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材料(精选19篇)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材料(精选19篇)

作者:念青松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材料(精选19篇)

事迹材料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勇气、坚韧和奉献等品质的力量,从而激发自己更加努力地追求梦想。下面是一些感人至深的事迹材料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其中蕴含的力量。

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材料

烟台高新区大犇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龚钰犇入选,是我省唯一一名获此殊荣的“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从残疾人、创业者到公益人,从接受帮助到帮助他人,龚钰犇用笑容面对人生风雨,勇敢追梦、一路前行。

2012年,不满18岁的龚钰犇,在车祸发生的瞬间推开同学,导致自己右腿高位截肢,左脚仅剩3根完整脚趾。发生车祸后,龚钰犇心理受到严重打击,爱心组织和热心人士伸出援手,给了他重新站起来的勇气与信心。2013年6月,仍在接受治疗的龚钰犇选择参加高考并被山东工商学院录取。

“你有没有想过大学毕业之后干什么?如果愿意的话,我可以找人教你做电商,你靠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读书期间,山东工商学院创业学院老师的一番话,让龚钰犇找到了新的奋斗方向。为了不给家庭和社会添负担,龚钰犇手拄双拐突破一个又一个身体极限,克服种种困难,通过创业自食其力。经过几年拼搏,他先后创立了大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大犇心选”电商平台,通过在农民和消费者间搭建直通桥梁,遴选特色安全农产品进行网销。

2019年,龚钰犇的事业逐渐步入正轨,一次偶然的经历再次改变他的人生方向——在医院,一个高高壮壮的男孩抢走了龚钰犇的拐杖,在男孩父亲的解释下,龚钰犇第一次知道了自闭症,而帮助这些孩子的想法也在他心里悄悄生根发芽。同年11月,龚钰犇组建了烟台自愈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公益创业的方式,开展6岁以下自闭症儿童康复服务。从那时至今,龚钰犇带领的团队已无偿帮助了12个孩子,累计投入50余万元。

“创业是柴米油盐,是生活。公益对我来说是诗和远方,是理想,也是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龚钰犇说,自己能重新站立起来,离不开社会的帮助,现在也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传递给更多人。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材料

野心勃勃的帝国主义侵略者,残暴不得人心的军阀反动统治,似乎在预示着一个理所当然的结果——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是的,在那个黑暗的社会,一切都显得那么理所当然。但是,这样的环境酝酿了一场令中国人惊叹、令外国人咋舌的风暴——五四爱国运动。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这是对民族的热忱,对国权的维护;“誓死力争,还我青岛”——这是对祖国的惜叹,对国土的争取;“废除二十一条”——这是对列强的憎恨,对平等的追求。是他们,用无畏的胆识证明了自己是炎黄子孙,用铿锵的热血展现了华夏儿女的风貌;是他们,代表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亦是他们,在神州大地留下永恒的铭记,在列强心中深深埋下了“中国”这个名字。

在那个人心惶惶的年代,无所畏惧、满腔热血、充满愤恨的他们,对着那些虎踞在亚洲东方的侵略者怒吼着,像威武的雄狮一样,吼出了中华民族一直压抑很久的心声,表达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自尊心。民族危在旦夕的时候,挺身而出的中华精魂,值得我们去歌颂,去赞扬。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是他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光芒。

历史永远无法湮没他们生命的光辉,年轮永远带不走他们在那个时代所奉献的一切,尘封的历史画卷中永远有他们的一页。在那激昂的斗争中,他们用无价的青春和澎湃的热血为我们证明着:中国不是弱国,中华儿女不是东亚病夫。中国穷,但中国少年志气不穷。同时,他们也用行动向我们诠释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他们是中国的骄子,他们无愧为五四英雄!九十三年前的五四青年,高扬起我们民族的生命旗帜!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读着这些激励的诗句,突然心中豁然开朗。

我们是九十三年后的新一代,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我们是“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我们相信梦想,我们积极向上;我们拥有朝阳般的光辉,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我们都未曾忘记,我们的身上凝聚着万千希望,稚嫩的肩膀上担负着沉沉的责任。我们用汗水做颜料,用满腔的信心来构造,用不懈的努力去描绘去设计祖国未来的美好蓝图;我们是中华儿女,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更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那就是“中国人”!我们努力学习,创新进取;我们立志成才,振兴中华。我们将成为祖国二十一世纪的合格者和建设者,我们要让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材料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充斥着年轻人的身影,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你会看到一个个外卖小哥飞驰而过;在流水线上,你会看到年轻人熟练的动作;在实验室,你会发现大多数的人都是青春正茂的年轻人,他们正专心于自己的研究。或许这些离我们有些遥远,那你看看周围,看看身边的每一个人,有谁不是在认真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身为民族、国家的希望,每一个人都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尤其是我们年轻人。你看,一百年前,胡适等一群年轻人引领了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带来民主科学,同时带来希望;再观当下,“嫦娥四号”的成功登陆,其背后是年轻人的不懈努力和日夜工作。国家的发展需要我们年轻人的付出与奋斗。

但是,就在其他人都在努力时,总有一些人消极待世,没有激情与活力。他们的存在就像洁白的纱巾上出现的大黑点,尤其突出,尤其显眼,不仅会影响美观,还会影响和谐。我们要杜绝这种现象,争做领先者,而不是一味地随意生活。

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的活力,就该有激情。赢在时代的洪流中奋楫中流,勇往直前。激情与活力是当代年轻人的鲜明特征,我们要在最好的时间做最有意义的事。

恰青春,风华正茂,书生意气,当指点江山,奋楫击流,争做新时代的领路人。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材料

早读被停课的讯息,我的家人各有各的看法,其实我最认同的就是爸爸的看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时代已经进化到竞争无需用苦力的时候了,今天的孩子需要面对的绝不只是自然界风雪的考验。“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这个时代充满着挑战、多元化,从磨砺中享受成功。我们见证了祖国的发展,也必将全程参与祖国的未来,而做建设的骨干和中坚,我们责无旁贷。

这个时代充满着变革、刺激,从成功中体验磨砺。那些年,我从来不能理解如何与家的另一边聊天、通视频,更别提网上购物、缴费、查资料了。而现在,有了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持,我脑海的芯片终将万物互联。那些年,我从来不敢想象中国如此庞大的贫困人口,如何在这几十年就一步步实现自足、富裕。

正是这个时代在发展,我们青年人所面临的磨砺不止眼前的风雪。“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智慧的积淀将会是一番新青年的较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追梦的脚步永不停息,愿我们早日用辛勤的汗水浇开自己的成功之花。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材料

5月10日晚,由中宣部、人社部举办的2021“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发布会在央视播出。全国共评选了20名“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在建始县望坪初级中学支教的袁辉,作为湖北唯一代表入选。

袁辉是江苏徐州人,2012年从南京大学毕业后,奔赴恩施州巴东县、建始县支教至今。5月5日,湖北日报刊发了《“土辉哥哥”十年扎根恩施支教》一文,深度报道了袁辉支教的感人事迹。

十年来,袁辉拒绝了多个山外机构邀请,一心扎根山区,辗转多所学校,用坚守照亮了孩子的成长之路。他每次穿行8公里山路,坚持给患有成骨不全症(俗称“玻璃娃娃”)的学生田艳青免费家教,六年风雨无阻。他把每个孩子当做一块璞玉,把快乐自信“种”进孩子们的心田,将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个孩子身上,孩子们亲切称呼他为“土辉哥哥”。

十年来,他始终不忘初心、无私奉献,把小我融入大我,充分展现了一位当代青年的担当与奉献,曾荣登“中国好人榜”,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湖北省先进工作者、荆楚楷模等称号。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材料

小钦岛乡离县城40多公里,坐船需要4个小时,人口只有900余人。王辉是烟台莱阳人,2008年通过“三支一扶”计划招募成为一名驻岛“支医”大学生。11年来她用美好的年华守护着海岛百姓的健康,2019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予“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荣誉称号。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王辉主动放弃春节回家与父母团圆,坚守在小岛上,每天深入渔户为暂时居家隔离的返乡人员测量体温2次。与乡村党员干部一道在港口码头设卡,严格进岛人员检查,为这座小岛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防控期间,王辉向党组织递交了“火线”入党申请书,表达了自己渴望在防控疫情一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她说:“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看到了身边的党员同志,他们总是冲在最前面。他们这种大无畏精神让我深受感染,非常地感动,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他们一样不畏艰辛,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材料

人生地不熟,环境艰苦……看到的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刚刚离开校门的沈富琼偷偷哭了。就在她临近崩溃、打算放弃的时候,有一次跟着院长到乡下巡诊,看见牧民群众十分欢迎大家,尤其是一名肺结核患者看她来,眼神里充满了对医生的渴望和期盼。“我感到自己被需要。”

沈富琼出生于甘孜州丹巴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就深知医生对涉藏地区群众的重要。牧民群众尤其是那名肺结核患者的眼神,让她的心平静下来。她向男同事学习骑摩托,向老医生学习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和能力。“三支一扶”两年服务期满时,沈富琼已经与麻邛乡的老百姓产生了深厚的情谊。这一次,她没有犹豫,主动选择继续留下来。

这一留,就是13年。

13年里,沈富琼走遍了麻邛乡的每家每户。麻邛乡是高原牧区,这里的群众基本过着散居游牧的生活,导致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困难重重。但这些没有难倒沈富琼:“我们有定期巡诊,日子久了,哪个季节哪家人在哪里放牧居住,心里都有数。”

“巡诊是个辛苦活。好多地方汽车去不了,摩托也去不到,只有走路。”沈富琼记得,有一次骑摩托车出诊,路上又遇上下暴雨。路上没有躲雨的地方,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赶。后来摩托车也没法骑了,她就走路,走了3个多小时,摔了十几次,终于到达病人家中。

真心付出换来了群众的认可。大伙都说,“沈门巴(门巴,在当地语言里是医生的意思),你成了麻邛乡的人了!”“沈门巴,你真是牧区人的好医生!”

“你看,这些是我们给儿童建的档案资料,这些以前是没有的。”

沈富琼存在手机里的照片中,有好几张是麻邛乡卫生院儿童预防接种的资料。这些资料按不同的村名和不同的年龄段分类,整整齐齐挂在墙上,每份资料的右上角,还细心地贴着孩子的照片。

原来,在当地由于习俗等原因,有很多孩子的名字是一样的。虽然每名家长都有一本孩子的预防接种手册,但是医务人员叫到名字时,还是容易出现因名字相同分不清楚人的情况。2016年,沈富琼被提拔为麻邛乡卫生院院长后,她着手进行对儿童预防接种资料进行精细化管理。

卫生院给全乡每名儿童建立了接种档案,并在档案上贴上孩子的照片,即使家长不识字,只要看照片就会知道这份档案是自己孩子的。这份档案和家长手中的预防接种手册配合一起使用,即使名字相同的孩子在同一天同一时间来接种,也不会弄错对象。

麻邛乡地域宽广,群众居住分散,由于看病难看病远,以前牧民们生病找医生时,病情常常已经很危重了。为防患于未然,沈富琼和同事们一起,对全乡人健康情况进行摸底,为所有慢病患者建立起了健康情况表。

每名慢病患者家中,都有一张贴着患者本人照片的“明白卡”,上面注明了姓名、病名、用药名称、用药量等信息。这样即使在巡诊时不是沈富琼本人上门服务,别的工作人员也能一眼就了解情况。

13年来,沈富琼和同事们一起,定期开展“送医药下村”活动,把糖尿病、高血压等常用药品主动送到群众家中,送到牧民手中,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

现在,麻邛乡卫生院盖起了楼房,当地通了电、路,也有了网络,基础条件大大改善,更多大学毕业生来到这里工作。自2016年担任院长以来,沈富琼先后引领8名高校毕业生在乡卫生院扎根,20岁的泽仁拉姆就是其中一员。看到沈富琼时刻以病人为优先,深受大人小孩喜欢,泽仁拉姆备受感动:“沈院长是我的榜样,我也想像她一样,留在基层服务实现自我价值。”

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材料

近日,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20名2021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在这些新时代基层高校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中,有一名青年来自贵州。

雍朝斌,1987年出生,从贵州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毕业后,于2013年9月起在织金县中医医院工作。在织金县中医医院工作期间,她主动参与了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场战役”。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雍朝斌参与了毕节市织金县的脱贫攻坚战,担任织金县中寨镇石丫口村第一书记期间,积极参与和推行“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助力石丫口村村集体和村民资源资产实现股东化。雍朝斌还在石丫口村积极推动落实医疗保障,向村民宣传相关政策,引导贫困户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现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全覆盖。

“荣誉属于过去,未来还很漫长。”雍朝斌说,今后将继续高标准要求自己,持续强化服务意识,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材料

抗疫中挺身而出,带领临时组建的疫情救治团队经过50多天昼夜奋战,22名新冠疫情病人全部健康出院。成立“天使急救志愿者团队”,积极开展免费医疗服务。做到本职工作与政协履职两不误,提交高质量提案40余篇,战“疫”期间撰写的社情民意信息《关于加强复工企业对员工健康宣教及心理辅导》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贴在陈玮办公室墙上的这句话,时刻提醒她成为一名上医,激励她在此次抗疫中带领团队为衢州筑牢安全防线。

“带好头树好样,展示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新样子。”藏在陈玮心里的这句话,则时刻提醒着她做好“委员作业”,发挥专长积极履职,成为连续多年的市政协优秀委员。

两句话,两个身份,体现着一份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初心使命。“虚心、有心、用心”,用陈玮的话说,这就是她本职工作和履职工作互相促进的“窍门”。

在此次抗疫中,她因为表现出色,衢州的百姓又送给她一个爱称——战“疫”女神。

1月21日午后2点,柯城区人民医院接到社区来电,告知有武汉回来的发热病人。“要严格做好隔离防护措施!”作为该院新冠疫情医疗救治专家小组副组长,她马上叮嘱急救人员。在患者被怀疑为衢州首例新冠疫情病例时,她费劲心思安抚好病人家属,劝其主动自我隔离。

“我有20多年从医经验,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我不上谁上!”新冠疫情发生后,她在医院里督导检查、查看病房、询问症状、研究病情、商讨方案、会诊研判、心理疏导……每天“白+黑”连轴转,工作近十七八个小时。为了及时掌控病情,她干脆吃住在医院,一天24小时保持待命状态。经过她和战友50多天的奋战,隔离病房里的22名新冠疫情病人全部健康送出医院。

平日忙于救治危重病人的她,还带领icu团队成立了器官捐献宣教工作小组。她还发起并组建了“天使急救志愿者团队”,在市区、学校、社区讲授急救知识,并带领医护人员到福利院、康复医院等地方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你医务工作这么忙,怎么开展委员履职的?”面对这个问题,陈玮笑着说:“政协委员履好职首先要虚心,要以群众为师,把他们的意见建议收集梳理反映好。别看我一天到晚忙工作,其实我365天每天都在调研。”

“陈医生,我和你说说这医保的事情啊!”

“陈院长,我们上班来的这条路要整治下了!”

……。

查房时,病人们生活上遇到的困难问题她都会记在心上;休息时,同事们遇到的闹心事她都会关注,就这样,她在工作的同时,虚心听取大家的呼声,并将其作为委员建言献策的素材。

说到这,陈玮立马拿出笔记本电脑,打开一个名为“两会思考”的文件夹,里面满满当当的排列着各种文档,这些都是她平时从大家口中收集来的“干货”,成了她的履职资料库。

“履好职,还要有心和用心。有心就是要注重建议的系统性和操作性,用心就是要时刻关注建议的落实情况。”陈玮说。

她每周都会下乡开展医疗服务,这也成了她调研的好时机。在与病人交流、与同行畅聊、与乡镇干部的探讨中,她了解到目前基层医疗队伍建设的困难。她连续多年围绕这一话题,就乡村医生队伍的力量建设、作用发挥等提出系列提案,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落实。她还利用自己的专长,多年来连续呼吁加强急救知识的宣传普及,并且一年一深化,从公众普及到纳入义务教育课程再到高中毕业生必备技能,努力助推这一问题的解决。

这次抗疫期间,一线战斗的她对公共卫生体系的现状和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立即撰写提交了多件提案,呼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法制宣传等。她还多次参加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倾听群众的心声,为他们排解心理上的困扰。她用心地把大家的心里话、烦心事整理起来,撰写的《关于加强复工企业对员工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社情民意信息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

“有一次送来一位因为交通事故受伤的病人,在抢救成功后我问起了事故原因,最后发现是因为道路安全问题,为此我专门写了提案,最终促成了道路的修缮,杜绝了安全隐患。”陈玮说,哪些建议采纳了,哪些建议落实了,哪些建议需要再促进,她都会用心记在心里。

虚心、有心、用心,这三颗心,让陈玮成了“履职能手”。近年来,陈玮共提交了40余件高质量提案和建议。她反映的问题和建议紧贴民情、反映民意,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如,“心肺复苏术普及”“公共场所安装自动除颤仪(aed)”等多个建议被政府部门采纳并实施推广。

用精湛的医术挽救生命,用炽热的情怀履职为民。陈玮身上散发着一位医生的向善之美,一位委员的担当之美!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材料范文

8年时光,杨晓帅付出着也收获着。全国优秀教师、市劳动模范、特岗教师技能大赛市级一等奖……“不辜负组织对我的认可,要对得起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我会怀着一颗奉献之心,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杨晓帅坚定地说。

2017年9月,杨晓帅在为新教师做岗前培训讲座时,认识了几十个新老师。“刚开学那几天,每天都会有好多人通过手机问我这个知识点怎么讲?能不能发些教案、课件做参考等。”无论是午休还是晚上十一二点,杨晓帅都会第一时间回复,解答他们的问题,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

2019年疫情发生后,她充分发挥计算机专业能力,井然有序地开展着网络直播课。她除了每天按时直播语、数课程外,还在网上为学生开展特色班会课,时刻关心学生的心理情况。她为家里没安宽带的伟伟同学充流量上网课,第一时间用获得的马云公益基金采购7000元的防疫物资捐给县教育系统,又拿出3000元工资捐给怀安县红十字会。

杨晓帅,一个充满正能量的青年教师,扎根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和孩子们相互陪伴,共同成长。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材料

中国好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马云乡村教师奖......多年以来,袁辉受到各种表彰,这些奖金他大多用在孩子身上。

但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为了给山里的孩子争取更多资源。袁辉联系南京大学红十字会,给孩子们寄来棉衣。他还联系深圳市红树林外国语小学的教职工,为山区的孩子提供纯牛奶。袁辉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后,南京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学生都曾组织到姜家湾教学点和白沙坪小学支教。

4月8日,袁辉的朋友圈中还晒出了一叠北京来信,这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大学生们给望坪初中的同学们寄的信。在信中,人民大学的学生邀请孩子“讲讲脑洞,我很好奇并乐意倾听”,也分享自己的生活感受:“我感觉上大学之后更忙了,无论是学业还是生活”。

袁辉至今住在学校的宿舍中,当极目新闻记者问及,是否曾经有一刻觉得实现理想之路艰难,转而选择另一种人生时。袁辉说:“我没有觉得太难,我觉得它是我的需要。就像呼吸一样,呼吸对人而言不是坚持而是需要。”

5月10日,袁辉再次成为湖北省唯一代表入选“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极目新闻记者询问其对现在的高校毕业生有什么想分享的经验时。袁辉说,一方面大学生们应该尽早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理想所在。另一方面,一个人也需要找准自己在社会的定位,“广阔的乡村、偏远地区或许更需要人才。更有挑战的生活和工作是可以提升生命质量的”。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

20__年,和倩如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成为了一名奋斗在深度贫困地区第一线的“扶贫战士”。6年来扎根脱贫攻坚一线,她把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一件件放在心头,把每一桩桩事情都抓紧落实,以“村民贴心人”之名传递温暖和力量。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和倩如熟悉工作是从走村入户开始的,跟着村干部,一家家走,一户户访,因为语言不通,她还要想办法反复跟村民确认信息,在这样不断投入和奔波中,成为了村民都信任和亲近的“小和”。

和倩如用心用情做好驻村帮扶工作,驻村以来她前后采集了贫困户信息419余户,动员外出务工、易地扶贫搬迁讲解扶贫政策1000余次、完成申请材料820余件;走访特困户、残疾户、辍学户、孤寡老人户等困难群体达500余次。

泸水市鲁掌镇浪坝寨村地处山区,缺乏成规模的产业带动,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为生,年人均纯收入为两千元左右。为了摸索致富路子,20__年,结合浪坝寨村的自然特点和特色优势,和倩如帮助几户村民以自筹资金的方式在地里试种了6亩羊肚菌和竹荪菌,村民看到可观的收入后主动加入合作社。

为了救援村民种植技术,和倩如将所学到的技术整理成文字,转成通俗的语言讲给村民。耕地、搭棚、开沟、铺培养料、撒菌种……每个环节她都仔细教学。她经常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到羊肚菌示范栽培基地学习技术,完成示范带头种植羊肚菌33亩,带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培养了8名技术人员。

为了帮助乡亲们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和倩如另辟蹊径,尝试着用互联网帮村民销售大山里的土特产。她拿出薪水买设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没有任何直播经验,没有一点“网红”气质的她凭着一股闯劲,成为了浪坝寨村的第一位主播。

第一次在横跨怒江的溜索上做直播时,和倩如说:“下面就是湍急的江水,怕自己掉下去,但如果真掉下去那就掉下去吧,怕也要硬着头皮向前冲!”就是凭借着这一股拼劲,和倩如穿着民族服装,以大山作背景,通过网络平台开始向全国的网民们推荐怒江大山里的山货、民俗文化、人文风光。在她的带动下,“村民网红”的队伍慢慢壮大。

和倩如成了贫困户与消费者的“红娘”,搭建了贫困户与市场之间的“致富桥”。先后带动浪坝寨村游客樱桃采摘3000多人次,樱桃农户户均增收1000元,带动乡村旅游消费达50万余元;在疫情防控期间协助指导老窝镇银坡村组织销售滞销蔬菜;通过直播民族民俗文化活动“上刀山下火海文化节”“怒江澡堂会”等促进文化传播;参与公益直播在各平台累计点击量超过1500多万,为农产品线上推广贡献了力量。

学生时代的和倩如就是一名青年志愿者,从一名普通志愿者成长为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到“志愿者标兵”,在大学5年间她牵头组织学生志愿者团队对孤寡老人、聋哑儿童、留守儿童、失地农民等群体进行实地走访和“一对一”志愿帮扶服务近8000余人次。

到了一线工作后和倩如依然坚定公益初心,协同队友通过互联网参与乡村公益事业,完成爱心众筹校园广播设备安装、对接社会爱心人士捐助爱心物资、爱心募集因病致贫学生医疗费、爱心募集资金救助一线扶贫干部……6年间共募集捐赠款物150万元,她个人累计捐款达3万余元。

去年4月和倩如主动请缨,沉下身心参与易地扶贫搬迁“稳得住”工作。因为有在农村一线工作的丰富经验,到了安置点后她很快就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充当搬迁群众的政策宣讲员、融入城市生活的引导员,还是心理压力疏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更是内生动力督导员、就业创业联络员……她和战友们像一团火一样把党的惠民政策传递到群众的心里。

和倩如牵头参与安置点的组建工作,积极为安置点儿童募集爱心资金投入社区“暖心公益课堂”的建设、募集爱心物资、建立社区“志愿者智库”、开展法律援助及心理咨询服务、对接社会资源引进怒江州泸水市健康扶贫“1310”项目。

和倩如用“贴心人”演绎着助人为乐与奉献的真谛,她的善行善举,如一缕阳光,带给他人温暖,传递着希望。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

20__年,魏静大学毕业,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被分配在星溪乡工作。那时念山的梯田、古道、水库、古树、茶山,都深深吸引了她,当时她的梦想就是把美丽的念山和梯田推介出去,造福一方百姓。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20__年5月,组织上选派她到念山任第一书记。通过干群的共同努力,念山村先后获得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生态文化村、美丽休闲乡村、湿地公园、中国传统村落等5个国字号招牌。

对标榜样,当好支部头雁。

作为廖俊波精神发源地的基层党员干部,她时常用廖俊波精神激励自己,“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

她下派念山时,她告诉自己,要学习榜样,跟上节奏,努力干事。有一次,为了一条旅游步道的路线设计,跟着乡干部穿梭在荆棘丛生和泥泞的峡谷边,三上三下,险些迷路。廖俊波书记说:“认准的事,背着石头山上也要干”,这时候她的念山梦就是要发展旅游产业,带领村民致富。

魏静在念山党群服务中心讲解俊波故事建强了党支部,使得念山村的发展有了主心骨,念山村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时,余屯自然村的党员方机泽说:“村里帮我们要到了项目,征地的事,我们党小组能自己搞定!”

为推进景区开发,让发展成果早日惠及村民,她一方面带着村干部走出去学,到浙江云和梯田、三明尤溪联合梯田学习她们的经验做法;另一方面,牵头成立了旅游公司,邀请村民以土地入股,一亩一股,每股每年300元的土地流转费用。

创新引领,推进“三变”改革。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她时常沉到田间地头,与党员群众因地制宜探索出念山“三变”改革的发展之路。

发挥优势,流转梯田810亩,162户村民成为股东,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下,念山村通过流转农田、茶山、古厝等资源,借助“生态银行”的作用,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从而实现了念山第一变:村民变股东。

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200万元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的发展,通过保护完好的1600多亩的袖珍梯田景观和种植500亩油菜花,吸引近万名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摄影和近十万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引进了青岛(泽川)有限公司,投资新建的念山云谷鹊桥成为念山旅游新亮点,实现了念山第二变:梯田变景区。

为极具人气,她以念山为大舞台,谋划了国际自行车爬坡赛、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念山开镰节、旅发大会、闽浙赣三省冬泳赛等活动,引导青年返乡创业,目前已有3位返乡大学生在自家门口新建起民宿、开办农家乐,振兴乡村有了主力军,游客多了,村民在自家门口销售农产品也变为现实,每年村民的地瓜干、酸枣糕等在国庆节假日就能销售一空。实现念山第三变:乡村变舞台。

夯实基础,增强振兴动力。

20__年,她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项目提升中,念山村公路晋级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念山至大岭旅游公路全面通车,7个自然村巷道全面实现提升改造,自行车赛道一期建成,消除了制约念山发展的交通瓶颈。

在抓旅游的同时,始终不忘民生工作。完成全村人饮水提升改造、传统村落重点改善提升、村庄夜景工程,120幢传统建筑得到保护,让念山的白天和晚上都更美了,村民的幸福感得到极大满足。

通过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念山村17户贫困户68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20__年2月,她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

“这是现在的卫生院。”沈富琼的手机相册里,3层高的麻邛乡卫生院矗立在蓝天白云下,十分漂亮。

但13年前可不是这样。20__年9月,沈富琼怀揣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梦想,兴冲冲地前往麻邛乡卫生院报到。当她坐了整整两天的汽车,终于到达目的地时,看见的是又矮又旧的木瓦房,而全院工作人员只有院长和一名助理。

人生地不熟,环境艰苦、语言不通……看到的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刚刚离开校园的沈富琼偷偷哭了。就在她打算放弃时,有一次跟着院长到乡下巡诊,受到牧民群众的欢迎。看到一名肺结核患者的眼神里充满了渴望和期盼,沈富琼说:“我感到了自己被需要。”

沈富琼出身于丹巴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就深知医生对涉藏地区群众的重要性。牧民群众的眼神,让她的心平静下来。她开始主动学习当地语言,向男同事学习骑摩托车,向老医生学习经验。“三支一扶”两年服务期满时,沈富琼已与当地群众产生了深厚的情谊,她主动选择继续留下来。

这一留,就是13年。13年里,沈富琼走遍麻邛乡的家家户户。麻邛乡是高原牧区,群众基本过着散居游牧的生活,导致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困难重重,但这没有难倒沈富琼:“我们有定期巡诊,日子久了,哪个季节哪家人在哪里放牧居住,心里都有数。”

“好多地方汽车、摩托车都去不了,只有走路。”沈富琼记得,有一次骑摩托车出诊时遇到暴雨,路上没有躲雨的地方,只有硬着头皮往前赶。后来摩托车也没法骑了,她就走路,走了3个多小时,摔了十几次,终于到达病人家中。

真心付出换来群众的认可,牧民群众说:“沈门巴(‘门巴’,藏语意为医生),你成了麻邛乡的人了!”“沈门巴,你真是牧区人的好医生!”

扎根。

“送医药下村”解决看病难、看病远问题。

“你看,这些是我们给儿童建的档案资料,以前是没有的。”沈富琼存在手机里的照片中,有好几张是麻邛乡卫生院儿童预防接种的资料。这些资料按不同的村名和不同的年龄段分类,整整齐齐挂在墙上,每份资料的右上角,还贴着孩子的照片。

原来,由于习俗等原因,当地有很多孩子的名字是一样的。虽然每名家长都有一本孩子的预防接种手册,但是医务人员叫到名字时,还是容易出现因名字相同分不清楚人的情况。20__年,沈富琼成为麻邛乡卫生院院长后,探索对儿童预防接种资料进行精细化管理。

乡卫生院给全乡每名儿童建立接种档案,并贴上孩子的照片。这份档案和家长手中的预防接种手册配合一起使用,即使名字相同的孩子在同一天同一时间来接种,也不会弄错对象。

沈富琼还和同事们一起,对全乡群众健康情况进行摸底,为所有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情况表。每名慢性病患者家中都有一张贴着患者照片的“明白卡”,上面注明姓名、病名、用药名称、用药量等信息,方便医生巡诊时了解情况。

13年来,沈富琼和同事们一起,定期开展“送医药下村”活动,把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常用药品送到群众家中,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

如今,麻邛乡卫生院盖起了楼房,当地通了电、路,也有了网络,条件大大改善,吸引了更多大学毕业生来到这里工作。自20__年担任院长以来,沈富琼先后引领8名高校毕业生在乡卫生院扎根。20岁的泽仁拉姆就是其中一员。看到沈富琼时刻以病人为优先,深受当地群众喜欢,泽仁拉姆备受感动:“沈院长是我的榜样,我也要像她一样留在基层,实现自我价值。”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材料

个人简介:xxx,女,19xx年5月生,贵州铜仁沿河人,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系法律事务20xx级学生,在校曾担任院学生会礼仪队和系学生信息部成员、团支部书记等职,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一日文明规范之星”等奖项。

人生格言: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个人事迹: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在这个春意渐浓的时刻,回顾之前的点点滴滴,那一幕幕昔日的画面,亦仿佛发生在昨日,清晰可见。站在大学生活的尾声回首,让所有的感动和思绪在此刻沉淀,这其中有历久弥新的欢歌笑语,亦有刻骨铭心的兢兢业业,有奋斗和努力之后的鲜花和掌声,亦有在成长道路上的磕磕绊绊,老师和领导们的.悉心指导与教诲,让自己这段青春岁月的脉络格外明朗,同学们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让自己日渐稳重与成熟。回顾、总结这三年难忘的大学生活,我只想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在毕业留言本上,马红钗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入校的第一年,马红钗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在她看来,成为一名党员就是要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并促使自己不断进步。同时,她还加入学校院学生会礼仪队和系学生会,还担任班上的团支部书记,在任职期间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活动。如做招生宣传、迎接新生、组织模拟法庭比赛活动,帮助组织元旦晚会和迎接新晚会等。因为她努力追求,不断进步,这一年,她在模拟法庭活动中获得“优秀奖”,“一日文明规范之星”校级军训“优秀学员”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等称号。

在学习上她谦虚严谨,满腔热情。图书馆的阅览室是她的“根据地”她给自己定下了在大学里读完100本书的目标。正是这个好习惯使她养成了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在学习上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在大学期间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大学的生活给了马红钗许多锻炼的机会,在不断的失败和成功的经历中,她从高中的懵懂变得知性,变得更适应社会。“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是她的人生格言,也是她对自己的要求。虽然在前行的道路上也存在着不足,但正是这份不足推动着我来完善自己。大学给我带来的一切将会是一份很美好的记忆。

通过这三年的学习和实践,相信马红钗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也会秉承这样的人生态度,努力奋斗,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自强不息,努力前行!

教师评语: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马红钗一直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仅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连续两年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期待她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出彩的成绩!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

崔久秀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学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屡次获得奖学金,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

她是同学眼中的学神学霸,老师眼中的得力干将,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友谊与知识。她乐于助人,热心帮助贫困同学。

大学期间,她每天穿梭于曲阜师范大学古朴典雅的校园,聆听着老师们带着爱和智慧的授课,享受着同学们之间思想碰撞的火花和灵感,感受着曲阜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文化洗礼,也见证了曲园学子在祖国各地成才成长的事迹,这些无疑都更加坚定了她毕业后支援边疆、报效祖国的信心和决心。

崔久秀说:“在曲师大四年的时光,我学到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尤其是各位老师,是他们让我的学业有了更大的进步,不仅在学习方面,还有在生活和技能方面,我都获益良多。”

走进西部追逐梦想。

20__年含泪告别曲园,这个有梦的姑娘带着曲园学子的执着踏实、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响应国家号召,志愿到西部支持祖国建设,踏上了西行的列车,一路向西,来到了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一干就是六年。

六年间,远离家乡亲人、老师同学的她始终不曾忘记曲园赋予自己的善良务实的秉性,没有忘记曲园学子“青春当有家国边关”的情怀,在和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朝夕相处中学会了说维吾尔语、跳新疆舞、做新疆饭,带领当地群众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建筑队、种植日光温室大棚、发展乡村旅游业,确保当地各族群众能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奔小康。她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支边青年”的风范。

“青春易逝,必须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回忆当初决定来新疆工作时的情景,她笑着说,虽然父母反对,亲朋不解,“但如果让我再次选择,依旧会是同一个答案。”

20__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她实现了自己小时候坐着飞机去北京的梦想,坐在人民大会堂感受国之威严的她不会忘记求学于曲园时的简单美好,更不会忘记是这所学校教会了她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材料

陈洁霞,女,汉族,19xx年10月出生在湖北省大冶市灵乡镇的一个小村庄。在20xx年,非常荣幸地成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大学期间,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锐意进取,思想上积极进步,学习上勤奋刻苦,工作上认真负责,生活上朴素节俭。建立了比较好的人际关系,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时时以高标准要求自己,锻炼自己,完善自己,努力做到全面发展。

在思想上努力积极,时刻要求进步。在20xx年,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随后成为一名积极分子。我深知思想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关注国家时事,学习党的相关文献书籍,定期向党组织递交思想汇报,积极参加各类党的理论知识讲座,并多次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修正自己思想认识偏差的地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带动周围同学努力学习党的政治理论知识。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是最伟大、最先进的党。

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刚进入大学,就加入了绿色协会,积极参加各项“湿地考察”和“水果换贺卡”的活动;同时又在灵韵笛箫社宣传部工作,经常代表社团参加其他高校的笛箫活动,还进行了尼家图文的学习。后来又在环境学院团学联院报编辑部担任关于文学版的编辑和排版,同时也对学院的一些报告进行新闻撰写。我还于2009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配合好校或院团委、协会等完成各项工作。如回母校做招生宣传、迎接新生、五四期间院里卫生大检查、必胜客环保小超人等。另外,课外活动如12.9大合唱和长跑、信调、三下乡,还参加了华中科技大学暑假的英语夏令营。课余时间,也会出去做一些兼职,如网络公司实习、修改小学教科书、导购员、发传单等。因此2010年获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院级“特等奖”、校级“一等奖”并成为湖北省大中专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团(队)和英才“自强之星”、交谊舞大赛团体三等奖和军训军训成员等奖项。

在学习上谦虚严谨,满腔热情。大学期间一直本着温家宝所说,即中国地质大学的校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原则来要求自己,在北戴河实习、周口店实习和三峡秭归野外教学实习中注重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能力。(事迹材料)在学习上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免推进南京大学,同时也在华中科技大学拿到了英语学士学位。因此2011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优秀学习标兵)、20xx年获得校级学习优秀个人和每学期的助学金,并拿到了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和普通话证书等。课外时间,我还会写写文章,于2010年获得院级“文学之星”三等奖。

在生活上艰苦朴素,积极乐观。我为人随和,与同学相处的十分融洽,热心地帮助同学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每次受到挫折时,我时常告诫自己要一直向前看,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并以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染着周围的同学。在课余时间,我经常到图书馆读书学习,阅读一些专业相关的书籍和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在课外,我还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各项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以及任学委期间组织班级活动。

大学的生活给了我许多锻炼的机会,在不断的失败和成功的经历中,我从高中的懵懂变得知性,变得更适应社会。“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是我的人生格言。虽然大学中也有不足的地方,但正是这份不足推动着我来完善自己。大学给我带来的一切将会是一份很美好的记忆。

通过这两年的学习和实践,我相信在研究生生涯中,也会秉承如今的人生态度,努力奋斗,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提高工作的能力,克服缺点和不足。我相信,我会是一名优秀的毕业生。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材料

王好升,男,中国共产党党员,20xx年9月考入鲁东大学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曾担任院学生会信息部部长,现担任数本1103班班长,该同学在大学期间表现优秀,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仅在学习上勤奋用功,而且作为学生干部,学生工作也做的非常出色。

在学习方面,王好升同学一直谦虚努力,勤奋好学。该生深刻的认识到学习才是学生的本职工作,大学的首要任务还是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素质,并积极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学习上,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并采取灵活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学习内容,能够做到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在学习之余,该生积极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数学建模、数学竞赛,并通过专业竞赛提高个人综合能力,认真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通过创新活动实现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王好升同学在大一期间,率先通过数学建模公选课,了解到数学建模实践价值:学习与生活之间有一条桥,叫做实践;实践与数学之间也有一条桥,叫做数学应用。其中,数学建模能力就是一种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能力。数学建模课程理论的学习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另一当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与创新能力。王好升同学作为数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并且在实践创新方面也毫不落后,依托学院创新培育项目,以坚定的信念、宽广的胸怀、创造的激情、务实的态度,积极参与学术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综合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并通过自己的实践经历在同学们之间弘扬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

20xx年,还以一名大一学生的王好升同学不仅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更是与老师同学密切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以及对数学建模的认识,最终他顺利通过的本课程。同年,他积极参与到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的校内选拔赛当中,与其余两名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论文进入答辩环节并获得答辩委员会的一致认可顺利获得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机会。

20xx年暑假是王好升同学进入大学生活候的第一个暑假,但是他放弃休息娱乐的机会,依托学院创新培育项目,以坚定的信念、宽广的胸怀、创造的激情、务实的态度,积极参与到数学建模的校内培训的队伍中来。在整个暑假中,他并没有因为培训是在假期而有丝毫的懈怠,而是深刻认识到自身对于专业知识、技术能力等的缺乏,珍惜学校给予的优质资源,他在学院教师的耐心指导下,积极进行自主探索,主动归纳学习内容、力求不断提升。与队友之间密切合作,发扬了互助合作、坚持创新的精神,认真学习各种所学知识,展现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风貌。并在20xx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经过与队友三天三夜的努力,获得了本科组国家二等奖的骄人成绩。

王好升同学始终秉承着数学应用与数学建模一是为了给学生扩充大量的数学课外知识,也是仅仅为了解决实践具体问题,更是是培养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综合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并通过自己的实践经历在同学们之间弘扬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并为学弟学妹们做出表率,值得肯定。

王好升同学在学习、生活、工作、思想各方面都表现优异,深受老师和广大同学们的喜爱,虽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该生也在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积极的改正,综合以上表述,学院推荐王好升同学为优秀毕业生。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观后领悟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杨媚

“这是现在的卫生院。”沈富琼的手机相册里,3层高的麻邛乡卫生院矗立在蓝天白云下,十分漂亮。

但前可不是这样。9月,沈富琼怀揣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梦想,兴冲冲地前往麻邛乡卫生院报到。当她坐了整整两天的汽车,终于到达目的地时,看见的是又矮又旧的木瓦房,而全院工作人员只有院长和一名助理。

人生地不熟,环境艰苦、语言不通……看到的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刚刚离开校园的沈富琼偷偷哭了。就在她打算放弃时,有一次跟着院长到乡下巡诊,受到牧民群众的欢迎。看到一名肺结核患者的眼神里充满了渴望和期盼,沈富琼说:“我感到了自己被需要。”

沈富琼出身于丹巴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就深知医生对涉藏地区群众的重要性。牧民群众的眼神,让她的心平静下来。她开始主动学习当地语言,向男同事学习骑摩托车,向老医生学习经验。“三支一扶”两年服务期满时,沈富琼已与当地群众产生了深厚的情谊,她主动选择继续留下来。

这一留,就是13年。13年里,沈富琼走遍麻邛乡的家家户户。麻邛乡是高原牧区,群众基本过着散居游牧的生活,导致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困难重重,但这没有难倒沈富琼:“我们有定期巡诊,日子久了,哪个季节哪家人在哪里放牧居住,心里都有数。”

“好多地方汽车、摩托车都去不了,只有走路。”沈富琼记得,有一次骑摩托车出诊时遇到暴雨,路上没有躲雨的地方,只有硬着头皮往前赶。后来摩托车也没法骑了,她就走路,走了3个多小时,摔了十几次,终于到达病人家中。

真心付出换来群众的认可,牧民群众说:“沈门巴(‘门巴’,藏语意为医生),你成了麻邛乡的人了!”“沈门巴,你真是牧区人的好医生!”

扎根。

“送医药下村”解决看病难、看病远问题。

“你看,这些是我们给儿童建的档案资料,以前是没有的。”沈富琼存在手机里的照片中,有好几张是麻邛乡卫生院儿童预防接种的资料。这些资料按不同的村名和不同的年龄段分类,整整齐齐挂在墙上,每份资料的右上角,还贴着孩子的照片。

原来,由于习俗等原因,当地有很多孩子的名字是一样的。虽然每名家长都有一本孩子的预防接种手册,但是医务人员叫到名字时,还是容易出现因名字相同分不清楚人的情况。,沈富琼成为麻邛乡卫生院院长后,探索对儿童预防接种资料进行精细化管理。

乡卫生院给全乡每名儿童建立接种档案,并贴上孩子的照片。这份档案和家长手中的预防接种手册配合一起使用,即使名字相同的孩子在同一天同一时间来接种,也不会弄错对象。

沈富琼还和同事们一起,对全乡群众健康情况进行摸底,为所有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情况表。每名慢性病患者家中都有一张贴着患者照片的“明白卡”,上面注明姓名、病名、用药名称、用药量等信息,方便医生巡诊时了解情况。

13年来,沈富琼和同事们一起,定期开展“送医药下村”活动,把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常用药品送到群众家中,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

如今,麻邛乡卫生院盖起了楼房,当地通了电、路,也有了网络,条件大大改善,吸引了更多大学毕业生来到这里工作。自20担任院长以来,沈富琼先后引领8名高校毕业生在乡卫生院扎根。20岁的泽仁拉姆就是其中一员。看到沈富琼时刻以病人为优先,深受当地群众喜欢,泽仁拉姆备受感动:“沈院长是我的榜样,我也要像她一样留在基层,实现自我价值。”