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习报告>家规传家风传家训手抄报(优秀5篇)

家规传家风传家训手抄报(优秀5篇)

作者:BW笔侠 家规传家风传家训手抄报(优秀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家规传家风传家训手抄报篇一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需要民主,不可家长制、一言堂,但必要的家规是不可缺少的。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商量,制定“孝敬父母”行为规范。

曾国藩不仅带头事亲至孝、以身垂范,而且反复告诫家人说:今人都将“学”字看错了,若细读“贤贤易也”一章,则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悌”两字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何不日日在“孝悌”两字上用功…务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日不顺适;下而兄弟妻子皆蔼然有恩,秩然有序,此真大学问也。

颜氏家训写到: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就是应在婴儿识人脸色、懂得喜怒时,就加以教导训海,叫做就得做,叫不做就得不做。规范他们的行为。

【吸收古代家训的精华】

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

【让孩子在亲身实践体会到父母的辛苦】

让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塑造和培养。如:平时教育孩子要关心父母的健康,要帮父母分担忧愁,要帮助父母做家务。当孩子不会时,父母要耐心地教;孩子做错事时,不要横加指责;孩子做得好时,要多表扬鼓励。孩子只有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尝到为别人付出的快乐。 当孩子“父母养育了我,我应当为他们多做事”的观念逐渐形成时,孩子就有了一份生命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这也是当代孩子最缺乏的。因为他们平时只知道接受爱,而不知道付出爱,没有学会关心和感激。家长千万不要这样想:孩子还年幼,主要任务是学习,只要学习好了,什么也不用干。而是要转变观念:不要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好孩子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孝敬父母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宠溺只会助长孩子的自私】

结语:子欲孝而亲不待 别在孝上欠账当某天,

家规传家风传家训手抄报篇二

近日,岚皋《杜氏家规》被中纪委推介,这是我们身边的家训,让人感觉有温度、有深情,触手可及,展现了杜氏一族良好的家风。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个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不易看见,却在潜移默化中滋润着家族中的每个人。中国人历来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足见家庭之重要,家风之关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是国之细胞,每个家庭好了,国家才会兴旺发达。良好的家风是标杆。家风正,则英才辈出,家族兴旺。家风不正,则易生败子,家道中落。良好的家风引导人们做善事行善举、敬畏法纪。人们在做人做事时,会不由自主受家风影响。

时代呼唤良好家风。当今时代,活力四射,各种思想杂乱纷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甚嚣尘上,人们需要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而这亟需良好的家风涵养。多次强调家庭、家风的重要,在20xx年春节团拜会上特别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得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这是对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殷切期望。“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广大党员干部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家风好,方有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xx大以来查处的各级领导干部违纪案件中“家族氏腐败”问题层出不穷,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家风出了问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权力寻租、腐败滋生。

树立良好家风,必须严以律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党纪国法,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守住底线、筑牢根基,为亲属子女做好表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要实现“勤学、强能、实干、守己、健身”十字修为,以忠诚诠释担当。

树立良好家风,必须管好家人。良好的家风能够提高家庭拒腐防变能力,家风崇俭戒奢,则家庭清正廉洁。廉洁的家风能促进廉洁的作风,树立廉洁自律的家风,党员干部必须守好家庭这片廉洁净土,时刻警惕那些糖衣炮弹对配偶和子女的攻击,严把家庭廉洁关,提醒家人自重、自醒、自警,严防灯下黑。对于家人身上的苗头性问题,要防微杜渐,做到早教育、早制止、早纠正。

树立良好家风,必须崇尚学习。党员干部要以好的家风为榜样,当前《杜氏家规》就为我们提供了最生动的素材,我们要自觉对标看齐。好家风的养成,与党员干部个人及亲属的自身素质和修养有着极大的关系,知识充足,自然就能更加了解社会现象、懂得人生道理、分清是非对错。党员干部要多读书、明事理,腹有诗书气自华,以丰富的知识来拓展家风的内涵。党员干部要在家庭中营造一种崇尚学习的氛围,让家人从书本中得到更多的启迪和收获,从学习中丰富知识、提升素养。

正己身,严家风。让我们以良好的家风带动党风和政风的改变,形成风清气正、清清爽爽的政治生态环境,砥砺担当共圆中国梦!

家规传家风传家训手抄报篇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做到初心不改、本色依旧,同时还要注重家风建设。***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近日,我通过学习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编著的修身齐家——《清风传家》和镜鉴警示——《严以治家》读本,深受触动,深刻感受到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感“家风”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风貌,在一个家庭长期延续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读本中的25位英模党员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做家风建设的表率;24个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堕落与家风不正之间的深层关联,家风败坏的危害及根源,教育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过好家庭关、亲情关。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学习***总书记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感受到家风的重大意义,家风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还关系到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富强。家风是一种德行传承,更是关系党风、连着政风、影响民风的根本风气。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强,民族才能旺。

从小看大,好家风让我们自立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是历代家族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中国历来重视家教和门风,注重家风的缔造与传承。世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得益于每一个良好家风家教的滋养,要通过言传身教影响自己的孩子,把好家风春雨润物般渗透到子孙后代的血脉之中,作为一生恪守的信条。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张富清,告诫自己的孩子,要靠自己,莫求“沾光”,自己吃的药是国家全额报销的,每一粒都要“专药专用”,不能假公济私。钟南山父亲钟世藩是知名的儿科专家,钟南山是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的儿子钟惟德是泌尿外科专家,曾获得中国泌尿外科最高荣誉“吴阶平泌尿外科奖”,一家三代人,秉承着仁心仁术医家风范,传承着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仁者家风,行走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他们的家风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就是因为他们注重家风的传承,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林则徐曾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由此可见,任何金山银山,都不如好家风,它是一股向善向上的力量,耳濡目染,世代永流传!

以榜为样,好家风让我们自信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以德传家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在他们身上,家国同重,亲人与国人都是挚爱。人是钢,家是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无不是把家庭作为“炼钢炉”,练就过硬的红色家风,对子孙后代进行家风的历练,体现了老革命家的人间大爱,这正是新时代我们需要大力弘扬的一种时代精神。比如,毛泽东立下的“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亲情规矩”三原则;周恩来告诫侄女,不搞特殊化,我们都是自食其力的普通人。朱德教育儿子不当干部当工人,用“德”字贯穿朱家家风。习仲勋对于红色家风的言传身教称得上是典范,值得我们效仿和学习。2001年10月15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因公务繁忙而缺席父亲习仲勋的88岁寿辰。当女儿读完***的拜寿信,习仲勋告诉在场的人:“还是以工作为重,以国家大事为重。”习仲勋以革命家的风范将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和中国人传统的家教融为一体,并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教诲子女做一个纯粹的、有益于人民的人。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焦裕禄制定“热爱劳动、艰苦朴素、不搞特殊化”的三条家风,让焦家人个个生活简朴,为人清正,做人自信,塑造了焦家人的精神堡垒,让焦门家风历久弥新。

聚少成多,好家风让我们自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道德养成的起点,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要提高政治站位,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它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承担党和国家的使命,家风好坏事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战略全局。“一个家风正的家庭,是一个好故事;十个家风正家庭,能形成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成千上万个家风正家庭,就能铸就一个强大的祖国,迸发处无坚不摧的蓬勃力量”。因此,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家风能够为社会树立正面的榜样,是建设发展和改革的推助力;反之,会损坏党和国家的声誉,破坏党群干群关系,使党风受到影响。

***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党内纪律的形式对党员的家风建设进行了规范。《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旨在全民族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为高校的党员领导干部,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下,要推动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自觉自发注重家风建设,以身作则,清风传家,严以治家。同时,要发挥党、政府和学校的引领和引导作用,注重营造家庭、家教、家风的良好外部环境建设,多管齐下,形成家风建设的强大合力,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清风传家心得体会

观清风传家心得体会

家规传家风传家训手抄报篇四

我家的传家宝不是古董,也不是什么稀世珍宝,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这也正是我家的传家宝。这么说是因为我家的每一个人都很节约,从来都不会浪费。

每次奶奶买菜的时候,总是要货比三家,左边看看,右边看看。通常奶奶都会挑一些便宜又新鲜的蔬菜,水果买,所以总是会花很多时间在买菜上。爷爷他不管早中晚,都会光盘,吃的干干净净,不留一粒米饭。简直都快可以不用洗碗了呢。如果我吃不下了,爷爷坚决不会让我倒掉,他总是会说“这些米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的,不可以浪费掉的,浪费是可耻的。”所以我也从小就知道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也许是受到了爷爷奶奶的影响,爸爸妈妈也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不会乱花一分钱,也不会乱买没用,没有意义的东西。每次放学,我都会看到别人的妈妈穿的都很漂亮,可是妈妈总是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件新衣服穿,每一件衣服总要穿个一两年,偶尔买一件而已。而爸爸呢,他总会把用过了的淘米水或洗脸水留下来浇花。

小的时候,我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把裤子摔了个洞,回到家我就对妈妈说要买一条新的,妈妈听了,对我说:“这条裤子只不过是破了个洞,补补还可以穿,没有必要花钱再去买条新的”我听了只好点了点头。

后来,我也不知不觉的加入进了这个队伍中,别的同学们的笔都是用的自动的,非常高级的自动铅笔,而我却天天用着木头铅笔。衣橱柜里的衣服大部分都是亲戚朋友们送的。自己也很少买衣服,只有在新年的时候,才会买几件。

这就是我家里的一件传家宝——勤俭节约。这永远是我们家里引以为傲的传家宝,也永远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一定会让这种美德,一直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的。

家规传家风传家训手抄报篇五

最近,我们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岚皋县杜氏家规,通过观看视频,学习文字资料,让我感触很深,这样一个家族家规,是支撑整个家族兴旺,子孙幸福的宏伟蓝图,有了它,就像有了导向标,就像有了定心丸。学习他人的家规,反观自身的问题,我想也可以用它来端正自己的品行,用它来作自己的座右铭。

杜氏家族迁来岚皋后,家族人口不断繁衍增多,家族不断发展壮大。为治家教子,约束子孙行为,岚皋杜氏后人杜官廉于清同治七年召集家族德高望重者共同商议形成家规《阖族公议齐家条规十则》,包括“完粮土以省催科”“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重农桑以足衣食”“隆学校以端士习”“和乡党以息争讼”“戒邪淫以正风化”“禁烟赌以保身家”等十个方面的内容。

家规全文仅一千余字,但文朴义丰、情理交融,蕴涵着深刻的修身立德、为人处世思想和防患未萌、抓早抓小的家族管理智慧。岚皋杜氏家规最突出的亮点在于它既囊括了族人必须遵循的准则,又指明了对违犯者教育惩处的方式方法。

杜氏家规第一条这是训导每一个族人自觉担当起心系国家、报效国家的责任和义务。我想这一点在我身上也要有对国家的责任感,履行好义务,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就是干好教育工作,热爱祖国,爱岗敬业,履行好教书育人的义务。

家规第三条、第六条还分别要求“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告诫杜氏族人要存仁厚慈爱之心、守宽容待人之道,和睦乡亲以避免争斗诉讼,建立同乡间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的社会关系。我们作为教育行业者,更是要做到宽厚待人,宽容待人,同事之间和谐共处,与家长之间友好沟通交流,建立一个好的校园环境。

第十条中的禁烟赌保身家,是强调要务正业,禁赌是教师道德规范中重要的一项,在学校不参与赌博,更不能沾染毒品。也不能在社会上聚众赌博。

岚皋杜氏家规提倡四维“礼、义、廉、耻”,提倡五常“仁、义、礼、智、信”,它还规定了家族成员一些行为的规范和边界。这同样也适应我们每一个社会人,杜氏家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我们在践行过程中同样可以鉴他家之规,正自身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