大,无法保证执法队伍的稳定性。监管任务重,行政任务多,各乡镇对环保重视程度不够,没起到属地政府监管职责。

三是人员业务素质待进一步提升。技术人员不足,人才结构及人员素质与实际发展要求存在差距,需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提升素质。

街道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情况报告范文

按照省《关于紧急开展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情况调查的通知》,街道针对应急能力建设情况(队伍、物资装备、应急联动建设情况、问题原因分析、建议措施等)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健全领导机构。街道成立由主任任组长、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派出所长任副组长,有关科室科长、社区居委会主任、人武干事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对社区实行定期调度、年度考核、督察督办、问责约谈等工作机制。

(二)完善指挥体系。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现场救援组、后勤保障组、新闻宣传组、善后处置组。各部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密切协同,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一)制定并按期修编预案。街道办事处制定了《街道综合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防儿童溺水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防汛工作预案》、《地震应急预案》等各项应急预案,按照市、县有关要求定期做好各项预案的修编工作。

(二)严格执行信息报告制度。要求事发地社区对于突发事件信息、重大紧急信息,必须第一时间向街道办事处报告,统一由街道应急办负责收集、汇总后,向县应急办和相关部门报送,对因迟报、漏报、瞒报造成严重损失、重大影响或严重后果的,严肃进行追责。

(一)壮大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一是按照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的统一指挥调度,街道负责组织应急人员参加河道、桥段防汛抢险工作。按照街道配备的应急抢险人员额,街道配备x个应急队,员额xx人;x个防汛分队,员额xx人;二是办事处机关、各社区、行政村现有应急救援队员xxxx人。办事处、各社区由主要领导带队,分管领导负责现场指挥。三是办事处及各社区安全监管、食药监管、环卫管护等专业人员,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开展隐患排查,强化落实整改,将各类风险消除在萌芽之中。

(二)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办事处建立了《应急管理值班值守工作制度》,双休假期、放汛期间、重大节日、气象台发布预警的极端恶劣天气等时间节点,机关及各社区每天安排x名班子成员、x名干部xx小时值班值守;全体机关干部、社区“两委”成员xx小时保持通讯畅通。

(一)认真储备各类应急物资。每年对各社区应急储备物资进行一次清点检验,对失效破损的物资及时更新补充,编制“应急物资”台账。

(二)抓好演练宣传。办事处安监办公室每年在各社区举办实地灭火演练、消防逃生演习。广泛通过各种方式,向街道民群众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人民群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正确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良好局面。

1、进一步完善全办应急预案体系。按照“内容合法、程序规范、政务公开”的原则,认真做好应急预案的发布与宣传。抓好预案的组织实施,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开展。

2、进一步加强应急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应急管理的各类工作机构。加强应急队伍建设,重点抓好骨干队伍、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对一些重点部位、重要行业和重点工程项目,建立完善的预防和应急管理措施,全面提高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

3、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排查评估预警体系。加强各类突发事件苗头倾向的自查评估,认真抓好整改;针对重大事故事件隐患,及时向上级机关报告预警,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4、进一步扩大应急管理科普宣传教育。做好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突发公共事件并减少损失,保障公众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

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xx市应急管理局突出乡镇机构、救援队伍、物资装备“三大件”,坚持向内挖潜与争取支持相结合,主动作为,奋力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呈现质的提升。

即:县级派驻一批,县级安全生产执法大队向每个乡镇(街道)派驻不少于x名执法人员;从原有灾害信息员队伍中转隶一批,确保每个乡镇(街道)充实x名原灾害信息员;乡镇落实一批,在上级派驻执法人员、转隶灾害信息员基础上,乡镇(街道)再落实x名以上工作人员。目前,全市乡镇应急管理站普遍配备工作人员x—x人,全市xxx个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应急管理站(办)人员总数达xxx人。在应急站建设运行标准方面,《意见》提出了“六有”指导标准(有机构、有人员、有牌子、有印章、有独立办公场所、有工作经费)。目前,全市大部分乡镇(街道)均按照“六有”标准建设了应急管理站。市应急管理局联合中国地质大学(xx),举办全市乡镇应急管理站站长业务培训班。xxxx年xx市启动乡镇应急管理站及配套建设提档升级,安排专项资金,多渠道整合房产等资源,首批已建成x个示范站。每个应急站办公面积为xxx-xxx平方米,配齐办公设施,同步建设乡镇应急物资仓库,组建x-x支应急救援队。如,xx镇投入xxx余万元资金改造原税务办公场所,交给镇应急站使用,实现独门独院办公。

同时鼓励企业出资、爱心人士捐资。动员队伍发挥特长自筹,如xx市水上救援队将在xx风景区开展水上节目表演的收入作为经费来源之一。防汛抗旱救援队利用民兵训练经费,组织应急救援培训。xx县、xx区财政出资为救援队伍统一服装、添置救援器材。三是共训实战提能力。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加强与消防、xx等部门协调配合,为应急救援队伍日常训练、应急实战提供舞台。以xx市为例,防汛抗旱救援队把防汛抗旱纳入民兵训练科目。水上救援队利用xx旅游景点水上课目表演的机会,广泛开展潜水、驾驶冲锋舟、救生等训练。xx市xx局将“xxx”报警与市应急管理局对接,将相关突发事件救援任务交给应急救援队伍。xxxx年,xx市x支准专业救援队伍先后x次组织参与抢救群众溺水、xx多次处理群众呼救事件,凭借过硬能力获得了社会认可。

坚持高点定位,抓好物资装备硬件建设。一是配强救援装备。xx市应急管理局争取xxx余万元资金购置了一批应急救援装备、应急通信车和应急通讯装备,投资xxxx万元购置应急救援船舶及其他装备的工作也在加快推进中;xx县高标准配置应急救援指挥车、应急救援运输车,添置冲锋舟xx艘。xx市为每个乡镇配备了xx万元的综合应急救援车。xx市配备了气垫船、卫星通讯设施和排涝抢险设备。二是建强基础设施。xx市应急指挥中心已于去年建成投用,与气象、水文、水利、xx、住建、地震、地质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xx市、xx县在xx市率先建设了应急物资储备库,其中xx市应急物资储备库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xxxx平方米)已于去年底投入使用,储备了xx个品种、价值近千万元的救援救灾物资。xx市引进民营资本xxxx万元建设了xx市首个应急救援综合训练基地暨中小学生安全体验馆,可承担水上救援、森林火灾(芦苇)、防汛、城市排涝等救援训练,能同时容纳xxxx人左右训练。三是加强科技手段。xx市应急管理局将xxxx年确定为全市信息化建设年,正在建设“xxxx”工程,即:建设x个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监管、感知、应急救援三大网络,健全网上监管、会商研判、应急救援三大机制,覆盖危化企业、非煤矿山、工贸企业、防汛抗旱、防震减灾、城市排渍、气象水文、应急救援八大板块。xx县率先建成县级应急指挥中心,并将视频会议系统延伸了到乡镇。xx市、xx区、xx开发区建成了化工园区智慧信息平台,目前已上线运行。

街道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情况报告范文

20xx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区委、区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街道办事处坚持“以人为本,狠抓落实”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全面履行应急管理职能,努力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对做好新形势下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应急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推进,为辖区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建立快捷、高效的应急管理运转机制,街道成立了由机关各部门职工32人组成的机关部门队伍、由街道民兵及辖区改制企业、非公企业民兵共80人组成的民兵队伍、由社区居民226人组成的义务联防队伍、由社区楼栋、单元长1895人组成的楼栋单元长队伍、由社区工作人员252人组成的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共五支队伍,合计2259人。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及时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今年3月街道组织相关人员,依据国务院《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重新对街道《街道综合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街道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进一步细化工作原则、组织体系、预防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等各个环节,使新预案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日常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督促生产经营企业根据各自实际,制定了各类应急预案。为顺利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扩大应急知识宣传覆盖面,我街道以创建“国家安全社区”、“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为载体,通过消防宣传车、发放安全宣传单、制作安全宣传折页、开展居民安全知晓率调查等多种形式,定期开展安全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的社会宣传。此外还督促企业在重点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对职工宣传预案主要内容、应急处置程序及事故预防、避险和自救等知识。截止目前街道邀请相关专家开展安全应急培训2次,提升了广大职工、居民应急救援常识和技能。

为了全面提升安全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工作,街道根据工作职责和担负的应急救援任务,储备了必要的物资和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与更新,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今年4月在街道、各社区、管委会范围内开展了应急物资普查工作。经普查,街道机关应急物资储备于1楼储备室,有应急药箱、应急灯、应急手电筒、应急逃生绳、消防斧、断线钳等应急物资,各类应急物资摆放到位,数量真实。各社区按照实际情况,对本社区应急物资进行了清查,并上报了《应急物资统计表》,街道行政办对辖区十三个社区及三个管委会的普查情况进行了个别抽查,通过实地查看,各社区实有应急物资数量与上报报表数量一致,存放地点能够如实填写。

为进一步检验街道相关部门的应急行动程序和实能力,确保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时,能够果断、有限处置,最大限度降低伤亡和财产损失。1月份以来,辖区企业、社区先后开展了各类应急演练37次,参加演练人员达1830多人。通过演练,检验了预案、锻炼了队伍、教育了公众,提高了事故处置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上半年以来,我街道在应急管理中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但离区政府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一是有些企业、社区在演练活动与单位应急预案脱节;二是演练活动居民主动参入的积极性不高。今后工作中我们应加强人员应急知识培训,广泛开展突发事故应急演练,将应急管理工作抓实、抓出成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结合街道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兼职人员工作职责,促进各社区将应急管理工作作为自治管理重要内容予以落实。

2、继续督促、指导辖区企业开展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修订。

3、继续督促社区、企业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强化应急教育培训。

4、继续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根据20xx年应急物资普查结果,对各社区应急物资继续维护、补充、更新。

街道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情况报告范文

近年来,中坝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积极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出发,加强组织协调,完善机构网络和预案体系,做好统筹规划,持续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健全管理基础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害,为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镇域经济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现将我镇应急能力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中坝镇毗邻凉州城,位于凉州城北约六公里处,东连发放镇,南靠金羊镇,西与永昌镇隔河相望,北与羊下坝镇接壤,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5公里,总面积21平方公里。武民公路和金色大道贯穿境内,交通便利。全镇辖7个行政村,69个村民小组,4239户,18087人,劳动力12158人,耕地面积23748亩,人均1.35亩,属井泉灌区。

(一)组织体系建设情况。

一是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其他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委员会,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解决全镇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是设置中坝镇应急管理站,应有编制3人,实有3人,均享受安监津贴;三是20xx年11月根据凉州区乡镇机构改革方案,设置中坝镇社会治理和应急管理办公室安全生产工作岗,由x同x志负责火灾、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以及各类突发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的应急管理工作。

目前,镇政府尚未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发生突发事件后,一般组织镇村组三级干部和一些村民志愿者进行应急救援处置。

镇属重点企业按要求建立有兼职应急队伍,其中,中坝新金叶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由4人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金苹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应急救援队伍由16人组成。

(三)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建设情况。

为规范我镇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明确各有关站所职责,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灵敏的应急机制,根据《中坝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监测组、信息组、转移组、调度组、保障组和应急抢险组,对在职的领导干部进行了详细分工,进一步增强了应对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和事故灾害应急管理的能力。

辖区学校、卫生院、信用社等其他单位和企业应急体系基本实行独立管理。

(四)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情况。

我镇共确定镇村灾害信息员19名,镇村地震宏观观测员、地震灾情速报员、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员各9名,镇级防震减灾助理员2名。积极与气象、水务、应急等部门协调配合,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认真分析极端天气对群众日常生活和农牧业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及时通过电话、网络、手机短信、微信等多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应急防范措旋,指导群众及时科学进行防范。

(五)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和设施场所建设情况。

镇政府设有应急物资装备储备点1处,配备有灭火器15具、手电筒10把、雨衣10件、雨靴10双、棉大衣4件、水泵3个、铁锨8把等,并通过代储形式储备编织袋5000个、铁丝0.2吨、铁锹56把、手电筒56把、雨衣56件、雨靴56双防汛抗灾物资;各村配备有连体雨衣裤、铁耙、铁锨等基本应急物资;辖区中坝新金叶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配备有氧气呼吸器2台、应急医疗箱1个、防毒面具5个、防护服3套、警戒带5条、担架2幅等,金苹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配备有担架、急救药箱、消防服、消防桶、消防斧等。

镇区应急避难场所有中坝镇九年制学校、上坝村小学、中坝村小学、汪泉村小学、下畦村小学及头沟村小学操场,设置有“应急避难场”标识,道路畅通、通水、通电,能保障突发事件中避难人员的基本生活。

(六)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人员培训情况。

20xx年我镇编制了《中坝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中坝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坝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坝镇防汛抗灾应急预案》《中坝镇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坝镇消防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5个专项预案。每年重点依托各中小学校开展1-2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安全应急意识、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同时,我镇持续深化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工作,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512防灾减灾宣传月”“119消防宣传日”及春节、五一、十一等重点时点,认真开展应急、消防、防灾减灾等知识宣传活动,普及防灾减灾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应急常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辖区重点企业均根据实际编制了应急预案,并将应急知识宣传培训纳入员工日常培训中。

(一)应急预案实用性和操作性不强。应急演练常态化还未真正落实,各职能小组成员对应急响应程序不够清楚,具体操作细节不够明了,协同能力较弱。

(二)应急救援力量薄弱。目前全镇无专职应急救援力量,应急装备配备不足,救援能力相对薄弱,当发生重特大事故时,只能临时组织力量进行救援,而影响救援效果。企业救援人员以兼职为主,专业水平低,缺乏实战演练经验,应对事故的能力有限。

(三)小微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不够强,安全生产措施还不到位,生产安全压力较大。

(四)农村火灾隐患明显。个别居民巷道柴草麦垛仍然存在,如遇大风天气,极易发生火灾事故;个别村民房屋年代久远,用电线路老化严重、或群众用火用电习惯错误,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知识比较缺乏等,致使农村火灾防控工作难度较大。

(一)健全应急管理预案体系。

健全突发事件预防、应急准备、监测预警、指挥协调、信息发布和处置评估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组织开展应急预案评估、补充、修订、完善和备案工作,加强预案之间的衔接;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着力深化应急知识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大应急知识的宣传力度,积极推进“防灾减灾示范村(社区)”和“平安校园”等创建工作,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印发宣传单、张挂标语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针对各类易发公共事件,面向广大群众,广泛深入开展应急管理知识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全面提高全镇各级应急工作水平。

**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

根据市委要求,近日,县委安排县委办公室、纪委、组织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我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本次调研共涉及12个乡镇,48个村,经过二个多月的集中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县是一个拥有98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下辖16个乡镇,现有农民党员2万名,全县共有1909个基层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1002个。近几年来,县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先后开展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三年整顿、村级规范化建设和“三级联创”等活动。以党建促经济,使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广大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但是,经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向深层次的推进和新旧体制的转换,长期形成的一些矛盾近几年逐渐暴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一)村干部岗位吸引力下降,优秀的“两委”班子难产生。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我县现有村干部4900人,且大多是年龄偏大和家中有拖累或没有什么特长的人,35岁以下的只占三分之一左右,36―50岁的占到60%以上,个别地方的村支部书记已达64岁,仍无合适人选接班,造成了农村干部队伍的青黄不接。一方面,由于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75%以上的村干部工资不能当年全部兑现,工资待遇低,外出打工比在家当干部挣钱多,致使农村里年轻有为的“能人”,经济意识强于政治意识,个人意识强于团队意识,外出打工闯天下意识强于留守本土务农意识。另一方面,村干部的“官位”不大,工作量却不轻。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在农村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由于广大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在具体工作中村干部难免会吃亏受气,所以造成了“能人不愿当干部,当干部的没能人”的现如,即使有些人勉为其难当了村干部也不安心,如郑城镇上小峪村支部书记一年最多写过5次辞职书,有的甚至不辞而别长年外出打工经商,基本上是“矬子里面选将军,选来选去难称心”。据调查了解,因工作压力大或工资收入低而辞职不干或外出打工经商的村干部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还有的村是几名党员轮流坐庄当干部,“不是张三就是王五,谁当干部都不服”,甚至相互拆台,搞对立。由于党员干部难培养、难选拔,致使这些村里的工作比较被动,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发挥较差,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不能有效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一是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一方面表现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对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不力,对广大党员教育、培训不力,对发展经济引导、服务不力,工作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另一方面表现在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不安心农村基层工作。面对当前农村工作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有的基层干部认为“回天无术”,思想上产生动摇;有的犹豫观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动不动就向党委政府施压,提出“撂挑子”。二是工作能力较弱。据调查了解,全县的农村干部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不到三分之一。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或者因文化水平的问题,或者因工作繁重缠身,或者因忙于挣钱致富,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学点理论、学点适用技术知识的不多,能够学深学透,灵活运用于农村工作实际的就更少。致使思想观念陈旧,思路狭窄,缺乏创新,眼界不开阔,工作效率不高。表现之一是工作方法落后,工作抓不住重点。部分基层干部习惯于靠行政推动来开展工作,知识老化,经验老化,管理老化。我们这次在与村干部座谈时发现有的农村干部连产业化、wto、集约经营这些现代知识的基本术语都不懂,在生产指导上,习惯当“传声筒”,“照葫芦画瓢”;表现之二是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弱。有的村干部无一技之长,发展经济的技术和能力还不如一般群众,根本就谈不上带领群众闹市场,为群众提供服务;有的虽有能力,但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对群众的困难不闻不问,只向群众要钱要粮。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为数不少的村支部书记认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以及上级交办的工作,而没有把增加村集体收入、带领群众致富放在重要的位置。三是工作作风不过硬。有少数村干部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有的办事不公、处事不当。特别在宅基地划分、计划生育指标安排、土地和集体工副业项目承包上,不能一碗水端平,搞优亲厚友。个别人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在用电用水、税费缴纳、土地承包和子女安排上,为自己捞取好处,对群众则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吃拿卡要,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伤害了群众感情。极少数干部为政不廉、腐化堕落,放松学习,个人私欲膨胀,如**镇颛臾一村原村支书马付贤侵吞公款54500元,在群众中影响极坏,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三)乡村集体经济实力差,农村基层工作无钱办事的矛盾非常突出。由于自然条件制约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相当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经济基础较差,财务亏损和负债问题严重。经过这次调查统计,我们发现80%以上的接受调查者对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满意,原来有点集体积累的村由于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可支配的资金也在不断减少,只好寅吃卯粮,甚至靠举债维持运转,由于不能安期偿还债务,又造成了村的信用下降。集体经济日益薄弱甚至债台高筑,使农村党支部兴办各项公益事业举步维艰,村级各项开支无法正常支出,更谈不上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资金物质上的帮助。主要表现为:一是亏损面大。据县有关部门统计,全县入不敷出的村占76%。二是亏损额大。全县村级负债总额为3000多万元,每个村平均负债在4万元左右,有的村负债额甚至超过100多万元。三是收入来源少,收入结构单一。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每年不足2万元,如**镇的石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只有1000元,村干部的工资都不能兑现,村里的各项公益事业更无从谈起。多数村的集体收入仅限于土地出让金及林场、荒山的承包费,有工业项目的村很少。虽然有些农村基层组织前几年通过内引外联上了一些项目,办了一些企业,村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的起步和发展,但由于受市场、人才、资金、信息及自然条件的制约,这些村办企业办的红火的不多,办垮了的不少。由于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路、架桥等公益事业无力去办,村级各项开支无法正常支出,什么事也办不成,群众长期不能得到实惠,对干部缺乏信任感,认为村支部的话不能听,从而导致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下降,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效果。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需要明确责任、创新思路、落实措施,必须长抓不懈,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符合我县实际的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长效机制。

(一)必须紧紧围绕选好人、用好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这个主题。实践证明,只有把基层班子建设好了,农村干部的战斗力才能增强,农村各项工作才能有效推动。一是要从源头上把好选人用人关,积极探索改革农村干部选任机制。结合这次村两委换届工作,拓宽用人视野,积极引导党员群众,将那些年富力强、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选拔到农村两委班子中去。把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镇村企业管理骨干和在市场经济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分子,特别是生产能手、致富能手、科技能手、管理能手,以及公推公选落选人员中素质较好的作为后备人才,培养“潜力型”干部。积极选派大中专毕业生、部队转业军人或头脑灵活、市场经济意识强的乡镇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指导帮助农村干部在解放思想、寻找发展思路、规范村务工作等各方面增强工作能力,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本着“适合,发展,既不求全责备,也不委曲求全”的原则,不拘一格的选人用人,配好配强村级班子。二是要抓好基层干部培训。要重点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任务,改进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参观考察相结合、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地培训相结合,根据不同乡镇、不同村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分期分批轮训,通过上大课、观看录像、基地实践、电化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提高学习效果,让党员干部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要制订好村干部培训计划,采取换届后集中培训与平时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分期分批进行。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强化培训内容,使村干部听得进、坐得住、用得上。同时要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利用县镇党校阵地和党员电教等手段,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努力改变存在于基层干部内心深处的亘古未变的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切实提高他们的自身致富能力和服务群众的本领。

(二)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好农村工作“无钱办事”的问题。集体经济能否发展壮大,是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的一个大问题。农村一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农村干部队伍的稳定,从根本上有赖于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各级党委要积极引导农村干部把工作重心放在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发展村集体经济上来。一是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子。要立足乡情、村情,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的原则,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子。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以当地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结合“百村帮扶工程”、“百万农户致富工程”,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扶助,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实施规模效应。二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县乡(镇)和金融部门要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向贫困村实行倾斜。为他们办企业、上项目、兴修水利、开发优高农业,积极提供切实有效的扶持和援助。同时要把“输血”与构建“造血机制”相结合,教育党员干部苦干实干,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三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集体资源,如水利设施、山林、矿产等,实行市场化运作,多途径增加集体收入。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干部任期目标考核机制,进一步调动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一是建立农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根据中央提出的“五个好”村党支部的总体目标,认真研究制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立足实际,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合理确定各村每年组织实施的具体目标和落实措施。将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和分解,由党委和支部签订目标责任状。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根据支部工作目标,合理细化分工,分解到人,从支部书记到村两委成员,都要明确各自的岗位责任和工作目标,使两委成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压力。三是健全完善农村干部责权利相统一的考核机制。根据各支部和两委成员的年度工作目标、岗位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乡镇党委要建立严格合理的考核机制,并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做到奖惩分明,责权利统一,适当提高农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保持农村干部的相对稳定。

(四)健全和完善党支部村委会的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村干部的工作。应本着“加强党的领导、依法建制、民主有序、便于操作、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和完善村务管理规则,进一步规范农村干部的工作。村务管理规则要突出建立四大机制:一是建立协调机制,理顺村务各项关系。要明确村务管理的主体、村务管理的权限、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二是建立决策机制,促进村务科学决策。进一步完善农村村务决策的程序,突出村民在决策中的主体地位和“三支队伍”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使村级决策程序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三是建立管理机制,促进村务按章办理。进一步规范村集体经济管理、村财务管理,明确管理权限,管理职责,作到民主公开,使村务管理由“暗箱操作”转变为“透明运作”,从“无序”管理到“按规”办事。四是建立监督机制,保证村务有序运行。进一步落实好村务民主监督机制,实行村干部任期承诺和践诺制,让村干部接受党员、村民的监督和评价,落实好对村干部的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把村干部置身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下,促使他们按章办事,廉洁奉公,从源头上防止村干部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现如的发生。

(五)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工作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农村党组织的执政活力。要切实解决农村党组织“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建立与新形势相适的工作机制。首先要建立起富有活力的村级工作机制。鼓励村“两委”干部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镇党委要充分保护和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着力于放权村“两委”,努力解决对村级“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问题,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强化村“两委”的职能;要着力于减负村“两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为村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是建立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高度重视建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健全议事规则,实行决策论证制和责任制,用制度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尽量避免和减少失误,同时建立群众对决策实施监督的机制,让群众依法行使自治权利。再次是建立村“两委”分工负责制、“两委”联席会议,民主评议“两委”干部等制度,明确村党支部对村委会实行政治领导、工作指导、思想引导的职能,做到坚持领导不包办、把握方向不旁观、保障自治不违法、支持工作不拆台,村委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工作到位而不越位,形成“两委”协调一致,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

**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

中共**县委根据市委要求,近日,县委安排县委办公室、纪委、组织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我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本次调研共涉及12个乡镇,48个村,经过二个多月的集中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县是一个拥有98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下辖16个乡镇,现有农民党员2万名,全县共有1909个基层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1002个。近几年来,县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先后开展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三年整顿、村级规范化建设和“三级联创”等活动。以党建促经济,使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广大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但是,经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向深层次的推进和新旧体制的转换,长期形成的一些矛盾近几年逐渐暴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一)村干部岗位吸引力下降,优秀的“两委”班子难产生。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我县现有村干部4900人,且大多是年龄偏大和家中有拖累或没有什么特长的人,35岁以下的只占三分之一左右,36―50岁的占到60%以上,个别地方的村支部书记已达64岁,仍无合适人选接班,造成了农村干部队伍的青黄不接。一方面,由于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75%以上的村干部工资不能当年全部兑现,工资待遇低,外出打工比在家当干部挣钱多,致使农村里年轻有为的“能人”,经济意识强于政治意识,个人意识强于团队意识,外出打工闯天下意识强于留守本土务农意识。另一方面,村干部的'“官位”不大,工作量却不轻。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在农村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由于广大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在具体工作中村干部难免会吃亏受气,所以造成了“能人不愿当干部,当干部的没能人”的现如,即使有些人勉为其难当了村干部也不安心,如郑城镇上小峪村支部书记一年最多写过5次辞职书,有的甚至不辞而别长年外出打工经商,基本上是“矬子里面选将军,选来选去难称心”。据调查了解,因工作压力大或工资收入低而辞职不干或外出打工经商的村干部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还有的村是几名党员轮流坐庄当干部,“不是张三就是王五,谁当干部都不服”,甚至相互拆台,搞对立。由于党员干部难培养、难选拔,致使这些村里的工作比较被动,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发挥较差,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我院基层建设情况的报告我院基层建设情况

各位领导:

我院现有在编正式干警人,中央政法编制人,事业编制人。班子成员人(其中院长人,副院长人,纪检组长人,政治处主任人),干警中具有审判职称的人,30岁以下的人,31―40岁人,41―50岁人,51岁以上人,法律本科学历人,法律专科学历人,高中以下人。

法院内设机构个(含三个人民法庭),

二、审判工作情况。

近5年来,我院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各项人事制度改革,以“公正与效率”为主题,努力提高案件质量和办案效率。1999―共受理各类案件件,审结件;在职干警人,收案,审结件,人均结案件;在职干警人,收案件,审结件,人均结存案件;在职干警人,收案2件,审结件,人均结案件;在职干警人,收案件,审结,人均结存案件;20在职干警人,收案件,审结件,人均结案40件。

三、物质装备情况。

我院现有审判法庭个,审判法庭面积平方米,办公用房面积平方米,计算机台,机动车辆,下设三个人民法庭,用房面积平方米,配备计算机台,机动车辆。20至2003年我院审判庭数量,审判法庭面积,办公用房面积,计算机配备、机动车数量逐年递增,审判法庭2001年为个,20个,2003年为个,审判法庭面积2001年平方米,2002年增加到平方米,2003年增加到平方米,办公用房面积,2001年平方米,2002年增加到平方米,2003年增加到平方米,计算机2001年台,2002增加到台,2003年增加到台,机动车2001年辆,2003年辆。

2001年诉讼费收入万元,实际返还万元,减、免、缓交诉讼费元,2002年诉讼费收入万元,实际返还万元,减、免、缓交诉讼费元,2003年诉讼费收入万元,实际返还万元,减、免、缓交诉讼费元。

四、队伍管理。

我院深刻认识到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的关键,为此,我院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法官以及行政人员的交流和轮岗制度,增加了队伍活力,优化了人员结构,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应我院工作实际的科学管理机制,主要做法是:

(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法官职化进程。为顺应司法改革的大潮,加强法官职业化、精英化建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我院积极组织人员到外地学习考察,汲取兄弟法院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我院实际,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于年月日,正式实施主审法官、法官助理制度,构建了主审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新型审判模式。新制度的实施,使我院队伍建设呈现了三个特点,一是通过法官遴选有位同志落选,有名业务素质高、年富力强的同志当选为主审法官,实现了法官队伍的精英化。二是审判资源配置更为合理,在遴选前经过认真调查、深入研究,根据各业务庭的案件数量、案件难易程度等各种因素,确定各部门的主审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名额,进行双向选择,使各部门均能选到合适的人才,案件质量大幅度提高。

(二)分类管理,建立科学管理机制。

我院认真研究分析以往队伍管理机制中的经验与不足。根据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不同工作特点,确定了个人的工作职责,并为每个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建立了职责档案,职责档案涵盖了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每个干警的各项工作情况均在档案中详细记载,每月由政治处汇总考核并进行通报,职责档案的建立,使工作积极领先的同志得到鼓励,工作消极落后的同志受到鞭策,全院呈现人人争先,忘我工作的新景象。

(三)严格规范考核办法,推动全院各项工作。我院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千分制考评办法,打破了年终考核的传统模式,实行季度考核,由院考核领导小组组织政治处、办公室、审监庭、立案庭、监察室、服务中心对每个部门每季度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评结果以政工通报的形式下发到每个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年第一季度考评通报下发后,在全院引起强烈反响,各部门纷纷制定措施、自我加压,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四)积极开展“”活动,以点带面,推动队伍建设上水平。为推动争先创优活动深入开展,以树典型、激斗志、扬正气为目的.,年月份我院开展了“月评十佳”活动,制定了严格的考评范围、评比条件、评比内容、评选方法、评选程序,将每月当选人员的照片在宣传栏张贴,通过此项活动,激发了全院干警奋发向上、敢为人先的工作积极性。

(五)开辟“法官论坛”园地,全面提高队伍素质。为实现“公正效率”这一世纪主题,全面提高队伍素质。我院于年月开辟了“法官论坛”。由班子成员、中层正副职和具有审判职称的人员就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以及本人对法律的理解进行交流,同时邀请市中院有关业务庭的领导进行授课,“法官论坛”的开辟,为干警创造了交流学习、探讨的机会,充实了干警的知识,提高了干警的业务素质。

五、取得的成绩。

五年来,我院受到省级表彰次,先后有人次被评为省、市级先进个人,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审判队伍老龄化现象已经显现。

由于法院人员受地方编制制约,进人渠道不畅,审判队伍后备力量严重不足,再加上现有在编书记员,平时忙于繁重的工作,缺乏复习时间,导致在全国统一司法考试中通过率极低。目前只有一人通过。现在从事审判工作的人员,绝大多数是以前直接任命的审判员,年龄偏大。再过几年,我院审判队伍的状况将不堪设想。

(二)办公经费严重不足。

在实行诉讼费管理“收支两条线”后,由于地方财政紧张。在诉讼费返还上,无法按时、按量返还,使得本已处于诉讼费收入水平较低的我院难以保障正常开支,外欠和内欠情况严重。

(三)案件数量与审判力量矛盾日益突出。

19在职干警人,结案件。2003年在职干警人,结案件。案件数增多审判人员却在减少。我院审判一线仅有主审法官人。预计收案将达到余件。人均结案在件以上,法官办案任务非常繁重。使法官的身体健康难以得到保障。现有名法官因病长期无法上班。

七、解决问题的办法。

增加编制,拓宽进人渠道,严把进人关,让优秀的法律人才充实到法院。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增加办公经费,提高诉讼费返换比例。

**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

近年来,户县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在实践中做出了一些工作。下面,我按照调研的有关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各位领导作以简要汇报。

一、落实八个长效机制文件,巩固先进性成果。

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县委在县级媒体《金户视野》、县电视台开辟长效机制文件精神专栏,将长效机制文件精神摘要予以刊登或播放;各基层党委在各自单位板报分期刊登文件内容,为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认真学习,使长效机制八个文件内容人人皆知。各基层党委普遍通过支部会议集中学、抓理论研论深入学、开辟论坛讲座辅导学等形式,将活动引向深入,使每名党员都能够基本了解八个长效机制文件内容。

三是建章立制,使长效机制八个文件精神具体化。我们对在先进性中形成的成功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并结合实际,建立了四个方面二十六个制度作为对结,使中心、省、市委文件精神切合我县实际。在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方面,建立了思想常新的学习教育制度、根基常固的日常治理制度、人本常现的服务群众制度、问题常察的监督制度、生气常青的纳新制度、党建常抓的责任落实制度等,并制定细化具体内容。在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方面,主要实行为民服务代理制、农村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设责定岗制和群众满足度测评制。在流动党员治理方面,主要做好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工作,使每名流动党员都“找得着,管得住”,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归宿感。在建立健全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方面,制定并落实了“三级五岗”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了县委领导、乡镇(部门)党委书记、组工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党建指导员五个岗位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党员教育治理,为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带领农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我们从党员作用发挥入手,不断深化载体活动,使党员服务于群众的积极性得到提升。

一是巩固为民服务代理制。为民服务代理制在我县推行的较早,为了把这件制度深入持久的落实下去,今年,我们还建立了代办员挂牌上岗、代办事务公示、督察回访、责任追究四项制度。代办员挂牌上岗制,就是要求各乡镇的为民服务代办员在工作中挂牌上岗,姓名公示,方便群众监督。代办事务公示制度,就是要求各乡镇普遍把工作流程、代理室工作职责、村级代办员治理考核办法等制度公示,使群众对代办事项更进一步了解。督察回访制度,就是由乡镇纪委每月随机抽出一些办结事例,回访当事人,征求群众意见。责任追究制度,就是按照分级治理,层层负责的原则,坚持分级把关,分级服务,对于出现工作失误,造成较大影响的,直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二是深化党员承诺制。结合实际,推行了党支部和党员“双承诺”活动。在承诺内容上,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和谐村庄”这一主题,农村党支部重点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出承诺,农村党员重点根据自身特长做出承诺,党员有什么能力就办什么事,能做到什么就承诺什么;承诺的内容包括岗位评诺,实事承诺,便民承诺,自律承诺等各个方面。在承诺程序上,统一按照党员“提”诺、党组织“审”诺、党员签名“定”诺、公开“示”诺、党员“践”诺、民主“评”诺等六个基本步骤进行,坚持做到一年一承诺一总结,年初公布承诺,年末总结评选。在承诺的监督上,坚持做到党支部每季度一小结,党总支每半年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群众对支部履行承诺有意见的可直接向镇党委反映。实现了“灵活承诺内容,完善承诺机制,突出承诺实效”的工作目标。

三是试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为农村无职务党员设置了政策法律宣传岗、科技推广普及示范岗、村级经济发展岗、文明新风和卫生治理岗、监督岗、村务财务监督岗六个岗位,要求农村党员根据个人自身特点,自主选岗,使他们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和谐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发挥其自身作用。这项工作我们已经开展,但由于党员思想素质等各方面因素,落实的比例不是很高。

三、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健全党建工作体系。

为了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体系,从起,我们户县县委就制订了“三级五岗党建责任制”,并在工作中持之以恒的贯彻落实。就是明确县委、乡镇党委、村党支部“三级”责任,明确县委领导、乡镇党委书记、组工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党建指导员等“五岗”职责。在具体工作中,县委常委会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分别建立了乡(镇)、村党建联系点,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四个一”制度,即19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包抓一个乡镇、一个村级党建联系点、一个重点建设项目、一户贫困户,并带头到联系点检查调研,深入村组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在乡镇,落实了“一联五”工作措施,即每名党委成员联系一个先进村、一个后进村、一个党员致富示范户、一个贫困户、一个入党,形成了全县各级领导齐心协力抓创建的工作机制。同时,结合“三级联创”活动,每年年初,县、乡、村三级都层层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将目标、责任、考核逐条细化,层层分解,将创建活动与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评选。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整体推进的创建工作新局面。

四、明确工作措施,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治理。

流动党员是党员教育治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今年以来,我县对流动党员治理工作非常重视,按照“流出党员不能成为断线风筝,流入党员必须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的思路,在流动党员治理方面实行了两项制度,一是统计月报制度。即要求各基层党组织每月要将流入流出党员的数量和名单统计上报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再汇总上报市委组织部。二是流出党员办证制度。即要求凡流出市外六个月以上的党员,要在乡镇党委登记造册,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每年至少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一次外出期间思想、工作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此外,县委组织部还设立了流动党员接待站,公布咨询电话,负责落实流动党员的登记和党组织关系接转以及流动党员的问题解答等;基层党委设立流动党员治理站,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治理。

208月以来,我们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按照无村应建尽建、先无后危再改、整合各类资源的,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规划,积极施工,实行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的办法,形成了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热潮。在工作中,落实“六个一”制度,即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包抓一个联系点、领导小组成员每人联系一个乡镇、县建设局为每个村派驻一名工程监理人员、乡镇领导每人联系一个建设村、乡镇党委每周向县村建办汇报一次工程进展、县村建办每月进行一次检查通报。形成了组织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基层党委认真落实的责任机制。

截止目前,全县第一批共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准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4个,第二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5个,主体基本竣工的12个,8个村主体正在建设,5个村地基处理完毕,有11个村正在处理地基,其余的正在积极进行选址规划、联系施工队。

六、坚持选用齐举,注重农村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

一是加强基层干部培训。近年来,我们以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为目标,注重把那些农村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员列为后备干部培养对象,以县乡党校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主阵地,以电化教育为载体,创新培训方式,每年举办1-2期农村干部及培养对象培训班,培训内容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注重增强他们的“双带”(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努力使他们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增强了新形势下农村干部工作的能力。

二是创新选用机制。在全面推行深化“两推一选”办法的基础上,从年4月开始在全县县乡后备干部中公开选拔30名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充实到全县3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担任村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这些“村官”到任后,都能利用自身优势,围绕各村实际,积极带领群众开展产调、引导群众发展高效农业,激活了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

七、关于上半年党建工作。

上半年,我们遵循“农村党建树典型,机关党建求规范,非公党建重创新,社区党建上水平”的,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活动载体,在促进党建工作规范化治理作了一些工作。

一是深化“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丰富“三级联创”活动的内容,规范创建方式,完善考核办法,加大督查力度,切实落实县乡党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制,做好省、市委命名表彰“三级联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先进单位的推选工作,在全县树立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是推进村级规范化治理。在总结以前村级“六卡制”治理办法的基础上,推行了以“一个核心,两委联席,三笔联签,五步决策”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治理模式,建立了一套让干部办事有规矩,群众监督有参照的规范化村级班子治理机制,做到农民群众自我治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实现民主决策,民主治理,民主监督。同时,建立了村级干部激励机制。对现任村级主要干部发放工资,按照村子人口多少,每人每月发放200-240元不等的工资,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抓好党员发展工作。针对目前我县党员队伍的现状,制定了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在规范发展程序,健全发展党员工作制度方面提出了六项具体要求,做到“六不发展”,即未列入重点发展对象的不发展;培养时间不够的不发展;未经政审的不发展;未经组织审核资格的不发展;未经集中培训的和党的基本知识考试不及格的不发展;入党动机不端正的不发展。做到工作不走样,程序不变通,要求不降低,果断杜绝违反程序或简化程序发展党员的现象。同时,在做好票决制、公示制、责任追究制的基础上,试行“发展党员先过群众关”的办法,即在确定、预备党员及转正时,都先征求群众意见,对大多数群众没有异议的方能上会研究,从而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

四是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重点开展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对全县50户规模以上非公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对18户符合建立党组织企业提出了建立党组织工作要求。目前,这些企业都在乡镇党委的指导下,积极进行组建前的各项预备工作。

通过开展党建活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

1、农村基层班子明显强化。农村基层班子成员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逐步确立。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进一步健全,党建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全县加强了乡镇、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做好了培养、选拔工作,一大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充实进了农村基层班子中。

2、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升。通过建立和完善定期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制度,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目前,全县广大农村党员和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发展意识、进取精神明显增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明显提高,大多数党员尤其是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干部已成为当地种养植能手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涌现了渭丰乡定三村李发会等一批致富带富典型。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持把解决群众增收难作为活动重点,尽心竭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非凡是注重在信息、技术、发展项目上提供强大的支持,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使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进而有效推动了全县总体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从存在问题来看,还有部分农村双委会班子关系不协调,部分党员的素质不能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流动党员治理方面,存在着流动党员变数大,稳定性不够等因素,给教育治理带来一定难度;在非公党建方面,部分企业主对党的熟悉不到位、活动不经常、阵地不健全、活动经费难保证,影响了企业党建活动的开展。下一步,我们重点从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巩固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党员教育治理、加大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力度等方面入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报告

20xx年即将过去,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救护队团支部紧紧围绕矿团委、队行政工作部署,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广大团员青年,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精心实施,扎实工作,为我矿实现“一确保,二完成,三加快”目标任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找准差距,弥补不足,以利于更好地开展团的工作。现就我支部一年的工作做以总结,并对20xx年工作做以规划,汇报如下。

创建学习型团组织,做学习型团干部,是“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具体体现,是共青团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开展好创建学习型团组织活动,更好地把我队共青团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实干型”的团组织。我们结合队工作实际和青年人的特点,制定了以党支部书记、队长为组长的创建学习型团支部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措施方案。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团员的学习、服务、创新意识,给全队青年人带了好头。由于创建活动的开展,青年人学习业务,刻苦训练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爱岗敬业精神蔚然成风,促进了我队各项工作。

按照团委工作要求,我队召开团员大会,认真学习贯彻建立团支部愿景规划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由于每位团员认识到位,确定愿景规划切合每个人的实际。愿景规划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团员们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每一个人有目标有方向,工作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学业务,学政治,学技术由原来的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大家比学习比技术的劲头高了,在青年人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环境,净化了青年人成长的空气,提升了青工技术水平和政治修养。全队涌现出了向王志红、常海竹、周新杰这样的全国、国际矿山救援竞赛冠军。

我队团支部认真开展团的工作,积极完成矿团委工作安排。在配合队党政干好本单位工作的同时,支部认真落实矿团委决策、任务,积极开展青年安全监督岗活动。对矿团委下发的文件都要通过召开团员大会或支委会进行学习贯彻,大家共同研究团的工作。在团费收缴、“零点行动”及其他工作任务上,我队团支部都高度重视,队党政大力支持,基本上都保质保量按时得到完成。

在开展团的工作上,我队团支部根据创建学习型团组织工作规划和团支部愿景规划,认真开展团的工作。结合青年人的特点,我们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通过以创建来凝聚人,以愿景来激励人,以环境来改变人的工作思路,使团员青年自觉以团的纪律约束自己,以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要求自己。全队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大家庭氛围非常浓厚,营造了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青年人朝气蓬勃的工作作风和干劲带动了全队职工的工作干劲。

我队救护二小队自xx年被矿团委授予青年突击班至今,始终保持优良传统不褪色。这支十二人的救护小队平均年龄只有28岁,但在救援工作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凭靠过硬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素质,在突击性任务、矿山救援上一次又一次完成了工作任务,赢得了队党政的好评。特别是处理十矿“11·12”事故抢险救灾中,他们冲锋在前,不怕吃苦,顽强工作,每班都连续在井下奋战长达16个小时,十二名遇难矿工中仅他们突击班就抢救出5名遇难矿工。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干劲受到了集团公司和公司救护大队的一致好评。

总结一年的工作,我们也取得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队党政及矿团委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在团的工作上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成绩的背后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例如,团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以适应新形势团的工作的需要;离“五好”团支部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继续努力;团员青年的政治学习有待巩固和加强;有时团委的工作任务还落实的不够及时等等。这些存在的问题在明年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的改正。

工作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矿团委、队党政20xx年工作部署,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实干型”的团组织为中心。搞好团员青年的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认真开展团的工作,努力争创“五好”团支部。号召团员青年落实“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矿山救援指导思想,不断提高团员青年的救护技能水平,为我矿安全生产保好驾护好航,为实现我矿“原煤产量500万、非煤收入超亿元、循环经济新格局、矿区和谐大发展”的总体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认真组织团员青年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矿二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开展好、落实好团的各项工作。

二、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不断提升团员青年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当好党的后备军。

三、认真落实、贯彻上级团委决策、决议,及时完成团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开展好“中华读书魂”、“我的讲台”等团的各项活动。

五、搞好青年安全监督岗活动,认真开展井下安全隐患排查,狠反“三违”。

六、建立健全团支部的学习制度,把学习作为团的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

七、按时、足额缴纳团费。

**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和“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我深入各乡镇和部分村社,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深入党员群众,面对面了解情况,就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了调研,并做了一些分析和思考。

目前,全县共有25个乡镇党委,219个村党支部,2个社区党支部,乡镇及建制村党员9149名,农民党员6911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2135名,占30.9%;妇女党员1188名,占17.2%;35岁及以下1576名,占22.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264名,占18.3%。村干部657名,其中少数民族干部247名,女干部21名,“大学生”村官37名;全县村干部年龄35岁以下的77名,占11.7%;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320名,占48.7%。219个村党支部书记中,女书记6名,少数民族书记87名,下派乡镇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7名。

近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呈现出新气象,发生了新变化,特别是近两年来以创先争优和破解难题年活动为契机,抓教育、抓班子、抓作风、抓载体,乡(镇)村两级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基层办公条件显著改善,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工作实际,注重群众公认,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踏实干事的基层优秀年轻干部,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调整优化了各乡镇领导班子,使各乡镇领导班子的领导意识、能力得到加强,结构进一步合理。按照“一好两强”标准,注重从农村致富能人、乡镇干部、复退军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优秀大学生中选拔村干部,特别是选优配强了村党支部书记。不断加大村软弱涣散班子的整治力度,两年来,整顿提升后进村村级班子17个。

(二)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等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以业务、技能教育提升能力,全面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努力提高落实政策、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两年来,全县累计开展理论宣讲活动156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345期,培训党员干部49600多人(次),选派9名科级干部参加了省州主体班次培训,72名村干部参加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大专班学习;全县共发展党员844名,其中农民党员568名;认真开展创先争优、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等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党员参与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发挥党员在农村建设、服务群众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加强阵地建设,基层组织运行条件进一步改善。近年来,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乡(镇)办公楼24座;认真实施全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投资资835万元,建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90个;今年投资846万元,新建和扩建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0个;建成远程教育站点244个,建成规范化站点54个,示范站点10个;狠抓村级组织办公的日常化管理,村级活动场所成为集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为民服务、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阵地。

(四)加强创新项目建设,基层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认真实施了村干部“走出去”培训、选聘到村任职大学生创业扶持、后进村领导班子整顿提升、村级党组织发挥作用等一批农村党建创新项目,狠抓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共创建省级示范点2个,州级党建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25个,县级党建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20个。

(五)健全工作机制,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严格落实县委书记“第一责任人”、基层党委书记“直接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具体责任人”的分级负责制。坚持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县委定期研究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各常委分别联系1个乡镇、2个后进村,蹲点调研指导工作都在10天以上。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及时协调解决理论武装、基层组织建设、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始终坚持年初统一安排,定期组织考核,全力实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层层签订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促进了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一是个别村党支部书记抓基层组织建设缺乏思路,措施不力,服务发展的能力不强。总体看,我县绝大多数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经验丰富,对工作认真负责,群众反映好,但也有一些村党支部书记工作方法简单,与其担任的职责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理论素质不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掌握的不多,工作经验不足。面对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缺乏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工作打不开局面;有的村党支部书记注重抓经济建设,对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不够,研究的少、思考的少、安排部署的少,找不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影响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的发挥。

二是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先锋作用发挥不够。农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妇女党员偏少的问题比较突出,全县6911名农民党员中,55岁以上的3135名,占45.3%;35岁及以下1576名,仅占22.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264名,占党员总数的18.3%,小学及文盲党员2642名,占党员总数的38.2%;妇女党员1188名,占党员总数的17.2%。个别村发展党员力度不大,党员比较少,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三是部分村干部素质不高,“双带”能力不强。有的工作经验不足,缺乏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有的村干部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影响工作能力的提高;有的村干部致富带富方面思路不活,办法不多,影响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

四是大部分村级组织办公条件差,办公场所建设任务比较重。近年来,县委高度重视,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投资力度,对110个村办公场所进行了改扩建,但仍有119个村办公场所是、补助1万元修建的,面积小、质量差,设计不合理,功能不齐全,部分已成危房不能使用,村办公场所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五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够。有些村工作制度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和修订完善,“过时”性比较严重,可操作性不强;有些村虽然制定了各项制度,但在具体工作中不按制度办事的问题比较突出,制度缺乏刚性约束力。个别村民主集中制执行不自觉,存在支部书记“一言堂”、缺乏与村“两委”的协商沟通,影响了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影响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

六是村级办公经费不足,开展基层组织活动比较困难。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村“两委”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县上安排的每年5000元的办公经费,除去订报刊杂志、交电费、取暖费就所剩无几,难以保证村级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村党支部活动经费更是无法保障。

(一)立足夯实基础,下大力气抓好乡(镇)村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要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按照“能力配强、结构合理”的要求和“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牢固树立凭实绩用干部,靠发展激活力的用人导向,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充实到乡镇领导班子。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书记建设,不断健全完善乡镇党委科学运行机制和议事规则,对乡镇领导班子的组织原则、职责任务、议事决策、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管理监督等方面进一步明确,量化指标,保证乡镇领导班子运行的科学化。

二要调优配强村级班子。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要求,创新选用方式,拓宽选用范围,努力把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能够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优秀人才选进村级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要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工作,注重从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私营企业主、种养大户、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有效解决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着力整顿提升后进村班子,结合年终考核,对村级班子进行综合评价、排序,确定1-2个后进村班子,通过县级领导联系、乡镇领导抓点、机关单位帮扶、选派大学生村官、重点项目支持等措施,抓好整顿转化工作,力争做到整顿一批、提升一批。

三要加强乡(镇)村干部教育培训。在落实好省、州调训任务的同时,有计划地选派一些素质相对较高、有一定发展前途的优秀乡村干部,进行综合培训或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加强村干部学历教育,支持和鼓励村干部参加自学考试、函授、党校和高等院校的学习和“一村一名大学生”专题培训。县委组织部要加强对村党支部书记的培训,每年举办一次村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班;县民政部要抓好村委会主任、副主任、文书、会计的培训工作;各乡镇要定期不定期开展村干部理论、业务知识与实用技术的培训,实现村干部教育培训常态化,着力提升村干部综合素质。

四要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严格按照“一定三有”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乡村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有效改善乡(镇)村干部工作和生活条件,全面落实各种津贴、补贴等政策,并根据工作实际,逐年提高村级办公经费和村干部报酬。全面落实村干部养老保险、离职村干部生活补贴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村干部医疗、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制度。进一步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任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为村干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同时,加大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力度,大力宣传优秀干部先进事迹,引导广大村干部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五要加强大学生“村官”的教育管理。注重加强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村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价值观和名利观。注重抓好大学生“村官”服务工作,每年县、乡财政要拿出一定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村官”工作,及时发放工资,不断改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尤其对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在入党、评优、事业单位招考、公选领导干部等方面优先考虑。坚持把大学生“村官”培训列入干部培训整体规划,注重加强政策理论、形势发展、农村法规等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理论素养。同时,适时安排大学生“村官”到综治、信访、拆迁等重点难点岗位跟班学习锻炼,努力提高农村工作能力。

(二)着眼发展需求,下大力气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一要积极发展农村党员。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制定党员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注重从优秀青年、少数民族、妇女和致富能人发展党员。具体工作中,要严格程序,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不断壮大党员队伍。每年每个乡镇必须从致富能人中发展党员3名以上,每个村至少发展3名党员,每3年至少发展1名女党员。严格实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度,对任期内连续三年未发展党员的村党支部书记,责令辞职或予以免职;乡镇出现20%以上的村党支部连续两年未发展党员的`,对该乡镇党委书记进行通报批评;出现30%以上的村党支部连续两年未发展党员的,对该乡镇党委书记进行诫免谈话。

二要抓好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要求,研究制定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改进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依托县乡党校、远程教育站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平台,突出党的理论、法律法规、现代农业、市场经济、实用技术以及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努力提高党员发展致富的能力。深入开展站点的管理使用、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辅导、技术服务等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一些“短、平、快”实用技术和再就业培训,保证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掌握1-2门创业(就业)技能。

三要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各乡镇每季度对流动党员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做到党员信息不漏、不乱、不重。全面落实流动党员流入地属地管理、流出地延伸管理、流入地流出地双向共管的职责,建立完善流动党员调查登记、定期报告、联系服务、学习教育等各项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在劳务基地、外出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党支部或流动党支部,通过党组织为党员提供服务,保证流动党员积极参加党的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四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作用。加大对农村党员的扶持力度,鼓励、引导有创业能力的农村党员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党员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创业,投身“三个主战场”建设当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模范岗,实行党员承诺制,开展结对帮扶等有效载体,充分调动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做好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的慰问和帮助工作,县上每年在“七一”、春节、开斋节期间,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进行集中走访慰问,各乡镇在党员遇到生病住院或有重大灾难时及时慰问和帮助,让党员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围绕增强功能,下大气力狠抓村级组织阵地建设。

始终把村级阵地建设作为基层组织和党员的“安家工程”,积极争取项目,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加强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重点抓好危旧房的改扩建,全面改善村级组织办公条件。按照县、乡镇、村分级负责的方式,逐步消化解决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中的欠账问题;按照统一功能配置、统一制度建设、统一机构标识的标准,及时配备村级办公桌椅等设施,着力提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对村级活动场所的管理和使用,严格落实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和乡镇包村干部驻村制度,做到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保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充分发挥服务功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四)注重机制创新,下大气力推进村级事务规范运行。

一要狠抓村级党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乡镇党委要加强对村级党务公开的检查指导,村党支部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方式和时限要求,对班子建设、发展党员、评议党员、慰问党员、组织生活会、评先创优、扶持党员发展产业、重大事项决策等事项进行公开,做到公开事项的及时、全面、准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村党支部要加强对村级事务的领导,全面实行“一事一议”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逐步完善和规范重大事项决策和村民代表议事程序,着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同时,各乡镇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列入村级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选优和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

二要健全村级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重大事项议事决策规则》、《党务公开制度》、《任期目标责任制度》《基层干部培养选拔制度》等,不断规范村级党支部的工作和行为,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健全村“两委”协作共事机制,明确村“两委”职责任务和工作程序,对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协商、民主办理,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积极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能转变,不断强化组织管理、教育引导和服务协调功能,善于运用启发教育、民主协商、示范引导等方法开展工作,努力提高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能力,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五)丰富工作载体,下大气力推动农村党的建设活动。

根据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群众的思想状况、心理变化,从实际出发,不断丰富党建活动载体,为党组织建设注入活力。要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在做好已创建“五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巩固提高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剩余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的创建工作,努力使我县进入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行列。各乡镇要创建2-3个整体水平高、特色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党建示范点,推进农村党建工作整体上水平。要大力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跟党走、带头发展致富、带头服务群众、带头维护和谐稳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为主要内容的“五带头”活动,促使农村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思民、感情上爱民、行动上为民,自觉做到以群众利益为最高利益,以群众意愿为第一信号,以群众的需要为首要任务。要继续深化“双培双带”工程,进一步深化“双培双带”工程的主题,把以培养致富带头人为主拓展到农村各类建设人才,引导党员在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体现先进性;进一步拓展内涵,在提高党员素质、壮大党员队伍的同时,不断丰富内容,完善机制,创新方法,全面提高“培”的层次和质量,增强“带”的规模和效益。要认真实施“百村结对共建”活动,扎实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生产一线,帮助农村党组织解决实际困难。

我院基层建设情况的报告我院基层建设情况

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基础,是供销合作社与农民联系最紧密的环节,是为“三农”服务的主要载体和前沿阵地,更是供销社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基层、最直接的服务组织。近年来,供销社依托基层社发展了一批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便民连锁店,领办了一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农民经纪人协会以及行业协会,进一步拓展了基层组织体系范畴,进一步强化了为农服务功能、体现了作为。实践证明,供销社能不能完成政府赋予的使命和任务,能不能继续在农村站稳脚跟,能不能办成真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关键在基层社,关键是看基层组织体系是否健全,能否发挥作用。因此,可以说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决定着供销合作事业的兴衰成败,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决定着新时代“中国梦”的实现。

近期,为配合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全面了解我市基层社发展现状,深入思考基层社发展前景,我们集中时间对全市供销社系统100个基层社的组织、人员、资产、经营、改制等情况,采取深入一线调研、填制报表、重点考察、走访座谈等方法,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客观、详实的调研。

一、基本情况。

截止6月底,xx市13个县市区共有基层社167个,县直企业89个,县级农村合作组织联合会5个,行业协会56个,专业合作社209个,综合服务社346个,乡村级便民店(超市)3518个;各级农合组织共发展社(会)员8147户,辐射带动农户54450户,吸纳社员股金4439.4万元。全市基层供销社资产总额3.2亿元,所有者权益达3134.6万元,共有县以下基层干部职工7947人(其中在岗3638人)。

201-6月份,全市供销社共投资3000余万元,恢复重组基层社3个,改造完善基层社19个,改造面积5800多平方米,使基层社改造总数达到82个,改造面达到70%以上。1-6月份,全市基层社累计完成商品销售额16.7亿元,占全市总额的49%;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额4.9亿元,占全市总额的65%;商品购进额15.2亿元,占全市总额的50%;农副产品购销额3.1亿元,占全市总额的69%;实现利润152.7万元,占全市总额的15%。

二、工作经验和做法。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各县(市)供销社按照“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创新突破、转型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创新经营机制,改进服务方式,把基层社建成了布局合理、产权清晰、功能键全、运作规范的供销社新型基层组织。特别是通过积极整合现有组织资源和网络资源,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经营体制,拓宽了基层组织体系的范畴,使基层供销社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逐步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市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的做法大体可归纳为“七条路子”。

一是坚持了一条传承供销精神的老路子。以平顺、沁源为代表的山区县,大多山高路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特别是平顺县玉峡关、虹梯关、杏城等地更是山大沟深,道路崎岖,自然村极为分散。针对这一状况,平顺县供销社依靠长期积累下的资产、人员以及较高的信誉度,发挥供销社特有的“背篓精神”、“扁担精神”,长期扎根基层,通过走乡串户、以货易货,为老百姓提供了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类服务,从而也使自身在困境中得以生存。据不完全统计,平顺县供销社系统弘扬传统精神,不间断地组织基层供销社职工依靠落后的交通工具或徒步背行,年可帮助农民推销党参、中药材、小杂粮等农副产品3200余万元,供应农业生产资料3300余万元,提供日用消费品近2亿元,帮助农民增收100余万元。

二是探索出一条驱动转型发展的宽路子。以潞城、壶关为代表的工业主体县,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借助综改试验的大好机遇,积极引资上项,把基层社办成了转型发展的楷模。潞城市翟店供销社引进青山工贸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利用自身场地建起了矿用支护产品生产线,年生产能力120万套,年产值3000万元,年创收300多万元,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的路子。壶关县桥上供销社抓住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的机会,利用闲置土地及资产招商引资,筹建了集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家乐园,走上了转型发展的阳光大道。

三是尝试出一条推进恢复重组的新路子。以黎城为代表的彻底改制县,于就将基层社全部改制,实行两权分离,资产置换到人。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环境下,为深入延伸服务触角,充分发挥供销社的作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黎城县供销社创新思路,整合现有资产,借助社有企业的力量,逐步恢复重组了城关、西仵、上遥、小寨矿、南委泉等一些符合现代农业需要的新型基层社。其中,黎城县西仵供销社投资30万元,建成了营业面积100平米的便民超市,为老百姓提供了农资、日用消费品、电信代理等多方面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四是开拓出一条加速资产改造的硬路子。以郊区、武乡为代表的项目推进强县,利用政府的相关政策,对原有闲置资产和陈旧资产进行了全面改造,既提升了资产质量,又强化了服务功能。特别是郊区堠北庄、富村等供销社在改造中坚持开放办社、多元发展、所有权不变、资产增值、利益最大化、利益长期化等“六项原则”,严格执行全体职工会、监事会、领导干部会、理事会“四级批复程序”,从而达到了解决职工“三险”、给予困难救助、资助子女上学、“两节”慰问、解决退休医保等“五项惠民措施”。其中,仅富村供销社通过合作开发,对原有陈旧资产进行升级改造,使营业面积就增加920平方米,办公用房增加46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增加300余万元,积蓄了发展潜力,使基层社得到持续发展。与郊区类似,武乡县墨镫供销社采取招商引资和职工集资并举的方略,投资1032.2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5800平米的业务综合楼和农产品交易市场,使基层社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五是推出了一条拓展经营业态的大路子。以潞城为代表的先进典型县,着眼于“以新型业态养社”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一社一业”发展,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也夯实了服务基础,实现了经济发展与为农服务同步推进。特别是潞城市社思维开拓,多业发展,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史回供销社投资300多万元搞起了种植、养殖;石梁供销社投资10多万建成了400平方米的建材市场;下黄供销社建成了原生态石磨面粉加工厂;黄池供销社建成了绿色环保食用油加工厂;黄牛蹄供销社开办了婚庆公司,个个出新招,社社有主业,百花争艳,百家齐鸣,开创了基层社改革发展的新途径,引导出一个新方向。

**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云梦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情况,全面把握我县14万未成年人思想动态,并深入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服务xx县三个文明建设,团县委按照县文明委的统一部署,于5月上旬至6月底,开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调研活动。通过深入基层实地参观、组织基层德育工作者讨论座谈、个别访谈、文献调查等形式,获得了较为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初步掌握了全县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初步对策。

一、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整个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县各级团队组织坚持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并举,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云梦的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三观”

我们依托中学生团校、业余党校,广泛开展“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等主题活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近、现代史和基本国情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开展“寻访先烈足迹,继承先烈遗志”、革命老区游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继承优良传统,弘扬爱国精神。陶冶未成年人。我们还以青年中心、青少年活动室、青少年文明社区、文化广场等阵地为依托,以文化育人为载体,广泛开展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社区大家乐、文艺节、广场文化等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陶冶了未成年人的情操。

2、以体验教育为途径,组织未成年人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我们坚持实践育人,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在实践体验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深入开展少先队“手拉手”“雏鹰行动”、“少年军校”、夏令营等实践活动,让广大少年儿童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长才干、受锻炼。大力开展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教育,增强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大力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在未成年人中普及绿色环保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

3、以服务育人为手段,竭诚为未成年人提供有效的服务。

我们积极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律自护能力。切实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扫黄打非、网吧整治工作。实施“希望工程”,开展献爱心活动,资助360余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我们还推出了县十大杰出青年、十佳少先队辅导员等一大批青少年典型,以典型引路为切入点,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尽管我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有效整合、配置教育资源的手段还十分有限;主题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覆盖面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实效性和针对性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二、我县未成年人现实思想状况。

在党政领导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下,青少年道德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

1、忠于祖国、建设家乡是青少年思想意识的主流。据孝感市开展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问卷调查(以下简称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自觉拥护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对祖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在云梦的发展进步上,广大青少年认为云梦能够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顺利推进一主三化进程,并最终建设成为楚天强县,他们也期盼在云梦实现现代化和家乡的建设发展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勇于竞争、勤于学习是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主要特征。在改革大潮的。

**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建设情况的。

调研报告。

中共**县委。

根据市委要求,近日,县委安排县委办公室、纪委、组织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我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本次调研共涉及12个乡镇,48个村,经过二个多月的集中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县是一个拥有98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下辖16个乡镇,现有农民党员2万名,全县共有1909个基层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1002个。近几年来,县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先后开展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三年整顿、村级规范化建设和“三级联创”等活动。以党建促经济,使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广大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但是,经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向深层次的推进和新旧体制的转换,长期形成的一些矛盾近几年逐渐暴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一)村干部岗位吸引力下降,优秀的“两委”班子难产生。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我县现有村干部4900人,且大多是年龄偏大和家中有拖累或没有什么特长的人,35岁以下的只占三分之一左右,36—50岁的占到60%以上,个别地方的村支部书记已达64岁,仍无合适人选接班,造成了农村干部队伍的青黄不接。一方面,由于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75%以上的村干部工资不能当年全部兑现,工资待遇低,外出打工比在家当干部挣钱多,致使农村里年轻有为的“能人”,经济意识强于政治意识,个人意识强于团队意识,外出打工闯天下意识强于留守本土务农意识。另一方面,村干部的“官位”不大,工作量却不轻。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在农村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由于广大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在具体工作中村干部难免会吃亏受气,所以造成了“能人不愿当干部,当干部的没能人”的现如,即使有些人勉为其难当了村干部也不安心,如郑城镇上小峪村支部书记一年最多写过5次辞职书,有的甚至不辞而别长年外出打工经商,基本上是“矬子里面选将军,选来选去难称心”。据调查了解,因工作压力大或工资收入低而辞职不干或外出打工经商的村干部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还有的村是几名党员轮流坐庄当干部,“不是张三就是王五,谁当干部都不服”,甚至相互拆台,搞对立。由于党员干部难培养、难选拔,致使这些村里的工作比较被动,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发挥较差,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不能有效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一是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一方面表现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对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不力,对广大党员教育、培训不力,对发展经济引导、服务不力,工作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另一方面表现在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不安心农村基层工作。面对当前农村工作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有的基层干部认为“回天无术”,思想上产生动摇;有的犹豫观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动不动就向党委政府施压,提出“撂挑子”。二是工作能力较弱。据调查了解,全县的农村干部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不到三分之一。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或者因文化水平的问题,或者因工作繁重缠身,或者因忙于挣钱致富,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学点理论、学点适用技术知识的不多,能够学深学透,灵活运用于农村工作实际的就更少。致使思想观念陈旧,思路狭窄,缺乏创新,眼界不开阔,工作效率不高。表现之一是工作方法落后,工作抓不住重点。部分基层干部习惯于靠行政推动来开展工作,知识老化,经验老化,管理老化。我们这次在与村干部座谈时发现有的农村干部连产业化、wto、集约经营这些现代知识的基本术语都不懂,在生产指导上,习惯当“传声筒”,“照葫芦画瓢”;表现之二是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弱。有的村干部无一技之长,发展经济的技术和能力还不如一般群众,根本就谈不上带领群众闹市场,为群众提供服务;有的虽有能力,但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对群众的困难不闻不问,只向群众要钱要粮。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为数不少的村支部书记认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以及上级交办的工作,而没有把增加村集体收入、带领群众致富放在重要的位置。三是工作作风不过硬。有少数村干部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有的办事不公、处事不当。特别在宅基地划分、计划生育指标安排、土地和集体工副业项目承包上,不能一碗水端平,搞优亲厚友。个别人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在用电用水、税费缴纳、土地承包和子女安排上,为自己捞取好处,对群众则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吃拿卡要,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伤害了群众感情。极少数干部为政不廉、腐化堕落,放松学习,个人私欲膨胀,如**镇颛臾一村原村支书马付贤侵吞公款54500元,在群众中影响极坏,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三)乡村集体经济实力差,农村基层工作无钱办事的矛盾非常突出。由于自然条件制约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相当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经济基础较差,财务亏损和负债问题严重。经过这次调查统计,我们发现80%以上的接受调查者对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满意,原来有点集体积累的村由于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可支配的资金也在不断减少,只好寅吃卯粮,甚至靠举债维持运转,由于不能安期偿还债务,又造成了村的信用下降。集体经济日益薄弱甚至债台高筑,使农村党支部兴办各项公益事业举步维艰,村级各项开支无法正常支出,更谈不上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资金物质上的帮助。主要表现为:一是亏损面大。据县有关部门统计,全县入不敷出的村占76%。二是亏损额大。全县村级负债总额为3000多万元,每个村平均负债在4万元左右,有的村负债额甚至超过100多万元。三是收入来源少,收入结构单一。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每年不足2万元,如**镇的石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只有1000元,村干部的工资都不能兑现,村里的各项公益事业更无从谈起。多数村的集体收入仅限于土地出让金及林场、荒山的承包费,有工业项目的村很少。虽然有些农村基层组织前几年通过内引外联上了一些项目,办了一些企业,村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的起步和发展,但由于受市场、人才、资金、信息及自然条件的制约,这些村办企业办的红火的不多,办垮了的不少。由于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路、架桥等公益事业无力去办,村级各项开支无法正常支出,什么事也办不成,群众长期不能得到实惠,对干部缺乏信任感,认为村支部的话不能听,从而导致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下降,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效果。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需要明确责任、创新思路、落实措施,必须长抓不懈,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符合我县实际的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长效机制。

(一)必须紧紧围绕选好人、用好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这个主题。实践证明,只有把基层班子建设好了,农村干部的战斗力才能增强,农村各项工作才能有效推动。一是要从源头上把好选人用人关,积极探索改革农村干部选任机制。结合这次村两委换届工作,拓宽用人视野,积极引导党员群众,将那些年富力强、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选拔到农村两委班子中去。把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镇村企业管理骨干和在市场经济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分子,特别是生产能手、致富能手、科技能手、管理能手,以及公推公选落选人员中素质较好的作为后备人才,培养“潜力型”干部。积极选派大中专毕业生、部队转业军人或头脑灵活、市场经济意识强的乡镇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指导帮助农村干部在解放思想、寻找发展思路、规范村务工作等各方面增强工作能力,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本着“适合,发展,既不求全责备,也不委曲求全”的原则,不拘一格的选人用人,配好配强村级班子。二是要抓好基层干部培训。要重点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任务,改进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参观考察相结合、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地培训相结合,根据不同乡镇、不同村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分期分批轮训,通过上大课、观看录像、基地实践、电化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提高学习效果,让党员干部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要制订好村干部培训计划,采取换届后集中培训与平时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分期分批进行。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强化培训内容,使村干部听得进、坐得住、用得上。同时要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利用县镇党校阵地和党员电教等手段,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努力改变存在于基层干部内心深处的亘古未变的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切实提高他们的自身致富能力和服务群众的本领。

(二)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好农村工作“无钱办事”的问题。集体经济能否发展壮大,是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的一个大问题。农村一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农村干部队伍的稳定,从根本上有赖于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各级党委要积极引导农村干部把工作重心放在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发展村集体经济上来。一是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子。要立足乡情、村情,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的原则,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子。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以当地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结合“百村帮扶工程”、“百万农户致富工程”,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扶助,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实施规模效应。二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县乡(镇)和金融部门要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向贫困村实行倾斜。为他们办企业、上项目、兴修水利、开发优高农业,积极提供切实有效的扶持和援助。同时要把“输血”与构建“造血机制”相结合,教育党员干部苦干实干,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三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集体资源,如水利设施、山林、矿产等,实行市场化运作,多途径增加集体收入。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干部任期目标考核机制,进一步调动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一是建立农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根据中央提出的“五个好”村党支部的总体目标,认真研究制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立足实际,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合理确定各村每年组织实施的具体目标和落实措施。将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和分解,由党委和支部签订目标责任状。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根据支部工作目标,合理细化分工,分解到人,从支部书记到村两委成员,都要明确各自的岗位责任和工作目标,使两委成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压力。三是健全完善农村干部责权利相统一的考核机制。根据各支部和两委成员的年度工作目标、岗位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乡镇党委要建立严格合理的考核机制,并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做到奖惩分明,责权利统一,适当提高农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保持农村干部的相对稳定。

(四)健全和完善党支部村委会的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村干部的工作。应本着“加强党的领导、依法建制、民主有序、便于操作、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和完善村务管理规则,进一步规范农村干部的工作。村务管理规则要突出建立四大机制:一是建立协调机制,理顺村务各项关系。要明确村务管理的主体、村务管理的权限、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二是建立决策机制,促进村务科学决策。进一步完善农村村务决策的程序,突出村民在决策中的主体地位和“三支队伍”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使村级决策程序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三是建立管理机制,促进村务按章办理。进一步规范村集体经济管理、村财务管理,明确管理权限,管理职责,作到民主公开,使村务管理由“暗箱操作”转变为“透明运作”,从“无序”管理到“按规”办事。四是建立监督机制,保证村务有序运行。进一步落实好村务民主监督机制,实行村干部任期承诺和践诺制,让村干部接受党员、村民的监督和评价,落实好对村干部的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把村干部置身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下,促使他们按章办事,廉洁奉公,从源头上防止村干部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现如的发生。

(五)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工作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农村党组织的执政活力。要切实解决农村党组织“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建立与新形势相适的工作机制。首先要建立起富有活力的村级工作机制。鼓励村“两委”干部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镇党委要充分保护和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着力于放权村“两委”,努力解决对村级“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问题,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强化村“两委”的职能;要着力于减负村“两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为村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是建立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高度重视建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健全议事规则,实行决策论证制和责任制,用制度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尽量避免和减少失误,同时建立群众对决策实施监督的机制,让群众依法行使自治权利。再次是建立村“两委”分工负责制、“两委”联席会议,民主评议“两委”干部等制度,明确村党支部对村委会实行政治领导、工作指导、思想引导的职能,做到坚持领导不包办、把握方向不旁观、保障自治不违法、支持工作不拆台,村委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工作到位而不越位,形成“两委”协调一致,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