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辛亥革命纪念日的发言稿(专业12篇)

辛亥革命纪念日的发言稿(专业12篇)

作者:念青松

发言稿的撰写需要我们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所讨论问题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发言稿示范,通过学习和借鉴这些范文,相信你也能写出一篇引人注目的发言稿。

辛亥革命纪念日的发言稿

大家好!

10月9日上午,我观看了纪念辛亥革命111周年大会,重温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缅怀了那些为民族独立、为民主自由而不懈奋斗英勇牺牲的仁人志士。

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我也才明白,原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正是辛亥革命“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传承。

让我最为深刻的是:1911年,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

抚今思昔让我更加崇尚和缅怀那些伟大的先行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依然是任重而道远,我们的革命先辈们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极大的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努力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政治觉悟,不断完善自我,做好自己现阶段的本职工作。否则,无颜面对革命先辈!

谢谢大家!

辛亥革命纪念日简介

辛亥革命指的是192019年(辛亥年)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1894年11月于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次年初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并开始开展反清武装斗争。随后华兴会、光复会、科学补习所等革命团体相继建立。新兴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利用书刊大力宣传爱国和革命思想,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192019年8月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公举孙中山为总理,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革命党人积极联络海外爱国华侨,运动国内会党和新军,在中国西南发动多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都失败了,却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黄花岗起义失败不久,湘、鄂、川、粤四省掀起保路风潮,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10月10日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在同盟会的影响和推动下,发动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辛亥革命。之后全国各地相继响应,不到两个月,全国有十四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2月29日南京十七省代表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并于192019年元旦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法令,成立临时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月12日清帝被迫宣布退位,从此结束了清朝二百六十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清朝的覆灭,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和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终结。

辛亥革命纪念日是中国的纪念性节日。每年的10月10日举行。192019年9月,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经过多次协商和策划,决定统一行动,在武昌发难,推翻清朝统治。10月9日,共进会领导人在检查炸弹时失事受伤,起义计划泄露,湖广总督大肆搜捕革命党人。10月10日,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两三天工夫,武昌、汉口和汉阳就全部被革命党人占领,并通电全国,宣布成立湖北省革命政府。全国许多省纷纷响应、效仿。12月,组成了新政府的各省代表聚集南京,商定成立中华民国并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决定以192019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192019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192019年是旧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叫“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2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以后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开辟了道路。为此,将10月10日定为辛亥革命纪念日。

辛亥革命发言稿

大家好!

是辛亥革命111周年,我和大家一起重温辛亥革命那段历史,读小区里的一些画报,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红楼,观看革命纪录片《辛亥革命》等。当我如此近距离的感知辛亥革命的那段光荣而艰辛的岁月,了解到了那些革命者的英勇事迹,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使我热血沸腾,特别是秋瑾、徐锡麟、邹容等人的英雄故事,他们的不屈不挠、死而后已的精神,深深的憾动了我。

世事沧桑,当今中国已不再是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年代。但秋瑾的精神,依然具有时代意义。

百年前旧中国,封建礼教思想的黑暗统治是那样顽固。秋瑾作为一个弱女子,敢于如此冲破思想牢笼,打碎封建精神枷锁,去崇仰真理,追求光明,主张共和,坚持男女平等。她面对腐朽没落的社会,满腔热血,一身正气,而且为了祖国独立富强,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用鲜血来唤醒民众,唤醒中国。

她的壮举像遍布中国大地的熊熊燃烧的革命之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中国民众的光明前程。所以,她笑对死亡!

正是像徐锡麟、秋瑾这样的革命志士们前赴后继,为中国大地播下革命的火种,到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带领着这样的中国同盟会在武汉打响了第一枪,其他各地区也响应革命的浪潮,结束了清朝了那个腐朽,堕落的封建满清政府,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我们去回顾它、铭记它,并把那“燃烧自己、铸就辉煌、点亮他人”的精神代代相传,不断激发我们艰苦奋斗、勤奋自强!

谢谢大家!

辛亥革命纪念日讲话稿

大家好!

2022年10月9日上午,我观看了纪念辛亥革命111周年大会,重温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缅怀了那些为民族独立、为民主自由而不懈奋斗英勇牺牲的仁人志士。

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我也才明白,原来“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正是辛亥革命“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传承。

让我最为深刻的是:1911年,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

抚今思昔让我更加崇尚和缅怀那些伟大的先行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依然是任重而道远,我们的革命先辈们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极大的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努力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政治觉悟,不断完善自我,做好自己现阶段的本职工作。否则,无颜面对革命先辈!

谢谢大家!

辛亥革命纪念日发言稿

__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士兵程正瀛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帝制,在随后的枪炮大作中逐渐崩溃,中国开启了几千年未有的大变局。

辛亥革命的主导者,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将“民主”与“共和”看成革命的最高政治追求,虽资产阶级的软弱导致这次革命并不彻底,在中国大地上也未能因辛亥革命而建立起真正的,如革命党人所愿望那般的共和政权,但是,自辛亥以来,民主共和已经成为历史不可阻挡之潮流。辛亥革命的最大意义也在于,用革命的强力告诉所有人,封建帝制是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百年来,纪念辛亥革命,总有很多历史的细节和人物被再次解读和反思,这些解读也却能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此为纪念的目的之一。

当然,纪念不光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历史,纪念还是为了更好地感知当下。“脱离现在和未来的历史,是没有意义的。”

清廷昏聩、帝国入侵,导致百年前的中国政治腐败、民生凋敝。一直以来,都有学者认为,如果不搞革命,而是让清政府实行改革,可能就会建立起一个更加成熟的共和政制。但是历史没有假设,辛亥革命也是历史的必然。纵有保皇党和革命党关于中国未来之论战;纵有洋务派、立宪派的努力革新,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改变清政府的行将就木,这一切都不能给满族政权带来丝毫回生的迹象,于是,革命成了改变现状的唯一手段。

甚至,革命党的枪炮都并不能轻易实现民族和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袁世凯复辟,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瓜分,这些都表明辛亥革命是“半截”革命。妄谈改革,又怎可能。

辛亥革命并不依靠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而是以当时知识分子从欧美学到的社会革命理论作为重要支撑。辩证地看辛亥革命,因为其不彻底,所以其最大意义也在于,从19__年肇始,民主共和成为国人努力追寻的目标。

时间到了1949年,共产党在中国土地上建立了共和国,这是基于几代“革命党”努力的基础上建起的崭新中国。人们会因为一时的胜利而忘却当初苦苦追求的核心价值,但是,时代不会忘却。民族独立早已实现,富强也不再是世纪梦想。然今天,民主共和仍然是要苦苦追寻的目标。

民主,源于古希腊语,意为人民。民主上升为国家制度,意为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制度。共和,泛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制度,与君主制相对。在中国,民主共和尚远。

此时,改革便被推上历史舞台,从经济体制改革到社会、政治体制改革,革新各个领域不合人民利益的旧制,让经济联姻市场,让公益回归社会,让人民拥有权力。唯有改革才能让中国拥有永久活力。

或许辛亥革命的最大意义并不在于改变了什么,而是在于改变本身:两千年封建帝制并不会因为其长久独裁和暴戾而具有永久存在的道理,再强大的统治也会因为不合历史潮流而变得岌岌可危,并且,这一切都是可变的;革命党人就算再弱小,也可以充当压垮腐败统治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现实赋予了改变本身充分的理由和强大的动力;只要是不合事宜的,只要是违背大多数人意志和权益的,都值得改变,应当改变。

改革和革命的不同在于变的方式,改革和革命的相同在于变的本质。今天,纪念辛亥革命,应该纪念其勇于推翻旧制的精神和勇气,选择改革,将改变和求新继续下去。

辛亥革命纪念日发言稿

大家好!

2022年是辛亥革命111周年,我和大家一起重温辛亥革命那段历史,读小区里的一些画报,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红楼,观看革命纪录片《辛亥革命》等。当我如此近距离的感知辛亥革命的那段光荣而艰辛的岁月,了解到了那些革命者的英勇事迹,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使我热血沸腾,特别是秋瑾、徐锡麟、邹容等人的英雄故事,他们的不屈不挠、死而后已的精神,深深的憾动了我。

世事沧桑,当今中国已不再是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年代。但秋瑾的精神,依然具有时代意义。

百年前旧中国,封建礼教思想的黑暗统治是那样顽固。秋瑾作为一个弱女子,敢于如此冲破思想牢笼,打碎封建精神枷锁,去崇仰真理,追求光明,主张共和,坚持男女平等。她面对腐朽没落的社会,满腔热血,一身正气,而且为了祖国独立富强,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用鲜血来唤醒民众,唤醒中国。

她的壮举像遍布中国大地的熊熊燃烧的革命之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中国民众的光明前程。所以,她笑对死亡!

正是像徐锡麟、秋瑾这样的革命志士们前赴后继,为中国大地播下革命的火种,到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带领着这样的中国同盟会在武汉打响了第一枪,其他各地区也响应革命的浪潮,结束了清朝了那个腐朽,堕落的封建满清政府,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我们去回顾它、铭记它,并把那“燃烧自己、铸就辉煌、点亮他人”的精神代代相传,不断激发我们艰苦奋斗、勤奋自强!

谢谢大家!

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日作文

众所周知,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朝政府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的、大规模地开展起来了。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民主的第一枪:民主的第一枪。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对此后中国宪法与法治发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对中国的外交,中国的边防形势都有重大影响。辛亥革命后,南北议和后,产生的北洋政府,在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在取消不平等条约和提高国家地位方面的取得巨大成就,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

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日作文

“五·一节”期间,我要去武汉参加蒲公英·星星火炬青少年大赛的决赛,就顺便到武汉玩了一下。

5月2日早晨,我们来到了首义文化公园。公园里矗立着“国父”、民主革命之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铜像。

公园再往里走便是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它因建筑色的棕红而得此名。该旧址原为清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清宣统二年(19)建成。19夏,四川保路运动和广州黄花岗赵义像一排排巨浪猛击着清玉朝这条快倾覆的大破船。同年10月10日,湖北的'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的影响和推动下,在孙中山先生民族民主民生革命旗帜的指引下,“敢为天下先”,打响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第一枪”,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了成功和胜利,此后,全国有14个省先后闹革命,宣布独立,f败的清政府终于被起义推翻。革命后,在原湖北咨议局局址上,重新组建黎元洪都督的鄂军都督府,建立中华民国。

纪念馆内陈设着各类书刊、老照片和历史遗物,包括陈天华写的《警世钟》、《猛回头》,邹容写的《革命军》,谭嗣同的《仁学》和一些光绪、宣统和民国年间的武汉照片,如:汉阳兵工厂里工人们正在制大炮、武昌起义里的巷战、汉口老街上人群摩肩接踵的场面等等。除了这些东西,还有黄兴和孙中山亲手写的“推翻腐朽满清,建立民国政权,天下为公”的对联,孙中山写的“博爱”等字帖。武昌起义里志士王悼甫用过的手q和血衣,志士纪德伦用过的步枪等。

时间一晃便过,我和爸爸只好恋恋不忘地离开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辛亥革命发言稿

大家好!

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11周年,我们班举行了一次有意思的团日活动。虽然辛亥革命早已过去,但是它对于后人的影响仍然会以各种形式提醒着人们朝对的方向走去。

辛亥故事敲警钟。

我们这一代人,往往会因为生活的平定安逸而迷失了奋斗的方向,会因为一点点个人小事抱怨生活。回望辛亥百年,聆听革命志士的英雄故事,顿时让人觉醒。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不仅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而且还要懂得去奋斗。也许现在再也不用我们去抛头颅洒热血,但是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守卫去建设我们的祖国。

百年辛亥,精神永驻。

图书馆展览馆的参观可谓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那一张张照片中疲惫不堪的脸颊,我的心中倍感心疼。那一场场战争是如此的惨烈与悲壮,又是多么的残忍与不堪。革命的力量是伟大的,为之我们可以牺牲一切而在所不惜,因为我们看到了前方胜利的曙光,前方光明的未来。

谢谢大家!

辛亥革命纪念日活动方案

辛亥革命的爆发,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于危亡,使民主共和这一先进的理念深入人心。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辛亥革命纪念团日。

”,欢迎阅读。

一、指导思想。

本次活动围绕“首义精神耀千秋”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在全校学生中广泛开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辛亥首义仁人志士胸怀伟大祖国、矢志报国为民的理想情怀和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教育青少年永远铭记辛亥革命这段历史,积极投身学习,实现百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强国理想。

二、活动内容及形式。

围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校重点组织以下几项活动:

1.组织一次参观(高一年级参观中山舰)。

2.观看一场电影(高二年级观看《辛亥革命》电影)。

3.办一期以“辛亥百年”为主题的。

黑板报。

4.召开一次以“辛亥百年”为主题的班会。

5.举办一次以“首义精神耀千秋”为主题的征文竞赛。

6.安排一次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国旗下讲话。

三、具体安排。

1.高一年级学生参观中山舰。

时间:10月15日周六早上八点在学校操场集合出发,学生自带中餐,下午两点左右返回。

地点:金口。

形式:参观,献花篮,领导讲话,学生发言,观影,拓展活动,写。

心得体会。

参加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2.高二年级组织观看《辛亥革命》电影。

时间:10月13日周四下午第一节课后。

地点:洪山礼堂。

形式:以班为单位,校门口整队带到洪山礼堂入场,观影后写观后感。

参加对象:高二年级学生。

3.筹办一期以“辛亥百年”为主题的黑板报。

黑板报要凸显“首义精神耀千秋”这个中心,要求图文并茂,品质精良,到时团委对各班黑板报评分,分数计入量化考核。

4.召开一次以“辛亥百年”为主题的班会。

10月14号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各班应紧紧围绕“纪念辛亥革命,传承首义精神”召开一次班会,师生共同了解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传承首义精神、缅怀革命英烈、共铸中华魂。

5.德教处与语文教研组联合举办一次以“纪念辛亥百年”为主题的征文竞赛。

征文对象:高一、高二在校学生。

征文主题:参加征文比赛的文章应紧密围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首义精神耀千秋”这一活动主题展开。

征文内容:征文可以选择以“参观中山舰”的活动为内容,写参观后的心得体会;也可以选择以《辛亥革命》这部电影为内容,写观后感。

征文要求:文章应紧扣主题,有感而发,切忌空发议论,避免出现历史知识错误。每篇字数以800—1500字为宜,文体不限。

德教处、团委。

20xx年9月29日。

“铭记辛亥,青年责任”

一、活动背景:

1920xx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赶走了在中国统治长达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20xx年的今天,时值辛亥革命胜利的一百周年,为缅怀革命先驱与他们的丰功伟绩,并提高在校团员与青年的奉献与服务精神,我系根据上级团委下达的通知开展以“铭记辛亥,青年责任”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二、活动目的:

为缅怀孙中山先生等民主革命先驱的光荣业绩,培养广大青年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三、活动主题:

铭记辛亥,青年责任。

四、指导思想:

以纪念辛亥革命为契机,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学习和弘扬辛亥革命先烈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五、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10日-11月10日。

六、活动对象:

中文系各团支部。

七、活动地点:

各团支部根据需要在校内或校外进行本次团体活动。

八、活动内容:

各团支部要以“铭记辛亥青年责任”为主题开展一次主题团日实践活动,将纪念活动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故事讲演、书画展览、志愿服务等活动,加深广大团员青年对辛亥革命的认识,要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九、活动流程:

1、向中文系各团支部的团支书下达本次团日活动的通知,并说明注意事项。

2、与宣传部协调,做关于此次团日活动的展板,加大宣传力度。

4、督促各团支部将以“铭记辛亥,青年责任”为主题开展的活动以文字形式和图片形式记录下来,并整理相关材料。

5、收集各团支部的团日活动的相关材料,并进行整理。

6、将中文系团日活动的相关材料上交至团委。

十、活动形式:

各团支部结合本支部实际制定各具特色、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组织开展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故事讲演、书画展览、志愿服务等活动,力求做到贴近实际、贴近青年,虚实结合、确保实效,使纪念活动成为教育、引导、激励广大团员青年继续奋发有为、务实创新的动力。

十一、注意事项:

1、各团支部在开展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各人员的人身安全。

2、注意截止时间,在截止时间之前上交所有与此次团日活动有关的材料与总结。

在借鉴的时候要注意时间,自行修改。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日作文

在看这部影片之前,辛亥革命在我意识里仅限于历史书上的一串1911、10、10的数据,以及考试要背的辛亥革命辩证成败问题和其作用。在看影片之前,我从没想过,它是真真实实、有血泪流尽的存在过的。而《辛亥革命》这部电影就给了我们很好诠释。

而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道路仍然曲折不前的: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夺取革命果实而导致封建复辟,日本军国主义提出企图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加剧了中国主权沦丧。但是在革命跌入低潮,革命党人陷于苦闷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给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新的世界观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正是在辛亥革命20xx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人重新考虑中国的问题,科学地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认识到人民是力量的源泉,胜利的保障,是历史的主人,自觉地最大限度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才能有效地唤起人民,并将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使之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力量,终于使复兴的理想得以实现,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变。

辛亥革命的意义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在此之前的中国的历次起义都是以一个朝代代替另一个朝代而结束,但辛亥革命却彻底推翻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尽管后来民主共和的规则受到北洋军阀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有短暂帝制的复辟,但他们都不能从根本上颠覆众望所归的共和国体。

当时成功的中国革命党人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治国方案,遂按照美国宪法,美国政治体制,实行总统共和制。尽管因为现实社会条件的限制和统治者们对约法的蔑视,民国初年民主共和体制并未真正贯彻实施,但这毕竟是中国首次试图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使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中,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倒孔孟、“全盘西化”等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文化权威的消失,也造成这一代知识分子产生前所未有的焦虑感,因此如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尤以具有明确进程的共产主义)等具有完整系统的新价值体系,成为了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信仰。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不如想像中来得大。辛亥革命虽然常被称作「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当时中国其实缺乏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参与革命者也并非以资产阶级为主,而革命的成功也未直接促成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而在传统社会的改变上,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会顶层的满人权贵,但中国传统地方社会居领导地位的各省士绅及汉人旧官僚,也大多在辛亥革命中转投向革命而获得地位,反而更加巩固他们的地位。

辛亥革命并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样,重新建构社会结构。参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辛亥革命后的军阀割据,大量战乱及军人政治才使传统拥有知识和功名的士绅官僚力量渐衰,代之而起的是具军事背景的人物以及地方土匪恶霸。辛亥革命对于十八世纪后的人口剧增,清末的土地兼并以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压迫和经济侵略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改观。

但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对中国的外交,中国的边防形势都有重大影响。辛亥革命后,南北议和后,产生的北洋政府,在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在取消不平等条约和提高国家地位方面的取得巨大成就,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

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在战争硝烟已经散尽的今天,我们不应忘记是革命先烈前赴后继顽强斗争,才换来了我们和平、安宁的生活。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更应铭记先辈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磨砺自己的心志,谨记孙中山先生的教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积极进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辛亥革命发言稿

大家好!

111年前,在中国的大地上曾发生了一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辛亥革命。这场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彻底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给中国带来了近世文明,使新的民主共和思想广泛深入人心,其功绩和历史地位是永不磨灭的。

在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扣响着民族奋进号角的主旋律。在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封建专制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爱国者始终以民族独立、国家强盛为己任,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或是“投身为国,以义灭身”,其人其事留存青史,彪炳千秋。

这种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捐国之躯,历经千百年的淬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不朽灵魂和优良传统。可以说如果没有111年前无数辛亥革命志士的抛头颅、洒热血,就不会孕育出中华民族觉醒的五四运动。回眸111年前辛亥期间,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感人事迹,让我们的心灵深感震撼和自励,辛亥精神不死,辛亥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历史的高耸丰碑之上。

在辛亥革命之后的第八年,中国的大地上终于爆发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不仅是一个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一个解放思想的伟大文化运动,在五四时期,进步知识分子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从思想、道德和文化方面对封建主义进行深刻批判,从而揭开了思想启蒙运动的序幕,五四运动也成为传承辛亥革命精神的伟大革命运动,这次革命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

就是20世纪初的中国,通过一系列的从“辛亥精神到五四精神”的传承与接力,使当时的新民启蒙、新民教育、新民觉悟、新民革命运动得到蓬勃发展。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