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2023年科普小知识手抄报内容(实用12篇)

2023年科普小知识手抄报内容(实用12篇)

作者:碧墨 2023年科普小知识手抄报内容(实用12篇)

环保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还可以加强环境污染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理能力。下面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专家撰写的环保总结,希望能够对您的工作有所启迪。

科普小知识手抄报内容篇一

2、掌握地震自救常识,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3、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依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保障监测预报顺利进行

5、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提高防震减灾法制保障能力

6、积极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努力保障经济建设安全

7、重大建设工程必须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

8、加强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提高震害防御综合水平

9、开展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震减灾法制意识

10、采取行动降低你周围的灾难风险

11、防震减灾,从我做起

12、掌握地震科学知识,远离地震谣言

13、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

14、减灾知识带入校园,家庭和社会更安全

15、抗震宣传深入千家万户,平安伴你我他

16、普及防震知识,弘扬减灾文化

17、大家都要注意防震减灾,幸福的社会成千上万

18、家庭事务,国家事务和世界事务,防震减灾是大事

19、防震减灾任重道远,全民携手保平安

20、希望一千天不要地震,一天不要疏忽防灾

21、防震减灾要贯彻预防与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22、防震减灾实践,和谐幸福可见于心

23、心中有地震计划,做好保平安的准备

24、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5、同心同德,共同预防地震,减少灾害,利国利民

26、防震减灾携手并进,携手共创美好生活

27、自然灾害无情,防震减灾要先行

28、财富积累艰辛,不当地震无事

29、加强防震减灾法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法治保障能力

30、防灾连接你我他

31、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32、少一分天灾人祸,多万家平安幸福

33、安全知识进社区,减灾意识入人心

34、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35、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

36、防灾减灾须从青少年抓起

37、普及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38、心连心构建和谐家园

39、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社会抵御灾害能力

40、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

41、防灾减灾手牵手,和谐中国心连心

42、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

43、积极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44、加强城市防灾减灾,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45、防灾减灾,和谐平安

46、防灾人人抓,幸福千万家

47、全民动员防灾,人人参与减灾

48、参与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

49、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50、开展防灾减灾活动

科普小知识手抄报内容篇二

“八避免”不容忽视哦!

1.避免去近几年有人挖(采)沙的河道游泳;

2.避免去水库主干渠游泳;

3.避免在危险地段推拉玩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等;

4.避免雨中、雨后在河道、湖塘、井池边行走,避免雨中单独过桥;

5.避免去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避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游泳,如正午暴晒期间、天气多变时刻等;

7.避免到深水区、冷水区游泳;

8.避免到污染严重、水质差的水域游泳。

科普小知识手抄报内容篇三

知识产权是智力劳动产生的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以及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

它有两类:一类是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文学产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也称为产业产权)。

(一)著作权

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主要包括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邻接权;通常我们说的知识产权主要是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作品登记。

(二)工业产权

工业产权则是指工业、商业、农业、林业和其他产业中具有实用经济意义的一种无形财产权,由此看来“产业产权”的名称更为贴切。主要包括专利权与商标权。

4、知识产权的权益

(一)人身权利

按照内容组成,知识产权由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两部分构成,也称之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

所谓人身权利,是指权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离,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或对其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等,即为精神权利。

(二)财产权利

所谓财产权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认以后,权利人可利用这些智力成果取得报酬或者得到奖励的权利,这种权利也称之为经济权利。它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

科普小知识手抄报内容篇四

为什么说数学起源于结绳记数和土地丈量?

大约在300万年前,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记数,并以绳结的大小来表示野兽的大小。数的概念就是这样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距今约五六千年前,古埃及人较早地学会了农业生产。尼罗河每年7月定期泛滥,11月洪水逐渐减退。当时古埃及的农业制度,是国王分配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土地给每一个人,耕种的人每年提取收获的一部分交租。如果洪水冲垮了他们所耕种的土地,他们可以报告国王,国王就派人前来调查并将损失的那一部分测量出来,这样,他们可以相应地少交一些租。这种对于土地的测量,最终产生了几何学。

实际上,几何学本来就是"土地测量"的意思。数学就是从"结绳记数"和"土地测量"开始的。距今两千多年前,在欧洲东南部生活的古希腊人,继承和发展了这些数学知识,并将数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古希腊文明毁灭后,阿拉伯人将他们的文化保存下来并加以发展,后来又传回欧洲,数学重新得到繁荣,并最终导致了近代数学的`创立。

科普小知识手抄报内容篇五

2、外出时,临睡前应封闭电源开关及煤气,液化气总阀门;

4、不要玩火,要远离电器设备;

5、节假日假设点着烟花爆竹,要在规则的区域内点着;

6、电热沐浴器,电褥等运用时要分外当心,最佳装置漏电保护器;

7、运用电熨斗,电热杯,电吹风等用具有必要堵截电源后再脱离;

8、不能用大功率灯泡取暖或烘烤衣裳;

10、夏季不要将点着的蚊香贴靠床沿,窗布放置。

科普小知识手抄报内容篇六

1、拒绝谣言:只送祝福,不传谣言,别让错误信息帮倒忙!

2、见屏如面:网络拜年也是团圆!

3、科学就医:如有不适,尽快就医,沉着冷静,谨遵医嘱!

4、比戴口罩:科学丢弃,不传病毒!

5、希望大家都少出门,出门记得戴口罩

6、少吃一顿饭亲情不会淡

7、少出门少聚集勤洗手勤通风

8、勤快洗手:消毒杀菌,病毒赶走!

9、带病回村,不孝子孙!

10、抗击疫情人人有责

11、拒绝扎堆:不图一时热闹,但求平安健康!

12、有发热症状患者请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13、年过年不串门,串门只串自家门!

14、比戴口罩:科学丢弃,不传病毒!

科普小知识手抄报内容篇七

1)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经济跨越式发展。

3)知识改变人生,科技创造未来!

4)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

5)注重科技,创造传奇。

6)科技--雏鹰飞翔的翅膀。

7)用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用科学实现我们的梦想!

8)科技创新----激扬创想的天地!

9)科技之光,创造未来!

10)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

科普小知识手抄报内容篇八

数学源自于古希腊语,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科学。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

这幅数学手抄报排版布局设计灵活,特别是色彩搭配合理,绘画充满童趣,内容丰富,值得借鉴!

科普小知识手抄报内容篇九

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尽力保持双脚着地,尽可能地保全性命。“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我们须自觉承担起校园防火工作的责任与义务,更多的学习和掌握消防知识,遵守各项防火制度,积极参与校园消防工作,使社会形成“人人关心消防、处处注意防火”的群防群治的局面,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校园火灾事故的发生。

科普小知识手抄报内容篇十

1、检查房屋,如果是危旧房屋或处于地势低洼的地方,应及时转移。

2、暂停室外活动,学校可以暂时停课。

3、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是否安全,关闭电源总开关。

4、提前收盖露天晾晒物品,收拾家中贵重物品放到档上或置于高处。

5、暂停田间劳动,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地势高的地方或山洞暂避。

下大暴雨安全小知识:

1.不要将垃圾、杂物丢入马路下水道,以防堵塞,积水成灾。

2.家住平房的居民应在雨季来临之前检查房屋,维修房顶。

3.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的地段。

4.在山区旅游时,注意防范山洪。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须特别注意。

1、危旧房屋或在地洼地势住宅的人员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

2、关闭煤气阀和电源总开关

3、立即停止田间农事活动和户外活动

4、注意夜间的暴雨提防旧房屋倒塌伤人。

5、雨天汽车在低洼处熄火,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6、不要在下大雨时骑自行车。过马路要留心积水深浅。

科普小知识手抄报内容篇十一

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形成的传播链。为此,要切实做到: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能力。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3、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4、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蟑螂等害虫。

5、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6、传染病人接触过的用品及居室均严格消毒。

科普小知识手抄报内容篇十二

火灾致人伤亡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浓烟毒气窒息,二是火焰的烧伤和强大的热辐射。只要能避开或降低这两种危害,就可以保护自身安全,减轻伤害。因此,多掌握一些火场自救的要诀,困境中也许就能获得第二次生命。

1.火灾自救,时刻留意逃生路

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要做到有所了解,要熟悉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这样,火灾发生时,就不会走投无路了。当你处于陌生的环境时,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2.扑灭小火,惠及他人利自身

当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应充分利用周围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或置他人于不顾而只顾自己“开溜”,或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3.突遇火灾,保持镇静速撤离

突然面对浓烟和烈火,一定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只有沉着镇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4.尽快脱离险境,珍惜生命莫恋财

在火场中,生命贵于金钱。身处险境,逃生为重,必须争分夺秒,切记不可贪财。

5.迅速撤离,匍匐前进莫站立

在撤离火灾现场时,当浓烟滚滚、视线不清、呛得你喘不过气来时,不要站立行走,应该迅速地爬在地面上或蹲着,以便寻找逃生之路。

6.善用通道,莫入电梯走绝路

发生火灾时,除可以利用楼梯等安全出口外,还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天窗等攀到周围的.安全地点,或沿着落水管、避雷线等建筑结构中凸出物滑下楼。

7.烟火围困,避险固守要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